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方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考改革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考改革方向

高考改革方向范文1

【关键词】教学管理 决策 评估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教学管理工作是各项管理工作的中心,在教学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管理模式是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和基本保障,一所大学的教管部门具备怎样的教学管理理念,尤其是基层管理者具备怎样的教学管理思维,成为左右一所大学发展兴衰的决定性因素。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和挑战。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多的改革,在很多方面如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学科建设、专业布局及细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等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问题的梳理,不难看出,高校教学管理问题是教育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教学管理问题在整个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在教学管理体制所面临的问题中,笔者认为,教学管理行政化色彩浓厚是最主要的表现,而这种行政化色彩作为一种管理态度,其影响涉及到教学管理过程的方方面面。

从系统的“结构―功能”理论模型出发,建立“多层环状”教学管理系统,完善教学工作的决策、执行、监控和信息反馈系统,构建多层环状、环环相扣、结构紧密、功能优化的教学管理工作“回路”。强化教学管理在教学质量的监控、保障和对学生学习等方面的引导功能,强化教学评价在教学管理中的激励、导向作用。

首先,在一个管理组织中,决策的制定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管理活动的运行及管理效果的评估。在教学管理政策的制定上,要保证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努力使决策全面客观的反映教学管理的相关问题。教学管理政策的制定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教授参与民主决策。有学者指出:教学管理政策的指定要包括决策核心层、咨询层、信息层几个方面,其中校长、主管教学工作副校长、教务处处长及各二学院院长构成教学工作决策中心(核心层),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计划,并进行决策;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组织构成咨询层,犹如“外脑”,对教学工作发挥宏观指导、决策论证、咨询作用;教学管理机构的信息反馈网络是“神经中枢”,负责提供决策参考信息。

笔者认为,这种决策制定突出了“领导”这一高层人士在决策制定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而忽视教师、学生这两个教学主体在教学管理中能动作用。将教师和学生至于被管理者地位上,是我国教育教学行政色彩浓厚的重要表现,这当然是不可取的。因此,在决策制定过程中,为尽量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就要听取多方意见和需求,结合学校的发展目标和自身条件来制定相关政策。

第二,保证教学管理过程的规范化和人性化,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一般情况下,规范化管理更容易被理解成制度化管理或标准化管理。但是制度仅是形式,任何一种形式管理都可以以制度的形式予以界定和贯彻。所以人们所说的制度化管理仅仅是强调要把管理者的稳定意志,以制度的形式予以界定。它仅仅是相对于由情感主导的管理者的随意性管理行为而言的,强调的是事事有章可循的“法制”化管理。而规范化管理则是与泰罗的科学管理相对立的,强调的是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的价值,而不是把人当作一个机器上的螺丝钉和齿轮,是在对人的本质特性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通过确立一套价值观念体系来引导被管理者的意志行为选择。因此规范化的教学管理过程可以理解成:在尊重教学管理个体价值的基础之上,通过合理完善的制度引导而实现管理目标的过程。而管理过程的人性化则更容易理解,就是强调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的价值,这与充分发掘受教育个体的个人潜质,达到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一教育目标不谋而合。

第三,要保证对于教学管理结果评估的客观性和一致性。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需要对结果进行评估与考核,从而明确本次管理过程的实施效果,并对下一阶段管理过程的实施提供指导性意见。对于教学管理过程及其取得的结果进行评估,要保持客观性和一致性的原则,主要是为了避免教育管理行政化的影响。组织的评估标准如何确定,笔者认为应遵循组织决策时的标准,只有保证对结果评估的客观性和一致性,才能保障组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的一致性,保证管理过程的严谨性,保证管理过程的公平性和可操作性。

要保证对教学管理结果评估的客观性和一致性,就要求教学组织决策时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管理活动中,如何依据教育教学目标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决策尤为重要,这对教学管理中的管理阶层提出很高的要求。

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明确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管理者的素质、规范管理过程、客观评估教学管理结果对教学管理改革均起到积极作用。而如何将教育的特殊性与管理的一般性合理结合也是教学管理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毕灵敏,关于高校教学管理规范化的思考[J],学习月刊,

2008年

[2]路彦冬、王博,国内一流大学教学管理模式及分析[J],科

技信息,2010年第15期,97

[3]茶世俊、廖才英,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究[J],现

代大学教育,2002年第1期,40―44

[4]王庆丰、申爱红,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J],辽宁教育

行政学院学报,2007.11:149―150

[5]李建,对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变革的思考[J],山西青年管理

干部学院学报,2007,20:98―100

[6]吴同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J],淮北煤师学院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130―131

高考改革方向范文2

关键词:江苏;高考方案;实施效应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00-00

紧随着2005年秋季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江苏省2000年以来的第四次高考方案改革拉开了帷幕,2007年3月12日,教育部正式批准江苏省2008年高考方案。在2008~2011年4年的实施过程中,社会各界对高考改革方案都有强烈的反响,新高考方案也历经了几次微调。课题组于2011年6月对江苏省新高考方案实施效应进行了调研,主要方式为调查问卷和访谈。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包括来自苏南、苏北、苏中15所学校的即将参加2011年、2012年高考的高中学生,以及已经参加过2010年高考的南京师范大学一年级学生,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459份。调查结果显示,高考改革方案体现出许多亮点,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认同,但遗憾的是,新方案的诸多亮点在实施中未能充分体现,相反却出现了不少疏漏和缺陷。江苏高考改革方案对基础教育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与效应,如何科学实施新方案、应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江苏高考改革方案概述

江苏省高考改革方案力求有利于中学推进课程改革、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扩大高校招生自,其模式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3”为语文、数学、外语,是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满分为480分,实行分数制。“学业水平测试”包括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七门,分为选修测试科目和必修测试科目。招生时则按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成绩划定省最低控制分数线,并按照不同录取批次高校对生源质量的基本要求,分别对考生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提出相应的等级要求。

二、高考改革方案设计的亮点

1.与高中新课程改革一脉相承。江苏高考改革方案的显著特点就是将高考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紧密结合,其指导思想都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2005年秋季,江苏正式进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行列,此次课改提出高中课程应“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并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1]。从江苏高考改革方案来看,与新课改的精神是完全吻合的。

2.学业水平测试纳入高考,不再“一试定终身”。以往的高考方案,均以一次高考成绩作为唯一的录取标准,即所谓的“一试定终身”。这种“一试定终身”产生了两个明显的影响:一是社会实践中高考的作用被扭曲,导致“高考指挥棒”效应,加剧了应试教育[2]。二是增加了考生的负担,由于“一试定终身”,使得考生在准备高考的过程中背负巨大的压力,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成长。

3.分数与等级相结合,不再“分分计较”。江苏高考改革方案将分数和等级相结合,语数外三门统考成绩采用分数制,学业水平测试采用等级制,综合素质评价也采用一定的等级来呈现。调查结果显示,80.1%的学生和72.2%的老师认为,学业水平测试实行等级计分“非常合理”或者“比较合理”。等级分的使用,既能较好地体现区分度,又能避免不同学科之间可能出现的分数不等值问题,同时使得考生不必“分分计较”,推进中学素质教育的发展。

4.充分扩大高校的招生自,有利于人才选拔。江苏高考改革方案中,除3门统考科目是刚性指标外,高校在“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两部分有充分的自,高校可以对“学业水平测试”中的“选修”部分的考试等级以及“综合素质评价”中“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自行制定标准,录取的时候还可以参考“学业水平测试”中“必修”部分的考试成绩,以便于对考生的综合素质有更加全面的评定。调查中,89.1%的学生和95.6%的老师认为现行高考方案更加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三、高考改革方案实施中出现的偏差

1.学生选科凸显功利性。学业水平测试中的选修科目,其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自主选择,以提供充分的个性发展空间,但实施中却偏离了初衷,功利导向,使得学生并未能按照预期的目标实现兴趣选科,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以及高考改革的预期目标未能顺利得以实现。

2.综合素质评价偏离预期目标。高考改革方案的目标是期望通过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中学的素质教育。但在实际实施中,学校、教师、学生都将高考方案中刚性指标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而偏软的指标则尽可能忽略,出现狠抓语数外统考科目,而忽视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59.5%的学生和77.5%的老师认为所在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不公正或者没有真正实施过,83.3%的学生和96.9%的老师认为现行高考方案中的“综合素质评价”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引导作用不大,或者根本没有作用,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录取中也没真正起到作用。

3.仅以统考成绩划定分数线造成中学教学组织的困难。江苏高考改革方案旨在通过统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以及综合素质评价三方面全方位考虑来选拔优秀的人才,但是实施过程中,由于统考只考语数外,并以统考成绩划定分数线,导致中学教学更为重视语数外,在语数外上分配更多的时间和师资,以追求上线率。在访谈中,有些地理、生物、化学老师反映,学业水平测试前两个月超负荷工作,一旦学业水平测试结束,则陷入休假状态。

4.招生录取中存在的问题。招生录取中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等级计分带来的困难,许多高校招生教师反映物理、化学等成绩以等级来测量比较模糊,不利于人才的选拔。二是录取中未能真正做到多元化评价和多样化录取。高考改革方案中,以统考科目的成绩划定投档线,同时依据不同高校对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的等级要求进行录取,而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的成绩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的成绩仅仅作为资格线,未能真正为高校的录取提供依据和参照,发挥的作用也微乎其微。从某种程度上讲,录取还是以一次高考成绩为主。调查中,91.2%的老师仍旧认为,目前的高考方案选拔人才的依据依然是高考成绩。

四、影响高考改革方案实施效应的因素分析

1.社会各方响应的滞后。高考方案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学校、家长及社会的响应情况,对方案改革目标的实现有着重大影响。学校的本位主义观念、家长的现实主义思想,以及社会和个人利益的再分配,都是导致高考改革方案目标不能完全实现的原因。学校、教师、家长关心的并不是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是怎么样尽快地适应方案,并在其中建立比较优势。

2.高考改革目标的部分错位。高考属于为高等教育输送人才的选拔性考试,有选拔就会有竞争,有竞争就会有压力。学生背负沉重学习压力的根源不在于高考方案的本身,而在于社会存在的竞争。“只要存在强制性的社会分工特别是脑体分工,竞争就会存在。高考取消不了,高考的竞争也取消不了”[3]。事实上,只要考试是为了选拔人才,优胜劣汰,只要优质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考试压力就不会减轻。

3.高考功能的异化。高考最基本的功能是相对公平地选拔人才,然而,现行高考的功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渐渐偏离了考试的初衷。人们不再将高考看作是评价和反馈的手段,而是将其看成一种目的,高考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高分,现行高考结果所反映的主要不是学生的发展潜力,而是学生对于考试的准备程度;不是学生的学习水平,而是教师的辅导水平[4]。对高考功能认识的异化,也是影响新方案实施的重要原因。

4.对高考方案认识的偏差。江苏高考改革方案的模式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意在将统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成绩都作为高考录取的有机组成部分。方面可以全面评价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多方位的视角和多元化的依据。

5.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标准的缺失。将综合素质纳入高考体系,本是江苏新高考方案的亮点之一,但是实施中却出现了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标准的缺失和诚信体系的不完善。调查显示,有68.6%的学生和77.6%的老师认为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未能落到实处”或者“没有真正实施过”,并没能真正起到引导中学素质教育健康良性发展的作用。究其深层原因,还是社会诚信制度的缺失,没有诚信制度的保驾护航,综合素质评价就不能真正起到作用。因此在我国的社会实际背景下,社会各界对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是否合适、不同学校给出的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是否具有可比性等问题都提出了质疑。可见,社会制度不完善、普遍缺乏诚信是高考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偏离初衷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考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它既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学校拿出“破冰”的智慧和勇气,也需要社会公众观念的转变以及对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为高考改革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才能确保高考改革方案科学合理地实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2]朱宇.论高考改革与高中新课改之关系[J].湖北招生考试,2009,(4):15-19.

[3]杨学为.高考改革与国情[J].求是,1999,(5):32-35.

高考改革方向范文3

(1.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2.农业部农业环境科学观察实验站〈合肥〉,

安徽 合肥 230036)

【摘要】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是我国建设美好乡村及现代农村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农村急需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人才。文章分析了农业高等院校环境工程类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建设具有农业院校特色课程的观点出发,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 农业;高校;环境工程;课程

环境工程专业在我国设置初期主要以工科院校为主,教学课程要求通过理论和实践等教学环节,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具备环境污染控制及其治理等方面的知识、技术和能力。环境工程学科是一个交叉学科,不同高校设立该专业的基础条件不同,部分高校是在化学学科的基础上成立的,有些在水利学科基础、市政工程、或机械等学科的基础上成立的,还有以生物工程学科为基础而建立[1]。传统工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以数学、力学、材料学和工程学等专业为主,主要集中于市政工程建设和工业污染防治[2]。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多数以生物和化学学科为基础[1]。

农业污染控制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领域[3-4]。服务“三农”是农业院校的目标,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类课程应为农村环境保护技术人才培养发挥作用,引领农村环境保护科学的发展,使农业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具有更大的发展前途[5]。我国多数农业类高校环境工程专业设立时间较工科类院校晚[1,6],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课程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

1 农业院校环境工程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没有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

面向农村服务农业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目标和方向[7],但农业院校环境工程课程设置目前仍然沿用以城市与工业污染处理为重点的的教学内容。虽然有些优秀教材包括了部分适合农村环境保护的理论内容,但限于课时,许多被大纲规定为自学内容,或只占极少的课时。多数环境污染控制工程类课程教学内容以大中型污水处理工艺为主,不适应我国农村大量个体家庭使用的小型沼气池、畜禽、水产养殖业等有机质含量高、水量相对小的特点。课程教学涉及农村环境面源污染控制措施内容较少,没能突出农村和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教学特色。

1.2 教学体系不完善,不利于人才培养要求

跟踪调查显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实习、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工作后帮助很大[8],学生没有得到适当的实践锻炼和工程意识的教育,这已经是我国包括工科院校在内的工科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9]。环境工程是工科类专业,课程理论内容和工程意识培养,需要通过实践类课程来加强和提高。受到学校类型、专业发展时间和实验、实践课程教学方式等影响,农业院校环境工程实践教学通常开设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和短期认知性实践教学,如一周的教学实习,缺乏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较长时间的实践锻炼,不设置设计课程,考核制度也不完善。

1.3 实践教学内容脱离农村污水防治现实,教学效果不明显

工科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对完善和稳定实践教学体系,如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单位有专门的实践教学指导人员、与企业有合作科研项目等。农林院校与农业企业和农村地方管理机构联系紧密,与实力强的环保和工业企业等单位合作关系较弱。我国农村环境保护体系尚不完善,实践指导技术人员更加缺乏。这些因素造成针对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内容的实践教学力量不足,而城镇或工业环境保护内容实践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如许多农业院校虽然与部分工业企业、市政环保企业和省市级环境监测部门建立教学实践合作关系,但实习内容与农村农业污水处理和控制有一定差距,学生对农村农业污水处理和控制领域仍然感到陌生,今后难以尽快进入农业环境保护工作。

2 农业院校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改革方向

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具有自身的特点,如农业污水性质没有工业废水性质复杂,也不像城市污水处理和控制技术工艺路线相对稳定。虽然多数为生物处理工艺,农村和农业污水处理通常会结合地理、生产、以及居住条件等因地制宜。因此农村污水处理应用技术相对单一,但处理形式多种多样。因此环境工程课程改革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2.1 调整课程建设目标,形成适合农村农业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依据目前我国农村和农业对环境保护人才的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侧重对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实际能力的培养。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实践和设计课程的教学,形成面向农村和农业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建设具有专业院校特色的实践基地,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加强课程设计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2.2 建设具有农业院校特色的污染控制课程教学内容

我国农村水环境保护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发展缓慢。近年来,国家从路线、政策和基金等方面,对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都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和投入,农业院校有责任义务为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培养工程性人才。课程改革中,在突出基本知识与原理的基础上,设置农村和农业处理教学的大纲和内容。如:将《水污染控制工程》中污水的稳定塘和污水土地处理及适用于小型污染水的技术内容规定为一定课时必讲内容;由于农村和农业环境污染控制往往与农村地理状况、居住和生产紧密联系,增设应用案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多种处理方式的联合应用;在处理固废尤其是沼气工程中的固废等,还要考虑后续沼渣和污水综合处理等。因为农村和农业环境工程保护技术发展迅速,应补充相关新技术及应用内容,甚至专设讲座;配套与农业水环境治理相关的前修课程,如农用化学品污染,面源污染控制等,为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2.3 建立完整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环境工程的教学体系应该包括理论、实验、实践、课程设计和工程意识教育等环节,农业院校在完善实践课程体系上应做出更大努力。

理论教学基础上可以设置验证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等不同类型的实验性。因为环境工程实验的综合性强,普通意义上的验证性实验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如《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实验中《污泥性能测定实验》是污水生物处理的一项重要指标,但不同来源的污泥其性能不同,实验过程中还必须测定多项指标,是综合性强且时间持续时间也非常长(通常需要一周)的实验,应该设置综合性实验来完成;污水处理效果根据污水来源、工艺等不同而不同,设计完整创新性实验,包括污水来源选择、不同工艺设计、实验设备综合应用、检测指标与检测手段选择等。可以较好的锻炼学生从整体上系统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建立农村和农业企业为主的生产实习基地。实践类教学被证明是对学生今后工作帮助最大的课程类型之一[8]。仅靠短期的如参观城市环保企业等的认知性教学实习难以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也无法让学生了解农业环境工程保护的实际内容。设置2个月以上完全进驻实习单位的生产实习,聘请合作单位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实地指导老师,跟随实习点的工作节奏锻炼学习,实习期间要求撰写实习的工作日记、调研报告和实习专题报告,作为考核实习的依据之一。教师定期到实习单位检查实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作出总结。

实习合作单位的选择是建设农业院校特色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关键。合作单位应该是农村环境保护企事业单位如乡镇级的环保单位;拥有农村和农业环保处理设施的农业生产单位,如大型或家庭式畜禽和水产养殖场;新农村美好乡村居民居住和旅游地的环保处理设施单位等;大型或家庭式沼气单元等。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事业,这些单位其实非常缺乏有专业理论知识人员,期望与相关科研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也期望有理论知识的人员指导。在校的大学生已具备相当的书本知识,可以应用甚至帮助实习单位的工作,在实习中发现问题可以及时与学校老师联系,帮助或协调问题解决。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包括行政管理、专业技术、协调能力等都会得到极大提高。相反,城市环保事业单位组织机构相对成熟,企业技术稳定、生产运转顺利。学生即便是蹲点实习,但基本就是每天例行上下班,如,一个成熟氧化沟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基本是全自动化控制,正常生产运转中,参数短期内不会也不可能调整,学生感性认识收获不大。

依靠科研项目,通过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项目,引导学生在农村污水控制方面进行实验,如畜禽污水处理、农产品安全生产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4 完善教学体系,加强课程设计

学习24小时后的知识保持率统计显示,讲授5%,阅读 10%,视听结合20%,示范30%,讨论组50%,实践练习75%,向他人讲授/即时应用90%[10]。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是最有效的学习手段,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应用课程是目前大学教育难以取代的优势[10]。课程设计是将已经学习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农业院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设计往往被忽略,完成理论、实验和实践教学后,加强课程设计教学,突出理论应用,训练大学生工程整体设计能力。并将课程设计开设在实践教学的后期,设计的内容可结合实践课程中发现的问题,更利于学生的创新。

2.5 制定合理的实践课程考核制度

实践课程考核因为指导人员、地点和单位性质的不同,相对理论和实验类课程难度更大,往往流于形式,不能积极促进教学。制定合理的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践课程考核体系,可以针对不同的实习内容综合考察。学生实践中的表现由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老师联合评判,并以实习单位老师为主,考察学生的实习主观能动性,如到勤率、工作表现等。第二项考核内容依据学生的书面报告,如工作日记、调查报告和专题报告等是否完整,质量水平如何。设置不同权重,实习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提出问题等都是考核的重要内容。因此,可以将现场考核的权重加大,充分体现现场工作能力的重要性。另外,考虑实习的难易,对不同实习单位加不同的权重分。

3 结语

教学需要根据课程特点,结合社会的需求不断改进。农业院校在生物及农业专业较工科院校有较大优势,我国生态农村建设需要大量水环境保护人才。因此,农业院校应坚持为农村和农业服务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和竞争力,培养出具有农业院校自身特色的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沈连峰,王婷,张发文,等.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办学特色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1(01):61-63.

[2]辛言君,马东,崔德杰.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0(11):53-55.

[3]祝春水.“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建设与改革探讨[J].甘肃科技,2009,25(5):142-143.

[4]吴棉国.生态农业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J].中国发展,2013,13(5):12-16.

[5]李洁,周应恒.农村环境教育在控制农村面源污染中的作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89-93.

[6]陈满荣.和谐社会建设和发展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关系的思考[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7,1(16):1841-1849.

[7]吕淼.“三农”问题与高等农业教育——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农业院校的改革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5(3):86-88.

[8]马小娥.提高工科大学生毕业实习质量的思考和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3):207-209.

[9]张学洪,张军,曾鸿鹄.工程教育认证制度背景下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1(6):37-39.

高考改革方向范文4

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考体制改革 高职高专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b)-0224-01

全国统一高考体制是当今人才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选择机制。素质教育是近几年高考改革的主要方向,其核心是培养下一代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其内涵是学生基本生存能力的培养和完善人格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改革方向就决定的高职高专类院校未来将要教什么样的人以及在此基础上如何对其进行更高一级的教育问题。

1 高考体制改革的几点动向

首先,我国高校的招生制度是建立在高考制度这一基础之上的,高考制度实行“一考定终身”的办法,这种只凭一次考试就决定是否上大学的办法是不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其次高考制度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不利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普通教育的目的变成了升学教育。最后高考制度花费了国家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浪费了有限的教育经费。

鉴于以上几点国家有必要对高校的招生制度和高考制度进行改革。要彻底解决高校招生制度和高考制度的问题,必须更新长期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旧观念,建立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观念。

随着高考改革的日益深入,现已出现几点变化:(1)高考的作用已经在日益淡化,高考已不完全是学生进入大学的唯一出路。现在的各大高校以不再将高考成绩作为录取考生的唯一标准,而是作为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参考依据;甚至有些名牌大学可以直接接收由中学校长推荐而无需高考的学生。(2)高校办学的自正在扩大,部分学校有了自主招生的名额和权力。(3)逐步推行考生、学校双向选择的录取机制,在上学期间可以适度进行所学专业的二次调整。

2 高职高专类生源的变化

高考体制的改变,导致生源发生了以下几点变化:(1)高考参考人数的大幅下滑。随着2008年高考人数达到最高峰,2009年则是迅速下降的拐点。高考中“三放弃”,即放弃报名或考试、放弃志愿填报、放弃报到现象日趋普遍。(2)录取分数线的大幅下滑。以陕西省为例,2009—2012年理工科专科的录取分数线分别为300分、310分、280分、200分,短短四年,下降了33%。(3)学生个性化差异明显。现阶段的生源大多属于90后,他们头脑灵活,善于走出校园,寻求、借助社会力量开展活动。但也正是这些特点导致了90后学生普遍出现集体主义观念淡薄,自我意识凸显,功利倾向明显等特点。在处理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上,只有33%的学生会牺牲个人利益,66%的学生视情况而定。这些新的变化都不得不使得高职的教育方式发生重大的变革。

3 高职高专课程改革的变化

由于这一系列因素的变化,高职高专就必须顺应情况的变化而进行必要的课程改革。它是一项系统工程,专业性很强,涉及到有关新教材的编写、课程内容的更新、课程标准的制定、评价体系的建立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3.1 关于教材的修改

教材是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资源,多层次、项目化的教材模式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表现,实现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的重要一步,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同时也成为高职高专课程改革的重点。

3.2 学生的素质教育

学生的综合素质很难测评和量化,描述的客观性和可信度受各种社会因素制约。新课改倡导“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育理念,学生的成长过程比教学结果更受重视和关注。而高职教育的重点在职业教育,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是针对社会某岗位或岗位群的,因此更加注重教学的实用性,希望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就能胜任工作。所以高职对学生的教育,以提高职业技术水平为目的,以职业素养作为评价学生素质教育水平的目标。

3.3 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在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教学改革的主力军,更是改革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想法,大部分依赖教师的成长经历,守着若干天然因素的制约。教师专业群的建设机制则有利于摒弃个人教学手段当中的疏失,建立具有公信力的教师师资队伍。

3.4 关于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发生地。教学改革的成败就是看教室里课堂上所发生的教学行为是否发生了改变,包括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学生的学习过程、行为。现今的课堂教学多采用模块式教学模式,一般包括四个模块,即:专业知识模块、应用能力模块、创新能力模块、综合素质模块。课堂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则使得学生从单一被动接受的局面解放了出来,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5 关于教学评价

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需要具有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知识基础、能力素养,适应建设、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工作,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学习评价并不是为了甄别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而是要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全面的、能动的发展。

3.6 关于就业

就业是教学的终极目标,专业的改革方向要紧贴就业形式!以笔者所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为例,对于中小型企业的产品革新而言,为了降低成本,维持生产,通常较偏爱临时化的设计外包、设计代工等。因此,机电类高职生可采用组建设计小团队的方式,进行机械行业软件设计方向的创业道路。为本地中小企业提品测绘、产品更新、纸档文件转化等方面的业务。对于企业而言,本地机电类高职生的设计小团队具有性价比高、沟通方便、后期服务及时等优点。

4 结论

总之,社会需求决定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国家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系统学习的终点亦在于学生步入社会。高考体制的改革必将适应社会发展的方向,所以从长远来看它必将对高职高专的教育产生一个根本的影响,而且这个影响还会更加深远的发展下去。只有在高职教育中顺应社会的改革发展方向,我们才能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高考改革方向范文5

关键词:高考改革;异地高考;现实困境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163-02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进城务工人员规模不断扩大,我国流动人口规模高达2.6亿,其中跨省流动人口0.85亿。随迁子女“异地考试”已成为政府必须应对和解决的合理诉求。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被社会称为“异地高考”。全国除外的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按照国务院要求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但是,异地高考的问题依然没有获得根本性的解决。如随迁子女最多、家长呼声最高的北京、上海、广东“重灾区”不仅在最后才提交方案,并且方案的内容也未从实质上解决问题。异地高考“遇冷”风潮席卷全国,进入极大的现实困境。那么我国要如何顺利地走出此种困境?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破冰之旅”,对异地高考现实困境的思考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异地高考的门槛设置问题

异地高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拥有高级中学学籍的学生跨省份、跨户籍所在地,取得高考所在省、区考生资格,且以当地考生身份参加当地高考,并享有与当地考生同等和平等高考权利的一种高考制度。异地高考是现行高考制度的合理补充,是促进高考招生公平的重要表现。但是,异地高考政策出台后,全国出现了“遇冷”风潮,异地高考改革举步维艰,出现教育公平坚冰。

首先,异地高考的门槛设置就存在问题。从国家政策中的准入条件上看,随迁子女参加高考须满足三项条件,一是家长必有稳定工作、稳定住所、稳定收入,缴纳各种保险,系常住人口;子女要在迁入所在地就读;城市的发展需这个行业群体。如果有其中一项不满足的话,随迁子女便无法享受参加异地高考的机会,那么受教育机会公平也就无从保障。另外,这三项条件的存在是否具有合理性也是一个问题。为什么如此说?以上设立的准入条件使得异地高考的方向指向了随迁父母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而不是教育公平。这种高要求的有限开放反而将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对象――进城务工的社会中下层群体给排除在外,这种大的方向性的错误可能会导致异地高考政策实施走向精英化,与“应然目标”相距甚远。

另一方面,通过查阅各地的异地高考方案,可以总结我国异地高考方案大致可以分成四类:一类是以北京为代表,出台了过渡方案,设置的开放门槛相当高,且只开放了高职;二是以上海、广东为代表,推出了与居住证政策结合的异地高考;三是以黑龙江、浙江等为代表,推出以随迁子女的学籍为主,只对父母工作、居住场所提出了一定要求;四是以江西为代表,只对学籍提出了要求,不对随迁子女父母的职业、住所、社保等做出要求。而作为人口流入量大、流动频率快、教育资源丰富的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在异地高考设置门槛方面被指过高,被网友戏称相当向中央交了一份“白卷”。

在笔者看来,这个问题是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盛行的强烈表现。改革开放后,我国严密的户籍管理整体上有稍许松动,但是就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水平较高的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的户籍管理反而不断加强。而我国的高考制度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之上,分省下达招生计划的数量和质量差距较大。加上我国是一个城乡差异比较显著的二元社会国家,高度集中的计划资源配置模式,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在很长时间内持续面对地域差距扩大的严峻现实,且这种现实进一步直接体现为教育需求和利益的城市中心取向,即公共政策反映体现甚至优先满足城市居民的利益,教育的主流话语权执掌于城市,尤其是一些特大城市。因而,异地高考受教育既得利益集团阻抗,他们的子女在拥有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还希望尽可能使其子女获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以实现自身教育利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二、流入地与流出地利益协调问题

异地高考确实是改革开放以来大范围触动城乡、城际不同利益人群的一个两难命题。实施异地高考,不仅可以突破户籍制度的桎梏,减少更多的留守儿童问题,推行高考同城待遇,将实现更公平、更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是“有教无类”的理想写照。但是,流入地利益代表者表示担忧,因为异地高考的政策松动,会给他们带来一系列新问题,一方面是给城市治理带来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是流入地利益代表面对着本地优质资源总量有限、人数急剧增多,担心本地与外来生源利益失衡、高升学率会遭到破坏,进而可能引发新一轮的“高考移民”风潮等。异地高考改革实际上需要两者间的博弈,这种改革不是所有人都满意的改革,不是增量改革,而是重新切割蛋糕的改革。而如何切蛋糕,保证整个社会的公平,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三、政策执行与落实问题

高考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异地高考改革只是高考改革里面的一部分,并且异地高考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它涉及到国家的各项制度,所以只是单一允许随迁子女有在异地参加高考的资格根本只是改革中的皮毛,丝毫没有解决更为本质性的问题。实行异地高考,设计操作很复杂,这是对有关户籍制度的破除和招生资源的重新分配的问题。高校的招生指标都要重新洗牌和分配,必须根据每个地方考试的人数进行再分配才合理,否则对流入地的户籍人口又是冲击和不公。值得注意的是,异地高考关键是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均衡,前几年被严查的“高考移民”现象,就是钻了招生政策的空子。实行异地高考,确实会促进公平,但必须强调可操作性,包括法律层面上有很多问题要做。

而在异地高考实施的过程中,却遇到重重阻碍,其在于教育改革缺乏顶层系统设计。改革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尤其是教育领域的改革,更是需要具有全局的视野。而国家却没有树立整体、全面的改革理念,没有从其他层面来保证异地高考的稳步前进,配套改革跟不上,丢失了宏观调控的责任,只是放手让各地去制定方案。

四、破除异地高考现实困境的几点建议

针对我国目前推行异地高考政策的现实困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改革:

第一,倡导公平教育理念,保障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平等。美国哲学家约翰・罗尔斯主张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群体在资源分配方面进行补偿,通过对先天不利者和有利者使用不同的尺度,使得两者最终能获得相同的生活。这就是被后来广泛用于经济、教育等社会领域“补偿原则”。

第二,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不管教育有无力量减少它自己领域内个人之间和团体之间这种不平等的现象,但是,如果要在这方面取得进步,它就必须事先采取一种坚定的社会政策,纠正教育资源和力量上分配不公平的状况。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是教育财政的一个重要原则。而异地高考真正矛盾之处就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而破除此困境,最根本的就要加大教育投入。如何进行教育财政支出,这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大问题。但是我们可以从两条思路展开:一方面以国家为主体向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之地倾斜,改变这些地区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高考招生名额少等问题;另一方面实行以流入地政府为主的财政供给制度,创造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因为大批的进城务工人员为这个城市创造了财富,所以他们的子女应同当地居民一样享受平等的“市民”待遇,本着“利益均沾”原则,有权享受由政府提供的公共资源和服务。通过这两个方向的努力,实现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第三,统筹全局整改,设立国家督导机构保证教育公平。异地高考改革是教育综合领域改革的一部分,它依靠于整体改革力量的发挥,因此,它的成效显现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国家必须有广阔的视野和全局意识,应跳出自定的教育领域圆圈,当务之急就是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做好清晰的时间表,明确改革的责任主体和推进机制,有序地推进改革进程。其中,改革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别。户籍制度的背后是与之挂钩的公共服务、社会资源等,而目前我国城乡、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相差较大。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因此,要真正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也需对症施策,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更多的人在中小城市,甚至在农村都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生活保障。户口的“含金量”相对均等后,户籍制度的改革才能水到渠成,那阻碍异地高考实施的一块“硬骨头”才真正被啃碎。

其次,改革高考招生制度。我们可以改变过去按照各地高等教育资源划定录取名额的办法,而根据各地的考生人数确定大致相同的录取比例。或者,逐步实现高考和高校招生地方化,即主要由各地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考试科目和考试水平,实行积极的差别对待原则,继续实行高考录取中倾斜政策,保证弱势群体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关键。但是,对于违规或非法获取的利益,无论面临多大阻力,都要坚决予以取缔。如严厉打击高考移民、胡乱加分、艺术与体育特招作弊等情况,实行“阳光招生”,接受全社会监督。

最后,加强法制建设,构建促进教育公平的监管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在教育改革中专门提出“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有必要设立专门的教育公平监管机构,从异地高考的制度和组织体系上保障教育督导部门履行对各级政府的教育督导责任,协调相关部门对异地高考中的不适方案予以尽快调整,定期向社会公布。

参考文献:

高考改革方向范文6

【关键词】高考;招生;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日益增长和选拔手段与方式的不断革新,高考招生改革在继续提升公平性与科学性的同时,也应关注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若不与高中教育有机衔接,不仅不利于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也会直接影响到高考招生的科学性与公平性。

1.高考招生与高中新课程改革衔接的现实基础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高考制度恢复以来,该制度在人才选拔和促进教育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实现了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和平等竞争。"公平选才是社会大众对高考最为关注的一个方面,也是高考制度的基本功能和精神之所在。可以说,公平竞争是高考制度的灵魂和根本。"二是对学生智力、素质的培养指引了方向,极大地提升了教育的质量。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价值和利益的需求更为多元化,与此相对应,人们对于人才和教育目标的认识也在发生着变化,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满足人们价值和利益需求的能力成为社会衡量人才和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而这种能力的评价标尺往往是多元化的。作为人才选拔和教育指引重要环节的高考也在寻求改革,改革的重要方向就是回应上述评价标尺的多元化。高考招生模式的多元化正是在此背景下出现的,其理念一定程度上契合了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并为高考招生和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衔接提供了现实基础。

2.高考招生与高中新课程改革之间的关系

2.1 功利性和效益性的冲突在通常情况下,高考成绩仍然是高校招生中决定绝大多数学生能否被录取的唯一因素,由此带来的功利性可能会掩盖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效益性。"功利性"和"效益性"的冲突会使得高考招生和高中新课程改革之间的张力聚集,最终可能会导致课程改革名存实亡。

2.2 公正性和个性化的冲突。公正性是人们对高考招生的核心诉求之一。我国每年的高中毕业生人数众多,公正性尤其显得重要,任何不公正的做法和制度都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甚至成为社会性事件。面对众多考生,通过考试分数择优录取基本上仍然是一种大家都能认可的最优选择。把每个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量化为分数,坚持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既具有可操作性,也可以把各种不公平的操作空间压缩到最低的程度。

2.3 公正性和地域性的冲突。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地域性差异是比较大的,既包括东部和西部的地域差异,也包括城市和农村的地域差异。相对于东部和城市,西部地区和农村的教育水平是比较低的。为了保证受教育权的公平性,在高考录取时,国家往往会给予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或农牧民地区一定的分数照顾,从而实现法律所要求的实质平等。

3.高中教育对高考改革的有效衔接

考招生作为连接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桥梁 必须让高中教育真正有效参与、二者有机衔接,方可使高校招收到优质、合适的新生,又可使高考这根"指挥棒"对中学教育发挥积极导向功能。

3.1 充分发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检测功效。

3.1.1 要坚守其国家考试性质,教育部等教育主管部门应以对待统一高考的重视程度来认真对待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唯其如此,才能使这一考评制度的权威性、科学性、公平性得到保障,使其考评功能实现最大化。

3.1.2 要对学业水平考试与统一高考清晰定位、使二者各司其职,并与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为构建和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评价制度以及高校招生多元评价多样选拔体系共同发挥作用。

3.1.3 要提升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科学性,使其更好地发挥"以考促学"功能,为考生提供更加弹性与人性化的考试服务,在有条件的地方,可试验一年多次考试,使考生有更大的选择余地,有利于消除"一考定终身"的不良后果。

3.2 在部分高校试点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录取"硬挂钩"。现阶段,综合素质评价之所以与高考录取的关系止步于"软挂钩"而非"硬指标",乃由目前的国情所决定。但是,将综合素质评价明确纳入高考录取的考量范围,将会逐渐转变人们的教育价值观。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性主要不在于结果,而在于发挥"指挥棒效应"上。在新的高考录取观引导下,家长和学生不再像以往那样只认分数,教育工作者可借此良机大力推动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可以鼓励教育质量较高、社会声誉较好的部分自主招生高校先行试点,在招生录取中将综合素质作为"硬指标"纳入其招生评价体系。

3.3 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大中学贯通机制。国家既然提倡创新人才培养,就应给予配套支持,特别是升学政策方面的支持。

3.3.1 可以选取一些已有较好合作关系的优质大学和中学尤其是大学的附属中学先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大中学贯通制,使学生拥有"升学直通车";如果必须参加高考的话,则降低录取要求,通过一本线即可。

3.3.2 可以借助自主招生政策平台,对高中创新教育实验定向投放一定的自主招生名额,同时,降低自主招生笔试成绩所占的比例甚至取消笔试,重点通过学生成长档案袋及面试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3.3.3 可以结合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在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也给予高中创新教育实验一定的倾斜:在学业水平考试上,可由创新教育试点学校自主命题,自定考察的内容、范围及形式,不参加省市统考,并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