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学术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学术论文范文1
关键词:数学文化;数学学习;文化认知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中充分肯定了数学的文化价值,特别是在“课程实施建议”的“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教材可以在适当的地方介绍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与数学史料)。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则进一步强调:“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为此,高中数学课程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并在适当的内容中提出对‘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设立‘数学史选讲’等专题。”可见,数学文化已逐步从理念走进中小学数学课堂。如何使数学文化真正走进数学课堂,一个比较现实的做法是使之融入到数学学习之中。这不仅要重视数学学科本身的文化价值,还要探讨学生的文化认知特点,对文化、数学、学习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做深入的考察。
一、高中学生的文化认知特点
根据维果茨基的“文化发展的一般发生学原理”:儿童的文化发展所有机能出现两次或两个层面,先是社会层面,接着是心理层面。首先它作为心理间的范畴出现在人们之间,然后作为心理内的范畴进入儿童中。[1]可见,从文化的视角剖析数学学习,至少要采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观点。
(一)同喻性
一个时代文化环境的形成离不开文化的传递机制。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从研究人类社会文化传递的差异出发,将人类的文化变迁划分为三个部分:后喻文化、同喻文化和前喻文化,其中同喻文化是指学习主要发生在同辈人之间,其基本特点是以当代流行的行为模式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今天的高中学生带有同喻文化的特征。
高中学生的同伴影响逐步扩大。我国绝大部分高中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缺乏可以沟通的兄弟姐妹。而在多数中学,一个班级通常有四五十人之多。家庭和学校之间存在着的差异使他们更倾向于在学校群体生活中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思想,同龄人的观念、行为对他们产生较大的影响。
中学教师的长辈角色正在淡化。社会的迅猛发展,使教师再也无法通过施加压力来传播旧的文化观念,原来的自上而下的教育模式已失去了部分魅力,许多青年人通过自己摸索和感受萌生了前人未曾有过的想法和期望。特别是高中学生,由于知识的增长及心理的逐渐成熟,开始比较多地从个体存在与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社会与人生,他们已经不可能也不必完全照搬前辈的经验去刻画自己的人生轨迹。那种后喻文化中说教式的思想教育方式,比以往更不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作为文化的数学正以学生乐于认同的方式被传播。数学具备文化独有的特性:它是延续人类思想的一种工具,是描述世界图式的有力助手,精确的形式化、简洁的符号表征常常被成功地运用到其他科学领域。伴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领域的不断渗透,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联系数学。在数学新课程背景下,一些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数学知识进入高中教材。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学生得以快速了解大量知识。不断拓宽的信息通道,活泼平易的呈现方式,使数学有机会向学生展示它人文的一面。
(二)不均衡性
人的认知源于人与大自然、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其发展又与个体内部的认知因素密切相关。由于学生的大量知识通过学校习得,他们的认知结构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所传授的知识内容及其形成过程。联系我国目前高中教育的实际情况,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知存在如下问题。
1.知识结构的不均衡造成学生对“数学”的文化感知产生偏差。学校的学科设置力求体现当代人类知识的主要特征,现代人类知识总体结构中,关于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知识部门已大大超过了人文社会科学。人类6 000余种学科中,属于科技类的知识约占总数的。与之相应,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虽然设置了政治、历史和地理,但在学校的地位却难以与数学、物理和化学等相比。如果高一阶段有若干可以机动安排的课时,学校更愿意留给数理化等学科。由此造成的一个突出现象是,文、理科学生人数的差距巨大,尤其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浙江省的文科学生通常只占同年级人数的左右。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的不均衡,使学生文化素养不够全面,对待事物容易就事论事。有不少学生认为数学是确定的,数学问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学校中学到的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价值。
2.组织结构的不均衡导致学生对“数学”的文化认同出现逆差。人们重视科技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不只表现在教育规模、教育结构方面,更表现在课程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方面,换句话说,科技文化统治着学校教育,科技知识、理性思维广泛而深入地影响和左右着学校教育教学过程”。[2]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组成方式不均衡。在中学界,几乎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相当重视数学,但他们对待数学的动机不同,其中不乏出于高考的压力。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教学中存在着重结果、重应用的现象,忽略数学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知识的生成是快速的,知识之间连接的链条被机械地焊接,知识的运用中充斥着大量的习题。在“现成的数学与做出来的数学”之间,很难将数学看成是人类的活动。学生数学“学”得越多,对文化的认同反而越少。
二、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表现形态
数学文化与数学学习融合的过程中,文化、数学、学习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必以某种形态表现出来,而这些表现形态又将决定我们采取相应的方式。在分析高中学生文化认知特点的基础上,笔者将从数学学习的“文化”特征、文化学习的“数学”课程以及数学文化的“学习”过程三个方面探讨数学文化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形态。
(一)群体的活动性
群体与活动是数学文化进入数学教育过程的直接表现。一旦我们以文化的理念开展数学教育,这种表现形态便应运而生。
其一,数学教育的文化观强调学生以活动的方式进行数学学习。
数学作为人们描述客观世界的一种量化模式,它当然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承认这一“客观性”的基础上,相对于认识主体而言,数学对象终究不是物质世界中的真实存在,而是抽象思维的产物,它是一种人为约定的规则系统。可见,数学的文化观念不仅承认数学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应用,还强调“人”在数学文化体系形成过程中的能动作用。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的界定中指出:“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这说明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活动的参与中,通过活动,使知识学习与精神教化自然地结合起来。并且,数学文化的渗透性具有内在和外显两种方式,其内在方式表现在数学的理性精神对人类思维的深刻渗透力。因而,在数学教育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发挥数学在精神领域上的教育功效。
其二,文化意义上的数学教育提倡群体的交流与合作。
文化的概念始终与群体、传统等密切相关。在现代人类文化学的研究中,关于文化的一个较为流行的定义是:“由某种因素(居住地域、民族性、职业等)联系起来的各个群体所特有的行为、观念和态度等。”在现代社会中,数学家显然构成了一个特殊群体──数学共同体,在数学共同体内,每个数学家都必然地作为其中的一员从事自己的研究活动,从而也就必然地处在一定的数学传统之中,个人的数学创造最终必须接受社会的裁决。“只有为相应的社会共同体(即数学共同体)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3]文化意义上的数学正是关注到了数学与整体性文化环境的关系,数学“不应被等同于知识的简单汇集,而应主要地被看成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一种以‘数学共同体’为主体,并在一定环境中所从事的活动。”[4]
可见,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蕴涵着一定的“社会性”。教科书上貌似明了的叙述,其实是经过历史荡涤的精华,承载着复杂的文化背景。在学校教育的条件下,教师与学生自然构成了一个“数学学习共同体”,虽然他们未必能发明或创造出新的理论,但面对同一个数学问题,各成员有着不同的行为、观念和态度,这些差异常常在相同的时间聚集于同一个环境。鉴于高中学生文化认知的同喻性,某个学生的见解需要接受共同体的评价才能被承认,教师的教学内容同样需要经过共同体的认同才有可能真正被学生内化。因此,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学校中的数学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微观的数学文化。
由于学生主要通过在教室中获得数学知识,所以,数学文化教育的中心场所应在教室。已有的国内外研究表明,教师和学生所具有的各种与数学教学直接相关的观点、信念等是影响数学教室文化的重要因素,彼此的数学交流与合作是构建教室文化的主体部分。近几年来,现代教育学正将这种相互交换想法的学习(即互惠性学习reciprocal learning)当做未来学习的模式,作为建构新的教室文化的指标。
(二)系统的开放性
群体的活动显然可以贴切地表现数学学习的“文化”特性,但这些活动始终在“数学”范畴内展开。我们有必要探究高中数学课程的特点。
从文化传承上看,高中数学课程具有组织构成的开放性,主要表现为它与社会生活及现代数学的动态联系。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数学并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系统,外部力量对于数学发展也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二次世界大战就曾促进了系统分析、博弈论、运筹学和信息论等学科的研究。虽然高中数学课程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数学,出于教育的目的对数学知识进行了重新整合,但这种“教育加工”仍然要尽量地展示数学科学的原貌,以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数学的一些分支等正逐步地进入高中教材。虽然外部力量对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数学课程没有如此巨大的影响,但它们表明了数学的广泛应用价值,从而为高中数学课程结构的开放性给出了有力的证明。例如,教材中的有限与无限、随机与确定、结构与算法等都与现代科学技术有联系,而数列、线性规划等直接地涉及学生的社会生活。
从文化传播上看,高中数学课程具有观念整合的开放性,通过课程的活化促进文化增殖。数学课程中内容的选择、编写乃至实践,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社会、文化与观念等要素的影响,从而在传播的过程中产生文化的扩展和延伸。课程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简单地复制,更主要的是通过文化增殖起到一种强烈的活化作用。在中学阶段,虽然各位教师面对的是同一本教材,但教师总是要根据具体教学过程的需要进行具体的再加工,而这种加工的过程又必然会溶进每个教师特有的个性因素,渗透着教师本人的世界观,体现他的精神面貌并以此对学习者产生影响。同时,由于学生个体素质的多样性,即使是由同一位教师传递并且传递的文化实质完全相同,对每个学习者来说,文化信息的接受也存在着差异。[3]
从文化传递上看,高中数学课程具有整体效能的开放性,通过系统属性的联合作用,发挥出“整体大于部分和”的功效。在高中数学课程内部,各子系统既保持着纵向的知识序,又维系着横向的方法序。例如,从指数函数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到反三角函数,这些知识被有序地排列着,它们之间借助反函数融为一体,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生动地刻画出函数的性质。在其外部,高中数学课程以工具性学科的地位与其他中学“友邻”课程形成协同关系。“数学课程向‘友邻’课程提供知识和智能方面的储备工具,又从‘友邻’课程那里获得需求信息、实证材料、强化运用数学智能的场所。”[5]例如,函数与物理的势能、立体几何与化学的分子结构、排列组合与生物的基因分析、对称与语文的对偶等。
文化与课程的关系表明,高中数学课程是一个开放的文化体系。作为中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要对“数学”有正确的认识,那就是:是整体的数学,而不是分散、孤立的各个分支;是广泛应用的数学,而不仅是象牙塔里的严密体系;是与其他科学密切联系的数学,而不是纯而又纯的抽象理念。
(三)知识的默会性
对群体活动与数学课程的考察,有助于我们把握数学文化表现形态的总体脉络,但数学文化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被学生领悟。由于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作为文化的数学与作为科学的数学在学习过程中也有所不同。
科学的数学追求完全确定的知识、精确的运算与严密的推理,追求用简单且抽象的语言来描述客观世界的规律。在客观主义知识观、科学观的支配下,人们过多地强调知识的客观性、非个体性、完全的明确性等等,出现了“人的隐退”现象。
其实,知识并不是孤立的、静态的、纯形式逻辑的,而是常常与人休戚相关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一样,充满着人性因素,科学实质上是一种人性化的科学。”[6]在国际哲学界以创立意会认知理论(Tacit Knowing)而闻名的英国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波兰尼从“我们所知道的要比我们所能言传的多”出发,把人类的知识分为明言知识与默会知识。明言知识指以书面、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知识,默会知识是指未被表述的、我们知道但难以言传的知识,例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波兰尼认为:“在非言传的‘意会’认知层面,科学与人文是相通的。”[7]
既然这种默会知识藏于内心,无法用明确的规则来表达,那么该怎样学习传授呢?波兰尼指出:“通过了解同样活动的全过程,我们才能了解另一个人的内心东西。”基于高中学生的文化认知特点和数学学习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突出数学知识中的“人性”。
1.客观对象“数学化”。弗赖登塔尔曾言:“我们的教育应当为青年人创造机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来获得文化遗产。”对学生而言,“学一个活动的最好方法是做。”[8]通过“做”数学,“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真实地反映了在数学课堂中形成的文化:具体的教师、具体的学生以及正在形成的具体的‘数学化’。”
2.数学解题“拟人化”。从文化的角度审视数学解题过程,它是策略创造与逻辑材料、技巧性与程式化的有机结合,是一个有序结构的统一体,它与数学的特征相一致,隐含着数学家的思维方式,从而使解题超越了数学思维活动本身的范围,进一步延伸到文化道德、思想修养的素质范畴。G·波利亚的《怎样解题》中包含了程序化的解题系统、启发式的过程分析、开放型的念头诱发及探索性的问题转换等,字里行间不时地涌现出诸如“如果你有一个念头,你是够幸运的了”“好的题目和某种蘑菇有点相似,它们都成串生长”“呆头呆脑地干等着某个念头的降临”这些平和的话语,使读者不知不觉间置身其中,一些解题外的感受也油然而生。优秀学生对解题感兴趣,更多时候像在做游戏,说明数学习题中蕴涵着很多人性化的品质──题中寻趣,在于换个角度看问题。
参考文献
[1]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0.
[2]刘振天,杨雅文.当代知识发展的不平衡与教育的战略选择[J].现代大学教育,2001,(4):15.
[3]孙小礼,邓东皋.数学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49.
[4]郑毓信,王宪昌,蔡仲.数学文化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5.
[5]张永春.数学课程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84.
[6]钱振华.默会理论的SSK意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9):32.
文化学术论文范文2
学校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载体,学校教育受文化的影响具有时代性,没有学校教育文化就缺失了最重要的传承方式,导致很多文化可能会失传。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没有文化,学校教育的内容就会显得空洞乏味,因为学校教育是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为主,并将其运用到生产生活中。由此看出,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是密切相连的,武术文化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显得更为错综复杂。
2武术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
武术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主要从武术文化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意志品质和民族精神这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2.1对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对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武术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受儒家学说的影响,把个人的道德修养放在很高的地位。我国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尊师重道、谦虚礼让、勤劳节俭、重义轻利、重信守诺、积极进取等美德为历代习武之人遵守和传承。为此,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在传授武术技术的同时,重视用传统武德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利于学生自信、自立、自强品德的形成。
2.2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日趋激烈的竞争,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于学校教育自身存在的不足,不能及时的教会学生如何调节压力直面竞争。我国的家庭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从小娇生惯养,导致他们受挫能力差,心理素质差,面对竞争和压力容易逃避。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对武术套路的学习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和柔韧性,而且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能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学会吃苦耐劳,不惧辛苦。教师在教授学生武术文化的过程中,应多给学生讲解古代侠义人士在面对苦难时所受的屈辱和痛苦,让学生明白面对逆境要学会百折不饶,面对竞争和压力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这些历史人物身上学会如何做人如何解决困难,通过对武术和武术文化的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意志品质,学会助人为乐,尊重对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2.3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
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重在弘扬、重在培育”,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前提,创新才是根本,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恒动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它始终是发展的、前进的。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丰富多彩,在这种民族精神的指引下出现了一批具有先进思想并顽强奋斗的杰出人物,他们高扬时代精神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断探索。武术文化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向学生讲述民族精神中的历史人物和典故,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提高学生的素养,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3学校教育传承武术文化的构想
3.1建立健全武术文化教学体系,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
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离不开教育,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样如此。武术文化真正要传承发扬光大,必须把武术和武术文化纳入到正规的教育体系中。当今武术文化发展暂时处于落后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校教学思路和教育理念的落后。我们必须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以进行及时补充和更新,并对原有知识进行整合,还需要调整自己原有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使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模式适应新的教育形式。不能再用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机械的学习套路,而忽略武术的技击性。在课堂中,教师应多讲武术的技击原理,攻防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不仅身体素质得到锻炼,还能传承武术文化。
3.2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橱窗、文化广场、食堂等公共场合作为媒介,对武术文化进行广泛的宣传,有利于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校园武术文化氛围,有利于武术文化在校园的传播。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武侠电影,用广播宣传武术赛事介绍武术文化的历史,用艺术节进行武术套路表演和宣传,开展与武术有关的知识问答。学校运动会、课余体育活动、体育文化节、体育训练队、班级体育活动和各种体育竞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都可以让学生在校园中充分了解武术和武术文化。其中,武术协会作为武术爱好者互相学习和交流的地方,在营造良好的校园武术文化氛围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武术协会定期进行武术训练和武术表演,可以普及武术文化知识,传授武术技术,使武术在学生尤其是对武术有兴趣的学生群体中得以不断传播和发展。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质的武术比赛,不仅可以得到学习和提高,而且能加强武术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促进武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发展。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内容
文化学术论文范文3
当代社会,信息化下的多媒体技术,无疑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各种多媒体技术大大丰富了教学的方式与手段。声音、动画、图片,让课堂更有活力,学习积极性更高。此外我们还需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强化课堂知识,补充课后资料,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研究数学的思路与方法,拓宽学生的学习视角,培养学生研究数学的热情。
二、如何在信息化条件下进行小学数学教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若想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成果,必然努力提升自己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熟悉常用数学软件,了解最新信息产业动态,将科学成果以最快的速度应用于日常生活。
(一)设备教学
如今,多媒体教学在各校已较为普遍,教学实践因此获益颇多。多媒体教学为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增添了几分激情与活力,更关键的是,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热情更加高涨。例如,在中学数学教材中讲立体几何这一部分,很多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极差,学习起来甚是吃力,不能够对涉及立体几何的知识有相对明晰的把握,而立体几何对于教师来说,由于没有合适的足够的模型,讲解的难度也比较大,尤其是个别题目的讲解。从前教学的棘手难题,如今有了多媒体的帮助,可以说是迎刃而解。无论遇到何种题目,3D模型均可以做到,学生也在一次次的演示中,逐步建立起空间想象能力。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紧密联系日常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同时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二)在线教学
现如今,各种网络教学网站充斥互联网。虽然水平参差不齐,但是,巨大的市场潜力无疑证明了潜在的趋势性。网络教学以其自由度高,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以及不必担心口音、语速问题而导致的听课效果欠佳等显著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数学教师有专业优势,有丰厚的经验完全可以建立专门的教学网站,网站内容主要涵盖两个方面:1.课堂内容的提炼升华,课后习题的补充及详细讲解,以便于学生预习及复习。2.课堂知识的拓展,上传名师教学视频,补充学习背景资料。比如,定理研究中的小故事,数学家的逸闻趣事等等,加深对课堂知识的了解,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在线网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许多在课堂不能获取的能力,现略举几例:(1)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教会其解决问题的方法。(2)利用电脑构建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可以设置专栏教给学生如何用专业的软件构建数学模型。(3)创造性思维,勤于钻研。通过数学家的逸闻趣事,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教学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性和理论性非常强的科目,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呈现出“死气沉沉”的局面,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还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质量。倘若我们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的音、像、动画,增加课堂教学的冲击力,甚至营造一种独特的教学氛围,那么学生必然改变对数学的传统看法。只要能够扭转学生的观念问题,那么他们就能从根本上喜欢数学,爱上数学,那样他们学习数学才能逐渐有了自己的方法,养成好的习惯,最终提高数学成绩。
三、总结
文化学术论文范文4
一、善待“错误”
启发引导,有效教学数学是逻辑性强、比较抽象复杂的课程,而初中生不管在知识方面,还是智力、能力等方面,均有待发展,因而思考问题不全面,在答问或做题时,经常出现“错误”.面对学生的诸多错误,不少教师难以容忍,冷眼对待,责骂批评,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信心,也破坏了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习兴趣慢慢减弱.实际上,学生是伴随犯错而成长的,他们的错误也蕴涵着有价值的信息,可被灵活运用,促进生成,发展学生智力与情感.正如心理学家盖耶所说的:“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容错”的气度,善待学生的“错误”,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巧妙运用学生出现的各式各样的错误资源,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深入探究,交流与合作,促成精彩,提高活化教学效率.例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后,习题巩固:现有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2=0,已知两实数根的平方和等于11,求k的值.由于对新知运用不熟练,在用根和系数的关系求解时,学生会忽略≥0的前提条件,认为k1=3,k2=1.对此,教师提问引思:x2-2x+2=0是否存在实数根?其两根之和等于2,是否正确?说明原因.解一元一次方程时,还要注意什么呢?经过思考与交流,学生会发现未注意前提条件≥0,从而学会更严谨地进行思考.
二、捕捉“意外”
智慧引领,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少教师曾遭遇过如此窘境:当教学活动正井然有序地朝着预期计划进行时,却突然出现一些“意外”状况,打断了教学逻辑进程,令教学者措手不及.其中,教学“意外”更多是因为学生突然顿悟、发散思维,出现突然发问或质疑等.学生打乱教学秩序,有的教师将其被视为“破坏性因素”,一带而过,接着按着预设组织教学,学生的智慧灵光、宝贵的生产资源在不知不觉间流失掉.实际上,课堂“意外”不一定是坏事,反而蕴涵着新的亮点与生长点,需要教师处变不惊,善于捕捉,灵活调整,经过教师智慧引领,借“意外”之势巧妙搭建起师生多向互动平台,使之转变成开启思维、唤醒个性、引发创造、愉悦身心的重要契机,涌动灵性与创造性,活化教学.例如,在复习“圆”时,我呈现相关例题:以ABCD的顶点A作圆心,AB为半径作圆,其中BC、AD交A于F、E,延长BA交A于G.证明:)FG=)EF.预设讲解是:连接AE,证明∠GAF=∠DAE,根据“等圆或同圆中,相等圆心角所对弧长相等”加以求证.这时有学生提出还可借助相等圆周角求证弧相等.这是预设未考虑的,我稍微调整了预设,引导这个学生讲讲自己的解题思路:连接BF,证∠FBC=∠GBF,再根据“等圆或同圆中,相等圆周角所对圆弧相等”,则可证明.而后顺水推舟,诱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方法可证明两段弧相等?于是,学生纷纷回忆与思索起来,想到了借助垂径定理、弦等得弧等的不同方法.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营造生动情境与愉悦氛围,让学生愿听乐学,形成内驱动力;能够捕捉“意外”资源、“错误”资源,运用启发性问题或语言,点拨思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涌动生命灵性,焕发生命活力.
作者:周玲单位:江苏大丰市新丰镇方强初级中学
文化学术论文范文5
作者:罗观和 陈世荣 胡光辉 潘湛昌 肖楚民 田新龙 曾海霞 罗小虎 单位: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
活化浆料的分子结构为聚氨酯树脂和活化浆料的红外光谱,在聚氨酯树脂的曲线中:3547.0~3500.0cm-1峰为N-H伸缩振动;3100.0~3000.0cm-1为芳环上C-H的伸缩振动;2884.5cm-1为C-H的伸缩振动;1731.6cm-1处宽的强吸收峰是酯和氨基甲酸酯基2种C=O吸收相重叠的结果;1602.8~1573.7cm-1中强吸收峰为苯环C=C骨架振动;1262.0~1113.5cm-1对应聚酯中的C-O弯曲振动;728.6cm-1为芳环上C-H的弯曲振动[8,9]。在活化浆料的曲线中:N-H的伸缩振动几乎消失;C=O吸收峰红移到1716.6cm-1,强度进一步增强;聚酯中的C-O弯曲振动红移到1250.2~1110.9cm-1,由2个分离不太好的肩峰转变为明显的强吸收峰。由此可以推测:聚氨酯树脂-NHCOO-基团中的N,O分别与Ag+发生了配位作用,N与Ag成键,N-H的电子云移向N-Ag,从而削弱了N-H键的强度,故N-H伸缩振动显著削弱;O-Ag形成配位键后,C=O和C-O上的电子云移向Ag,故C=O和C-O的吸收峰红移,吸收强度增大。此外,Ag+还能和巯基树脂、改性壳聚糖等发生配位作用[10~13]。
化学镀铜过程试样表面形貌及性能表面形貌在PET基材上涂覆活化浆料形成电路图案,90℃烘干后化学镀铜,金属化过程的电路图案。化学镀铜前电路图案呈透明状,活化浆料厚1.0~1.2μm,此时的电阻为1.5MΩ(测试点为图案中四角的任意两角);化学镀铜30s后,原透明图案转变成灰色,并有稀少分散的铜粒出现;化学镀铜60s后,出现铜粒的位置增多,但仍呈离散状态;化学镀铜90s时出现明显的铜层,由离散铜粒相互连接而成,此时电阻大幅减小,为3000.0Ω;化学镀铜300s后铜层均匀、连续、较薄,其电阻为500.0Ω;化学镀铜900s后得到均匀较亮的铜层,电阻为20.0Ω;化学镀铜1800s后铜层均匀暗红,电阻为5.5Ω。可见,随化学镀铜时间延长,图案导电性变好。化学镀铜过程中试样表面的元素分布及形貌。化学镀铜前,活化浆料表面的银分布均匀(图略)。化学镀铜30s,试样表面存在颜色较亮的金属颗粒(图略),银在表面颜色较亮区域分布的密度大(图略),表明较亮区的金属颗粒主要是银原子。化学镀30s时树脂表面已经有较均匀分布的铜沉积(图略)。活化浆料在非导体表面高度分散,所以初始沉积为细微晶粒结构,以弥散、不连续的形核中心在表面分布。接触化学镀铜液后,既发生了活化浆料的迁移,也发生了晶体的聚结[14,15],因而元素分布图上铜分布均匀(图略),但在表面形貌图上出现了团聚颗粒(图略)。化学镀铜60s时,出现了三维生长的聚结体(图略);至90s时聚结体之间发生了连接(见图3f);当化学镀铜时间延至300s时,镀层表面仍然存在弥散的三维生长中心(图略3g),同时存在着聚结后的大颗粒(图略)。上述现象表明,结晶生长形核由同时进行的3个过程组成,即弥散的三维生长中心的形成、三维中心的生长、三维中心的连接聚合。性能测试化学镀铜前涂覆的活化浆料与PET基体的结合力,拉扯后3M胶带表面无脱落的浆料。同样,测试化学镀1800s后铜层与PET基体的结合力,拉扯后3M胶带表面无脱落的铜粒,符合GB5270-85对镀层结合力的要求。化学镀300,600,900,1200,1500,1800s所得铜层的厚度及方阻见。结果表明:随着化学镀的进行,铜层厚度不断增加,方阻不断减小,最终得到的电路图案导电性良好。化学镀铜过程的电化学探讨化学镀是在混合电位控制下的电化学过程。可通过化学镀过程的混合电位-时间曲线研究金属的催化活性[18~20],以判断化学镀能否进行[20]。
为活化浆料中银含量(用硝酸银使用浓度表征)对化学镀铜催化活性的影响,可以发现:当活化浆料中银含量低于0.001时,不能引发化学镀铜过程;当银含量大于0.005时,能够引发化学镀铜过程,引发时间可由电位突变进行判断,从开始记时起到曲线达到电位突变这段时间为诱发时间[21];银含量由0.005增大至0.180时,引发化学镀铜的时间从383s逐渐递减至79s,表明银含量越大,达到所需活性中心覆盖率的时间就越短,即诱发时间越短,催化活性越高;银含量为0.090,0.120,0.150,0.180时的诱发时间比较接近,结合使用成本考虑,以银含量为0.090进行研究;图中除银含量为0和0.001的2条曲线外,其他曲线均有2个电位平台,第1个在一定时间内随银含量增大有不同程度的倾斜,倾斜幅度随银含量增大而增大,这是一个缓慢的化学镀铜反应,生成了铜活性中心,当活性中心在基体表面的覆盖率达到一定程度[22],电位会出现突变,从而跃迁到第2个电位平台,电位的突跃表明浆料表面化学镀铜过程正式引发,化学镀铜反应得以快速进行。银含量少于0.001时,化学镀铜反应的ΔE=0,无镀层。银含量≥0.005能有效催化沉铜,得到均匀的铜层,其ΔE约为-0.4517V。由Kondo的吸附模型可知[23]:由于活化浆料为绝缘体,刚接触镀液时电位为电极稳定电位,电极表面存在配位平衡Cu2++L2-=CuL,K=[CuL]/([Cu2+][L2-]),[Cu2+]=[CuL]/([L2-]K),而K很大,再加上pH值约为12.0~12.5,Cu2+与OH-发生副反应,故电极表面集中少量的Cu2+和大量L2-,OH-,电极电位为负;反应开始进行,甲醛开始被氧化,大量的Cu2+被还原,故电极表面的Cu2+几乎都被还原,而本体溶液中的Cu2+来不及补充,此时电极表面集中了微量Cu2+和大量带负电的配位离子[24~26],电位突变。当t>诱发时间时,电位继续负移,随着反应的进行电极表面不断生成新的铜活性中心,并连续发生铜沉积过程[25],混合电位逐渐趋于稳定。(1)聚氨酯树脂主链-NHCOO-基团中,N和O与硝酸银中Ag+形成配位键,构成了含银活化浆料。银在浆料表面均匀分布,有利于催化化学镀铜过程。(2)活化浆料接触化学镀铜液,先得到离散均匀的铜颗粒,随化学镀时间延长最终得到均匀致密的铜层。(3)活化浆料上化学镀铜得到的电路图案具有良好的结合力和导电性,该工艺可作为一种全印制电子技术来推广应用。(4)活化浆料对化学镀铜过程的催化:开始阶段先缓慢生成铜活性中心,其在基体表面覆盖到一定程度后,浆料表面的化学镀铜反应得以快速进行,随银含量的增大,达到所需活性中心覆盖率的时间越短,催化活性越高。
文化学术论文范文6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作为一所高等院校,由于社会对学校的认同度主要取决于就业率的情况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压力毋庸置疑,而这种由社会认同产生的生存压力则会通过有形无形的方式转加到教师和学生的身上。教师缺乏幸福感,学生学习不快乐这些都是应试教育下的通病。而武术文化视域下建设大学校园文化无疑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兴趣爱好活动的开展,使情绪得以释放;通过彼此间思想的交流而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通过探究和创新而绽放自己的光芒。
2为构建和谐校园凝聚力量
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即追求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统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人自身的身心内外和谐统一。和谐观念始终贯穿于武术文化的思维模式与实践规范之中,而这恰好与和谐校园的理念遥相呼应。通过具体实施途径,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和谐高校校园文化传播中的载体作用,激发他们对武术文化的学习兴趣,更有助于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校园凝聚力量。
3武术文化视域下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
“90后”已成为大学生主体,他们个性鲜明张扬,思想开放,早熟老练而又叛逆;生活去大众化,追求非主流时尚。针对这一群体心理特征,应积极探索新的文化形式,进行文化嫁接和创新尝试,适应他们的特点,引导他们的创造和学习能力。武术文化与校园文化在很多方面有许多的契合点,因此建设武术文化视域下的大学校园文化是必要且可行的。武术文化在大学校园中可以以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三种形态呈现。虽然形式不同,但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1物质层面
物质层面武术文化的建设可以通过一系列活动进行呈现,贯穿于学校发展的全过程,并体现到各个方面,把握时代对大学的要求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使武术文化成为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首先要有武术文化意识,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学上下要增强推动武术文化传承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注重文化凝练,树立精品意识,推进各具特色的武术院系文化活动、武术专业文化活动、武术课程文化活动、武术社团文化活动、武术网络文化活动等。适应大学生特点,创新武术文化形式,发挥示范作用。例如:将武术与民乐结合并制作武侠音乐剧,在舞台剧创编和演出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自,让他们设计符合自己理解的人物角色,诠释自己对武术“侠文化”和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解。
3.2精神层面
将武术精神层面的东西内化为思维模式引导学生遵纪守法,遵从高校内部制度管理,这将有助于管理人员凡事从高校办学理念出发服从并执行高校制度管理。毫无疑问,从精神层面构建武术文化视域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将成为校园制度力提高的得力助手。主要从以下内容建设:
3.2.1武德
“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武德作为传统的道德规范,既有中国古代先进伦理道德,又融入了当今先进的意识形态,充分体现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延续,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性,即正义、公平、尊严、忠诚、节操、信义等,这些也是当代大学生所欠缺的精神。因此,不仅要让武德精神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道德教化力”,更重要的是我们应使武德思想与时俱进。大力倡导武德,用时代要求赋与武德新的含义。崇尚武德,吸取其精华,使之转型、升华,并最终服务于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恶者而改之”,使高校学生通过武德的洗礼正确地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并同时培养他们“厚德载物”和“自强不息”的精神[8]。
3.2.2民族精神
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在大学校园中可以大力弘扬武术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如:忠诚爱国、诚信守义、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尊老爱幼、勤劳勇敢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把爱国主义当作自身习武的精神支柱,促进高校学生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武术精神其实就是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塑造,通过武术教学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其爱国热情,以达到习武的最高境界。
3.2.3和谐
和谐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和谐构成了武术发展的根基。因此,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观念可以贯穿于文化建设的思维模式与实践规范之中。首先,身心的和谐是基础。武术练习讲求“内外合一、形神兼备”。长拳有“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太极拳讲究“以身行气,以气运身”;苌家拳要求“以其外而达于内”;南拳“以形为拳,以意为神”;少林拳讲求“内外兼修”;打拳要求“先在心,后在身”,从而达到自身的“和谐”。其次,人体自身是武术运动对象的主体,与作为客体的宇宙自然,二者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人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受到自然法规制约,另一方面它也遵循着与自然界一样的运动规律。武术若要达到庄子说言“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和谐追求,必须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真正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最后,武术还充分体现出了追求“人际和谐”的价值取向,特别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如“学拳以德行为先、以涵养为本”,“善修其身、善正其心、善慎其行、善守其德”。习武之人讲究礼让,万事以和为贵,但这并不是说习武的人就性格软弱无能,而是习武之人的武德所在,与人发生矛盾时,先礼后兵,不轻易动武。无招胜有招是武术和谐的最高境界。再者习武之人见面会行抱拳礼,所谓抱拳礼意味着人不能自大、你强人更强,必须不断的向他人学习,才能不断进步,与他人共同进步、和谐相处。
3.3制度层面
历史上武术门派众多,各家自成一派,并师徒相授,决不外传。因此任何一个武术门派,就好像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师父具有绝对的权威,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各门派的师门规矩也相当严格,如:少林拳的“十诫”,内家拳中的“五不传”。要求凡在本门习武之人,习武之前必先修其门规。当然这些门规在各门派之间形式上差别很大,但并没有质的差别。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全国各地莘莘学子聚集地的大学也不例外,要保证其正常运转必须依靠合理的规章制度。
4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