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分子材料工程特征的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分子材料工程特征的含义范文1
论文关键词:新课标,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创新品质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一直受凯洛夫的“讲解—接受”教学模式的影响,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学生学习被动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独创精神欠缺。因此,在与西方学生的比较中,我国学生的创造能力往往偏低。正如著名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所批评的:“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这只能是学校教育的失败。”
高中化学新课标的实施,是以素质教育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和塑造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是科学的、前瞻的教育,体现了现代教育所具有的主动性、民主性、创造性的时代特征。这就要求21世纪的化学教师必须站在化学发展的“昨天”与“明天”的新旧契合点上寻求自己的创新与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了时代的主潮流,化学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创设学习的情景,激发探究欲望,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养成科学态度。本文结合我实施新课标一年多来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体会。
一、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
学生自主学习是创造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至关重要。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呢?
1、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它比世界上最强大的电脑还要强几千倍。”因此,教师要以人为本,相信学生的潜能,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是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搬运工与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马克思)。”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做到尖子生吃饱,中差生吃好,使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激励竞争,形成一个“兵教兵,兵教官,官教兵”,全班学生共同提高的统一整体。如我在每一节教学时,都预先准备一份学案,学案中所涉及的问题有深有浅,首先让学生预习教材,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学案中的题目。这样一来使好、中、差的学生都各有所得。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的基础。新世纪呼唤着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要求教师的权威从此不再建于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从而发展思维。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作为一个完整现象的教学过程(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教师在课堂中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甘愿做人梯,做幕后“导演”,把学生推向化学教学的舞台。
3、善于运用言行表情,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善于运用言行表情,一个善意的眼神,一句赞许的话语,一番精彩的开场白,都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获得终身受用的化学基础能力和创造才能。如在讲授《化学选修1》“合金”时,我便脸带疑惑,很谦虚地向学生讨教:“刚刚老师碰到了一个问题,怎么解释都觉得不够全面,想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帮老师一起解释。”然后,提出合金是混合物,但却为什么有一定的熔点,这下学生们可就热闹了,有的说,合金是几种金属混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物质;有的说,合金的形成不是简单的将两种金属进行混合,他们之间是要断裂金属键的,金属阳离子重新排列的;有的说,合金从物质分类上看,有的属于机械混合型混合物合金,有的属于互化物合金,无论那一种类型,只要组成一定时,熔点就一定。最后学生在共同讨论中真正理解了“合金”的含义。这样不但让学生学到了化学知识,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另外,在平时的课堂中,笔者还时常用赞许的话语鼓励学生,如“老师也有同样的想法”、“老师觉得你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虽然说得不是特别得好,但你很勇敢”等等,增进与学生的感情,使每位学生时刻感觉到自己是课堂中的主人。
4、课堂中设计多种参与方式,培养严谨的科学学习习惯。
我在课堂中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通过独立学习、小组讨论、集体评议、师生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使自己发挥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多让学生各抒已见,多听学生意见,与学生配合,达成思维共振与感情共鸣,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探究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进一步调动学生。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化学新教材的教育价值取向及其实现的基本策略
展望世界未来的发展,经济学家认为:以知识为主要劳动生产资料的产业,将成为未来商品生产的主流。
在知识经济的新时期里,为增强国力,化学课程需要用什么内容教育学生,应当实现什么价值,是规划二十一世纪中学化学教育蓝图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本文结合高中化学新教材(试验本),从哲学价值论的观点,来研究高中化学教育里的价值定位问题。
1哲学角度的化学教育价值观
从词源学的角度考查,一般的价值概念,无论是英语Value,德语Wert,还是法文Valeur,都不同于反映生产关系的交换价值和剩余价值,也有别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它表示物(未必是商品)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特殊属性,即表示物为人而存在的自然关系,或物的社会存在本性。因此,作为哲学术语的价值,在时空领域里,它表示物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供求关系,或人赋予物有用性的社会存在。人类生活在今天的社会里不仅是为了生活,而且要生活得更加美好,生活得更加富有价值。教育是达到人生最高目标,实现人生最高价值的一个基础工程。所以教育问题受哲学价值论的支配与价值问题密切相关。
按照教育价值的定义,化学教育价值有两种含义:(1)化学教育中的内蕴价值,它讨论社会对化学教育的需要或蓝图规划问题,化学教育应该在学生身上实现哪些价值,即化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教什么”。全日制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供试验用)明确指出,全日制高级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的密切联系以及重要应用,教育学生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训练他们的科学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进行思想品德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2)化学教育的功能价值,它讨论怎样的教学活动才具有教育上的价值,即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才能使学生有效地获得化学教育中的内蕴价值。从化学教育的整体过程看,化学教育实践有活动目标和活动手段需要研究,所以必然包括化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和价值目标实现的基本策略这两个价值子系统。
以上的化学教育价值分类只具有相对性,不应该绝对化。因为价值是客观的,是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供需关系中产生的,因而价值应是主观需要和客观可能的辩证统一。如在化学教育活动中,应根据化学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水平,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结构。无论是在课程规划、教材编写、教法研究,还是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都必须应用辩证统一的价值观,指导化学教育的价值活动。
2高中化学新教材的价值取向分析
化学教育目标的确定,决定于化学教育的价值取向。而被教育者又是教育形式、方法所服侍的价值主体。所以,化学教育价值研究,成了化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必备基础。从八十年代以来,国际化学教育会议的研究主题就是强调化学教育的价值:(1)化学是未来世纪的中心学科;(2)化学教育要向公众普及,化学教育既包括未来化学家的教育,也包括非化学家的教育;(3)化学教育要联系社会;(4)化学教育要在能源、环境、材料以及生命科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就高中化学而言,我国传统的化学教育观认为:化学教育是培养具有化学专长的人才,仅关心提高课程内容的理论水平,和化学学科知识技能的传授,而不考虑大多数人提高化学素质的需要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致使大多数人学了化学用不上或不会用。他们缺乏化学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不了解化学与社会、化学与材料、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生命科学等的密切关系。《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化学》(以下简称新教材)在改革化学学术性课程的同时,更强调了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的创新对化学的需要,体现了由纯化学学科走向应用技术与化学相结合的现代化学教育价值观。因此,新教材的化学教育目标,不仅限于培养继承传统化学知识技能的人,更包括了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达到提高综合国力的目的。为此,高中化学新教材在价值定位上做了几项重要改革:
1化学与新材料、新技术
材料是当今社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新教材在高一教材中介绍了高温结构陶瓷、光导纤维、C60等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在高二教材中介绍了金属陶瓷、超导材料等金属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复合高分子材料等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高三教材中氯碱工业里新型的离子交换膜等。材料是科学技术的先导,没有新材料的发展,不可能使新的科学技术成为现实生产力。通过对新材料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提高学习兴趣。
新教材在“绪言”中首先介绍中科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研究院人员以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为手段在Si晶体表面开展原子操纵研究,取得了世界水平的成果;李远哲教授与交叉分子束方法的研究等新科技的介绍。这既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又把化学科学的进步与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讲明,使学生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的社会责任感
2化学与能源
能源也是现代社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日益增大,人们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高中化学新教材首次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了能量观点,如,在高一化学第一章里提出如何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开发新能源等与社会相关的问题。在卤素中新增了“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在几种重要金属中增加了“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在原电池一节介绍了化学电源和新型电池等。化学与能量、能源观点的建立,不仅仅是为了教育学生节约能源,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更侧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增强社会进步责任感。尤其是在第二轮新教材改革中增加了一些开放性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
3化学与环境
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的一项全球性的重大课题。新教材中介绍了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白色垃圾、土壤以及水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并将“居室中化学污染及防治”、“生活中常见污染物和防治污染”放在选学教材中。在治理这些环境污染问题中,化学已经并将继续发挥重大作用,大幅度地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环保责任感,增强了学习化学的兴趣。与化学和能源一样,化学与环境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在化学教育中增强了化学与社会的联系部分,因为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而环境化学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钥匙”,环境教育与能源问题的提出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公民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正是现代化学教育的蓝图规划,现代化学教育价值观的一种重要体现。
4化学与生产、生活
人的衣食住行、医疗保健、生命科学等无一不和化学密切相关。高一化学新教材卤素一章介绍了“碘与人体健康”,高二化学结合有机化学知识介绍了“食品添加剂与人体健康”,并以大量的彩图形象的介绍了各类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用途。高三化学在电解池教学中,常识性介绍了“以氯碱工业为基础的化工生产”,结合生产实际以及其它相关学科知识探讨“硫酸工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这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一种方式。但新教材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与化学问题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介绍得较少,知识体系综合化不够,这不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养。要充分地体现化学素养教育,还可以在有关教学内容后以常识介绍的形式将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做适当的讲解,譬如,“胶体”内容后可结合空气溶胶介绍物理学中有关空气中可见光的波长,使学生明白“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但瑕不掩瑜,新教材较以往教材,价值定位有了很大进步。这是价值的相对真理性,它随时空环境的改变而不断更新。
化学与材料、能源、环境、科学技术以及生产生活等问题在新教材中体现,说明新的化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在随社会科技的发展调整变革,将化学教育的目标重心为少数人深造打基础,移至着眼于大多数学生今后生活和就业、学习对化学的需要上,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化学教育的大众化、社会化、综合化已成为知识经济赋予化学教育价值的新含义。例如,铜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主要资源,因而他们的化学教程就是以铜为中心;英国约克大学编写了一本具有明显大众化特色的化学教材——《索尔特化学教程》,它包括衣、食、饮料、取暧、金属、农业、建筑、乳浊液、矿物、塑料、运输、燃烧、电化学、今日和明日的能源以及保持健康、食品制造等16个单元,力求以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来发展3化学教育价值实现的基本策略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价值取向要求化学课程的实施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基础性原则:中学教育的基础性决定了化学教育是一种大众化的基础化学教育,从课程构建模式上来说,主要以化学学科基本结构为课程框架渗透有关“化学与社会”的内容。
社会价值原则:“化学与社会”内容十分广泛,作为课程形态的化学教学应全程体现“化学——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
动态发展性原则:由于教科书编著的时间性以及使用的相对稳定性限制,使得教科书总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教师要具有现代课程意识,要不断将动态的具有较高价值的新成果引入教学过程。
高中化学的教育价值定位,既决定着化学课程的知识、技能整体素质结构,也决定着化学教学的认知过程和操作过程。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遵循上述原则,我们在课改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基本策略:
3.1主题型教学策略
“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是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总主题,在整个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体现这一主题。如“糖类、蛋白质、油脂”可以“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为主题;氮族元素结合生物圈中氮的循环以固氮为主题;硅和硅酸盐工业、金属和合成材料以材料为主题;化学反应与能量、原电池原理以开发新能源为主题;烃以石油化工为主题。主体型教学策略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内容的社会价值及其实用性,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保持。
3.2用途联系型策略
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应该将现代最新的有价值的有关元素化合物用途纳入教学之中。如在学习NO的性质时,可联系医学新成就,介绍NO对人体某些疾病的治疗作用,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大量NO吸入人体有害,而少量的NO吸入却能治疗某些疾病?在学习有机高分子材料时,可联系智能高分子材料、导点高分子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可降解高分子材料、高吸水性高分子材料等;在卤素学习时,可联系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饮水与消毒化学;在硅和硅酸盐学习时,可联系新型无机高分子材料等。
3.3情境渗透型策略
对某些与中学基础知识有密切关系的新的应用型成果可采取情境渗透型策略。例如,进行晶体类型与性质学习时,可以将“晶体缺陷对晶体生长、晶体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磁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等有重要影响,如许多过渡金属氧化物中的价态可以变化并形成非整比化合物,从而使晶体具有特意色彩等光学性质,甚至具有半导性或超导性。”作为情境,讨论具有NaCl型结构的NiO晶体发生晶体缺陷形成的非整比化合物NiXO的结构特征等。
学生的化学智能。
3.4实验探究式策略
化学是以实验探究为基本特征的,因此,化学教学也应体现这一特征,并将其作为化学教学的主模式。探究的内容有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物质的实用性等。在教学中,可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如:联系生物实验“空气中SO2含量的测定”,可让学生联系化学知识设计反应原理,根据具体操作,提出问题:为什么抽拉活塞时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设计“HCO3-结合H+容易还是CO32-结合H+容易”等探索性实验。这些都是在创设出一种问题“情境”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引导学生去探索化学知识的价值活动。
3.5调查研究型策略
对于某些与社会联系紧密的、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可采用“调查研究型”策略。如:调查食品添加剂的用途、种类;调查合成洗涤剂的成分、性能、种类、价格;调查各种电源的组成、性能、价格、使用寿命等;调查太原市工业污染的现状并提出合理的建议等。学生通过接触社会、接触生活的方式,进一步认识到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3.6专题研讨型策略
化学与能源、材料、环境、人体健康、军事等社会问题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中,可以将上述领域内容作为专题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查阅图书资料、上网进行充分的讨论前准备。这样的活动既拓宽了学生对化学的视野,又培养了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很好的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
有关新教材中化学教育价值的体现还有很多,其他方面就不一一赘述了。诸如上述化学教育的价值,它们的具体实施需要手段,它包括观念手段(即无形手段)和操作手段(即有形手段),二者要有机的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联系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对于化学教育价值的研究投以探索的目光,是组建化学教育价值体系的一种科学方法,对研究化学教学的观念、模式以及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学校里的化学教育,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都是一个大型的人文系统工程。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它应该包括价值目标、时空环境、价值手段、过程监控和评估反馈等结构环节。以上仅是从高中化学新教材的价值目标和价值手段上进行的一些粗浅的探讨,不足之处,敬请斧正。
参考文献
高分子材料工程特征的含义范文2
关键词:室内装饰设计;环保材料;绿色生态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在进行室内装饰设计时,要随着室内功能的变化而改变设计方案。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室内装饰设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且现在能应用于室内设计的材料和设备也不断增多,这就为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要想使室内装饰设计更好的满足于人们不断增长的需要,要了解人们的需求。所以,在设计时要注意绿色生态,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
1.绿色生态装饰设计的具体内容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也更加深刻。人们开始重视生态环境的平衡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理念。在新时期,环保自然将成为室内设计的主要潮流,所以面对这种情况室内设计师要重视在设计中融入绿色生态元素,使室内设计更加环保、科学。我们都知道,人们在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的地方工作,效率会得到极大的提高,人的精神也会更加愉悦。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房屋的绿化工作,不论是建筑的内部还是外部,不论是私人住宅还是公共场所,都要建设优雅丰富的自然景观。这样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都是十分有益的。所以,现代人开始回归自然,并且在室内设计中越来越重视绿色植物的应用。现在我们的科学技术十分发达,所以完全有能力在室内进行自然景观的二次创造,我们可以将绿色植物、水体、山石等融入到室内设计中,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接近自然了。因此,在室内装饰设计中引入绿色生态元素可以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提供一个更舒适、更合理的环境。而且这种生态设计还可以提供人们的工作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为人们提供一个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温度适宜、没有噪音的环境。这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适度消费是生态学装饰设计理念中提倡的思想,所以在设计房屋装修计划、选择装修材料、进行装修施工或者是更新装修时都要选择合理的材料,要尽量在保证房屋功能的同时,减少材料和人力的浪费。
2.简约的室内装饰设计观
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设计趋向简约也是一股非常重要的趋势。简约就是把设计思想高度提炼,使设计简化到它的本质,强调它的内在魅力,追求一种形式的现代化与快节奏的现代化都市生活和社会进步发展相适应,并运用高科技手段,使设计的精密品质成为欣赏的审美内涵,以追求形式上的单纯与简约的设计风格,摒弃所有非本质的装饰,取消线脚,勇敢而坦然地暴露光滑的墙面、天花板、地板以及家具构造的形体。如何以少的装饰材料达到最完善的功能就成为设计追求的目标。并成为室内设计发展史上一个很重要的新阶段。它将从根本上改革我们的设计观念,使我们的居室装修业更加适应现在和未来的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未来的室内装饰设计将更注重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利用科学技术和设计新元素,将艺术、人文、自然进行适性整合,创造出具有较高文化内涵,合乎人性的生活空间。总之,室内装饰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环境学等多种学科,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去学习、探索和研究。这里简单阐述了室内装饰设计的含义、内容、基本观点以及室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观。
3.合理规划空间尺度
紧随现在房地产的火爆,人们对住宅面积要求的提高,户型“越建越大”以大求好,在选购的时候只注重建筑面积多少,客厅大不大,是否有屋顶花园,主卧有无飘窗。在室内设计装修中将客厅与阳台打通达到增加客厅面积,或者更改原有的建筑平面功能布局任意将卧室面积加大等。这样的“大厅小卧”或“小厅大卧”都会造成整个室内空间的能量失衡。
绿色的室内空间是各功能空间体量适中、布局合理、交通流畅,室内外的热环境能够通畅的交换流动,室内各功能空间之间能够有效循环。这样才能在满足人们对室内环境(温度、湿度、通风等)要求的前提下,降低对室内的能耗,达到节能的绿色效果。
4.合理的利用自然光
在设计施工中我们往往为了达到某种设计效果而采取以下的手段:
4.1为界定空间而大量营造人工光源。
4.2为重新划分建筑平面而封堵窗子。
4.3为增加立面效果而移动窗子位置。
4.4为增加室内空间利用率而改变门的位置。
大量的营造人工光源既增加能耗又破坏室内能量平衡,封堵窗子不仅会造成通风不畅,也会影响室内光照,而随意移动窗的位置可能会在室内产生逆光等不利因素。自然光是大自然给与我们的最好的礼物,它是一种更为绿色的光环境,不但能节能、有效地杀菌、去霉,人们在自然光线下也能更好地工作学习。
5.环保材料的应用
5.1环保材料类型
室内装饰材料主要用于室内墙面、地面、天棚和各类柱面的罩面材料,这些材料直接保护建筑的主体结构,应当起到基本的延长建筑使用寿命的作用。具体针对室内装饰材料的类型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饰板性材料、涂料和墙纸。
饰板性材料主要是指木板、塑料板以及石材等之类的罩面材料,这类材料通常为木质、塑料和石材三类,其中木质材料的天然感和纹理相对美观,但人造的符合板材也是甲醛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室内装饰的木质装饰板材逐渐转向了实木切割、无额外处理的类型。塑料板材通常具有隔音、轻质、易安装等特点,而且购买价格相对低廉,但这种材料也是最容易产生室内污染的一种。而随着技术的提升,其能够代替一些传统的木材和钢材的使用,将挥发物控制在一定标准后还能够有效地保证室内环境的安全,相对便捷的更换和运输条件也对装修过程的噪声等污染进行了有效的控制。石材的使用通常出现在大型建筑内,家装内饰通常有地面的大理石铺装、墙面的陶瓷铺装以及一些卫生洁具使用等,有部分的石材会有少量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但目前通过特定的处理方式能够较好地对其进行控制,从而使得这类材料本身的特性得以显现。
5.2环保材料的应用方式
从环保材料的应用初衷我们可以将其应用目标归结为规避传统材料的污染,这也是环保材料应用的一个基本特征。在这方面,材料的应用要首先保证对装饰环境的影响最低,对人身安全进行保障,那么,在装饰材料的选择上应当首先注重材料本身的安全性,例如木质地板、墙板,在选择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选择原木或经过科学处理的材料,一方面避免材料处理过程中的化学污染残留,另一方面尽量减少对原始自然资源的利用。
材料应用的另一方面要注意使用后的二次污染,例如室内装饰更换废弃后的新材料使用和旧材料的回收,尤其是废弃物的回收,对于塑料板材的选择,许多传统材料都不具备易降解的特性,在自然环境中长期堆放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要注重在材料选择上的安全性和二次利用的特性。新近的高科技材料中,有高分子材料既满足了室内装饰的需要,而且轻便耐用,在废弃后的处理上也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回收后还可以进行二次利用,充分发挥材料本身的功用。
6.结语:
最近几年,我国室内装饰投资在工程总投资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现代室内设计所带来的资源和能源的高消耗及对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发的生态问题已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它昭示了现代室内装饰设计的不可持续性占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室内生态设计被提到日程上,并且将会逐渐发展成室内设计的主流,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
参考文献:
[1]刘畅,韩光渝.室内设计的节能方法探析[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11).
[2]李春燕.室内装饰设计的新趋势[J ].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10).
高分子材料工程特征的含义范文3
关键词:低碳模式;物流;临港物流园区
太仓港处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上海自贸区交汇点上,作为江海联运的最佳结点,通过港口的开发建设所引起的项目带动、资金带动、管理带动和体制带动可以促进苏州地区经济的良性发展,能有效促进苏州经济的转型升级;可以带动仓储、物流、金融、商业、港口服务业、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另外还有利于推动港城的开发建设。本文分析了低碳经济的提出背景,阐述港口经济与港口物流的概念,以太仓临港物流园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太仓港的物流需求,结合物流需求和太仓临港物流园区的区位优势,探寻低碳经济模式下物流园区的发展措施,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低碳港口物流相关概念
(一)低碳经济提出背景
低碳经济首次提出是在2003年英国政府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其含义是指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欧美国家已大力推进“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期阶段,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相对较高,在节能减排方面存在现实挑战。目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力度也不断加大,提出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经济体系。
(二)港口经济与港口物流
港口经济是以港口为中心、港口城市为载体、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港口相关产业为支撑、海陆腹地为依托,并实现彼此间相关联系、密切协调、有机结合、共同发展,从而推动区域繁荣的开放型经济。或者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港航、临港工业、商贸、旅游等相关产业有机结合而成的一种区域经济。
港口物流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新名词,指的是中心港口城市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建立在现代化的科技基础上,提升它对港口周围物流的影响能力,充分发挥港口所具有的各项优势,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以整合和优化港口资源为目的,大力发展包含物流产业各个环节的综合产业和综合服务体系。港口物流是快速发展的产业体系,是现代物流产业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够在完成物流供应产业的同时衍生出诸多的增值服务。
(三)临港产业集群与临港物流园区
产业集群,是指同一产业以及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企业在同一地理位置上的集中。自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Michael E.Porter,1998)提出这一概念后,研究并利用集群理论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现象。近几年,产业集群理论逐步被应用到港口领域和针对临港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中。临港产业集群是将港口看做产业集群,此时港口之间不仅仅是为货源竞争,而是包括与其他地区在吸引投资方面的竞争,如制造业、仓储和贸易。
临港物流园区是物流园区总概念下的一个具有港口特征的物流经济区域,借鉴国内外经验结合港口特点,临港物流园区是指以港口为依托,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组织和运作效率,改善企业服务为目的的,具有装卸、仓储、运输、加工、包装等基本功能,和与之配套的信息、咨询、维修等综合服务功能的规模化、功能化、信息化物流组织和经济运行区域。
二、太仓港物流发展现状
(一)太仓港基本概况
太仓港位于长江口南支河段的南岸,是江苏省唯一具有沿江、沿沪优势的港口,其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十分优越,是江苏省港口发展中的首要选择之一,先后被批准为国家一类口岸、集装箱运输中转港、江苏省重点建设的第一外贸大港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集装箱干线港。2002年6月,江苏省委书记回良玉在太仓港视察时指出,太仓港具有十分独特的地理优势和经济优势,它所具有的这些优势是长江其他口岸甚至是全国其它地区都不具备的。太仓港的大力建设不仅关系到太仓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苏州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江苏省乃至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目前,太仓港开辟的航线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目前已开辟航线上百条,航线密度基本与临近的北仑港航线密度相似。
作为临港物流园区,临江工业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是国内最大的高级油生产基地,如埃克森美孚公司、壳牌、BP公司等,都已经入驻园区。2、是华东地区重要的造纸基地和集装箱生产基地,如玖龙纸业。3、是江苏省最大的PVC生产基地,如华塑集团。4、沿江地区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如国华电力等大型企业集团。5、是长江口重要的石化原料仓储中转基地和高分子材料生产基地,如中国石油、中化集团等。
(二)太仓港物流需求现状
作为江苏省重点建设的第一外贸大港,国家交通部和发改委明确定位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北翼集装箱干线港,太仓港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作为江海联运的最佳结点,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港口航运业快速发展;江尾海头,且深水岸线资源相当丰富的太仓港也必将成为长三角地区港口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表1是太仓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图2是历年来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柱形图。
由表1和图2可知,太仓港在这十年间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极速上涨,一大批围绕集装箱和集装箱船舶而开展业务的物流企业也逐渐聚集在太仓港周围,产生集聚效应,带动太仓港发展。太仓港物流需求较大,港口物流园区的发展也吸引一些成熟的物流企业入驻,并开拓业务,也会吸引新办物流企业集聚在此,物流只能如运输、包装、装卸、配送等开始发挥,业务量逐步上升。
三、太仓临港物流园区发展策略
在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下,太仓港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新能源条件,可以在快速发展的物流需求和优越的区位优势的基础上,利用这些资源打造低碳生态港口,制定低碳港口模式建设方案,努力开创港口低碳经济模式。
(一)政策支持
太仓港需要抓住当前契机,举全省之力发展太仓港。从领导层面,专门成立江苏太仓港口管理委员会,副厅级管理机构,加强领导。配备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具有港口、航运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员。对这些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低碳物流发展思想的培训,从思想高度加深低碳在物流发展中的影响,最终影响物流行为,达到物流企业低碳化运行。
(二)做好布局规划,构建综合运输枢纽
目前太仓港口规划体现在港口规划(岸线规划)、港区规划和集装箱规划三个方面。在港区布局和码头规划上,要构建综合运输枢纽,即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和“零换乘”,尽量减少中间环节。
同时加快太仓港保税物流中心建设,争取设立太仓港综合保税区和苏台自由贸易港区。
太仓港保税物流中心以海关封闭监管为核心,具有进出口货物保税、国际物流分拨配送、简单加工增值服务、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物流信息处理等功能,是连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物流集合区域。
保税物流中心与码头联动发展,港口与保税物流中心实现无缝衔接,一般港口货物先落地,然后再进入保税中心,无缝衔接后,节省该物流环节。
(三)鼓励技术设备更新,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成果新工艺
作为太仓临港物流园区的一部分,太仓新港城目前也在建设过程中。太仓新港城是由荷兰德和威与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按照“建设国家级港口工业城市和离上海最近的现代化滨江卫星城市”的定位进行编制规划。新港城总占地面积为52.42平方公里,以“生态港城”理念为指导,形成“一心、两轴、三廊、四区”的总体布局结构。目前道路桥梁、供电供水、邮电通讯、绿化美化等基础配套工程已全面启动。
(四)进一步拓展“陆改水”操作模式
目前,太仓港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将长江经济带的地区资源进行有效拓展。积极争取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开发和扩展内河航运线,利用现有的已成功运营的航线继续开发更多的支线。继续打通太仓港到苏北地区以及苏中地区的航线,让太仓港的货源地区进一步扩散,将货源腹地逐渐推移至江苏中部等地区。在以前苏中以及苏北地区的货物运输只能由陆运的方式运输到港口,并且还要转运到其他港口,这样就增加了运输时间和成本,在这一系列新航线的开通之后,不但减少了运输环节、降低了运输成本、有效提升了经济效益,同时也减轻了陆地运输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五)优化节能减排激励约束制度
物流企业作为临港物流园区重要组成部分,在节能减排中占有很大比重。可以建立有效的激励与问责制度,包括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装卸作业单位能耗和废弃物处理评价考核制度,将能耗和减排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建立鼓励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排放的管理体制,开展群众性的节能减排合理化建议活动等。
四、结语
临港物流园区的低碳发展离不开整个港口系统及临港产业,在建设运营的各个层面和阶段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把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贯彻到港口建设的全过程。太仓港在当前发展形势下,目前物流需求是供大于求,还需要进一步培育运输市场,在管理模式上,可以利用有利的政策支持,采取成立独立经营主体港务集团、集装箱海运有限公司;引进世界知名船公司参与集装箱码头开发建设的发展模式,重点开辟近洋航线,如日本、韩国等,最终形成“大港口、大物流、大产业、大港城”联动发展格局。(作者单位: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低碳经济形势下苏州港临港物流园区发展路径及政策研究”(2012SJD630070).
参考文献:
[1] 陈代芬.珠三角物流园区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2] 余厚新.临港产业区产业选择及发展布局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 李南.河北省临港产业集群与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
[4] 王海燕.“区港联动”模式下苏州港物流园区发展策略分析[J].科技视界,2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