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运趋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铁路货运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铁路货运趋势

铁路货运趋势范文1

关键词 鄂赣闽铁路通道;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铁路干线

一、日本国铁路运量增长极限案例分析及其启示

日本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铁路运输量也会持续增长吗?

(一)日本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和货物周转量案例分析

在表1中收集日本21年旅客周转量可知,日本国家旅客周转量从1980年至1992年呈现逐年增加的发展趋势,1993年至2009年多年中日本旅客周转量呈现波动下降的发展趋势。表中旅客运输周转量1992年最高,为4023亿人公里,2005年最低,为1460亿人公里。2000年及之后的年份表中七年中日本旅客运输周转量在2600亿人公里以下。2007年至2009年三年稳定在2500亿人公里上下波动。

在表2中可知,日本国铁路货运周转量数据1980年为393亿吨公里,超过了300亿吨公里,而其它二十年铁路货运周转量都低于300亿吨公里,这二十年货运周转量年平均为238.36亿吨公里。值得注意的是表2中1998年至2009年间的九年的铁路货物周转量数值都低于年平均238.36亿吨公里。

(二)日本国案例分析之启示:日本国铁路运量增长极限客观存在

从表1和表2分析。日本铁路旅客周转量和货物周转量21年的数据表明,日本铁路运量存在增长极限。旅客周转量2600亿人公里成为日本的客运极限,货物周转量240亿吨公里成为日本近期的货运极限,这成为提供日本国铁路发展趋势的一个证据。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日本国客观存在的铁路运量增长极限对中国具有借鉴意义吗?

二、京沪铁路线和京广铁路线案例分析

(一)案例1:京沪(津沪)铁路线存在铁路运量增长极限

从表3可知,从旅客运量分析,京沪铁路线在1997年至 2008年中国客运量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2008年至2011年中国客运量则逐年减少;旅客周转量1997年至2010年波动中增长趋势,2011年的旅客周转量为66534百万人公里,比2010年旅客周转量80421百万公里少13887百万公里。从货运量情况分析,1997年至2007年表中货运量逐年增长,2008年至2011年3年中年平均货运量为5501.75万吨。从货物周转量看,1997年至2011年货物周转量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2004年之后京沪铁路线货物周转量多年没有超过100000百万吨公里水平,2007年至2011年5年中年平均货物周转量为83654.4百万吨公里。可见,京沪铁路干线存在旅客周转量和货物周转量运量增长极限。

(二)案例2:京广线铁路旅客运量未到达增长极限

从表4可知,京广线1995年比2007年铁路客运量多25万人。为什么12年后铁路客运量从数量上减少了呢?从表4中也可知,京广铁路1995年开始下降,1996年到2001年连续6年上升,2002年之后到2007年6年的铁路客运数量一直低于2001年14352万人的数量。2008年之后京广铁路客运量逐年缓慢增加。从旅客周转量分析,除个别年份外,京广铁路的旅客周转量的数值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从表4可知,京广线货运量呈现波动式下降的趋势,1998年货运量比13年后2011年的货运量减少了29万吨。从表4可知,1996年之后的京广铁路货运量15年的数据在7000万吨上下波动。1997年至2011年15年京广货物量运输的年平均量为7138.47万吨。京广铁路的货物周转量1995年达到最高值,为188373百万吨公里。1996年后京广铁路货物周转量数值呈现波动下降的大趋势。1997年之后的14年京广铁路货物周转量的数值小于150000百万吨公里。1998年至2011年得14年货物周转量的年平均值为134069.9百万吨公里。

综上所述,京广线货物运输量数据表明达到了铁路货运运量增长极限,但是旅客运输运量增长没有达到旅客运量增长极限。

三、中国京广、京九两铁路干线和日本国铁路比较分析及启示

(一)京广铁路线、京九铁路线和日本国铁路密度比较分析

从单位平方公里的铁路公里数,即铁路密度分析,日本的铁路密度为530.33公里/平方公里;东部京沪铁路线北京、天津、山东、安徽、江苏和上海铁路密度为477.2公里/平方公里;中部京广铁路线北京、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和广东铁路密度为128.82公里/平方公里。东部京沪线所在两市四省的铁路建设水平接近日本的铁路建设水平。京广铁路线通过的中部省份的铁路建设低于日本铁路建设铁路密度水平。

(二)京广铁路线、京九铁路线和日本国铁路铁路运量极限思考

通过表1和表2分析,日本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和货物周转量运量增长极限客观存在。中国两大铁路干线京沪线和京九线案例比较分析看,中国京沪铁路干线的旅客运输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都快接近运输的一个极限水平。一个猜测:一条铁路干线运量发展极限客观存在。

(三)启示:鄂赣闽三省铁路建设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福建、江西和湖北三省土地面积47.41万平方公里,人口1.3965亿。日本土地面积为37.78万平方千米,日本人口1.2762亿。福建、江西和湖北三省铁路密度为173.96公里/平方公里,大大低于日本铁路530.33公里/平方公里水平。鄂赣闽三省铁路营业里程2011年8299.72公里,低于日本2009年铁路营业里程20036公里。鄂赣闽三省2011年旅客周转量为1306亿人公里,低于日本2009年旅客周转量2536亿人公里。鄂赣闽三省只有货物周转量2011年1839.52亿吨公里,高于日本2009年货物周转量221亿吨公里,但关键是日本为海洋货运运输特别发达的国家。由此可知福建、江西和湖北铁路建设大大低于日本铁路建设水平,鄂赣闽铁路通道建设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四、大力建设鄂赣闽铁路通道作用和通道建设建议

(一)大力建设鄂赣闽铁路通道作用

通道是通往外面的道路,大力建设鄂赣闽铁路通道使得鄂赣闽三省区域经济发展前途更加美好。鄂赣闽三省铁路交通一体化有利于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在地理空间的扩散;有利于地方政府、企业组织和个人取得多赢发展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寻找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方法、途径与措施。武汉、南昌、福州和厦门四城市在铁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深入开展协作,制定铁路交通合作细则、合作路径和机制,形成互利共赢的区域经济共同体。武汉要成为中部地区的龙头,必须加强武汉和南昌的高铁交通联系,因为武汉到南昌高速铁路联通,将大大顺畅武汉、南昌、福州和厦门经济文化旅游联系。重点建设的武九客专专线增强赣鄂两省交流,也是国家规划的“五纵五横”综合运输走廊武汉至台北支线的组成部分。综上所述,建设鄂赣闽高速铁路通道是实现三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鄂赣闽铁路通道存在的不足和进展

一方面,铁路交通建设合作思想认识不足,目前南昌没有通达武汉的高铁。在国家高速铁路规划网上,江西省杭长铁路客专江西段和昌九城际高铁成倒“丁”字形。昌九高铁有点像断头路高铁,不通畅。武汉到南昌的武昌客运专线虽然十分重要,仍未建成。江西省与湖北省没有高铁连接是交通一体化短板。铁路交通建设合作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的不足将影响鄂赣闽三省铁路交通建设合作。另一方面,鄂赣闽铁路通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南昌至福州方面的向莆铁路取得进展,预计2013年10月通车。这是江西和福建铁路通道建设的巨大成就。

(三)大力建设鄂赣闽铁路通道建议

鄂赣闽三省铁路建设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大力建设鄂赣闽铁路通道,重点建设以武汉、南昌、福州和厦门连接的高速客运专线和高速货运的发展。近期重点建设武九客运专线的建设是重中之重。第一,规划南昌到武汉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必须早日建成。重点建设武九客运专线,促成昌九城际铁路武九客运专线全线高铁连接,南昌到北京届时将高铁直达客运专线,南昌借道京广高铁进京快捷通道。第二,鄂赣闽三省加强铁路建设合作。鄂赣两省建设南昌至北京的武九高速铁路,改变南昌到北京的列车平均耗时在16小时现实,促进环鄱阳湖经济圈更好融合武汉经济圈的发展。江西和福建则重点建设和运营好向莆铁路。第三,鄂赣闽经济圈铁路交通示范区以运输需求为导向推进铁路交通枢纽的一体化发展。加强以铁路客运为主的枢纽一体化衔接;完善以铁路货运为主的枢纽集疏运功能;提升铁路客货运输服务质量;统筹铁路枢纽建设经营。政府方面则需要维持铁路运输通道秩序,维修保养运营好铁路,保障铁路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交通通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stats.gov.

cn/EB/OL.1996年-2012年17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

铁路货运趋势范文2

[关键词]世界铁路;运输发展;现状;趋势;启示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9-0083-02

1世界铁路运输发展现状水平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先后进入稳定持续增长阶段,交通运输业发展进入了平稳增长期。铁路由于在运能、成本和低碳等技术经济特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经济全球化和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许多国家铁路发展尤其是高速铁路建设比较迅速。尽管如此,世界铁路基础设施网络的总量规模较前十年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仍然基本上保持稳定;但在发展过程中,路网结构得到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高速铁路在铁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人们出行则更加注重了运输服务品质和水平的提升,更多关注运输的安全性、高效、便捷、舒适以及可持续性。

1.1运输能力:基础设施网总量规模基本保持稳定

据世界银行WDI数据库统计,目前可获得的约40个国家(包括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日本等)的铁路营业里程合计约70多万千米;2003年这一数据还有80万千米,铁路网规模有所下降。近年来,部分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越来越重视铁路在低碳经济中发展的作用,并实施了高速铁路战略,铁路网规模出现了温和增长趋势,中国铁路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但是,绝大部分发达国家(如法国、德国、波兰等)由于在工业化中期过度加快了铁路网建设,现阶段在公路、民航行业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下,铁路网出现了不同程度地萎缩。总体上来看,近年来世界铁路网总量规模基本上维持稳定。

1.2运输结构:大宗货物运输市场和亚洲客运市场蓬勃发展

从铁路客货运输市场结构变化趋势看,近十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及新兴经济体经济的快速增长,世界铁路客货运量及周转量总规模总体上呈现出稳步增长趋势。但是对不同国家而言,铁路客货运输量规模及结构变化差别较大。货物运输市场上,运输量增长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俄罗斯和印度。受地理空间布局、资源分布以及经济需求的强力拉动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俄罗斯和印度对长距离大宗货物譬如煤炭、矿石、钢材等运输需求较大,货运量总量规模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大宗货物运量的增长;美国经济拉动影响相对较弱,但受资源空间结构、沿海国际贸易等因素的影响,大宗货物多式联运运量增长较快。世界铁路客运量增长主要集中在亚洲市场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增长以及客运专线铁路大规模的开通运营,中国铁路客运量增长迅速,2000—2012年年均增长7.27%;印度由于经济增长的快速拉动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铁路客运量年均增速也达到了7.68%;日本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铁路网发达,铁路客运量总量规模较大。欧洲市场和美洲市场铁路客运量增长比较缓慢,年均增速分别在2%和1%左右。

1.3运输服务:更加注重服务品质和水平的提升

西方发达国家在完善铁路网络结构的同时,更多强调“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舒适”的运输服务。1990—2010年,英国铁路安全事故率从1%降到了0.1%以下,美国和欧盟的列车正点率从91.5%上升到98.7%;2000—2010年欧洲国际货物列车平均速度从20千米/小时左右上升到80千米/小时以上;英、德、法等国家所有铁路运营商为休假和商务出行者提供包括信息、预订客票和付款在内的全面在线服务;发达国家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新型铁路机车数量不断增加,给广大旅客带来更加舒适温馨的旅行环境。

2世界铁路运输发展趋势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铁路发展的宏观背景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国家调整并实施了新的运输发展战略,以适应可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区域经济协调、构建综合运输体系、国际通道建设等方面的需要。在此背景下,世界铁路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铁路运输发展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2.1运输能力:以快速、大运量、低碳为比较优势特征的高速铁路逐渐成为世界各国铁路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

高速铁路具有速度快、安全可靠、经济实惠、运载量大、环保等优势,被各国政府视为铁路复兴的重要推动力。各国力图通过扩大高速铁路的辐射范围,为旅客提供高质量的运输服务,增加铁路经营效益。从全球来看,高速铁路建设已由最初的日本和欧洲,迅速向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以及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扩展。在亚洲,日本新干线已贯通本州岛,在建、计划建设及未来规划建设的高速铁路建成后,将构成完整的高速铁路网。在欧洲,各国规划建设的高速铁路在各国境内延伸成网,同时欧洲联盟在整个欧洲范围内规划建设泛欧高速铁路网。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巴西、印度、澳大利亚等国正在积极开展高速铁路建设前期工作。可以预见,未来10~20年将会是全球高速铁路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世界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为铁路运输能力的全面提升提供了保障。

2.2旅客运输:朝着高速化、舒适化与联合运输方向发展

列车速度是衡量铁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近30年来,随着世界铁路网络结构不断优化完善以及高速铁路技术不断地创新与应用,世界各国铁路列车速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目前,日本、法国、德国铁路最高运营时速达到300 千米/小时,法国地中海线和东欧线最高运营时速可达320千米/小时,2007年4月,法国高速铁路试验速度更是创造了574.8千米/小时的新纪录。未来随着世界各国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铁路客运将继续朝着高速化方向发展。乘车舒适化是旅客出行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近些年来,许多国家为了加强铁路的市场竞争能力,除了提高客车速度外,还十分注意旅行环境和条件。一方面不断改进车辆悬挂装置和减振性能,使客车运行平稳;另一方面不断采用新的车内布置,增设空调、取暖设施,提高旅客的乘车舒适度。此外,为吸引客流,提高综合竞争力,国外铁路公司还与其他运输方式运营商开展联合运输,甚至涉足公共汽车、出租车等领域,延伸服务链条,使旅客享受便捷的无缝隙运输服务。例如,法国铁路公司与法国航空公司签订了使用统一客票开展旅客联运的协定。德国的DB.AG公司大举向城市公共运输领域扩张,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公共汽车运输公司。

2.3货物运输:朝着重载化、快捷化与物流化方向发展

重载运输已被国际公认为铁路货运发展的方向,成为世界铁路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一些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煤炭矿石等大宗货物运量大的国家,重载运输发展尤为迅速,如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南非等。为满足货主对货物时效性越来越高的要求,发展快捷货物运输已成为世界铁路发展的必然趋势。法国铁路快速货物列车平均运行速度由以往的120~140千米/小时普遍提高到160千米/小时,多采用“夕发朝至”模式开行;日本铁路货物列车全部实现了直达运输,开行直达货物列车和集装箱直达列车,直达列车的最高速度为110千米/小时以上,窄轨铁路上货物列车的最高速度达到了160千米/小时;美国的铁路快速货运服务网络包括160个大城市,几乎覆盖整个美洲大陆,在铁路快速运输系统中,大部分路段的最高速度可达125 千米/小时,部分线路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145千米/小时。为应对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国外铁路纷纷采取货运物流化战略。例如,在德国,DB.AG公司2002年全资收购了STINNES物流集团,德国铁路公司2005—2006年并购了美国全球物流公司,利用该公司的全球营销网络大举向物流和海运、空运领域扩展。在法国,SNCF公司通过控股或参股控制着150多家公路运输公司,已经成为法国最大的公路货运公司,开展公铁联运,提供全程一站式物流服务。此外,国外铁路还通过参股投资或自建物流中心、物流园区开展物流服务。

3启示与建议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铁路发展历程和趋势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结合我国铁路发展现状与问题,借鉴国外铁路运输发展经验与演变规律,为促进我国铁路健康持续发展,建议如下:

3.1进一步提升路网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率

进一步加强铁路网客货运输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讲,一是进一步扩大路网规模,增强运输供给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客货运输需求;二是优化路网布局,新建一批西部开发性新线,全面提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三是提高网络化水平,东中部地区新建一批必要的联络线,增强铁路运输机动灵活性,新建和改扩建新疆通往中亚,东北通往俄罗斯,云南通往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出境铁路通道,为扩大对外交流服务。

提高路网运输效率是国外铁路规划、建设铁路网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国外铁路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实行速差分线,并着力发展重载、多式联运等专业化货物运输网络,建设物流中心、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等路网发展举措,都体现了国外铁路将提高路网运输效率作为铁路网规划、建设的重要出发点。建议未来我国在路网建设和结构调整上,应着力构建专业化运输网络,实行速差分线,发展货物重载运输和多式联运。

3.2加快促进铁路客货运输一体化发展

运输业的发展过程是向客户提供越来越完整和质量更优的运输服务的过程。伴随着运输业不断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任何一种运输方式都不再能够孤立发展,而必须寻求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联合、协作,共同为旅客、货主提供完整运输产品。在客运方面,建议大力发展积极参与城市轨道交通,积极与其他运输方式开展客运联合运输,建设大型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实现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在货运方面,促进铁路货运向物流化方向拓展,建设物流中心,参与建设国际运输通道,在国际运输中与其他运输方式开展合作,努力满足旅客、货主对完整运输产品需求。

3.3着力提升客货运输服务品质和水平

旅客运输方面,提高运输质量和效益,满足广大旅客的要求。在不同区域开行高、中、普速等不同等级、不同速度的旅客列车;客运专线应充分考虑乘车点的设置、开行时段、停站时间、开行速度等,使更多的旅客享受到高速铁路的成果;完善客运附加服务、餐饮、保洁等,为旅客提供多种售票方式,例如电话订票、网络购票等,与航空、公路等其他运输方式的售票系统互连,增加购票途径。

货物运输方面,着力提高货运速度,提升服务质量。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按照客户要求开发多样化的快捷运输产品,满足其“多频次、小批量、门到门”的服务要求;针对高附加值运输产品的各自特点,开发不同特色、不同层次的快运产品;简化货运办理流程。推广货运集中办理工作,建设能够集中受理货主需求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通过互联网接受订单、货物追踪服务、运费结算等功能,并提供电话投诉、货物损失理赔等业务,为货主提供便捷周到的人性化服务。

参考文献:

[1]黄民,张建平.国外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及启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李建文.货运重载化是世界铁路发展的重要方向[J].轨道交通,2012(4).

铁路货运趋势范文3

查看更多《铁道货运》杂志社信息请点击: 《铁道货运》编辑部

       安全管理

        (1)关于铁路煤炭运输安全的思考 张英婧

        资讯中心

        (4)上海港海铁联运基地揭牌启用 无

        (4)云南企业铁路运输货畅其流 无

        安全管理

        (5)大秦线湖东站列尾设备运用现状分析 郎公为

        资讯中心

        (10)南宁铁路局大力提高装卸机械化覆盖率 无

        安全管理

        (11)铁路编组站作业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 尤妮

        铁水联运

        (14)我国铁水联运货物分类标准研究 张俊珊 倪少权 周钰爽

        (21)山东省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发展与建议 王景馨

        资讯中心

        (24)柳工机械首乘跨国直达班列驶向俄罗斯 无

        货运营销

        (25)铁路高附加值货源组织与市场经营探讨 郑平标 徐利民

        资讯中心

        (29)路港企绘制2013年矿石运输蓝图 无

        货运营销

        (30)关于铁路货运营销对策的思考 刘启钢

        资讯中心

        (33)成都至欧洲国际铁路集装箱直达试运班列开行 无

        (33)二连站过货量突破850万t 无

        货运组织

        (34)哈尔滨铁路局煤炭运输市场发展趋势及对策 牛欣会

        (39)丰台西站运输组织分析和对策 张爽 王俊宏 李学军

        铁路站场

        (43)提高驼峰设备可靠性的探讨 丁恩山

        集装化运输

        (47)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对策的思考 李金龙 枨红亮

        (51)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对策的探讨 王璐

        货物装卸

        (54)防止装载机装车超载的对策 高洁

        (57)铁路集装箱装卸通用门式起重机改造选型分析 沙晓峰

        资讯中心

        (60)新建锦赤铁路赤峰至朝阳北段建成通车 无

铁路货运趋势范文4

铁路运输主要分为货运和客运。货运商品的价值凝聚着运输的价值,商品的全生命周期能耗包含了运输的能耗,而货物运输的多寡又直接与各个城市的地理位置、人口结构、能源供需、经济发展等因素息息相关。

这就建立了一条:“人口数量增多、经济发展——客货运需求量扩大——能耗增多”的关系链。在保证货物供应渠道的同时,努力降低能耗成为了发展铁路交通事业的重中之重,而从城市发展角度对铁路货运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也具有广泛意义。

一、中国铁路能耗运输的现状

铁路机车包括三种: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蒸汽机车主要燃料为原煤、内燃机车主要燃料为柴油、而电力机车主要使用电能。目前我国铁路列车主要有电气机车与内燃机车两种。电力机车虽然效率高,功率大,牵引性能方面优于内燃机车,但在我国的国情下,例如在供电困难且气候恶劣的地区电力是不可能完全替代内燃机车,而且内燃机车还有很大的战略意义。

图1-1中国铁路机车能耗比例图(1980-2006年)单位:%

从图1-1我国铁路机车能耗比例可以看出,中国铁路机车能耗品种主要为一次能源的原煤与柴油、二次能源的电力。1980年原煤消耗占比达到了90%以上,1990年依然保持在70%的高位,而经过了约25年的机车更新换代与不断改进,2006年原煤的消耗量几乎为0;上世纪八十年代至本世纪初,我国内燃机车的柴油消耗量呈递增趋势,之后保持80%左右的稳定比例。随着电气化机车逐步被推向市场,其能耗比例也呈逐年递增的态势,在2006年达到了23%左右。

图1-2铁路机车保有量及能耗因子趋势图(1985-2007年)

单位:主坐标为台数、次坐标为千克标准煤/万吨公里

从图1-2可见,长久以来我国的蒸汽机车与内燃机车的总和基本保持在12000台左右,随着电力机车投入运营,我国总机车数达到了18000台以上。1990年以前我国蒸汽机车在数量上占比超过了50%,而从90年代开始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车绝对数量和比例均保持上升的态势,并逐步取代了蒸汽机车的地位。在2000年后我国开始迅速淘汰蒸汽机车,随着我国蒸汽机车相对量和绝对量的逐年降低以及电力机车的大力推进,导致综合能耗因子(综合能耗包含客运与货运能耗)也在逐年降低,其趋势将在接下来的一定时间内将继续保持。而通过货运能耗因子与综合能耗因子的比较可以看出,长久以来客运能耗因子一直低于货运能耗因子,这也导致了铁路综合能耗因子长年低于铁路货运能耗因子,且相对变化趋势比较稳定。我国的铁路货运能耗因子在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比较时已产生了相对优势,在2006年第一次低于日本的同类数据统计。

二、建构铁路货物运输能耗模型

(一)模型建立的前提

货物运输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输量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扩大。特别在工业化不断推进过程中,这个关系更加显著。本章将以上海作为铁路的一个端点,其它省级行政区作为另一个端点,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构建铁路货物运输能源模型。

上海市作为一个外向型城市,对它的研究需要建立在全国各省市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假设与其它各个单元省级行政区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相互吸引力。用各个省级行政区的货物运输量作为衡量货物吞吐能力的标准,以省会间相互距离作为影响相互吸引力的反作用,再套用引力模型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二)铁路货物运输能耗模型的基本构造

根据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规定,铁路机车能源消耗的计算公式如下:

铁路机车能源消耗=机车数目×每列机车每日平均能源消耗×每列机车每年平均运行天数

铁路机车能源消耗=总机车每日平均能源消耗×每列机车每年平均运行天数

铁路机车能源消耗=总机车全年运送每吨货物行驶每公里的平均能源消耗×两地间运送货物量×两地间距离,即(2-1)所示

------(2-1)

EC:铁路货物运输的能耗因子(千克标准煤/万吨公里)

Tij:i地到j地的货物量(t),在这里i指代上海,j指代其它省级行政区

dij:i地到j地的距离(km)

为了预测区域间货物运输量我们导入引力模型。引力模型是根据1687年牛顿提出的理论物理学中万有引力公式引申而来,其内涵包括:原指物体之间的相互引力与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不同物体间引力系数不同。

物理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赖利(W.J.REilly)将引力模型推广应用到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后,该模型就被作为研究空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之一,广泛地应用在交通、旅客流量、旅游人数预测、国际贸易、区域经济等相关研究上,其得到的结论常被作为投资决策、区域规划、项目评估等的重要依据。

在运用模型前,根据已有数据资料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以下假设:

1.用上海距离其它省会城市或自治区首府之间的铁路距离作为与各个省级行政区间的铁路运输距离,且不考虑中途机车的改道等延长运输里程的因素。

2.由于台湾省、没有对应的统计数据,故在本研究中不予考虑其影响。

3.由于未有相关数据支撑,故使用全国统计的铁路货运的能耗因子代替上海列车货运的能耗因子。

在假设前提的基础上对引力模型进行整理后,得到以下公式(2-2):

Oi=i地的总铁路运输货物发出量(t)

Dj=j地的总铁路运输货物收到量(t)

等式两边取对数:

-------(2-2)

通过多重回归分析可以拟合获得α、β、γ以及常数项lnK对应的值。

Oi=f(ACTi)Dj=g(ACTj)-------(2-3)

ACTi:i区域的影响因素;ACTj:j区域的影响因素

f()、g():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的值

诸影响因素是通过对人口、地区GDP、地区各产业GDP、人口密度等因素进行回归分析,选取影响力最大的因素。

(三)各参数处理

地区间距离、引力模型的参数,运输来回的货物量均采用现实统计的数据。

(1)地区间距离使用各省的省会或首府城市间的距离计算。

(2)引力模型的参数是以各地域的总货物发出量、总收到量、地区间距离为因变量,以货物量为自变量通过多重回归分析计算而来。

(3)铁路发出与收到货物数的估计式。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取决定系数较大的影响因素进行组合,构成预测等式。

(四)铁路货物运输量推算

1.导入煤炭影响因素的验证

根据2-3选择影响铁路货物的运输量的主要因素:

(1)有关人口的指标(总人

铁路货运趋势范文5

关键词:高铁;铁路物流;供给需求;货运量释放

中图分类号:F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2

一、背景介绍

1.高铁发展的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交通运输的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升级,对运输服务质量和水平,尤其是运输的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时效性、经济性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铁路经过多年发展,在路网规模、路网结构、运输能力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但如何提高路网的效率和经营效益以适应时展的变化,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和《铁路“十二五”规划》,我国正在规划建设“四纵四横”高速铁路,同时还将建设一批高速铁路延伸线。这些高速铁路与其他新建的时速200km及以上的客货混跑铁路、提速至160km/h及以上的既有铁路组成了我国的快速铁路网。目前,以“四纵四横”高速铁路为核心的快速铁路网已全面开工建设,截止到2012年底,高铁运营里程达9356km,居世界第一位。预计到2015年,将基本建成快速铁路网,营业里程达4万km以上。

国务院批复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将武汉定位从“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调整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显著提升了武汉在国家整体层面上的地位。

2.武汉市现代物流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武汉市物流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区域、城市物流资源与服务整合能力进一步增强。2011年武汉市社会物流总额实现17683.06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1.76%,高于全国21%的平均增长水平,社会物流总额、物流增加值、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等指标位于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武汉市物流业2012年,全市货运总量达41804.45万吨,其中,公路货运量为22442万吨、铁路货运量为10059.4万吨、水运货运量为9293.06万吨、航空货运量达到9.99万吨,占全国及我省总货运量比重分别达到1.4%和43.2%。

“十一五”时期武汉市物流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12年,全市物流相关企业达到3000多家,是2005年的2倍。以武汉商贸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物流骨干企业加速成长,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市A级物流企业达到63家,在中西部城市中处于前列。TNT中国区总部、德邦物流华中区总部、国家邮政局华中区域物流集散中心、顺丰快递全国陆运集散中心等一批国际、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和项目落户武汉,增强了物流企业整体实力,为提升武汉市物流地位奠定了基础。

但是,与深圳、广州、上海、成都等城市相比,还没有一套针对物流企业在项目用地、税收减免、交通管制、公路收费等方面的配套实施细则。在实际运营时会遇到类似土地规费偏高、市区配送车辆管理手续繁杂等一系列难题。全市尚未建成统一的物流信息公用平台,导致不同企业、市场和运输方式之间难以实现高效对接,与国际国内的先进水平差距明显。与此同时,大多数物流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都比较落后,条形码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企业资源管理等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水平较低。

二、武汉物流业货运量供求分析

1.武汉市物流业面临着巨大的货运需求

2012年,武汉市生产总值突破6500亿元,汽车、钢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四大产业产值均突破千亿元,带来了对现代物流服务的巨大需求。

2009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确立武汉为全国九大物流区域、十大物流通道中的中心城市和枢纽城市、全国二十一个物流节点城市之一。便利的交通条件、多层次的路网结构和物流信息化基础,使武汉市在大宗货物的吞吐能力上具备效率优势和比较竞争优势,形成了大宗货物、快件、工业制成品等的聚集规模,极大地刺激了武汉市对物流运输的需求。

“十二五”时期,武汉市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国家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的发展目标,经济将实现跨越发展。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武汉市发展物流业的基础支撑条件和政策环境具有比较优势。在国家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中,武汉市的战略地位日益显现,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全国首家物流配送应急保障动员中心、国家级煤炭储备基地、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国家稻米交易中心、国家航空应急投送保障基地、武汉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库等相继落户武汉,这必定释放出更大的物流需求,武汉市的物流运输业也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2.现有铁路货运能力难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发展高铁势在必行

2011年武汉市社会物流总额实现17683.06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1.76%,高于全国21%的平均增长水平,2011年全市货物周转量达到2644.18亿吨公里,比2010年增长16.8%,其中铁路货运量1226.6亿吨公里比2010年增长7.16%。但是,目前武汉物流总体上还属于低水平、粗放型发展阶段,处于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过渡阶段。

由武汉市统计年鉴数据发现,铁路货运量、铁路货运周转量、武汉市GDP的增长率为正相关关系。但是,铁路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增长率明显低于GDP的增长率,铁路发展受限,货运满足率一直低于50%,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对物流运输的需求。

下图为“武汉市铁路货运量占总货运量比重”:

对图表的分析发现自1997年以来,武汉市铁路货运量占总货运量比重下降趋势明显,至2011年,所占比重已不足25%。说明武汉市铁路货运发展已滞后于公路、水路及航空等货运运输行业的发展速度。

通过对以上图表数据的分析,武汉市铁路货运量的供给已开始慢慢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同时,发展多式联运,需要的是各种运输方式协同发展,共同进步,就目前情况而言,铁路货运发展的滞后减缓了物流业多式联运的发展。

三、客运高铁的发展对铁路货运量的释放

既有京广铁路是全国南北向的重要运输干线,承担着繁重的客货运输功能。目前,京广线换算密度已经达到1亿吨/公里,远超国际上超繁忙干线的标准。客货混行不仅通过能力有限,且客车的提速和货车的重载形成严重矛盾。煤炭、钢铁、成品油、粮食等是京广线的重点运输物资,京广线南段分布着湖北、湖南和广东省10家火力发电厂,每年耗煤约3000万吨。

1.促进不同区域间货物流通,降低了物流成本

中国铁路货运满足率几年来一直维持在35%左右,大量货物被迫选择成本高于铁路约4倍的公路运输。运输结构不合理造成中国物流成本远高于发达国家。中国物流成本约相当于GDP的20%,美国、德国物流成本相当于GDP的10%左右,日本约为6.5%,运输成本占物流成本的一半以上。武广高铁开通后,相应既有铁路年货物输送能力增加8760万吨。全社会货运量中的铁路运输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节约社会物流成本212亿元。

以国内快递业为例,目前,国内快件运输80%是用汽运,15%是航空,但受到地域等限制,依靠铁路等其他形式的还不足5%。国内目前“试水”高铁的快递仅邮政速递、顺丰等少数几家,地域也较为局限。两年前,顺丰便酝酿依托高铁物流网络以降低成本,并频与高铁接触合作,在高铁正式运营前,利用未载运乘客的“探路车”运送快递。顺丰速运相关负责人表示,利用高铁的物流体系,其成本相比航空运送至少节约了50%,且受天气制约的因素比前者要小得多。

2.高铁的开通为铁路运输带来全新模式,释放大量货运量

武广高铁开通前,受运能饱和的限制,铁路每年实际只能满足50%左右约1500万吨的煤炭运输需求。沿线一些大型钢厂原材料供应和成品外运,每年也仅能满足60%运输需求。据铁路部门消息,武广高铁开通后,京广线货运能力提升了10.9%,有效满足了长期受限的煤炭、石油、粮食等重点物资及港澳外贸货运的运输需求。业内人士预估,当前京广线上还有100多对客车在运行。高铁网络全线贯通后,这100多对列车全部停运让道给货运,那么京广线的货运能力,将从现在的4000多万吨,提升到1.2亿-1.5亿吨。

高铁的出现,提高的不仅仅是客运速度,也为铁路运输带来了一种全新模式,对于铁路货运乃至整个物流业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是实现客货分运,促进运输效率提高。在铁路运输方面,长期以来,由于存在货运列车避让速度更快的客运列车的问题,使得既有线上货运的运输效率低下。高铁开通后,即可取消既有线上的部分客运列车,特别是速度较高的高等级列车,从而使货车避让时刻减少,甚至未来能实现平图运输,使铁路货运的运输效率显著提高。高铁的开通,使京广线将逐步实行客货分流,可使区域内的铁路网更加灵活,与全国的客货交流更加方便和快捷,将大幅扩充货运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煤炭、石油、粮食等重点物资的运输需求,推动区域内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是开行高速集装箱专列运输,以释放更大的货运量。高铁开通前,由于既有线路运力饱和,而在高铁开通后,释放的运力可以直接利用既有线路开通定班集装箱专列。2010年,铁道部批准建设的全国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一―武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正式开通运营,年作业能力可达160万标箱。随着高速路网的完善,越来越多的集装箱专列将陆续开行,武汉地区的集装箱等货物可更加便捷地与武汉新港、天河机场及高速公路网等展开铁水、铁空和铁公联运,更经济地运往全国各地。目前,铁道部正在部分物流中心城市兴建铁路集装箱集散中心,相信随着高铁路网的完善,越来越多的集装箱班列将陆续开行,这对降低我国的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节能减排都具有积极意义。

3.开展高铁运输,有利于构建绿色物流

当前,“转方式、调结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领域的主旋律,节能减排是其重要方面。我国高铁大量采用“以桥代路”,有效减少了对沿线城镇的切割,节省了大量土地。高铁更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首选交通工具,采用电力牵引和再生制动,可以节约大量能源,尤其是宝贵的石油资源,高铁的低碳环保获得国家的大力支持,并成为今后基础建设的重要工程。

参考文献:

[1]林仲洪,余巧凤.关于高速铁路开展快捷货物运输的探讨.2012-07-27.

[2]盛光祖.努力开创铁路科学发展新局面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服务[J].铁道经济研究,2012(1):1-12,26.

铁路货运趋势范文6

一、运价补贴是通行做法

铁路运输的密度经济、范围经济及资产的专用性决定了铁路运输具有自然垄断特征。自然垄断下,运输服务由一个厂商提供比两个或多个厂商提供具有更低的成本。对于铁路运输供应方来说,按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定价,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或短期亏损最小化,但并不会使社会效益最大化。由于铁路运输与人民群众生活关系密切,不能仅仅追求经济效益,还应注重社会效益,灵活的补贴和定价则可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对铁路客运进行补贴是维持铁路客运充分供给的有效方法,也是当今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如美国铁路客运由Amtrak公司独家提供,美国政府对其进行补贴。德国和法国则对铁路客运进行了细分:法国将低等级客运看做是基本品,定低价并进行补贴,而将高等级铁路客运交由市场定价。德国则对区域客运进行政府指导价并提供补贴,长途客运则交由市场定价。而印度、俄罗斯等国也对部分铁路客运提供补贴。

现阶段,我国政府并未对铁路客运明确提出补贴的原因有二:一是过去一段时间我国铁路客运还不具备充分供给的能力,是一种短缺经济状态,铁路客运并未补贴,也未亏损。二是铁道部实际是以总公司身份来安排铁路运营和生产,在集团化公司框架下实现了交叉补贴。

交叉补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首先,交叉补贴使得统一运价具有可操作性。铁路运输成本高于中心区域,若以成本加成定价方法进行定价,则不同区域甚至不同线路的运价都是有差异的,如此繁复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具有操作性。相比来说,在交叉补贴的前提下进行统一运价则要容易操作得多。其次,铁路低于平均成本定价造成对铁路的补贴,带动地区铁路网的建设和完善,对于促进区域市场交易、经济总量增加以及社会福利提升都有积极意义。

二、定价和补贴应体现灵活性

对铁路进行分类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补贴和实施区别化的定价原则,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运输资源。

在我国现阶段,铁路货运仍以大宗货物为主要运输对象。这些物资基本是市场交易行为,应对其进行市场化定价。而客运,尤其是普速客运或小区域客运是一种基本品,对客运定低价可以保证基本社会福利的供给。货运按市场定价,客运定低价意味着在集团化运营模式框架内货运补贴客运模式的选择,这种模式具有充分的现实依据。从我国实际情形来看,适度提高发达区域、繁忙干线的货运价格并不会使实际货运运量变少,即货运的需求弹性小;而现阶段大量客专及高铁的建成和运营使铁路客运的实际运量需求弹性大,根据拉姆齐定价原则,需求弹性小的货运定高价,弹性大的客运定低价,可使社会福利纯损减少。

高速铁路建造成本远高于普速铁路,成本收回周期较长,造成我国高速铁路的巨额债务。同时,由于速度快、间隔时间短,其运能大约是普速铁路的3到4倍,空余的供给能力及巨大的固定成本投入,使得高速铁路运输服务的边际成本远低于平均成本,因此即使运价低于平均成本,只要高于边际成本即可回收部分成本。

高速铁路强大供给能力和可替代运输方式的激烈竞争都使客运买方市场特征显现,因此,高速铁路客运更宜采用差别定价、效率定价或营销运价策略。如在运输非高峰期,适度进行价格折扣,以达到增加运输收入、平稳运输供给的目的。实行效率定价还需考察不同季节甚至一周或一天的不同时段特定线路的旅客出行特征,根据客流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开发出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运价动态调整体系,既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运输资源,又增加高铁的价格竞争力。

三、铁路运价改革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