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改革的看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高考改革的看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高考改革的看法

关于高考改革的看法范文1

韩寒本身因“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炮走红,但他认为高考作文不会往新概念作文的方向发展。“中国教育体制下的题目,会想尽办法把人弄得很蠢,出来就是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以前参加作文大赛时大唱颂歌,感觉很假。谁知道有人比我唱得还要厉害,所以我每次都只能拿第二名。”韩寒说。

“如果复旦请我做教授,看我有没有时间吧”

韩寒也对现行的教育大肆炮轰:“很多人认为我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其实多少人在大学里把时间都浪费掉了,没有去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业?上不上大学又有什么关系呢?”当韩寒被问及如果复旦大学聘请其做文学教授,是否愿意去时,他满不在乎地回答:“如果真让我去做教授的话,看我有没有时间吧。不过,在中国的教育界,这是不可能的,他们恨我还来不及呢。”

韩寒评高考作文(摘自韩寒博客)

关于高考改革的看法范文2

[关键词]高中新课程;课程理解;社会关注

当代传播学理论视域下,理解就是“我们解释可感觉资料的过程”,主要包括“结构式理解”与“功能式理解”。其中“结构式理解”主要受人们所接触的物理刺激,如相关的符号表达等;“功能式理解”主要受理解主体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如人的愿望、需要、情绪、态度和假定等。两种方式造成了人在接收和解释信息过程中的不同解码方式,使人的“理解十分活跃,它包含了学习、更新视角、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等许多活动”。在达成彼此理解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编码者、解释者、解码者的多重身份,都在信息解码与编码活动中制造“含义”。因此,透过不断现于报端的关于课程改革的多种声音,可以呈现出北京高中新课程起始阶段社会舆论的存在与建构状态。

本研究对2007年的《北京青年报》《新京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京华时报》等都市报纸中的159篇、14余万字的资讯进行搜集整理,依据拉尔夫·泰勒的经典课程理论,从课程与教学目的与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四个维度对内容进行聚类分析,归纳出北京高中课改起始阶段在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管理、教材选择与使用、学习方式变革、学业评价和高考改革等四个社会关注点,透过来自政府、教材编写者、组织实施者、学者、校长、校内中层干部、教师、学生、家长等社会人士的多种声音,展示北京高中课改第一年宏观与微观的景象。

一、社会关注之一: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管理

高中新课程的一大显性变化是课程结构中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并行以及学生选课的不同侧重面,这引起了人们对其具体实施过程的关注。

(一)对“文理分班与否”的不同看法

按照北京高中新课程计划,高一年级所有学生以学习共同基础的课程为主,高二年级则依照“高中毕业直接就业”“人文学科”“理工学科”以及“艺术或体育学科”四个方向选择所需要学习的课程;高三第一学期为自由选修,第二学期则允许进行总复习。由此使传统的高中文理分班学习的模式有可能逐渐淡出,一种“走班上课”的运行方式有可能出现。对此引出了人们不同的话语。

区县教育主管人员表示:把侧文、侧理不同方向的学生放在一个班,上课时大规模“走班”,这在实际上操作起来很不现实。按照目前的教室数量、师资等教学资源看,大规模“走班”上课存在很多困难,但在确定文、理科方向之后,学生在该方向内进行小范围的“走班”学习是可以实现的。按照目前的课程设置,既然有侧文和侧理方向的课程设置,文、理分班教学在管理上也是符合实际的。

有关专家表示:大规模“走班制”上课在目前不会出现。学校为了方便教学,可以自主对原有的行政班进行调整,也可以按照文、理科学习方向重新编班。只要不违背课程方案,学校对教学的组织享有自主权。

家长表示:仍然青睐文理分班的模式,一时间还难以接受新的班级教学与管理的改革方式,因为他们担心这样会影响高考。

校长有自己的解读:新课改后的班的概念将有两个,一个是教学班、一个是行政班。学生选课形成教学班、学校管理把学生分成行政班。在高中学习中,学生会进入到很多教学班中,但行政班却是从高一到高三不变的。教学班的形成有两种原因,一是选修不同的课程,二是同一课程选修了不同的模块。

不同声音显示出人们对高中学习的分班传统、学生在一个行政班级中完成三年学习的做法是很熟悉的。当学生的班级归属、修课过程有了选择、调节的空间后,难免会产生不适应。可见人们面对变化需要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尤其是学校需要在整体课程规划中有步骤地规划实施。

(二)对“怎样选课”的不同看法

如何提供出更多的课程供学生修习、如何面对课程资源的不足、如何凸显学校的课程特色、如何指导学生学会选择课程等,在新课程中都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

有市政协委提出建议:实行分学区选修,避免浪费教学资源。

有区县提出资源共享:扩大校际间教育资源的共享,推行学校间的学分互认,探索建立学区联考制度。

有校长说:选修课不是课程的延伸,这次学校制定选修科目时就尽量脱离高考色彩。但由于学生视野还不是很宽阔,出现了“跟高考挂钩的课程吃香”的结果。

有记者说:课改以后,学校更像是一片文化大集市,教室里的讲台上将站着科学家、学者、企业精英、文体明星……课堂和讲台不再是属于教师的唯一专属领地。

有学校做了这样的探索:学校成立学术委员会,教师若申请开设选修课程需提交详细的书面申请,还要经过答辩、质询等环节。

有学生拿着手中列有26门的选修课表一筹莫展:我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他们最大的希望是我能上个好大学,但选修哪些课程更有利于考大学呢?

有的学生因为看着老师的课程“煽动”兴奋得手舞足蹈:这些课太好玩了,我都想选。我觉得考大学没问题,只是不知道哪些课程对将来发展更有用。

有家长感到困惑:不知哪些选修课对决定孩子命运的高考更有用,因为上个好大学或者好专业还是学生和家长的最近期目标。

选课本身并不难,难在因为缺乏经验而引出的畏难、因为担心高考而心生抵触、因为缺乏资源而轻言放弃。可喜的是在多方参与中,已经体现出“从政府方面开始统筹协调、从学校方面开始规范开发、从学生方面开始关注成长”这样的特征。这样,课程的选择、规划、理性、个陸的多元整合意识与能力是对每个人的挑战,也是人们在课程改革中的一种真实成长。

二、社会关注之二:教材改革与使用

教材是课程改革中一个最直接的载体,它的变化往往是人们捕捉课改动向的一个晴雨表。北京高中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关于教材的话语可谓是最丰富、最热门。

(一)对教材容量的争论

随着新教材的面世和进入高中教学的视野,多种担忧和表达在增多。“怎么能把大学课程中的内容放到高中呢?一些内容不是大学课程的下移吗?”“这么多本书,这么多新鲜的主题,听着很好,能学完吗?”等疑问不断出现在报端。

教材问题的争论焦点直接指向了1859年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H.Spencer)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所提出的问题:“究竟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知识才是有价值的?”这种争论将人们的视线从具体篇目的变动引向对教材变革深层的思考。有专家就此回应说:新课程在内容的选择和编制上有“三性”的考虑,即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高中课程的主要内容仍然是以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体。但是,高中的教学内容不能总停留在19世纪与20世纪的水平上,必须根据时代要求,增加一些新的教学内容。

(二)对使用不同教材的关注

新课程在教材建设中是采取“一标多本”的开发与审定原则,教材多样化也使教材具有不同的特色,体现教材本质功能的个性化实施的过程。

“过去高中教材‘大一统’的局面被打破。从新学年起,学生将使用两个版本的教材,在使用区县的划分上,基本采取以中轴线为界,东、西各使用一套。……在教材选用的版本中,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占据了半壁江山,同时北京教育出版社、北师大出版社、岳麓出版社等多个出版社的教材也人选此次高中课改。”不同版本教材的使用是教材多样化在操作层面的具体体现,也就给实际操作带来了新要求和新困惑。“使用的版本不同,将来考试怎么办?关键是高考怎么办?”“我们是不是需要两套教材都要教给学生呢?”对于这种疑问。也能让我们看到了在广大教师中存在的教材理解上的差异,显示出加强教师的教材的自主分析研究能力的必要,也使得加强教师理解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教学、课堂和学生等相关研究,应成为教师发展的重要议题。 转贴于

(三)对教辅资料的关注

教材变化相伴随的就是教辅材料的变化。然而两者的变化是否同步、使用者是否具有筛选、判断能力却是有待研究的。

家长说:高一新版教材改动很大,开学了想给孩子买点新版教材的参考资料,可是有点摸不着头绪,市面上的新书太多了,搞不清楚怎么买。

学生说:现在的教辅书挺多的,可选择的也很多,课改后,比以前只是单纯地学一科、没有选择要灵活多了。

商家说:由于近年来教材改动频繁,所以每年都会有不少写着“新版”“最新”字样的参考书,这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但是今年的高中课改,的确使教材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势必要推出新的教辅书。

对教材的关注让我们看到对于教材所以成为教材的深层理解,还是远远缺乏理性思考的。对于课程内容的容量、篇目的疑问,会将关注课改的人们带入客观理解教材、理解课程的新视域中。因此不能孤立只看内容本身,还要看到这些内容如何呈现在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建立了怎样的经验联结。

三、社会关注之三:教与学的方式变化

高中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式的变化以鲜活多样的课堂、活动吸引着各方人士的注意,不同的场景、不同的话语显示着人们对学校课程和学生生活的见解。

围绕新开设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学生有了下面的感言场景:

学生体验1:选修这门课是父母建议的。上课后发现这门课与其他课程有很大不同,因为要用很多时间去作调查研究。

学生体验2:一个月的学习接触了很多新鲜的理财知识,相信这些在将来对自己会有帮助。

当高中学生经历着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来与知识对话、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呈现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智慧时,其学习的愿望与情趣、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合作交流与解决问题的品质、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都拥有了具体的实践过程。因此,学习方式发生的变化理所当然成为多方关注和显现的热点。透过热点,传递的不仅仅是现象、活动、形式本身,而是开启了社会各界感受高中课程生活的新视窗,既是一种关注,也是一种对关注的继续关注。

四、社会关注之四:学业评价和高考改革

谈及高中教育,高考似乎是难以回避的话题,高中教育的点滴变化,都会令人一下联系到高考。北京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这一点依旧很突出。无论涉及到怎样的话题,人们都会有一个追问:“三年后的高考是什么样子?”“这与高考有关系吗?”“如果高考不改,课改能走下去吗?”归纳看来,人们都对未来的高考有着不同的理解。

校长:最担心课改与未来的高考是否配套。现在很多都是未知数,心里没底。

教师:现在将高中的课程改了,而且改得还很“素质”,那么如果高考仍然“按部就班”不动,只做一些“应试内容”的小调整,可以想见,高中课改要么根本改不动,要么即使形式上改了但实质上一点“素质”不起来,最终是流于形式走过场,没有多大意义。

家长:对课改持保留态度。改革挺好的,但觉得不大现实。中学改完了,还得通过高考。高考不改,那这个改革很难有作为。

学者:高中课改牵动着体制内外一系列复杂的宏观问题。其中最直接连带着两个关键问题:一是高考。高中课改本身能否改得动、改得成功还是流产失败,全赖于此。二是由高考问题和尚未改革的户籍制度引申出来的地域公平问题。

教育部考试中心有关负责人:今后高考有望从一考定终身转变为多元评价,高校在录取时将综合考虑学生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统一考试等三个方面,综合成绩将作为普通高校的录取依据。

关于高考改革的看法范文3

关键词:改革;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2-0158-01

一、关于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不是一个确切的术语。我想可以说得稍微确切一点,这就是“用大量题海的操练,来对付高考,提高升学率。”你如果把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升学率自然会提高。可也不绝对。以高考命题为纲,用操练来提高升学率,不能说完全没有效果。它确实可能使一个学校或者一个地区学生的高考升学率提高一些。不过这种提高并不代表学生真正的水平,往往是靠条件反射式作题,将学生的分数硬拔上去。我指的是这个含义下的应试教育。这个问题我今天并不想多谈,因为很多事情大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是个社会问题,社会的压力很大,现有的高考制度逼着大家非这么作不可。我很体谅各级领导以及各个学校的校长和高中老师的苦衷,不得不这么作,但这是违反教学规律的事。关于教学改革与国外某些比较好的教育方法对比,就能够看出,教学改革要改的是什么。我欣赏杨振宁先生的观点。杨先生在中国念的中学、大学、读的研究生,得了硕士学位。然后到美国读博士,得到了博士学位。他科学研究作得很好,得到诺贝尔奖。他对中国和美国两个社会的教育有切身体会。他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与美国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差别,两种教育方式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缺点,而且是互补的。所以他认为如果能把这两种教育的优点结合起来,把各自的缺点克服,这不能不说是在教育方面的重大突破。我欣赏杨振宁的这个说法。中国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老师一般非常认真负责,对学生非常耐心,按部就班,一点一滴的给学生讲,非常细致。假如没有讲前面,绝不会跳到后面去。

二、关于教学风格

我们的老师经常采用细嚼慢咽式的讲法。初上讲台,一节课的内容很快就讲完了,学生学习后就发生错误。随着老师的教学经验越来越丰富,讲得就越细,课就越拉越长。譬如说,老师讲课不仅讲了课本上的内容,而且讲了一些学生听课之后容易发生的错误。学生自己学习后对内容理解发生的错误,必须通过自己的思考后才能纠正,才能摆脱错误观点,真正地理解所学内容。美国学生通常是按自己的想法解题,中国学生有时自己没有想通,仍然按照课本上的作法去作。在课堂教学中,面面俱到封闭式的讲法,把各种可能的想法都给学生讲到,并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三、关于习题

有的学生说,老师你讲的我都懂,可是一作习题我就不会。题目究竟是难还是容易呢?对中国学生往往是再难的题老师讲过就容易,容易的题老师没有讲过的就难,学生只会依葫芦画瓢,缺乏创造。学生习题做不出来是正常现象,如果老师讲完课之后学生马上能做出习题来,做习题就没有什么作用了,不必通过思考,那反而不正常。做习题是让学生活用活用所学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训练。教师正面地给学生讲原理,对如何应用可以作一些提示,但绝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把什么都包下来,否则我们就没办法训练学生了。教学最后要深化学生的认识,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当然会遇到困难,不克服困难认识不会深化。不要误认为把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都解答了的老师是好老师。并把什么问题都讲好,把所谓课堂效率高作为好老师的标准。我同意有人说过的:“好的老师是热爱自己学生的老师。”首先,老师要千方百计把课讲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会自学后)就是自己最好的老师。”要在做题目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融汇贯通,并能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四、科学量化的问题

评教授,各方面都有指标,教授科学研究、教学上怎么样。科学研究怎么量化呢:1级的杂志上发表了多少篇文篇,2级上又有多少篇……对于教学,算一下教学工作量;教学水平给一个调查表,让学生打分……最后一算,这个教师总评综合分是多少,打出来了。我们评审职称时专家的感觉是差不多的,认为这几个人中哪些科研水平高,那些教学水平高,于是决定今年大概那几个人先升。评时有涨落,顶多这个人今年没能评上教授,明年能评上,差别也就是一两年,真正好的一定能评上,评了之后再量化。我认为评职称应该以我们直观的感受为准。计算机是死的,人是活的,量化是可以做的,但是不要太繁琐了,不要迷信。量化只能供专家参考,不能强迫专家接受“量化”的结果。尤其是量化的结果与专家的意见有重大矛盾时,应该以专家的意见为准。

五、对教育科学的看法

关于高考改革的看法范文4

观点一:社会化英语高考,权威性何在?

我以为,将英语纳入社会化考试,并无不可,因为从本质上说,高考所有科目都应该是社会化考试才是正道。而据我个人的预测,未来高考的所有科目走向社会化将是必然趋势,何时能够完全实施,其实只是时间问题。然而,在中国现行的语境下,在高考大格局并无质的改变的情形下,单单将英语这一科目考试社会化,却有值得让人忧虑的地方。

单单就英语科目本身的变化而言,英语高考社会化所引发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化了的英语高考,权威性何在?中国的高考是由政府主导的国家考试,因为各个科目都是由教育部门聘请相关科目的专家,闭关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现场出题,然后由自上而下的教育机构来安排学生考试。这种考试的权威性自不待言。但问题是,既然英语的分数并不是在未来作为一个参考,而同样还要作为高考的必考入门科目,那么,在其他考试都属于“国家考试”的情形下,单单把英语作为社会化考试,人们自然要问:这种考试的权威性谁来保障?

我们知道,社会化考试的形式,一般是以从庞大的试题库中人工选择或者电脑自选出一套乃至多套试题的形式出现。就现实而言,社会化考试的难点在于:谁来主导并主持这样对考生如此重要的考试?如何把这个社会化考试做到标准化,使之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英语水平?如何与中国现行的基础阶段英语教育和未来大学英语教育相衔接?如何考虑并周到策划,使考试本身做到安全完善,而不至于出现不公平乃至作弊等影响教育公平的事情。

第二,英语高考社会化后会引发学校英语教育(包括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出现的波动,怎样平复?这方面可能带来的问题至少有四个方面:一是学生会轻视乃至忽视英语的学习;二是英语教师会担心未来失业,这一现象不仅在中小学中有,在大学同样存在;三是那些认为英语科目可以放一放的家长,在未来,在看到其他家长如此重视之后,一定会不知所措;四是虽说今后英语会一年多考,这“看上去很美”,但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负担。

第三,未来极有可能引发教育公平的问题乃至在未来引发社会公平的问题。这个问题现在可能还看不出来,但将来一定会出现,需要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如何在未来避免出现这样的后果,应该是政府决策者以及教育家应该提前思考的问题,并及早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作者郭英剑,系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

观点二:社会化,不会降低外语教育的地位

《教育部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中已提出,“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多次考试”。对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多次考试,我的理解是:学生如果在高二即通过英语考试达到某个等级,这个等级达到某类高校或专业的录取要求,该生即可以用省下来的时间去学其他科目。“一年多次”为什么比“一次考试”要好?有教师打了个简单的比方:三年辛苦,而高考那三天感冒发热,一门失手,前功尽弃。如果学生一段时间内忙于某项感兴趣的学科,他可以不参加这一季的外语考试,而选择状态最好时参加考试,也可通过多次考试积累经验,最后获取自己需要的等级。

近几年,从小学三年级起学英语,将近千万学生用了十年时间学英语,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通过高考,到了大学,仍然有“英语四六级考试”在等着他们。能掌握一门外语,提高国民文化素质,这是教育愿景,但如何提高外语教育水平,让学生学以致用,让他们腾出较多时间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可能更为重要。

“英语考试改为社会化考试”,不会降低外语教育的地位。学生根据个人学习兴趣有选择自由,“热爱”永远是学习的动力,只要社会有公平的用人制度,市场有不违规律的用人文化,任何有专长者,包括有外语专长者,都能“得其所哉”。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考试方案有过多次改革,总趋势是朝着公平公正、科学的方向发展,但改革都会遇到很多困难。在无孔不入的应试教育状态下,一些荒谬恶劣的现象层见错出,而制度性的应对措施往往滞后,这与决策层面过于乐观的判断有关。当下不能不考虑的是:“外语考试改为社会考试”,如何制定相对稳定的制度以保持考试的公平公正,如何保持“一年多次考试”命题难度系数的平稳,如何克服等级划分过程中的失衡等。

关于高考改革的看法范文5

关键词: 高三英语 复习 备考策略

从事高三英语教学20年来,每回想起每学年的第二学期,随着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复习时间也越来越紧,学生和老师的压力越来越大。因为短短几个月的冲刺之后,高三毕业生即将迎来一场充分展示才华与潜能的重大人生机遇――高考。所以,如何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高效备考,无疑是每个老师和学生都非常关注的事情。下面我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谈高三英语备考策略。

一、认真研读《考试大纲》,掌握好基本词汇与基本句型。

高考后期结合《考试大纲》和《高考词汇表》进行查漏补缺特别重要。大纲中新增加的词汇用法,历届高考中出现率较高的词汇的用法都要特殊注意。对语法知识的复习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在做练习或高考模拟试题时对语法知识做进一步巩固和落实;要特别关注历届高考中出现率较高的语法项目: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强调结构、冠词、代词、形容词的级、动词的时态、语态和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等;it的用法、名词短语做连词、动词的主动形式表被动、独立主格结构、介词复合结构、主谓一致关系、倒装语序、同义词、近义词、日常交际用语等在高考中出现率较高的知识点也需要进一步学习,并融会贯通。

二、“细读”历年高考题,理清出题思路。

无论是出题的思路还是难度方面,历年的高考题命题质量都非常高。如果英语老师在备考时只是把这些题作为最后阶段的水平测试题,那么,实在是有点浪费资源。对此,我的看法是,我们对试题的把握不仅要掌握其题目和基本的出题思路,而且要进一步把各地高考题作为系统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范文,做到把考题中的单词熟练掌握,对长句和难句能够熟练拆分,经典句型能随意模仿。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英语语言能力问题。

三、查漏补缺,强化专题限时训练。

高三第二学期,复习的重点要放在查漏补缺上。将做过的试卷整理后,建立错题档案,弥补知识漏洞,进行强化记忆和训练。比如,在建立错题档案时发现在非谓语动词、从句方面出错率比较高,就应该重点复习这方面知识。不要注重记多少题,重要的是记住老师在课堂上对这些题的分析过程。到考试前再回顾、反思、比较、消化,以期达到遇到同类试题不再出错的目的。

复习中要加强题型专项训练,在训练中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速度;复习中应适当加强对重点内容的强化训练和题后分析,提高“考点识别、寻找已知条件、排错求证”的思维能力。训练快速阅读的能力,提高带着问题快速搜索信息,根据上下文提示进行逻辑推断的能力。多读一些原汁原味的文章,通过广泛涉猎,培养英语语感,提高对词、句、篇的理解速度和准确度。

四、降低难度,回归基础,抓基本题,突出对主干知识的复习。

高考临近,应当保持冷静,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做到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因为,在做了许多专项训练之后,学生会有这样的感觉:很多题目“一看就会,一做就错”。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在此阶段,学生要练一般题,不练难题、怪题。关键是把中档、低档题把握住,这对取得高分非常有利。高考英语改革虽然从强调知识考查向注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转变,但是应认识到能力要有扎实的基础作为依托。尤其是到最后冲刺阶段更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英语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句型等。词汇复习应做到从不间断、反复巩固。除了记忆和理解之外,尤其要注意常用词汇的使用和辨析,以及一词多义的掌握。语法复习要理清基本概念,着重复习主干知识。比如,动词的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等,都是高考常涉及的知识点。但切记不要在钻研语法的难点上花过多时间,英语语法不是数学公式,在不同的语境中用法就不同。

五、随时关注高考新动向,抓住信息。

针对高考题型的变化,要能够及时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便学生在做题时从容应战。万事忙中错,只有让学生熟练掌握了做题技巧,反复训练,才能在新的变化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高三英语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老师要对所教学生的英语水平有正确判断,然后找准其薄弱环节,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相信在最后的考试中一定会取得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关于高考改革的看法范文6

关键词: 四川高考改革 四川卷 全国卷Ⅱ 异同剖析 教学启示

1.试卷统计分析

1.1试卷结构统计。

2013年至2015年,全国卷Ⅱ和四川卷在试卷结构上都各自保持稳定。

全国卷Ⅱ共11道选择题,每题4分。两道问答题分别为22、24分。具有选做题,是对高中地理选修部分进行考察,三选一的题选自高中地理教材选修三《旅游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六《环境保护》,选做题分值10分。试卷总分100分。

四川卷共12道选择题,每题4分。两道问答题,总分52分,两道问答题分值不确定,最后一题分值稍多。四川卷虽无选做题,选修部分没有单独考查,但都融合在试题中。试卷总分100分。

以后四川地理高考选用全国卷Ⅱ,需要注意的是选择题减少一题,选择题减少4分,简答题分值多4分。对于解答题,四川卷每个得分点2分,这样降低了试题难度,有利于学生对题目的分析,考查答题思路是否清晰。但全国卷的问答题在答案设计上突出了每个得分点的难易和轻重,分值在1至4分之间。老师们应为学生指出这一变化,并着重分析每题得分点设置的心思,抓住考题重难点,从中找出解答问答题时的技巧和方法,这是在考查学生答题的灵活性。

1.2试卷考点分布。

2.试卷内容分析

全国卷Ⅱ和四川卷都是严格按照全国高考考试大纲进行试卷编排,考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等内容。其中前三个知识为必考部分,后面知识为选考部分。

上表展示2013至2015年这些考点在全国卷Ⅱ和四川卷的分布与考查内容。

2.1自然地理考点分析。

自然地理考点在高考试卷中占较大比重,主要考查地理主干知识。

先从大家最关注的地球运动知识说起。三年来除2013全国卷Ⅱ外,地球运动知识都有考查,但不是重点考查,且都在选择题部分,分值只有4分。考查内容不是复杂的晨昏线经纬网等图,要求繁琐计算,而是偏重在简单的时区与区时计算,太阳高度及日出日落方位考查,这些知识只需学生简单理解记忆,方能做好做对,4分轻松到手。往后高考,老师们应当舍弃复杂计算,多关注日出日落方位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细节,引导学生运用地球运动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减轻学生学习地球运动知识的压力,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地球上的大气和地球上的水这两个主干知识考点考查内容逐年增加。

对于地球上的大气,考查最多的是全球气候类型及气候对植被分布、对农业的影响。全国卷Ⅱ在三年内考查了大量关于大气的知识,表现在选择题数量和解答题题目增加,且解答题里面会直接设问某地气候特征,分值最高达30分。老师们要开始重视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类似知识点,多找关于气候的题让学生加以练习,让学生自主分析气候成因,气候分布及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敢于对生活中与气候有关现象进行分析,做出科学的解答,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地理学习兴趣。

关于地球上的水这一主干知识,三年来不管是四川卷还是全国卷都有所涉及,且分值逐年增加,全国卷中分值最高达30分。主要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及洋流相关知识,知识点较细,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这一章节值得重点讲解和训练。全国卷考题在不断贴近生活,人类占据水圈的大部,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高考复习时,地球上的水应是重点,还要注意由水引出的关于水的环境问题,这是热点。

继大气和水之后,便是我们生活其上的岩石圈,地表形态的塑造和地形是高考主干知识。但这一知识点考查力度就小了许多,且基本都是在问答题的某一小问,分值6或8分,考题难度不大。对于2013全国卷Ⅱ,考讨论题,拓展了学生思维,开放性考题较易得分,是试题亮点。老师们以后可多编写这样的题型,锻炼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思考能力,将书本知识融会贯通,达到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

2.2人文地理考点分析。

人文地理知识在生活中体现最多,历年高考中,人文地理知识考查不断增加。四川卷对于人口变化和城市化考查多于全国卷Ⅱ。全国卷Ⅱ侧重于考查农业地域、工业地域形成发展。交通运输布局和影响也是近两年热点,分值不断上升。老师们应重视人文地理教学,特别是区域人文地理,突出区域和国家主要特征,并结合该区域自然因素与其他区域比对,凸显学习地理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3区域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分析。

区域地理知识考查贯穿选择和问答题,考得少,但在整个试卷中都有体现新课标要求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人类发展离不开区域发展,人类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要为学生树立学习地理的可为可持续发展作贡献的观念,增强学生学习地理自豪感、存在感,提高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兴趣。

3.从全国卷Ⅱ中得到的启示

3.1关注热点,稳中求新。

2013年到2015年,全国卷Ⅱ一直在稳定试卷中激发创新火花。全国卷Ⅱ前两道选择题,以当年热点开篇,与时俱进。2013年人口迁移,2014年“握手楼”,2015年生态农业,都是当时最热话题,将其所含地理知识进行考查,既是生活中的地理,又考查学生对时事的了解与思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能力,而不只是书本知识。全国卷Ⅱ的热点融合在其他题里:业上地膜使用、老工业区工业遗产旅游、沙尘暴等极端天气、中非合作、高铁出海……

地理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提高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能力。高考试题更是引导师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关注社会热点,联系生活体验,反映时代特征,彰显人文关怀,这是地理学科价值的最终体现。

3.2图表结合,动态灵活。

图表使用,使整个试题变生动灵活。图表可祛除繁杂文字,清晰易懂,缓解考生的心理压力,避免学生看到大量文字焦虑恐慌。全国卷Ⅱ善于使用图表,特别是区域图和统计图表。图表是学习地理重要方式,图表阅读和信息提取是教学重难点。现在区域图趋势是考查区域定位,虽不是高难度精确定位,但还要求学生对世界区域高度熟悉才能准确定位。要注意,随着科技发展,3S技术在试题中的体现,比如遥感影像图使用、打车软件使用等。高考题导向性让我们知道,空间定位及图表阅读是趋势,符合课标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公民基本地理素养观念。

3.3贴近生活,培养公民基本地理素养。

三年全国卷Ⅱ紧跟时代步伐,对生活中热点没有回避,而是积极参与热点讨论。

2013年人口迁移,大多是人们迁移到经济发达地区,由此提问,人口迁移对于城市化和老龄化影响,对关系民生大事进行考查,督促老师和学生关注时事,及时补充知识。同样,2013年地膜的提出,也关乎民生,地膜在农村很多见,但是没有引起太多注意和思考,此题考查人们最关心的问题,突出地理在身边。

2014年握手楼,延续2013年人口迁移问题,同时考查资源环境问题。这套试题里面出现了一道有趣题,关于蓝水绿水问题,题中给出新概念,让学生理解。这道题考查方式灵活,注重考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新旧知识迁移能力,是不可多得的好题。选做题旅游地理,选取热度较高的工业园区遗址旅游,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告诉学生,只要发动智慧,资源就可以很好地重复利用,教学生灵活运用,更好地生活。

2015年的考查热点是珠江三角洲典型农业生态模式转变,将一些不符现代农业发展的传统农业淘汰,保留现代社会需要的农副业。从人们生活变好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角度考查,学生比较容易认同,并懂得识时务者为俊杰,时代在变化,自己也应该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

以上是对于四川地理高考的改革,从四川卷和全国卷Ⅱ中得到的启示,文章都是针对一线教学的一些看法和建议。随着高考的改革,地理这门学科随着时代的变化,变得更贴近生活,更有实际意义。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需要具备实践意义的地理人才,希望此文对于培养公民基本地理素养有所帮助,相信地理科学会在国家可持续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慎中,王龙,刘振峰,朱爱华,丁生军.相炜.2014高考地理试题统计分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13).

[2]刘振峰,王龙,李慎中,朱爱华,相炜.2015高考地理试题统计分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6-15.

[3]周国林.联系生活,贴近时代,凸显新课程核心概念――2013年甘肃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地理试题简析.中学政史地,2013.9.

[4]胡炜,肖维敏.2014年全国文综高考地理试题比较分析(以川渝卷为例).地理教育,2014(7-8).

[5]孙文华,何新建.朴实无华出真知,立意新颖见能力――201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Ⅱ卷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评析.地理教学,2014(16).

[6]徐婉英.从学科素养视角例谈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地理教育,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