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工基础的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工基础的作用范文1
关键词: 中职《电工基础》教学 “自主、探究、合作”教学模式 运用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由于招生制度的改革,高校的持续扩招,中职学校面临着生源危机。为了生存和发展,中职学校录取标准一降再降,因而大批学业不良的学生涌入中职学校。中职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大多是不受教师和学校重视的群体,学习上、生活中受到的挫折和打击比较多,往往缺乏学习自信心,自卑心理较强。进入中职学校后,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加上中职学校的社会地位和口碑比较低下,这种心理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多数中职生虽然也想把学习搞好,但由于基础太差,没有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未能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加上学习态度不端正,因此总是学不好,常常陷于痛苦和矛盾之中,结果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越积越多,形成恶性循环,在学习上不肯用功,只图安逸自在,玩字当头,混日子。如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明确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是中职学校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电工基础》是中职学校电工、电子、机电、计算机等许多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内容多、原理抽象、难懂难学。由于其理论较深,中职生很难掌握。因此,如何创设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担任的中职《电工基础》教学中,积极运用“自主、探究、合作”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中职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自主、探究、合作”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三种学习方式各自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为其自主地发展和适应社会奠定基础;探究学习强调的是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为其能创造出更多的新的思维产品奠定基础;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协作、分享精神,为其在社会群体中的适应和发展做准备。三种学习方式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自主是探究的基础,合作是探究的形式,探究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三者互为一体,互为促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自主、探究、合作”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有效结合,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仿照科学探究的过程来学习教学内容,教师提供学习材料,诱导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诱导,通过合作方式得出结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验、理解和采用科学研究方法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强调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有机结合,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又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达到知识与能力同步到位。笔者通过探究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五官的知觉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在自然体验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知识,满足了成功的欲望,获得了成功的快乐体验,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1.科学设置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如何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饶有兴致地带着问题去探究学习,这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关键环节。根据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科学设置探究性问题教师要注意这么几点:一是设置的问题,学生要有一定的了解,但又没完全弄懂。对完全陌生的问题学生可能有畏难情绪而激不起兴趣。二是要引导学生在现有掌握程度的基础上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三是要循序渐进,注意设置问题的层次性和知识点的逻辑联系,逐步实验逐步提出问题,且提出的问题是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探究就能解决的,而不是跨度或难度太大可望不可及的,以免使学生丧失信心。例如,在学习愣次定律时,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逐步提出并弄清以下问题:磁铁极性的变换与检流计指针偏转方向有何关系;磁铁插入或拔出的快慢与检流计指针偏转角度之间有何关系;磁铁在线圈中停止不动与检流计指针偏转情况之间有何关系;由磁铁改铁棒观察检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同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所产生的实验现象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判断感生电流与磁场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层层深入的探究,让学生真正弄清楚愣次定律的具体含义。
2.合理设置合作小组,强化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有着显著的优点。它强调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强调“学会学习”和“创造学习”,在教学评价上注重小组自我评价,能增强中职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与技能,增强中职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大面积地提高中职生的学习成绩。在《电工基础》教学中,教师要使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将学生合理分组,按成绩好坏、性格能力差异、男女比例合理搭配,每个小组成员的数目不宜过多,最好介于3―7名之间;二是责任落实到人,避免袖手旁观的现象发生。例如,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与电流之间的关系时,因为活动过程复杂,所需器材多,操作难度大,学生的基础程度也不相同,所以教师应采取分工合作的方法,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长进行搭配分组,各小组结合各自的优势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布置不同的活动任务,让每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认真观察、记录和分析,然后在小组内和小组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得出结论。这样不仅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使课堂学习气氛活跃,而且通过讨论相互启发、相互交流,有利于探究活动目的的实现。
3.引导合作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引导合作探究过程是实行“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主要流程为:创设氛围提出问题引导点拨师生互动形成方案结论升华纵深探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给学生以信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学习;三是要发挥主导作用,在学生迷茫时适时引导;四是促进合作,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例如,在“三相交流电路”教学中,对于“三相交流负载的连接”,教师可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引导学生根据负载连接要求、电源电压情况选择实验器材,然后设计电路完成电路安装及测量,引导小组成员间相互讨论、分析及分工协作,使学生通过探究、纠正错误、充分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对三相负载的星形和三角形连接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样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人相处、合作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
4.改革教学评价的手段和方式,培养提高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
改革教学评价的手段和方式为:一是实行个人考核与小组团体考核相结合,量化个人对小组的贡献;二是把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三是评价结果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注意使用有利于激励学生的描述式评价,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充分发挥正面评价的促进功能。例如,在做学科成绩评价时,教师可将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协作学习时的行为表现、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任务完成情况作出定性评价,按照适当的比例纳入考试总成绩,作为平时学生学习行为表现成绩,使一部分原来基础差但学习积极主动的学生也有好的成绩,从而维护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上进心,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美]大卫.W.约翰逊等.合作性学习ABC[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
[2]施桂筱.浅析技工学校《电工基础》教学[J].职业与教育,2008.7.
电工基础的作用范文2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教研工作; 教育规律;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3-0079-01
一、基础教育学校教研工作的特点
(一)科学性
既然是研究活动,首先就必须要尊重科学,用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端正思辨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方法来实施组织和实施研究活动。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科学性应该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更应该是学校所有工作的根本,忽视科学,不按科学规律来办学、治学,教育也必然是失败的。掌握了科学的教学方法,老师教着不累,学生学着也轻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违背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生拉硬套,那只会让学生厌学,老师也失去信心。那么,教学研究就是为了防止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走偏路、走歪路,通过研究的方法来指导工作、开展工作。
(二)人文性
以人为本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直以来的核心理念,树人先立德,无论是教育部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还是国务院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其中都很明确的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作为我国教育的战略主题,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持久动力。所以,学校的教学研究活动也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学研究的本质应该是研究人的活动,从而促进人的发展,要深刻认识到“人之为人的特性就在于他的本性的丰富性、微妙性、多样性和多面性”,要通过研究给予学生和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力求在教育中认识人、发展人、尊重人,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友善、共同进步,以期为文明社会、和谐家园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基础性
由于教学研究活动的主体是教师,研究对象是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所以这种研究首先应该是一种量的研究,教师的每次教学活动都是不尽相同的,每一堂课、每一个知识点、每一班级等等都有独特的元素,问题层出不穷,每位教师感悟问题的角度和能力也是不同的,这些为教学研究提供了最直接和最宽泛的素材,而这些也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单位,学校制定的每一项管理制度,执行的每一条管理措施,都是与学生、教师及教学活动息息相关,故此,通过教学研究,把基础性的问题解决好了,才能更好的保障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实践性
任何研究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发现和提出问题是研究的第一步,教学研究自然也是如此,只有当教师意识到教育的现象和规律的存在,并提出了“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等问题后,才能去关注和研究这些问题。因此,问题的产生是基于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的,是诞生于日常教学的矛盾中,诞生于班级常规管理的事件中,诞生于平时学习交流的思考中。学校的教学研究就必须要立足于当前教育教学工作,贴近学校、贴近教师、贴近学生、贴近教育教学实际,不能浅尝辄止,而是要从事实和现象入手,并且研究的整个过程应该是在教中研、在研中教,研究的成果必须要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检验和验证,最终,将新的理念和方法投入实践,并让时间来检验它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每一套工作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此时此地的“好方法”未必在彼时彼地还适用,因此,教研要不断创新,理论方法要不断推出,实践活动要不停开展,如此才能保证教学的活力,保证教师和学生的活力,保证整个学校的活力和整个教育事业的活力。
(五)创新性
创新性是学校教学研究的灵魂,也是衡量学校科研成果价值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志。教育事业要发展,改革创新是其根本的动力,教育优先发展,育人为本,促进公平,提高质量都需要通过改革创新来实现。新时期的教育要求教师努力成为教育家,而不要变成教师匠。而要成为真正的教育家,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学研究不断探索、改革和创新,建立一套具有自己风格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等完整的科学的教学体系。
二、基础教育学校教研工作的作用
(一)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力抓手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当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切实需要,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是否能够实现的重要保障,所以,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无数典型例子证明,与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紧密结合的教学研究是造就有作为的教育家和提高广大教师综合素质的最重要途径,要将传统意义的“教书匠”转变为科研型的教师,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教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搞了十几年,新课改给教师的实践带来了很多错综复杂的问题,原有的教学经验难以应付,思想观念仍转变不过来,而且教师们都有着积极接受当代先进教育理念的渴望,因此教学研究必然成为教师研究自己、更新自己、超越自己的有效途径之一,要通过教学研究,让教师体会到自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感觉,让天天上课不再成为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而是一个自我成长和创造的过程。只有老师自身有这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把课堂搞活,才能让学生也跟着新的观念和理论走,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和谐民主的教育氛围中健康成长。因此说,学生的成长是和老师的成长同步进行的,没有老师的进步,没有老师的积极引导,学生是很难取得进步的。所以,无论时代怎么变化,“教学相长”这一教育理论是亘古不变的。
(二)教学研究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对学生成长最为根本的意义是为更加合理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保证,日常教学活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建立在思想理念的合理性上,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需以对教育思想、课程结构、实施策略的合理认识和理解为基础,所以,没有教师的研究,就很难获得正确的教育认识和理解,也就很难从中找到相对更合理的教育道路和方法,这里就体现了,教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寻找有效的教学理论和恰如其分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育和教学才能少犯错误,才是对学生成长进步帮助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合理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研究对学生发展最直接的意义,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科研素养的形成,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等到持续、全面的发展。
电工基础的作用范文3
【关键词】高压直流电源 供电结构 336V电压 国内外应用
中图分类号:TM92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010(2014)-13-0080-07
1 引言
随着我国通信行业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与运用,网络视听、电子商务、电子信息等依托基础网络的业务不断拓展。数据业务的快速增长,使其市场业务份额大幅提高,通信局站的UPS使用量大增,系统的可靠性和维护的简便性越来越受到关注,而UPS在这2方面均存在很多问题。尽管双总线UPS供电系统增加了UPS供电的可靠性,但其加大了机房使用面积,增加了设备投资,也加大了能源浪费。336V直流供电系统的系统效率和可靠性均要高于UPS供电系统,这一点已经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公认。
2 高压直流电源(HVDC)概述
(1)定义:高压是相对通信电源常用的48V来说的“高压”,电压范围在200~400V。
(2)其发展历程如图1所示:
(3)高压直流提出的技术背景
UPS存在的问题
交流UPS供电模式在通信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凸显,主要体现在能耗高,可靠性低,维护、扩容难度大,建设成本高等方面;
高频开关电源技术普及,生产成本已经低于变压器电源;
转型业务、数据通信、各种增值业务平台在电信运营商业务中的比重日趋增大,安全和节能方面的需求对电源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高压直流供电的技术基础
3.1 IT设备电源模块工作原理
IDC机房设备以服务器为主,现在生产的每一台服务器自身都有2个以上的电源模块,模块之间是主备用关系。正常工作时2个电源模块负载均担,当一只模块出现故障或进行检修时,另一只模块承担全部负荷。IT设备内部电源是一个可靠性很高的独立模块,每一只电源模块的基本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对于功能强、使用在重要场合的服务器或小型机,均配置2个或2个以上的模块并联运行。
图2 IT设备电源模块工作原理示意图
由图2和图3可以看出,虽然IT设备输入的是交流电源,但核心部分还是DC/DC变换电路,因此只要输入一个范围合适的直流电压给DC/DC变换电路,就同样能满足IT设备安全工作的要求。图中因为输入端没有工频变压器,所以输入直流不会产生短路阻抗,就没有必要非得交流输入。如果输入的直流合理配上蓄电池,辅以远程监控,构成一个可靠的直流供电系统,就可取代交流供电系统。
3.2 现有IT设备的配电结构
目前IDC机房针对IT设备的配电系统有3种结构:交流配电、机架直流配电、设备直流配电。首先对配电系统里的几个结构单元进行介绍。
PDU(Power Distribution Unit):电源分配单元,具有电源分配和管理功能。电源分配是指电流及电压和接口的分配;电源管理是指开关控制(包括远程控制)、电路中的各种参数监视、线路切换、承载的限制、电源插口匹配安装、线缆的整理、空间的管理、电涌防护和极性检测。
PSU(Power Supply Unit):驱动电源,是计算机中的一个组件,负责将交流电转成稳定的12V、5V及3.3V直流电,是供计算机内其它组件使用的电源。服务器内部基础工作电压均为12V直流,不受服务器电源外部输入电压的影响,最后都统一转换成12V直流供电。
VRM(Voltage Regulator Module):电压调节模块,其主要是通过对主板上直流/直流(简称DC/DC)转换电路的控制来为CPU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同时也对电脑启动时电压的变化情况和时序作出明确的要求。根据VRM标准制定的电源电路能够满足不同CPU的要求,降低人工干预的复杂性,简化了稳压电路的电压控制设计。
AC/DC是交流输入,直流输出。DC/DC是直流输入,直流输出。
(1)交流配电结构
图4的方案为交流UPS系统所采取的供电结构,380V的三相交流电压经过UPS电源(其内部结构为1个AC/DC转换模块和1个DC/AC转换模块,先做1次交流变直流变换,再做1次直流变交流变换),输出为380V/220V的交流电压,通过PDU变压器后变成220V的交流电。在PSU中,交流220V先通过1个AC/DC转换模块变换为直流380V,再由隔离的DC/DC变压器降为典型的直流12V以供电源使用。
(2)机架直流配电结构
图5的配电方式是在服务器机架上(图中rack部分)将电压变化为直流380V供电,通过在服务器机架内配置AC/DC转换模块,产生隔离的直流380V,但是有严重缺陷,机架内AC/DC转换模块的数量影响了用电效率的提高。
(3)设备直流配电结构
图6的配电方式为336V直流系统所采取的供电结构,它取消了UPS中的逆变器(即DC/AC转换模块)、PDU中的变压器、PSU中的AC/DC转换模块,使整个电路结构变得很简单,用电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
3.3 高压直流电压范围选取
目前,因无相应的技术标准或规范对高压直流系统的供电电压作出相应规定,各方试点的电压等级不尽相同,所以有必要对供电电压的选择进行相应分析确定出合适的供电电压。
电压等级的选择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电压选取的基本原则
元器件的耐压范围
配电设备的电压等级
配电线路的金属消耗
与蓄电池的匹配
安全性
(1)电压选取的基本原则
现在IDC机房的服务器内部一般使用SSI高频开关电源,把外部输入的交流电转化为内部电子电路所用的直流电。计算机设备的高频开关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如图7所示。
将图7进行简化,如图8所示,实际上在交流输入的时候,在正半周,电流的走向是:A―2―C―D―4―B;在负半周的时候,电流的走向是:B―3―C―D―1―A,整流管1、3和2、4轮流导通。
理论上,一般服务器的输入电压要求是220V±10%,即198V~242V,因此Uo的取值范围是252V~308V,这个值是电源的标称电压。实际上,CD后端的DC/DC变换器是通过调节开关脉冲的占空比即开关管的导通时间来控制输出直流电的电压的。因此,电压范围可以高于308V。
当采用直流电压直接输入AB时,由于电压不变相,整流管2、4长期导通,整流桥可视为直连。如图8所示,这样电压从AB端直接传到CD端。若不考虑整流管自身的损耗,则Ui≈Uo
直流电压范围上限计算(整流二极管最大反向电压):
通常PC机、服务器铭牌标明工作电压范围180~240V,由此得出电压上限为:
U高=240×1.414=339V (1)
直流电压范围下限计算:
经过对多种设备的现场测试,IT设备电源模块交流工作电压在180~240V的范围均能正常工作,根据IT设备电源模块恒功率特性和整流元件直流波形发热这2方面的特性来考虑,直流工作电压最低电压为:
(2)
(2)元器件的耐压范围
大部份的电子零件(Caps,MOSFET等)的耐压范围为450~500VDC,此耐压范围的元器件技术成熟且价格低廉。考虑故障排除和启动时的电压脉冲峰值,高压直流供电系统最高工作电压不宜超过400V。
(3)配电设备的电压等级
多芯电力电缆的绝缘电压为690V/1 000V,线对地绝缘电压为690V,线之间绝缘电压为1 000V。从表1中的资料可以看出,高压直流供电系统工作电压不超过400V时,配电设备均可以支持。
表1 部分厂家断路器直流应用的技术特性
设备
厂家 设备型号 额定工作
电压/V 额定绝缘电压/V 额定工作
电流/A
施耐德 微型断路器
C65H/L-DC 440(2P) - 1~63
塑壳断路器NS系列 500 750 100~630
框架断路器NW系列 500/900 1 000 1 000~
4 000
ABB 微型断路器
S260UC、S500、S800S 440/500 - 1~125
塑壳断路器T系列 500/750 800/
1 000 160~800
框架断路器E系列 不适用直流 不适用
直流 -
(4)配电线路的金属消耗
通信机房采用不同的电压等级,对于铜材的消耗也不相同,其初始投资也有所不同。交流供电一般采用三相四线制,直流供电采用单相两线制。相同电缆截面,相同电缆数(4根),相同电流情况下的输送功率比如式(3)所示(cos为功率因数,可取0.9):
(3)
输送相同的功率,直流电压值越高则耗铜量越少。当直流供电电压高于296.2V时,电缆耗铜量比交流380V供电少。因此IDC机房若采用高于296.2V供电电压等级的直流供电系统(综合了转换器的功耗),就能达到降低初始投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节能的目的。
采用不同电压等级的直流供电系统,其长期运行的线路损耗不同。从长期运行角度比较交流与直流运行的经济性,选择恰当的直流电压等级,现对交、直流输送功率的通用公式进行分析(cos值取0.9):
直流电压为242.5V是交直流线损的平衡点,线损与电压的平方成反比。(综合相关转换器效率,常把296.2V作为平衡点)
(5)与蓄电池的匹配
目前,普遍应用的蓄电池为铅酸蓄电池,单只电压为2V、6V或12V。蓄电池作为后备电源,在高压直流供电系统故障、维护或停电时,为系统提供不间断电源。因而,高压直流供电系统的电压应与蓄电池电压相匹配。系统可以采用2V、6V或12V电池,因而高压直流供电系统的标称电压应为2V、6V和12V的整数倍。
(6)安全性
由交流输入供电改成直流输入供电,其基本整流电路“桥式整流”,如图8所示。将原来的交流UPS供电时整流管1、3和2、4轮流导通,变成2和4单边导通,原来2只整流管同时工作的模块,改成单管长时间工作。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担心的,对安全性将从下面2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电流计算
IT设备二次电源基本上是一个恒功率设备。当服务器220V交流供电时,它的等效直流是200V,如果给服务器直接输入直流336V,相当于电压提高了70%,则工作电流相应下降70%,输入高压直流时流经整流管的电流,小于输入220V交流时流经整流管的电流。
发热量对比
发热量Q=I2*R*T,当通过整流管的电流一定时,其发热量与电阻成正比,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9所示。由图9可知:在二极管截止区,该区域为高阻区,由于电流为0,它的作用忽略不计;在二极管饱和区,该区域为低阻区,等效电阻极小,对二极管发热影响较小;在线性区,呈现一个较大的非线性电阻,是二极管发热的主要根源。在交流输入供电时,单个整流管每秒钟要经过100次线性区,而直流输入供电时,二极管工作不经过线性区,始终工作在饱和区,所以整流管等效电阻R,在直流输入状态下比交流输入状态下小。
图9 二极管伏安特性
通过上述2点我们得出结论:长时间单管直流供电的工作电流小、发热小,是安全的。
从以上6点的分析来看,高压直流供电系统的电压设置越高越有利,但是工作最高电压不宜超过400V,通过计算,高压直流供电系统的电压设置应为:
标称电压:336V;
浮充电压:374.64~381.36V(2.23~2.27V/cell);
最高均充电压:386.40~394.80V(2.30~2.35V/cell);
蓄电池只数:2V电池168只串联或12V电池28只串联。
4 高压直流在国内外的应用
4.1 国际研究和应用
Intel EC最早就对数据中心采用的新型供电进行了研究与应用,法国电信和阿尔卡持公司相继于1999年提出《供电给新的电信网络和服务用的新的供电系统》,2000年又发表了《电信和数据通信融合的整流型AC供电技术的新研究》,并在2001年发表《新电信网络和服务的最佳新型供电》。欧美绝大部分通信运营商采用300~400V直流电压方案;法国电信公司、日本NTT电信公司试用380V高压直流供电系统;美国Intel、Microsoft、Facebook等公司试用400V高压直流供电系统;瑞士在建第一个完全采用336V直流供电的MW级数据中心,为商用数据中心。
4.2 已的技术标准
在国际上,2012年2月欧洲标准《接入400V直流源的电源输入接口》已正式;2012年5月国际电信联盟(ITU-T)标准《Direct current power feeding interface up to 400 V at the input to telecommunication and ICT equipment》已正式。
在国内,国家标准《通信高压直流电源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已完成了征求意见稿,即将正式;行业标准《YD/T 2378-2011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系统》也已下发;中国移动企业标准《336V开关型整流器》(QB-H-007-2012)、《336V直流电源系统》(QB-H-008-2012)已正式;中国电信已制定240V高压直流的企业标准。
4.3 国内高压直流进展情况
(1)中国电信使用情况
中国电信的240V直流系统如图10所示。
中国电信于2007年开始对240V高压直流供电系统进行研究与试用,2008年开始在江苏盐城试验标称电压为240V的直流供电系统,采用270V直流电为交流服务器供电。大部分交流服务器可以采用标称240V直流供电系统供电,部分服务器机架须作相应调整。试验效果比较好,节能效果很明显。
目前电信全国在网的240V直流电源系统已达到300多套并分布于20多个省、直辖市;同时计划在内蒙古新建计算信息园数据中心,共6栋楼,由电信、腾讯、百度等入驻,招标要求设备厂家兼容240V系统供电。
(2)中国联通使用情况
中国联通于2009年,在山东淄博将IDC机房UPS交流供电改造为高压直流供电,此工程是联通第一个高压直流电源工程,采用240V系统。然后于2010年在河南进行高压直流电源试点;2012年在深圳,由省公司牵头进行技术交流、方案设计,进行高压直流试点应用。
(3)国内非运营商使用情况
国内非运营商企业阿里巴巴,率先采用240V直流供电,并在IT机架内安装270V转12V嵌入式电源为服务器设备供电。南京日博、江苏广电、腾讯、润迅(深圳)等都已采用240V供电技术,百度等也将试用。
4.4 336V在中国移动的进展
中国移动的336V直流系统如图11所示。
(1)使用情况
中国移动于2009年开始进行高压直流研究和试点,试点地点选择在深圳罗湖邮政楼。经过测试,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运行稳定,节能效果明显。接着于2011年开始在内蒙古、辽宁等省开始实施运行。2012年仓储式机房与336V直流供电系统结合磷酸铁锂电池进行试验,服务器采用336V/12V嵌入式电源供电。
(2)技术标准和规范
目前中国移动已颁布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有《336V直流供电系统》、《336V开关型整流器》和《336V直流供电系统设计规范》。国家标准《通信高压直流电源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即将颁布。
5 结束语
通信用高压直流供电系统是一种新型的供电方式,是使用与维护人员信赖的电源种类,通信电源是通信负载的能源供应源泉,是通信设备的“心脏”,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作为通信电源系统,我们始终认为系统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才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节能环保问题。高压直流系统的高可靠性才是推动其广泛应用的前提条件,由于其运行效率也比现有交流系统高出至少20%,所以必然会受到业界欢迎,同时这也是实现节能降耗的有效手段之一。
高压直流供电系统的通信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的颁布与实施,必将推动通信用高压直流系统的研发与生产,促进其在我国通信领域的应用,也为用户的正确使用、合理维护奠定了基础。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看到高压直流供电有着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在高效和安全这2方面的优势更为突出。随着数据通信与网络通信的高速发展,通信负载对电源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信电源系统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是重中之重。高压直流供电以其高可靠性,超低运营成本的优势将在未来通信领域得到更广泛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梁延贵. 现代集成电路实用手册[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2.
[2] 王吉信,田得露. 20kV/2kW模块化高压电源研制[A]. 全国电源技术年会论文集[C]. 2005: 840-841.
[3] T L Baldwin, T. Hogans jr, S D Henry, et al. Reactive-power compensation for voltage control at resistance welders[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2005,41(6): 1485-1492.
[4] 韩民晓,文俊,徐永海. 高压直流输电原理与运行[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5] GOLE A M, MEISINGSET M. An AC Active Filter for Use at Capacitor Commutated HVDC Converters[J]. IEEE Trans On Power Delivery, 2001,16(2): 100-105.
[6] 李普明,徐政,黄莹,等. 高压直流输电交流滤波器参数的计算[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28(16): 115-121.
电工基础的作用范文4
关键词:水利水电 工程 基础 处理 施工 技术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中要注意对施工人员技术能力的提升,同时要控制好基础施工的核心环节,这样才能确保基础的施工质量,达到对水利水电工程经济、安全、效率等目标的保障作用。
1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概述
与普通建设工程相比,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复杂,工程前期工程非常重要。为了降低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工程质量的过关,减少损失,必须要做好基础处理的前期工作,进行有效的地质勘探。基础工程在竣工后,无法直接对其质量进行检测,通常在工程运行后,基础工程才会出现质量问题。而这时工程质量出现问题,返工修补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工作中必须要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此外,水利基础工程常选择枯水期施工,施工期短,任务重、时间紧迫,因而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进行周密的组织和安排,选择实用过关的机械设备。
2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对于环境和客观因素要求较高,如果出现地质、地基方面的问题将会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出现风险与隐患,如果控制不好则很容易出现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缺陷,进而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性能与安全,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行业的经验,影响到基础施工的主要因素有:
2.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地基稳定性
地基受到地质条件的限制比较明显,如果基础地质表现出抗滑性差、稳定性不高的特点,则会造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稳定性不足,进而会影响水利水电工程上部结构的技术性能与功能实现,容易造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出现应力或剪力的破坏效应,进而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安全。
2.2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地基渗漏
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中,如果地基出现空隙率过大的问题会产生基础渗漏量增加的实际问题,这会出现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渗漏和管涌,不但会导致水利水电工程漏水,而且会出现对基础和工程的破坏,还会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安全带来影响。
2.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沉降作用
在地质条件、地基性质和工程结构自重的共同影响下,水利水电工程基础会产生沉降现象,过大的沉降会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出现变形,进而导致对水利水电工程整体的结构破坏,在水利水电工程运行中会因水体的侧压力或是地震的震荡而导致结构失稳,出现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影响。
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分析
3.1 锚固技术
在基础工程施工中,经常需要使用锚固技术。这主要是因为,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时,选址主要是在山区。在山区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物力和财力,其施工过程也是非常困难的。利用锚固法处理工程基础,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工程量。锚固法可以对基础工程进行特殊处理,保证基础工程的稳定性。其中,圆柱形锚固体锚杆见图1 所示。
3.2 预应力管桩技术
在处理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时,运用预应力管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基础工程质量的过关。在运用预应力管桩时,首先要区分预应力管桩中的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后张法预应力管桩的作用,它们对工程基础处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预应力管桩的桩身允许偏差见表 1。所示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推动了预应力管桩的发展。在运用预应力管桩进行基础工程沉降工作时,通常是利用震动法、射水法和静压法的技术方法。而静压法和锤击法是经常使用的技术方法。静压法主要是利用桩机产生的作用,对预应力管桩添加一定的力,使预应力管桩能够顺利压到地面以下;利用锤击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建设速度,并可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基础质量。在选择预应力管桩技术方法时,要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然后选择适合工程施工的主要方法。在预应力管桩的沉降工作完成后,要全面检测预应力管桩的质量。工作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发现预应力管桩不符合要求和质量时,必须要选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进行解决,确保预应力管桩质量的过关,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基础质量。
表 1 预应力管桩桩身允许偏差
3.3 水泥土加固技术
在工程基础施工中应用水泥土,需要将水泥和水进行均匀的搅拌,保证水泥土的强度符合要求。水泥土能够对工程地基进行有效的加固作用,使基础工程有着足够的稳定性。通常情况下,为了增强工程地基的稳定性,保证地基有着足够的承载能力,在灌浆水泥土时,深度要保持在0. 5 m左右。同时要对土壤的密度、质量以及水泥掺合量进行充分考虑。3. 4 软土处理技术软土处理技术有 6 种方法:①运用挖除置换法。将工程一定范围内的软士挖除,置换具有无侵蚀性和低压缩性特点的散粒材料,比如灰土、砾石等;②重锤夯实法。主要是利用履带式起重机将重锤吊起至一定的高度,让重锤自由下落,并利用重锤下落的冲击力将土层夯实;③排水固结法。排水固结法主要是工作人员采取一定的措施,将基础表层或者是基础内部的积水进行排除,主要建设水平和垂直的排水通道。同时利用自重和外荷的作用,将基础内部的积水快速排除,加强凝结的速度,以此提高软土的承载力,提高地基的强度;④混凝土灌注桩。为了提高软土基础的承载力,在软土基础上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将上部带来的荷载进行有效支撑;⑤振动水冲法。振动水冲法在增加软土基础的稳定性和坚固性时,利用振冲器在土层中进行射水振冲造孔,并利用碎石和砂砾桩进行填充;⑥旋喷法。在工程基础处理中,为了提高基础的承载力,可利用旋喷机建成旋喷桩,以此增强基础强度,提高其承载力。
3.4基础灌浆技术
基础灌浆技术是普遍应用于现代建筑中一种技术,是地基施工中一种最为常见的施工技术,可有效解决水利工程中地基不稳定,而导致建筑物出现孔洞以及裂缝现象。一般来讲,基础灌浆技术的实施是与当地的地质条件密切相关的,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可将其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中,充分发挥防渗漏效果,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工程。在水利工程的一些岩溶地区进行施工建设时,多采用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基础处理岩溶地区施工中,并未形成一定的技术规模,但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与先进的灌浆技术相结合,一些技术熟练的工人可以建设优质的工程项目。一般来讲,岩溶地貌实施基础施工可分为两种: 第一种基础施工中有填充物,需要普通实施灌浆技术; 另一种为基础施工中无填充物,该项工程在进行填充时需要专业的灌浆技术。但应该注意,在实施基础施工技术时,应根据岩溶大小以及具体地质情况而采取具体的施工措施。
4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基础作业施工时,要根据施工地点的土质情况对施工工程中挖掘的顺利进行设置,然后对施工的工作面和分段进行确定。在施工中,对浅的地基如果不进行放坡的作业,也要进行其他放线的操作,保证在施工的时候可以进行作业面的施工。在进行排水设施施工时,对地基的结构一定不要进行破坏,一定要确保施工中对地下水位进行降低,这是为了保证施工工程的排水。
5 结 语
在工程基础施工中,为了保证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过关,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服务,必须加强基础处理技术。在工程基础处理技术中,要对锚固方法、预应力管桩技术、水泥土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同时在处理软土基础工程时,要对挖除置换法、重锤夯实法、排水固结法、混凝土灌注桩、振动水冲法和旋喷法进行有效探究,以此提高工程基础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保证工程质量的过关。
电工基础的作用范文5
关键词:电工基础;学习兴趣;主动性
浓厚的兴趣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学习主动性的高低则主要来自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于中职的学生,本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不是很高,如果要求他们死记硬背的话,他们更加会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在教学中使学生理解电工基础课程中的一些定律与概念,我认为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学好电工基础。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对此,我谈一些自己的想法,以供广大同事参考。
一、重视入门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入门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每次上第一节课之前都会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如下载电能在生产实际过程中应用的视频、拍当地节日彩灯的照片、搜索安全用电的相关事例等。通过多媒体展示这些视频、图片,使学生了解电工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能的广泛应用,让学生懂得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让学生感受到电的神奇同时又切实应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它。社会确实需要我们去进行输配电线路的架设与维修、高低压电器设备的检修和安装、以及照明和机床等电路的安装与维修,让学生感到学习电工基础大有用武之地,把学习电工基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唤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联系日常生活,建立学习自信
中职的学生都经过初中物理的学习,有一定的电学基础知识,对现实生活中如何用电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那么第一堂电工基础课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那些在初中阶段物理课学得较差的学生,一定要消除他们的畏难心理障碍,让他们对电工基础课程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首先要介绍这门课的知识和日常实际生活及生产中的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了学这门课的重要性。我在课堂教学上总是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感到电工基础知识并不陌生,并且还正确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建立新的概念、定律和公式,使学生对电工基础的学习没有了心理障碍,觉得电工基础的知识易于接受,建立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自信心。在每堂课的教学中尽量从小实验或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电学问题入手,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便于接受,使学生消除了畏惧的心理障碍,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了学习自信。
三、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习习惯
1.通过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电工基础的大部分内容比较枯燥、难懂,学生见到这些内容就失去了兴趣,教师应该用有趣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学习,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楞次定律时,由于该定律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学生对定律的含义理解比较含糊,特别是不易理解定律中“阻碍”这两个字的含义。基于这些原因,在教学中提出:(1)磁铁极性的变换与检流计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2)磁铁插入或拔出线圈的快慢与检流计指针偏转角度之间的关系;(3)磁铁在线圈中停止不动与检流计指针偏转情况之间的关系;(4)铜棒插入或拔出线圈时检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等探索性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探索,通过观察、讨论、思考、分析,领会其过程及其实验现象,判断感应电流与磁场的变化之间的关系,逐步理解定律的具体含义。这种教学形式,加深了学生对定律的理解,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制作精美课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利用计算机制作模拟课件,使演示实验全体可见,增强实验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电工基础是研究电能应用技术的基础课程,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在教学中,往往有许多图景难以被学生想象,实验又无法进行,而这对于学生的理解,掌握概念和规律有重要作用。而有些实验虽然可以演示,但其反应过程无法看到,可信度小,学生难以理解。利用计算机制作逼真的模拟课件,可以帮助学生摆脱这些认识障碍。例如电源内部电子和离子的移动,电动势的方向,电容器充放电,交流电的产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等。这样不仅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了,学生易于接受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一知识是否乐学,是否学得好,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对该知识产生兴趣,是否主动去学它。由于电工方面知识内容较深,初中毕业生学习难度确实大,所以应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电工基础这门课的教学质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希望与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有一个交流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吴丁良.电工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2]李苏扬.浅谈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4.
[3]于晓平.《电工基础》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4.
电工基础的作用范文6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1前言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科学的管理方法、施工细节的处理方案以及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等各项工作都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结构技术和材料都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由于施工中资金和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并且施工情况复杂,施工的质量问题很难得到保证,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更是一项生态和资源工程建设,整个工程的关键部位就是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整体工程的进度和质量都受到工程基础的影响。为了使整个水利水电工程能有一个扎实的基础,就必须要综合考量安全、质量和结构因素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施工质量,施工企业更应该给予其足够的重视。
2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分析
2.1锚固技术
锚固技术作为常用的加固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提高整体的结构性能,目前,相关人员已经认可了将锚固技术使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基础处理施工中,水利水电工程属于大型工程项目,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比较大,为了在复杂的外部环境因素中建设高质量的水利水电工程更要做好基础施工工作,减少环境因素影响,在保证工程的稳固性的同时提高基础处理工程的施工效率。
2.2预应力管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预应力管桩也有了较大的的发展,管桩在进行沉降过程中常用的技术方法有静压法、射水法和震动法,预应力管桩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为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过程中,两者所起到的作用不同。在对管桩沉降过程中常用技术方法的选择要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选择恰当的施工技术方法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建设效率。
2.3水泥土
水泥土能够使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强度和稳定度都有较大程度的提升,而这正是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的目的所在,而水泥浆的灌浆过程和水泥浆的制作过程正是水泥土在基础处理施工中的关键,要在水利水电基础处理中使水泥土施工技术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提高其强度和稳定度,就需要科学的控制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的参数,并结合实际情况按照科学的各种材料的配合比制作水泥浆,而施工强度和稳定度提升的效果就是灌浆效果,其效果与灌浆过程中水泥浆的数量息息相关,水泥浆的制作是将与水泥材料相关的施工材料进行混合搅拌,待水泥浆混合搅拌好之后,将其灌注到基础项目部分的内部并使其发生相应的反应来提升强度和稳定性,即所谓的灌浆法。
3对水利水电基础技术的探索
3.1全新的施工方法
对全新的施工方法来说,一方面,要想基础的硬度和地基能够承受住建筑上的全部荷载,就要先保证基础的抗冻性、耐久性、耐侵蚀性和防潮性。同时,为了保证地基的稳定性,要预留出足够的工作面,而且地基的变形值范围要在规定的参考值内,避免建筑物出现倾斜、开裂等情况。另一方面,对于相对较浅的基础来说,可以沿着基准灰线将其切割成1个槽边的轮廓进行施工作业。而排水系统和地下水位的处理,要结合具体挖方尺寸和施工场地的情况来定,这样才能保证地基结构的完好。
3.2加强软土地基的方法
加强软土地基的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①挖除置换法。适当地挖除建筑物下面的软土层,并将其填换成低压缩性和防腐蚀性的散粒材料,比如卵石、粗砂、煤渣和石屑等。②重锤夯实法。用带有自动脱钩设备的履带起重机把重锤吊到指定的高度,并做自由落体动作,利用冲击力把土夯实。③排水固结法。人为提高土层的承载力,在其内部形成垂直或水平通道,在自重的作用下加速排水、固结,提高土层强度。
4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质量的对策
在这个科学技术发展较快的时代,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建设中自然也是不例外,所以就需要施工企业坚持创新思想和理念,不断改进设备的使用性能并以先进的技术定期对其进行检修,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人员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其技术操作水平的高低与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否都与基础工程的建设质量与效率相关联,所以施工企业要加强人员的培训工作;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基础施工的管理,并且其管理制度也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对于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以及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要在施工建设中及时进行排查,然而制定有效地对策解决问题,对策的制定要结合施工现状和相关数据,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5结束语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所发挥出的巨大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但是我国对于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研究却不够完善,也不够先进,在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上,既是因为自身技术研究的不够深入,也是因为施工技术所涉及到的影响因素很多,往往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我国更需要认识到这一现状,发现自身技术含量较低这一现实性问题,不断地开拓思想,借鉴先进经验,加强钻研和对经验的总结,更要结合实际操作,实践出真知,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各方面因素,相信我国在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方面将会有较大的突破,我国水利水电事业也将会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作者:杨力 单位:五凌电力有限公司白市水力发电厂
参考文献:
[1]于博,李凤鸣.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4(21):114.
[2]张巍霞,吴静.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