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看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看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看法

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看法范文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增长迅速,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迅速发展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村的公路建设项目也是重点之一,那么本文通过现阶段农村的公路建设还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带来的影响、以及国家和政府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方面做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存在问题

农村公路建设对于国家建设新农村来说是必要做的一项工作,可是,公路的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一些不利伤害的问题也随即而来,比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植被、以及造成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等都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发展重工业已经将生态环境问题忽略了一次,这次万不可重蹈覆辙,减少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应在保证农村公路建设顺利进行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

1现阶段农村公路的建设工程

农村的发展状况在目前看来,公路的建设并不是很好,公路的密度是增多了,然而,由于地方拿出的财力并不足够,对环境保护意识的缺乏,导致建设好的公路欠缺质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山体滑坡、以及泥石流等现象,这样的后果不但使公路建设得不到一定的成果,也使得生态环境又一次被破坏。另外,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主要就是农村庞大的种植业,而现如今对农村公路的不正当建设已经造成了农村土地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国家和政府有必要将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问题重视,从而布局完善的措施对农村公路进行建设。

2现阶段农村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2.1造成对土地使用的影响

土地作为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在农村公路的建设中,一定要先对土地的使用做好规划,避免对土地的浪费。对于公路的使用来说,建设的每一个建筑物都是对土地的占用,随着农村的公路密度越来越大,人们在关注到交通的便利的同时也应关注到对土地的占用。因此,对于土地来说,在建设前施工部门的相关人员应通过当地相对应的经济状况以及其他一些因素来考虑对土地的占用面积的大小。

2.2造成对动植物的影响

在农村建设公路的时候,对森林或者农作物土地的开发是必要的,这就造成了农村绿色植被面积的减少。而森林里一般都栖息着很多小动物,对森林的一部分开发就会导致农村树木的数量减少,一方面不利于农村的绿化,一方面对生态环境也会造成破坏和损失。

2.3造成对水源的影响

在建设农村公路时,一些施工原料如沥青等其他高污染物由于下雨或者其他原因流入河流中,就会对农村的水环境带来毁灭性的伤害,进而可能会影响农村的生活环境;另外桥梁施工也会改变河道,施工完的废渣也会造成河流的堵塞。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周围水环境的污染,进一步还会对水中的生物带来毁灭。

2.4造成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水土流失无疑会是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施工过程中,土地的地形被改变、植被的覆盖率减少、以及造成土壤一定程度上的松动,这些问题将造成雨季水土的大面积流失。还有施工完后对弃土的随意填堆都会造成水土流失。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破坏,使农村公路的建设得不偿失。

2.5造成对噪音的影响

施工期间各种设施会带来一定的噪音,例如装载机、推土机、挖掘机等机器,破坏了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他们产生的噪音给当地的居民和各类动物还有施工人员也带来了烦躁,造成了人们精神疲惫,使生活效率和工作效率下降。尤其是对公路附近的人们来说,造成的噪音程度更大,还可能会影响当地动物的生活习惯,导致其迁徙到别处,影响繁衍生息。

2.6造成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农村公路建设时,最多的工程就是对土地的开发,在此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尘土扬尘对环境的污染,还有施工机械排气对当地的空气环境也会带来很大污染。

3农村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3.1减少对土地的使用

农村公路建设初期应选择好要建设的路线,结合项目所在的区域的生态环境,坚持节约用地、对农作物土地应尽量避免的原则,合理设置建设公路的地点,减少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力。在施工时,施工车辆应对当地农作物土地做到保护状态,利用原有的公道,避免临时开道,应施工机械大多都是大型机械,所以应注意做到避免对土地造成不好的影响。对于施工过程中取土和弃土的时候,应选在荒废的地方,而且要注意取弃要适度,不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平衡,而且施工完成后,应对工程用到的土地做以恢复。

3.2避免对水环境的污染

对于含有污染物的公路建设施工材料,存放地点应放在远离河流、水库等有水源的地方,以免被雨水冲刷进水源中,并做妥善处理,避免对放置的土地有很大的伤害;另外应对施工的机械经常性的做检查,避免机械出现漏油,另外应严格禁止施工人员将施工垃圾扔进河流中,对河流造成污染;还有项目施工组要将自己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妥善处理,不能造成当地的环境污染,避免排进居住附近水源中。

3.3降低水土流失的可能性要求

在施工中,对取土、弃土的地点有个严格的选定,施工时选择不影响农作为的地方,禁止施工时随意取弃。对于森林要在施工完毕后做到有取有还,将施工前因施工机械破坏的树木应给予再次种植,另外,对于施工机械造成的部分土地松动,应再做出加强措施,避免水土流失现象。因此,在建设农村公路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当地的生态环境,防止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避免妨碍农村农作物正常生长的同时尊重当地的生活习惯,把影响降到最低。因此,在保证农村公路建设正常顺利进行的同时,做到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也是相当重要的工作。

4结语

农村公路的建设是新农村发展的必要途径,总的来说,建设农村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分为以上几类,若操作措施不当将会不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在此,应提高整个公路施工项目组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但要对施工人员进行行为上的限制,也要让他们知道对生态环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解并体会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深入其心;针对不同的施工区域,应施工前先了解当地的环境情况,保证对生态环境最小程度的影响,以及施工完毕后最大程度的恢复。因此说,建设农村公路应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上,在保障最小程度影响当地居民生活的同时,完成农村公路建设,做好保护生态环境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宋洪远,金书秦,张灿强.强化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33~41.

[2]陶玉,阎青,黄帅,刘岳定.公路建设项目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分析[J].低碳世界,2014(09):17~18.

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看法范文2

关键词 道德 生态环境 路径

一、道德的概念界定

人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为了维护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人们需要对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必要的调节,对个人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道德作为人类特殊的意识形态,对人们关系的调整,行为的规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系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道德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一)道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就渗透着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周易・乾卦》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主要强调必须尊重先天的总法则,进行适当的,相应的调整。必须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奉天时),才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的人生,才是最高境界。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了人源于自然,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庄子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天人合一”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合乎自然生态规律的要求。人们如果关爱着自然,尊重自然,自然也会以宽广的胸怀,理解和接纳着人类。

道德是历史地发展的。从最初的人际关系的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领域。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对自然界的生态环境会产生一种能动的作用。凡符合自然规律的、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的、尊重生命的道德思想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反之违反自然规律的、从个人利益出发的道德思想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二)生态环境对道德的影响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虽然人的意识受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但也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道德的建设,恶劣的生态环境不利于道德建设。人们常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山美水美人更美。恶劣的生态环境会扭曲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改变了人们对世界、人生的看法,从而会产生一些不利于社会发展与稳定的思想,进而会对社会造成危害。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古代圣贤为了心灵的修养,思想的进步会选择环境优美的地方隐居,说明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道德的提升。

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径

(一)构建生态道德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伦理学告诉我们,仟何一种道德最终能否为社会所接受,关键在于它能否反映社会伦理关系的本质,是否体能体现社会发展的必然性。道德教育的力量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要加强对生态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才能更好地应对环境危机,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我们可以通过大众媒体的宣传作用,使人们认识到生态危机的危害性,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同时要增加宣传形式的多样化和灵活化,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宣传活动,向人们宣传生态道德教育的知识,把生态道德教育寓于生活中来。其次我们可以把生态意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提倡绿色消费,反对一切与社会主义生态道德建设不相符的生产、生活、消费观念,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态道德能力。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生态道德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了良好的环境,形成全民保护环境、全民节能减排、全民治理污染的良好的社会风尚,才有利于生态道德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政府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地方性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使生态环境保护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大力开展普法教育,不断提高人们的法律意知识,使人们学法,懂法,守法。例如我国出台的《环境保护法》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和教育的力量,让人们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正确使用公民权利,让人们认识到破坏生态环境是不道德的行为,从而使人们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做到生态道德建设的法制与德治有机结合。实践证明,割裂道德与法律二者的关系都是错误的,只有道德与法制双管齐下,让人们真正的由他律装变为自律,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李春秋.新编伦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看法范文3

【关键词】经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现状 对策

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我国还面临着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巨大压力。“十二五”特别是党的十以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摆在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体一位整体布局的战略高度上,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来积极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从整体水平上看,我国跟过去几十年相比,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因各种因素,生态文明建设的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

所谓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指人们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以此解决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从而摆脱生态危机,创造与追求生态文明成果的建设过程。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使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实现协调发展,是使人们在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过程中,不断将改造过程中出现的负面效应予以克服,进而建设有序合理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表明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反思了征服自然,超越了敬畏自然),最终使人类走向与自然协调统一、和谐相处以及共融共处的理性价值取向,它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发挥其引导与约束的作用[1]。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具备较高的生态文明意识,这也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前提;第二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第三是构建合理、公正的社会制度,这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所在。

二、生态文明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人类不断增强了改造自然的能力。人类在利用科学技术不断开发自然资源将之转化为经济的同时,对自然造成的破坏也越来越大,使得生态环境加剧恶化,最终造成整个生态系统完全失去平衡,而人类本身也因为破坏生态环境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今天,要发展经济就必须严格遵守大自然的规律,协调好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种新的发展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经济发展跟环境保护矛盾的产物。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遵循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并重原则,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自然环境和资源能源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更是要兼顾生态价值,最终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得以实现[2]。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的生态意识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群众的生意意识还比较淡薄,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群众对环境保护现状的认知跟自身生态意识的提高存在强烈反差,换句话说就是群众通常比较关注跟自身相关的环境问题,但是针对那些具有重大意义的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却不高;二是群众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态度偏差严重,即重视直接问题而轻视间接问题,重治理但是轻预防;三是生态权利意识淡薄,缺乏参与生态保护的主动性;四是就普遍水平来看,我国群众的生态科学素养偏低,缺乏对生态环境相关知识的深入了解,无法形成理性且稳定的环境保护意识[3]。例如:在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系对抽取了沈阳、太原、成都、兰州、韶关、武汉、杭州七个城市群众环保意识水平超过60分所占比例,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群众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就应该切实解决好群众生态意识薄弱的问题。

(二)生态经济刚刚起步,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当前,从整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污染的现状还未得到根本解决,环境污染特别是复合性环境污染的现象仍在加剧。跟西方很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防治环境污染方面基本上没有重蹈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在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考虑到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再加上长期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导致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依然不容乐观。水体污染严重(如表1)、空气质量降低、突然不断被恶化、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等,这些环境问题势必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度产生阻碍作用。虽然我国已经提出了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但是迄今为止依然没有真正建立其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体系,这些都决定了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任务艰巨,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三)缺乏健全的环境经济政策作支撑

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健全的法律作保障,同时也离不开大量的环境经济政策(如生态补偿、环境税费、排污权交易)等作保障,通过经济手段来促进生态环境建设。跟传统的行政手段相比,环境经济政策本身属于一类“内在约束”机制,其主要发挥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技术创新以及降低环境治理跟象征监控所需成本支出等优点。当前,西方国家普遍运用环境经济政策来对环境资源进行保护,因此积极建立并运用环境经济政策,不仅能够缩减和内化环境资源保护的成本,还能够发挥鼓励企业节能降耗,以此构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资源环境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但是我国当前对环境经济政策的运用较少,常见的主要有垃圾处理收费、城镇污水处理收费以及排污收费等,这些均是以防治污染为主,然后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环境经济政策(如:生态补偿、生态税以及绿色信贷)等不够健全,另外关于排污权收费、强制责任保险等有待探索,上述种种都阻碍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四、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群众的生态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生态文明建设跟物质文明建设一样,也需要精神文明建设,因此要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势必要让广大群众树立起高度的生态意识。首先,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要充分运用各种途径,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境保护宣教活动来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从而广大群众自觉树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在全社会中形成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良好风气。其次,要充分运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阵地,来让群众深刻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培养他们树立起正确的生态观和发展观,从而规避经济建设中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最后加强广大群众的生态伦理教育,增强其生态伦理意识,提高其生态文明素质。

(二)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绿色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其技术与新能源能够逐步解决发展与生态的困境。它的技术同新能源的研发应用需要资金的持续投入,政府和企业在能源的调整和技术的创新中扮演着密不可分的角色。生态文明建设是由节能环保产业与绿色循环经济两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组成。虽然自然自身的修复功能可以化解人类活动在一定范围内对自然的损害。但是自然的修复能力随着高碳的不断消耗而不断下降,从而难以修复,形成温室效应。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在于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与绿色循环经济,使其成为实现“美丽中国”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推动绿色循环经济的战略规划是长期全面的。其次,推动绿色循环经济需要充分利用政府与企业对其产品的采购能力。在政府对绿色产品设定的严格标准下,虽然不达标的企业无法从采购市场获得丰厚的利益,但是经济利益的驱使与环保节能的压力会使他们加大绿色技术的研发,为生产出质量更高的绿色产品投入更多资金,也为企业的绿色发展树立了形象,提高了彼此的竞争力。另外,绿色产品在市场上的多样化,也利于加强普通民众在选择和购买绿色产品的力度。从政府到企业,再到民众,就这样形成了一条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线路,更进一步推动了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4]。

(三)建立健全环境经济政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关于环境经济政策,笔者认为需要进一步加大排污收费的力度,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仅仅探索出生态补偿、生态税、绿色信贷、排污权交易以及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等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在过去的“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环保部门已经通过提高排污费标准、发行环保债券、征收“两高”产品消费税等方面来创新了环境经济政策,从而为我国的环境经济政策的研究和使用指明了方向。环境经济政策作为国际社会解决跟环境污染问题相关最有效的办法,在环境政策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很长时间以来,我国都是将环境政策当作政府对环境进行管制的一种辅助手段存在的,存在着应用不充分的问题,如此不仅降低了环境资源的成本,还阻碍了环境资源市场化配置。因此我认为可以在创新环境经济政策创新力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环境经济政策推广和运用力度,从而将环境政策体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充分展现出来。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并非一蹴而就的,其本身是一项集系统性、长期性、战略性以及创新性为一体的工程,该工程任重而道远。特别是在面临着当前我国群众的生态意识有待提高、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缺乏健全的环境经济政策作支撑等问题,需要深入把握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从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入手,根据该问题实施针对性措施,从而保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顺利、有序、有效推进。

参考文献

[1]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01:2-13.

[2]俞海,夏光,杨小明,等.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特征和实践基础及政策路径[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01:5-11.

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看法范文4

[关键词]水土 保持 综合 治理 山区 小流域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185-1

1山区小流域水土保持发展的影响因素

(1)山区小流域治理技术相对落后。我县山区小流域水土保持工作虽然开展时间较久,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由于山区小流域治理技术研究不够深入,缺乏指导作用。且不能很好地应用水土保持科技成果,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为水土流失现象日渐严重。

(2)水土保持观念不强,监管力度不够。一方面,由于对国家的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水土流失的人为破坏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由于山区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工作的环境复杂,在水土流失的途径、条件及治理方法上,认识看法各不相同,给水土保持执法工作增加了困难。

(3)山区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任务重,资金投入少。由于资金方面的原因,我县山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虽然局部取得了一定的治理效果,但整体效果还是不理想。近年来,国家也对山区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加大了投入,但投入的资金跟需要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及治理的难度相比,是非常有限的。

2山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的主要问题

(1)山区水土流失人为破坏现象严重,生态环境遭到损坏,主要原因是农业结构不合理。在交通、采矿、冶金等建设项目中,疏于防治水土流失,破坏了生态环境。例如在采矿过程中,排入河流的废弃矿渣使河道淤塞、泥沙下泄,下游居民的安全受到威胁,有的地区遭受到多处破坏,增加了治理的难度。

(2)农业种植品种单一,产业化困难较大。由于山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为了发展地方经济,部分土地资源使用不科学,降低了土地利用率,使植被破坏、地表。

(3)山区小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目标不能很好地被落实,规划的实施不能长期坚持,且在政策上缺乏保障实施的约束。

3山区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

(1)参考以往治理经验,进行全面治理。将我县内的一条小流域做为一个治理单位,在不同的土地类型地块上分别配置相应的治理措施,在宜农的坡耕地上配置改梯地与保土耕作措施;在宜林宜牧的荒地上配置林草措施;在实际需要的坡耕地上配置各类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改善农业种植生产条件,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侵蚀沟道内配置各项治沟措施,做到治坡与治沟、工程与林草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建立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

(2)通过发展经果林与兴建农田水利进行综合治理。相关部门要制定整体的综合治理方案,进行有计划地封山育林。通过采取耕作措施及工程措施的实施来有效地种草植树。在水土流失的耕地中,可将小地形改变,如等高耕作、修石坎梯田等,以改善土壤抗蚀力与植被覆盖度,达到保肥、保土、保水、改良土壤等目的。

(3)将生态建设做为山区小流域治理的重点项目来抓。在山区小流域中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例如侵蚀沟道防护林、护坡林、护岸林、山地果园及经济林等。进行造林时,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及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最好选取在本地区长期种植过的,且已经取得成果的树种进行种植。对于大部分的陡坡地,要用来营造水土保持林,不允许将其用做耕地或其它用途。且规定在陡坡地所种植的树木在一定期限内不再进行采伐。对于私自采伐者要进行处罚。

(4)在进行人工种草植树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好天然植被。使农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达到水土保持的目标。由于人工种草植树所需的时间较长,相比而言,通过封育、补植、补种,来对天然草木植被恢复与保护的措施则要简单许多。对于树木稀少的林地要进行补植与原有树木相同的树种。对坡度较大或石块较多的山体,需采取自然修复的措施。在该区域内禁止其它的生产活动,如伐木、放牧等,对该区域内的水土保持与封禁治理工作要不断加强。

(5)对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的管理进行革新,在宏观方面要加强对各个山区小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保持工程的指导。具体实行时可在一些水土流失治理难度较大的地区安排专人进行统一管理,协调好林业、农业等有关部门,明晰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在修拦沙坝、谷坊、蓄水池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的建设中,要实行监理制,并且密切与各有关部门联系,以提高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技术含量。

(6)提高农民水土保持意识,加强宣传力度,防止人为水土流失发生。要紧紧围绕生态环境建设规范化的目标,组织人员深入农村,利用举办学习班、广播等形式在群众间进行广泛地宣传,使农民了解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同时进一步健立健全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体系,依法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

(7)发挥农村基础设施的作用,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对山区小流域荒地通过利用农户投资的方式进行开发,政府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来鼓励农户投资的积极性,并适当的补助资金。同时在兴建小型水利水保工程上亦鼓励农户直接投资,建成后投资者可向使用者收取管理的费用。并将集体原有的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承包给个人管理,承包者在向使用者收取管理费的同时,也需承担小型水利水保设施的维修责任。

4山区小流域水土流失产生的后果

水力侵蚀是造成我县山区小流域中的水土流失主要原因,侵蚀的范围以面蚀的方式逐渐扩大,细沟状侵蚀与片蚀增多,部分沟壑也在长时间的降水以及地形变化等多个因素的综合性作用下逐渐形成。水土流失严重的破坏流域内的自然生态环境,侵蚀地貌,从而使土地的整体利用率大幅降低,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夏季在降雨比较集中的月份,土壤含水量增加,蓄渗迟缓,致使许多径流顺坡直接冲刷下来,很容易出现跑肥和跑水的情况。山区小流域地势起伏较大,且没有对坡耕地的植被很好地保护,在遇到了暴雨的时候,上游泄下的水里混杂着泥沙,严重的破坏了桥涵、道路等,并且还能使水利工程淤堵,影响下游居民的正常生活。此外,山区小流域水土流失,会损害生态环境本身的自我平衡机制,使生态调节功能失衡,并引发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水土保持措施是否科学合理,对于治理好山区小流域影响十分巨大。因此一定要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周详地考虑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综合确定治理措施。这样才能顺利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

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看法范文5

关键词 农村 生态环境 生态保护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3.082

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我国农村地域辽阔,总人口70%以上为农民,搞好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对于幅员辽阔的广大农村,乃至受其影响的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民身体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河北省是一个农业所占比例较大的地区, 近年来,在市民环境意识不断提高,政府加大治理投入的基础上,城市的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村的垃圾、污水、白色污染等环境问题却越来越突出。这显然是与“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为了了解我省农村生态坏境现状、农民对环境状况的看法,从而为做好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撑,我们对我省部分地区的农村进行了调查。

1 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1)固体废弃物(垃圾)处理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主要固体废弃物为生活垃圾、养殖业垃圾、农用薄膜、秸秆。垃圾的处理方式中随意丢弃的现象较为严重,有的放到田间地头,有的放到房前屋后,有的直接掩埋在耕田中,有的焚烧。在农村中设有垃圾箱的村随着新农村的建设有很大改观,但农民没有及时将产生的垃圾放入相应设施集中管理清除的习惯,也说明垃圾箱(池)设置的位置和数量不太合理,不能满足农民需求和不便存放倾倒垃圾。由于塑料大棚的推广和普及,农用地膜的使用面积逐年增加,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带来了白色污染,河北省2013年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为67776吨,地膜覆盖面积达1119.7千公顷。

(2)农村污水处理情况。农村中污水来源主要为生活污水、养殖业污水及工业废水。这些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大部分排放河流、坑塘、农田街道上,对水体、土壤和空气造成污染。村民将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大多随便排放到院落以外的街道上,形成地表径流,慢慢蒸干。即使有的通过排水沟排放,排水沟最后却把污水排进了村庄附近的小河道或者是枯井之中,事实上不仅没有解决对污水的基本处理,而且加重了周围河流、地下水的污染。农村的猪、羊、牛等牲畜基本上都是进行圈养的,农民隔一段时间会清理饲养圈里沉积的粪便和污水,粪便一般用于基肥了,但污水一般就随意排出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的村子里有许多小污水沟,尤其是在夏季的时候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招致许多苍蝇追腥逐臭,严重影响了周围环境。有的乡镇企业规模小,没有能力和意识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将生产污水肆意排放至农田、河流,造成农田被毁、空气恶臭、饮水资源污染。

(3)农民环保意识。对生活地环境的满意度调查,被调查者表现出的无所谓态度令人吃惊,漠不关心的比例达到35.7%。最近几年空气污染、雾霾现象已经非常严重,但农民在农田里焚烧秸秆产生大量烟尘的情况仍然很普遍。无论是做饭还是取暖,都很少使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对使用木柴、煤炭等作为燃料对大气产生的污染,地膜的大量使用形成的白色污染,家禽粪便没有得到合理处理造成的寄生虫滋生等各种污染行为和后果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农村家庭大部分使用建造在室外的旱厕,这种厕所非常简陋,粪水外流、暴漏、蚊蝇滋生,传播疾病、污染空气和水源;有的用户使用室内水冲厕所,但污水的处理也不到位,有的随意排放至坑塘、河流中。

(4)农业生产中的污染情况。在调查中发现,农民在耕种作物过程中过分依赖化学肥料,仅在2013年我省农业生产使用的化肥(折纯)就达331.04万吨。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化肥的大量使用对土壤、地下水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在短期内不明显,但是化肥中的大量有害物质残留在土壤中,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土壤元素不均衡,降低农田产量,不明就里的农民只好使用更多的化肥来提高产量,成为一个恶性循环。化肥不仅会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雨水等渗透到池塘、河流、甚至是地下水,造成对水体的污染。在农业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随着近几年各项农药产品的大量出现和性能的不断改善,村民对农药的依赖性不断增强,化学防治已经成为最基本的病虫害防治手段。特别是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经济收入途径的改变,农村中大量劳动力人口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无法耕种大量土地,有的土地退耕还林还好,而有的许多原本由人工来进行的生产活动也改为采用化学的手段,譬如用除草剂、农药为庄稼除虫除草。农药的使用量很高,我省2013年农药使用量为8.67万吨,大多数为难降解的有机磷和剧毒农药。

2 目前生态环境现状形成的主要原因

(1)农民生态环境意识淡薄。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农民不是不愿意看到碧水蓝天,院落、村庄周围环境干净整洁,而是在长期的生活中养成了乱扔、乱倒的习惯,在头脑中就没有生态环境和污染的概念。认为只要是方便了自己,而且也没有影响别人就没关系,根本意识不到那些行为污染、破坏了环境。就地焚烧秸秆、垃圾的现象也很严重,村民们只想到简单方便,认为处理这些废物的最好办法是就地焚烧,在他们的意识里没有全球变暖、大气污染这些概念,正是这些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和“无所谓”态度,把农村的生态环境逐渐往危险的道路上逼近。

(2)政府重视不够,监督管理缺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了一条粗放型的经济增长道路,导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开发。加上政府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问题上重视城市而相对忽视农村,所以农村的环境问题并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有的地方资金投入不足,缺少专业人员,基础设施落后。尤其是村民自治组织在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问题上发挥的作用不够,地方政府进行的环境保护科学宣讲和科普等提高农民环境意识的活动不仅没能深入人心,而且在抓落实上力度不够。地方干部也缺乏对农民破坏环境行为的监督,对乱扔乱排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也是造成农民生态环境意识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地方政府缺乏对当地农村生态环境智力和保护工作的合理规划,责任制不健全,缺乏追责措施和制度,对农民没有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3)生态保护与经济利益的矛盾突出。乡镇企业和一切高污染工厂的落户,极大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然而这些高污染企业没有良好的排污设施,为了降低成本或本身经济条件有限,一些企业将大量污染物随意排放。很多村民投身于企业当工人,对环境的污染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相关部门为了经济效益的快速提高对这些污染企业的监管也不尽如人意。

(4)生态环境方面的人才缺乏。我省近20年只有不到15%的家庭受过农业生产培训,专业技术人才的匹配比例很低,而在农村用于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地域面积却很大。有很多从农村考上大学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都选择了留在城市里或经济发达、环境更好的地方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工作,不愿意回到农村做基层工作和农业生产工作。造成了农村中生态环境方面的人才匮乏,导致农村的生态环境工作缺乏科学的应对方法和保护措施,没有长远的保护方案。

3 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建议

(1)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较低是造成各种生态环境隐患的一个重要原因,人的一切行为都受思想支配。地方政府要充分利用地方电视台、报纸、墙体广告等媒体和平台,深入广泛开展生态村建设的宣传发动工作。分批对农民进行环保意识的培训,组织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学习环保知识,并以他们为中心辐射到广大村民,让农民进一步明是非、辨美丑,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判断。还要做好可以重复利用垃圾的回收工作,让农民在获得一点经济收益的同时,产生保护环境的积极性,逐渐形成环境保护的自觉行为。

(2)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管理和整治力度。近年来,各级组织已经加大了对农村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的资金投入。增加了本级财政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预算,重点解决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政府部门要在有关村庄选择合适的位置集中建立污水处理厂和垃圾收集运转设施,在村里设置生活垃圾桶点,对村民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产垃圾定期集中进行全面分类清理。此外,还要组建农村保洁队伍,建立“组保洁、收村集、镇运转”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体系和集中处置机制。还要加大农村环保执法力度,防止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污染项目向农村转移,对污染和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采取有效手段控制新的污染和破坏生态的现象。维护村民享受良好环境的合法权益。

(3)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培训科技人才,为农民送技术下乡,在倡导农业产业化的同时全面推进农业生产的绿色化和标准化,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的使用,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积极推广和使用有机肥料、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推广秸秆还田、粪便及可用垃圾制造沼气项目,开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有效控制农业污染。同时还要加强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能耗低、污染轻、效益好、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和产品。

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看法范文6

【关键词】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途径

1 林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和困境

1.1 土地沙化严重

毋庸置疑的是,我国的土地沙化问题相当严重,长年以来,我们都深受土地沙化问题的困扰和威胁。为了发展经济,人们罔顾生态效益,乱砍滥挖、乱采滥伐等恶劣的“以环境换经济”的经济发展方式使得我国的土地沙化问题日益严重。短期内取得的经济效益都由于对林业的无节制开发而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土地沙化、沙尘暴等自然危害带来的越来越多的直接经济损失。

1.2 水土流失严重

从全国的范围来看,水土流失的总面积已然达到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土壤中丰富的养料和养分都以不可测算的速度在流失。九十年代的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面积就已经超过56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不仅导致上游地区土壤养分的流失、鱼游生物的减少,还促成了下游河口地区泥沙的大量淤积、水循环系统整体性和流畅性大大减弱。

1.3 旱涝灾害严重

一方面,我国的森林资源与其他林业大国相比,底子较薄;另一方面,为了发展经济对林业的无节制开采,导致森林资源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渐减弱,直接造成了林木径流和蓄水功能的下降,加上乱砍滥伐导致的水土流失与泥沙淤积,导致我国旱涝灾害频发,人们深受其害,生命财产都遭受巨大的损失。

2 推动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由上分析,我国的林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难以协调的矛盾与阻碍。不可否认的是,对生态林业的投入不足,林业改革落后、体制僵化等人为因素也是导致我国林业当前陷入困境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推动经济与林业环境的协调发展,我们必须对推动生态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充分的认识。

2.1 经济角度____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一方面,经济与环境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环境、尤其是林业环境的发展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而长久的意义;另一方面,生态林业建立在持久性与生态绿化的基础上,本身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因而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具有战略性意义和价值。更重要的是,坚持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转变公众对“先发展再治理”这一做法的态度和看法,从源头开始解决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2.2 建设角度____加速文明城市的发展,推动林业生态文化的构建

生态林业的发展建立在生态绿化的基础上,而生态绿化是推动文明城市的重要方面。一个城市的绿化水平是标识城市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因为绿化水平的高低程度不仅影响城市景观的构建,也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因此,对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对文明城市的发展意义重大。另一方面,生态、林业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系统,推动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改善生态环境、构建林业生态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2.3 生态角度____减少水土流失与旱涝灾害,缓解土地沙化,提高林业资源自我修复能力

一方面,由上述分析可知,林业系统的破坏对整个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安全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与之相对应的,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却能最大限度地缓解这一威胁――不仅能减少水土流失与旱涝灾害,还能够缓解土地沙漠化,给我们带来极大的生态效益;另一方面,林业资源的自我修复能力在人们的无节制开采过程中逐渐减弱,森林资源的可再生能力日益降低。而加强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困扰,使得林业资源在可持续发展中不断增强自身的修复能力和再生能力。

2.4 个人角度――提高群众生态保护意识,改善人们生活环境

对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能调高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充分调动人们保护环境、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人们投身于林业建设的事业当中;同时,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也能促进生活环境的改善,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

3 推动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措施

由上分析,我国林业发展陷入了困境和僵局,为了推动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我们下面对推动生态林业发展进程的策略和措施进行深入、全面的探讨。

3.1 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森林环境保护的工程建设

资金投入是一切事业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生态林业建设也是如此。而推动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林业的持久性,因此,在森林环境保护的工程建设和天然林自然保护系统的构建过程中,离不开政府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因此,政府要充分利用财政资金,坚持正确的生态环境观和政策指引,在森林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作用。

3.2 加强林业相关法律政策建设,保障生态环境发展效益

归根究底,经济利益是人们无节制开采林业的关键,而带有制度性缺陷的法律系统也给人们乱砍滥伐以牟取暴利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为了推动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加强与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同时加强制度性监督与监管,成立林业资源保护和监管小组,对林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行强有力的监管。

3.3 加强营林技术的科研建设,发展林业产品的多样化生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因此,加强营林技术的科研建设,为生态林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基础,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另一方面,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与林业多样性密切相关,在林业建设中,发展林业产品的多样化生产对整个林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大意义。

3.4 加强推动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生态保护意识

在资金、制度、技术的多方支持下,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事业也离不开群众的力量。在生态林业建设过程当中,我们要加强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人们积极投入到可持续发展建设的事业当中,从而加快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进程。

4 结语

总而言之,推动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对解决当前林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意义重大。但是,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建设需要经过一个长久的阶段,不可能一蹴而就,除了在资金、法律、技术层面加大投资和建设,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我们不可忽略的一点。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方法、新的措施,对推动生态林业建设事业的发展与飞跃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孙建.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和政策取向[J].林业经济,2008(01).

[2]杨长峰.东北国有林区林产工业产业重构及其投融资问题[J].绿色财会,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