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的好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气候变化的好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气候变化的好处

气候变化的好处范文1

类似地,决定两大谈判性质的著名的南北分歧让人回忆起“北方”代表“富裕”,而“南方”则代表无法承受相同规则的贫穷国家的时代。世界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在气候变化谈判中,人们已经接受发展中国家需要在2020年前承担起减排责任。

世贸组织则要落后一步。任何成员国都可以完全按照自我评估宣布自己属于“发展中”,并停留在这个阶段,这样一来,它们就可以自动获得“特别而不同”(S&D)待遇的好处了。这一点破坏了一般规则,它意味着这些国家可以暂缓进一步的关税削减。

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分配“共同但有差异的责任”本质上是一个如何在两种国家之间分配减排成本的问题,一边是须对二氧化碳目前存量负责的国家,一边是对当前二氧化碳排放量负责的国家。在世贸组织,挑战并不在于测量,而在于打造平等平台,确保“公平”竞争和贸易自由化短期成本的平等分配。

允许发展中国家承担“更轻”的贸易义务有一定意义,因为开放市场、接受竞争,就意味着一些无竞争力的产业将迅速消失,但与此同时,它们的经济又不能足够快地吸收因此产生的错置劳动力和资本。发展中国家通常缺乏促进转型所需的财政资源,因此它们可以获得更多的调整时间和更温和的调整目标。没有这些差异,贸易自由化就难以得到支持,特别是在民主国家。

大部分人同意让发展中国家获得S&D待遇的必要性。但这一待遇应该持续多长时间?

顾名思义,“发展中”过程是动态的,因此延长必须是暂时的。但是,同样明显的是,世贸组织需要承认S&D待遇的临时性质。世贸组织有157个成员国,其中只有35个是“发达”国家,122个是“发展中”(包括大型“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

关于某个世贸组织成员国何时应该停止获得S&D待遇,并没有一个标准和规则。毫不奇怪,没有一个中等收入国家感到有必要交出自己所获得的好处。最需要得到支持的国家,即“最不发达”国家(可视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子类,可因此获得附加好处),可能会因为人均收入超过某个阈值而被剔除出“最不发达”行列。考虑到这一点,S&D问题就更加引人注目了。因此,在“发展中”国家大类中出现了几个新的国家类,从而能够实行更加差异化的S&D待遇。

过去10年来,世贸组织在被称为多哈发展日程的多边谈判中苦苦挣扎,而全球经济动态让“发展中”这一概念的易变性更加凸现。2001年,全球经济增长只有不到一半由“发展中国家”贡献,其中包括中国、印度、巴西和其他国家。如今,发展中国家贡献了全球增长的80%。

类似地,如今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的失业率要高出发展中国家(两者的失业率分别为8.6%和6%);论平均财政赤字,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高3倍(两者财赤分别占GDP的6.7%和2.6%);2012年融资总需求(到期债务加上财政赤字),发达国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的4倍(分别占GDP的27.7%和7.7%)。

这些数字是否意味着大型新兴市场经济体应该交出至少一部分S&D待遇好处?答案并非非黑即白。竞争力并不是在各个产业均匀分布的(比如,某新兴市场经济体可能在农业极具竞争力,但在制造业并非如此),且新兴市场经济体中还有大量人口仍生活在贫困中。但要说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应该几乎不受限制地自由选择规避世贸组织一般义务是越来越站不住脚了。

气候变化的好处范文2

“地球一小时”活动始于2007年的澳大利亚悉尼。当时大约有200多万个家庭和企业自愿熄灯一小时。一年后,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倡导推动下,“地球一小时”已成为全球性并持续发展的活动。2009年,“地球一小时”来到中国,包括北京、上海、南京在内近十个城市参与了活动。今年,成都、贵阳、大连、石家庄等城市已确定参加熄灯活动,还有更多城市加入到活动中来。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公众的强烈意愿与协作。中国政府已作出承诺,到2020年会在2005年碳排放量的基础上减排40%—50%。因此地球一(仪)小时2010也是传递中国公众对于中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向低碳经济转变的支持。我们将在3月21日到3月26日(周一至周六)推出地球一小时低碳生活周,引领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真正的低碳改变。

二、活动主题: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关掉你的灯!

三、活动目的:宣传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方式,调高公众环保意识。

呼吁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到应对世界气候变化行动中。

四、活动主办方: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五、活动承办方:社团联合会协会联络部绿色之风环保协会

六、活动协办方:动物科技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七、活动时间:3.21----3.26(熄灯时间:26日20:30----21:30)

八、活动意义:

“地球一小时”关灯活动将是“20行动”——全国百校大学生节能宣传联合行动的第二次活动,也是11年上半年最重要的活动。大学生社团将通过不同类型的活动形式参与到这场盛会中。

“地球一小时”并非单指一个小时,它指的是我们在单位和家庭中用水用电的长期节能习惯。我们将通过这次告诉学生和学校工作人员们这种做法的好处:既可以节约开支,又减小了排放。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公众的强烈意愿与协作,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需要全力以赴!

九.活动创意:(熄灯方案)

1、在此次活动正式开始的半个小时前,我们的会员会到甬道做最后一次的宣传活动,让大家观看我们制作好的幻灯片与视频,让大家更加深入去了解地球一小时这个活动,了解低碳生活对我们的好处,了解在这一小时内全球都在参与,为地球做的贡献。

2.10秒倒计时:

(1)用我们平时可回收的硬纸箱,在纸箱的其中一面割出镂空的形状,以拼出0-9这十(几)个数字,倒计时的时侯,在里面点上蜡烛或放入充电的台灯,便可显示出0-9的数字,以倒数的形式迎接“关灯”那一刻。和全世界的人们一起参与到这场节能盛典中来。

(2)等“0”这个数字呈现的那一刻所有寝室楼、食堂、教学楼将纷纷熄灯。用镂空形状的硬纸箱,拼成“EH”——earthhours的缩写,并记录影像资料。

3邀请双阳电视台对活动现场进行拍摄报道,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同时邀请广播电台、校电视台、校记者团、校报、青春杂志等校内媒体对本活动加大宣传力度。

十、活动主要内容:

(一)宣传周宣传:

1、3月21日:

于各公告板、教学楼以及食堂内张贴活动海报。传达低碳生活周的理念,呼吁大家通过5种简单的低碳行动去节约能源和资源,即:

周一家庭节能——利用循环水节约一公斤水资源,

周二办公室节能——减少10张打印纸,

周三低碳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少开一天私家车,

周四低碳购物——自带环保袋,拒绝塑料袋,

周五节约能源——关掉不必要的灯、关闭不使用的电器插座,节约一度电。

2、3月23日——3月26日:

(1)邀请校园广播电台参与广播宣传,做一周的气候问题专题节目。向全校师生传达低碳生活理念,扩大宣传力度。

(2)食堂窗口宣传:制作本协会关于宣传“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的小幅海报,贴于每个食堂点菜窗口,无形中让同学们在就餐时关注到此次活动。

3、流动式节能公告板:于校园人流量较大的甬道布置大型节能公告板。展出往届“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照片,全球气候问题资料以及照片,事先由各大组织书写的节能方式小书签、承诺参与集体熄灯的承诺条件等。于宣传周内展出同时,对本活动感兴趣的同学(这原来有个字,我忘记是什么字了)可以于现场书写节能方式书签,以及对气候问题的看法,同时签上自己的姓名贴于展板上。我们将会对参与书写意见的同学派送本协会纪念卡片。

4、网络宣传:将活动信息公布于本校官方网站以及绿色之风环保协会的官方博客上,即使向世界传达活动情况,吸引更多群众关注“地球一小时”,关注气候变化,关注低碳生活。同时也可呼吁在校同学于“人人网”、“腾讯网”等渠道传递活动信息。

(二)熄灯安排

学校各寝室与26号20:30-----21:30自觉熄灯一个小时,在这神圣时刻和全世界的人们一起参与到这场节能大典中来,并由环保协会会员于熄灯时间内以照片,DV等形式记录同学们在寝室活动的照片及影像资料等,以便后期宣传。

十一.其它:

1、活动执行力保证:去年的“地球一小时”为我们提供的宝贵的经验,我们也总结了上一次“地球一小时”活动的成果与不足,为这次活动的执行顺利导航。

2、双阳电视台与本协会多次合作,采访质量与宣传力度可以保障。同样校内媒体与本协会互助互利,交织成完整的媒体网络平台,为活动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3、本活动希望得到学校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并通过“节能减排办公室”给学校各组织,各学院下发通知,积极配合活动的进行。

气候变化的好处范文3

[关键词]气候变化 成本—收益分析 国际框架 均衡点

[中图分类号]P4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68-(2013)04-0042-15

自1988年国际社会在加拿大多伦多首次召开半官方的气候会议,到201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应对框架的多哈会议(COP18/CMP8),有关气候变化应对的国际谈判已走过25年历程。多伦多会议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碳减排目标,即以1988年的排放水平为基准,到2005年全球减排20%,这一目标史称应对气候变化的“多伦多目标”。现在看起来,这一目标显然过于理想化。因为在2012年多哈会议最终通过的决议里已经找不到明确的全球碳减排目标,更多的则是“希望”、“理应”、“自愿”等字眼。这意味着,经过25年的努力,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碳减排上的意愿和进展可谓是不进反退,尽管全球的碳排放水平已经远高于当年。因此,颇有必要对既有的具体应对策略特别是指导国际社会气候变化应对实践的理论加以总结和检讨。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了解各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框架和机制的决策依据。一般认为,气候变化应对框架的有效性根本上取决于各国的参与度,国际社会最终之所以能达成这样或那样的决议,也正是因为决议必须在最大程度上反映各国的参与度。因而,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里程碑,最初的《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才将其生效条件设定为55%的排放比例,也就是附件一国家名单中至少有足够占到全球排放总量55%的国家和地区加入该议定书,其规定的各项条款才能真正生效。

需要指出的是,决定各国参与度的,是各国对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成本—收益计算;换句话说,成本—收益计算是各国气候变化外交的决策基础。例如,美国参议院在讨论表决议定书时有过这样的阐述,“任何(气候变化)国际协议都必然会对国内经济产生系列的金融(经济)影响”。具体而言,所谓的“经济金融影响”实际上指的便是成本与收益,即加入气候变化的相关国际协议究竟会给美国带来怎样的收益,同时又增加怎样的成本。也就是说,美国唯有在明确了这样的成本一收益关系后才能做出是否加入议定书的判断和决策。对此,在美国国会一次有关气候变化的听证会上,与会参议员在回答为何美国仍没有加入气候变化国际协议的问题时解释,“因为美国还没有弄清楚国际气候变化协议对国内经济造成的各种影响”。

基于上述逻辑,本文将以成本—收益分析为切入点,分析缘何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机制停滞不前,认为这一现状恰好是出于成本—收益考虑导致的各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的低水平均衡。基于对更高水平平衡存在的乐观判断,本文认为,国际社会需要进一步推动各国提高参与度,使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向更高水平的均衡迈进。

一、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框架的成本收益计算

国际学术界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框架的成本—收益分析主要通过建立各种经济学模型进行测算,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方法是利用一般均衡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将一定时期内(如到2055年或者2100年等)的经济增长、能源利用、碳排放、气候变化模式、气候变化影响以及各种碳减排和气候变化适应政策等因素作为变量纳入到模型中,同时赋予各个变量以各种参数,然后计算出在不同排放及减排情景下的碳排放价格,以及由此产生的成本与收益。

以动态综合气候—经济模型(DICE,Dynamic Integrated Climate-Economy Model)的研究为例,笔者对在2009年12月国际社会就应对气候变化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进行了成本收益分析(表1)。在这一模型中,成本和收益的计算依据有三个:

一是在《哥本哈根协议》的气候变化应对路径下,全球及各国由于受气候变化影响而造成的直接净损失,净损失的含义其实已经包括了成本和收益两方面的因素;

二是在《哥本哈根协议》下,全球及各国设定的减排路径和政策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减排支出成本,这个成本大小与《协议》的规定有着很大的关联,包括技术变迁、经济增长、社会福利都会受到减排过程的极大影响;

三是在《哥本哈根协议》下,根据作者通过同一模型模拟出来的碳排放价格(包括碳税和碳排放权的交易),以及各国要达到各自碳排放配额范围所需购买的额外碳排放量,最终计算出一个全球及各国用于支付额外碳排放配额的成本。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各国在《哥本哈根协议》下的碳减排配额分配并不均匀,考虑到各国减排能力的差异,会出现“富余”和“不足”两种情况,因而这项成本对于一些国家为正,而对于另一些国家则为负。当然,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其总额为零。

按照这样的计算框架,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得出的结论是《哥本哈根协议》下到2055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直接总支出为16,470亿美元。这个支出水平究竟是高还是低呢?在稍早的同系列研究中,诺德豪斯通过同一模型对各种气候变化应对情景下的支出成本进行了核算。他根据性质的不同将总支出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气候影响损失和减排成本,比较的结果是:从最优应对情景下的低成本,一直到不采取任何措施以及设定过高减排或温度控制目标情景下的高成本;第二部分的支出来自碳排放配额的购买,其中碳排放价格决定了最终的购买支出,而不同气候变化应对情景意味着不同的碳排放价格。作者对此进行了排列,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应对的策略越激进,国际社会未来承担的碳排放价格就越高,这也就意味着不同国家为完成减排目标必须为购买额外的碳排放配额付出更高的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限于科学研究和社会经济发展上的极大不确定性,诺德豪斯及其他经济学家和气候变化研究小组,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和斯特恩报告,对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成本一收益的计算结果在数量上未必是完全精确的。但从不同情景的排列顺序来看,他们的结论在逻辑上是站得住脚的,即对应不同的气候变化应对和发展情景,国际社会将共同承担不同的成本和收益。那么从成本一收益的视角出发,我们如何进一步理解不同气候变化应对及发展情景的主要区别呢?是什么关键因素影响着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框架的成本与收益?理解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构建一个国际气候变化应对的经济学意义上的成本一收益模型。

二、碳排放价格、参与度与成本—收益分析

按照诺德豪斯和理查德·托尔等人有关气候变化经济影响的分析,应对气候变化的净成本影响主要有三个来源,即: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碳减排进程的影响和碳排放价格的影响。对全球而言,前两种来源的影响总体上体现为正的净成本,而碳排放价格对净成本的影响在名义上是在各国间相互抵消后为零。但实际上,全球碳排放价格有两个源头:碳税和碳交易,如果全部的碳价格都以碳税的形式体现出来,均衡状态下碳排放价格应等同于碳减排的边际成本,从而意味着一国为本国配额之外的碳排放支付了成本。如果进而将气候变化对全球造成的损失影响纳入碳排放价格的计算范围,即完全而充分地将气候变化的外部影响内化到碳价格中,那么碳排放价格更可以成为衡量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框架成本收益的指标。就此而言,在不同全球性气候变化应对框架的路径下,会产生高低不等的各种碳价格,也就体现了全球为这些不同的气候变化应对框架所支付的净成本水平。

如果赋予碳价格以新的含义,即把气候变化影响和碳减排支出都折算为碳排放价格,然后将碳排放价格作为衡量全球性气候变化应对框架成本一收益的标志性指标,则可对以往在一般均衡基础上所得出的成本收益比较结果进行重新组合和排列。以诺德豪斯在其研究中设定的15种气候变化应对情景为例,在给定时期内且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对15种情景加以重新排列(图1)。这个新的排列说明,如果仅从时间序列的角度来看,不管国际社会采取何种减排策略和路径,都会从初期的最低点然后慢慢上升。但如果采取横截面的比较,不同情景间的区别就一目了然,根据前面的分析,碳排放价格的区别实则也代表了各种气候变化应对机制在成本收益上的区别。

从图1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即气候变化应对机制导致碳排放价格越高,其成本也就越高。如相对议定书的应对机制,能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2~C范围内的应对机制明显成本更高;同时,相对于不包括美国碳排放的议定书而言,能够覆盖美国碳排放的议定书的成本就更高。

如果进一步比较导致碳排放价格的各种应对情景,可以发现,各种应对情景间最大的差异在于各国的参与度不同,或者说是对全球碳排放的覆盖度不同。因此可以认为,参与度是决定碳排放价格及应对机制的成本一收益水平的重要因素。

无论是议定书的应对机制,还是设定2℃的升温限制,其本质都是全球碳排放的覆盖面大小的问题。从绝对意义上讲,应对机制的覆盖度越高,则碳排放价格会越高,尽管从应对的结果看也会越有效。但问题在于,在国际社会中,应对机制的覆盖范围并非取决于碳排放价格或者应对有效性,而取决于各国对应对机制的认同度,具体表现为参与度。可依据官方表态将参与度分为三类:参与、不参与和有条件参与。以各国对议定书的态度为例,美国属于有条件参与,欧盟属于参与,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属于不参与。又以《哥本哈根协议》为例,中印也都加入了有条件参与阵营。需要指出的是,从非官方角度衡量的参与度相对更为复杂,因为市场、部门或地区的参与度与官方表态未必一致,导致实际的参与度发生变化,而市场最终形成的碳排放价格反映的正是实际参与度。这样,可将图1中的纵轴换成“参与度”,进而用不同的方法观察15种不同应对机制和情景间的区别,从最低的参与度到最高的参与度,决定了具有不同特性的应对机制和情景。

将参与度与应对机制的上述关系应用到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机制的实践中,并从1988年国际社会开启气候变化应对机制的谈判到2012年多哈气候大会落幕期间选取几个重要节点,便可发现,基于碳排放覆盖率的各国气候变化实际参与度的差异以及变化,决定了应对机制和目标的变化起伏(图2)。

在图2中,尽管控制2℃升温的应对情景要求较高的参与度(接近100%),并被《哥本哈根协议》所确认。但该目标并没有被具体落实,在《哥本哈根协议》中体现为碳排放覆盖率的全球参与度非但没有提高,反而因为资源减排机制而有所下降。因此,从1988年至今,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机制的参与度一直在递减。同一时期,国际市场的碳价格也在持续下滑,进一步说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和碳减排的总体意愿呈减弱趋势,印证了基于成本一收益衡量方法的气候变化应对机制在不同阶段对净成本水平评估的演变过程。

三、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框架的成本—收益模型

本节将对气候变化应对的成本—收益模型加以考察。在下文所应用的函数中,Cost指应对气候变化的总成本,Benefit指应对气候变化的总收益,Y指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产出或福利水平,Commitment指各国在不同时期(i)的参与度或碳减排承诺水平,ert指各期的贴现程度。

(一)成本函数:Cost=∑f(Commitmenti)ert;

在技术进步、气候变化趋势、经济发展等因素都给定的情况下,国际社会开展气候变化应对合作的成本(现值,下同)取决于各国的参与度或承诺程度。既有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参与度的提高,国际社会将在参与度较低时(参与初期)付出更大的增量成本,但在参与度较高时(参与后期)成本上升趋缓。换句话说,成本函数的曲线将是递增和凸起的,即先快后慢,即图3中的成本曲线。最终,如果全球各国全部参与到合作框架中,那么成本将被固定在某个最高点上,不会无限增加。这是因为,一旦在全球建立有效合作机制控制碳排放,将全球温度的变化控制在一个可承载的范围,那么碳排放价格便不会再继续提高(如图3),应对成本也就会趋于停滞。

(二)收益函数:Benefit=∑f(commitmenti)ert;

同样的,在其他条件给定的情况下,国际社会开展气候变化应对合作的收益也取决于各国的参与度。根据相关研究和上述分析,参与度的提高会给全球带来更多的收益。当然,收益曲线的特征有别于成本曲线。首先,在参与度较低时(初期),因为“漏出”效应的存在,提高合作水平带来的全球收益增长速度较慢;一旦合作水平达到特定水平,随着“漏出”效应显著下降,全球碳排放相关政策的有效性也会显著提高,如碳税、碳交易等。此时,全球将从合作中获得更大的好处,并出现快速的增长;这意味着,收益曲线总体将呈现出先慢后快的递增性(图3中收益曲线)。

收益曲线的第二个重要特征在于:在初期,由于各国参与度较低,相应国际框架的收益水平将低于成本水平,甚至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收益为负。但随各国参与深入,收益曲线会以更快的速度攀升,在达到特定参与水平后将超过成本曲线。这个参与水平也就是一个均衡的参与度。

收益函数还有第三个特征,即在参与度进一步提升后,收益的增长速度极有可能出现下滑,即增长速度放慢并逐渐向成本曲线靠拢(图4中收益曲线),这会使收益曲线出现变化(如图4)。这样便会改变成本一收益曲线间的关系,出现了两个均衡点。可把第一个均衡点(Q1)称之为低水平的参与均衡,第二个均衡点(Q2)则称之为高水平的参与均衡。

(三)均衡条件

第一,当成本曲线高于收益曲线时,称之为“参与不足”(Under-commitment),此时全球将为之付出净成本,从而推动参与度的继续提高,一直到两者相等为止;

第二,当成本曲线低于收益曲线时,称之为“参与过度”(Over-commitment),此时全球将从更高的应对参与水平中获得净收益。尽管如此,但参与度不会继续提高,而是向反方向发展即出现下滑,一直到净收益为零时。这主要是因为,当参与度过高时,一方面气候变化应对部门的净收益增加本身会削弱各国在此领域的继续投入及参与积极性,凸显其他部门投入的短缺和气候变化应对部门的投入过度;另一方面,尽管全球的总收益继续增加,但在地区分布上,收益的分配显然是不均匀的,因此也会形成和增加进一步提高参与度获得更多净收益的各种政治经济障碍。

第三,两个均衡水平的比较。根据上述分析,对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的收益曲线进行仿真,则会出现先凹后凸的结果。相对于固定的成本曲线,这导致了一低一高两种均衡水平。在均衡条件都成立的情况下,两个均衡水平都可以帮助国际社会实现“参与度”的优化。也就是说,在这两个参与度水平上,至少在气候变化应对部门内部都足以形成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显然,低水平参与度上的均衡尽管实现了部门的稳定,它对全球总产出和总福利的益处则低于高水平参与度。

(四)双均衡条件:Y=∑f(Commitmenti)ert

由第三点讨论而来的,需要引入第四个条件,即考虑了两部门产出的一般均衡条件。如果将各国气候变化应对参与度纳入到整体福利考虑,参与度会通过影响气候变化应对部门的内部成本一收益均衡,继而影响其他部门的成本一收益均衡,最终作用于总体福利水平。在目前的科学认知水平和发展阶段上,气候变化应对的参与度对经济增长总福利现值存在递增影响。但以一般均衡的现有分析为基础,有理由相信,气候变化应对参与度并非始终增加经济总福利,因为在参与度高于特定水平后,无论气候变化应对部门内部的净福利如何变化都会反作用于经济总体福利,从而导致既有成本一收益关系逆转,如图5所示。

这样,两个均衡的参与度便产生了不同的福利影响,低水平的均衡参与度带来较低的产出水平,高水平的均衡参与度带来较高的产出水平。从产出水平的角度来看,前者属于低收入均衡,并非理想结果,而后者则可以带来更优的福利。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一个既寻求成本一收益均衡,同时又实现更高产出水平的过程。总体而言,当前的国际气候变化应对框架更加接近于低收入的均衡状态,即各国在自身成本收益核算的基础上,“自由地”确定各自的参与度,先是通过2012年的多哈气候大会进行了初步确认,然后到2015年在进行反馈和总结,届时形成新的国际应对框架,进一步强化和固定气候变化部门内部的均衡。

从全球角度看,这一均衡并非最优。如图5所示,如果参与度提高,总体产出和福利水平也将更高。问题在于,一旦低收入的参与度均衡状态在确立后迅速得到强化甚至被固定,那么打破这一均衡、推动参与度提高并实现更优化的产出和福利水平将很困难。有两种可能局面将推动实现这一突破。

第一,外部条件变化,如气候变化程度加剧、国际社会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偏好增加、各国政府对气候变化应对的认同提高及技术进步等,都会同步提高气候变化应对不同参与度上的成本(或降低收益),从而推动成本曲线上移(或使收益曲线下移),迫使最优的均衡参与度向右延伸。这种情况相对于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后,气候变化应对部门的估值水平有所提高,从而增加了各种投入的相对价值,使参与气候变化应对进程可带来更低的机会成本和更高的总产出和福利。

第二,也存在内生机制推动参与度提高的可能,最主要的是参与国/地区/部门带来的示范效应。在现实世界中,各国/地区/部门对于气候变化应对的参与呈现极不均匀的状态,有的出于自发,有的则仅仅跟随。这样,参与度本身存在着微小变动的可能:主要出于各种内生原因和激励因素,参与度会不断提高,这一提高本身会带来收益和成本,而一旦参与者从中获得净收益,就有可能对其他未加入者形成示范效应,进而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当然,如前所述,考虑到均衡条件,由示范效应导致的更高参与度所形成的额外净收益在最初阶段未必会推动参与度继续提高,反而可能使参与度下滑回落至均衡水平。但这里面存在一个“临界点”,即在某些关键性的国家/地区/部门加入到气候变化应对进程,或执行了某些标志性的减排政策后,参与度的提高便难以逆转,从而加速向下一个均衡点即高收入均衡水平汇聚,并在这个均衡点上逐步稳定下来。

基于参与度边际产出递减规律,产出函数有一个重要的假定,即100%的参与度未必导致产出最大化。正如IPCC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所指出的,国际社会面临多种可供选择的排放及减排情景,从“一切照旧”(Business as usual)到最为积极的应对情景,其排序正好是从最低的参与度(>=0),到最高的参与度(

四、模型的应用

以上理论模型分析对当前国际社会的气候变化应对实践有着两方面的重要解释意义。一方面,国际社会在气候变化应对框架上的发展路径将受以下两种情况约束:其一,沿着本部门内部的净收益曲线移动,随着世界各国参与度的提高,国际减排应对框架的净收益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图6),基于双均衡的存在,因此该曲线将呈现出倒U型的形状,与横轴(参与度)有两个交点(Q1,Q2),意味着可能的参与度也仅会维持在这两点之间;其二,由于实现均衡的需要,Q1和Q2仍然是稳定后最有可能出现的参与度选择结果。因此,以参与度高低来衡量的气候变化应对框架将围绕这两个点出现波动。同时,在内部和外部条件的作用下,可以在两点间进行过渡。也就是说,最后参与度的选择范围将限制在Q1和Q2两点间。

另一方面,上述约束条件也符合当前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现实选择。第一,各国/地区/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到气候变化应对框架中,最终必将在全球范围内体现为一个适度而均衡的参与水平(Q1

第二,近25年来国际社会在气候变化应对上进展缓慢甚至有所倒退这一事实说明,从一般均衡角度来看,尽管参与度提高有利于增加产出,但应对程度还取决于部门内部的成本收益均衡。在关键的临界点没有突破前,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还较难跳出低收入的均衡参与水平。这样,各国显现出各种积极或消极的政策波动也就在情理之中。

第三,国际社会要走出当前的气候变化应对困境,跳出低水平均衡,就必须探索和研究影响参与度的临界物及其临界水平。可能的临界物包括:更加准确的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和认知,更加巨大的气候灾难,更加系统的社会动员,更加有效而可行的政策工具,等等。当然,要想找到这一临界物及临界水平,全球还需通过更多的试错来验证。

气候变化的好处范文4

危机来袭时,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推出了设计优良的凯恩斯式刺激计划。他意识到,行动要尽早,花钱要够快,而且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因此,刺激计划的第一步是现金补贴,继之以逐步释放的投资计划。

陆克文的刺激计划卓有成效。在发达工业国家中,澳大利亚的衰退幅度最小、时间最短。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们却把关注的焦点放在那些投资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的项目上,放在衰退和政府应对措施造成的财政赤字上。

当然,我们理应尽力保证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保证资金被合理使用本身也是要成本的。用经济学的术语讲,若要达到最佳效果,需要资源配置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简言之,为了阻止浪费而花掉大笔资金是得不偿失的。

现阶段关注的焦点是公共部门的浪费,但公共部门的浪费比起私人金融部门失效导致的资源浪费来可谓小巫见大巫。在美国,后者的数字已达到数万亿美元。

赤字至上论向来毫无意义,国民债务水平仅仅是一国资产负债表的一面。为减少赤字而削减高回报投资(如教育、基础设施和技术)的行为愚蠢之至,对澳大利亚这样赤字水平很低的国家来说尤其如此。事实上,如果担忧长期债务,赤字至上论更是谬之甚矣,因为这些公共投资所带动的高增长能带来更多的税收。

另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澳大利亚,批评赤字状况者和批评提高矿产税方案者是同一批人。天佑澳大利亚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比如铁矿石,这些资源属于所有澳大利亚人民。但与其他国家一样,矿业公司企图免费获得这些资源,恨不得一毛不拔。

诚然,矿业公司需要从其投资中获得合理回报,但铁矿石公司已从产品价格飙升中赚了个盆满钵满。利润的增加并非因为采矿力度的增加,而是源于中国对钢材的巨大需求。

没有理由认为矿业公司可以将好处全部纳入自己的腰包。它们应该与澳大利亚人民分享价格飙升带来的好处,而设计合理的矿产税可以促成这一结果。这笔资金应以特别基金的形式储存起来用于投资。随着自然资源逐渐耗尽,澳大利亚不可避免地会变得贫穷,除非该国人力和实物资本有所增加。

另一项被热议的事务是全球变暖。在这个问题上,澳大利亚第25任总理约翰・霍华德跟在美国前任总统乔治・布什身后亦步亦趋,虽然没有矢口否认全球气候变化,至少想在这个问题上做个免费搭车者――把拯救地球的责任抛给其他国家。

这一点尤其令人感到奇怪。澳大利亚是蒙特利尔气候变化会议禁止破坏臭氧气体排放决议的最大受益国之一。臭氧层空洞致使澳大利亚人民直接受到致癌射线的暴晒,国际社会同心协力治理这一问题,而霍华德政府却与布什政府沆瀣一气,企图令地球直面全球变暖的风险,致使许多岛国面临灭顶之灾。

陆克文政府显示出改变这一立场的姿态,但气候变化谈判于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宣告失败,美国总统奥巴马拒绝代表美国做出承诺,令陆克文政府陷入尴尬的境地。

每位公民都应想想我们将给子孙后代留下什么,其中一部分遗产是金融债务,另一部分是环境。我们不能做两面派,一面号称要对未来负责,一面却既不能扭转国家资源消耗得不偿失的现状,又无视环境恶化。更加恶劣的行径是让后代没有足够的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投资在21世纪的竞争中立足。

气候变化的好处范文5

在谈冰川消融的影响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冰川的重要性。

一、冰川的作用

1.冰川可以反射太阳光,冰反射阳光达80%,而海水只有20%,因此,冰川可以起到降低地球温度的作用。

2.地球上淡水的重要存在形式。地球上的冰川,大约有1600多万平方公里,覆盖着大陆11%的面积 ,而4/5的淡水资源就储存于冰川(冰盖)之中。

3.产生海洋冷水,调控全球气候。

4.记录长时间的气候变化。冰川作为固体水库,它厚达数十米乃至数千米的冰层记录了长时间的气候变化。冰芯,被称做是记录气候变化的指针。 人类通过对冰芯的研究,可以精确地了解过去70万年以来地球上的气候信息。

二、冰盖消融的影响

冰川的消融初期以变薄为主,融水量增加,后期冰川面积大幅度减少,融水量衰退,至最终消亡而停止。

(一)弊处。

1.冰川变化对全球地表热量平衡、大气环流和海洋洋流也有重要影响。由于冰雪对太阳辐射有强烈的反射效应,冰川面积大规模变化会引起地表辐射和热量失衡,从而导致大气环流的改变。极地冰盖大量融化产生的冷水注入海洋将使原来洋流格局发生变化,以致于改变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状态,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如南极冰盖是地球上的主要冷源,它像一座巨大的“冷凝器”,安置在地球的最南端,冷却从赤道而来的热空气,调节着全球的热量平衡。南极大陆冰盖沿山坡向海冰滑动,形成冰架和冰障,从冰架断裂入海的大陆冰,形成冰山。冰山的形成与消融、冰山的多少,都会影响南大洋的温度,导致热平衡系统的变化,从而也会影响全球气候。

2.造成自然灾害。高山冰川强烈融化还会导致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例如,冰湖溃决、洪水、冰川泥石流等,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和喜马拉雅山等地区较为突出。欧洲阿尔卑斯山等地区冰川融水是重要的水电资源,冰川变化对能源供给影响巨大。

3.冰川消融还会导致固体水资源的储量减少,造成水资源短缺。这方面受影响较大的是我国的干旱地区,比如新疆的南疆,那里的农业和牧业主要依靠雪山融水,塔里木河与河西走廊也主要取决于冰川补给;又如:秘鲁,如果安第斯冰川完全消失了, 必须依赖融化的雪水来保证季节性供水的秘鲁人民可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水资源的显著短缺。(事实上,“零度等温线”或者积雪开始融化的海拔线, 在春季更早的时间点已经攀升到更高的海拔高度, 这反映出气温的稳定升高。这意味着雪和冰川会过早地融化,不能满足当地的季节性需水,从而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4.冰川融化会释放病毒,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科研人员在从极地钻取的冰芯中发现,其中含有古老的病毒,而且经过了几千万年,这些病毒居然还是活的。他们认为,极地冰川是古老病毒的最大库存地,一旦冰川全部融化,这些病毒就可能会释放出来,给人类制造一场空前的大灾难。

5.冰川融化对旅游业也会带来重大影响。一些以雪山冰川著称的景点有可能濒临消失。如我国的玉龙雪山冰川等维度比较低的冰川,将会首当其冲受到气候变暖的威胁。

6.引起海平面上升。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Unite?d Nations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的数据, 海平面已经以更快的速度上升, 1993年至2003年间, 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速度为每年0.1英寸, 是1961年至2003年年均海平面上升速度的近两倍。若海平面继续上升, 威胁人口集中的沿海陆地和南太平洋某些岛国的生存环境,会迫使数百万人搬离家园。如: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孙波介绍说,南极大陆冰盖是地球上最大的冰盖,占世界总冰量的90%。如果南极冰盖全部融化,世界洋面将升高65米左右,后果不堪设想。

7.加速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北极地区的冰盖中储存着大量的碳,然而,由于气候变暖,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量不断增加。虽然北极变暖同时也会导致植被的碳摄取将增加,但是,碳排放的速度将超过致使碳摄取的进程。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代表处副总监王利民博士说,目前有大量的甲烷被冻结在北极大陆架的甲烷水合物内,解冻了的海底冻土已经开始释放甲烷,释放速度已经超过人们此前的预期。另一方面:NSIDC的科学家Walt Meier说, 反射现象(反照率)可用于解释为什么北极地区会出现这么高的变暖速度:即海冰在深色的?海洋表面发生融化时, 易于吸收阳光, 而不是将其反射回空中。海洋吸收阳光后保有这种热度, 然后将其传送到大气中。“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Meier说。“空气中的热度使得更多的冰层融化, 然后造成更多的海洋变暖, 又造成了更多的空气变暖, 如此循环往复。”

8.冰盖消融可能导致地球重力场偏移。据英国《独立报》报道,科学家研究了全球变暖形势下西南极洲冰盖的反应后发现,冰盖瓦解会导致地球重力场的中心偏移,这样一来海平面升高就会不成比例。而同全球其它地方相比,北美海平面将涨高得更多。如果覆盖西南极洲的冰盖消失,南半球质量大幅减少,则北半球的地心引力就会加大,从而对地球的自转产生影响,导致北半球海平面比南半球上升得更高。

(二)好处。

1.对冰层之下埋藏的丰富油气资源的开采带来希望。如北极冰盖。北极冰盖融化加快后,北冰洋海底和海洋资源开发的前景凸显。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08年完成的估计,北极地区油气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0%,其中石油储量达到900亿桶,天然气47万亿立方米,可燃冰440亿桶,是地球上可与中东媲美的油气资源战略储备仓库,有人称之为“第二个中东”。北极还储有铁、铀、金刚石等多种矿藏。北冰洋渔业资源非常丰富,其边缘海巴伦支海是世界海产品的主要供应地之一。而且,如果北冰洋开通新的国际航道,也会给有关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和战略利益。因此,近年来,“北极八国”(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冰岛、丹麦、挪威、芬兰和瑞典)对北极主权和资源加紧争夺。目前,加拿大、美国、俄罗斯、丹麦和挪威均对北冰洋海底提出领土主权要求。

2.常年冰封的北极有望开通“黄金水道”,目前也是焦点之一。全球气候变暖也有一些“意外收获”,常年冰封的北极有望开通“黄金水道”就是其中之一。只不过,这个“收获”与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负面效果相比太小了。(北极航道主要有三条:一条是东北航道,另一条是西北航道,第三条是穿越北极点航线)中国海洋大学北极航道专家郭培清分析指出,由于北冰洋为欧、亚、美三洲的顶点,是联系欧美地区和东北亚国家之间最快捷的“黄金通道”,一旦北极航道开通,三大洲之间的航线距离将大大缩短,当前的航运地理格局将会被打破,北极也将会成为第一个真正地理意义上的北半球航运枢纽中心。目前,国际上正在兴起北极航道通航运动,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公司对北极航道的开通跃跃欲试。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战略研究室负责人张侠分析认为,北极的“黄金水道”一旦开通对我国的意义重大。利用北极航道,我国沿海诸港到北美东岸的航程约比走巴拿马运河的传统航线节省2000-3500海里;到欧洲各港口的航程更是大大缩短,上海以北港口到欧洲西部、北海、波罗的海等港口比传统航线航程短25%-55%。

三、全球变暖与中国的冰川融化

青藏高原被众多的山脉簇拥:南面是喜马拉雅山,北面是天山,西面是喀喇昆仑山和帕米尔高原。它的面积赶上了西欧,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它的平均海拔大约为4,000米,上面分布着45,000多座独立的冰川,冰川所覆盖的面积达到了约9万平方公里。除了冰川之外,青藏高原上还有着一望无际的永冻地带。

1、冰川退缩与水源供应。

在冰川退缩发 生期间,水源供应量会增加。由于冰川融化的季节变长了,河流的高流量时期也相应延长。但是,这个高流量的时期是无法长久维持下去的,因为一旦冰川已经融化了(或者被岩屑所覆盖),河流径流量就会显著减小,最终不得不更多地依靠季节性降水来补充水源。这样,河流水量的变化模式就发生了改变,从而影响到下游的 农业灌溉系统。

冰川退缩对水源供应还有其他的影响。由于冰川融化,大量融水下泄,冰川周围的坡地被冲得松动,产生了滑坡和泥石流,这给冰川下的谷底带来了大量的沉积物。河流的沉积量也随着增大,这给下游的水电站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会减少水库和农田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

在中国,山岳冰川的退缩使三亿人面临着断水的威胁,这是因为亚洲大陆许多为人们提供水源的大江大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如黄河、湄公河、印度河、恒河等)。中国有一百多个城市的供水情况十分严峻,包括首都北京。中国的情况和其他位于干旱地区的亚洲国家一样,气候变化、水源供应和经济社会的稳定是密不可分的。

2、沙尘暴。

中国的沙漠与东亚和印度夏季风的位置和特性有着很大的关系,季风控制着中国的降雨。这些沙漠都位于中国干旱的内陆地区,远离海洋的影响,西面和南面的重重高山使积雨云根本无法到达这里。冬季,沙漠地区处于西伯利亚高压的控制之下,又干又冷。沙尘暴的 源头就是沙漠,气候变化和破坏性的土地开发行为使得沙尘暴的次数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2001年的一份报告显示,仅在华北地区,每年就有2,300平方公里的表土被卷走变成了沙尘暴。今年,华北共发生了13场沙尘暴,其中4月的一场就在北京堆下了33万吨的沙土,这些沙尘暴还把灰土带到了其他国家, 如俄罗斯、韩国,甚至还远渡重洋落到了美国中部。

3、永冻层融化。

沙尘暴的另一个原因是原本冻结的土壤发生了融化。由于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都是永冻层,气候变化会使这里的沙漠化面临加剧的威胁。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永冻层的融化可能会对全球变暖产生一种恶性循环性质的影响,这是因为在冻土融化的时候,会释放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反过来又加剧了全球变暖。

近来的研究显示,在永冻层融化为泥泞的过程中,会释放出甲烷,而在这些泥泞干燥的过程中,则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据估算,被封闭在永冻层中的碳有600亿吨到1900亿吨之多,如果青藏高原的大片冻土融化的话,被释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数量就大得吓人了。全球变暖很可能会更加剧烈,给我们大家都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

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冰川和永冻层都有影响,而冰川退缩和永冻层融化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此,中国冰川的融化并不仅仅关系到中国,而是整个世界。

四、地球变暖反而可能使冰川扩大

气候变化的好处范文6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暖科学技术生态科技新兴产业

中图分类号:X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1(a)-0172-03

全球范围内正在发生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气候异常、灾害频发,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全球气候带来的负面的影响,引发了许多极端气候。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让人类减少对传统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能够减缓人类发展给自然带来的灾害。只有全球各国在一定的框架协议内,坚持相互协作、相互理解,以生态科技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式,才能维持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1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科学界在分析气候变化事实,探究气候变化机理,预估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等方面,已取得了明显进展。近百年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的总体上升趋势是客观存在的。工业革命以来,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大规模使用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增加的重要原因。人类活动很可能是1950年以来大部分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1]

除了全球温度的升高,冰川的融化,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了巨大的自然灾害。

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联合会世界灾害报告说,因2004年年底的印度洋海啸吞噬了22.5万人的生命,2004年全球因自然灾害丧生的人数达到25万,是2003年的3倍多,2002年的11倍,也是1994—2003年平均数的3倍。2004年共发生自然灾害719起,是近10年来第三个自然灾害最多的年份,经济损失大约在1000亿美元至1450亿美元之间。

2005年瑞士再保险公司公布的数据,2005年全球自然灾害频发,造成死亡和失踪人数高达95573人,自然灾害数约为360起,造成经济损失1590亿元。

2006年,据联合国网站统计显示,在发生的自然灾害中,包括226次洪水,66次风暴和30次极端气温灾害,丧生人数是21342人,经济损失达190亿美元。

2007年,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联合会,全球共发生405次自然灾害,比2006年的423次有所下降,自然灾害导致的死亡人数为10年以来最低。2007年受自然灾害影响的人数比2006年增加了40%,达到2.01亿人,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35亿美元。

2008年据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ISDR)秘书处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全球死于自然灾害的总人数为235816人,从近10年来看仅次于发生印度洋地震海啸的2004年。5月袭击缅甸的强热带风暴造成138366人遇难,同在该月发生的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有87476人丧生。这两次灾害的死亡人数占到了总数的约95%。此外,2008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810亿美元,从近20年来看仅次于美国遭遇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的2005年和日本阪神大地震的1995年。

2009年,国际减灾战略署(UNInternationalStrategyforDisasterReduction)称,今年共发生245起自然灾害,较2005年的10年内最高纪录434起有明显降低。初步数据显示,在今年发生的所有灾害中,224起与气候有关,灾害共造成总损失为190亿美元。

联合国减灾署报告称2010年全球发生重大自然灾害373起,导致超过2亿人受灾,29.68万人丧生,造成近1090亿美元经济损失。

2011年日本大地震,2011年7月下旬至今,受台风和强降雨的影响,泰国连降暴雨引发洪水,中部地区受灾尤其严重,洪水造成全国数百万人受灾、400多人死亡,1/3省份被淹,多个工厂停产。2011年8月,“艾琳”登录美国,造成21人死亡,百万人失去电力供应,部分地区遭遇洪水灾害,估计损失高达70亿美元。

2012年全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600亿美元,其中保险损失约为650亿美元,仅飓风“桑迪”就造成了大约250亿美元的损失。但总体而言,2012年的经济损失远远低于上年。

2013年全球全年总计经济损失达1250亿美元,其中投保资产310亿美元,分别低于近10年的平均值1840亿美元及560亿美元。虽然去年全球共发生了880多起自然灾害,高于近10年的平均值790起,并造成全球两万多人死亡,但是死亡人数与近10年受自然灾害致死的平均值106000人相比,已大幅下降。

2014年全年共发生自然巨灾事件980件,致7700人丧生,巨灾造成损失1100亿美元,总体而言,2014年全球未发生极端恶劣的自然巨灾,损失总额远低于过去10年总额的平均值。①

科学家们对过去几十年气候变化的分析表明:这些变化发生得比历史水平要更高,且在不断加速。地球已进入一个气候快速变化的阶段,它很可能比过去几千年自然发生的变化还要快。[2]

2科学技术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关系

全球气候变暖除了自然的因素之外,人类活动引起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发的“温室效应”是主要原因之一。

三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在过去的万年期间尺度上的变化情况。自人类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三种主要的温室气体浓度明显上升,超过了自然界在过去约100万年以来的最大值,温室气体浓度的升高明显和人类活动特别是化石能源的燃烧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有密切的关系。

科学技术是人类达到理想境界的阶梯,是创造财富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强大手段。回顾人类的历史,正是科学技术的新突破带来了一次又一次产业革命和人类社会的日益繁荣。

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善劳动组织的结构,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科学技术提高劳动工具的科技水平和质量,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提高工具的产出水平,同时科学技术提高劳动对象的质量和范围,开拓经济增长新领域,使废物、贫矿和信息成为新对象。[3]

科学技术提高对人们日常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的改变,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以车代步”“冬暖夏凉”、信息产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更大。

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巨大好处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由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的西方工业革命,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引起了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荒漠化加剧、物种灭绝等问题,因此,在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于社会的同时,一定要慎重地考虑它的负面影响,不能因为过分追求利益而忽视了潜在的巨大危险,应该正确的处理科学技术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矛盾。

3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然而无论如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只有继续向前发展,人类才可能日益进步。如果因为科学的一些负面作用,而放弃对科学的追求,必然会得不偿失。

科学技术的不合理应用确实影响生态失衡,但它不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相反,科技落后才是导致生态问题的内在机制。科技落后,导致落后的生产方式、生产技术,使资源过度地消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科技落后,资源能源利用率低,排放的废弃物多,它是环境经济决策失误的原因之一。[4]只有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新能源和新材料的使用,淘汰落后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或企业,才能在兼顾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强化节能、环保、土地、安全等指标约束,依法严格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建设用地审查,严格贷款审批。建立健全项目审批、核准、备案责任制,严肃查处越权审批、分拆审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等行为,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坚持高标准,严禁污染产业和落后生产能力转入。

(2)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抓紧制定重点行业“十三五”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将任务按年度分解落实到各地区。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指导、督促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做好职工安置工作。

(3)“互联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去十几年,互联网的发展很清楚地显示了这一点:“+”媒体产生网络媒体,“+”娱乐产生网络游戏,“+”零售产生电子商务。互联网让金融变得更有效率,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更符合“普惠金融”的精神。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认为,包括批发业、广告业和新闻业在内的17种行业,将被互联网颠覆。[5]

(4)调整能源结构。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基础上发展水电,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发展核电,加快发展天然气,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

(5)提高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力支持和推进七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新型环保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产业的发展。

(6)生态科技。政府应该在迫在眉睫的生态科技难题上迅速推进,如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技术系统,如报账人体健康的防污染防止技术,如大面积生态退化的修复技术,如区域污染治理的综合技术,如生态监测预警的科技系统等。[6]

(7)推动现代农业和农业技术发展,实现退耕还林。推动农业技术的革新,争取用更少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加大林业的建设,实现科技造林、护林,实现林业的科学技术的进步。

总之,减缓气候变暖的主要目标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而科学技术的主要目标是改进现有的技术,推进新的技术,实现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完美结合。摒弃传统的用高耗能、高排放和高污染作为发展模式,革新科技发展新思路。

4结语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为不争的事实,科技的发展在全球大部分国家依然依赖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的传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使用,包括设备、骑车所需要的能源,人类生活所需要的能源,而这些传统能源在燃烧或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发了温室效应,增加了地球的负荷,引来了地球对人类社会的报复。

不需要抱怨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导致的目前的现状,不应该放弃目前的发展,而是应该进一步的审视目前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度,关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合作,合理的调节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上升到维持可持续发展上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关心新兴产业和农业、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掌握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

参考文献 

[1] 罗勇.关于气候变化关键科学问题的争论与质疑[R].2010中国科协学术报告会,2013-05-17. 

[2] 全球气候变化加速 干旱洪涝灾害并存[J].世界环境,2015(4):10-11. 

[3] 孙毅霖.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20-31. 

[4] 王华英.科学的生态价值探析[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4(1):79-84. 

[5] “互联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N].中国经济导报,2015-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