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范文1

[关键词] 青年教师 教学能力 培养机制

本文系西北政法大学教改项目《高校法学专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以西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为例》(XJY201110)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化转变,各高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大批青年教师投身到了高等教育事业中来,并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一支生力军。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高低已经成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也成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重点。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存在问题分析

为了适应招生规模与办学规模的扩大,各大高校引进大量硕士、博士毕业生加入教师队伍,青年教师在高校教师中的比例逐年提高。根据教育部2009年的数据统计,我国高校专任教师共计1363531人,其中30岁以下的371236人,31~35岁的267622人,36~40岁224766人,41岁以上的为499907人①。若以40岁为界,2009年我国高校专任教师中青年教师已占到全部教师的63.34%,可见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教学中的主力。这些教师普遍学历层次较高,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但由于他们刚走上教师岗位,缺少教育教学环节的训练或培训,教学能力尤显不足,教学效果难尽人意。

教学能力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须具备的主观条件,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管理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等方面的内容,是体现教师教学水平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以西北政法大学近三年来的专家听课及学生评教结果等资料为参考,笔者发现:在教学设计能力方面,有些青年教师备课随意、教案不规范、凭经验教学、不重视教学效果,对教法、学法、教学设计缺乏研究;在教学操作和管理能力方面,青年教师多数仍以传统教学法为主,采取填鸭式教学,教学进度设计不合理,前松后紧,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时间。同时,青年教师大都面临着由学生角色向教师角色的转换,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往往根据学生时代听老师上课的经验进行模仿来组织和管理教学,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不能规范运用教言教语进行教学,课堂控制能力和心理素质亟待提高和加强;在教学研究能力方面,很多青年教师体现出教学研究的意识不足,对教学规律的研究普遍重视不够,这一方面跟高校普遍重科研轻教学的政策引导有关,另一方面,就教学而言,他们精力更多是放在如何先将现有的课讲好,认为教学研究还是今后的事情。这些都体现出青年教师总体教学能力偏弱,教学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总结分析,影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青年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意识还不明确②。在教与学两方面,教师应当作为教学的主体,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就要求青年教师除了掌握一定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需要认识到作为教学主体的职责,并非只是简单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应采取各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拓宽视野。

(二)青年教师爱岗敬业精神有待于提高。由于青年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受社会环境和高校体制的限制,各方面待遇和物质条件都相对较差,尤其处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容易产生自我意识矛盾、自我效能感降低、归属感缺失等问题,长期下去甚至可能会影响对从事教师职业的信心。

(三)青年教师知识储备欠缺。据百度百科,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知活动”,不仅强调教师的教也强调学生的学。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还应具有转化和传授知识的技能,以促使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提高。青年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新手,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技巧本身就需要一个过程。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信息技术和手段的迅猛发展,对高校教师的知识文化储备以及教学技能和方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尽管高校青年教师大多学历高,科研能力强,但由于对教学缺乏深入理解和认识,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知识储备不足,教学能力无法达到高校教师的标准。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说过的:“一个人可以是一名杰出的学者, 但同时却是个糟糕透顶的老师。”③

(四)师资培训重形式、轻内容,“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坚持不力。目前,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知识主要通过岗前培训获得,虽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现有的培训多以相关教育理论和法规为主,教材内容僵化教条、陈旧落后,有关教学论、课程论、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价等直接与教学活动有关的知识内容非常欠缺,而且很多培训活动更像是“走过场”。此外,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招生规模扩大对高校办学体制的强烈冲击,教师教学越来越向“单干”的趋势发展,有经验的老教师要么没有多余精力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要么根本觉得没义务去做这项工作。而很多高校在推动“传、帮、带”这项工作时由于经费和人员的限制,也往往力有不逮。

这些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加强与提高。

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现状

2011年7月1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一节提到:“要引导高等学校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提高本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

目前,各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主要是通过实施岗前培训、加强师德教育、鼓励学历层次提高、开展各类教学竞赛以及完善相关教学能力考核制度等措施来实现。这些措施对青年教师掌握基本的教学规范和要求,强化教书育人的意识和责任以及自觉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我们也应当看到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首先,多数高校距离《意见》提到的“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以及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需求”的要求还比较远,培养方式比较单一,并未针对不同专业教师的职业要求,针对性地提出具体措施;其次,目前高校的教师培训内容还是更侧重于教育法规、教育理论、教育手段技术等方面,与教学研究、教学改革以及课堂教学等环节结合不够。以西北政法大学岗前培训为例,青年教师入校后进行岗前培训,以取得高等院校教师资格,培训主要内容涉及教育基本理论、职业道德。然而实际培训中多走形式,培训时间与教育部110学时的要求相去甚远,纯粹为了一纸证书而已;第三,很多高校的教师教学能力考核制度并不系统和科学,既不能全面考核教师教学和教学研究的综合能力,也不能针对不同学科、课程的特点,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作出科学的评价;第四,部分高校对青年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认识不足,培训工作不系统甚至有流于形式之嫌。

构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简单地搞几次培训活动就能解决问题,而应贯穿在青年教师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即使是培训这一项工作,不仅需要整体的安排和计划,还应当根据每个教师的个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有重点、有层次地开展。

(一)完善岗前培训制度,拓展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

岗前培训是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由学生向教师角色转换的重要渠道。首先,应当进一步拓展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当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实务技能等。岗前培训尤其要重视师德教育,应当将其贯穿于培训的各层次与全过程。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有关教育法规与文件;举办教师职业道德知识讲座和知识竞赛;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强化教师对职业道德的理解,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并外化为职业道德行为;邀请教学经验丰富、师德先进的优秀教师做讲座,介绍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心得与体会等;采取优秀教师示范,培训教师分组讨论,培训教师试讲、名师点评等实践环节培养青年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④。

(二)推行导师制,完善助教制度,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

目前,很多高校青年教师在助教阶段就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同时很多精力还要放在科研上,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认真、系统地研究教学规律、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只能一边自学,一边教课,效果如何可想而知。对于青年教师,学校应该统一组织,选择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导师根据青年教师的实际情况,制订阶段性的培养方案,在各个教学环节给予实地指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青年教师可以协助导师完成部分课堂的教学任务,近距离实地了解和掌握各种教学技能和方法。同时,高校还应当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在团队内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和点评,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诊断,加深青年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解,进而提高其教学水平。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激励机制,增强青年教师教学积极性

一般来说,青年教师更加注重的是能否成才和实现自我价值?因此,高校对青年教师应当更加注重情感激励。这就需要高校努力构建包含职业使命、价值观教育和人本管理等内容的青年教师教学激励机制,确保青年教师建立起职业使命意识和归属感。一个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对青年教师所起的激励作用毋庸置疑。高校构建的教学激励机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竞争上岗,绩效工资;对教学突出的青年教师给予更多的奖励和倾斜政策;针对青年教师教学质量进行专项评估和奖励,比如定期举行教学比赛、教学观摩、优秀教学奖评选等等。通过一系列活动,发挥教学示范作用,激发青年教师强烈的需求动机,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鼓励青年教师纵向发展的教育机制和激励机制。

(四)改革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引导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高校应制订合理的教学考核评价制度,增强教学在青年教师考核中的比例,突出教学的重要性,正确引导青年教师合理分配教学、科研的时间和精力。切实发挥师生评价和教学督导的作用,帮助青年教师有效提高教学水平与能力。例如,通过教学督导组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督查,指出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是要提出改进意见、建议和方法,从根本上指导青年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促使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高等院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是高校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实现高校教师队伍新老交替及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不断完善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才能真正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作用。

注 释:

①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官方网站.

②况晓慢,刘卫萍,王培光.地方综合性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课堂教学大赛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17:75-76.

③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010,9:21.

④杨晓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机制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远见,2011,8.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010,9:21.

[2]杨晓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机制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远见,2011,16:106-107.

[3]董岩.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J].广西教育,2010,18:57-58.

[4]徐翠霞,樊小东.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1,12:125-126.

[5] 龚艳冰.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实践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 33(2):61-63.

[6]况晓慢,刘卫萍,王培光.地方综合性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课堂教学大赛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17:75-76.

[7]赵跃华.教学研究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双趋冲突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0,8:170-172.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范文2

论文摘要:近年来,各高校不断引进高学历的青年教师,其已逐步成为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高校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以系统科学、高等心理学和高等教育学等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青年教师的知识生产与传播过程中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基于课堂教学的培训体系。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机构数量的不断增加,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青年教师已经逐步成为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执据教育部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共有教师107.6万人,其中,3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队伍总数的48.3%, 40岁以下教师占64.3%。因此,培养青年教师成为高校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要素,尤其是培训面向教学第一线的青年教师,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情绪波动大,教学质量不稳定

在教学中,青年教师初为人师,乐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其思想活跃,观点新颖,易与学生产生共鸣,深受学生的欢迎。但是,由于受工作负担繁重,生活压力较大,发展愿望迫切等因素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稳定。

2.课堂教学经验缺乏,教学方法单一

虽然青年教师经过系统的教育学习,专业知识贮备量大,但由于缺乏课堂教学经验,往往不能准确地把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无法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教与学脱节。具体表现为课堂随意性大,教学方法单一,甚至照本宣科,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学缘结构不够合理,教学创新能力缺乏

高校教师多由“垂直教育体系”培养出来,即本科、硕士、博士的各个学历阶段都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连着就读。学科视野不够宽阔,研究方向和研究空间也较狭窄,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

4.重视科研轻视教学,影响教学能力发展

由于社会和高校各种现行政策的导向,再加上现实利益的诱使,导致价值取向失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一些青年教师身上表现得较为明显,主要工作精力向科研一边倒。整天疲于跑项目、写论文,而课堂教学则处于应付状态,无暇钻研教材和教学技能。这种倾向必定不利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各高校逐步认识到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关注青年教师群体成长的同时,也构建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体系,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二:其一,培训形式大于内容,效果不显著。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多以讲授型为主,授课方式单一,且形式大于内容,考核方式简单,相当一部分的培训无检验措施;甚至有的连最基本的培训表现、出勤情况考核都没有,仅在培训结束后每人颁发一个证书,这就造成某些培训活动变成“走过场”,减低了青年教师的参与积极性,更有甚者误把培训理解为舒缓教学压力或个人职务晋升的手段,导致青年教师产生厌学和浮躁心理,降低了培训的效果。

其二,培训活动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主要表现为培训内容没有针对青年教师的特点和培训对象笼统。部分学校仍存在“一刀切”或敷衍了事的现象,没有依照教育规律办事,没有重视青年教师身体、心理及能力发展上的优劣势,缺乏对培训活动实施对象进行需求分析,明确培训目标的认知。同时,高校包括各个院系提供的一些培训,多数情况下都是针对本专业的,更多的是注重让教师接触本专业最新的理论知识,了解国际前沿的最新资讯,而针对于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较久因为教学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坚持不懈,且见效慢,不易于考核,所以很多高校选择在很小范围内,如一个教研室定期开展一下活动,各自汇报一下近段时间的教学情况。

三、培训体系的构建与设计

师资队伍结构制约着良好梯队的形成,据预测,高校教师退休人数在逐步达到峰值,为了使高校师资避免青黄不接的局面,必须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墙养,使其快速、健康地成长起来,挑起教学的重任。因此,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及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培训体系的构建分为以下步骤:

1培训体系设计的原则

应以高校的总体发展方向为基础,以使青年教师获得或改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为目的。结合高校的总体发展方向,分别制定出长、短期培训计划,同时培训的内容也应按需施教、全体参与、系统完善的原则来安排。其重点应围绕青年教师通过对培训需求分析,确定培训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设置出合理的培训课程,制定出有效的考核办法,确保通过培训实现青年教师的培训需求和高校的发展目标。同时,为了检验培训效果还需要对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找出培训过程中的差距,发现新的培训需求,加以改进和完善,制定新的培训计划。

2.培训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培训体系合理构建的重要环节,其中包括高校组织需求层面、课堂教学工作需求层面、青年教师个人需求层面三个方面。

(1)高校组织需求层面的培祖”分析。高校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有二:其一是发展方向分析,面对日趋激烈的生源竞争和高级人才竞争,高校必须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为了保持高校的持续发展,青年教师培训必须在立足于现在的同时,着眼于高校的未来发展。根据近期规划和长期发展规划,对高校青年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提高、开发和使用。其二是高校现存问题分析,通过发现课堂教学中的现存问题,并对此进行深人分析,从而对青年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全面培训。

(2)课堂教学工作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工作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教师岗前培训内容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明确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职责和要求。二是通过对教学评估体系实施结果的分析,了解青年教师行为、态度及教学效果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偏差,在教学薄弱环节或有待提高的领域进行培训分析。

(3)青年教师个人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随着高校的发展和青年教师的不断进步,即使青年教师目前的教学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要求的更新也会产生新的培训需求,从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也需要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进行培训以满足青年教师自身的需求。

3.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培训的一般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模式等,但培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高校在选择培训时应注意把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有效地结合起来,多方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学校青年教师培训的模式。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将培训内容和形式分三种:首先是职前教氰职前教育不仅是青年教师在教师岗位中发展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而且是适应课堂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学习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开始,更是帮助新青年教师建立与同事和教学团队的关系,建立符合实际期望和积极态度的契机。其次是在职培训。即建立在提前作出计划与目标的基础上,由系或教研室领导和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必要的知识、技能、教学方法等的培训。再次是脱产培训。对每一位青年教师来说,当面临新教材和新一届的学生时,都需要经历相应的短期脱产培训,以便更决地了解当下该专业的社会需求、前沿情况、教改情况,从而满足所教授的新教材或者新学生的需求。最后是自我开发,即指青年教师自己主动地通过一些方式提高自身包括职业道德、知识技能、身体素质等内在的整体素质的培训活动。自我开发也是一种有助于青年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和不断成长完善的培训方式。

4.培训的组织结构、计划及实施

(1)培训组织结构。与高校其他部门的管理一样,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的管理问题直接关系到培训效果,一个完善的培训组织结构可以使培训活动从一开始就系统进行,保证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组织实施、培训课程选择、培训计划实施、培训评估过程切实有效地进行,使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培训工作围绕着培训目标执行,保持培训的新颖性和内容的实用性。

(2)高校培训计划的制定。无论是年度培训、学期培训,还是月度培训,甚至是钊一对某一特定的培训需求而制定的专项培训,培训计划在整个培训体系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制定培训计划才能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例如根据青年教师的发展阶段,可将培训分为从事课堂教学工作0一3年、3一5年、5一8年、8一10年四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科学规划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计划的架构及内容,以SW1H中的六要素作为构成和组织培训的主要依据。

(3)培训的实施。根据培训实施的流程,对培训内容进行具体实施,以及处理培训过程中的一切具体问题,完成培训实施总结。同时,不仅包括与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反馈,与相关培训主讲人沟通培训内容改进建议,而且还包括对培训效果进行具体评估。实际上,培训的实施是培训体系中所有工作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执行过程。

5.培训管理

高校为青年教师培训进行各项投入和为青年教师个人发展提供支持,其效果等同于投资,目标是为了通过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能力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升高校的总体水毛因此,必须加强培训管理和效果的跟踪,对培训的结果进行有效评估,不断改善培训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培训效率,达到预期效果。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范文3

关键词: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体系

一、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情绪波动,教学质量不稳。在教学中,青年教师初为人师,乐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其思想活跃,观点新颖,易与学生产生共鸣,深受学生的欢迎。但是,由于受工作负担繁重,生活压力较大,发展愿望迫切等因素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稳定。

第二,经验缺乏,教学方法单一。虽然青年教师经过系统的教育学习,专业知识贮备量大,但由于缺乏课堂教学经验,往往不能准确地把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无法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教与学脱节。

第三,学缘单一,创新能力缺乏。高校教师多由“垂直教育体系”培养出来,即本科、硕士、博士的各个学历阶段都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连着就读。学科视野不够宽阔,研究方向和研究空间也较狭窄,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

第四,重研轻教,发展空间受限。由于社会和高校各种现行政策的导向,再加上现实利益的诱使,导致价值取向失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一些青年教师身上表现得较为明显,主要工作精力向科研一边倒,课堂教学则处于应付状态,无暇钻研教材和教学技能。

二、课堂教学培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形式大于内容,效果不显著。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多以讲授型为主,授课方式单一,且形式大于内容,考核方式简单,相当一部分的培训无检验措施。甚至有的连最基本的培训表现、出勤情况考核都没有,仅在培训结束后每人颁发一个证书,这就造成某些培训活动变成“走过场”,减低了青年教师的参与积极性,降低了培训的效果。

第二,缺乏针对性、层次性。主要表现为培训内容没有针对青年教师的特点和培训对象,没有依照教育规律办事,没有重视青年教师身体、心理及能力发展上的优劣势,缺乏对培训活动实施对象进行需求分析,明确培训目标的认知。同时,高校包括各个院系提供的一些培训,多数情况下都是针对本专业的,更多的是注重让教师接触本专业最新的理论知识,了解国际前沿的最新资讯,而针对于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较久,因为教学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坚持不懈,且见效慢,不易于考核。

三、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体系的构建

(一)培训需求分析

第一,高校组织需求分析。一是发展方向分析,面对日趋激烈的生源竞争和高级人才竞争,高校必须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为了保持高校的持续发展,青年教师培训必须在立足于现在的同时,着眼于高校的未来发展。二是高校现存问题分析,通过发现课堂教学中的现存问题,并对此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对青年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全面培训。

第二,课堂教学工作需求分析。通过教师岗前培训内容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明确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职责和要求。通过对教学评估体系实施结果的分析,了解青年教师行为、态度及教学效果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偏差,在教学薄弱环节或有待提高的领域进行培训分析。

第三,个人需求分析。随着高校的发展和青年教师的不断进步,即使青年教师目前的教学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要求的更新也会产生新的培训需求,从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也需要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进行培训以满足青年教师自身的需求。

(二)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第一,职前教育职前教育。不仅是青年教师在教师岗位中发展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而且是适应课堂教学的要求和目标,更是帮助新青年教师建立与同事和教学团队的关系,建立符合实际期望和积极态度的契机。

第二,在职培训。即建立在提前作出计划与目标的基础上,由系或教研室领导和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必要的知识、技能、教学方法等的培训。

第三,脱产培训。对每一位青年教师来说,当面临新教材和新一届的学生时,都需要经历相应的短期脱产培训,以便了解当前该专业的社会需求、前沿情况、教改情况,从而满足所教授的新教材或者新学生的需求。

第四,自我开发。即指青年教师自己主动地通过一些方式提高自身包括职业道德、知识技能、身体素质等内在的整体素质的培训活动。

(三)培训的组织及实施

第一,培训的组织结构。完善的培训组织结构可以使培训活动从一开始就系统进行,保证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组织实施、培训课程选择、培训计划实施、培训评估过程切实有效地进行,使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培训工作围绕着培训目标执行,保持培训的新颖性和内容的实用性。

第二,培训计划的制定。无论是年度培训、学期培训,还是月度培训,甚至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培训需求而制定的专项培训,培训计划在整个培训体系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第三,培训计划的实施。根据培训实施的流程,对培训内容进行具体实施,以及处理培训过程中的一切具体问题,完成培训实施总结。同时,不仅包括与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反馈,与相关培训主讲人沟通培训内容改进建议,而且还包括对培训效果进行具体评估。

(四)培训的管理与评估

高校为青年教师培训进行各项投入和为青年教师个人发展提供支持,其效果等同于投资,目标是为了通过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能力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升高校的总体水平。因此,必须加强培训管理和效果的跟踪,对培训的结果进行有效评估,不断改善培训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培训效率,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封栩琛.论多层次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9(35).

2、李晓.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09(4).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范文4

工科院校中的青年教师大都具有较高的学历、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富于创新精神,但他们基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普遍没有接受过教师职业训练,缺乏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需的教育理论、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工科高等教育的质量决定着工科人才的培养质量,进而影响到我国工业化发展的步伐与速度。而在此过程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作为一个微观的层面,对于我国工科高等教育的发展与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诸多因素制约了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如工科青年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普遍没有接受过教师职业训练,而很多高校在晋升加薪等方面都倾向于强调科研成果,使很多青年教师都有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造成了工科高等教育的严重质量问题。如何针对工科青年教师的特点,研究出适合的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做到有的放矢,对于提高工科院校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类院校专业未来的师资水平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二、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现状

我国学界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2000年扩招政策实施之后,随着大量的工科青年教师加入高校教师队伍,对高校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目前,我国高校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关注点:(1)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研究;(2)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3)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研究。其中,针对工科青年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的研究是所有研究的目标,一直贯穿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始终,是研究的核心内容。

国内对于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较少,张明雷等通过调查问卷法,对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进行调查分析,指出了工科青年教师的教学优势和劣势,但其研究没有提供切实可行的提高教学能力的措施。王艳等对工科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途径给出了四条建议:青年教师导师制,有效发挥传帮带;教学科研相结合,教学内容更新快精心设计备好课,教学效果更精彩;开放视野勤创新,大胆改革学生爱。其建议有一定的指导性,但缺乏对工科青年教师的针对性。

三、提高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1.针对工科青年教师特点进行培养和培训

工科青年教师刚刚踏上工作岗位,需要经历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对于自己即将面临的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基本素养十分陌生,缺乏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和手段的系统培训,甚至有的所学专业与任教专业不一致。青年教师多为“80后”青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思维非常活跃,喜欢独立思考,但对待学生可能会有偏激、缺乏耐心的现象;进取心、自信心很强,希望得到领导的赏识,但自控力不足,不善于接受他人对自己的批评和意见;喜欢参与竞争,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往往团结意识不够强。在岗前培训过程中和日常管理中,学校管理者要把握工科青年教师以上的心理性格特点,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让工科青年教师得以健康成长,尽快适应自己的角色转变。

岗前培训对于没有师范基础的工科青年教师尤为重要。岗前培训,就是要使教师了解教师角色对社会、事业、生活及本职工作应持有的态度。某些高校的岗前培训流于形式,不能有效的培养青年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考核方法松散,造成部分教师的应付心理。岗前培训不能随意化、表面化而流于形式,应从需要出发,精心设计,从青年教师特点出发,形成相对稳定的管理模式和规程,使培训真正收到良好效果。

2.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工科青年教师大部分已取得硕士、博士学位,他们在学习期间,得到了很好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技能的培养,具有很好的科研素养和科研热情。目前,多数高校职称评定工作不仅要求一定的教学工作量,还要有教学、科研课题和论文等诸多成果。如何处理好科研和教学二者关系,也是工科青年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工科青年教师可以将本科室及自身的研究课题进展状况充实到课堂教学,还可以增设几次学术讲座或学术沙龙,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3.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竞赛

工科青年教师的共同优势是学历层次高,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科研能力强,计算机水平和外语水平较高,思想活跃,敢于尝试,具备从事教师教学工作的能力和基础;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大部分不是师范大学毕业,缺少教育理论和教学法的基本修养;由于教师总量不足、现行教师聘用制度的不完善,多数青年教师研究生毕业后,直接承担起教学任务,没有做助教的经历,也不能经常得到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和同事的帮助和指导。所以,许多青年教师虽然在主观上想把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尽快提升上去,在教学第一线做出成绩,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和帮助指导,自己的愿望往往难以实现。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则为工科青年教师提供一种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锻炼机会、学习机会。通过参加教学竞赛,可使工科青年教师找到自身教学与优秀教师之间的差距,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进步。

4.完善教学监控,加强教学反思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范文5

一、高校人才储备现状

据教育部2015年3月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普通、成人高等学校2788所。其中,普通高校2491所(含独立学院292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170所,高职(专科)院校1321所,成人高校297所。高等教育专任教师比上年略有增加,为153.1万人,比上年增加5.1万人。其中,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有149.7万人,比上年增加5.7万人。2013年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中,40岁以下教师有86.69万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57.91%。其中,30―34岁及35―39岁以下年龄段教师比例分别为24.33%、17.79%。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关系着高校发展的未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未来,关系着教育事业的未来。

近年来我国本科院校经管专业发展迅速,以湖北商贸学院为例,该校为充实教学和科研一线队伍引进了一大批博士和硕士等高学历人才。目前,该校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两个学院4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就有42人,占两学院专职教师总数的85.7%。青年教师成为该校经管专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培养经管人才的重要力量。所以,基于对学校发展的需要,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对青年教师培训成为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校经管专业教师培训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在大学里,青年教师是具备无限潜力的储备力量,培育青年教师是高校战略发展的需要,是青年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需要。经管专业近年发展迅速,青年教师需要通过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了解市场中新型的经济模式、管理方法和前沿理论,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与科研。

1、深化理论教学、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的需要

高校经管专业青年教师一般具备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大多数为高校刚毕业的经管专业研究生,从高校到高校的成长经历,使得这部分青年教师理论功底较深,但和社会、企业的接触不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缺乏有效的了解,且缺乏企业一线岗位的工作经验与专业技能。在实践教学中,难以进行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安排,难以有效地将经管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难以满足现阶段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通过对青年教师培训,可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帮助青年教师理性地分析经管专业学生的特点、恰当地制定经管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巧妙地设计经管专业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方法、准确地预测教学各环节的变化,从而更好地弥补经管专业青年教师教学初期阶段的教学经验不足。

2、适应环境变化、知识更新的需要

在大数据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涌现了许多前沿的现代管理理念、方法,如虚拟经济、跨境电商、管理创新等。为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在通过对青年教师培训,用学习型组织观念促进青年教师理论知识更新、思想观念更新;通过教师培训,提升教师适应、认识社会的能力,促使有效转化新知识运用于教学的能力得以加强。增强青年教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促使青年教师主动地在时间上、精力上加大对知识更新的投入,从而更好地将切合时代需求的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有机结合。

3、规划教师队伍成长“阶梯”的需要

高校教师的质量,决定了高校的教学质量;高校教师的水平,决定了高校办学的水平。而青年教师又占高校教师总数62%,从这个意义上说,聚焦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抓住了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由此,高校需要在办学过程中,把搭建成长阶梯,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作为首要任务。

通过对青年教师培训,构建青年教师培养体系,多措并举为青年教师提供引导与帮助,使青年教师们思想勃发、理想坚定,提升青年教师的组织认同感,增强精神家园的归属感,也为其教学质量、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提升创造条件,让青年教师早日从“入门”级教师,向“骨干”级教师转化,成为教学名师,逐步成长为经管领域方面的专家学者。青年教师的成长、成熟,也会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知识的正向迁移帮助教师成长的需要

学习迁移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过程,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因素的影响,新旧经验知识会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青年教师通过培训,持续有效地接收新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方式等,并将之运用到工作中去,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工作的成效。

通过专业理念与师德培训,端正青年教师教学观念和职业道德。青年教师要明确教师的职业责任,热爱教育事业,有健康的职业心理,才可以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实现教学与社会的有效对接和融合,在教学中实现专业理论切实结合社会实际。所以,有效的培训可使培训成果转化到实际教学中去,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培养出适合时代需要的人才。

三、青年教师培训方式构想

青年教师在工作中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知识的接受者。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从青年教师培训的角度有以下几点构想。

1、基于师徒制的培训

师徒制是最传统、历史最悠久的培训方式之一。很多高校对“入门”级青年教师使用了“以老带新”的培训模式,青年教师向“师傅”学习,“师傅”向新进教师传授教学方法与教学经验。通过口头传授、示范演示、随堂听课、青年教师实践练习等方式,来解决“入门”级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初期的基本问题,唤起青年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同时,“师傅”端正的教学观念、良好的师德师风,也坚定了青年教师的从教信念,树立从教书育人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2、基于以经历为中心的行动学习培训

以经历为中心的行动学习强调实际行动的重要性,实际的工作行为能够引发持续的学习和进步。经管专业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高校建立与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去锻炼学习、带队实习或项目合作,给青年教师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积累其实践工作经验,进而提升其返校后的实践教学能力。

3、基于讨论法的培训

讨论法是培训者与受训者、受训者与受训者之间就某相关问题进行双向沟通的培训过程。讨论法强调了培训各主体间的平等性,每个受训者包括讨论主持者都是信息与接收的平等主体。这种培训方式,有利于满足青年教师对于尊重的需要,有利于多元主体围绕主题展开讨论、交流甚至争论,从而使受训者更易于去接受来自不同个体对知识的不同理解,开阔思维,增长见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培训成果在未来的转化。

4、基于科研带动教学的培训

当前,由于青年教师教学工作量大、任务重,以致于没有足够的精力从事科研工作。科研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理论深度、教学质量、关注专业前沿、突破自身局限性的重要方法。青年教师可以通过横向课题研究,探究企业实际问题,促进理论结合实际,让专业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同时提升自身社会实践能力。青年教师也可以通过纵向课题研究,探究政府政策指向,开拓视野,培养自身看问题的前瞻性,激励自己不断努力进取。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范文6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医学院校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核心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大力提高高校老师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2012年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里面更进一步提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等,提升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已发展为国家战略高度。

医学院校的教师多以专业性人才为主体,对教育学等师范类的专业课程没有接受系统的培训和实践。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怎样做好身份定位,怎样做好教师,怎样做好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方面的培养是急于解决的首要问题,对提升医学院校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一、教学能力构成

作为医学院校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不只是单纯的教与学的课堂教学能力,还应具备医学前沿知识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临床实践操作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现代科技研究水平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等相关能力。为此可将教学能力归纳为下述几种能力:

1.具备知识传播能力。表现为掌握丰富的学科知识,了解前沿的学科动态,以充足的知识存储量为基础将本学科的知识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传授给学生。

2.具备组织设计能力。表现为通过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教学策略的运用和实施等方面体现教学设计的能力;通过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完成、对学生课外活动的实施、管理自己的教学活动及协调内外教育力量等方面体现教师组织实施能力。

3.具备教学研究的能力。新时期的青年教师都是具有高学历层次的专业人才,将科研与教学相融合、转化是教学研究的基础,教学研究成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教师教学创新的基石。

4.具备沟通交往能力。表现为与学生、与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交流。与学生交流掌握学生的需求,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会学习”的能力;与教师和教学管理者交往学习他人之所长,交流教学经验,提升自身的教学工作能力。

二、教学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1.现状。现如今,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工作随着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的植入,现代化的教学工具的应用及更多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普及有了明显的提升。但老的教学模式还始终桎梏着教学管理者的思想,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独角戏的教学模式、应试型的考试模式等使教学僵硬不化,教与学似死水无生机,遏制了教师教学能力的能动性,同时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存在问题。(1)机制不健全: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估机制不健全,评估结果、整改措施、反馈等方面不及时,致使重视不够。(2)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切实利益与职称息息相关,当前高校晋升职称更重视科研方面的能力,而忽视教学工作,青年教师对教育教学理念缺乏足够的认识,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势必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3)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缺乏,培训模式单一,培训内容陈旧。当前医学院校教师均为非师范院校毕业,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理论课程及相应的教育实践。入职后参加岗前培训,时间过短,培训形式和内容简单,不能满足各学科的需求。

三、教学能力培养具体措施

1.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制度化建设。制度化建设是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教学规章制度是教学管理的关键,是培养青年教师的重要依据,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结合医学院校的教学实际,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培养管理制度,使制度更加具体化,深入落实到教学工作实处。

2.注重培养青年教师的授课能力。青年教师所在教研室对新入职的教师制定培养计划,业务导师针对青年教师自身情况,制定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教学传、帮、带的培养计划。鼓励和促进青年教师多听课,借鉴和学习优秀的教学经验,尽快熟悉教学方法,掌握教学手段和环节,适应本学科教学工作。

3.注重培养青年教师提高科研能力。注重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鼓励青年教师多参加学术科研活动,积极参与申报教学课题和科研课题,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提升教学能力。

4.支持青年教师参加教育培训。鼓励并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各种继续教育活动,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支持青年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鼓励青年教师临床实践,积累实践经验。

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医学院校通过制度建设和构建完善的培养体系等措施,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更好地为全人类的健康导航。

参考文献:

刘继荣,杨潮.试论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体系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