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闽台文化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闽台文化论文范文1
1.1民俗文化概念及文化生态
民俗文化是在特定地域环境下形成的人与环境互动的风俗传统。从文化资源的整体来看,民俗文化是展现地域风采、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有效载体,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从民俗学视角来探讨民俗文化,主要从其构成要素来分析,一方面民俗文化是对传统物质文化生活的传承,比如某一民族区域的生产、生活习俗、衣食住行特点等;另一方面是对民族社会生活的传承,主要包括民族区域内的节日习俗、婚丧嫁娶礼仪习俗、家族文化、语言艺术及游艺竞技习俗等内容。民俗文化旅游是对文化旅游的深化和发展,对其定义和阐述尚未获得统一的界定。有学者从“民俗”与“旅游”的结缘上,提出民俗文化旅游是以民俗事象为主要载体的旅游活动;民俗文化旅游是借助于民俗来开展旅游项目,并将某区域的民俗事象和风俗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进一步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和独特性,并将其鲜明的文化内容和形式呈现给游客,以增强其民俗文化的深刻内涵;民俗文化旅游就是以某特定区域民俗事象为资源来吸引异地游客从事体验和观赏活动的总和;民俗文化旅游是建立在特定区域民族文化传统风俗资源基础上,以保护和开发旅游产品为主要方式,并以展现地方民族性风俗为主要标志的旅游产业。从广义来看,民俗文化旅游作为民俗与文化的统一体,既要强调民俗旅游的生命力,又要开发民俗文化资源。随着生态旅游发展趋势的日益突显,民俗文化旅游的生态性特征更是受到普遍的关注。藉于民俗旅游、生态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从民俗、文化、环境、人所构成的文化生态,将民俗文化、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进行融合,从而构成以文化为核心,强调文化与环境的生态和谐,从而实现对地域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与传承。
1.2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民俗文化是建立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并作为一种生活文化得以传承。民俗文化在逐渐被抛离原生态的生存环境下,作为被观赏的对象,并在承载原有意义的形式外壳下,体现出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民俗文化作为一种资源、一种产品,在越发需要给予保护的生存空间里,尊重和延续原生民族的有形、无形文化,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来审视民俗文化与旅游活动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生态化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借助于生态旅游的发展思路,将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作为双重目标的新型旅游模式,既能够满足游客对地域性民俗文化的精神需求,又能够实现对民族区域自然和生态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因此,从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来看,民俗文化旅游将民俗文化的整合与保护作为旅游资源,增强了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了生态旅游的文化品质,从而为民俗文化的生态保护和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构建成双赢局面。
2我国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我国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
我国民俗文化旅游产业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迅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势头也是显著的。特别是基于民族区域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如湘西民俗文化旅游、山西民俗文化旅游、江西民俗文化旅游、内蒙民俗文化旅游、云南民俗文化旅游等资源的开发,更是将民俗文化旅游推向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民俗文化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产业,在展现民族文化风采、弘扬民族文化上,其地位和作用尤为突出。我国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既能够满足游客对文化空间“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心理需求,又能够从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中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新时期的到来,民俗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发模式上逐渐形成了民俗观赏、民俗活动、民俗商品、民俗服务四大类型,并从民俗文化资源基地建设到产品服务包装、设计,以及民俗文化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2.2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国际化旅游产业迅猛发展的趋势,对于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在资源开发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弊端,不仅使得原本优秀的民俗文化资源失去吸引力,还造成对民俗文化的污染,降低了民俗文化独特的个性。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在民俗文化资源整体开发上缺乏有效规划,特别是依据常规开发模式,无法从历史学、文学、艺术学,以及社会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挖掘,仅仅在民俗文化基础上重视“旅游牌”,难以从旅游资源的规划上体现科学性、文化性、时代性。浅层次的文化宣传、一味地追求民俗文化项目,同质化、模式化、公式化现象不仅降低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品质,还带来资源的浪费。二是在民俗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显得落后,特别是对于偏远民族区域旅游业来说,由于交通不便导致的游客数量不足,不仅无法实现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也制约了区域旅游业的有效发展。三是在民俗文化旅游投入上力度不足。我国民俗文化资源是丰富的,而缺少有力的资金投入又是现实问题,因资金投入不够而使得民俗文化资源只能“养在深闺人未识”。四是在民俗文化旅游人力资源管理上显得不匹配,特别是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水平较低,如导游人才的缺乏,旅游资源开发专门人才的不足,不仅难以支撑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也给民俗文化旅游带来发展瓶颈。五是在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上轻保护现象普遍。开发旅游资源是一把双刃剑,在处理开发与保护问题上,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的盲目开发,不仅对环境资源造成损耗,也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带来灾难。为此,积极分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不足,协调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在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推动民俗文化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民俗文化旅游作为高层次的生态文化旅游,在推进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上,既要遵循文化传承的规律,又要协调好旅游产业的有序化发展思路,以实现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科学性、可持续性。
3.1文化生态视角下规划好民俗文化旅游的建设目标
科学规划是实现民俗文化旅游生态化发展的前提,其设计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处理好文化生态、自然生态与民俗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在规划上首先要平衡好生态民俗文化与社会发展及自然环境的关系,注重民俗文化的本真性、多样性、完整性,以及文化传承的延续性,在维护民俗文化生态资源不枯竭的前提下来促进民俗文化、自然环境的健康发展。二是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社区居民、游客等多方利益平衡。作为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者,要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上,做好开发者、当地居民、游客多方的利益分享与公平,既要组织好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又要通过市场机制来促进旅游利益的合理分配,并在积极地改造自然、合理控制利用的基础上,维护好民俗文化生态系统的完整与稳定。三要从生态民俗文化开发中体现生态教育的目的,作为以民俗旅游为导向的文化资源开发,要平衡好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关系,通过对生态民俗文化的合理开发来传播和促进各方面人群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提高维护文化生态平衡的自觉意识。
3.2文化生态视角下设计好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生态化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需要从其区域自身特点来进行分析,结合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特殊性,从生态民俗文化实体的开发、参与性民俗活动的开发、民俗精神文化的开发、民俗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等方面来进行研究。对于以景观实体为特征的民俗文化旅游设计,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对于原生态民俗村寨的挖掘与保护并重,在展示民俗文化的过程中要强调对原生态景观的保护。二是对于人造民俗文化景观的开发上,要在文化移植的同时,注重对民俗文化趣味性和观赏性的挖掘,并能够从鲜明的民俗文化氛围中,运用多种表现手段来增进游客对文化的认知和体验。三是对于生态博物馆的开发上,要从自然资源的整体性,民俗文化的思想性,以及文化遗产保护上来进行全面开发。对于参与性民俗活动的旅游设计来说,重在引导游客的参与,强调游客从亲身体验中来获得对民俗文化的精神感受。如对于一些民间节庆活动,从活动内容的组织上要积极健康,并能够在展现民俗文化的同时,让游客从参与中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鲜明性和差异性;对于民族餐饮文化,在体现“食”的同时,也要赋予其新的审美价值,如引入礼仪、禁忌、艺术等文化内涵,既展现民族传统饮食文化,又对地方民俗特色饮食文化进行了宣传;对于民间文艺如戏曲、绘画、雕塑、歌舞等资源的开发,则从民族文化的历史意义,以及传统文艺的鲜明特征上来进行丰富和宣传。
3.3文化生态视角下保障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
闽台文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南疆;汉民族;文化遗产
一、我国文化遗产发展现状纵览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及其丰富的文化遗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拥有可移动的文化遗产越1200件,已知地上、地下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近40万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71处,世界遗产30处,世界文化遗产27处(含文化、自然双遗产4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项。这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其精心呵护、传承发展,是政府组织和全社会共同的神圣职责。
中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用两个字可以形容,那就是“堪忧”,因为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原来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正在迅速的改变。比如我们过去有很多劳动歌曲,插秧的时候要有插秧的号子,薅草的时候有薅草的锣鼓,林业工人在伐木的时候有伐木歌,抬木头的时候有抬木歌,但是现在这一切都以现代化来代替了,原来的这些民歌就都不存在了。
如果说物质文化遗产是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活化石,文化形态的深入力量同样无法替代。但是,比较起前者,大家对后者的价值认同远远不够。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一些民间老艺人的绝技,是在毫不自知的状态下,从眼前永远地消亡!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
二、新疆南疆汉民族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意义探析
南疆汉民族非物质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部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资源丰富多姿,种类异彩纷呈,是中国人民智慧创造的结晶,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富精神价值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各个国家和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共同心理结构、意识形态、生产生活方式和习俗等特点,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又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许多闪光的伦理精神,如公而忘私的“天下为公”精神,以义制利的“见利思义”精神,人格独立的“威武不屈”精神,虚怀若谷的“厚德载物”精神,清正廉明的“执法不阿”精神,艰苦奋斗的“自强不息”精神等等,至今像涌动不绝的清泉,滋润着炎黄子孙的生活,陶冶中华儿女的情操。这种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情感和个性特征,以及自强不息的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是维系中华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这种精神品格和精神力量已经溶入我们民族的精神之中,至今大量地、鲜活地藏匿于民族民间,埋藏在老百姓的心灵深处。因此蕴涵着弥足珍贵的精神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可以退守和栖居的精神家园,也是我们增强文化认同的宝贵资源。有了一种文化认同,我们的先进文化建设就有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和深厚的文化根基。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独特的历史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历史进步的标志。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了古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实践经验,所以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民族民间的科技文化蕴涵着大量的尚待开发和破解的历史文化信息。这是祖先留下的极具历史价值的精神文化宝库,为我们后人的科技发明和文化创造提供了无限丰富的灵感资源。而一代又一代承传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祭祀礼仪,甚至我们的风俗习惯所表达的是人类自己对现实的人和社会关注和疗救的一种愿望,更重要的是要表达人类超越社会历史限定和时间空间限定的一种永恒的期盼和希冀。这是先人们开创的一种灵动的文化自觉。有了文化自觉的意识,我们就有了构建和谐社会先进文化的基本动力。
近些年,不少地方和个人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很少考虑文化的发展。急功近利的房地产开发商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使许多乡村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顷刻间夷为平地,我们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冰冷无情的铁铲下,瞬间都统统荡然无存。如果我们在全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和房地产开发中不加特别的关注和十分的留意,那么极具重要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断送在我们这一代手里。可持续发展观需要一种文化自觉来支撑,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文化因素浸润其间,它需要弘扬一种精神,培养一种文化自觉的基因。具有厚重历史价值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坚持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最基本的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所特有的民族自尊、自爱和自信,是推动我们民族进步和发展的激越的鼓点,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正确的精神导向。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巨大的文化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首先是传承文化传统,为文化创新提供基因、动力。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和渔猎文化相互融合的文化。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游牧文明、渔猎文明和原始农耕文明中养育起来的,它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密切相关,它深深扎根于我国各民族人民群众之中。我们寻找中华民族精神文明源泉的目的是要更好地认识它的文化价值,并将它精心呵护,传承发展。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把旧有的东西当作“活化石”摆在博物馆里仅供展览,也不是把故旧的民俗事象简单地搬到现代生活中重演,而是要在深层挖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从而使我国新的文化成果更具中国特色,更彰显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向纵深发展,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打造出一个更加有利于和谐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环境。这是我们保护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衷,也是其保护研究的价值意义所在。
三、南疆汉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出发点与思路
笔者认为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中,有缓急之分,而无轻重之分,为什么呢?,因为对一个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而言,所有的我们民族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重要的。但是有缓急之分, 笔者认为,所有这些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处的困境都是一样的,但是每一个项目自身的环境又有所区别,比如有的真的是濒临灭绝,就剩一口气了,这就叫“急”。有的环境还相对比较好,就可以稍缓。当然所谓“缓”不是推迟,而是尽量的在最短的时间内先把“抢救”两个字落实。并进行深入研究。
南疆汉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难点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现在从政府到民众,更多的想的都是如何改变、提高我们的物质生活,如何发展生产,民众想的是如何过上更好的物质生活。因此,整个社会对南疆汉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研究它的深远意义缺乏认识。第二点就是文化一体化的进程使主流媒体,比如电视,普及到千家万户,而这种流行艺术的普及,挤压了传统艺术存在的空间。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这种主流媒体的狂轰乱炸之下,我们的整个民族,现在都在“自觉自愿”地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在追求现代化的文化。总之,如果一个民族自己不再喜欢自己的传统艺术,而一位地追求现代化、追求西方的艺术,这一点才是最可怕的。
参考文献:
[1]王仲殊.《物质文化概论》,载《考古通讯》,1956年,第1期
[2]薛宗正.《中国新疆古代社会生活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
闽台文化论文范文3
【关键词】民俗文化;生态伦理特征;传承思考
在五十六个民族的长期和谐共处中,形成了独特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华生态文化,这种生态文化同时也存在于几千年来形成的各民族的民俗活动中。
一、民俗文化形式中的生态伦理文化的体现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在中国的民俗文化中有着人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各种做法,具体表现在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等的活动中。
1.物质生产中的生态文化表现。在农业生产中,农事活动受自然节律的影响,一年之中某种作物何时播种、何时成熟总是有大体相同的时间点,因此人们总是在大致相同的时间段内干相同的农活【1】随着自然中的节气的到来春种秋收,通过人们对环境、气候的认识进行劳作和收获。在中原地区民间流传的农谚可以窥见农业生产中顺应自然的生态伦理特征。例如:“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秋分不割,霜打风磨”。顺应节气和气候,是农民经过千百年来的摸索使生产活动适应当地的气候和节气总结出来的经验,根据农谚进行播种、耕耘、收获,是历代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也是中国各地民俗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2.社会生活中的生态文化表现。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在物质生活上崇尚节俭的民族,处处体现在对大自然赋予的物质财富的珍惜。在社会生活中,民众对物质的节俭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的行为中。例如:在汉族中有些地方曾经流行着“穿旧衣”的育儿的民俗,婴儿出生后,给他穿上别家小孩的旧衣服,民间习俗认为,婴儿穿上旧衣服,长大后懂得生活的艰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好日子,有着“小来着线,大了穿绢”的说法;同时旧衣经过多次的水洗,可保护孩子幼嫩的皮肤【2】。这在现代社会也能借鉴,尽可能让新生儿和幼童在穿着上避开化学成分对孩子的危害,穿棉织品和旧衣服更能使孩子远离化学品的伤害。
3.精神生活中的生态文化表现。中国传统民俗根植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之中,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了人们的情操。
(1)在祭祀活动中获得心灵的慰藉。人们对自然的敬畏,源于对自然的恐惧。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们把天上的风云变幻、日月运行,地上的山石树木、飞禽走兽,都被视为有神灵主宰,很早就有了“万物有灵”的观念。人们用庄重的祭祀活动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祈福神灵、顺应自然也是中国民俗活动中的重要的特征。在民俗中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民众都要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
(2)在节日活动中陶冶情操。在民俗中确立的节日的选择上也体现了人顺应自然的理念,在对节日的庆祝活动中也体现了人们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亲近。流行于全国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清明节这一天,民间有祭祖、扫墓、踏青、放风筝等活动,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踏青娱乐;在端午节有赛龙舟,家家户户门上悬挂菖蒲、艾叶驱邪辟毒;中秋节有赏月、拜月等活动等等。这些民俗的节日活动在娱乐活动不太丰富的传统社会中,带给了人们以极大的精神愉悦,同时,人们把融入到“天人合一”的氛围中,亲近大自然,从中获得精神动力和思想解放。
二、民俗文化活动中的生态伦理文化的特征
1.民俗活动中的生态伦理文化是风土和人情的统一。对于民俗,古人有着独特的见解,汉朝的史学家班固就有着:“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故谓之俗。”【3】各地的民俗的产生和不同是由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当地的人情世故的演变而来,并由统治者通过政令倡导,成为规范人们的习俗。在山区的人们中有着一整套敬山神的狩猎的民俗;在海边居住的人们有着约定俗成的敬海神的仪式;居住在平原的人们有着一整套的祈求风调雨顺的民间活动。同时社会也是人情世故的场所,统治者需要风俗活动来统治社会,民间的风俗活动可以通过约定俗成的规范,促成社会安定和谐、民风淳朴安宁的社会风尚。
2.民俗活动中生态伦理文化是生态共性和民族个性的相容。生活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的各族人民有着共通的生活习惯,因此在民俗活动中有着共同的实践,例如在汉族和全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二月二”的“龙抬头”的民俗,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庆祝这个节日,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还有上工、试犁、祭龙王和敬土地等风俗。同时,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历史发展的轨迹不同以及生活习惯不同,生态保护和习惯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性。在西南的瑶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中有吃虫节,每到节日前后,人们到田间捉虫,到吃虫庙里聚会,祈求田间不发生虫灾;家家饭桌上都有着油炸蝗虫、腌酸蚂蚱和甜炒蝶蛹等。正是因为共性和个性的相容,才构成了中华民族民俗活动中的丰富的生态伦理活动。
3.民俗活动中的生态伦理文化是敬畏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统一。对自然的敬畏是中国民俗中的重要特征,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并没有失去通过奋斗改变恶劣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现状的动力,人们在信仰这些神灵的同时,根据自然规律从事生产活动,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改变自己的被动状态。一方面,祈求“上天”的保佑;另一方面,又敢于突破“上天”的束缚。在中国民俗中的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和愚公移山等的神话传说,都是人类给予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丰富想象。在实践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很多诸如“都江堰”、“京杭大运河”等生态工程,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深刻体现。
三、关于民俗活动中生态伦理文化传承的思考
1.根据当地的实际传承民俗生态文化活动。民俗活动是在民众当中流行的生活范式、礼仪习俗和价值观念,带有地方性、传承性和口头性等特点;它自发形成,内容丰富多彩,形式自由自在,可不受文字文本、教条教义、政治制度等条条框框的约束,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4】不能以保护为名,破坏本地的生态环境人为地修建一些场馆;也不能为了发展当地的旅游业,地方政府人为地制造一些“伪民俗”; 而是应该根据各地的特色科学地传承本地的民俗。只有这样,民俗活动的传承才有发展的空间,才能长久地发展下去。
2.用科学的手段改变民俗活动中的生态陋习。在民俗活动中的一些陋习是千百年来形成,它在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例如,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有着燃放鞭炮的习俗,人们现在也充分认识到它的危害,但是为了节日的喜庆热闹气氛,人们不得不忍受几天的空气污浊。用取缔民俗活动的方法不可取,关键是在民俗活动中要加强科学技术研究,用现代科学的手段改变习俗活动中破坏生态环境的陋习。
3. 用创新的方法使民俗中的生态伦理文化移风易俗。好的民俗对社会和谐、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要使好的民俗活动传承下去具有生命力就必须与时俱进,赋予时代的内容。例如,清明节主要是纪念祖先、怀念先人的节日,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的民俗活动,但清明节焚烧纸钱的陋习不仅污染环境,同时也是清明节前后大小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在一些地方开始对死去的亲人采取海葬、树葬等形式,为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开了一个好头;在很多地方人们在祭奠亲人的的时候,开始用献鲜花代替了焚烧纸钱的形式。民俗活动只有与时俱进地改变破坏环境的陋习,才能被变化的时代所接受,才能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壤中被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王加华:被结构的时间:农事节律与传统中国乡村民众时间生活,民俗研究2011.3.71
[2]彩图风俗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2月.33
闽台文化论文范文4
台海网10月28日讯(海峡导报驻福州记者林芹)导报记者昨日从福建省人民出版社获悉,首部由福建省宗教研究会会员撰写研究两岸宗教情缘的论文集 《宗教缘·两岸情》已正式出版发行。
《宗教缘·两岸情》一书共收集了论文36篇,长达26万多字,为海内外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闽台宗教关系提供翔实资料。
论文集从 “五缘”方面论述闽台宗教同宗同根的渊源关系,围绕闽台宗教文化交流的资源优势、交流形式、主要成效和新形势下开展交流的对策建议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进一步发挥闽台宗教文化交流在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作用。
闽台文化论文范文5
[关键词]厦门港 高雄港 经济合作 发展策略
厦门港和高雄港作为亚洲地区主要的集装箱干线港,其发展的方向和策略一直受到海峡两岸水务和港口工作者的关注,在两岸三通的大好形势下,如何抓住机遇,深化港口合作和互惠共赢机制,调整发展策略一直是厦门港和高雄港所考虑的问题,从竞争走向合作,在合作中竞争,这样才能形成发展规模,进一步促进两岸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笔者长期致力于港口发展策略研究,针对深化厦门港和高雄港的经济合作发展机制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希望能给港口管理者和政府经济发展部门提供有利的借鉴。
一、厦门港、高雄港自身发展状况的分析
研究两港发展的共性,可以看出厦门港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特别是福建省港口发展的桥头堡,对沿海港口运输和港口发展目标的制定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厦门港和高雄港都以发展集装箱运输为主,其港口的主要功能在于“水水转运”,在水陆联运方面由于市场竞争大,尚不具备发展的优势。近年来高雄港一直将港口定位建设从“境外航运中心”的目标修正为“区域物流中心”,这与厦门港的发展目标不谋而合。
从两港发展的差异来看,在福建各市的主要港口中,厦门港重点发展集装箱干线运输和对外运输,在外贸和集成运输上形成了自己的优势,成为中国进出口的主要港口之一和海峡西岸的物流中心,是亚洲东南沿海港口的枢纽。这为厦门港极大的扩大了发展的后备优势。台湾高雄港着眼于发展国际化的远洋联运和大规模集装箱运输,厦门港在港口腹地资源和地理条件以及国家政策上有优势,但是在港口发展的软环境和管理水平上与高雄港还有差距。
通过分析两港发展的共性和差异,两港的合作能最大限度整合台湾海峡地区的运力,为两岸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运输保障,两港在经济发展上很有必要加强合作,互利共赢。
二、厦门港、高雄港经济合作发展的必要性及分析
(一)增强与亚洲其他港口的竞争力的需要
在东亚地区特别是东南亚沿海地区,有很多大型的国际化、外向型发展港口,两港口在发展上面临着强有力的竞争,只有整合两港资源,发挥自身优势,才能更好的面对港口的国际化竞争。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周边大港的发展速度加快,发展规模日益壮大,两港的合作可为双方的发展创造广阔的市场空间,从而增强自身竞争力,共同抵御周边港口的竞争。
(二)促进海峡两岸经济发展,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需要
随着两岸直接“三通”的实现,两岸经贸关系已然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不断加深的经济合作和贸易交流的背景下,有必要建设一个能为两岸经贸发展提供运输服务的物流平台。厦门港与高雄港可以联合打造以两港为核心的两岸贸易物流中心,因而可以在两岸经贸交流中发挥重要的桥梁作用。此外随着海西战略和ECFA框架协议的签署,两港在合作上面临着很多机遇和挑战,合作也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需要
(三)实现闽台产业和资源互补的需要
根据两岸产业竞争趋势分析的研究报告指出,未来台湾将在钢铁、化工、电子通讯和纺织、机械和汽车工业等支柱产业与大陆建立互补、合作、共赢的竞争合作模式。随着两岸经济领域和产业一体化的实现,港口的运输和物流链接就显得十分的迫切和有必要。产业互补为港口的合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此需要构建闽台海峡港口物流网络体系,以便更好的为闽台产业对接和资源互补提供服务。
三、厦门港和高雄港经济发展策略及建议
(一)建立海峡两岸现代化的集装箱运输体系
要最大限度的发挥两港在港口联运上的优势,闽台两地交通部门应共同规划两地现代化集装箱港口的建设,以厦门港和高雄港为主枢纽港,扩大福建和高雄周边港口,建立有效、科学、合理的集装箱联运体系,这对加强两港的合作十分必要。
(二)促进两港在管理方法和模式上的交流,提高港口服务水平
厦门港和高雄港都是发展历史悠久的老港,两港在管理方法和模式上各有特色,加大两岸港口在管理方法和模式上的交流和合作,有利于提升两港管理水平,促进管理队伍建设,同时为两港在合作机制上提供制度性保障。此外,港口的服务水平也是港口发展的一个主导因素,高雄港在港口服务水平的发展略优于厦门港,厦门港可以利用合作机会,促进两港在服务水平上的合作交流,深化现代化服务体系建设。
综上所述,要研究和分析厦门港和高雄港经济合作发展策略,就必须从内外二个方面来探究,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来分析两港合作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如此,方能制定出一套有利于两地经济良性发展的策略。
(三)组建闽台港口行业协会,建立价格联盟
加强福建台湾两地港口及港口行业与外部间的沟通与协调,推进厦门港和高雄港和谐竞争,应组建港口合作协会,在闽台两地政府、港口企业和市场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开展闽台港口间的交流,互相学习先进的港口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加强不同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的融合;共同商定装卸费率的协调办法,建立价格联盟,通过行业立约与舆论制约等方式,形成价格管理上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机制,避免恶性竞争。
综上,要研究和制定两港的经济合作策略,要科学分析,合理统筹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发挥两港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合理,形成有效、科学的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1]李照. 厦门港与高雄港竞争与合作策略研究[J].港口纵横,2009(2)
[2]金蓄. 高雄港城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国家学位论文总库,2006(3)
闽台文化论文范文6
中医药学术语系统研究概述
论描述逻辑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谈抄本中医药古籍的欣赏与修复
民国时期《北平医药月刊》研究
高职院校图书馆育人功能探讨
图书馆新媒体的应用概况及研究进展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专业图书馆中的应用
医药院校图书馆图书采访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中医药类双核心期刊网站建设现状与思考
中医文献学基础课程第二课堂研究与实践
基于CBM的我国民族医药学文献计量分析
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编目工作
当代山东中医经方医案资源系统建设探讨
地方志中中医药文献信息的价值及利用研究
《针灸甲乙经》为中国现存最早类书初探
论民国时期中医方剂学教材的成绩及问题
大数据时代中医药期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特色数据库现状与发展研究
面向用户个性化阅读需求的书目推荐服务研究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对策略
中医方剂数据库文本挖掘数据预处理的尝试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开放科学数据服务
高校图书馆创建大学生跨学科阅读模式研究
基于CBM的我国针灸实验研究论文主题分析
我校教师利用图书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SCIE收录广州中医药大学论文的计量分析
浅析云计算在医疗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图书馆文献采访中读者荐购工作探讨
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的白细胞减少症方药规律分析
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数字阅读习惯与行为调查分析
论CDISC标准与中医临床试验数据交换标准的开发
高职院校中药材采收加工技术课程的教材建设与特色
中医药研究生“助研、助教和助管”工作实践与探讨
针刺治疗中风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研究概述
高等医科大学图书馆的SWOT分析及其创新对策
数字出版环境下医学期刊编辑职能转变的思考
中药量子信息素材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五运六气要旨之探讨
福建省政协文史资料与闽台中医药文化研究
基层医院中药饮片质量监管对策研究
云南民族医药文献元数据方案设计探讨
图书馆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文献研究
医院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规范化建议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图书馆读者借阅行为研究
图书馆建设在高校科研能力提升中的作用与对策
论数字时代中医药图书馆学科化服务营销策略
高校图书馆“大流通”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