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支付存在的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子支付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子支付存在的问题

电子支付存在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 电子商务;支付系统;管理措施

1引 言

近年来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为了完成电子商务交易,不同的支付工具,如信用卡、电子现金、电子钱包、电子收费等不断出现。在这些工具中,人们最常用的还是信用卡,至今95%以上的网上消费者用信用卡消费。然而,正是信用卡成了影响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以来,信用卡欺诈问题一直困扰着商家和消费者,并且愈演愈烈。

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的一份调查显示,80%以上的网上消费者担心他们的信用卡信息被他人盗用,95%以上的潜在网上消费者表示这是他们最担心的问题。其实大部分商家都尝到过信用卡欺诈之苦,许多商家只能独自承担大部分损失,有些商家甚至因为信用卡欺诈而破产。此外,安全性、可靠性等也成为其他支付工具发展中碰到的问题。

本文将列举一些电子商务支付工具,讨论它们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2几种主要的电子支付工具

电子支付是发生在交易双方的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它运用先进的技术使交易过程中涉及的中间机构尽量减少,用硬件把交易中必须涉及的各方以电子化方式联系起来,这样交易信息可以迅速传递而不用烦琐的纸上工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软、硬件不再是困扰交易双方的问题,而且为了更好地运用这一新的支付基础平台,许多非传统的金融工具也做了积极的尝试。如今,除了不同种类的信用卡,还有许多电子支付工具活跃在电子商务领域。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电子支付工具。

2. 1电子现金(E-cash)

电子现金(E-cash)是由美国Digicash公司发明的一种软件支付工具,用来在网上完成任何从个人电脑到工作站的安全电子支付。这是第一个P2P网上支付系统,它绕开了支付的中间机构而把所有拥有E-cash系统的顾客直接连在一起。通过E-cash软件,顾客可以把从银行取来的电子现金存在自己的电脑中,之后就可在任何一家接受E-cash的商店消费,而不用首先在那儿开户或告知商家自己的信用卡号码。E-cash采用公钥数字签名技术来保证安全性,它存在顾客自己的电脑中,而且由密码保护。

至今,电子现金的概念已经被许多银行接受,芬兰、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一些银行已经在向客户提供电子现金账户。尽管在网络中支付的安全性要求很高,但E-cash的隐私性不逊色于传统现金。E-cash采用的数字签名技术防止了网络中恶意的第三方进入;另外,安全性由密码进一步保护,因为密码只有客户自己知道而银行是不知道的。E-cash的另一个显著特性是支付者匿名性,当然这一特性也体现在许多其他电子支付工具中。在这一系统中,如果顾客需要,他的身份连接收E-cash的商家也不会知道。

2. 2智能卡(Smart Cards)

智能卡是一种塑料卡,但它与其他卡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内部有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一块这样的芯片存储的信息可以达到磁条卡所存信息的100倍。这种卡片被称为“智能”并非因为它能存储很多信息,而是因为它能处理这些信息。有些智能卡带有微型处理器,可以称得上“智能”,但相对较贵。智能卡其实是没有键盘、显示器和电源的计算机,其他如激光卡、磁条卡等是没有芯片的,只能算半智能卡。

智能卡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次性的和可重复使用的。一次性智能卡的价值在于用户可以用它来消费,这类卡,如电话卡,现在已很流行,但这种卡没有安全保护,所以丢了这样的卡就等于丢了现金;相反,可重复使用的智能卡有记忆功能,安全性也很高,这种卡在一块芯片上能够处理多种运用,还可结合密码验证和加密解密技术提供更高的安全性。

如今,智能卡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不管是通常的支付电话费还是更复杂的应用。在欧洲,数以万计的社保卡是智能卡,怀孕的妇女可以通过智能卡观察她们的怀孕期;在法国,智能卡用于交通领域,司机只要将智能卡在一个“小洞”前作验证即可。还有一些智能卡,能够像E-cash那样可存钱,最多可存6种不同货币,这种特性使得一些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更舒适地作境外游。

2. 3电子钱包(E-wallet)

电子钱包的功能类似于真正的钱包,只是里面存放的是信用卡、所有者身份、联系方式等信息,有时还有电子现金。电子钱包中的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完成电子商务交易,最新开发的这种支付工具是微软钱包。这种电子钱包中通常存放两类信息:支付信息和地址。消费者选择这种工具时可使用密码,并且它提供一个列表供消费者快速选择信用卡和合适的地址。但是这种工具给网站增加了许多工作量,所以尽管人们很赞赏这种工具但接受度却不高。

2. 4电子收费(E-charge)

这也许是最晚进入电子商务支付领域的一种工具,它于1998年由美国一家咨询公司开发。这种工具包括一个特别设计的服务器来处理E-charge账户,并且要使用一种专门的叫做PCMCIA的卡来处理加密解密。不同于信用卡,这种新的电子收费服务器获取用户的支付需求,然后将之告诉网站的主交易处理器,它与E-charge的处理和结算数据库相连,当E-charge从主处理器那里接收到授权后,它就将交易数据传输给网站。这个工具包含专门的加密解密系统,可以解决信用卡欺诈问题。

3 电子商务支付系统存在的问题

以上这些支付工具都被电子商务公司尝试过,但不同于信用卡,这些工具都没有被商家和消费者广泛接受,下面将具体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3. 1标准

银行家和技术专家没有对电子银行和电子商务的网络标准完全达成一致,但他们都认识到存在于虚拟空间的网络标准是和金融交易存在着联系的。之后,双方都在制定标准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现在最流行的是以下两种标准:Visa和MasterCard制定的基于信用卡的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s)标准以及微软用来规范连接使用金融软件的消费者和他们各自的银行的OFX(Open Financial Exchange)协议。

然而,最近由IBM和16家银行组成的集成金融网络组织提出了一种针对家庭银行的新标准——Gold标准。银行家和软件专家正在共同致力于联合OFX和Gold这两种网络标准成为数据通信标准,以此来标准化银行和其他商业机构之间的信息往来。

3. 2费用

除了信用卡,大部分其他支付工具都要求商家与第三方机构(银行或提供电子支付工具的公司)签订协议,在很多情况下,专门软件甚至是硬件的专门功能也要求签订协议,并且管理很严。这对一个典型的电子商务公司来说是一项很大的开支,而且银行与非银行机构间的竞争阻止他们向消费者索取高价。然而,习惯了享受免费试用品、免费软件及免费服务的商家和消费者也许不理解这种收费的重要性而不太愿意支付。

3. 3便利性

顾客选择从家里或办公室出发去付费的主要考虑是银行的分支机构是否方便,因为对他们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因此,商家提供的电子支付方式必须非常便捷,而且对任何地方价格和便利之间必须公平。

3. 4技术

如今,“技术淘汰”是最常用的词之一,银行在规划电子银行时对技术的选择是个很重要的决策。直接与顾客电脑相连的个人金融管理软件变得越来越流行,但可能不久将会被网络金融管理系统所取代。将来也许发展成为用智能卡的可视电话、网络接入、无线装置等。技术发展的方式是很难预测的。所以,银行必须时刻关注此领域的发展,选择易用且现代的计算机设施,这样才不会在电子银行方面失去竞争优势。

3. 5安全

数据和客户个人金融信息的安全是电子银行和电子商务最关心的问题,然而数据在网上传播以及客户对此的敏感性使得这一问题更加严重。钱以电子化的方式在网上传播,使黑客有机可乘,钱易被他们截取而放入自己的账户中或从事其他犯罪活动。如果系统比较复杂,这种欺诈很难追踪和调查。提供合适而先进的安全性是商家必须考虑的一个成本因素。尖端的加密解密技术已经应用多年以保护电子资金的安全转移。

3. 6用户信任

电子商务未能如所预期的那样成熟,一个主要原因是用户对此缺乏信任,要习惯于用现金支付的用户转而习惯于电子货币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电子货币是如此的虚无缥缈,他们无法真切地感受到,而且一些商家利用电子货币欺诈、电脑病毒侵入等事件更动摇了他们的信心。

4 一些管理措施

上述这些问题导致了电子支付工具的运用少之又少,以下一些措施或许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4. 1其他电子支付工具方面

(1) 传统现金是票据的一个便捷媒介,你可以将之放在口袋里,在交易时拿出来使用。这种作用在电子化领域可以由智能卡来提供,智能卡拥有传统现金的灵活性,而且还有改进,小偷偷你的“电子”钱包时将一无所获。

(2) 你希望电子化现金能够像传统现金那样离线支付,并且消费的商家不再需要和由银行授权的计算机联系,这种功能可以由这样的系统来实现:支付时输入密码,而且只在那时卡才被激活,读卡器也只在那时接受此卡。

(3) 人们可以方便地将自己的电子化现金直接转移给拥有智能卡的其他人,互相联系的智能卡是理想产品,而且这会比传统现金更好,到时公共读卡器就像现在的公用电话一样出现在街头巷尾。

(4) 电子化现金应不受时空限制,通过计算机或其他信道可以实现转移。我们期待一张智能卡适用于全球信息网络,这样人们就可以在电话亭里方便地完成电子化的收账或付账活动了。

(5) 为了防止骗子、确保安全性,电子化现金必须设计得不能伪造、不能重复使用,我们不允许人们用同一笔钱支付两笔账,或者某人加装某个系统而平白无故地造出一些钱来。在线支付与离线支付系统的安全问题是不同的,在线支付系统中只需银行来核对这些钱是否已用来支付过即可,而离线支付系统则要复杂些。

(6) 可通过制定一些法律法规来帮助建立顾客信任,像保证普通银行账户一样,银行等机构也应该确保电子化货币的安全,而且法律法规应该明确,在电子商务中银行或政府的哪些行为属于侵犯个人隐私。

(7) 个人自由和隐私中最基本的是电子化现金交易的不可追踪性,但同时支付行为必须能够准确无误地找出证明,在交易的两个终端都加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万一需要证明交易时,在授权的情况下能够从交易的两个终端处解密而获得。

4. 2信用卡方面

信用卡仍然是电子商务中最受商家和消费者欢迎的支付工具,然而利用信用卡欺诈等犯罪事件正在日益增多。下面的一些建议也许可以帮助消费者对信用卡重塑信心。

(1) 信用卡信息如果是离线存储的话,那么再有经验的黑客都偷不到什么东西。避免信用卡欺诈的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接收到支付信息后马上将之转移到一个离线的网站。

(2) 每笔电子支付都包括两个不同系列的信息:一个系列包括交易数据和消费者的合法ID;另一个系列包括支付信息、消费者ID和订单号,这个订单号可能是一个隐性的主键,是由商家的系统自动生成的,这样可以让商家在订单正式完成前预先检验信用卡拥有者的合法性。

(3) 把消费者与计算机ID联系起来是个不错的方法,许多个人电脑的序列号可通过脚本语言自动获取,这样,商家系统在订单发出、支付信息收到后,可以将支付信息与个人电脑序列号相结合。这种方式可以确保订单是由信用卡的合法持有者发出的。最近发明的国际ID系统可以帮助实行这个建议。

(4) 另一种阻止非法信用卡用户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是:建立消费者档案。这项任务最好由第三方公司来处理,因为他们不涉及订单或支付等环节。这个档案允许消费者在不同的电子商务交易中创建不同的密码,这个密码将与消费者的E-mail或电话相连。当商家收到订单和支付信息后就与处理消费者档案的公司取得联系,要求他们提供此人的E-mail或电话,让他对交易进行确认。

(5) 最后一种方法与加密解密技术有关。现在,大部分交易都要求使用SSL标准来确保安全,而电子加密技术还只用于有限的领域,如果数据可以无限编码,那么在网上丢失敏感信息的风险就可大大降低。

5 结束语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许多支付工具也不断涌现,但除了信用卡,其他一些支付工具还未被商家和消费者完全接受,而使用信用卡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帮助消费者重塑使用信用卡的信心。当然,电子支付工具的成功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银行可以在这方面起带头作用,为支付工具制定一定的标准,与交易中的各方展开合作等,更好地促进电子支付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K Bannan.A Hundred Ways to Pay[J]. Internet World,2001,2(15):60-61.

[2] D Carney. Fraud on the Net[J].Business Week,2000,4(3):58-76.

[3] M Helft. The Real Victims of Fraud[J].The Industry Standard,2000,3(6):152–165.

电子支付存在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商业银行;电子支付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2

电子支付是指单位、个人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电子终端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电子支付的类型按电子支付指令发起方式分为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销售点终端交易,自动柜员机交易和其他电子支付。电子支付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经济的优势。用户只要拥有一台上网的PC机,便可足不出户,在很短时间内完成整个支付过程。电子支付的出现,使人们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自由的进行电子商务交易。

我国商业银行瞄准时机,紧随互联网经济发步伐,在金融电子化基础上不探索创新转型的道路,寻求新的增长点。电子支付以其低成本、跨地区、随时随地及个性化的优势,迅速改变着银行传统业务模式,并已成为银行最为关注的新兴的战略领域。

一、商业银行电子支付发展现状

(一)电子支付产品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商业银行电子支付产品的种类主要有:

一是银行卡支付。可以在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中使用,在因特网上使用时,它可以在各个银行相互认可的前提下,在不同银行之间进行资金的流转,因而能够更为快捷的实现电子支付,是电子支付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银行卡普及率不断提升,截至2013年3月末,我国银行卡业务106.25亿笔,金额100.2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85%和19.34%。银行卡发卡总量约为36.94亿张,同比增长19.06%。其中:借记卡发卡量为33.51亿张,同比增长19.18%;信用卡发卡量为3.43亿张,同比增长17.85%。银行卡消费额占同期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47.2%,比上年提高6.7个百分点。

二是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以电子计算机及其网络进行储存支付和流通的一种非现金流通的货币,其具有支付适应性强、变通性好、交易成本低廉等特点,是电子支付的最为重要的载体。

三是电子票据。电子票据是指将传统票据改变为带有数字签名的电子报文,或利用其他电子数据代替传统票据的全部信息。电子票据借鉴纸张票据转移支付的优点,利用电子数据传递将钱款从一个账户转移到另一个账户。用电子票据支付,能够节约人力物力成本,而且银行还能通过网络银行为参与电子商务的客户提供标准化的资金信息。因此,电子票据日益成为高效的电子支付手段。2009年,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上线运行,实现了商业汇票出票、承兑、背书、保证、提示付款和追索等环节全过程的电子化,进一步丰富了电子票据的种类,提高了电子支付应用频率。

(二)电子支付清算平台日臻完善

自2005年起,全国相继实现了大、小额支付系统、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境内外币支付系统、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等支付清算系统的上线运行,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支付清算体系。通过这些系统的建设,实现了跨行资金结算的即时到账、支票的全国通用、商业汇票的无纸化交易等历史性飞跃,极大提升电子支付交易的便利程度。尤其是2010年建成的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有效的支持了商业银行提升网上银行服务水平。

二、商业银行电子支付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客户端存在的风险

客户端存在的风险主要是指操作风险。客户在办理网上银行电子支付业务时不同于柜面办理业务,没有了柜台人员对办理的业务相关内容及证件的核实审查,由于客户自己操作不规范、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或者在使用网络环境时不熟悉使用环境而被不法分子利用,登录假网站或者钓鱼网站,泄露了客户自己的账户信息、身份证信息、网银登录密码或者丢失U盾密码等情况,这些问题从而导致客户出现资金交易风险。

(二)电子类渠道存在的风险

客户在通过某银行进行网上银行签约且办理电子支付业务时,如果银行对于自身的网络安全没有必要的安全措施或者加以防范的话,则存在客户交易信息被篡改和窃取的风险。如果银行在自身渠道制度设计、技术路线设计和技术安全等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势必会使客户资金出现损失,产生交易风险。而这种风险是电子类渠道或者电子商务支付所特有的风险,它不仅可能局限于交易的各方、支付的各方,还有可能导致整个支付系统的系统性风险。

(三)银行端存在的风险

银行端存在的风险主要是指银行推出的服务于客户的各类电子产品在产品设计方面考虑不足从而出现缺陷,内控管理方面制定不严格出现内部管理混乱、职责不明确、内部勾结作案等,网站风险防控能力不足致使黑客入侵窃取客户资金,网上交易风险监控能力不够使得出现客户资金变动或者发生异常时没能够有效地监控或者及时阻止风险的发生,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客户资金被盗取,并出现资金交易风险,从而引起客户的不满及投诉。

(四)法律方面存在的风险

现行的《银行法》、《证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诸多法律适用的主要是传统意义上金融业务,而目前日益增长并且发展迅猛的网上银行电子支付业务,在办理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特有或者新的问题:例如电子支付活动的监管、电子支付在反洗钱方面如何界定、电子支付对于客户隐私及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方面如何防控都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约束,使得银行端在开发或者从事新的电子支付业务时没有法律依据可参考及缺少电子支付业务方面的法律风险分析与研究。

三、对商业银行电子支付风险防范建议

为了使电子支付健康、快速发展,应该加快我国电子支付相关法律的建设,加强电子支付安全保险,建立起电子支付业的统一行业规范,加大对电子支付的法律监督力度,完善电子支付的法律体系,为商业银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与此同时,电子支付风险管理应以保证客户资金和信息安全为核心,在满足监管要求并保障业务平稳运行的前提下,通过电子支付各参与方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安全的支付生态圈。为此,商业银行应建立一整套事前防范、事中监控、事后处置为一体的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开展风险评估检测、加强商户管理与客户安全教育、丰富交易安全认证手段、强化交易监控并完善相关事后处置措施等,提升商业银行电子支付风险防范能力。

(一)建立事前防范机制

事前防范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采取相关风险控制手段进行预防,将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事前控制主要包括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电子支付商户管理和客户安全教育。

第一,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商业银行应根据《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要求,通过第三方安全检测机构或内部审计机构,定期对电子支付业务相关安全策略、内控制度、系统安全、交易认证、客户信息保护等进行风险检测与评估,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提升电子支付风险管理水平。

第二,加强电子支付商户管理。商户直接受理客户支付需求,加强商户管理可以将风险关口前移。加强商户管理首先应建立商户准入与审核机制。应通过对商户基本准入资料核查、商户资质与背景调查和商户风险评分等形式,多维度评测商户风险,并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商户采取差异化的风险管控措施。其次,应定期对商户的经营情况进行跟踪与动态评估,并加强对商户的检查,提前防范商户经营恶化或违规事件的发生。最后,商业银行还应建立商户的退出机制,对出现严重违规或资信及经营情况急剧恶化的商户实施退出管理。

第三,客户安全教育。目前的电子支付风险事件很大原因来自客户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因此,客户习惯和安全意识的培养将对整个行业发展都至关重要。银行可通过门户网站、网点、微博等多种渠道,将宣传折页、安全手册、安全动画、案件警示教育短片等各种形式的客户教育信息融入柜员风险提示、市场宣传、客户体验活动中,并协调电子支付中的各参与方合作开展安全教育宣传。

(二)加强事中控制管理

事中控制是对风险事件进行监控,银行在风险或损失发生时,尽量快速发现风险事件,将风险带来的损失减低到最小。事中控制手段包括交易安全认证与交易实时监控。

第一,丰富交易安全认证手段。根据人民银行《网上银行系统信息安全通过规范》要求,对于电子支付等高风险交易,应采取双因素安全认证措施,即在客户静态密码之外,银行还应进一步应用动态口令、手机短信验证、USBKey数字证书等安全认证手段,并将具体安全认证措施与电子支付交易限额相结合,在平衡客户交易使利性的同时,保障客户支付交易安全。

第二,做好交易实时监控。建立电子支付交易事中监控体系,在全面采集商户端交易地点(商户网络地址)、交易性质与交易目的信息基础上,通过预先设定的可疑交易监控规则,实现对电子支付业务监控、跟踪、定位与反欺诈管理,并通过对可疑交易落地人工核实,强化认证等手段,防范电子支付欺诈风险,保证客户交易安全。

(三)完善事后处置措施

事后处置主要包括交易违规的事后追查、应急管理及风险赔付机制的建立。银行应针对电子支付业务制定专门的业务应急预案,并通过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公安部门等合作,建立欺诈事件快速查询与响应机制,及时冻结可疑账户资金,并为欺诈案件的侦破提供相应交易或资金流转记录。同时,为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银行声誉,应针对风险事件建立相应赔付机制。

电子支付存在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电子支付;电子货币;电子商务

电子支付是指以商用电子化工具和各类电子货币为媒介,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手段,通过电子数据存储和传递的形式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实现资金的流通和支付。由于运作模式的不同,各种支付系统在安全性、风险性和支付效率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一、电子支付的协议模式与安全性

SSL和SET是目前实现安全电子支付的两种主要模式。

1.SSL支付模式即安全套接层协议,主要用于提高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的安全系数,采用了公开密钥和专有密钥两种加密:它保证了客户和服务器间事务的安全性。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由于有银行参与,按照SSL协议,客户购买的信息首先发往商家,商家再将信息转发银行,银行验证客户信息的合法性后,通知商家付款成功,商家再通知客户购买成功,将商品寄送客户。在SSL协议中主要提供三方面的服务:①认证用户和服务器;②加密数据,以保证数据在传送过程中的安全;③维护数据的完整性。SSL协议的缺点:首先客户资料的安全性就得不到保证;其次SSL只能保证资料信息传递的安全,而传递过程是否有人截取就无法保证了。所以SSL并没有实现电子支付所要求的保密性、完整性,而且多方互相认证也是很困难的。

2.SET支付模式即安全电子交易模式,是由Visa和MasterCard两大信用卡组织提出的以信用卡为基础的电子付款系统规范,用来确保在开放网络上持卡交易的安全性。SET规范使用了公开密钥体系对通信双方进行认证,利用DES、RC4或任何标准对称加密方法进行信息的加密传输,并利用Hash算法鉴别消息的真伪、有无篡改,以维护在任何开放网络上的个人金融资料的安全性。SET体系中还有一个关键的认证机构(CA),此机构根据X。509标准和管理证书。

SET协议在安全性方面主要解决五个问题:

①保证信息在Internet上安全传输,防止数据被人窃取;②保证电子商务参与者信息的相互隔离;③解决多方论证问题;④保证网上交易的实时性;⑤规范协议和消息格式。SET协议的缺陷:①只适用于客户安装了“电子钱夹”的场合;②交易时间长;③协议复杂。

相比之下,SET标准更适合于消费者、商家和银行三方进行网上交易的国际安全标准。网上银行采用SET,确保交易各方身份的合法性和交易的不可否认性,使商家只能得到消费者的订购信息而银行只能获得有关支付信息,确保了交易数据的安全、完整和可靠。

二、支付工具

国际通行的电子支付工具和支付手段主要有电子信用卡、电子支票、电子现金、及网上银行等。

1.电子信用卡。随着技术的发展,信用卡的卡基由磁条发展为能够读写大量数据、更加安全可靠的智能卡,称之为电子信用卡或电子钱夹。也是一种基于WWW浏览器或与浏览器结合的电子支付工具,可以显示使用者的余额,并且在相互认可的情况下,可以在多个电子钱夹之间划拨资金,有的还可以进行无限数据通讯,使电子支付更具生命力。

2.电子支票。电子支票是利用数字化手段,用数字化信息彻底取代了纸质支票,支付过程与传统支票的支付过程是一致的,只是完全抛开了纸质的媒介,其支票的形式是通过网络传播,显现在电子屏幕上,并用数字签名代替了传统的签名方式。现在,在一些发达国家,纸质支票的使用已经逐步减少,是因为纸质支票的处理成本较高,支付速度慢;另一方面,由于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使纸质支票转化为电子支票成为可能。

3.电子现金。又称为数字现金,是以电子方式存在的货币现金。其实质是代表一定价值的数字,或者说电子现金就是纸质现金的电子化,因此电子现金同时拥有现金和电子化两者的优点。目前,比较有影响的电子现金系统有E-cash,Netcash,Cybercoin,Mondex和EMV现金卡等。电子现金具有人们手持现金的基本特点,同时又具有网络化的方便性、安全性、秘密性。因此,电子现金必将成为网上支付的主要手段之一。

三、支付工具存在的问题

有关电子支付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支付工具效力问题

电子支票和电子现金,因为其与传统法律具有一定抵触,其效力存在一定争议。

(二)税收与洗钱

由于电子现金可以实现跨国交易,税收和洗钱将成为潜在的问题。

(三)网络安全问题

如果银行的网络遭到攻击,私人信息可能会泄漏,若补救不及时,很可能给消费者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应从法律上和技术上共同防止黑客攻击。

四、新兴的电子支付手段

1.移动支付。移动支付系统为每个移动用户建立一个与其手机号码关联的支付账户,其功能相当于电子钱夹,通过手机进行交易支付和身份认证。用户通过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者使用WAP功能接入移动支付系统,移动支付系统将此次交易的要求传送给MASP,由MASP确定此次交易的金额,并通过移动支付系统通知用户,在用户确认后,付费方式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如直接转入银行、用户电话账单或者实时在专用预付账户上借记,这些都将由移动支付系统(或与用户和MASP开户银行的主机系统协作)来完成。

2.中间件技术金融机构开发一个与支付网关系统协同良好,并且方便商家开发的中间件,放在商家处,起到商家和支付网关之间传输数据的中介作用。中间件中位于商家局域网内,既为数据传输提供了可靠的长连接保证,又可以检测商家数据里面的格式或逻辑错误;通过注册中间件的属性信息,可以使金融机构更方便的控制商家业务;中间件和支付网关之间应用成熟的加密通道技术,为公网数据传输提供安全保证,另外通过注册IP的方法使得中间件的使用更加安全可靠。所以,与非中间件电子支付方式相比较,中间件支付系统更加方便、灵活和安全。

参考文献:

[1]伍利华.十大电子支付的经营处方[J].中国电子商务,2005,(8).

电子支付存在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电子支付 安全 网络

所谓电子支付,是指从事电子商务交易的当事人,包括消费者、厂商和金融机构,使用安全电子支付手段通过网络进行的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电子支付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电子支付的工作环境是基于一个开放的系统平台(即因特网)之中,使用的是最先进的通信手段,用户只要拥有一台上网的PC机,便可足不出户,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支付过程。

一、电子支付安全问题

从我国当前的电子支付实践来看,由于开展网络银行业务的支付业务时间不长,结合具体国情在中国实施电子商务支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信用度欠缺,用户对电子支付的安全性信心不足

互联网具有充分开放的特点,网上交易双方互不见面,交易的真实性不易考察和验证,对社会信用有较高要求。我国目前的信用体系发展程度低,经济活动缺乏可靠的信誉基础,社会诚信观念有待加强。另外,企业和个人客户资信资料零散不全,海关、税务等部门与银行信息不能共享,银行对客户的资信情况不能完全了解,也制约了电子商务支付系统的发展。

(二)电子支付产业发展迅速,但市场秩序仍不规范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上金融服务在世界范围内部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银行纷纷发展自己的网上银行业务,大大小小的第三方支付企业都在为用户提供着各种不同的电子支付服务。电子支付市场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与以往相比,用户可选择的支付手段和方式丰富了许多。然而,电子支付的巨大市场前景与目前整体产业环境形成较大落差,造成了这一产业方向不明的现状。

(三)网络侵权行为和网络信息恶意被盗行为

时有发生网络侵权行为主要有: (1)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 Internet ServiceProvider)的侵权行为。(2)互联网内容提供商( ICP InternetContent Provider)的侵权行为。ICP是通过建立网站向广大用户提供信息,如果ICP发现明显的公开宣扬他人隐私的言论,采取放纵的态度任其扩散, ICP构成侵害用户隐私权。(3)由于电子现金可以实现跨国交易,税收和洗钱将成为潜在的问题。网络信息恶意被盗,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交易各方的利益。

二、提高电子支付安全性的策略

为推动电子支付的健康发展,提高电子支付的安全性,需要从以下范围构筑防范体系:构建严密的电子支付监管体系,防范系统性风险;构建覆盖全社会范围的信用评估体系,防范道德性风险;完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构建统一的电子支付安全认证平台,防范技术性风险;加强电子支付的立法工作,从根本上规范电子支付产业的市场。

(一)构建严密的电子支付监管体系

由于我国对电子支付提供商监管的缺失,少数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在处理电子商务过程中庞大的资金流时,突破经营限制,从事吸收存款等违法活动。构建安全高效的电子支付流程监管体系,可以对电子支付服务提供商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以防范与电子支付相关的金融风险。

(二)构建覆盖全社会范围的信用评估体系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权威公正的信用体系。为促进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构建安全高效的电子支付信用评估体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信用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定与研究、建立支付信用信息系统、落实账户实名制。制定相关统一的第三方支付标准,实现与传统支付清算的对接,采用类似银联的模式,解决用户、商家、银行之间的相互选择问题,提供透明、便利的电子支付服务。

在此之上,继续研究电子支付信用数据交换模型和网络服务方案,结合目前人民银行的征信体系数据,客观、公正、全面地提供电子信用评价服务,完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其他相关系统和部委之间的网络服务平台,设计数据交换模型,制定与其他相关诚信系统互联互通的服务方案。

(三)完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技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解决电子支付安全性问题: (1)架设防火墙。它是近来发展的最重要的安全技术,它的主要功能是加强网络之间的访问控制,防止外部网络用户以非法手段通过外部网络进入内部网络。(2)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被认为是最可靠的安全保障形式,它可以从根本上满足信息完整性的要求,是一种主动安全防范策略。数据加密原理是利用一定的加密算法,将明文转换成为无意义的密文,阻止非法用户理解原始数据,从而确保数据的保密性。(3)数字签名技术。数字签名技术是将摘要用发送者的私钥加密,与原文一起传送给接收者。接收者只有用发送者的公钥才能解密被加密的摘要。在电子商务安全保密系统中,数字签名技术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在电子商务安全服务中的源鉴别、完整、不可否认服务中都要用到数字签名技术。(4)数字时间戳技术。在电子商务交易的文件中,时间是十分重要的信息,是证明文件有效性的主要内容。在签名时加上一个时间标记,即有数字时间戳数字签名方案:验证签名的人或以确认签名是来自该小组,却不知道是小组中的哪一个人签署的。指定批准人签名的真实性,其他任何人除了得到该指定人或签名者本人的帮助,否则不能验证签名。(5)还可以通过设置电子商务信息安全协议来进行。现有的电子商务交易协议有多种,但是目前常用的只有SSL和SET两种。安全套接层协议(Secure Sockets Layer, SSL),SSL协议向基于TCP/IP的客户、服务器应用程序提供了客户端与服务的鉴别、数据完整性及信息机密性等安全措施。

(四)构建统一的电子支付安全认证平台

为确保电子支付信息的真实性,还需要有相应的电子商务认证机构,为买卖双方提供值得信任的认证服务。为电子支付业务应用提供保障的安全认证技术在我国已经了较好的研究与应用。我国自主研制出入侵容忍PKI系统、PMI权限管理系统、电子证书认证系统、PKI中间件等一批认证产品和支撑系统。这些技术和产品在在人民银行多个主要业务系统中得到应用。CFCA证书及各商业银行的CA证书已经在银行业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实施近两年来,认证市场主体的合法性得到了规范。但我国认证体制缺少一个全国认可的、最权威的国家级机构。

(五)加强电子支付的立法工作

在电子支付立法方面应该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对目前电子支付存在的问题的研究,清楚每个问题的症结所在,哪些是引用现行法律可以解决的,哪些是有赖于修改现行法律才能达到对电子支付合理规范的,而哪些又是需要制定新法律才能解决的问题,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2)认真学习国外成功的立法,参照国际惯例,努力做到和国际接轨。(3)电子支付法律及监管政策的建设应该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不能脱离我国实际的金融市场现状,我国电子支付立法不能一味照搬别人的一套,而是应该在立法上充分考虑我国目前金融体系建设的情况和速度,不能过于严格,同时又应该体现出一定的前瞻性。

参考文献:

电子支付存在的问题范文5

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有着很大不同,主要体现在:1.电子商务的交易环境存在于网络当中,不像现实交易中真切,交易双方无法确定交易的真实性,主要依靠双方的诚信保证:2.在虚拟网络环境中的交易无法做到现实交付,因此,必须创造一种全新的支付方式来实现交易,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下产生了电子支付,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支付的支付形式:3.电子支付是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运行,由于网络的安全性,人们一方面关注电子支付的安全性问题,但另一方面,由于电子支付的便捷性,也影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基于以上特点,总结决定电子商务成功与否的三个重要方面为:诚信,物流和支付,而支付又不同于传统的支付。在网络交易环境下,买卖双方无法确定对方是否能够交付货物或支付货款,无法做到交易的即时性。需要一种支付方式来保证这种交易的安全性,第三支付就是在这种要求和环境下诞生,并逐渐成为电子商务交易中的关键,成为消费者最主要的支付方式,我国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监管也逐渐规范。

一、第三方支付的定义

在传统民法中定义支付,主要是指在买卖交易中买受方履行现实给付金钱的行为。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现代贸易面临着与古代贸易相似的问题。当时由于支付的阻碍,人们发明了许多支付方法如汇票、本票和支票等,以此,扩大交易范围便于交易。但现在的贸易形式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于是人们在这种贸易环境下,产生了多种电子支付工具,包括:信用卡、现金卡、电子现金、电子支票和第三方支付等。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与电子商务的发展密不可分,是在网络环境中产生的,据此我们可定义第三方支付:是指一些具备良好信誉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和产品所在国的各大银行签约。

二、第三方支付的产生缘由及主要问题

(一)第三方支付的产生的缘由

在所有社会经济活动中,交付商品服务和对价都是核心内容。在自由平等的正常主体之间,交换遵循的原则是交货与付款等价即时进行。在传统领域即现实的有形市场,支付方式往往是简单的即时性直接支付,而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买卖双方无法做到正面直接交易,即直接提供商品服务和交付对价,在这种情形下,就无法完成正常交易。为解决同步交换问题,阿里巴巴集团CEO马云先生创立了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即支付宝。

(二)第三方支付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方支付尽管很好解决了电子商务中的支付问题,但作为新生事物,也存在诸多问题:1.金融风险。在电子支付流程中的资金沉淀问题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突破现有特许经营的开立支付结算账户问题,都存在潜在的金融风险。2.电子支付企业的合法性。第三方支付结算属于非银行类金融业务,第三方支付企业首先解决企业资质问题,然后才是企业盈利问题。3.业务创新。需要大力发展移动支付,提高竞争力。4.企业竞争。企业经营模式的同质及利润的降低,可能会导致企业恶性竞争。5.法律依据。必须依靠法律规范第三方支付,并依此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和《电子支付指引(第二号)》法规的颁布,将一定程度解决这个问题。

三、我国对于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监管

第三方支付与其他电子支付工具的最大区别在于其是非银行金融支付,而其他都是银行金融支付。银行金融支付是随着经济体支付服务市场中的市场主体参与的多元化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支付方式。在现阶段,缺乏了有效的政策和法律监管,法律规范略显滞后。

电子支付存在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电子支付;网络安全;研究

现在是互联网爆炸的时代,互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而互联网技术在电子商务中也得到了发展,出行了多种交易形式与支付形式。各个电子商务网站也随之开启,对人们的购物及消费方式带来冲击,人们的购物理念及消费理念发生了重大转变,而电子商务虽然在电子化购物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强大的技术支撑,但还是有很多消费者对网上支付和网上购物的方式有深深的担忧,电子支付和网络安全是人们重点关注的话题。因此对于电子商务的交易安全,以及交易双方的信息安全等问题,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是众多研发人员都关注的问题。

1电子支付安全所面临的威胁

近些年来,在电子商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上进行购物能满足人们基本的消费需求,具有便捷、高效的特点。传统的电子商务支付方式是线上交易,线下支付的方式,即在互联网平台上对商品信息进行查询,问价,然后订货,最后采用货到付款、邮局汇款、银行转账等方式进行支付。但由于近年来有网络技术作为重要支撑,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网上支付成为重要支付方式。在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中,要求具有精确度高、安全性良好的特点,电子支付的安全问题主要是对商家、消费者及电子支付系统的三方安全,涉及到三者的利益问题。但在交易过程中或是在支付过程中,由于支付方式及支付系统尚不十分健全,容易造成交易双方的支付信息泄露,不法分子可能通过信息技术来窃取交易信息,从而造成交易双方的私人信息泄露,甚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存在一定的风险。

2第三方网络平台支付的安全问题

第三方网络平台支付是一种高级的电子支付形式,具有灵活性的特征,因此也是目前主要支付方式。网上支付的主要形式有电子支票、电子现金、银行卡网上支付、第三方平台支付、移动支付等,其中目前在电子商务的主要支付形式是第三方平台支付。即将第三方机构看作是交易双方的担保人,在沟通平台上建立起卖方与卖方的协议关系,从中实现数据交换和信息验证的过程,从而使消费者和商家、银行这三者关系在支付平台中实现交易活动。

2.1网络支付安全问题

网络支付的安全问题主要涉及到网络安全、资金安全与法律安全等方面,而本文主要是对网络支付中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研究。由于第三方支付的潜在威胁是在网络支付中,容易造成消费者个人信息被盗取和被篡改的现象,对消费者的私人信息安全造成重大影响,容易造成消费者资金丢失的现象,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而第三方支付平台及支付流程中由于自身存在一定的漏洞,如果被不法分子进行利用,对支付系统及支付安全带来重大影响,例如网络黑客、病毒入侵、恶意代码等对支付平台及网络安全造成危害,最终导致消费者及用户的信息数据造成泄漏,使用户的数据信息机密性、真实性与完整性造成威胁。一旦网络安全的问题发生,第三方平台的资金交易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也会随之发生影响,出现交易问题。且由于在互联网第三方平台中的交易行为是一种匿名性和隐秘性的行为,当网络安全受到侵害时,部分不法分子会利用网络支付系统的漏洞实现诈骗行为、洗钱或者是恶意交易,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的安全问题不能得到保障。

2.2网络支付安全策略

为了加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支付安全,首先需要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网络建设进行加强,通过构建支付安全体系,确保第三方支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了防止系统受到计算机病毒或网络黑客的威胁,需要加强计算机的防护能力,构建完善的第三方支付系统,确保网络支付及交易行为的安全,保证消费者的资金安全与信息安全等。其次,在现代的金融体系中需要加入第三方支付平台,将其看成是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技术标准来对网络支付安全进行实时监控,加强网络支付平台的安全建设。不仅如此,为了提高电子商务企业的竞争力,还要加强信用管理机制,对用户进行交易行为及交易安全的交易,提高消费者安全意识。在保证支付平台安全的同时,还能切实提高电子商务企业的竞争能力,促进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保障网络支付的安全,离不开政府部门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督与管理工作,才能确保网络支付平台运行的安全与稳定,保护交易双方的个人利益。但我国目前在对于第三方网络支付安全的法律法规建设中仍不完善,还需要对相关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切实保障交易安全与支付安全。

3结语

总之,我国目前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主要的支付方式是第三方网络平台支付,能有效保证交易双方的交易安全与资金安全。但由于第三方支付所具有的特性,使交易过程中仍具有不稳定性,因此不仅从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和买卖双方的自身利益角度来看,还需要对电子支付及网络安全问题予以充分重视,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解决存在的安全问题,切实保障交易双方的个人利益。此外,还要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其监督与管理职能,为第三方网络支付的安全性奠定坚实的法律支持依据,还需要不断提高网络安全支付的技术水平,加强网络支付安全管理力度,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才能切实保障电子商务的支付安全,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企业的便捷性、高效率与低成本的优势,促进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小舫.网络环境下电子支付中的安全性问题及其相应的法律保护[J].邵阳学院学报,2003(01):58-60.

[2]罗新星,江景佼,汪晓.电子支付安全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02):66-69.

[3]陈晓勤,钱守廉.基于电信级网络营造“随时随地和诚信安全”的电子支付服务环境[J].电信科学,201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