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平衡的基本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平衡的基本特征范文1
1英语全球化
被称为“世界语言”“全球语言”“一种永不褪色”的英语,其全球化地位源自于“它的角色地位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公认”。这暗示着英语可以从三个途径来获取全球化地位。首先,英语在当前世界中是多个国家本族语,比如英美等发达国家。其次,英语作为某些国家的官方语言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公认,因而它可以广泛地使用到政府、工业、媒体以及教育等关键性领域当中。在某些时候,英语又被称之为“二语”,作为某些国家母语或一语的补充,如同当今所产生的新加坡英语、印度英语等。最后,英语作为外语教学中最具优势的外语。在众多国家的外语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随着外语人数的增多,英语在众多国家当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如此一来,如同Crystal所言“英语已经完全达到了全球化的地位”在当今世界上,英语作为60多个国家的官方或半官方语言,其中在20多个国家中占据着主要地位。在这一背景下,英语全球化所承载的语言霸权对整个全球语言生态所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在这一背景下,英语正将其他民族语言逐渐边缘化,破坏其语言多样性,导致世界语言生态失衡,加剧语言单一性的产生。
2英语对其他语言生态的影响
“语言生态”是语言生态学中所提出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人种语言学、人类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这些领域中对语言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主要指某一特定语言在其所在的族群、社会、文化以及地理环境中与其他社会文化背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生态发展状况。其中语言的多样性是一个完整的语言生态环境所具备的基本特征。然而随着英语霸权地位的产生,世界民族语言多样性开始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英语霸权地位对整个语言生态产生了重大影响,破坏了语言多样性,给弱势民族语言带来了严重的生存危机。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现存的6000多种语言中,40%以上的语言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划定为“濒危”语言,每两周的时间内就会有一种语言消失,这一消失速度是哺乳动物消亡速度的两倍,是鸟类消亡速度的四倍。造成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相关学者认定为某种语言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处于一种较为强势的地位从而导致其他国家语言被迫出现转型等现象,致使这一国家语言逐渐被人们所遗忘。而随着英语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其他小众国家的民主语言逐渐被排挤出语言生态一大环境,从而导致语言消亡速度的加快。其中母庸质疑的是世界语言生态随着英语全球的快速发展正处于一个急剧恶化的环境当中。语言的多样性问题、保护濒危语言、“弱语言”问题、英语全球化问题是21世纪中维护语言生态的三大热点问题。纵观历史,世纪语言生态的变化总是遵循着一定的发展规律,强势语言的出现必将伴随着弱势语言文化消亡,虽然语言消亡还涉及到自然灾害、战争以及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但强势语言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是相关弱势语言文化的主要原因。虽然英语作为当今世界“强势语言”的扮演者,并非当前语言生态危机的唯一因素,但对世界语言生态环境的恶化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其他弱势语言的濒危及消亡,破坏了语言多样,给世界语言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损害。
3维护英语语言生态的重要性
维护语言生态平衡是保护语言多样性,也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然要求。语言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需要全人类共同维护的重要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文化多样性体现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在他们内部及其间传承”。其中,语言作为各个国家民族文化最基本的内容表现形式,维护语言多样性是维护语言生态平衡的必然要求。每一个国家民族的语言都记载着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兴衰,是民族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延续的重要载体。世界文化多样性必然包含着世界语言多样性,语言多样性是保证语言生态平衡的重要关键。英语作为当前世界的主流语言,需要在全球化发展的同时,避免取代其他民族主流语言。语言多养性是保证不同语言群体接受教育、获取资源以及表达自由的关键,是确保世界语言生态平衡的必然要求。其次,语言多样性是维持世界语言生态活力的基础,也是促进人类生态文化延续的重要前提。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每个人以及每个国家都需要对世界通用语言进行一定的掌握,在掌握的同时也要避免被其所同化,丧失自身的民族语言。维护语言生态平衡,保护世界语言多样性,加强不同文化、语言之间的交流借鉴,是推动不同文化之间平衡交流、文化共进的主要形式,是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推动力。母语作为每个人语言文化的根基,记载着这个民族的兴衰,每个人都有着利用自身母语来表达自身愿望的自由,从某种意义层面来说,维护语言多样想也就是保障每个人权利实现的重要基础,是每个人依法享有权利的重要保障。就如同《岳麓宣言》中所强调的“保护和促进语言多样性有助于促进人类发展,保护语言多样性就是要保障各语言使用者在教育及其他基本的公共服务、就业、健康、社会融入、参与社会决策等方面机会均等”英语不可能站在世界各个国家民族语言上发展,尊重语言多样性,可以更好地避免语言歧视、文化歧视以及文化霸权等不公平现象的产生,更好地保障人权,促进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
4语言多样性的维护措施
维护语言多样性不仅仅是维持人类语言生态平衡的基础,还是世界各国文化生态延续的关键。语言的消亡意味着某一文化的消亡,其后果不可预估,语言多样性的维持,意味着人类生态文化得以延续发展。民族语言的消亡意味着民族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意味着可供学习借鉴的文化财富在逐渐消失。随着英语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开始作为强势语言对世界各国的语言多样性造成了严重威胁。就如同戴维·克里斯托所说:“人们生就可接触到英语,并且它仍为多元化语言之成员,那将是件大幸事;倘若届时英语成为地球上仅存的语言,那必将成为我们星球有史以来最大的文化灾难。”为了更好地避免弱势语言边缘化,拯救其他的濒危语言更好地维护语言多样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多项规定,成立了相关部门小组。各国开始极力倡导语言多样性,制定相关的语言保护政策。一个国家所奉行的语言教育以及语言政策对于语言多样性的维护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今世界由于英语所处于的霸权地位所带来的影响伴随着是世界语言生态的濒危与消失,因此,维护语言生态平衡,控制英语的无限制传播与削弱英语的霸权地位,加强各民族语言的母语教育,维持保护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对维持世界语言的生态平衡具有重大意义。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展开语言多样性的维护,减弱英语对民族语言的影响已刻不容缓。(1)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其所具备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而所面临濒危的语言也相对较多,所以在进行保护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强化自身的民族意识。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经济的腾飞,越来越多的开始借助国门走出世界,同时带动的也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英语的学习当中,而在这种状况下,为避免汉语学习遭受到来自英语的冲击,我们需加强民族意识,上至政府下至平民,维护自身语言多样性的重任需要每一个人参与其中,加强对濒危语言的关注,减弱英语所带来的文化冲击,鼓励发展各民族语言,深入发掘语言价值,重视濒危语言所面临的语言生态危机将各民族参与到民族语言抢救保护行动当中来。(2)语言不仅仅是各民族交流的工具还是各民族文化的外壳与载体,伴随着英语全球化的进行与发展呢,其所带来的的不仅仅是语言的普及,还是英语语言文化的渗透于占领,英语所承载的英语文化可潜移默化的影响众多学习者的文化价值取向。所以在保护语言多样性的同时,需要从自身语言政策入手,实现自身民族语言的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从政策上确立本民族语言在各级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确保少数民族语言在各民族地区的主体地位,确保相关民族语言得到传承与发展。(3)客观看待英语全球化。一方面,英语作为当今世界政治、经济、贸易等方面的通用语言,我们需正视英语所带来的关键性作用,不能完全将其摒弃与排除,应当以一种英语为我所用的态度,将其看待成一种与世界建立交流的工具,利用英语来获取让自身进步的技术信息,借助它向外传播我国先进思想与优秀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在进行学习的同时还需要对英语所承载的英文文化以及语言霸权保持警惕,坚决反对语言霸权主义以及帝国主义利用语言所带来的的文化渗透,维护我国语言文化的纯洁性,避免英语语言文化对我国民族语言文化的侵蚀,加强民族语言文化的学习、保护与传承工作,尽力维护我国语言文化的多样性与我国语言生态的平衡与发展。
5结语
生态平衡的基本特征范文2
关键词: 高等教育生态化 建设现状 影响因素
对策建议
大学教育生态化是指将生态学的观点和原则运用到大学的教育管理中去,确保大学与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之间处于和谐发展状态,使大学、政府、社会、市场等达到最优化发展状态。大学教育生态化强调大学教育应该按照生态学原理,致力于解决大学教育过程中的“本体自然”、“体外自然”,以及二者之间的矛盾,并通过二者的调适和超越,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和良性循环,从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一、高等教育生态化建设现状
高等教育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具有整体综合效应。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连续扩招,高等教育入学率从1998年的9.8%,提高到2006年的22%、2008年的23.3%,2009年的高等教育入学率接近40%,飞速跨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短暂急促的启动,招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和教育规模的发展程度超出了高等教育资源的承载范围,导致了高等教育系统严重的生态危机,在谋求快速发展中走向了反生态之路。
(一)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教育经费投入失衡。
教育系统要保持稳定地发展,就需要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沟通、交流。高等教育规模扩大需要增加资金投入,如果财政支持跟不上规模的发展,就会严重制约教育生态化建设。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财力投入却没有因教育规模的扩张而增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规定:20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要达到4%,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加。但是据统计资料显示,20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拨款虽呈逐年递增趋势,可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呈总体下降趋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虽在2005年后呈现增长趋势,但是还是没有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所规定的目标,没有与扩招的步伐相适应。
(二)高等教育的规模与教育质量失衡。
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是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的有机统一,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承载力是衡量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重要标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教师总量偏紧,生师比居高不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同学生数量增长的矛盾是导致教育质量下降的基本矛盾。随着我国2000年到2004年的连续扩招,学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高校加大了教学资源的投入力度,但由于学校财力有限,学校的生均教学资源一直处于下降趋势,部分教学资源处于严重短缺状态。
(三)高等教育的结构与经济社会结构失衡。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不仅影响高等教育的规模,而且影响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高新技术发展和全球经济化的加速,造就了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多层次、多类型,而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却是单一的,通过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还没有完全建立。我国长期以来重视高等教育,忽视职业教育,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模与就业等方面不够重视。不少高校的教学内容、学科专业设置等与社会的发展需求脱节,形成了某些专业人才积压浪费和某些专业人才奇缺同时并存的局面,人才需求和人才供给的失衡,不能够自觉地为区域经济产业升级、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服务。
(四)高等教育区域发展失衡。
高等教育生态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是自然和社会进化规律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的折射,是超越文化、超越时空的社会现象。在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区域失重,主要表现在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上。当前我国东西部在高等教育资源的占有、教育投入和教育质量方面明显失衡。另外,东西部高校的类别构成、办学的层次与办学经费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距。这种区域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区域竞争力,若不加以调整,这种区域失衡问题将越来越突出。
二、高等教育生态化影响因素分析
高等教育生态建设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资源与环境的协调,二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与教育质量的协调。由高等教育生态化的内涵可见,影响高等教育生态化建设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
(一)环境因素。
政治、经济、文化是影响高等教育生态化的最主要因素。政治环境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和保障,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管理机构的有效运行和高等教育的政策上;经济环境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源条件。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与规模最终取决于经济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和容量。此外,文化为高等教育生态化提供了良好的“软实力”,它对高等教育系统的影响是潜在的,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互相影响,一个时代文化越发达,教育一般也越昌盛。
(二)资源因素。
教育资源是教育生态系统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教育生态系统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人力投入(如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物质投入(如建筑、设施、教材及其他图书资料等)和各种价值与规范(如社会的期望、政策法律、规章制度、社会的价值观与规范体系等)。教育资源短缺是限制高等教育生态化建设的决定性因子,制约着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导致了高校教育质量低下等严重的生态失衡现象,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呈现出一种超负荷的运行状态。
(三)人口因素。
根据教育资源的供应量,以及教育资源与人口的比例关系来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保持教育事业发展,保持教育生态平衡,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然而,我国大力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和高校扩招政策,甚至一些学校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换取入学普及率。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决定了我国教育人口的地域分布东南稠密、西北稀疏的格局。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必然导致教育生态化的不平衡。我国东南部地区相对于西部地区而言,经济发展较快,各种教育资源相对比较丰富,教育人口容量较大,学校规模也较大。
三、高等教育生态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生态教育理念,强化高等教育生态观。
高等教育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转变传统教育发展思想,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教育观念。要按照生态平衡的准则和价值取向来评判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将生态和谐理念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
(二)建立高等教育协调机制,提高生态承载力。
重构协同一致的高等教育系统制度体系,以法规形式确保制度运行程序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子系统间互动关系的合理化、规范化,建立高等教育投入均衡机制。高等教育要根据外部形势的变化不断变革主动去适应环境变化,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环境,主动地去改造环境。高校要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进行改造,正确处理和把握好教育系统内部物质流和能量流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提高高教资源承载力,主要是加大办学投入,其次要提高高教人力资源生态承载力。
(三)以生态多样性理论引领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调整。
多样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特征,也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立足点。高校要改变在精英阶段以学术的标准作为衡量学生的惟一标准,要培养数量较少的掌握雄厚基础知识、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也要培养大量能够在短期内投入工作、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劳动者”,坚持专业多样化、办学主体和形式多样化、教育质量标准多样化和教育层次类型多样化原则。
参考文献:
[1]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
[2]邹和平.浅议大学教育的生态化[J].高等理科教育,2003,(5).
[3]李训贵,张晓琴.教育生态化与高等教育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4,(10).
[4]张忠迪.大学教育生态化与生态型大学构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10).
[5]洪世梅.教育生态学与大学教育生态化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7,(6).
[6]周本红.高校教育生态化初探[J].资质文摘,2009,(5).
[7]秦小云,贺祖斌.论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J].2004,(24).
生态平衡的基本特征范文3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 生物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的飞速发展,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作为中等卫生学校,如何适应城乡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合格的跨世纪的实用型人才,是亟待我们考虑的一个问题。我们认为,中等医学职业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出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能力,能够在医疗机构从事相关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而要培养出具有各种综合素质的劳动者,首先就是要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其次就是要使他们形成科学的方法论。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作为的根本理论基础和哲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唯物辩证法,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最重要的内容。所以,把唯物辩证法的教育理念贯穿于中等卫生学校的各门学科中,特别是生物学教学中去,能使两种教育和学习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1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整个世界就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如生物中的植物、动物、微生物都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中的,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生命特征,如生长、发育、繁殖、应激性等都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而非生物环境中的阳光、空气、水、土壤、岩石等更是本原的物质。自然界中碳元素和氮元素在生物群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不断循环,十分形象地说明了物质是运动的。还有生态系中能量通过食物链的流动;生物的起源、进化、个体发生都充分印证了客观世界的物质性。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必须教会学生按事物的本来面貌客观、全面、准确地去认识世界。
2 世界的普遍联系的观点
在生态系中,所有的客观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联系着的。构成生物细胞的全部生命物质中组成它的化学元素C、H、O、N、P、S、Ca、Cl、K、Na等等都是非生物界所能找到的,说明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的共同性和联系性。还有细胞的膜相结构之间,如细胞膜、高尔基复合体膜、内质网膜、核膜等都是有着相互联系、彼此转化的密切关系的。生物体内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之间也都有着这种普遍联系,在这种联系中相互依存、协同作用。同种生物之间以及不同种类生物之间一样存在普遍联系。生物群落中,生产者(营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和营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与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的生物)以及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异养微生物),它们都是普遍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
3 对立统一的观点
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充满矛盾,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矛盾是一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新陈代谢作用就非常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生物把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营养物质,转变为自身的组成物质,生长发育,并储存能量;同时又对已组成自身的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供自身生命活动之用。矛盾的双方,同化作用的合成物质、储存能量,异化作用的分解物质、释放能量,既对立又统一形成了生命的最重要的特征。生物正是在这一矛盾中不断完成生长、发育、成熟、衰老的个体发育过程。生物另外的一对基本特征遗传和变异也是一对这样的矛盾。遗传保持了物种的稳定性和延续性,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能使生物个体获得更好的适应性,还可加快新的物种的形成,使世界愈发丰富多彩。进化学说中,生存斗争的理论,生物的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中的互相关系和斗争关系也是一对矛盾关系。正是由于这些矛盾促进了生物的进化,使生物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以至形成了我们这个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生命世界。
4 量变到质变规律
事物的质和量都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量的增加和减少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要引起质的变化,这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从生态平衡被破坏的三个方面来看,首先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盲目破坏和开发,森林过量采伐,鱼类大肆捕捞,野生动物的无节制的捕杀等。其次是人类对环境的污染,水源、空气、土壤、食物、噪声等的污染。最后是人类对生育的不加计划,造成人口的过度膨胀。这些都会由量变到质变,影响生态平衡,最终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同时要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其意义所在,逐步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遗传与变异一章中,多基因遗传方式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单个基因作用微小,影响也不大,但是多个基因作用累加起来,就达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明显的表型效应。我们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生物学和各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同样要重视此规律的运用,重视知识量的积累,循序渐进,这样就能从量变到质变,使学生逐渐具备一个医务人员所应有的各种素质。
5 本质与现象观点
现象是外露的,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是深藏于于事物内部,看不见,摸不着,靠思维去把握。单基因遗传中表型和基因型就是一个现象与本质的典范,表现型相同,基因型却并不一定相同。如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患者当中,基因型可以是纯合子,也可以是杂合子。还有一些变异个体当中,明明有疾病基因,却不表现为患者,但仍传给下一代。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家族中,正常人也往往可能是疾病基因的携带者。所以,在分析遗传系谱时,要把各种情况全面地加以分析,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这样才能准确无误地下结论。
生态平衡的基本特征范文4
关键词:低碳城市城市规划概念特征原理生态城市
在全球环境气候恶化的前提下,人们越来越强烈的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于是建设低碳社会,发展低碳经济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因此,低碳城市的规划既符合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是实现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 低碳城市的概念
认识低碳城市的概念,首先要认识到低碳城市实际也是属于生态城市的范畴,追求低碳城市建设,实际上也是在追求生态城市的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生态城市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是以减少碳排放为主要切入点的生态城市类型。由此,低碳城市的概念可以这样理解: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实现“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从而形成低碳型生态城市。
2 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
认识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首先必须弄清低碳城市的基本特征,然后才能按照低碳城市规划原理去规划设计,自觉的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2.1 可操作性
低碳城市的“低碳“,是为人们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行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切入点,也相对容易量化衡量,因而也较容易把握和实现。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体系,至少有以下三点:一是低碳城市发展指标体系;二是低碳经济技术和低碳能源技术;三是生态技术等。
2.2高效性
城市作为一种高度集聚性的人类聚居地,人们的生存途径不同、生活水准不同,欲望也不同,故生存竞争激烈,行为效率也就高了。低碳城市的高效性表现在城市的生产、运行和维护成本的低能耗趋于最小化,城市物质与能量得到了最高效的利用,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将大大提高。低碳城市规划内容的高效性主要应体现在城市能源系统的高效率,城市转换系统的高效益和城市流转系统的高效率。
2.3 循环性
“循环性”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自然生态系统内在运行机制。低碳城市的循环性特征体现城市各个系统和各个层面的良性循环,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通过自身生态系统的完善,对改善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循环起积极的作用;
(2)城市循环的内容全面、完整,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3)城市各个系统以及整体的城市系统的循环速率比较合理、且保持整个城市循环系统平衡;
(4)循环机制明确模式正确;
(5)能识别、能解决阻碍城市系统良性循环中出现的问题。低碳城市规划设计就是遵循这几种特征的特性,利用科学的手段,通过原理设计,使其更加系统性,从而达到良性循环。
2.4 和谐性
低碳城市的和谐性,一方面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城市结合自然发展;另一方面,低碳城市的和谐性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低碳城市不是仅用自然绿色点缀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人与人关系和谐的社会。
3 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
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是指导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思想,对于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良性循环原理
良性循环原理的核心是指低碳城市要充分考虑各系统关系及城市与区域关系,从未实现城市发展的趋优性。其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系统性原理
城市环境已经属于自然环境加人工环境的环境系统,城市环境系统所具有的自然性、人工性、开放性、相依性等特点,使其成为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从而决定其必须考虑系统的良性运转。
一方面,规划建设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不仅是物质空间的建设,而且还应注重人的环境素质的培养,致力于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建设、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建设和长远的发展框架建设等。另一方面,规划建设需要完善城市低碳生态系统功能。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应当运用生态学的生态系统基本功能的理论,从生物生产、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系统功能的角度着手,进行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的组织实施。低碳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是实现低碳生态系统与外界协调平衡的必要条件,而从低碳系统的角度进行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将有助于实现城市系统高效、循环的“自运营”,减轻城市建设与发展对区域的生态的负担,将城市建设成为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的人居系统。
(2)区域性原理
城市的发展是在一定区域背景下展开的,城市与其赖以生存的区域,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低碳城市是一定区域社会、经济、自然的综合体。城市要实现有机的生态发展,区域原理可对此发挥有益的作用。
首先,必须在城市和区域之间构筑有机、紧密的经济、社会和生态联系网络,形成复合系统。通过统一规划和建设,使水资源、市政、教育、医疗等资源能与城乡共同使用,使资源在城市和区域农村间复合循环利用,同时协调城乡基础设施投资,保证城乡更大范围的支持和覆盖;整合城乡发展,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使城市与区域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的共生体。其次,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还要注意区域差别。
3.2 生态调控原理
低碳城市作为生态城市的先锋军,其规划建设需要以生态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对低碳城市进行符合生态学原理―自然原理调控。一是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要结合自然。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建设的框架,决定了城市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城市形态。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要充分的结合自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等。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自然。低碳城市的生态调控须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河流、水系、森林、防护林带、公园等要素形成绿色基础设施的基本空间格局,从而保证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生物要素的流通。三是空间设计结合自然。低碳城市空间设计主要是通过空间要素的生态化规划布局达到系统自我循环和自我调节,减少对环境的消耗和污染,实现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3.3 层次原理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网络,具有复杂的结构。实现低碳城市需要区别各层次的共性和差异,层层推进,一环扣一环。层次原理的特征之一是通过改善纵向状态促使途径趋适。低碳城市规划作为指导和协调多部门利益、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组织城市空间环境的战略部署,必须在区域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以及建筑设计和施工等层面都贯彻低碳化、生态化的基本概念,并使层次之间关系协调、层次递进。
当前,我国与人居环境发展密切相关的国情包括:①资源短缺;②人多地少;③经济贫穷。资源短缺、人多地少决定了我国的建设只能走资源、土地节约的道路;经济贫穷决定了我国不能停止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中国的经济及大多数城市的70%以上的能源来自煤碳,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走向带来极大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的生态空间受到蚕食和冲击。中国在未来几十年内,将出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国城市环境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实情,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经济,立即动手开发新能源,遏制污染,发展经济,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4 结语
总之,促进城市良性发展,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是一个重要战略。低碳城市规划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我国低碳城市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需要循序渐进,不仅仅需要技术、经济等各个方面的进步,更需要城市居民对于低碳城市生活的真正领悟,只有通过全方位的进步才能建设成真正的低碳城市。
参考文献
生态平衡的基本特征范文5
【关键词】信息化语境 教育生态学 教学环境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2-0058-03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正逐渐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以及自主学习平台已经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其他新的信息技术也不断涌现并开始应用于教学。教育信息化是时展的必然,基于信息化语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也将成为未来教学改革的趋势。然而,信息化技术的介入,必然会对传统的教学模式造成一定的冲击,使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各方面都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因此,如何将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合理优化地加以利用,创建新环境下的生态化教学,是教学改革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 教育生态学
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的Lawrence Cremin在《公共教育》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开始将生态学的思想,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教育领域。2003年,Leather出版了《语言习得生态学》一书;Kramsch(2008)基于复杂性理论讨论了外语教学的生态学视角。而国内吴鼎福(1990)出版了第一本《教育生态学》,涉及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文化与教育生态、课堂生态环境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问题。2000年范国睿在《教育生态学》一书中从文化、人口、资源以及环境教学等方面阐述教育生态问题。这些标志着对生态外语课堂教学研究正在兴起,一种后现代的教育生态研究趋势正在形成。
教育生态学认为,教学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开放生态系统,教师是生态系统里的生产者,将来自系统外部或自身创造的信息(即知识),通过教学传授给作为消费者的学生,学生同时作为分解者消化吸收这些信息(知识),再通过教学环境给老师一定的反馈,实现着生态系统中信息和智能的流动。它强调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和谐,构建生态课堂,体现和谐社会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教学生态系统中,教师、学生、教学信息和教学环境是四个主要的生态因子,他们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遵循生态系统的基本原则,实现各因子之间的协调发展,才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生态平衡,促进教学的长足发展。
二 生态化教学环境的基本特征
在教学的生态系统中,教学环境是最重要的组成因素。它既包括教学的物理环境,如班级规模、教室布置、教学设备和资源、教学手段、学习平台等,也包括教学的精神和文化环境,如师生关系、班风学风、教学氛围、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同时,它既包括与教师课堂教学有关的环境,也包括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学习所需的环境。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共存于教学环境中,并通过教学环境实现知识和信息的流动和传递,因此,构建生态化的教学环境是确保教学高效有序开展,促进学生水平提高的必然途径。
生态化的教学环境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整体性。生态化教学环境中,各个因素应有序、稳定地组成统一的整体。其中,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相互联系,共同发展。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互为补充,形成综合的学习整体。教学的物理环境和精神环境相辅相成,各种因素合理安排和设置。
第二,共生性。生态化教学环境中,各个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一方的存在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另一方的发展。例如教师教学的好坏会影响学生英语水平的进步,同时学生学习表现的好坏也会影响教师教学的情绪和积极性。
第三,开放性。打破封闭单一的传统型环境对教学的局限,构建开放的教学环境,使教学资源、教学平台、教学手段等得到及时的拓展更新。当然开放不是指无限制的开放,而是有计划有原则的开放。
第四,动态平衡性。生态化的教学环境中,创建和谐的生态关系,使教学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互相适应和协调,维持动态平衡性。例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学资源要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平,否则会造成学生学习的困难,使得教学生态失衡。
三 信息化语境下大学英语生态教学环境的构建
信息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引领作用,对教学生态中的各因子进行优化的结构和功能调整,以达到生态平衡,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总的来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措施,构建生态化的教学环境。
1.网络信息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可用于英语教学的网络信息资源日益丰富,获取也越来越便利。将网络信息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对于加强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生动性,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内容死板灌输,教学模式单一枯燥的局面大有裨益。同时,信息化时代下的学生,本身就较多接触网络信息资源和技术,对于这样的结合更容易接受和喜欢,能更好地激发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
有机结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氛围、学生和教师主体等各因子处于最适度状态,避免网络信息资源的介入造成的教学失衡。首先,教师要尽力搜索并仔细筛选适合每次教学的网络信息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优化加工,设计将其自然合理地融入教学环节中。同时,教师也应指导学生如何去搜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完成教学主题中的一些任务,如课堂presentation、利用语料库学习词汇、了解比较中西文化等。其次,教师应注意教学中网络信息资源使用的量和所占的时间比例。信息化语境下的教学并不意味着网络信息资源可以取代教师的角色,也不能是教学内容的全部。教师应分配好介入的量和占用的时间,达到与教师的讲授相得益彰的效果。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刻的把握和反思,才能在不断摸索中找到最适度的信息化教学的平衡模式。
2.动态化地应用多种信息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英语课外学习的平台和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不再局限于学生自己看书做题等简单机械式的学习,教师对学生课外学习的监控也逐渐变得易于操作。目前可用于课外学习的信息化平台主要有以下几种:(1)英语自主学习平台。当前很多学校都建有自主学习中心,引进学习软件,要求学生利用一定的时间完成一定量的课外学习任务。教师可从自主学习管理中心看到每位学生的完成情况,并可以就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这一信息平台的应用已经较为系统成熟,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移动学习平台,如微信微博QQ、手机APP等。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移动学习成为可能。移动学习是指在移动终端设备帮助下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薛建强,2014)。教师可以将精心搜集的学习资料或者提供的参考网站、书目等放在微信微博QQ上给学生共享,并通过这些平台阅读、写作等任务,同时通过回帖、私信等方式检查学生的课外学习完成情况。老师还可以挑选一些优秀的手机APP提供给学生,如百词斩、网易云课堂、英语趣配音、英语流利说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便随时进行课外学习。(3)写作、词汇类学习软件。为了辅助学生的课外学习,一些出版社开发出相应的学习软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大班教学教师难以顾及每个学生,给出及时指导的问题,应用软件给每个学生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让他们更迅速直观地获取知识,得到改进。这些信息化平台的应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习的途径,但也需要合理搭配和不断调整,是一个动态发展应用的过程。
3.完善信息化语境下的教学管理和评价
信息化语境下,学生获取和构建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更加多样,容易出现盲目性、无序性及不适应性。教师应该在教学管理环节给予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明确每个阶段自主学习的目标、任务、要点,制定适合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计划,选择有针对性的信息化资源。同时,目前大班教学的现状仍是难以改变的,教师无法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管理就更需要借助多种网络信息化平台,如自主学习平台、QQ群、微信群等对学生的学习进展加以监督,对学习中的问题加以解答。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这样的管理方式将越来越具有可操作性和持续性。
教学评价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信心。改变以单一的考试成绩作为终结性评价的模式,重视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已经得到了广大英语教师的认同。但是在教学实际中往往过多地依赖于教师个人的形成性评价,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相对欠缺。信息化语境下的学习过程更加多元化,因此教学评价应注意各种学习环节学生的表现,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个人评价的基础上,多开展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同伴互评,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既对学生给予应有的肯定和鼓励,又帮助其认识到不足之处,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 结束语
生态化教学的实现,重点在于实现课堂内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的平衡互补,既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效果,又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信息化语境下构建开放、动态平衡的生态教学环境,能使学生和老师的主体性更好地体现,两者之间的知识流和信息流实现更好的传播、消化和吸收,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优化教学改革成果。
参考文献
[1]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2]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生态平衡的基本特征范文6
论文摘要:本文对师范院校非环境专业开设人与自然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考试方式的选择进行了探讨,并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初见成效。
目前我国师范类高等院校,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环境教育训练还不够,尤其是高校的环境伦理教育更加不到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不同专业方向的未来教师,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接受一种带有系统性、综合性的环境教育培训,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在总结提高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以生态科学知识为基础,以环境教育理念和方法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模式,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感受、体验、领悟、渗透其中的环境教育思想和未来可以借鉴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同时帮助他们树立起新型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现,实现大学生环境意识由知到行的转化,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共和谐。
1 教学内容体系
按照教学计划,人与自然课程为36学时。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四章。第一章讲述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成分、基本特征和基本功能,熟悉生态系统平衡和失衡的基本特征,掌握生态平衡的定义;第二章讲述污染的概念,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以及环境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了解水污染与废水处理的生态对策,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固体废物的处理及其资源化;第三章主要介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作用,提高人们保护自然资源的环境意识,从而使我国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获得人类重视及完善发展;第四章通过前面知识的铺垫,使学生了解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根源就在于人们不正确的人与自然观,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所处环境的现状,只有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 讲授方法
人与自然课程尝试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讲授,以便在较少的课时中,有效地对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进行人与自然相关内容的介绍。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对某些环境问题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达到提高其环境道德素质的目的。从各个特殊案例的了解分析中提炼出关于生态问题和人类行为的一般道理,使学生的眼界不至于被局限在具体的生态或环境问题中,这样既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记忆,也容易与学生产生互动,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积极的参与者。
例如在美国北部的五大湖区域,也发现了大量鲑鱼和鳟鱼死亡的事件,情况与鳄鱼僵尸十分类似,也是由于脑部的神经元坏死。经过反复的调查和试验,最终调查人员发现,死因是由于鳄鱼体内缺乏一种叫做“硫胺素”的物质,这种物质也叫做“维生素BI”。再次的实验结果表明,正常鳄鱼的内脏器官维生素Bl含量正常,而僵尸鳄鱼内脏器官的维生素Bl含量明显减少。调查终于有所进展。
最终,科学家得出了僵尸鳄鱼出现的原因:格里芬湖风光秀丽——人们移居到此——开垦肥沃的“腐质土农场”——大量化肥流人格里芬湖——格里芬湖水质富营养化——某种藻类大量繁殖——其他鱼类数量大量减少,除了一种叫做“窝斑”的鱼类——“窝斑(鱼祭)”体内有一种“硫胺素酯酶”,可以迅速分解生物体内的硫胺素——鳄鱼只能吃到“窝斑(鱼祭)”——鳄鱼体内缺乏硫胺素——鳄鱼大脑出现病理性损害——鳄鱼反应迟钝,僵尸化——溺水,饥饿等原因死亡。
最终结论:“窝斑(鱼祭)”是凶器,但不是凶手。真正的凶手正是我们——人类!
这样结合实际案例讲解相关概念和知识,就容易让学生理解掌握,从而使他们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并且层层深入,容易与学生产生互动,启发学生思维,利于学生记忆,最终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3 教学手段的选择
由于人与自然课程主要介绍动植物和自然知识,展现自然魅力、伟力和威力以及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探讨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从而达到使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吸引更多的人学习自然,珍爱自然,感悟自然,享受自然。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特别需要采用一种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手段一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内容包容量大、效率高而且表现形式生动,许多用语言难以表达的东西用多媒体能够很容易地做到,所以多媒体教学特别适宜作为人与自然课程的教学手段。
4 教学方法以及考试方式
人与自然课程涉及内容广泛,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即通过介绍动植物和自然知识以及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学生了解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从而培养学生爱护自然、尊重生命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懂得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人类应与环境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要更好地完成该目标,在教学方法上必须突破习惯思维、转变观念。
人与自然作为一门全校性选修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比较灵活,弹性大,我们力图改变传统考试方式,期末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查方式以尽量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方法为:70%的成绩由教师给定或学生自选相关感兴趣题目后自主查阅文献或参考书,按照科技论文的写作形式撰写小论文。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开拓学生视野,还能提高学生查阅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同时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0%为随堂小测验,这样不仅可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有助于学风建设。
5 教学实践效果及对今后课程建设的思考
据每学期期中检查和结课前的调查情况来看,自该课程改革以来学生满意度均在85%以上,这将激励我们进一步思考更多的办法来使这门课程适合学生的要求。
在今后教学中,我们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5.1 编写合适的讲义。目前,人与自然课程可选择的针对性教材很少,上课内容多从众多参考书中筛选出来的,这对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程造成一定的难度。我们目前计划着手编写相应的辅助教材,当然这项工作的完成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
5.2 教学内容上要与时俱进,多联系当前时事来进行。随着科技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与自然课程涉及的一些教学内容及社会热点问题每年都有变化,因此该课程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时进行更新,做到与时俱进。
5.3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教学。人与自然这门课程涉及内容广,教学内容可深可浅,而且学生基础也参差不齐,如果有必要,可据文理分科教学,教学效果可能将更好。
参考文献:
[1]陶文娣,北京市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与分析[J]
[2]朱义年,李湘萍,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与提高[J]
[3]周邦智,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环境与健康教学内容及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