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产性服务业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产性服务业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研究范文1

[关键词]延边州;服务外包产业;社会网络;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7(2017)03-0107-04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全球通讯网络的综合覆盖,转变了服务的不可外贸性,服务外包已经成为了国际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服务外包业不仅能够将承接企业带入全球经济价值链当中,还能够促进地区产业经济的结构调整。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规划纲要,其中提出要大力发展软件信息服务外包,加强对日本、韩国的产业对接,构建地区服务外包产业集群。由此,延边州服务外包产业如何立足于自身条件优势,积极发展和承接对韩、日的服务外包项目,构建产业竞争力,将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

一、延边州服务外包产业的条件

延边州是全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和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朝鲜族人口约80多万。从区位条件的角度可以看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与俄朝接壤,与日韩隔海相望。在相关的政策惠及方面,延边州享受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7个“国字号”政策和吉林省电子信息及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和省级软件园等地方优惠政策。延边作为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地区,区域产业的地理集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地方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规划与政府对技术产业区的正确认识有着很大关联。同时,民族地区企业迫切需要与发达国家企业交流合作,而企业要融入国家乃至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迅速获取国外先进技术理念和知识,并建立技术学习、技术掌控、技术创新的机制,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法则。

延边州与日本、韩国的民间交流与贸易往来非常频繁。据不完全统计,延边州输出到日本、韩国的劳务人员数量已超过60多万,每年劳务收入达50多亿元。日本、韩国又是世界公认的发达国家,尤其是信息产业,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延边州的邻国朝鲜,尽管经济不够发达,但信息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其国内软件开发和动漫水平已跨进世界基准行列,相关人才布局紧凑。以上现实环境,为延边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条件,但是延边州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二、延边州服务外包产业的现状

在借鉴国内外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延边州服务外包产业的环境,可以有效分析延边州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劣势以及机遇和挑战。其中在优势、劣势的分析上,主要分为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有利因素包括了区位交通、语言通讯、人力资源优势、大数据库云计算等;不利因素包括了海外人才缺失、产业结构落后、社会创新网络系统功能落后、企业社会融资渠道匮乏、政策欠缺和力度操作性等原因。

(一)优势

延边州除了具有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处以及东北亚地理核心的区位优势外,在人力资源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地处延边州首府延吉市的延边大学是一所具有民族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每年的毕业生达到5000名,其中从事服务外包产业人数比例占据着较大比重,特别是精通韩国语、汉语的“双语人才”和精通韩国语、汉语、英语的“多语人才”比较集中,这为延边州服务外包发展提供了对外语言优势。

其次,延边州服务外包产业园区近几年来与延边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还与国内多所著名院校以及朝鲜的金策大学、朝鲜电脑研究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延边职业技术学院、职业高中设有计算机、动漫等专业,构成本科、专科、中职多层次IT人才梯队,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再次,延边州能够以合法的方式引进朝鲜技术人才。从2014年起,延边州通过外招考试成批量引进朝鲜技术人才的方法已进入到实质性阶段。朝鲜技术人才稳定性强、技术良好,而且与国内同行业人才价格相比具有很大的成本优势。

最后,近十年间从延边地区走出韩国、日本以及国内沿海发达城市的IT人才,也是发展IT产业很好的人力资源。目前,仅在日本从事IT行业的延边籍人才就有3000多名,其中一部分人员具有较强的回乡创业愿望。

(二)劣势

首先,外包产业链低下,海外人才缺失。综合来说,跨国公司与本地企业的联动不能简单地认为对本土企业的创新具有促进或是协同发展作用。外资的引进,即使短时间内能够对地方政府财政和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处在服务外包产业链低等级环节的内地企业,依然无法获得技术溢出效应,自然也就无法促进本地社会网络主体的升级与转型。

目前,延边州缺乏大型的领军企业,除韩国企业的人数规模可以达到200-300人之外,内资企业的人数规模基本在5-60人之间,均属于小微企业,实力有限,承接大型项目能力较弱。同时,员工跳槽现象比较多,企业难以招揽海归优秀人才。据调查,每年延边州输出到外地的各类人才有上千人之多,但是其中部分人即使具有回乡创业的愿望,也因没有良好的发展环境而只能驻足观望,等待时机。

其次,企业集群发展滞后,社会产业网络功能低下。延边州的服务外包企业之间沟通较少,基本都是单打独斗,难以形成合作,导致实力分散,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对于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来说,需要的就是规模效益,而人数少,场地又不集中的现实,则使得这些企业很难有所作为,并使得整个地方社会信息网络的构建与要素间的流动无法实现。

最后,政府及服务机构对产业重视不足,过分追求经济总量。延边州的信息产业领导小组已经成立10多年,但据了解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开过一次会议,也没有对产业的大力扶持和指导,企业基本处于自由发展状态,这说明延边州对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三)挑战

延边州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在离岸外包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方面都存在很明显的不足。虽然延边州的服务外包发展趋势呈稳定增长状态,但是成长速度较慢,升级跨越难度较大。在现实发展当中,延边州的服务外包企业经常受到外资企业选择投资不定性、人才流失、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转变发展策略,延边州的服务外包产业很可能遭遇到利润提升瓶颈和行业绩效缺失的可能。如此下去,延边州的服务外包产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转变的过程中将被逐步边缘化。

(四)机遇

从政策扶持角度来看,虽然国家顶层领导已经大力挖掘服务外包产业的存在潜力,但是从地方政府来看似乎关注度依然不够。为此,延边州政府应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自身的基础与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流程发展的能力,其重点主要是解决投入要素组合、发展制约条件以及政策配合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中央各部委职能机构和地方政府均制定了大量支持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政策,例如2007年国务院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7号文件并在全国建立了20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就延边州的产业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来说,未来的重要目标就是使延吉市跻身于全国示范城市的行列,从而使延边州的服务外包企业获得发展的动力和机遇。

三、延边州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一)提升延边州服务外包产业的社会认知度

尽管近年来服务外包产业在我国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地区政府和潜在技术人员对国内外包行业的概念都比较模糊。在延边地区,多数从事其他行业类的工作者对服务外包行业缺乏基本的认识和了解。甚至,就连从事服务外包相关工作的企业和政府机构工作者也对服务外包的内涵、特点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了解也不是很深,这也使得服务外包行业在社会上还无法形成普遍的认知和共识。所以,延边州政府和相关企业应加强此方面的宣传和引导,加强各类技术人才对于服务外包行业的认识和支持。

(二)政府需增强政策扶持力度以推动相关产业集群发展

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谋求外资拉动本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寄希望于外国企业的进入能够增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又不希望外资企业摧毁本国产业结构的协调性。因此,政府会推行各类政策去维护本国企业的部分利益,限制海外公司的投资活动。如,政府对中外合资企业的股权分配,[1](77~83)对外国企业进行投资最高限度、本地采购生产零配件的最低配额、基础研发中心需要在当地国设立等方面都是相应的表F。换个角度来说,只有根植于当地的海外企业才可能对本土产业的技术研发、企业管理、销售理念等全面产生促进作用,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所以为了获得被投资国的特有投入品或者为了进入当地市场,海外企业很多时候不得不满足被投资国的政府或产业集聚当地政府的准入要求。[2](1229~1247)本国政府及当地政府的介入可以对当地企业的持续发展与产业保护起到有效作用,所以政府应该鼓励外资企业向当地生产供应商提供有效技术,帮助本地供应商的产品达到国际化标准,进而能够为海外企业提供终端产品生产工序所需的零配件。

(三)人才培养及流动失衡的问题

对于民族地区的人才引进需要强调内外结合,也应讲求结构合理。也就是说,具有当地多年工作经验的年轻创业者应该与海外创新人才进行合理互补,因为许多海外归国创业人才在国外文化长时间的熏陶下,其思维方式及对本国文化的自我理解并不深固。[3](43~47)这就需要当地企业人才去协助创新型归国人才实现与本地产业发展及人文社会交流的互通。而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关系网络的加深与成熟,是促进企业较快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同时,延边州政府和相关企业应该有意识地强化企业与地方高校的研讨合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的有效机制,这既能解决高校应届毕业生的从业、就业问题,又可以提高服务外包专业人才的素质水平。[4](51~58)

(四)产学研机制的联动对于区域发展主体的作用

在民族落后地区,海外留学归国创新型人才对高新技术产业区主体的能动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我们依然不能忽视对于本地人才的培养。服务外包产业体制的创新可以通过引入外资的方式去刺激现有发展氛围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与当地企业的互动来实现,还可以通过与当地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学习来打造创新平台来实现。

同时,一个成功的科技园区可以为当地企业提供较好的创新与研发功能。例如,深圳市高新科技园区为当地企业家创业和科技人员的成果转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另外还有研究证明,园区内企业自身可以具备很强的研发及创新能力。[5](77~85)

当地企业与大学之间形成开放自主而富于创新的知识网络是服务外包产业价值的核心体现。但是,当企业作为创新主体不具备创新意识及技术能力基础时,其与高校及研究院所等研究机构的外部联系和互动也很难取得良好效果。

(五)建设和改善基础设施配套功能

落后地区的服务外包产业通常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地方配套缺失进而导致外包产业无法获得地理空间上的集聚是限制其发展的原因之一。外包企业在择取区位时,偏向产业集聚的区域,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寻找自身缺乏的互补性资源,而这也是促使外包企业自发集聚的主要原因。

服务外包业是人力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其对交通的通畅程度有很高的要求,服务外包从业人员非常看重城市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所以,通畅的交通也是吸引该产业人才的必要外部条件之一。

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资,通常会将园区中的基础设施投入当作重要手段。但是将园区转化为产业集群需要行为主体在动态网络中的活跃度及服务功能的完善。所以,区内主体之间应加强互动往来,使整个园区充满活力,只有如此,园区才能吸引企业,形成集群效应。

(六)解决企业融资渠道匮乏的问题

对于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来说,除了地方政府给与的部分财政与优惠政策以外,融资机构的组织投资也是企业创建和延续发展的有效机体。然而,延边州的企业融资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尚不成型。对于一些具备潜力的中小企业来说,国有控股银行、民营银行或民间资本并不会确定将资金投给尚处于发展前期的服务外包企业。这会造成在产业区内的很多具有创新性的中小企业因为无法得到前期准备资金而流产,进而严重危害到企业集群的竞争循环与转型升级。所以,当地政府应主动引导融资机构的合理贷款和市场投资的有序化,并建立具备更高灵活性的风险投资机构,对具有发展潜力的服务外包企业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只有区域内具有充裕的资金和资本在企业网络中完全渗透,才能够不断培育新的企业并使之发展壮大,而不是企业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靠等国家资金政策的扶持而发展。

四、延边州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前景

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以网络管理模式为主,产业生产方式以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兼备,并以弹性专精为核心,这使得现今的中小企业更能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从这个角度来说,延边州现在以中小企业居多,并都具有生产弹性,所以促进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联系非常必要。利用两者各自的有利条件,推动区域整个产业的前进,进而形成研发、生产、运储等企业间完整的社会生产网络。可以说,只要能够充分利用好自身的l件和优势,延边州的服务外包产业一定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当然,我们通过分析延边州外包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延边州的服务外包企业大多数以低成本作为竞争优势的主要驱动力,刻意强调内部强化联系(根植性),会极大限制企业未来技术创新的发展。所以要根据服务外包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况来判断并制定适合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有效方法。就延边地区发展境况而言,依然要以吸引外资为主要手段,并加强企业与内外部的联系从而实现本地服务外包产业的生产管理等成长环节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魏涛:《中外股权合作、无形资源优化与国际竞争力提升》,《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2]Liu W,Dicken P.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obligated embeddedness":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2006(38).

[3]宋加平:《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科技园知识网络分析》,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生产性服务业研究范文2

论文关键词:社区服务 社会化 产业化 运行机制

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及社区服务领域的拓宽社区服务走社会化、产业化道路已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也将成为社区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嘉兴市社区服务为研究对象对当前社区服务在社会化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建立促进社区服务产业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出笔者的看法。

一、社区服务社会化和产业化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曾掀起一轮社区服务研究的.初步培育了居民的社区意识,但由于受历史、体制,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社区服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定位于社会公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和社会的转型社区服务的功能在不断拓宽,主要表现在.一是城市居民由原来的“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社区服务必须承担原来由单位向员工提供的服务功能.并加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二是由于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的改革.原来的后勤服务逐步向社会化发展社区服务要承载部分生产三是社会阶层出现分化各阶层利益差别增大.从而增加了阶层矛盾,社区服务通过为低收入阶层提供社会保障.可以缓;中阶层矛盾,减少社会摩擦与冲突.增加社会和谐:四是民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民众生活出现多样化,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结构也出现变化。社区服务功能的拓宽带来了社区服务性质重新定位的问题,社区服务不能没有公益性.但社区服务也不能只具有公益性。

社区服务的兴旺发展离不开必要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依靠政府的扶持、社会的赞助和志愿者的义务奉献外更重要、更关键的是牢固确立自我发展意识.培育自我发展机能.其途径是实现社区服务的社会化和产业化。

二、现阶段社区服务社会化和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所谓社会化,一是社会事情社会办.二是社区和社会从封闭到开放.从隔绝到统一实现一体化。社区服务的社会化是社区服务业向产业化过渡所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社区服务的产业化是指社区服务工作从行政性经营到市场化经营,从事业化管理到企业化管理从非经济实体到经济实体从财政维持到自负盈亏的过程。结合嘉兴市社区社会化和产业化实际.可以发现当前社区服务的社会化和产业化还存在诸多令人思考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社区服务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目前社区服务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政府对社区服务的资金投入。具体表现形式为直接的财政专项拨款、无偿提供场地、设施和税收减免等:二是社会捐助资金投入:三是有奖募捐基金投八.四是社区服务的自身积累。我国社区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是政府主导型,政府的投入始终是社区服务的重要资金来源,一旦政府资源投入不足.社区服务的持续发展就会失去动力。

2社区服务项目少水平低

从嘉兴市社区服务目前的情况来看社区服务的项目不多.且大都集中在社区保洁、社区绿化、老年人照顾、孤残儿童照顾.残疾人照顾,贫困家庭救助、职业介绍、计划生育辅导等方面.

即使是这些服务.体力劳动和经验性的服务远多于知识和技能含量高的专业化服务。至于社区居民急需的专业服务诸如老年人的心理与行为辅导、问题青少年的行为矫治与辅导,暴力家庭与单亲家庭的辅导和治疗、弱智儿童辅导、精神障碍者回归社会的辅导、刑释人员的社会化辅导居民的康复辅导、职业培训与就业指导等知识含量高的专业化服务.则几乎是空白。

3社区服务人员素质偏低

社会上普遍认为社区服务业本身对从业人员的综合技能和素质要求不高.一般人员经过短期培训即可胜任。基于这种认识.目前嘉兴社区服务的从业者综合素质不高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政府通过下派、招聘等多种方式.使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文化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2 5%,其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8.9%,但这些人员主要从事的是社区管理工作,社区服务许多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如咨询、文化教育、调解等.目前的社区工作者基本上没有专业背景,上岗后也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直接限制了社区服务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此外,影响社区服务业发展的还有缺乏长短期发展规划和管理条块分割两个因素。相关部门在组织领导、方针目标资金来源、扶持保护和行业管理等方面尚无详细的统筹安排:社区服务业的发展涉及到工商、税收,城建,卫生、文化等多个部门.国家虽然出台了促进社区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但实践中由于管理上条块分割,导致政策的协调陛和操作性大打折扣,没能营造一个有力于社区服务业发展的宽松政策环境。

三、建立促进社区服务产业化的管理运行机制

根据当前社区服务在社会化和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今后社区服务的发展应着力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八手。首先必须实行管理体制创新,总的思路是,坚持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大力兴办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组织和经营实体.建立高效统一的新型管理体制.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的发展格局。为此.要进一步发挥各级政府民政部门的综合协调功能.可考虑在市、区两级政府建立社区服务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社区服务产业化工作。同时为加强行业管理与指导.建议市民政局会同市级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市社区服务行业管理标准,并组织成立社区服务行业协会。街道居委会要把发展社区服务产业作为一项重要职能摆上工作日程.提供必要的场地.加强日常的管理.尤其要充分发挥街道对辖区内服务业的综合协调管理作用。在此基础上.努力创新社区服务产业化的运行机制。

1市场化经营机制

要把企业化管理和市场机制引入社区服务业,针对居民消费需求.及时调整服务内容.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和档次.开拓社区服务新的市场空间,在经营方向上.针对社区居民的职业层次.生活条件、消费水平服务需求等,确定社区服务产业化的整体布.类目!妻营苎项旦主茎包两:一是便民利民服务类.即提供与社区居民吃穿住、行、娱乐、健身等方面有关的服务。二是后勤保障服务类即为驻在社区内的各类单位(除社区居民外)提供所需要的有偿服务。从对嘉兴市社区的调查情况看.目前应重点培育和发展老人服务、家政服务、医疗服务、中介就业服务·教育培训服务等社区服务产业。

2.多元化投入机制

首先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目前社区服务资金来源的四个渠道中政府投入是解决社区服务资金不足的主要途径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政府要把社区建设费用纳入财政预算,提高投入比例.要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投入的导向功能.通过政府启动资金的引导,带动和促进有关企业、个人和社会力量投资社区服务业。其次要建立多元筹资模式建立社区服务发展基金接受企事业单位、居民捐赠制定捐助办法,对于企事业单位、个人捐助的资金给予税收减负等优惠政策,积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来同时要研究出台有关扶持性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个人、团体等社会资金和外资以独资.合资、股份合作、合伙经营,以及承包、租赁等方式投资社区服务业,以拓宽社区服务资金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投入主体和筹资机制。

3.服务资源共享机制

生产性服务业研究范文3

关键词:经济服务化 商业银行 业务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4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770(2006)10-025-03

一、世界经济的服务化趋势及其特征

(一)经济服务化: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

如果说十八世纪起于英国、十九世纪席卷全球的工业化浪潮标志了农业主导型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的转变,那么在先进国家工业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从工业主导型经济向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变的时代早已悄悄地来临。

早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经济学家就已经认识到人类经济活动重心渐次从农业向工业并进而向服务业(第三产业)转移的规律性。1973年美国社会学家贝尔指出了美国经济从产品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特征,其标志是美国服务业的劳动力与GDP比重(1969年分别达到60.4%与61.1%)已经超过工业与农业之和(Bell, 1973)。同一时期,未来学家托夫勒・奈斯比特等也相继提出类似概念与理论。

贝尔等人的理论引起世界性的广泛关注,而国际经济发展的现实则为其提供有力的验证: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一个显著现象就是,服务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年提高,无论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是从服务业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看,服务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统计数据显示,1999年世界范围内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球GDP的比例已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50%上升到64%。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70%。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这一比例分别为55%和44%。在一些主要城市,这一数字达到了70-80%。与此同时,服务业吸纳的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发达国家为60-70%,中等收入国家在45-60%,低收入国家也达到30-40%。

可见,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普遍经济特征并进一步成为国际性的发展趋向,服务业在整个经济中居于首屈一指的地位的这一现象,被称为“经济服务化”(杨治,1985)。

(二)经济服务化的特征

一般认为,经济服务化是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以后产业结构的一种转变过程,表现为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比重超过工业,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因此经济服务化又称为第三产业化(Tertiarization)。这一经济服务化趋势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首先是产业结构服务化,表现为服务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引致三次产业结构的转变,服务产业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并成为产业结构的主体。从世界银行的统计来看,无论是GDP的产业构成还是各国的就业构成,服务业在发达国家都已普遍成为第一位的经济部门,而且这一经济服务化的潮流已开始向工业化水平较高的中等发达国家与地区扩散,在中等收入国家(地区)的产业结构中,服务业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其次是生产型产业的服务化,表现为工业等生产型产业(非服务性产业)内部服务性活动的发展与重要性增加,从而改变了这些产业的单纯生产特点,形成生产―服务型体系,反映了服务活动在经济领域的广泛渗透。这种趋向在工业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如早在1980年美国工业增加值就已经有75%以上由工业内部的服务性活动所创造(Britton,1990)。

第三是服务型经济的形成。经济服务化发展的结果,是形成以服务活动为主导经济活动类型的服务型经济。服务型经济与产品型经济的区别在于:服务型经济的主要经济部门是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而非制造和加工产品的部门;服务型经济的主要产品是大规模的服务,而非大规模的商品;服务型经济中大部分劳动力集中在服务部门,而非制造和加工的经济部门;服务型经济的大部分产值由服务性行业而非商品生产部门创造。这四个方面揭示了服务活动在服务型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事实上,服务活动在服务型经济中更具有主导性的广泛的经济社会功能,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成为推动传统产业的新发展并引致产业体系的整体升级的重要动力。

二、中国的经济服务化趋势:以上海为例

(一)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经济服务化趋势开始显现

经济服务化是国际上已经出现的发展现实,并有其历史必然性。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在整体上处于工业化阶段,80年代以来服务业发展较快、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有较大上升,由80年代初的20%左右上升至2004年的34%,劳动力占比也由13%上升至31%。然而总体来看,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仍低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较低。从整个上看,我国尚处于工业化阶段,工业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

然而在中国整体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同时,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服务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服务化趋势已经开始显现并进一步扩散。在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其中的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开始出现从工业中心向服务业中心的转变。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的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都已接近或超过50%,经济活动中心正在从以工业为主向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变。而且从长远看,这种趋向正在进一步扩散。

(二)上海的经济服务化趋势

以上海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在经济服务化方面走在了前列,并且代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不失一般性,我们以上海为例对这一趋势进行分析。

1、历史:过去15年中上海服务业保持了高速增长

上海服务业在过去15年中的发展已经充分展示了上海的经济服务化趋势。自进入1990年代以来上海第三产业的发展开始加速,特别是90年代后半期其增速更是远远高出其它产业的增长。其结果是服务业增加值在上海GDP中的比重,由90年代初的30%最高增至2002年的51%,并且一直维持在50%左右的水平。

2、现在:上海服务业站上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

从产业发展规律、城市发展经验和上海所处的阶段来看,上海即将进入服务业加速发展期。国际经验表明:服务业加速发展期一般发生在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由中低收入水平向中上等收入水平转化的时期,今后15-20年,上海经济发展正处于类似的阶段。

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同时面临全球第三次产业转移浪潮的有利机遇。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第三次产业转移浪潮正在进行中,第三次产业转移浪潮同时也是发达国家服务业转移的过程。近几年来,经济全球化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知识型服务产业(包括技术、软件开发、芯片设计、建筑设计、数据录入、金融分析及各类研发性工作等)开始出现成规模地向具有智力人才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新浪潮。这一产业转移浪潮为上海服务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上海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的确立为上海服务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上海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目标。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尽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增强上海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上海的重要任务,明确写入了《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

3、未来: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将逐步确立

结合发达国家城市的先行经验,从城市发展与服务业的发展关系,以及前述我们对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分析来看,上海现代服务业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而目前正处于新一轮加速发展的起步阶段。上海“经济服务化”特征将日益突出,2010年上海中心城区80%以上的增加值将由服务业所创造;与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思路一致,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结合的生产业将取得突破性发展;金融、物流、航运、信息服务、专业服务等将成为上海现代服务业的重点领域。市区三带十九区2将形成鲜明的服务业聚集区并形成强有力的集聚效应,而大浦东地区3无疑将构建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制高点。种种迹象表明,上海将迎来新一轮的服务业大发展时期,接下来若干年上海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可能会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

上海经济发展所显示的服务化趋势,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经济服务化趋势对银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一)经济服务化趋势下商业银行的业务机会

现代服务业发展从而经济服务化趋势的演进将使银行业面临难得的业务机会。从浅层次上看,服务行业涉及业务链长,为银行挖掘、培育潜在客户提供了机会,为银行拓展新的业务空间,推进中间业务发展、促进产品创新和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新的动力。把握经济服务化趋势的银行无疑将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抢得业务先机。

从深层次分析,上海经济服务化趋势对商业银行可能具有战略意义。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值在上海GDP中的比重,15年前是7:3,现在是5:5,而15年或更短时间后,这一比例可能将完全颠倒而成为3:7(上海中心城区目前这一比例已经实现)。在这之前,国内银行业的业务重心一直在生产性企业上,那么,当经济服务化趋势日益明显时,商业银行的战略方向和业务重心是不是也应作相应调整呢?服务经济的发展无疑为国内银行的业务转型提供了战略机会。

(二)服务经济的金融需求特征及其挑战

经济服务化趋势对国内银行业的金融服务同时也提出了挑战。这种挑战缘自服务经济的金融需求特征对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方式、服务领域和经营理念构成了挑战并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种挑战体现在:①产品和服务的无形性加大了商业银行风险评估和控制的难度。这种无形既体现在其产品、服务,也体现在其利润来源:作为高附加值产业其利润来源更多地来自其知识性、技术性,更多地体现在信息、渠道、技术、知识等无形的东西上。②服务业的新兴性为银行提供切合客户需要的金融服务方案提出了挑战。原因在于,作为新兴产业,商业银行对服务经济的主体-现代服务业缺乏深入的了解,包括其运行模式、流程、金融需求、风险点及其相应的风险把握。③融资需求的弱化、金融需求的多样化为银行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出了挑战。需求多样化大大削弱了国内商业银行的传统强项:信贷业务优势,使得银行传统的产品和服务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其需求。④服务业需求个性化和服务专业化为银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服务业需求的个性化要求银行提供更多度身定制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它对于银行服务的质量要求更高,如结算的速度、便利程度等,还可能涉及全国及至全球的结算网络,对于网络化、电子化要求极大提高。此时满足服务业的金融需求不仅涉及一家分行,还需要遍布全国甚至全球的网络支持,对银行一体化、网络化、电子化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

服务经济对国内商业银行的上述挑战揭示了一个核心问题:国内银行尚未建立与服务经济相配套的产品与服务体系。目前国内银行的金融产品服务体系主要还是以生产性企业为对象的。对于生产性企业,我国银行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服务与支撑体系,包括提供的产品、对企业的风险评价与控制等。而相比对生产性企业的产品与服务,我们对于服务业的配套服务要弱得多。我们对于服务业的配套产品和服务,目前尚停留在零星的、自发的阶段,只是根据既有的对生产性企业的产品与服务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修补。具体体现在我们目前尚存在很多与经济服务化趋势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对于服务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具体行业的运作模式、金融需求尚缺乏了解,从而对新兴服务业缺乏风险评估与控制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没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评价体系、风险控制体系等。简言之,我们尚没有建立与服务经济相配套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

四、经济服务化趋势下的商业银行业务策略

(一)充分认识经济服务化趋势下的银行战略机会

种种迹象表明,上海将迎来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时期,服务经济的发展可能是商业银行的战略性机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代表了上海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也暗示了商业银行公司业务转型的一个方向,即银行重心由融资功能转向更多的服务功能,由主要针对生产性企业以信贷支持为主的服务模式向面向生产性企业和服务型企业提供包括信贷支持的更多的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模式转变。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影响我们现有的服务模式,并将全面影响我们的经营理念。另外,银行本身就是现代服务业的一员。未来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表示银行业也面临较好的发展机会,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经济服务化趋势对商业银行的启示在于:银行的战略方向和业务重心必须适应经济服务化的趋势和方向。

(二)探索建立与服务经济相配套的产品与服务体系

经济服务化趋势下商业银行的核心问题是建立与服务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

1、与服务经济相配套的产品与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

建立与服务经济配套的产品与服务体系要回答的三个问题是:一是哪些是我们所应重点关注的潜力行业?如何把握其中的业务机会?二是如何深入了解服务经济的主体-现代服务业及企业的运行模式、财务运营特点、资金流动规律和金融需求?三是对于现代服务业,我们能够提供哪些适合服务业金融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如何提供?如何控制其风险?

因此,与服务经济相配套的银行产品、服务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加强对服务业重点行业和区域的关注和研究,动态了解、跟踪服务业重点行业与新兴服务行业运行模式、业务流程、金融需求的机制。

二是针对服务业的运行模式和业务流程,建立对其进行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的机制。

三是针对服务业的运行模式、业务流程、金融需求,对现有金融产品与服务进行整合或创新,提供适应行业特点与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机制。

2、建立配套产品与服务体系的有效突破口

(1)关注重点行业与区域。对服务业的研究与推进不可能全线挺进,而应选择重点行业与区域。以上海为例,应重点关注在未来若干年有可能大发展、蕴涵较大业务机会的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进行重点研究,包括:未来几年可能爆发性发展的物流行业、金融同业及金融市场业务、具有较大增值链的总部经济等。而重点区域则是包括浦东新区和南汇临港的大浦东地区,以及市区“二横一纵”集聚带和聚集区。

(2)通过试点增进了解。对于服务业企业,重点研究其运行模式、业务流程、财务运营特点及资金流动规律、金融服务的个性化专业化要求等。为了实现对重点潜在行业的突破,建议:①可以在若干各分行层面(如上海、北京)上尝试选择重点行业的典型企业进行试点,通过试点加深对新兴行业运行模式、金融需求的了解,积累服务经验。②学习与借鉴国外银行的成功做法。对我们来说是新兴事物的服务经济,国外银行已经建立了相对成熟和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采取“拿来”的策略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③在分行层面上建立与服务业重点行业的稳定联系制度,定期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掌握经营状况、设立重点行业企业档案,建立项目储备。通过加强研究,试点了解,制订符合行业个性化要求的产品和服务方案,完善对重点行业的信贷评估、信贷制度,风险控制方法,建立适应其个性化要求的其他银行产品和服务。对于服务业一般行业企业,通过研究,制订适合服务业行业一般性的产品和服务方案。

(3)制订重点行业配套金融服务方案。在加强研究和了解的基础上,分别为各个重点行业(如包括物流、金融、总部经济等)设计整套的金融服务方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产品和服务设计、风险评估和控制等方面,生产性企业和服务业性企业有一些共通点,但存在更多明显的差异。在产品/服务设计以及风险评估中,必须体现这种差异性。这就是建立适应服务业企业特点、个性化要求的服务体系和风险评估与控制体系。如果将制造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混为一谈,套用现行统一的标准,其结果不是无法有效拓展业务,就是无法有效控制风险。

3、建立配套产品与服务体系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除了上述内容外,建立现代服务业配套服务体系还需重点解决几个问题,包括新产品创新机制、电子化建设、总分行沟通与协调机制等。现代服务业的金融服务更凸显了银行产品创新机制的重要性,建立和完善银行业的创新管理机制刻不容缓。它同时要求银行业的电子化系统除了具体快捷方便、功能完备等特征外,还必须适应现代服务业多样化、个性化和专业化的要求,甚至与企业的财务系统实现“无缝”衔接。另外,建立现代服务业的配套体系,必须进一步加强总行与分行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特别是在大集中系统上线后,涉及系统开发与完善、新产品开发等,将更多依赖总行层面。上述三点中,电子化建设和产品创新机制是核心和关键。

注:

1三大集聚带构成上海现代服务业的“金三角”,包括黄浦江现代服务业集聚带、苏州河现代服务业集聚带、以延安路-世纪大道为轴线的上海商务走廊。聚集区则包括市区12个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郊区7个以生产型服务业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 “大浦东地区”泛指由浦东新区和南汇临港地区构成的地区。

参考文献:

1. Bell, D.,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London, 1973

2. 冉斌、刘东昌:经济服务化趋势下发展我国服务业的对策[J],经济纵横,2005,(12)

3. 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4. [日]公文俊平主编,雨谷译:日本进入服务产业新时代[M],新华出版社,1987

生产性服务业研究范文4

关键词 生态足迹;投入产出;关联效应;假设抽取法;北京

中图分类号 F0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5-0056-05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5.010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以及气候变化的进一步威胁,它们对北京市经济发展的冲击和造成的影响将更加明显。北京市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等基本方面,必须与资源环境的生态承载能力相协调。这就要求我们在低碳转型的发展过程中,对自然资源利用状况以及污染排放进行科学的定量测度。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EF)作为一种资源利用分析工具,主要用来计算一定的人口和经济规模下,人类为维持自身生存而利用的自然资源和吸纳产生的废物所必需的生产性土地面积。生产性土地的部门关联效应分析则是以生态足迹的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从经济系统内部分析部门内部及部门间对生产性土地的利用情况,明确具体产业部门生产性土地的直接占用量及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间接投入与间接消耗,确定经济系统的关键部门,解析重要产业部门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具体联系。在部门关联效应的研究中,假设抽取法(Hypothetical Extraction Method, HEM)最早用于分析产业结构变动时的经济影响[1]。通过假设某一部门在经济系统中消失,在缺少这个“被抽取的部门”与其它部门的相互作用时,计算损失的产量(机会产量)来评定该部门在经济系统中的重要程度[2]。基于HEM方法评定部门间的关联效应只关注了部门的直接消耗与间接消耗关系,直接消耗系数因未与最终需求建立联系,计算结果只依赖于部门中间投入,不能完全反应部门间的关联[3]。Duarte在对西班牙经济系统的水资源利用研究中对此进行了改进,计算了生产部门水资源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混合效应、外部后向关联、外部前向关联及纵向总效应等六项部门关联效应指标,分析了西班牙生产部门对水资源的直接与间接消耗行为,并根据分析的结果确定关键的生产部门,准确地进行部门分类[4]。马忠等使用改进的HEM方法分别对国家和张掖市的产业部门用水关联进行了分析[5-6]。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生态足迹的投入产出模型[7],采用Duarte改进的HEM方法考察北京市具体产业部门直接和间接的土地资源消耗,以及部门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1 方法与数据

1.1 HEM关联效应分析方法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生态足迹模型最早由Bicknell[8]提出,该模型将投入产出表应用于生态足迹分析中,通过土地投入系数的计算得到不同产业的生态占用面积。之后,Ferng利用土地乘子分解矩阵对Bicknell的方法做了改进[9]。国内运用IOEF模型的研究多在国家层面上[10],区域层面的研究数量少且仅停留在省级层面[11-21]。

关联效应分析法以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其基本思想是:要明确部门i对于经济系统的影响,可以通过比较经济系统的产量x与假设不存在部门i情形下经济系统的产量x得到。假设该情形下的技术系数矩阵为A,抽取i部门的最终需求yi后的向量为y,假设情形下的经济系统产量可以描述为:x=(I-A)-1y。按照这种假设,部门的产量将下降。通过对经济系统进行部门分块,可以确定相似经济部门构成的部门块(块内各部门)与经济系统其它部门块(其它部门)间的关联作用。

假设QS代表由经济系统若干部门(也可以是一个部门)构成的部门块,那么Q-S则表示由其它剩余部门构成的部门块。依照矩阵分块方法,对于任意矩阵Q可以表示为:

Q=QS,S QS,-S

Q-S,S Q-S,-S(1)

根据经济系统的分块方法,对分块后的经济系统可以描述为:

xSx-S=AS,S AS,-SA-S,S AS,SxSx-S+ySy-S=ΔS,S ΔS,-SΔ-S,S ΔS,SySy-S(2)

其中Δ=(I-A)-1。

对于假设抽取某部门块后的经济系统,可以将一个或多个块的Aij省略或设空。假设经济中块QS不与其它部门进行买卖,则假设经济系统的生产关系可以描述为:

xSx-S=AS,S 00 AS,-SxSx-S+ySy-S

=(I-AS,S)0 0 (I-A)S,S-1ySy-S(3)

“被抽取的部门块”对产量变化的影响可以表示为:

x-x=xS -xSx-S -x-S

=ΔS,S-(I-AS,S)-1 ΔS,-S Δ-S,S Δ-S,S-(I-A)-S,-S-1

ySy-S

=BS,S BS,-S

B-S,S B-S,-SySy-S(4)

对于部门块QS的总关联(Total Linkage, TL)、前向关联(Forward Linkage, FL)和后向关联(Backward Linkage, BL),分别可以定义为:TL=u′(x-x)、BLS=u′BS,SB-S,SyS和FLS=u′BS,-SB-S,-Sy-S,其中u′=(1,1,...,1),向量u′表示单位货币价值。

1.2 改进的HEM关联效应分析方法

改进的HEM方法将(4)式进行分解,即对部门块QS的影响分解为内部效应、混合效应、外部(或净)后向关联、外部(或净)前向关联和纵向总效应几个部分[4]。

(1)内部效应(Internal Effect, IE)

IE=u′S(I-AS,S)-1yS(5)

指部门块QS为取得最终消费yS,而消耗的由部门块QS自身独立生产的产品。“内部”即生产、销售和购买都只发生在部门块QS内部。

(2)混合效应(Mixed Effect, ME)

ME=u′S[ΔS,S-(I-AS,)-1]yS(6)

指部门块QS为取得最终消费yS,而消耗的由部门块QS及其它部门块参与生产的产品。“混合”是因为产品最初是由部门块QS售出,经过其它部门的生产加工后,又被重新购买回到部门块QS,在实现最终需求过程中消耗。

(3)外部(或净)后向关联(External or net Backward Linkage, EBL)

EBL=u′-SΔ-S,SyS(7)

指为实现最终需求yS,部门块QS对部门块Q-S的直接和间接总需求,代表了部门块为满足自己需求的“净进口”。

(4)外部(或净)前向关联(External or net Forward Linkage, EFL)

EBL=u′SΔS,-Sy-S(8)

外部前向关联代表了总产出中,没有被部门块在实现最终需求过程中消耗(直接或间接消耗)的产出,也就是说部门块QS“卖”给Q-S,供其在实现最终需求y-S过程中消耗,它代表部门块QS的“净出口”。

(5)纵向总效应(Vertically Integrated Production, VIP)

VIP=IE+ME+EBL(9)

VIP表示为了取得yS最终需求需要的直接与间接总投入。

要研究部门间生产性土地使用的关联关系,利用土地资源投入系数向量Tl替代u′向量,相应地可以得到生产性土地资源部门间关联效应的四项基本指标:Tl(I-AS,S)-1yS、Tl[ΔS,S-(I-AS,S)-1]yS、T-lΔ-S,SyS和TlΔS,-Sy-S;通过指标的组合,可以得到土地资源纵向总效应。

对于土地资源而言,内部效应是部门块在生产仅由本部门块内的部门使用的产品过程中所消耗的土地资源;混合效应是部门块用以生产先由本部门块出售给其它部门块、再被本部门回购的产品所消耗的土地资源;外部后向关联指本部门块在实现最终需求时,通过其他部门提供的产品过程中所利用的土地资源,即本部门块通过进口产品,对其它部门块土地资源的利用;外部前向关联指本部门块在生产作为其它部门投入的产品过程中利用的土地资源,并且这种产品是不购回的,即本部门块通过产品出口向其它部门块提供的土地资源。内部效应、混合效应、外部后向关联的组合可以得到土地资源纵向总效应,它表示部门块实现最终需求的直接和间接土地资源使用,反映了实现最终需求的土地资源总使用[13]。

比较土地资源的纵向总效应与直接消耗,如果土地资源纵向总效应大于直接消耗,表明其生产过程使用其它部门的土地资源;如果纵向总效应小于直接消耗,表明其节省了土地资源以供给其他部门使用。

2 北京市2007年生产性土地的部门关联效应分析

2.1 数据来源与部门块划分

本文利用北京市2007年42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及有关数据,计算出北京市2007年生态足迹最终需求量。在进行生产性土地的部门关联效应分析时,参照Duarte的研究,将北京市42部门投入产出表分类划为9个部门块[3],每个部门块内的部门都具有相近的生产性质。具体分块为:部门块1:农业;部门块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部门块3: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部门块4:纺织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部门块5: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其他制造业、废品废料;部门块6:建筑业;部门块7: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部门块8:邮政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旅游业、科学研究事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其他社会服务业、教育事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部门块9:住宿和餐饮业。

2.2 生产性土地的直接消耗与纵向总效应

北京市9个部门块生产性土地的关联效应指标计算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在所划分的9个部门块中,只有包含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部门块2和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部门块7的生产性土地的纵向总效应比相应部门块土地的直接消耗小,其他部门生产性土地的直接消耗均大于纵向总效应。由此可知,部门块2与部门块7在实现最终需求过程,可以向部门块以外的经济部门以产品或服务形式提供土地资源,而其它部门在实现最终需求时需要部门块以外的其他部门土地资源投入。从部分块的化分原则来看,部门块2主要以煤炭、石油、天然气及矿物资源的开采等为主,可以通过大量的能源输出,间接为其它部门生产提供土地资源;部门块7主要以交通运输和仓储业为主,通过向其他部门块提供运输服务,间接转让土地资源。比较部门块2、部门块7土地资源纵向总效应的相对关系,部门块2(37.89%)要小于部门块7(47.67%),这表明部门块2比部门块7能向本部门块以外转让出更多土地资源。

部门块1主要以农业部门为主,其土地资源的纵向总效应约为直接消耗的1.38倍,也需要其他部门输入土地资源。比如由于农业用水紧张,需要间接占用其他部门如水的生产供应业的土地资源。对于部门块3、部门块4、部门块5、部门块6等四个部门块来说,由于主要以工业生产部门为主,其表现出来的土地资源的关联特征相似。从纵向总效应与直接消耗的比较可以看到,各部门块的土地直接消耗远小于纵向总效应。

部门块8、部门块9主要是由服务业等非物质生产部门构成。从表1的计算结果可知,两部门块直接消耗土地资源都很小,但实现最终需求过程中占用的土地资源量远远超过直接消耗量,并且部门块8要远高于部门块9。主要原因是:部门块9中包含住宿和餐饮业部门等经营性质的服务行业,而部门8中主要是以金融保险、社会文教娱乐等社会服务行业为主。

由上述分析可知,土地资源纵向总效应超过直接消耗的部门块主要是由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部门构成。这是由生产性质所决定的,这些行业需要大量的初级产品投入,导致这些部门在实现最终需求过程中,需要通过部门外产品的投入,间接利用其它部门的土地资源。

2.3 生产性土地的内部效应、混合效应和外部关联效应

以农业生产为主的部门块1,由于本部门块内消耗了大部分的最终产品,生产性土地的内部效应达到了98.41%;其回购部门块前期出售的产品作为投入部分,使得土地资源的混合效应部分为1.00%;而通过进口部门块以外产品,用于实现最终需求部分即土地资源的外部后向关联仅为0.59%,所占用的比例较小。

部门块2的纵向总效应占直接消耗的比重为37.89%,因此可以提供给其他部门使用的生产性土地的比例达到62.11%,表明部门块2在实现最终需求的过程中,将大部分土地资源输出到其他部门块,所以其外部后向关联达到613.89%,这也是由部门块2的生产性质所决定。煤炭、石油、天然气及矿物资源是其他行业进行生产的能源来源,必然要向其他部门进行大量的能源输出,以满足生产需要。

部门块7向经济系统其它部门间接转让土地资源,可以提供转让的比例达到52.33%(1-47.67%);其内部效应与纵向总效应比值为19.51%,表明部门块7在实现最终需求的过程中,部门块在生产供自身消耗的本部门产品利用的土地资源量,是部门块7土地资源总使用量的19.51%。由于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可以作为特殊的加工部门,其加工过程很少造成产品质与量的变化,却只改变物质的空间位置等属性,这样就便于理解部门块的外部后向关联达到78.05%,外部前向关联达到234.15%。

部门块3、4、5、6这四个部门块,各部门土地资源的外部后向关联都很大。原因是:这些部门的生产活动主要是以加工其它部门提供的产品为主,特别是来自部门块1的农业部门的初级产品投入,以及部门块2中开采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及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这四个部门块土地资源的内部效应都较小,表明部门块在生产供本部门块使用的产品过程中,消耗土地资源较小;同时,这些部门块的土地资源混合效应也很小,说明这些部门在生产前期出售给其它部门,之后回购并作为本部门生产投入的产品过程中消耗的土地资源较小。

部门块8和部门块9作为服务生产部门,在其实现最终需求过程中,需要进口其它部门的产品作为投入,表现在部门块的后向关联效应占纵向总效应的比例较大,两部门块分别达到82.79%和92.33%。由于部门块的生产部门构成特性,住宿和餐饮业等构成的部门块9的外部后向与外部前向关联,要比社会及个人服务行业等构成的部门块8略大些;两部门块由于回购部门产品现象产生的混合效应都很小。

3 结 论

本文基于生态足迹的投入产出模型,利用Duarte改进后的HEM方法,计算土地资源部门块关联效应分析指标,并以北京市2007年9部门块土地资源部门块关联效应分析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为:只有采选业部门块和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部门块可以向本部门块以外转让部分土地资源;通过比较纵向总效应与直接消耗,可知采选业部门块有更大的土地资源转让潜力;其余几个部门块在实现最终需求过程中,都需要从部门块以外以产品形式获取土地资源,支持本部门块的发展,这样使得各部门块的外部后向关联及外部前向关联都很大。我们认为:土地资源利用来源于需求,土地资源关联效应实际上是经济系统部门间土地资源需求的转移。如果最终需求总量不变,则其结构调整不会对土地资源总量产生影响;改进的HEM方法结合了生态足迹最终需求,分析直接土地资源消耗数量,分解影响部门土地资源的组成因素,可以更直接、明确地量化部门间以及部门内部土地资源的关联关系;本文的研究以货币型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计算生态足迹,分析土地资源的部门关联效应,如果能够以实物型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可以提高部门关联效应的分析精度,更加科学地反映经济系统中各产业部门土地资源的关联特性。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Schultz S. Approaches to Identifying Key Sectors Empirically by Means of Inputoutput Analysis [J]. 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977, (3): 77-96.

[2]尚海洋. 甘肃省生态足迹的投入―产出分析[D]. 甘肃: 西北师范大学, 2006: 31. [Shang Haiyang. InputOutput Analysis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in Gansu Province [D]. Gansu: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2006: 31.]

[3]Duarte Julio Sanchezcholiz, R. Analyzing Pollution by Way of Vertically Integrated Coefficient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Water Sector in Aragon [J].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3,(27): 433-488.

[4]Duarte R. Julio Sanchezcholiz, Bielsa. Water Use in Spanish Economy: an InputOutput Approach [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2(43):71-85.

[5]马忠,徐中民. 改进的假设抽取法在产业部门用水关联分析中的应用[J]. 水利学报,2008, 39(2): 176-182. [Ma Zhong and Xu Zhongmin. Application of Modified Hypothetical Extraction Method to Linkage Analysis of Water Use Among Industrial Sectors [J]. 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2008, 39(2): 176-182.]

[6]马忠,石培基,胡科.张掖市产业部门用水关联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10, (6): 666-672.[Ma Zhong, Shi Peiji and Hu Ke. Linkage Analysis of Water Use Among Industrial Sectors in Zhangye City [J].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2010,(6): 666-672.]

[7]Wiedmann, T, Barrett, J and Cherrrett, N. Sustainability Rating for Homes: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mponent [R]. Stockholm Environment Institute at York, April 2003: 6-15.

[8]Bicknell, K B, Ball, R J, Cullen, R, Bigsby, H R. New Methodology for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with all Application to New Zealand Economy[J]. Ecological Economics,1998

(27):149-160.

[9]Femg, JJ. Using Composition of Land Multiplier to Estimate Ecological Footprint Associated

with Production Activity[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1(37):159-172.

[10]邱东,席玮.投入产出生态占用模型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财经问题研究,2008,(8):18-23.

[Qiu Dong and Xi Wei. Applying InputOutput Analysis to Ecological Footprint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China Economy[J]. Research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 2008,(8): 18-23.]

[11]赖力,黄贤金,刘伟良等.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区域生态足迹调整分析――以2002年江苏

省经济为例[J].生态学报,2006,26(4):1285-1292.[Lai Li, Huwang Xianjin and Liu Weiliang et

al. Adjustment for Regional Ecological Rootprirnt Based on InputOutput Technique: a Case Study

of Jiangsu Provinee in 2002[J]. Acta Ecologica Smica,2006,26 (4) :1285-1292.]

[12]尚海洋,徐中民.甘肃省2002年生态足迹的投入―产出分析[J].冰川冻土,2007,29(5):

837-844.[Shang Haiyang and Xu Zhongmin. InputOutput Analysis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Gansu Province in 2002[J]. Jour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io, 2007,29(5): 837-844.]

[13]王亚菲,陈长. 北京市生态足迹的投入产出分析[J]. 城市发展研究, 2009, 16(4): 129-134, 148. [Wang Yafei and Chen Zhang. InputOutput Analysis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Beijing [J]. Urban Studies, 16(4): 129-134, 148.]

Analysis of Linkage Effects of Beijing Productive Land Resource among Sector Blocks

WANG Yafei

(School of National Account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putoutput model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the modified hypothetical extraction method and inputoutput table 2007 of Beijing are applied to compute indicators and analyze the linkage effects of Beijing productive land resource among 9 sector block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ctor blocks, whose vertically integrated production outnumbers direct consumption, consist of manufacturing,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s. Mining sector block has a greater potential for the transfer of land resources, while other sector blocks must get part of land resources from the outside, which leads to a large external backward linkage and external forward linkag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linkage effects of productive land resources among different sectors are actually the demand that transfers from one sector to another. If the total final demand unchanged, the structure adjustment will not affect the total amount of land resources. Modified hypothetical extraction method, combining the final demand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analyzing direct consumption and decomposing the components of land resources, can more directly and clearly quantify the linkage relationship of land resources between and within the sector blocks. Linkage effects of land resources among industries can be more scientifically reflected when physical inputoutput tables are used instead of monetary inputoutput tables.

生产性服务业研究范文5

关键词:会计;实训基地;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在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会计专业人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企业需求旺盛。例如财经会计类人才来说,广州南方人才市场、广东英才人才市场和广东创博人才市场对广东会计人才需求调查结果显示,会计人才每年需求量在147,000人左右,而人才供给只有92,371人,会计人才供需缺口大。从这里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专业类人才远远达不到企业需求量,市场前景好。

但是,情况并不乐观,如会计类来说,广东会计人才需求旺盛,但不少企业感叹会计人才难招,每年都有不少会计专业应届高职大学生抱怨对口工作难找。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部分企业招聘过程中,存在人才“高消费”现象,招聘门槛居高不下让学生望而却步。另一方面由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短板”,有些学校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技能训练,有些学校虽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但却忽略了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因此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会计人才紧缺,人才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

高职院校在发展方式上,要不断强化改革与创新的意识,进一步深化体制与机制改革,继续创新科学的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谋求科学的可持续发展,不但要保持发展的速度,更要注重发展的质量。为此,要不断强化改革与创新的意识,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突出能力培养。继续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结合、实行资源共享。改革各种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建立高效灵活的管理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水平。所以说,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就非常必要了。

一、区域、行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广东地区是我国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广东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产值占生产总值比例不断提高。2012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1年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53.4%,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56.3%,并预计2012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25.71%;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8.5%。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大量包括会计在内的生产人才为其服务。从另一方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会计人才的迫切需要。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总体要求,在认真总结会计人才建设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财政部制定了《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深入贯彻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推动会计行业科学发展,从中可以看出会计行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对于促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所以说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要想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培养适应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就要建立会计类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得该专业建设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依托行业资源,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能为区域、行业经济发展培养大批熟悉行业生产工艺流程、动手能力强、职业道德良好的高技能型会计人才。

二、培养高技能会计人才的需要

调查结果显示,高技能的会计人才是指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广阔的视野,掌握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会计技能、良好的中英文沟通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熟悉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方法,懂得全面预算的制定和实施,确实能为企业开源节流的专门人才,要培养这样的人才,传统的教学是无法实现的。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条件薄弱,基于真实项目的实践教学难以开展,已成世界难题,如何创建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已成为我国高职院校正在研究和探索的问题。所以说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能有效破解这一难题。它将打破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实践教学工作得以在真实企业环境下进行,学生不仅可以参与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管理,更重要的是能掌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和全面预算的制定和实施方法。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大大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岗位要求的零对接,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提升专业群办学水平的需要

学校社会声誉、办学实力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实际上是专业发展水平的差异。一个重点专业可以带动一个专业群的发展,重点专业建设的关键是实训基地的建设。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在为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提供平台的同时,也能辐射专业群内其他专业,例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济信息管理专业、证券与期货专业等专业,使得其资源共享,从而提升专业群的整体办学水平。

四、提升专业群技术服务能力的需要

会计专业及其专业群的技术服务能力包括科研和管理咨询能力,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能力,开展中高衔接,带动中职院校发展的能力,面向全省乃至全国开展专业技能大赛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基地软硬件和师资队伍实践能力的提升。会计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必将带动基地软硬件的建设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从而提高专业群技术服务能力。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可以满足区域、行业、教学、学生等的需要,为企业、行业、学校、学生的发展都带来益处,可以有效解决人才需求结构性矛盾这一关键性问题,我想,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是必要性、可行的。

参考文献:

[1]牛莉侠.高等职业教育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

[2]董丽晖.提高会计电算化实践能力的课堂因素分析[J].甘肃农业,2006.

生产性服务业研究范文6

东山旅游经济产业园依托我镇现有资源,将重点培育“生活产业链和生产性旅游产业链”两大产业链,吸引众多高端、高质、高新的旅游项目。

产业园将重点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业、商贸服务业、旅游装备制造业、总部经济四大产业。其中,在休闲度假旅游方面将建设主题公园、康体养生、婚纱摄影、直升机旅游等娱乐体验项目,还将兴建大型购物商场、主题酒店、特色餐饮等商贸服务业项目。旅游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旅游产业前端的研发、孵化、设计及生产加工、展示交易等。园区还将吸引企业第二总部和旅游企业总部落户。

园区依托“赢在东山”和“霓裳羽衣”两省级众创空间,重点瞄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医疗配套、光伏产业、环保产业、新型建材等产业领域;重点围绕纺织服装、旅游产品、食品加工等产业,积极“走出去、引进来”。

积极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等研发创新资源,与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工程学院等高校对接、合作,围绕旅游产品、休闲食品等产业,进行共性课题研究、科研成果转化、初创企业孵化等领域互动,形成彼此促进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