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平衡的原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平衡的原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平衡的原因

生态平衡的原因范文1

关键词:生态平衡;经济平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F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009(2015)22-0081-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工业模式已无法在当代社会立足,以消耗大量产能,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工业生产已被淘汰。现代社会需要的经济是与生态环境密切联系、二者双赢的经济模式,因此,生态平衡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能保持经济状态的平衡就是生态经济平衡。生态经济平衡中生态系统内部及其与外部的交流或者说物质与能量的转换中与社会发展的经济必然有一定的联系,人类社会要学会维护经济平衡的同时保证生态的平衡。从本质上来看,人既是自然界的一员又是社会的一员,作为自然人必然要参与到自然生态系统的活动,作为社会的人也必然会以自己的能量以经济活动或社会活动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因此,生态经济平衡既要满足自然界的需要,也要满足人的需要,在两者中找到契合点。

一、生态经济平衡的相对性

现代社会总以一定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为基本目的,它在要求经济发展平衡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到生态的平衡。这两者相结合形成的平衡状态是一种有条件的平衡,这种条件是两者相互制约的条件,也是互为满足的条件;这种平衡也是在生物系统中不断运动状态下的平衡,从整体来看其基本态势是从不平衡逐渐走向平衡的过程。生态系统中经常面临生物的某种灾难,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太多不利于生态的平衡,因此需要对它们进行适当的保护,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生态自然保护区。在人类历史古老的历史上,动物曾对人类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活,人类同许多动物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最终人类成为了世界的主体,主体地位的确定后,人类要发展自己,实现更美好的生活,又需要对一些动物进行保护,以实现生态的平衡,进而实现生态经济的平衡。经济平衡受到生态平衡的制约,因此,生态经济平衡在通常的情况下,只能处于相对性,是一种动态性的平衡。

二、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的关系

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两者密不可分,又相互制约,共同成为社会发展的因素。首先两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多追求经济的发展,但是现代社会的经济离不开生态环境,同时,生态环境要保护其稳定的平衡状态也需要经济因素的支持,如一个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与维护,没有经济要素的支持,这个保护区也不会起到对动植物的保护作用。因此,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两者是有机的统一体。其次,生态平衡具有基础性作用。在这个平衡系统内,生态平衡是第一个层面的内容,经济平衡是第二个层面的内容。因为经济形态是人类社会的主观行为,生态形为是大自然的客观行为。人类社会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以大自然的生态为依存条件,因此,生态平衡是先于经济平衡而存在,是经济平衡的自然性基础,经济平衡则是在生态平衡基础上发展而来。如果没有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相对平衡的发展状态,经济平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能长久的维持下去。这已经被社会现实中的情况所证明。第三,经济平衡居于主导地位社会的发展是以人的目的性为基准的,在生态经济平衡中,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是经济的平衡,它因此在平衡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人类社会的生活需要得到其相应的高度,不断追求经济的卓越发展。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人类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平衡关系,只重视自身的利益与自身的价值实现,最终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感受到生态系统失衡的危害性。但是这并不能否定人类社会的主体地位,不能否定经济平衡的主导地位。人类认识了自然规律之后,会以其主动性的条件按其身的目的性去构建新的经济平衡,构建新的生态平衡。

三、生态经济不平衡的后果

生态经济不平衡通常都会由生态平衡失调造成。现实社会中更重要的更为常见的是生态破坏。生态破坏一般由结构和功能变化引起,有时也会由环境污染造成。生态平衡失调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效益方面造成农牧产品产量下降,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证,也会给未来社会造成巨大的社会负担,形成对资源环境的长期破坏。目前来看,影响生态经济不平衡的生态破坏主要是各种环境污染造成的破坏,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重金属造成的污染。重金属污染主要是由于工业的发展,矿山的开采等把污染物排放到周边地区,造成土地中重金属含量增加,对人体造成危害。正常情况下,一般的污染物大自然会具有自身净化能力,但重金属如铅、汞等形成了富集效应,很难对其净化。二是大气污染。目前,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加上在北方冬季使用能源集中,形成了大气污染,造成了雾霾天气,直接影响到人与动物的健康。三是化肥农药等的污染。农民为了追求作物的高产,过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形成了对农产品及土地的污染。这就容易形成对生物链各个环节的不同程度的破坏。总之,由于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最后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形成对经济发展的破坏,不利于经济的平衡。只有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才会引起人们的足够的注意力,产生极大反应,最后共同抵制对环境的破坏,维护生态与经济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科.中国县域经济转轨中的矛盾与成因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3,2.

[2]徐志勇.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问题[J].理论月刊,2003,3.

[3]门恩虎.论县域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路[J].经济纵横,2003,7.

[4]吴季松.新循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孙正甲.生态政治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生态平衡的原因范文2

一、科技文化的实质与当代内涵

科技文化源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而真正意义上具有科技内涵的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却是与人类形成分工加协作的系统化和社会化生产方式相联系的。系统化社会化生产方式的出现,促发了近现代科技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反之,科技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又提高和扩大了系统化社会化生产方式的程度和力度,彼此构成互为因果的辩证系统关系。所以,广义的科技文化就是现代科学和技术与系统化社会化物质生产过程的差异统一。而狭义的科技文化则是属于人的思维活动领域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工程乃至于产品设计过程的差异统一。

然而,不论是广义的科技文化,还是狭义的科技文化及其发展都没有达到从根本上使人类从繁重的劳动状态下解放出来的目标。反倒是使得劳动的强度和长度不断地加大,本来应该轻松愉快的现代生活却变得压力重重,显得比传统社会生活更加沉重。现代科技所创造的现代机械本应该为人们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受人们的意愿所支配,而实际的情况却相反,形式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具有了现代生活的特征,受人们意愿的“支配”,本质上却是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受到这些现代机械的压迫、奴役和排挤,这也正好验证了某些科学家“机器人将统治世界”的预言。而这一现象从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不论是一般的机械还是智能的机械都是如此。呈现的是本末倒置的人与人工自然的关系,现代机械的运转已经脱离天然理性(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调控,反之也严重伤害了天然理性(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权威,也就是伤害了自然的生态平衡,进而也严重地伤害到人类自身(全球气候不利于人类生活的变化就是最有力的实证),这样的后果是与人类创造和发展科技文化的初衷背道而驰的。人类在不断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并在从认识自然和模仿自然的生存过程向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转型的生活过程之中,在认识活动与改造活动互为因果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关于自然的科技文化。而人要有超越自然物的生存,首先就必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认识自然,理解自然,把握自然,实现对自然从片面到全面、从部分到整体、从现象到(本质)规律的认识过程,这样才会形成现当代意义的自然科学和技术即科技文化。也就是说,人的社会物质生活的现代化是与科技文化直接相连的。

然而,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所内含的社会利益关系,有感性自然自发意义上所形成的社会利益关系,与理性自觉和创造意义上所形成的社会利益关系的区别。前者是顺其自然的以自然性为主导的社会利益关系,具体表现为沿袭弱肉强食和以强凌弱的自然法则。但是,由于人所独具的思维能力和相应的判断力,弱肉强食和以强凌弱的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就难以畅行无阻。因此,人类自从顺其自然地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为争取平等和自由与民主的矛盾斗争至今也没有终止。而产生于人的物质生活领域的社会利益关系,正是社会科学尤其是马克思的现代社会科学(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研究的主要对象。自然科技文化的发展所造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系统化、现代化和社会化,与自然自发形成的传统的社会利益关系的非现代化、非社会化和非系统化之间的不匹配和根本的不适合,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人类社会内部利益流动关系的严重失衡和社会的不平等,正是马克思的社会科学所揭示、批判和理性改造社会的对象。而后者则是在遵循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理性即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前提下,以具有科学性且符合自然理性(生态平衡规律)的社会科学理论为依据,在社会理性精神的引导下对非社会化且失衡流动的利益关系进行根本的改造,进而形成关于社会的科技文化并与已经形成的关于自然的科技文化相匹配,使现代科技文化实现完整的形态,这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某些人在狭隘价值观念的驱使下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有意无意的伤害,并努力避免违背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客观要求所进行的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正所谓,什么样的社会利益流动关系就造成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只有理性而科学地构建起社会化、科学化、系统化平衡流动的社会利益关系,才能够为普遍形成正确而完整的社会价值观念提供可靠的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的价值观念,才能够自觉地遵循自然的生态平衡规律,并为全面性新技术的发明创造和运用提供可靠的动力保证。

现代自然科学已经揭示了自然从微观到宏观的自然规律,既有对人的社会发展有利的规律也有不利的规律。而根据科学真理全面性的要求,相应技术的发明和运用也应是全面的。借鉴有利的规律发明对自然和社会都有利有用的技术,借鉴不利的规律发明预防自然灾害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技术,使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变为现实。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有科学的社会价值观念的配合,以及在此基础上理性建构的平衡利益流动关系的支撑。而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事物之间平衡的利益流动所呈现的自然生态平衡规律,与社会科学所揭示的社会利益平衡流动所呈现的和谐统一规律,本质上是同一规律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所以,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不论是改造自然的技术还是改造社会(化解、缓和、解决和避免社会矛盾)的技术,目的都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更愉快和轻松自由的生活,这就是现当代科技文化需要全面发展的实质。而正确地反映和揭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发明和运用科学基础上全面性的技术,使改造自然的技术与改造社会的技术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才可能建构起自然与社会与人之间和谐的利益流动关系,并真正建成人化的自然与自然的人化的美好社会。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马克思说过,自然科学与人的(社会)科学将是同一门科学,[1]82这就是现当代科技文化应有的内涵所在。

二、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差异和统一

没有差异就没有世界,没有差异就不会有自然生态,更不会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所以,自然生态是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自然生物在差异统一基础上的存在状态。因此,人的社会生态不可能根本脱离自然生态而存在和发展,没有差异统一的自然生态,就不会有人的社会生态存在的根据和前提。然而,自然生态仅有生物即植物和动物的存在,并不构成具体而现实的自然生态,而只是抽象的自然生态。而现实的自然生态还必须具有非生物的存在作为前提和基础,没有非生物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就不可能有自然生物的存在和不断进化。换一个角度看,正是非生物的物质在差异前提下的相互作用,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才形成了现实的自然生态,进而又经历了不断的演化,才呈现出自然界的精灵即具有能够思考的人的大脑和以此为前提的人类社会和人的智慧的展现。所以,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之间呈现差异的根据,就在于人类特有的能思考的大脑所具有的思维活动和由其产生的智慧性的精神力量。正是这样的精神力量,使人类超越了自然生物属自然的本能限度,在脑力和体力的相互配合下形成了超自然的属社会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并在与自然环境(自然生态)长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取得了人的社会生存状态和应有的主体地位,也就是“社会生态”的生成。然而,确证社会生态得以真正确立(在人的智慧支撑下)的人工自然,却是在日益伤害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下而得以扩展和壮大的。尤其是到了当代,更呈现出自然生态环境对人工自然及其人的社会生活越来越多的伤害。而伴随这种伤害的持续和加剧,社会生态存在的意义将会越来越小。在自然界,各种非生物和生物以及各种动物和植物(人类社会暂除外),在差异的基础上共同构成了自然的生态环境(与人的社会相联系而言)和自然生态环境中千差万别的自然生物的共存。是什么原因和力量造成了这样共存的状态即自然生态,而且是按照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力量大小的排序)形成的生物链条,也就是自然的生态系统?而共存的前提是包容而非排斥,那么在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下,为什么能够形成差异基础上各种自然物的共存,并在彼此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呈现出自然的生态平衡规律?仔细考察和深思后就不难发现,自然生态所以能够出现平衡的存在状态,是因为不同的生物之间贯穿着一条平衡流动的利益关系。在弱肉强食的前提下为什么会导致自然的生态平衡,而在人类社会内部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还在被有意无意地运用,可为什么不仅没有带来社会生态的平衡而是相反呢?客观地说,自然生物之间正是在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下展示了彼此的依存关系。表面看,弱肉强食展示的是不同生物之间矛盾对立即排斥和离异的状态,但实际上,这样的状态却是短暂和有限度的。#p#分页标题#e#

因此,可以肯定地判断,正是这种短暂和有限的弱肉强食,而不是无限的赶尽杀绝式的弱肉强食,才换来了自然的生态平衡和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展现。因为这是自然生物之间唯一的利益流动方式,也是自然生物共存的客观依据。而自然生态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存在。生态尤其是自然生态,作为一种生命的存在状态,就是必须有平衡利益关系的流动,也就是必须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与交流,否则,就只有自然的死亡态,一种无差异的死寂的世界。[2]人的“社会生态”以自然生态为依据,是自然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生物链条的最高环节,因为自然生态的长期演化使人脑具有了能够思维的功能,并在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能够形成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思想意识,进而也形成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思想意识。而科学地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根本区别开来的标志,如果说近现代自然科学家开启了人类科学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新时代,那么,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现代社会科学家,则开启了人类科学地认识和改造社会的新时代,也就是开启了社会科学及其技术与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相互配合,使人类社会由片面走向全面发展的新时代。而科学地认识和改造自然,就是要在认识自然生态不同事物的个别规律、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在普遍规律许可的范围内,运用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有利的个别规律和特殊规律,进而建构起科学改造自然的可操作的实践观念,并付诸实际的实践活动和现实地改造自然,使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利益流动,也就是彼此利益的平衡流动,这样,社会与自然才可能真正形成符合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和谐的自然生态大系统。但是,这样的大生态系统并没有形成,原因何在?“社会生态系统”要得以确立并持续地存在,对外就必须与自然生态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实现利益的平衡流动,对内就必须实现个体与群体与社会(或国家)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也就是实现社会利益的平衡流动。这双重的利益平衡流动,才是社会生态系统得以确立和实现的根本依据所在。没有人类社会内部利益平衡的流动,就不会有真正的社会生态系统,没有社会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利益平衡流动,就不会有自然与社会之间的真正和谐统一,即自然的人化与人化的自然的美好社会生活。所以,如何建构现代性的科学合理且平衡流动的利益关系,是摆在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理论和社会科学及其技术理论面前的重大课题,两者的如何配合与协调将成为人类社会能否全面实现现代化的依据之所在。

三、科技文化基础上的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现代科技文化,系统地加以理解,应是自然科学及其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的有机统一。已有的历史经验表明,仅局限于现代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的科技文化,并没有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和文明进步以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和更加轻松愉快的社会生活。进而自然科学真理的全面性要求,在狭隘社会价值观的束缚下,相应技术的发明和运用走上了片面发展的道路。同时也严重违背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客观要求。生产性技术的发明和运用,往往大于或高于生产废物的回收和再利用技术的发明和运用,这样的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作用方式,严重伤害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由此设问,没有社会科学及其技术的协调配合,自然科学及其技术要获得对人类价值实现的最大化(对自然和社会都有利的),可能吗?没有差异,就不会有不同事物之间以及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相互作用就不会有交换与交流过程的展现。然而,相互作用性质的不同则又决定了交换与交流的是否有效、是否顺畅和是否互利。同样也决定了自然生态的是否平衡与社会生态的是否和谐统一。这就说明,自然生态的平衡依赖于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协同(利益的平衡流动),而不是相反。自然界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矛盾对立的统一,只有差异协同所呈现的和谐统一。自然生态平衡规律就是自然的理性即天理,违背了这一天然的理性就将受到惩罚。所以,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自然生态平衡规律所展现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利益流动的平衡本质,实实在在地贯穿到人的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和实际行为过程的始终。

社会生态文明根本上就是人类社会生活符合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理性化,人的实践行为的理性化和科学化,最终是人的社会价值观的社会化和系统化。而这一切都要归结到社会生活的法治化和道德化,这是社会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社会生态由具体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三大领域构成,其中文化生活全面的科技化是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文明化的精神支撑和根本保证。所以,文化生活领域的文明建设就是实现全面科技化基础上人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没有先进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就难以产生创新尤其是社会价值观的更新,社会生态的文明建设就只能是空想。文化生活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可以说是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首先,就是要通过广泛的社会化教育,通过学习,通过独立的理性思考,用现代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生态平衡规律所展示的整体性、系统性与利益的平衡流动性的本质理念,来改变传统非系统和非整体的思维方式,使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具有最开阔的眼界,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具有最全面、最合理、最科学和最强可操作性的规划和设计。这就是人的思维活动所内含的,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认识性思维和改造(价值)性思维,以及相应的认识性实践(科学实验和考察,社会调查和考古)和改造性实践(社会生产和社会制度的创新或改良)。[3]其次,在此基础上以系统和整体性的社会价值观,来改造或取代传统片面自私狭隘的社会价值观,使各种社会行为在实现自身价值目标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和联系他人和社会环境的价值实现和利益。在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相互关爱和彼此沟通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利益关系的和谐统一。其三,在系统和整体的思维视角,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及其相应的全面性技术,逐步成为同一门科学和相应的系统化现代技术。其四,以整体和系统性的理性精神做支撑,生产出系统化展示真善美和谐统一的文学艺术作品,以系统化体现真善美的道德观念逐步取代假丑恶的片面狭隘的价值观念,并以这样的价值观念支配人们的行为,使利益矛盾冲突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生态平衡的原因范文3

【关键词】退耕还林;幼林地;兔害;防治;探讨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幼林兔害可持续控制已经成为一项系统化的综合工程,其主要内容是通过提高幼林防治的自控能力,逐步加强对幼林兔害的生态管理,坚持“以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等进行控制。此外,近年来陕北地区的幼林兔害,严重的影响了生态平衡,必须加大力度对其进行综合治理,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以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常进行。

近几年,幼林兔害的实例发生越来越多,幼林破坏面积在不断扩大。加上近年来,退耕还林面积的增大,幼林兔害现象加剧。兔害不仅对幼林危害甚大,而且直至目前都未曾发现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造成幼林资源被严重破坏。对于此类危害性较大的野兔,虽然国家在保证不对幼林资源造成破坏的情况下,已经采取措施极力控制,但是兔害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必须深入研究,制定新的防治措进行防御方可。

1、幼林兔害产生的原因

1.1陕北地区虽然进行大量的退耕还林,营造植物环境,但是其结构简单,可塑造性比较大。再者,退耕还林稳定性比较差,生态平衡的能力相对也比较弱,退耕还林种植的某些植物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相对较弱,极易被伤害,导致兔害的数量增多。

1.2近年来我国政府有禁止猎杀野生动物的明文规定,并且对猎枪进行收缴,人类捕杀野兔的数量大大减少。再加上野兔的繁殖能力比较强,一年四季均可产仔,并且每次产仔均有3~6只【1】,因此造成了野兔的数量和种群密度急剧增加和上升。

1.3防治野兔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药物不准确,药物比例调和出现问题,加上农药使用的时机不当,以盲目的“高药量、高浓度”【2】认识进行防治兔害,结果防治未果,反而增强了野兔的抗药性,加剧对幼林资源的危害。除此之外,如采取的防治措施不当,缺乏技术性等都是造成兔害产生的原因。

2、幼林资源兔害防护措施探讨

近年来,我国针对兔害防治问题进行多次讨论、研究,同时也不断加强了对幼林兔害的预测管理力度。针对幼林兔害进行侦查,以“快、狠、准”的方式对幼林兔害进行定位,根据不同的兔害种类选择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防御,以免增大幼林破坏范围。预测兔害种类不明,切勿盲目用药,尽量采取措施将野兔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待专业人员对野兔进行过研究之后,再利用相关措施进行野兔整治。因此,为了使幼林兔害得到更好的防治效果,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治方法:

2.1兔害的化学防治法。针对幼林兔害防治采用正确的,合理的高效化学药物。化学药物是治理兔害最快最方便的一种高效方法。针对幼林兔害进行防治时,可选取高效、毒性小及无残留的化学药剂、农药及生物药剂。农药在幼林兔害防治过程中,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杀死野兔,并且季节和地区等客观条件对农药没有特别影响,而且化学防治还可以应用于病虫生长的不同阶段。因此,兔害化学防治法具有良好的防治成果。由于农药具有不同的特性,同时也决定农药不可乱用,必须对农药进行详细的了解,例如农药的种类、功能、危害等方面的知识,农药内含对身体有害的化学药剂,合理施药,避免伤害到自己。

2.2兔害综合防治法。加强幼林防治宣传,加深人们防治幼林兔害的观念。幼林兔害本身是一种长期性且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帮助,增强人们对兔害的危害意识,促使他们积极参加兔害生物防治活动中去。另外,幼林具有多样性,根据幼林区域的不同、树种的不同以及气候环境的不同,所采取生物治理方法也不同,在药物的使用上,一定要选择无公害药剂,避免扩大生态防治的范围。

2.3幼林兔害的生物防治法。生物防治是一种利用有益生物消灭有害物质的方法。此防治法主要是利用自然学中生物物种间的亲密关系进行相互制约。(1)自然界中,野兔的第一天敌无疑是捕食性动物,比如猫头鹰、老鹰、雕隼等等【3】。这类防护措施不仅能够有效防止幼林兔害,还可以维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2)微生物防治兔害。常见的有真菌、细菌及抗生菌一类的病毒。目前,在我国微生物防治方法是最受欢迎的一种兔害防治法,不仅能减低兔害数量的增加,还能够避免化学药剂使用给自然环境带来的污染,更不会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是其他兔害防治方法所不能比较的。

2.4兔害的物理机械防治法。物理机械防治法主要采用物理因子在兔子生长、繁殖时期对其进行干扰、阻挠,同时也可以选择机械作用。无论选择两种中的哪一种,都可以较好的防治兔害。物理因子通过光、电、温度以及红外线辐射等方式阻挠兔害;机械作用主要是运用生物技术、放射能等,在兔害发生前进行使用,最适合兔害大量产生的阶段。

2.5兔害植物检疫防治法。植物检疫防治法是最传统的幼林兔害防治法,与其他幼林兔害防治法具有一定的差别。植物检疫防治法主要涉及到植物保护预防、免疫及铲除等多个方面,通过对植物进行检疫发现兔害,趁没有扩散、传播之前采取措施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将兔害一网打尽,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此方法是一种既有效又经济的幼林兔害防治法,被大家所提倡。不过,在实施这项方法的时候,必须要综合生态环境、生态安全及经济等方面考虑,促进生态平衡的持续发展。植物检疫防治法的优势有【4】:遵循了自然规律、有助于保证自然的生态平衡、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可以有效的控制野兔数量,保护植物安全,节省了经济资源,起到了保护幼林资源的生态结构的作用,有效提高了森林兔害综合防治措施的能力。

此外,想要幼林兔害得到更好的综合防治,必须加强对幼林兔害防治工作的规划,在幼林植物栽培时,不能单单只考虑美化,还应注意要防治兔害的产生。随着近年来我国林业的迅速发展,伴随着许多外来野兔侵入,造成生态严重的不平衡,给我国林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必须加强幼林综合防治措施的实行力度,将幼林兔害根除。

3、结语

综上所述,幼林兔害防治工作为维护陕北地区幼林生态平衡作出巨大的贡献,保证幼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近年来,我国林业发展迅速,幼林兔害近年来已经成为国家的减灾工程中的重点,为了能够有效的保护幼林资源不被破坏,必须加强幼林兔害的防护工作,利用综合防治措施从本质上遏制野兔的侵入。此外,加强人们对幼林兔害的防护意识,做好幼林兔害综合防治的辅助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保护方针,避免对幼林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从而威胁生态平衡的发展等。

【参考文献】:

[1] 宋晓斌,韩恩贤,薄颖生,韩 刚. 兔害对退耕还林的危害调查与防治对策[J]. 陕西林业科技. 2002(01):55-57

[2] 任王民,杨国强.新造中幼林地兔害防治技术初探[J]. 陕西林业. 2009(03):40

生态平衡的原因范文4

关键词 围海造地;生态影响;维护

中图分类号 U6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22-0223-01

围海造地是人类了未来扩展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开发利用海洋的一种方式。当今世界上有很多沿海国家采用这种手段来实现扩大发展空间,有着或短或长的围海造地的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开发海洋空间,充分利用海洋的空间资源,缓解陆地上人地矛盾、优化生态环境,维持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沿海城市必将选择的重要之路。但是,由于围海造地是违背自然规律,人为的在短时间、小尺度范围内改变天然的海岸格局,扰动了海岸带的生态系统,造成了生态失衡,甚至引发环境自然灾害,破坏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的稳定性、生物的多样性,给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因而,在不可避免围海造地的情况下,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其带来的不利因素,维护生态环境,营造一个健康、生态的沿海环境领域,保证围海造地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在分析围海造地对沿海地区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围海造地的生态环境维护,既能拓展沿海地区的发展空间,又能保护好海产资源的生态环境,同时达到造地又好又省的走节能减排的绿色制造的双赢路线。对我国沿海地区围海造地活动的健康、持续的进行提供生态环境领域的支持。

1 围海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结世界各国围海造地的经验教训,围海造地给沿海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破坏了生态平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围海造地降低的沿海生态功能。围海造地在通常情况下都会人为地破坏掉了天然的湿地,一些动物和植物失去生存的栖息地,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甚至某些生物品种的灭绝。围海造地还会造成河道入海口海水和淡水不在存在梯度变化,严重影响了在这一空间生存的海洋植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

2)围海造地破坏了沿海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功能。围海造地造成海岸没有了滩涂,缩小了自然纳潮空间、波浪消耗能量的空间,这样就增加了浪潮灾害的隐患,同时河床淤积泥沙也会提高泄洪的危险性。围海造地还会导致海水自净能力下降,增加赤潮发生的频次以及强度,人为活动还会造成大量的污染物以及悬浮泥沙等都会对海洋环境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恶化水质。失去了海滩和沙坝,围海造地增加了海水对堤岸的冲刷腐蚀,加剧了海水倒灌现象。

3)围海造地影响了沿海的生产能力。大规模的填海工程影响了海湾的水流和地形,对海产资源造成了影响,破坏了原有的鱼类的栖息环境以及洄游规律。同时,围海造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在这个空间上迅速发展的工业、养殖业等,带来了大量的垃圾以及污染物,严重影响了海水养殖业,降低了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

4)围海造地影响了原有的海岸地区的信息文化。海岸带的海洋生态系统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旅游文化价值,而填海造地活动破坏了沿海地区原有的生态景观,因此给当地的旅游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这样就会对这一区域的历史、信息文化产业等带来影响。

2 围海造地的生态环境维护

2.1 海域生态环境现状

海域生态环境在最近几十年来逐渐恶化,导致海产资源枯萎。探讨其原因,不外乎于捕捞过度、海洋水域污染,赤潮频发等原因。虽然多年采取措施,但效果并理想,因此反思海产资源枯萎的原因并不仅仅是上述这几条,还有未明原因。海洋生物大部分是生长在浅海、滩海,在那里存在着大量的陆域河流带来的营养物质,促进了多种多样的海生动植物的生长,维持着海洋的生物多样性,这一切都是依附于原有的海洋生物长期适应和相互依存的海洋沿岸水底特定的地形地貌。因此保护海洋动物、植物的生存空间首先就要维护好海洋沿岸水底浅海、滩涂的地形地貌,它们是海生动植物资源的的生存基地。如果保护不好这个空间,就意味着破坏掉了鱼类孵化、繁衍的巢穴,从根本上损毁了海洋资源的再生能力。多年来的围海造地,严重的改变了浅海的地形地貌,破坏了海产资源生息繁衍的栖息地,因此在人口激增、土地资源有限,经济社会的发展迫使不得不围海造地扩展人类发展空间的基础上,维护还海洋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的避免损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海洋的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发展绿色经济就是我们围海造地的出路。

2.2 围海造地的绿色制造工艺

目前针对潮下带、浅海的大范围围海造地采用的方法大都耗能较多,严重的改变海底地形,基本都是先筑围堤,用泥沙泵和船舶进行吹填的办法,破坏了原有的海洋环境,致使海洋生物资源无法适应新环境而不能生息繁衍。因此围海造地的前提就是保证对海底地形地貌不要有太剧烈的改变,尽量少用吹填工艺,利用浅海漂浮泥沙输移沉积规律落淤,在拟定围海造地海区制造人为静水区。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核心技术就是制造静水区,构建人造海湾,带有泥沙的海水进来之后,潮涨期间在静水区,泥沙慢慢淤积,浑水变清,在潮落期间退去,然后接着下一次的潮涨潮落,反复循环,浅海在日积月累中淤高成滩成陆。达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就是构建人造海湾和静水区,在南方生长红树林的海域可在平直海岸线营造瓦式红树林带,在没有红树林带的海域,就先把规划的堤围涵闸在海中作为海底平台先建起来,然后按堤段一定距离构建若干个平台,以消减海浪和减慢退潮流速,还可以结合建设舰船停泊区,使之形成围圈范围之内的静水区,谨记千万不能采用抛石和沙土围堤而隔绝水流。这样在涨潮时,挟带有大量漂浮泥沙的浑水能迅速进入,经过涨潮期的静止停歇,浑水中的泥沙自然下沉淤积,这样潮涨潮落,泥沙不断下沉淤积,静水区的浅海很快就淤成滩地。这样的措施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维护效果最好,同时成本较低,符合节能减排、环保低碳的要求。

3 结束语

围海造地给人类带来的福利是可以预见的,但是不正当 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势必会改变海岸格局,影响周围海洋生态平衡,破坏周围地区的生态多样性,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不可避免的进行围海造地的情况下,必须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的控制和降低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这需要充分认识和研究围海造地在哪些方面怎样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然后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和影响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这样才能在大力发展海洋空间、利用资源的同时,维护好海洋的生态平衡,取得对海洋资源空间发展和维护的双赢。

参考文献

[1]于格,张军岩等.围海造地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J].资源科学,2009,31(2).

[2]朱凌,刘百桥.围海造地的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研究[J].海洋信息,2009,2.

[3]苗丽娟.围填海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评估方法初探[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1.

生态平衡的原因范文5

关键词:北方居住区植物景观营造 

    居住区的小型公园,绿化带是居民休息、游乐和锻炼身体的活动场所,其植物配置须考虑绿地地形、绿化带设施等。21世纪是注重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态时代。我们的居住区绿化也取得了很多的宝贵经验。但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同时人们对环境生态观和居住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促使人们更加去关注居住区绿化的综合效益。北方地区有很多野生植物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绿化宝库。充分利用起北方的自然资源,将这些植物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必能为北方居住区的植物景观营造做出非常出色效果。

    一、植物景观营造的意义

    植物景观营造是组成居住区绿化带或园林的重要部分。植物景观的营造需要我们关注居住区绿化的综合效益,即生态效益。植物景观的合理营造,能充分发挥其观赏的特性、创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而实现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的额最优协调。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植物景观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不但可以协调人与自然,自然之间的和谐,还能美化环境,愉悦身心,满足人对自然环境的精神上的需求。植物景观的合理营造本身就是建立在人的艺术视觉效果基础上,充分利用了生态学、植物学、美学的理论创造出具有现代气息的花的园林景观。

    2.植物景观的营造有利于改善环境的生态环境,可以调节小气候,防风防尘,减轻噪音,并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小环境的生态平衡。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由于森林的调节作用,我们不用担心,气候骤冷骤热;不用担心会频繁受到恶劣天气的侵袭;因为有北方的防护林,我们不用担心沙尘暴的频繁来袭。这些都是大范围绿色植物所起的作用。园林内部的植物景观营造就是大的绿色植物作用的微小化。大量的绿色园林组加起来,就能起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防风防尘的效果,就能减轻噪音的污染从而维护了居住区人们的安静生活。

    3.植物景观的营造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空间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良性生态平衡。自然界地各物种之所以能和谐的相处,全赖整个的大的自然环境的生态处于平衡之中。小的生物圈也需要保持生态平衡,人也是生态平衡中的一环。

没有生态平衡,人们会面临很多自然的惩罚。

    二、当前北方居住区植物景观营造存在的不足

    1.绿化面积偏小,植物景观营造观念不深。人类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自然世界,通过人为的改造,自然变得不再那么自然。人的生活不但需要丰富的物质基础,还需要精神的享受,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人的基本精神需求之一,人们希望生活在自然的绿色之中。但是由于建筑商追求商品楼收益的最大化,使得当初设计建设大型公共工程、商品楼时,给园林绿地留的面积很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公共绿化带发展的空间。这就与人们迫切需求公共绿化带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人们整天忙碌于自己的生存和生活当中。内心渴望园林绿化给自己带来精神抚慰和享受,但却对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又不甚关心,这种矛盾纠葛的心理,也是造成居住区植物景观营造不能顺利进行的原因。

2.植物景观营造不合理,设计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由于我国长时间对植物景观设计不太重视,致使现在的植物景观营造存在很多问题。植物景观的营造不是将植物简单的组合,应当在设计中应尽可能的保证原生态的自然植物群落,同时还要考虑各种群间的相互联系,要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还有部分地区的植物景观营造不能体现地方特色:要么不切实际的引进名贵品种,要么不假思索的种植传统植物,这不能体现出设计的创新意识,也不能满足现在人们对审美、对原生态的渴望。

生态平衡的原因范文6

关键词:灾后重建 生态平衡 变迁 资金筹集与管理

在“重建家园”的规划过程中, 城市的更新、保护发展也成了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笔者就以下几方面谈灾后重建规划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 生态环境问题。

城市规划注重生态环境,就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及其它相关的科学知识与方法,从城市生态功能的完整性、城市资源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调控城市社会、经济与自然亚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生态关系,合理规划城市资源开发与利用途径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式,使之达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 调统一,进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由此促进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重要原因就是由乱砍乱伐,垦山为田、毁林造田,破坏了生态平衡。这种违背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行为,是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的。因此,在灾后重建规划中,维护生态平衡是非常紧迫的任务。同时要维护生态敏感区域,如森林山体、水源地、大型水库、河岸带以及自然景观旅游区等。这些生态敏感区对次区域具有生态保护意义,一旦受到人为破坏,将很难有效地恢复。因此,规划中对生态敏感区,应划定其保护范围,避免受到破坏,对于维护生态平衡,防止次区域洪水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问题。

灾后重建工作,既有生态平衡的问题也有社会平衡问题,重组是外来因素的影响下突然发生的,如何尽快实现社会结构的平衡,主要就是

居民居住地的变迁。一些城镇处于洪水淹没线下。由于受灾需要重建规划,这个社会结构是原有构成要素的重新组合,形成一种新的构成单元,容易形成新的社会平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生产方式趋向于多元化,生活方式趋向于城镇化,成为名符其实的城镇居民。前一种迁居方式,农民由自然村向中心村集中,使得农村的布局发生巨大的变化。最明显的是村屯数量的减少;中心村规模扩大,日益发展为集镇;基础设施水平提高,生活方式达到或接近城镇水平。新导入的人群与已有的人群,无论在哪些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社会冲突。特别是农村以血缘、地缘为纽带,以宗族为特征的同质群体。几个这样的人群聚集在一起时,冲突和矛盾更加激烈。通过宣扬、风俗、礼仪、舆论和其它集体活动,增加凝聚力。同时在规划实践中,通过开放的空间结构,紧凑的聚居形式,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将社区各组成部分在空间上连为一个整体。设置社区生活服务设施和活动中心,将居民的生活活动连为一个整体,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达到加快社会整合,促进社会平衡的目的。

三、经济问题

1灾后重建规划的资金筹集与管理

重建资金的筹集主要有以下几种渠道:(1上级部门财政拨款;((2)国内外的捐赠资金;(3)灾区人民的自身筹集;(5)其它方式,如信贷、保险等。重建资金主要用于:(1)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建设;(2)进行生产性投资;(3)分配给灾民,满足其基本生活的各项需要。

2 防洪基金的筹集与管理

洪水是一种突发性灾难,需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设置防洪基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防洪基金的筹集主要发挥易受灾区地方的积极性,筹划资渠道主要有:地方财政收入中按比例提留;社会性的集资和捐献等。防洪基金作为一项专项基金,需设置专门的机构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一旦发生灾害,用来解决灾民的基本生活问题以及用来恢复工农业生产。

四、规划问题

1 区域规划中的防洪规划

对于易受洪水威胁的区域和城镇来说,防洪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防洪问题不可能就城市论城市,绝不是某一个城市所能解决得了的,而应放在区域中进行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在区域规划尚不完善的情况下,由易受灾地区进行区域防洪规划,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2 总体规划的紧急编制程序问题。

在这次重建规划的总体规划中,我们所调查资料残缺不全,而且灾民面临严冬即将来临的考验,新村建设迫切需要总规的指导,编制周期很短,不可能按照正常的程序,收集资料进行。因此在这次总规中突出弹性特点,成果由城市现状图、城市总体规划图、基础设施规划图组成,保证其对近期建设特别是新村详细规划的指导意义,以及对未来城镇建设的引导作用。

3 规划中的新村建设标准问题要详细化。

由于洪水灾害受灾面积较大,重建资金会出现短缺。合理的灾后重建标准依据要看财政拨款及各地的捐款,应遵循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如果有些区域采用小康住宅标准设计代替灾后重建的住宅设计,这样的标准靠财政拨款和捐款是远远不够的,给以后城镇本身的发展和国家财政也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对于灾后重建规划工作,规划部门及规划人员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建立防洪规划体系以及如何进行灾后重建规划,都是紧迫而具有实际意义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

2《经济研究》杂志编辑部等・论生态平衡 http:///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

3李伟.旧城改造中园林绿地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7年第8期

4 姚萍 赵晔 .基于上海新天地对历史遗产保护利用问题的思考[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16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