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可持续消费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可持续消费报告范文1
《联合利华可持续行动计划两周年报告》显示,可持续行动有助于提高公司销售额,并且有效减少公司开支。数据显示,2012年,联合利华销售额达到513亿欧元,与2008年的405亿欧元相比,大幅增长26%。此外,联合利华开展的包括能源、原材料、水、废弃物处理、运输等方面在内的绿色项目,为其节省了约3亿欧元费用支出。’
2010年,联合利华在全球范围内公布了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并设定了一系列具体目标。2013年,联合利华总部进一步明确了全球愿景:“实现业务增长一倍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并提高积极的社会影响;引领负责任的增长方式,启发人们通过每天的小行动创造大不同;打造市场竞争力,赢得市场份额,在所有国家/地区实现增长。”
全价值链管理体系
联合利华是如何在业务发展和可持续行动中平衡前行呢?答案是全价值链目标管理体系。联合利华中国的“联合利华可持续行动计划”专题就是全价值链目标管理体系的良好示范。
该专题包括改善健康和卫生状况、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和提高生活水平三大项,下辖健康与卫生、温室气体、可持续采购等7个层面约50多个具体行动的开展实施情况,通过已经实现、符合计划、不符合计划和已达成目标四个指标来对进程进行评判。这种将组织整体目标逐级分解,转换为单位分目标以目标完成情况考核为终结的目标管理方式,让联合利华可持续行动的执行脉络和阶段成效清晰可见。
得益于这样一个分工明确、可评估和渗透到全价值链的目标管理体系,联合利华中国的可持续行动和公司业务相辅相成,齐头并进。2012年,联合利华中国工厂单位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11年与2008年分别减少了9%和46%。此外,在贴近消费者的产品包装方面,联合利华也推进了改革项目,简化了生产与包装流程,在减少能源消耗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价值链
正如联合利华报告中所提到的,在涉及企业内部环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原材料可持续采购和研发可持续产品及包装方面都有长足进步,然而,在改善消费者健康和卫生条件,鼓励消费者节约能耗等方面,联合利华还面临着重要挑战。
其中,饮用水安全是联合利华关注的问题之一。为了达到在2020年向全球5亿人提供安全饮用水的目标,联合利华开发了净水宝。
可持续消费报告范文2
世界上许多最强有力的品牌一心渴望与社会和环境的价值观保持一致,可企业领导者和市场营销者面对新的挑战:如何让自己的企业凸显差异化?如何让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可持续发展意识日益增强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现在的市场,与往常任何时候相比,可持续性要求在品牌建设艺术上进行再创造―正如品牌建设需要融入一种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再创造。以往的品牌建设就是为产品打造烙印:商标和口号。但是我们作为品牌建设新典范的拥护者,应传递具有实用性、社会性和部落性的价值,给消费者提供一种真实可信而又有意义的能让人们共同学习成长的体验。
那么,一个具有可持续性的品牌是怎样一种面目?以下是五个关键原则,意在表明为何可持续性价值驱动性的品牌建设可以提升企业的可持续性项目,为企业创造机会和实现“三倍数价值”。
整合:品牌承诺与兑现
正如技术的发展将透明性拉上了一个新层次,消费者现在变得愈发富有智慧性,他们瞄准的除了企业的广告宣传外还有别的东西,他们会有意识地主动寻找企业的信息进行共享。随着日益增强的期望性和视觉性意识,人们更关注的不是“你说了些什么”而是“你做了些什么”。
对于我们而言,品牌就像是一个人,展示了可持续性与品牌建设的全方位战略性整合。产品或者服务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决策―从设计到发展到执行―现在都是关于品牌建设的决策。
一个成功的品牌建设意味着持续性战略和品牌战略是串联在一起的,而不是各自独立的。外部的消费者承诺要和内部的企业操作执行相匹配。而且,可持续性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平台,用于运营上的改进、产品部门的创新,以及对每一块市场销售银元的增加都有很大的影响。
共同拥有品牌:
通过项目干系人创造价值
企业不再是其品牌的单独拥有者。企业的品牌是和一批项目干系人共同拥有的,这些项目干系人测试、挑战和鉴别品牌所做的承诺。事实上,根据美国消费者生产内容研究公司Nielsen Buzz Metrics的数据,消费者在谷歌上搜索次数最多的二十大世界品牌,其中25%的搜索内容显示品牌的强大与它们带给消费者的满意度相关。
从消费者到雇员,从供应商到非政府组织,从投资者到政府机构,可持续性的品牌离不开各种项目干系人,他们不是作为企业决策的被动接收者,而是作为主动的合作伙伴、建议者和咨询者。在新的品牌建设中,各种项目干系人不是改善局势的威胁,而是作为一种有用的资源,可以利用其观点、见识以产生点对点的影响。
成功的可持续品牌建设意味着为各种项目干系人创造机会,让他们帮助企业体现、实现并共享产品和服务的利益,而这正是基于一种无间隙地整合商业和可持续性战略的结果。
“三倍数价值主张”:
实现实用性、社会性和部落性价值
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消费者更多地将购买行为和社会价值联系起来。《BBMG意识消费者报告》(BBMG Conscious Consumer Report)指出,提及“有意识消费者”一词,有多于三分之一的美国人评价说“形容得很好”,而近十分之九的人评价“形容得好”。
消费者对那些为人类和地球作出贡献的企业给予了回报,比如,企业制造绿色环保的产品,宣传消费者健康和安全利益,传递平等的劳力观,开展贸易实践为区域性商业机构和供应商提供支持。
市场调查数据表明,35%的消费者会因为企业在上一年的操作不当而不再购买企业的产品―而在一些最为开明的消费者中,这一数字上升至62%。简而言之,消费者渴望得到更多具有整体性考虑意识的品牌价值,他们正在惩罚那些无视消费者价值的企业。
可持续性的品牌能实现一种我们称之为“三倍数价值主张”(TM),无间隙地整合了实际操作中的各种利益(价格、执行、便利)、社会利益(对环境和社会的积极影响)和部落性利益(属于一个大范围的共享相同理念的团体组织),将三者整合成一种具有一致性的品牌信息、企业形象和顾客体验。
成功的可持续品牌建设意味着产品展示、社会承诺和个人利益的结合。利用“三倍数价值主张”,意味着消费者不再需要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寻找企业的可持续性表现。可持续性会展现在企业的每一款产品、每一种服务里,以及企业的行动和宏观意义的互动上。
由内向外(Inside-Out):
共享真实可信的品牌故事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不成熟的市场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实践操作的成功和规模性发展的一个最大威胁。普遍存在的(而且通常是不具可持续性的)不成熟主张已经造成了一个玷污绿色环境的混乱市场环境。
为企业打信任分和提供各种证明文件,原本是为了指导消费者,为他们提供消费决策的信息。而现在这些信息却带来了真伪难辨的混乱局面,引发了消费者信心不足。消费者试图识别企业、行业协会、非盈利性机构和舆论监督机构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事实上,调查研究表明,在许多重要证明文件中,存在着一个高熟悉度和低喜好度的巨大差距。
这种现实意味着企业的品牌建设必须与可持续战略相整合,以一种能将面向消费者的品牌故事与真实可信的企业背景联结起来的方式交流。这意味着一种可持续性价值和实践操作在企业中的复苏,而且各种项目干系人提供了品牌承诺背后的企业经历、专家意见以及证据确凿的信息。
简而言之,这不仅仅是如何传播合适的营销信息,而是要阐明具有可信度、能引起情感共鸣的企业事实;是建立一种诚实透明的关系,让品牌形象化以及延伸品牌的影响力。
共同成长:将完整的自我投入到市场中
传统的品牌建设已经致力于如何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差异化突围。传统的品牌建设者阐明了企业最新潮和最强大的一面,依靠投放广告吸引消费者,进而捕获他们。这种做法暴露了企业的不足之处―寄希望于传播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然后像变戏法一样,为消费者所接受。
事实上,人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体。相对于传统品牌所能给予的东西,人们有着更深层次的愿望、非同寻常的需求以及更高的追求。
可持续性品牌培育,能赋予人们能量,挖掘人的无限潜力。可持续性品牌传递了想法,带来了体验,以及创造机会去表现那些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承认并尊重每一个人个体旅程和集体旅程之间的细微差别;理解人们,将完整的自我投入到市场中。
简言之,可持续性品牌并不是以其自身追求作为终点,而是创建一个平台,全方位满足消费者需求,让身边的一切发生变化,实现最真实的自我和最美好的社会。
可持续消费报告范文3
― Case Study on World Famous Jeans Brand LS&CO.
Abstract: Since 2006, China National Textile and Apparel Council(CNTAC) has published annual report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For Textile & Apparel Industry in China for eight straight years, and about one hundred domestic textile and apparel enterprises issue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nual report. This article analyzes LS&CO.’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perspective, composition and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to chinese garment enterprises. The data and information are based on LS&CO.’s annual reports in 2006 ― 2015.
Key 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arment enterprises; LS&CO; jeans brand
一、服装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内涵
1987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提交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该报告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并确立了三大目标:环境资源保护、经济发展效率和社会公正公平,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广义内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并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世纪议程》,形成了世界范围内践行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已成为当代环境与发展关系中的主导潮流,企业作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单位,除了为社会提品和服务、创造价值外,还有责任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服装行业是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的重要民生产业,服装企业在为消费者提供美丽衣着、美化人民生活的同时,还要关爱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服装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由经济要素、社会要素和环境要素组成,具体表现为企业需承担的 3 个方面的责任,即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服装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内涵包括 3 个方面:(1)企业通过创造价值、追求经济利益实现企业增长的可持续性;(2)企业将提供满足社会需求的服装产品作为经营理念,同时还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实现企业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社会责任;(3)企业通过履行环境责任,尽最大努力,减少对环境造成损害,实现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其中,服装企业环境责任体现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2 个方面:从物质资源消耗角度,在产品设计、生产、使用环节做到节约资源,减少浪费,通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发展模式,做到资源永续利用;从环境保护角度,企业在生产及经营环节要减少废水、废气、废弃物对环境的破坏,减少能耗,节约用水,成为环境友好型企业。
二、全球著名牛仔裤品牌商LS&CO.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
1.将环保理念纳入企业发展理念
LS&CO.(李维斯)作为全球最大的牛仔服品牌商和领导者,十分重视环境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早在1991年,李维斯就在其的《商业合作伙伴条款》(Business Partner Terms of Engagement(TOE))中提及了环境要求标准,并于1992年将环保理念列入企业的发展理念,1994年《全球污水指南》(Global Effluent Guidelines,GEG)。至今,李维斯已经从环保理念入手制定了一系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发展战略和措施,演进过程如图 1 所示。
2.重视环境管理并外延企业可持续发展内涵
在重视环境管理的基础上,李维斯还通过外延其可持续发展战略内涵,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愿景:在利润增长的同时,企业将在所有经营领域推动和改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可持续发展战略内涵包括:能源有效利用和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水耗、资源有效利用和减少浪费、限制有害物质使用、倡导使用良好棉花等 5 个方面。
3.采取有效措施,实施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为了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李维斯从技术创新和可持续产品、可持续供应链、消费使用环节等 3 个方面入手,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图 2 )。
(1)从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入手,减少碳排放
在技术创新和可持续产品开发方面,李维斯主要通过节约用水(Levi’s? Water
Levi’s? Water
减少浪费是李维斯对可持续发展的另一项承诺。2013年,李维斯首次推出Levi’s? Waste
(2)加强供应商管理,建立可持续供应链体系
遵循全产业链的可持续理念,李维斯从原料到纱线、后整理环节制定了一系列技术标准。原料方面,李维斯在2009年成为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etter Cotton Initiative,BCI)创始成员,推动以良好棉花为原料制做服装。2014年李维斯使用的良好棉花占棉花原料的6%,到2020年这一指标将提高至75%。
限制有害物质使用方面,2002年李维斯就制定了限制物质清单,禁止在服装加工环节使用有害化学品。2012年,李维斯加入有害化学物质零排放组织(ZDHC),要求供应商遵守化学物质管理标准,确保其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化学物质、零部件或其它物品以及成品符合所在国对化学成分和化学物质的法律要求,并确保产品不会对消费者造成健康和安全的危害。
(3)引导消费者在使用和废弃环节遵循可持续性
消费者环保消费和资源再利用意识的提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李维斯十分重视对消费者宣传教育,积极倡导环保消费理念和资源再利用理念。为了减少水足迹,2014年李维斯与I:CO合作,在美洲、欧洲及部分亚洲的零售店开展回收旧牛仔裤活动。对可二次穿着的牛仔裤回收后再销售,不能二次穿着的作为抹布、建筑隔热材料被循环再利用。
三、李维斯可持续战略对我国服装企业的启示
1.高度重视环境问题,主动开展环境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服装企业对环境管理缺乏重视,往往是为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或是应国外采购商要求被动地进行污水治理、节能减排、限制使用有害化学物质等,以符合国际机构的各种绿色标准认证要求和国内环保标准要求。
2016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联合国175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巴黎协定》,这是在全球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定,标志着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将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挑战。从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环境看,环境管理已成为服装企业必须履行的环境责任,服装企业应从被动遵守环境标准向主动承担和履行环境责任转变。我国服装出口企业只有符合国际环境标准和认证,方可成为世界知名服装品牌商的供应商。《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目标,通过绿色产品开发、建设绿色工厂、打造绿色供应链,构建我国绿色制造体系。服装企业应通过全生命周期的环境管理,实现服装绿色设计、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
2.从顶层设计入手,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企业管理理念
李维斯的发展始终遵循对社会、经济、环境和员工的可持续性理念,并将可持续理念融入企业经营和管理过程中,通过制定“限制物质清单”要求其供应商在服装加工环节禁止使用有害化学品,为企业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愿景奠定了基础。国内方面,溢达集团在2015年首次向公众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这也是溢达从顶层设计入手,于2013年成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专门负责管理和实施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之后取得的显著成果。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纳入集团发展愿景目标,并从环境、人、产品和社区等 4 个方面践行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获得成功的有效措施。
3.主动采用国际标准,成为全球服装品牌商的绿色供应商
《绿色供应链 ―― CITI指数2015年度评价报告》显示,在167个品牌中排名前10的分别是苹果、阿迪达斯、H&M、Levi’s、玛莎百货、松下、沃尔玛、溢达、微软和日立。纺织行业前 5 的品牌见表 1。其中,大中华地区品牌仅有溢达集团 1 家。
可持续消费报告范文4
1、共同责任
(1)共同责任的理论依据
全球的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解决全球环境问题需要所有国家的参与,每个国家都有责任。全球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焦点,而不只是某一个国家的国内立法问题。
(2)共同责任的内容
许多关于环境与发展的国际文件中均有共同责任的规定。共同责任要求每个国家不论其大小、贫富等方面的区别,都对保护全球环境负有一份责任,都应当参加全球环境保护事业,都必须在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承担义务。基于共同责任,所有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应该参与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立法以及相关法律的实施。许多现有的有关环境的国际法律文件没有发展中国家的参与。为了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有必要对相关文件进行修订,从而确保上述法律文件适用范围的广泛性。
2、有区别的责任
(1)有区别的责任的理论依据
有区别的责任的理论依据是公平原则。如果一个国家曾未经其他国家同意而不公平地对其进行利用而使其付出代价,那么受害国有权要求该侵害方承担与其此前所获利益相对应的责任,从而恢复公平。在这个问题上,正确的解决途径是适用有区别的责任,即任何国家都不应该承担不成比例的有害的环境后果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成本。
(2)有区别的责任的内容
《里约宣言》第7条指出有区别的责任适用前提有二:一是各个国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同;二是发达国家具有技术和资金优势。
有区别的责任适用的第一个前提,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所强调的。1991年41个发展中国家通过的《北京环境与发展宣言》宣布:尽管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但是发达国家应该承担主要责任。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通过掠夺式的生产方式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给全球环境造成了损害,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了损害。尽管发达国家极力否认,但是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历史和现实。以有区别的责任适用的第二个前提条件,即发达国家具有技术和资金优势,来要求发达国家承担责任,只具有道义上的或者政治上的意义。
基于上述理由,发达国家应采取措施来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发达国家承担责任体现了污染者负责原则。该原则综合考虑了三个因素:国家过去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国家现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国家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按照这个原则,国家对环境问题承担的责任应该与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处理能力成比例。不同国家承担的责任有所不同,发达国家应该起主要作用。
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对不同国家的要求
1、对发展中国家的要求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适用不同的环保标准,即双重标准。《里约宣言》第11条规定:成员国应该制定行之有效的环境法律,环保标准、管理目标、优先考虑的问题应该反映当时环境和发展的实际情况,某些国家适用的标准对其他国家有可能不适用。
(1)双重标准的内容
双重标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不同国家享有不同的权利并承受不同的义务;对不同国家履行相关环境条约设定不同的时间表。
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第一方面在许多条约中都有所体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规定,全体成员国均应制定并贯彻落实减缓气候变化的方案,在科技、经济等领域开展合作。第12条规定,为了贯彻落实成员国会议相关规定而进行信息交流,对此所有国家均应做出承诺,但是信息交流的内容是不同的。另外,发达国家承诺到2000年其温室气体排放水平恢复到1990年的水平。第4条还规定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该条约第4条第2款规定的承诺很不明确,因此,于1997年在京都召开的成员国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京都议定书》要求其确保温室气体排放量不超过所承诺的数量。在2008—2012年之间其排放量要至少比1990年的排放量低5%,而对发展中国家未作规定。
双重标准的另一个方面是对不同国家履行相关环境条约设定不同的时间表。例如,《蒙特利尔议定书》第5条规定:允许某些国家推迟10年实施议定书所确立的环保措施。
(2)双重标准的弊端
鉴于地球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双重标准是不尽如人意的。对于环保低标准国家而言,因为其为环保少支付了费用,与发达国家相比,其生产同类产品的成本有所下降。因此,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跨国公司就会迁移到那些环保低标准的国家。这有可能导致环境灾难。
考虑到目前国际社会的现实情况,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实行双重标准是必要的,但只是暂时的,其废止取决于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2、对发达国家的要求
(1)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援助
对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援助,主要是对其在环境条约贯彻落实方面的帮助,包括两个方面:
①资金援助。在一些环境条约中,发达国家同意为发展中国家履行其条约义务而支付的费用提供资金援助。例如,《蒙特利尔议定书》创设了一个合作机制,其中包括多边基金。这个机制为发展中国家实施议定书规定的环保措施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鼓励向发展中国家转让与环境相关的技术。议定书明确指出,环保措施的贯彻落实取决于资金援助以及技术转让的有效贯彻落实。这样,发展中国家环保措施的贯彻落实就与发达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援助紧密联系起来。类似的基金机制对于发展中国家参与环境保护事业的有效性已被事实证明是成功的。
②发展中国家不能遵守环保条约的报告制度。1992年《蒙特利尔议定书》首先引入了这个概念。这个制度表面上适用于所有缔约国,但事实上主要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实施委员会审查针对成员国不履行议定书义务所提出的报告并核实当事国对该报告的反应。如果当事国尽管尽了最大努力仍不能完全履行其义务,它应该向秘书处提交报告,解释其认为不能履行义务的特殊原因。委员会应该对与解决该问题相关的信息进行全面考虑,然后向成员国会议提交报告,同时应该附有其认为切实可行的建议。收到委员会提交的报告之后,成员国会议可以采取使议定书得以遵守的措施。成员国会议采取的措施包括:中止议定书所规定的特权;提供特别帮助,包括帮助收集和报告数据、科技援助、资金支持以及信息交流等。这个制度的显著特征在于它的非对抗性以及易操作性。它保证了那些愿意解决问题但是自身又没有解决能力的成员国得以履行其条约义务。
(2)改变生产消费方式
《里约宣言》第8条规定:为了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个国家都应该消减不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的生产消费方式。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改变生产消费方式第一次被提上多边谈判的议事日程。因为不可持续性生产消费方式通常发生在发达国家,所以只有发达国家停止以不可持续性发展方式侵害发展中国家,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问题的焦点是发达国家改变其不可持续性生产消费方式。
许多国际环境条约的贯彻落实都包含生产消费方式。这些条约涉及的领域包括:温室气体排放、臭氧层、沙漠化、生物多样性、危险废物的跨境转移以及海洋污染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以及《京都议定书》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规定都要求生产消费方式的实质性改变,尤其是针对发达国家。但是,几乎所有上述条约均未对生产消费方式进行直接规定,生产消费方式的改变只是条约履行产生的间接后果。1989年通过的《布鲁塞尔关于危险废物的跨境转移与处理条约》是个例外,它直接规定了生产消费方式。其序言指出“使人类和环境免受危险废物影响的最有效方法是将其数量减小到最低水平。”所以,每个成员国均应采取合适的措施以确保危险废物以及其他废物减小到最低水平。该条约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效,但实际上,危险废物的出口国主要是发达国家,上述规定主要适用于发达国家。
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法律属性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许多可持续发展国际文件中都有所体现。这些国际文件包括软法,如《里约宣言》;同时也包括其他法律性文件,如《蒙特利尔议定书》等。因此,可以说该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一项法律原则在立法过程中应起到指导作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蒙特利尔议定书》以及《京都议定书》的制定过程中确实起到了指导作用,具体体现在上述文件对不同国家的责任规定有所不同。
一项法律原则在条约的解释以及适用方面也应起指导作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第3条第1项规定,为实现条约目的而贯彻该条约规定时,缔约国应以该原则为指导。
可持续消费报告范文5
2007年,一场由国有企业,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热潮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12月,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或其他同类报告的企业已经超过80家,其中有20余家为在华外资企业。纵观这些报告。既有寥寥3页的报告。也有近百页的报告:既有遭到社会诟病的跟风做秀者。也有获得国际认可的优秀范本。很显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不仅需要量的增长,更需要质的飞跃。如何编制一份高质量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既是报告者们为之不懈努力的目标,亦是本书作者心之所系。
于是,继《企业社会责任行动指南》,《责任竞争力》,《全球企业公民必读》之后,本书作者历时一年时间,于2007年12月献上又一力作《如何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国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陈英在序言中评价,本书是“一本理论联系实际的报告撰写指南”。该书填补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领域的空白。对报告编制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WTO经济导刊》作为中国报道企业社会责任的权威媒体。2008年伊始,将以连载的形式,从《如何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一书中摘编出十余个核心内容,每期讲述一个内容,以飨读者。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如何诞生的?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人们越来越关注企业对社会的影响。消费者、雇员、投资者、商业伙伴、政府、非政府组织、媒体以及所在社区等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的社会角色的期望日益提高,对企业增强履行社会责任的透明度和问责制有着普遍要求。同时,企业加强与利益相关方和社会沟通的愿望与动力日趋提升,企业或行业组织制定的行为守则迅速发展。据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统计,到2000年为止,全球共有246个生产守则,制订者来自跨国公司,行业协会和贸易协会,非政府组织和国际组织。利益关系各方期望对企业负责任的行为作出评估,加强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企业希望采取行动对所作出的努力进行披露,争取外部的更多理解与支持,因此就有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产生。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萌芽、兴起、发展和趋于成熟的发展过程,经历了所关注议题的不断变化,形成了从单项社会责任报告(雇员报告、环境报告、环境健康安全报告)向综合社会责任报告的演变过程。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发达国家的政府对企业全面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议题的全面关注促进了综合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出现。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如何定义及分类?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在其《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3版)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报告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衡量及披露机构绩效,对内外部利益相关方负责任的实践。”简言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就其经济活动对社会特定利益群体及整体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进行沟通的过程,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综合反映。
以反映程度是否全面为标准,可以划分为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和狭义的社会责任报告两类。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包括以正式形式反映企业对社会承担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责任的所有报告类型,即单项社会责任报告,如环境报告、环境健康安全报告、社会报告及其他综合性报告等。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一般特指以正式形式全面反映企业对社会承担的所有责任的报告,即综合社会责任报告。由于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以及报告关注重点的差异,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有着多种不同的名称、类型和特点,如目前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企业公民报告、企业社会与环境报告等。本书所指的社会责任报告,都是指狭义的社会责任报告,即综合社会责任报告。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有哪些作用?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演变,不仅表现在报告议题、名称和水平等方面的发展,也是报告作用的不断认识与创新。上世纪70年代通过雇员报告来提高雇员的忠诚度,成为企业吸引人才的重要工具;上世纪90年代通过环境报告来回应公众的期望和压力,成为企业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进入21世纪,社会责任报告扩展至更广泛的社会议题,向利益相关方展示企业对全面社会责任的承担,使报告成为企业获取“经营许可”的公关手段。最新趋势表明,一些具有前瞻意识的公司开始将社会责任报告的,作为企业核心商业价值与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创造企业责任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商业价值。
具体而言,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对企业具有如下作用:
第一,可以对以往业绩和未来预测的业绩进行衡量和报告,而且这已成为一个关键的管理工具,
第二,可以作为建设、维持和不
第三,从更高的层次上帮助组织传递与经济、环境和社会机遇和挑战相关的信息;
第四,有助于加强公司与外部各利益相关方(消费者、投资者、社区)关系,建立信任;
第五,以更具战略意义的方式将财务、营销和研究开发等公司职能部门联系起来,建立内部对话机制;
第六,制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过程也是建立预警机制的过程,即针对供应链,社区、监管机构以及声誉和商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曾预测的机遇提供警示。总体而言,可持续发展报告有助于管理层防忠于未然,在可能产生危害的事件发展成负面的突发事件之前就对其进行评估;
第七,可持续发展报告有助于提高管理层的评估能力,评估组织对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本所做的贡献,从而更加完整地反映了组织的发展远景;
第八,可持续发展报告可以减少上市公司股价的波动和不确定性,也可以减少资金成本,更全面和定期的信息披露,包括披露分析临时从管理层获取的许多信息,可以避免不及时披露或突然披露所引起的投资者行为的重大转变,从而增加公司财务状况的稳定性。
就对企业的总体作用而言,编制社会责任报告可以增强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力,使企业由外而内地深入审视企业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促进企业对战略环境的分析更加全面-可以提升企业的日常管理与服务水平,有利于企业从思想上、制度上,依靠内外部约束推动现行管理制度、程序与绩效的突破,全面提升企业服务能力和水平,可以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价值。
(未完待续)
可持续消费报告范文6
生态文明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国内外历史经验证明,那种只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不适合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需要。只有把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批判反思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要求全党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一个指标性的问题,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利于长远发展的错误执政理念。
在推进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当牢牢把握以下原则。
第一,持续发展原则。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是生态文明的一个突出特征。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的社会环境。为了能够将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环境留给子孙后代,我们应把经济系统的运行控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范围之内,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我们还应选择一条可持续的资源发展战略。建设一个能够使人们的基本权利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实现的制度文明;应适度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质量和人们受教育的水平;应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
第二,坚持公平原则。生态文明所理解的公平,包括人与自然间的公平、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公平是生态文明关注的一个焦点,而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则是公平问题的核心。实现当代^之间的公平是确保公平原则得以实现的关键。
第三,整体原则。整体原则不仅强调人类与自然的有机联系,还展示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共同面对环境危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时,我们应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范围内采取协调行动,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工业化是实现基本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具有高度生态文明的社会是我国实现全面现代化的重要标准。在推进我国全面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协调发展。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从生态文明观的视角看,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提高对我国有限的人均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间接地提高我国生态环境的承载力。
第二,要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在进行结构调整时,要突出两个内容,一是加快信息化进程,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路子。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二是通过结构调整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走“产业的生态化”和“生态的产业化”的新路子,使环境保护事业获得坚实的经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