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教育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教育建设

社区教育建设范文1

一、工作目标

认真落实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目标,以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为平台,进一步完善街道社区教育工作网络,加强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和各个社区市民学校建设,为市民提供优良的学习教育环境,更好发挥社区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二、工作重点

1.完善工作机制。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高度重视社区教育组织网络建设,实施街道组织、各社区全员参与的方式,以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为骨干,以社区市民学校为基础的社区教育工作机制。

2.加强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建设。按照《省乡镇社区教育中心设置标准》《省示范性乡镇社区教育中心评估标准》的要求,结合街道的实际,重视和加强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建设,完成由成人教育向社区教育转型,促进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的标准化、规范化。

3.加强社区教育中心的师资配置。街道在高度重视社区教育中心的师资队伍建设基础上,对干部教师配备和调动上符合社区教育工作的实际,选拔有利于社区教育的专业教师进入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为深入社区开展活动提供有效保障。

4.加强社区市民学校的建设。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街道各个社区文化教育中心都要建立社区市民学校,并达到相关要求和标准,加挂社区市民学校的牌子,配备配齐设施设备和相关工作人员,为社区居民提供高品位、多功能的文化教育活动场所。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发挥社区教育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作用。街道领导兼任委员会主任,办公室设在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每月定时、定期、定内容地进行全街道社区教育工作的组织、指导与协调,组织安排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教师深入社区协调开展工作。各社区成立由社区居委会主任兼任校长、安排具体负责社区教育工作的人员为成员的社区市民学校,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面向全体社区居民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思想健康、积极向上的社区教育活动。

2.加强制度建设。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与各社区共同制定、完善社区教育各项规章制度,制定符合社区实际的《社区教育工作评估标准》《社区市民学校管理规程》《社区市民学校管理规定》《社区教育工作者岗位规范》等文件,推动社区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3.加强队伍建设。街道与各社区建立和完善一支以专、兼职人员为主体、志愿者队伍为辅助的适应社区教育需要的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街道教委办要高度重视社区教育中心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教师比例符合要求,积极选拔培养较为年轻又有社区教育经验的教师,作为社区教育骨干教师。

4.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社区数字化学习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技术和信息资源,积极规划建设社区教育数字化教室,加强对社区居民数字化学习的培训,不断提高社区教育现代化水平,街道计划在三年时间内,将符合要求的社区文化教育中心逐步完成数字化教室建设。

5.加强资源整合,培育特色品牌。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和各社区市民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加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各种文化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的力度,组织好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乡风文明教育、老年教育,青少年进社区、社区文明活动等,创建培育街道社区教育特色和社区教育品牌,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居民终身学习提供服务。

6.加强信息收集,搞好档案管理。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和社区市民学校要安排专人负责,认真做好信息收集和档案管理工作。要将社区开展的文化教育活动的纸质档案材料、图片、音像等活动资料及时整理归档,同时做好各项活动的电子版档案的收集存档。

社区教育建设范文2

关键词:农村;农民;城镇化建设;社区教育

本文系教育部全国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教职成司函[2013]191号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4月25日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而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一种寓教育于服务、管理、文化活动为一体的大教育,在满足市民最基本的学习需要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十报告中并多次提及城镇化,并将其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载体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城镇化建设从内容上讲,主要包含了三种形式的转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和农业产业化。其中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就是实现农民市民化,而阻碍和制约农民市民化的这一进程的就是农民的自身素质。因此,农村社区教育成了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关键。本文以江阴市为例,通过对江阴市社区教育学校的走访、调查,探析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问题。

一、江阴市社区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江阴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社区教育的发展既取得了很大发展,也存在着不少困难与问题。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民如何融入新生活?融入城镇化的农民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怎样提高?农民市民化后的富裕劳动力怎样解决就业?江阴人把目光投向了教育,在农村社区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以17所乡镇(街道)成人教育中心校为主阵地的农村社区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江阴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持、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江阴市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教育面临着更大的机遇的挑战,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与实践。

(一)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现状

1、建制情况。江阴市是一个县级市,共有14个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依托14个乡镇(街道)的成人教育中心校实施“成教、党校、社区教育中心”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模式,由江阴市教育局和所属乡镇双重领导和管辖。

2、人员配置情况。目前,江阴市社区居民有1,911,538人,居委会(村)总数315个,家庭总数470,433个。14个乡镇(街道)的专职教师和管理人员178人,社区支愿者有30,278人。在人员编制需求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3、基础设施情况。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多数乡镇社区教育中心依托成人教育中心拥有较好的办学硬件设施,能够满足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需求,开展当地产业特色教育活动。

(二)乡镇社区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社会对社区教育认识有偏见。一方面很多人认为乡镇社区教育是个无所不包的大拼盘,只要隶属在社区内的什么都可以纳入,社区教育工作者整天就干着婆婆婆妈妈的工作,无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另一方面缺乏对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的理解,实际上乡镇社区教育工作者肩负着社区教育的工作非常繁重,不仅承担着当地居民的文化提升、技能培训,还承担着政策法制宣传与文化娱乐的熏陶等任务;从教育形式上不仅有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教育内容上有学历教育、职业资格教育、闲暇文化生活教育。由于以上原因,形成了社会对社区教育的认识的模糊、肤浅甚至偏见。

2、社区居民认知度低。我国社区教育发展起步晚,发展速度也相对缓慢,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对社区教育的认知度低,很大一部分人不能从国家长远利益的视角来认识社区教育的重要性,也认识不到社区教育是构建优质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农村(包括江阴市农村),农民对社区教育的意识受传统农村、农业概念的影响,认识不到社区教育对促进全民素质、推进经济和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部分领导还存在“小教育”的概念,只注重学校教育、学历教育,因此社区中大量有益的社会教育活动经常被忽视,甚至遭到排斥。此外,由于农民经常生活在相对稳定、封闭保守的文化氛围中,习惯在缺少竞争的乡镇经济模式下劳作,对知识和技术的需求并不十分强烈,还没有形成自觉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有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社区教育,对社区教育毫无概念。所以要提高领导和所有社区成员的认知度,才能促进农村乡镇社区教育的发展。

3、社区教育制度机制尚不健全。社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支撑。由于江阴市社区教育特别是乡镇社区教育发展历史短,成长任务重,处于探索和积累经验阶段,相关的具体政策、配套设施和实施细则还不够完善,在法律法规层面还缺少设计和安排,使社区教育还停留在一般工作层面,没有真正形成制度保障的工作格局。

4、社区教育资源缺乏和利用不合理。首先,由于社区教育运行体系不够完备,例如体制的不完善、运行机制的不流畅,造成了社区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没有完全实现资源的重组和整合,资源体系和普通教育相比显得比较松散;其次,师资力量不足是乡镇社区教育资源中最大的问题,专职教师少,文化程度偏低,总体学历不高,没有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很多教育形式都没有很好开展,科技文化教育更为缓慢,这种现状严重地制约着拓展乡镇社区教育的内涵和提高服务质量。

5、管理水平差,工作效率低。各乡镇社区教育工作者基本都是各乡镇成教中心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这些人员基本来自于当地中小学的文化教师或管理者,在中小学工作基本上有10年左右时间,在工作风格和思维模式上大多有了一定的定势,当再来接触新生事物―社区教育的时候,他们往往仍以固有的模式思考和办事,从而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而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社区教育的任务不断加重,对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必须身兼多职,既要做成教工作,又要做党校方面的工作,还要做好社区教育工作,并且必须具有专业的技能和管理能力。一个社区教育项目不仅需要做好计划、申报、宣传、发动,还要做好组织、实施,最后完成总结、评估。这些农村社区教育工作者角色虽已转变,但思想、工作模式没有很快适应,特别是在目前新的绩效机制下出现了“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

二、江阴市乡镇社区教育发展对策

目前,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乡镇社区教育发展的研究总体上还比较薄弱,虽然有一些社区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对社区教育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对社区教育理念不明确、发展定位模糊、发展模式不适应时展需求等问题是严重影响社区教育发展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针对社区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应采用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推进社区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为城镇化建设做出贡献。

(一)强化政府在社区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政府在社区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政策设计和宏观调控的渠道,指导和支持社区教育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是一项涉及全体社区人员的系统工程,要实施农村社区教育,思想认识是个重要问题,各地党委和政府须充分认识社区教育在推动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按照城镇化建设发展的需求,将社区教育纳入城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使之与城镇化建设一起步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建立市(县)统筹,各部门分工负责,逐步形成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多种教育形式,相互融通、资源共享、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村社区教育的整体效益。

(二)社区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相融合,使成人教育成为社区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中坚力量。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相融合的设想是:在各乡镇社区设立一个社区教育管理机构,一方面了解收集社区成员的学习需求信息,并及时向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发送社区成员学习需求信息,为学习者提供一切所需的学习机会,构建一个“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的和谐社会宏伟目标作出贡献。而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则按照社区教育服务管理机构提供的学员学习需求信息,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为社区成员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社区成员则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教学班、培训班进行学习。

(三)建立健全乡镇社区教育事业的经费保障体系。乡镇社区教育开展工作离不开经费的保障,因此,应提高认识,切实建立各乡镇社区教育事业经费保障体系。政策层面应进一步改变观念,纠正重基础教育轻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倾向,按照标准按时投入经费,按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按照财政发展情况适当逐步提高社区教育经费比例。

(四)发挥远程教育在社区教育中的优势,推进数字化学习平台。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互联网、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体也纷纷产生,现今信息技术已融入到社会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在社区的发展和普及以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和发展,为终身教育体制下的社区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和和支持,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信息资源。针对教育资源不均、社区教育信息化投资渠道单一、各地方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教育信息化工作者和相关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缺乏规范性,培训内容和方式较单一。为尽快摆脱信息贫穷状态,就要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在社区教育中的优势,建立现代信息网络,利用远程教育的各种资源,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满足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让社区居民足不出户通过网络来选课、学习和反馈意见,解决学习中碰到的疑难问题,提升社区居民的自身素质。

(五)推进社区教育广泛开展,进一步提升社区教育内涵建设。我们江阴市在2010年就成为全国68个社区教育示范区之一,并顺利通过了评估验收。在此基础上,我们江阴市必须要在城镇化进程中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教育内涵建设,农村社区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文明素养等综合素质,将纯上课的“教学者”转变为能主动出击、积极宣传、拓展项目、精心组织的“管理者”。对社区教育工作者实行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考评结果与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绩效挂钩,不断提高农村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特色发展,打造品牌,扩大影响,建立和谐、文明、先进的新型社区服务,为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各类社区群体服务。

(六)加大社区教育和国际交流合作。江阴市经济名列全国百强县前茅,与其他西部县级市相比,经济实力还是占了一定优势。所以要把江阴市社区教育发展率先纳入国际化范畴,促进江阴市社区教育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发达地区的社区教育先进理念,结合我们江阴市的实际,构建成具有江阴特色的社区教育体系,争取在全国起好表率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陈乃林.终身教育理念观照下的社区教育[J].成人教育,2008.

[2]姜华.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职业与教育,2006.9.

社区教育建设范文3

关键词:继续教育;学习型社区;社会服务;学习导向;资源辐射

目前针对学习型社区的研究内容十分繁多,目前所普遍认可的理念即为:学习型社区是指社区成员认同而且理解学习对于社区的发展、稳定以及成员个人幸福指数方面所起到的价值。学习型社区可以实现对于各类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的有效调动,并对广大社区成员的潜在能力能够予以有效地激发。而继续教育的理念则与此不谋而合,这两者的学习群体存在明显的共性特征。因此,就开展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与思考,据此下文之中将主要就继续教育对于学习型社区建设的价值意义进行分析讨论,并就其在学习型社区建设中的功能展开具体的论述。

一、学习型社区理念概述

学习型社区是一项应用终身学习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当作具体的建设原则与建设目标,学习型社区即为社区成员共同参与学习的社区形式。在学习型社区当中是以学习参与者作为社区建设的核心,以保障社区成员基础学习权益,以及满足于成员终身学习的一种社区组织方式。在学习型社区当中将终身学习体系以及学习型组织进行主要建设内容的社区,因此学习型社区同时也是各类学习资源所有效整合的一种社区形式,是一种打破了学习阻碍的社区。学习型社区能够有效地促进社区成员的素质提升,并增强其日常生活的质量水平,进而促成社区达到更加全面性、协调性以及持续性发展的社区。

二、继续教育对学习型社区建设的价值意义

1.视野观点的转变。不论是对于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出或是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均表明了人们视野观点的转变,即将以教育为中心转变为了以学习为中心。教育是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过程,教育的着眼点同时应当放置于教育服务的提供之上,因此其通常所重点强调的即为教育组织、机构以及相关的功能价值;而学习则是一个主动的知识接收过程,学习能够通过人们主观思想意识,来强化人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想着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方向所发展。因此其更加注重对于学习参与者自身需求的满足;重点突出强调的是学习参与人员的自身努力与思想进取,更加注重对于参与学习者兴趣的激励,并实现对于激励机制的有效构建。

2.教育对象的扩大。学习型社区最为显著的特点即为全体参与、终身学习,此即需要对于教育的对象能够实现有效的扩容,即为由技术、技能培训的角度转变为对全体社区居民的教育学习,一方面包括有对于成年人口的各项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又包括有对于广大青少年居民的培训,甚至还可包括相关的老年人群等。总而言之,在学习型社区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其主要的工作对象可涵括以社区当中所有年龄段人群的培训工作以及各类不同职业技能的培训工作。

三、继续教育在学习型社区建设中的功能

1.社会服务功能。在部分的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工作当中,可凭借学校所具备的师资力量与教育资源等内容,在开展学习型社区的建设过程当中与其进行广泛性的交流与合作,促使高校的继续教育能够成为对学习型社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服务窗口与平台,这也是高校自主开展社区发展服务的一种关键形式,同时,是学习型社区在建设过程当中所能够仰仗的重要力量来源。在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工作当中其主要是利用给予社区当中的所有成员实施以各类不同层次、类型、方式的教育培训来促使其服务性的功能价值能够得以体现。

2.学习导向功能。在学习型社区的创建过程之中,高校不但是相关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并且同时对其产生导向作用的引导者。一方面高等院校对于教育事业的孜孜不倦,对个人发展的持续完善促使其在社区终身学习当中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在高等院校当中往往融合了丰富的思想、文化、知识等内容,人才精英辈出,因此,应当将其作为重要的知识宝库以及思想源泉价值应用于学习型社区的建设过程当中,不断推进、落实终身学习理念在学习社区的践行发展。

3.资源辐射功能。高等院校的继续教育工作是学习型社区进行知识文化传播、开展文化创新活动活动的重要基地,高等院校当中的师资力量、知识内容、信息要素以及设备等资源均能够对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因而,在开展学习型社区建设这一活动内容时,必须要将高等院校在整体社会教育文化建设事业当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出来,主动、高效地为社区培养以充足的人才资源、开展相关的职业培训、技术支持、信息咨询等继续教育服务内容,进而达到教育资源在社区中的共同分享。这也就表明了高等院校作为对社区居民开展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总而言之,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工作,是将满足于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作为主要的导向目标,基于此利用将相关的社区学习信息网络作为主要的学习中介而开展的一类学习策略。其本质同时也是对继续教育应用于社区教学的具体践行,应当将其作为社区教育研究领域当中的一项重点内容。

参考文献:

[1]高志敏,贾凡.展望新的征程,期待新的腾飞——关于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师生对话[J].当代继续教育,2013

[2]赵小军.转化学习理论在我国学习型社区建设中的作用探析[J].当代继续教育,2014

社区教育建设范文4

【关键词】社区教育 学习资源 建设 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我国社区教育特别是城市社区教育资源在迅速发展。社区居民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但是社区教育的资源建设仍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无法满足社区居民快速增长的多方面教育需求。

一、社区教育资源建设概述

社区教育目前已经纳入我国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学习型社会的顶层设计内容之一。社区教育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其资源建设水平也在逐步提高。社区教育的定义,所谓社区教育就是在一定区域内(社区)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的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

社区教育资源建设,是依据社区教育的服务任务与服务对象的需求,系统地规划、选择、收集、组织管理教育资源,建立具有特定功能的课程体系的全过程。它是一定范围内的图书馆及其他机构对社区教育资源进行有计划的积累和合理布局,以满足、保障社区教育建设的需要的全部活动。

我们所讲的社区教育资源主要是指课程学习资源,社区教育资源作为一种知识资源和智力资源,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需要由人们去积累和建设的。当下,互联网浪潮风起云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社区教育资源建设正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

二、社区教育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社区教育资源建设主要存在创新新弱、共享性差、建设落后性和系统性差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1、创新性弱。社区教育的学习资源大部分是从其他教育机构或者非教育机构简单照抄照搬过来的。课程资源陈旧老化,更新换代较慢。一是更新较慢,缺乏及时性、时效性的内容,更不用提创造出适合社区教育学习特点的课程资源;二是缺乏创新激励机制,经费和人力物力保障都不健全。

2、共享性差。如今很多社区居民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普遍厌学、浮躁和急功近利,致使社区居民很少能够完整地对于某个领域和专业进行系统学习。受大而全以及满堂灌等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所制作出的社区教育资源往往容量很大、时间过长。不便于居民下载,也不利于在线点播,即使找到了相关教学资源,也因其针对性不强或质量平平而丧失学习的兴趣。

3、建设落后性。当今社会是信息爆炸的社会,人们获取信息获取教育资源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手机、IPAD、电子阅读器等新型读书工具开始逐渐代替原来的纸质书本,新媒体和自媒体对传统纸媒体发起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社区教育学习资源越来越落后,已满足不了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

4、系统性差。当前,虽然社区教育的学习资源数量积累了一定数量,但是内容覆盖面不够宽。有些社区学校虽然开设了很多课程,但是主要集中在生活保健、休闲技艺和家庭教育上,其它的如职业技能培训、信息技术、投资理财、语言等类别的资源相对比较少。而且,目前许多社区的教育资源是各自为政,东一块西一块,缺乏系统性。

三、社区教育资源建设的相关对策

1、建立资源建设的创新激励机制

社区教育的学习资源建设不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人们长时间地去积累建设。建立合理有效的资源建设激励机制对社区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要建立激励资源建设创新的工作机制,应设立专职部门专职人员负责该项工作的评价与考核;二是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资源建设创新考核评价体系,要建立一套衡量创新成果考核评价体系;三是要健全资源建设的创新激励方式,加强对创新工作的考核奖惩兑现。

2、建立开放共享的社区教育资源体系

针对社区教育资源共享性差,缺乏趣味性,社区居民缺乏参与的积极性等问题,应加大力度开发符合社区居民实际教育需求的课程资源体系。一是要结合社区居民学习时间碎片化的特点,课程资源尽量通俗化,容量不能太大;二是要尽量加强课程资源的趣味性可学性,激发社区居民的学习积极性。

3、紧跟时代潮流,推行社区教育资源网络化

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深刻影响着全社区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新媒体已经席卷媒体市场,基本取代日薄西山的传统媒体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资源的主要手段的当下,社区教育资源建设必须与新媒体自媒体等结合起来。社区居民获取教育资源的方式方法也应与时俱进积极运用新媒体、自媒体、大数据资源。应尽早建立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的微信、微博和客户端,最大限度方便社区居民随时随地快捷获取有效的教育资源。

4、依托电大、开放大学的系统资源,构建社区教育资源系统。

用电大开放先进的办学理念统领社区教育资源建设。将电大面向成人和职业人的继续教育定位,坚持灵活、全纳、终身的基本理念,坚持面向基层、面向行业和面向农村的办学方针融入到同层次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 ,形成社区教育灵活机动的格局。

充分依托电大系统四办学模式 。系统办学是电大独特的优势,社区教育资源建设要合理利用电大独有的网络优势,把传统教学经验和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优势完美地结合,形成灵活的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实现社区教育资源的共享共建;还要利用电大分级办学的特点, 把教育资源输送到基层、农村和人口聚集区,最大限度地让广大社区居民共享社区教育资源,为更好地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服好务。

【参考文献】

[1]阿里研究院. 互联网+,从IT到DT [ 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5

[2]李彦瑾.社区教育资源建设探析[ J] ,继续教育研究 2015.11

社区教育建设范文5

[关键词] 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 FT13.35 [文献标识码] B

党的十再次提出要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可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同时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社区教育作为面向社会大众的、无围墙的教育,在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提高市民文化素养、建设和谐社区、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教育部已先后批准多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并取得了良好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一是社区教育资源稀缺。二是社区教育个体办学能力较弱。三是社区居民参与度、认识度、认同度不高。四是管理手段单一封闭。五是各地区社区教育发展不平衡。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改变社区教育机构单打独斗的局面,是社区教育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社区教育共同体的概念应运而生,为社区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困难找到了新思路。本文试图探讨社区教育共同体的路径机制来为社区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一、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的作用分析

社区教育的主体是全体社区居民,他面向民众,尤其是草根民众,是一种弱势群体优先的教育。社区教育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平民的教育问题。它的重大责任就是要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共同富裕做出贡献。社区学习不仅是学习者的个人需求,也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社区教育依旧存在普遍认知程度不够,参与缺乏主动性,教育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因此,培养“社区教育共同体”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主要作用体现在:

1.提高全民素质的要求

“社区教育共同体”是一种围绕共同的目标,追求整体高效发展,合理调配和共同享有教育资源的社区教育联盟。它是草根阶层接受全民教育的有效方式,具有普及性、基础性。开放与共享是其开展的核心理念,要想培育社区教育联盟,就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大力度、大范围的普及措施,使所有城乡与社区内的居民、单位、机构、教育组织等都能够参与到“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建设中来。若社区中普遍存在着“社区教育共同体”,才能使一些对参与社区教育没有主动性,没有教育基础的群众不自觉的加入到受教育的行列,使学习成为一种生活常态,并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这不仅能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更能够提高居民素质和知识水平。

2.改善社区教育发展现状的要求

社区教育肩负着普及大众教育的使命,却面临着软、硬件教育资源缺乏的现实短板,同时社区教育机构个体办学能力较弱,群众参与度、认识度、认同度不高。而“社区教育共同体”开放与共享的特征能很好的改善社区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出现,使共同体的各个成员要素联系在一起,树立共同的愿景发展社区教育,提升社区教育质量。在共同愿景的指引下,成员单位可以为共同体提供不同的教育合作资源,丰富共同体的实践,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实现地区内各部门协调合作,使社区教育发展上升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3.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创造和谐社区的需要

社区教育作为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和过程,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是实现终身教育体系的必要手段和途径。社区教育共同体的构建就是为了促进全体社区居民的全面发展,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是推动社区教育大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社区居民队伍不断壮大,告别了曾经的大院,人们普遍感觉孤独,失去学习的兴趣。居民没有归属感,和谐社区的建设就面临着困难。“社区教育共同体”将居民以教育为中心进行合作、交流,促进了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加强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因此,创造和谐社区,就要从人本出发,将人与人用某种方式联系在一起,共同参与某种活动,“社区教育共同体”正是以个人的学习需要出发,运用集体教育的方式将居民联系在一起,促进社区和谐化发展。

二、社区教育共同体的结构模型

1.组织框架

这种以成人学校为主体,联合乡镇成人学校及其他各类学校、街道社区的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及街道等不同个体,围绕共同目标,追求整体高效发展,合理调配和共同享有教育资源的社区合作已取得一定的成绩。要想充分发挥地区各个方面的资源优势打造社区共同体,必须从共建教育基地、搭建网络平台、教育项目结对等方面入手,构建起混合型、综合性的合作、互动、分享的新型社区教育联盟,搭建起教育共同体的组织框架,形成了以政府推动为主,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教育的“四位一体”的力量,形成“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区教育社会化管理工作格局,使社区教育覆盖面更广、参与性更强、课程更丰富、教育效果更显现。

2.理论及内涵

根据合作教学理论和资源共享理论,构建社区教育共同体。合作教学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方略。在教学实践中,有效的组织合作学习直接决定着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效益。关于它的概念,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温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合作学习内涵主要有。其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所进行的一种课堂教学活动形式;是一种组内成员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是一种以共同目标为导向的学习活动。把合作教学理论用于社区教育共同体的构建中,把社区共同体中的各个成员要素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合作学习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就是共同愿景。为了发展社区教育,提升社区教育质量,社区共同体中的各个成员必须联合在一起为了这个共同愿景加强合作。

“资源共享”是现代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早期的研究认为:劳动力可以共享,可以形成共同的劳动力市场,而劳动力市场的集中可以吸引有专业技术的劳动者。在共享的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有更多的机会去选择喜欢和擅长的工作。套用“劳动力共享”理论,将区域范围内的大部分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教育信息资源库,教育信息资源的集中必然存在资源的优胜劣汰问题,优质的教育资源被保留、重复的教育资源被整合,这样使用者能更高效地找到高质量的资源。;另一方面,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也将大大提升。“资源共享”,其本质都是最大利益的共享,区域教育资源共享追求的是从各部门教育资源差异的“合作”到共享整体教育资源利益最大化的“融合”,实现资源配置的社会整体效率最高。为了发展社区教育,社区共同体内的成员单位本着资源共享以获得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在构建社区教育共同体时都积极提供本身有效的教育资源,同时根据自己的需求利用合作对方提供的教育资源,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也提高了社区成员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3.基本模型

根据上述理论本文试图建立整合社区现有教育资源,实现区域资源共享的实施路径,共分五步实行,从而形成社区教育共同体(如下图所示)。

社区教育共同体构建模型图

三、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建设路径分析

为了实现社区教育从“单打独斗”迈向“抱团发展”,通过整合各种有形与无形的教育资源,围绕教育理念即人人是教育者,人人是受教育者,构建社区教育共同体。最终努力实现教育的本职价值,即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促进全体社区居民的全面发展,并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1.建立社区教育共同委员会

为统一管理、提高决策效率与办事权限,设立社区教育共同委员会。该委员会的成员应该由几个方面的人员组成,一是政府官员,加强社区教育共同委员会的领导权;二是社区居委会干部,可以代表社区居民的意愿;三是社区企事业单位及各种教育组织的代表,既可以代表社会组织部门的意愿,也可以调动社会各种力量的积极性,有利于资金的筹措;四是社区教育机构的代表,可以有效发挥学校在社区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另外要明确社区教育共同委员会成员的权责关系,社区教育应该形成“政府宏观引导,教育机构主管,社会组织机构积极支持,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局面,政府作为社区建设的掌舵者,要凭借其行政权力在动员整合社区资源上特有的优势,包括健全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政策和法规,即提供政策法规资源;用民主、法制、引导的方式方法来指导社区居委会和其他社区组织;为社区建设提供经费支持;协调社区组织与社区单位开展社区共建活动;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等。

2.通过项目结对,构建各种类型的社区学习共同体

通过项目结对开展合作,是能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教育共同体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把社区教育委员会、社区单位、社区居民以及地方政府紧密联系起来,共同参与到项目合作中来。社区教育共同委员会通过对所在地区社区街道所有潜在教育资源的调查,建立社区教育资源数据资料库,对教育资源进行分类,可以划分为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文化资源等。委员会成员应该积极向当地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宣传、面对面交流,获得各方对社区教育的合作意愿和需求,通过确定一个项目来达成双方的合作。例如,南京市华侨社区委员会牵头与社区内医院达成协议为社区居民服务,通过整合南京医科大学、省人民医院、省口腔医院、友谊医院、眼科医院等健康教育资源,建立起健康教育基地,给社区内的居民免费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提供免费体检。与体育中心达成合作,整合体育中心的教育资源建立起全民健身教育基地等。

3.创建社区学院与网络交流平台

由社区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政府联合创建社区学院和网络交流平台,加强社区各成员单位之间的交流,以及把社区资源很好地整合在一起。社区学院是为社区居民或社会弱势人群提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教育机构。是以传播先进文化、打造和谐社区、推进区域发展为目标,由街道办事处统筹监管,社区居委会协办,居民、社区、学院、街道四方共建共享,具有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普及性的一体多元化且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教育实体。学院以对社区成员实施教育服务为主要内容,具有综合教育培训、教育理论研究、教育咨询服务、社区教育服务等多项功能。社区学院的创办是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开放共享的一种实践形式,且这种实践方法是被无数成功案例证明行之有效的。创办的社区学院应以“政府统筹、社会参与、资源共享、功能多样、服务社区”为办学原则,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和旨在提高市民素质的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另外,是搭建网络交流沟通平台,通过开通网络远程学习平台和在线学习,为社区成员提供一个开放交流的继续学习的平台。通过平台既可以让成员享受互联网学习带来的快捷和丰富,也达到了宣传教育的作用。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由驻区单位为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提供一定的师资力量,主要是社区内的高校、教育机构等。要想构建社区教育共同体,首先要有充足的各方面知识具备的师资队伍。如法制学习共同体、健身学习共同体、健康教育共同体需要各方面素质的老师,面对师资力量的不足,社区教育委员会可以通过招募一大批志愿者来从事社区教育共同体的构建,其即可地解决社区人才缺乏兼职教师难找的问题,也可以节约了一部分的资金。

5.建立社区教育共同体投融资体制

由地方政府和驻区单位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社区教育的顺利进行需要一定的资金经费作为支撑,社区内的组织机构在开展项目结对时必须有充足的资金才能保证合作的正常进行,才能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学习共同体。在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中政府要加大投入资金的力度,充实社区教育的资金。对社区、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等提供的教育资源服务,政府要对其进行评估,适当给予补贴,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四、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对策建议

为了保证社区教育共同体的顺利构建,必须采取一定的保障措施,本文从政府和社区共同体成员单位两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1.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区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协同配合的社区教育共同体。政府能有效、充分发挥其在教育事业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区域内各活动单元的互动,确保其所拥有的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形成对社区居民的教育合力,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一套相对稳定的运行机制,实现该教育共同体的高效率。要想做到让社区、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服务中心、个人等教育资源提供者达成共建教育共同体的共识,地区政府必须从上从下做好协调工作,加大教育资源共享的宣传力度,从而带动个人、单位和社区资源的全面共享。

2.完善政府、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的机制

在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应担负起政策制定、统筹协调、经费支持、行政监督、法规规范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根据社区教育共同体共建实效,适时地制定长效政策,完善资源共享反馈机制。社会组织在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中要承担沟通协调、经费赞助、参与评估、资源服务等工作,推动社区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

3.建立社区共同体成员单位的利益平衡机制

社区共同体成员单位在开展合作及资源共享过程中,必须在保证自身利益不受损害的情况下参与互动的,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此时,政府应当充分认识到多方互动合作对社区教育的积极影响,应积极承担起架设多方互动的桥梁。政府部门应联合成员单位共同协商运行决策,创新机制,建立利益平衡机制。在不损害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多方的共赢。在人力、财力、物力上加以均衡处理,必要时由政府作为第三方提供帮助,做到互动合作时真正实现利益平衡、融合协调与发展。

4.建立社区共同体成员单位的资源共享机制

社区共同体成员单位要想实现各方教育资源完全共享首先要树立开放互助的理念,要充分认识到开放共享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区教育机构的进一步开放不仅是资源的对外开放,更重要的是将社会优势资源引入校园促进高校自身的发展。社区单位也要参与到资源开放共享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社区教育添一己之力。建立基于共同利益的资源共享机制明确成员单位所享有的资源和要积极配合提供的资源,共同努力实现社区全体成员素质的提高的最终目的。

[参 考 文 献]

[1]汪国新.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与运行[J].中国成人教育,2012(1)

[2]姜华.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教育与职业,2009(9)

[3]杜瑛.大学与社区互动发展机制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7(9)

[4]厉以贤.社区发展社区服务社区教育[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1):56

[5]金红磊.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社区教育:内涵界定与建设路径[J].湖湘论坛,2010(03)

[6]黄萍萍.依托社区学院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

社区教育建设范文6

党的“十”提出:“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邢台市政府依托邢台广播电视大学成立邢台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和邢台社区教育学院,从而健全和完善社区教育网络,为广大市民提供非常便利的学习条件。邢台电大以信息化平台为基础,开通了“邢台终身学习网”在线平台,作为全市推进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品牌,积极探索市民学习的新形式、新途径、新方法,吸引市民广泛参与,提升文化素质和生活品位,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邢台社区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建设

(一)社区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定位

邢台社区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设以学习者为主体,以“一切为了学习者,满足市民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宗旨,提供了满足各种学习者需求的资源,以提升素质教育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立足点,建立了“邢台终身学习网”。

(二)邢台社区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基本情况

“邢台终身学习网”包含两部分:邢台干部学习在线和邢台社区教育在线。邢台干部在线主要包含“课程超市”、“个人中心”、“管理中心”等模块。邢台社区教育在线内容主要包含 “新闻动态”、“视频教室”、“学习社区”、“个人中心”、“学习俱乐部”、“精彩邢台”等模块组成。其中,“视频教室”是邢台社区教育在线的核心模块,精选了4000集4大类44小类视频学习资源。

二、邢台社区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待完善的方面

(一)教学资源还不够丰富。邢台社区教育教学资源已有一定积累,与北京某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合作整合了一定的教育资源,但仅仅依靠现有的社区资源来发展社区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二)平台的影响力还不够大。邢台社区教育资源平台刚刚建成,许多居民还不是很了解,因此加强宣传要注意做好导学工作,将学习资源信息有效传送至居民身边,鼓励社区居民参加社区教育。

(三)平台功能支持不够完善。许多居民没有时间或不喜欢在网上学习,而偏向利用其它媒体来学习,如电视、手机等,因此,通过提供资源下载功能,支持居民的移动学习要求,而邢台终身学习网的视频资源都无法下载,对移动学习等功能支持缺失,移动交互更是缺失。

(四)资源建设经费补充问题。邢台社区现有资源建设目前都是电大自筹资金进行建设的,资源要根据居民的需求不断更新,更新资源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没有找到利益结合点,社区教育是难以持续发展的。

(五)本土化资源建设需加强。邢台社区教育资源有一定的积累,但是涉及邢台民俗风情、区域特色食品制作方法、区域烹饪技术、生活小窍门等的学习资源还有待完善。

三、邢台社区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建议

(一)坚持政府主导,争取更多社会力量参与

社区教育学习资源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课程设计到资源开发推广,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仅仅依靠电大是很难完成的。社区教育学习资源应当采取社会化的合作模式,积极鼓励社会各方参与、共同推进。

(二)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服务平台的影响力

(1)把学习卡发放给社区居民和各区县街道及各级单位,积极有效地推进用户注册;(2)举办各类活动。通过政府推动有组织的开展活动,将平台和资源有效应用到活动中,增强平台的影响力。(3)充分利用“学习俱乐部”。

(三)建立专业教师团及项目带动资源建设弥补经费问题

建立自建资源专业教师团队节省资源建设成本;通过培训项目减少资源经费压力。要让全体市民知道,“要培训,找电大”,以进一步扩大社区教育的影响力,为电大持续、稳步、和谐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创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新资源

邢台市是一个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城市,我们要大力挖掘邢襄文化资源,精心塑造邢襄文化的标志性品牌,如郭守敬、魏征、扁鹊、太行山、邢窑、汉牡丹等。对于民间文化的柳编、剪纸、刺绣也可以制作成学习资源,满足一部分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

(五)积极推动微课的建设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