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原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原因范文1
【关键词】城市公共物品;内在规律;供给现状;有效供给
1.城市公共物品的特征
在现代经济学理论中,公共物品的概念是区别于私人物品提出的。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公共物品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公共物品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公共物品允许许多人消费,而且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效果,即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是指公共物品生产出来,任何人都能消费。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是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即纯公共物品的特征。只要具有这两种特征之一的物品,都称为公共物品。本文所指的公共物品,指这种广义的公共物品。
根据公共物品消费的区域性,可以将公共物品区分为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准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及地方性的公共物品。城市公共物品属于地方公共物品,其消费只能被该城市消费者共同平等地消费。与全国性或准全国性公共物品相比,城市公共物品具有以下特点:
(1)城市公共物品的消费具有区域性。该城市的居民能够享受这种公共物品的消费,而非该城市的居民则被排斥在公共物品的消费之外。
(2)城市公共物品的消费人数有一个适度的规模。如果消费者数量超过一定限度,则会出现拥挤成本,也就是说新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大于零。比如一定规模的城市道路最多只能容纳一定的车流量和人流量,如果车流量和人流量超过了此范围,则会出现交通阻塞现象。
2.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的内在规律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新旧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如何优化城市公共物品供给是摆在城市政府面前的全新课题,对城市公共物品供给内在规律性进行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整体性
城市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必须与外部发生经济联系。城市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逐步形成了城市群。发达的交通条件使生产要素和产品流动加快,从而使城市群内部各个城市能够摆脱自身资源有限和市场不足的弊端得以更好地发展。同时城市公共物品的内部和各项城市公共物品之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互为因果的关系。
(2)层次性
把城市服务功能、聚集功能、扩散功能和影响力以及人口数量等指标作为城市等级结构的划分标准,将城市分为世界级城市、跨国级城市、国家级城市、区域级城市、地方级城市。一定量的人口、一定规模的产业需要有相应的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作为支撑。城市公共物品供给具有多级结构层次,在城市内部分街道级――区级――城市本级三级供给层次。
(3)动态性
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的动态性规律是指城市公共物品随着城市经济发展的时空变化而动态地变化。一般情况下,城市公共物品供给规模的扩大应同城市人口规模的上升同步进行。可见,城市公共物品供给规模同城市人口规模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决定了城市公共物品供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4)多样性
不同发展水平城市的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的多样性,不同类型城市的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的多样性,公众对城市公共物品需求的多样性也会导致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的多样性。
3.我国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现状
我国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严重不足:城市交通、能源、通讯产业“瓶颈”存在已久;教育、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社会治安状况不理想,公安、司法系统职工的工资得不到应有的财政保障,有些地方不得不靠收缴罚款来解决。同时,公共部门的工作效率低下、管理不善,如许多公共服务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这些都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历史的、体制的原因以外,我们还应注意到以下事实:
(1)政府公共财政的观念尚未真正确立。市场化进程中,城市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政府财政支出没有更多地向主要提供公共物品的方向转变。
(2)投资融资方式比较单一,不够灵活。由于认识上或观念上的原因,在许多公共物品的投资领域,我们依然认为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在新增公共物品的投资中,投资主体也多限于政府部门,而将民间的或国外的投资主体排斥在外。同时,融资的方式主要是财政拨款、银行信贷等,一些市场经济体制下通用的融资方式还没有得到充分运用。
4.提高城市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对策
(1)转变政府职能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要求政府由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一切物品与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转变为社会经济秩序的维护者,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2)增加对城市公共物品生产部门的资本投入
传统体制下,政府是唯一的资金积累和投资主体,国有资产的分布极为广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公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应该体现在“控制力”上,政府可以将国有资产退出竞争性私人物品生产领域,转而进入公共物品生产的领域。
(3)推进投资融资体制改革,加大对城市公共物品的投资
首先,在公共物品领域应该取消有关不合理的限制,如产业限制和所有制限制。另外,国家禁止城市政府发行债券,我们可以考虑其他办法,开辟多种融资渠道。同时,我们要改变政府对投资融资的调控方式,如现行的国家投资审批制度就存在着许多弊端,许多方面都需要改进。
(4)改善政府对公共物品生产的管制方法
适当加大公共物品供给的市场化民营化比率,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对公共物品完全放任不管。公共物品的特性决定了政府在其生产中必须扮演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这就是对公共物品的政府管制。政府管制包括价格限制、数量限制、进入限制和利润协议等。
5.小结
目前我们的政府职能正面临着从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由于我们若干年来没有把行为目标锁定在满足城市发展尤其是城市公共需要上,在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方面的投入不足,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尽快从那些不属于社会公共需要的领域抽身,降低财政支出中用于经济建设的比重,加大对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力度;另一方面,我们要根据城市公共物品的不同特性,压缩越位的城市公共物品供给,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积极探索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张中华.中国市场化过程中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2]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M].商务印书馆,2002.
[3]涂晓芳.城市公共物品投资主体的异化[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2(1).
[4]于春晖.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4).
[5]王晶.城市经济结构的空间演变与城市财政[J].财政与税务,2002(1).
[6]顾戛良.经营城市:现代城市发展理念的创新[J].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3(9).
[7]管强.城市化进程中的公共物品引致供需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2).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原因范文2
一、开发区的现状和主要管理体制类型
我国开发区自上世纪80年代初建设发展以来,经过1993年和2003年两次大规模清理整顿,到2006年底,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体的开发区从原有的6866个减少至1568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222个,省级开发区1346个。近十年来,开发区的数量增长趋势放缓,但随着各种新功能试验区试点的进行,开发区的类型逐渐增多,如省级政府批准设立的工业园区、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工业集中区、高技术产业示范区、出口加工区、物流园区等。截至2014年底,国家级开发区共有486个,其中:经济技术开发区215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14个、各类保税区81个、出口加工区63个、旅游度假区13个。
由于类型范围和统计口径等原因,目前尚无省级开发区的准确底数。按照全国市县两级政府辖区内均有省级开发区的推算,省级开发区保有量在3000个左右。目前,开发区管理体制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准政府的管委会体制。这类开发区管委会是辖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其主要职能是经济开发规划和管理,为入区企业提供服务,具有经济管理权限及相应的行政权力,还拥有一定的行政审批权。大部分开发区在建设初期都采取这种模式,国家级开发区也较多实行这种管理体制。其主要特点是管委会代表政府对开发区内的发展规划、投资建设、招商引资等进行管理,其内设机构精干,运行效率较高。
第二种:开发区管委会与行政区政府合一的管理体制。开发区管委会与所在行政区政府有机合一,以开发区管理为主,兼顾行政区管理,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的运行机制。其内设机构基本保持开发区管委会的架构,适当保留行政区政府必要的机构和职能。实行这种管理体制的开发区,其地域分布一般是覆盖整个行政区,或开发区就是原行政区的一个组成部分。近些年来,我国各地均有开发区采用此模式,以东部发达地区居多。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整合开发区和所在行政区内的行政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使得开发区管委会能够充分行使其职权,在处理开发区内经济发展事务的同时,还有权处理区域内的社会事务,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管委会的权限范围。同时,由于开发区拥有较为独立的行政地位和职权,管委会可以根据该地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区域内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创新和改革。
二、开发区管理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开发区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有力地保障了开发区的建设发展。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出来。
(一)开发区的功能定位有偏移
现有开发区的功能定位大都是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和示范区,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和区域优惠政策,高效引进外资、吸引先进技术,以区内经济带动区外经济的发展。大多数开发区采用准政府的管理体制,这使得开发区既不能像一级政府那样管理服务全覆盖,又要接受各方面的考核,其开发功能、经济功能和创新功能淹没在繁杂的行政和社会事务中,削弱了招商引资和创新发展的能力;加之,随着开发区建设规模的扩大,其承担的管理服务职能逐渐拓展,而国家宏观政策不断调控,开发区以前享有的一些特殊政策和经济管理权限被削弱,开发区逐渐趋同于普通行政区,造成开发区功能定位的偏移。当前,开发区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打造城市经济核心区的良好机遇和重大挑战,如何应对,需要在新形势下明确开发区的功能定位,以适应开发区转型升级成为区域经济引擎和城市化加速器的目标要求。
(二)开发区管委会的主体地位不明确
开发区管委会作为政府派出机构,其主体地位在目前的地方政府组织法中没有明确界定,相关规定散见于地方出台的《开发区管理条例》以及中央有关部门规章之中,如江苏省政府出台的《江苏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条例》,但这些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只是明确了开发区管委会的一些行政管理权限,对开发区的功能定位、管理模式、组织原则和组织形式等并没有从法律上予以确立。开发区的法律地位不明确,造成制订的地方性法规与现行法律法规相冲突,难以执行。其次,管委会的性质没有一个明确的立法界定,其行政主体地位一直备受质疑,给管委会依法管理开发区事务带来障碍。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开发区与区域社会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立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势必要求开发区管委会的主体地位要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开发区管委会若继续作为区域政府的派出机构,则需要建立一套关于开发区的法律法规体系或对现行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
从国家层面来看,为属于地方政府管理的功能试验区制定或修订法律法规,其难度很大;若是通过改革融入所在行政区政府,则按照现行法律法规管理没有问题。开发区管委会何去何从,涉及多个方面,是理顺开发区与政府、企业、社会之间关系,实现依法治国,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趋势分析
(一)改革趋势
我国开发区具有优良的投资环境、较高的土地集约程度、开放的经济体系、集中的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突出的产业集聚效应等优势,持续发展动力强劲。当前,在国家各项政策措施的激励下,开发区已经跨入二次创业的发展阶段,总体目标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聚集高端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向城市次中心、现代化新城区发展,全力打造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平台。面对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作为保障改革顺利进行的管理体制,其改革事关重大、势在必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按照这一总体要求和行政体制改革相关要求,结合开发区发展改革需求,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以提升开发区治理能力为目标,进一步理顺开发区与市场、社会、政府之间的关系,建立符合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提供服务要求的组织架构,形成功能完善、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机构职能体系。
(二)对分类改革模式的考虑
鉴于我国开发区类型多、数量大、情况复杂、发展不平衡,又长期积累了管理体制问题,很难通过改革一次性解决,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区别不同情况分类进行。第一类改革模式:开发区规模较小,管委会主要承担规划建设、招商引资等经济管理职能,功能比较单一,其改革的重点是完善管委会的功能和组织架构,理顺管委会与区域政府工作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仍作为区域政府的派出机构管理。第二类改革模式:开发区面积扩大、人口增多、产业升级,管委会所承担的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增加,公共服务需求增大,其改革的重点是将管委会与所在行政区政府进行融合,逐步形成二合一或合署办公的组织架构;其内设机构以开发区精干高效、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机构设置为蓝本。第三类改革模式:开发区规模较大,规格较高,属城市经济发展核心区,管委会承担相同行政区政府的所有职能,由于产业升级,市场拓展和社会事务增多等,其改革的重点是通过调整行政区划,将开发区或与其他功能试验区组合,并入调整后的行政区政府,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以开发区管委会精干、高效的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为主体,组建城市新区政府。新区内设有一个或多个产业集群功能区(一区多园)。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原因范文3
关键词:贫困;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地区收入差异
中图分类号:F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7-0023-01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个人收入总量迅速增加,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与这一主要发展趋势不协调的是城镇贫困群体的不断增加,城市贫困现象已经成为我国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虽然我国在社会救助方面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仍存在一些弊端,我们必须尽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兼顾效率和公平,缩小地区、城乡之间的差异,保障公民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1 城市贫困居民现状及其特点
1.1 现状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对城镇居民采取供给制度,城镇居民总体生活水平虽不算太高,但较为稳定。城镇贫困人员主要是“三无人员”(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赡养人或扶养人),由于数量少,政府能较好地解决。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贫困人口的数量开始逐年增多,1997年达到281万人,2000年达到402万人,2003年已达到2053.6万人。近几年国家在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同时,也加大了对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力度,但是效果并不显著。
据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抽样调查显示,1996年全国城市贫困率为4.2%,近几年的城市贫困发生率基本为6%-8%,而2006年我国城市贫困率为5.3%。城市贫困发生率有下降趋势,但仍大大高于十年前水平。
1.2 特点
分析2006年几个省市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状况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其以下特点:
1.不同类型区域与城市的贫困程度差异较大
2006年东南沿海地区的低保户占总户数的比例平均为4.75%,低保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平均为4.18%,而东北地区低保户占总户数的比例平均为10.5%,低保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平均为9.1%。2006年的低保平均水平为203.6元,东北地区为143.1元,明显低于平均水平,而东南沿海地区为221.5,高于平均水平。显然,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贫困程度较东南沿海比较发达的地区更为严重。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与区域经济结构特征和城市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有关。
2.城镇贫困问题有适当程度的缓解
近几年的城镇贫困发生率基本在6%-8%,而2006年的这一数字下降到5.3%,贫困问题有适当程度的缓解,这得益与我国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计划的多年累积效应。近几年来,我国不但致力于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问题,而且也更加关注城市贫困群体,相继建立和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社会救助计划。
2 致贫原因分析
我国城市居民致贫原因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宏观经济因素,即由于区域产业的结构调整与企业破产,致使职工下岗与失业,家庭实际收入减少;二是个人因素,如个人健康问题、素质问题、择业观念等原因,导致不能从事或只能从事低收入工作;三是家庭因素,如赡养系数大或其他负担过重等等。
本调查问卷设计了五个具体原因和一项其他原因。
从调查结果看,首要原因是无固定职业;其次是下岗;并列第三的是子女上学和其他;第五是意外事故;第六是天灾。
其中,无固定职业的比例最大,为40%, 所占比例将近一半。其次是下岗,所占比例为16%。这一现象的产生与我国这些年来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是分不开的。一些受旧体制束缚的行业和企业,人浮于事,冗员膨胀,工作效率低,经济效益差,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企业陷入极大的困境。国家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使下岗、失业人员大量增加,造成其收入下降,陷入经济困难。这一宏观经济因素已经成为当前城镇致贫的主要因素,应当予以重视。
根据调查结果,子女上学已成为城市居民贫困第三大原因。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物价指数的提高,教育费用也水涨船高,在居民消费开支中,教育开支占有很大的比例, 这对本来生活上就难以维继的贫困居民来造成很大的压力,对子女教育费用的支出可能导致其更加贫困。调查结果显示,其他致贫原因主要来自贫困居民家庭因素,如子女患病、主要劳动者身体状况差失去劳动能力、家庭突遭变故等。
3 政策建议
对于低保户最须解决的问题,本次调查列出了六个项目,即“提高最低保障水平”、“建立医疗保险机制”、“建立助学机制”、“给介绍一份合适的工作”和“建立养老机制”。根据调查结果,列为解决的问题首位的是工作问题,其次是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接下来依次是建立医疗保险机制、助学机制和建立养老机制。
我国现阶段主要通过社会救助制度解决城市贫困问题。其主要是由政府牵头,通过法律保障,建立社会救助制度。我国针对城市贫困的社会救助制度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住房救助制度、灾害救助制度。其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城市救助制度的核心,在解决当前贫困问题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解决了我国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问题。正如调查结果所示,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是城镇居民所关注的焦点之一,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低保制度的优越性借以解决当前城镇贫困问题。但是这项制度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如:低保制度覆盖范围过窄、低保制度的管理问题、低保标准不够合理、低保制度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等。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调查结果,虽然要求提高最低保障水平的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但是有更多的人希望得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政府应该积极实施再就业工程,多方面扩大就业渠道。具体建议如下:
(1)实施再就业培训计划,提高贫困劳动者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为再就业提供保障。
(2)通过发展劳动力市场,积极转换就业机制,从以行政安置为主向以市场配置为主转变。
(3)鼓励各地、各部门根据自身情况,增大就业安置量。组织失业职工参与以服务街道为主的便民利民活动、公益劳动、家庭手工业等进行生产自救。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原因范文4
关键词:经济结构;失衡原因;具体表现;对策研究;矛盾
一、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具体表现
(一)居民收入和消费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
我国总体经济趋势还处在中高速增长阶段,但增长的速度已经趋于缓慢。同时,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还出现了经济结构失衡的现象。近十年的相关经济资料显示,我国居民收入提高速度低于人均GDP的增速,居民收入占我国GDP的比重也呈现下行趋势。反观我国的国有企业和我国的政府,这两者的收入却超过GDP的增速,这就说明“钱不能为民所用”,国家在进步而人民的生活水平却在退步,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结构,也不利于缓解国家内部的矛盾。
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下降的同时,居民的消费占GDP的比重也在下降。之前的经济危机加上持续走高的房价和物价,致使居民消费水平增长,而当这一风波过后,人民的生活又恢复正常,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则呈现下降趋势。正如《2012年中国薪酬报告》所指出,2011年中国居民收入同比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比同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低0.7个百分点。2012年中国政府财政收入增长了22.5%,企业收入增长了18.5%,都大大超过中国居民收入增长9.6%的水平。
(二)诸多产业投资过度,造成产能过剩
产业过度投资也可以理解为产业盲目投资,盲目投资产业直接造成我国的产能过剩。这不仅不会带来经济增长,还会浪费我国的自然资源,破坏我国的环境。就目前而言,我国还是有很多产业存在产能过剩的现象。我国的钢铁产业,国内的实际产量明显大于需求产量,即使能够向国外出口,也不能完全消耗所生产的钢铁量;而我国的水泥产业产能过剩更是高得离谱,大约有将近3亿吨的水泥富足量。2012年钢铁业的产能已经高达9亿吨,仍然在建的还有1亿吨以上,而国内目前能够消化的最多7亿吨。与此同时,国家为了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速度,将更多的资金投向新能源开发,这也会造成更大的产能过剩。盲目投资会给我国带来极大的经济压力,政府只注重开始而忽视了过程,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我国的经济结构失衡。
(三)巨额经营项目盈余及其低效利用
由于我国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国家开始制定多种政策刺激国内民众消费,以此调整现有的经济结构,拉动中国的经济增长。现阶段,政府应该解决巨额经营项目的相关问题。我国在2009年经济危机时,外贸出口量超乎想象的跌落,并在2010年10月份出现了首次贸易赤字。这说明了我国的经济结构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对于巨额经营项目的利用效率极低。
(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环境资源超限开发矛盾日益突出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均环境资源却相对紧缺,而我国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2010年全国流经城市的河流中,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3亿农民无法喝到安全的饮用水,75%以上的湖泊出现了富营养化问题,很多民众都不能保证自己正常的生活,这种牺牲环境换来经济增长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二、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滞后
重视投资、轻视消费、重视增长、忽略过程,这样的增长方式会造成经济结构失衡,同时也会破坏地方的环境。政府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忽略了中部、西部城市的开发,以局部带动整体的发展方法也显示了我国的经济战略调整滞后。
(二)相关部门市场化改革滞后
我国的四大国有银行是我国的经济主体,但是由于国有银行内部体制的原因,其面对经济变化所提出的改革政策仍是处于落后阶段,而且其解决问题方式也过于单一。而我国的自然资源部门的改革也相对落后,政府的政策支持,导致了我国的廉价自然资源被浪费,在破坏环境的同时却没有回收相应的成本。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8月19日,在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人类花光了2014年地球整年的生态“预算”。从这天起,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开始“透支”,“支出”超过地球在本年度生物承载力总“供给”。
(三)经济发展制度体制改革滞后
城乡经济体制不健全也是导致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一大原因,城市凭借其工业及居民消费引领城市经济发展,而农村还是依靠传统的经济收入引导经济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越大,我国的经济结构失衡程度就越大。
(四)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力度不够
产业创新力度不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转型。目前,我国应该将创新利用在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减少经济发展中的能耗上,但还是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相关的人才去监督上述过程。
三、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对策研究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结构失衡问题,需要大量的时间及多方面的协调配合,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经济结构失衡问题。
(一)实施长短结合的政策组合
我国的经济体制创新能力太差,导致居民的收入水平不均衡,致使我国的很多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出现了不和谐的基调。结合相关问题,我国应该实施长短结合的经济政策。在短期方面,应该稳定现有的局势,避免国内矛盾进一步被扩大,同时还要保持我国的经济增长;在长期方面,国家应该不断完善现有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在现有的体制上进行创新,应该结合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制定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这样有利于平衡我国现有的经济结构,也能让市场经济在我国发光发热。
(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既然引入了市场经济,我国就应该将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最大化地发挥。经济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对于我国的过剩产业,应该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利用法律、国家政策等手段对其进行调整。因此,要想解决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就要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完善国有企业的企业制度;同时还应统一全国的市场,避免地方垄断。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法律对地方市场的保护力度,建立统一的市场经营规则。
(三)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指导,构建战略动态调整机制
对于现阶段的经济结构失衡现象,政府更应该借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意见,以此建立更为完善的动态调整机制。十八届山中全会的精神指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必须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心、坚持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凝聚深化改革的共识、注重深化改革的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各项改革。因此,政府应该处理好自身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而不是让政府掌控经济发展动向,同时政府还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制定相关经济发展战略,实现对经济的动态调整。
(四)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
政府应该放宽对中小企业的经济限制政策,鼓励我国的中小企业进行自主发展,同时还应该让国家的银行放宽对中小企业的资金限制政策,让企业能够有充足的资金面对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政府还应该转变自己的工作职能,市场体制能够解决的问题就让市场去解决,政府在经济发展中主要起引导和调节的作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五)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创新体制与环境
经济发展需要我国政府推进体制改革和政策改革,企业改组难、申请资金难、企业金融风险大,这些阻碍企业发展的种种原因都与体制和环境有关。这需要政府多出台经济鼓励政策,简化不利于企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以此创造和谐的环境。
(六)促进投资体制改革,积极发挥市场的自动调节作用和政府的有效管理作用
改革现有的投资体制,让我国的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加强我国政府的有效管理。政府可以完善现有的项目审批制度,落实以企业投资为主体,赋予企业更多的投资权力;政府还可以鼓励社会团体进行投资,放宽社会资本投资的领域,这样有利于我国的市场体制发挥作用。除此之外,我国政府还应该规范现有的投资行为,规范现有的投资项目决策机制,规范投资资金的管理机制,优化现有的投资结构,让政府和市场发挥各自的作用。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不应该一味地追求高速的经济增长,而是应该调整现有的经济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的作用,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经济充满活力,才能让国家更为强大,人民生活更为富足。
参考文献: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原因范文5
摘要:文化体制改革在国家政策层面为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拓宽了路径,新的市场环境在造就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挑战。在冷静面对挑战的同时亦要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市场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产品的质量产出和民营文化企业的生存有着极为缜密的联系。
关键词:文化企业 体制改革 资源配置 挑战 机遇
从1996年到2011年,文化体制改革这一概念已经是第六次出现在中央的文件中,在体制改革的宏观背景下,作为文化产品生产者之一的民营文化公司的生存问题是我们不可规避的话题。影视产品、文化旅游、动漫产品、音像出版等诸多文化产品都是有民营文化企业制作和出品的。而从其他角度分析不难发现,相对于国有或者国家控股的大型文化公司或者传媒集团而言,民营文化企业呈现出资金力量弱小和产品产出质量较低的尴尬态势。于是乎,数量众多的民营文化企业如何在体制改革的洪流中持久地生存并不间断地为社会民众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是当下亟待解读的核心问题之一。
市场资源自由配置导致民营文化企业的生存更加艰难。伴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经济体制改革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民营文化传媒企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的条件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文化企业正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风口浪尖。其挑战主要来自改组或者重组的国营或者国家控股的股份制文化传媒综合性集团,这类大型企业在文化产业链条的上、中、下游的绝对资源优势将实力相对弱小的民营文化企业打压到市场的边缘。大型文化集团的不断出现排挤甚至攫取了民营文化企业并不宽裕的市场生存空间。
民营文化企业的融资系数增大。持续不断且足够份额的融资能力可以视为企业在市场博弈中生死存亡的关键之举,对自身带有资金密集性企业属性的文化企业来讲尤为重要。毋庸讳言,企业融资的终极目的并不是在表层意义上彰显自身的信用价值和融资能力,而是运用充裕的资金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一个文化企业只有在其产品的市场行销获得文化市场的认可的时候,才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构筑良性循环的企业信誉。
产品制作资金短缺。不能高效地配置文化资源是民营文化企业在产品制作层面的主要制约瓶颈。当下文化制作的现状呈现出畸形的发展态势:大型文化集团公司占据众多的文化资源,包括文化创意人员、制作人员、产品的市场包装和营销人员,同时具备较为完善的市场运作机制,文化资源在被大型文化公司占有,同时以“驴打滚”的聚合方式无限制膨胀;而一般的文化企业,尤其是综合实力一般的民营文化企业对优质文化资源的占有量极为有限,处于文化资源配置市场的边缘位置。我们知道,对于一部影视剧来说,除却导演、编剧、演员和摄影等主创人员以外,服装和美术对其视听语言的整体外化形式和受众的视听感染力起着重要作用。导演冯小刚的《夜宴》中也出现了标志权利和欲望的暗红色与灰黑色,把人物的内心和性格特征进行了符号化的解读。民营文化企业较少占有文化创作资源的境况的出现与大型文化传媒集团对文化市场和文化资源的垄断有密切关系,但就中小规模的民营文化企业自身而言,“一些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主体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急功近利、金钱至上”。[1]其视野的狭隘性和投资的盲目性也是造成其文化资源缺失的重要原因。
文化产品产出品质低下。这种境况的出现可以视为民营文化企业不能有效资源配置投入资金和无法高效聚合文化创作资源的结果。民营文化企业若不能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应对庸俗、低劣的文化产品的产出问题,将无法实现自身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进而陷入融资断裂――资源缺失――产品贫乏的恶性循环的怪圈。
在文化改革的非常时期,新的体制和市场环境在为民营文化公司带来诸多挑战和生存问题的同时也为他们的长远多元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而这种机遇对于在文化市场对垒的民营文化企业来说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改革开放以及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力刺激下社会各界对文化产业开始进行大量投入,社会力量和外资参与中国文化经济发展新格局已开始形成。”[2]换言之,如果能够把握好当下有国家宏观政策所提供的发展机遇,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即可占据有利的位置。论及文化体制改革对民营文化公司的造就的发展机遇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层面来论述:
其一,准入门槛逐步降低。文化生产自古至今都是一个有异于其他生产方式的领域。“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同时发展是我们对文化这一特殊存在形式的全新认识,也是我们文化体制改革所要努力地方向。就当下的文化市场环境而言,国家已经“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培育市场,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促进各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3]民营文化企业可以进入文化创意、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产品营销的等整个产品链条的全部领域。
其二,税收政策对民营文化企业倾斜。国家对民营文化企业的扶持在税收层面体现的最为明显。国家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小额贷款的同时对其营业税进行免收,大学生自己设立的美术工作室、动漫工作室、影视工作室等都在国家税收照顾的行列,此举减轻了民营文化企业的竞争压力,在另一层面上,提升了文化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
其三,市场参与度更为广泛。准入门槛的降低使得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到文化市场中来,税收改革为民营文化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活动空间,基于以上发展契机,民营文化企业的市场参与度亦有着质的提升。对于市场风险较大的文化工程,民营文化企业可以与大型的文化传媒集团进行股份制合作,“遵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律,利用特定的文化功能载体在体制机制创新、文化资源要素集聚等方面的优势”[4]进行企业间的强强联合
文化体制改革对于民营文化企业来说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挑战与机遇并存。民营文化企业只有以积极地姿态应对体制改革过程中所带来的挑战,才能够充分地利用和把握现有的发展机遇,进而获得长足的发展动力。
注释:
[1]王合清.当前我国文化改革发展亟待破解的几个难题[J].理论视野,2011年第3期
[2]顶康权.创立硬品牌 增强软实力――关于无锡民营文化企业的思考[J].江南论坛,2009年第6期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原因范文6
论文摘要:吉林省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实施出现了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现象,两者之间出现了较强的非均衡性,表现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本文从投资结构、技术进步、城镇化与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探讨了影响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的原因,提出了增加吉林省就业的对策。
传统的经济理论已经论证了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在产业间分布的规律: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是上升的,然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服务业部门的劳动力和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呈上升趋势。一般而言,有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就业结构与之相对应。从吉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发展变化来看,由于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实施,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具有明显的超前性特征,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两者之间出现了较强的非均衡性,表现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的现象。
一、吉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的现状
结构偏离度是指某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增加值比重之差。一般情况下,结构偏离度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结构偏离度大于零(正偏离),该产业的就业比重大于增加值比重,表示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且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性;相反,结构偏离度小于零,则表示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性。在国民经济全部开放的情况下,即呈现完全竞争的状态,通过市场对劳动力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会使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逐步趋于一致,产业之间的偏离也逐渐趋于零。
吉林省第一、二产业一直存在较高的结构偏离程度。吉林省第一产业长期处于正偏离的状态,从1997年到2006年,10年之中平均偏离程度为26.4%,这也意味着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在三次产业之中处于最低状态,且这种负偏差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农业就像一块“吸满水的海绵”,存在大量的劳动力等待转移就业;第二产业长期处于负偏离的状态,10年间平均偏离水平为-23.4%,这表明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在三次产业中最高;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虽然也处于负偏离状态,10年间年均偏离度为-2.94,但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相比较,其就业的相对比重与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正在成为吸收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部门。
吉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表现出明显的累积性特征。一般而言,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都表现出正相关的变动关系,也即某一产业比例下降,该产业的劳动力比例也下降,反之则产生相反的变化。但是就业结构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有时并不表现为与产业结构同步变化,就业结构调整可能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吉林省作为传统的老工业基地,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明显超过轻工业,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导致吉林省超越了轻工业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超前性,这种产业结构的超前性使就业结构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转变,出现了较强的非均衡性,非均衡性的存在又对就业问题带来深刻的影响。而且这种积累性的出现又进一步使滞后性加速发展。吉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的特征表明,在三次产业结构转换过程中,各次产业的劳动力之间流动还存在很大的障碍,劳动力资源在三次产业之间还没有形成优化配置。
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的原因及对就业的影响
1、投资结构非均衡的影响
吉林省不断加大对工业的投资尤其加大对制造业的投资规模。2006年,吉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55.9亿元,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892.9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43.4%,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医药制造业等支柱和主导产业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部制造业的56.8%。而且这部分投资更多的是倾向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006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存量占全省资产存量的67.8%,集中在重工业的资产存量又占到全部资产存量的79.7%。吉林省在工业化发展阶段,投资的不断增加客观上带动了吉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本推动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胡鞍钢教授认为,吉林省目前经济发展的驱动方式主要是依赖资源驱动和资本驱动相结合,总体上靠资本驱动。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随着工业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资本替代劳动降低了对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资本投资的增长率与就业的增长率并不是同步进行的。2006年,吉林省制造业产值占第二产业产值的58%,但制造业就业仅占第二产业就业总量的24.6%。投资结构的非均衡进一步导致吉林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程度不断增加。
2、技术进步的影响
技术进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是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不断创造着新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它在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也导致对劳动的替代。2006年吉林省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4.3万元/人,而制造业当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达到21.1万元/人,农产品加工业达到18.8万元/人。这些行业都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吉林省“十五”时期gdp年均增长率为10.63%,技术进步率则达到35.88%,比“八五”时期提高了近40个百分点。而且,随着吉林省科技兴省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会进一步增强。但是,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负效应也逐步显现出来。由于技术进步所导致的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需要更多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与之相适应,同时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和获得最大利润的动机,采用先进技术、放弃无效劳动是企业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建立在技术进步基础上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远远快于就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3、城镇化的影响
据有关资料显示,吉林省城镇化发展水平在不断加快,由1990年的42.7%上升到2006年的52.9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07%。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意味着就业人口也在不断增长,就业压力不断增加。2006年吉林省城镇就业人口达到644.9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12.5%。据有关资料推算,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会增加就业人口21.8万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不仅使城镇劳动力的数量增加,而且也在加剧城镇尚未解决的就业矛盾。这表现在:随着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步伐加快,会在较长时间内对城镇就业产生巨大的压力。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一方面,就业人口开始出现年轻化的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吉林省调查总队的一项统计调查,16-24岁的失业率达到20%左右,30岁以下的就业人口已经占到全部城镇就业人口的半数,这已经成为需要关注的新特点;另一方面,下岗群体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表现在“40-50”年龄段成为下岗职工的主体,并且下岗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偏低,其中受过初等教育的人员占到下岗职工群体的半数,这部分人员由于受教育程度低,普遍缺乏劳动技能,难以适应经济结构快速变化对劳动力素质的需求,转岗或再就业的难度加大。
4、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就业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表现在经济主体产权制度的变革与劳动就业制度的变革对就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使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方面,国有企业雇用城镇劳动力的比重出现下降的趋势,由改革初期的90%下降到2006年的65%。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加快以及技术进步的影响,国有企业发展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资本技术代替劳动的趋势不断加强,对劳动力就业的吸纳作用不断减弱;另一方面,吉林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对劳动力就业的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2006年,非公有制经济在吉林省增加值中的比重已经占到36.6%,非公有制经济当中就业人数已经占到全部城镇就业人数的27%,促进劳动力就业的潜力得到不断发挥。但是,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是规模较小、数量较少、实力不强,民营经济只占全部经济总量的30%,民营经济就业空间仍有更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三、促进吉林省就业增长的对策
1、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
遵循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发展第三产业是促进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选择。从总体上来看,吉林省仍然处于劳动力比较丰富、资本相对稀缺的发展阶段。因而,在大力发展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与化工工业的基础上,发挥吉林省人力资源较为丰富的优势,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是促进吉林省劳动力就业的最佳途径。吉林省第三产业发展具有极大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空间,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吉林省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与渠道。吉林省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应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吉林省优势的科技资源,发展与科技进步相关的新兴产业,比如信息产业与各类技术服务业等;二是发展就业容量大,与居民生活消费密切联系的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与仓储业等。
2、实施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在于以城市带动农村,以工业反哺农业。城乡互动发展是解决城市要素向农村扩散的主要途径。当前吉林省城乡关系发展正处于要素向城市集聚阶段,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在目前聚集效应占优势的情况下,如何促进城市要素向农村转移?笔者认为关键要解决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发展县域经济是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这是因为县域经济具有城市经济的特点,有相当基础的工业,同时县域经济又与农村经济紧密相连,以农业发展作为基础,这就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成为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纽带。另一方面,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是中小城镇发展的支撑,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加快,客观上要求有支撑中小城镇形成与发展的产业基础,而目前吉林省乡镇企业发展处于较低水平,因而应利用目前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的机遇,积极承接从发达地区转移出来的技术与产品,实现吉林省乡镇企业的优化升级。而且,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又可以吸纳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以减轻对城市就业的压力。
3、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就业结构
提高劳动力素质是满足劳动者就业需求的基础,同时也是劳动者适应经济结构快速变化的主要途径之一。首先,努力提高城市下岗职工的素质。政府可以通过中介组织的力量对下岗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这部分人员掌握适应于经济发展要求的适用技术,实现转岗就业。其次,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一方面,积极开展农业科技知识的培训教育,利用农村合作组织的力量,发挥农村各级科技服务组织的作用,将农业科技向农村推广。通过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实现吉林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另一方面,对农村转移就业的劳动力提供培训机会。通过政府主导、发挥培训机构的作用为农村转移就业的劳动力提供职业教育的机会,提高这部分人员在转移就业过程中的技能水平。
4、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
解决社会弱势群体就业问题,让这部分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由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学历、年龄、身体状况等方面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因而社会应首先关心他们的就业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发社会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弱势群体就业;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职能,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指导与职业介绍,帮助这部分人员实现就业。同时要积极推出多种灵活的就业形式,改善就业环境,提供创业服务,鼓励个人创业以带动就业增加。
参考文献:
[1] 胡鞍钢.对吉林省经济发展态势的分析及对策建议[j].长白学刊,2003,(0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