人工降水的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工降水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工降水的方法

人工降水的方法范文1

[关键词]自动站 记录 不正常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X83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327-1

1自动观测定时数据缺测时的处理方法

(1)自动观测定时数据有缺测时,基准站用人工平行观测记录代替;其它站一般时次不进行补测,仅在02、08、14、20时4个定时和规定编发气象观测报告的时次,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记录缺测时,用现有人工观测仪器或通风干湿表、轻便风向风速表等在正点后10分钟内进行补测;超过10分钟时不进行补测,该时数据按缺测处理。

(2)在自动观测定时数据中,某一定时数据(风、降水量除外,即风向、风速以及降水量缺测时不能用前、后时次数据内插求得)缺测或不正常时,用前、后两定时数据内插求得,按正常数据统计;若连续两次或以上定时数据缺测时,不能内插,应按缺测处理。

对于湿度记录的内插,应考虑水汽压、露点温度与气温、相对湿度的一致。当湿度记录有缺测时,先用内插法求得相对湿度,再用气温(也可以是内插值)与内插求得的相对湿度翻查求得水汽压和露点温度。

(3)自动站的2分钟平均风向风速与10分钟平均风向风速有缺测时,不能相互代替。当自动站的2分钟平均风向风速缺测时,应用人工定时记录代替;当10分钟平均风向风速有缺测时,应用风自记记录代替。

(4)自动站降水记录不正常时,分钟、小时降水量的处理方法如下:

①若无降水现象,因其它原因(蚂蚁、风、人工调试等)或自动站故障而多出降水记录时,应删除该时段内的全部分钟和小时降水量。该情况只在值班日记中说明。

②当降水现象停止后,仍有降水量,若能判断为传感器翻斗滞后(其量一般为0.1、0.2、0.3mm,滞后时间不超过2小时),可将该量累加到降水停止时的那分钟和小时时段内,否则将该量删除。夜间不守班的站,夜间(20―08时)混有滞后降水量时,因无法判断,按正常记录处理。

③出现漏斗堵塞或固态降水随降随化,若自动站记录的过程总量与人工雨量筒观测的量的差值百分率于其它正常时段相当,则按正常记录处理;若自动站记录的过程总量与人工雨量筒观测的量存在明显偏差或滞后严重时:如有雨量自记记录,则该时段的小时降水量用雨量自记记录代替,分钟降水量作缺测处理;如雨量自记记录也没有,则对应降水现象时段内的分钟和小时降水量均作缺测处理。

④使用自动站降水量编发报的观测站,有关降水组和天气现象组必须配合一致。若无降水现象,而从自动站Z文件中读取有降水量时,在定时观测编报中,应人工将该量删除。该情况只在值班日记中说明。

(5)自动站相对湿度缺测或异常时,在以下两种情况时可以对湿度记录进行人工补测:

①若自动站观测的气温

②若自动站观测的气温≥-10.0℃,需同时观测干湿球温度,用以计算水汽压、相对湿度及露点温度。此时不用考虑干球温度是否

(6)自动气象站每小时正点数据与该正点时的分钟数据不一致时,一般情况下,维持原记录。若经过对前后记录分析,确认该小时的正点数据有误可用该正点时的分钟数据代替;或确认该正点时的分钟数据有误可用该小时的正点数据值代替。

(7)自动气象站正点数据缺测时,若能获取非正点时的分钟数据,在作不正常记录的处理时,优先考虑用正点前后10分钟接近正点的纪录代替。其具体作法为:若正点前10分钟内有数据,则用正点前10分钟接近正点的记录代替;若正点前10分钟内的分钟数据也缺测,则用正点后10分钟内接近正点的记录(除极值项和时累积值外)代替。

该情况可以通过随《OSSMO -2004》下发的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控制软件的有关功能进行处理。

(8)自动站观测的蒸发量、辐射曝辐量的时值缺测连续两小时或以上时,日总量按缺测处理。当自动站观测的蒸发量时值有缺测,使日总量值缺测时,可用人工观测的日蒸发量代替,此时人工观测的日蒸发量记录在A文件中的19―20时,其它时次用“- - -”代替。

2自动观测日极值缺测时的处理方法

人工降水的方法范文2

人工降雨的注意事项:

1、人工降雨作业只有在一定的自然云的条件下才能获取所需的增加水量的结果,目前的技术条件还无法做到人工造雨。

2、对于不同条件的云进行同样的催化作用,可能会得出正、反两种不相同的结果。所以为了获得增雨效果,必须对自然云条件和降水过程进行更深入的探测研究。

3、自然降水量的变率很大,而人工增雨量又往往比较小,在一次降水过程中,很难把人工增雨和自然降雨区分开来。因此,评价人工降雨效果及其检验方法仍然是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主攻目标。

人工降水的方法范文3

1自动站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自动气象站的翻斗式雨量传感器一般安装在室外,有多个组件构成,包括承水器(常用口径为20 cm)、上翻斗、汇集漏斗、计量翻斗、计数翻斗和干簧管等[2-4]。承水器收集的降水通过漏斗进入上翻斗,当集水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水本身的重力作用使上翻斗翻转,降水进入汇集漏斗。为减少由于降水强度不同造成的测量误差,从汇集漏斗的节流管注入计量翻斗的过程中,不同强度自然降水被调节至比较均匀的降水强度。当计量翻斗承受的降水量为0.1 mm时,计量翻斗把降水倾倒到计数翻斗,使计数翻斗翻转1次。计数翻斗中部装有一块小磁钢,磁钢上端有干簧管。计数翻斗翻转时,与其相关的磁钢对干簧管扫描1次,干簧管接点因磁化而瞬间闭合1次。降水量每次达到0.1 mm时,就送出一个开关信号,采集器就自动采集存储0.1 mm的降水量[5]。

2自动站雨量传感器的日常维护方法

做好雨量传感器的日常维护,能有效减少仪器故障,为月报表的编制减少不必要的数据处理,从而保证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也为气象服务提供更精确、详细的雨量记录[6]。

2.1对新仪器进行精度对比

使用新仪器时,包括冬季后第1次使用,或在使用1个月后的第1次大雨时段,应做精度对比。如发现差值超过±4%时,需对仪器进行检查,包括记录器是否正常工作、仪器的基点位置是否正确、干簧管有无漏发或多发信号现象等、计数与记录值是否相符等现象。为使测量误差在最大误差范围内,提高测量精度,做好精度对比极其重要。

2.2定期检查

坚持每天定时巡查,检查雨量传感器的各组件是否有沙尘、小虫和树叶等杂物。为保证流水通畅、计量准确,避免造成错误的降水量,应注意检查和清除漏斗及翻斗内积沉的泥沙[5]。每月定期检查翻斗是否紧靠干簧管一侧,确保雨量传感器器口不变形,器口面水平,器身稳固。

2.3测前准备

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尤其在夏季,在降水前应检查翻斗内是否有小虫、树叶等,确保雨量传感器的管道保持畅通,使计数翻斗正常翻转和排水。当出现翻斗翻转不灵时,可用清水冲洗轴承或更换轴承,切勿给轴承加油,以免轴承粘上灰尘[7-8]。无雨或少雨的季节,可将雨量筒加盖,但注意在降水前及时打开。

2.4其他维护事项

在大雾且无雨的情况下,可对雨量筒加盖,防止由于雾的影响造成雨量计数[9]。当雨量筒受灰尘污染时可用中性洗涤剂清洗雨量传感器漏斗和翻斗表面,清洗翻斗时用软毛刷轻轻刷其表面污垢,切勿用手指触摸漏斗和翻斗内壁,以防沾上油污而影响翻斗计量的准确性。注意清洗时不要随意拧动调节螺丝,清洗完毕按原样安装外筒,并调整其水平,紧固螺钉。对仪器进行清洗或维护时,应断开信号连接线。

3异常问题的处理方法

3.1无降水而有雨量记录

原因分析:①由于雾、露、小虫造成出现降水量记录;②因人工调试仪器造成;③因风吹造成;④因自动站故障造成。

处理方法:在无降水现象而出现雨量记录时,如果由上述原因造成,应删除该时段内的全部分钟和小时降水量,并在值班日记中备注说明。

3.2出现固态降水

观测员应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如出现固态降水随降随化时,雨量传感器可以正常使用,雨量值作为正式记录;如不随降随化时,应立即加盖,加盖期间的降水量按缺测处理,并在备注栏说明。出现漏斗堵塞或固态降水随降随化时,若自动站记录的过程总量与人工雨量筒观测量的差值百分率与其他正常时相当,则按正常处理[10];若自动站记录的降水量明显偏小或滞后严重,则该时段的分钟和小时降水量按缺测处理,日总量也按缺测处理,并在备注栏说明。

3.3自动站和人工雨量筒的观测值进行对比

自动站的降水量应和人工雨量筒的观测值进行对比,若自动站记录的过程总量与人工雨量筒观测量的差值百分率与其他正常时相当,则按正常处理;若自动站记录的过程总量与人工雨量筒观测的量存在明显偏差或滞后严重,应分析原因:①雨量传感器的滤网和翻斗是否被堵塞,导致雨水从旁边溢流,造成翻斗翻转次数较少;②计量翻斗的2个定位螺丝位置是否正确[11]。

处理方法:若二者对比值存在明显偏差,如有雨量记录,则该时段的小时降水量用雨量自己记录代替,分钟降水量作缺测处理;如没有雨量记录,则对应降水现象时段内的分钟和小时降水量均作缺测处理,并在备注栏中说明。

3.4降水停止后仍有降水记录

降水停止后,如仍有降水量记录,则判断为传感器翻斗滞后(其量一般为0.1、0.2、0.3 mm)。处理方法:①若2 h内自动站还显示有降水量,这个时段的降水量称为“滞后降水量”,该情况正常,可以作为正式记录,但需将滞后的降水量累加到降水停止的分钟时刻;②若2 h后自动站不再显示有降水量,则不作为正式记录,人工删除,并在备注栏中注明[5-6];③对于夜间不守班的站,夜间(20:00至次日8:00)混有滞后降水量时,因无法判断,按正常处理。

4参考文献

[1] 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S].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2] 李黄.自动气象站实用手册[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3] 王超球.自动气象站观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J].广西气象,2004,25(4):50-52.

[4] 马强,马祖胜.如何做好地面气象观测常规仪器的撤换[J].广东气象,2009,31(2):65-66.

[5] 廖铭超,唐卫环,韦继忠,等.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及数据维护技巧[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1,32(3):79-80.

[6] 杨秀勋,张邯.浅析自动站不正常记录的处理方法[J].贵州气象,2010,34(1):41-42.

[7] 飞,蔡涛,王国安,等.地面气象观测报表疑误记录的处理方法[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1,34(B9):182-185.

[8] 张国莉,尚晓立,赵苗稳.ZQZ-CⅡ型自动站雨量器故障的排除技巧和维护方法[J].硅谷,2010(14):176.

[9] 杨秀艳,宁刚,邵连杰.谈自动气象站报表预审及编制[J].吉林气象,2009(2):45-46.

人工降水的方法范文4

关键词 小时雨量;缺测;代替

中图分类号P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37-0035-02

0 引言

目前,多数地面气象观测站处于人工站向自动站转轨的过渡期,需要进行为期两年的平行观测,在人工站与自动站平行观测期,

根据观测规范[1]规定“降水量自记迹线有缺测,若缺测时间跨越某一个或几个正点时,有关各时降水量应用其它雨量计的自记记录代替”。那么,在为期两年的平行观测期且在自动站小时雨量记录正常的情况下,测报员在遇到人工站小时雨量缺测时通常会采用自动站记录代替。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缺测问题要复杂得多,并非简单的套用规范的处理方法就可以的,即人工站小时雨量缺测不一定可以用自动站记录代替。

1 罗列几种人工站自记降水缺测的特殊处理情况

1.1 虹吸管滴水造成小时雨量缺测

5月5日,降水时段13时3分~20时。 因雨量计故障,15时前当雨量达到虹吸时不能正常虹吸,浮子下落受阻并有轻微的滴水现象,15时巡视时发现此情况并采取人工施压使浮子下落后恢复正常。该故障造成14时~15时的小时降水量缺测,本应用自动站相应时次记录“5.4”代替,但代替后造成8时~20时的小时降水合计量16.6mm与定时降水量14.0mm相差较大,差值为2.6mm,高出18.6%。同时也高出自动站8时~20时的小时降水合计量14.8mm,高出12.2%(见表1),一般省局在关于仪器技术性能方面要求降水量人工站与自动站差异一般不宜超过4%,所以本例不宜用自动站记录代替。考虑到该故障发现及时,虹吸管滴水较为轻微,故14时~15时的小时降水量按实有上升迹线统计,其值为3.0mm,这样处理后8时~20时的小时降水合计量14.2mm与定时降水量差值为0.2mm,较为相符。

1.2 笔尖压力不够致迹线跨时中断造成小时雨量缺测

1.2.1 例1

4月21日,因虹吸雨量计笔尖压力不够,造成21日21时~23时和3时~5时中部分雨量迹线中断而无法计算,故用自动站相应时次的雨量代替。结果人工站20时~8时小时降水量合计量17.6mm比定时降水量15.4mm偏大较多,差值为2.2mm,偏大14%;与自动站小时降水量20-8时合计量15.6mm的差值为2.0mm, 偏大13%。其中3时~5时缺测时段用自动站记录代替是没问题的,问题出在21时~23时缺测时段,从图2自记纸可见21时~23时的累计量为5.8mm,明显比自动站21~23合计量7.6mm少,而20时~21时明显比自动站多,出现这样的明显差异,原因主要是仪器的灵敏度、时间常数[2]和滞差不同所造成。再者人工站自记降水的时间不如自动站自记降水分钟采集时间那么精确,须作时间差订正,而平均分配法的时间差订正是存在误差的,这也是造成人工站与自动站自记降水值差异的原因之一。那么21时的时界且当时降水迹线正在急剧上升是个关键点,即自动站的当时量升比人工站滞后。当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的依据是两仪器其中总有个时段合计量是接近的。此例可明确一点:20时~23时人工站、自动站的降水合计量是接近的,即可用此时段自动站的合计量减去人工站自记纸的已知量,再而从自动站资料可了解到在22时时界左右并无明显突升,从而可得出20时~22时人工站、自动站的降水合计量也是接近的。那么人工站22时~23时降水量仍可由自动站记录代替,21时~22时的降水量由自动站20时~22时合计量4.8mm减去人工站20时~21时降水量3.0mm所得,结果为1.8mm。

1.2.2 例2

6月2日20时~6时降水自记迹线中断,从前后迹线可判断,此时段内有0.1mm的雨量,而自动站在此时段内无雨量记录,因自记纸上中断跨多个时次,无从知道该0.1mm的雨量出现在何时次,所以此例仍应以自动站的记录代替,作微量,即0.05mm的量处理。

1.2.3 例3

6月8日0时~4时降水自记迹线中断,从前后迹线可判断,此时段内有0.1mm的雨量,而自动站在此时段3时~4时有0.2mm的雨量,在这种情况下测报员直接用自动站记录代替是最为普遍的,也觉得相差0.1mm没什么,但笔者认为从自记纸上能明确看到上升量,且是笔尖压力不够未能记录到迹线,并无其它影响迹线上升的故障,而自动站在该时段的上升量并无跨时次,则可参考自动站此时段有降水量的那一个时次来确定人工站自记纸上升量0.1mm所在的时次。

1.2.4 例4

6月16日23~6时降水自记迹线中断,从前后迹线判断,此时段内无降水量,而自动站在此时段5~6有0.1mm的降水量,因人工站虹吸雨量计并无其它影响迹线上升的故障,所以保持其原有降水无上升量的记录,不再用自动站的记录代替。

2 结论

1)人工站自记降水缺测时段无降水上升量(无阻碍降水迹线上升的故障),而自动站在该时段有降水上升量,不需用自动站记录代替,作无上升量处理;

2)人工站自记降水缺测时段(跨时)有0.1mm降水量,而自动站在该时段无降水上升量(仪器记录正常),仍应用自动站记录代替,作无上升量处理;

3)人工站自记降水缺测时段(跨时)所要代替的自动站记录只有一个时次是有量时,即可用自动站的记录确定是哪个时次有量,其量则用自记纸前后迹线上升累计量所得;

4)当人工站出现小时雨量缺测,缺测时段人工站与自动站均有≥0.1mm的降水上升量且自动站降水上升量跨时次时,若不因使用自动站相应记录代替后而造成08-20合计量或20-08合计量与自动站相差>4%的,一般可用自动站记录代替;若因代替后使合计量超过4%,则应分析原因,寻找更为合适的“代替量”。若无合适的代替量则应按缺测处理。

日常工作中,我们在以规范为总则的前提下,应尽量保全发生故障仪器原记录的特性连续,出现缺测了要寻找能与原记录值较为接近、能较为合适反应原记录趋向的处理方案,如果盲目采用另一仪器记录代替致使记录产生较大的失真,那就没有代替的必要,只要多思考多观察,就会发现发生故障仪器的记录缺测时段前后一些局部条件,局部记录仍是有利用价值的,不要轻易忽略掉。

参考文献

人工降水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自动站;正点数据异常;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P41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148-01

【引言】AWS(即自动气象站)的使用与建成,从根本上说提升了气象观测的现代化水平,降低了人工观测出现的误差,提升了地面观测数据的可靠性,同时降低了观测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为了提升测报业务的质量,这就需要广大气象观测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好关于自动站故障的维护以及故障数据的处理,以此充分发挥出新业务系统的效益,最终全面提升气象服务水平。

1. 自动站正点数据缺测

如果可以获得非正点中的分钟数据,对于作不正常的记录处理情况,则优先考虑使用接近正点的记录(即正点之前或者正点之后10min)来代替。

其具体做法是:如果正点之前10min内有数据,那么就用正点之前10min接近于正点的记录来代替;如果正点之前10min内的数据也有缺测,那么就使用正点之后的10min内接近于正点的记录来代替(除了极值项以及时累积之外)[1]。

顺序为:首先使用正点60min数据代替;其次,使用正点前十分钟或者后十分钟数据代替;再次,使用人工观测出的数据代替;最后,使用内插计算得出。

正点观测的数据缺测使用内插法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露点温度与水汽压,一定要使用内插之后的气温以及相对稳定进行反查;其次,降水量以及风不能实施内插计算;再次,用人工进行的补测记录也可以参与内插计算;最后,内插可以跨日界计算。

2. 自动站中,因为时极值的异常,影响至日极值的选取时关于A文件的处理策略

如果某时刻的时极值出现不正常现象,而影响到日极值的选取时,那么将该时刻的时值作缺测处理,假若可以判断此日极值不可能会出现在此时内,那么该日的日极值就从别的正常时次记录里选取:当不能判断出是否出现过此是内时,那么改从现有的自动气象站时极值与人工观测出的日极值选取,如果此时日极值是人工观测值,那么出现时间则作缺测处理,如果没有人工记录,那么就从实有的自动气象站的时极值中选取日极值,此种情况需要在备注栏中说明。

3. 自动站的降水记录异常时,分钟与小时降水量怎样进行处理

(1) 如果没有降水现象,因为别的原因(比如人工调试、蚂蚁以及风等)或者自动站出现故障导致多记录时,应该删除此时段内的所有小时与分钟降水量。此情况需在值班手册中注明。

(2) 降水的现象停止之后,仍然有降水量。如果可以判断是传感器的翻斗滞后(通常为01毫米、0.2毫米或者03毫米,并且之后的时间不会超出2h),则可以把此量累加至降水停止的小时以及分钟时段内,不然将该量删除。晚上没有值班的自动站,晚上混有滞后的降水时。由于不能判断,则常规处理。如果滞后量超过8时,应该依照人工站的降水记录情况,把滞后量移到相应的小时与分钟时段内。此情况在备注中要说明

(3) 出现漏斗堵塞以及固态降水的随将随化,如果自动气象站所记录的过程总量和人工观测的量其差值百分率和其他正常时相差不大,那么按照常规处理;如果自动站所记录的降水量很明显偏小或者滞后严重,那么此时段内的小时与分钟降水量按照缺测处理。此情况下学在备注中说明

(4) 如果自动站所记录的过程总量和人工观测量存在着明显的偏差。那么此时段的内的小时降水量使用雨量自记的记录值来代替,而分钟降水量则按照缺测处理,假若雨量的自记记录同样没有,那么对应的降水现象其时段内的小时与分钟降水量都作缺测处理[2]。此情况需在备注中说明。

4. 自动气象站其他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

(1) 自动站的FJ.txt此文件中所记录的大风数据和Z文件中所记录的极大风速以及时间不一致,那么以Z文件中的极大风速的时间为准。比如:某年2月10日FJ.txt文件其记录是“201002101630114183”,但是次月的Z文件里,4点半所记录的极大风速是183,出现的时间是1633,那么此时大风天气的现象由16时33分改为16时30分。

(2) 在FJ.txt此文件里,风速小于17米每秒的对应时间减少15min,也就是一次大风的结束时间,此时记录的时间要向前推,其风速大于或者等于17米每秒的第一次出现时间就为此次大风的开始时间。

5. 自动气象站草温不正常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如果草温出现不正常情况时,绝对不能盲目的使用内插计算,而应该分析研究数据出现异常的原因。查阅相关资料可以看出,草温异常的现象非常少,通常是因为软件的问题,致使B文件中的数据和Z文件中的数据不一致[3]。如果出现此种情况,应该把Z文件中的数据重新替换至B文件中。一般情况下,草温的变化与风速的关系很大,通常,当风速增大时,则草温升高,当风速降低时,则草温也降低。

【结束语】在日常的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对异常数据进行正确的处理,以此保障自动站每个要素的测量值的准确与客观,使得自动气象站能够在气象的观测过程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确保自动站数据的可靠、正常以及准确,是所有气象工作者的期望,同时更是所有技术人员以及业务人员必须尽到的责任。只有值班人员仔细巡视仪器,依据要求维护设备,及时发现问题,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处理,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气象资料的比较性、代表性以及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张丙振.基于A文件的地面观测资料处理应用系统[A]. 2011年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通信与信息技术委员会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科技年会论文摘要[C].2011

[2] 张文斌,初庆荣,单磊.自动气象站雨量测量误差故障及修复方法[A]. 促进科技经济结合,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蚌埠市科协2012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2

[3] 武捷,屈志勇,朱喜林,任慧龙.自动气象站实时资料省级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 2011年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通信与信息技术委员会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科技年会论文摘要[C]. 2011

人工降水的方法范文6

【关键词】气象观测 报表预审 错误分析

1 引言

地面测报业务软件OSSMO 2004在全国投入业务运行已经很多年了,软件内置的报表审核维护模块能发现大部分的报表错情,但有部分错情是OSSMO审核不出的,根据对我市部分台站最近几年来的报表错情分析,出错点很集中,本文针对各类错情进行分析,指出出错点和解决方案。

2 常见错情分析

最近几年我市常见的报表错误为:上下跨降水量错误,人工站与自动站天气现象输入不一致,年报15个降水时段挑取错误。

2.1 上下跨降水量错误原因及应对措施

上下跨降水量错误是新时期报表审核工作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主要原因是预审员没有一个良好的预审习惯,在月初审核上月报表时忘记在A文件维护中输入“下月1日20-8时降水量”。OSSMO软件的升级更新速度很快,有时候一个月内就会推出几个版本,预审员没有注意不同版本软件在预审功能方面的更新和差异,有台站出现过老版本OSSMO软件自动填写的值是对的,但升级后自动填写的值是错误的情况。另外有个别新预审员对上跨降水量的理解有误,正确处理方法为:跨月连续(无)降水开始日期根据上月末最后一日降水量是否≥0.1mm来确定:若上月末最后一日降水量≥0.1mm,则输入上月最后一次连续降水的开始日期,若上月末最后一日降水量

2.2 人工站与自动站天气现象不一致及应对措施

自动站并轨运行阶段,观测员在人工站和自动站电脑中输入了不同的天气现象,预审员没有认真比对引起这类错情。云、能、天、蒸发、日照等目测项目在人工站和自动站电脑中都必须输入,如果输入不一致就会出错。审核员除了人工对比目测要素外,还可以使用云南昌宁气象局开发的“目测项目对比工具”软件,这个软件就是针对这类错情开发的。

2.3 年报15个时段挑取错误及应对措施

年报15个时段的挑取是年报表预审中最容易出错的地方,预审员应该仔细比对每次大的降水过程,特别是1、2、3、4、6、9、12、24最大降水时段必须和月报表中的相应小时时段进行对比,如果时段最大降水量比月报表中的小时降水量还小那肯定就错了。另外当在大的降水过程中自动站出现过故障时特别要注意对非正常记录的处理,有一个台站就是忘记了人工干预OSSMO软件自动挑取的非正常时段值而引发错误。我省规定自动站并轨运行第二阶段和单轨运行阶段的15个时段降水量以自动站记录为准,但台站仍要挑取人工站的15个时段值,用来和自动站记录做对比,这样可以减少很多出错机会。

3 其它错情分析

通过台站反馈和气象论坛发帖讨论,了解到还有其它很多各式各样的技术处理或者数据格式上引出的错情,这种错情也很有新时期报表预审工作的代表性,需引起的我们的注意。

目前全国相当一部分台站已经有了自动气象站,但有些台站的自动站应用水平还很低,甚至停留在只会观测发报的水平上,预审中遇到需要人工干预的地方很容易处理不当,很多错情是人工站与自动站并轨运行时没有按规定进行正确处理引起的。新规范中有相当篇幅是针对自动站的,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我们可以参考各类技术解答,国家气象局在2005年年底下发了“气测函〔2005〕227号:《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技术问题综合解答”,这个技术解答包括了常见的技术问题处理方法,例如缺测记录的相互代替、湿度记录缺测如何处理、内插法的规定、自动站要素极值和出现时间的配合处理、降水滞后的处理等等,技术解答都是针对各个具体问题,每个观测员和预审员都必须熟练掌握。

4 预审辅助软件推荐

地面测报业务软件的预审模块也存在技术死角,比如说对自动站分钟数据的审核功能就相对较弱,审核不出天气现象和分钟降水的矛盾问题,我们必须借助一些其它预审软件才能审核出来。

4.1 浙江预审软件

浙江开发的“地面自动站气象资料质量控制软件DMSH-ZJ V2.0”功能强大、使用简单、审核速度快,很受台站预审员的欢迎。我们主要使用“格式检查”和“逻辑检查”这两个功能,注意“逻辑检查”时必须同时选择A、J文件。这个软件能快速地审核出分钟降水等方面的矛盾,并且能直接在审核界面中修改数据,文件审核和存储的速度都很快。

4.2 安徽预审软件

安徽预审软件主要是安徽省内使用和在一些省级的审核员中使用,但通过我们试用后发现安徽预审软件的审核功能很强大,软件的功能结构很好,有很详尽的审核规则库,可以对比临近台站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但软件操作上稍显复杂,另外要注意审核后会自动把A文件质量控制方式码修改为019和009的问题,台站可以用其审核非正式上传的A文件,以免软件错误更改质量控制码后影响上传的A文件,用安徽软件审核出问题后再在OSSMO的A文件维护中进行修改。

4.3 OSSMO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控制

OSSMO软件集成了《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控制》AWSDataQC软件,因为这个软件是后来加入的,很多业务软件不太熟悉其功能特点和使用方法。AWSDataQC的功能很强,并附带了详尽的操作说明,比较有用的功能是人工站、自动站A文件器测项目的对比分析,使用RTD文件找回丢失的数据等等。目前常用的自动站只能保存压、温、湿、风、降水等分钟数据文件,而地温没有单独的分钟数据文件,但在每天的RTD文件中就有每分钟的地温数据,如果Z文件中的数据缺测我们还可以尝试从RTD文件中导入恢复。

5 结语

本文通过例举的方式说明了地面观测报表预审要点,并推荐了几个辅助预审软件,预审员除了掌握常规的预审方法和熟悉各类技术解答外,可以配合使用以上几个审核辅助软件,通过我市的实践证明这能有效减少不少错情。

作者简介

吴志敏(1981-),男,现为湖南省通道县气象局助理工程师,从事地面测报工作。

作者单位

1.通道县气象局 湖南省通道县 418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