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身体素质优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身体素质优点范文1
关键词:小学;田径短跑;思路
一、重视田径短跑训练中的体能训练
短跑运动的距离较小,用时较短, 比赛十分激烈,经常会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运动员的体能是影响竞技类运动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现如今的田径运动项目中,最看重速度与体能的竞技运动是短跑。短跑这个项目的核心与主导都是测试参赛运动员的体能素质,运动员只有拥有高水平的体能,才能获胜。如今的竞技类运动都在不断发展进步,尤其是短跑运动,若是没有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很难提高运动员的短跑速度,有时速度反倒会下降。所以,教师要制订详细、有效的训练计划,训练短跑速度若是只靠训练百米跑步或者加强身体素质锻炼是不够的,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以及负荷量,通过这些提升竞技水平。运动员要加强练习,要有足够的体能去挑战该项目。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只有结合速度、柔韧、协调、力量、耐力的训练才是有效的,才能避免客观因素影响,发挥出体能训练在短跑运动中的关键作用。
二、合理安排训练方式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情况,以一周或一个月为周期,制订出具体的、合理的训练计划。要在平时训练中,多观察学生,记录每个学生的训练情况以及各项素质,同时根据记录内容不断调整与完善训练计划,使每个学生能够进行高效的、能够挖掘自身潜能的训练。
小学生爱玩、好动,在进行田径项目训练时,先要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要从学生的思想教育入手,才能让学生积极参加田径训练。开展运动训练的初衷是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提高体育水平,其基础是塑造人,教育人,培养人。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我国那些能吃苦、能拼搏,为了国家荣誉不断努力的运动员的例子。也可以举学校里优秀学生的例子。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机会,并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教师在班里可以组织学生比一比各类项目成绩,让每位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引导并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为校争取荣誉的思想观念。
教师应该把游戏融入训练中,可以把一些运动量大、活动范围广、能锻炼学生各项体育能力、有趣的游戏当作训练内容。例如,开展足球比赛、“斗鸡”“老鹰抓小鸡”、蛙跳接力训练,这些游戏学生都比较熟悉,很快就能领悟动作要领,在玩耍的过程中就能学到知识,提高自身体育能力。
三、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学生训练强度
在临近比赛前,教师要调整学生的运动计划。训练量要比平时的适当减少。但是同时要提高训练要求,要让学生做到“量少质优”。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参赛项目制订相应的训练计划,在完成基本训练后,学生要练习、巩固自己的项目。教师还要以三天为一个期限对学生训练情况进行检测,若是在这期间学生发挥得没有之前好,也是比较正常的,不要因为学生的测试成绩不如以前,就让学生进行无法承受的训练。
四、重视调整学生的心态
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教师在日常训练中要不定期考查学生的能力,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让学生看淡比赛结果。在进行比赛时,教师要顾及每一个学生的感受,合理分配比赛人员,安置好没有参加比赛的学生,开始比赛前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向上,比赛过后,如果参赛学生失败了,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而是要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不灰心、不气馁,以疏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如果参赛学生取得了胜利,教师应尽可能当着全体学生的面,表扬、鼓励参赛选手,不断调整学生的心态,让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随着社会的发展,运动技能逐渐成为比赛的重点,短跑运动员的胜利只在那短短的几秒,而决定胜败的关键就是学生的日常训练。因此,合理有效的训练方式对小学生的短跑竞赛是至关重要的。运动员的差异在于人的体质和训练方式的差异,只有采取正确有效的训练方式,才能确保学生在赛场上发挥出最好水平。
参考文献:
身体素质优点范文2
山东省平原县五中 平原 253100
乍一看,“评价”很陌生,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从常理上看,我们教学,把课怎么教似乎是重要的,至于评价,似乎多余了。实际上评价离我们很近,好的科学的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的鉴定和激励,更是整个教学系统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意义上围绕应试的“精英教育模式”,“一刀切”“齐步走”,一味追求学生的分数,忽视学生的差异性,漠视评价排斥评价,从而造成学生学习发展的无序混乱效率低下。
学生千差万别,各不相同,教师的责任不是只看到学生的缺点和短处,更重要的是看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孔子说“因材施教”。当今学生正处在信息化时代的社会转型期,他们的学习方式已经由传统的死记硬背逐步转变为独立思考,思维方式也由传统的单一文字模式渐趋图像动漫思维,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呈现出多元复杂的动态特征。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学习,不断及时地更新自己思想的“软件”,尤其是要学习当代新知识,接受新观念,历练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与学生消除代沟,构成对话,实现“视界融合”。当前不少教师知识老化,信息闭塞,这就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单调乏味,耗时低效,最终使学生也陷入发展困境。比如,有的教师对现代传媒技术知之甚少,了解不够,因此当发现学生上网游戏、手机聊天或者携带随身听时,诚惶诚恐,不知所措,有的甚至采取极端的做法,靠打、靠压、靠罚、靠请家长,甚至靠开除来解决问题,其结果学生屈从或终生与教育无缘。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每关闭一所学校,就等于建造一座监狱”。今天的学校教育应该勇敢地承担起对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责任,为学生的未来负责,为每一位学生奠定人格精神的底座。当前由于某些复杂因素,学生差异愈来愈明显,甚至一些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物质优越却精神疲乏,智商不低却厌恶学习,存有想法却不愿交流,简言之,即“迷”。一是迷恋网络游戏,远离鲜活的现实,在虚幻的世界中找寻暂时的精神慰藉。二是迷信哥们义气,崇尚人际关系,沾染不良习气。三是迷失人生方向,人生观、世界观模糊,误认“读书无用”,向往金钱权势,丧失学习动力。其实这样的学生已经步入了生命成长的困境,尤其需要家长老师的伸出温暖的手,帮助他们重拾生命的活泼机灵、睿智清醒。这里提出四点做法仅供参考,一是家长教师要付诸真情,言而有信,赢得学生的信任。妥善处理学习、上网游戏、手机聊天以及与人交往等关系。不提倡佩带手机,鼓励与同学多通过打球、下棋和学习活动沟通交往。二是慎重交友。《论语》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当前青少年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生活经验,交友不慎,从而沾染不良习气。因此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见贤思齐”,多交有益的同学朋友,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三是鼓励学生用心于学。帮助学生坚定信心,对于落下的课程只要一点一点地努力,完全可以赶上来。古人“朝闻道,夕死可矣”,须知只要想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努力将玩游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中,生活会同样充实精彩。四是鼓励学生参加有计划的体育训练活动。通过体育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历练学生的精神意志,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因为学生差异,教学评价才不应单调划一。哈罗德・罗森堡在《荒漠之死》中说“一代人的标志是时尚:但历史的内容不仅是服装和行话。一个时代的人们不是担起属于他们时代的变革的重负,便是在它的压力之下死于荒野。”我们培养的学生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教师应该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活动,一起成长,从而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同时在教育教学中既要秉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又要大胆吸收当今世界人类的先进文明成果,既要扎实沉稳,又要紧跟时代潮流。只有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将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传递给学生,学生才会在这样的教育下健康成长。
身体素质优点范文3
作业(量与内容)的布置与处理是数学教学环节的一部分,因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起促进的作用,也是师生、生生互动的的方式,他作为书写的方式,服务于评分与考试,成为社会、家长、教师监控学生是否认真学习的一种手段。然而在现实的数学教学中,因为数学的“高不可攀,深不可测”,学生的厌学情绪加重,学习债务与日俱增,作业却成了重于学生书包学生的特大“包袱”,而且更为学生为了应付各类作业,普遍存在着作业抄袭、不交、不订正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常常发生在我们称为“差生”的身上,而且也会不经意的发生在我们所谓的好生身上,老师为了方便学生学习自测,将参考答案交给学生,可是除了机械抄袭外,毫无收获,更有甚者,连问题都不看,抄错位了都还不知道。学生不交作业的现象令老师很伤脑筋,甚至感到失望,针对不能够完成作业的学生,老师常使用的办法就是批评、罚站、请家长等,甚至有的老师采用停课补做和加倍做当次的作业的办法加以惩罚。由此造成学生作业负担加重,害怕心理加重,以致抄袭现象更为隐蔽、更为严重。抄袭使教师不能真实的了解到学生在学习过程存在问题,不能及时进行补救,造成学生知识的“负积累”;有的老师也就一味的埋怨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等等,从而造成学习负担加重,形成恶性循环。尽管我们不少的老师也经常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过此问题,但是作业问题,特别是不能按时交作业的问题和抄袭作业的问题,依然是困扰着我们。怎样才能让我们师生走出这蹙眉多年的作业问题,让老师寓教于乐,让学生轻松作业,减轻师生负担,笔者在此就谈谈高中民族班级数学作业的布置与处理吧!
1. 作业布置要适量,难度要适宜 高中阶段的学生因为课程科目繁多,作业难度过大;如果每学科的教师都有急功近利的心态,都会给学生的作业造成困难,使学生疲于奔命,失去了休息娱乐时间,身心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下,必然导致焦虑、疲惫、厌学等不良现象发生。因此过重的作业负担会对学生身体素质产生许多负面影响。现在新课程积极倡导的是要减轻学生的负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减负”,但“减负”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减负”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全面地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份快乐的心情,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因此作为学生作业负担的直接责任人,教师就需要适当控制作业量,要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 科学安排作业量。伴随着新课程的深人,数学作业的设计也要创新,要以批判的眼光继承和发扬传统数学作业的优点,抛弃其难、繁、偏、旧的弊端,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设计形式多样、异彩纷呈、接近生活学生并乐于接受的数学作业。
2. 作业布置要多元化 有效作业就是要充分体现作业的趣味性、自主性、实践性、合作性和开放性。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来决定要不要布置作业,该布置多少,布置什么样的作业,决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老一套。既要有口头的,又要有书面的;既要有只需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的,又要有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既要有知识的识记、运用,又要有能力的训练、培养,要多种形式合理组合,适当搭配。要根据全体学生的实际,分清层次,因人设题。既要有全体学生都必须做到的基本题、综合题,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尤其在基础题中重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及基本能力包括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训练。作业中还要有“选做”的开放题,以便供有能力的学生在提高训练。这样,既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又不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在科学布置作业的同时,又要注意在作业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这方面,我认为尽量使作业题能够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们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能够对生活中的一些知识得到启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在布置作业中要善于借题发挥,让学生们探索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的价值,让学生知道题目是无穷的,但是数学方法和思想是有限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会从多层次、广视角、全方位地认识、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身体素质优点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引言
高校肩负着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任,而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劣直接关系到民族兴衰、国家强弱。大学生作为社会各项事业的未来接班人,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面临着学习、生活、恋爱、就业、交往等诸多问题,他们渴望成长、成才,希望及早实现人生价值,而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才的基础,也是社会建设的需要和时展的要求。高校作为人才培育基地,要培育高素质和全面发展的人才,就必须重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本文基于大学生日常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依据平时工作中的深入观察,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时展的迫切要求
21世纪是科技蓬勃发展时代,知识猛烈增长时代,这一切终归是靠人才推动的,这也是一个人才培育和人才需求性迫切的时代,中国建设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和谐社会都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大学作为社会人才培育的摇篮,担负着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任,并且作为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是否能够适应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能否真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关系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未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是保持体格、心理、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心理素质培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性课题。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竞争不断加剧,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由此而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也越来越多,对人们身心健康造成的威胁和危害也越来越大。
事实证明,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注重加强对人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对国家而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复兴中华民族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心理素质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国际上,我们正面临着世界经济竞争、政治竞争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在国内,社会环境急剧变化,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要在这样一个严峻而紧迫的局势下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作后盾、作保证,方能适应变化、克服阻力、承受压力,方能执着追求、锐意进取。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人才素质培养,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将越来越高。除了具有精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具有严于律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精神: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及与不同人协同工作的能力;具有积极适应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乐观对待人生、终身学习和不断创新精神的心理素质。只有优化人的心理素质,个体及整个社会的发展才会拥有更高的起点、更大的潜能。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参与国际竞争和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正常健康、全面发展的保证,大学生追求梦想,渴望实现自己,证明自己,心理素质教育是他们提高自我修养,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和必修功课。他们具有观念与行为分离、稳定性与波动织、成熟性与不适应共存、人际交往与交往障碍同在等四个明显心理特征,影响其心理发展。高校要培养高素质人才,能够使他们关注世界、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关注百姓,首先必须是他们能够关注自身的发展状况,只有先关注自身各方面的发展,培养自己完善而独立的人格,才能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重任。心理素质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具有巨大作用,唯有具备优良的心理素质的大学生,才能将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统一起来,从而追求和实现美好的人生。大学阶段是人才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大学阶段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和个人自我发展完善的重要时期,大学生重视个人全面、健康而均衡的发展,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大学生所承担的和将要承担的学习任务和社会责任较为繁重而复杂,社会对大学生的期待也更为殷切,要求更为全面和严格;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向成年期的转变过程,这一发展特点决定了大学生活将经历个体逐渐走向成熟、走向独立的重要历程,这时的大学生不但具有一般青年心理不成熟的特点,而且他们还要面对专业知识储备、智力潜能开发、个性品质优化、思想道德修养、就职择业准备、交友恋爱等人生课题,他们常常由于对自身估计过高、家庭与社会期望过大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导致心理失衡。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品德素质、思想素质、智能素质乃至身体素质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教育部早在2009年就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意见》明确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美国成功学家,戴尔・卡耐基在调查了美国诸多成功人士之后提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在于他们的学识和专业技术,而85%在于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关系[1]。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适应时展的优秀人才的重任,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十几年的历程。近年来,国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高度重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和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它注重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课题,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帮助学生摆脱心理上的困扰,在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患等方面施展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它给予大学生的指导和支撑是其他教育形式和手段所无法替代的。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社会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只有具备积极乐观、健康向上心理素质的人,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时代。只有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促使身心和谐统一,才能谋求适应社会发展所应具备的更大潜力和空间。
(四)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诸多问题,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杀室友案、药家鑫撞人后捅死伤者案件、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2013年4月硕士研究生黄洋被投毒死亡事件,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退学、杀人、自残的社会现象不断增多。据报道,仅2010年上半年就有54名大学生因各类原因而自杀身亡[3]。《中国青年报》的调查结果显示: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的大学生出现焦虑症状,12%的大学生存在敌对情绪。近年来研究也表明,大学生中有部分学生在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疾病的频发率高达30%左右,并明显呈上升趋势,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形势严峻,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五)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他学科教学教育的基础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在学校开设一门课,而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优化整个教育过程。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辅导员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学生会等活动工作中。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感情教育,培养健康情绪,使学生有良好的感情生活。新课程的理念最重要的有几点:一是创设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情绪,使学生喜欢上学习;二是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发现并表扬学生的优点,特别是班级的“后进生”,应该给他们机会在课堂上展示,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三是与学生有良好的互动,善于观察学生,引导学生。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让他们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良好的师生之情,对开展心理教育活动也是重要的保证。
三、结束语
综合上述,我们应该强化观念,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充分意识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且意义重大的。在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上我们应该更积极主动,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积极正面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参考文献]
[1]郑日昌,陈永胜.学校心理咨询[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唐柏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