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生态修复情况及存在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矿山生态修复情况及存在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矿山生态修复情况及存在问题

矿山生态修复情况及存在问题范文1

1.1矿产资源产权制度存在问题分析

产权是一组权利束。我国矿产资源产权的权利束由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以及由所有权所派生的矿业权组成。矿业权包括探矿权和采矿权。现行矿产资源产权制度安排缺陷主要是国家所有权明确的情况下,产权实现过程中不同权利主体之间的责、权、利边界不清。

(1)矿产资源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混淆导致的权责不清。

现行矿产资源产权本质上是公有制基础上的委托-关系,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事实上被国家垄断企业和地方政府(或由地方政府控制的企业)二元分割。国家法律上规定的矿产资源所有权及其行使是明确的,但在委托关系中缺乏人格化的所有者,所有权主体虚置导致了一系列产权关系的混淆与错位。首先,中央直属企业认为自己是资源国家所有权的代表,享有占有、使用、处置和经营管理矿产资源的一切权利,结果导致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与国有企业的开发经营权之间产权混淆和严重错位。其次,在法律层次上,由矿产资源所有权所衍生出来的矿业权审批权由中央授权予地方政府。如探矿权的审批权限主要集中在中央与省两级政府,而采矿权则由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审批。这样,地方政府即代替中央政府执行矿产资源所有权管理职能,又承担对矿产资源开发经营的行政管理职能。实践中地方政府的所有权管理权能代替了行政管理权能,而在所有权管理上,由于地方采矿权人对地方政府税费贡献要远大于中央、省企业,因此,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倾向,地方政府普遍存在机会主义行为,违法审批、以大化小,变更矿种越权审批屡禁不止。另外,由于国家所有权主体缺位,地方政府与中央企业为各自利益对矿产资源的控制权相互争夺,而对矿区生态补偿的责任互相推诿。"单一的所有权主体,多元的所有权代表"造成国家的所有权、政府的行政管理权被事实上的经营权所代替,产权关系不清、责任主体不明,造成资源浪费和矿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后,按照资源管理的属地原则,地方特别是县级政府是环境保护的首要责任者和矿产资源开采的重要监管者。一方面对采矿权探矿权的审批主要集中于市、省以及中央部委,而县级政府的审批权限较小,造成矿山属地政府的权力与责任不对称。另一方面是在当前的税费制度框架下,中央、省财政以及矿业企业获得了大部分资源开采的收益,而地方政府,尤其是市(县)级政府的收益相对有限,造成基层政府的事权与财权不对称,基层政府无力也不愿履行相应的监管责任。政府部门及个别官员甚至与企业合谋牟取私利更激化了资源开采环节的乱象。权力与责任不对称、事权与财权错配导致基层政府监管缺位,私挖滥采、无证开采屡禁不止,矿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2)采矿权权能残缺与生态补偿责任不明导致环境破坏与无人负责并存。

首先,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国家,矿业企业获得的只是一定时期内的使用权,这就使采矿权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性与完整性(李香菊等,2011)。矿产资源的使用权期限受制于发证机关核定的开采期限,而且非常不确定(作为所有者代表的政府随时可以要求再谈判)。采矿权权能残缺激励了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矿业权人的急功近利,不惜代价、不顾后果的掠夺式资源开发行为,并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其次,相关法律法规虽然在所有权人与采矿权人之间分配了矿产资源产权,却没有明确彼此的义务,尤其是采矿权人对矿区生态补偿的责任不明。《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规定了对探矿权人和采矿权人应当履行"水土保持、土地复垦"的义务。但实际运作过程则是矿业企业向地方政府缴纳生态环境税费,然后由地方政府对辖区内的矿区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治理。其存在问题:1)是政府与企业的职能错位,地方政府事实上代替了本应由矿业企业承担的生态环境修复治理责任。2)是环境税费的征收标准过低,未能充分补偿矿区生态环境损害。3)是地方性的环境税费对以中央企业为主体的矿业企业缺乏约束力而流于形式。4)是对地方政府实施的矿区环境修复治理的质量缺乏检测与监督。从而难以真正落实"谁破坏、谁补偿"原则,各地生态补偿存在严重的"搭便车"现象。

(3)矿权与地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在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与土地所有权是分离的。矿产资源国家一元所有,而土地属国家和集体二元所有。一方面国家通过审批制度,以招、拍、挂等方式将矿业权-探(采)矿区块地下的使用权出让,但在法律上对于覆盖于矿上的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如何出让并未做出具体规定;另一方面资源的国家所有排斥了资源地政府与社区居民对资源的支配权力和参与资源利益分配的权利。因此,依附于集体土地上的矿业权与地权的冲突与矛盾随之产生:当地政府索取高额的地权使用费间接分享矿资源开发利益而导致的征地困难、阻挠矿业权人生产作业、非法开采、私挖滥采等,结果造成矿区开采秩序混乱,对环境破坏与生态恶化无人负责。

1.2环境质量产权缺失与矿区生态环境恶化

我国的法律法规明确将环境质量的所有权界定为全体公民所有,但缺失对环境质量使用权的明确界定。而使用权是环境质量产权束的核心。环境使用权既是全体公民环境质量所有权的实现方式,又是对环境质量这一稀缺资源价值的确认和保护,是将矿产资源开采环节中的环境外部性内部化的一种制度安排。理论上,对于矿产资源开发这一复杂条件下环境质量使用权有多种界定方式,包括环境税、可交易的排污权制度、土地复垦与矿区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生态修复基金、地质灾害防治基金等。矿区生态补偿本质上就是对环境质量使用权的界定。在这个意义上,矿区环境质量使用权的界定方式决定了生态补偿的实现方式。当前,由于环境质量使用权界定缺失,导致矿区生态补偿方式单一,仅有矿区生态补偿费与矿山环境质量保证金制度两种补偿方式,且存在缺乏严格的法律依据,征收标准偏低且不统一,应缴税费总额远低于生态修复重建工程的费用。补偿的客体仅限于矿山土地以及"三废"造成的环境污染,对因矿资源开发而诱发的突发地质灾害(地震、泥石流等)以及矿山周边的生态破坏(荒漠化、水土流失等)没有相应的补偿措施,生态补偿不充分。上述分析表明,矿区生态环境恶化根源在于资源环境产权的"制度失灵",矿业企业缺乏从源头上实施绿色开采、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以及在制度与法律层面的约束机制,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2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利益主体与生态补偿的责任主体相背离产权就是受保护的利益(盛洪,2003)。

矿产资源开发中相关利益者主要有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省、市、县三级)、采矿权人、土地所有者与矿区居民。各级政府与矿业企业分别通过税费分成与净利润的方式参与矿产资源开发的收益分配。矿区居民与土地所有者尚没有合法的参与资源开发收益的途径。对于矿区的生态补偿,实践中的做法是,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进行,矿业企业通过上缴生态补偿费由地方政府实施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地方政府同时又是辖区生态环境的监管者。由于资源环境产权制度缺陷,导致资源开发中的利益主体与生态补偿的责任主体相脱节,并最终导致矿区生态环境因无人负责而持续恶化。榆林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能源接续地,文中以榆林为例,考察在矿产资源开采环节各产权主体的收益分配,及其承担的生态补偿责任,剖析资源开发中利益主体与生态补偿责任主体的背离。

2.1榆林煤炭资源开发环节收益分配关系

榆林市煤炭资源开采的中央收益为矿业企业所得税分成、增值税分成、两权价款与使用费分成和资源补偿费分成的加总。省级政府与榆林市县级政府收益分别为企业所得税分成、增值税分成、资源补偿费分成、两权价款与使用费分成、资源税分成、环境税费分成的加总。煤炭开采企业净利润为企业利润总额与所得税之差。如果将省和中央财政收入作为一级的话,那么,榆林市煤炭资源开采的收益分配呈现典型的"杠铃"型特征:矿业企业与中央、省财政的收益较大,而资源开采地政府的收益偏小。2008年矿业企业与中、省收入占榆林地区煤炭资源开采总收益的比重分别59.7%和27.5%,市县收入占比12.8%。2009年以后,陕西省对煤炭开采企业加征5元/吨的水土流失补偿费,加之当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矿业企业收益的比重下降到51.9%,中、省和市县收入占比分别提高至32.3%和15.8%。2010年,矿业企业和中、省的收益比重分别为54.4%,市县收入下降至14.4%。

2.2不同利益主体承担的生态补偿责任分析

矿业企业是矿区生态环境的直接损害者和生态补偿的责任主体。当前矿业企业主要通过缴纳环境税费的方式间接履行矿区生态补偿与修复治理责任。2008-2010年,榆林煤炭企业缴纳的用于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的环境税费种类及征收标准。中央与地方政府在矿区生态补偿中承担的责任。根据《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09-2011年卷)提供的数据,在2008-2010年,中央财政对陕西省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转移支付分别为4990万元、13130万元和19390万元;地方财政支出分别为760万元、1075万元与2803.7万元;另外,除了上交的税费外,矿业企业就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分别支出331万元、8990.4万元和6514.13万元。一方面我们无法获得中央与地方财政对榆林地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方面的投入资金数据,另一方面由于榆林煤炭资源产量在陕西省的绝对优势地位,不妨假设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对陕西省矿山环境修复治理的资金投入全部用于榆林地区。这样可以大体核算出中央、地方财政以及矿业企业对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方面的支出。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中央与地方对陕西省矿山环境修复治理的支出被当作是榆林地区的支出,因此会高估中央与地方政府对榆林地区矿山环境修复承担的责任。

3讨论

矿产资源开发中利益主体与生态补偿的责任主体问题。中央、地方以及矿业企业在矿产资源开采中获得的收益与承担的矿区生态补偿责任严重背离。在2008-2010年间,获得矿产资源开采收益份额分别为59.7%、51.9%、54.4%的矿业企业承担了11.28%、19.68和21.73%的生态环境损害治理责任,获得收益份额分别为19.5%、22.5%、22.5%的中央政府仅承担了约0.32%、0.76、1%的矿区生态损害治理责任,而获得收益份额分别为20.8%、25.6%、23.2%的省与地市两级政府仅承担了0.05%、0.06%、0.15%的矿区生态补偿责任。在现有的产权体系下,矿业企业承担了矿区生态环境损害的部分成本,远未实现环境外部成本的完全内部化。另一方面,按照法律法规,地方政府负责本辖区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但地方政府从矿产资源开采中的获益有限,如榆林市县级政府在2010年仅获得矿产资源开采全部收益的14.4%,没有能力为未补偿的77.1%的生态环境损害提供资金投入。由于资源环境产权制度的缺陷导致矿产资源开发中利益主体与生态补偿的责任主体严重背离,致使大部分的矿区生态环境损害无人负责,矿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4结论及政策建议

以往研究过多地关注了生态补偿本身,所提出的政策建议因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而难以实现预期的效果。文中的研究则表明,导致矿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直接原因是矿产资源开发的产权主体、利益主体与生态补偿的责任主体三者脱节,而根源是资源环境产权的制度安排缺失。只有从产权改革着手才可能建立有效运行的矿区生态补偿机制,从而彻底解决矿区生态环境问题。

(1)从国家法律层面界定环境质量的初始产权。

针对生产过程对环境质量使用以及损害的不同特征,通过命令-控制、环境税、排污权交易、土地复垦等多种方法界定环境质量的使用权。

(2)明确政府与企业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对于生态补偿的责权利关系。

探索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方式,彻底改变当前地方政府代替矿业企业行使矿区生态补偿责任,以及无人为矿区生态损害负责的乱象。根据污染者付费原则,以及受益者分担原则,矿业企业是矿区生态补偿的责任主体,主要承担正在发生的矿区生态环境损害的补偿责任,主要包括废弃物(固相、液相、气相)、土地塌陷、地形地貌破坏以及矿山闭坑造成的环境损害。中央政府作为资源开发的受益者一方,主要承担单个企业无力承担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等),以及无法区分责任的诸如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损害的补偿责任。而长期以来低价使用矿产资源的输入地政府作为资源开发的受益者一方,应承担历史遗留的矿区生态环境损害的补偿问题,补偿方式可以通过征收跨区税、以及横向转移支付的方式进行。改革的方向是从资源开发中获得的收益与承担的生态补偿责任相匹配。

(3)厘清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矿区生态补偿中的责权利关系。

首先要进一步明晰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关键点在于作为所有者的中央政府应该从资源开发中获得相应的产权收益,主要通过全面实施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实现。其次要明确中央政府在资源开发中的公共管理职能,这一职能主要体现在制定全国性的与矿产资源开发有关的法律法规、矿产资源发展规划等方面。三是明确地方政府的监管职能,主要包括对当地资源开发秩序、矿区公共实施建设、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等的监管。四是以事权与财权相对称为原则,重构中央与地方在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分享机制。主要是改革现行的财税体制,特别是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分享比例,加大资源地政府的分享比例,增强地方政府的财力,使地方政府有足够的激励实现其监管职能。

(4)探索通过不同方式解决一元矿权与二元地权的矛盾与冲突。

矿山生态修复情况及存在问题范文2

关键词:充填采矿;技术优势;工艺流程;实际应用

引言

我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人均矿产资源量却远低于世界水平,而且我国矿产资源分布不平均,探测和开采更为复杂。随着能源危机的不断蔓延,我国的矿产开采技术受到了多方的重视。近年来,虽然矿产开采技术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采矿效率和环境保护仍不能达到国际标准,这就为充填采矿技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 充填采矿的定义及特点

在实际作业中,矿产资源在被采掘之后会留有深深的空洞,在采矿专业中称为采空区。这种空洞若不能及时补救就会给矿区的整体稳定性带来危害,影响整个矿区的安全,这也是为何我国采矿行业事故频发的原因。而使用充填采矿法可以在采掘过程中弥补空洞,将充填材料直接运送到采掘空洞,对采空区起到良好的充填、保护的作用,以此减少采空区对矿区结构的危害。

充填采矿法是人们不断探索得到的、较为环保科学的方法。笔者认为,根据充填采矿法的特点,其更适于矿井结构大而深的矿山。胶结充填适用于品位较高,矿石赋存形态复杂多样的矿山。依据近些年的实际操作,充填采矿法不仅能够起到保护矿井整体结构的作用,保证员工的生产安全,同时还能降低贫化率和损失率。但是,充填采矿还存在一定的缺点:充填采矿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较为复杂的操作流程;使用充填采矿会加大初期的投入成本,同时还需要大量的物力支持。

2 充填采矿技术的优势

充填采矿法的应用已经远远超过了其实际意义,这种先进的采矿方法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目前,全球利用充填采矿法施工的矿山,已经出现了无废料排放的矿山。例如,德国的格隆德铅锌矿山利用全尾砂和重选碎石制备膏体作为充填材料,采用这种方法之后,就再无尾矿乱排放的现象。

采用充填采矿法能够迅速地填补采空区,这样就能及时防止采空区出现塌方的现象,从而为采空区的岩石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护的作用,防止岩石出现较大的位移。该方法能够从根本上保护地下和地表结构不被破坏,对当地的生态平衡有着积极的作用。

充填采矿法与传统的采矿方法相比,其最大的优势是低贫损的开采功能和对资源的保护功能。充填采矿法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地质结构,降低平滑率和损失率,充分利用矿产资源,以达到对资源的保护功能。

3 有关充填采矿技术的工艺流程与实际应用

3.1 工艺流程

康家湾矿区使用的充填采矿原料主要包含:水泥、尾砂、粉煤灰和水四种物质。尾砂仓为半堑沟式卧式砂仓,容积200m3,水泥仓则是圆柱圆锥型立式仓,可容纳48t的水泥,充填的主要工艺流程(见图1):卧式砂仓内的尾砂通过电耙和G×φ400mm螺旋输送机转运至直径2000mm的搅拌桶中;粉煤灰及炉渣经处理后通过电耙绞车进入缓冲漏斗,再由螺旋输送机送入搅拌桶内;水泥则由水泥仓下口通过螺旋机输送至搅拌桶,按照灰1:5、1:10或1:15的比例制成砂浆,粉煤灰的添加比例为12%,最后通过聚丙烯塑料软管运送至采空区进行充填工作。

3.2 实际应用

充填采矿法在实际应用中依据不同的充填材料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方法:干式充填法、水砂充填法和胶结充填法。传统的干式充填法利用不含胶结剂的碎石进行充填,再进化到利用水淬渣进行充填,再到胶结剂充填。通过实际充填过程不难发现,随着充填材料的胶结性不断增强,采空区的支撑结构也就越强。作者认为,采空区往往是庞大的结构,在充填材料中加入胶结剂,能够让充填材料和地下结构快速融合,形成一个牢固的新结构。

3.2.1 干式充填法

干式充填法是将井下其他工作面的废石作为充填材料通过充填天井输送到采空区,但这种方法最致命的缺点是需要消耗过多的人力和物力、作业的时间较长、充填的速率较低。且当充填区域周围有矿时,必须留永久保护矿柱。随着我国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抛弃了这种传统的作业方法。

3.2.2 水砂充填法

水砂充填法主要使用碎石渣、尾砂和炉渣作为充填的主料,利用机械设备将这些主料运送到采空区,即可实现充填工序。这种方法相对干式充填法来说较为快捷、完善,但是水砂充填法的施工工序较为复杂,需要技术性人员进行操作;同时,水砂充填法的排水量较高,过大的用水量是对水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环保。由于充填体强度低,当充填区域周边有矿时,也必须留永久保护矿柱。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水砂充填法也逐渐被企业所摒弃。

3.2.3 胶结充填法

胶结充填法是以块石、碎石、河砂和尾砂作为主料,将主料、水泥、水及活性添加剂进行混合形成胶结性较高的膏体,再使用机械设备或者重力运送到采空区。该方法中的膏体填料具有更强的粘结性,能和岩石结构快速胶结,形成坚固的整体。该方法充填速率快,充填体强度高,在目前国家安全环保要求逐步提高,尾矿坝建设审批日趋严格的是形势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分级尾砂作为胶结充填骨料充填采空区的技术国内得到广泛运用,管道水力输送技术的快速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进程,但实践表明,尾砂分级脱泥的全尾砂利用率比较低(仅有50%),且不能合理有效处理细粒级尾砂。

康家湾矿采用的是全尾砂充填,添加粉煤灰、水淬碴活性物质,有效地解决了尾砂地表堆积可能引发的事故、降低充填成本,提高充填体强度等问题。粉煤灰、水淬炉渣全尾砂胶结充填的混合料制备工艺,如图1所示,初期投资比较低,考虑到能高效率(100%)的利用尾砂,可节省掉尾矿库筑坝费,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经济效益。

4 对充填采矿技术用于采矿的问题的几点思考

4.1 填充材料相对落后

新技术的不断提高,采矿业取得了迅速发展。人们对该行业的要求也不断增多,以往的填充材料无法满足现代采矿业的需求,同时,为了使现代采矿新技术得到高效率深层次的运用,在进行深部采矿作业时,必须对填充材料进行更新换代。

4.2 充填设备技术具有滞后性

与现代采矿充填技术相比,充填设备却具有相对滞后性,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其用于充填的设备已不能满足开采需求。目前,很多矿山采用的充填设备稳定性较差,自动化控制水平难以达到填充要求,充填设备与充填技术的不协调将直接影响矿山的未来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采矿企业的生产总值产生不利影响。充填不当也会对资源的合理利用造成很大伤害,将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4.3 开采方法有待规范

目前对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充填技术并未得到全部应用。有些矿区滥采滥挖,有充填设计,但不充填,或充填欠账太多,只重视经济利益,不重视生态平衡,这对矿区、自然环境都造成了及其严重的威胁。采矿行业要取得长远发展,上述问题必须得到有效解决。要使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概念深入人心,政府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绿色开采企业进行奖励政策。企业应从长远角度考虑,加大对技术研究的投资,及时更新设备,改进技术,提高开采技术水平,减少安全事故,同时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4.4 采场顶板管理存在较大难度

在开采地段不稳定的情况下,其地质条件就会相对复杂,不利于工作面顶板的管理。在岩石构造和结构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工作面顶板的暴露时间越长,出现冒落事故的概率就会越大。因此,为防止冒落事故的发生,降低安全风险,就要尽量缩小工作面顶板的暴露时间,也就意味着减少采场作业的循环周期,及时充填,这样也有利于顶板围岩的稳固。另外,在进行填充作业前,增加2-3个点柱也可起到加固作用。

4.5 胶结面强度的控制

上向胶结充填时,最上面胶结面的强度必须要高一些,以缩短凝结时间,提高采矿效率,同时可以避免将胶结面的尾砂作为矿石出窿,降低贫化率。可通过提高充填料的水泥含量来控制。

4.6 胶结充填接顶

当有特殊要求时,需要充填接顶,考虑到胶结充填接顶情况与充填体的质量以及井下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息息相关,倘若不能有效接顶,将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然而在实际工程中,充填接顶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认为应该从充填料浆浓度、下料充填方式等角度入手,并开展有效的充填接顶监测工作,规范充填管理制度,搞好充填接顶工作。

5 充填采矿法的未来发展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采矿行业也迅速兴起了绿色采矿,提倡在对资源开采的同时,注意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利用率。绿色开采对开采技术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开采技术不仅要扩大开采量,还要注意对环境的伤害降到最低。总的来讲,矿山应继续坚持绿色开采的理念,加大对充填采矿法的技术升级,提高充填采矿法的技术含量。

6 结束语

文章针对目前采矿行业的充填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从资源保护和矿区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了六个方面的探讨:填充材料相对落后、充填设备技术具有滞后性、开采方法有待规范等。从而得出以下结论:

(1)充填采矿技术与传统的采矿方法相比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环境保护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2)但矿区在采用充填采矿法时不能盲目选择。首先充填采矿技术的选择要根据各个矿区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其次充填技术要考虑到经济成本和可持续发展,矿区应继续坚持以绿色开采为理念,从长远利益考虑,提高充填的技术含量;最后,加强对充填采矿技术的研发,争取在现有优势的基础上,继续降低采矿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减少开采成本。

参考文献

[1]翟淑花,高谦,张梅花,等.高强轻质泡沫砂浆充填体在矿山的应用研究[J].化工矿物与加工,2010(12):30-34.

[2]尹忠雨.充填采矿技术应用发展及存在问题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7):23-24.

[3]贾宝军.充填采矿技术应用发展及存在问题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9).

[4]于润仓.我国充填工艺创新成就与尚需深入研究的课题[J].采矿技术.2011(3).

矿山生态修复情况及存在问题范文3

县财政局于2008年增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牌子,2019年1月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根据《县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在县财政局加挂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牌子。县财政局是县政府负责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综合管理,县国有资产管理局具体履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全县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全部纳入县国有资产管理局统一管理,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及经营收益全部纳入财政部门统一管理。

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统一管理,分口经营。

1.县人民政府建设和管理的廉租房、公租房、安置房等剩余房产和非住宅资产(门店、储藏室、车库等),由县国资局委托县民德公司统一经营。

2.城市无形资产,如城市公交站台、路线牌、候车亭、城区路灯广告、跨界广告牌、大型公益广告牌等资产,由县国资局委托县城市管理局统一经营。

3.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经营性资产、改制企业剩余资产,经县人民政府批准由非经营性转变为经营性资产等经营性资产全部纳入“县国有资产经营中心”统一经营。

4.城区28处停车场资产,由县国资局委托智慧停车场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统一经营。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

(一)坚持公开公正,资产处置更加透明。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国资委、市财政局的具体指导下,国资局一直作为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专司机构,对全县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将职责定位在延伸财政管理职能上,做到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来开展。依据《关于做好全县废弃矿山(受损山体)生态修复产料处置工作的通知》精神(彭府办字〔2019〕97号),加大废弃矿山修复产生的砂、石、风化石料的处置力度,创新废料处置方案,全年废料处置12663万元,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二)坚持完善制度,资产经营更加严格。坚持用制度管事,把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关进“笼子里”、晒在“阳光下”。明确经营资产收益政府与部门分配原则及经营性资产租赁方式、招租程序等;确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资产租赁市场,公正合理确定承租人,提高资产租赁收入。2020年,全县公租房、廉租房租赁收入1050万元,非住宅资产拍卖拍租收入705万元,行政事业单位经营资产租赁收入438万元。今年6月份印发《县人民政府关于积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实施意见》(彭府发〔2020〕8号),县国资部门积极指导各行政事业单位和县城发集团减免租金工作,摸清承租人和实际经营承租人的情况,做到底数清、家底明,按照操作流程对承租企业(个体工商户)实行减免租金,全年一共为10家企业和661位个体工商户,减免2-7月份租金637.62万元,其中:行政事业单位减免310.04万元。

(三)坚持规范操作,资产管理更加高效。一是严把信息变动关。要求全县行政事业单位每月8号报送资产增减变动情况表,及时全面掌握各单位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情况,督促各单位对新购入的固定资产及时登记入账,对报废和处置的资产及时办理相关手续予以销账,确保资产账实相符,避免了资产游离于账外,有效防止资产流失。二是严把报表上报关。按照市国资委和市财政局统一部署,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严把数据质量关,按时上报“地方债务形成资产报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表”“国有企业月报表”“国有企业年报表”从资产的数量、价值、结构、使用状况等多层面准确反映政府财务、资产情况,为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奠定基础。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县在行政事业性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处置做了一些工作和有益的尝试,但与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些差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管理集中不够。目前,我县还有部分国有资产仍保留在各相关行政事业单位名下,2014年县委、县政府进行集中办公后,部分国有资产因远离原主管单位,且分布较为分散,致使县国有资产管理上还存在分散的问题。再比如,县教育局按照《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3—2018年)》要求,对我县教育网点布局进行了调整,造成乡(镇)及村级中、小学原教学点资产闲置,学校资产构成复杂,产权不明晰,资产管理不到位,处置程序不规范,未能充分发挥资产效益。

2.思想解放不够。这几年改革过程中我们也一直思考如何有效的利用好国有资产,也考虑到开发经营,但由于担心不符合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要求和规定,担心过度商业化,会增大政府风险,因而,让犹豫禁锢了我们的思路,捆住了我们的手脚,制约了我们的工作。

3.权证齐全不够。因各种原因,一些部门单位对本单位资产权属证办理工作未予重视,致使出现部分权证不齐全的房屋和土地,给资产管理和处置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现有的体制和机制与国有资产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调整思路,用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有效的机制,更加有力的举措把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经营好,把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这篇文章做大,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进一步规范资产经营。国有资产经营工作虽然从制度上进行了规范,但少数单位、部分部门国有资产的经营尚未完全纳入县国资局统一管理,县国资局要加大管理力度,将全县所有单位全部资产统一纳入管理。

矿山生态修复情况及存在问题范文4

关键词:统筹发展 转型发展 现状 存在问题 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020-04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转型不断加快、利益调整难度加大、社会矛盾多频发,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更为繁重,潜在挑战和困难更加凸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的理念,其中,协调发展是推进发展的基本方法。统筹发展就是要按照协调发展的理念要求,立足当前山西实际,着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在当前,重点要统筹工业新型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四化”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发展,从而汇聚起统筹发展的强大正能量,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富民强省目标的实现。

一、山西统筹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山西在转型发展中,高度重视统筹发展,为加快推进统筹发展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重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全省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山西统筹发展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统筹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随着山西转型综改试验全面铺开、梯次推进,山西全省在产业转型、城乡统筹、民生改善、生态修复等方面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全省统筹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1.产业转型取得新进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2014年山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1%,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与第二产业的比重差距由上年的10.3个百分点缩小为5.6个百分点。全年山西规模以上工业行业中,煤炭、焦炭、冶金、电力四大传统产业增加值占山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77.3%,比上年降低2.2个百分点;非传统产业(除煤炭、炼焦、冶金、电力工业外)比重为22.7%,提高2.2个百分点。2014年山西固定资产投资中,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由上年的6.2∶43.3∶50.5转变为7.4∶41.8∶50.8,第一、三产业投资比重分别上升1.2个、0.3个百分点。

鹇孕孕滦瞬业发展总体态势良好。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总量迅速攀升,随着一批重大转型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和投产见效,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产业链初步形成。全省各个地区围绕自身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核心竞争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或产业基地。

2.城乡统筹发展迈出新步伐。近年来,山西“一核一圈三群”城镇框架体系加快构建,太原晋中道路设施和公共服务对接进展明显,同城化不断提速;离柳中、孝汾平介灵等城镇族群发展步伐加快,大太原都市圈节点逐步形成。晋北、晋南、晋东南城镇群空间格局基本形成,各中心城市、大县城、中心镇扩容提质加快,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带动力明显增强,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

企业产业扶贫开发工程取得新进展。到2014年底,全省贫困地区开工建设项目达到233个,涉及总投资799.23亿元。在组织开展两轮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回头看、坚持办好农村“五件实事”基础上,2014年起山西将在七年时间内筹资1000亿元,启动实施以完善提质工程、农民安居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和宜居示范工程为主要内容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大工程”,坚持不懈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3.民生改善亮点频现。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2014年山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69元,比上年增长8.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09元,增长10.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2.73(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比上年缩小0.07。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1.4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7.7万人。

2014年山西全省财政支出的八成以上和全部增量均用于民生改善。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公办标准化幼儿园的新改扩建顺利推进,农村小学、初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进一步提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铺开,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广泛开展;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项基本医保实现应保尽保,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也在全省得到推广。全省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省级重点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创建工作正式启动。全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制定实施了促进就业创业的46条措施,实行提供财政补助、实训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等“七补一贷”政策,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通过购买基层公共服务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4.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2014年以来,山西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出台加快推进工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和《山西省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计划》,推进实施650项节能改造项目。强力推进减排治污,实施全省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提速工程,全省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21.6万辆,全省PM2.5平均浓度下降16.9%。加大造林绿化和生态环境治理,2014年完成营造林462万亩、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46.8万亩。

(二)存在的问题

随着山西统筹发展的深入推进,全省“四化”统筹、城乡统筹、经济社会统筹、人与自然统筹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总体来看,山西统筹发展取得的成就依然是初步的、局部的和阶段性的,全省统筹发展依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1.“四化”发展不协调、不同步。一是工业化和信息化没有充分融合。山西工业产业结构以能源原材料等传统工业产业为主,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度不高,工业中体现不出第三次革命和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革命的要素。企业未能有效地利用信息化进行加工生产,缺乏对生产方式、管理模式创新的认识,缺乏支撑两化融合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工业化发展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薄弱。山西的城镇化发展是资源型工业支撑的城镇化,尚未实现“产城”融合的高质量城镇化。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在山西省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大中城市与工矿区割裂,小城镇发展缺位。大量工矿区分布于城市之外,与所在区域经济联系不紧密,服务功能不完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难以形成对城镇化的有效带动。

三是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协调。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山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科技水平低下、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有待提升、农业生产也尚未完全实现机械化。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山庄窝铺多,居住分散,采煤沉陷区较大,地质灾害严重,农民安居环境较差。

2.城乡发展不均衡。当前,山西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加大,利益失衡问题亟待进一步化解。收入分配不合理,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等利益失衡问题阻碍了山西城乡统筹发展进程。近年来山西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全省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从2000年的2818.5元提高到2014年的15260元,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虽有波动,但总体上也处于上升趋势,2000年山西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为2.48,2014年达到2.73。“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村贫困问题亟待解决,全省贫困地区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经济发展十分缓慢。

3.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一是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山西作为全国典型的资源型地区,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付出了沉重代价,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环保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严重落后于经济发展,形成了今天“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平衡状态。二是总体上看,山西现行的社会管理体制依然建立在传统的一元化社会管理模式基础上,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健全、社会应急管理机制不健全、社会管理多元主体互动性不强、社会管理手段较为单一,全省社会治理能力尚有待提升。

4.人与自然发展不和谐。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和煤炭生产基地,山西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污染代价。山西作为全国煤炭资源产量最大、外运最多的省份,相当一部分煤矿长期采用粗放型、掠夺型开采方式,对煤炭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加大了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本,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紧张状态。2013年,山西的生态足迹、碳足迹和单位国土面积污染负荷都位居全国前列。全省目前仍有3000万亩左右的宜林荒山尚未绿化,生态弱省、林业小省的现状仍未改变,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二、山西推进统筹发展的实施路径

统筹发展,首先需要着眼于发展,只有发展,才有能力和条件兼顾各方利益。统筹发展,还要处理好“点”与“面”的辩证关系,既要整体推进,也要重点突破。结合国情、省情,山西进一步推进统筹发展的实施路径可以概括为“四轮共进、统筹协调”的发展模式。“四轮”是指“四化”同步、城乡融合、经济社会共进、人与自然和谐,是山西全省推进统筹发展的着力点。

1.以“四化”同步为主导推动统筹发展。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四化同步”发展是党的十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四化同步”发展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基本途径,是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挑战和问题的集中求解。“四化”同步发展中,工业化是核心环节,城镇化是关键载体,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信息化是有力引领。城镇化创造需求,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创造供给,信息化创造服务,“四化”统筹协调推进,充分发挥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效能,可以促进工业价值链的拓展与升级、可以使城镇化得到应有的产业支撑、可以有效破解二元结构,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短期任务的完成,更有利于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长远目标的实现。

2.以城乡融合为载体推动统筹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对城乡关系的重大调整,是进一步缩小城乡二元差距,化解城乡之间矛盾的有力手段,是推动区域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要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加快转变城乡分割的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健全城乡统筹发展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扎实推进城乡规划、城乡要素交换、城乡资源配置、城乡社会管理、城乡基础设施和城乡公共服务“六个统筹”,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推动实现城乡优势互补、深度融合,为统筹发展提供合理的城乡空间格局和l展延伸区域。一是进一步建立与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扩大统筹面,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向农村尤其是向郊县延伸。二是加快资金、技术、项目、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由城市向乡村的转移,构建“以城带乡、以城促农”的统筹发展路径,形成城市与农村共建共享的发展格局。三是加快发展新型城镇化和构建新型城镇体系,从体制、规划、政策上打破城乡分割,协调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大县城和小城镇,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集聚和有效利用,提升城镇承载力和辐射力。四是加快突进农村改革,探索农业经营新方式,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开发项目,加快农村脱贫致富。

3.以经济社会共进为基础推动统筹发展。要以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宗旨,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过程中实现经济社会统筹发展。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要抓住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和社会建设的一些薄弱环节,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收入分配调控机制、完善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从而及时反映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使经济社会协调同步发展。

4.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支撑推动统筹发展。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再造山西宜人环境;要以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减量化和再利用;要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良好制度保障。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生态协调的发展模式,为人与自然和谐统筹提供优美的环境支持。

三、对策建议

当前,山西必须进一步创新理念,牢固树立“统筹”思想,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统筹规划,注重发展的耦合性、协同性、系统性,扎实提速统筹发展。

(一)加快推进“四化”同步发展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工业新型化为主导,把城镇化作为关键载体,把农业现代化作为重要基础,把信息化作为引领,实现“四化”同步。

1.加快推进工业新型化发展。一是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煤炭、传统煤化工、电力等传统产业,实现产业升级。整合提升煤炭产业,形成以大型现代化矿井为主导,以无烟煤洁净利用和高效开发为方向,以煤转化下游产业为支撑的新型煤炭产业体系;培育建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现代新型煤化工产业基地,形成以煤制油、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等产业为主体,具有规模化、园区化、低碳化发展特征的现代新型煤化工产业体系;整合提升电力产业,建设国际领先的高端、多元、智能型电力生产基地,形成以技术先进的清洁高效燃煤发电为主体,以煤层气、煤矸石发电等为支撑,与智能电网建设相协调的电力产业体系。二是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在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煤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领域分别选择一定数量的骨干企业,整合政府科技、产业计划倾斜安排一批攻关项目、试点示范项目和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在重点领域核心产品开发生产上率先实现突破。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化和示范工程专项,启动建设一批对行业整体水平提升、产业链完善具有关键性作用的重大项目,特别是要组织推进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项目。

2.加快推进市域城镇化发展。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力。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力度,重点加强城市道路交通、供水、燃气、集中供热、垃圾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配套管网等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确保城镇化发展与城镇承载能力相适应。二是把“大县城”战略与扩权强县结合起来,以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完善功能、塑造特色为基本路径,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引导生产要素、优势资源向县城集中,形成县城经济发展核心。

3.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一是强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以水利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设综合水利体系,重点抓好水库除险加固、灌渠建设等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解决农业生产用水。着力提高耕地质量,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抓好农机具推广,提高机械耕、播、收农机化水平。二是兴科技,推进农业科学跨越。要把科技兴农放在农业工作首位。要加强农技体系建设,依托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和乡镇基层农技体系建设项目,完善县、乡两级农技推广网络,健全农技推广体系,以开展科技入户为载体,采取科技培训、示范、宣传、技术承包、办科技联系点等形式,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

4.加快信息化发展。一是构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通过管理体系规范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通用方法,完善支撑信息化和深度融合的相关标准。二是降低信息化应用门槛,解决各主体在信息化过程中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信息咨询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困难。三是提升智能化应用水平,创新智能制造装备产品,提高工业生产系统的集成水平,加快工业机器人等先进制造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四是加强互联网与工业化、信息化的融合互动,扩大物联网、互联网在工业化中的应用,促进工业全产业链、价值链的信息融合,加快工业生产向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变。

(二)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1.积极扩大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坚持对农民多予、少取方针,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解决农民就业难、增收难和劳有所得的问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2.坚持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要注重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等方面向农村倾斜,推进城乡均衡发展;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免费义务教育,解决农民上学难、上学贵和学有所教的问题,促进教育公平。

3.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将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制度在筹资水平、财政补助、报销比例、服务管理等方面实现一体化;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楣共产品向人民提供,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4.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增强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进一步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多元化、社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形成服务优质、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山西推进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一方面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另一方面要着力推动省域范围内社会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1.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努力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深入实施创业就业工程,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指导,完善创业就业服务体系,落实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联动机制,为城乡群众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2.大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完善资源开发、征地拆迁补偿机制,扩展投资和租赁服务等途径,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充分挖掘农牧业增收潜力,引导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拓宽农牧民增收门路和渠道,促进农牧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3.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一是从源头着手,加强源头治理。加强源头治理,从根本上讲是要着重构建源头治理体系,尽可能减少和避免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冲突,使“关口前移”。要注重源头预防。首先要对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尤其是面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时要从关键环节着手,如在政策制定、项目审定等方面提前进行风险预估和积极应对;要注重源头排查,搭建并完善矛盾纠纷信息网络,以确保对各类社会纠纷能够及时处置;要注重源头化解。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主导作用,明确工作中的职责,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健全完善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二是从动态着手,加强协调机制建设。要在抓好源头治理的基础上,构建动态调节和化解机制。要加快建立完整的诉求表达机制。建立形式多样的诉求表达渠道,让群众能够通畅表达自己的问题和困难,以便能够及时解决社会矛盾,提高社会稳定性;要加快建立完善的治安防控体系。要建立覆盖全部街道、辖区、社区以及网络虚拟社会的防控安全体系;要加快建立完善的矛盾纠纷预警机制。针对所在地区社会管理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各级政府要进行常态化的分析、走访、排查,建立动态模式下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

(四)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要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统筹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自然生态保护,推进生态经济提速,生态环境提质,生态文化提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加快实现污染物排放的全过程控制。以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为依据,充分发挥环境保护的先导功能和倒逼作用,用环评制度和环境标准促使落后产能退出市场。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以电力、煤炭、钢铁、水泥、玻璃、有色金属、焦炭等行业为重点淘汰落后产能。建立新建项目审批与淘汰落后产能、污染减排相结合的机制,实施“等量淘汰(置换)”或“减量淘汰(置换)”。加快推进开发区、工业聚集区等重点区域和矿山、水电、火电、化工、石化等重点行业规划环评。推动产业入园进区,实行污染集中处理。对没有环境容量的区域或未完成排污总量控制指标和污染治理任务的区域(行业、企业),实施禁(限)批。推动提高资源节约水平,鼓励资源综合利用,逐步推行和实施单位增加值或产品污染物产生量评价制度,逐步降低污染物产生强度。

2.积极推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垃圾综合利用和沼气利用等技术成熟、经济性较好的可再生能源。加快提升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累计装机容量和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面积。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建设。加强农村沼气池建设,积极推广秸秆气化燃料。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加快城市天然气利用,增加天然气对煤炭和石油的替代,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落实重点行业节能政策及措施,坚决淘汰高碳产业的落后产能,坚决防止产能过剩行业生产能力扩张和重复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和企业规模扩大、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单位增加值能耗。完善和强化节能管理,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管理和考核,建立淘汰落后产能问责制。

3.加强自然生态保护。深入推进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资源开发区生态保护战略,对重点资源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实施强制性保护,切实加强对水、土、森林、草地、河流、矿产等自然资源开发的环境监管。积极开展矿区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大力推广绿色清洁开采技术,积极采取煤矸分流措施,从生产源头减少矸石割出量。加大井下治理力度,利用粉煤灰井下覆岩离层注浆及井下煤矸石处理技术,缓解地表塌陷。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广“一矿一企绿化一山一沟”的做法,加快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和绿色矿山创建工程,加大采煤沉陷区治理及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力度,实施矿区荒漠化治理、土地复垦等工程,重建矿山生态。

⒖嘉南祝

[1] 厉以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意义深远[J].中国经贸导刊,2004(3)

[2] 毕世杰.发展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孙君,王佛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 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5] 陆学艺.“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 山西统计年鉴(2005-2014年)

[7] 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1-2014年)

(作者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 山西太原 030006)

矿山生态修复情况及存在问题范文5

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坚持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为重点,加快培育特色效益农业和农业龙头企业。全区新增投资千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双五”企业4家。和孚中水饲料水产养殖中心被授予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重点龙头企业,中林南星湖州合板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新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8万亩,新增市以上农业名牌、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16只,方示”牌黄花菜、青藤”牌葡萄通过了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建设了3个种兔场和10个扩繁场,金獭兔”银湖羊”温氏鸡”樱桃谷种鸭等一批特色畜牧业得到进一步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逐步完善,新增各类农村中介组织10家。积极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全区农业实际利用外资3460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3.1亿元。外向型农业快速发展,全年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外贸出口达到1.04亿美元。

坚持一手抓扶优扶强,一手抓淘汰落后生产力,努力提高工业化水平。扎实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共确立区级重点项目49项,开工37项;全区工业性技改项目378项,新开工项目270项;完成工业性投入45.57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投入3000万元以上项目达到50项。块状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全年木地板销售达到75.8亿元,新型电子元器件销售收入达到55.2亿元,电梯销售收入达到13.8亿元。知名品牌不断涌现,久立”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结束了没有国家级商标的历史,实现了零的突破,6只产品荣获国家级免检产品称号,5只地板品牌荣获年全国木地板行业市场影响力十大品牌。新增省级名牌2只、省著名商标4件、省级知名商号4个。规模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72.6亿元、销售收入270亿元,分别增长32%和31.5%全区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52家,利税超千万元企业达到33家,比上年分别增加了11家和3家。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力。全年共取缔264家褪色加工点,拆除187个有机玻璃单体灶,完成219家小化工企业的整治工作;共拆除22座机立窑,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全年拆除14座机立窑的任务;共关停26座粘土砖瓦窑,用一年时间完成了三年的整治目标。区拆除粘土砖瓦窑的经验得到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坚持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切实加大古镇保护与利用项目的推进力度,实施了立面修复、石板路铺设、三线下埋和“十字港”景区建设,改造了厕所、节点和桥梁,修复了丝业会馆、镇史馆和广惠宫,疏通了古镇区内的交通体系和河网水系,并且做好丝行埭农贸市场搬迁的前期工作。制定了古镇历史文化保护区管理试行办法》古镇管理日趋规范。加快推进农家乐等旅游项目的建设与开发。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53.6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500多万元。商贸服务业稳步发展,市场成交额达到100亿元,同比增长1.4%新开设各类品牌连锁企业8家,农村连锁超市取得新发展。

二积极推进城市建设

突出规划先行。编制完成中心城区概念性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历史文化保护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心城区水系和绿化等专项规划、全区村庄布点规划和部分示范村建设规划,城东、城西分区规划获得市政府批准,确定了中心城区19个新村选址。

坚持建设为重。投资近亿元完成了以雨污分流、三线下埋及绿化、亮化为主要内容的人瑞路、嘉业路、南林路、泰安路改造和泰安路霓虹灯一条街建设。投资3000余万元的消防站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方丈港农民新村二期工程拆迁安置房顺利竣工。中心城区改造、新建公厕14座。实施古镇内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00余万元完成了南东街复线建设、青平桥辅道建设、景区水系整治、便民路大修和古镇主出入口停车场等工程。开工建设凤桥港延伸段河道整治工程。加大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污水处理厂已经投入运行,练市污水处理厂完成主体建设工程,启动了双林、菱湖污水处理厂建设。

不断深化管理。积极开展夏季环境大整治等活动,实施中心城区重点街路生活垃圾袋装化、主干道18小时清扫保洁、主要河道12小时保洁等制度,加大卫生死角、河道垃圾、牛皮癣”等清理力度,中心城区卫生状况有了较大改善。实施交通秩序专项整治,有效遏制了机动车辆乱停乱放、闯红灯等违章行为。以点带面,创建嘉业路示范街,提升中心城区亮化、美化水平。加大执法力度,坚决遏制违章建筑冒头的现象。建立了动迁联席会议制度,加大了依法动迁力度。

三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坚定不移地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努力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中之重来抓。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链长、规模大的项目。全区新批总投资超千万美元的项目12个,占新批项目数的13%占新增项目总投资的72.4%积极发挥企业招商主体作用,大力推进“以民引外”嫁接世界强势企业,巨人电梯有限公司与世界第三大电梯制造商芬兰通力集团合资成立了巨人通力电梯有限公司,越球电机与全球同行业排名第一的法国尚飞集团合资成立了浙江联大有限公司等,被誉为“现象”全年合同利用外资达到2.7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1亿美元,实现了区招商引资的重大突破。新增出口企业28家,完成自营出口2.5亿美元,增长35.8%对外经济合作全面推进。新办境外企业2家,劳务输出25名,组织了7家企业赴阿联酋长期开展境外贸易。成功举办旅游节暨经贸科技洽谈会,有22个项目上台签约,共引资34亿元。

认真做好接轨上海文章。全年共引进上海投资项目12个,总投资3.21亿元,实到资金2.68亿元。积极鼓励、引导企业与上海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南方集团、洪波集团等10家企业在上海成立了研发中心。

切实加快平台建设。经济开发区在资金严重短缺、土地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自我加压,负重奋进,投入2亿多元完成了科技孵化园7万多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建设了年丰路西延段、南林分区四纵四横道路等重大基础设施,为全区开放型经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练市工业园区、双林和菱湖工业功能区也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四有序推进城乡统筹

省、市、区和镇四级共配套投入资金2200多万元,农村“康庄工程”全面完成,并通过省市验收。实现村村公路黑色化,村通公交车率达到96%扎实推进“百千工程”完成216个自然村整治,新增受益人口30219人。新增省、市级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6个。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航道砌石护岸39公里建设清水河道101公里标准圩堤150公里完成了菱湖镇和石淙镇的农民饮用水工程。以废旧厂房、矿山及宅基地等的整治为重点,盘活土地存量2000亩。平原绿化工作取得新进展,区被授予省高标准平原绿化县区,4个村被评为省级绿化示范村。积极推进生态区建设,镇、练市镇的生态镇创建工作已基本完成,菱湖镇射中村等4个村成为市级生态村。省“811环境污染整治、区域性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效明显。农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顺利开展,完成6个示范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和2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工程试点工作。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不断完善环境污染监管长效机制。

覆盖全区、涵盖全体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救助低保困难群众6512人,完成特困群众危房改造85户。建设完成并启用福利院,创建三星级以上敬老院6个,全区敬老院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建立。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88.3%和94.6%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9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8万人。全区有线电视通村率达到100%入户率达到92.9%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96%

五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以争创省级示范文明城区为载体,出台了关于在全区开展省级示范文明城区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社区建设、市民素质等四大工程,着力构建全国、省、市、区四级文明创建体系,努力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镇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文明镇和“中国十大魅力名镇”等称号。分别获得省级卫生镇的称号。实施群众文化“十百千工程”和“农村文体建设年”活动,全区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300多场次,安装体育健身路径17条。认真开展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工作,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加大文化市场稽查力度。

积极开展省级科技强区和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建工作。做好接轨上海产学研合作工作,与中科院上海分院建立了全面科技合作关系。大力实施“三个一百”工程,全区新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127项,列入上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30项,申请专利176项。培育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7家,其中省级以上4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2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7项、国家级星火项目4项、国家级新产品2项,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75亿元。农村科普工作深入开展,镇和练市镇荃步村分别通过省级科普示范乡镇、村验收。信息化建设加速推进,覆盖城区的宽带骨干网初步形成,4家企业成为省级以上信息化试点企业。

学校标准化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投入8800万元新建校舍51500平方米全区省标准化学校比例达到30%50%以上的中小学完成“校校通”建设。地方课程建设和“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完善“教育奖”改革教育人事制度,拓宽教师培养途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义务教育适龄少儿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超过99%初中升入高中的比例达到91.17%十五年基础教育普及水平有了新提高。全区新出生人口2972人,计划生育率达到9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26‰。探索流动人口一站式管理新模式,成功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区参保人数37.5万人,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65个,建立家庭健康档案17.6万份。预防和控制急性肠道传染病等工作取得全面胜利,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在实践中得到加强。

积极实施就业政策,认真落实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新增就业岗位8510个,帮助6087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3.8%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11040人,失业保险覆盖人数达到40780人,工伤保险新增参保8210人;被征地人员参加养老保险达到13902人,其中参加基本生活补助制度13526人。

坚持社会稳定“一票否决制”扎实推进“平安”创建工作,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不断完善区、镇、村三级综治工作网络。打防控一体化合作机制更加完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全年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七类重大恶性案件立案数比上年减少13起,破案率达100%。成立了区法律援助中心,进一步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落实工作领导责任制,认真抓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组建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进一步加强了安全生产工作。江南皮货市场和中和家私城重大火灾隐患整改完成。加强全区应急体系建设,成功抵御了四次台风的侵袭,切实做到不死一人,损失最小”

六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