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打造美丽乡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打造美丽乡村范文1
付伟,1980年6月出生,建筑师。现任北京中元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成都分院院长、成都熙地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文化艺术总监。先后主持了:成都市双流县籍田镇“地平新家园”、成都市彭州餮粽颉芭纤清江”、巴中市枣林镇“清溪沟”与灵山村“禅修小镇”等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其中:双流县籍田镇“地平新家园”和彭州餮粽颉芭纤清江”项目均荣获“成都土地综合治理与新农村示范项目”称号和“农村新型社区(村)规划类三等奖”。
早春二月,“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已暖意融融。记者来到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彭州餮粽蚝退流县籍田镇采访,走进彭州餮粽颉芭纤清江”和双流县籍田镇“地平新家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特具川西民居建筑风格的小洋楼。他们轻盈精巧、色彩柔和淡雅,联排或错落有致,自成一体。他们是成都市新农村建设综合体――村民聚居点。慢步其间,平坦的道路,精致的小楼,农田、菜园、果园分布其间,绿树花草点缀道路两旁,翠屏掩映处一枝馨兰独放,青砖铺就一条曲径通幽……喝茶、聊天悠闲的老人和嬉戏追逐的孩子们脸上无不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好一幅远离喧嚣、浮华的田园风光画。
聚居点内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生态环境优美、管理民主规范,村民们过上了“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的三新生活,共享统筹城乡发展的巨大成果。主持规划设计这两个“新家园”的是80后建筑师付伟和他带领的北京中元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成都分院这支优秀团队,村民们的“幸福新居”,无不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
北京中元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原系建设部直管建筑设计单位,公司拥有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和城市规划设计乙级资质。2010年,公司在成都设立分院,依托本地高级专业人才,引入先进的设计理念,展开了广泛的多项合作,设计工作已涉及规划、建筑、景观、市政、室内设计、项目运营等多个领域,并在本地业界取得了良好的声誉及业绩。对此,记者慕名对北京中元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成都分院院长、成都熙地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文化艺术总监付伟进行了专访。
付伟给人的印象:阳光、睿智、谦逊、真诚。记者的采访话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了。
记者:北京中元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成都分院自成立以来,秉承“精心、精准、精品”的三精设计理念,全方位多角度的为客户提供满足各种层次需求的个性化设计。请您具体谈谈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付伟:精心设计――我们注重用心思考,用心策划,用心设计,用心服务;凭着一颗为客户服务的细心、一颗设计师的职业道德心和一颗为社会负责的心,积极的为客户服务,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持着一颗诠释与超越的心为客户服务,并坚持用一种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决心去学习与进步。
精准设计――注重设计构思,进行严密的设计计算,符合各项建筑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将我们的自主创新更好更准确的融入到市场产品的定位中,把握准确度、合理度和平衡度,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做到产品市场定位的准确性、产品技术设计的合理性以及产品造价平衡的准确性。
精品设计――建筑设计表达对文化、自然与人三位一体的思考,我们针对不同项目及产品定位,强调个性化、主题化、舒适化、艺术化,特质鲜明,反对同质化。每部作品都镌刻着我们对建筑艺术的追求,抒发我们的情怀,闪耀着我们的思想光辉与灵感色彩。
记者:请简要谈谈您的从业历程和在此过程中对您影响较大的人和事。
付伟:2000年至今我一直从事建筑规划与设计工作,严格地讲这十多年的大部分设计工作是在农村与城乡旧城改造。只要看到是农村与改造的设计工作就很兴奋!可能有两个原因吧:一是根在农村、童年时光大部分在农村度过;二是八十年代末我父亲是贫困山区一名普通乡镇干部,那时乡镇干部都要对口负责一个村的联络与事务,有时我会陪父亲下乡,到处走走看看,所以对农村与乡镇情况有一定了解与特殊情感。
记者:您的设计理念是什么?请您具体谈谈这个理念和您对这个理念的坚持和实践。
付伟:一个规划,不管是大的城市规划还是农村聚居点规划,还是小到一栋建筑,在我看来她都是有生命力的!什么才能支撑其生命力?灵魂!一个规划、一栋建筑失去灵魂是没有持久自然生长力的!灵魂有技术层面(如适用、经济、功能合理等等)的,也有文化艺术方面的,两者都很重要的前提下,我更看重文化、更看重民族传承下来的东西。比如前段时间做四川巴中兴文郑家山异地扶贫老百姓聚居点规划设计时,我们设计团队首先要深入实地考察、了解聚居点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典故、地形地貌、自然特色资源等等。回来后快速梳理出思路:离城区很近结合总规做特色乡村旅游的可能性;了解传承的一些小文化、小故事融入到聚居点的规划中;现状的水塘、有价值的树木、成本较高的土方设计成“记忆乡愁”的场地等等综合思考后,再作出合适的定位。
记者:您为什么专注这个理念,原因是什么?请介绍下贵公司的设计作品及近年设计工作中的一些积累和优势。
付伟:其实这个原因很简单,就是喜欢,很享受这个过程,很喜欢把我们丢失的、毁坏的好东西找出来,看能否通过我们设计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意义,以示后人!我们自己还是有很多好东西,要好好珍惜与保护,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设计作品我主要说两个:一个是有一定传承文化的成都市双流县籍田镇“地平新家园”,是成都土地综合整理与新农村示范项目之一。通过聚居点本身的人文历史结合新村建设打造出集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廉政文化、法制文化为一体的特色综合新农村。二是主要体现自然资源的成都市彭州蒙阳镇“畔水清江”老百姓聚居点,也是成都土地综合整理与新农村示范项目之一。由于聚居点有丰富的水资源,紧靠大型蔬菜基地,通过聚居点的建设打造出特色乡村旅游与产业互动的示范项目。
记者:如何打造让客户满意的设计作品,您是如何做到这个环节的?
付伟:这个问题分两个层面来讲:一、新农村方面结合我们的设计理念真真实实为老百姓着想,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居住的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房子、什么样的人文环境、什么样的配套,通过规划可能带来什么样的发展等等,同时达到经济、适用、绿色、美观的要求。二、城市开发项目中我们的设计理念也是一样的,无论是商业建筑还是住宅小区、酒店、办公等等都是有生命力、适合的定位。我们可能会给业主方提出一套结合市场的经济测算书以及体现人文、艺术、自然的景观概念方案,希望通过一点小小的改变与设计,增强我们的归属记忆感,而不是盲目的拿来主义、高大上。
记者:近年来,贵公司抓住契机在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上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请您具体谈谈正在做的巴中市巴中区枣林镇清溪沟“清溪谷”与灵山村“禅修小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情况?包括规划设计理念、项目定位、总体规划,面临哪些新的挑战?
付伟:巴中市巴州区枣林镇清溪沟“清溪谷”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本项目位于巴中市枣林镇清溪沟,距离巴中市区10KM,地理位置优越,邻近巴陕高速,交通优势显著,地处巴中-南江红色旅游环线,得到了良好的旅游辐射,具备了发展旅游产业的优质条件。现状:清溪沟拥有美丽的梯田、河流、树林等自然资源。很多现状房都保留着传统的、极具风味川北建筑形态。设计思考:我们应怎么样来看待这个项目?我们要站在村庄、游客、村民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项目,对于他们来说,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得到或感受到什么。我们要做切合实际需求的设计。项目定位:“延续记忆的新乡土民居,山水休闲旅游目的地”并取名“清溪谷”。面临的挑战:现状场地多为台地,高差较大,新建建筑很难做到现状相结合而不破坏山体景观;现状旅游资源较少且标识性低、参与性较弱;村民多以务农为主要职业,收入还存在提升空间。因此如何延续肌理、延续记忆;如何成为旅游目的地;如何为村民增收,实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总体规划:在总平面设计上,我们采用“匠合”的设计手法并通过“顺应式、通透式、渗透式、围合式”等构思实现不破坏山体、景观,延续梯田、建筑机理与透景。结合现状,规划了水上乐园景观旅游带,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体验浅滩戏水、水上麻将、钓鱼、水上餐饮等特色娱乐项目。在河的南北,规划的不仅仅是村民安居房,更是乡村生活体验区,游客可以在此体验农家菜、乡土茶、乡村旅馆、捉泥鳅、农耕体验等乐趣横生的休闲项目。如何进紧密链接这三个区域?在河上中轴线位置以“舍”的形式坐落一座桥,连接两个片区作为主要的人行交通枢纽及便民服务中心。简洁优美的造型和充满张力的空间一定会成为旅游的一个亮点。希望通过这次新村建设,通过我们的努力,把清溪谷打造成有一定乡村名俗文化的特色自然新村。
“禅修小镇”地处川北著名佛教圣地阴灵山旁边,是巴中老百姓避暑地之一,空气、植被都非常好,又紧靠阴灵山场镇。作为景区的聚居点,在满足老百姓需求的同时,利用新村建设的机会融入养生、禅修、颐养等传统文化,打造出特色“禅修小镇”。
记者:最后,请您谈谈贵公司的发展前景?
付伟:设计是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我像热爱生活一样热爱设计,执着并创造性地为客户打造更美好的空间,设计会深入我的感情生活,根植于记忆里。我们公司会一如既往秉承“精心、精准、精品”的三精设计理念,全方位多角度的为客户提供满足各种层次需求的个性化设计,力争把公司打造成在民族文化、乡愁记忆方面有一定研究的、有一定社会责任和担当的一家专业设计机构!
如何打造美丽乡村范文2
[关键词] 松阳县 茶产业 转型升级 推动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6-0022-02
茶产业是松阳县的农业主导产业,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县有三分之一人口从事茶产业,农业产值的三分之一来自茶产业,农民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来自茶产业。全县现有茶叶面积11.3万亩,大小茶叶加工企业1000多家,是浙江省茶叶产业强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特色产茶县。松阳已拥有“中国绿茶集散地”、“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特色产茶县”、“2011年度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等十大金名片;主打品牌“松阳银猴”为“中华文化名茶”、“浙江十大名茶”、“华东十大名茶”,是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最具经营力品牌,品牌价值达13.09亿元,2012年浙南茶叶市场交易量达6.78万吨,交易额达34.39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绿茶产地交易市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浙南茶叶市场中国绿茶第一市称号。茶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但如何使我县茶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做强做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觉得可以把我县茶产业龙头乡镇新兴镇打造成茶叶强镇入手,促进推动我县茶产业转型升级。我就如何打造新兴茶产业强镇,推动松阳县茶产业转型升级,深入茶农、加工企业、销售大户走访调研,深入分析,研究对策措施。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该镇通过大力实施“绿色兴茶、科技兴茶、龙头兴茶、文化兴茶、品牌兴茶”战略,推动了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现有茶园面积2万亩,建有省级万亩无公害名优茶生产基地和千亩有机茶生产基地,是中国茶科所定点试验基地和国家级绿色茶叶示范基地,茶叶统防统治面积近万亩,其中,建成3个统防统治中心示范畈, 2300亩生态型茶叶基地是农业部标准茶园示范区、中科院茶科所实验基地、浙江省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松阳县现代茶叶观光示范园区。新兴茶叶主导产业示范区和谢村白茶精品园、新处茶叶精品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成。完成了环基地道路、休憩凉亭、茶文化楼、茶文化长廊、10公里内环线原生态运动型自行车道等工程建设。越玉兰茶楼开始对外营业,3000㎡全县最大的上安茶青市场即将投入使用。2012年,该镇被国家农业部评为第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有茶叶加工企业202家,年销售额超100万元的企业加工有32家,超50万元的有112家,目前通过QS认证企业4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论证企业2家,省级示范茶厂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进入上安茶叶集中加工园区23家,通过QS认证企业1家。全镇引进茶叶色选机7台,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4家。全镇从事茶产业人员近1.8万人,占总人口的90%,已经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群众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2012年全镇人均收入9366元,茶叶总产量达到4100吨,总产值1.6亿,茶叶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比重达到90%以上。
二、问题和不足
该镇集中精力发展和壮大茶产业,使当地农民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我们调研组对调研中了解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发现该镇茶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可挖掘的潜力。
1.质量安全有待提高
通过近几年茶叶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的推进,有近万亩茶园参加了统防统治,广大茶农安全生产意识明显提高,违禁农药使用明显减少。但是随着生活水平,广大消费者对茶叶品质要求不断提高。从2012年的抽样检测结果,也有少数产品存在农残超标现象,大部分有农药残留。千家万户的生产方式很难保证所有茶叶按照标准化生产,茶叶品质安全风险依然存在。
2.企业规模有待做大
有作坊式的茶叶加工户2000多户,茶叶加工企业202家,年销售额超50万元的有112家,超100万元的企业加工有32家,超千万元的企业还是空白。目前通过QS认证企业4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论证企业2家,省级示范茶厂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各加工户制作工艺和产品质量难以统一,抵抗风险能力弱;大部分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市场竞争能力弱,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不紧密。
3.品牌知名度有待提升
该镇茶叶种植总面积和加工产量都位全县首位,像越玉兰、叶法善、松红、长命、大自然等茶叶品牌在全县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是在全省和全国却知名度不足,缺乏竞争力。
4.产业链内涵深度有待拓展
该镇拥有2万多亩优质茶园,环境优美,但是茶农大多从事一产的种植和二产的加工。目前只有浙江越玉兰茶业有限公司开发了“梦缘茶庄”,从事与茶叶有关的休闲餐饮业,茶叶深加工还是空白。所以该镇茶产业链有待向纵深拓展提高附加值,引领和推动全县茶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
三、措施和对策
我们调研组对调研中分析得出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研究探讨,提出以下对策措施。
1.全面实施茶叶标准化生产,保障产品安全
一是制定产品标准,推广标准化生产。由茶产业办与质监部门共同制定,《松阳银猴系列茶》、《松阳香茶》、《松阳红》等地方农业标准,加强宣传,指导茶农严格按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生产。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绿色防控等清洁化生产技术,加强茶叶质量安全。从茶叶生产、加工到销售流通领域全面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推动标准化技术的全面普及。二是建立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开展无公害茶、绿色、有机茶认证。努力使全镇2万亩茶叶全部达到无公害茶标准,2个白茶精品园1万亩通过绿色农产品认证。三是加强投入品监管。充分发挥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作用,加强茶叶生产投入品监管,加强对农资经营店的执法检查,杜绝使用禁限用农药,普及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2.继续实施茶产业提升工程,实现产业提升。
一是提升品牌价值,提高品牌知名度。要大力提升该镇现有的越玉兰等茶叶品牌,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博览会、推介会,提升品牌知名度、市场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二是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竞争力。该镇茶叶加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要逐步改变和整合作坊式的茶叶加工方式,通过参股、合作等方式,整合加工企业,争取通过几年的努力,将加工企业数量减少一半,培育3-5家销售额上千万元的茶叶企业,改变小而散的现状,依托浙南茶叶市场和产地茶青市场为纽带,对茶产业实行行业管理,引导茶农按照“龙头市场+龙头企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联结方式组织生产、加工和销售,实现茶叶种植、加工、营销的逐步分离,促使产业化分工更加清晰、合理,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三是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能力。加快建设2万亩茶园配套喷滴灌、杀虫灯、基地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上安茶青市场、茶叶加工园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档次。
如何打造美丽乡村范文3
关键词:沱湖螃蟹;SWOT 分析法;品牌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5-0121-02
一、螃蟹与品牌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又称大闸蟹,是一种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经济蟹类。安徽省河蟹养殖水域资源丰富,水质与自然饵料上乘,所产螃蟹品质得到全国河蟹业界的公认。全省养殖面积达360多万亩,产量超过10万吨,位列全国第二,占据全国总产量1/6,河蟹产业年经济总值70亿元。但是安徽螃蟹市场价格与江苏螃蟹相差2~3倍,巨大差价的背后其实就是品牌的“短板”。如何打造安徽螃蟹的品牌、提升知名度,本文基于SWOT 模型对皖北沱湖螃蟹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并提出思考。
二、沱湖螃蟹品牌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1.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们认识和食用沱湖螃蟹最早可追溯到西汉。2003年徐州翠屏山汉墓考古挖掘出一个装有螃蟹壳的陶罐,经考证,装有螃蟹的陶罐是虹县知县所进献,而虹县遗址在沱湖上游莫老滩(今属五河县申集镇莫圩村),此为沱湖螃蟹最早考据,距今至少有二千多年历史。据《蚌埠掌故》及沱湖南岸现存帝王品蟹亭碑文记载:明洪武初年秋,明太祖朱元璋回凤阳祭祖。随行大臣于祭祀后,奏请朱元璋到沱湖品蟹。食毕,朱玩璋连声称赞:沱湖螃蟹甲天下!巩昌侯郭兴接道:大明江山统万年!自成一联,君臣开怀大笑,也成就了有关沱湖螃蟹的一段佳话。此外在沱湖还有许多流传甚久的传说莫不与沱湖螃蟹有关,成为人们购蟹、品蟹时津津乐道的佳话。
2.品质优良,味美健康。沱湖是安徽省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五河县境内的沱湖水面近10万亩,是皖北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沱湖螃蟹是皖北名特优水产中的龙头和特色产品,2012年产量达2 200吨。据专家测定,每100克沱湖蟹肉中含蛋白质15克,铁14毫克,核黄素0.72毫克,维生素A5970国际单位。沱湖螃蟹除了是名贵的美食,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外,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传统的食疗方剂。据《本草纲目》和中国古代一些医书记载,蟹肉清热散血、有养筋益气等功效。
3.生态环境好,发展潜力巨大。自2006年以来,沱湖乡先后被授予“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2A级湿地风景区”、“安徽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安徽省旅游十大美丽乡村”等称号,2010年又被授予“中国河蟹之乡”,2011年1月,沱湖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以螃蟹为主体的沱湖特色餐饮业、休闲渔业和生态观光渔业等旅游业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沱湖旅游度假村正在建设中,沱湖发展潜力巨大。
(二)劣势(weaknesses)
1.养殖模式单一,产量、规格较小。目前沱湖大部分养殖户采取的是传统的简单的养殖方法,实行混养、分级养及轮养等先进模式的较少,基本是采取“靠天养”方法,平均上市规格在110克/只左右,亩均产量40斤左右,价格低,效益差。
2.产业化程度低,产品附加值低。由于螃蟹捕捞季节性强,供货集中,销售时间集中,造成价格低廉,随着销售旺季结束,市场出现“一蟹难求”的现象,目前沱湖螃蟹仍处于养殖—销售的简单经营模式,缺少水产品深加工企业,没有能力对螃蟹产品进行深层次加工,产品附加值低。
3.品牌推介不够,优势不明显。宣传形式单一,知名度不高,造成品牌价值不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品牌运作机制尚未形成,沱湖品牌的应用价值没有开发出来;产品包装简单,形式单一,缺少高端礼品的包装样式。
(三)机会(opportunities)
1.政府品牌推进意识增强。在县乡政府的努力下,1996年注册并使用“沱湖牌”商标。2004年9月,“沱湖牌”螃蟹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安徽名牌农产品”称号,同年11月在第一届中国(苏州吴中)螃蟹·文化节上“沱湖牌”螃蟹被中国渔业协会评定为“中国十大名蟹”,2005年10月“沱湖牌”螃蟹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2009年12月又获国家质监总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一系列荣誉的获得使沱湖螃蟹声名鹊起。
2.消费需求迅速上升,市场前景广阔。随着“沱湖牌”名气的上升,沱湖螃蟹供不应求,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价格逐年攀升,同规格沱湖螃蟹要高出周边水域螃蟹10元~15元/斤左右。沱湖螃蟹市场前景广阔。
(四)威胁(threats)
1.生态环境变化,影响螃蟹生长。一是水生资源减少。随着投放蟹苗数量的增长,湖中原有的鱼虾螺蚌相对不足,影响了螃蟹的规格。二是水位提高。怀洪新河的开挖、南水北调工程带来洪泽湖水位的提高也致使沱湖水位上升,水底温度偏低,影响了螃蟹生长。三是水体泄洪。沱湖是水体通道,洪水走廊,每年六七月份,特别是汛期来临,一夜水位可上升2米~3米,使野生及种植的水草遭到严重破坏,影响螃蟹生长。
2.品牌保护力度不够,受到双重冲击。受利益的驱使,在销售旺季一些外地河蟹的“进修生”、“培训生”涌入,冒充沱湖螃蟹,以次充好,短期看是多赚了钱,长远看则是坏了名声。还有阳澄湖一带的水产商旺季大量收购沱湖螃蟹,尤其是大规格的螃蟹多流到阳澄湖名下。
三、打造沱湖螃蟹品牌的思考
(一)认识品牌价值,转变经营理念
一直以来,沱湖螃蟹不愁卖,普通渔民品牌意识不强,不愿意花钱做宣传、包装。同样是优质的螃蟹,阳澄湖螃蟹却笑傲江湖,价格的悬殊,归根到底就是品牌的力量,所以要转变经营理念,提高沱湖螃蟹的知名度。
(二)经营品牌,打好品质基础
1.抓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的质量规格。2011年10月,农业部公布《渔业十二五规划》提出,将加快水产养殖标准化创建,推广应用健康养殖标准和养殖模式等。因此,要不断完善河蟹质量标准体系,实行标准化生产。一是规范养殖标准。五河县2004年成立了螃蟹养殖协会,并由协会牵头先后制定了《沱湖幼蟹培育标准》、《沱湖成蟹养殖标准》、《沱湖螃蟹池塘养殖标准》及《沱湖螃蟹大水面养殖标准》等4个螃蟹质量标准。标准中均明确规定了养殖面积、养殖区域条件、放养蟹苗质量、密度、规格及种草放螺,严禁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投入品和防病措施等内容。二是强化产品质量监测。2012年7月,五河县畜牧兽医水产局投资40万元,建立水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系统,通过建立水产品养殖环境在线监测、水产品加工流通管理、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监管等三个子系统,在沱湖建成了水产品从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到消费的全过程质量监测、追溯、监管体系,覆盖水产品整个生命周期。
2.抓生态化建设,营造良好养殖环境。打破一家一户放养模式,将沱湖小面积承包到期的水面进行收回,重新组合,重新发包给大户。积极鼓励联户靠岸栏网流放养殖,最终实现大规模养殖,改变网箱林立的状况。不断加强对湖泊、池塘等河蟹养殖重点水域进行监测,防范水域生态环境污染。
3.抓科学化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开展河蟹品种选育、规模化养殖、病害防控、营养饲料、产品深加工等相关技术的研发,从产业链各个环节寻求技术突破与技术升级。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渔民,提高河蟹产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积极推进科学养殖,加强养蟹应用技术的推广。不断强化河蟹检验检测、病害防治和销售事故处理等公共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力度。
(三)将文化融入品牌,以品牌承载文化
当今时代,文化的经济属性与经济的文化属性融合共生日益成为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文化如水,具有很强的渗透性,与产业结合,产业的竞争力会明显加强;与产品结合,产品的附加值会大大提升。这方面,阳澄湖螃蟹的做法值得借鉴,皖北地区有淮河文化、老庄文化、大禹文化,如能将沱湖螃蟹与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相结合,将文化融入品牌,以品牌承载文化,会使产业发展具有更加旺盛与持久的生命力。
(四)培育龙头企业,提升品牌竞争力
一方水土出一方名品,具有地域特色的名品是创建大品牌的沃土。一个产业若没有领先企业的冲锋陷阵、开疆拓土,就会轻易进入到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守成状态,因此培育龙头企业非常重要。一方面要对现有公司整合重组。另一方面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从外地引进一批经验丰富,技术过硬,资本雄厚,管理有序的公司,来沱湖投资兴业。
(五)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建立螃蟹恒温贮藏基地,对成蟹进行暂养冷藏,保证常年市场供应。采用优质螃蟹加工成各种蟹糕、蟹卷、蟹饼、蟹黄酱等休闲食品。取螃蟹的药用价值,与某些药物配合经特殊加工制成保健食品。将包装、运输和服务等部门分工协作,实现多层次增值。
(六)树立大品牌意识,积极打造同行及国内知名品牌
着力打造规模养殖基地,形成产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格局。推出以沱湖螃蟹为首的“沱湖”系列水产品可以提高沱湖品牌的知名度和丰富品牌的内容。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推介品牌,扩大河蟹产品知名度。通过参加展示、展销活动,举办螃蟹文化节、赞助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大力宣传。区分不同规格,采取不同的包装,尤其注重高规格螃蟹的包装,打造高端精品,最终实现以高带低的营销效果。积极参与水产品交易会,农产品展销会。发展蟹产业物流配送销售、网上交易等。制定统一的规章制度约束养殖户的生产经营行为,完善协会监管职能,强化品牌保护力度,既不被质量差的螃蟹冒充,也不流入大品牌名下。
沱湖螃蟹是皖北的特产和名片,打造沱湖品牌,推进沱湖螃蟹产业做大做强,是发展特色农业,振兴地方经济的重要举措。我们只有加大品牌经营的力度,才能打造出沱湖螃蟹的大品牌效应。
参考文献:
[1] 彭友岐,沈德华,徐献民.从河蟹产业源头浅谈推动江苏河蟹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J].现代渔业信息,2009,(2):19-20.
[2] 农业部渔业局.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Z].2011-10-17.
[3] 上海海洋大学第六届蟹文化节暨“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隆重举行[EB/OL].http:///news/news_detail.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