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物联网分析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物联网分析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物联网分析报告

农业物联网分析报告范文1

在半年报披露中,平安银行仍是历年中最早一批公布的银行,整体财务数据表现不错。

2016年上半年,面对复杂的经济、经营形势,平安银行深化战略转型,探索新常态下银行经营之道,推进实施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的战略转型,努力打造“精品金融、智慧金融和生态金融”三张名片,并在新三年规划中提出全力推进“C+SIE+R”的全产业链金融战略。

各项业务均衡增长,盈利质量提高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L”型发展阶段,银行业的利润增速出现断崖式下跌。申万宏源的研究报告预测,上市银行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仅为1.8%,较一季度业绩增速下降1.0%。

尽管行业整体面临较大挑战,平安银行在行长邵平提出的“提质增效”为中心的战略转型推动下,仍实现了规模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效率不断提升,整体业绩保持稳健增长。

截至6月30日,该行总资产达到2.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72%;营业收入548亿元,同比增长17.59%;拨备前营业利润361亿元,同比增长28.26%。在计提拨备200亿元的情况下,仍实现净利润122.92亿元,同比增长6.1%。招商证券分析报告认为,尽管利润增长放缓,但大幅计提拨备夯实拨备后利润增长更为真实。

存款方面,该行上半年吸收存款1.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5%;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含贴现)1.3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67%;上半年计息负债平均成本2.23%,同比下降0.93个百分点,净利差、净息差同比分别提升0.1、0.08个百分点至2.67%、2.79%。

在中间业务收入方面,该行上半年实现非利息净收入185.73亿元,同比增幅20.16%;非利息净收入占比为33.91%,同比提升0.72个百分点,环比一季度提升0.73个百分点。申万宏源分析师认为,公司持续调整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提高,成本收入比改善,业绩增长驱动力较为均衡。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该行投产效率持续优化,今年上半年成本收入比28.8%,同比下降3.42个百分点,较2015年度下降2.51个百分点。

打造三张名片,专业化经营成效显著

今年初,平安银行提出“一个中心、两大任务、三张名片”的战略转型,即以“提质增效”为中心,推动分行转型与深化事业部改革,打造“精品金融、智慧金融、生态金融”三张名片。

半年以来,该行各项业务取得良好成效。地产、能源矿产、交通、现代物流、现代农业、医疗健康文化旅游六个行业事业部实现存款余额2301.62亿元,贷款余额3007.47亿元,管理资产余额6909.96亿元,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0.77亿元,拨备前利润65.86亿元。

联网金融方面,上半年,该行公司网络金融的交易量达6922亿元,同比增长100%。该行“橙e网”6月末注册客户达228万户,较年初增幅40%;“行E通”交易量超2万亿元,合作客户1111家;“平安橙子”用户774万户,较年初增长52.74%;“口袋银行”累计用户数1286万户。

物联网金融方面,储备的大型仓库、港口和核心生产企业等的合作项目已覆盖全国大宗商品主要枢纽,重点物联网仓库改造陆续完成验收,授信储备同步跟进,物联网金融系统一期现货融资模块整体投产上线。

平安银行综合金融服务也取得良好成效。其中,对公综拓存款日均499.6亿元,较上年全年增幅62%;其他综合金融业绩继续保持增长。截至6月30日,综拓渠道新增迁徙客户50万,财富客户较年初增加1.14万户,客户资产增加238亿元。

此外,该行上半年成功落地境外私有化退市融资贷款、海外并购融资贷款、海外银团贷款、境外发行企业债券认购等一批重点项目。

资产质量可控,

未来聚创新模式

经济结构的调整也给银行资产质量带来挑战。截至6月30日,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1.56%,较年初上升0.11个百分点,但仍低于银监会近日披露的商业银行的1.81%。

农业物联网分析报告范文2

关键词:冷链物流商品;物流管理;“互联网+”冷链物流;管理

引言

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生活消费方式变化、对食品安全重视、物流企业规模化经营,冷链物流快速发展,但是冷链物流仍是物流行业的“老大难”,对冷链技术、运输实力、运输效率要求极高。冷链物流是垂直细分行业,控制温度、降低成本、信息技术创新与监管到位是冷链物流管理的核心和难点,这也使得冷链物流相对其他行业对物流管理依赖性更强。“互联网+”冷链物流管理将互联网介入物流管理,采用云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解决冷链物流问题,将这一领域创新、升级为行业生态链条上最具有价值的一环,带来冷链行业全新的革命。

1.“互联网+”冷链物流的概念

冷链物流是指从初始供应商提供冷链商品,中间经历了采购、运输、配送三个环节,最后到达消费者的供应链系统。冷链物流商品主要有:初级农产品(果蔬、禽肉、蛋、水产品,冷冻食品)、加工食品(速冻食品如冷冻禽肉等包装食品、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原料等)和特殊商品(药品等)。不同于传统常温保存的物流,冷链商品易腐烂变质,冷链物流货损高、成本高、管理监管难,这就要求从生产到流通都要精确低温调整控制,保证商品质量,低损耗、少污染,因此冷链物流具有高水平、高投入、高效率“三高”特征。高水平是指对冷链技术要求高;高投入是指对资本、设施设备要求高,高成本投入是保证冷链物流的基本条件;高效率是指有效衔接、整合冷链,快速稳定实现消费。冷链物流管理是把冷链物流的上游(采购环节)、中间(运输环节)和下游(配送环节)各个环节紧密对接和整合,形成供应链体系(图1)。如果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上游冷链商品采购环境和物流运输疏于管理,整个流程信息不畅,信任缺失,反应迟钝,下游销售终端的消费者无法有效参与。一旦某个环节出现“断链”,都可能导致高昂成本。“互联网+”冷链物流是以消费者需求为经营导向,生产地通过互联网终端将冷链商品的相关信息录入形成相关文件,提供给供应商。供应商采集冷链上的各种商品信息,包括:冷链商品数量、成长或生产记录、成熟或者完成时间、产地地址、货主、货主联系方式等,供应商获取相应信息并经过筛选加工处理后,将它输入至互联网电商平台,客户根据自己需求在互联网电商平台搜索、筛选所需商品信息,然后向对应的冷链商家发出需求订单,供应商将根据获得的需求信息去生产地采购产品,产品集中、初加工处理后,供应商和采购商的信息需要及时互通,促进供需双方达成交易。“互联网+”冷链物流管理是整合“线上线下”管理,即线下的冷链物流管理同线上的互联网电商平台相结合,对冷链物流管理信息集中整合,提高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信息传递速度,连接与协同运输链条上各方利益,形成专业化物流解决方案.

2、我国“互联网+”冷链物流现状

据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的2015年中国数字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食品网购需求量大幅增长,其中购买最频繁的是常温和生鲜食品,购买频次34次/年,远高于服饰类22次/年。中国报告网显示,2011-2015年我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分别为10.5亿元、40.5亿元、130.2亿元、289.8亿元、542.0亿元,环比增长率分别为150.0%、285.7%、221.5%、122.6%、87.0%,我国冷链物流市场快速发展(图2)。根据宇博智业的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预测,未来我国冷链设备需求年均增长15-20%。智研咨询的《2016-2022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研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预计2017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规模将达到19515万吨,2017-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5.02%,2021年需求规模将达到47672万吨。“互联网+”冷链物流管理促进生产商与客户交流,弥补了供应商和采购商之间信息不对称,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盈利能力。山东省搭建能覆盖全省物流企业云平台,企业在平台上免费注册,实现省平台、合作企业之间的业务数据信息共享,但这只是区域性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由于我国“互联网+”冷链物流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实力薄弱、经销规模小,服务标准不统一,难以实现综合性、全过程、集成化的网络物流服务体系,提供的综合性全程服务不到总体需求的5%。2015年末,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网购苹果进行了抽样调查,从20家网站随机购买39斤样品,经检测39斤苹果中11件不符合标准,不符合率为28.2%。可见我国“互联网+”冷链物流企业尚处于初级阶段,很难保质保鲜的将冷链商品配送到消费者,实现“互联网+”冷链物流行业的规模经济与专业化发展。

3、我国“互联网+”冷链物流存在问题与难点

3.1政府重视不够

政府关注度不足,国家投入小,致使我国“互联网+”冷链物流全程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等缺乏资金,创新条件不足,技术落后,电子数据交换、远程控制平台、自动识别射频技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项目化管理软件、云物流等冷链技术没有普及应用,信息化设备配备较低。

3.2供应商与采购商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漏洞

信息不对称、信息漏洞是导致冷链物流管理成本高的首要因素。美国农业部与国家农业书馆联合开发的AGNET是全球最大的农业互联网系统,覆盖美国、加拿大等9个国家,连通美国农业部、州农业署、大学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实现冷链上下游互联网信息共享,促进了美国农业经济发展。而我国冷链物流管理供应商与采购商不重视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搜索、筛选所需商品信息,基本靠物流经理协调、管理数条运输线路,电话、邮件是货物在途的主要追踪方式,商品质量、温度等信息内容少,时滞效应造成供应商与采购商之间信息不对称。同时供应商采集各种采购商发出的商品需求信息,存在信息漏洞。采购商发出的采购信息不能被供应商及时获取而产生时间成本。

3.3流通环节冗长、运输成本高

运输成本高是制约冷链物流管理的关键。“互联网+”冷链物流的主体是冷链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从生产者通过批发商或者直销,将产品配送至超市连锁店、中小商店、餐饮企业等,直接到达消费者,流通环节少、效率高,一体化程度高(图3)。英国C.R.England运输公司拥有先进辅助设备,包括电子数据交换、卡车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电脑及远程控制平台、项目化管理软件及自主开发的TENFOLD编程语言软件,为每个车辆配备全球定位系统、网络跟踪设备和网络账单功能,按照客户指定时间送抵,提高公司营运效率,规避因不能按时送递货物承担赔偿风险。而我国冷链供应链传导机制从生产商获取采购信息到消费者消费,中间经历五到六个环节,冗长、复杂的冷链环节增加装卸成本、运输成本,增加人、财、物的损耗。又由于跨区域的长途运输条件限制,冷链商品的特殊性导致中转或延长销售的时间极短,只能近距离销售,部分冷链商品不得不处理掉,造成了物资成本提高。

3.4配送效率低,控制协调难度大

由于信息化软件应用不广泛,配送管理依赖人力控制、协调各个业务流程,受主观因素产生的不确定性影响,使得配送过程更为复杂,引起物流监管成本高、监管难度大和监管不到位,出现受控性薄弱,处理问题时效性差,不能及时有效地完成配送。同时,配送路线过于辗转、配送方式不合理造成大量隐性费用。从配送中心到销售商,冷链物流采用多种混合冷链商品使用一辆车到多家店的配送方式,增加了冷链商品的在途时间,延长到货时间。如在途温度较高,温控不当,会损毁商品质量,加快腐烂变质,也增加了不必要的开支,比如燃油费用和维修费用等。

3.5温控监管难

在途温度实时监控难,导致高额成本。若途中出现温控问题,难以及时止损,大多数发现时已是究责阶段,给运输各方带来纠纷隐患。温度监控对于冷链商品至关重要,把控冷藏温度主要依托商品的生产地、运输、仓储、外界监管四个环节。一是生产地需要及时控制和监管冷链商品温度。在生产地对冷链商品添加标签,及时预冷,保质时间是阻碍冷链物流管理的一大因素。二是运输过程要保证车厢温度的监管和调控。运输车辆的位置、车厢的温度信息和商品的信息要及时传递。美国、加拿大广泛使用三段式冷藏运输车,具有自动温度检测、相关温控设备与记录、强制供电驱动、卫星追踪与监控的功能等。而我国GPS定位装置安装费用较高,运输车辆的位置难以有效确定,运输途中车厢的温度信息难以及时传递给供应商,使得客户对商品的运输信息和商品质量不能及时跟踪,造成信用缺失。三是仓储技术落后,跟进获取冷藏车和仓库信息增加大量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德国采用自动化冷库技术,包括储藏技术自动化、高密度动力存储HDDS、电子数据交换及仓库管理系统WMS,其储藏保鲜期比普通冷藏延长1~2倍。气调冷藏是最先进、可应用的果蔬农产品储藏技术,德国使用气调冷藏技术保存苹果的比率达到苹果总量的50%~70%。四是外界监管力度不够。造成冷链物流管理“老大难”的外部因素是冷链物流管理信息不透明。冷链商品的属性以及整个流通过程的信息不透明,消费者不能有效参与全程的温控监管过程,对冷链商品的安全保险性无法确认,致使消费者对冷链商品的安全保鲜信任缺失,后续消费很难持续。

3.6管理人才缺乏

互联网与冷链物流管理技术结合、创新、应用是开展“互联网+”冷链物流的重要保障。我国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采用学徒方式,缺乏“互联网+”冷链物流技术专业系统培训,缺乏掌握新兴物流信息技术,具备数据挖掘与物流系统优化决策能力的管理人才,很难实现信息化管理,物流技术创新。尤其是“一带一路”建设进入2.0时代,我国更缺乏将互联网与冷链物流管理技术结合的复合型国际人才。

4、解决“互联网+”冷链物流管理问题、难点的对策

4.1以立法形式制定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

首先,政府应制定冷链物流宏观政策,指导其发展。如日本制定《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物流效率化法》等。其次,实施专业市场准入制度和认证体系制度,促使冷链物流向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如加拿大农业规范(GoodAgriculturalPractices,GAP)、兽医规范(GoodVeterinarianPractice,GVP)、生产规范(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GMP)、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ISO)、食品安全监管局制定的食品安全监督计划,采用危害分析邻界控制点分析体系(HazardAnalysisCriticalControlPoint,HACCP)等。最后,建设冷链物流运输过程的标准体系,完善物流全程管理,规范上下游衔接,促进我国冷链物流业向规范化、产业化发展。如美国政府强制性规定:鸡蛋在生产后36个小时内必须冷藏,储存和运输期间的温度保持在7℃、A级奶制品储存温度不得高于7℃等。

4.2政府应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机制和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的机制,为“互联网+”与冷链物流管理的结合提供资金支持,以贴息贷款等方式减轻企业前期建设冷库、购买冷藏车辆、专用冷藏车与货架及精密检测仪器等的资金投入负担。加强冷冻运输工具资金的投入,加强冷冻运输工具的开发生产,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

4.3建立全国性的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信息传递便捷性带来区域弱化,借鉴山东省搭建能覆盖全省物流企业云平台,建立全国性的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企业在平台上免费注册,实现全国平台、合作企业之间的业务数据信息共享;开发管理软件,健全客户服务、市场供求、库储、运输、交易等信息收集、处理和的软件系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提高冷链物流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缩减人、财、物成本。

4.4提升互联网技术,降低运输高成本

互联网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为冷链物流体系搭建被互联网覆盖的供应链网络,将运输链上各方利益紧密相连,同时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还可以统一计划和分派运输订单,实现即时追踪,让冷链运输高效可控,降低冷链物流运输的高成本。互联网技术包括供应链管理系统、智能运输系统、自动识别射频技术(RFID)等。供应链管理系统是指为了应对冷链反应不足、信息漏洞而产生的能够降低冷链运输成本,并将冷链有效衔接的管理系统,解决环节冗长问题,有效缩短冷链运行时间。智能运输系统是指为了解决冷链商品在运输途中存在的信息不足、道路迷失等问题,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程序运算,有效整合车辆和用户信息,利用全球定位导航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NSS)道路地图规划路线等,从而减少运输成本的运输系统。自动识别射频技术是指为了降低运输过程中温控风险导致运输成本的一项技术,明确信息追溯问题和责任界定问题。另外,ERP系统、管理信息系统MIS等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运输的低成本,提高“互联网+”冷链物流管理效率。

4.5利用互联网实现协调优化配送

一是利用互联网改变配送方式。把一辆车到多个店面,转变为多辆车到多个店面的配送方式。二是通过互联网整合店面的最近区域配送中心,配送路线,降低辗转成本,使冷链商品在最短时间内到达销售者手中。三利用互联网进行针对性的监控,实时采集配送信息,增强物流执行的控制力,及时决策、处理相关问题,最大化实现协调优化,减少主观决策。

4.6利用互联网实现综合性、全过程监管

“互联网+”冷链物流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冷链物流管理的监管问题。首先,在上游环节,在生产地给冷链商品附上条形码等电子标签,因为电子标签携带着冷链商品各种相关信息,包括冷链商品产地,适宜的温控等。在初始预冷环节,预冷设备可以利用互联网自动读取商品信息,根据其具体的适宜温度进行预冷操作。经过预冷阶段后,冷链商品被转到冷藏车,同时冷藏车能够自动识别商品品类并进行自动调节车厢温度。然后,车载终端获取商品信息和车厢温度信息,并上传到物流公司和互联网平台,通过对二者信息的匹配处理,判定货物的温度环境是否达到标准,从而实现物流公司对车辆信息的监控。物流公司也可以给消费者提供实时商品温度信息查询服务,使消费者即时了解冷链商品安全保鲜性,实现综合性、全过程监管。

4.7加大企业和高校冷链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

培养“互联网+”物流企业管理人员掌握新兴物流信息技术,具备数据挖掘与物流系统优化决策能力,提高管理精细化和协同水平,实现物流产业各个环节信息共享和协同运作。另外,培养“互联网+”物流企业管理人员具有国际观和服务观,拥有国际物流系统化运作专业知识,包括海外物流、跨境物流、国际贸易以及海外市场法律、仓储管理模式应用等,提升资源管控和利用率,将客户企业全球外包和内向物流模块,与本土仓储和配送系统整合,实现供应链上游端和下游端衔接,高效配置资源。

5、小结

随着生活消费方式变化,人们对冷链物流商品需求激增,我国冷链物流市场快速发展,但是我国“互联网+”冷链物流企业尚处于初级阶段,很难保质保鲜的将冷链商品配送到消费者。“互联网+”冷链物流管理通过互联网管理和信息技术创新,可以解决“互联网+”冷链物流存在的难点和问题,为冷链物流搭建互联网全覆盖的供应链和价值链,将运输链上各点形成协同连接的各方,发挥其优越性,使这一体系的生产者、销售企业、冷链物流运输公司、电商平台、消费者都成为直接或间接的受益人。

参考文献:

[1]陈镜羽,黄辉.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现状与发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6):179-183.

[2]陶毅.“互联网+”情境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J].创新科技,2016(6):46-47.

[3]王青燕.国外冷链物流的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时代经贸,2016(21):51-53.

[4]王永钊.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服务优化研究[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5(1):49-51.

[5]谢俊,齐亚菲.“微时代”下移动电子商务存在问题及其治理[J].商业经济研究,2015(21):83-84.

农业物联网分析报告范文3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 operation pattern is analyzed, and five modes will be proposed between the "first mile delivery service" and "the last mile delivery service distribution". Based on this, fresh products enterprises can choose the optimal mode according to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关键词:生鲜冷链;运作模式;全程冷链

Key words: food products chain logistics;operation pattern;whole cold chain logistics

中图分类号:F326.6;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2-0089-03

0 引言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生鲜产品的产量和流通量逐年增加,政府供给侧改革促进冷链企业不断升级,《新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产品保鲜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生鲜电商的急剧扩张,拉动冷链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本文通过实际调查和分析,对生鲜冷链运作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将运营模式分为五种类型,以便运营商选择最适合自身的生鲜产品全程冷链模式。

1 生鲜冷链行业现状

1.1 国外生鲜冷链发展情况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政府倡导和扶持下,在相关产业的带动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建立起智能化菜篮子工程保障体系及成熟的运营和管理技术,有力推动社会科学发展的进程,为社会食品安全、高效、优质、低耗的消费流通模式提供了成功的经验。经统计,目前发达国家智能化生鲜食品冷链配送一站式服务的覆盖率已经达到95%以上,已步入国民食品,消费服务的智能化时代。

1.2 中国生鲜冷链物流发展情况

据香瓜调研显示,去年我国生鲜电商交易额已达到900亿元,同比上涨80%。生鲜电商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突破274.2亿元大关。2018年,其交易额将有望突破15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50%[1]。

去年我国果蔬冷链流通率为22%,冷藏运输率为35%;肉类冷链流通率为34%,冷藏运输率为57%;水产品的冷流通率为41%,冷藏运输率为69%[2]。而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肉禽冷链流通率早已达到了100%,果蔬冷链流通率也超过95%[3]。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鲜冷链的发展尚在起步,还未形成一套规模化的冷链物流系统。但随着政府的大力推动和市场运行机制的逐步完善,未来发展阶段,我国生鲜冷链市场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冷链流通率和运输率将会大大提高,甚至有望与发达国家齐平,配套的冷链配送服务也将迎来更好的发展。《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投资规划分析报告》预计,到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4700亿元,年复合增速超过20%。

2 生鲜冷链发展模式分析

艾瑞咨询集团在《2013年生鲜电商发展简报》中,将生鲜电商分为电商平台生鲜品类、综合B2C电商生鲜品类和垂直B2C类生鲜电商三类。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 《生鲜电商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中,根据网站运营、发展品类和线下配送等方面,将生鲜电商分为以淘宝为代表的综合型电商、以沱沱公社为代表的垂直型电商、以顺丰优选为代表的物流企业、以沃尔玛为代表的线下超市四个类别。《2014-2015年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中,将生鲜电商分为综合电商平台、物流电商、食品供应商、垂直电商、农场直销、线下超市、社区O2O七种模式。

本文基于以上分析,根据冷链节点将生鲜冷链模式大致分为以下五个类别:

2.1 生鲜产品源产地

生鲜产品源产地被喻为生鲜冷链的“最先1公里”,是整个链条中输出稳定、优质的货源的关键。

2.1.1 自营源产地

通过自建农场,养殖场,渔业等方式,实现自产自销,完全监控产品的质量。生鲜产品通过采摘、捕捞等方式获得后,在源产地经过预冷、分级、加工、包装及仓储等环节,保障产品品质、降低损耗高。

2.1.2 订单采购/签约采购

通过与生鲜源产品源产地进行合作,约定销售产地的产品,保障源头的质量。

2.1.3 生鲜产品集散地采购

直接在生鲜产品集散地,区域配送网点进行采购,质量和成本不易控制。

2.2 销售方式

2.2.1 自营电商销售平台

企业自建电商平台,展示销售产品,通过第三方物流系统或自营物流系统将产品送到客户制定的地点。客户通过平台可实时查询产品配送进度。农资企业基于该模式和电商平台,可以实时向需求者展示产品,直接锁定目标客户,这样减少了产品宣传和产品推送环节所消耗的时间长本,既有助于提高品牌知名度,又大大增加了客户流量。

2.2.2 使用第三方电商销售平台

企业入驻电商平台在线上进行产品展示、宣传和销售,支付电商平台使用费,通过电商平台促销等活动,增加产品浏览量和销量。第三方电商模式面向的消费群体与自营型模式相比更加大众化,可以简单、容易地建立销售平台,节省成本,在网络建立及产品宣传方面的经验更加丰富,如天猫、淘宝、阿里、京东等综合型电商平台。

2.2.3 线下销售平台

企业通过门店等传统销售渠道进行的“一对一”互动的沟通方式的销售。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更多的传统企业通过线上宣传,积累品牌的影响力,适时发挥品牌优势、与目标用户建立紧密联系,通过线上的影响力,推动线下活动的开展,实现线下销售。

2.3 周转仓储

冷库作为低温仓储的特种制冷设备,用途功能单一,但随着冷链物流的发展,冷库的功能也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尤其在冷链物流环节中,冷库的功能中,冷链物流周转、低温仓储进出货等功能愈发完善起来。

2.3.1 自营冷库/配送中心小型冷库

新型生鲜营销模式下,冷库的功能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仓储,配合低温冷链运输的物流周转功能,以及生鲜加工、低温包装分拣等功能都逐步完善起来,无论果蔬,还是肉水产、冰激凌、奶酪等乳制品,各类生鲜食品均能够满足从入库到送至客户手中,加工、分拣、包装、出货,每一个步骤都在低温状态下进行,配合低温冷链运输,保障生鲜品质。企业自建或自营冷库,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安全卫生隐患和品质受损,保障生鲜食品正常健康地流通。

2.3.2 第三方冷库/网点冷柜

企业临时租赁冷库进行生鲜产品的存储和周转,或直接采购经由冷库分销的产品,在配送网点的冷柜对出货产品进行短暂的存储。

2.4 配送方式

生鲜产品冷链物流强调整个供应链系统的全程低温,若有一个环节温度失控出现“断链”就会影响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之前的所有付出将前功尽弃。

2.4.1 自营冷链配送

由于冷链市场化程度低、市场规授小,国内许多企业都采用了自行经营、部分外包的方式来进行冷链物流配送,据不完全统计,冷冻产品提供商自营冷链物流在全部物流总量中的占比己经达到80%。也有学者认为,相比第三方物流配送,自营配送更能满足生鲜农产品的特性对仓储与配送的{要求。

2.4.2 第三方冷链配送

第三方冷链物流作为专业的冷链物流服务提供商,将成为今后物流发展的新模式。第三冷链物流能够技术含量和运作要求较高的基础设施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升生鲜产品的竞争力,减少企业的负担。

2.5 客户提货方式

2.5.1 送货上门

随着网购的兴起,80/90后消费观念的转变,形成了宅生活的消费方式,送货上门也成为了电商的普遍配送方式。送货上门,可以保证生鲜农产品的新鲜度和便捷的体验,但配送员不断往返于商家与顾客之间,效率低,成本高。该模式下的交通工具(主要是电动车)无法达到冷链设施的要求,商家只能以泡沫箱加冰块的方式配送,对时效要求较高。适合家电等大型货物,瓷器等易碎物品,采购数量较大的产品。

2.5.2 客户自提

①公共储藏柜。

在国外,DHL的Packstation[4]和Amazon[5]的储物柜等的使用,已经非常成熟。在国内,丰巢、速递易等快递柜也在城市的小区和公共场所内广泛出现。这种模式能够在时间上为客户和配送人员都提供极大的便利,同时还可避免投递失败和被他人冒领,有利于降低配送成本,取货过程完全由最终客户完成。但是对于场地和存储空间有所限制,自提柜设备和维护需要成本,便于终端数据的采集。

②网点/便利店自提。

在台湾,顺丰通过7-11便利店的配送系统,将货物配送到各个店铺,客户在离约定地点最近的便利店就可以取到购买物[6]。通过此种模式,存取方便,人工服务易于沟通,自提时间与店铺营业时间一致,方便了白天上班的客簦对于连锁店也是一种延伸发展的好模式。但是合作成本较高,需要连锁店留有空间存放包裹,增加连锁店员工的工作量。

③物业寄存。

客户直接在物业寄存点自提购买物和寄发物品。这种模式既方便了业主,也方便了快递公司,同时物业也有一定收益。物业更注重为业主服务,通过与快递合作,不仅可以增加利润,同时发挥自身优势为业主服务,更好地巩固社会关系。

3 总结

本文分析研究了生鲜全程冷链配送的各个阶段,为生鲜运营提供了多种实施方式,如下:

3.1 营冷链配送+电商+送货上门

冷链物流企业可通过此方式实现生鲜产品的运营,掌控整个配送活动,解决物流外包所带来的配送过程不透明、不可控的风险。同时,配送末端采用送货上门、保鲜过程便于追踪溯源,更加提升了终端消费者的满意度。

3.2 自营冷链配送+线上/线下+客户自提

生鲜运营商通过集中冷链配送产品至小区储藏柜、附近网点或者便利店,消费者凭短信提示或会员卡自行取货。全程冷链自营配送,生鲜农产品保鲜较好;通过实行集中配送,形成规模效益,配送成本较低、配送效率较高;当储物柜具有冷藏保鲜功能时,能给消费者带来个性化消费体验。

3.3 自营源产地+电商+第三方冷链配送+送货上门

生鲜生产企业自营的产品源产地,可以就地对产品进行保险加工,借助电商平台销售和第三方物流进行配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生鲜产品全冷链的运营。自营源产地更能保证产品的安全和品牌的推广,有利于控制产品源头的安全。

3.4 线下销售平台+自营冷链配送+客户自提/送货上门

生鲜产品渠道商可通过该模式实现批发和零售的整合,由于渠道和集散地的优势,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为丰富的产品选择。

3.5 自营电商销售平台+第三方冷链配送+客户自提 / 送货上门。

电商平台运营商通过该模式召集分销商、农户等,在网络上集中进行销售,适合现在的网络购物趋势,更容易让消费者接触和接受生鲜全冷链的消费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生鲜运营商需要以自身的优势为基础,通过社会资源的优化和整合,为消费者提供最便利、最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山.冷链物流市场需求提升 综合型配送商将成主流[N].上海证券报,2017-01-25.

[2]李馥佳.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述评[J].时代经贸,2016(7):30-37.

[3]汪旭晖,张其林.基于物联网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构建:框架、机理与路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1):31-41.

[4]SILKE F,CLAUDIA E. Innovative Approaches in City Logistics:Alternative Solutions for Home Delivery[EB/OL]. [2013-12-04]. http:///fileadmin/archive/Deliverables/D4.3b_5.8_b_PolicyNotes/14684_pn8_home_delivery_ok_low.pdf.

农业物联网分析报告范文4

一、领导重视,投入到位,信息网络基础进一步夯实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对我县育龄妇女信息化管理高度重视,将信息化网络建设项目列入计划,确保人、财、物到位,为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

在20*年和20*年,我委和各乡镇计生办共投资五十多万元,对县人口计生委机房重新装修,添置服务器;同时各乡镇计生办也严格按照省市信息化创建标准重新装修了微机房,并为委机关和各乡镇及时更换微机和其他设备。20*年,我委又新增信息化带动工程建设专项资金13万,用于更新设备和建立网络安全互联系统。

目前,我委已经拥有一间20平方米的独立机房,基本达到了防尘、防潮、防火、防静电、防雷电的要求。机房配置了二台服务器并配有不间断电源(其中一台型号为ibm3650ipl)、一台专用打印机、二台工作打印机、三台工作计算机,同时还配备了一台扫描仪,一台路由器和二只交换机(16口和24口)等。另外,我委机关其他股室均配备了1台以上的品牌新电脑、打印机;县计生服务站配备了5想电脑和2台打印机。各乡镇微机房也均已达到了防尘、防潮、防火、防静电、防雷电的要求。据统计,各乡镇计生办、服务所各有1台电脑、1台打印机、1个摄像头和1块1g容量以上的u盘。县乡两级硬件设施的配备,极大地提高了计生干部的电脑操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二、管理规范,人员到位,网络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

1、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为适应新形势下人口计生规划统计工作的要求,去年我们从乡镇计生办抽调了一名同志到规统股负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平台建立、微机录入和相关报表工作;今年,我委又报请县政府同意在全县机关事业单位选调一名计算机管理员,已经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拟从教育系统选调了一名获得《全国计算机四级证书》的计算机本科毕业的信息管理员,现正在办理调动手续,为加强我县信息化工程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我们在积极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大培训的同时,今年我们还将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岗位练兵,提高信息队伍的业务技能。

2、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为确保原始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县、乡、村三级全部建立了每月定期的信息上报、变更、反馈例会制度。我们坚持“公安户口、计生户口和已婚育龄妇女实际生育节育情况”三对照,切实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项不出错”。为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管理,制订了委机关股室管理制度,确保信息管理得到安全有效管理。

3、建立了人口计生局域网。为了使各乡镇能够接入政务网达到与县计生委联网的要求,我委从20*年初就开始着手这项工作;在去年下半年,我们多次与电信部门协商,希望通过电信部门在各乡镇的营业所,牵光缆到乡计生办,然后通过委服务器转接到政务网,但是这种途径费用高,每个乡镇一年要交7200元,全县一年的费用高达十六万多,经协商价格降不下来。今年,我们联系到一家软件公司,可以通过vpn网络技术,通过一台交换机把所有连接到内网的电脑形成一个办公局域网;经过安装初试,我县十九个乡(镇)及璜溪管理处现在已可以同时登录县人口计生委信息平台、网站,并能登录省、市政务信息网。同时,县计生服务站、计生协会也已接入政务专网。

通过加强信息化队伍建成设,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营造高效、快捷的网络环境,我县目前已经建立了育龄妇女信息管理平台,各乡镇通过vpn网络技术,基本上都能登入。我们在信息平台和委网站上可以新的消息,指导各乡镇工作,各乡镇也能通过这个平台及时获取、及时更新,县、乡两级已经达到了信息互通、信息共享的良好局面。

三、健全制度,责任到位,信息化应用程度进一步提高

一是健全制度。为实现信息化引导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和优质化,我委先后制定了《*县育龄妇女信息管理办法》和《*县、乡、村资料管理规范》等一系列制度,进一步从制度上规范全县计生系统的信息采集、录入、核查等各个环节,提高信息的准确率,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从而更好地引导基层开展服务。

二是细化分工。每年年初,我委都要派出一名干部挂点一个乡镇,同时要求各科室按照职责分工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分化,将核查、引导、带动等各项任务细化到每一个挂点干部;委领导则定期抽查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明确了各科室长为信息化带动工程首要责任人,要求委机关每个干部都要熟练操作和运用wis系统。

三是规范运行。在委机关信息平台建立以后,每月要求各乡镇从县人口计生委网站下载当月育龄妇女信息和各科室核查出需调查落实的信息,由乡镇和村居专干一一核实并录入wis系统,建立定期分析信息制度,严把“三关”,提高信息质量。

四是确保信息质量。信息质量的好坏,首先是信息采集的质量。为此,我们决定从源头上提高信息质量,一方面针对上传到县人口计生委的数据信息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协调卫生、公安、民政等部门召开相关系统信息采集员工作调度会,提高数据采集准确率;另一方面,要求村(居)专干必须一个不漏的入户采集数据信息,准确录入到wis系统。其次是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各科室每月依据职责分工将各部门通报的信息及委机关干部上户督查掌握的情况与wis系统中数据分析对比,评估数据质量,并将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的内容进行梳理,形成分析报告。再次是跟踪落实服务。根据各科室每月数据分析报告,我委分别在每月召开的计生办主任例会和统计员例会上进行通报,分析原因,找准对策;要求各乡镇将需要跟踪服务的对象落实到乡镇分片蹲点干部和村组专干,进行逐一跟踪服务到位。

四、依托网络,服务到位,不断开拓人口信息化服务新领域

我县人口信息化网络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有效地加强和规范了基层管理,增强了计生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依托信息网络,搭建信息平台,充分挖掘和延伸信息系统功能,达到人口信息资源的部门间共享,全社会共享,开拓了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的新领域。

我县人口信息网络系统的建立,为育龄妇女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汇总提供了便利。基层将采集到的育龄信息录入微机,对乡镇没有能力解决的问题,通过网络汇总上报。县人口计生部门对基层上报的问题提出意见后,通过信息网络自上而下逐级反馈,使基层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答复,及时解决问题。同时,充分利用微机对各类统计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为科学决策,制定年度计划提供依据,创造条件。

农业物联网分析报告范文5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个人产品 创新

一、引言

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慢慢走出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也步入正常轨道。由于国民财富的增加和人们对金融产品需求的提高,我国银行个人产品创新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随着近年来银行存贷款利差的减小,银行不能单单靠传统的存贷款利差来生存,需要不断的从各方面拓展自己的业务。同时市场上股份制银行的崛起和外资银行的进入给传统的国有银行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竞争的不断白热化和产品的同质化,促使银行不断的进行产品创新,发掘潜在的盈利点,用不同的产品、更低的成本来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

二、商业银行金融产品概况

各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产品除去品牌差异,大致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渠道类、银行卡类和投资理财类五类。报告从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国内银行的网站和网点搜集素材,汇总了2010-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具体情况,并对其发展的特点、趋势进行具体分析。

二、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具体介绍

1.负债类业务的创新分析

负债类产品是银行基础和传统的产品,银行主动定价空间小,主要通过负债类产品与其他产品线进行组合,为客户经理提供交叉销售的机会,也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产品体验。

(1)贴心的服务与具体负债产品相结合。负债类产品是商业银行的基础和传统产品,要想在同质化的产品竞争中获胜,银行将自己的负债类产品与贴心的服务相结合,通过打感情牌,提供贴心、方便客户的服务来提高产品认知率,以达到吸引客户、提高客户忠实度的目的。由于2011年上半年的通货膨胀率持续走高,中国人民银行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施行紧缩性政策,我国进入了新一轮加息周期。每次加息后,都可以看到银行外排长队转存的客户,转存确实是件既费时又费力的事情。光大银行看到了客户的这个隐形需求,推出了“阳光加息宝”,在中国人民银行频繁调动利率的时候可以省去客户转存的麻烦,体现了银行为客户服务的宗旨。

(2)原有负债产品的包装和升级。商业银行的个人负债业务主要包括:活期储蓄、整存整取、个人通知存款、存本取息、等产品。这些产品没有什么创新空间,必须进行包装和升级才能更好的吸引客户。如传统的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可以将两个产品相结合,为大客户资金周转提供方便的同时减少客户因为临时的资金需要而将定期转为活期的利息损失。工商银行提供的“定活通”,每月大额客户(5万元以上)活期账户的闲置资金转为定期存款,当活期账户因刷卡消费或转账取现资金不足时,定期存款将自动转为活期存款以满足客户的需要,并不进行利息的增减。

2.资产类业务的创新分析

个人金融资产类产品具有风险分散、创利能力稳定的特点,是银行竞争的主要战场之一,各家银行在产品创新、市场细分与定位、价格与包装策略等方面做足文章。同时,资产类产品的创新方向还在于管理的创新,流程的优化,各行试图探索一套高效、低成本的集中审查、审批组织架构和流程。为了争夺收益稳定、风险分散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各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新的产品。

(1)在还款方式上进行创新。进行贷款的个人客户一般为年轻的潜力客户,虽然在现阶段可能没有足够的还款能力,但是以后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银行不愿意放弃这些客户却又要考虑风险的控制的问题。一些银行开始通过在还款方式上进行创新来满足这些客户的需要,为自己发展潜在的优质的忠实客户。如建设银行推出的“合力贷”,父母可以和子女作为共同借款人,通过子女借用父母的信用的方式来发展自己的客户群。这项服务得到了刚刚进入社会的上班族的追捧。

(2)银行在资产类产品中扮演角色的创新。对于传统的资产类产品来说,商业银行都是处于资金提供者的地位,而客户属于资金需求者的地位。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够发达,融资主体主要还是银行。而对于一些资金的盈余者,他们也想将资金投资给资金的需求方。由于我国的金融市场的不完善,资金盈余者如果直接将钱提供个需求者,又会存在着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于是有些银行就出来充当中间人为他们牵线搭桥。如工商银行的个人委托贷款,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向个人客户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为资金盈余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

3.渠道类业务的创新分析

商业银行大力发展电子银行渠道,不仅分流物理渠道交易,而且电子渠道慢慢拓展为新的营销渠道。银行渠道类业务的发展趋势是:门户网站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门户网站已经成为各行产品营销、客户关系管理、投资者教育、提供增值服务以及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的综合平台;网上银行超市化明显,商业银行突破网银只能进行查询和交易功能限制,加载一些可以流程化的中间业务、资产类业务,极大地提高电子渠道的利用率;安全便捷的手机银行推出,极大拓展了银行业务未来的想象空间。

(1)门户网站内容越来越丰富。现代社会,互联网慢慢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各大银行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丰富自己的门户网站,使它不仅作为网银的进入接口,也成为各行产品营销、客户关系管理、投资者教育、提供增值服务以及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的综合平台。各行门户网站风格大相径庭,树立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如招商银行是我国零售银行业务做得最好的银行,其门户网站设计人性化,功能齐全。该行依托其主打的信用卡服务,建设了“信用卡商城”,通过“聚便宜”、“热销商品”和“特惠订购”等促销手段聚集了一批忠实的信用卡用户,极大提升了招商信用卡品牌的美誉度。

(2)推出功能强大的网上银行,实现足不出户办理业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上银行不仅可以进行转账和查询的服务,而且可以通过网上银行进行缴费、股票买卖、外汇买卖、理财服务等,极大地提高了电子渠道的利用率。如工商银行为了弥补自己海外分行网点不够多的缺陷,推出了海外版本网上银行,共有11项大功能、60余项子功能,提供转账汇款、账户查询、信用卡还款等多种金融服务,使国外客户享受更多更方便的服务。

(3)推出手机银行,受到新富阶层的欢迎。随着手机在市场的普及,手机银行渐渐成为了我国个人银行产品中的“蓝海地带”,尤其是近年来智能手机和触屏手机的推广更是引领了一代潮流。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商业银行开发了简单快捷的贴身手机银行服务。如建行手机银行不但囊括有形营业网点提供的基本金融服务,更有手机股市、黄金买卖、外汇买卖、银证转账等紧跟市场动向的投资理财服务,使客户能随手掌控市场,时时积累财富。

4.银行卡类业务创新分析

各行通过加大对借记卡功能的整合升级,建设自己的“一卡通”平台,深度整合、挖掘客户信息,为客户提供综合理财、消费咨询以及俱乐部会员服务等一揽子的增值服务,极大提高了银行产品对单个客户的渗透率,降低客户的流失率。同时,各行均通过市场细分,发行各种类型个性化的联名卡和认同卡,通过提高信用卡的增值服务水平来提高发卡量和卡业务收入。

(1)信用卡服务趋向于个性化定制服务。由于银行业务慢慢趋于透明化和网络化,产品的创新周期缩短,产品同质化严重。为了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各大银行都推出了个性化的信用卡服务,通过将增值服务和信用卡产品绑定,达到吸引客户、提高客户忠诚度的目的。如客户可通过建设银行网站My Love信用卡频道亲自设计My Love信用卡卡面,彰显客户的高端品味和与众不同的尊贵气质。

(2)商业银行的产品和其他组织合作,提供双服务。商业银行开始考虑与其它商户合作开发新的卡类产品,使其既有普通银行卡的功能,还能让客户在特定商户的消费时享受折扣,还可以利用银行的渠道享受增值服务,可谓一卡多能。如中国银行将借记卡与医院的诊疗卡合二为一,具备医院就诊和借记卡双重功能,除满足持卡人银行金融服务需求、医院实地就诊服务需求外,更可充分利用中行各种渠道资源为持卡人提供绑定、充值、预约挂号等便利就医增值服务,大幅延伸和拓展了就医渠道。

(3)按照细分市场进行产品推广。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为了拓宽客户来源、发展潜在客户,很多银行业务不仅针对工作人群开展业务,还向大学生甚至小朋友渗透,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推出了多种不同的卡类服务。如农业银行2010年推出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信用卡,以漂亮的卡通人物作为信用卡的封面,得到了很多小朋友的喜爱,很多父母因此办了卡,农业银行迅速拓展了信用卡市场;交通银行公务卡是专为公务人士打造的一张集公务报销和个人消费于一体的高端信用卡产品,为公务繁忙人士提供精彩优惠。

5.投资理财业务创新分析

投资理财产品中,各行竞争的业务焦点集中于理财业务,竞争重心放在高端客户的理财发展上。国内银行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开发了一系列的理财产品,并成立理财中心和私人银行,为高端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

(1)个人黄金业务的兴起。纸黄金和实物黄金买卖业务是随着通货膨胀、国际金价上涨而出现的,是银行根据个人客户委托,进行的实物黄金交易、资金清算及实物交割或者黄金兑美元、账户黄金兑人民币之间的买卖交易的活动。这两个业务不仅满足了客户的投资需求,也使我国金融市场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向前迈进了。

(2)银行的自营理财业务发展迅速。随着我国国民财富的不断增长,人们的理财意识也日益增强,自2004年光大银行推出第一款人民币理财产品以来,短短六年多时间,个人理财业务发生了从量到质的飞速变化,银行自营理财产品数量以每年超过100%的速度增长。商业银行的自营理财业务一般分低风险理财产品和风险较高的理财产品两种。顾名思义,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指收益稳定风险低的产品,如国债、央行票据、货币市场基金等;高风险的理财产品指收益高但是风险相对较大的产品,如公司债券、外汇产品等。如农业银行推出的“汇利丰”本外币结构性存款,存款与利率、汇率、商品价格、股票指数或信用体信用状况挂钩,向客户提供保证本金的承诺,客户通过承受一定的风险来提高资金收益。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产品虽然不可避免地进入同质化时代,但是,各行的产品质量和产品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还存在很大的差别。从个方面来看,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产品创新远远没有达到顶峰,在客户忠诚度的培养、理财业务的产品多样化等方面均大有作为。随着商业银行对个人金融产品创新重视程度的提高,自身内部创新机制的改进与成熟,以及借鉴境外先进的个人金融产品的创新经验,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的创新水平必然会跃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姚瑜琳.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中的制度约束及对策研究[J].上海金融,2009.

[2]周麟.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有效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3]高万里,赵东旭. 商业银行个人产品创新分析报告[M]. 农村金融研究, 2010,(4).

农业物联网分析报告范文6

一、全球无线热点、无线热区、无线城市的发展势不可挡,已经形成当今世界的潮流

根据美国visiongain公司的分析报告,迄今为止全世界已经有超过400个城市(其中半数在美国)开始或正在建设无线宽带城域网络以满足公共接入、公共安全和公共服务的需要。建设无线宽带城域网络能在企业、学校、图书馆、医院、市民、外来访客和旅游者以及政府机构之间搭建一个能随时随地良性互动的和谐交互环境,提供方便快捷、可支付得起的、丰富的、个性化的公共服务,并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商业机会。visiongain公司预计,在2006年,还将新增400个城市启动类似计划。全世界已经开始或正在建设无线宽带城域网络的城市包括:美国的华盛顿、纽约、旧金山、洛杉矶、波特兰、费城、休斯敦等重要城市以及迈阿密、奥兰多等著名旅游城市,英国的伦敦、加拿大的安大略,澳大利亚的帕斯、新西兰的惠灵顿、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德国的汉堡、以色列的耶路撒冷以及我国的台北等等。全球无线热点、无线热区、无线城市的发展势不可挡,已经形成当今世界的潮流。

多用途无线宽带城域网络能为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以下利益:政府机关及其雇员无论在办公室或在移动情况下都能有效地互相连接、通信,提高工作效率,节省通信费用,降低政府成本;企业也由此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依托无线宽带基础设施拓展电子商务;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免费或廉价的互联网宽带接入服务,有助于缩小数字鸿沟;市民能在家里、办公室和公共场所方便、快捷地实现宽带接入,获取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电子商务服务以及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城市访客和旅游者也能在逗留期间享受此类服务;无线宽带支持的视频监控系统能随时随地灵活配置,显著增强公共安全;无处不在的宽带接入基础设施为城市经济发展带来商机无限。

二、基于wifi和wimax技术无线宽带网络的竞争优势

基于wi-fi和wimax技术的无线网络之所以能成为潮流,除了客观上需求驱动外,本身还有以下优势:使用灵活方便,与固定宽带接入技术(xdsl,cablemodem)相比,有支持移动的优势,与移动通信技术(gprs,3g)相比,有更高带宽的优势,而且成本也比固网和移动通信低得多,由于基于ip技术,结构非常简单,其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与包括3g在内的其他网络相比要低1-2个数量级;尽管建设无线城市的技术尚处于不断完善的进程之中,但经过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核心技术不断创新,国际标准陆续,大量成功案例的经验积累,技术日臻成熟,根据idc估计,截至2005年,全球开通运行的wi-fi无线热点已经超过12万;再加上芯片化的无线接口几乎已经嵌入所有的便携式pc和多种pda和智能手机,无线宽带接入实际已经作好推广普及的技术和市场准备。

为克服wi-fi(802.11系列标准)传输距离短的局限性,ieee为城域网制定了802.16系列标准。wimax论坛是由采用ieee802.16系列标准的设备和器件供应商成立的一个非盈利组织,主要保证基于802.16标准的设备的兼容和互操作性并推动全球范围的推广应用。与wifi联盟一样,wimax已经成为ieee802.16标准的代名词。

wimax最大传输距离达到50公里,能支持的传输速率达到70mbps,是一种定位于宽带ip城域网的无线接入技术。作为城域无线接入,wimax采用了多种创新技术来应对建筑物阻挡情况下的非视距(nlos)和阻碍视距的传播条件,如ofdm技术、自适应调制技术,智能定向天线、纠错和功率控制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非视距传输。wimax和wi-fi结合能形成整个城市的无线宽带覆盖,由热区(warmzone)和热点(hotspot)服务整个城市并支持移动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可作为企业t1,或家庭xdsl和cablemodem的无线扩展,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取代有线宽带市场。根据美国in-stat公司估计,建设一个覆盖全美90%人口的wimax网络仅需投资30亿美元,这包括了全部设备、劳务和安装费用,其投资远远低于类似的固定网络或蜂窝网络,这种高性能、低成本的优势对广大发展中国家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基于wifi和wimax技术无线宽带网络的基本特征

基于wifi和wimax技术无线宽带网络的基本特征:一是宽带、一是无线。宽带是对于大量交互式数字媒体(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的高速访问和传输能力。随着互联网和宽带的普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宽带决不仅仅是针对互联网的一种更好的连接,还将触及并改进现代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带来全新类型的应用服务,包括创新电子商务,并彻底改变传统的方式和模式。美国旧金山市市长gavinnewson明确表示:“没有宽带就没有旧金山的未来。”洛杉矶市的愿景则是“期望洛杉矶无论在事实上还是在全球声誉上都成为一个‘宽带城市’。提升移动、高速、个性化通信的体验将使这个城市成为生活、工作并享受多采人生的伟大城市”。而费城则宣布:“宽带是对全体人民的投资,是对全市下一代儿童未来的投资。”

无线则是确保宽带这种获取信息能力无处不在,并实现地域和人群的全覆盖。考虑到北京的首都地位,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04-2020)对“加快首都信息社会建设,建成完善的首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信息化各项指标达到与现代化国际城市相适应的水平,全面建设‘数字北京’”的明确要求,以及日益临近的北京奥运会,如何加快建设低成本、高质量的无线宽带城域网,以便为公众提供“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安全、方便、快捷、高效地获取可支付得起的通信和综合信息服务”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在今年年初北京市政协会会议上,华平澜委员联合一批科技界委员提出了关于成立“建设北京市无线宽带城域网工作组”的提案(政协提案第0429号),“建议北京市政府立即组织由市信息化主管机构、学者专家、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组成工作组,对建设北京市基于wifi和wimax技术的无线宽带城域网开展技术和经济可行性、政策和实施方案的研究,在3至6个月内分阶段提出研究成果,经市政府批准后安排计划,组织实施。”市信息办对提案迅速回应,正式立项,并委托北京市通信信息协会具体组织,目前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四、无线城市与电子商务的创新发展

宽带、移动,以及宽带互联网接入地域和人群的全覆盖为电子商务的创新应用构建了发展环境,从基础设施层面为电子商务开创了崭新的发展局面。

1、直观、生动、交互、个性化的宽带电子商务(broadbande-commerce)

多媒体技术能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影象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实现交互操作。很明显,多媒体技术可以描述产品的深度信息并与客户进行个性化互动,从而大大增强产品的宣传效果和客户购买机会。正是标准的多媒体浏览器界面使互联网成为释放全球信息资源潜力的“杀手级应用程序”。对于电子商务而言,虽然通过文本形式就可以进行重复销售,但对网上b2b,b2c等电子商务营销,多媒体产品演示必不可少,包括:多媒体商品展示;在线视频介绍专辑;模拟试用或互动培训;用语音、视频会议形式对客户提供售前或售后技术支持等等。

互动恰恰可以弥补网上销售缺乏亲身接触的缺憾而给客户以亲切感、真实感、吸引并留住客户的注意力,增加销售机会。通过深入掌握客户个人资料(兴趣、爱好等)也能为锁定客户,提供主动推送式服务和实现重复销售创造机会。此外,通过客户自我导航、自我选择、使客户能在生动、直观的氛围里找到自己心仪的商品,也有利于调动其购买的积极性。世界知名的电子商务零售商ebay进行的研究表明,与那些观看静止画面的消费者相比,通过宽带观看视频图像的消费者购买的可能性要增加19%。而高盛公司的一项研究表明,与其它类型在线顾客相比,宽带顾客通过网上互动购买的可能性要增加29%。最近ebay斥资28亿美元并购世界知名的廉价voip电话服务提供商skype,足以证明加强互动性对网上电子商务的重要意义。

2、突破时空限制,方便快捷的移动电子商务(mobilee-commerce)

所谓移动电子商务是指基于无线城市的宽带网络,通过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pda以及wifi手机等智能移动终端宽带接入互联网实现商业交易的电子商务。

移动电子商务的优势是:方便。不受时空限制,无论在办公室、家里或在途中都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查询并获取所需要的电子商务服务。灵活。可以应用多种智能移动终端,选择多种支付方式。安全。移动通信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而且其安全性还可通过电子签名、认证和加密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个性化。用户终端就作为用户身份代表,移动环境能提供移动用户的动态信息,为个性化服务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发展移动电子商务离不开智能移动终端。使用wifi手机可以在wifi覆盖区域内随时随地接打电话(选用skype,jajah或gizm所提供的服务基本上接近零收费),免费或以低廉费用宽带接入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上传照片、录像、下载音乐与视频节目等。日本最大移动运营商nttdocomo已经宣布将在2006年为一般消费者用户推出wifi双模手机。据美国instat公司预测,至2008年,全球wifi手机将超过1.6亿,而基于wifi的智能移动终端将超过5亿。届时,利用这种广泛普及的wifi手机可以网上购物,定制服务并实现网上支付,为移动电子商务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

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是移动电子商务的一大热点。基于位置的服务首先利用位置定位技术分析确定用户位置信息,并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周边所谓兴趣点(pointofinteresting)信息。如为旅游者提供旅游景点、住宿餐饮、交通路线等相关信息。根据用户所在位置再结合对用户兴趣、爱好的分析,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主动推送信息服务。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是移动旅游电子商务的重要内容。

3、无线宽带接入实现地域和人群的全覆盖,无处不在的电子商务(ubiquitouse-commerce)

电子商务离不开互联网。如果经济上无力支付上网费用或物理上无法实现网络连接,无论宽带电子商务还是移动电子商务都不会成为现实。

2005年11月16日,联合国在突尼斯召开“信息社会全球峰会”。这次峰会提出“信息社会最本质的是要创造、获取、传播和利用知识和信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