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简述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简述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简述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范文1

关键词: 高中生物 “生物科学与社会”模块 大学教学

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中学新课改已在全国相继开展,这不仅要求中学教师要适应课改,同时也要求高校培养出胜任中学课改教学的教师。但是,目前高校的教育与中学的教学常存在脱节现象,为适应高中生物教学需要,必须对大学的生物学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使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加适应中学教学的要求。

在新课标中,高中生物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必修部分体现了生物学的核心基础,又反映了生物学迅速发展的领域。选修部分是在修完必修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选修的[1-2]。选修部分包括“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个模块,其中“生物科学与社会”涉猎的范围最广,并且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生物科学与社会”模块共包括4个专题:生物科学与健康、生物科学与农业、生物科学与工业、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2]。大学教学内容与其适应方面出现的问题也较多,它对大学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

1 生物科学与健康

生物科学与健康专题中,新课标要求是:简述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举例说明器官移植;简述避孕的原理和方法;举例说明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简述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这一章的内容属于医学领域,它贴近生活,直接关系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殖问题,内容涉及大学的现代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课程,对这些问题的了解将有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首先,在大学的基因工程和现代分子生物学这两门课程里,详细阐述基因诊断、基因芯片技术在诊断中的应用。从总的内容来看,大学的课程基本涵盖了中学的内容,并且介绍得更为深入。第二,在大学的细胞工程课程中,基于干细胞培养的技术与原理阐述了组织工程方法,组织工程化皮肤、骨骼、血管等组织工程器官。组织工程是传统器官移植治疗方式的革命。但是,大学的课程只涉及器官移植的未来发展方向,而对人体的器官移植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却没涉及。第三,在大学的细胞工程课程中,还详细阐述了动物的体外受精的概念、历史和技术。但对人类的试管婴儿并未独立列出和阐述。所以人体的器官移植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试管婴儿的内容应该在适当课程中增补。

上述中学课标还要求简述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简述避孕的原理和方法。但这些医学卫生知识在大学的课程里却显得相当匮乏,几乎没有一个课程(包括人体解剖生理)涉及这些问题,所以在大学的教学里应积极补充这方面的内容。

2 生物科学与农业

在生物科学与健康专题中,新课标要求是:概述农业生产中的繁殖控制技术;列举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简述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技术;关注动物疫病的控制;描述绿色食品的生产;举例说明设施农业。

这一章的内容在大学里涉及了动物、植物的遗传育种,动物医学,植物生产学等的基本知识。首先,就大学的遗传与育种教学来说,主要偏重于遗传学基础知识,其中只介绍少部分的常规育种技术,而对非常规育种介绍得非常少。中学课本涉及农业生产的繁殖技术(包括植物微型繁殖技术,人工受精技术,胚胎分割技术,克隆哺乳动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包括转基因技术育种、细胞杂交育种、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传统的遗传与育种课程已不能满足这些需求,但细胞工程这门课程包括上述内容,可以满足我们未来教师的需要。第二,就植物生产或相关课程来说,虽然包括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方法,但缺少病虫害预测的常用方法、性信息素的作用,同时也没有强调转基因技术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因此需加强以上内容阐述,把病虫害的防治当作课程的重点。不过大学的生态学相关课程,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里对阐述性信息激素概念和作用也做了阐述。另外,在现在的植物生产类的相关教材,关于智能农业的内容这一方面还相当弱,也应该给予强化。其它关于绿色食品的生产和设施农业的内容可以完全满足需要。第三,就动物养殖的相关课程来说,同植物生产的相关课程类似,应加强或补充动物疫病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动物疫病的类型与防治。总之,无论对动物或植物来说相关的病害或虫害都是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应突出这一点。

3 生物科学与工业

在“生物科学与工业”专题中,新课标要求是:举例说出发酵与食品生产;举例说明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举例说明生物工程技术药物和疫苗的生产原理。

在大学的课程里这一章内容涉及微生物与发酵,酶工程、生物制药三门课程。首先,就大学的微生物与发酵课程来说,中学课本提到的发酵工程发展历史和发酵的生产过程是其基本的内容,不需要强化或补充。但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在生产中的应用方面的信息及发酵过程的一些细节问题还比较匮乏。对于这些不足,在大学的酶工程这一门的课程能够等到补充和完善。因为在酶工程中,关于酶发酵生产的工艺控制对上述内容讲解是非常详尽的。另外,酶工程对酶在食品、轻工业等方面的应用介绍也非常详尽,能够完成培养生物教师的任务。第二,对生物制药这门课来说,主要介绍用基因工程制药、细胞工程制药、酶工程制药等制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经过这些方面的学习,学生对基因工程制药、细胞工程制药的基本知识的掌握就比较全面了,但关于生物技术疫苗内容比较薄弱,这些内容只在教材中附带的被提出来,没有被当作一个专门问题来阐述,应在今后的教学过程给予强化或补充,或者增加免疫学课程。

4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在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专题中,新课标要求是:识别生物性污染;概述生物净化的原理和方法;认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行为;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列举生物资源面临的危机及原因;倡导绿色消费。

这一章的内容属于基础生态学方面的内容。基础生态学主要介绍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应用,但比较偏重于基本原理。中学课本里关于生物污染与预防、生物净化的原理和方法属于基本原理内容,在大学的课程被当作重点内容详细阐述,所以并不需要强化与补充。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列举生物资源面临的危机及原因,绿色消费属于应用生态学方面的内容。从中学课标看出,生态学基本原理和应用生态知识拥有同样的重要地位,在中学教材各占一半篇幅。现代生态学研究已从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中学课本很好地把握了这一趋势。但大学基础生态学课程里,应用生态学内容比较少,信息量少,比较笼统,就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里的生物资源危机来说,缺乏具体事例和数据,也没有具体阐述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办法,同时也没有提到绿色消费的相关内容。这些应用生态方面的知识在大学生态学教学中应着力补充。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生物科学与社会这册书包括的范围广,介绍了生物科学在工业、农业、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涉及大学的众多课程,包括现代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生物技术与制药、微生物与发酵、遗传与育种、生态学、植物生产、动物养殖、医药卫生。尤其医药卫生相关课程最为薄弱。所以大学的课程建设应关注这个问题,积极建立一门介绍基本医药卫生知识的课程或者把相关知识融入到相近课程,让我们的未来教师把更多的医疗保健知识传播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另外,对于一些课程内容并不需要探究太深,其中的一些课程可以整合成一门课程。比如植物生产和动物养殖整合为一门课程,既节省学时,又使学生对农业有所了解。

面对高中课程改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大学专业课课程设置的调整,同时要强调讲授内容要与现代生活的应用方面相联系,要反映生物学发展的前沿。只有这样,我们的毕业生才能适应高中生物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简述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范文2

关键词:生态环境;地质学;地球系统科学

生态环境地质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将生态学、地质学与环境科学相互结合。不仅研究用于研究自然环境自身的变化,也用于研究人类活动作用与环境周围的相关变化,从地质学的角度发现生物的多样性,将生态学扩展到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在研究的过程中仍旧存在部分问题,因此需要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让环境地质学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一、生态环境地质学的发展现状

在国内专门研究生态环境学的文章其实并不常见,尤其是对于地质生态学的研究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的特征判定。探索的主要内容是环境,将生物体作为研究主体,却忽视了其中的地质学部分。生物环境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地质环境与人类和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将地质学作为一个非独立的生物系统,在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环境相互影响的作用下,将其中关系密切联系在一起。对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分析作出总结性的变化,合理利用地球上的水与土地以及其他的能源资源,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对水与土地以及其他资源进行保护。

二、生态环境地质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具有人为性

人力社会与自然环境彼此之间存在的关系是相互探索。环境科学与生态环境地质学等多个领域永远是人类值得不断探索与发现的新知识。生态环境地质的变化除了由自身环境演变而成的基础上,还存在人为破坏的因素,由自然因素演变而成的称之为自然生态环境地质问题,而人在其中起到了间接性的作用。为创造经济价值,人不断地勘探新的环境资源,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缺乏有效的管理的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行为无疑增添自然灾害发生的几率。

(二)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产生具有滞后性与不可逆性

由于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具有一定的变动性,内部结构与外在因素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但是当人为的作用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状态时,自然的自我调节功能也会逐渐降低,则难以维持生态地质环境的相对稳定性。部分区域性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产生就是在环境进行维持稳定的过程中,所受到的人類活动愈加频繁,这使得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与不可逆性。

(三)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产生具有地质环境变化的差异性

区域性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产生有着明显的地质原因,以冰岛火山喷发为例。冰岛地表有冰雪覆盖,火山爆发导致岩浆影响区域温度升高,大面积冰雪快速融化超出河流排水能力,导致洪灾泛滥。而火山喷发所带来的大量二氧化硫和大气中水分充分作用后形成酸雨进入海洋造成海水酸碱度变化,严重影响海洋地质生态环境。再比如全球气温升高会导致青藏高原冻土面积减少或大量冰雪融化。冰雪融化为水,冰川的储水减少而使得长江、澜长江等河流上游径流量和水位在短时间大量增加,引起洪涝或泥石流灾害;冻土的减少则会使得高原覆盖的植被发生变化,植被对水分的调节作用降低会造大量成水土流失。

三、开展生态环境地质学研究的建议

(一)注重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关系

地质环境与地壳内作用的强度和质量制约着生态环境的演变,而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着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地质灾害具有普遍性的特点,例如地震、泥石流等,为了国家的稳定发展与人们的生命健康,建议决策机构在对灾害研究之前就应该做出具体的、前瞻性的战略调整。既要使得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受到较小的灾害影响,又要大力整治可能会造成地质灾害的工程。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进行有效调整。

(二)加强对生态地质环境管理和调节控制

由于生态环境是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要想使其在良性的发展,就离不开科学的管理与调节。所以生态环境地质研究应该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动态模式化的理论方法,建立优化的模型,为生态地质环境管理提供优质的服务。尽可能地预防地质环境问题的产生,而不是在蒙受巨大损失后再进行整治。

(三)对陆地水以及土地资源退化的重视

陆地水环境的变化对淡水资源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与国民经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各种水资源都干涸就会为人们的生活和生物的多样带来严重的影响,直接结果就是淡水资源的缺乏。因此,从地质学的角度出发,重视陆地水的变化情况,对保障国民经济与生态环境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比如监控青藏高原冰川的含量的变化就是一项重要的工程。

四、结束语

现代人类对环境的思考不再仅仅停留在曾经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欲望。生态环境地质学研究者更应该是去了解生态地质环境的变化规律,然后做出合适的预判,并更好地去适应,且利用科学原理管理人类自己的行为,以防损害自然环境进而危害人类社会。了解生态环境地质的变化规律和人类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合理调整和管理人类自身的行为是这门科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简述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范文3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ing with actual, describes the hydrogeology survey of GPSRTK technology adopted, has obtained the very good, can one pace reachs the designated position field measurements, saved a lot of unnecessary intermediate link, the foreign industry effort to minimize, to shorten the measuring period,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Rapidly through at the same time, simplify the field process and also can make all the subsequent specialized process faster to complete.

Key words: hydrogeology; Exploration techniques; Applications;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当前现状与分析

我国地质找矿事业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比如不少矿产资源渐显枯竭,重大地质找矿成果不多,找矿体制和机制不完善、不配套,总体上地质找矿工作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矿产(包括地下水)开发引发的生态环境恶化,需要实现地质找矿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并在某些地区实现从找矿开发向生态环境保护转变,但我们仍然受传统地质找矿工作陈旧的投资格局和思维习惯及动力的束缚,始终没有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一个重要位置等等。这些表明,进一步发展地质找矿事业,需要在以前取得的光荣成绩的基础上,生长出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体制和机制。

二、水工环地质的概述

水工环地质调查和研究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尤其是在全球环境变化和推崇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国都将其引入更广阔的空间。随着全球经济、资源、环境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各国都调整了地质调查工作的方向和部署,相应地,水工环地质调查研究的内容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水工环一体化研究为发展趋势。

三、水工环地质的应用范围

当今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工程地质工作,已经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改革开发以来,以耗竭资源与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掠夺自然的发展道路,危及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促使人类对于自身行为进行反思,终于认识到,人与自然只有协调相处,才能共存共荣。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给水工环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不断出现的实际问题,水工环新领域的调查工作越来越多。

如:环境水文地球化学与地方病和人体健康的研究、生物地球化学与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农业生态地质研究等。城市水工环地质研究需求增加。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化水平又是经济发展的标志。城市由于人口高度集中和经济活动的频繁,资源环境问题也非常严峻。伴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和规划中的地质调查评价工作也逐渐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其中城市环境污染防治和监测、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地质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价、垃圾填埋场地质调查等逐渐成为目前水工环地质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地质一一生态学成地质学研究热点。21世纪地球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不断加强,学科之间的界限逐渐被打破,代表新思想和新方向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出现。地质学与生态学的交叉正是体现了跨学科、综合性、系统化的研究格局。地质一生态学以水一土一生态3个子系统组成的地质生态系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存在形式、利用现状、形成和演化规律,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制约和影响进行综合和动态研究。

四、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技术应用

GPS、RTK技术在水工环地质中的应用情况,使得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GPS技术的基本原理。GPS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是将无线电信号发射台从地面点搬到卫星上,组成一个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应用无线电测距交会的原理,便可由3个以上地面已知点(控制站)交会出卫星的位置,反之利用3颗以上卫星的已知空间位置又可交会出地面未知点(用户接收机)的位置。用户使用GPS接收机在某一时刻同时接收3颗以上的GPS卫星信号,测量出测站点(接收机天线中心)到3颗以上GPS卫星的距离,并解算出该时刻GPS卫星的窄间坐标,据此利用交会法解算出测站点的位置。实时动态测量的基本工作方法是,在基准站上安置l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卫星进行连续的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流动站)。在流动站上,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和转换参数,然后根据GPS相对定位的原理,即时解算出相埘基准站的基线向量,解算出基准站的WGS-84坐标;再通过预设的WGS-84坐标系与地方坐标系的转换参数,实时地计算并显示出用户需要的三维坐标及精度。

IRTK的基本原理:RTK技术采用差分GPS位置差分、伪距差分、相位差分3类中的相位差分。这3类差分方式都是由基准站发送改正数,由流动站接收并对其测量结果进行改正,以获得精确的定位结果。RTK的工作原理是将一台接收机置于基准站上,另一台或几台接收机置于流动站上,基准站和流动站同时接收同一时间、相同GPS卫星发射的信号,将基准站所获得的观测值与已知位置信息进行比较,得到GPS差分改正值,然后将这个改正值及时地通过无线电数据链电台传送给流动站,以求得流动站较准确的实时位置。流动站可处于静止或运动状态。数据采集与处理:90年代初,GPS资料由单点采集过渡到连续采集。使GPS技术的应用向前迈了一大步。地震资料处理的方式基本适用于GPS资料的处理。为了更好地将石油地震的先连技术:进到GPS领域,一些公司之间开展了合作。比如,1990年后SSI公司与地震图像软件公司(SISL)达成协议,SSl公司按地震资料输出格式设计PuIseEKKOGPS系统将资料的处理。这些软件包括各类滤波、反褶积及资料显示等。据SSI公司1998年底披露,该公司即将发行改进软件EKKO三维2型软件。采用2型三维软件,用户可以在方便的条件下试验下述不同软件的组台处理,以便提高数据的市体特征。该三维软件包括去频率颤动、噪声滤波、背景清除、包络线和偏移。透射法取得的资料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显示成解释所需的资料。SSI公司于1997年开发出可用于将GPS透射资料变换成可用于解释图像的软件。实施步骤包括:原始资料编辑和归类、采集波至、利用美国矿业局的地震层析软件对资料进行层析成像处理,绘制速度、衰减及波傲图件以及图像处理等。和数字模拟研究而对GPS资料解释研究不够的现状,雷林源提出了与GPS资料解释工作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一些基本问题的求解。提出的基本问题包括电磁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波阻抗:地层分界面上电磁波场强的反射与透射系数;地层中电磁波速度和反射波的相位以及GPS探测深度等。在我国水工环地质勘察中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加强地调项目的原始创新,下大力气抓精品,加快成果转换;加强项目运行全过程的科学管理,搞好前期论证和总体设计:加强人才队伍培养,用现代科技推动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加强地调基地建设,注重水工环地质调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开展专题性战略研究,完善水工环地质调查部署。召开全国综合性水工环地质业务研讨会,分别组织地区水工环地质调查联席工作会议。广泛掌握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了解国家有关环境、水资源和防治灾害等方面的基本政策和规划,了解不同地区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部署水工环地质调查。

简述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范文4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电影翻译;“三维”转换;适应;选择

随着大众审美情趣的提升和观影需求的增加,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影迷对于影片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不但要求丰富动人的故事情节,还要求劲爆的视觉与听觉享受。进口电影要契合大众的期待视野,高水平的电影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学界历来处于重视文学翻译而忽略电影翻译的研究氛围中,对于电影翻译的研究涉足较少,并且现有的电影翻译研究多停留在从语言和文化层面探讨个别字句或者片名的翻译技巧,电影翻译研究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近年来,在全球生态文化学术思潮的影响下,翻译研究突破了语言研究和文化研究的阈限,开始尝试用自然生态科学中的“适应”“选择”“生存”“淘汰”等视角来探讨翻译活动,构建生态翻译学。本文拟引入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的核心概念,从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来透视电影翻译活动,以期能丰富和拓展电影翻译研究内涵,并在召唤学界对于电影翻译研究的关注方面尽到绵薄之力。

一、生态翻译学简述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生态翻译学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期。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studies),抑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 fro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胡庚申,2008:11)生态翻译学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适应/选择”学说引入译学研究,并将其作为理论建构的哲学理据,通过研究“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核心概念,将译者置于翻译生态环境①中,将翻译定义为“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行为”②。(胡庚申,2009:6)生态翻译学将翻译原则解释为“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multi-dimensional adaptation and adaptive selection),将翻译方法阐述为“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三维’转换”,并将“整合适应选择度”③的高低作为评判翻译质量好坏的标准。

二、“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

翻译是两种语言文化间的转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表现,实现语言文化转换目的的本质是为了实现交际意图。在翻译实践中,语言、文化、交际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逻辑联系,这一点毋庸置疑。后结构主义重视语用功能和宏观语境,重视译者的主导行为,从交际论、多元论、文化论等视角开展译学研究,这与生态翻译理论有着相当程度的关联和通融。生态翻译学力图打破“文本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思维定式,强调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多维度适应和选择。生态翻译学所倡导的“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原则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原则上在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上力求多维度适应,继而依次作出适应性选择转换。(胡庚申,2004:129)生态翻译学强调“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语言维关注的是翻译的文本语言表达,文化维关注的是翻译的语境效果表达,交际维关注的是翻译的交际意图。翻译要保存原文本在译语中的生态平衡,一方面需要译者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方面对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进行选择性适应,另一方面又需要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方面对译文进行适应性选择。

三、电影翻译中的三维“转换”

电影翻译作为文学翻译的一种,“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对其同样适用。因为电影翻译不仅涉及两种语言内在结构的转换,也涉及两种文化意识形态的转换。同时电影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载体,其交际功能不容忽视。在处理两种语言文化间的影片解码转换时,译者应该综合考虑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特别是后两者,进行适应性的选择转换。译者首先要适应整个源语文化生态系统和译语文化生态系统,在翻译过程中关注文化内涵的传递,同时译者还应适应影片背后的交际意义,为了有效传达影片的交际效果而选择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作出相应的取舍决定。

(一)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具有不同的语法特点,电影翻译的译者在处理两种语际间的转换时,应对两种不同的语言生态环境作出适应后再在翻译中作出选择。以电影翻译中英语代词的翻译为例,在电影《魂断蓝桥》中有下面的一段对话:

原文:

Roy:Well,Im the friend you were looking for.Who was he,I insist upon knowing,who was he?

Myra:Oh,it was a girl.No one in particular.

英语中的“he”和“it”翻译成汉语时,可能会由于“他”和“它”读音一样产生混淆。故译者将“it was a girl”译成了“是个姑娘”,而没有翻译“it”。这种处理显然是译者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的结果。

(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语言文化内涵的传递和阐释”。电影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涵盖了社会生活、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方方面面。译者必须对原文的文化维有充分的适应,并且具备较强的文化意识,认识到翻译过程是跨越文化差异的过程,在译文中体现合理的选择转换。

以《阿甘正传》为例。阿甘终生的爱人珍妮在经历了颠沛流离后,终于回到了家乡和阿甘相聚。但幸福的日子很短暂,二人结婚后不久珍妮就因病去世了。影片用了一段阿甘的画外音来回忆这段美好的时光。

原文:“I never really knew why she came back,But I didnt care,it was like olden times.We were like peas and carrots again.”

译文:“我从来没明白她为什么回来,但我不在乎。像是又回到了过去,我们又形影不离了。”

豌豆和胡萝卜这两种食材除了拥有营养高的共同点外,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了。如果直译为“我们又像豌豆和胡萝卜了”,作为译语观众的中国观众很难理解原文所表达的意思。事实上,这两者的搭配与美国的饮食文化息息相关。豌豆和胡萝卜丁,一个圆的,一个方的;一个绿的,一个红的,美国人通常用它们作为主食的点缀,而且一般同时使用这两种食材,所以两者在一起可引申为“形影不离”。译者只有在对译语的饮食文化适应的前提下,才能做出符合文化内涵的合理选择,较好地完成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三)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电影译文是用于译语观众体会电影情节、把握电影思想的功能性文本,对电影的翻译应遵循交际法则,用符合译语文本规范的形式传达译语读者需要的信息。译者在翻译影片时,一方面要考虑源语影片的交际意图,另一方面译者应该考虑到潜在观众的接受能力,充分把握译语观众的审美情趣、心理需求、知识背景等,注重译语观众的可接受性。下面这个选自电影《魂断蓝桥》的片段就是一个成功译例。译者充分考虑了原文本的交际维,跨越了两种语言的差异,准确在译语中再现了原文本的交际效果。

原文:Man:Blimey! Ermans ruddy marksman,aint he?

Second man:Erman?

Third man:Yes,“Erman”,the German!

译文:男甲:哎,“特国”人打得可准了,是吗?

男乙:“特国”人?

男丙:是的,“特国“就是“德国”!

虽然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胡庚申,2004:39)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中心地位”,但毕竟翻译是基于源语文本内在生态结构的改写,而非脱离原文本内在客观规律的纯创作,因此译者的角色还是“带着镣铐的舞者”。这个观点也可归结于生态翻译学的一个论点:译者既要适应,又要选择;译者对译文的选择中有其对原文为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是一种选择性适应。前段时间上映的美国影片《黑衣人3》中文版中不仅“伤不起”“ 坑爹”“ Hold住”等网络流行语和“地沟油”“ 穿越剧”等社会热点词频频出现,甚至“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等中国古诗词也从蓝眼睛高鼻梁的外国人口中蹦出。虽然影片发行方考虑到国内观众很难理解美式幽默而在翻译上取舍再加工的初衷可贵,但为了让国人一笑,译者逾越原文及其文化内在生态规律所做的选择尝试还是应慎之又慎。

四、结 语

电影翻译文本的质量好坏可以通过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方面的适应来进行检验。电影翻译者应力求真正做到“多维”适应和“三维”选择转换,尽可能地生产出“整合适应选择度”高的电影译文,以准确传达电影的语言文化内涵,契合译语电影观众的“期待视野”,达到电影的交际目的。生态翻译学对电影翻译研究有极其宝贵的指导意义,其理论观点为电影翻译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值得学界重视。

注释:

①翻译生态环境指:“源语、原文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 见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②在过去几年中,胡庚申教授对“翻译”的定义有所发展。在2004年出版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中,他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见第39页。在2009年发表的论文《生态翻译学:译学研究的跨科际整合》中,胡庚申教授将“翻译”的定义具体为“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行为”,见第6页。

③“整合适应选择度”指译者产生译文时。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度适应”的程度和继而依此并照顾到其他翻译生态环境因素的“适应性选择”程度的总和。见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第144页。

[参考文献]

[1]柴梅萍.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修润与转换[J].苏州大学学报,2001(04).

[2]董爱华,高越.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适用文本翻译的语用等效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11(03).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06).

[4]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5]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译学研究的跨科际整合[J].上海翻译,2009(02).

[6]李芳.论英文电影翻译中文化信息的传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05).

简述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范文5

关键词 英美文学作品;关联语境;隐喻研究,中西方文化对比;跨文化交际

一、英美文学作品和隐喻简述

英美文学研究离不开多元文化语境和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文化与文学翻译不仅受制于源语文化语境与原作者文化背景,而且也受到目的语文化语境和译者文化意识的制约。因此译者的主体性体现在选取合理的翻译策略来协调两种不同民族的文化,从而实现世界文化互动与交流。

英美文学泛指使用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学作品的总称。具体包括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加拿大文学、爱尔兰文学、澳大利亚文学和新西兰文学。高校主要给英语专业开设英美文学教学课,今年也开始在一些高校推行英美文学赏析在公共课中的选修课。《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的必修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英美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理解以及鉴赏英美文学原著的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开设英美文学课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旨在使英语学习者对英美两国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全貌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通过阅读具有代表性的英美文学作品理解作品的内容,学会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并努力掌握正确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和方法。由于本课程以作家作品为重点,因此学生要仔细阅读原作。通过阅读,努力提高语言水平,增强对英美文学原著的理解,特别是对作品中表现的社会生活和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提高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鉴赏水平;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消费需求。英美文学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一门重要的传统课程,学习英美文学并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更重要的是理解其内容。

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是语言,在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也不乏隐喻的存在。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从本质上说是隐喻式的。隐喻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某一事物,这与人类“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种认识和描述的基本原则一致,它通常是将熟悉的、已知的、具体的事物映射于那些未知的、抽象的事物中,从而达到认识新事物的目的。隐喻包括两个部分:本体和喻体。本体和喻体是分属不同类的两种事物,二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某方面的相似性是构成隐喻的关键。一般来说,喻体对于说话者和听话者都是较之本体更为具体、熟悉的对象。因此,隐喻的使用能够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二、英美文学作品视阙下的关联隐喻研究

1、英美文学与文化的渗透与隐喻研究

某一个社会都有其社会文化和隐喻的认知结构。众所周知,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思维模式,然而它也同样被认为是一种文化,因为它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隐喻思维的形成过程构成了牢固思想和文化的语言的桥梁。隐喻改变着我们所生活的文化环境,因此它同样影响了人类与环境相互的作用方式。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结构和文化替变,它扮演了一种特殊的角色。虽然隐喻的使用是普遍的,但为了更好地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隐喻现象,在选择具体的隐喻时经常要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隐喻性过程是理解一个领域的映射的过程,它往往是通过常见的理性或感知经验进入另一个知识领域,这个过程往往是抽象的。文化与隐喻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如下:隐喻与文化相互影响。文化在隐喻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反之,隐喻也是文化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几年中,一些语言学家认为,隐喻反映着不同的“文化模式”。文化模式是指人们的主观世界对文化概念的共同理解,在各种领域中,文化概念起着解释经验和指导人们行为的作用,这些领域包括社交场合、风俗习惯和主客观世界。文化模式作用于个人和集体社会的形成中,其中包括人们相信什么、他们的行为如何以及他们如何谈论世界和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隐喻的发起不是仅从隐喻本身,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它也是从与文化世界的互动中被界定的。

隐喻以一种思维方式的呈现,体现了人们思维与行动的观念系统。作为修辞,隐喻是一种增加表达力的工具:作为认知现象,可为相似性联想所解释。Aristotle将隐喻视为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范围限于词汇层次。Plato认为隐喻是人类内部一种大的机制,反映了语言和人类的本质。Richards和Black将隐喻研究上升到语义研究。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隐喻成为认知领域中的研究焦点。Lakoff和Johnson是认知角度研究隐喻的代表人,他们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对隐喻的阐述指出了它的认知作用: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这是迄今最能体现认知角度的观点。隐喻是一种认知机制,在这个机制中,一个领域被部分地投射到另一个领域,后者由前者得到部分地理解。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的催化剂,当今隐喻的研究呈现出一种多角度多学科的多元化趋势,成果众多,发展迅猛,成绩斐然。

简述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范文6

关键词:农田;杂草;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S3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0-0067-1

1 农田杂草综合治理技术简述

农业综合治理包括轮作,选种,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清除田边、沟边、路边杂草,合理密植,淹水灭草等。

1.1 轮作灭草

不同作物常有自己的伴生杂草或寄生杂草,这些杂草所需的环境与作物极相似,如扁秆蔑草、稗草、异型莎草等湿生型杂草,它们所需的生境与水稻相似,因而成为水稻伴生杂草。野燕麦生物学特性与小麦相似,成为麦田的主要杂草。由于不同作物与其所伴生的杂草所要求的环境相似,如用科学的轮作倒茬,改变其环境,便可明显减轻杂草的危害。如黑龙江友谊农场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水旱轮作,采用“麦-麦-麦-稻-稻-稻”轮作,小麦播期早,出苗早,植株密,能抑制稗草的生长。

1.2 精选种子

杂草种子传播的途径之一是随作物种子传播,如狗尾草种子随糜子、谷子的种子传播;稗草种子随稻谷种子传播;茧丝子随着大豆、首捂种子传播;野燕麦、猪殃殃、毒麦、王不留行种子随着小麦、亚麻种子传播等。这种传播往往随着种子的长途调动,人为地将杂草种子远距离扩散。为了减少杂草种子的传播扩散,播种前对作物种子进行精选,清除混杂在作物种子中的杂草种子,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精选种子的方法很多,如良种繁殖单位通过良种圃,人工穗选、粒选,汰除草籽;生产单位在播种前通过晒种、风选、筛选、盐水选、泥水选、硫酸氨水选种等方法汰除草子。

1.3 施用腐熟的厩肥

厩肥是农家的主要有机肥料。这些肥料有牲畜过腹的圈粪肥,有杂草、秸秆沤制的堆肥,也有饲料残渣、粮油加工的下脚料等,其中程度不同地带有一些杂草种子。如牲畜吃了带有野燕麦的饲草,排出的粪便中野燕麦种子仍有发芽能力。如果这些肥料不经过腐熟而施入田间,所带的杂草种子也带到田间萌发生长,继续造成危害。堆肥或厩肥必须经过50-70℃高温堆沤处理,闷死或烧死混在肥料中的杂草种子,然后方可施入田中。

1.4 清除田边、路边、沟渠边杂草

田边、路边、沟边、渠埂杂草也是田间杂草的来源之一。如果农田四周杂草不清除,杂草种子、地下根茎等能以每年l-3m的速度向田间扩散,几年内就会遍布全田。路边、沟边的杂草种子也可通过人为活动或牲畜、风力带入田间;灌溉渠内杂草种子还可通过流水带入田间。为防止田外杂草向田内扩散蔓延,必须认真清除田边、路边、沟渠边的杂草。特别是在杂草种子末成熟之前,采取综合治理,予以清除,防止扩散。

1.5 合理密植,以密控草

农田杂草以其旺盛的长势与作物争水、争肥、争光。因此,科学地合理密植,能加速作物的封行进程,利用作物自身的群体优势抑制杂草的生长,即以密控草,可以收到较好的防除效果。如近年来不少地区推广的棉花高密度栽培,可以控制棉田中后期杂草的生长。

1.6 深水淹稗

深水淹稗的措施在北方稻田中采用的时间较久,在大面积种植水稻的地区,采用这一方法是有效的。稗草在幼苗1-3叶期,因其种子小,贮存养分少,幼苗耐水淹的能力特别弱,在水层里6-7天就失去生命力。一般在稻苗出苗后1-3叶期,采用10-15cm深水层淹稗,即可消灭70%-80%的稗草。

1.7 人工除草

通过人工拔除、割、锄等措施来有效防治杂草的方法,也是一种最原始、最简便的除草方法。无论是手工拔草,还是锄、犁、耙等应用于农业生产中除草,都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除草效率低。

1.8 药剂除草

为了提高化学除草剂的施用效果,减少对农作物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一定要注意化学药剂的使用。不要等杂草太大或太小时喷药,一般在杂草三叶期至分蘖前喷药效果好。当杂草太大时喷药,见效慢,效果差;当杂草太小时,叶片面积小,吸收药量不足够致死。

2 农田杂草综合治理中的防治指标

防治农田杂草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因此,制定合理的防治指标,是科学使用除草剂的关键,是开展农田杂草综合治理的依据。按照防治指标进行防治,有利于各种防治措施的协调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把杂草的危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

杂草对作物的危害与,杂草的群落组成、密度及发生时期有关。杂草危害损失率的测定通常采用大田随机调查法,选择单一杂草或某种群落组成,并在作物植株密度相同和肥力均匀的田块进行。此法的关键是调查足够多的点,选择不同的杂草密度,求出密度一产量对应值(至少5对以上)进行统计分析。另一种损失率测定的方法是进行系统的损失率测定试验,包括损失条件试验和损失过程分析。对一些可辨认的损失(受害作物不至于死亡,而且受害症状可保留到收获之前),以夹棵稗对水稻造成的危害损失计算,或有无草区设计下的杂草危害损失率。

农田杂草综合治理,既要力求通过生态发挥持久的控制作;用又要讲求经济效益。因此,应该允许与经济允许水平相对应的杂草密度存在,这样不至于造成防治措施的得不偿失。经济允许损失的确定,涉及生产水平、产品价格、防治费用和防治效果,以及社会所能接受的水平。其原则为允许相当于防治费用的经济损失。

防治适期应以防治费用最少而防治后经济效益最高为原则。以草龄来说,应在杂草2-4叶期为防治适期,把杂草消灭在造成危害之前。而防治指标或经济阈值是在防治适期与主害期经济允许密度相应的杂草数量。由于防治指标处在危害期出现前,因此防治指标往往低于经济允许密度,但有时也等于或大于危害期的经济允许密度。其原则是尽可能考虑适应推行各种防治措施,而不要单纯从去考虑;防治指标针对主要杂草,但要考虑到次要杂草的发生情况;防治挽回的经济损失原则上要大于防治费用,但检疫性杂草例外;防治指标必须以危害损失的数据为基础。

参考文献

[1] 魏守辉,强胜.土壤杂草种子库与杂草综合管理[J].土壤,200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