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和饮用水的区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下水和饮用水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下水和饮用水的区别范文1

浙北湖州,曾以江南水乡著称,但近年来,水资源却显得极其匮乏。在河网密集的水乡,昔日清澈见底的清清河道如今被垃圾、水草覆盖,河道水质恶化。不少村庄的生活得不到保障。湖州市水资源办公室透露,目前,湖城面临的是水质性缺水。上游水冲厂矿的无序开采、河道上航船不堪重负,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偷排和超标排放导致水质不断恶化。在不少农村,地下水也遭到污染,农民只有买水喝。

黄河支流汾河上游的古交市由于煤炭、焦化企业排水造成地表及地下水污染,直接威胁到当地农村人口饮水,由于其地处汾河上游段,对下游水质也带来一些影响。在污染严重未经处理的浅层地下水地区,由于企业废水中重金属及其他污染物污染,含氯、氰、氟、砷、硒、汞等毒化物明显超标。近几年根据科学检测,该区癌症发病率高,发现时多为晚期,死亡率高,受害造成残废的有鄂唇、大头儿童和怪胎等,饮用此类水,还会导致疾病流行,甚至爆发伤寒、副伤寒、霍乱等重大传染病。

2000年至今,中国启动农村饮水解困项目以来,国债资金及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和群众自筹共投入180多亿元,使5700多万农村人口告别了饮水难。尽管如此,我国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依然十分严峻。全国政协常委、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透露,目前全国有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

3亿农民之危

“解放50多年了,一些农村饮水状况基本没有变化。”全国政协常委龚谷成说:“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原因,一些农村饮用水长期靠在水田边挖坑积水和用池塘水,水源水质差,有害物质超标。靠近乡村的一些小城镇没有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造成农村饮用水严重污染,以致出现不少中毒事件。”

全国政协常委甘宇平到山西省和陕西省调研时了解到,两省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分别为1092万和1306万,占农村人口总数的37.2%和46.3%。“目睹许多农民因水而病,因病而贫,贫病交加,令人潸然泪下,寝食难安!”

据了解,目前我国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地区的农村饮用水存在高氟、高砷、苦咸、污染及血吸虫病等水质问题,以及局部地区饮用水不足问题,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饮水不安全的3亿农村人口中,约有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由此也导致了近年来比较严重的水性地方病发病率明显提高。例如,目前华北、西北、东北和黄淮海平原地区的6300多万人饮用水含氟量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造成驼背病、骨质疏松、骨变形,甚至瘫痪,丧失劳动能力。一些地区还新发现长期饮用砷超标的水,造成砷中毒,导致皮肤癌和多种内脏器官癌变。而饮用水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的地区,易导致疾病流行,有的地方还因此暴发伤寒、副伤寒以及霍乱等重大传染病,个别地区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近年来,局部地区血吸虫病疫情回升,疫区群众因生产和生活需要频繁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造成反复感染发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中国每年因饮水水质问题造成的对人生命的危害,实际上要高于洪水造成的伤亡。”今年3月21日,世界水日,面对媒体,水利部部长汪恕诚说。

办法总是人想的

全国政协委员朱兆良、薛蓓儿认为,目前应加大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大大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环境保护的投入;增加农村环境管理力量,大力推进农村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建设和监督检查,实现乡镇工业污染源和畜禽养殖场等达标排放;乡镇级污水处理厂综合污水处理率大于50%,实现雨污分流,并将污水收集管网延伸到百户以上农民集中居住区;对农村水系河道进行全面疏浚、生态清淤,加强对河道污染管理;保护农村饮用水源,全面规划农村饮用水源地及水源地保护区,确保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有效控制土壤和其他面源污染,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限制高毒农药品种;大力开展农村各级生态示范区和农业生态示范县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陈邦柱、王克英提出,要解决农村人口安全用水问题,应加强小城镇的环境。

小城镇乡镇企业数量多、涉及行业广、缺乏合理布局,其排放的废弃物大多未经处理,直接污染了生活环境和农业生态环境。生活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大部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体,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同时,相当多的小城镇领导环保意识比较淡薄,重视经济发展指标,忽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多年来,环保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城市和工业污染防治,而对小城镇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重视不够。相当部分小城镇工业园区建设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有的园区乱设排污口,威胁饮用水安全;大多数小城镇没有完整的市政排水管网,污水收集系统存在明显缺陷,相当部分仍然是清污合流,产生的生活污水绝大部分直接排入河道(湖泊或海洋)。

全国政协常委、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认为,应进一步深化流域区域水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地方之间分水和用水的民主协商和水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制度,鼓励跨行业、跨地区的利益相关者参与水的管理。建立健全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科学决策机制。鼓励各种用水者协会的建立,推行用水户参与管理的水管理体制改革;对农村饮水工程,可由受益农户经过民主协商组建用水合作组织,进行自主管理;建立水价听证会制度,形成水价管理的公共决策机制。

饮一碗“好水”之梦

今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大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力度。

与此同时,由水利部和卫生部共同制订的《农村饮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出台,“指标体系”将农村饮用水分为安全和基本安全两个档次,分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项指标进行评价。四项指标中只要有一项指标低于安全或基本安全最低值,就不能定为饮水安全或基本安全。

今年3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2005年~2006年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计划在两年内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侧重水源保护与水质处理,突出今后工作方向将由有水喝向喝好水转变”是“规划”透露的与过去农村“治水”最明显的区别

据了解,为了喝上好水,今后有关部门将加强对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的管理,严格监控化肥、农药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加强禽畜养殖环境管理,严格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围网等形式的水产养殖活动;在地下水水源地周围建设灌溉等各类机井,建设之前要进行科学论证,防止乱打井超采地下水或引起不同含水层水质混合,造成饮用水源氟砷等有害物质超标;水源地附近要严格禁止发展高污染工业。

地下水和饮用水的区别范文2

关键词:水资源 开发利用现状 保护问题

中图分类号:TV2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既是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又是环境组成的基本要素,同时还是生态系统的支持。因此,加强水资源保护,开展环境水利的研究,使人类与万物生命攸关的有限资源得以循环利用,维持自然生态环境平衡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件大事。本文试图通过对分析大理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

2、大理市水资源的总量构成与特点

大理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1.998亿立方米,人均占有2068立方米,而全市河川径流量6.408亿立方米,降水总量17.702亿立方米,其中76.9%形成地表水,地下水约 2.769亿立方米,全市水资源总量构成见表1。

表1大理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构成表

我市地表水的PH值都普遍很高,在8.0左右,略显碱性尤其洱海水,经测试,它随水位的降低而表现显著。所以,控制水位,保持生态平衡乃是当务之急。从毒理指标上,据卫生防疫站的水质调查。境内溪河下游、湖塘、井泉等饮用水源,按国家饮用水标准要求,有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超标,氨氮超标和局部碘超标。地下水主要是裂隙水、孔隙水、岩溶水和部分承压水。由于水量交替强烈,活动频繁,水质一般是无色、无味、无臭、透明的。五毒对其没有污染,所以,水质要比地表水好。总的来说,大理的水质是好的,局部小范围地段水质较差外,其余大片地区,无论地表水或地下水都算洁净的“重碳酸钙镁型”淡水,完全符合生活饮用水和农、林、牧、副、渔的用水标准。

我市主要河道水质情况统计表

综上所述,我市水资源的特点是量多,质好,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条件。从水质方面看,我市碳酸盐分布较广,降水强度大,雨水淋溶强烈,因而天然地表水属矿化度低的淡水,PH值普遍偏高,总硬度适中,水体中主要离子含量,都在正常范围内,根据目前手段分析所得的天然水体中所含化学成分除少数水域内的水体污染较严重外,天然水质是好的和比较好的,适合工农业生产,城乡人民生活用水的标准。

从资源分布的特点看,由于我市河川径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年内分配不均,按同步期年径流资料表明,径流分配主要集中在汛期(5~10月),其量占年径流量的80%~85%,枯水季节(11月至次年4月)仅占年径流量的15%~20%,从总体来看,全市不属资源性缺水,而是工程性缺水问题,因此,在开发利用上必须实行因地制宜原则,宜提则提,宜蓄则蓄,宜引则引,统筹规划,全面安排。

3、我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1全市水能资源蕴藏量为29.705万千瓦,全市河流水能资源的理论蕴藏量29.705万千瓦,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装机容量,如全部开发年发电量13亿度,相当于 52万吨标准煤,按我市人口平均计算,每人拥有可开发装机容量0.5千瓦的可开发电能度。

现已开发的有省属西洱河梯级电站,装机25.5万千瓦,年需水量7亿立方米;茫涌溪电站装机4000千瓦,年需水量0.3125亿立方米;阳溪电站装机5000千瓦,年需水量0.3456亿立方米;灵泉溪电站装机3200千瓦,年需水量0.1678亿立方米。

3.2农业方面采用提水、蓄水、引水、挑灌相结合,供我市18.885万亩耕地的用水,到2012年,全市有效灌溉17.71万亩,保证灌溉面积16.53万亩,分别占耕地面积约92.2%和85%,年耗水1.1659亿m3,现有提水泵站132站237级401台,总装机23099千瓦,其中:洱海环湖泵站57站172级328台,总装机20931千瓦,以库塘为水源的泵站有28站37台,总装机1090千瓦,在洱海泵站中,从八十年代初至今,先后建成了控制灌溉万亩以上的骨干泵站有波罗江、前进、城南、江上、富美邑、白塔河城北、石岭等8座,共计29级85台,总装机7476千瓦一级站提水流量达16.338立方米/秒,占洱海环湖泵站一级站提水流量35.13立方米/秒的46.51%,总控制灌溉面积占洱海环湖泵站总控制灌溉面积的52%,蓄水工程方面有三哨、麻甸、干海子小(一)型水库3座,库容1103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28座,库容661万立方米,小坝塘135座,库容238万立方米,蓄水工程总库容1764立方米。

3.3引水工程方面,引苍山十八溪,山箐水源灌溉农田的引水渠道共有63条,年引水量总计2465万立方米,控制灌溉面积10462.29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54%。

3.4取用地下毛细管水,裂隙水和层压水的地下水机电井,共有60眼,装机62台1220千瓦,年取用水量136万立方米,控制灌溉面积0.2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约1%。

3.5工业用水方面,我市主要工业产业有啤酒卷烟、水泥、烟纸、生物制药、建筑建材等,2012年市辖区工业总产值完成300亿元,我市较大的企业有理红塔集团大理卷烟厂、云南力帆骏马有限公司、云南红塔滇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大理哇哈哈有限公司、大理水泥集团等,其中大多数企业均有自己的泵站,年供水1283.53万立方米,其余用水较少的企业均有自己地下井抽水,山箐引水或城市管网供水,全市工业需用水量为6959万立方米,就工业耗水量以我市辖区工业产值对比而言,仍存在水利用率低,循环、重复利用情况较差,仍需在企业更新设备,加大节水宣传,树立节水观念,才能保证企业效益不断提高。

3.6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综合利用现状

到2012年,我市城市建成区面积44.5平方公里,拥有城市人口42.5万人,城镇化率为63.45%,城镇布局和功能不断完善。在供水方面,拥有团山水厂北区水厂、大理水厂、下关老水厂、鸡舌箐水厂、荒草坝工业区水厂、凤仪水厂、龙泉水厂等8家城市供水水厂,年供水能力达2237万立方米。保证城市人均每天167.69升的用水,解决于城区公用,绿化美化用水,保证了城市部分商业、饮食业用水,也保证了我市近481.47万中外地常住流动人口的用水。十一五期末,DN100以上管道总长达300公里,比“十五”期末的137公里增加了163公里,增幅118%,供水普及率达100%,比“十五”期增加五个百分点。

4、大理市水资源预测与保护措施

2012年,预计国内生产总值255亿元,耕地面积18.0195万亩,人口66.8万人,城镇生活用水量将增加3935.7万立方米,工业用水量将增加7916万立方米,农业用水减少1488万立方米,水利发电用水增加2113万立方米。从预测分析计算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的发展人口的增加,需求量持续增加,但如果对水资源问题不予足够的重视,则供需矛盾更日趋突出。为此拟提出以下建议,认真解决水多、水少、水脏的各种问题实在必行。

4.1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法规,严格控制水源污染,近年来各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法规,强调进一步开发水资源和节约用水、节制用水。节制用水不是一般意义上用水节约,它是为了社会的永续发展、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水环境的恢复和维持,通过法律、行政、经济与技术手段,强制性地使社会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它除包含节约用水的内容外,更主要在于,根据地域的水资源情况,制定、调整产业布局,促进工艺效率,提倡节水产业,清洁生产,通过技术、经济手段,控制水的社会循环量,合理科学地分配水资源,减少对自然循环的干扰。提高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率,减少废水的排放量防治水污染。城市污水与工矿企业污水治理早已为世人所关注,我市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修建大渔田污水处理厂已开始运行。现将下关、大理两城区及开发区的污水归并在一起,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节制用水与节约用水的区别

4.2加强洱海水资源管理,通过设置禁渔期,保护湖泊湿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实施退塘还海,退田还海,退房还海和双取消、湖边带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扩大湖泊水面面积,扩大洱海的调蓄洪水、涵养水源的能力,逐步恢复已经破坏的生态功能,以调节气候,促进生态平衡发展。保护洱海水质,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洱海水质恶化的趋势,得到了根本的扭转,现已达到Ⅲ类水质,局部Ⅱ类水质。

4.3挖掘地下水的开发潜力,重视地下水资源保护

在流域规划和治理中,有必要挖掘地下水的开发潜力,调整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比例,以达到最佳利用的目的,同时由于地下水污染具有过程缓慢,不易发现和难以治理的特点。因此,控制地下水污染源,保护地下水资源也应引起极大的注意。

4.4使用污水处理技术,加大污水处理力度,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用生态技术处理污水比较成熟的方法有土地处理,氧化塘、湿地处理等。氧化塘包括厌氧、兼性好氧等类型,具有广谱、高改稳定的净化能力。现在洱海治理的重要手段土地处理系统是将污水经过土壤一生物系统,去除污水中的营养成分和污染物,出水水质等于或超过传统三级处理的出水水质,同时没有污泥处理的问题,土地处理系统主要有慢速灌溉,快速灌溉和坡面径流三种类型,在适宜的污染负荷条件下,对总磷、总氮的去除效率超过70%。

4.5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一是要积极发展节水农业,减少农业用水和弃水的污染;二是要积极鼓励施用污泥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料,减少化肥施用;三是对养殖场污水和粪便进行处理,综合利用。

参考文献

[1]毛战坡、彭文启、李贵宝、周怀东.利用生态技术治理农村水环境.《中国水利》. 2004.7.

[2]张洁、熊必永.水环境恢复方略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2003.6

地下水和饮用水的区别范文3

新闻链接

2007年2月13日起,丽江古城区治理地下水资源联合执法组正式开始封填深水井,拉开了城市地下水资源“保卫战”的序幕,共计封填承压深水井近300口,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丽江市政府和市、县、区水务部门采取紧急调节蓄水措施,将清溪水库蓄水全面供给城市生活用水,基本上能够满足城市饮用水,从拉市海调水作为丽江古城景观水。在采访中还了解到,目前丽江城市的水荒现象,没有给城市居民造成生活上的麻烦。枯水季的自然现象,更促成了市民的节水意识。

声音

袁莉古城住户

因为旁边有一条河流经过,我和朋友们毫不犹豫地租下了现在的小院。说到水,有些事情真的很让人气愤,傍晚以后会经常看见有垃圾顺水漂下来。我的一户新来的邻居,装修时的各种垃圾,直接往河里一扔就了事。自己住的地方弄得挺美,却把门外的环境弄得一团糟,这种人真不该出现在丽江!

陈原松束河住户

现在束河的游客和住户也开始变多,随手扔个垃圾,或者直接把污水排到河里,可能几秒之后,水流过去,没人知道你干了什么。但是下游怎么办?以后怎么办?做生意当然希望客人多,但现在我更为束河的环境担心,希望游客们也能爱护丽江的环境。

和育娟导游

我接团的第一件事,除了交代必要的事情,我都会提醒游客注意环保,不要往河道里乱丢垃圾。古城水这几年的变化,我都看在眼里,真的痛心。气候是大原因,但人也应该负起责任,爱护丽江的水是所有人的事。

地下水和饮用水的区别范文4

据对穗京沪三地调查数据显示,选择桶装水的市民比例达到86%,这说明桶装水步入家庭,并成为大家喜爱的消费方式,日益得到巩固和发展,牢牢占据了饮用水市场上主导地位。同时,更多的家庭用户进入到使用桶装水的行列,消费者需求进一步扩大。

有消费者为此算了一笔账,饮用桶装水每天的消费2桶X52周X20元,共2080元;过滤水系统(美国原装)首次投入1200元,一年两次更滑滤芯,一年半的费用为1600元,之后每年400元,考虑到这部分用水一年也有限,税费可以忽略不计。很明显,自来水加热即可饮用,消费成本最低,净化水需要购买净化器并及时更换滤芯,但相比前者桶装水成本最高。居民选择饮用桶装水的比例如此之高,说明什么?是居民消费水平确实提高了吗?调查对比分析,选择桶装水,主要还是迫于对环境污染的担忧而做出的不得已和无奈的选择。

我们从水质的角度对这三种饮水方式做一比较。

【自来水】

从2007年7月1日起,由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修订出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下称“新标准”)将正式实施,所有自来水厂都将实施更加严格的检测标准。 新标准中的106项指标被分为常规检验项目和非常规检验项目两类。其中,常规检验项目42项,各地必须统一检定;非常规检验项目64项,具体实施日期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全部指标的实施最迟不得晚于2012年7月1日。

但是近10年来我国水污染事件高发,监察部的统计显示,水污染事故近几年每年都在1700起以上。全国城镇中,饮用水源地水质不安全涉及的人口1.4亿人。水质不合格水源地的类型主要集中在河道型和地下水水源地,涉及人口近80%。

虽然有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可是对于环境污染现状,人们还是心有余悸,

【桶装水】

根据近两年国家监督抽查某市桶装饮用水结果来看, 2015年桶装饮用水质量平均抽查合格率为46.5%,2015年上半年抽查平均合格率为58%,下半年监督抽查平均合格率为62.5%。从数据上反映出通过对饮用桶装水实施市场准入制度以来,部分饮用桶装水厂改变了生产环境,改造了生产设备,加强了对产品质量的监控力,使目前饮料桶装水质量有所回升。但产品质量合格率仍然很低,平均为55.66%,纯净水不纯的问题已经引起各级政府、消费者普遍关注。问题出在哪里?

分析者从饮料桶装饮用水31个检验项目中经过筛选,其中不合格项主要集中在“微生物”、“菌落总数”、“电导率”、“游离氯”、“高锰酸钾”和“标签”等项目。如,“游离氯”和“高锰酸钾”消耗量指标不合格,表明是桶和消毒后清洗不彻底,导致消毒液在产品中残留,污染了饮用水。

饮料桶装水质量的调研报告指出,“电导率”是纯净水的主要指标,电导率高表明水中杂质含量高(国家标准规定电导率应小于或等于10,而实际测量却高达41.1,超过国家标准3倍)。“亚硝酸盐”超标,则表明生产设备没有按规定进行保养和维护。“微生物”和“菌落总数”(国家标准规定,纯净水、天然矿泉水中菌落总数含量每毫升分别不得越过20~50个,而抽查发现菌落总数最高的为200~500个,超过国家标准10倍),则表明生产环境车间缺乏杀菌和空气净化设备,生产区、灌装区与周边环境未彻底隔离分设等原因所致。

【净水器净化水自来水】

2015年3月,江苏省质监局的对净水器的质量监督和风险监测结果数据显示,抽检的60批次样品中仅有24个批次合格,合格率只有四成,其中1000元以下的净水器合格率仅6%。

抽样的净水器共有44个品牌,售价从98元到6639元不等,1000元以下的产品合格率奇低,只有6%,1000元~2000元之间的净水器合格率也不到五成,为48%。2000元~3000元价位的净水器质量并没有大幅度提高,合格率为50%。3000元以上的则相对好一些,合格率为67%。

2014年质检总局在净水器行业中组织开展“好人举手”(质量承诺)活动,共有120家企业做出了质量承诺,对自家净水器去除铅、镉、铬、砷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能力给出了具体的指标数值。

2015年11月24日,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给出了执法检查的结果:“举手好人”中未发现“坏人”。

据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净水器企业陆续递交质量承诺书的同时,质检总局组织全国各地质监部门按照各企业承诺内容对部分承诺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截至11月24日,共检查承诺企业98家,其中29家企业被检查了内在质量,除3家企业抽检的样品仍在检测中外,其余26家承诺企业内在质量全部合格。

接下来,各地质监局还将继续加大力度,持续对承诺企业进行执法检查,确保承诺必查,让消费者获取更多知情权。

【来自居民的测试报告】

家住北京五道口的居民mjsr,专门从美国购买了多套饮用水测试工具,包括试纸、粉剂若干。测试了自家多种水源,标准为美国试纸说明所标标准。

自来水(清华地区)、桶装水、三重购率后的自来水(沉淀、活性炭、超滤膜)。

主要指标:细菌、铅、农药、硝酸和亚硝酸总量、亚硝酸、氯总量、PH值、总硬度。

除了硬度和总硝酸、农药残留外,别的指标三种水的结果都合格。其中:PH值都为8,很好;硬度,通水70ppm,自来水和过滤后425ppm,合格范围要求小于等于50ppm;总硝酸,自来水4ppm大于过滤后3.5ppm大于桶装水0.5ppm,合格范围小于10ppm,都合格。农药残留,三种谁都在合格线附近,合格范围小于3ppb atrazine,小于4ppb simazine。

【结论】:

1、硬度全部超标,自来水尤其高,但不排除桶装水加工过程软化的可能(硬度低于160不起水垢,显然会比较好卖)。

2、农药残留普遍存在,说明整个地区都有药物残留的可能。

【对策】:

总体而言,北京地区的自来水水质还行。但是考虑供水管道和本地水箱清洗及污染问题,还是需要过滤才可饮用,起码对氯气等异味有明显改善。

多数消费者认为:

烧开水只是灭掉了自来水中的大部分细菌,保留了离子。但每个地方水源水质差别较大,还有硬水软水的区别。若所在地的自来水水质较好,偏软,可长期自己烧开水喝。

地下水和饮用水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水工环;图件类别;编制方法

Cartography of Hydrological-Engineering-Environmental Geology Maps

DONG Hua,ZHANG Fa-wang,CHENG Yan-pEi,GAO Yun

(The Institute of Hydroge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CAGS,Shijiazhuang 050061,China)

Abstract:It′s a good means to trace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address cross-border regional hydrological-engineering-environmental geology issues and find ru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systems by intercontinental and cross-border mapping with small scales.The study of groundwater resource,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human activities for one nation or major economic areas (zones) is also the truth.In order to provide the straightforward hydrological-engineering-environmental geology information with 4-D to the readers, the classification,main contents of hydrological-engineering-environmental geology maps have been elaborat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multi-level,multi-objective,multi-fact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p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enhancing the integration of major geological survey forms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mmunity.

Key words: hydrological-engineering-environmental geology;map classifications;cartography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简称:水工环)系列图件,是该领域研究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服务领域十分广泛,是一个庞大的多目标、多层次、多因素叠置的多维研究体系。高俊院士把地图定义为:地图是用符号表示的地面的概化了的图形,它必须经过数学变换来建立在平面上。地图作为人们认识和研究客观存在的结果,可以反映各种自然、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也当作人们认识和研究客观存在的工具,去获得新知识[1]。地图不仅是地学、生物和环境科学等区域性学科调查研究的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且是各学科、各部门总结规律、分析评价、预测预报、区划规划和决策管理的重要手段[2]。地图表达的时空跨度大,既有全球性、区域性和局部性层次区别,也有古地史与现代时域上的差异;从服务对象上又可分为科普性、管理与规划性和应用性;图件有大、中、小比例尺的区分,其表现形式上,既有纸介质的平面图、剖面图、统计图,又有电子数字图、可视化图等种类繁多。由于水工环图件种类繁杂,服务层次有别、对象不同,编图内容和表现形式也不同。地图学专家廖克指出:地图学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学科,容易忽视理论的研究与探索。地图学的理论与方法往往来源于地图编制实践,但必须从大量的地图编制实践中,将所积累的丰富经验,经过系统总结和概括提炼,形成一定的原则和规则,又用其指导地图编制实践[3]。因此,有必要探讨水工环图件的类别划分、编图主题与内容,图层要素的逻辑关系,文字报告与附图、插图以及图件与说明书的匹配关系。阐述大区域、大尺度与大系统小比例尺水工环系列图的编制的意义,提升重大地质调查成果的集成表现形式,对于国家的宏观决策、不同行业的需求和促进学科发展是十分必要。

1 水工环图件的类别划分

按地图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前者又分为地形图和普通地理图。后者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人文地图),必要时还可分出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环境地图。环境地图包括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自然灾害、疾病与医疗地理等部门专题地图。水工环图件在地图大类中属于专题地图。由于水工环工作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与环境的和谐关系中非常重要,随着水工环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各学科间交叉渗透,对水工环图件用途和内容提出多方面要求,成果图件名目在增多,水平要求更高,服务的领域也在扩展,长期以来,缺乏系统分类,编者感到迷茫与困惑,用图者来至于不同方面存在认知上的差异。因而,图件类别的划分对编图选题与应用效果都会有帮助。

1.1 分类原则

水工环图件的科学性,是以图形表征水工环学科内涵与外延,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创新与发展;其实用性主要是针对用户的需求而言,按服务对象,读者层次给予区别,提出下列分类原则。

①科学性与实用性目标明确的原则。

②基础性与专题性有别的原则。

③用途与内容一致系统分明的原则。

④图面层次有序逻辑性强的原则。

1.2 水工环图件的类别划分

面对大量的水工环图件,按照上述分类原则、编图内容和服务性质与层次,做出如下5种分类。

①基础性图件。是以传统地学为基础,编制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基本内容为主的图件,阐述各自主题条件类型,分布规律及主要特征,包括:岩相古地理图、第四纪地质地貌图、岩土体类型图、可溶岩类型图、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环境地质图、岩溶环境地质图[4-7]…等。

②专题性图件。是强调突出与深入地反映某种或多种要素和现象,以专门性水工环研究为出发点,体现水工环调查评价结果为主,选题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更注重于资源与功能的针对性,在应用方面更侧重于工程开发、建设与区划的专项论证,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主要有:地下水资源图、地下水富水程度图、水文地质参数分区图、地下水供水适宜性图、地下水等水位线及埋深分区图、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图、地下水潜力图、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地、土壤包气带埋深分区图、地下含水系统调蓄能力图、地下水水质评价图、水文地球化学图、地下水化学类型图、地热资源图、热矿水分布图,工程地质分区图,岩土体结构图、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及保护图、建筑地基地质环境适宜性图、建材资源图、特殊类土分布图、矿山环境地质图,地质旅游景观资源图[4-8]…等。  ③特殊性(问题)图件。是指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环境地质负面效应的图件,具有警示作用,具体反映地质灾害、环境地质问题等的分布、成因、发育发生规律及其评价,预警与防治措施等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地下水诱发危害图、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图、土地荒漠化图、土壤盐渍化图、地下咸水分布图、原生特殊化学元素(氟、碘、铁锰、砷、酚、氰、铬、亚硝酸盐、氡等)分布图,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海水入侵等)易发性分区图、地质灾害分布图[7]…等。

④资源与环境安全保障性图件。评估反映地质环境质量优劣、资源数量多少,对经济发展的保障程度,为国土规划与整治、生态建设、功能区划、区位经济发展功能定位提供决策依据。包括:地下水保障程度图、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图、地下水防污性能图、地下水供水安全保障图、地质灾害危险性图、地质灾害评估图、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图、土地利用地质环境风险预测图、地质旅游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图、地质环境功能区划图…等。

⑤政府宏观决策性图。是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及行业部门服务的图件,大致包括:国土规划与地质环境和谐建议图、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建议图、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恢复建议图、经济区(带)与地质环境功能和谐建议图、社会经济发展与地质环境管理建议图、环境地质远景工作建议图、水工环(阶段)工作部署图[11]…等。2 编图主题与内容及图层要素的关系

根据上述水工环图件的类别,传统的基础性图件编图主题明确,表示内容及方法规范;而专题性、特殊性图件选题存在多元化问题,应该以问题为导向,需求为目标,表达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资源与环境安全保障性图和政府宏观决策性图,是在专题性图件基础上,经过对问题的归纳分析综合概括,提升到为更高层次服务为目的,要具有前瞻性。针对专题性、特殊性图件及其编图主题与内容及图层要素的关系,作出以下分析与探讨,以便提高用图效果。2.1 选题方法

水工环系列图的选题应本着问题为导向,目的优先,服务对象层次有别,即:找准问题、科学评价、用户对口、警示未来、保障持续为选题原则。编制水工环系列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容了不同内容、不同功能、不同设计阶段、不同部门所需要的水工环资料、评价结论和决策建议图件,其数量多少和选择的图件种类完全取决于实际需要,原则上以能回答和解决规划和设计方面提出的问题为准。其编图选题内容也不尽一致,有围绕全球水循环与地下水形成与演化为目的,研究水-岩相互作用、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地下水环境演化…等;有围绕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与保护为目的,研究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防污性能、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污染、地下水诱发危害…等;还有围绕国家和地方各类工程建设,开展岩土工程地质适宜性评价,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等。

2.2 编图主题与内容

水工环系列图是由系统的专业数据资料,通过水工环专业内容与测绘信息、数据库系统的转换与连接,基于各类空间数据的地图编辑,来丰富其内涵与外延,拓展系统功能和图面表现形式,反映出资料数据化,平台多元化,形式多样化,从中提取命题所涵盖的各层次的内容,实现主题突出,内容鲜明的图件,才会有所创新。例如:地下水环境系列图,大致可以归纳为:地下水的环境优劣、质量的好坏与利用适宜程度评价,地下水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引发的负面效应,地下水环境时空演变等综合研究结论。不同编图主题目标可以编制出不同内容、尺度和形式的地下水环境图件,往往出现主题与内容不符,容易混淆不清,仅就一下几种图作出简要提示,如:地下水化学环境图,是在不同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条件下,所形成的水化学类型及其水中化学组分总量空间分布特征和规律;地下水水质图,是以《饮用水水质准则》或《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评价出地下水质量级别,衡量水的质量优劣;地下水污染图,是水质现状与背景值比较,评价地下水遭受污染的程度,与地下水水质图概念是有严格区别的。地下水防污性能(脆弱性)图,所强调的应该是浅表层岩性的阻隔污染物质进入含水层的能力,还有地下水的自净能力为主要内容;地下水供水质量适宜性图,则是参照我国不同供水目的所对应对的质量标准,从适宜性与安全性及利用方式作出评价。

2.3 图面形式与图层要素的关系

水工环专题图件必须在明确主题及专题内容的前提下,以专题内容提取成图信息,了解用图者的需求,研究不同层次读者对图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与视觉效果,经过归纳整理转化成图形语言,设计图例系统,确定图层要素主次关系,图层属性与图面表达形式在逻辑关系上要一致,并且有系统完整的数据库作为数据支撑,才能满足不同层次用图者的需求,图面内容既简捷、易读、易懂、感染力强,又有属性明晰和数字内涵丰富的数据库支撑系统,更便于信息的提取,重组生成新的图件,实现动态管理的效果。

3 小比例尺水工环系列图编制展望

3.1 洲际与跨界水工环系列图编制

李廷栋院士在归纳国际地质编图特点和发展趋势时指出:一是由专业性图件向实用性图件发展;二是由单一地质类图件向多学科系列图件发展;三是由地区性、国家级图件向洲际及全球性图件发展[8]。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对全球变化所指的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当前生态环境的恶化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恶化与灾害事件频发的记录,水资源严重短缺。亚洲存在许多重大地质环境问题,急需开展洲际地质环境问题研究,编制地质环境系列图件,如:周边国家水资源开发造成咸海严重萎缩,中东为水而战;水污染事件频发,引起各国普遍关注,水、土污染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不和谐现象,已经构成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需要从地质环境功能做出科学判断;研究气候变化对亚洲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影响;周边国家人类工程活动矿业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跨界水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效应,需要作出战略性对策研究。因此,探索水工环学科新的学科增长点和结合点,拓宽研究领域,编制多维的现代水工环系列图,都存在跨界综合编图的问题。即:从地域上有全球、洲际、国际跨境流域、国家、地区、大流域、城市群到经济功能区…等的跨界;从构造地貌,地质结构而言,又存在不同地层单元,乃至地下含水层的跨界;时间系列上又有地质时期、古代、现代的跨界等。同时,还有学科之间跨界的横断科学。

跨边界含水层作为全球地下水资源中的重要部分,自20世纪末提出以后,国际水文地质界开始重视和研究[10]。国际跨边界含水层资源管理计划(ISARM)在执行计划的5年中,将跨界含水层的研究归纳为5个最值得关注的领域,包括自然科学—水文地质学、法律、社会经济、制度和环境5个方面[3]。韩再生教授在跨界含水层研究中指出:自然科学—水文地质学方面的研究内容包括:跨界含水层的特征,水文地质参数的空间分布和与地下水水力学相关的问题[10]。因此,相应的跨界含水层编图问题就值得研究,这类图件主题明确,涉及领域与服务对象广范,需要兼顾社会属性,应编制跨界含水层分布图、跨界地下水资源图,跨界水环境安全保障图,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议图等系列图等[12]。

3.2 展望水工环系列图的编制

展望水工环系列图的编制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趋势。

①水工环系列图件不同于文字报告,是提升重大地质调查成果集成的重要表现形式,简捷明了,概括地反映水工环时空特征规律,是评价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基本问题状况的重要依据,是制定国土总体规划的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开展洲际与跨界水工环系列图编制,具有很好的现时和深远意义。

②水工环系列图件服务领域扩展,表现形式多样,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编图信息多元化,为数字编图开辟出新河,对于科学利用地质资源、减轻和防治地质灾害、保护环境、警示人们合理利用与保护资源,反演过去,科学预测未来,编图研究领域与应用服务前景非常广阔。

③信息传输媒介不仅仅局限于平面二维纸介质图,基于计算机GIS系统,存储的数据量大,信息查询检索、复杂的量算和空间分析、多为可视化、地图制图等更加精准便捷。多维电子图形图像技术更显示出更强的优势,动漫可视化发展趋势明显,吸引公众科普意识的视觉。

参考文献

[1] 高俊.地图、地图制图学,理论特征与科学结构[J].地图,1986,(1,2).(GAO Jun.Map and Cartography,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cientific Framework[J].Map.1986,(1,2).(in Chinese))

[2] 廖克.中国现代地图学发展的成功经验[J].测绘科学,2007,32(5):6-8.(LIAO Ke.Experiences of Development in China’s Modern Cartology[J].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2007,32(5):6-8.(in Chinese))

[3] PURI S.Internationally shared (transboundary) aquifer resources managment-A Framework Document[M]//IHP-VI non serial documents in hydrology.Pari,France:

UNESCO,2001:2-36.

[4] 陈梦熊.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事业的发展与成就[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3.(CHEN Meng-xiong.Developments and Achievements in Hydrogeology and Engineering Geology of China[M].BEijing:SEIsmic Press,2003.(in Chinese))

[5] 张宗祜.亚洲水文地质图(1:800万)[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ZHANG Zong-hu.Hydrogeological Map of Asia (1:8,000,000)[M].Beijing: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1997.(in Chinese))

[6] 张宗祜,李烈荣.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4.(ZHANG Zong-hu,LI Lie-rong.Atlas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China[M].Beijing:China Cartogarphy Press,2004.(in Chinese))

[7] 段永侯.中国环境地质图系(1:600万).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2.(DUAN Yong-hou.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Map Series of China (1:6,000,000)[M].Beijing:China Cartogarphy Press,1992.(in Chinese))

[8] 张兆吉,费宇红.华北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9.( ZHANG Zhao-ji,FEI Yu-hong.Atlas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in North China Plain[M].Beijing:China Cartogarphy Press,2009.(in Chinese))

[9] 李廷栋.国际地质编图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地质,2007,34(2):206-211.(LI Ting-dong.Geological Mapping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in Foreign Countries[J].China Geologogy,2007,34 (2):206-211.(in Chinese)) 

[10] 韩再生,王皓.跨边界含水层研究[J].地学前缘,2006,13(1):32-39.(HAN Zai-sheng,WANG Hao.Overview of Transboundary Aquifers[J].Geoscience Frontiers.2006,13(1):32-39.(in Chinese))

地下水和饮用水的区别范文6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很多城市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雨水作为一种最经济的非传统水资源,对补充调节区域水资源及改善环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绿色建筑中推广雨水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的重要举措.介绍了国内外雨水利用现状以及相应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认为雨水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重要的非传统水源,阐述了上海绿色建筑中推广雨水利用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当前我国大力推进雨水利用的一些建议,为缓解水资源危机和减少污染排放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雨水; 绿色建筑; 雨水利用

中图分类号: X 701文献标志码: A

Current situations of popularizing rainwater utilization

in green buildings in Shanghai

LI Shi guang

(Shanghai Yangpu Land Co.,Ltd.,Shanghai 200093,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many cities are facing the problem of water resource shortage.Rainwater,as one of the most economical of non traditional water resources,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water resource supply and improving regional environments.Therefore, the promotion of rainwater utilization in the green building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water resource shortage.Current situations of rainwater utilization and related laws,regulations and policy measures in China and abroad we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Taking rainwater as an important non traditional water source in the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green buildings,the possibilities of popularizing rainwater utilization in green buildings in Shanghai were discussed.In addition,suggestions on popularizing rainwater utilization in China were submitted,which provides scientific basis for resolving water resource crisis and reducing pollutants emission.

Key words:

rainwater; green building; rainwater utilization

目前,人类正面临着水体恶化、水资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等方面的严重威胁,水危机已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难点问题.雨水作为一种最经济、直接、稳定的水资源,具有数量大、就近易得、处理和利用方便等优点.雨水利用,特别是在建筑中推广雨水利用,一方面可对水资源紧缺的现状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避免因城市降水量过大引发的局部洪涝,另一方面对保护生态环境和调节地区水资源不均的状况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雨水作为非传统水资源不但可用于市政清洁、居住小区绿化灌溉等生活杂用水及地下水的补给,还可用于农业与工业生产用水,从而发挥多种生态环境效益.因此,探索雨水利用的各种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国内外雨水利用现状分析

1.1国外雨水利用现状分析

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泰国、新加坡、印度、以色列、德国、英国、丹麦、美国、澳大利亚以及非洲和拉丁美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开展了不同规模雨水利用与管理的研究和应用[1].

日本是在建筑中开展雨水利用规模最大的国家.收集的雨水主要用于冲洗厕所、浇灌绿化、清洗汽车和地坪及营造水景,也用于消防和发生灾害时应急.目前,日本拥有雨水利用设施的建筑达100多座,屋顶集水面积达20多万m2[2].泰国是在开展农村雨水利用规模最大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展的“泰缸”工程,建造了1 200多万个2 m3的家庭集流水泥水缸,直接解决了3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用水问题.

作为雨水资源化高度发达的国家,新加坡有着完善的集水和蓄水系统.该系统分为6个集雨区,建成了10余个雨水水库和蓄水池.新加坡的雨水蓄水池大多分布在居民区较少的北部和西部,而“大雨收集蓄水池”则建在东部和西部的商业旺市区,平均每天可收集雨水60万t,基本上实现了雨水100% 收集,可满足正常用水量的40% 左右[3].

印度是人口数量仅次于中国的大国,因此,其雨水资源化显得尤为重要.印度采取了民间筹资和政府投资等措施,逐步建造了大量的雨水收集蓄水系统.此外,有些大规模的雨水收集蓄水设施还配备专人管理,统一支配供给.新德里年降雨量为611 mm,城市面积为1 486 km2,建有11个雨水利用系统,每年可收集雨水4.5亿t,相当于整个城市水需求量的35% 左右.

以色列的雨水利用技术的应用十分成功,即采用各种集雨器具,几乎将每一滴雨水都积存起来加以资源化回收利用.收集的雨水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和回补地下水.

德国的雨水利用开始于1970年代的欧洲环保运动.德国建筑、城市街道的雨水管道口均设有截污格栅,用于拦截雨水径流携带的各种污染物.在许多建筑小区沿着排水道设有渗透浅沟,其表面种植草皮,以供雨水径流流过时下渗.部分雨水则进入雨水池或人工湿地,作为水景用水或继续处理利用[4].

英国伦敦世纪圆顶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成功利用屋面收集雨水,用于补充大型景观用水.丹麦为了减少地下水的消耗,把收集的建筑雨水经过简单处理后用于冲厕及洗涤用水,节约了68% 的实际用水量.

美国的雨水利用则以提高自流入渗能力为目的,在许多建筑中建立了屋顶蓄水和就地入渗池、集水井、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例如,美国加州波特兰市的绿色街道改造项目,在建筑小区绿化改造中将一部分停车区域改建成种植区,栽种多种植物,形成了一个集雨水收集、储备、净化、渗透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处理系统,并营造出怡人的建筑景观;富雷斯诺市的地下回灌系统,仅在1971-1980年,雨水回灌总量就达1.338亿m3,年均回灌量占该市年用水量的20%[5].

澳大利亚政府也非常重视雨水利用.在年均降雨量不超过470 mm的情况下,政府鼓励居民在建筑中修建雨水储水箱,并给予每年 200 澳元的补助.因此,家庭雨水收集利用的现象在澳大利亚非常普遍,特别是在农村已经广泛普及.农民将收集的雨水作为农业灌溉用水及家庭非饮用水水源[6].

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资助和指导下,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博茨瓦纳、纳米比亚以及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和巴西等国家,相继采取了建筑中雨水资源化回收利用的措施.

此外,世界各国还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规.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科罗拉多州、佛罗里达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分别制定了《雨水利用条例》;90年代,日本颁布了“第二代城市下水总体规划”;同时,德国也制定了严格的法律,规定无论在工业区、商业区还是居民小区,要求新建的建筑或改造的建筑,均需具备雨水利用设施.目前,雨水利用技术已进入标准化、产业化阶段,市场上已大量存在收集、过滤、储存、渗透雨水的产品.澳大利亚规定了雨水水质管理范围,包括所有城区、工业区和农业区,并规定在建设排放雨水设施前需获得相关部门的许可;家庭用的两套管网——饮用水与非饮用水,其水费相同,但饮用水定额控制,非饮用水源主要来自于雨水.

1.2国内雨水利用现状分析

我国雨水收集利用历史久远.最早在缺水农村地区,人们就利用窖水点浇玉米、蔬菜等.上世纪80年代,人们收集的雨水用于发展庭院经济和大田作物需水关键期的补充灌溉.80年代后期,中东部干旱缺水地区相继开展了雨水利用试验示范工程.例如,宁夏“窖水蓄流节灌工程”、内蒙古“112集雨节水灌溉工程”和甘肃“121雨水集流灌溉工程”等.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带来的水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环境生态问题的出现,北京、上海、大连、哈尔滨、西安等许多城市也相继展开了雨水利用的研究与应用.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共修建了50多座橡胶坝拦截雨水.在2000-2004年的5年期间,北京共建设了老城区、新建城区、公园绿地、校园等不同类型的6个雨洪利用试验示范区,总面积达到60 km2,在雨水收集利用方面走在了我国前列.

上海浦东的孙桥现代农业园区,利用排水侧沟收集将6万m2的大棚顶盖雨水连结起来,送到60 m×25 m×3 m的4座大型蓄水池,经沉淀和过滤处理后作为农业用水.每座蓄水池可积蓄多达3 000 m3的雨水.

位于浙江普陀山东北的宝葫芦岛,人均淡水资源为177 m3.上世纪90年代,86%的家庭建有屋面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出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在雨水利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方面,2001年国务院批准了包括雨水收集利用规划内容的《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2003年,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和北京市水利局联合了《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地内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目前,我国虽有绿色建筑雨水利用规范,但相应的法律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相比德国等国家,其雨水利用已达到标准化、产业化,我国雨水利用技术还比较落后,法律法规也不健全.

2绿色建筑中推广雨水利用现状分析

2.1雨水利用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重要的非传统水源利用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并能和自然和谐共存的建筑[7].近几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相继推出了各自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其中,节水评价标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1998年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实施的美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也称为美国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奖(Leadership in Energy & Environment Design,LEED).该标准发展至今已成为国际上运作最成功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之一.我国于2006年也推出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06》[8],它在节水方面与LEED的共同关注点是建筑内卫生器具节水、节水灌溉、提倡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而不同关注点是控制方法、建筑节水、景观节水和非传统水源利用.非传统水源利用率指的是采用雨水、中水等非传统水源代替市政自来水或地下水供给景观、绿化、冲厕等杂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百分比.因此,在建筑中进行雨水收集和利用,不仅能够解决雨水的污染问题,减轻上海地区日显突出的自来水供水压力、路面积水等问题,同时对水土流失、河道水污染等问题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这也是国际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重要的非传统水源利用方式.

2.2上海绿色建筑中推广雨水利用的可能性

上海地区雨水量充沛,年降雨量均达到1 000 mm以上.其中,汛期(6~9月)常年降雨量达到580 mm以上,梅雨期间常年降雨量一般也超过180 mm,常年单场降水量超过50 mm的次数达到4~8次.若按上海地区年平均降雨量1 124 mm计算,全市每年降雨总量为70亿t.扣除蒸发、渗透等因素,据水务部门估计,全市每年雨水流失总量约在24亿t左右.其中,最具有利用价值的是居民住宅小区以及大型公共建筑的屋面雨水.按雨水收集水量700~800 mm·m-2,1 000 m2屋面集水面积可回收700~800m3雨水.可见,在水量方面,上海绿色建筑中推广雨水利用是可行的.

在水质方面,雨水本身水质比较纯净,但它在形成、降落、流动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溶解性气体、溶解或悬浮状固体、重金属及细菌等会进入其中,使其“质”有所下降.而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降雨对地表沉积物的冲刷.地表沉积物因不同土地使用功能而有所差异,主要的污染物质有固态废弃物碎屑(城市垃圾、动物粪便、城市建筑施工场地堆积物)、化学药品(草坪施用的化肥农药)、车辆排放物等.因而,雨水水质会因地点、时间不同而有所差异.上海地区常年大气质量良好,除地表初期雨水污染程度较重外,总体雨水水质相对较好.其中,屋面径流因基本上不受人、车辆等流动因素的影响,水质优于道路径流.道路径流水质与所涉及街道承担的交通流量有关,而且具有明显的偶然性和波动性.小区内道路因交通流量小.其径流水质一般优于市区内道路.雨水中主要污染物质为颗粒状无机污染物,易于净化处理.因此,在水质方面,上海绿色建筑中推广雨水利用是可行的.

在技术经济方面,由于雨水本身具有免费、优质、处理简易的特点,相对自来水在经济上具有一定优势.如果将雨水资源化利用与小区水环境系统建设相结合,对其系统的运行管理和小区用水费用支出进行分析可知,投入收集1 m3雨水的运行费用不足0.30元.随着自来水费的不断上涨,雨水利用技术的经济优势将日益显著.

从水量、水质和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分析来看,雨水利用都具有相当的优势.目前,上海也有一些成功的应用案例,例如浦东国际机场雨水收集、松江现代农业园区雨水利用等.但这些都是针对大型场馆的传统意义上的雨水利用,而且这种单纯的雨水利用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雨水的调蓄.雨水与中水等统称为非传统水源,但雨水利用又与中水回收利用有很大的区别.中水回收利用虽然在处理程度上较难,但其作为回收利用的水源来讲,水量比较均衡,不必进行较大的调蓄;雨水的可利用量虽然大,但受季节、月份、降雨类型、降雨持续时间、降雨强度的影响明显,水量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均匀.若遇到雨水的丰年或干旱年,相差将会相当大,给雨水的收集以及储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必须利用适当的雨水调蓄池来调节高峰流量.对于建筑小区雨水利用而言,用水量的需求是一定的.如何确保雨水利用工程水质水量安全可靠,防止产生新的污染,如何高效收集、处理、循环利用一直是困扰城市雨水高效利用的难题.

(2)雨水的储存.可供采用的建筑小区雨水储存方法有:新建地下储存池和利用景观水池.对于新建地下储存池的方法,目前上海新建小区尤其是住宅小区,用地十分紧张,地下空间也已被利用建造停车库,要找出诺大的一块场地来建造储水池和冲洗设备十分困难.对于利用景观水池的方法,目前存在以下技术难点:(a)景观水池的水质要求.假设无法利用弃流装置分离出的初期雨水,那么初期雨水将会随着降水一起进入景观水池,对水池的水质会产生很大影响,夹杂的泥沙等污染物会在水池中沉淀,给池底的清理带来很大的困难;(b)景观水池的容积有限.虽然从容积上讲可予以利用,但由于其功能上原因,要求平时水池需保持一定的水位.由于自然降雨受到时空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当雨季时,若一场降雨的水量超过水池允许水量,就需要进行溢流排放.而当非雨季时,降雨量较少,景观水池的雨水存水量将不足,难以保证用水量和保持景观水位的要求.

3建议

在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所带来的用水量需求越来越大的今天,充分重视雨水利用,有利于提高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1)建立绿色建筑雨水收集处理循环利用系统.雨水主要通过屋面、路面等汇流进行收集,但屋面材料及其沉积污染物,路面材料及其路面上汽车排放物、生活垃圾、的植被地带冲出的泥沙等[9]都会导致雨水受到污染.同时,雨水经处理蓄存一段时间后会产生二次污染,如:蓄存在地下雨水蓄水池内的雨水沉淀污染物会再次释放;蓄积在清水池中的经处理达标可使用的雨水,受空气飘尘、老鼠等小动物饮水等其它外源因素影响,在长期利用过程中会发臭,导致水质不同程度的恶化.因此,应建立不同类型的雨水收集处理循环利用系统,以确保雨水的不同的使用目的.

(2)雨水利用可作为绿色建筑小区双供水单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水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雨水利用的内涵已得到进一步拓展.一些发达国家在研究雨水利用基础上,逐步改变传统的建筑单供水单排水系统,将雨水利用、生活废水处理回用和水景观循环利用等水资源综合利用集为一体,建立了建筑小区双供水单排水系统,实现了良好的水循环、水平衡和水生态环境.这使得雨水系统不再被当作一种“排水”系统或简单利用系统,而是作为绿色建筑小区双供水单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3)构建雨水储存系统的多功能性.雨水蓄水池可分为地表蓄水池和地下蓄水池.建筑小区一般建立地下蓄水池,但由于规划设计滞后常带来一定程度的人力、财力上的浪费.同时,建筑小区建立的地表蓄水池也没有与水景观和旱景观等有机结合,未能综合考虑多种不同用途,无法实现其多功能性和美观性.同样,也是由于规划滞后,有些蓄水池无法得到合理安放.因此,构建雨水储存系统的多功能性应作为绿色建筑小区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

4 结论

面对水资源污染严重、水量短缺等问题,国外已经有了较成熟的雨水利用技术及法律法规,并达到标准化、产业化.目前我国雨水利用技术还比较落后,法律法规也有待完善.绿色建筑作为最大限度节约资源的一种新型建筑,雨水利用在其建筑规划中是不可缺少的.上海作为雨水量充沛且需水量较大的城市,无论是从水量、水质,还是从技术经济性角度分析,在绿色建筑中推广雨水利用都是具备很大的优势,是积极可行的.

参考文献:

[1]程江,徐启新,杨凯,等.国外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管理体系比较及启示[J].中国给水排水,2007,23(12):68-72.

[2]ZAIZEN M,URAKAWA T,MATAUMOTO Y,et al.The collection of rainwater from dome stadiums in Japan [J].Urban Water,2000,1(4):355-359.

[3]张所续,石香江.浅谈新加坡水资源管理[J].西部资源,2007,20(5):48-50.

[4]李俊奇,车武.德国城市雨水利用技术考察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15(1):74-94.

[5]VASSILIOSA A T,RIZWAN H.Modeling and management of urban stormwater runoff quality:a review [J].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1997,11(2):136-164.

[6]李静,刘强.澳大利亚家庭节水技术及启示[J].水利水电快报,2008,29(3):21-23.

[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8]TopEnergy绿色建筑论坛.绿色建筑评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9]董鸿,黄珊.国内外雨水资源化利用分析[J].能源研究与信息,2008,24(4):187-192.

收稿日期: 2012-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