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的应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无机化学的应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无机化学的应用

无机化学的应用范文1

关键词微课;无机化学;教学

前言

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发展,微课模式已经逐渐应用于教育体系,其可以充分的运用教学资源,强化学生的课堂体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1]药用无机化学是医学院的专业课程,但是对于化学基础相对较为薄弱的学生而言,内容较为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2]而采用微课模式,则可以较好地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提升药用无机化学的教学效果。

1微课

微课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大纲的引导下,通过微教学来解决课堂的难点教学内容,涉及微教学、微测验以及微讨论等环节,[3]其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微课属于多媒体教学的一部分,是对传统多媒体教学的延伸,通过微课教学模式,可以实现对课程的重点互动,以此来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另外,微课虽然具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不建议应用于整个教学环节,将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对知识难点进行针对性教育,可以显著提升教学效果。

2微课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意义

在微课教学中,其对于无机化学教学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课程的本身而言,无机化学的教学内容较为枯燥,教师在药用无机化学的教学中,[4]通过枯燥的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尤其针对难点教学内容,更加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而通过微课模式进行教学,可以将其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兴趣,从而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第二,微课模式在无机化学的教学中,可以丰富教学模式,常规的教学相对较为单一,而将微课模式融入到药用无机化学教学中,则可以采用微动画、微测验以及微实验等方式来提升教学效果。

3微课模式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3.1梳理知识点

在药用无机化学的教学中,采用微课模式中的梳理方法对知识点进行梳理,通过点深入到面,加强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要以理论和实践相融合为主,[5]在教学中,如果采用压缩知识的模式,将无法达到深化主题的功效,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微课模式的应用中,需要对知识点进行重新梳理和构建,以此来发挥相应的教学效果。如在配位化合物的教学中,包括概念以及命名等方式,可以选择具有知识联系点的内容来进行设计,可以从配位键的形成进行延伸,对于命名可以从基础命名开始,之后分别介绍复杂的酸根离子等内容,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微课模式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内容,同样对知识点进行延伸,达到理解药用无机化学的目的。采用案例教学法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兴趣,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例如在配位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煤气中毒的案例进行延伸教育,讲述人体氧气的存储和运输过程,在血红素载氧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氧分子会与亚铁离子进行配位,因而学生可以了解到煤气中毒过程,在一氧化碳与亚铁离子配位的情况下,会导致患者血红素失去功能,造成患者窒息,通过该案例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可以通过微课模式加深学生对药用无机化学的理解。

3.2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将微课模式融入到药用无机化学教学模式中,需要合理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而将微课模式融入到药用无机化学教学中,则可以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如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视频,通过视频讲述配位化合物的发现过程,介绍狄斯巴赫如何在无意中发现配位化合物普鲁士蓝,并且通过微课,可以强化学生的课堂体验。在微课模式的教学中,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设计精细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来提升学生的兴趣,通过设计案例的方式来开展配位化合物教学,如可以通过铅中毒案例来进行教育,患者需要服用依地酸二钠钙,可以与毒性金属形成水溶性配位化合物,经过患者的肾脏将毒素排出体外。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依地酸二钠钙的结构特征以及无机化合物的配比,引导学生总结化学物配比的经验。总之,将微课模式应用于药用无机化学教学模式中,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3.3教学内容设计

在微课模式的应用中,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逐渐提升教学质量,其主要教学内容设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微视频进行教学,在药用无机化学的教学中,将配位化学物的发现过程制作成为相应的视频,如研究人员发现配位键的过程,通过视频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对生活的观察,继而可以提升微课模式在药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价值。第二,将微动画应用于药用无机化学的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可以将其制作成为相互结合的动画,通过动画模式来展现共价键的结合过程,其可以详细阐述药用分子的结合,通过图像的展现能力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理解程度。第三,将实验应用于药用无机化学教学中,对于具有实验条件的重点教学内容,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来开展实验教学,通过视频来引导学生进行反复实验,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的时间紧张问题,学生通过视频可以在课后自行练习,有效提升了学习效果。第四,将微讨论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在药用无机化学教学中,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掌握微课模式的相关重点知识,以此来提升教学效果。

3.4建立反馈体系

将微课模式应用于药用无机化学教学中,需要建立相应的反馈体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反馈体系,可以从多角度来客观评价学习成果。如在配位化合物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微课进行习题演练,在硫酸铜中加入氨水,可以形成深蓝色溶液,之后滴加氢氧化钠以及氯化钡,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同时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思考题,如柠檬酸化合物为什么可以治疗缺铁性贫血?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联想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另外,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定期的对教学内容进行反馈设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内容,可以相应地改进教学方法以及内容,以此来提升教学效果。

3.5建立无机化学微课平台

在药用无机化学教学中,建立微课平台,可以延伸学生的课外知识学习,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如在药用无机化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常见药物的学习材料公布在网络平台,并且将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延伸,在知识体系中添加药用无机化学的发现、原理以及演变过程,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提升对药用无机化学的兴趣。同时在平台的构建中,可以设置完善的教学模块,将教师课堂视频、课后测验、难点指导以及一对一教学等模块融入到平台中,以此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4结语

微课模式属于新型的教育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将其融入到药用无机化学教学中,可以显著提升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对其在药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介绍了梳理知识点、多元化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内容、建立反馈体系以及建立微课平台等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为药用无机化学的教学效果提升带来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朱玲.浅谈互联网+时代将微课、慕课、优课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以无机化学为例[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6):98-99.

[2]陈晓姣.微课在药学专业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3):70-71.

[3]黄薇.以《化学键和分子结构》为例,谈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6(17):218-219.

[4]王睿.基于PBL模式下的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7):220-223.

无机化学的应用范文2

>> 互文性理论与汉英翻译教学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无机化学双语教学中的难题 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的依互关系探讨 多媒体技术在中医药院校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在药学专业无机化学教学中渗透生物无机化学的思考 应用生物无机化学研究探讨 双向知识流动:校企联盟互依平衡的基础 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自探互教模式”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生物无机化学课程教学中的一些探索与尝试 无机化学实验课教学的实践研究 无机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的研究 实验引领教学模式在职教无机化学课程中的运用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绿色环保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模式探索 大一无机化学双语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教学方法探索 “多媒体教学”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无机化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应用 试论多媒体在高校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2.

[3] Hakuta,K.Bilingualism and Bilingual Education:A Research Perspective [M].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1990: 27-43.

[4] Nobel Prize,http:///,2012.

[5] 教育部[2001]第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C].教育部,2001.

无机化学的应用范文3

关键词:分组式教学;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无机与分析

化学是是研究化学基本原理、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及其规律和化学分析、简单的仪器分析的方法及其应用的课程,该课程是深入学习其它大学化学课程的基础。目前该门课程是我校化工、轻化、环工、生工、制药等专业的本科一年级学生专业基础课,共80学时,开课时间为第一、二学期,基本操作与化学基础实验24学时,第一学期开设,化学与仪器分析实验36学时,第二学期开设。使用的教材是浙江大学主编的“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课程组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教材的内容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涉及的四大反应和化学反应平衡的内容整合在一起讲授,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与分析化学中沉淀滴定原理、氧化还原滴定方法和试样分解结合在一起讲授[1]。无机与分析化学理论课课堂教学中,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在课堂上学生提出疑问的机会少、相互交流的机会少。在讲到一些理论性较强、较抽象的章节如物质结构基础这一章时,往往有大部分同学觉得很难理解继而丧失学习的兴趣。为了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有必要认清单纯运用讲授法的缺点,改革教学方式,将分组式教学引入到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中。

一、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中单纯运用讲授法的弊端

(一)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

在无机与分析化学的理论课上教师往往采用讲授法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虽然在传授知识方面是高效的,但如果教师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体验,往往会使讲授内容枯燥乏味。如果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不注重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那么这样的课堂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学生在无机与分析化学课堂上相互交流的机会少,他们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广阔发展空间被限制在狭窄的认知领域,他们的情感体验被忽视,他们的个性得不到发挥。容易产生“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学习状态和厌学情绪。

(二)不能因材施教

学生个体的智力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差别,不同地区高中化学学习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没有系统学习过化学,有的学生参加过化学竞赛并获奖,这就需要针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因材施教。而在大班授课时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基础好的学生容易“吃不饱”。往往在讲授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时,学习基础好、肯在课后用功的学生和学习基础不好而又不肯在课后用功的学生在几节课讲完之后就会有很大的差别。学习用功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作业,课堂上能跟住老师讲课的思路,学习不用功的学生抄袭作业,课堂上不注意听讲。长此以往,会出现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最终影响考试成绩,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和让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提高和自由发展。

(三)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从教师那被动地“听”来知识,依赖于教师帮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渐形成学习上的惰性,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培养,沉闷的课堂氛围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往往会形成教师讲课讲得很清楚,学生听起课来很明白,做起题来很迷糊的状况。如果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教师不注重学法指导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就更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四)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一言堂,课堂气氛沉闷,对于上课不提问学生的教师来说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的课堂就是满堂灌。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培养,更不利于培养学生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课堂上既没有学生的合作交流与讨论,也没有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以学代思、重学轻思的现象十分普遍,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思结合。实验作为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巩固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照方抓药,虽然基本操作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但创新思维并没有得到锻炼、创新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鉴于单纯运用讲授法存在以上缺点,教师探索了分组式教学在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在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分组式教学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除了有低层次的需求如生理需求、安全需要外,还有高层次的需求如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2]采用分组教学能够有利于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更高层次的需求。分组教学是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使学生在组内有明确的分工,学生完成自身所分担的任务,通过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小组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中运用分组式教学能够调动每一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充分展示自我,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等都得到提高。在实施分组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将学生科学分组、合理分工,对小组内部学习活动严格监督、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同时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总结与指导。

三、应用分组式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科学分组、合理分工

由于是大班授课,因此如何科学地分组、合理分工是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将学生按寝室分组可以方便学生课后的交流学习,是一种可取的分组方式,经过教学实践证明,采用按学生学号分组、按学生自愿分组、和按寝室分组三种分组方式中,按寝室分组的学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高于其他两种方式分组的考试平均成绩。按寝室分组后,每个行政班有4~5个小组。每小组6名学生。分组后要明确各组员在小组的任务,设立组长1名,负责组织组内的成员学习与讨论等;记录员1名,负责记录小组内各位同学的学习表现;材料员1名,负责收集学生讲课所需的资料;汇报员1名,负责向教师反映组内学生学习情况;检查员1名,负责检查组内学生作业情况;监督员1名,负责监督各组员是否履行自身的职责。组长可以根据组内同学的情况调整各组员的负责事项,教师可以根据情况调整组长。

(二)严格监督、合理考核

学生在小组内的学习及课堂表现,与其平时成绩挂钩,并由组内的记录员协助教师完成平时成绩的记录工作。如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平时成绩按回答问题的情况加0~2分。主动讲课的学生按讲解内容和讲课情况在平时成绩中加2~4分。如果学生无故旷课或不能及时交作业等,则该组的每个成员的平时成绩都要扣分[3]。如果在期末考试中某小组学生的成绩没有不及格的,则该组平时成绩每人加1分。

(三)加强指导、注重沟通

分组式教学将一些难度不大的教学内容分成若干部分让不同小组学生自己讲解,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所讲内容简介的理解,另一方面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充分地锻炼和提高。这种方式打破了理工科课堂沉闷的气氛,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间的互帮互助、团结共进。将学生分组并布置适当的任务后,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告诉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一方面在课前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讲课资料,如讲课用的讲稿等,指导学生制作PPT,在学生上讲台之前进行必要的试讲把关;另一方面,在学生讲完之后师生进行必要的总结和点评,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点,掌握学习的难点,了解讲解过程中哪些是值得肯定的,哪些是存在问题的。

(四)注重总结、及时反馈

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总结分为每节课的课堂小结和每章讲完后的章节小结。课堂小结要针对学生课堂讲课情况及时纠正讲解内容及方法上不恰当之处,鼓励和表扬学生讲解独到的地方。章节小结要提纲挈领,以图示的方式(如图1)帮助学生记住学习重点,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要求学生在每学完一章内容后自己将本章内容总结到一张纸上,使学生掌握原子结构、元素与化合物基本性质、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反应和络合反应有关理论及计算,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方法。对于学生的作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小组内批改作业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讲解,以免影响后继学习。

四、分组式教学在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一)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分组式教学实现了在课堂上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转变,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教师在讲前言课时将本课程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讲清楚,做好分组和任务布置。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互相合作、共同学习,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机会增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热情。教师提前布置的教课任务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学生的学习与交流由课堂到课外,让学生提前学习、做“小先生”的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好无机与分析化学的自信。

(二)活跃了课堂气氛

让学生分组学习、讨论,讲授部分内容,对活跃课堂气氛起到了显著的效果[4]。课堂上经常爆发出学生们对同学鼓舞的掌声。教师在讲课时经常提问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把重点内容转化为问题提问学生。如在学习物质结构基础时四个量子数是一个重点的内容,在学习这部分知识后提问学生四个量子数的取值和意义。教师告诉学生每一组量子数都是薛定谔方程的合理解,一组量子数确定后就能够描述特定的电子运动状态。要求学生将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运动状态区别开。同时,在讲这部分内容时通过讲一些科学历史故事如密利根油滴实验、光电效应的发现实验等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

(三)实现了因材施教

在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为了避免好的学生“吃不饱”,后进生跟不上,教师将搜集到的多个学校的教学课件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业余时间学习。利用分组学习充分发挥不同学生的才智,在小组内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化学基础好的学生教基础差的学生,学生间互相学习,利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与小组间竞争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四)提高了学生能力

通过分组学习,让学生在组内担任不同角色,讲解部分内容,既培养了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提高了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制作课件的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内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互助精神,增强了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学生通过承担组内责任、在学习过程中团结协作,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实现共同进步[5]。

(五)促进了教学相长

让学生走上讲台自己讲授部分教学内容有助于教师熟悉学生的理解方式,更有利于教学相长,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作为指导者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学习提供各种信息,因此需要查阅更多的资料并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了解查阅文献的基本方法。教师在课后加强了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对学生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给予及时点评并让学生做出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在无机与分析教学中应用分组式教学法并不是完全抛弃讲授法,对于一些难点的内容还是应该以教师讲授为主,小组讨论为辅,否则完全让学生代替教师讲授不容易把难点讲透,学生们听不明白就容易引起畏难和厌学情绪。分组式教学法实现了因材施教,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对传统的讲授法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贾之慎.无机与分析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52-57.

[3]张华山,郭小峰.“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与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13(10):49-51.

[4]何春元,余维虹.高等数学大班课实施“分组讨论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大学数学,2010(5):15-17.

无机化学的应用范文4

0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化学方面的不断研究,其知识点越来越繁杂,无机化学科目对于大学新生来说是学习的重大难题,且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化工专业中无机化学的学习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以对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献出微薄之力。

1 新时代对化工专业学生学习无机化学的意义

1.1 科技的飞速发展对无机化学的目标要求

随着当今时代不断的发展,物质资源区间的逐步增大,科技的迅速发展,其都离不开化工类产品的支撑。无机化学作为培养化工专业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课程,也是化学、生物制药、环境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作为化工专业的学生,无机化学是专业课程基础中的基础。不仅为我们在本专业的学科上打好基础,同时也培养我们在其他专业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更广泛地完善自我,具有很大的理论性和实际应用性能,甚至可以影响一个学生一生的学习。

1.2 新兴的教育体制对无机化学的教育要求

新兴的教育方法将无机化学作为高中和大学化学课程的对接点,但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教育模式逐渐转变为大众式教育,而且,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有很多,学生的基础跟素质也同步趋于大众化,因此,无机化学的教学内容不应该只着重于教学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注重学生本身能力与实践的培养。而现在仍然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对无机化学知识进行传授,这种教学方法太过单一,不能提起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兴趣,同时教师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导致其主观创造能力不强,严重缺乏主动性,这样的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到的知识太多,但却无法实际应用到生活当中去,很难满足新的教育模式。因此,对无机化学的教育改革至关重要[1]。

2 分析无机化学的现状

迄今为止,无机化学的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很大强度上阻碍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升,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化学信息库的庞大与无机化学有限的课时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化学的科学研究在不断深入,无机化学知识越来越丰富,无机化学相应的教科书也越来越丰富,其中不仅包含了化学最基本的元素周期知识与化学平衡,更是增添了许多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及结构化学等物理化学知识。例如新疆师范大学无机化学课本有500多页,但是只设有50多课时,但是,想要在短时间内透彻的学习并掌握这些内容,显然很难做到。因此,大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当中对授课方式选择、课程讲解的方式以及对学生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2.2 学生本身条件的短缺

无机化学针对的是刚刚步入大学课堂的新生,学生们刚刚走进大学的校门,学习方式还停留在死记硬背的传统方式上,相比于高中时期的题海战术,面对课时少且涉及的知识面广、思维跳跃性强的大学课堂,会有很强烈的抵触心理,在学习的初期,他们很容易轻视这门学科、眼高手低,随着课堂速度的加快,对知识的积攒越来越多,待课程进行到中后期,其所面临的信息量大,并且只涉及少量的练习题,心理准备不充分,逐渐发现学习起来很费力,时间久了就会茫然不知所措,慢慢导致产生焦躁不安、厌烦等一些负面情绪,甚至到后来直接放弃,这样会更加影响他们在本学科以后的学习。另外,他们刚刚走进大学的校门,对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同时也是由高中向大学,由依赖向独立自主转化的过程。在高中时期,他们可以依赖父母与教师,但是现在,学生们往往会不知所措,多数学生都会反映,走进大学之后教师所讲的课程知识繁多,并且速度很快,大多数学生根本不懂教师讲的内容是什么,而且课后看不懂教科书,从而致使教师讲的速度快,学生理解不了的现象。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教师缺少了对学生积极性的引导以及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启?l,忽略了学生的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对于大学的授课模式,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

2.3 教学内容老套,局限性很强

在近30几年的授课过程中,无机化学的主要内容一致都是以化学元素周期、物质的结构变化以及化学反应的作用原理作为最基础的教学内容,知识点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并且偶尔还会体现一些高中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比如无机化学中的元素部分,只是内容杂乱无章,但在教材中通常只写出材料,很大强度上缺少了理论对化合物的指导作用,学生听课的时候会感觉平淡无味,大大减少了学生对无机化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2.4 模式趋于传统化

以教师、课堂、教材三点结合成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无机化学科目的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学生主观感觉无机化学在课程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等无非是英文字母的存在以及一些数字的计算,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学生整体对无机化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进而阻碍了学校为社会培育出创新型人才,做不到新兴的教育模式对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2.5 师生之间的陌生,沟通阻碍

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学生对教师有一种胆怯的因素阻碍着师生之间的沟通。大学教师普遍出现的特点是极少会与学生沟通交流,甚至大多数学生每个星期只与教师见面的次数只在一次到两次。相比之下,高中时期教师则无时无刻不出现在身边,师生之间相处也非常融洽。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在逐步减少,并且大部分的学生与教师之间整年都无沟通。对学生来说,只有在可见才会有机会与教师互动,尽管多数的学生都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但是却缺少了沟通途径。

3 改革内容、目标以及解决问题的关键

无机化学课程改革的效果根据教学内容的改进来提高,在进行教学改革时,

要充分运用最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无机化学的整体教学水平,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3.1 精简教材,抓住重点,突出难点

无机化学主要讲述的是元素周期、物质结构以及化学反应原理,在传授课程的过程当中,既要结合与高中课堂上无极化学之间的联系,同时还要完美的协调其与分析化学课程、物理化学课程、有机化学课程等之间的联系,把握好同一知识点在不同学科当中的联系,尽量防止出现重复的部分出现,尽可能的精简课程,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3.2 加强无机化学对本专业的针对性

以本专业的企业发展、就业方向为前提,有选择性的对课程知识进行传授,抓住重点,形成化学、工程以及应用等相结合的全方位培养模式。化工专业的教学改革应该主要体现在教学课程整体性能的基础上,在原有的教材当中选取最适当的教学内容,将主要部分知识点讲清楚,让化学原理与专业知识巧妙的相结合[2]。

3.3 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相应的沟通交流平台

针对学生与教师之间沟通少的问题,可以建立网络交流平台等,让学生能在发现难题的第一时间与教师进行沟通,包括课程问题以及生活问题等,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拓展知识面,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3.4 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是检验一个学生对本门学科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师教学方法的检查,很多学生在平时不学?,在考试之前突击,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考试方式,比如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做出打分,结合期末考试得分,分别占据总分的不同比例来对总成绩做出打分。从而实现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达到通过考试来检查教学效果的目的。

无机化学的应用范文5

[关键词] 绪论 科研前沿 兴趣

绪论课作为新课程的第一次课,无论对教师顺利开展该门课程的下一步教学工作还是学生学好该门课程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无机化学》是药学专业首批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但刚入校的大一新生对化学的认识仅仅局限于抽象概念、化学方程式和相关计算,而对化学在生产、生活、医药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一堂成功的绪论课十分关键。学生往往对一门新课的第一节课充满期盼、新奇和学习的热情,绪论课在教学内容上应该让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最感兴趣最为关心的是化学与他们的专业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学习这门课程在他们未来专业发展中能发挥什么作用,因此绪论课在内容设计上要求突出化学、药学及医学的学科特点和内在规律。实践表明适当讲解关于无机化学在新药研究开发过程中的前沿内容,对于提高药学专业学生学习无机化学的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一、化学与药学

药学科学的任务是研制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身体健康,保护劳动力的药物,并揭示药物与人体及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无论是合成药物的研发、天然药物的提取,还是药物剂型、药理和毒理研究,都要离不开化学知识。

针对药学专业的学生,进行绪论课的教学中以“医药”为桥梁在化学与药学之间建立关联,让学生明白,学好化学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中药研究过程中,要想搞清楚中药中起作用的有效成分,必须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分离提纯,然后研究药物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在对病理、药理、毒理的解释过程中也离不开化学的知识。新药研究开发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对一些具有优良活性的天然产物进行结构修饰,以期获得药效更好,生物利用度更高,毒副作用更小的新药,这些工作的进行更离不开化学,通过这些科研知识的讲授,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好药学必须以学好化学为前提,从而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无机化学与药学

无机化学与药学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联呢?结合近年来中药配位化学的研究成果,可以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无机化学对中医院校药学专业的学生学好后续课程的重要性。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药有效成分越提纯疗效越差。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在中药中起作用的不是纯粹的有机成分,中药真正有效成分是有机成分与无机金属离子之间结合而成的配合物,这可能是由于有机成分和金属离子之间具有协同、拮抗作用存在,有时候二者结合,还能降低某一成分的毒副作用,甚至有时还会产生新的生物活性。更有甚者,是某些有机成分单独存在时无明显药效,但与无机金属离子结合后却具有显著的药效。药物在与金属离子作用后可以改善其溶解性,增加其生物利用度,从而增强其疗效,甚至可以产生新的药理作用。

目前,对一些药物活性分子进行结构修饰后与金属离子作用合成新型药物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如β-榄香烯是我国自行从中药莪术中提取的一种抗肿瘤有效成分,已被批准为二类抗癌药物应用于临床,其细胞毒性及不良反应均小于一般的化疗药物,且对肝、肾功能无损害,无骨髓抑制,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和提高免疫功能的双重疗效,研究还发现β-榄香烯对已耐药的肿瘤细胞仍敏感,不易产生耐药性。然而,β-榄香烯属挥发油类,水溶性差,不易为人体所吸收,科研工作者为了改善它的性能,对其进行结构修饰,在β-榄香烯分子中引入氮、氧原子,然后将其与人体内一些必须的微量金属元素作用生成配合物,这样可以提高药物的水溶性、抗肿瘤活性及其靶向性。这些最后发挥药效的配合物正是无机化学研究的内容,因此,可以给学生灌输要想在药学研究中有所突破,必须学好无机化学的思想。实践证明,在绪论课的教学中引入科研前沿,一方面,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增强学生学习无机化学的兴趣,让学生自己认识到学好无机化学是他们学好专业的基础,是以后工作的必备知识。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通过渗透科研前沿,培养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变被动的积累知识为知识的综合应用,同时也使他们充分体会和感受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乐趣,这将对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及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祥子,冯志君,尉艳.药学专业无机化学绪论课教学体会.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5):547-549.

[2]李武宏,杨峰,罗俊.中医学专业医用化学绪论的教学设计与体会.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2):174-176.

[3]何军,梁国刚.配位化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14(12):77-80.

[4]夏萍,张军军.中药配合物的研制.广东化工,2006,33(4):15-17.

无机化学的应用范文6

【关键词】建构主义;高职药学;无机化学;微课程开发;研究报告

一、研究概述

1.研究目的和意义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1]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高职院校的专业基础课程改革一直没有突破,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所以基础课程的改革不容忽视[2-5]。无机化学作为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必须满足专业课的需要,为专业课打好基础。微课程的开发和应用体现了教育教学思考与教育技术的结合,有以下意义:①可以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②使教师的经验能够总结下来,同时节省教师一遍遍讲解的时间,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研究教学,从而进一步完善微课程。

2.研究过程

2012年课题负责人就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微课程教学,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欢迎,为高职药学专业无机化学的微课程开发提供了可行性经验也奠定了基础。(1)专业课程调研,确定无机化学的课程标准课题组对药学专业的后续课程进行了调研,同时也广泛听取了专业课教师及用人单位的意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依据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着为专业课服务和兼顾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最终确定了无机化学的课程标准。其中教学内容分为两个模块,十项内容。第一模块:微观领域模块,包括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两项内容,此模块为有专接本、自学考试等继续深造需求的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第二模块:宏观领域模块,包括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化合物、溶液、胶体溶液、电解质溶液、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八项内容,此模块主要讲授与药物有关的无机化学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2)提炼知识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进行课程设计此环节是整个课题的关键部分,针对课程的难点和重点,提炼成25个知识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对知识点进行微课程设计。在设计时,导入问题应该来自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能更好的吸引学生进入学习情境。(3)按照设计进行微课程开发将上面的设计用多媒体表现出来就可以了,在微课程开发时,充分利用图片、动画、声音来表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4)用微课程实施教学教学中,先让学生看微课程视频,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展开思考,自己寻求答案,最终让学生明白要学习的知识点,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建构新知识的过程。(5)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反思每次学完一个知识点,教师和学生都要进行反思,教师要反思在设计和制作上是否还要改进,在与学生互动讨论的过程中是否还可改善;学生要反思通过微课程的学习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

二、结果

1.系统性的开发了高职药学专业无机化学的微课程针对分解的25个知识点,开发了相应的微课程,使高职药学专业无机化学的微课程有系统性,现已传至学校网站供学生学习,效果较好。2.微课程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成绩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完成了2015级、2016级两届高职药学专业无机化学的微课程教学,图1为2015级、2016级期末成绩分布图。从图上可以看出2015级平均分数79.7分,2016级平均分数81.8分,说明成绩有所提高,成绩分析柱状图呈现高分多、低分少的偏态分布,说明微课程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多数学生成绩优秀。3.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经验率先在国内以高职药学专业的无机化学微课程开发为例,系统性的探讨了基础课程微课程的开发,满足学生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需要,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讨论

本课题在结合现代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应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基础上展开研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首先根据药学专业的需求对无机化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重组,然后对教学内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进行了分解,在分解的基础上对无机化学课程进行了微课程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开发出了25个微课程视频,并已上传至学校网站供学生学习,这些视频易化了无机化学课程中的难点、突出了课程重点,开发出的微课程除了应用于课堂教学,还可以应用于学生的课下预习和复习,改进和提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从教学效果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看,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践证明,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符合当代高职学生的特点,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2011.

[2]张淑凤,王海杰,刘超.高职药学专业无机化学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教育教学论坛,2015,(27):260-261.

[3]张淑凤,王海杰,刘嘉坤.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30):279-280.

[4]张淑凤,王海杰,刘超.对高职基于工作过程的改革及医学生知识储备的思考[J].职业,2015,(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