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开发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旅游开发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旅游开发的概念

生态旅游开发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屯堡文化;文化生态旅游;九溪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087-02

一、问题的提出

1980年加拿大学者Moulin,C提出“生态性旅游”的概念,1983年墨西哥生态学家Ceballos-Lascurain,H提出“生态旅游”这个术语,并于1987年对其正式定义[1]。生态旅游就是前往相对没有扰或污染的自然区域, 专门为了学习、赞美、欣赏这些地方的景色和野生动植物与存在的文化表现( 现在和过去) 的旅游[2]。国外对生态旅游的研究主要从地居民参与生态文化旅游开发的作用[3]、生态文化旅游对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影响[4]、利益引导居民保护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等方面进行研究[5][6]。

国内学者则从生态文化旅游对当地居民的影响[7]、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利用存在的困难及解决途径[8][9]、生态文化的保护对策以及可持续发展[10][11]等四个方面展开讨论和研究。

当前,旅游市场正在从自然观光向文化、休闲、度假旅游转变,文化与旅游结合的需求越来越明显,各地把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方向。国发〔2012〕2号文件对贵州的五大定位之一是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为落实国发2号文件,深入贯彻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黔党发〔2012〕15号文件提出将安顺建成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因此,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安顺屯堡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开发进行深入研究是贯彻落实国发〔2012〕2号文件、黔党发〔2012〕15号文件的实践行动,促进区域生态文化与旅游高度融合,走出一条传承民族文化、弘扬生态文明,推进后发赶超的新路径。

二、九溪村屯堡文化生态旅游资源

(一)屯堡文化生态旅游资源

安顺屯堡文化旅游是以一种特殊的地域文化现象,主要由屯堡屯耕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屯堡文化现象(文化生态环境)两大部分构成。屯耕环境是指与安顺屯堡文化现象相关联的屯堡社区居民生活和活动的自然生态环境。屯堡文化现象是指迄今在贵州省安顺市境内至今在妇女服饰上仍保存明代妆束的“屯堡人”集中居住的屯堡社区的一种生活方式。包括各种外显的屯堡文化事象(例如妇女服饰、屯堡建筑、地戏等)和一种内在的屯堡人文精神,由此构成了安顺屯堡文化生态旅游资源。

(二)九溪村基本情况

九溪地处型江河上游,距安顺城东27公里,隶属西秀区大西桥镇。位居屯堡社区的中心地带,东接高寨(属于平坝县),西连竹林、本寨、云山屯、雷屯,南邻下九溪,北与石坝、马场相连。九溪河从村寨旁边流过,河面宽80米左右,水深2~5米,河水常年流动,河面比较平缓。村东面有历史上称为“安顺合郡八景”之一的老青山,老青山原名青龙山,山间原建有寺庙普德寺(现只有遗址)。九溪村历史上是现在仍然是屯堡社区中最大的屯堡村寨,有“屯堡第一村寨”之称,历史上有“九溪是座城,只比安平(现平坝县城)少3人”之说。现全村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户数1000余户,4000余人,是一个具有集镇化特征的村寨。是屯堡文化底蕴深、屯堡文化事象和屯堡民俗活动保存最多的屯堡村寨之一,因而也是屯堡社区生活方式特点最为典型的村寨,堪称屯堡文化活的博物馆。

三、九溪在屯堡文化生态旅游区中地位

九溪在屯堡文化生态旅游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这是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九溪历来均是屯堡社区中最大的屯堡村寨,有“屯堡第一村寨”之称;二是具有深厚的屯堡文化底蕴、屯堡文化事象和屯堡民俗活动;三是在屯堡文化生态旅游发展中的地理区位相对优越,且旅游环境容量也较大。正因为如此,九溪村才被《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评为民族村寨旅游的A级景点,九溪村丰富的文化生态起了国内一些研究屯堡文化的关注。国家旅游局前规划财务司司长魏小安在谈到安顺屯堡文化旅游开发时说:“九溪村最有说头,最有做头。”因此,九溪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对安顺屯堡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九溪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构想

(一)九溪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战略

从长远来看,九溪村可以以其深厚的屯堡文化底蕴为以基础,以旅游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为主导产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型的旅游城镇。一是以九溪河为基础,沿河两岸以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形成相应的建筑群落,再现或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打造六百年前屯堡先民将祖源地的建筑文化带到贵州的历史,形成一个江南水乡在贵州喀斯特山地上的成功移殖(也可算是圆了屯堡先民的一个梦)。二是以打造喀斯特山地上的江南水乡、建设新型的旅游城镇为目标,创造一种西部乡村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的新模式。三是随着新型的旅游城镇建设的发展,可邀请和促动屯堡人祖源地的城镇居民到九溪村长住,购房、置业,实现一种新型的“旅游移民”。四是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完成九溪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和重新建构。五是以屯堡文化为特色,以新型的旅游社区文化的建构为社区发展的基础,以建设新型的旅游城镇为目标,构建新型的乡村社区发展模式。

(二)九溪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并重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分布实施,稳步前进。关照未来,适度超前。围绕九溪乡村田园、乡村建筑、乡村农耕文化和乡村民俗文化的特色,体现景观个性的不断提升。以生态环境为本底,将农村、农家和农俗融为一体,彰显乡村特色,弘扬农耕文化,使之成为与安顺旅游区相配套的屯堡乡村专项旅游产品,成为安顺具有特色的山水田园生态观光与屯堡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历史上的九溪林木葱郁、古木参天,由于历史的原因,森林植被已遭到巨大破坏,是九溪开展旅游的一大缺憾。无论是从旅游开发的角度还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均应下大力气恢复和重建九溪的森林植被。可利用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和型江河流域生态治理的政策,大力开展全民性的植树造林活动,并从旅游开发的角度,聘请有关林业林学专家进行相关的林相策划,针对不同的地形地理环境状况和不同旅游项目的需要,设计种植不同的树种(包括花卉和药材),将森林植被和生态环境的治理重建与乡村旅游开发有机的结合起来。

九溪村是一个具有六百年以上历史的村寨,基本上还保持着屯堡村寨建筑的风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具有城镇化特征的民居代替了传统的民居。并且这一趋势正在继续扩大。从发展的角度,这是一件好事,表明了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从屯堡文化旅游开发的角度,这些建筑却破坏了村寨建筑的整体风格,对九溪的旅游开发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虽然,从短期来看,要想制止村民修建或改建类似瓷砖房之类的民居住房并不现实,但也应通过宣传说服工作,让村民明白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和长期获利的角度,保持九溪村的整体屯堡建筑风格对九溪发展和村民受益的意义,使村民能自觉地保护和维护村寨的整体建筑风格;或通过村规民约的方式,有效地保护村寨的建筑风格。

(三)九溪文化生态旅游产品开发

屯堡乡村文化旅游必须沿着与生态旅游、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生态因素、环境因素是屯堡乡村旅游得以兴起的根基。屯堡乡村旅游开展所依托的资源,是世代伴随屯堡人生活,充满生气与兴旺景象的能将游人融于其中的环境、氛围和活动。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只有贴近自然的才是永久属于人类的。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正是这一传统哲学思想在旅游业发展方向上的体现。

九溪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战略定位已决定了九溪文化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方向。九溪的文化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应是一个包括乡村社区生活旅游、乡村休闲度假旅游、深度的屯堡文化体验、研究、寻亲度假旅游等等在内的包容性极大极强的综合性产品体系。

1、屯堡先祖祠堂:屯堡人有清明上大众(宗)坟的传统习惯,即一族一姓在同一天聚在一起给祖宗上坟,祭祀共同的先祖。(例如顾氏家族给顾成上坟,多时竟达数百人)。可在顾成墓附近选一址,建一屯堡先祖祠堂和一屯堡先祖坟莹,供奉屯堡先祖牌位(屯堡村民也可将自己历代祖先的牌位供奉于内),供屯堡村民清明祭祀。此举的目的有三:一是以此作为一种终极召唤,有利于屯堡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二是作为一个景点可供游客参观;三是还可以吸引部分屯堡人祖源地的游客清明前来参与祭祀。

2、屯堡民俗文化展演。九溪的屯堡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屯堡文化事象极为齐全。不仅可以向游客展示,还可以进行一些有组织的表演。表演活动方式可与天龙略有不同,特别是晚间表演活动,既可以是有组织的表演,也可以邀请游客参加村民自己的社区文化组织(例如地戏队、花灯队、秧歌队等)的正常活动(包括排练活动)的方式,展示九溪村民的民间组织及其活动所构成的一种屯堡社区生活方式。以九溪深厚的屯堡文化为背景,建“屯堡民俗文化博物馆”,向游客集中展示独特的安顺屯堡文化现象。

3、节庆节事活动。屯堡人的节庆节事活动繁多,保留着江南民俗文化的遗风。即使没有旅游开发,屯堡人仍然要举行这些活动,特别是九溪村举行这些活动已成惯例,且在所有的屯堡村寨中一直享有盛誉。通过对这些活动的组织,不仅能吸引外来游客,而且还能吸引其它屯堡社区居民和在外地工作的屯堡人前来参与和观看,使其既是一种特殊的游客,同时对外地游客又是一种特殊的旅游景观,构成一种特殊的关系。这些活动是屯堡人自身的活动,虽能形成旅游产品,但不要刻意去追求表演效果(与屯堡民俗文化表演不同。),应注重其本真和自然。此外,这些活动的举行,还有利于屯堡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及屯堡社区凝聚力的增强。

4、休闲度假生态产品。针对常访长居的乡村生活体验和文化体验的游客,可在村内临河选一段民居,改造成住宿接待街,可名为“屯堡亲友一条街”,最终形成类似阳朔西街的一条街,供国外游客或祖源地游客长住。

5、生活化文化生态产品。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景点的不仅只有旅游产品吸引游客,而越来越多的能满足游客生活的要素起到决定性因素。因此,在九溪引进生活旅游的全新概念,创立“生活旅游”、“优游生活”的概念,打造吸引人不断回顾的休闲度假地。交融互动的开发模式:居住―山水营地、山村小巷。闲适的居民在这里居住和劳作,进行着创造性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本身就是吸引众多游客的魅力之源。行动―思考产生创造性力量。聚集人们智慧创造更好的未来,游客、原住民和研究机构一起参与景区建设。游玩―享受山水生活。生活延伸到村街小巷、延伸到人与人相遇,延伸到自然和游玩。交流―观光、科考、购物和会议等聚集人气,促进人之间的交流,得到身心的休养,度过健康而充实的每一天。

参考文献:

[1]钟永德,李晶博等.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新进展[J].旅游论坛,2008(1):130-137.

[2]Ceballos-lascurain H.The Future of Ecotourism[J].Mexico Journal, 1987,(2)B13- 14.

[3]Elizabeth Boo.The Ecotourism Boom: Planning for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M] .Technical Paper Series, Washington DC: WWF, 1992.

[4]BOO E.Ecotourism:The Pot ent ials and Pitfalls[C].WWF,1900.

[5]黄金火,杨新军,马晓龙.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问题及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5, 24(2)B228- 232.

[6]邓冰,吴必虎.国外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6,21(4)B84-88.

[7]张小周.生态旅游协作与管治实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4.

[8]郭永英.西南地区生态文化旅游的开发与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20(5):108-113.

[9]王洪成.浅析我国生态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1):30-31.

生态旅游开发的概念范文2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生态旅游的概念最早于1983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H?Ceballoslascurain提出,并于1986年在国际环境会议上被正式确认。在此之后,国内外学者对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各自提出了各自的定义。由于各位学者研究的视角不同,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和内涵侧重也有所不同。其中国际生态旅游协会于2015年提出了最新的生态旅游的定义,认为其是“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旅游,这种负责任的旅游活动不仅要保护环境、维持当地居民的福祉,还要起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其中教育包括工作人员和游客。”根据以上的定义,我们可以认为生态旅游指的是一种注重环境保护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注重对于自然景观的开发与保护,主要是让旅游者在自然环境中享受旅游,因此需要在开发和环境保护中寻求一种有机结合。这种特质使得生态旅游成为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它不是一种建立在资源消耗以及环境破坏上的产业,在进行经济活动的同时能够有效兼顾环保问题。

(二)开发生态旅游的意义

首先,经济层面上生态旅游能够一定程度上补贴风景名胜区的建设。由于我国当前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原因,大部分环保资金主要来自政府的拨款,费用极其有限。当前我国风景名胜区总体来说建设费用缺口达到60%,管理运维费用缺口也达到了26%,单位面积的环保投资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资金的缺乏对于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维护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使得相关的环境监测、科研以及宣传等工作无法大规模开展。而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则为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一条新的收入途径,从经济层面上对于自然保护提供一定的补贴。

其次,生态旅游能为风景名胜区起到宣传作用。通过生态旅游开发,让游客拜访和体验风景名胜区,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也能够为风景名胜区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舆论关注,从自然环境的保护争取更多的舆论或者资源的支持。

二、生态旅游开发相关理论研究

生态旅游规划主要研究的是自然环境以及旅游者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规划,主要是利用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对空间环境进行合理布局。在国外,生态旅游规划一个直观的体现就是国家公园不同的功能分区,比如美国景观建筑师RichardForster在1973年提出的同心圆分区模式以及学者Gunn于1988年提出的五圈层旅游分区模式。世界自然基金会1987年在对加勒比海地区的研究中也涉及到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项目。此后的近三十年间,全球范围内生态旅游规划相关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成果层出不穷。

规划之后涉及到开发的问题。随着理论界对生态旅游规划研究的成熟,如何开发成了近年来该领域另一大重点研究的课题。学者Masberg&Morales、Ross&Wall以及Gossling对生态旅游开发中的成功要素、开发策略以及管理运维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理论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外近几年来学界对生态旅游开发的制度性保护、开发模式以及案例研究等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成就。比如我国学者封雪韵在2013年的研究中基于生态系统视角,研究出生态旅游开发结构七大构成要素,并且对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而学者蒋晶晶(2013)则从生态旅游开发的法律保护以及相关制度建设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三、黄山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2013年,黄山风景名胜区共接待游客274.7万人,其中入境游客10.49万人,黄山旅游集团公司实现经营收入20亿元。黄山旅游集团公司企业经营已拓展到十大板块,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50%,旅游经济差不多占黄山市经济的半壁江山,有效带动了全市经济发展。然而,黄山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游客人数的增多,也给黄山风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维持带来的一定的压力,对于黄山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的工作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当前,黄山地区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开发以及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方面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阻碍:

首先在理念层面上,目前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宣贯还不是十分到位。对于生态旅游产业来说,体验原生态、天然的环境是旅客旅游主要需求,也是保护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如果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会使得当地生态旅游产业不可持续。目前我国对风景名胜区的管理经营只有30多年的经验,而环保意识的提升更是近20年才出现的,因此在相关环境保护的理念的提炼和宣传方面还无法完全满足现实的需求。黄山风景名胜区的大量游客在旅游和体验的过程中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较差,经常发生乱扔垃圾、吸烟等不文明行为,除了对当地的保护区环境造成影响之外,更为引起森林火灾等风险。未来随着旅游人数的不断增多,黄山风景名胜区方面需要进一步做好环境保护理念的宣传工作,防止旅客给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

其次在基础设施层面上,黄山风景名胜区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转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之前在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没有对于风景名胜区的环境容量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估,随着近几年旅客数量的飞速增长,原本老旧的基础设施已经逐渐无法承载如此高的旅客量,部分景点出现了超负荷运转的情况。另外一个方面是旅游定位的问题,目前黄山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还处在单一的观光旅游层面上,对于体验式消费需求满足程度还远远不够。未来黄山风景名胜区需要进一步测评各个景点的环境承载力,同时注重对于风景名胜区内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在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同时,保持保护区内生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可以在旅游旺季开发相关的生态旅游看点,起到旅客分流的作用,避免节假日高峰时期旅客过度集中的现象。

第三在管理机制层面上,还存在着社区居民参与程度不高的问题。目前黄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的体制下,虽然黄山自然资源的保护、开发和管理有了政府资源作为保障,但是在发动社会资源参与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开发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当地居民的利益协同,提升他们在风景名胜区开发和管理方面的参与度,并且扎根当地的民俗文化。虽然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客观上对于当地经济具有极强的拉动效应,可以使得当地居民从中受益,但是仅仅是经济层面的收益还无法提升当地居民对于本地生态旅游产业意义的认识。

四、黄山生态旅游开发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四个方面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黄山风景名胜区实际情况,提出以下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在理念层面上,需要在正确认识黄山风景名胜资源的基础上,提升过去单一环境保护理念、改进理念的宣传策略。首先在理念认识层面,要改变过去保护和开发对立的思想观念。如前文所述,生态旅游的开发除了对当地经济方面的推动之外,本身就还具有补贴保护、建设资金以及宣传的作用,因此未来的重点是如何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不断提升资源开发和运作效率,降低在开发运作过程中能耗和环境破坏,提升资源开发的投入产出比。

生态旅游开发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旅游资源 开发 保护 湿地 建议

旅游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一旦遭受破坏就无法恢复。所以,我们要切实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发展湿地旅游是开拓整个旅游市场的要求,而湿地旅游业发展较慢,市场份额较低,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旅游市场的开拓,是未来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一、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意义

湿地是介于陆地和水生系统之间的过渡带,以其高度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与农田、森林并列为世界三大生态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湿地不但在维持当地生态平衡和为一些珍稀动植物(特别是水鸟)提供野生生境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显示出了其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我国湿地类型多、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为湿地旅游提供了优越的资源基础。

二、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现状

(一)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现状的概述

海滨湿地资源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带,环境容量小,干扰抗逆性弱的旅游资源,而施于其上的人类活动复杂,所以旅游开发要以生态安全为指导,注重开发模式的选择以及功能区的划分。目前湿地生态旅游仍以观光游为主,年接待量较低,旅游开发模式单一,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尚未完全突现,随着湿地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寻求能够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开发模式,是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实例研究

1. 湿地旅游资源现状

尽管湿地旅游带尚处在旅游大发展初期,但湿地旅游已经初具规模,除开辟的湿地生态旅游路线和湿地为主题的旅游公园,不少旅游地域已进行了初步的功能分区,由单一的自然保护区发展成为可供观光游览以及娱乐的生态旅游区。

2. 湿地旅游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1)湿地生态旅游主题不明确,景点知名度较低

湿地资源在国内首屈一指,但由于对自身优势挖掘不够,一直处在较低的开发层次上,主要表现为旅游项目单一,形式简单,内容缺乏新颖性。湿地旅游的主题不明确,没有形成较高知名度。

(2)存在社区居民与野生动物争夺生存空间现象,环境有待提高

周围征用的湿地滩涂成为普通农耕用地、水产养殖地,仅留下所管辖湿地在保护区内呈孤岛状,大量珍贵物种资源在无形中流失,生态环境遭受破环。

(3)较少的资金投入抑制了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拨款,这远远不能满足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强度与规模。而且在项目经营上多为单一形式经营,缺少统筹规划。

3. 针对湿地旅游问题的整改意见

(1)加大开发力度,打造全方位旅游体系

在各景观带大的框架结构上,可以选择节点进行开发,同时进行交通线路的选定、连接,逐渐向轴的方向发展,逐步形成集观赏、参与、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全方位的旅游综合体系。

(2)统一开发与分区管理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是一个全局性的行动,分散的对同质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势必形成混乱局面,不利于整个地区的旅游经营与管理。在统一开发的基础上应对湿地生态旅游区实施分区管理,对核心保护区实行绝对保护,严禁任何类型的旅游活动,缓冲区对旅游项目和游人密度进行严格限制,只允许从事观光、科普活动,并采取定时、限量放人进入。

(3)制定完善的管理计划和规章制度

完善的管理计划和规章制度是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其内容应对经营者、旅游者、社区居民等进行协调与控制,对湿地自然保护区各种动植物,特别是对于重点保护对象如何进行管理、保护与救护,对游客安全如何保证,对突发事件、火灾险情如何应对,以及各项奖惩制度如何落实等。

(4)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生态意识和保护技能

目前,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但在大量引进高层专业人才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对有关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短期培训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特别是要提高导游人员的生态素养,使他们在旅游中起到引导与示范作用。

(5)加强生态监测,建立管理信息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基本保存完好,受污染程度较轻,发展旅游业或多或少的会给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应在湿地旅游区内,特别是自然保护区内,对湿地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对生态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不断地分析和预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与补救,确保生态旅游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三、结论

湿地旅游伴随着生态旅游的热潮正在兴起,目前我国拟建和己建的大型湿地公园和旅游区有20多处,可见湿地旅游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对于以自然资源—海滨湿地为基础而展开的海滨湿地生态旅游,从一开始就具有环境保护的色彩,因此,本文以生态旅游和生态安全理论为指导,对海滨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开发保护进行分析。

通过对江苏海滨旅游开发条件和海滨湿地资源的评价,可以得出结论:江苏海滨地区区位、经济背景良好,海滨湿地旅游资源丰富,其保存的完好程度和生物多样性等多项指标在国内海滨湿地资源中首屈一指,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由于该区开发时间较短,资金有限,加之湿地旅游开发刚刚起步,因此在开发上选择以海滨湿地观光旅游为主,集中力量开发级别较高的湿地旅游资源,其他作为后备景点培育,同时将社区参与环境保护作为旅游开发的一个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君,江苏淤泥质海岸湿地旅游开发的初探[J].资源产业,2000 (9).

生态旅游开发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湖北省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旅游市场的内涵

“生态旅游”一词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生态旅游特别顾问H・Ceballos Lascurain于1983年首先提出,它的含义不仅是指所有观览自然景物的旅行,而且强调被观览的景物不应受到损失。世界银行环境部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下的定义是:“生态旅游指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因此生态旅游的发展能促进可持续旅游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生态旅游诠释为:在环境相对未被破坏的地区,感受与欣赏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同时注意保护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此种旅游应该是对环境最小限度的破坏并有利于当地人的福利。

二、湖北省生态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1、湖北省生态旅游市场的主要优势

湖北既有自然风光、人造景观、世界遗产旅游,也有基于历史文化的三国、荆楚文化旅游,无论是类型还是品位,都位居全国前列。如长江三峡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被誉为“天然画廊”、“人间仙境”;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工程,三峡大坝雄姿和高峡平湖美景可谓双珠合壁,绝无仅有;“华中屋脊”神农架是我国最著名的原始森林和自然保护区之一,以其生物多样性、生态完好性以及震惊世界的“野人”之迷而享誉海内外。这些独特性和垄断性的旅游资源,是其他省市无可比拟的。湖北地处华中,交通便利,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各主要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极强。

2、湖北省生态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随着理论认识的发展,我们认为旅游资源同样是一种资源,对它的利用与其他可再生资源一样,需要保护性的利用。湖北目前还仅仅是旅游资源大省,没有成为旅游大省、强省。与其他如海、北京、西安、桂林那样的知名旅游城市比较还有较大差距,体现在管理不够科学,缺乏强势旅游品牌,旅游相关产业发展程度低,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国际化程度不高。目前主要呈现出以下现状。

(1)资源家底不清,投入太少。到目前为止,全省尚未进行过自然资源的综合调查,许多保护区仍处于有名无实的“看护”阶段。对区内资源的数量、质量、经济价值及多功能的了解不够。资源调查、保护区的建设经费严重不足。

(2)保护意识不强,管理混乱。一些地方领导干部认为保护区是只投资不生产,只保护不利用。由于对保护区的多功能、多效益认识不够,因而导致管理上的松懈。如:保护区管理机构少,部门重置,权限交叉;对保护区的类型划分不科学,保护责任不清;布局不合理,类型不齐全;保护措施不当,保护范围不明。

(3)旅游开发不合理,负面影响扩大。一些保护区偏重于旅游的经济效益,忽视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旅游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些保护区游客严重超载,人造景观泛滥,甚至部分保护区在核心区开展旅游,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和旅游资源退化。

三、湖北省生态旅游市场培育与开发的对策

1、湖北省生态旅游市场的培育与开发的目标

通过对湖北省生态旅游市场的分析,说明湖北省目前旅游业竞争力不足,无法与我国的旅游大省相竞争,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生态旅游者对生态旅游发展的新需求,主要原因是目标不明确。现阶段湖北省生态旅游市场开发与培育的目标为以下内容。

(1)合理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加强生态环境的管理与科学利用。旅游开发与旅游保护的矛盾是湖北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现今湖北省不少地方政府更多强调旅游地的经济效益,在景区内大兴土木,餐厅、宾馆、招待所、疗养院等设施大量出现。这种开发建设的无序状态,造成了高品质的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低水平开发,已严重危及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并将会导致濒危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为了湖北旅游业的明天,我们应加强生态环境的管理和保护,维护生态平衡。

(2)突出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在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下,湖北省的旅游开发常常摒弃珍贵的民族文化特色,忽视民族文化特有的价值,对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缺乏有效的保护、继承和开发,使一些珍贵的文化旅游资源面临退化和消失的危险。

(3)提高旅游科技水平。科技水平的高低,是衡量旅游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许多国家和我国旅游强省,网上旅游销售已经形成,且前景乐观。湖北省在这方面还十分落后,高科技旅游产品少,网络建设和运用少,旅游地、中介机构和游客通过网络的联系更少,各旅游公司还处于孤立运作的状态,旅游景点还处于出卖旅游资源阶段。湖北省应尽快发展高科技旅游,迅速推行电脑化、网络化管理,面向国际国内市场建立湖北旅游资源信息库,跟上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步伐。

(4)提高国民素质和旅游管理者的经营素质。湖北省国民受教育的水平不高,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就大多数旅游者而言,自觉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差,因此高密度的旅游人流和大量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比较严重;另一方面,不少旅游经营者素质比较低,导游人员文化底蕴不够,不少地方把古朴的民俗文化、民族风情、肃穆的宗教仪式包装为粗俗的商业性表演,使旅游者得不到有益的历史文化教育。

2、培育与开发湖北省生态旅游市场的具体对策

这里,根据湖北省生态旅游资源代表――武当山和三峡为为例来剖析。

(1)开发武当山生态旅游资源的背景和对策。背景:我国政府对武当山的旅游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年来的发展建设,尤其是自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后,武当山旅游的发展已取得显著成就:如本地交通条件的改善;对旅游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本地经济收入,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及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对部分景点景区的维护和建设等。由于武当山地区是湖北省经济较贫困的地区,本地旅游业的发展,在对该地区经济繁荣、带动人民致富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在旅游开发中,武当山也出现了开发与遗产保护矛盾冲突的局面,不少珍贵的遗产资源正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而形势严峻。调查中发现,目前武当山112处文物景点中,保护较好的有太和宫、紫霄宫等26处,其他旅游资源均遭到不同程度破坏。

(2)武当山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策略。第一,树立正确的“遗产观”,加强“遗产教育”。当前,各级政府及旅游部门、旅游企业对世界遗产的认识倾向于其“旅游价值”及“经济效益”方面,社会各界对遗产资源的保护意识虽已初步形成,但大多只是停留在抽象的概念上,一到具体实践中,依然是开发重于保护。不少遗产地居民,对本地遗产的内涵认识不足,更缺乏参与遗产资源的保护、管理意识。因此在遗产地加强“遗产教育”,进行广泛的遗产宣传,树立正确的“遗产观”十分必要。第二,积极导入ISO9001/ISO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并颁布的ISO14001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是目前世界上最全面和系统的环境管理国际化标准。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已有不少旅游景区率先引入了ISO9001/ISO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虽然该套管理体系并非完全适应于旅游业,但在目前我国尚无完善的世界遗产地环境管理体系之前,无疑积极导入ISO9001/ISO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是目前遗产地环境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将直接利于本地的环境保护、污染预防,提高全员的环保素质,有利于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第三,做好旅游资源保护规划,实现资源有限开发战略。要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战略,应完善保障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政策、法规体系,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开发中要分清主次,要分好先后,应当“先保护,再开发,保护为重,开发为辅”。遗产地还应做好旅游资源保护规划,制定遗产资源保护总体规划和详规,并明确近期、中期、长期的资源保护任务和详细的实施步骤及具体方法。同时,由于世界遗产地形象还涉及到国家珍贵资源、国家旅游地形象,因此,针对当前对遗产地过度开发等现状,还应强调在遗产地旅游开发中国家政府的适当干预,强调必须对资源实施有限开发,并对遗产资源的保护实施必要的强制措施。第四,开发可持续旅游产品,进行传统营销方式的创新。要积极开发可持续旅游产品,在目前旅游市场趋于超细分化状况下,树立精品意识,针对不同的客源,开发专项特色旅游产品,避免在节假日大规模集中组团,造成短时期大量游客涌入,使遗产地超负荷承载。尝试生态旅游的开发等。此外,应大力改变景区传统营销方式及营销方式过于单一状况,应积极利用电子传媒,网络技术等先进的营销手段,大力实施可持续旅游发展总体战略。

(3)三峡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和对策。现状:与国际国内的其他地方相比,生态旅游开发水平还很低,基本处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简单状态,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并不了解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与外延,或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不顾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只把“生态旅游”当作一种时髦口号,当作招揽游客的幌子,并没有赋予实质性的内容;二是生态旅游资源分属四个不相统辖的市、区,条块分割,开发各自为政;三是重点开发不突出,特色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四是国际化程度不高。

(4)三峡地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应采取四大战略。第一,区域联盟战略。三峡地区分属重庆直辖市和湖北省直接管辖的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神农架林区,这就造成直辖市与省、省与市州区、直辖市与地市州区、地市州区之间的多重行政交涉关系,很不利于地区之间的合作与协调。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各自为政,每个地区都从本位主义出发在三峡旅游开发上更多的是强调竞争而不是合作,这对于整合旅游资源,发挥生态旅游资源的效益是十分不利的,更影响三峡旅游业的整体形象和可持续发展。第二,重点发展战略。三峡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生态旅游开发的起步阶段不可能四处开花全面发展,应选择各种资源最集中、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作为开发的重点,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突破。利用三峡工程的世界影响和三峡旅游的良好声誉,相关区域携手联合重点规划和开发库区生态旅游资源的条件已经成熟。同时,独具魅力、誉满中外的神农架林区已被国家旅游局和湖北省政府列为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和鄂西北绿色旅游圈的龙头进行重点建设。第三,特色战略。特色是生态旅游发展的生命力。三峡库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水库、最大的水电枢纽工程和旖旎别致的湖光山水、人文风光,具有经久不衰的吸引力。最吸引人的6大特色:山奇雄、峰奇秀、滩奇险、水奇清、石奇美、景奇幽,不会因为三峡工程蓄水而受到大的影响。优美的湖光山色、悠久的人文景观与气势恢弘的水电工程交相辉映,展示着三峡库区生态旅游独一无二的特色。保存完好的原始生态系统和原始独特的生态文化的神农架生态旅游示范区是进行观光揽胜、度假休闲、森林沐浴、科学考察的理想场所。尤其是关于“野人”出没的记载和传闻,更增添了诱人的神秘色彩。第四,国际化战略。三峡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是世界级的,闻名遐迩,必须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在开发建设时,要参照世界上相类似地区开发的成功经验和突出自己的特色,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以及开发资金。同时,加强三峡生态旅游在国际上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进一步将三峡生态旅游推向国际化的发展轨道。

3、培育与开发湖北省生态旅游市场的策略

综上所述,不管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景观,生态旅游市场的开发与培育的策略归纳起来为以下方面。

(1)科学规划,整合资源。生态旅游规划是生态旅游开发项目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三峡地区四市州区旅游管理机构的联合组织和协助下,由生态学、旅游学、地理学、环境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等自然、人文科学方面构成的专家组应对本地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并充分听取当地居民的意见,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较为完备三峡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的整体规划。在把握生态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效益原则时,尤其要强调整体性原则。

(2)科技管理,生态优先。生态旅游是高科技、高知识含量的旅游形式,其开发和经营管理都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优先原则,以实现生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经营上应充分利用多种科技手段,强化管理,既保护环境,又获得相应的经济社会效益。在生态旅游区要坚定不移的贯彻生态科技管理意识,旅游区的设施和旅游的内涵要紧密与生态教育相结合,重点建设生态、环保知识教育的旅游项目,发展生态饭店(使用沼气、太阳能,进行生态装饰,制作绿色生态食品等),推行生态交通(太阳能、电动车船和自行车、步行等),开发生态旅游纪念品等。要严格按照核心区、缓冲区、保护性经营区“三区”模式开发建设,对于生态旅游区游客的自然生态容量、感应容量、经济容量、最佳容量要精心测算,严格执行最佳游客容量,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和破坏,而又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以采取市场手段控制游客数量,限量售票和预约、同类区域轮流开放和加强生态工程治理等,在时间和空间上引导和疏散游客。加强环境监测管理,完善环保制度,严格控制污染源,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集中控制和异地处理污染物。总之,要建立起一套先进的科技管理机制,严密监控人类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3)宣传环保,健全法制。生态旅游资源要有自己的特色,在参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开发和经营管理时,要结合区域特色制定更加切合实际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协调好当地居民的利益。由于生态环境效益具有明显的外在性,生态旅游开发一定要充分考虑和照顾当地居民和社区的各项利益,只有他们获得部分经济上的实惠和积极热情参与,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才能可持续发展。同时,国家应制定生态环境效益的利益补偿机制,通过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对环境效益受益地区征收税费转移支付到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开发地区,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结论

众所周知,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带动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但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加深,我们知道旅游业不是所谓的“无烟工业”,它也是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投资利用,期望得到相应的回报。这就说明旅游业也会对资源产生影响。生态旅游的提出,就是针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为前提的。它是以保护为核心,不论是投资还是回报都以旅游资源保护为原则。湖北省的旅游资源丰富,就更应该注重保护,只有这样才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建设和谐社会。

(注: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湖北省生态旅游培育与开发》,项目编号:D200619002。)

【参考文献】

[1] 郭来喜:中国旅游业的跨世纪持续发展问题――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 吴必虎:地方旅游开发与管理[M].科学出版社,2000.

[3] 郭英之:旅游市场营销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1999(3).

[4] 彭希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国际市场,1998(1).

[5] 卜永喜:湖北地质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湖北地矿,2003(9).

[6] 王顺克:建立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思考[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0(6).

[7] 吕永龙:生态旅游的发展与规划[J].自然资源学报,1998(1).

[8] 王良健: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J].旅游学刊,2001(9).

[9] 向旭、陈扬:论长江三峡库区生态旅游开发[J].重庆大学学报,2003(9).

[10] 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1] 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12] 晓、王仰麟、刘忠伟: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1(11).

[13] 刘家明: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初探[M].海洋出版社,1998.

[14] 张述林、毛长义、罗光华:三峡库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初探[J].乐山师范学院报,2002(2).

[15] 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7).

[16] 肖焰恒、王力:三峡库区生态旅游开发[J].生态经济,1999(5).

[17] 赵海燕:生态旅游――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旅游管理,2002(4).

生态旅游开发的概念范文5

森林生态旅游景区体系的建立目前伊春已建成景区(点)100多处,其中国家AAAA级景区3处,列黑龙江省第2位,AA级以上景区19处,列黑龙江省第1位;省S级以上滑雪场4处;省级漂流经营达标场所8个,列黑龙江省第1位;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2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处,国家级地质公园2个,3S、2S、S级滑雪场各1处,国家级狩猎场1处,省级狩猎场3处。2008年伊春市汤旺河林海奇石风景区被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全国第1个国家公园试点单位。从景区的构成和数量上看,伊春市目前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森林生态旅游景区体系。旅游发展整体规划完成伊春市先后编制了《伊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2015年)》和铁力、嘉荫、五营、汤旺河等20个旅游区发展规划及旅游专项规划,形成了市、区(县)两级规划体系。2006年聘请东北林业大学和旅游规划设计公司对伊春市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的普查和分析,修编了《伊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年)》、编制了《伊春风景观光道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伊春市旅游资源研究》,提出把伊春规划成为小兴安岭森林大公园的思路。2008年聘请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院编制了《伊春市旅游发展提升策划》。在一系列的规划设计下,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基本形成了“林海观光、森林避暑、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一体化的开发思路,提出根据不同区域旅游资源特色,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建设东、南、北、中四大旅游区。北部旅游区突出“原始生态”特色,重点开发森林观光和休闲度假产品;东部旅游区突出“运动康体”特色,重点开发森林避暑养生产品;南部旅游区突出“冬季冰雪”特色,重点开发冰上、雪上旅游产品;中部旅游区突出“城市观光特色,发挥集散和综合服务功能。

伊春森林生态旅游知名度上升伊春市立足于“中国森林之都”,采取节事宣传、新闻宣传、广告宣传等多种方式,宣传伊春森林生态旅游。①综合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宣传。如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和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栏目投放广告等。②以重点客源市场为中心开发市场。在巩固哈尔滨、京津等北方旅游市场的基础上,加大对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市场开发力度。如参加2010年中国国内(重庆)旅游交易会、第十三届海峡两岸旅游行业联谊会等行业会展。③举办各类节事活动。伊春市连续举办了6届中国(伊春)冬季摄影节、10届森林生态旅游节、杜鹃花文化节和五花山观赏节。伊春市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避暑胜地”、“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中国自驾车十大旅游目的地”、“中国2008年度最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城市”等称号,伊春森林生态旅游知名度明显上升。

旅游者结构改善以伊春为目的地的游客的结构近几年变化明显:①旅游团队数量比例增加。据统计,2008年度伊春市接待50人以上的旅游大巴车队130多个,大型会议团队160多个。②自费旅游者比例增加。据统计,伊春市2008年主要旅游区的旅游者中,自费旅游者的数量超过了70%,免费接待者比例正逐步下降。③非假日旅游者比例增加。游客来伊春旅游的时间在总量分布上逐渐趋于均衡,非假日旅游者明显增多。④远程和高端游客比例延长。来自于北京、天津、上海、广东以及吉林、辽宁等的游客比例逐年增加,游客停留时间也明显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由早期的平均1.5d增长到目前的3.5d,一日游游客由原来占游客总数的80%降至不足30%。旅游产业经济规模壮大伊春市旅游几年来接待人数连续越过100万、200万、300万人关口,达到2009年的382万人次。旅游收入由1991年的19万元,猛增到2009年的191160万元,旅游产业规模快速扩张,成为伊春市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牵动力最强的优势特色产业。2009年伊春实现旅游增加值95580万元,占GDP的5.5%,比2001年的0.9%提高了4.6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的17.4%,比2001年的1.3%提高了16.1个百分点。2001~2009年,伊春市实现旅游总收入714889万元,年均增长41.9%;旅游接待人数1923万人次,年均增长91%。

主要问题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强烈环保意识的高品位的旅游活动,具有丰富的外延与内涵。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内具有原生态的景区植被、动物、土壤、水等,恰当的生态旅游设施设备与旅游服务构成森林生态旅游的外延;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管理中生态保护价值观的体现、当地居民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生态旅游者生态保护意识的启迪与教育构成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既是一种用于指导现实操作的思想方法,又可以是旅游产业运行追求的某种目标所在。内涵表现的是一种思想,一种态度,一种价值观,外延是以物质或活动为特征的存在,内涵通常需要借助外延来实现,外延却可以独立存在。以开发生态旅游资源为形式,以追逐短期经济利益为目的,忽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甚至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可称之为外延型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以生态保护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注重对旅游者和居民进行环境教育,以旅游促进经济的发展,以经济发展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因此得以不断改善,可称之为内涵型旅游开发模式。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开发虽然从历史角度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其森林生态旅游外延开发管理和内涵的体现却存在多种问题,概括起来讲,就是外延开发管理失当,内涵表现不足,从某种程度上看,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可以归为外延型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建设问题。伊春市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结构失调,虽然景区数量众多,但景区建设缺乏整合,大多数景区规模较小,品位不高,同质化严重,在景区建设过程中只开发不保护。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开发初期都是不同的行政县、区和企业自行分散进行的,缺乏统一的科学规划,更缺乏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划。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2008年,伊春市在旅游景区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总计只有6.3亿元(涵盖政府投入和企业投入),由于伊春市旅游资源分属不同的产权单位,有限投入被分散到100多处景区(点),因景区建设和改造决策不慎重,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另有部分缺乏经济实力的投资者以很少的投资占用资源,制约了高品质生态旅游景区的建设,使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成为空谈。在伊春以森林资源为基础的旅游开发前期,景区建设是混乱无序的,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虽然近年来通过加强规划建设和管理,景区建设的混乱局面有所改善,但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方面仍然缺乏长远的考虑。森林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设备问题。首先是旅游交通服务,伊春市内主要交通工具皆为传统汽车,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递增,汽车尾气和噪音已成为城市的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据中国伊春政务公开网的信息,伊春2007年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天数的有314d,2008年数据缺乏,2009年为224d,2010年为252d,空气质量下降明显。随着森林生态旅游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外来车辆和本地车辆逐渐增多,伊春空气质量存在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其次是旅游住宿设施,伊春市现有19家星级宾馆,其中多为传统的2星级宾馆,接待能力有限,且缺乏森林生态旅游概念在住宿服务中的延伸。再次是餐饮业,档次低且缺乏规模,缺乏原生态特色,以及以伊春森林食品为主材的特色餐饮。最后旅游区配套设施不健全,如给排水、公厕、垃圾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还没有全面完善,缺乏对森林生态景区内生活污染的有效管理。#p#分页标题#e#

森林生态旅游内涵表现不足森林生态旅游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通常借助于景区的建设、服务设施的建立与服务的提供等形式体现出来,并不会以独立存在的形式提供给市场。伊春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表现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中生态保护理念淡薄。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区(点)内建筑物过多、体量过大,造型、色彩、用材、功能等与生态旅游理念相悖,存在许多人造景观,且在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使自然森林生态景观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②森林生态旅游社区参与度不足。根据2010年伊春市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伊春常住人口有114.8万,而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只有2万余人[9],大多数城市居民和景区附近居民并不能直接分享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利益,因而缺乏参与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动力。③本地导游普遍缺乏森林生态知识,生态文化素养不足。据统计,伊春市现有的24家旅行社,多数规模在3~5人,旅游旺季做地接服务,旅游淡季关门歇业,聘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④对游客缺乏有效的生态文化教育和行为引导,对景区的森林生态景观缺乏有效管理,游客破坏森林生态景观的现象时有发生,降低了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的品质。

发展对策

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应立足生态旅游内涵,在旅游景区建设、设施配备与服务提供等方面注重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并以生态旅游推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建设强化生态保护开展生态旅游必须保证促进生态平衡。在生态旅游开发前期,经济条件制约生态环境的建设,但不应破坏生态环境,同时要使当地居民在旅游活动中获得经济利益。从具体操作看,伊春市在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中,必须以环境保护为重,避免破坏当地森林生态系统,遵循保护优先的原则,统一规划建设森林生态旅游精品景区,对景区游客进行容量控制,对景区进行分区功能规划。旅游区(点)内不建生活区,景区内建筑物尽可能少、小,必要的设施在造型、色彩、用材等方面要体现生态理念,景区附近建立“农家乐”型的餐饮、住宿区,促使当地居民因生态环境的保护而获得经济利益,因经济利益的刺激而强化环保意识,同时又能避免集中的、大型的生活功能型建筑物对当地自然景观的破坏。旅游基础设施注重体现生态理念旅游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住宿、餐饮等。道路建设上要注意避免干扰自然界生物栖息区、阻断生物迁徙路线,交通工具尽可能使用电力、天然气等环保型动力车,尽量采用非机动的、自然的交通工具,在伊春市区内也应大力推动环保型交通工具的使用。

客房从建筑设计到最终的使用全过程都必须符合生态要求,选址应避免建在生态脆弱的地带,建材和家具都应采用无污染的“绿色材料”,不提供一次性用具。餐饮业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和清洁环保能源,推出优质绿色食品,围绕伊春盛产的食用菌、山野果、山野菜、野生保健食品以及鹿、野猪等生态畜牧产品,推出有地方特色的森林食品。让游客全方位体验伊春浓郁的生态人文氛围。建立森林生态文化教育设施为对居民和游客进行生态理念宣传和教育,在伊春市规划建设一座高度现代化的生态展览馆。借鉴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筑经验,生态展览馆建筑本身要体现目前世界最为先进的生态环保技术,使用绿色环保型建筑材料,按照绿色环保的标准施工,并运用先进生态节能技术减少能耗、水耗,展现先进的环保生态理念。生态展览馆内以森林生态环境科学为中心设置教育区和产品展示区等区域,介绍森林生态系统机理、生态环境案例、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对居民和游客进行森林生态科普教育。生态展览馆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游客在森林旅游过程中的行为,使游客自觉自愿地维护景区(点)的环境及卫生,降低管理部门对景区的管理难度和成本,而且可以对游客实施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强化游客对森林生态旅游特殊利益的感知。建设高素质的森林生态旅游服务队伍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需要高水平的森林生态旅游服务,高水平的旅游服务依赖于高素质的旅游服务队伍。为此,伊春可招聘一批形象好、素质佳的旅游服务人员,聘请旅游专家或者将旅游服务人员送国内知名学府进行森林生态旅游专项培训,建立一支有着良好社交技能和专业素养的森林生态旅游服务队伍。

结语

生态旅游开发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乡村旅游;动力机制;生态旅游;农村经济

1 引 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生活的人们对田园风光的向往,寻求对大自然的真实感受,开拓了乡村旅游市场。乡村生活牵引着城市居民走出城市,走进乡村,去体验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乡村旅游的这个过程,拉近城市与乡村的距离,缓解城市居民生活、工作压力,使人们回归自然,享受乡村绿色。同时,可持续的乡村旅游开发将会促进城乡资源的合理化利用与城乡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乡村旅游也可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乡村社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共建乡村人居和谐环境。

2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

通过大量对先行研究的文献考察,国内外学者和学术机构从不同的视角,对乡村旅游做了不同的界定。较有代表性的是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其中“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营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

笔者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将乡村旅游作如下定义:在乡村地域内,利用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林水牧业生产作业、农耕或游牧文化、民俗传统、历史古迹、农家民居等资源条件,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为到访者提供观光考察、休闲娱乐、健身疗养、交流结友等体验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大众旅游的新式旅游开发活动。乡村旅游包括农业观光旅游、乡土文化旅游、乡村度假旅游以及乡村生态旅游等多方面,是一项区别于城市旅游,具有地域性、乡土性和综合性的新型旅游形式。 3 乡村旅游开发动力系统分析

乡村旅游开发不是单纯的旅游资源及接待设施的开发,而是所在地域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乡村旅游开发既不能游离于国家经济实力和政治制度等宏观环境之外,同时在微观上又要受到开发者的思维和意识的影响。

3.1 乡村旅游开发的一般动力因素

1)经济发展。乡村经济基础的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收益下滑,迫切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具有高度的产业聚合效应,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经济振兴,寻求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

2)政府推动。为了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法国、日本等西方国家政府相继制订了“休假法”、“度假区法”等法律法规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并加大对乡村旅游开发的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我国政府不断推出的振兴农村经济的“三农”政策和兴起的“建设新农村”活动等都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的发展。

3)乡村活性化与平衡年龄结构。通过完善社会福利设施、创造舒适环境与大量就业机会等旅游开发项目,既满足老年人修养生息需求,又吸引大批年轻居民留守,改善当地人口年龄结构,永保乡村发展的“动力源泉”.

  4)旅游需求多样化。旅游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供需求不平衡的矛盾,旅游业需要寻求进一步拓展市场,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5)环境保护。乡村地区特有的垄断性资源面临环境保护的压力,而乡村旅游规划开发从某种程度上促进当地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如图1所示。

3.2 乡村旅游开发动力系统模式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发现,乡村旅游开发涉及到众多宏观、微观因素,其发展的动力系统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多方主体共同驱使。众多学者对如何协调各关系主体而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其中,学者邹统钎从战略的角度提出乡村旅游地的社区主导开发CBD( Community-Based Development)模型。它包括3个方面的内涵:产业链本地化、经营者共生化和决策****化。所涉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有当地居民、外来投资企业以及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如图2所示。该模式作为一个理论框架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农村的社区居民在涉及到国土资源整备和地区经济结构布局的旅游开发事业时候,涉及社区居民的主导权以及软实力(管理能力)和硬实力(经济实力)等问题需要协调解决。一般而言,当旅游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合理,景点和旅行社合作关系密切,景点和旅游产品信息宣介成本较低,投入的回收期较短。如何协调好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各方的权益,在现有的机制上建立一个操作性强的动力因素协调系统成为该类课题进一步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4大连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动力机制构建

4.1大连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大致可概括为:村落民居旅游模式(包括以古民居、古宅为凭借进行开发,以新农村新风貌为凭借进行开发)、民俗风情旅游模式、田园生态旅游模式和综合旅游模式四种模式。

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大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是田园生态旅游。这种开发模式即以农村田园生态环境和各种农事活动为凭借和吸引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做农家事”为特色,把生态与风情结合起来,旅游与休闲结合起来,大力开发诸如竹乡游、花

乡游、渔乡游、水乡游、樵乡游、果乡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回归自然、寻找梦想的心理需求。该开发模式在大连乡村又主要表现为娱乐体验型农园和农业公园两种形式。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利用软件绘制了大连市乡村旅游地分布图,如图3所示,大连大部分县市区都有各据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区,、 总体来看,大连市的娱乐体验型田园生态旅游仍处于自发阶段,没有明确的旅游主题,也没有系统的产品设计和市场开拓计划,开发主体和经营主体多为个人或自发结成的小团体。休闲农业公园型田园生态旅游,虽然有一定的主题和活动安排,也有较具规模的事业主体,但也仍然处于一种缺乏总体规划自发形成、自主小规模运营的状态。

通过进一步考察笔者发现,现阶段大连的乡村旅游存在以下问题:乡村旅游深度开发的“机车”动力不足;乡村旅游开发理念空泛方法陈旧;没有健全乡村旅游供需销售网络;完全承包制的经营模式严重地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分布散、规模小、档次低、旅游服务质量亟待规范;旅游产品单一、缺少创新、季节性强;乡村资源利用不完全与乡村环境的破坏等。

4.2大连市乡村旅游深度开发的动力机制构建

针对基于上述的理论考察和大连市乡村旅游的实地调查而形成的大连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健全大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动力机制。 第一,健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推动机制。乡村旅游具有投资小、风险小、经营灵活、不误农时,明显的本土性,非常适合农民经营,可以看作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最佳途径之一。农村的资源优势就是以葱郁的绿色和优美的环境为依托的产业资源,而这些资源正是最为重要的旅游业资源。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而新兴的旅游产业以其高度的产业关联度和聚合作用,会不断加强对乡村其他经济成分的带动,实现农村经济的振兴。这种对以发展乡村旅游而振兴农村经济的期待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经济推动因素。

第二,乡土情粘合的开发管理团队为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提供了牵引机制。乡村旅游开发是一个对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的行为,协调各关系主体,实现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推进机构。这个机制包括:促进乡村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的旅游经营者、有能力协调代内各关系体权利的旅****a>行政管理机构和有代际公平利用意识的乡村居民。以法国和日本的开发经验而沦,成功的乡村旅游开发都是有一些认识到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并成为发起者、赞助者、投资者,热心地推进旅游发展的人,而且这些人结成组织,通过彼此相互合作,促成了当地旅游的发展。

第三,健全乡村旅游开发的吸引力机制。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而旅游资源的核心要素是吸引力要素。乡村的环境资源和产业资源的旅游价值越来越大,成为农村发展乡村旅游最大的优势。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应将新导入的旅游产业与既存产业(农林渔牧业)之间建立起互为依存的关系,协同发展。对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的开发应突出乡土性,不断提升现有资源开发,其形成步骤和运行机制包括:①居民开发构想;②专门机构的设计案;③社会组织的建议案和政府机构的宏观控制;④旅游资源开发方案;⑤旅游资源开发施工。如图4所示。

第四,网络营销的开展为乡村旅游深度开发引入了新的销售机制。旅游宣传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可瞄准市场,利用多途径、多媒体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宣传。电子时代的旅游业能够实现旅游商品信息的自由流动。过去由于旅游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平等交易现象,现在得到了较大地改善。相对于其它大众媒体,网上宣传有着节省成本,传播范围广,信息更新方便,可以时时查阅和方便调取等优点,但由于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门人员来维护,这使得很多乡村旅游经营者望而却步。如果当地能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联合体,委托某一网页开发业者就有望解决这一实际问题。 第五,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乡村旅游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保障机制。以往生产活动的过度开发容易造成资源的退化和枯竭,生态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和谐统一的生态旅游经济关系是消除生态危机的途径,是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发展旅游,使农村的旅游产业资源和自然环境得以保全和改善,从而替代了高能耗企业的引入。此外,为了维系或提高乡村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必须将旅游业的一部分收入,返还于环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