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庭生态系统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庭生态系统理论范文1
关键词:人在情境中;生态系统理论;增权理论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130-02
一、人在情境中
20世纪初 marry richmond 和jane addams 在慈善组织会社和睦邻组织运动中都推行“人在情境中”的理论范式。例如,marry richmond在1917年出版的《社会诊断》中提出“在情境中理解行为”,强调利用环境资源以促进案主的改变和提升(goldstein,1995;引自曾华源等,2002)。这一点奠定了社会工作从环境角度理解和干预个人以及个人行为的框架,检视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提升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成为社会工作实务的主要目标和手段。之后心理暨社会学派的汉密尔顿提出了“人与环境”一词,并用其来界定社会工作的特质。20世纪50年代的心理社会学派的托尔(towle)正式提出了“人在情境中”的概念(许莉娅等,2004)。随着社会工作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不断提升,“人在情境中”逐渐成为社会工作的主要实务原则。holis(1964)明确指出个案工作的核心观点在于“人与他的情境”(person and his situation)。到了80年代,在对个案工作的概念界定中都广泛提及人与情境视角,关注社会与个人的背景(goldstein,1996;p91;引自cornell,2006)。随着精神分析和心理诊断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质疑和挑战,社会工作于是将“人在情境中”这一概念纳入到其定义之中。在1987年,美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等权威机构将社会工作界定为以“人在环境中”为基础的知识和理论以及服务(northen,1995,p8;引自cornell,2006)。“人在情境中”成为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核心。
“人在情境中”在英语中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person-in-situation”,另外一种是“person-in-environment”。
心理暨社会学派使用的就是 “person-in-situation”这一表达方式,强调情境为个人的“situation”。该学派的“人在情境中”指个人受到其生存环境内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且人的内心事实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经常处于交互作用状态,因此必须注重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许莉娅等,2004:23)。“person-in-environment”由美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于1994年正式使用,“人在环境中”指用以描述案主的人际、环境、心理与身体健康状况的知识系统,该系统兼顾了案主的问题和能力,强调问题不止来源于个体特质同时也存在于个人与环境的复杂性(karls&wanderl,1997;引自曾华源,2006)。
尽管“人在情境中”的表达方式不一,词汇背后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假设也不相同,综合而言,无论哪种表达方式都包含了三个层面:人的层面、环境的层面、人与环境关系层面。不同的理论对人的层面、环境层面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都有不同的看法。下面将根据这三个维度比较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
二、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的比较
(一)人的层面
生态系统理论相信人的能力,认为个人是主动的有目标的,有能力为自己做最好的决定和选择,实现自我的发展。人的发展能力包括人际关联能力、胜任力等。人际关联指个人拥有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这种能力始于亲子间的依附关系的建立,并因此建构了个人在未来生命周期内所发展出来的各种互惠性的照顾关系。胜任力指通过个人与环境的互动而建立的个人掌控环境的能力,包括自我的效能感、建立人际关系、做决定的能力、获取资源和支持的能力(郑丽珍,2002:258)。
增强权能理论认为应将人视为有能力、有价值的人。每个人都不能缺少权能,个人的权能不是他人给予的,而是要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增加。个人需求不足或者出现问题无法实现自我,主要是因为人受到来自于环境本身的压迫,而产生无力感、边缘化、缺权化(郑丽珍,2002),因而无法与环境进行交流,缺乏掌控自己生活空间行使决策权力的机会。增强权能取向的社会工作主要关注的对象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在人性的层面上,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增强权能理论都对人持积极的肯定态度,相信人的价值和能力。将个人的问题与环境的状况联系起来,避免对人问题笼统道
化的归因。
(二)情境层面
生态系统理论借用生态学中的“栖息地”一词来指代环境,栖息地指个人所在的文化脉络中的物理以及社会环境。首先,环境是结构性的。环境系统化分为不同层次。其认为个人所在的系统层次是一个层层相扣的巢状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微观、中介、外在、宏观系统(bronfenbrenner,1979;引自郑丽珍,2002:260)。同时,生态系统也将时间纳入到情境场域之中,主要指人的生命周期(life coerse)。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人生命历程随着社会改变而改变,不仅包括家庭、学校、工作以及社区的改变,还包括社会思想、价值和观念的改变(riley, 1997;引自germain&gitterman,1995)。时间维度又可以具体包括:个人时间、历史时间以及社会时间(germain&gitterman,1995)。
增权理论的目标在于协助案主获得掌控生活空间和发展的动力,以降低社会情境的压迫。其所说的社会情境主要指社会经济结构下形成的情境,包括主流意识信念、社会阶级地位落差、社会权利不均、社会标签和控制因素等(郑丽珍,2002b;引自曾华源,2006)。处于弱势或边缘地位的人们无法有效地从主流的社会环境中获取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社会主流环境排斥弱势群体,他们的社会地位不断地被边缘化,缺乏向上流动的机会,弱势群体感到改变无望,产生无力感。
在情境层面上,生态系统理论对于情境的定义非常广泛,基本上将个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纳入到其中,建立了一个综融性的系统体系。尽管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所包含的情境意义广泛,但其更强调面向人的情境,人生活的环境呈现由近及远的分层分布状态。相比之下,增权理论则更强调社会制度性和结构性的环境,个人的自我实现无法实现其原因在于社会制度和机构的不公平,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受到制度的压迫和钳制,无法获取成长和发展的社会资源和机会。
(三)人与环境关系层面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自身与其他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生态思维(ecological thinking)”(germain & gitteman,1995),认为人在情境中是一个联合的交流系统,人与环境互相影响,形成一种互惠性的关系(郑丽珍,2002:257)。互惠性的关系体现在人与环境之间并不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双向相互影响的。人的改变会影响环境,受到影响的环境同时也会反作用于个人。人作为环境的主体,个体问题在于个体能否适应环境,也取决于个体与环境间是否能维持良好的调和度。首先,个体依赖于环境。个人在不同的成长发展阶段需要从其生活的环境之中获取足够的资源和支持。如果个人胜任能力不足,就将无法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以满足其需求,从而导致个体的问题。其次,个人需要适应环境。个人为了持续地从系统中获取资源以维系自身,需要与环境保持适度的关系,这一关系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称之为“调和程度(person-environment fit)”(german&
gitterman,1995)。人尊重环境,如果个体从环境中获取资源超过了环境的能力,那么就会逐步造成环境各系统的污染。人类一旦无法从环境中获取维系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生理、认知、情绪和社会发展功能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解组或死亡(郑丽珍,2002)。考虑到环境本身的结构可能也会对人产生的限制与障碍,即环境对于个体也产生反作用。
增权理论相信个体的问题不在于个体本身,而在于环境的压迫和限制。环境中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权能障碍。直接权能障碍限制个体获取物质资源,间接权能障碍指缺少维系社会均等的资源结构和社会价值,个体缺乏参与社会的机会,从而无法实现自我价值(郑丽珍,2002)。缺乏权能将导致无力感,个人因而无法有效地与环境进行交流,长此以往,弱势的个人将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中,他们在心理上会逐渐接受并内化主流环境对于他们的标签,逐渐缺乏改变的动力,弱势群体更加被边缘化。
回到人与情境的关系层面上,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所展现的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互为主体关系,人在情境中表现为人与环境之间的互惠交流关系。人通过提升胜任能力与环境建立良好的关系,环境也会产生好的人际关系(曾华源,2006)。增权理论关注人与环境之间是循环关系(曾华源,2006)。其逻辑在于:社会结构的压制导致微观层次个人的无力心理状态,这种状态转而影响个体的社会参与。个体想要改变自己的境遇,首先要通过意识的提
升,看到环境对于人的压制,提升改变的能力,才能去改变社会结构。
三、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介入策略比较
对于界定问题的来源会影响社会工作处遇模式的方向和策略。根据上文的讨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对案主问题的成因持不同的观点,因而也形成了不同的介入模式。
依据社会生态系统的观点,在生命历程中的事件会被界定为“问题”的,经常是发生在人与环境复杂的交流系统中所引起的落差或失衡,并进而产生压力或危机的感受,称之为“生活的问题”(german&gitterman,1980,1996;pardeck,1996;hartman,1983;引自郑丽珍,2002:265)。具体而言,生活问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困难的生活转型或创伤性实践,指的是个人与家庭生活周期阶段的交替和演变,包括生理和社会的变动,预期与非预期的,长期或突发的,这个会带来个人地位和角色的改变;(2)环境压力,个人从环境中获得资源以增进自己的适应能力,但环境本身的结构也会阻碍个人的适应性发展,比如不平等的机会、难以应付和没有回应的组织都会影响个人的生活;(3)功能失调的人际过程,包括剥夺、不协调的期望,不良的人际过程都会影响个人生活的结果和对环境的应对(payne,2005;引自何雪松,2007:91)。
基于此,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了“生命模型”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干预的对象包括个人、家庭、次文化、社区等各个层次系统,综合各种工作手法,通过多元和多面向的干预策略而增进个人适应能力或者加强或建立社会支持以达成个人与环境的调和度。具体的干预手段例如:增进适应性的技巧以降低个人源于压力而产生的挫折感;增进个人的能力以去除环境障碍,增进个人的人格动力等。当然,生态系统理论看到了环境本身可能对个人造成影响与困扰,强调环境改变的重要性,但是生态系统理论将环境分层,环境改变的重点是个人生活所处的微观与中观层面,对于大的社会制度等宏观情境的改变社会工作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增权理论认为个人的问题在于社会环境与结构,而不在于个人本身。个人受到环境的限制和压迫以及长期的负向对待,因而缺乏权能与资源发展和实现自己。那么,增权理论的干预策略在于增强“权能”。“权能”,即权力与能力,指的是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空间与发展的各种有利动力,也指个人对自己受压迫处境的意识提升。社工主要从三个层面上进行增权:(1)个人层次,使个人觉得他有能力去影响或解决问题;(2)人际层次,指帮助个人获得和他人合作促成解决问题的经验;(3)环境层次,改善社会制度或结构。
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的介入焦点都包括个人和环境,但是生态系统理论更强调个人的改变以适应环境,强调适应性仍说明了生态理论假设有一个基本的社会秩序,而压制了激变社会变革的可能性(payne,1991;引自周玫琪等,1995)。增权理论试图增强个人的权能以改变受到压制的环境,相比之下更注重社会环境的改变。
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对于“人在情境中”的诠释不同,但是两者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是融合的。生态系统理论在策略上同样也强调增权。增权是生态系统理论生命模式的重要实务原则之一(for example, lee, 1994; simon, 1994; solomon, 1976, 1982;引自german&gitterman,1995)。增权策略适用于“生活模式”的各方面。例如,对于个体进行增权,提升个体的自尊、胜任力、人际关系能力等(german&gitterman,1995)。同样,在增权理论取向的社会工作实务中,利用生态系统对于环境的结构化框架分析案主面临的境遇,为增权提供了介入方向。
四、小结
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都强调“人在情境中”,关注个人和环境的关系。通过人的维度对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对于“人在情境中”的理解和诠释不尽相同。毋庸置疑,两者都对“个人问题”和“公共议题”进行了区别化对待,看到了个人问题背后存在的环境因素,避免了对个体道德化的归因。生态系统理论为社会工作提供了人与环境综融性的分析框架,但是生态系统理论在实际的操作上有诸多的限制,强调对于案主适应环境,使个体仍然顺从于主流的社会压力与结构,忽略了案主的主动性。相反,增权理论弥补了生态系统理论,首先强调环境中的压迫与限制,试图由个体的自我成长汇集成大的社会改变和社会运
动(torre 1985,引自郑丽珍,2002)。
通过对应性的比较分析,尽管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各自的假设与理念存在差异,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没有哪一个理论是完美无缺的,这提醒我们必须以整合理论的视角看待人的问题与需求。
参考文献:
[1]何雪松. 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佩恩.当代社会工作理论:批判的导论[m].周玫琪,等,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
[3]宋丽玉,曾华源, 施教裕, 郑丽珍.社会工作理论——处境模式与案例分析[m].台 北: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02
[4]许莉娅 .个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曾华源,黄俐婷.心理暨社会派、生态系统观点及增强权能观点对“人在情境中“的诠释比较[j].东吴大学学报,2006,6(14):63-89.
家庭生态系统理论范文2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把人类成长的生活环境(如家庭、社区等)看成类似生物周围的生态系统,强调人的社会生活环境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特别强调人与生活周围环境之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行为发生的影响。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每个人自生来就有与环境系统互动的能力,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互惠的,个人的意义是环境赋予的,要理解个人,就必须将其置于其生活的环境之中;个人的问题是生活过程中的问题,对个人问题的理解和判定也必须在其生存的环境中来进行。最早提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他用公式D=f(PE)阐明人的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复合函数关系,指出D(Develop-ment)即发展,P(People)即人,E(Environment)即环境,认为人的发展就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些环境系统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和途径影响着人的发展。这些环境系统从主到次分别是: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是指影响个人的生理因素和人格特质因素,中观系统是指家庭、群体等组织,宏观系统一般指大的社会系统。三个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其中个体微观系统受到中观系统家庭的影响比较大,同时,还受诸如社区、社区文化、制度的影响和制约。同样微观系统对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构成一个大的社会生态环境共同作用于某一个体或群体,有学者将这一生态环境又做了具体归类:即“滋养性环境和不友善环境。滋养性的环境能在适当的时刻和方式下,提供必要的资源、安全与支持给个人。不友善的环境则缺乏或扭曲了资源支持的提供,因而阻碍了个人的发展”。依此,农村女性文化贫困,并非完全是经济原因所致,更主要是长期不友善的环境的压迫及资源享受不公等原因所致。生态系统理论主张提供多层面、多元化的全人服务,为研究农村女性反文化贫困对策措施提供了较为广阔的框架,本文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阈下,从滋养性环境和不友善环境等外在影响因素,探讨农村女性陷入文化贫困的成因,思考农村女性反文化贫困对策建议。
二、农村女性文化贫困内涵界定及成因的社会生态系统分析
(一)农村女性文化贫困内涵界定
联合国开发署在《1997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正式提出“文化贫困”(human poverty)概念。报告指出,贫困不仅仅是收入低微、经济贫困,更深刻的是人们在寿命、健康、居住、知识、参与、个人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条件得不到满足,即知识缺乏、参与不足、能力低下、素质不高、权利无法保障、健康状况差等的“文化贫困”。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明文指出:贫困不仅表现为饥饿、寒冷、无助,远离政治生活、绝望、没有尊严同样也是贫困。2000年联合国开发署进一步指出,文化贫困是指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发展能力的丧失,包括文盲、营养不良、预期寿命不足、母亲健康恶化、可控疾病感染,其间接衡量指标包括缺乏获取维持基本生活能力需要的商品、服务和基础设施(能源、卫生、教育、通信、饮用水)的途径。我国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指出,文化贫困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文化滞后于时展并影响到其生存与发展的落后状态。学者秦存强等人分析指出文化贫困的表现是: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他们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卓识;他们视野狭窄,不能在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认识他们的困难。中国农村实事表明,女性较之男性往往更易陷于贫困,即我国农村女性文化贫困是相对于农村男性群体的事实存在。而且从本质上看,农村女性贫困并非是单纯的物质贫困和经济贫困,她们更多的是处于文化贫困状态。农村女性文化贫困是就指这一特殊群体或个人在接受教育、个体主体性、思维方式、价值理念、行为模式以及生活样式等方面落后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影响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落后状态。作为占农村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村女性,她们的文化贫困不仅在家庭内部形成代际恶性传递,对其后代产生难以克服的消极影响,而且严重延缓了农村的发展进程,制约着城镇化的进程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文化贫困是一切贫困的总根源,消除女性文化贫困,将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物质贫困和经济贫困,提升农村女性个人的文化素质,进而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二)农村女性文化贫困成因的社会生态系统分析
1.个体微观系统自卑心理、依赖心理导致其主体意识缺失、社会参与不足等文化贫困。
个体微观系统是指个体生理的、心理的以及社会的系统,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影响或决定个体的生存与发展状态。在分析农村女性文化贫困现状及成因时,需要深入分析微观系统三个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许多女权主义者看来,女性生育的生理功能,是她们受剥削的根本,也是她们无法摆脱弱势地位的症结。因为从生理因素上看,女性较之男性,肌肉生长较为细腻,骨骼较小,力气不足。由此限制农村女性多数只能留守农村,导致农村女性不仅经济收入十分有限,而且生活范围、生活内容也十分狭窄和单一,进而致使其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自我效能感低、眼界狭窄、自卑心严重等心理偏差。在这样的心理系统和生理系统的互相影响下,逐渐走向自闭,拒绝社会交往,进而逐渐被限制在农村社会公共领域之外,而农村女性这种参与公共生活不足的状态又导致其对自身的社会价值认识不足,加重了其自卑心理。此外,农村女性自我认知生理性别意识的弱者定位,使女性人格表现出一定的依附性,她们缺乏自主、自立意识,缺乏独立开辟事业的精神。而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事业又会导致其经济收入的有限和不足。这种物质贫困、经济贫困致使其产生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使其陷入视野狭窄、缺少主体意识、社会参与不足等文化贫困境地。
2.中观系统中婚姻家庭体制的负向影响,造成农村女性知识和能力欠缺的文化贫困状态。
家庭系统和社区系统是对农村女性生存发展状态影响较大的中观系统。由于传统因素的影响,中国农村重男轻女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一现象的结果是农村女性婚前、婚后都很难获得对家庭的土地、财产的支配权力,接受教育权也极易被剥夺。家庭因素对农村女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农村女性的受教育机会明显少于男性。
农村家庭受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较深,重男轻女依然存在,导致对女性充满了偏见和禁忌,使农村女性的受教育机会明显少于男性,对农村女性文化贫困造成了深刻影响。中国从事传统农业劳动的女性人口中,大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调查数据显示:“文盲和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村妇女占农村妇女总数的60.9%,远远高于城镇妇女22.7%的水平。农村妇女中文盲、小学、初中文化比例分别为67.7%、67.0%、51.2%,均高于农村男性相应的32.3%、33.0%、48.8%的水平;高中(中专)和大专以上学历中,农村女性所占比例分别为38.8%、27.3%,远低于农村男性61.2%和72.7%的水平”。农村教育的男女差异,造成农村女性知识和能力的欠缺,是导致农村女性易于陷入文化贫困的主要原因。
(2)在婚姻家庭制度方面的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使农村财产仅由男性子嗣继承,子女随父姓,婚嫁从夫居,对女性的经济状况与地位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如,一些地方的《村规民约》中明确要求已婚妇女退回承包地,或规定出嫁女的户口所在地进而剥夺其土地分配权。同时,从夫居的家庭体制导致了女性社会网络资源的流失和弱化,农村女性一旦陷入困境,可获得的社会支持十分有限。
3.宏观系统社会资源不足、文化消费有限,体制结构不合理使农村女性处于“失权”文化贫困状态。在探讨农村女性文化贫困问题过程中,应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阈下将其放在特定的宏观环境中分析。纵观农村女性生活的宏观环境,发现问题表现在:
(1)农村女性可参与分配的社会资源缺乏。
社会制度决定了社会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如社会性别群体)和个人之间的不平等分配,从而导致了特定地区、区域、群体或个人处于贫困状态。农村女性参与社会资源分配不平等待遇集中体现在物质资源、受教育培训资源以及社会参与资源不足等方面。这些都表明农村女性在现实社会中无法与男性一样享有社会资源和占有发展机会。
(2)农村女性可消费的文化资源有限。
目前大部分农村的文化设施比较落后,一些贫困地区没有科技文化图书阅览室,没有有线电视,没有广播影剧院等文化设施。更没有针对农村女性特点的农业科技教育体系来对主要从事农业劳动的妇女进行全面、系统、有效的农业技术培训。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村女性文化、科技技能的获得。农村贫乏的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氛围造成了农村女性的文化贫困。
(3)二元分割的体制限制了农村女性的发展。
城乡二元结构是指“在同一国家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城乡长期分设、分治、分管,致使二者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出现明显的差别特征”。由于二元结构制的存在,尤其是现代户籍制度的限制,使大多数农村女性无法随丈夫一起进城,不得不留守农村,长期生活在相对闭塞的文化环境中,没有机会接受现代文明和先进思想,消磨了农村女性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致使农村女性的生存方式、生活模式得不到根本上的改变。同时,由于城乡二元的体制分割,专门针对农村妇女发展的扶持政策相对较少,农村妇女难以得到必要的资金、技术、信息、基础设施等资源,这些都形成了强大的阻止农村女性发展的制度。加上社会性别歧视的存在,限制了农村女性个体的发展,使之在接受教育、个体主体性、思维方式、价值理念、行为模式以及生活样式等方面处于落后于当代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文化贫困状态。
三、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阈下农村女性反文化贫困治理途径
(一)微观层面:
在个体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激发农村女性文化自觉,培养其主体意识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人的问题来自个人与环境之间交流的失衡,强调从服务对象的生态环境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的价值理念源于生活内容的基本观点,要改变农村女性主体意识缺失状态,全社会应共同努力积极创造条件,为女性主体意识提升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应通过宏观调控手段为提升女性主体意识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切实解决事实上的男女不平等问题,使女性从实实在在的主人地位上产生主体价值;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使女性与男性平等地开展竞争;通过各种社会化途径帮助农村女性进行角色塑造,从而成为主体价值发展的导向与支撑。女性的主体意识是女性对自身价值认可与追求的理性起点和支撑,是激活女性追求独立、自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动力。女性的解放和发展关键在于女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即女性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与“文化贫困”呈正相关关系,即拥有文化自觉意识会使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状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能够了解自身的文化处境,进而促使其主动获取和接受先进文化。反之,文化主体文化自觉意识缺乏或不足,会极大影响或制约主体文化落后状况的改变。由于历史以及现实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加之社会性别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女性长期以来习惯于“别人的附庸”这一畸形社会角色。改变这种状况的关键对策就是要不断提高女性自身的认识和评价水平,集个人、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力量,积极宣传健康、文明、进步的女性性别意识,努力实现农村女性自身观念的转变,通过文化和教育的影响,培养反文化贫困主体的自我觉察、自我反思和自我审视的能力,使她们从传统角色模式中解放出来,树立良好的现代性别意识,使其从内心深处产生改变其命运的自觉愿望,克服自卑心理和依赖心理,进而真正帮助其从根本上实现文化脱贫。
(二)中观层面:
改变家庭传统观念,倡导男女平等,发展农村教育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鼓励弱势群体多元化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应建立“家庭———社会”联动互动体系。研究与事实表明,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是影响农村女性智力开发的主要障碍。家庭生活和政治公共领域的决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多数农村家庭血缘的逻辑依然是,只有男性后代才能绵延宗族,而女孩是外姓人,“嫁出去的女人泼出去的水”。受传统父权制思想的影响,农村女孩从小就受家庭的歧视,受教育权力被剥夺,导致女性受水平普遍较低。按照生态系统理论,实现农村女性文化脱贫,需要政府主导下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1.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男女平等,消除性别歧视。
在全社会层面开展男女平等,消除性别歧视教育,使男女平等思想深入每个家庭,让“男女平等”理念从村民生活层面深入村民意识。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尊重女性的氛围,向农村女性和男性宣传社会性别意识,唤起农村家庭性别平等意识。同时,在社会性别意识推广的过程中,还需要电视、广播等媒介积极介入,形成倡导性别平等的良好社会氛围。
2.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消除文化贫困根源。
保障农村女性实现文化脱贫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鉴于中国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分布不合理以及男女参与学习的性别差异等因素,应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重点工作:一是发展女童教育,消除“重男轻女”传统思想的影响,并通过法律保障以及制度安排确保农村女童教育机会得到真正的实现;二是发展多样的农村社区文化,通过潜移默化使其受到文化的熏陶;三要加强农村女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其获取经济收入的本领。
3.通过政策法规减少父权制家庭制度对农村女性应有权力的剥夺。
家庭生态系统理论范文3
为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工作,加强和创新特殊人群管理,根据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在深入调研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并于2012年3月1日起施行。青少年社区矫正是指对14-25周岁的缓刑犯、管制犯、监外执行犯、假释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非监禁罪犯,准予其在社区内服刑,由专门的国家机关进行管理,相关的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机构和志愿者队伍给予协助,在法定的期限内,对罪犯的心理和行为偏差进行矫正,并促使其更好地回归社会的一种非监禁刑罚。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比例逐年上升的趋势可以看出青少年犯罪已成为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对青少年罪犯的传统的矫治方法已不能有效发挥其矫正功能,因此现代的青少年罪犯矫治工作已不仅仅是司法人员的专职,而是需要社会工作者和其他社会志愿者更多地参与到矫治工作中来,因此,对青少年实行适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矫正模式是迫切需要的。本文通过纳入生态系统因素,促使青少年罪犯积极地与环境互动,有助于改进和完善青少年社区矫正,减轻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孤立的状态,帮助他们成功地再社会化。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学、社会工作学界内又往往被简称为生态系统理论,是将系统论、社会学和生态学紧密结合起来的基础理论,它是用以考察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交互关系的理论。查尔斯·扎斯特罗把人的社会生态系统区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宏观系统。在生态系统视角下,人类被看作是通过与环境的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来发展和适应。基于这个视角,社会工作试图通过对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间的功能失调和处理,来强化能力、整合治疗和改变问题。目前生态系统不均衡是青少年社区矫正中的主要问题,作为社区矫正的一种工具,社会工作的目的在于通过社区矫正计划措施的实施,促进青少年罪犯恢复和重建其缺失的社会功能,使他们成为社会正常的成员。
一、对青少年微观生态系统的介入
微观生态系统是指个人在亲密情境下的人际活动形态与角色扮演,它汇聚了影响个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系统。具体而言,对微观生态系统的介入一般指个人层面的社会工作,即针对青少年罪犯需求而开展的个案辅导服务。在对青少年犯罪群体进行社区矫正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个案工作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入:
(1)引导青少年罪犯树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2)为青少年罪犯提供家庭辅导。
(3)为青少年罪犯提供法律咨询等专业支持。
二、对青少年中观生态系统的介入
中观生态系统是指对个人有影响的小群体,包括家庭、工作群体和社会群体。具体而言,对中观生态系统的介入是指家庭和小组层面的社会工作,即针对青少年罪犯家庭,以及有相同需要或相同背景的青少年罪犯群体而开展的社会工作服务。
小组工作的方法在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小组工作以群体为工作对象,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通过小组成员之间有目的的互动互助,使参加小组的个人获得行为的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和发展的工作方法。生态系统视角取向的社会工作鼓励案主与相同境遇的同辈群体成员建立互助团体,通过小组工作的方法去回应他们的发展性需求,以降低青少年罪犯群体成员的疏离、孤立与无权感。在社区矫正中可利用的小组类型有治疗小组、教育小组和成长小组。
三、对青少年宏观生态系统的介入
宏观生态系统,是指比家庭等中观系统更庞大的群体和系统,包括组织、机构、社区和文化。具体而言,对宏观生态系统的介入是指社区社会工作和针对法规或政策而进行倡导的社会工作行政。如建立青少年组织、开展社区工作,以及进行青少年法规、政策和制度的修改、倡导工作等。
在社区层面进行的预防青少年犯罪教育、建立与完善社区支持网络等手段,可以减少社区成员对矫正对象的负面认识,从而扩大他们的人际交往网络,强化其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消除一些社会性的偏见引起的社会排斥。具体来说,通过青少年罪犯生活的社区对他们进行矫正,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1)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区舆论,宣传相关理念。
(2)发动社会力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介入到社区矫正中来,把促进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及对青少年罪犯的矫正工作放到社会发展的新高度。
(3)社区要为矫正对象提供相应的社会活动参与的机会,让他们通过社会活动参与体验社会责任感,增强社会参与意识,树立自信心。
青少年罪犯作为社会上较为特殊的弱势群体,缺乏社会权力和政治权力,而社会的排斥更加使其处于极其无助的状态。社会工作平等、尊重、接纳、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对社区矫正的成功开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关于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社区矫正领域的探讨,希望能够为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献上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马尔柯姆·派恩.现代社会工作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丽娜·多米内利.社会工作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费梅苹.社会互动论视角下青少年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研究[J].上海: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03).
[5]费梅苹.上海青少年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建设的行动研究[J].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7,(04).
家庭生态系统理论范文4
关键词: 人类发展生态学 幼儿园 家庭 社区 合作
一、引言
幼儿园处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中,它与家庭、社区有着密切的联系。近些年来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家庭、幼儿园和社区是幼儿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家园共育合作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只有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世界学前教育组织(伽EP)和国际儿童教育协会(AcEI)在1999年召开的“21世纪国际幼儿教育研讨会”上,通过了《全球幼儿教育大纲》,指出:儿童的发展是“家庭、教师、保育人员和社区共同的责任”。教师要和家长“就儿童的成长及和儿童家庭有关的问题,经常进行讨论、交流”,教师要和心理学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健康卫生人员、工商人员、公共服务机构、学校、宗教组织、休闲娱乐机构及家庭联合会等建立合作关系。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家、园、社区合作共育。2001年,教育部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幼儿园同时应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务。”
虽然我国通过制定有关的政策和法规强调幼儿园、家庭、社区之间合作的重要意义。但是,从现实的状况来看,家庭、社区内部虽然存在较丰富的教育资源,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利用。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合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合作的单一性、合作地位的不平等性等问题。
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将对人的行为和发展的研究放置于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稳定的生态系统之中,探究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态环境对人的行为和发展的作用,以及人与各种生态环境的交互作用。这为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共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有意识地将生态学的系统观引入到这个问题的研究上,将会有利于学前教育机构更好地运用整个生态系统的力量,更好地发挥其促进儿童发展的作用。
二、人类发展生态学的主要观点
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的创始人布朗芬布伦纳认为:“人类发展生态学研究的是发展着的个体与其直接生长于其中的变化着的环境之间的渐进的、双向的互动,而这个互动过程又受到个体不同的直接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的影响,并受到这些环境所处的文化背景的制约。”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由若干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组成,这一生态系统包括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
1.微观系统
微观系统是指由儿童及与儿童最密切接触的其他成员组成的微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儿童与他所处的环境产生最直接的相互作用,儿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与环境发生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是双向影响的。儿童所处的微观系统包括儿童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如学校、家庭、社区等环境,这些环境是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对儿童产生的影响最直接。
2.中间系统
中间系统是由个体发展所在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构成,个体参与到微观系统相互关系中。中间系统对幼儿的影响很大,幼儿可能没有直接参与到中间系统相互作用的关系中,但是中间系统中的两个微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对幼儿产生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具体地说,也就是幼儿生活的场所(幼儿园、家庭、社区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对幼儿的影响是很大的。
3.外层系统
外层系统是指儿童不直接主动参与,但是外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儿童所处的微观系统对儿童产生间接的影响。外层系统包括父母工作场所、家庭生活条件、各种视听媒体等。
4.宏观系统
宏观系统是指由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宏观系统联合建构所组成的社会文化背景,这种社会文化背景包括儿童所处社会中的某种文化或亚文化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信仰等。宏观系统不直接对儿童产生影响,而是通过影响外层系统对中观和微观系统产生影响,以至影响到儿童本身。如国家的就业政策影响到父母的职业状况,父母的职业状况影响到家庭的经济收入、家庭的生活质量,进而对处在微观系统中的儿童产生影响。
布朗芬布伦纳创建的生态系统理论,各个系统之间是整体联系的。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任何一个系统的变化都会波及另外一个系统,个体从出生就受到家庭生态系统的影响,由于个体的生成发展的需要,个体的发展扩展到幼儿园、社区,这时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社区环境,以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个体的成长产生重大的影响。
三、人类发展生态系统理论对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启示
处于社区环境中的幼儿,可以与家庭、社区具体特定的物理和物质相互作用,可直接面对和接触人或物,并发生一定的关系,并从中获得知识和经验,譬如家长、社区成员、操场、博物馆,等等。对于幼儿来说,中观系统中各微观系统间的互动质量越高,促进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
哈佛大学的怀特教授曾指出:“研究人类发展时,我们必须把人们周围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整个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样的道理,要想改变某个人的活动方式,我们需要理解和对待个人活动所处的各种情形。”以布朗芬布伦纳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作为研究学前教育的视角,我们要看到以下两个层面的意义:第一,我们要认识到幼儿园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共同对儿童产生作用。第二,我们要关注到幼儿所处的宏观环境对幼儿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如国家政策、规划的制定。以下主要探讨布朗芬布伦纳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对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启示。
1.充分协调好家、园、社区之间的关系
从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视角来看家、园、社区之间的关系,应该把这三者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充分利用家、园、社区的教育资源,将有助于最优化的教育合力的形成。
瑞吉欧・爱米利亚的儿童早期教育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照样例。在瑞吉欧,“我,就是我们”,“我”只有在团体――“我们”中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发展。在瑞吉欧眼里,幼儿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不仅包括市长在内的政理论府力量介入到幼儿教育的管理中,由教师、教学协同建设人员、研究者、家长等组成的社区咨询委员,也参与幼儿教育的管理,充分体现了“全社会参与幼儿教育”的独特风格。
2.家、园、社区资源的开发利用
幼儿园、家庭和社区是幼儿积极参与的环境,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幼儿发展的中间系统。中间系统中各个环境的相似性、联结、交流等是幼儿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幼儿园处于一个大的社会系统中,与家庭系统、社区系统发生千丝万缕的关联,根据生态系统论的观点,各个子系统只有相互协调、通力合作,才能发挥整体的最佳效果,产生1+1+1>3的增值效应。这一点启示是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幼儿园资源、家庭资源、社区资源,最大限度地开发中间系统对幼儿的发展潜力。
3.家、园、社区合作类型
EPstein(1995,1996)从学校为家长提供指导与支持的角度提出了六种类型的学校与家庭、社区合作的模式:(1)养育期,指学校对家长进行家教指导,帮助家长为儿童获得成功的学校生活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2)交流期,指学校和家庭围绕儿童的发展和学校的教学方案进行有效沟通;(3)志愿者活动,指家长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学校的日常事务与教育活动;(4)家庭学习,指学校为家长提供相关信息和活动建议,帮助家长指导孩子的家庭学习;(5)决策,指家长参与学校的决策管理;(6)与社区合作,指将社区中的资源和服务整合起来,进而促进学校教学与家庭活动的实施和儿童的学习。
4.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期教育服务机构
目前很多国家正在推行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期教育服务机构,各国政府期望通过这种服务机构的运行,能将家长和社区纳入到早期教育中来,期望通过家长和社区的参与及服务机构对家长和社区的影响,为学前儿童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生态环境。因此,这些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期服务机构以更加开放、全面、上位的视角审视整合服务机构的价值:不仅指向婴幼儿的发展,提供婴幼儿服务内容,而且指向家庭支持、社区支持,为家庭成员、社区成员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内容,并将整合性机构作为解决国家所面临的家庭问题、儿童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在管理思路上,打破了从学前教育系统自身角度进行专业化管理的思路,政府在加强对服务机构在学前教育、健康等行政部门的专业指导的同时,力求建立和健全以社区为基础的早期整合服务的社会协调机制,将行业化管理和社会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保证学前教育机构的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李毅译.全球幼儿教育大纲.幼儿教育,2001.(4):6-7.
[2]转引自李生兰著.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
[3]薛烨,朱家雄.生态学视野下的学前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5).
[3]洪秀敏.儿童社会往的生态学分析.学前教育研究,2003.(4):7.
家庭生态系统理论范文5
关键词:家庭;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071-02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据2000年五普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 000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 390万以上。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据有关网络报道,中国1.2亿农民常年于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千万留守儿童。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3.5%的人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并且64.8%的留守儿童是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外出的父母联系一次,有8.7%的儿童甚至与父母就没有联系。49.7%的孩子表示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但也有44.1%的被调查对象明确表示不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有24.2%的留守儿童与照顾他们的成人很少或从不聊天。
二、从家庭生态系统折射出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的基本元素,它既维护着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所需,又与社会发生必然的联系,对于每一位成员的成长、教育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决策性,儿童是家庭中的未成年人,无论从生活、受教育、个性品质的形成,还是家庭之爱、社会联系等诸方面,都会受到且具有重大意义的影响。立足家庭生态系统,特别是成员以及家庭的周边关系,合理分析其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对于全面寻求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发展留守儿童的智力、品质,培养其成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家庭生态系统结构变化使儿童缺乏温暖
在家庭生态系统中,由于家庭各成员的存在,会使得各成员以及成员之间产生浓厚的情感,特别是父母的相伴,近代心理学家普遍认为,父母对于儿童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父母的爱可使儿童产生一种安全感,减少或很少发生内心矛盾,能够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快速、安全地完善与成熟,直到他们长大成人,由此可见,家庭成员的结构性变化具有多大的教育魅力。但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离开家庭,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家庭成员的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儿童对父母的关爱就缺乏亲身感受,内心会变得孤独而寂寞,具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不信任感和自卑心理,表现出孤僻内向、情感压抑、胆小怯懦、敏感脆弱、多疑敌意等性格特点。
2.家庭生态系统混乱对儿童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
教育心理家认为,家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也是一个复杂的群体系统,是主体、子体无界共存的系统。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家庭中的子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边界要清晰,具有约束与保护的特有功能。具有关资料显示,农村留守儿童中,85%左右的孩子由其爷爷和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甚至少数的儿童独自一人生活,这样原有父母、孩子的主体与个体系统就被打乱,与此同时儿童的监护人也发生了根本转变,这样的家庭难以实施温和、规范的互动家庭模式。由于其他家庭成员的特殊身份和原有家庭生态系统的改变,加上爷爷、奶奶们的过度爱心,使得使留守儿童的自心加重、霸权地位上升、易冲动、处处以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形成,久而久之,再加上儿童的自律性不强等因素,极易偏离健康成长轨道。
3.家庭生态系统功能的紊乱,缺乏有力的家庭支持环境
留守儿童的成长需要特殊的环境,在这个特殊环境中家庭的系统,至关重要。尤其是随着留守儿童的逐年成长,其性格、心理、身体等因素的客观性变化,急需家庭环境的大力支持,如果此时期家庭的主要成员,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这种特殊环境难已得到保障。现代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的情感,特别是儿童的情感,需要亲人这个特殊的角色来培养,离开了父母的亲身说教与共同生活,往往会使儿童的情感发生突变。父母任何一方外出打工,都会使得家庭生态系统发生紊乱,当儿童遇到问题、生活受到挫折、生理发生微弱变化、需要不能满足时,这种紊乱的家庭系统环境就会侵蚀到儿童的心理健康,甚至使儿童失去对家庭生态系统的依赖,变得难以接受任何教育。
4.家庭生态系统的规则性破坏,过多地增加了留守儿童的压力
留守儿童的教育过程与其他的儿童一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在成人之前基本上是在受教育的环境之中,根本不可能接受到家庭经济的制约或限制,即便是一二次的需求受挫,也不会影响到心理。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其基本的生活、学习经济条件受到限制,不说是生活中的零吃现象,就是学习生活的急需有时受到威胁,使儿童过早地品尝了经济的苦果,在家外出担心其他儿童看不起,上学时难以与其他儿童进行面对面沟通,这样就失去了儿童与外界公平、合理、和谐地交流,天长日久儿童的上进心不强,甚至个别学生从小就学会经济往来,如捡拾破烂等,甚至养成偷盗习惯。
5.家庭生态系统环境的改变,使学生的心理发生畸变
家庭生态系统是一个心理、情感、经济、和谐、成长的复杂系统,任何一方面的影响,都会改变儿童的健康心理,甚至将留守儿童引向企图。外离父母和其他亲人的留守儿童,过度或者短暂失去家庭生态系统的关爱,特别是爷爷、奶奶的过度溺爱、经济的压力,使得他们会远离群体,个性化倾向更加严重,自治力下降,自由活动的空间和范围相对变宽,特别是对于具有好动、向上,易研究、超长发展思维且经济相对宽松的个别儿童,滋生心理畸形发展的意向。如学习目的不明确、逃学现象严重、无节制上网、乱花钱、结识身心不健康的儿童,为进一步教育、培养设置了障碍。
三、家庭生态系统受损后的教育对策
家庭生态系统受损后,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必须打破现行的教育规律,研究其新的对策,也只有面对现实,合理开发有效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资源,启动学校教育特殊功能,才能有效地维护好留守儿童子系统,创造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
1.构建更加和谐的家庭生态系统
家庭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相互联系的系统。尽管它受到家庭主要成员的影响,其环境、结构、经济来源、教育气氛有所改变,但主体性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留守儿童滞留在家中,其家庭和温暖仍然存在,家庭的基本框架没有改变。所以作为家庭的每一位成员,特别是社区的干部群众,与家庭相邻的其他家庭成员,应给予爱的关怀,要通过网络、媒体和进户等宣传手段,教育家庭的其他成员,要树立整体思想,要为社会服务,要维护家庭的整体生态系统性。做到关爱、爱护、教育、引导、说服、行为指示于一体,抛弃个体不规范行为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保持家庭生态的相对平衡。社区等部门要加强对留守家庭的管理教育,深入开展优秀留守教育家庭、和谐留守家庭、模范留守家庭的评选工作,将其纳入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教育之列,定期开展家庭成员教育培养、培训工作。建立和健全留守儿童的家庭档案。优化社会环境的同时,转变对留守家庭的看法,赋予更加和谐的家庭环境。
2.挖掘现有社会资源,鼓励开展留守儿童的系统性教育
家庭生态系统并不是独立的个体,是受外界社会的影响和制约的,外界对生态家庭系统的创建具有促进和完善的作用,因此,社会、社区应主动承担起对留守家庭中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促进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如,深入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鼓励富有劳动力家庭成员、高学历人员等举办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教育园地。家庭幼儿园、社区幼儿园、学校学前教育基地等都是进行心理教育、引导的好场所。这样,留守的儿童会通过集体主义教育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通过园区的教育,政府、社区会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需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有关爱的呵护。政府、社区通过园区的集体活动,培养健康儿童心理的同时,塑造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灵。
3.学校教育要科学化,体现关爱与健康理念
在学校教育中,要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留守儿童的业余生活,老师、同学要经常性与他们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结成对子,吸收留守儿童参加文明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融入集体中,生活在集体中,享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幸福,通过活动消除内心的俦独感、自卑感,慰藉他们残缺的情感。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方便的服务条件,如优先安排住宿、减免部分费用、周末用节假日定期组织活动等,将温暖送到留守儿童心中,使留守儿童享受到父母般的温暖与关爱,弥补家庭生态系统结构变化和混乱带来的伤害。
4.要成立社会和家庭心理教育救助中心
留守儿童多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的需求远远大于其他的儿童。有条件的社区、学校要仿照汶川“5·12”大地震后心理教育的方法,组织志愿者、高年级学生、年长的老者、社会名人、社区干部等进行心理咨询,定期开设针对留守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心理健康课程,对留守儿童、青少年的显性和隐性和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引导留守儿童正确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帮助他们健康、和谐成长。特别对于那些具有上网、打架、吸烟等不良现象的儿童,多进行说服、关爱教育,使其走向正确的道路,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人格。
5.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纳入社会弱势群体保障系统
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态系统一般是相对失去平衡,正因为家庭生态系统受到了威胁或面临困难,其家庭成员才外出打工,虽然这是一个个体现象,不具备群体效应,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多,社会分工体制的改变,用人机制的不断更新,社会更加和谐,留守儿童的数量也会相对增多。因此,将留守儿童的管理与教育,纳入社会弱势群体保障系统,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家庭生态系统理论范文6
一、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患者余生的生命质量。一般来说,当前的医疗行为主要以治愈疾病为目的,并未着眼于临终患者的特殊需要进行关怀与照顾。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可以更好地协助医护人员,缓解或解除病人生理上的痛苦以及心理上的不安与恐惧,极大地提高了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使临终患者带着人世间最圣洁的爱和温暖静静地有尊严的辞世,家属的悲伤情绪得到有效的缓解。
2.有利于改变人们看待死亡的错误观念。目前,我国的死亡教育力度还不够,人们往往对死亡的认识还不清楚,还对死亡有恐惧心理,不能接受死亡的事实。开展临终关怀,就是让临终患者平静地度过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五个临终心理发展阶段。社会工作者在与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接触时,可以利用社会工作理论与专业方法适时地开展有关死亡教育的一些活动,让他们意识到死亡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它也属于生命构成的一部分,社会工作的介入可降低临终病人对死亡的焦虑感和恐惧感,帮助人们正确地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
3.有利于患者家属顺利度过哀伤期。患者临终前后,其亲属也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折磨,使亲人们的心理留下永远的阴影,而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可以使家属顺利度过哀伤期。社会工作者对患者家属的安抚和照顾帮助其形成正确的生死观,使患者家属保持平缓的心态,积极配合对临终病人的护理治疗,同时在病人去世之后,病人家属的哀伤情感也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使之不至于破坏患者家属的正常生活,家属功能也得以延续下去。
二、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的理念
1.人道主义思想。人道主义关注人的生命价值,成为社会工作专业产生与发展的最直接的思想根源,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为社会工作所主张的利他主义、社会公正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建立在注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基础上的,社会工作者应坚信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尊严和价值,这与人道主义价值观念所强调的人的尊严和价值是一致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念被应用到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各个方面,社会工作者在对待具有不同问题、不同文化背景的案主是基于人道主义这种价值理念。
2.社会福利观念。社会福利作为一种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制度设计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结果。社会福利在文明社会里处于重要地位。由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福利观可以得出,社会给予临终病人在医疗上、生活上、心理上等方面的关怀和照顾,不是一种同情和救济,而是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应当拥有的正常权利,协助他们安祥地面对正常的死亡规律是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工作的专业特性要求它必须将自己同整个社会福利的发展联系起来,把自己的发展建立在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的基础上,并从中获取理论和价值观的支持,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现代社会福利观念构成了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不可缺少的理念之一。
3.生态系统观。系统理论是社会工作重要理论基础之一,西方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人与环境的关系,就是源于系统理论。社会工作对生态系统理论的吸收与借鉴,着重强调消除环境的障碍,使环境向个体和群体提供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资源,同时还强调人要适应环境的各种状况。从生态系统视角看临终关怀所处的环境问题,我们认为亲情系统、综合医护人员属于社会环境中的社会小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社会政策则属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工作者可以专业方法介入临终患者所处环境,帮助临终患者改变亲情环境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达到人与社会环境的和平共处,获得临终缓和所需要的资源。
三、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工作的专业方法
1.个案工作在家庭临终关怀工作中的应用。“个案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轻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与社会的良好状态”。在为临终患者服务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家庭个案工作,实行一对一的辅导形式,如以临终患者的需要为主,启发临终患者的潜能,增强其面对问题的信心,自主地解决问题等。
2.小组社会工作在社区临终关怀中的应用。“小组工作是指团体工作者在各种团体中,通过团体互动与小组活动达到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目标的完成”。对于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来讲,小组工作使他们通过小组过程分享他人的相关经验和感受纠正自己在认识、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偏差,发展出自身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承担应当的角色,增加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在实际操作中,对临终患者家属来说,一些临终护理机构可以组织一些具有相同经历的患者家属,由这些在家庭中照顾患者感到困难的成员组成一个团体,开展一些活动,如怎样护理病人,怎样面对死亡,怎样与患者进行交流的活动,借着小组成员的讨论,个人对团体的认同,集体思考的压力等团体的经验,而达到个人态度的自动转变,照顾好临终患者。为了强化活动的教育意义,社会工作者需要利用团体的活动方式,使扮演家庭角色有困难者,如照顾长期卧床不起的临终患者,对待情绪不稳的临终患者,能在团体的活动中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