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用风险管理概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用风险管理概述范文1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使得风险管理的问题日益凸现。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由于金融监管的放松,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也在不断加剧,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三次大的金融危机――欧洲货币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这三次大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损失,引起了国际金融界对金融风险管理的高度重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更成为国际、国内金融界关注的焦点。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主要的风险形式。信用风险的管理也成为当今风险管理领域中极具挑战性的课题。因此,如何防范与降低信用风险已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的迫切要求。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经济学解释
商业银行在经营中会遇到很多中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中最古老的也是最重要的金融风险形式之一,它是金融机构、投资者和消费者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影响着人们对信用风险概念的理解。
传统观点认为,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受信方)拒绝或无力按时、全额支付所欠债务时,给授信方(信用提供方)带来的潜在损失。授信方可能是提供贷款的银行,或是以信用方式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公司。授信方总是会更多地考虑信用风险问题,比如发放贷款的银行,其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在商业银行的早期业务中,常常将信贷风险等同于信用风险。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演变和发展,信用风险出现了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从广义上说,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银行信用的影响,使银行经营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导致银行造成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从狭义上说,信用风险一般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意履行借款协议、偿还本息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信用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借款人或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意愿履行还款义务而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另一个是指由于债务人信用等级或信贷资产评级的下调、信贷利差的扩大导致资产的经济价值或者市值下降的可能性。前者主要着眼于贷款是否违约,成为违约风险;后者则强调信贷资产质量价值的潜在变化,所以通常称为信贷利差风险。
另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1)道德风险与信息不对称是形成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2)非系统性与系统性。(3)风险和收益的非对称性。信用风险的收益分布具有典型的非对称性。(4)信用风险的历史交易数据难以获取。
二、国内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的现状分析
随着现代经济中信用活动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信用风险所涉及领域和规模迅速扩大,因此,各个国家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都是非常重视的。
(一)国外先进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1、风险管理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高度,董事会直接负责风险管理政策的制定。近些年来,一些大银行由于风险管理失败而遭受了巨额损失,甚至破产倒闭,使得银行股东、经理们以及金融监管当局领略和感受到银行风险的严重后果,深刻地认识到现代风险管理对于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目前,国际上一些大银行的最高决策层已把风险管理纳入其发展战略计划,将之作为银行内部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风险管理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已经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的高度。
2、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开始出现,风险管理趋于日常化和制度化。与风险管理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高度相适应,现代银行风险管理在组织制度上形成了由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领导的,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与各个业务部紧密联系的风险内部管理体系。风险管理决策与业务决策的适度分离,改变了风险管理决策从属于以盈利为首要目标的业务决策的传统管理体制。同时,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的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是建立在管理日常化和制度化的基础上的,这就进一步加强了商业银行在复杂的风险环境中及时、有效地管理风险的能力。
3、更加重视全面风险管理。与主要重视信用风险的传统风险管理不同,现代银行风险管理还非常重视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更全面的风险因素。而且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和人才的损失也视为风险,提出了声誉风险和人才风险的概念。
4、市场风险日益突出,市场风险管理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市场风险成为银行风险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同时,金融自由化和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传统的以信用风险为主的模式发生变化。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两者,无论是在管理技术手段上,还是在管理理论上,都构成了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两个基本内容。
5、风险管理技术趋于计量化和模型化,各种风险管理计量模型发展迅速,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性日益增强。与传统风险管理的特征不同,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来识别、衡量和监测风险,使得风险管理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特征。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1、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多数工作人员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理念比较陈旧。不能适应新时期业务高速发展及风险环境复杂的需要。
2、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健全。在我国商业银行中,负责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是贷款部门的信贷员,这远远不能满足实际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
3、不良贷款比例高,贷款资金趋向长期化、集中化。我国银行业的贷款人多集中在房地产或其它人型资产投资项目上,且数额巨大。而贷款资金长期化将导致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降低,信贷资金周转速度减慢。一旦累积的信用风险暴露出来,势必会造成严重的信贷损失,对银行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4、内部评级不完善,风险揭示不充分。与先进的国际性银行相比,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无论是在评级方法、评级结果的检验,还是在评级组织结构、基础数据库等方而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内部评级在揭示和控制风险方而的作用。另外,由于会计信息不完备和真实性有待提高,以及缺乏衡量风险的技术方法,银行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数量方而都远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
三、针对我国现状提出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的建议
第一,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水平。根据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要尽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首先,各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发以计算机为平台的客户信息系统,广泛收集充分的客户信息,建立起完善的数据库。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应根据我国的国情,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发出适合自身条件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第二,确立完善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保证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策略得以落实。商业银行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应根据中国银监会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在对各类业务的各环节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程序、方法进行整合、梳理和优化。首先,通过授权管理、岗位制衡等手段防止操作风险在业务环节中的出现。其次,通过标准化的内部控制管理实现内部控制的连续性和系统化,从而严格控制银行内的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最后,通过不间断的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确保其经营目标的实现。
第三,强化风险外部监管,完善宏观外部环境。强化风险外部监管是完善风险控制体系的必然要求。首先是市场约束的要求,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规定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市场约束为金融监管的三大支柱,强调银行应及时、准确地向市场披露银行财务状况、经营业绩、风险管理战略和措施、风险敞口、会计政策以及业务、管理和公司治理6个方面的信息;其次,监管当局必须在强化合规性监管的同时重视安全性监管,逐步强化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同时要对银行风险评估体系的合理性、准确性及信息披露的可信性进行监督,严格监管纪律,推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化,实现从注重合规性监管向注重风险性监管的转变,健全非现场监督体系,并保持监督的持续性。再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银行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金融法制环境。落实《物权法》,修订完善《破产法》和《担保法》等,在完善商业银行的立法基础上加大执法力度,维护金融秩序。
第四,规范社会信用关系,推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要建立健全有关社会信用的法律体系,推进信用文化建设。据有关机构分析,社会信用指数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促进GDP增长0.9%,促进生产率提高0.7%。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3,255-256.
[2]P.Jorion.Value at Risk[M].New York:McGraw Hill.1997,128.
[3]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6-7.
[4]阳.金融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市场和机构的理论、模型与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
[5]崔炳文.新巴塞尔协议下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6.
信用风险管理概述范文2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在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多方面的风险,其中信用风险对商业银行发展影响最大。信用风险对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都受到其重大的影响。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信用风险影响以下三个方面:宏观金融体系的运行、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从微观的角度去看,信用风险影响以下两个方面:商业银行经济实体的冲击和资金利用效率。因此,如何降低和分散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信用风险的含义与特征
(一)信用风险的含义
信用风险指的是借款人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意愿或者没有能力去按照规定及时地偿付所借贷款造成的违约,这种违约将给金融机构带来损失,而这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即是信用风险。
(二)信用风险的特征
1.不确定性。世界万事万物都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我们很难对未发生的事情做完全精确的预测。不确定性是风险所具有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是风险存在的必要条件。同样,银行在作出借款决策中,也会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存在违约风险。即便该企业在过去的信用状况超级优秀,也不能保证其在未来履行还款义务时,有意外的状况发生。2.客观性。即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信用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无论是银行还是整个市场,都不可能有力量将其完全消除,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将其降到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3.相关性。一个或少数几个企业发生经营困难,可能会导致一连串不良事件的产生,而这些都将影响信用风险。在当今市场经济中,各个企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少数个体的经济状况有可能对其他个体的状况产生影响。4.可控性。虽然信用风险难以彻底消除,但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管理手段,可以将其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而信用风险的可控性,也使信用风险管理具有了存在的价值。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信用评级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信用评级体系由于起步较晚,且没有大型的信用评级机构,整个行业的运作不够规范,一些小的信用评级机构也不够权威,因此所作出的信用评级结果并不能使人信服。国外的信用评级体系完善,机构也比较健全,但是由于信息获取的成本太高,也只有极少数大型企业才会聘请国外人员。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相比较之下信息成本较低,实施起来也更为方便,但是这要求有较高的管理水平,我国商业银行在这方面起步晚,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信用评级不够科学客观,将导致后续的决策产生严重偏差,从而影响整个信用风险管理的水平。
(二)信用风险信息系统不完善
对于任何一个管理系统来讲,数据是最基本也是保证管理系统良好运作的关键。数据收集的质量以及数据处理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我国的数据收集质量较低、准确性较差且可比性较低,不能统一,这使得以此为基础的数据分析和信息处理结果缺乏可信度,影响了整个风险管理系统。数据质量较差,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我国商业银行在此方面不够完善。由于高质量的数据和信息对成本和技术要求较高,这对于一直追求规模和速度的我国商业银行来讲,无疑是难以做到的。二是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这使得信息收集的困难加大,信息失真的情况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信用风险处理手段不足
信用风险管理的作用就在于尽量将信用风险转移和降低,而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转移与分散的手段不足,当贷款发放之后,大多只能寄期望于企业能够及时偿还,这相当于被动地承担信用风险带来的后果。如何规避风险、如何分散风险、如何在信用风险的出现过程中掌握主动权,就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重视的事情。否则,当经济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时,我国商业银行将产生动荡,损失不可估量。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学习国外一些先进的信用风险处理方法,以避免产生更大的损失。
(四)对信用风险重视度不够
我国商业银行的关注点全部放在了如何发放贷款,如何寻找到大客户。贷款越多,意味着经营状况越好,却忽视了在此过程中信用风险的存在。我国的商业银行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和风险管理理念,在运营过程中,片面地追求业绩而忽视贷款的质量。一旦发生大规模违约,账面上的资产不能兑现,贷款不能及时收回,损失将是巨大的。此外,我国商业银行大多追求短期的目标而缺乏长远的考虑,为了眼前的利益,没有对客户做进一步的考察。虽然短期内确实会有一种发展繁荣的景象,但在繁荣景象的背后,隐藏的却是巨大的风险。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人员,对于信用风险的认识不够充分,很多的措施并没有落到实处。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一)构建良好的信用评级体系
构建良好的信用评级体系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完善信用风险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信用评级体系,外部信用评级机构的不完善,无疑加大了内部信用评级机构运行难度。我国应当加快信用评级体系的建设与健全,形成一套完善的信用评级体系,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完善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完善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信息的质量。要进行信用风险分析,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尤为重要,这直接决定了整个系统的质量。提高信息的可靠性,首先要提高信息技术,从信息的采集到信息的处理,都采用科学先进的技术,这样才能为信用风险管理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与此同时,一个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是信用风险管理得以良好运行的基础,是我国商业银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首要任务。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尽快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减少公司结构冗余,加强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并将其落到实处。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使其独立于管理层,令其能够更好地发挥实际的作用。
(三)丰富信用风险处理的手段
商业银行在良好的信息处理的基础上,如何应对信用风险,分散与转移信用风险,使商业银行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是信用风险管理系统的核心与最终目的。当发放贷款之后,商业银行并不是消极被动地等待信用风险的发生,而是主动地去分散和转移信用风险,使其降到最低。
(四)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
信用风险管理概述范文3
关键词:信用风险模型;模型发展趋势;模型在我国应用存在问题及建议
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银行破产现象的增加,信用风险已成为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对于信用风险,新巴塞尔协议要求银行建立自己的基于内部评级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传统信用模型及其局限并对当前国际上流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和技术方法作系统的研究和比较。目前,信用风险模型的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并已有学者就模型本身及方法作了一些介绍和比较研究。希望本文能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模型的建立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传统信用风险的测度方法与局限性
信用风险的定义有多种,但其本质是借款人信用的变化给银行等金融机构所带来的损失. 按文献[1]的定义,所谓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或其他合约义务人信用质量的变化,致使其贷款或其他合约到期时不能偿还本息,或者不能履行合约规定的义务而给银行带来的损失. 区分传统和现代信用风险模型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 传统信用风险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专家制度、评级方法
专家制度主要用品格(Character)、资本(Capital)、偿付能力(Capacity)、抵押品(Collateral)、经济周期(Cycle Condition)等5C 因素对借款人进行判断和权衡, 以此作为信贷决策的重要参考。但是, 这种方法定性的因素太多, 因此主要取决于信贷决策人员的经验判断, 主观性很强, 实施的效果不稳定, 无法给出企业违约率。
信用评级模型是在美国货币管理办公室开发的评级系统基础上拓展而来的。最早将贷款分为5级: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该方法是现今国际通行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 但该方法的缺点是违约率和信用级别的规定不能全部反映实际情况。Fadil在一项研究中发现, 许多银行都扩展了该评级方法, 开发出更为强大的内部信用评级系统如增加分类档次等, 对高品质的贷款也规定了一定的损失准备提取比例。1998年,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在全国银行业中开始改进贷款质量分类工作, 实施新的“ 五级贷款” 分类法, 但我国现行的评级体系未能与违约率挂钩, 因此评级结果依然是完全依赖信贷员的主观判断。
1.2 判别分析(DA)
信用风险评估中, DA 方法首先对已知违约、非违约(或多个等级)类企业进行分类并形成若干个主体, 由这多个主体的特征找出一个或多个判别函数(或准则)用于判别任意已观察的向量应判属哪一主体。Altman 于1968 年提出了著名的Z 评分模型, 该模型主要是根据数理统计中的辨别分析技术, 选取最能反映借款人的财务状况, 对贷款质量影响最大, 最具预测和分析价值的比率, 设计出一个能最大程度地区分贷款风险度的数学模型, 对贷款申请者进行信用分析和评估。
1.3 Logit 模型
为了克服线性判别函数统计假设过于苛刻的不足, 开始采用Logit 模型以及非参数统计等方法来建立违约判别函数。Logit 是采用一系列财务比率变量来分析公司破产或违约的概率, 然后根据银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程度设定风险警界线, 以此对分析对象进行风险定位和决策。企业财务状况的评价可以看作是基于一系列独立变量基础上的分类问题, 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与财务指标是非线性的, 财务指标可能是高度相关的, 并且并不服从正态分布,而采用Logit 方法对预测企业破产尽管有所改进, 但仍不够理想。
二、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概述
国际上信用风险管理实践中应用最为广泛主要有KMV、Credit2Met rics、CreditRisk + 、Credit Portfolio View 四个模型。
2.1Credit Metrics 模型
CreditMetrics ( 信用计量) 模型是由J?P?摩根及美洲银行、KMV 公司、瑞士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于1997 年开发出的模型,运用VAR 框架, 用于对诸如贷款和私募债券等非交易资产进行估价和风险计算。该模型认为信用风险取决于债务人的信用状况, 信用工具( 包括债券和贷款等) 的市场价值取决于债务发行企业的信用等级。通过借款人的信用评级、评级转移矩阵、违约贷款的回收率、债券市场上的信用风险价差计算出贷款的市场价值及其波动性, 得出个别贷款和贷款组合的VAR 值。
Credit Metrics 模型的主要缺点如下: ①所有的预测和计算都以信用等级转移概率、违约概率为基础, 这两个历史统计数据库的可能性引起了许多专家的质疑。②只要处在同一等级, 所有企业的违约率是一样的。③实际违约率等于历史平均违约率。④信用等级等同于信贷质量, 信用等级与违约率是同义词, 对担保因素考虑不够。⑤信用等级的变化是独立的。这一假设很值得怀疑, 因为贷后的等级变化具有关联性, 在同一行业、同一地区的企业, 关联性大一些。在经济萧条时期, 贷款的信用价值变小、信用等级变低, 不同贷款的变化方向一致。
2.2KMV模型
KMV 模型是由KMV 公司( 现已被穆迪公司收购) 开发的一种违约预测模型。估计借款企业违约概率的方法。KMV 模型将股权视为企业资产的看涨期权, 以股票的市场数据为基础, 利用默顿的期权定价理论, 估计企业资产的当前市值和波动率, 再根据公司的负债计算出公司的违约点( 为企业1 年以下短期债务的价值加上未清偿长期债务账面价值的一半) , 然后计算借款人的违约距离( 即企业距离违约点的标准差数) , 最后根据企业的违约距离与预期违约率( EDF) 之间的对应关系, 求出企业的预期违约率。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2004 年通过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提倡使用内部评级法管理信用风险,并推荐使用KMV 模型进行内部评级,
可见KMV 模型已经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使用。但该模型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正态分布的假定可能不大符合现实; 违约距离与预期违约率之间的关系映射方法还没有得以充分论证;对非上市公司评估则存在困难, 即在使用范围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未对长期债务结构进行区别。
2.3 CreditRisk+ 模型
CreditRisk+ 模型是苏黎世信贷银行金融产品开发部于1996年开发的信用风险管理系统, 它应用保险经济学中的保险精算方法来计算债券或贷款组合的损失分布。该模型只考虑违约风险, 不考虑评级下调风险, 违约风险与债务人的资本结构无关, 违约事件纯粹是一个统计现象, 在此模型中, 违约概率不再是离散的, 而被模型化为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连续变量。每一笔贷款被视作小概率违约事件, 并且每笔贷款的违约概率都独立于其他贷款, 这样, 贷款组合违约概率的分布接近泊松分布。该模型考虑违约概率的不确定性和损失大小的不确定性, 并将损失的严重性和贷款的风险暴露数量划分频段, 计量违约概率和损失大小可以得出不同频段损失的分布, 对所有频段的损失加总即为贷款组合的损失分布。
2.4麦肯锡CPV信贷组合观察模型
同CreditMetrics 一样, CPV 模型不仅关注违约风险, 也关注联合的条件违约概率分布以及评级转移概率分布。由于系统性信用风险跟从信贷周期, 而信贷周期又跟从经济周期, 从信贷组合的角度看, 经济状态是决定信用风险的共同因素。在CreditMetrics的基础上, CPV 模型对周期性因素进行了处理, 将评级转移矩阵与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利率、汇率、政府支出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化, 并通过蒙特卡罗模拟技术模拟周期性因素的“冲击”来测定评级转移概率的变化。麦肯锡模型可以看成是对CreditMetrics 的补充, 它克服了CreditMetrics 中不同时期的评级转移矩阵固定不变的缺点。
三、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总的来说, 现代信用风险管理呈现出如下几个发展趋势。
3.1信用风险管理由静态向动态发展
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长期以来都表现为一种静态管理。这主要是因为信用风险的计量技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没有得到发展, 银行对信贷资产的估值通常采用历史成本法, 信贷资产只有到违约实际发生时才计为损失,而在违约发生前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的变化而造成信用风险程度的变化难以得到反映, 银行因而难以根据实际信用风险的程度变化而进行动态的管理。在现代信用风险管理中, 这一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进。首先, 信用风险计量模型的发展使得组合管理者可以每天根据市场和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动态地衡量信用风险的水平, 盯市的方法也已经被引入到信用产品的估价和信用风险的衡量。其次, 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使得组合管理者拥有了更加灵活、有效地管理信用风险的工具, 其信用风险承担水平可以根据其风险偏好, 通过信用衍生产品的交易进行动态的调整。
3.2 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从定性走向定量
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主要包括分散投资、防止授信集中化、加强对借款人的信用审查和动态监控, 要求提供抵押或担保的信用强化措施等。尽管这些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相当完善和成熟,有些甚至已经制度化, 成为金融机构风险内控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 这些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主要都是基于定性分析。
3.3信用评级机构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独立的信用评级机构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信用风险管理的又一突出特点。由于相对于市场风险而言,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是信用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企业信用状况及时、全面的了解是投资者防范信用风险的基本前提。独立的信用评级机构的建立和有效运作是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信息收集与分析的规模效益的制度保障。在发达国家, 信用评级机构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 现代信用风险管理对信用评级的依赖更加明显。如信用风险管理模型都直接依赖于企业被评定的信用等级及其变化。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新资本协议》中加强了信用评级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
四、信用风险模型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虽然以上各种模型具有很多优点, 并在国外银行业中得到较好应用, 但用这些模型来进行信用风险管理对我国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
1.数据缺乏。由于信用制度不健全、信用体系尚未建立, 所以有关公司历史违约数据和规范债券评级统计数据严重缺乏, 很难把违约距离转化成实际违约率。同时, 利率尚未市场化等为转移矩阵的建立以及信用价差的确定造成了困难。
2.一些参数的稳定性假设问题。由于我国现阶段相关机制不健全, 资产收益的相关度不稳定, 使得信用计量模型对资产组合的分析难以恰当反映组合风险的未来状况, 使得模型对未来风险的预测能力有较大的影响。
3.肥尾问题。如果没有对资产收益的正态性假定, 那么构造理论上的KMV 模型非常困难。但直接观察市场可以看出, 我国证券市场股价不仅波动幅度大, 而且极端值出现的概率并不算小, 因此资产收益的非正态性问题也即肥尾问题应该受到重视。由以上分析可知, 目前各种模型在我国的应用缺乏必要的条件, 总体环境还不成熟,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该理论技术所体现的现代金融市场条件下基本的信用风险管理思想和理念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针对我国存在的问题, 提出以下建议:
(1) 尽快建立企业违约数据库, 为银行直接的信贷决策提供参考, 同时也为科学量化的信用风险管理建立基础。
(2) 普及和发展信用管理中介服务行业, 进一步完善信用评级制度, 这是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前提。
(3) 积极发展和完善证券市场, 提高市场信息的透明度以及信息效率, 以平抑证券市场的过度投机,削减异常波动性, 从而为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
参考文献:
[1]彭书杰, 胡素华. 信用风险模型综述[J].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3 , 4(2) : 36 - 40
[2]PENG Shu2jie , HU Su2hua. Summarization of credit risk model [J]. Geological Technometric Management , 2003 , 4(2) : 36 - 40
[3]约翰•考埃特, 爱德华•爱特曼, 保罗•纳拉亚南, 石晓军, 张振霞译.演进着的信用风险管理- 金融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2
[4]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监测指标和考核办法[J].1995
[5]杨军.银行信用风险――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
[6]黄青,彭家瑚《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构建》企业经济2006
信用风险管理概述范文4
论文摘要 信用衍生产品是国际互换和衍生品协会(ISDA)于1992年创造的新名词,它是一种使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分离出来,并从一方转让给另一方的合约。它的出现,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信用风险管理方式。介绍了信用衍生产品的概念和种类,并详述其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传统也是最重要的风险,对其的防范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即《巴塞尔协议》对风险资产和最低资本限额的规定;信用风险的内部计量方法和模型,如J.P.摩根的Credit Metrics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全面风险管理;信用衍生产品。其中,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方式从消极、被动的风险回避,转为积极、主动的风险管理。
1 信用衍生产品概述
信用衍生产品是商业银行为了解决“信用悖论”难题于20世纪90年代推出的新型金融工具,它是一种用于交易信用风险的衍生产品。确切地讲,信用衍生产品是一种将信用风险从信用产品中分离出来,并转移给另一方的金融合约。在这一合约下,双方同意在预定的期限内交换预定的现金流,现金流的确定与一个给定的信用事件相联系,这里的信用事件通常是违约、破产登记、信用等级下降等情形。信用衍生产品的机制在于给信用风险出售方提供违约保护,而为风险购买方提供因承担风险而应得的补偿。
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常常结合在一起,在信用衍生产品产生之前,任何一种避险工具都不能同时防范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使商业银行可以将原来只能依靠内部管理或多样化分散的信用风险通过市场对冲来解决。其机制为,将传统的单项或一篮子信贷资产(主要是贷款和债券)所包含的信用风险从各类风险中独立出来,对其定价,再将其转移给愿意承担或有兴趣管理该风险的投资者,而无须改变原信贷资产的所有权。
信用衍生产品实质上是对传统金融衍生工具(远期、期权及互换)的再造,赋予它们管理信用风险的新功能。其基本工具包括信用期权、违约互换、总回报互换、信用联结票据等,在此基础上,又可以产生多种变异形式。与传统金融衍生工具相比,信用衍生产品呈现其特有的性质:一是高度灵活,在交易对象、期限、金额等方面,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而“量身定做”;二是债权债务不变,信用衍生产品以信贷资产为交易对象,它处理的只是标的资产的结构成分,而对资产的法律债权债务关系没有任何影响;三是便于交易,信用衍生产品克服了传统信用保险、担保工具的薄弱环节,实现了信用风险交易市场化。
2 信用衍生产品的应用原理
2.1 利用信用期权对冲信用风险
信用违约期权是专门针对违约风险的信用衍生产品,其中期权购买者是信用风险的出售者,期权转让者是信用风险的购买者,这种期权在贷款违约事件发生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期权购买者,从而对银行予以一定的补偿。为转移违约风险,银行可以在发放贷款的时候购买一个违约期权,与该笔贷款的面值相对应。当贷款违约事件发生时,期权出售者向银行支付违约贷款的面值;如果贷款按照贷款协议得以清偿,那么违约期权就自动终止。因此,银行的最大损失就是从期权出售者那里购买违约期权所支付的价格。
2.2 利用信用互换对冲信用风险
信用互换是银行管理信贷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信用互换主要有两类,即总回报互换和违约互换。
在总回报互换中,保护出售者接受原先属于银行(保护购买者)的贷款或证券(一般是债券)的全部风险和资产的总回报(利息支付+资本增值),同时定期支付给银行浮动利息收益,一般情况下会在LIBOR基础上加减一定的息差。与一般互换不同的是,银行和保护出售者除了交换在互换期间的现金流之外,在贷款到期或者出现违约时,还要结算贷款或债券的价差,计算方法事先在签约时确定。如果到期时,贷款或债券的市场价格出现升值,银行将向保护出售者支付价差;反之,如果出现减值,则由保护出售者向银行支付价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总回报互换可以对冲信用风险暴露,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互换使银行面临着利率风险——即使参考资产的信用风险没有发生变化,只要LIBOR发生变化,那么整个总回报互换的现金流也要发生变换。
为了剥离出总回报互换中的利率敏感性因素,需要开发另外一种信用互换产品。这就是违约互换,或者可以叫做纯粹的信用互换。总回报互换类似于期货或远期交易,违约互换则类似于期权交易。在违约互换中,银行(保护的买方)向某一金融机构(保护提供方)定期支付固定金额或前期费用(类似于违约期权价格)。如果银行的贷款并未违约,那么他从互换合约的交易对手那里就什么都得不到;如果该笔贷款发生违约的情况,那么互换合约的交易对手就要向其支付违约损失,支付的数额等于贷款的初始面值减去违约贷款在二级市场上的现值。在这里,一项纯粹的信用互换就如同购入了一份信用保险,或者是一种多期的违约期权。
2.3 利用信用联结票据(Credit-linked Note)简称(CLN)对冲信用风险
CLN是嵌入信用违约互换的结构化票据。银行(保护买方)与CLN发行人(一般是SPV)达成违约互换交易,发行人向投资者发行以单笔贷款或贷款组合为参考的CLN,并对其支付利息,其中包括保护买方支付的保险费。若参考债务人没有违约,投资者在到期时收回票据面值,一旦发生信用事件,发行人即停止支付票据利息,并将票据面值扣除对保护买方的或有偿付后的余额(参考贷款残值)返还给投资者。
作为融合信用衍生交易的证券化品种,CLN既是对传统结构化金融工具的改良,又保留了证券化的基本特征:与传统证券化相比,CLN是复制参考贷款信用风险的合成投资工具,将信用风险转移给投资者,而贷款仍留在银行表内,无需贷款转让的繁琐手续。与其他信用衍生品相比,CLN对于保护买方的吸引力在于没有交易对手风险。由于投资者购买CLN时己支付了票据面值,当违约发生时,发行人只需返还残值,而违约互换的保护卖方未提供履约担保,若信用事件发生,保护卖方可能不履行支付承诺。对于不能涉足衍生交易但可购买票据的投资者,CLN能提供参与信用衍生交易的渠道。此外,CLN能像其他债券那样方便地出售,具有较好的流动性。由于CLN可全面消除基础工具的信用风险,因此特别适合商业银行大额贷款信用风险的规避。
3 信用衍生产品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意义
(1)分散信用风险,这是信用衍生产品最基本的功能。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它主要是通过放贷并提供信用市场的其他配套服务而赢取利润,这必然使其处于信用风险持有者的地位。传统的资产组合管理通过贷款组合的分散避免信用风险的过度集中。然而,这一策略在使用中面临诸多困难。首先,贷款的流动性限制:大多数贷款由于客户关系、税收、交易费用和监管的原因,银行不愿出售风险资产。其次,地域和行业限制:银行的贷款投向受制于一国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如果银行主要业务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银行的贷款结构必然会受到不良影响。另外,各个银行在经营地域和客户基础上都有相对的比较优势,导致银行的贷款集中于有限的地区和客户领域。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使得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购买或转移贷款组合的信用风险来使其贷款组合最优化,实现跨地域、跨行业的合意贷款组合,避免信用风险的行业或区域过度集中,从而使传统消极、被动的回避风险,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分散风险。
(2)较好地解决“信贷悖论”。出售贷款可以分散、转移贷款的信用风险,但对银行和客户间的关系具有负面影响,出于经济角度和信誉角度的考虑,大多数客户不愿看到贷款在二级市场上出售。信用衍生产品交易是保密的场外交易,交易与否、交易价格不为第三者知道,商业银行可以在不让借款企业知悉的情况下进行,从而使银行能够将客户关系管理与信贷风险管理分离开来。银行可利用信用衍生工具进行表外交易,保留贷款而出售其信用风险,既改善了贷款组合的风险—收益状况,又不会对有价值的客户关系产生消极影响,有效地解决“信贷悖论”难题。
信用风险管理概述范文5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管理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对信用风险的概念进行清晰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因素,最后就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相关性;影响因素
一、引言
商业银行对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维持社会的稳定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等。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概述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包括两方面含义:商业银行自身的信用风险和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商业银行自身的信用风险主要是指行业银行由于管、经营等方面的原因出现的违约行为,如不能按时支付给储户利息和本金等。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信贷业务过程中,由于借款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出现违约行为或其信用质量发生变化而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本文中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是指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信用风险。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原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产生既有客户原因,也有自身原因。客户方面,根据商业银行信用贷款数据,由于国有企业比私营企业拥有更多资源,大部分商业银行倾向于将贷款借贷给国有企业,但是作为商业银行信贷大客户的国有企业,由于权责利不明晰,很大一部分企业缺乏生产管理的积极性,吴敬琏就曾指出:我国国有企业产权仍不明晰,生产经营者的待遇与企业经营状况无多大关系,这使得生产经营者才能不能完全发挥出来。待遇与业绩脱钩也导致经营者很少关心企业信用,商业银行自身方面,目前我国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主要按照行政区划来设置相应机构,而上级机构对下级机构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措施。虽然一些银行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风险管理模式,但是仍处于探索阶段,仍无成功经验。从目前商业银行出现的商业信贷风险数据来看,银行内部员工与信贷客户相互勾结,以隐瞒的方式骗取商业银行贷款所占比重大幅上升,究其原因,银行监管缺失,使得银行员工能游离于总行和分行制度控制之外,既能骗取贷款还能避免受到惩罚,给银行商业信贷带来风险,对银行经营造成影响。
3.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主要是通过信用机制以及货币乘数影响着社会资本总量,通过信贷的利息收入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收益,进而通过影响货币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等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是其传统的主要业务,也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与其业务特点紧密联系,如果商业银行不能管控好信用风险,当风险发生时,一方面会因为减少商业银行利润,甚至会因为不能及时收回信贷资金使商业银行资产蒙受损失。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会导致投资者、债权人等对商业的信任,从而导致银行资金来源减少,在严重阶段,甚至会使银行面临破产,导致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美国不少银行的倒闭就是一次惨痛的教训。最后,由于银行信贷中存在“信用悖论”,这导致大量信贷资金集中在少量核心客户,或者集中在某些特定行业,特定地区,如果对信用风险管理不当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思路
1.加大对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国家政策的研究。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和各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数据关系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要受到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密切关注反映宏观经济走向的各项指标,成立专门的宏观经济研判机构,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分析和预测,以便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趋势,做出科学决策。具体而言,商业银行可以利用银行系统内的内部系统网络,成立宏观经济研判部门与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研判制度,并规范采集相关信息,并向企业传递,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减少企业商业银行信用贷款违约率。政府方面,再宏观经济形势处于萧条阶段,应主动采取调控性宏观政策,指导商业银行经营决策,减少商业影响信用风险。
2.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优化股权结构。自2004年开始,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推行股份制改革,但是整体来看,我国商业银行股权主要还是国家股,股权比较集中。因此,分散商业银行的股权,引入新的生命力量,如可以积极引进外资资本和有丰富经营经验的战略投资者,实现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知识结构多元化、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同时,实现内外部制衡机制均衡。积极学习引进的外资资本或战略投资者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技术,改善自身经营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全面提升竞争力。完善债权人参与机制。商业银行最大的债权人是商业银行存款人和商业银行债券持有人。商业银行存款人和债券持有人将自有资金投入到商业银行,有权了解商业银行经营状况和规避风险能力,存款人和债券持有人参与商业银行治理,也有利于商业银行积极防范信用风险。因此,可考虑建立债权人委员会,债权人委托债权人委员会参与到商业银行的监事会中,有效监督商业银行行为,不仅能维护自身利益,而且能有效降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3.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外部环境建设。建立信用保险机制。目前我国商业承担着较高的信用风险,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全面的信用保险机制,让保险业参与到商业银行信用贷款,为具有风险的信贷业务投保,并且采取商业银行和客户共同承担保费的方法。虽然采取信用保险方法规避信用风险会增加商业银行运营成本,但是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当风险发生时,商业银行可以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有效规避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发展信用交易市场。由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引导信用交易市场的发展。在目前资产证券化试点的基础上,逐渐全面开放资产证券化市场,全面盘活商业银行持有的资产,促进信用风险的转移。此外可在现有证券、期货交易市场的基础上,适时推出信用衍生工具,丰富信用风险管理工具,为商业银行管理信用风险提供更多选择。可以考虑先银行金融机构、再国内机构投资者、再国外银行与机构投资者的顺序逐渐开放信用交易市场。信用交易市场的发展不仅对商业银行管理信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丰富了金融投资品种,活跃了金融市场,对经济发展具有潜在的推动作用。改善监管环境。加强监管,鼓励商业银行向国际准则靠拢。加强政府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强化信用风险指标在监管考核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促使商业银行加强对信用风险的管理。加强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指导和培训工作,追踪国际信用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前沿,介绍和指导商业银行开展对先进理论和实践学习和借鉴,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向《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靠拢。
四、结语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包括两方面含义:商业银行自身的信用风险和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产生既有客户原因,也有自身原因。客户方面借款过于集中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自身方面管理存在缺陷。因此必须加大对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国家政策的研究,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外部环境建设,减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信用风险管理概述范文6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信用评级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概述
(一)信用风险的概念。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基本风险,其中最主要的风险是狭义的信贷风险,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还本付息协议,致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广义的信用风险是指:因所有客户违约所引起的风险,包括资产业务中的借款人不按时还本付息引起的资产质量恶化、表外业务交易对手违约等。
(二)信用风险的特征。信用风险有四个特征:内生性、信息缺失性、道德性和数据匮乏性。风险的内生性是指导致还款违约的主要因素是债务人自身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风险的信息缺失性是指银行的债务人掌握更多的交易信息,处于有利的地位,而银行拥有的信息较少,处于不利地位;风险的道德性是指银行发放贷款后,债务人可能从事较高风险的投资行为,将银行置于承受高信用风险的境地,它是形成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风险的数据匮乏性主要是指贷款等信用产品的流动性差,信用产品的交易记录少。
二、河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河池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形式上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等机构,但就公司治理结构实质而言,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股权结构有缺陷,存在“一股独大”的问题。由于各股东力量对比悬殊,缺乏明显对抗性,存在“一股独大”的问题。此外,董事会中以内部人和控股股东代表为主,缺少外部董事、独立董事,使中小股东权益得不到保障。
2、监事会的作用相对弱化。监事会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各行的审计部门大多直接向行领导班子负责,而不是向董事会负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有效性。由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管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有些监事会成员非业内人士,很难插手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管理,这就削弱了监事会的监管作用。
(二)缺乏科学的信用评级体系。1999年以来,河池市各商业银行开始构建自己的信用评级体系,但银行内部评级的基础性工作不完善,导致内部信用评级体系上存在的问题有:
1、评级方法简单。银行内部信用评级方法主要是“打分”法,这种方法有许多缺点。首先,指标的选取和重要性程度基本靠主观经验确定;其次,固定权重方法缺少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灵活分析。忽视不同的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面对的风险有所不同,同一种风险因素对不同的企业可能有不同的影响。
2、评价指标僵化。现行评价办法在定量指标计算时,提供了分行业的评价指标参考值。但近几年,部分行业的经营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仍沿用现行办法中的评价参考值,往往会做出错误的评价。
3、评价数据缺乏。评价数据不充分是有些企业在申请贷款时,其财务报表存在虚填、漏填现象,致使银行在评级时缺少企业真实的、完整的财务信息。目前,银行信用评级指标体系中,缺少对现金流量的分析,没有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每年至少一次的评级审核,导致银行缺乏对企业偿还能力的分析数据。
三、河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策
(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商业银行应按照《公司法》及有关规定推荐、决定董事长的任职和行长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提名、聘任,充分保证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权威性,增强董事会对高级管理层的约束力和监督力,增强董事长、行长向股东大会、董事会负责意识,确保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各项经营管理决策、投资计划方案及有关重大决策的贯彻、执行。
1、健全组织,避免“内部人”控制。就河池商业银行而言,健全组织结构,避免“内部人”控制,应做到:①提高董事会成员的金融业务知识,增强决策的科学性;②建立独立董事会制度,以增强董事会决策的公正性;③适当增加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的比例,提高董事会决策的专业性和可行性。银行董事会成员应由股东董事、独立董事和高级管理层董事组成。
2、限制关联交易。扩大资本来源可以通过:私募、招商引资、上市、股权多元化来完成。河池商业银行限制关联交易和股东借款的途径:首先,大股东要对小股东承担诚信义务,限制关联交易;其次,限制股东在其入股银行的借款余额,不得超过上一年度审计的股权净值;再次,股东以本行股票做的担保,不得在本行借款,以其他担保方式在本行借款逾期未还的,其表决权应受到限制;最后,董事会下设独立董事担任负责人的关联控制委员会,发挥独立董事作用,加强对重大关联交易的控制,防范金融风险,最终保护存款人的利益。
(二)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河池市商业银行构建的内部控制体系,应当是对内部控制组织结构、内部控制政策和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流程、内部控制工具、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信息交流等所有子系统的有机结合。首先,要掌握对包括信用风险在内的各种风险的识别,建立风险数据库;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工具子系统,对风险进行相应的衡量和评估;最后,制定合理而又有针对性的内部控制措施或方案,对风险做出有效的控制。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系统。一是保证风险评级过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二是内部评级应基于二维评级体系:一维是客户风险评级,以违约概率(PD)为核心变量;另一维反映债项风险评级,以违约损失率(LGD)为核心变量。三是做好风险级别细分。
1、有效内部评级系统包含的要素。一个有效的内部评级系统,应包括的基本要素有:
(1)评级对象的确定。河池商业银行应参照国际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依照新巴塞尔协议中关于内部评级法的具体要求,结合河池商业实际,设计内部评级系统中的评级对象。
(2)评级所要考虑的因素。河池商业银行在评级时,应考察的影响因素应当包括:借款人的资产负债情况、经营情况、盈利能力和资产的流动性;考虑经济周期、所在行业的特点、市场竞争态势、管理素质、产权结构等,以综合评价借款人的偿债能力。
(3)信用评级等级。商业银行的内部信用等级,大多分为九级。(表1)
一般来说,BBB级(含BBB级)以上是贷款等级。商业银行不能批准信用等级在BBB以下客户的贷款申请。当借款客户的信用等级下降到BB(含BB级)时,商业银行就应立即采取措施,以保证银行贷款的安全。由于违约率和损失率比较高,银行可以考虑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加强内部评级系统管理
(1)建立独立的信用评级系统。必须明确信用评级系统的管理和维护职责,收集用户的反馈信息,修改模型参数,并确保运营的一致性。同时,这个部门应独立于各个业务部门,具有相当的政策权威,以保证风险衡量的准确性和风险之间的可比性。
(2)建立统一的系统操作指南。操作指南应包括评级流程、评级频率、系统结构、职责分工、信息采集、用户分类、权限管理以及特殊处理等,让专业人员会通过独立的模型对某些特殊情况进行监测。
(3)将重新评级的频率与预期损失联系起来。借鉴国际大型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将重新评级的频率与预期损失联系起来,对影响评级结果的特殊事项进行明确的规定,当贷款发生展期、借新还旧等非正常情况时,应当重新进行评级。
(4)实时更新评级的集成数据库。积累大量高质量的数据对银行的决策至关重要。每年,银行至少对评级进行一次审核;对借款人进行跟踪,复评次数取决于借款人的风险程度。对有问题的贷款客户,商业银行应进行经常性监督;对于风险很小的贷款客户,则应适当减少审核次数。
(5)重视返回测试。提高信用评级模型的可靠性,将历史数据推导的模型在实践中进行多次返回测试,将模型修正到更加接近实际的状态,才能更准确地计量信用风险。
3、选择适当领域引入量化分析。河池商业银行,可以在适当的领域(如对金融同业客户的分析和外汇资金运作方面)引入信用风险量化模型,从而逐步适应以模型辅助决策的科学管理方式,逐步提高信用风险评估技术和管理水平,以便分阶段、分步骤地建立信用风险量化评估体系。在条件满足时,可以在信用度量模型的基础上,开发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以最终实现信用风险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和制度化。
(作者单位:河池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曼怡.金融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