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平衡的内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平衡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平衡的内涵

生态平衡的内涵范文1

关键词:现代林业;生态平衡;生态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166

目前,加快我国林业发展的现代化建设脚步,既是实现祖国繁荣富强的重要手段,也为促进我国农林业经济进入崭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在全面了解“现代林业”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以可持续化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林业经济新结构,能够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更多开放、绿色的新思路,有效的推动了我国现代特色林业的转型与升级,对提升现代林业管理与治理能力也有积极帮助。

1 “现代林业”的内涵

现代林业是建立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上,调动社会各方资源积极投入到农林生产与运营当中,旨在实现林业产业的最大化效益,以真正满足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和谐发展成为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主旋律,当生态关系与社会关系能够和谐相处时,现代林业就真正走向了文明时代,可以从3个层次来理解现代林业的内涵: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森林是世界上覆盖面最广的陆地生态系统,要搞好林业经济,就必须要充分调动林业从业者的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提升现代化森林质量,以宝贵的森林资源为契机提升他们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在现代林业建设中要不断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现代林业是一个广阔的、开放的系统,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关系,对于林业生产来说,主要存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确保林农在提高自己经济效益的同时,避免出现一些功力化的负面问题;人林和谐,这也是现代林业建设追求的最高目标,尊重林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确保生态平衡,通过打造现代生态林业,以确保子孙能共享现代林业盛果,这成为加速我国林业科学化发展的毕经之路。

2 “现代林业”的主要特征

2.1 现代林业的生态特征

林业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建设为现代林业发展提供了主动力,保护有限的森林资源,并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营现代林业经济的根本原则,这需要根据各地森林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合理规划林业生产规模与种类,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林业发展节奏。

2.2 现代林业的经济特征

经济是林业生产的功能3大功能之一,现代林业应为人们生产与生活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是林业生产的经济功能所决定的,只有林农能获取丰富的经济收益,才能更好的推动林业向更强更大目标前进,这也是现代林业最为显著的特点。

2.3 现代林业的文化特征

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的突出表现,也是构建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特征是现代林业的显著标志。因此,客观认识林业发展规律,有效利用森林资源,是人类与社会文明进步的重大体现,以森林文化为出发点,减少各种冲突的发生,有助于人类走向更为和谐、健康的未来。

3 加速“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为了更好的迎接现代林业发展新局面,改变我国各个林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就需要从林业发展全局谋划入手,坚持经济收益与生态平衡相结合,开拓一条促进现代林业发展的高层次之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以科技创新为构建我国现代林业发展体系提供有力工具,推进我国林业生产的现代化、科技化水准,需要做好林业资源与产品的科技研发,让更多的林业科技发挥其自身强大作用,为现代林业管理与生产体系的树立更为广阔的科技远景,从而能够真正满足科技兴林的需求;促进现代林业的社会化发展进程。通过推动我国林业产业化与集约化的进程,鼓励更多的社会群体与个人参与到我国林业产业的规划与建设当中,对林业发展有更为清晰的定位,从而可以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这是做好现代林业的重要一步;实现现代林业的生态化发展。林业经济要实现绿色增长,就要兼顾林业经济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这才是现代林业的真正内涵意义,这就需要加快现代林业的生态化建设,以区域为中心着重保护森林资源,生态立林,真正发挥出生态林业的示范作用。

4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林业生产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走一条特色化的现代林业发展之路已经成为我国的立国之本。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林业生产在规模和质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只要能够坚定不移的推动林业产业化与生态化进程,赋予林业生产更多的科技感,就能够全面实现现代林业发展目标。

生态平衡的内涵范文2

【关键词】德;无为;天道;人道;生态平衡;天下大治

如何“以道佐人主”治国?郭店《老子甲》曰:“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于天下。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第6-7简)、“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亡事取天下”(第29-30简)、“居亡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17简)、“为亡为,事亡事、味亡味”(第14简)。对于“以道佐人主者”来说,要向圣人学习,“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第10-11简),要“知足”(第6简、第12简),“含德之厚”,要像无知无欲的婴儿一样。

一、老子的“德”的天道内涵

“德”是人在社会活动中的品德和操守。“德”、“行”并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1]“德”是伦理学的核心范畴。从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发展考察,有两种建构“德”(道德)理论的伦理观,一种是儒家的心性伦理观,一种是道家的天道伦理观。

孔子曰:“天下之达道五,所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之达德也。所行之者一也。”“达道者,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知,所以知此也;仁,所以体此也;勇,所以强此也。谓之达德者,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也。”[2]P28-29儒家的“道”乃“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德”乃“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道”“循其性之自然”[2]P17,“德”“行之者一也”。“知之者之所知,行之者之所行,谓达道也;…… 所以知者知也,所以行者仁也,所以至于知之成功而一者勇也。”“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2]P29知、仁、勇三者具备,便是儒家所推崇的人生最高理想准则。

郭店《老子甲》曰:“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安,王居一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2-23简)“道恒亡为”(第13简),“道恒亡名,朴虽微,天地弗敢臣。”(第18简)“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第33简)老子认为,“道恒亡为”是“道”的特质,也是社会生活的原则。“道”对天下万物,永远无所求取。“道”永远没有法子称说,其本真之匿而细微,然而,以天地之大却不敢支配它。人生天地间,应该效法“道”,对社会无私奉献,永远无所求取;应当“视素保朴,少私寡欲”,像无知无欲的婴儿一样,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亡为”(无私奉献,永远无所求取)便是道家所推崇的人生最高理想准则。

老子的“德”是得之于“道”(天道)的人生准则,是以天道(自然之道)为内涵的。天道“亡为”,人得之于“道”,则应“居亡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天道“亡为”,幽隐无形的“道”显现于万物,万物因“道”而生,“道”并不想得到什么,对万物无私奉献,永远无所求取。因此,圣人守持无为之道而事事,对百姓不是用言语进行说教,而实施以德感化使其效法。一切顺应自然,即使对百姓有所帮助,也不要以为自己出了多大的力;有所成,也不要自以为有功,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

有些人违背“亡为”的准则,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有所为而为之。这样的人(为之者)没有不失败的。有些人办一件事,不深入调查研究,单凭主观想象,如此这般地拿出一套方案,硬着头皮去实施。这样的人(执之者)没有不事与愿违的。因此,圣人“亡为”,所以事情一定会成功,“亡执”所以能把握住事情的发展变化。

圣人坚持“亡为”的准则,“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欲,欲望。不欲,没有贪欲。教,政教。不教,(对百姓)尊重而不教训。圣人以没有贪欲为其所欲,不以稀有的物品为珍贵;以不对百姓进行教训为教,使有过失的人闻过而自返。所以圣人治理天下,能顺民意使百姓自然发展,而不妄为。

有些人违背“亡为”的准则,不“知足”,甚至贪得无厌。郭店《老子甲》曰:“罪莫厚乎甚欲,咎莫憯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知足之为足,此恒足矣。”(祸殃没有比过分的欲望更厚重的。灾祸没有比无止境地贪求其所爱更惨痛的。祸害没有比不知满足更大的。自知满足的所谓“足”,这是永远的满足。)这是对“亡为”准则的正面表达。什么是“亡为”?“亡为”就是“知足”,就是没有过分的欲望(甚欲),就是没有无止境地贪求(欲得)。俗话说“知足常乐”,这就是老子的“亡为”之“德”经典概括。

儒家的心性伦理观源于“天命之性”,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3]“性,即理也”,“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2]P17人性善恶是心性伦理观的理论基石。道家的天道伦理观源于“朴”,郭店《老子甲》曰:“朴虽微,天地弗敢臣。”(第18简)老子认为“视素保朴,少私寡欲”乃治国之本。“素”,本也,性也。“朴”,真也。人的本真之性是天道伦理观的理论基石。

郭店《老子甲》曰:“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 终日乎而不忧,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第33-35简)“比於赤子”的德,是柔弱冲和之德。这种德乃人的本真之性的表现,是最可宝贵的。“和”,平和,和顺。《左传·文公十八年》孔颖达疏:“和者,体度宽简,物无乖争也。”这种任其自然之真的和顺之德是最纯粹的德。老子认为“物以和为常。”[4]认识事物的本质就是明察;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就是凶兆;内心恣逞意气就是不顺从。事物旺盛就会走向衰老,由壮而老便会失去赤子之性,没有生命力,这叫做不合乎道。从做人来讲,应具有柔弱冲和之德。这是永葆青春的最纯粹的德。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有道德的人。

二、天道无为与生态平衡

老子的“道”,“可以为天下母”,是自然发展变化的根本和依据,即所谓天道。天道乃自然之道。郭店《老子甲》曰:“万物旁作,居以须复也。天道员员,各复其根。”(第24简)这是对自然发展变化规律的概括。“旁”,普遍。“居”,通“举”,皆也,全也。“以”,有。“须”,止也。“复”,返也,意为复归。“员员”(“员”通“圆”),圆貌,似轮常转,意为周而复始。宇宙万物是一个庞大的、错综复杂的生物链,在“道”(自然发展变化的总规律)地作用下,永无休止地,平衡地发展变化。万物普遍地产生、发展,皆有终止和复归。遵循自然发展变化的总规律(“道”),周而复始,各归其根本。所谓终止和复归、周而复始、各归其根本,即:任何一个物种,前代“生命”终止,后代延续前代的“生命”(复归),虽然有物种变异,但是,宇宙生物链绝不会出现缺环。这就是现代所说的“生态平衡”。如果一个物种,前代“生命”终止,没有后代延续前代的“生命”,也就是说只有“终止”没有“复归”,违背了“周而复始、各归其根本”自然法则,宇宙生物链就会出现缺环,宇宙的“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就会出现灾害。

老子的“道恒亡为也”,是对自然之道的作用的概括。幽隐无形的“道”显现于万物,万物因“道”而生,然而“道”却默默无闻,永远无所求取,对万物奉献着自己的全部力量。“卑道之在天下,犹小谷之与江海。”山间的小水流汇入江河,再汇入大海,江河浩荡,大海澎湃,却源于山间的小水流,没有山间的小水流无以成江河,也无以成大海。山间的小水流是本,江海是末,自本而末,末而不离其本。在江河里,在大海里,山间的小水流永远默默无闻,永远无所求取。“卑道”(谦卑之道)在万物之中,犹如山间的小水流在江海里一样。这是对“道恒亡为”形象化解释。

所谓“道恒亡为”,是说“道”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全部力量,而对万物永远无所求取,在万物周而复始、各归其根本的发展变化中,除了“辅万物之自然”以外,并不要求什么“名分”、“地位”,犹如山间的小水流在江海里一样,永远无声无息。

如何保护宇宙的“生态平衡”?这是人类社会的事,自然世界不存在这个问题。对人类社会来说 ,如何保护宇宙的“生态平衡”,就是如何对待大自然的问题。郭店《老子甲》曰:“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道恒亡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忄爲 ,忄爲 而欲作,将镇之以亡名之朴。夫亦将知足,知以静,万物将自定。”(第12-14简)“辅”,佐助。“自然”,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能为”,能有所作为。“弗能为”,不要妄为。“忄爲 ” ,和 谐 。“作”,通“诈”,诈伪。“镇”,安也。人类与除人类以外的宇宙万物是共生关系,不是敌对关系,除人类之外的宇宙万物,包括天空、大地、阳光、空气、山川、湖泊、动物、植物以及所有生物,构成人类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人类社会的的发展、进步,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大自然),必然要进行改造,但这种改造只能是建设性的,不能有丝毫的破坏。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大自然)的改造,只能“辅万物之自然”(帮助万物自然发展),而“弗能为”(不要妄为)。如果能保有“道恒亡为”的这种对万物无所求取的精神,人在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就不会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就不会造成对大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人类如果不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宇宙万物就会和谐共生、平衡发展。宇宙万物在和谐共生、平衡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不平衡的状态(有诈伪),无以名状的物之真性(亡名之朴)将会使之安定。宇宙万物(除人类以外)不会有贪欲(夫亦将知足),宇宙万物在不平衡之后,自然会出现新的平衡。

老子在两三千年前关于宇宙“生态平衡”(“万物旁作,居以须复也。天道员员,各复其根。”)的论述,以及对天道无为(“道恒亡为”)的热情赞扬,是中华文明宝贵的思想财富,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伟大贡献。然而老子关于宇宙“生态平衡”的论述,长期以来并没有受到重视,“道恒亡为”也被曲解。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不肖的后代子孙,在贪欲的支配下,对大自然进行掠夺性的开发,恣意妄为,使宇宙“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在人类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的今天,在一些先进思想家、政治家的呼吁下,人们才开始重视宇宙“生态平衡”问题。保护宇宙“生态平衡”,是整个人类社会的事情,不只是某个国家、某一地区的事情,必须引起全人类的重视。现在有些国家,已制定了保护宇宙“生态平衡”的有关政策,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但这还远远不够,必修全世界所有的国家、所有的地区,所有的人都行动起来,长期地坚持,矢志不渝地奋斗,才可能使已经恶化的生存环境逐渐得到改善。

三、人道无为与天下大治

老子的“道”,是支配天下万物的原动力,“知足”、“不争”、“不欲尚盈”、“辅万物之自然”等,既是自然法则,也是社会生活的准则。对人类社会来说,这些法则或准则都是“天道无为”的体现,即“人道无为”。人道无为乃治世之道。“治”和“乱”相对,有天下大乱,必有天下大治。

天下大乱的根源是什么呢?郭店《老子甲》曰:“罪莫厚乎甚欲,咎莫憯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第5-6简)“罪”,祸殃,使社会不安定。“咎”,灾祸,使社会秩序混乱。“祸”,灾难,使社会苦难深重。“罪”、“咎”、“祸”,同义词连用,程度层层加深。“甚欲”,过分的欲望。“欲得”,无止境地求取。“不知足”,贪得无厌。郭店《老子甲》认为过分的欲望是社会不安定的根源,无止境地求取是使社会秩序混乱的根源,贪得无厌是社会苦难深重的根源。社会不安定、秩序混乱、苦难深重,必然天下大乱。

要想天下大治,必须治本。过分的欲望、无止境地求取、贪得无厌,是天下大乱的根源,但不是本。本是什么?老子认为,人为什么会有过分的欲望,为什么会无止境地求取,为什么会贪得无厌?这是因为人失去本性,是人异化的结果。要想天下大治,首先要恢复人失去的本性。道家认为人的本性是“朴”,只有“视素保朴,少私寡欲”才能治理好邦国,求得天下大治。“视素保朴”,“视”,活也。“素”,本也。“保”,通“褒”,大也。“朴”,物之本真之性。所谓“视素保朴”就是活其本性以大其真。活其本性以大其真,以求得人之本性的复归。人之本性复归的意义在于怀藏柔弱冲和之德。怀藏柔弱冲和之德的人,是最高尚的人,是最纯粹的人。怀藏柔弱冲和之德的人,就是达到“无为”(“知足”、“不争”、“不欲尚盈”、“辅万物之自然”)境界的人,就是道家的“圣人”,或“真人”。“少私寡欲”,“少”,轻视。“私”,利己谓之私。“少私”,轻视利己谓之私,正面表述就是“毫不利己”。“寡”,减少。“寡欲”,与甚欲相对,正面表述就是“反对贪欲”。“少私寡欲”是针对造成天下大乱的甚欲、欲得和不知足而言的。所谓“少私寡欲”就是轻视利己之私反对贪欲。轻视利己之私、反对贪欲,以遏制贪欲横流。

“视素保朴,少私寡欲”是春秋道家的治国方略,“人道无为”是春秋道家保证“视素保朴,少私寡欲”治国方略得以实行的思想路线。春秋道家还在“人道无为”(道家的“德”)思想指导下提出了求得天下大治的方针,这个方针就是“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亡事取天下”。“正”,不偏邪,指不偏邪的正道。“奇”,出人意料,指出奇制胜的战略战术。“事”,谓征伐。“亡事”,即“无事”,没有战事。“邦”,诸侯封国。“天下”,指中国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和人民。春秋道家的所谓“不偏邪的正道”就是“无为”之道,就是“视素保朴,少私寡欲”之道。用这样的正道才能治理好邦国,治理好邦国才能治理好天下。春秋道家提出所谓“出奇制胜的战略战术”并不是为了攻伐,而是为了防卫。“用兵”是为了保卫邦国的治理成果。“以兵强于天下”不是“以道佐人主者”之所为。春秋道家的所谓“没有战事”,就是“不欲以兵强于天下”之意。“以亡事取天下”,意思是说,只有使老百姓安居乐业不受战事的祸害,老百姓才能拥护你,你才能取天下。

天下大治要人来治,春秋道家把大治天下的希望寄托在侯王身上,希望侯王以圣人为榜样,保有“道”的永远无所求取的精神,“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为亡为,事亡事,味亡味”,最后能“以亡事取天下”。春秋道家认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恶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美”和“善”都是不可穷尽的,侯王一定要像圣人一样“居亡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断提高自身的“美”、“善”修养,实现天下大治。春秋道家的所谓“美”,就是“知足”、“不争”、“不欲尚盈”、“辅万物之自然”等美德;所谓“恶”,就是“甚欲”、“欲得”、“不知足”等恶行。所谓“善”,就是做保有“道”的永远无所求取精神的善人;所谓“不善”就是不做有“过分的欲望”、“无止境地求取”、“贪得无厌”的恶人。“美”与“恶” (丑,不美)、“善”与“不善”(恶)是对立的存在,在一个人身上,不是此长彼消,就是此消彼长。当人们不满足于自己的“美”、“善”行为的时候,“恶”(丑,不美)、“不善”(恶)的行为就会受到遏制;当人们满足于自己的“美”、“善”行为的时候(“皆知美之为美”、“皆知善”)的时候,“恶”、“不善”的行为就开始了(“恶已”、“不善已”)。这意思就是说,天下人应该永久保有“知足”、“不争”、“不欲尚盈”、“辅万物之自然”等美德,永久保有“道”的永远无所求取精神,切忌“甚欲”、“欲得”、“不知足”等恶行,不做有“过分的欲望”、“无止境地求取”、“贪得无厌”的恶人。只有自觉地保有“知足”、“不争”、“不欲尚盈”、“辅万物之自然”等美德,自觉地做保有“道”的永远无所求取精神的善人,才能自觉地反对“甚欲”、“欲得”、“不知足”等恶行,反对有“过分的欲望”、“无止境地求取”、“贪得无厌”的恶人。如果天下人都如此,天下必然大治。

[参考文献]

[1]周礼.地官.师氏[M]“以三德教国子”郑玄注.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生态平衡的内涵范文3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新形势

林业生态系统,是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采用生态学和控制理论组合成的人工生态系统技术。是一种维持小部分区域生态系统平衡的技术。目前我国的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所以我国目前的政策都是以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为主调。因此,维持林业生态系统平衡,是保护和改善自然资源的最好办法,同时,也可以为社会带来经济上的收益,改善人类的生活水平和自然环境,所以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十分重要。

一、建设林业生态工程的必要性和意义

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发展以及科学技术,都是从生态环境中索取的原材料,因此经济和技术越发达的地方,环境破坏的越严重。但是因为拥有了先进的技术,就可以创造一个稳定的,绿色环保的生态系统工程,尤其是以草木植物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工程建设,是需要结合生态学,林学以及生态系统控制等专业知识的,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是为了保护和重建生态系统奠定基础。只有小范围的林业生态工程能够建设成功,并且真正的达到了保护环境,绿化工程的要求,才能进一步的推行到林业工程和人类相结合的绿色生态工程中,最终让人类生活在污染少的,绿色的环境中。所以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是十分有必要的,并且林业生态工程对人类生存的意义也是巨大的。

二、新形势下的林业生态工程的内涵

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在新形势下,内涵发生了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所需求的物质是从自然中获取的,因此在发展经济,建设新型社会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是很大的。为了人类能够生存下去,为了子孙后代的健康和生存,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就是为了保证自然资源不枯竭,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尤其是经济发展得到长足发展,林业的开发和保护也得到了实现,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得到经济收益,改变了林业落后的局面。林业生态建设跨越式的发展,让林业生态建设保护和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三、林业生态工程实施现状

林业建设从生产木材为重心转变到生态建设为中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过去以发展经济为主,到现在发展建设保护环境为核心的林业工程,都是社会所需要的。目前的林业生态建设,更加科学、系统、全面。我国之前实施的退耕还林政策,防沙治沙政策等,都是为了建设新型的林业生态工程。合理配置林业资源利用率,更有利于利用林业资源获得经济收益,也更容易保证林业的生态完整。

四、新形势下加快林业工程的办法

(一)加快封山育林。由于山林破坏过于严重,造成生态系统的不平衡,所以为了重建林业生态平衡系统,就需要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封山育林,不允许私自放牧和砍伐,让山林自然生长,自然恢复到林业生态平衡状态。要在封山育林处制作警示牌,并制定相关的惩罚机制,引导百姓自觉遵守封山育林的要求。

(二)坚持高标准严管理,保证树木成活率。树木成活的几率是可以人为控制的,选择树苗质量好,信誉度高的培育树木的团队。在树苗质量好的情况下,成活率的提升就和培育树木的团队有直接的关系。和施工队签订合同,责任明确到位,要求施工队对树木每天的查看次数和浇水次数要有一定的规则。

(三)加强组织领导力度。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是国家督促的项目,因此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力度,监管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要严格查办拖延工程建设的个人和政府,积极相应国家号召,落实任务到每一个人的身上。

(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经济效益两手抓。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一方面是为了保护环境,另一方面是为了经济的发展。只有自然资源达到可持续发展,才能不断的为人类的生活创造价值。所以为了经济的发展和保护环境,对于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一定要根据本地特色,打造新的生态林,合理扩大林业树木种类,为林业发展拓宽道路。

结束语: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可以改善人类居住的环境,为社会带来经济收益,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林业生态系统虽然是一小部分的生态系统平衡,但主体还是木本植物。而林业生态系统成功的建设循环,也为改善整个地球环境生态系统作出了贡献,有助于调节气候。尤其面对当今的新形势,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更加的有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提高生态质量,保证生态平衡,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发展是社会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生态平衡的内涵范文4

关键词:林业生态;林政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171

当今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资源环境的保护以及生态平衡的维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应当加大对林业生态建设和林政资源管理的分析和研究。

1 林政资源管理的基本内涵及其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分析

1.1 林政资源管理的基本内涵

林木管理、林地管理和林权管理是我国林政资源管理的3个关键点。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林政资源管理就是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令,综合运用各种资源保护手段,对我国的林木、林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林权的使用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和管理。对于林木方面的管理,需要加强力度,坚持以《森林法》为管理的基础,实施科学经营,并对管理措施进行细化,从而提高林木经营管理水平;科学规范林地管理。作为林木的主要载体,林地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建设林业生态的物质基础。因此加强对林地的科学规范和管理,对于林木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维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林政资源管理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

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资源不仅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物品提供物质基础,而且还能够起到稳定和平衡生态系统,促进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因此,保护林业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就是对人类本身的自我保护。而林政资源管理的目标就是保护林业资源,并合理统筹和规划林业资源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根据我国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林政管理管理机构对林业资源的采伐、保护、运输以及销售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计划、监督和引导,这就是林政管理的主要工作。所以,在林业生态建设方面,我国林政资源管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够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能够达到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目的。

2 优化林政资源管理实现林业生态建设

2.1 积极引进并应用先进的管理装备和技术

随着林业建设以及林业改革的发展和逐步加深,国家和社会对于林业决策以及林业权利运行的要求越来越高,其科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的运行,需要依靠先进的管理装备和技术。要想建设现代化的生态林业,就必须应用现代化技术装备,提高林政管理工作的能力。结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等,构建能够更好为林业生态服务的林政资源管理方式。

2.2 对林业管理机构进行不断完善,并建设一支高效管理队伍

相关部门可以建立林业基层工作站,对林业管理机构进行不断完善。林业基层管理工作站要充分进行林政执法,组织林业生产,并对国家相关政策进行积极宣传,从而发挥出资源保护和科技推广的职能;建立健全林业资源监督和流动巡查机制,实现林业基层工作站的有效监督,并促进其积极发挥林业资源保护功能。还要建立一支林业资源管理执法队伍,并加强对基层执法队伍的建设,从而打造一支能够踏实工作、遵纪守法且具备良好业务技术的高水平管理队伍。

2.3 建立健全有关林业方面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在林业资源法制建设方面仍然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例如在林权管理方面的法制建设,在我国仍然处于一种空白状态,这就不利于对林业资源的管理,其管理的执行也会收到限制。因此,必须要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林政资源管理法制体系,促进林政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林业资源管理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对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就能够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法律基础,也有利于我国现代林业资源管理法制化、制度化的规范化的实现。

3 结束语

在林业生态建设方面,我国林政资源管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加强对林政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积极引进并应用先进的管理装备和技术、对林业管理机构进行不断完善,并建设一支高效管理队伍、建立健全有关林业方面的法律法规,从而实现现代化林业生态建设,维持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的内涵范文5

【关键词】城市环境问题;生态园林;概念和内涵;理论和方法;类型

记得在美国大片《后天》中,描写了一场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大自然对人们生活造成严重破坏的“事故”,而2005年的印度洋海啸则似乎是真实《后天》的翻版,肆虐的海啸转眼间冲垮了海滩旁边稀疏的防护林,进入到城市里面,只有在这一刻,人们才真正感觉到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多么微不足道,而这一切灾难的产生,人们自身又怎能逃脱干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作为物质的积累,文化的结晶,其规模也迅速扩大。相应地出现了空气污染、水体污染、热岛效应等不利于人们生存的诸多因素。

1.当前城市环境问题

1.1城市气候

由于城市下垫面多数是水泥或沥青铺装的街道广场和由疏密相间的高低错落的建筑群形成的屋顶和墙面,以及城市雾障而使热量不易扩散等,形成城市气候有以下特点:气温较高,空气温度低并多雾,云多、降雨多,形成城市风,太阳辐射强度减弱,日照持续时间减少。

1.1.1大气污染

二氧化碳的含量,由一般平均含量0.03%(按体积)增加到0.05%-0.07%,局部地区可高达0.2%;有毒气体也大量增加,光化学污染:臭氧、二氧化氮、乙醛、过氧酰基硝酸酯等影响严重;粉尘及有毒的重金属颗粒,如铅、锡、铬、砷、汞等以及一些放射性物质都有所增加。由于城市中的微尘、煤烟微粒以及各种有害气体,有许多是吸湿性核或冻结核,使水汽凝结形成城市雾障。

1.1.2热岛效应

城市下垫面多数是水泥或沥青铺装的街道广场和由疏密相间的高低错落的建筑群形成的屋顶和墙面,人为的建筑物面积占绝对优势,植被相对较少,消耗于蒸腾的热量少;城市上空污染物质多,产生了保温作用,增加了大气逆辐射;市区风速较弱,热量的水平输送少;同时城市下垫面的热容量也较大,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城市内部的气温常比周围高0.5-2摄氏度,湿度低、地表辐射少、风速小,从而出现热岛效应。

1.1.3城市风

“狭管效应”使风速增大,建筑物阻挡,摩擦减弱风力、改变风向。

1.2城市的水和土壤

1.2.1城市的水

随着城市工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剧增,城市所排放的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城市地面径流,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当大量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其含量超过了自净能力,使水质、物理、化学、生物群落变化,降低使用功能和价值。河水水质和地下水水质变坏,尤其是饮用水水质下降,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

1.2.2城市的土壤

由于城市建设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改变了土壤原来的结构,使土壤一般缺乏完整的发育层次,在此环境中的树木生长不良,易发生风倒。许多园林树木地下根系发育不均,地上茎干易弯曲不直,高、径生长缓慢,甚至容易表现枯黄、早衰,开花结实较少等现象。用以栽培花卉,表现为黄瘦,生长不良,另外还有以下土壤污染物:有机物质,氮、磷化肥,重金属,放射性元素,污泥、矿渣、粉煤灰,有害的微生物等都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严重的损害。

1.3环境噪声

随着城市工业,交通运输业等的飞速发展,城市噪声来源增多,噪声分贝增大。

2.生态设计理念的内涵

生态设计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如互惠共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竞争,化学互感作用等)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空间、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生态园林的科学内涵在于:(1)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2)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化率,调节小气候,吸收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涵养水源,增加空气湿度,衰减噪声,调节生态平衡;(3)美化景观、在绿色环境中提高艺术水平,提高游览观赏价值,提高社会公益效益,提高保健休养功能,为人们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游憩、娱乐需要和人们生存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

3.生态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3.1生态园林中的生态学原理

3.1.1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合理布局园林绿地系统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含意是指处于顶极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此时系统内的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与协调,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

3.1.2遵从“生态位”原则,搞好植物配置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配,实际上取决于生态位的配置,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地系统景观审美价值的高低和综合功能的发挥。

3.2城市生态绿化的思路和措施

生态平衡的内涵范文6

【关键词】 人本主义生态价值观;云南少数民族;生态观

一、引言

我国“十”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了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解决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要着力于“人-社会-自然”协同发展,树立保护自然、珍爱生命、保持生态平衡的观念。

云南地处我国边陲,少数民族聚居地自然环境复杂、呈现出生态环境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特点。各少数民族在认识自然规律,顺应和改造自然环境活动中,始终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廖国强等(2006)认为,云南少数民族、风俗、禁忌习俗等影响着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态观念和行为。云南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他们敬畏自然,在大自然中获取生存的基本条件;他们遵循自然规律,适度索取自然资源。然而,有些人只看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忽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片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分离对立,强调社会生产中的经济发展,加深了他们与自然紧张的关系,使“生态”与“价值观”不断交融,从而形成了“人本主义生态价值观”的观察视域。

二、人本主义生态价值观基本内涵

人本主义生态价值观是“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价值观。这里的生态价值观体现了人的生存与发展,从人本主义的立场出发,研究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价值关系。人本主义生态价值观中所谓的人本并不是从个人主义出发的,它强调的是人类整体利益的人本,以及考虑子孙后代长远利益的人本。

人本主义生态价值观主张和谐和辩证统一,即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人们在生产实践中追求的是物质的丰富和经济总量的增长,但也不能忽略社会和人的发展,人、自然和社会是辩证统一、相互作用、协同推进的关系。因此,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我们既不强调“自然中心主义”也不发扬“人类中心主义”。通过协调发展“人-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人本主义生态价值观视域下云南少数民族生态观与生态环保

云南少数民族生态观主要体现在原始、风俗禁忌、少数民族民间规约和民间文学等方面。这些都极大地影响着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遵循着约定俗成的生态自然观,在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同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取向,使得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和延续。

作为云南少数民族原始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自然崇拜是对山、水、动植物、图腾等自然元素的崇拜。当地少数民族把这些元素加以神话和人格话,从而对生态环境自觉、自愿地加以保护和维护,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利弊关系。云南的藏族、哈尼族、布朗等民族对神山充满敬意和崇拜。藏族人民对神山的朝拜已经成为全民的宗教活动,很多藏民围山叩拜,在高大险峻的山上会看到很多信徒进行一步一叩、五体投地的叩拜活动。位于云南哀牢山和无量山地段的壮观的哈尼梯田就是当地民族敬拜神山、顺应自然的具体表现,与哈尼族对森林、对水充满着敬意和爱意是分不开。这些行为都是当地少数民族对自然界的敬畏,这些地区的水土保持等生态环境得到完整的保护和传承,不仅维护了当地生态平衡,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云南彝族、佤族、傈僳族、傣族等少数民族对动植物的崇拜也使这些民族地区保持着原始自然风貌,为生态保护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很多少数民族村寨附近都有“密枝林”、“祠堂林”,当地民族把他们视为神林,神圣不可侵犯,禁止乱砍乱伐;傣族对孔雀和大象的崇拜,佤族对牛的崇拜、彝族对狗的崇拜等等,有效地保护了云南生物多样性。图腾崇拜源于原始,是祖先对诸如动植物或其他东西有着亲缘关系而规定给予保护的标志,通常作为一个部落或族群崇拜的象征。云南少数民族图腾崇拜“在客观上具有一种以神灵的名义积极主动对崇拜物进行生态保护的行为。”(何星亮,2004)这就避免了森林里的乱砍乱伐、大肆猎捕动物的行为,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云南少数民族对山水、动植物、生活方式等存在着诸多的禁忌,这些禁忌对生态的保护有着重要的价值。为维系云南生态平衡和促进生物多样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傣族的“龙山林”文化;傈僳族和哈尼人的动物图腾;以及德昂族将茶叶、葫芦作为自己的图腾,普米族把草作为图腾,拉祜族的葫芦传说等都体现了人民丰衣足食的渴望。此外,云南少数民族的民间规约对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也起着一定的保护作用。傣族的“布双郎”;苗族的“榔规”;侗族的“款约”;壮族的“都老制”等约定都涉及到了生态资源的保护,这些反映云南少数民族朴素的生态观,对保护山林,水源,动植物等生态资源,避免乱砍乱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具有强制约束作用。

四、结语

人本主义生态价值观主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辩证统一。云南各少数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实践中,不仅要追求丰富的物质需求,获得自身的幸福生活,还要遵循自己的,遵守民族民间规约,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在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自觉性。挖掘和传承少数民族生态价值观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为民族地区和谐发展,促进和落实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廖国强,何明,袁国友.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2] 何星亮.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48-56.

[3] 段全武,龙庆华.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中环境保护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1(7)50-51.

[4] 袁国友.少数民族文化的生态环保意义:若干实例与分析[J].学术探索,2005(2)105-111.

[5] 解鲁云.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少数民族生态观研究综述[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56-160.

[6] 王辉.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价值探析[D].太原:江西师范大学,2007.

[7] 柳诗丹.生态视角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5.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