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冷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茶叶的冷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茶叶的冷知识

茶叶的冷知识范文1

我是贵刊的忠诚读者,每期刊物到手,都认真阅读,了解更多的科学养生知识,受益匪浅。

特别是8月号李红业、唐玲光同志写的《冷开水泡粗茶防血栓》引起我的兴趣,阅读后受到多方面的教益和启迪。但是文章中所介绍的有关知识,尚有些弄不明白,特写此信询问,祈请回复。

1.何谓“粗茶”?我嗜好饮茶,饮茶多年,特别爱饮绿茶。我所饮的菜叶中,只知道有绿茶、红茶、白茶、黑茶以及龙井、乌龙、铁观音等等名称的品种,不知道“粗茶”属于何种茶类。我们家有糖尿病人,很想试用“冷水泡粗茶”的处方,故特此致函请教。

2.“冷开水泡茶”,异乎寻常。文中阐释了“为什么提倡用冷白开(水――此字是否漏了,17页的小标题上无此字)泡粗茶”的道理,说得是清楚的,但泡的时间那么长(4~5小时)有否副作用?文中说到日本的“近期发现”不知道什么地方可以查考?

谨此询问,切盼复音。谢谢!

顺祝

夏祺!编安!

桂林市读者赵卿

2005年8月6日

赵卿读者:

编辑部将您的来信转给了我,现就您关心的几个问题,做如下答复:

一、何谓粗茶?

茶叶因品种、地点、加工方法等不同,其分类方法和名称就不同。

按加工工艺分为绿茶、红茶、花茶、青茶(即乌龙茶)等;按生长期及成熟度分为春茶、秋茶;按地名分,如龙井茶;按形状分,如砖茶。

粗茶是属于加工方法和成熟度相结合而得名的,与精制嫩茶相对。粗茶泛指未经细加工的老茶叶以及老竹叶用以饮用的茶,统称粗茶。此类茶加工简单、价格便宜,虽然口感不佳,但所含成分很少破坏,尤其含降血糖成分较多。

二、“冷白开”泡粗茶的时间长了是否有副作用?

冷白开即凉白开水。冷白开水泡茶的温度低,需要泡的时间长些,才能使茶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约4~5小时。浸泡时间长,严格地说不能没有副作用。如果茶杯在室温下,主要是室温的影响,如在北方冬季问题不大,如在高温的南方,没有空调,室温高达30~40℃,4~5小时,茶水就会变质发酵变味,不能饮用。此时可将茶坏放于凉爽处或冰箱内,较短时间内边喝边续水边浸泡,保证不变质才行。

三、“冷白开泡粗茶可使糖尿病人的血糖下降”的资料依据

该信息早已不是新鲜事了,很多书籍和杂志都曾引用。

1.2002年9月9日《健康时报》第5版,安徽省阜阳市老年生理保健学会卞连举介绍此资料是日本高山大学教授松田博士的研究成果。

2.向亚云编《现代家庭健康饮食宝典》第三卷茶的疗补功效中已提及(P1560),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

茶叶的冷知识范文2

你想象过这样一个过程吗?它涵盖了茶学专业所要学的课程内容:茶树的育种与栽培、茶叶的加工与品质鉴定、茶饮料的制作以及茶叶化学成分的组成探究和功能开发。

种茶树:“高大上”还得“接地气”

茶树是茶叶之“本”,茶树长不好,什么都白搭。要培植出优质的茶树,那就得“进得研究实验室,入得茶园黄泥地”。

利用杂交技术对茶树进行品种改良,可以说是培植优质茶树最常用的方法了。“浙农系列”是我们茶学系研发的一系列优质茶树品种,它们普遍具有发芽期早、抗旱性强、生育能力强、产量高的特点,产出的茶叶品质也非常好。这一系列茶树就是通过福鼎大白茶与云南大叶茶自然杂交后,多次选种育成的。除了杂交技术,我们茶学系的教授还在编写茶树的基因组图谱,以便从分子基因、基因组学等方面研究茶树,培植出更优异的品种。

“高大上”的实验培植出茶树幼苗后,就得靠“接地气”的精心呵护来保证它们茁壮成长了。幼嫩的茶苗从实验室移植到茶园后,对于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土壤等都有严格要求。比如,从育种园移栽到茶园初期,茶苗对光的适应性较差,这时候就需要种树来遮阴;在适当施肥保证土壤肥力之外,还要在茶树根际铺上稻草,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湿度。这样,幼苗才能长成茶树,长出茶叶来。

这些“高大上”的实验、研究,“接地气”的茶树栽种知识,都在“茶叶生物技术”“茶树育种学”“茶树栽培学”等课程中。

加工茶叶:练就一副“铁砂掌”

培植出优质的茶树后,自然就等着采茶、制茶了。小小的茶叶按照制作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类。在“制茶工程学”课上,这六大类茶的手工制法和工厂流水线制法我们都会学到,其中又以人们最常喝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的手工制法为主。

就说杭州人都爱喝的绿茶龙井茶,它的制作过程大致分为采茶、摊放、杀青、揉捻、干燥五步。

采摘茶叶的最佳时间是清晨,采摘时要用拇指和食指抓住芽叶往上拉断,切忌用指甲掐断,否则茶叶在炒制时会有烧焦了似的红梗出现,“颜值”就大打折扣了。采摘回来的茶叶,要先摊放在竹篾上蒸发掉30%左右的水分,待叶片稍稍卷曲,茶叶的青草气散发掉,茶香将更浓郁。

摊放之后就可以进行杀青了,这是绿茶形状和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主要是通过蒸、炒、烘等方法,通过高温阻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保证茶叶颜色鲜绿。同时蒸发掉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后面揉捻成形,并进一步散发掉青草味,形成好的茶香。

接下来就是揉捻和干燥。传统手工制的龙井茶,这两步需要茶农徒手炒制完成。炒龙井茶有抖、搭、、捺、甩、抓、推、扣、压、磨十大手法。炒制过程中,要根据鲜叶的大小、老嫩,锅中茶坯的成型程度等不断变化手法。这样做的目的是给绿茶塑形。外力作用还使部分茶汁挤溢出来附着在茶叶表面,提高茶滋味的浓度。把茶叶炒得几乎完全干燥,这两步就完成了。

理论还得结合实践。大三暑假,我们来到杭州潘板浙大茶学基地实习,有机会尝试亲自炒茶。看起来炒茶的过程并不烦琐,操作起来却不容易。炒茶锅的温度超过100℃,下手时若犹犹豫豫、畏畏缩缩,不但很容易烫伤自己,还会毁掉一锅好茶。老茶农几十年的炒茶功底真不是几堂理论课下来就能有的,没有一副“铁砂掌”,不要揽炒茶的活儿啊!

好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人研制出了炒茶机,将茶农的双手解放了。从摊放到杀青、揉捻、干燥,一条完整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工作两小时,就能制成500斤茶叶,这在过去需要250个工人干上整整一天!

制作茶饮料:清澈透亮很重要

“爷爷泡的茶,有一种味道叫作‘家’。他满头白发,喝茶时不准说话。陆羽泡的茶,像幅泼墨的山水画。唐朝千年的风沙,现在还在刮……”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可能很难有时间静心细品一盏茶,但喝茶的习惯诚如周杰伦唱的那样“唐朝千年的风沙,现在还在刮”,于是茶饮料应运而生了。

学习茶饮料的相关知识,促进现代茶产业发展,是茶学专业的重要任务。“饮品加工原理”这门课会教授诸如矿泉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蔬汁等饮品在加工生产方面的知识,如原料辅料、加工技术、加工设备和品质管理等。

泡好的茶会变质,生产茶饮料肯定不是将茶泡好装进瓶子里那么简单。除了延长保质期等基本问题外,将茶制成饮品还要攻克许多难关,怎样保证茶饮料清澈透亮就是其中之一。

优质的红茶有“冷后浑”现象――茶汤冷却后会产生浅褐色或橙色乳状物,出现浑浊。对于红茶饮料来说,这种现象会影响美观。学者研究发现,乳状物的产生与茶中的茶黄素有关,茶汤温度较高时,茶黄素处于游离状态;随着茶汤温度降低,茶黄素开始“扎堆抱团”,形成乳状物。而钙离子则对茶黄素“抱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茶汤中的茶黄素带着负电,而钙离子带着正电,它会把茶黄素“拉”到一起。知道了“病因”便可“对症下药”――在茶饮料中加入一些结构特殊的分子吸引钙离子,茶黄素“无钙问津”就不会“抱团”形成乳状物,这样就能保证茶饮料清澈透亮。我们喝到的茉莉蜜茶、柠檬红茶等茶饮料都是用这种方法加工处理的。

研究茶多酚:茶叶功效最大化

“龙井绿茶牙膏,让你感受源源不断的绿茶清香,展开愉快清新的一天!”中国人一直把饮茶作为养生保健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过对茶叶化学成分的探究和功能开发,已经可以提取出茶叶中的有益成分,让人们不用喝茶就能获得茶的养生保健功能,比如含有茶多酚的牙膏。

将茶多酚添加到牙膏内,并不仅仅是为了“源源不断的绿茶清香”,更重要的是,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辐射、杀菌抑菌等功效,添加到牙膏、香皂等日化产品中可以增强杀菌清洁的能力。我们浙大茶学系就有自己研制的茶多酚含片、茶叶皂、茶花皂、茶树花面膜等产品,将茶的保健功效扩大到日化产品、化妆品,大大提高了茶的附加产值。

学会品茶:感受慢生活,传承茶文化

对于怎么喝茶,《红楼梦》里说:“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与牛饮解渴相比,一场茶事,不慌不忙地将茶从茶罐取出,不慌不忙地等水烧开,再不慌不忙地将茶汤注入杯中,事茶的过程、饮茶品鉴、席间与人交谈,处处充满“慢”的哲学。在快节奏的当下,还是有不少人愿意不徐不疾品一口茶,想来就是贪这“慢”吧,沉静内心,宁静致远。

品茶讲究审茶、观茶、品茶三道程序。通俗地说,主要是用眼睛看:茶汤是浑浊还是清亮,颜色是黄色、绿色,还是黄偏绿;用鼻子闻:茶的香气是花香还是栗香,闻起来味道清新还是浓厚;用舌头尝:茶汤的口感是苦、涩还是鲜、甜。

就说龙井茶,顶级龙井茶的茶叶外观扁平光滑,苗锋尖削,光润挺直,一叶一芽,色泽嫩绿,略带鹅黄;闻起来有淡淡的兰花豆香气,没有青草味,若是炒制时火候较重,会有栗香;冲泡时,茶叶起初漂在水面,泡开后缓缓下落,形态优美;茶汤清澈明亮,喝起来味带丝丝甘甜。

上面我说的这些,都是在茶艺学课上学到的。进入茶学专业学习,不会品茶也太说不过去了,所以学校开设了茶艺课。课上,大家有机会品到各类名茶,在品茶的过程中习得茶道、传承茶艺技能。不过课堂学来终觉浅,有志于茶道、茶艺,或是爱上品茶,那就抛弃可乐、雪碧吧,浸茶汤中方能品得茶道一二。

就业:文艺的选择――茶艺师

踏进茶学专业将来能干什么、就业会不会很冷门,这是很多人担心的。

我这届茶学专业一共30人,读研、工作、出国的比例大致是1∶1∶1。其中有7位同学保研,保送专业除了茶学外,还有与茶学有一定关联的生物工程、食品工程等专业,也有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与茶学关联不大的专业如工商管理等的。读研或者出国的选择也大致相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外没有茶学专业,出国读研只能从生物工程、食品工程方向中选。

茶叶的冷知识范文3

茶起源于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故乡。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有着礼让、养生、修身的社会功能以及廉、美、和、敬的精神内涵。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传播的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包含和体现了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1]。中国茶文化在不断发展,泡茶方式从唐代以前混煮法发展到唐代的煮茶法,再到宋代的点茶法,最后到明清时期的瀹茶法,朝着自然、简约、生活化方向发展[1]。制茶法也有龙团凤饼、团饼茶、散叶茶,直至显示茶叶色、香、味、形的绿茶、黄茶、红茶、白茶、青茶和黑茶等,形成了千奇百态、异彩纷呈的茶世界。高校学生作为茶叶消费的特殊群体,孕育着庞大的消费市场。调查数据表明:50%以上的高校学生喜欢饮茶;饮茶以绿茶为主;能够接受的茶叶价格相对较低;重视茶叶质量胜过品牌;对新型饮茶方式表现出较高认可度;但对茶叶品质鉴别以及茶文化知识相对缺乏[2]。在高校中开展茶文化教育,让大学生广泛参与茶文化活动,以茶育德,以茶养智,以茶养生,对缓解学生压力大有裨益,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了解茶文化的丰富内涵,还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我国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生力军。

1 茶文化教育促进大学生育德修身

茶圣陆羽最早确立茶德标准:“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唐代刘贞亮对茶德的阐述则更为具体: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3]。现代庄晚芳把茶德概括为:“廉、美、和、敬”,并倡导“通过茶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和道德修养教育” [4]。因此,茶文化教育是当今高校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良好人格的理想载体。

1.1 和

“和”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儒、道、佛三教共通的哲理,茶和天下。茶是一种和谐健康的饮料,通过饮茶能平和心境,营造和谐气氛;茶能和谐身心,怡情悦意,释矜平燥。唐人裴汶对茶性的体验最有代表性:“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并能“至其冲淡、简洁、高尚、雅清之韵致” [5],茶的和谐得到了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喜爱。相比之下,酒是一种烈性饮料,酗酒会使人失去理智,滋生事端。人们常说“酒是战争的文化,茶是和平的文化”;“酒是男人的文化,茶是女人的文化”。欧洲科学家也高度赞誉中国茶叶“把西方人从酗酒中解救出来,是东方给与西方的伟大慰藉物” [4]。在高校倡导“不抽烟,少喝酒,多喝茶,喝好茶”得到大学生们的普遍认可,也将为那些终日忙碌而倍感疲惫的莘莘学子们开辟一片清新自然、充满着诗意的栖居!

1.2 廉

茶秉性朴素高洁,不入俗流,常作为节俭和廉洁的象征。以茶为载体,茶性的俭朴可以培养淡泊超然的精神涵养。节俭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修养。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韦应物《喜园中茶生》诗曰:“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茶味苦涩,苦后回甘,体现着吃苦耐劳精神,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勤俭节约的美德密不可分。目前,部分高校学子存在铺张浪费严重,奢靡之风盛行的现象。结合茶文化学习,对树立艰苦朴素理念,弘扬勤俭节约美德,锻炼吃苦耐劳意志,培养攻坚克难信心,摒弃享乐主义作风有着重要作用。

1.3 美

历代文人引茶入诗、以茶作文、以茶绘画,形成丰富的茶文化内容,也产生了茶美学意境。审美茶的意境不仅是艺术家诗意栖居的家园,更是人们生活中怡情悦性的方式[6]。现代社会中,饮茶品茗被视为美的休闲方式,茶香袅袅入教室,把茶香融入书香中,人醉茶香里,体现了校园另一种美的意境。学子们在清静的处所斟上一盏茶,看茶汤的透彻,观茶叶的沉浮,品茶味的甘涩。这既是对生活的享受,也是对自身修养的陶冶。品茶悟道,促进同学间沟通与交流,提升了美的意境。

1.4 敬

“敬”为敬爱、尊重之意。孔子曰:“人无礼,无以立”。孟子曰:“礼者,敬人也。敬人者,人恒敬之”。中国乃礼仪之邦,朴实善良的人们古道热肠,热情好客,客来敬茶是待人接物的起码礼节。敬茶是表达主人欢迎之情,拉近主客间距离的一种简单而实用方式。杜耒《寒夜》诗曰:“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以茶敬客、以茶睦邻、以茶赠友、以茶联谊,品茗之中,联谊达礼,终以致和[7]。通过参与茶事活动,大学生们在敬茶过程中学会尊老爱幼、尊师爱生,养成谦和友爱、文明知礼的良习,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 茶文化教育促进大学生养生保健

茶为药用,自古有之。汉代《神农本草经》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以解之”。陆羽《茶经》云:“若热渴、疑闷、脑痛、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醒醐、甘露抗衡也” [3]。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高度概括了古代茶的药用价值。现代研究表明:茶叶中含 500多种化合物,有多种医药保健功能,概括地说有“三增”作用(增美、增智、增寿);“三降”作用(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三抗”作用(抗衰老、抗辐射、抗癌症)。除此之外,茶还有防龋固齿、抗菌消炎等作用。

2.1 提神醒脑

茶叶中的茶叶碱、咖啡碱等嘌呤类衍生物,通过刺激大脑中枢神经,使人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增强。茶叶中的γ-氨基丁酸是一种神经介质,能降低神经系统噪音,提高神经信号传导,使人耳聪目明。实验表明:经常喝茶的人患白内障概率较不喝茶人下降50%。文人爱茶,以助文思。白居易《赠东邻王十三》诗曰:“携手池边月,开襟竹下风。驱愁知酒力,破睡见茶功。”可见茶的提神醒脑之功。

2.2 防治坏血病

众所周知,坏血病是由于缺少维生素C所致,维生素C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绿茶中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茶叶曾经在航海史上做出过巨大贡献:数百年前,坏血病一直困扰着西方航海发展。中国明代郑和却能成功地率领船队七下西洋与各国进行陶瓷、丝绸和茶叶等贸易。郑和团队之所以能规避坏血病风险,原因之一就是出洋船队的饮食有如下规定:“下西洋去的内官合用盐、酱、茶、酒、油、烛等物件,照人数依例关支”。这看似不经意间的规定,使得漂泊在海上的中国船员获得西方船队难以祈求的维生素C,巧妙地躲过坏血病的魔爪,足见中国人的智慧。贫血是世界四大营养缺乏病(缺维生素A、缺钙、缺铁、PEM)之一。贫血将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造成贫血的原因有许多,如维生素C缺乏、缺铁、缺锌等。 维生素C促进人体对铁吸收,防止贫血。年轻的学子们通过饮茶不仅补充水分,也补充了维生素C。

2.3 防癌抗癌

硒是人体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之一,被称为生命保护神,抗癌之王。硒有保护心肌,防止心脑血管硬化,增强机体免疫以及抗癌等功能。缺硒会引起克山病、大骨节病、肝坏死、肌肉营养不良等疾病。茶树是一种天然富硒植物,茶叶是积累硒的主要器官,硒在茶叶内转化成硒蛋白[8]。所以,茶叶是理想的补硒食品,经常饮茶,可以改善人体健康状况,达到防癌抗癌目的。另外,国内外的研究证实,茶多酚有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

2.4 抗辐射

茶多酚能够吸收放射性物质,阻止在人体内扩散。茶多酚是紫外线的过滤器,能够阻挡和清除紫外线,抑制皮肤黑色素的形成,减轻色素沉着,对皮肤有保护作用[9]。临床上,茶多酚对肿瘤患者放化疗时引起的放射病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当今的信息时代,大学生们被辐射所包围:手机辐射、电脑辐射、电器辐射等。坚持喝茶,既能解渴,又能补充茶多酚及微量元素,还能抵抗辐射带来的伤害,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2.5 美容减肥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茶的减肥瘦身、美容养生功效。茶叶中的茶多酚可促进脂肪分解,减轻体重,改善体形;儿茶素能加速胆固醇分解,提高体内脂肪燃烧速度,从而达到减肥目的。茶多酚还能抑制络氨酸酶活性,减少黑色素形成,具有美白的功效。民间验方:用茶水洗脸,既可以去油消脂、抗菌消炎、还可以打通毛孔,美容效果理想。这对于追求“以瘦为美”、“以白为美”的高校女大学生来说真是雪中送炭,饮茶理应成为大学生的最爱,成为“慰藉心灵的鸡汤”。科学饮茶,引导学生健康美,正是茶文化教育在高校中起到的保健作用。

2.6 益寿延年

人的衰老是由于氧自由基对人体细胞的攻击伤害所致。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能有效消除氧自由基,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减缓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自古茶人多高寿:古有茶圣陆羽、诗僧皎然、“吃茶去”的赵州和尚、“君不可一日无茶”的乾隆;今有著名茶学专家吴觉农、庄晚芳、陈椽、张天福等无一例外的高寿,均是吃茶养生的极好见证。茶的保健作用“重在预防,贵在坚持”;饮茶过程是“润物细无声,王道无近功”;其结果是“人登寿域,度百岁乃去”。

3 开展茶文化教育的几点思考

3.1 发展茶文化

唐代陆羽倾其毕生精力撰写了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挖掘和推广茶,使茶成为世界饮料之王,全世界1/3的人口受益。因此,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盛赞中国茶叶是“中国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大贡献”,陆羽功不可没[3]。自古以来,茶要热饮,冷茶易浊。陆羽也说:饮茶要乘热连饮,茶汤热时“重浊凝其下,精英浮其上”。但在追求“天然、健康、快捷、方便”饮食潮流的当下,大学生们喜欢在茶汤中加入冰块,甚至直接用冷水泡茶。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将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研发“开瓶即饮”的茶饮料是现代生活的必然诉求,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飞越。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研发,市场出现冰红茶、凉茶、别样茶等系列冷饮。以健康为卖点的茶饮料,越来越被大学生们接受,这种创新无疑发展了茶文化。

3.2 加强爱国教育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茶国,总体看我国茶园面积世界第一,茶叶产量世界第二,茶叶出口量世界第三,位于世界四大产茶国之首。由于缺乏名牌产品,导致中国茶叶创汇位居世界第四的尴尬处境。仅英国一个“立顿”品牌茶,就超过中国茶叶的出口总值[10]。世界上茶叶消费最多的国家是英国,英国人普遍喜爱饮茶。据统计,英国人均消费茶叶每年在3公斤以上,居世界之首,而作为茶叶发源地的中国,据农业部统计,人均茶叶年消费量仅为0.4公斤,不及世界人均0.5公斤的消费水平[10]。振兴中华茶产业的重任落在当代大学生的肩上,倡导“茶为国饮”,任重道远。

3.3 提升思想境界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多元文化发展,快餐文化应运而生。快餐文化源自西方发达国家,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遍布中国城乡的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是快餐文化的缩影,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中国年轻一代的生活。茶文化的“静”引导和修正快餐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大学生抛开浮躁的心情,静下心来,以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去迎接挑战。以品茶的心境品味生活,给浮躁的世界带来一丝凉意,用品茗的“慢节奏”抑制生活的“快节奏”。

茶叶的冷知识范文4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的古国,是人类饮茶、种茶、制茶的发源地。早期的加工方式是由蒸青团茶发展到蒸青散茶,再到炒青散茶;茶叶种类也由单一的绿茶类,逐渐发展为六大茶类;由小规模手工作业,发展到机械化生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和茶文化的兴起,人们对茶叶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正在逐渐增加与提高,茶叶已逐渐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必需品。茶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中最具有生命力、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文明健康饮料之一。茶叶的消费需求逐渐地向产品优质化、多样化等方向发展,单一的产品模式已经不能充分适应市场发展的变化。

1良种选育

品种是构成茶叶品质的重要自然因素,品种的遗传特性决定了成品茶的外形和内质。优良的茶树品种,不仅能大幅度地提高茶叶产量,而且能显著地改善茶叶品质,是茶叶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同时也是茶叶可持续发展和建立茶叶产业化的基础,在茶叶市场中,不仅仅是茶叶质量的竞争,同时也是茶树品种间的竞争,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良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例如:适制绿茶的良种,发芽期早,抗性、产量都较一般品种要高,且鲜叶中的氨基酸等有效成分含量也较高,较著名的有龙井43、福鼎大白茶、紫阳种、迎霜等;适制乌龙茶的品种,碳氮代谢适中,水浸出物、醚浸出物含量达到中等以上水平,糖类物质含量较丰富,有一定含量的儿茶素,且各种元素含量比例协调,比较著名的有铁观音、黄金桂、武夷水仙、凤凰单丛、白叶单丛等,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通过科学方法,对良种进行选育,对茶区的环境条件、品种的适制性进行研究,选择早、中、晚品种搭配等措施,大力推广,结合高水平的栽培管理措施,可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2茶园管理

我国是茶叶的原产地,也是茶叶经济发展的起源地,但是在世界茶叶市场上,我国的茶产业发展很长一段时间处于面积第一,产量和出口却是第二或第三的局面。其中存在很多原因,表现在茶园管理方面,是因为茶园管理水平不高,导致产量较低、品质较差,进一步影响了和国外同类产品的竞争能力。因此世界各产茶国都把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提高茶叶品质作为一项研究课题和根本性农业措施[2]。如何利用生态措施来改善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减少农药残留,减少病虫害发生,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实现茶叶生产安全、优质、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俨然成为茶叶研究人员倍受关注的课题。近年来,发达国家对进口农产品的卫生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欧盟也不断增加茶叶农药检测的种类和降低农药残留量允许标准,一定程度上使我国对欧盟的茶叶出口量和出口额大幅度减少,使我国多种茶叶无法大规模进入欧洲市场[3]。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以及国际市场对食品安全标准的提高,今后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茶叶农药检测品种和农药残留量的允许标准将不断增加和降低,各茶叶进口国仍然会不断的要求出口的茶叶食品安全合格。因此我们要解决出口量和质量安全之间的矛盾,就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通过茶叶科技工作者不断的努力,研制和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找出在生长过程中不易受到污染的茶树栽培模式和茶园管理措施,有计划地发展生态型茶园,开发绿色食品茶叶、有机茶,与国际茶叶市场接轨[4],这样才能使茶园的管理既满足茶业经济发展的目的,又能改善和保护茶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从而处理好发展茶业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使茶业经济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

3茶叶机械化生产

茶叶机械化生产主要包含机械化采茶和机械化加工,机械化可形成一定的规模和销售优势,有利于茶叶生产的有序化、清洁化进行。茶叶机械化生产具备以下优点[5]:①产品规格统一,可以形成批量优势和价格优势,从而有利于整体效益的提高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使产业化的组织系统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产品质量标准的制订和标准的贯彻实施,同时可以通过商标注册产生一定的品牌效应;③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资金的积累,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引进与应用,能够把茶叶生产不断推向新的高度,可以形成足够的综合开发实力;④打破传统的生产、加工、销售、出口存在的条块分割局面,大大缩短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出口的运作周期,有利于消费者,也有利于产品市场的开拓。发展茶叶机械化生产应结合各种茶类的不同加工工艺,对茶叶品质形成的机理和工艺基础进行研究,设计开发出与其相对应的加工机械,从而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市场的竞争是产量和质量的竞争,而生产企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决定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高水平的机械化运作能充分的体现茶叶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清洁化、产业化发展。

4夏暑茶利用

夏暑季节光照较强,气温较高,茶树体内的碳代谢水平较高,因此茶多酚类的物质积累较多;而氮代谢水平较低,氨基酸类物质含量较低,对于一些绿茶产区来说,所制成的茶叶滋味苦涩,汤色较暗,各项感官指标都不如春茶,因此没有销售市场,茶园基本上封园停采,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量鲜叶原料的浪费。对于乌龙茶来说,夏暑茶的香气及内质也不如春茶、秋茶,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工艺或者产品的形式进行改进,从而使鲜叶原料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目前对夏暑茶的一些研究发现:绿茶加工过程中,对鲜叶进行适当摊放过程中,鲜叶中的多酚类,尤其是酯型儿茶素部分水解成了苦涩味和收敛性均较弱的非酯型儿茶素;部分蛋白质水解为具有鲜爽味的游离氨基酸;纤维素和果胶也部分转化为水溶性糖和水溶性果胶,同时采用蒸气、微波杀青,轻度揉捻,分次干燥,这些处理都有利于增加茶叶水浸出物的含量,增进茶汤的鲜醇度和浓度,降低酚氨比,减轻夏暑茶的苦涩味和收敛性[6];对乌龙茶方面的研究则主要通过改变做青过程中温湿度条件等,使多酚类物质得到有效的转化,提高香气,改善茶叶品质。除了对工艺的改进,生产上还可以通过加入一些外源物质,如多酚氧化酶、微生物等,促进物质间的转化,达到改善茶叶品质的目的;或者根据生产的实际,研发出不同的茶类,如夏暑绿茶原料用来做乌龙茶、黑茶或饮料等,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实际,综合运用这些方式,来充分利用夏暑茶,减少浪费,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5茶叶功能性成分利用

茶叶中的功能成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主要功能成分,包括茶多酚、茶多糖、氨基酸、咖啡碱等,另一类是次要功能成分,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芳香物质、酶类等。目前,茶叶功能成分的性质及开发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在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等主要成分,其它次要的功能成分由于其含量较低或提取制备较难实现等原因,研究和开发利用相对较少。经过茶叶工作者的研究,茶叶中各主要成分的生物学功能已逐渐体现,现总结如表[7]:从表中可以看出,茶叶作为天然的饮品来说,各有效成分之间既具有独特的功能,又具有相同之处,因此利用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综合技术,对这些成分进行分离提取,进一步的应用到食品、药物、饮料当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的一些研究由于受到技术、设备等方面的限制,仍存在较多问题,影响了产品的开发利用,因此产品种类单一,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除了已知的功能外,各成分新的生物学功能,优质、高效、安全的提取技术,产品的质量和卫生标准控制等问题都制约了茶叶功能成分的开发利用。因此,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技术人员,对提取技术等进行研究,建立标准,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同时扩大生产规模,增强竞争力。

6茶叶新产品开发

6.1速溶茶

速溶茶是以成品茶或茶树鲜叶为原料通过提取、过滤、分离、浓缩和干燥等一系列工序加工而成的一种新型饮料产品。形状有粉末状、碎片状、颗粒状,该产品冲水即溶,没有余渣,故称为“速溶茶”。由于速溶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茶叶原本的色、香、味品质,且同时具备了营养、方便、卫生、高雅等优点而深受国外消费者的喜爱,是国外当前最为流行的一种饮料。速溶茶既有别于传统的茶叶,也不同于一般的饮料,饮用方式独特,可以直接冲泡,也可以加入其它风味物质进行调饮,因此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价值。通过运用茶叶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吸取制茶和饮料制作技术的成熟经验,结合当代化工的基本设备,使速溶茶的加工实现连续化、自动化、自控化,能有效地推动茶叶新产品生产的现代化进程。

6.2茶饮料

近年来绿色、保健食品的兴起,为液态茶饮料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加上液态茶饮料具有方便、新型等特点,各大饮料生产厂家也加快了茶饮料的研发和生产步伐,期望在茶饮料市场取得先机。从国内外饮茶方式的发展来看,已经历了“传统的热水冲泡,固体速溶茶的冷、热水冲泡,果汁茶软饮料即饮,纯茶汁软饮料即饮”的发展阶段。其中日本、台湾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最先发展到以纯茶汁即饮为主的饮用阶段,茶饮料已占据了饮料市场的半壁江山。市场上的茶饮料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例如按口味分为调配型茶饮料(以茶水为主体,添加果汁、糖、奶、香精香料、酸、中药等配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调和而成的饮料);按国家标准分为纯茶饮料、茶汤饮料、果味型茶饮料、碳酸型茶饮料、奶味型茶饮料等;按营养角度分为:纯天然型茶饮料(绿茶饮料、红茶饮料、乌龙茶饮料)、营养型茶饮料(蜜茶饮料、茶咖啡饮料、液体奶茶)、保健型茶饮料(绿茶饮料、红茶饮料、乌龙茶饮料)。研究新产品必须根据产品的特殊要求有针对性的筛选茶叶原料、水质和风味物质,而工艺的各个环节:浸提、过滤、添加抗氧化剂或其它添加剂、包装、灭菌、贮藏等技术都直接影响了茶饮料的品质。目前对茶饮料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浑浊沉淀(茶乳酪)的产生;其次是茶饮料色泽的褐变;最后是加工过程中香气的散发以及不良气味的产生。如何加工出适合生产茶饮料的原料用茶,及找出科学合理的饮料工艺参数以及优质的保鲜技术,对茶叶加工业、茶饮料行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6.3茶食品

近几年,在饮食界流行一种新的时尚,即从过去的“喝茶”发展到现在的“吃茶”。方法则是将各种碎茶或者速溶茶粉加入到各种食品中,通过的一定的技术手段,加工出一种新型的食品,既有食品的口感,又有茶叶的风味,味道独特,深受消费者喜欢。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的有:茶末巧克力、绿茶瓜子、茶叶月饼、绿茶口香糖、茶末豆腐、绿茶冰淇淋等,都是市场上畅销的商品。茶食品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中低档茶的销路问题,或者如前面所说的夏暑茶的利用问题。这些茶叶在口味和品质上不被消费者接受,没有市场,但是通过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提取和分离出茶叶中的有效成分,通过与食品加工技术的融合,进一步提高茶食品的营养价值、保健价值等,比如茶叶中的一些不溶于水的维生素类、蛋白质等功能成分,能通过直接的食用被人体吸收。发展茶食品不仅充分利用了茶叶资源,还为人们提供了健康美味的食品,发展前景良好。目前可研究的食品有:添加维生素或儿茶素类物质的抗衰老食品,抗龋齿食品,以及降血糖、降血脂等食品。

6.4保健茶

保健茶可以使人们保持健康的身体,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延缓衰老,长期饮用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我国的保健茶种类可以分为纯中草药茶和以茶叶、中草药或微量元素配制的保健茶两种。以茶叶为主的保健茶,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茶叶的风味,同时具备中草药或微量元素的保健功效,目前有研究的如:金银花保健茶,荷叶茶、柿叶茶等,还有一些加入人体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硒、锌等,融合了茶叶和其他成分的功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的种类日渐丰富,人们的食品消费行为发生了大的变化,诸如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食品摄入较多,从而引起了一些与营养结构改变,平衡遭到破坏等有关的疾病,间接地提高了人们对新型保健食品的需求。这些食品必须符合营养、保健、养生的功能,因此保健茶的发展前景巨大,结合茶叶科学和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开发新型的,适合市场需求的保健茶产品在未来保健品行业发展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7茶文化的普及与发展

广义的茶文化是指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我们现在所讲的茶文化,多半指的是狭义上的概念。近年来,各国学者通过应用茶学、医学、生物化学等技术,对茶叶各有效成分进行研究,发现了饮茶的各项生理保健功能,如抗癌、杀菌消炎、降血压、抗氧化等,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喜欢上喝茶,并且茶文化的层次不断提高。各地也在不断的举办大型茶文化节,如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广东省茶博会、信阳国际茶文化节等,这些活动的举行,吸引了美、韩及港澳台地区的茶叶企业参加,不仅宣传和推广了茶文化,同时也带动了地方茶叶贸易的发展。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赋予了茶文化新的内涵和活力,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茶文化出现了多种表现形式,且仍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内涵也在继续扩大、延伸。新时期的茶文化将科学技术、新闻媒体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培养了大批学习茶文化的专业人才,茶艺师等,利用媒体宣传提高产品知名度等,准确把握了市场经济发展的精髓,使茶文化的价值功能得到显著体现。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现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呈现出新型化、国际化等多种发展趋势。

8茯砖茶的研究

茯茶属于黑茶类,是我国边销茶中销量最大的一个茶类,由于它独特的品质特征及对人体特殊的保健功能,成为边疆各少数民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因茯茶能有效的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且对胃的刺激性较小,对于一些老年人和饮食结构失去平衡的消费者来说,茯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此越来越多的茯砖茶品种进入了普通消费者的生活。茯砖茶品质的形成与原料、工艺等因素有关,而独特的发花工艺是品质形成的关键,其中对冠突散囊菌的研究方面已逐渐成熟,通过分离、鉴定和培养,发现了冠突散囊菌的演变规律,保健功能等,但是如何提高发花的效率,快速检测发花的质量,提高发花的品质等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茯砖茶主要是由相对较粗老的原料加工而成,其氟的含量高于一般较细嫩的茶叶,然而目前对于茯砖茶中氟的作用机理,研究还不是很清楚,同时茯砖茶有效降氟技术、其他保健功能及新产品的开发等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9科学饮茶

饮茶要结合科学的泡茶方式,才能体现其品质的优异,体会出不同茶叶的韵味。一般从泡茶用水、用具、水温、时间等方面进行掌握。用水要求无金属离子等杂质,甘甜、清洁、新鲜,一般为山泉水较好,井水较差。不同的茶类,泡茶用具也有所差异,如绿茶和花茶,一般选用透明玻璃杯,这样可以直观的欣赏茶叶的形态、色泽,赏心悦目,又可以感受绿茶特有的香气;因绿茶原料比较细嫩,水温一般控制在在85℃左右,高温易破坏茶叶中的维生素类等物质,影响茶汤的滋味。乌龙茶一般选用紫砂壶,沸水冲泡,结合紫砂壶不走味等优点,以及烫壶、温杯、高冲、低泡的方式,充分的体现茶叶的品质。黑茶类,由于工艺的不同,冲泡时一般采用煮饮或沸水冲泡的方式,对茶具一般没有要求。不同地域和气候环境条件下,人们的饮茶习惯也有所不同,如我国北方地区多饮绿茶、花茶,南方地区多饮乌龙茶,西部地区多饮黑茶等。春季宜饮花茶类,夏季宜饮绿茶类,秋季宜饮乌龙茶类,冬季宜饮红茶,黑茶类。不同的茶类,其品质差异较大,针对不同的健康体质和生活习惯的人群来说,也要进行科学的选择。对胃酸过多的人群来说,不适宜饮较浓的茶;孕妇及儿童不宜饮茶;睡前、饭前饭后不宜饮茶;服用铁剂药物后不宜饮茶;老年人不宜饮生茶。而较适宜饮茶的有:脑力劳动者和夜间工作者,茶叶中的咖啡碱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运动、演讲后,宜饮茶,可补充水分,消除疲劳;过多摄入高脂肪的食物后宜饮茶[8]。

茶叶的冷知识范文5

盛夏时节父亲一杯接一杯地喝着热茶,满头的汗。而我最喜欢盯着他杯子里悠悠升起又落下去的茶叶,那么的自然而令人神往。在喝完一大暖瓶水后,父亲总会对着不解的我笑着说:“凉快!你也喝点?”我总会慌张着跑开去,好像怕慢一步会被父亲的热茶烫到。多少年了,我一直无法理解:大热天的喝那么热的茶水,简直是遭罪,怎么可能会凉快?!

工作之后,我一直不间断地买各种茶叶送给父亲,也经常听见母亲说,每次喝我买的茶,父亲都会很高兴。于是我每次打电话回家也总不忘问上一句:“还有茶吗?”虽然我一直也不明白父亲为什么如此喜欢喝茶。

又一个酷暑来临了,多年的寄宿生活,让本就胃肠不太好的我在夏季也不敢多沾冷的东西。好友见我热得难受就劝我说:“你喝点热茶吧,解暑也养身。”我很诧异,除了父亲,还有人认为茶可以帮我安然度夏。我决定试试看,打电话问父亲:“我现在想喝茶,喝哪一种?”父亲很高兴地说:“劝了你那么多年,总算是开窍了。”在父亲的指点下我买了乌龙茶。把新买的小茶具洗净,按照温杯、洗茶等程序,我开始喝我人生的第一杯热茶。

嗅着那种淡淡的苦香气,初入口的茶水,温润淡然远没有时下各种饮料强烈的味觉刺激感,一口口下去,只觉着温暖的感觉顺着口腔食道一直暖到心、暖到胃,整个人就觉得热起来了。按照父亲的说法,我忍住热,一杯接一杯地喝,一轮茶下去,觉得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了,一身一头的汗水酣畅而出,顿时感觉肠胃舒适、燥热远离、清凉无比!我禁不住叫一声:“爽快!”

哎呀呀,原来以热制热远比以冷克热更有效果,更舒服啊!再问父亲,父亲说:“喝冰水只是图一时凉快,快意了嘴巴伤害了肠胃。而热茶一入身体,温暖了肠胃的同时,更从内向外地散发热气,补充身体水分,带走体内的燥热。”

是啊,用热茶来冲淡酷暑,正是顺应了这个节气应有的规律。一杯冰水,与整个热的天地比起来,就如同往火焰山上浇水,也只能解了嘴巴一时的痛快,根本无法将燥热从体内逐出。而一杯热茶,和无孔不入的热力本就是一体的,绵延循环中即可不露痕迹地把热交还这个季节。做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当你无力与一些事物抗衡时,可以选择与其相接近的方式来迂回、渐次地实现自己的目标。一味的对抗往往只能换来两败俱伤,用对方接受的方式来表达自已的想法才可能更好地实现理想。正如于丹说的那样,茶的人生,是有韧性的,是可自由伸缩、随意变幻又不背弃自我的。这样的人生,才有实现自我的最大可能。

茶叶的冷知识范文6

1.多喝水

每天要喝七八杯白开水,并且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蜂蜜。夏天人的体能消耗特别快,蜂蜜可以快速补充人体所需的能量。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物,器官、肌肉、血液、头发、骨骼、牙齿都含有水分。夏季高温失水会比较多,若不及时补水就会严重影响健康,易使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加速人体衰老。像蜂蜜水、矿泉水、冷茶、牛奶、苹果汁都是理想的解渴饮料。

2.养阳

炎热夏季,很多人会患空调病,人们在白天、夜里都开着空调,室内外温差可以达到十几度,加上大量食用冰品冷饮,肯定会伤阳气。因此,居住环境不要过于潮湿,不要过多吃冰冻及凉食,夜间空调的温度不要开得太低,最好在26度以上,尽量不要在露天及阴冷的地方过夜。

3.饮食清补

在饮食滋补方面,夏天应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肥甘厚味及燥热之品不宜食用。甘凉清润的食物包括:小麦、高梁、青稞、豆腐、白扁豆、黑芝麻、马铃薯、白菜、莴苣、龙须菜、菠菜、冬瓜、西瓜等。健脾养胃、滋阴补气的食物则有:菠菜、藕、茭白、西红柿、胡萝卜、鸡蛋、苹果、牛奶、葡萄、莲子、桑椹、蛤蜊,鹅肉、青鱼、鲫鱼、鲢鱼、大麦粉等。

4.补钾

暑天出汗多,随汗液流失的钾离子也比较多,由此造成的低血钾现象,会引起人倦怠无力、头昏头痛、食欲不振等症候。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钾,比如草莓、杏子、荔枝、桃子、李子,另外蔬菜中的大葱、芹菜、毛豆也富含钾。此外茶叶亦含钾,夏天多饮茶,既可消暑又能补钾,可谓一举两得。

5.补充盐分和维生素

人体夏季大量排汗,氯化钠损失比较多,故应在补充水分的同时,注意补充盐分。每天可饮用一些盐开水,以保持体内酸碱平衡和渗透压相对稳定。营养学家还建议:高温季节最好每人每天能补充维生素B1、维生素B2各2毫克,钙1克,这样可减少体内糖类和组织蛋白的消耗,有益于人体健康。

6.穿浅色衣服

深色衣服会吸收阳光,使人的体温升高燥热。同时蚊子有趋暗的习性,深色容易吸引蚊子,尤其是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