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移动医疗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移动医疗方案范文1
1引言
无线网络的完善发展,对医院医疗信息管理工作而言不但是一次发展良机,也是一次重要挑战。移动医疗网络信息受安全风险的威胁,容易遭受不法分子的恶意攻击,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合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手段与方便便捷的软件系统,形成完善的数据库,能够提出科学高效的移动终端信息技术的操控手段。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医院医疗信息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并对外部影响因素供给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促进我国医疗事业长足稳定发展。
2移动医疗系统网络安全的实际情况概括
移动医疗系统的网络一般可分成移动终端、移动APP、工作站、接入访问节点、交换机、防火墙、服务器等部分[1],而典型网络拓扑见图1。
2.1移动医疗的接入主要形式
移动医疗网接入有着显著的开放性、隐匿性特点,无法基于物理层面发现其问题缺陷,而无线接入的基本形式见图2。医院本地局域网从成本、维护便利度等方面入手,一般以无线局域网接入为主。医院本地区域之内的移动医生终端、移动护理终端等仪器经过分布在楼道或者病房的无线接入访问节点直接与医院网络相连接。接入访问节点经过百兆局域网连接至楼层交换机,楼层交换机通过光纤,直接与汇聚交换机相继连接,再通过核心交换机、防火墙等装置,接入到中心机房。在接入环节中,无线接入访问节点的接入形式有着显著的开放性、隐匿性[2],所有一个移动终端都能接入,但是无法基于物理层面直观发现企业缺陷,而这是移动网络的显著特征,也是引发网络非法接入与网络恶意攻击的主要环节。
2.2移动医疗网络的安全风险
由于移动医疗网络自身具有开放性[3],这也给信息破译带来可乘之机,容易使接入受安全风险的影响。移动APP在IOS系统、安卓系统运作过程中,经过Internet与医院外网防火墙相连。外网防火墙能过滤不良IP地址,避免存在安全隐患的服务协议通过,例如常见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网络文件系统等。但是,也面临终端外部攻击的安全威胁,如若不法分子进行医疗医院信息防火墙的访问,就容易出现内部文件失窃的现象。现如今,接入访问节点在运用较为普遍的是无线传输协议802.11b/a/g/n系统[4]。其中,此系列协议由于其运用简单方便,可为网络部署规划提供便利。另外,又因其开放性促使服务集标识符可视、密码过于简单、无线路由器WEP破解等安全风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1)服务集标识符可视。主要针对无线Wi-Fi的服务集标识符广播处于开启状态,能够在任何医疗医院中的移动终端搜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不法分子提供找出网络入口的有效途径。(2)密码设定过于简单。主要针对网络管理工作者设定Wi-Fi密码过程中,习惯应用规则比较简单、长度比较短的数字与字幕、常用词汇作为医疗医院的信息网络密码。因Wi-Fi连接能够实时接入,所以容易发出警报或者用字典攻击破解。(3)无线APP接入一般会选取有线等效保密算法安全手段加以认证与加密。有线等效保密算法会经过认证请示、挑战冲击、积极影响、确认成功的4个过程展开用户认证。但是由于有线等效保护算法面临完整性校验值容易被更改、RC4算法有一定缺陷、密钥管理制度不完善、用户密钥比较短等风险影响因素。因这些风险因素,已经形成诸多软件工具,能够对等效保护密码进行破解。
2.3移动医疗网络和连接安全风险
移动医疗医院信息网络常常受到免费Wi-Fi系统影响,使其面临接入安全风险,面临局域网计算机上非法装置免费Wi-Fi软件系统或者随身WISI可提供非法无线接入。没有经过授权允许的终端仪器经过非法接入,能够访问内部保密数据导致数据泄露或者用户利用手机、平板电脑访问视频网站、下载数据信息[5],因占用可用宽带比较多,对网络系统常规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此种行为会对移动医疗医院信息网络管理带来影响,使其面临风险隐患的威胁。
3强化移动医疗系统的网络安全方法
3.1网络设施安全方法
针对服务集标识符的可视性、密码过于简便等特征,能够经过仪器设备的合理调节,将此风险危机消除,且通过医疗医院信息网络,能合理部署设置纳入针对性的操作标准[6],进一步消除平日安全风险控制工作的风险。在医疗医院信息化网络安全管理中,明确要求接入访问节点仪器需将服务集标识符广播仪器规划要求关闭、密码设定复杂,同时设置分层负责例行检查机制,交由分管仪器安全维护工作者负责,做好相应的设定检查工作,以便针对不符合规范标准的情况进行风险排查处理。有线等效保密密码因风险性比较高,可选取更高安全性的加密算法,例如WPA、WPA2加密算法等[7]。此种加密算法有着较高的安全性,所以在AP层面上,尽可能选用WPA或者WPA2加密算法。
3.2定期进行检测软件的更新与整理
针对非法接入仪器可经过装置检测软件方式展开探测分析。此种软件能够对报文IP头特点、运用层数据内容特点展开分析,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私自接入随身Wi-Fi或者无线路由器的行为。因无线路由器与随身Wi-Fi仪器持续更新,所以也要定期进行检测软件的更新与整理,从而降低系统风险。外网防火墙上可装置新型Web防火墙系统,此系统运用于超文本传输协议层与更高协议层[8],经过增强验证、超文本传输协议层状态管控、增强超文本传输协议层防护手段,能够将假冒终端有效识别,使攻击风险降低。
3.3强化移动医疗医院信息网络的安全解决方案
医疗服务器在Windows操作系统支持下,同无线终端统一装置防病毒、防木马等软件系统,交由管理工作者定期进行最新系统补丁、病毒数据库的升级处理,从而使软件系统的风险降低。利用Oracle数据库,使移动医疗医院信息网络数据库的平稳性、可靠性进一步提升,数据信息的稳定对于保护移动医疗医院信息网络大有益处。只有保障数据信息的稳定,才能提高医疗服务器的安全水平。Oracle数据库能够对各类杂乱无章的数据信息展开保护处理[9],这对于移动医疗医院信息而言意义重大。数据库服务系统的装置,可通过双机热备、磁盘容错等方式作为指标配置,使数据信息的可用性得到良好保证。所以,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对数据库实施备份处理,保证数据信息的完整性、有效性,使数据信息保持同步状态,备份相关内容,将数据丢失造成的风险隐患降到最低。针对无线终端应用需形成健全的应用管理机制,而对于医院中无线网络应用的医务工作者也需要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活动,使其业务技能水平提高,避免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意外现象,使移动医疗医院信息网络面临风险威胁。同时,还要严格认证无线终端应用者的账户密码,并要求其定期修改密码。甚至通过运用多重密码进行解锁,或者使用声音锁、指纹锁、容貌缩等加以确认[10],不但能使移动医疗医院信息网络的风险性降低,还能提高其应用效果,有效保护网络安全。另外,既要保障网络信息服务的安全性,还要管控无线终端,每日对移动医疗医院信息网络设备展开发放与回收登记,定期做好各项网络系统的排查工作,扼杀任何网络风险,保障移动医疗医院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性。严格保证无线终端不被用于其他用途,例如网络聊天、游戏等,尤其是不正规的网络游戏,容易造成病毒入侵,给医院带来不可预估的后果影响。在终端工作站当中装置双重查杀病毒系统,做好系统的升级工作,也可装置第三方软件,把MAC地址与IP地址实施捆绑,提高信息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尽可能应用苹果系统、安卓系统下的移动平板仪器,使手持工作站对于不同软件的兼容性提高。避免非正常权限以下的运作技术、自定义键盘、避免窥探等风险行为,强化用户端,提高移动医疗医院信息网络的安全加密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形成完整的移动医疗医院信息网络安全管理规范流程,能够减轻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风险,应用高强度加密算法,使移动医疗医院信息网络系统更加安全、可靠。随着无线网络的完善发展,新型攻击技术推陈出新,需要移动医疗医院信息网络系统维护工作者对其网络软件、硬件展开改进与完善,才能使移动医疗医院网络运作更加顺畅无阻。
【参考文献】
[1]宋杰,孙国强,马琏,等.医院移动医疗安全挑战及思路探索[J].中国数字医学,2019,14(1):89-91.
[2]帕哈提江·尼加提,阿不都外力·买买提.移动医疗医院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J].健康大视野,2020,4(18):294.
[3]姜丛吾.移动医疗医院信息网络安全和对策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9):140-142.
[4]徐涌.移动医疗医院信息网络安全分析及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378-379.
[5]孙央.移动医疗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1):223-224.
[6]贾楠.移动医疗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实践探究[J].数字化用户,2019,25(31):96.
[7]何钟鸣.基于云平台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0,2(4):132-133.
[8]杨洋.浅析“互联网+医疗”建设与应用模式[J].科学与信息化,2019,3(12):131.
[9]孟祥.“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移动医疗发展前景[J].养生保健指南,2019(18):366.
移动医疗方案范文2
一、指导思想
以保安全、促发展为总目标,以规范饲料经营,查处在饲料中添加和使用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为重点,以抓法制、抓监管、抓源头、抓基础为手段,着力强化饲料质量安全日常监管,全面促进饲料行业稳定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饲料质量安全水平稳定提高,饲料产品监测合格率提高2个百分点;查处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行为,杜绝在饲料中非法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行为;有效防范重大饲料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三、整治重点
(一)重点产品:蛋白原料、自配料和非蛋白氮及其类似物;三聚氰胺、瘦肉精、镇静剂类、苏丹红、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
(二)重点单位:饲料经营企业和畜禽养殖场(户)。
(三)重点区域:全县经营饲料及饲料原料的单位和个人。重点是:田园镇、柯街镇、卡斯镇、漭水镇、湾甸乡勐统镇。
四、整治任务
(一)严厉查处在饲料原料和产品中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
(二)严厉打击养殖过程中添加瘦肉精等违禁物品、苏丹红等非法添加物的违法行为。
(三)扩大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抽检范围,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四)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取缔无生产许可证、无产品批准文号、无产品标签的“三无”饲料饲料产品。
五、总体要求
(一)统一组织,落实监管责任
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要按县局的统一安排和部署。认真落实方案各项要求,对重点区域及时进行梳理和排查。
(二)细化方案,明确工作进度
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要根据总体方案,制定本辖区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明确工作进度和时间安排,做到有安排、有重点活动、有责任追究,确保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三)加强交流,及时报送信息
各乡镇畜牧兽医站2009年4月开始,每月14日和28日分两次向县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报告工作进展情况。报送材料内容包括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查处情况和量化指标,及时反映进展和成效。
(四)加强联动,形成整治合力
各级农业(畜牧)饲料管理部门要围绕本方案制定的工作目标和重点,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开展工作。要加强协调,搞好衔接,形成合力,突出成效。
六、工作安排
“保障饲料安全,推进健康养殖——饲料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总体安排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部署启动阶段(4月20日-4月30日)
1.2009年4月,根据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制定我县饲料执法年总体实施方案。
2.2009年4月,召开“饲料执法年”活动启动仪式,成立全县“饲料执法年”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部署总体行动方案。
3.各乡镇畜牧兽医站成立“饲料执法年”活动领导小组,细化整治方案,明确工作责任,要求乡镇畜牧兽医站于2009年5月10日前将活动领导小组名单上报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二)集中整治阶段(5月10日-11月底)
1.开展饲料质量安全监测,查处违法违规行为。2009年全年以蛋白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中三聚氰胺检查为重点,继续开展饲料质量安全例行检测、饲料中违禁添加物专项监管。对监管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上报、及时查处。
2.对饲料经营企业及养殖场(户)进行重点检查。县领导小组将对重点区域饲料监管工作进行督导,主要检查“饲料执法年”活动的进展及执行情况。对饲料企业和畜禽养殖基地的产品合格证、产品批准文号、产品标签、使用记录、检验合格证等进行重点检查。
3.举办中期总结暨饲料执法培训班,提高执法水平。7月,组织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交流经验,查找不足,同时督促各乡镇畜牧兽医站按照工作方案和时间要求完成全年各项任务,并组织对各乡镇畜牧兽医站饲料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执法水平。
4.举办饲料安全宣传月活动。9月,开展以各乡镇畜牧兽医站位主体的宣传月活动。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要充分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主题宣传。一方面通过对曝光的案例进行报道,对掺假售假和添加违禁药物的违法行为形成强大的威慑力;另一方面正面宣传管理部门对饲料安全所做的工作与成绩,向社会公众介绍饲料管理、科研、检测等方面的成果和成效,介绍企业保证饲料质量安全采取的措施,宣传科技成果,彰显监管成效,为饲料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移动医疗方案范文3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专项行动,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加大医疗保险反欺诈工作力度,形成高压态势,达到宣传法律法规、强化监督管理、打击和震慑欺诈违法犯罪行为、促进社会诚信和法治建设的目的。同时,进一步规范定点机构的医疗服务行为及参保人员的就医配药行为,增强医患双方遵守医保政策的自觉性,健全更加完善的医保运行和监管体系,打造全方位的阳光监管平台,保障医保基金安全运行。
二、重点任务
(一)全面复查窗口报销的大额票据。对2014年度以来窗口经办的单次大金额(1万元及以上)及单人高频次(同一参保人全年报销4次及以上)的报销票据作为重点,进行票据复查,并与就诊医院核实,确保报销票据真实可靠。如发现骗保、套保行为的向前追溯至所有报销票据。
(二)检查定点医疗机构。检查是否存在留存参保人员医保卡,冒名就诊,串换药品,挂床住院,分解收费,重复收费或利用医保卡非法谋利等行为。实地抽查面不低于本县定点医疗机构数量的三分之二。
(三)巡查定点零售药店。重点检查进销存管理以及是否存在日用品、副食品、保健品等串换行为。实地核查面不低于本县定点零售药店数量的三分之一。
(四)核查部分参保人员。对2014年以来门诊特定项目医疗费、住院医疗费由高到低排名在前的参保人员各取100名进行重点核查,查询这部分人的病史、病历,核实其疾病与配药剂量、配药品类的关联度。
(五)核查其他欺诈行为。对用人单位弄虚作假、恶意参保套取医保基金、定点医疗机构过度医疗或减免费用降低入院标准等其他违规欺诈情况进行核查。
开设举报电话XX及邮箱XX,及时收集整理有关违规违法案件线索。
三、实施步骤
本次专项整治行动从2015年7月起至2015年12月底结束,为期6个月。总体分为动员部署、梳理排查、整治处理、规范完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7月上旬)。县人社局会同县公安局、县卫生局、县财政局、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县物价局联合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XX县医疗保险反欺诈专项行动方案》,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和发放宣传手册等集中开展医疗保险反欺诈宣传活动。
第二阶段:梳理排查(7月中旬至8月初)。县医保处对本县职工医保、居民医保以及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离休干部医疗统筹、伤残军人医疗统筹等涉及的医疗费用开展内部排查,对2014年度以来窗口经办的大额票据及单人高频次的报销票据,进行票据复查,并与就诊医院核实。根据日常监管、数据分析和投诉举报等情况,集中检查、梳理重点,确保不留死角,锁定可疑人员和违规单位。
第三阶段:整治处理(8月至10月)。抽调工作人员组成检查组开展突击检查和集中整治,对集中整治期间的医保违法违规问题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对不规范的行为,责令限期整改;构成案件的一律立案查处;涉嫌违法犯罪的,按规定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县人社部门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对专项行动情况及时汇总、通报。需市外协查的可疑票据,统一报市医保中心统筹安排。建立典型案例、重大违法违规案件查处进展情况通报制度,营造宣传舆论攻势氛围,对违法犯罪分子形成震慑。
第四阶段:规范完善(11月至12月)。认真总结专项行动中好的做法、经验,把专项行动期间形成的有效措施以及经验制度化、常态化,健全和完善医疗保险运行监管长效机制。结合此次专项行动,深入剖析,抓住医保基金监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对策措施,健全部门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医保基金监管体制和方法手段。
四、具体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医疗保险反欺诈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长由县人社局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县人社局和县公安局分管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县人社局、县公安局、县卫生局、县财政局、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县物价局等部门职能科室负责人以及县医保处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人社局养老和医疗保险科,具体负责全县职工医保等反欺诈专项行动。同时,各部门确定一名联络员及时通报专项行动工作进展、主要成效、重大案件和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二)明确职责分工。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履行各自职责,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工作实效。人社部门负责专项行动方案组织实施的牵头协调;负责医疗保险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负责检查规范定点机构的服务行为以及参保人员的就医配药行为,对定点单位及参保人员的医保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负责异地就医医疗费用核查;负责排摸收集定点单位(参保人员)医疗保险欺诈案件线索,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违法案件。公安部门负责对专项行动中涉嫌犯罪的案件进行立案侦查和依法查处;与相关部门共同建立重大医保诈骗案件沟通和信息反馈机制。财政部门负责专项行动的经费保障;负责指导财政医疗票据的规范使用,对医疗票据的真伪进行鉴定,并对专项行动中发现的财政票据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卫生部门负责督促县内医疗机构积极参与专项行动,对专项行动中发现违规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处理。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流通环节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监督检查,对专项行动中发现违规的定点零售药店进行调查处理。价格主管部门负责对定点单位医药价格和收费行为等进行监督检查,对专项行动中发现的价格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移动医疗方案范文4
关键词 伊布利特 胺碘酮 房颤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042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1],在年龄超过60岁的人群中发生率超过4%,长期发作易使心房内产生血栓和血栓脱落引起栓塞,可使中风发生率较普通人群增高5倍,同时引起或加重心功能不全。因此恢复窦性心律不仅可以改善症状,提高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增加脑血流量,减少血栓栓塞并发症的机会,还可以降低病死率。所以房颤的复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旨在观察伊布利特房颤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和安全性。
资料与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6月对45例患者行房颤复律,均符合下列条件:①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房颤患者,持续时间<48小时或48小时~90天,经胸超声证实无心房内血栓;②左房内径(LAD)≤50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55mm;③左室射血分数(EF)≥50%,无明显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④未用过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者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停用5个半衰期以上;⑤年龄18~75岁;⑥既往无尖端扭转型室速(Tdp)发作史。受试者排除标准: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有Tdp发作史,QTc间期≤440ms患者,低血钾;病窦综合征或平均心室率<55次/分;舒张压≤50mmHg或≥110mmHg;收缩压≤90mmHg或≥180mmHg,心衰≥Ⅲ级,有肾衰史或呼吸衰竭、合并哮喘病、慢性肺心病患者,肝功异常,ALT,AST为正常上限2倍以上。
方法:观察方法采用随机、单盲、阳性药对照研究复律方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接受伊布利特治疗患者于10分钟内均速静脉注射1mg伊布利特,间隔1O分钟后,即未达终止给药指标,再予10分钟内均静脉注射1mg。B组接受胺碘酮治疗,初始剂量3~5mg/kg,静注10分钟或300mg/3小时,维持剂量10mg/(kg•日),使用时间24~96小时。
观察指标:患者给药后均应卧床休息,建立静脉通路,从给药前开始心电、血压监护,并予给药前即刻及给药后10、30、90分钟和4小时记录心电图,询问症状并观察有关阳性体征,做好紧急除颤准备,并备静脉镁制剂,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则延长监护时间,直至药物不良反应消失。在给药中若出现:①转为窦律;②QTC>550ms;③心率<50次/分;④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时,立即停止给药。
疗效判断标准:①有效:开始给药后90分钟内转为窦性心律的为有效,在开始给药后90分钟~4小时转为窦性心律,仅予以记录,不做统计分析;②无效:用药后未转复。
结 果
临床疗效分析:17例发作时间<48小时的房颤患者,有9例进入胺碘酮治疗组(转复6例,有效率66.7%);8例进入伊布利特组(转复7例,有效率87.50%),二药转复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8例持续时间>48小时的房颤,有12例进入胺碘酮组(转复6例,有效率50%)。16例进入伊布利特组(转复12例,有效率75%),伊布利特转复有效观察明显高于胺碘酮(P<0.01)。两组不同时间转复情况的比较,依布利特组在给药后0~90分钟内转复15例(61.7%),胺碘酮组5例(23.8%);依布利特组90分钟~4小时内转复4例(16.7%);胺碘酮组转复7例(33.3%),两组在2个时间段内转复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转复时间的比较,依布利特组44.62±67.47分钟,胺碘酮组106.23±58.73分钟,有显著性差异意义(P<0.01)。
安全性评价:伊布利特反应为短阵室速1例,室性早搏2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均未处理而自行消失。胺碘酮不良反应为低血压2例,胃肠道反应2例,窦性心动过缓3例,未处理而自行消失;尖端扭转型室速(Tdp)1例,给予电复律后纠正。
讨 论
移动医疗方案范文5
慢性咳嗽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其是指咳嗽时间持续在g周(也有学者认为3周)以上,又无明显肺部疾病证据。本人采取中医冬病夏治FBP方案治疗慢性咳嗽,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60例患者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13~68岁,平均(58±7)岁,50岁39例。随机分为2组,中药外敷组(A组)30例,西药注射组(B组)30例。经统计学处理,2组条件齐同,具有可比性。
1.2 观察方法:治疗前后观察咳嗽、咳痰、气喘、肺部音等临床表现,胸部X线片,并作血液流变学检测。
1.3 治疗方法:
1.3.1 A组:自拟白芥子外敷散由白芥子24g,生甘遂15g,元胡24g,细辛15g,白附子18g,丹参30g,洋金花15g,芫花15g,公丁香15g等药组成,治疗时以上药物共研细末,用鲜姜汁及少许白酒调为稠糊状,分别摊在6块直径约6cm大小的牛皮纸上,先按摩华佗夹脊穴、双侧足三里穴及风池穴各5~10分钟,然后将上述药膏贴敷于双侧心俞、肺俞、膈俞、肾俞等穴位处,用塑料布覆盖,胶布固定,时间约1.5~2.0小时。贴敷后5分钟,患者自觉局部发热、瘙痒、胀痛,局部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均为正常现象,不需特殊处理,3日后即可恢复正常。较大的水泡常规消毒后,用注射器抽出渗水,涂敷红霉素软膏。以上治疗每年三伏天各进行1次,3年为1个疗程。
1.3.2 B组:按摩双侧定喘穴,患者自觉背部发热后,6号针头直刺该穴位,约3.3cm(1寸),有酸胀及麻木感后,注射丙种球蛋白,每侧各2ml,并在双侧腋窝皮下注射转移因子各2ml;肌注核酪注射液2ml,每年三伏天各注射1次,3年为1个疗程。
1.4 疗效判断标准:临床控制:咳嗽、咳痰、气喘等症及肺部音消失,细胞免疫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恢复正常;显效:咳嗽、咳痰、气喘等症明显好转,肺部音明显减少,细胞免疫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有效:咳嗽、咳痰、气喘等症好转,肺部音减少;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临床疗效比较采用检验,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t检验。
2.结果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而多发的呼吸道疾病,病因和病机复杂,一般认为其病理特点是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道狭窄或痉挛,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呼吸困难、咳嗽、哮喘等。属祖国医学“哮证”、“喘证”、“痰饮”等范畴。《证治汇补》中说:“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喘”。其病位在肺,发病与外邪侵袭及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正如《内经》中所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咳不喘”。支气管哮喘多为寒痰阻肺,常因六七情诱发,使肺气闭阻,胸阳不振,痰饮内伏,正如《脉因证治》所说:“哮喘之因,痰饮内伏,结成窠臼”。寒从中生,聚湿生痰,致成哮喘。其特点正如《仁斋指方・咳嗽方论》中指出的“惟夫邪气伏藏,痰涎浮涌,呼不得呼,吸不得吸,于是上气喘息”。我们观察到,支气管哮喘长年反复发作,寒痰阻肺,病机演变过程常有二种情况,一为累及脾而致运化失职,二为累及肾,肾阳不足,胸阳不振,气化无力,营卫失调,故我们采用“冬病夏治”法能起到祛除伏邪、消除痰饮的作用。支气管哮喘长期反复发作,又可导致机体正气不足,气虚则血瘀,临床上常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血液粘稠度增加。
支气管哮喘治疗上之所以采用“冬病夏治”法,是针对痰饮者,当以温和,而上焦气化,只有靠胸中大阳,《普济方》中说:“背为胸中之府,诸阳受气於胸中而转行於背”。反复哮喘,必伤阳,阳气不足,无力温散痰瘀、血瘀,瘀不消必重伤阳气而形成恶性循环,故我们取背部俞穴,按摩得气,再加三伏天药物贴敷,正是调和营卫,疏通经脉,调畅气机,改善微循环,振奋诸阳,清肃胸中伏邪,因此具有良好疗效。
“冬病夏治”中药外敷方以《张氏医通》白芥子涂剂为基础方,加入洋金花、芫花、丹参、白附子、少许白酒,其作用为扶正祛邪,温肺降浊,开窍逐饮,行散消痰,解痉定喘,宣肺散寒,通调水道,活血化瘀,辛开苦降。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这些药物具有抗菌、抗敏、解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我们遵循“治未病”的中医治则,采用“冬病夏治”法治疗支气管哮喘60例,结果表明,中药外敷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西药注射组,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背部俞穴贴敷后,在压力及温度的作用下,药力随俞入肺,灌精气而营阴阳。三伏天人体气盛,此时用药,药物容易随穴入归肺而发挥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分期和疗效的评定标准.中华结核和呼吸疾病杂志,1994;7(3):186
[2]谭光新主编.呼吸系疾病现代治疗.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48
[3]陈贵廷,杨思澍主编.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259
[4]李传方,高尔鑫.哮喘病因病机治则探讨.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5;4(4):1820
[5]刘增昌,李振华,李瑞军,等.达肺膏药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新中医,1986;18(1):2224
移动医疗方案范文6
【关键词】 糖尿病Ⅱ型;门冬胰岛素50;门冬胰岛素30;二甲双胍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21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292-02
双相门冬胰岛素50(BLASP50)是一种双相释放胰岛素类似物制剂。由50%的门冬胰岛素和50%精蛋白结合的结晶门冬胰岛素组成。对于摄入碳水化合物相对较多的中国患者能较好的控制血糖。如果在早午餐前分别注射BLASP50,晚餐前注射BLASP30,即BLASP50-50-30方案用药,且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16周的疗效。评价此方案是否可以作为强化降糖的又一有效,安全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①年龄≥18周岁。②目前每日2次使用预混人胰岛素合并或不合并口服降糖药至少3mo。③糖化血红蛋白(HbA1c)≥7.5%且≤12%。④空腹血糖>7.0mmol.Lˉ1。⑤体重指数(BMI)≥23kg.mˉ2且≤40kg.mˉ2。排除标准:①有二甲双胍使用禁忌症的患者。②试验前6mo内曾使用过氢唑烷二酮(T2D)类药物治疗超过1mo者。③哺乳期妇女、孕妇、或计划12mo内妊娠者。④近三个月发生过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昏迷者。⑤严重心、肝、肾功能损伤者。共入选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T2MD患者80例。
1.2 试验药品 双相门冬胰岛素50(诺和锐50)3ml,100u/ml。双相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3ml,100u/ml。二甲双胍(格华止),500mg/片。
1.3 治疗方法 80例入选者经过4wk导入期,在导入期受试者继续胰岛素治疗。但停用其他口服降糖药物,继续或改为二甲双胍治疗。没有使用过二甲双胍的受试者,以0.5g.d-1为起始剂量,如已使用二甲双胍,剂量≤1g.d-1的受试者,则以1g.d-1为起始量,使用二甲双胍剂量>1g.d-1的受试者。则按当前剂量直接加量,在4wk导入期中,二甲双胍剂量将每周递增0.5g。直至最大耐受剂量2g.d-1。
导入结束后,试验组给予BLASP50-50-30方案,按25%-25%-50%(早餐-午餐-晚餐)分配。早餐和午餐前皮下注射BIASP50注射液(丹麦诺和诺德公司)。晚餐前皮下注射BIASP30注射液(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口服二甲双胍,(商品名:格华止,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联合治疗。在整个治疗期,依照剂量调整指南(表1)调整胰岛素剂量。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维持此剂量或扩大调整剂量。以达到餐前血糖控制目标≤6.1mmol/L,见表1。
1.4 ①治疗前后FBC和HB1AC。②治疗前后8个时间点血糖谱。③治疗结束的每天胰岛素类似物用量,并观察体重变化及低血糖的次数,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变化,及有无不良反应发生。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
2 结 果
2.1 血糖和血脂 完成16wk治疗后,8个时间点血糖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治疗前下降(p
2.2 低血糖发生率 BIASP50-50-30有1例发生低血糖,为轻度,无夜间低血糖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近来年,多项研究已证实餐后高血糖是T2DM患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证的独立危险因子。餐后高血糖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也是T2DM进展恶化的主要驱动力。
BIASP30是一种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它使患者受益于更好的餐后血糖控制。但对于相对高碳水化合物进食的中国患者来说,餐后血糖。特别是午餐后的血糖控制仍然不够理想。餐后高血糖是独立于FBG和Hb1AC的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降低餐后血糖可减少心血管疾病等糖尿病相关风险。
BIASP50是一种新的预混人胰岛素类似物剂型,此剂型中可溶性门冬胰岛素占50%。而BIASP30中可溶性门冬胰岛素仅占30%。与BIASP30相比,BIASP50能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减少餐后血糖漂移,而不增加低血糖事件的发生。鉴于BIASP30中精蛋白门冬胰岛素比例更高,对于空腹血糖控制较好,因此,本研究中试验组早餐和午餐前给予BIASP50而晚餐前给予BIAsp30皮下注射,这样不仅能减少每日3次BIAsp30给药带来的胰岛素量蓄积作用叠加引发晚餐后低血糖的发生,而且比每日3次BIAsp50给药能更好地控制早餐前空腹血糖。本研究结果显示,T2DM患者在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同时,BIAsp50-50-30方案能明显降低午餐后血糖和LDL-C,有助于患者整体血糖的控制及脂代谢的改善,这对减少和延缓T2DM患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临床上强化降糖的一种新方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