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产业融合发展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产业融合发展理论范文1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2-0040-03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对其研究始于信息通讯业,但已经广泛存在于金融业、物流业和服务业等其他领域,产业融合化被认为是21世纪国际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之一。旅游业作为综合较强的行业,在创新发展的环境下已经出现了“跨界”的迹象,如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影视旅游、旅游房地产等就是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起来的,而动漫业和旅游业的产业融合发展在实践上我们并不陌生,美国的迪斯尼主题公园就是动漫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成功的典型案例。在动漫旅游开发中,一方面动漫开发商不断地完善动漫产业链,将开发旅游项目作为产业链延伸的一支;一方面旅游开发商引入成功的动漫形象人物作为主题形象来开发旅游,动漫业和旅游业各自寻找着彼此利益的结合点,协同发展。当前,关于产业融合的理论研究落后于产业融合的实际发展情况,本文针对动漫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对已出现的动漫旅游产品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有重要意义。
一、产业融合的内涵及研究背景
时下,学术界对产业融合的定义还没打成共识,本文采用著名学者厉无畏的观点,他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的形式有三种:第一种为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即高新技术及其相关技术向其他产业渗透、融合并形成新的产业体系,如信息技术向传统工业的渗透产生了机械电子等新兴产业;第二种为产业间的延伸融合,即通过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间的融合,形成融合型的产品体系;第三种为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
20世纪70年代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应用而引发信息产业领域的产业融合现象使人们开始关注了产业融合现象。最先研究产业融合现象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Nicholas Negroponte ,他用三个重叠的圆圈来描述计算机、印刷、广播三者的技术边界,认为三个圆圈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1997年,欧洲委员会发表了关于电信业、媒体业和信息技术三个产业部门融合的“绿皮书”,定义产业融合是“产业联盟和合并、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等三个角度的融合”,并指出产业融合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更是涉及到服务以及商业模式乃至整个社会运作的一种新方式,并把产业融合视为新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与增长的一个强有力的发动机。
动漫业和旅游业的产业融合属于产业间的延伸融合,即通过动漫业和旅游业的产业功能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间的融合,形成融合型的产品体系。他们的融合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增加了原有产业的附加功能,增强了产业的竞争力。
二、动漫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的动力系统分析
根据系统论,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集合体。而系统的功能是由系统内的元素、系统结构和系统环境三者共同决定的,其中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系统演化的根本动力,而系统环境是系统演化的外在因素。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产业是指由技术、产品或服务、企业、市场及制度等子系统构成的集合,产业系统的发展是不同子系统间共同演进的结果。
动漫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的过程就是动态的演进过程,因此,从系统论的角度来分析和构建其产业融合的动力系统是科学的。动漫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的动力系统是由推力子系统、引力子系统、支持力子系统三方面构成的,其中推力子系统和引力子系统属于动力系统的内部要素,是两个产业融合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支持力子系统属于此动力系统的外在因素,是产业融合依赖的外部环境,这三方面子系统相互作用,共同推进产业融合的发展。
1.引力子系统
动漫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的引力子系统主要是由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构成。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者越来越注重旅游体验过程,而动漫旅游产品中人们的可参与性比较高,如人们可以游玩动漫主题公园的娱乐项目,参观动漫产业园来了解或参与动画片的制作过程,观看并参与以卡通形象为题材的互动表演等等从中体验快乐。另外,从旅游市场细分的角度来看,家庭亲子游的旅游市场潜力无穷,而以动漫卡通故事为主题的主题公园更是家庭亲子游的首选。由于动漫旅游产品在旅游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旅游市场需求吸引了动漫业和旅游业的产业融合的发展并提供相应的动漫旅游产品。如果没有市场需求,那么市场供给也是无效的,所以由旅游者市场需求构成的引力子系统是动漫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源动力。
2.推力子系统
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是驱动企业行为的根本原因,而企业是产业融合的主体,所以,企业追求自身利益也是产业融合发展的直接动力。不同产业的企业在竞争优势、共生原理等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建立跨产业战略联盟或并购其他产业的企业来进入其他产业,为企业进行产业融合发展创造条件。动漫业通过与旅游业产业融合可以完善动漫产业链结构,进而实现动漫企业的利润增值。随着旅游资源观的改变,旅游业通过与动漫业的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了旅游资源类型,通过综合开发动漫旅游资源吸引游客为企业获得利润,这种企业间发展的互补促进了两产业的融合发展。
3.支持力子系统
动漫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发展离不开整个社会的文化、经济、政治环境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本文从这四方面来分析产业融合的支持力系统。首先,在社会文化环境方面,系统的整合观念在各个领域被应用,整合思想和方法也不断被深入研究,不同产业间资源整合发展观念也受到重视,取得的研究成果对动漫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其次,在社会经济环境方面,企业集团化发展为企业发展跨产业的战略联盟提供了财力基础和智力支持。再次,在社会政治环境方面,政府的政策支持为动漫产业和旅游业的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最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动漫业和旅游业的产业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现代数字技术为游乐场所提供声、光、电的渲染,产生令人震撼的视觉、听觉效果,智能技术使可爱的卡通形象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人们面前。由此可见,支持力子系统为动漫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系统的环境支持。
三、构建动漫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模型
根据系统学理论,系统存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过程,系统结构是这一动态过程的外部表现。动漫业和旅游业的产业融合就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促进两个产业融合的动力系统中,各子系统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现构建动漫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在此模型中表明了对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据此提出加强两产业融合的相关建议。
第一,在系统模型中引力子系统提出市场需求,推力子系统提供市场供给,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市场需求供给系统共同构成了两个产业融合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旅游业和动漫业融合发展时,一定注意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认真做好市场需求调查与分析;动漫旅游产品的设计与运营要紧扣儿童、青少年市场客源特点,注重游客的旅游心理体验过程;在动漫旅游产品营销方面,重视动画片、漫画等制品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增强景区对小朋友的吸引力,同时,宣传上要取得家长的认同,增强家长的亲子游观念,从而愿意购买该产品。
第二,支持力子系统中的系统整合思想为两个产业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创新环境,而两个产业的融合发展又为理论发展提供现实依据。企业集团化发展增强了企业综合实力,增加了两个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能性,而动漫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过程中企业间战略联盟又会促进企业的集团化发展。政府的政策支持,为产业融合提供优越的条件,会激励企业行为,而两个产业融合的良好发展给地方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效益,进而会增强政府对其扶持力度。因此,动漫旅游的产品开发要紧密地与现代数字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开发出高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不断创新的旅游产品项目。作为地方政府的相应管理部门应重视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给予一定的环境支持,如在区域旅游发展论坛及研讨中,把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作为一论题进行讨论,为实践的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在政策上支持企业重组,促进企业集团化发展,从而增进企业的跨产业发展的综合实力;在重大旅游发展项目上,地方政府在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和对外宣传上都应给予支持。
综上所述,动漫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发展是在内外因素推拉作用下进行的,而且各动力子系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作为事物的运行演化规律,在事物逐步发生变化时自身也会相应变化,所以随着两产业融合发展程度的进一步深化,动力系统中的各因素及相互作用也会随之演进,有待人们不断地进行总结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厉无畏,王慧敏.国际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分析[J].学术季刊,2002,(1):55-57.
[2]杨建文.产业经济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259-265.
[3]王慧敏.都市旅游集成竞争优势[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158-163.
产业融合发展理论范文2
一、概念界定
(一)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指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机制体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实现区域旅游产业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二)养生旅游
养生是一个比较中国化的词语,把养生理念植入旅游活动之中,谓之养生旅游。在国内,养生旅游是养生与旅游的融合体,是将与养生有关的理念与活动贯穿在旅游行为之中,为旅游者提供促进身心健康的旅游体验。养生旅游,兼顾“养生”和“旅游”两大主题,盈利能力强,发展势头猛,被看做是“世纪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国外,养生旅游指以维护健康促进健康为主要需求动机的空间移动活动所引起各种关系和现象总和。
(三)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融合发展指在开放的产业系统中,构成产业系统各要素的变革在扩散中引起不同产业要素之间相互竞争、协作与共同演进而形成一个新兴产业的过程,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创新。
二、《市县旅游全域化评价指南》内涵理解
《市县旅游全域化评价指南》提出全盘考虑资源特色、整体环境、产业融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居民与游客满意度、智慧旅游及人才培养等因素;通盘考虑产业融合、新型城镇化、旅游富民,坚持“深化公共服务、促进产业融合、加快转型升级”原则,形成旅游全域化综合评价体系。
(一)全域共享共建
全域旅游倡导为外来游客提供优质服务时,兼顾考虑本地居民休闲需求。让旅游目的地成为宜游之地、宜居宜业之城。按“主客共享”理念,加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以“智慧旅游”为手段的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公共服务全域覆盖,构建外来游客与本地市民共享共建的高品质社会生活环境。
(二)全域整体营造
全域旅游提出树立全新旅游资源观,突出城市与乡村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新型城镇化及市场口碑对游客的吸引力。树立“景城一体”理念,实施景区、城市一体化战略,以景区理念规划整个区域,按景点要求建设村镇,形成“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旅游新格局,实现旅游资源整体营造。
(三)全域特色突出
全域旅游杜绝千城一面,强调城市个性特色。要求城镇与乡村景观风貌独特,城市建筑富有地方特色,城市文化氛围浓郁,传统文化挖掘到位,文化能传承与发扬。突出反映地方特色文化内涵,体现地方特色标志性建筑和景观,以及特色明显的旅游商品、手工艺品、纪念品和美食等。
(四)全域有机融合
全域旅游强调居民与游客有机融合,游客除观赏当地自然风光外,应参与体验当地民风与生活方式,融入当地日常生活环境。通过提高当地居民幸福指数建立热情好客的旅游形象、打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以及合理利益的共享机制,满足游客旅游体验及地方文化,提高游客满意度。
(五)全域“旅游+”融合发展
全域旅游强调旅游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挥旅游业在区域统筹、城乡一体和新型城镇化过程的带动引领作用,催生新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促使旅游各要素配置完善,通过“旅游+”使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综合带动对投资、税收、就业的贡献,使旅游从规模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模式转变。
(六)全域监管保障
全域旅游强调从游客进入目的地后的全程保障。提出加强旅游执法力度强化监管,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建立旅游资源承载力与游客总量管控机制,做好高峰期安全预警及应急处理机制,营造优质旅游环境。完善安全保障与救助应急管理系统,建立集旅游资讯、风险警示、旅游投诉、执法监管、应急救援、旅游保险的旅游风险保障体系。
(七)全域多边协助
全域旅游强调旅游目的地全社会、各部门积极参与旅游开发、建设、管理使旅游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合一。要求政府应重视旅游业发展,建立完善配套政策,加大扶持力度,通过部门联动、协调配合,支持旅游业发展形成社会发展旅游共识。
三、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一)理论研究
我国养生旅游产业融合最早王慧敏提出:融合模式可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之一。王颖: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发展背景下,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出现新增长点的集中体现是旅游业态的兴起。杨颖:在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发展背景下,旅游业出现以现代服务业融合的趋势,提出空间融合、组织融合、产品融合和治理融合等4种等产业融合方式。李太光、张文建认为,对旅游业来说,产业融合发展主要有三种路径,其一是“泛休闲化”;二是“广服务化”;三是“准模块化”。研究表明,我国养生旅游产业融合理论已有部分理论研究涉足。
(二)现实研究
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已实现技术、企业、产品、市场、制度等方面的融合,基于产业融合的创新,成为旅游经济增长的源泉,正从投资导向阶段向创新导向阶段过渡,体现出:第一,养生旅游产业投资正从资源、资本投入向资本、创意投入转变;第二,产业市场正在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第三,产业投资主体正在从单一养生旅游投资向社会多元投资主体转变;第四,产业形态正由养生旅游单一产品形态向多种形态转变的现象。融合进程中呈现出:①条块分割现象严重。在“机制创新、产业升级、体系保证、政府扶持、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等方面未深入探讨,跨行业、跨部门综合协调管理未形成。②政策扶持力度较弱。③养生旅游资源开发闲置、同质竞争、品牌建立及顶层设计等问题有待研究解决。④养生旅游复合型人才较少,现有从业人员知识技能更新等不足。
四、《县市旅游全域化评价指南》下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制
针对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的不足,按“全域旅游”及《县市旅游全域化评价指南》理念模式,提出对我国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的探讨。
(一)建立“产业化”融合发展机制
全域旅游主张产业融合及产业转型升级,强调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相互渗透,向资源要素配置完善,产品附加值高,规模增长型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模式转变。
养生旅游应发挥产业融合调节作用,推动养生资源整合优化,实现自然、资本、创意、科技等资源最佳配置及产业良性发展。养生旅游属旅游与健康产业融合而形成的新业态,产业链完整成熟、蔓延趋势较快,继续推动养生旅游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及城镇化紧密结合,形成养生旅游与城镇、文化、产业、生态、互联网、科技、乡村建设等的深度融合发展,并将触角延伸及各行各业,培育养生旅游新业态,推进“养生旅游+”的产业化融合发展。
(二)健全“资本化”投资竞争机制
全域旅游鼓励发挥国内外投资企业平台作用,加大产业投融资力度,出台灵活的投资机制,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的积极性,加大对旅游公共基础设施体系的投入建设,探索政企合作的双赢模式,做实旅游“硬环境”投入,建立良性的市场竞争。
1.引导“养生旅游+”的资本投入。养生旅游正值旅游企业、开发商为投资主体的全民、社会投资的新阶段。此趋势下,应出台更多相应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参与养生旅游建设,重点考虑在投资政策、税收优惠、土地供应、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市场开拓、资金保障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按照“引导资金产业基金项目集合资产孵化证券入市”的路径,启动项目识别、策划与包装工作;以“养生旅游+”模式为产业技术核心,以产业基金为资金杠杆,以养生旅游产业孵化与同质化资产包装盘活存量资产,完善存量资产到股权、从股权到股票、从股票到现金的增值循环,指导产业资本与价值链升级重组,让养生旅游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突出市场主导作用,用特色资源、特色项目、特殊政策引进战略投资者,以“投资+EPC+PPP”产业运作模式,打造“养生旅游+”的产业杠杆,稳步实现“养生旅游+”项目包装、招商建设、投资运营同步推进。加快建设一批投资大、带动力强的重大养生旅游项目,培育形成一批养生旅游产业基地和集聚区。
2.遵循“优胜劣汰”市场竞争。养生旅游应发挥市场在产业发展中的调节作用,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规则,推动养生产业整合、优化,实现自然、资本、创意、科技等资源最佳配置,实现产业良性发展。通过优胜劣汰市场竞争机制推动产业整合、优化;实现自然、资本、创意、科技等资源最佳配置以及养生旅游产业良性发展。
(三)构建“智能化”监管共享机制
全域旅游主张“主客共享”的理念,以“智慧旅游”为手段提升带动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公共服务的全域覆盖。努力构建外来游客与本地市民共享的现代化高品质的社会生活环境。
1.做实“智慧云”共享平台。伴随“大数据”、“微时代”和“信息化”的来临,养生旅游应利用互联网智慧云端推动融合,推动业态创新、提高服务效能,实现主客共享,信息共享、智能互动,利用信息服务、信息统计、信息共享平台,让主客皆能体会智能化带来的便捷高效。建立行业统计范围和统计口径相融的统计监测体系,规范数据来源,提升动态管理水平,推动养生旅游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深度融合发展。
2.做足“全媒体”全域覆盖。养生旅游应继续拓展国内外客源市场,全力挖掘覆盖区域人群的养生旅游需要,用全媒体手段广泛传播,建立广播、电视、短信、多媒体等传统渠道和移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全媒体信息传播机制,加快构建跨区域、跨平台、跨网络、跨终端的养生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体系,精准把握养生旅游市场需求多样性、层次性、针对性、适应性、灵活性的产品服务供给,通过全媒体直指消费者“痛点”“痒点”和兴奋点,引导、创造和拉动养生旅游新消费。鼓励建设养生旅游产业自主核心的“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公共服务全域覆盖。
(四)提升“精品化”核心力机制
全域旅游强调推进“旅游+”的精品化营造,提出“旅游+产品采集+商贸洽谈+论坛”、“主客共享”、“旅游+体育+文化”互动等精品模式,主张游客除观赏自然风光外,应深度体验旅游休闲的生活方式,深度融入当地。
养生旅游精品化提升应以景区为突破,挖缺产品资源、优化产品结构,加大旅游供给侧改革。围绕挖文脉、展创意、抓特色、提品质等方面做“新”旅游业态,打造一批精品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做示范,使老景区焕发新活力、新景区展现新风采;考虑养生旅游产品供给的全季性、常态性、多样性,为游客创造更多生活化时空,形成全天候全季性养生旅游消费需求。实现养生旅游产品从大众体验向深度体验并重转变。同时,加快养生旅游购物平台建设,开发独具特色的养生旅游特色小商品,构建成熟合理的养生旅游商品供给体系。
(五)推动“协同化”保障机制
全域旅游提出两方面的“协同化,”一是,政府应高度重视旅游业投资发展,形成旅游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多规合一,部门联动协同出台相应配套政策,形成全社会发展旅游共识。二是,从游客进入目的后各部门的全过程监管保障。
养生旅游推动“协同化”保障机制建设,第一,做“足”政策支持,发挥政府在旅游规划、产业引导、管理机制方面的主导作用。第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执法力度,强化监管,建立整体规划、统一协调、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维护良好市场秩序,推进治旅进程;第三,应加强地区、部门、行业间的协同联动,开展行业协会自律建设,解决不合理低价、强迫购物、合同违约等问题,营造公平、透明、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第四,建立旅游资源承载力和游客总量的协同管控机制,特别在高峰期政府各部门的安全预警及应急处理机制,营造优质的旅游环境。第五,完善安全保障与救助应急管理系统,建立吃、住、行、游、购、娱得全面覆盖,集旅游资讯、旅游投诉、风险警示、应急救援、执法监管、旅游保险为一体的旅游风险保障体系。
(六)实施“可持续化”人才学科发展机制
1.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万物发展,人才先行,人才持续供给及现有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更新是养生旅游发展的关键,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应加快培养既具养生康复知识又兼有旅游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保证人才供给。加强现有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管理,建立从业人员信用评价制度及黑名单公示制度,建立健全专业人员的准入退出管理机制,研究符合养生旅游人才管理体系的改革措施,形成优胜劣汰的正面导向。
2.加强学科体系。发挥院校和科研机构人才优势,加大养生旅游研究领域的科研投入,提升养生旅游研发机构及高校相关专业的科研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对养生旅游基础理论、市场供求关系以及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应等方面深入探讨,促进科研与产业相结合,为我国养生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全域旅游既是供给侧改革重要领域,也是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实践。《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指出“发展养生旅游利于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养生旅游应以全域旅游的理念模式为融合切入点,在融合发展中提升养生旅游产业创新能力,形成创新推动和产业竞争力,以极大的扩散渗透效应推动养生旅游融合发展,为新常态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产业融合发展理论范文3
体育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的一项活动,最初是为了锻炼身体,随着商业活动的出现,进而形成了体育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产业也呈现出持续发展的态势。体育产业是指经营体育产品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部门,这一概念逐渐发展,目前,体育产业是指以体育为主体并进行经营、管理与服务等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体育产业的内容包括结构内容与环境内容,其中结构内容还分为外部与内部,如:与体育相关的产业,体育需求、体育贸易结构等产业;环境内容有社会体育、体育科技与体育市场等要素。
二、文化产业概况
文化产业的发展代表着一个国家文化的实力,文化产业具有经济性与时代性,文化产业的发展符合时展的方向,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与文化相关的所有产业。文化产业的内容包括精神内容与物质内容。
(一)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1、体育产业缺少自主品牌。
体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未能形成自主品牌,制约着其发展,影响着其创新。现阶段,体育产业自主品牌较为欠缺,开发程度不足,仅有的CBA体育产业,作为核心的竞争品牌,在国内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在国际上却未能形成相应的影响力,国内体育产业的文化内涵不明确,主要是由于职业赛事的水平偏低,体育产业未能营造发展的氛围,缺乏必要的规范与有效的管理,从而其综合竞争力较弱,最终体育产业不能得到快速的发展,不具备规模性。
2、传播平台欠缺。
体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其传播的平台欠缺,平台资源有限制约着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高效融合。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要依靠必要的媒体才能促进其发展,提高其影响力,体育产业要通过媒体传播,才能让人了解其内容,一旦其传播存在限制,将影响其实效性。目前,体育产业在传播过程中,由于技术、资金、人员等相关资源的不足,未能对其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影响了体育产业的传播,其传播的平台资源有限。体育产业在传播过程中,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优质的平台少,制约着其影响力的发挥,让社会公众不能对体育产业进行及时、有效的了解,从而体育产业的品牌未能得到推广,严重制约着二者融合的步伐。
3、人才匮乏。
在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但目前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中相应的高素质人才欠缺,人才培养模式落后,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在人才队伍中普遍存在,不懂文化知识或不懂体育内容,专业的体育与文化人才、管理人才、策划人才等严重匮乏,严重影响着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人才作为融合发展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人才的有效利用,才能为发展提高保证,为发展提供动力,进而指导其合理化、科学化发展。同时,随着文化产业与体育产业的发展,其研究人员较为欠缺,缺乏理论依据。
(二)促进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1、实现产业创新。
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要实现产业创新,通过创新提高其竞争力,从而促进产业的持续发展。产业创新能够丰富其内容,增加其功能,二者的融合发展,要促进文化产业的创新与体育产业的创新,使其具有多样性、娱乐性与创新性。体育产业可以创新其产品,通过产品的多样性满足文化的需求,并通过丰富的、多样的内容使其更具娱乐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项目逐渐增多,不断创新的内容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出现并快速发展,如:滑雪、瑜伽等,诸多的体育项目内容,不仅缓解了工作与学习的压力,同时带动了体育用品的发展与创新,随之体育产业也得到相应的发展,通过内容与形式的不断创新,逐渐增加市场占有率,进而实现体育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最终保证二者的高效融合,为二者融合奠定坚持的基础。
2、构建合作平台。
随着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日益发展,并逐渐成熟,二者融合发展需要广阔的平台。文化产业的平台相对强大,要通过合作为体育产业提供合作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让体育产业逐渐步入主流的平台,进而对其进行有效的宣传与推广。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要促进体育自主品牌的形成与推广,形成品牌效应,并不断创新具有时代特点的运动项目,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利用其发展的平台,进行宣传,逐渐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文化产业与体育产业可以在诸多项目开展合作,打造个性化、独特化的产品,满足人们的需求,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产业的丰富。
3、健全协调机制。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健全的机制,才能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并为其营造良好的环境。体育部门与文化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并制定相应的政策,为二者的融合发展提供保障,根据二者发展的实际情况,调整其政策,实现其协调发展。规章制度的建立,要具有科学性、前瞻性与高效性,进而达到协调发展、资源共享、规范管理与良性竞争。与此同时,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加强立法建设,为二者融合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并采取必要的鼓励政策,调动二者融合发展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实现多方面、多角度的融合与发展。
4、培养高素质人才。
人才是每个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时期,要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实现综合性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从而满足二者融合发展的需求。随着产业的逐渐完善,产业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效率、高标准的人才,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升,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需要专业的人才,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与研究,才能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展。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通过人才的交流与学习,对人才进行定期的培训,逐渐完善其知识结构,同时,在融洽的氛围中进行高效的学习,将为二者的融合发展培养出相应的管理人才、策划人才与创新人才等[3]。
三、总结
产业融合发展理论范文4
关键词:产业融合 旅游产业模式 旅游创新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十一五”期间,通过不断改善旅游业发展环境,强化行业监管,我国旅游业实现了快速发展,然而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严峻的挑战,亟需通过产业创新实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旅游业发展要进一步扩大与第三产业的融合,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明确了方向。现代服务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综合拉动性强、高附加值、资源节约等特征,与旅游业的融合具备链接旅游资源、增加旅游消费形式、增强旅游文化内涵等优势,可以引领和塑造旅游消费潮流、增强旅游的体验性和参与性、拓展和延伸旅游产业链,提升区域整体价值。
基于现代服务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的理论基础
(一)产业融合的概念及特征
产业融合理论最早源自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三网融合”,现代广义产业融合概念则将其定义为:一个由信息技术引发的,通过不同产业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而逐步形成的、创新性的产业形态,其包含三个识别原则:不同产业之间是否存在着共同的技术基础或技术平台;产业之间的融合是否完成了从技术融合到市场融合的创新过程;原有产业之间的界限是否被打破,使得技术、产品和业务相互渗透和交叉,改变了企业生产的成本结构和投资的特征。
根据上述定义,可以归纳产业融合的一些特征:信息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内在驱动力。信息技术在不同产业间的扩散导致了技术融合,从而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基础;资本融合是产业融合的重要催化剂。借助共同的技术基础,不同产业间固定化的业务与市场边界开始解构与软化,产业内竞争逐步向产业外发展,产业之间原本的非竞争关系转变为竞争关系,从而引发不同企业组织之间资本渗透和产权结构的重大调整,形成新的市场结构;在产业融合突破产业间界限在不同地区间进行产品、业务和市场的融合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行业间管制弱化和区域之间的沟通加强,其目的是推动不同产业、不同区域间的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重组与流动、合理配置,形成跨越区域的企业并购或联盟。因此,对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产业发展所需要素及资本的流动和交易已无法轻易通过传统产业内市场和等级制得到协调的情况下,产业融合就成为解决矛盾、协调以促进经济合作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二) 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原因
首先,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是旅游企业对利润追求的直接结果,产业融合的结果必将出现大量新业务和新产品,由此获得范围经济;同时产业融合的结果提高了企业规模,可以获得规模经济,从而有助于获取更多的利润。其次,市场需求是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直接拉动力,跨越产业边界的消费者需求,无意间促成产业融合;由于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促成企业跨域产业边界,发展多元化业务,形成新型的旅游发展模式;随着新技术的应用,旅游消费方式会发生变化,如日益普及的电子商务交易成为旅游者寻找旅游资源的重要途径,旅游企业就不得不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等新型业务。第三,市场的激烈竞争迫使旅游业实现与其他服务的相互融合,旅游业具有天生的开放性,进入壁垒低,是个竞争较充分的行业,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可以掌握市场的变化和特点,提高产业的价值创造功能,形成特色服务,成为应对激烈竞争的有效手段。
基于现代服务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构建
现代服务业作为综合性强、关联度高的集成产业,同旅游业具有很强的天然融合性,表现在:首先,旅游业与商业、交通、食宿、娱乐等传统服务业,以及与文化创意、会展博览等特色服务业融合发展,可以整合区域优势旅游资源、构建特色产品、打造精品线路;其次,旅游业同金融保险、信息通讯、咨询教育等高端服务业相融合,不仅可以盘活区域服务业资源与旅游业资源的“存量”,扩大其资源“增量”,促进其资本化和增值化,而且可以优化两大产业资源配置及融合,能够有效促进旅游业和服务业发展新模式的形成。
与信息技术服务相融合。旅游业态在不断变化与创新过程中,技术服务的融入起到关键作用。一方面,旅游业积极与网络信息技术服务相融合,产生新的旅游商务业态,如携程旅行网、途牛网、芒果网等等,不仅丰富了旅游服务体系,拓展了宣传渠道,便捷了交易方式,而且促进了旅游市场突破空间和时间的局限;另一方面,管理信息技术服务对旅游产业的积极渗透,可以促进旅游产业本身及要素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与创新,提升旅游产业在资源整合、管理水平、质量监督、营销推广、咨询服务等领域的运行效率与效益。因而,对于目前旅游资源分散、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旅游业发展现状而言,旅游业与信息技术服务相融合,不仅可以为创新旅游业整体发展模式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而且有利于旅游业和服务业突破区域和产业限制,为融合发展注入新动力。
与金融资本服务相融合。旅游业是综合性的产业,从资源开发到产业链建设,往往需要规模庞大的资本投入,且投资回收期较长、初期经济效益不明显。因而,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资金投入和融资渠道对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起点水平和良性运转至关重要。通过促进旅游业与金融资本服务融合,旅游业可以凭借金融服务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下的品牌优势,吸引更多资本注入,优化旅游业资本结构,进一步创新旅游业发展的融资渠道,创新旅游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这不仅有利于区域旅游业建立高起点的发展规划、高水平的资源开发与产品结构、高标准的产品包装、高起点的旅游策划和规模性的市场营销,而且有利于完善配套的旅游产业链。
促进不同产业企业间的相互融合。通过促进服务业企业和旅游业企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可以使得企业以最短的时间进入相关或非相关的业务市场,拥有横跨产业专业经营的能力,且透过技术融合可以使得企业融合后的不同业务在同一运作平台上运作,通过补充、协作发挥出更大的效应。实践中,不同产业企业间融合往往通过企业组织之间产权结构的重大调整来完成,逐步由传统的产业内纵向并购向产业间横向并购或混合并购演变。有鉴于此,政府应通过放松行业管制、通过建立网络平台加强区域间企业联系等方式,促进旅游企业和服务企业在产业间进行重组,这不仅有利于解决区域范围内旅游资源分散和旅游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而且有利于打造区域品牌、拓展和延伸旅游产业链,提升区域整体价值。
基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旅游产业新经济模式发展对策
(一)产业资本、金融资本、IT资本创新融合,打造“旅游新经济体”
旅游产业链建设具有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且随着政府对旅游资源的各种生态环境保护标准的陆续出台和日趋严格,其对维护资金的需求也逐年快速增加。因此,目前各地旅游开发中暴露出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资金短缺问题,而仅靠国家、当地政府和企业投资,从长期上看是难以为继的。因此,“旅游新经济体”的运作首先就要解决投融资问题,实现资本的有机融合。一个有效的方式是通过编制旅游业和服务业发展联合规划,出台融合标准,明确区域分工和产业分工,充分调整旅游产业结构和服务产业结构,以资本为纽带整合区域内各类旅游性资源和服务性资源,打破所有制界限,实现以区域内旅行社、景区开发公司为代表的旅游产业资本,以区域餐饮、娱乐、休闲和酒店集团为代表的服务产业资本,同以电子商务、软硬件开发、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IT资本,和以银行、保险、风投为代表的金融资本的相互融合,逐步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传统与新兴业务结合的旅游新经济体。具体而言,包括:首先,由旅游主管部门牵头,协调各市县主管部门互相开放市场,促进区域旅游业、旅游服务业、IT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资产、人才、知识、管理、品牌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其次,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支持有实力的旅游企业、IT服务企业和金融服务企业跨区域交叉并购或重组,组成企业集团或企业联盟。以资本融合为手段的旅游产业资源的重组整合已经成为旅游新业态和产业融合的加速器。
(二)消除行政樊篱,建立跨越行政边界的“旅游和服务产业合作委员会”
资金虽然是旅游景区开发的瓶颈,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根本上是受制于现行旅游景区“政企不分、职责不清、多头管理、交叉管理”的管理体制,旅游策划与城市规划、旅游投入与城建投入、旅游管理与景区运营相互脱节等问题依然存在。另外,由于缺乏有效的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各区域间的旅游经济摩擦和利益冲突频繁发生,出现了争夺资源、地方保护、市场分割、贸易壁垒等现象,以及旅游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旅游产品结构和功能重复开发等潜在问题。因而,首先,应构建旅游业和服务业融合的协调和管理机构-“旅游和服务产业合作委员会”,并建立良性运行机制,旨在通过突破地区、部门、行业、所有制等的“壁垒”,加大服务性资源,如IT、金融、酒店、交通、娱乐等,与旅游性资源,如景点、旅行社等的整合力度,提高两大产业的集中度及集约化经营水平。该合作委员会必须有省级产业主管部门的介入,因为它可以给合作委员会内各市县代表以约束,以避免博弈主体由于地位不等和地方保护主义倾向所导致的偏向;其次,设立地区旅游与服务产业发展基金,由产业合作委员会统一管理,用于重要合作项目的贷款和平衡地区差异,以强化合作的根基和力度。
(三)完善保障机制和约束机制,建立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
首先,应完善产业融合创新的保障机制。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融合本身就是创新,区域内旅游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融合的过程中除组织创新外,还会有各种创新性的新产品,因而在培育跨产业企业集团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为企业集团创新成长提供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制度环境,完善与规范市场秩序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相关的法制法规,保护企业集团的创新行为和创新利益。其次,应完善约束产业融合的约束机制,即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对产业融合过程中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如企业、政府、行业协会等进行约束和监督,从而降低融合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实际上,目前,国家各部委和各省旅游主管部门都还没有关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和区域旅游合作的条约和规范。因此,可以在旅游合作的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及组织体系取得共识的基础上,率先联合提案以推动政府有关部门立法。第三,针对目前高端复合型旅游人才缺乏的现状,各高校应当针对不断出现的旅游新业态,集中力量和优势,通过整合教师资源,优化生源质量,明确培养定位,培养高水平的人才;同时加强旅游行政、企业、院校骨干人员的教育培训,培养一批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人才。
旅游业发展必须突破产业内循环发展路径,寻求与金融、地产、文化、会展、体育等产业相互渗透的发散型发展。基于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相互融合的新型旅游业态,其实质是打造“全产业链”的现代旅游业发展模式,新经济模式的有效实施有助于旅游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各级政府及相关企业应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的透视和分析,明确现代服务业之间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动力来源、融合节点、保障措施,切实推动服务业各行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步入新阶段。
参考文献:
1.罗富民.论旅游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的途径-基于四川乐山的实证分析 [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3)
2.袁俊,张萌.深圳市旅游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模式构造[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
3.潘利.河南省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耦合发展探析[J].特区经济,2010(11)
产业融合发展理论范文5
关键词: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灰色关联分析
随着以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与高新技术的融合成为文化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陕西省作为科技文化大省,2016年2月,陕西省正式颁布《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其别强调“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推进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把文化产业打造成陕西支柱性产业”。
文化和高新技术的天然的耦合性,是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基础,也是文化产业升级的内在规律。美国学者罗森博格(N.Rosenberg)在阐述“技术融合”这一概念时提出了“融合”的理念[1]。此后,国外学术界主要围绕数字技术,从产业融合的角度讨论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如采用数字技术后原来各自独立的产品都得到了融合[2],受到融合影响的产业部门利用技术进步提供的机遇合并扩展市场[3]。但国外对于技术和文化的融合的研究较少。国内关于科技和文化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研究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的关系,认为科技创新支撑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的内在需求也成为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源泉,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4]、[5]。2、研究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互动机制,两者从产业层面、企业层面和资源层面的融合不是彼此割裂相互独立的,是需要进行交互和协同的[6]、[7]。3、研究文化和科技融合的路径,在文化产业链上各个环节实施技术对接,在科技产业价值链上融合文化元素或文化服务,整合资源形成新型产业业态,打造区域特色产业集群[8]、[9]。
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对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的实证研究不足,对二者的关联度分析缺乏,而灰色关联度分析是揭开事物动态关联特征和程度的主要模型之一。本文将用该模型分析陕西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关系,以期为陕西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发展及文化产业升级转型提供建议。
一、研究方法和模型选择
(一)灰色关联分析法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是邓聚龙教授在其灰色系统理论中提出的。该模型根据因素间发展态势相似或相异程度来衡量因素间关联的程度,揭开事物动态关联的特征和程度[10]。其实质是对各因素变化特征的数据序列曲线之间进行几何比较:几何形状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程度就越大[11];关联程度越大,则说明序列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大[12]。与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主成份分析等传统分析方法相比,灰色关联分析将研究对象作为一个发展变化的系统,对实物发展趋势进行量化比较。它对样本量要求不高,也不需要样本满足某些典型的分布规律,具有普遍的适用性[12]。
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两者的相互作用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这将会导致两个产业之间的相关信息呈不对称态势。由于对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是在近年来刚发展起步,其数据属于小样本数据,并且具有不确定和不全面性。因此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分析两者的融合关联度具有其他方法不能比拟的优点。
(二)灰色关联分析的计算步骤
第一、确定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参考数列Y n(k)和影响系统行为因素组成的比较数列X m(k)。其中Y n(k)和X m(k)分别为Y n和X m在时刻的观测数据。
第二、对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增强各因素之间的可比性。本文将用初值法进行无量纲处理,得到:
第六、计算关联度
二、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关联度实证分析
(一)灰色关联分析过程
1、指标选取
本文选择代表文化产业的规模和发展情况的“文化产业增加值(Y1)”、“文化机构数(Y2)”和“文化机构从业人员(Y3) ”作为参考数列。选择高新技术产业10个指标作为比较数列:用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X1)和高新技术企业利润(X2)衡量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绩效;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X3)和高新技术就业人数(X4)衡量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情况;用科研成果(X5)衡量高新技术产业的科研情况;用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数(X6)、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X7)、R&D经费内部支出(总资金)(X8)、R&D经费内部支出(政府资金)(X9)和R&D经费内部支出(企业资金)(X10)衡量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设施和科研投入情况。
2、数据来源和样本选取
本文依据2006―2014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陕西省统计年鉴、陕西区域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和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见表1.
3、两产业灰色关联分析
按照上述灰色关联分析的6个步骤,可以分别计算出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的关联度,见表2.
由表3可知,高新技术产业各指标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是从以上结果来看,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文化产业的关联度最大,其后依次是科研成果、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数、高新技术就业人数、高新技术企业利润、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R&D经费内部支出(企业资金)、R&D经费内部支出(总资金)和R&D经费内部支出(政府资金)。
(二)结果分析
1、所有的灰色关联度都大于0.5,说明所选取的指标与文化产业的关联度很高,对文化产业的影响都比较显著,证明所选取的指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关联度最大。它是衡量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的指标,说明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发展时,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设施投入规模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最大。
3、科研成果和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量两个指标与文化产业关联度较高,分别排在的第二和第三,说明文化产业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和其科研水平关联性强。
4、固定资产数与文化产业的关联度和固定资产投资额与文化产业的关联度具有差异,说明投入项目的数量虽多,但项目的规模大小、项目性质、以及项目的质量有区别,会影响到项目的效果。而固定资产投资额数量,更能影响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
5、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融合中,高新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关联度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呈现递增的趋势,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就业人数的增加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进一步说明二者相互融合的趋势。
6、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和R&D经费支出与文化产业关联度相对较小。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仅重视自身效益以及R&D经费支出对文化产业投入不够,不利于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发展。
7、值得注意的是,在R&D经费支出的三个指标中,企业资金的R&D经费支出与文化产业关联度最大,说明R&D经费企业资金的支出更能影响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近年来,陕西省R&D经费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较低,极大的制约了陕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三、结论和对策研究
由以上分析可见,所选取的10个因素对文化产业发展关联度都较大。但在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1、陕西省文化资源丰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但两者相互促进作用并没有发挥到最大。2、针对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需求领域的科技诉求,高新技术企业没有给予满足,科技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为使陕西省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能更好的融合发展,现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为促进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加强其基础设施投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科研能力;加大R&D经费支出,尤其与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关联度较高的R&D经费企业支出部分。
(二)进一步加大文化资源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力度。加强技术要素融合文化资源,整合资源优势,实现文化资源数字化。以渗透性高、关联性强的通用技术为重点,建立通用界面的标准化技术模块,实现先进技术在文化产业全过程中的运用[13]。
(三)加强产业基地建设,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集群。陕西省应依托现有的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级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等,推动建设“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基地”,促进文化产业的集群式发展,培育文化服务的产业链,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同时加速互联网、多媒体、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转化和应用,培育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四)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陕西省教育资源丰富,高等院校林立,特色专业齐全。各类相关院校应得到充分利用,培养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和创造型人才。同时,通过各种政策支持,积极引进高端科技人才,进而推进陕西省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发展。
(五)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和宏观指导。政府在税收政策体系上需要不断完善,文化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允许按国家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对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同时,搭建投融资平台,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投资文化项目和企业。设立专门用于文化科技创新的风险投资基金,推动一般文化产业向高新技术转型。在对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发展中,政府的宏观指导,要注重长远利益,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不能一味地追求眼前利益。
参考文献:
[1]Rosenberg N.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the machine tool industry, 1840-1910[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Vol.23,1963:414-416.
[2]Yoffie D. B. Compet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 [M]. Boston: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press,1997.
[3]Wirtz B.Rcoonfiguration of value chains in convering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markets[J].Long Range Planning,2001,(34).
[4]胡晓鹏.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意:发展中国家经济崛起的思考[J].科学学研究,2006,01:125-129.
[5]张洁.技术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J].社会科学,2013,11:36-45.
[6]余菲菲,张颖,李宗泽. 协同视角下文化与技术融合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09:5-8.
[7]彭英柯,宋洋洋. 文化科技融合理论研究――基于产业融合机制角度的分析[J].经营与管理,2013,08:75-78.
[8]秦月.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9]顾江,郭新茹.科技创新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升级路径选择[J].东岳论丛,2010,07:72-75.
[10]张二妮,王长寿.陕西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关联分析[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4,01:53-56.
[11]邓聚龙.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53-84.
产业融合发展理论范文6
摘要:受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周期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多重压力,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而产业问交融互动的产际关系,意蕴着化危为机。促进结构优化的出路在于科学发展,在于产业的互动融合发展。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业;制造业:互动融合
现代经济发展的轨迹不断证明经济增长总是伴随着结构变迁,结构变迁推动着经济增长,两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贯穿于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当前,产业转型升级不仅有其历史必然性,而且有其现实紧迫性。产业转型升级是指产业由低技术、低附加值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转化的演变趋势,从全球价值链视角看产业升级,就是遵循工艺升级一产品升级一功能升级,价值链升级的路径,实现由“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的攀升。然而,产业承载空间是有限的,并且产业之间存在着交融互动的产际关系。
随着现代分工的发展,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趋势不断凸显,有学者研究了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而变化的趋势(见下表)。可以看出,服务在制造系统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由管理功能逐步过渡到促进功能,战略功能,而且涉及的专业范围也不断扩大,从管理低层发展到产业的战略高层;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其战略的“推进器”效果表现在信息科技、创新与设计、科技合作、国际金融中介、投融资服务等方面。并且,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看,发达国家占60%-70%,其中美国已高达75%以上,中等收入国家占50%-60%;从服务业就业比重看,发达国家已高达70%左右,中等收入国家为50%-60%。因而,从本质上说,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出路在于产业间的互动发展,尤其是制造业与服务业这两大产业间的互动融合发展。产业互动融合作为一种全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它将产业的边界模糊化,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逐步形成新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推进产业的升级。这种相互依赖、相互作用、良性互动的关系,意蕴着转型升级过程中坚持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才是增强经济实力和产品竞争力,获取发展空间,保持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策。
一、制造业和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1.基于分工交换的互动理论。服务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制造业为服务对象的,而制造业整体水平和产品品质的提升,依赖于服务的附加和服务业的整合。A.佩恩指出,随着工业化的成熟与服务经济的发展,服务和制造已经卷入它们高度相关和补充的阶段。奎因(Quinn)基于分工交换列出了服务和制造部门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见图1),说明了服务和制造部门间效益的流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是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往复循环、不断强化的过程。国家外经贸部2002年的课题研究表明,目前在国际分工比较发达的制造业中.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停留的时问只占其全部循环过程的不足5%.而处在流通领域的时间要占95%以上。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双向互动融合,不仅可以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费用,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可以为经济增长开辟新的增长源。
2.价值链理论。宏碁创始人施振荣提出“微笑曲线”的价值链理论,即用一个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来描述个人计算机制造流程中各个环节的附加价值(见图2)。
“微笑曲线”揭示了一个现象:在抛物线的左侧(价值链上游),产品附加价值逐渐上升;在抛物线的右侧(价值链下游),随着品牌运作、销售渠道的建立,附加价值逐渐上升;而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中间制造、装配环节技术含量低,利润空间小,成为整个价值链条中最不赚钱的部分。在制造业价值链中,25%是制造环节,而75%是研发设计与流通环节。这说明,经济发展对服务的需求不是在商品生产体系外部展开,而是由技术进步、分工深化和管理方式变革所引起的对服务的中间需求的扩展所带动,即在商品生产体系内部展开。这种对服务的中间需求大部分与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信息的搜集、处理、加工和生产有关。因此,这种需求所带动的服务业发展必将导致工业生产组织结构变革和分工的深化,一些服务环节将随着服务业效率的提高在专业化基础上从工业生产体系中分离出来。
3.经验借鉴。(1)北京以大力发展技术创新服务业,推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通过建立实施现代服务业促进主题、科技条件服务首都建设主题、北京重点产业技术竞争力提升主题行动,为现代服务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在产业重点上,一是促进汽车制造业与信息、保险、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融合;二是推进电子产品制造业与软件服务、通信服务、网络服务、电视广播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融合;三是促进医药制造业与医药研发、物流和医疗服务产业的融合发展;四是积极探索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互融合的途径。(2)上海以推进生产业功能区建设,为先进制造业升级提供支撑。为促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上海市把发展生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加强了科技研发、设计创意、现代物流等生产业功能区建设。
北京与上海的经验表明,作为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兴起和繁荣与制造业息息相关。首先,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能提升产业结构的转换与升级.产业互动融合往往发生在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因为高新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具有广泛的关联性。高新技术产业融人传统产业的过程就是用高新技术取代一些传统技术的过程,这将导致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边界模糊、甚至消失,引发传统产业的分化、解体和重组,促使传统产业迅速过渡为高新技术产业,促使较低层次的产业结构抛弃一般的演进过程,获得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新的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新的产品被广泛使用,新的服务被广泛普及,从而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不断催生,旧技术、老产品、低层次服务不断萎缩或消失,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其次,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有利于整合资源,提高产业经济效益。互动融合有利于具有互补技术的企业通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共同开发的平台,降低研发成本。互动融合导致的企业内外部组织的网络化,使得企业具备了更为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使得企业能更迅速地组织生产和销售,使得产品的规模生产变得更加容易,产品生产的柔性也得到提高,从而产生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并促进各产业部门多头并进式发展。再次,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是扩大就业、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就业结构看,服务业就业比重为31.4%,而世界上大多数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一般为45%,发达国家大都在70%左右。因此,以服务业为突破口,着力强化对制造业发展的配套服务功能,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城市对工业化的集聚和承载能力,更能够在深层次上打破限制城市发展的严重束缚,为城市化进程开辟更大的拓展空间。
二、对温岭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的调查与分析
1.特征分析
一是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基础业已夯实。近年来,温岭实施“工业立市”和“三产兴市”战略,初步形成以块状经济为依托,以专业化分工协作和社会化功能配套为支撑,突出延伸产业链、发展大企业和打造区域品牌优势的产业集群形态。1978-200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从3790万元增加到231.25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8.62%跃升到48.59%。全市共有各类金融机构24家,物流企业221家(不包括个体经营户,下同),信息服务企业208家,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企业102家,商务服务企业381家,会计、审计、税务、律师、专业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96家。经济平稳快速发展,GDP总量达到478.55亿元,人均年收入超过4000美元,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是产业关联度日益增强。“十一五”以来,温岭工业经济继续蓬勃发展,2008年,全市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635.5亿元,同比增长19.6%;完成出货值180.9亿元,同比增长12.4%。目前,温岭产业已形成了摩托车及汽车摩托车零部件、泵与电机、鞋帽服装、炊具及金属制品、船舶制造、塑料制品、建筑建材、水产食品等支柱行业。小型农用水泵、不粘锅、中小型空压机等近10个工业制成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一,温岭正成为浙东南沿海最具区域特色的制造业基地。同时,服务业与制造业互相促进,快速发展、三次产业比例由2007年的7.6:53.7:38.7调整到2008年的7.9:52.8:39.3。2008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88.03亿元,同比增长13.1%,比全市GDP增幅高出2.2个百分点,增幅在台州市9个县(市、区)中位列第二,从业人员达37809人,占全部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的45%.增长16.1%。
三是产业互动融合的势头正逐渐显现。近年来,温岭紧紧围绕“三产兴市”目标,积极实施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战略,不断强化政策引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营造出良好的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环境。根据温岭市政府课题组对行业若干制造企业的调查表明,温岭20%的制造业企业有外包研发服务需求;50%的制造业企业有委托第三方物流的业务;80%的制造业企业有咨询服务方面的需求;40%的制造业企业有售后服务的需求。为此,温岭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大物流、大旅游、大商贸、大海运、大楼宇、大会展为重点,大力发展专业市场、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商务咨询、质量认证、信息与软件等服务业,推动生产业和生活业集聚发展,形成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聚合力。2009年第一季度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8.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2%。
2.瓶颈制约
一是生产业人才不足。人才资源总量不大,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偏低,专业素质不高,高层次服务人才更是短缺。从业人员中,中高级职称人员8230名,仅占生产业从业人员的18.25%。人才不足背后反映的是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和文化环境的缺失。温岭市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对生产业人才培育的支撑作用还很薄弱。由于历史原因,温岭市的文化底蕴不足,人文素养欠缺,社会处于片面追求利益、忽视文化品位的状态。而人类的创造性劳动,需要高强度的信息流和高层次的文化环境来支撑,正是这些因素的缺乏,不仅使本地人才的成长缺乏丰厚的土壤,也使外地人才望而却步,引不进,也留不住。
二是产业配套和服务条件欠佳。从总体看,温岭制造业在较大程度上沿袭了片面追求速度,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增长方式,未能形成企业价格联盟、多层次错位竞争的局面,企业普遍存在着产品附加值低、同质化、市场竞争力差、抗风险能力弱等通病,多年来延续的“产品雷同一低价竞争一利润太低带来创新动力不足一生产更多更低价的雷同产品”的恶性怪圈一直无法打破.全市省级及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仅4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为12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1.95%。而国际企业界普遍认为研发经费占销售额5%以上的企业才有竞争力,占2%仅能维持。温岭尽管消费水平较高,但现代服务业发展远远没有跟上人们的需求,尤其是对服务国际化大公司来说,在生活、教育和卫生医疗配套服务等方面层次都欠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企业、产业间协作配套能力差,未能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合理有序的发展格局,产业集群程度低。
三是服务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竞争,不仅是现代制造业之间的竞争,同时更是现代服务业之问的竞争。从三次产业结构看,虽然2007年温岭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8.74%,但分别低于浙江省的平均水平,服务业目前仍以交通运输、金融服务等传统行业为主,发展层次较低。这表明温岭目前服务业发展的速度相对缓慢,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任务还很艰巨。主要表现在:(1)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总体上尚未摆脱“低、小、散、弱”格局,还存在总量规模偏小、产业层次偏低、竞争力偏弱等突出问题。(2)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严重缺乏大项目的带动,尤其是缺少标志性的亮点工程,形不成品牌效应。(3)生产业还无法为制造业提供有效和满意的服务,生产业所包含的大多是服务业中较高层次的行业,生产业发展的相对滞后直接影响着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也制约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4)商贸设施建设不能满足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消费资金外流现象突出。
四是政策支撑、规划引导不够.扶持政策方面过去长期向工业倾斜,第二产业比重居高不下,服务业扶持政策效应还未充分显现。政府引导服务业发展的功能薄弱,服务业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在规划和操作层面缺乏整体引导,造成服务业的功能分区不明确,服务业发展的集聚和辐射功能不强,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系统优势。具体表现在:(1)服务业尤其是科技研发等新兴产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较高,从业后还须不断进行技术培训和更新,因而人力资源成本较高。但目前的税收政策把生产企业等同于工业企业,执行相同的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税率,教育培训投入又不能作为成本在税前列支,加重了企业负担,不利于这些企业做大做强。(2)市场准入的前置条件设置过高,加之部分行业尚未全面放开,一些由政府部门下属事业单位脱钩而来的中介机构往往与部门藕断丝连,实行垄断经营,民营资本进入困难重重,服务业发展动力明显不足。(3)政府有关部门对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性没有形成共识,在工作上表现为各唱各的凋,缺少相互配合与支持。市财政每年用于眼务业发展的扶持资金只有2000万元,专项用于生产业的就更少。(4)生产业融资困难,经营风险很高。这些企业大多没有自己的土地和房产,向银行申请贷款很难。研发、创意、软件、信息等产业具有高风险特点,且缺乏风险投资机制加以保障和扶持,政府的科技政策和项目评估体系也不适应这些产业发展的要求。
三、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的路径
1.加强产业关联,务实互动融合的基础。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都是工业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具有知识、信息与技术相对密集、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一方面,先进制造业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是服务业产出的重要需求部门,许多服务业部门的发展必须依靠制造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是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发达的生产业,就不可能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部门。围绕传统优势产业的优化升级,大力创建特色产业基地,组建一批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外观设计等特色产业工业设计中心、产品策划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物流中心等专业服务平台,以此促进传统产业与服务业的融合。
2.培育产业集群,推进制造与服务的和谐共生。产业集群不是仅仅某个产业或领域内企业群体的简单集合,而是涉及制造部门和科研、教育、金融、贸易、物流五大服务部门,是一个产业关联度高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不仅仅是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地域空间上的累积和区际间的流动,而且强调在集聚过程中知识、技术等要素的重新组合与创新,以及本地熟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产业集群是保证各种行为主体相互之间各种活动具有更高效率的一种有效经济组织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集群是工业基地的根本特征和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因而在产业互动发展中,要充分认识产业集群的重要作用,实施集群化发展战略,通过培育创新型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发展园区经济,形成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发展重点产业的上游、下游相关产业,增强配套能力,提高产业链的竞争力;消除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为企业和产业依据市场规则向某些区域聚集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和鼓励同类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规模和特色。就温岭而言要重点抓好汽摩行业、泵与电机、金属制品装备业、鞋帽服装、船舶制造、塑料制品、水产食品、新型建材等制造业与科技服务、金融服务业和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的融合。不仅要关注制造业生产加工环节,更要把上游的研发、下游的市场营销等纳入产业集群体系,延长产业链。不仅要关注制造业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更要关注金融、保险、物流、教育培训等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
3.增强自主创新,破解互动融合的现实问题。为适应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新形势,应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实现模式,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制定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政策,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支持企业组建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鼓励和发展专业化的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工业设计和节能减排服务业,促进各种形式的知识流动与技术转移。重点扶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龙头企业,对品牌创立、管理与延伸服务进行战略规划,由传统的接单经营转向品牌经营,加快从生产加工环节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环节延伸,促进产业价值链攀升。
4.集聚产业人才,克服互动融合的瓶颈制约。实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互动融合发展,关键在于拥有一大批专业性强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和创新意识强的企业家。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谁创造出新的满足社会需求的知识产品,谁就占有竞争的优势。随着企业的飞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证。通过科技人才和经营人才的创造性工作,能形成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当前温岭的发展,与来自全国及全球优秀人才的集聚分不开,在今后的产业融合中,培育具有国际经营管理水平的群体,以及百万技术熟练工人,特别是熟悉世贸规则、通晓国际惯例、擅长国际交往的金融、保险、贸易、中介等专业人才,迫切需要更广泛地聚集一批领军人才,统领产业融合进程。
5.优化研发投入,构建互动融合的信息平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是建立在信息化平台上的。传统制造业需要进行信息化改造,先进制造业更是集中体现为信息科学技术的运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将不断延伸,融合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大。现代服务业中的金融、保险、物流、营销等需要通过现代信息科学、网络技术,将不同的经济主体、活动过程联结在一起,并且这种信息技术的应用本身就是服务过程。因此,加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是融合的物质基础和载体。为此,要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搭建公共信息平台,加强区域信息合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从而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打下信息基础。
6.转变政府职能,改善互动融合的机制环境。产业互动融合使得原有产业的产业链与价值链发生迁移,多个产业的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各环节进行重新组合,这些具体过程的发生需要一个良好、宽松的外部支持环境,发掘最大潜力的创业环境是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根本动力。为顺应产业融合这一趋势,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促进产业融合及产业的健康发展,从政策层面为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提供最大力度的支持和保护。在相关政策和资金、技术、税收等方面,对制造企业开展现代制造服务活动并对现代制造服务企业给予一定的支持和扶助。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对于有利于制造业升级、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放宽审贷条件、项目融资、设立现代制造服务业产业投资基金的方式,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和引进外资,积极安排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同时,政府要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加强诚信建设,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和市场经济秩序,最终为企业的创业、投资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7.发展区域协作,拓宽互动融合的外延空间。对一个区域来说,产业的有效升级转型一般有两条路径:一是沿着产业层次的不断提升,即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从轻工业向重化工业演进,这是众所周知的产业升级路径;二是沿着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价值链提升,即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从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从生产普通零部件向生产核心部件转化的产业创新升级模式。由于区域和全球化的联系日益增强,区域产业创新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要与其他地区和全球产业价值体系相融合,使创新要素跨区域和在全球流动。因此,要加强与世界范围内公司的合资、合作,吸引区域公司的资金、先进技术,尤其要吸引跨国公司在本地设立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管理中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集团到国外投资,积极参与国际区域竞争,推进产业发展融入更大区域乃至全球产业价值链。
参考文献:
[1]李江帆,毕斗斗,国外生产服务业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