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技术的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能源技术的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能源技术的前景范文1

【关键词】:能源技术;现状;创新策略

1、导言

在能源技术创新方面,推动能源智能生产技术创新,研究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智能化生产等技术。同时,加强能源智能传输技术创新,研究多能协同综合能源网络、智能网络的协同控制等技术。促进能源智能消费技术创新,推动智慧能源管理与监管手段创新,加强能源互联网综合集成技术创新,研究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的高效集成与智能化调控、能源大数据集成和安全共享、储能和电动汽车应用与管理以及需求侧响应等技术,形成较完备的技术及标准体系,引领世界能源技术创新。

2、能源技术创新现状

2.1能源创新技术还不完善,导致产生大量的污染与能耗

随着我国一直在强调新能源的低污染、低能耗,但是由于能源创新技术的不完善,导致在发展新能源产业时存在大量的污染,尤其是在新能源产业制造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染。我们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多晶硅为例,生产多晶硅提炼所排放的三氯氢硅等有害物质要远远高于电能消耗的能源,一千瓦多晶硅光点需要10度公斤的晶硅,但是制造它需要6000度的电能,由此可见新能源产品的制造环节污染比较多。

2.2能源创新技术制度不完善,适应不了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

能源创新技术开发需要的资金比较多,而且能源创新技术开发所要承担的风险也比较大,因此在能源创新技术的研发上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二是政府在能源创新技术研发创造中的主导作用不够。能源创新技术创新需要政府部门发挥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然而目前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导致我国能源创新技术的关键领域缺乏创新,过度依赖于国外技术;三是我国与世界合作的机制也不顺畅。

2.3能源技术具有不确定性

高风险的特征导致能源企业融资困难,因为能源的应用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严重地影响了银行对能源企业的前景评估,给能源企业的信贷融资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能源技术与能源企业的不确定性表现在技术的不成熟、回报高、风险高、市场定位比较模糊、管理不成熟等方面。

3、能源技术创新策略分析

3.1建立层次结构先进合理的新能源产业体系

依靠我国微观与宏观调控的手段,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争取建立以传统能源为主、能源技术为必要补充的能源市场,增加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在我国能源消耗中的比重,由于对这些清洁能源大力使用,能够有效地对我国的环境进行改善,建立第二代生物质能源的应用。

3.2完善我国新能源创新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一是强化政府部门对能源技术的资金投入。由于能源技术研发周期比较长,因此需要我国政府增强对能源技术的研发资金投入,建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关键技术的研发,提高高职院校在能源技术创新、实践方面的作用,拓展能源技术的社会应用性;二是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能源技术的研发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因此需要构建多渠道的融资机制以此保证资金的稳定性,我国要在政府投入、银行信贷的基础上,发挥市场的作用,增强民间资金研发能源技术;三是培养高素质的研发人员,提高我国能源技术的创新能力;四是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以此指导能源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3.3明确能源技术项目创新原则

3.3.1合作原则

能源技术是一大重点工程,由于各个国家经济文化的差异性,能源技术合作管理依旧面临着诸多问题。未来,各个国家之间能源技术日趋增多,重视项目管理模式革新是不可缺少的。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研究,合作双方必须及时解决项目管理难题,共同构建更加持续、稳定、互利的项目管理模式。

3.3.2监督原则

能源技术的集中管理不够,技术合作项目进程和质量实施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对能源技术实行承办单位内部监察、第三方机构专业监督和政府主管部门监管相结合,确保项目承办单位和工作人员认真履行职责,遵守、落实相关政策和规范,保证能源技术顺利实施。

3.3.3专业原则

建立一套完整的能源技术合作工作质量评估体系,对新能源技术质量和实施单位工作水平进行动态的科学、系统评估,以评估的结果作为实施单位资质、项目结算、资金拨付及新项目申报的主要依据。世界经济正朝着统一化方向转变,各个国家之间形成互利互助战略模式,通过各类项目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3.4完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低碳经济下新能源利用率

新能源企业相比于传统的能源企业的优势在于,新能源企业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与市场潜力。因此完善新能源企业的理论体系,研发更先进的能源技术是如今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改革新能源的设备,使新能源设备现代化,并且改善新能源企业之中格格不入的部分。大力的招商引资,为我国的新能源的发展提供资金上的保障,同时大力宣传新能源的环保性能与实用性,减少市场与能源技术的隔阂,给银行贷款给新能源提供一条有效的沟通渠道。完善新能源的产业政策,给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减少我国资源浪费,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3.5提升能源技术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要大力培育具有“工匠精神”工程研发队伍,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工程师是提升我国能源技术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我国生产能力水平;二是要加强对自主创新成果的产权保护,提高企业积极创新的积极性,我国要改善能源技术专利审查与授权程序,加大对能源技术产权的保护力度;三是加快能源技术成果转让,实现能源技术成果的市场价值,加快我国能源技术领域产品的创新速度。

结论

总之,我国正处于科技改革阶段,经济产业必须依赖于科技创新,才能实现资源战略的可持续利用。新能源工程是国家重点投资与发展的项目,应从科技创新、优化管理、产业规划等多个方面实施调整,构建符合新能源产业需求的新方向。同时,做好能源技术的调控与管理工作,解决早期能源规划存在的战略性问题,共同提高能源技术创新与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婷,郭丕斌.能源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进展评述[J].科技和产业,2012,01:53-58+87.

新能源技术的前景范文2

“新能源”已经不是新词,在国家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大力发展新能源的政策引导下,“新能源”技术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走访第十八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发现,新能源相关的参展项目,基本都已经或者将要投入产业级的应用。

新能源正在经历从研发到应用的嬗变。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表示,2020年后我国将进入新能源发展的高峰阶段,“十三五”期间,新能源将呈现规模替代能源、生产侧和消费侧向可再生能源全面转型的特征。

根据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和经济结构,中国未来数十年的能源需求将持续快速扩大。到2020年,中国的能源需求将达到45亿吨标准煤,由于传统能源有限,新能源将承担起补充能源供应缺口的重任。

新能源展是本届高交会的亮点展馆之一。中科院在本届高交会开辟了专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展出的重点项目。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展出的项目是“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原料合成生物航空燃料”技术。

据了解,这一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能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有效实现我国航空碳减排。中科院广州能源所技术转移与合作处汪丛伟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目前此项技术已建成国内外首套百吨级生物航空燃油中试示范装置,实现了生物航空燃油生产的整个工艺流程的连续化生产,并且已经开始在黑龙江等地筹建千吨级工程示范,进一步完成技术熟化和系统集成,从而形成产业化的成熟方案与技术。”

中科院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推出了新的纳米能源技术。“纳米能源技术的推广应用前景可期,从科研成果到企业级应用的转化是目前国家号召、科学院重视的重要方向,我们所几年前就在产业转化上做了布局,目前,已成功转化了一批产业化项目。”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岳野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

太阳能作为最早被开发应用的新能源之一,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本届高交会上,上海骄英能源推出光热海水淡化技术。上海骄英能源李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太阳能光热海水淡化技术是第一次将太阳能热与海水淡化技术相结合,不仅解决了海水淡化的高能耗问题,还拓展了太阳能利用新的领域。”

新能源技术的前景范文3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以城镇化为主线,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型。城市发展模式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很难转变。有分析指出,今后10 20年,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环境和交通问题将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城市的急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攀升,同样也对能源供应商、工业品制造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尽可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发展绿色清洁能源,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进入中国的近20年问,伊顿推出了一系列创新科技,从新能源车辆技术、可再生能源到绿色建筑,都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得到了应用。伊顿还积极为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做贡献。在与国内高等院校等机构广泛合作的同时,2010年,伊顿携手AECOM公司、IBM公司等共同成立了“新能源可持续交通系统国际联盟”,旨在加快推进新能源车辆在中国各城市应用;首次了中国绿色产品行业调查报告,为致力于中国绿色产品行业发展的各方提供了有益参考。为了更好实现未来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上的互相合作和沟通,2011年6月9口伊顿在北京成功举办了“能源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城市论坛”系列的第一站,论坛从技术创新、城市规划、新能源等多方面对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展望。

新平台新目标

发挥企业专业优势,联合产学研机构,聚焦能源技术创新和应用,在未来十年内至少与十个城市进行对接,通过项目实践,探索低碳城市发展的能源技术创新之路,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城市化做出贡献。未来行动

举办“能源创新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系列论坛,分别就“绿色交通”、“节能建筑”、“综合能效管理”等相关议题进行研讨。

探索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之路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搭建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通过打造一系列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论坛,与行业各界在可持续发展、能源效率、可替代或可再生能源、环境责任等领域进行深入沟通,经验共享及优势互补,为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城市调研。选取国内部分树立低碳发展目标的城市开展实地调研,系统分析与总结低碳城市的建设思路、措施、经验与教训,及对包括企业在内的城市利益相关者的诉求等,专业调研报告,为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新能源技术的前景范文4

关键词:暖通空调技术 问题 发展方向

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 当前许多企业已经思考对暖通空调产品如何实现节能化和智能化。一些节能好、智能化高的采暖制冷产品在建筑领域里占有了一定比重。同时环保节能和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的暖通空调产品也成为当今暖通技术研究发展的方向。

一、暖通空调发展技术简述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的速度,暖通空调技术发展也非常快, 目前可以概括为供暖、通风,室内环境质量,燃气空调,蓄能技术,可持续发展能源技术与暖通空调,节能环保设备的开发,空调通风系统和设计进展,模拟与分析技术、智能控制,施工安装和运行管理和制冷技术等十几个方面。暖通空调发展的根本原则是“节能、环保、安全,可持续发展”,以在不同的领域和空间制造不同特点的暖通空调产品。在此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暖通空调技术的应用。

(1)供暖和通风技术的应用。

供暖技术目前有区域供热制冷和冷热分布式冷热电联供技术,主要应用在分户供暖热计量,供暖系统的改造,地板辐射供暖,新型散热板供热方式上。通风技术一般用在住宅通风、公共空间的通风和工业通风等场合。根据需要,通风的范围又可以分成局部和全面通风。根据工作动力的性质,分为自然和机械通风。

(2)对室内环境质量的测量。如何对室内环境质量进行测量,这是目前国内外共同探讨的热点问题。暖通领域研究出的专业检测仪层出不穷,对检测环境质量包括热舒适度、室内空气的品质(散发污染物的影响)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3)科技创新促进了能源技术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把能源技术与暖通空调、再生能源的利用、回收技术、建筑本体的节能和被动式建筑紧密地结合起来。

(4)大力开发节能环保设备。中国需要物美价廉的低位热能、土壤热源的热泵和高效节能设备。生产企业要以可靠的质量和良好的信誉立足市场

(5)空调通风系统的种类。通风形式主要分为局部和全面通风。空调通风设备的种类也层出不穷,其中包括分散式个别空调,变风量、变水量系统,置换通风及相关系统研究和应用,住宅空调方式,新风利用、蒸发冷却技术应用。在不同的场合和环境中,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空调通风设备和空调系统。

(6)模拟与分析技术、智能控制。 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用品追求的是现代化和智能化。暖通空调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暖通空调能耗模拟技术,建筑自动化技术和暖通空调与智能建筑已经走入大众的生活。轻轻移动鼠标, 所有测控参数的调整与控制、控制过程的实时趋势、历史趋势及供暖流程画面都可以呈现在控制中心的计算机大屏幕上。现代化的暖通系统可以实现了供暖锅炉给煤、送引风、给水等系统的自动控制、自动监视及供暖温度的智能设定。

(7)空调制冷技术。目前空调制冷技术的研究应用得到飞速进展,新型制冷型、天然制冷剂、含氯氟烃制冷剂替代物和新型制冷循环系统产品不断地更新换代。

在建筑市场日益竞争的激烈形势下,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在产品不断地追求现代化和多样化的同时。要注重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并重视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特别是在节能、环保、绿色等先进概念,对暖通空调设计提出严峻挑战。

二、城市供热面临的制约问题

采暖是人们冬季生存的条件之一。目前沿袭了几十年的供热方式正受到其他采暖能源设备和新的供热方式的挑战。随之而带来的是暖通空调产品的不断改新换代。

由于我国的供热锅炉主要是燃煤为主,因此带来的是一定程度的空气污染,特别是二氧化硫污染。城市是人群密集的空间,污染对于城市环境影响相对比较大。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寻求改善城市环境的技术项目,政府也要加大投资力度。真正做到强有力地支持城市的洁净、节能环境建设,打造一个全新的现代化的能源体系。

三、城市供热技术发展前景

我国是能源大国,也是能源消费大国,但利用效率低,能源分布不均匀。有人预计在今后的10年内,许多集中供热的企业会实现由粗放型经营过渡到质量、效益型经营的转变,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推广,通过供热技术全部实现自动化控制,大型供热机组的比重增加,城市热、电、冷联产快捷发展,供热实施分户计量,大力推广锅炉节能技术,使用洁净燃料等,城市集中供热效率会有大大的提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总体提高和对环保意识的加强,环保燃料会逐渐取代替煤炭等传统燃料。

城市供热新能源开发方兴未艾。一些地热能、核能、热泵、垃圾焚烧、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已开始开发和利用,这些新能源和新技术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下面简要介绍3种新能源供热技术。

1.地热能。地热能是一种大自然能源。它是来自地壳的天然热能,并以热能存在。例如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火山爆发产生的能量,地球内部的水能量等多种地热能。这些地热能可以发电,即先把地热能转变为机械能,再由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地球是一个天然巨大的能源仓库,被称为“天然的地下锅炉”。它可以避免因燃烧而产生的污染。因此是天然的环保能源。在我国许多地区都蕴藏有巨大的地热资源,如果能被合理开发和利用,必将对改善城市供热能源结构及减少污染发挥重要作用。

新能源技术的前景范文5

关键词:粉末冶金技术;新能源材料;应用

前言

为了寻求长远的发展,需要重视能源问题。在全球经济以及热口增长的环境下,传统能源彰显匮乏性,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也无法进行再生。因此,面对严重的资源危机,要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为项目对待。粉末冶金对传统冶金技术进行了发扬过大,积极融合现代科技,推动信息化建设,实现现代工业的良性运转,也为新能源的开发提供更多的技术保障。

1 对粉末冶金技术特征的分析

粉末冶金技术具有长远的历史,其主要立足传统冶金技术,达到了对诸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形成优势突出的新型冶金技术。粉末冶金主要对象是粉末状的矿石。在传统的冶金方法中,矿石的形式为整块,先进行提炼,而后进行冶炼。应用传统技术,块状矿石提炼技术受制于技术和矿石的大小,只能达到80%左右的利用率,产生大量材料的废置。但是,在粉末冶金技术的应用下,资源利用率得以大幅提升,有效降低资源浪费。另外,块状形式的矿石材料长期处于露天堆放,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甚至破坏。由此可见,冶金技术的改善势在必行,要重视冶金技术水平的提升,使得材料各尽所用,发挥不同冶金材料的作用,切实提升使用效率,形成高性能的新材料,达到成本的降低。利用现代粉末冶金技术,能够对废矿石、旧金属材料进行再利用,有效节约资源,极大推动经济效益的获取,对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因此,粉末冶金技术在原材料选择方面相对较为宽松,能够充分利用废旧金属、矿石等,形成不规则的粉末,满足原材料节约和回收的目标。另外,鉴于粉末冶金可塑性以及相关材料的添加,促进性能的增强和平衡。

2 对新能源技术的阐述

在科技的推动下,新能源技术逐渐被科学界重视。在传统能源开发与应用中,出现严重的资源匮乏现象,加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使得新能源问题的出现备受关注。新能源材料需要在开发、存储以及转化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由此可见,新能源材料是发展新能源的关键因素。为了更好地实现转化和存储,其在配件、生产要素等方面都极具特色,与传统能源行业的材料截然不同。粉末冶金技术在整个新能源开发应用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3 系统介绍粉末冶金技术的类型

3.1 传统粉末冶金材料

首先,是铁基粉末冶金。这种材料是最传统,也是最为关键的冶金材料,在制造业中应用较为广泛。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其次,铜基粉末冶金材料。这种材料类型较多,耐腐蚀性突出,在电器领域应用较多。再次,硬质合金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熔点,硬度和强度都十分高,其应用的领域主要是高端技术领域,如核武器等。最后,粉末冶金电工材料和摩擦分类,主要应用在电子领域。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粉末冶金材料的需求量增大。另外,粉末冶金材料在真空技术领域也得到推广。摩擦材料耐摩擦性较强,促使物体运动减速,抑或是停止,在摩擦制动领域应用较多。

3.2 对现代先进粉末冶金材料的介绍

首先,信息范畴内的粉末冶金材料。立足信息领域,主要是指粉末冶金软磁材料。具体讲,是指金属类和铁氧体材料。随着对磁性记录材料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粉末冶金软材料的需求。其次,能源领域内的粉末冶金材料。能源材料的研发推动能源发展,其中,主要涉及储能和新能源材料。全球经济的发展使得能源需求量增大,传统能源彰显不足,因此,新能源开发势在必行,尤其是燃料电池和太阳能的开发。再次,生物领域的粉末冶金技术。生物材料技术的发展对整个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将生物技术列入国家发展计划。在生物材料中,主要包含医用和冶金材料两大类,在维护身心健康的同时,加快金属行业的进步。第四,军事领域的粉末冶金材料。在航天领域,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是重要指标,稳定性要突出,具有极强的耐高温性。在核军事范畴,粉末冶金技术也具有发展前景,更好地推动整个社会工业技术的进步。另外,新型核反应堆的建设需要具有较高的防辐射标准,而粉末冶金技术的支持下,切实增强核反应堆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有效降低核辐射强度。

4 对粉末冶金技术在新能源材料中的应用的介绍

4.1 粉末冶金技术在风能材料中的应用

风能对我国而言,十分丰富,不存在污染,是新能源的主要类型。在风能发电材料中,粉末冶金技术主要实现对两种材料的制作,即即风电C组的制动片以及永磁钕铁硼材料。这两种材料的制作与整个风力发电关系密切,事关发电过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影响发电效率的高低。风能发电机制动片在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方面,要求较高,同时,力学性能必须突出。目前,主要应用的是铜基粉末冶金技术,完成对压制制动片的制作。制动片需要在导热方面十分突出,同时,制动盘具有较小的摩擦。在应对恶劣温度环境的时候,也能够进行有效的使用。对于永磁钕铁硼,系统永磁材料代替了传统的永磁材料,烧结钕铁硼就是加入了稀土粉,利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而成。

4.2 粉末冶金技术在太阳能中的应用

太阳能突出的特点是清洁性,是新型能源的一种,被商界所看好,开发价值巨大。当前,在太阳能领域,主要的发展方向为光电太阳能与热电太阳能,形成发展趋势。立足光电太阳能领域。其主导作用的部件为光电池,也就是半导体二极管,依靠光伏效应,促使太阳能有效转化为电能。目前,太阳能光电转化效率较低,对航天事业的发展产生阻碍。在粉末冶金技术的使用下,能够有效进行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作,光电转化率得以显著提升。同时,粉末冶金技术也研发了多晶硅薄膜,代替了传统的晶体硅,光电转化率大幅提升。另外,粉末冶金技术与太阳能热电技术也实现了融合。当太阳进行地表照射之后,为了达到对光热技术的有效收集,需要发挥吸收板的功能。而吸收板的制作与粉末冶金技术息息相关,主要应用了其成型技术,发挥粉体在色素和粘结剂方的作用,而后混合,形成涂料,涂于基板之上。这也充分体现了粉末冶金技术在成型技术方面优势更加突出。

5 结束语

综上,通过对粉末冶金技术优势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在新能源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中极具发展潜力。粉末冶金在创造性方面十分突出,塑造性较强,使得其在新能源材料的发展和应用中占据核心地位。粉末冶金技术的工艺原理使得其在新能源开发中更具经济性与高效性。因此,要大力推进粉末冶金技术在新能源开发应用中的拓展,为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晓华,贾成厂,刘向兵.粉末冶金技术在银基触点材料中的应用[J].粉末冶金工业,2009,04:41-47.

[2]邱智海,曾维平.粉末冶金技术在航空发动机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6,07:10-12.

新能源技术的前景范文6

已探路十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借新兴战略产业之势,踏上新征程。

5月初,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中,明确了“继续做好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5月底前有关部门要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领域”中,这是唯一一个具体明确了鼓励政策的领域,同时也是与整体规划同时运作的唯一一个。

5月31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了这则补贴政策(《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无疑对市场释放了一个最善意的信号,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之困”和“技术之惑”将获得喘息空间,而对于即将实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而言,新能源汽车的十年实践堪称一个标杆,更是其他六个领域日后实践的探测针。

超低的市场接受度

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并非始于今日。早在“七五”、“八五”期间,科技部规划中就确立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相关题目。而真正开始大规模立项,是“十五”期间科技部确立的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提出清洁汽车攻关技术产业化的思路。

“十一五”期间,正式确立名字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到此时,电动汽车的研发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科研项目,而是提到了国家重大战略性产业的高度。

“这十年间,财政投入近20亿元人民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5月26日在上海世博园的可持续交通系列论坛上说,政策则有“三纵三横”:“三纵,即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三横,即动力电池以及燃料电池、驱动电机、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的研发,以全面推进新能源汽车。”

然而,十年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始终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化。根据网易汽车2010年4月的一项对36000个样本的调查显示,77%的消费者表示不会在近两年内购买新能源汽车。

刚出台的“办法”内容主要包括,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私人购买、登记注册和使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给予一次性补贴。补贴标准根据动力电池组能量确定,对满足支持条件的新能源汽车,按3000元/千瓦时给予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

补贴资金拨付给汽车生产企业,按其扣除补贴后的价格将新能源汽车销售给私人用户或租赁企业。

此项鼓励政策出台的背景,是十年间新能源汽车极低的普及率。

作为混合动力汽车的先驱,一汽丰田普锐斯2009年仅销售660辆,自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4年累计销量不足3500辆,这一数字尚不及丰田主力车型在华一个星期的销量。

中投顾问公司新能源汽车行业首席研究员李胜茂所做的研究表明,目前国内与国际市场中,实现新能源汽车量产的车型还较少,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

网易汽车调查显示,广大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购买顾虑的三大上榜原因为:续航里程、新能源技术的成熟度和购买价格。70%的受访者认为新能源汽车价格比较贵或者贵一点,40%以上认为非常贵。

技术之惑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张俊智指出,新能源汽车之所以价格昂贵,在于无论混合动力还是纯电动汽车的电机与电池的成本都过高,批量生产还没实现。而新能源汽车复杂的结构和仍然处在摸索阶段的充电方法,都成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上的掣肘。

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例,这在技术上被认为是过渡车型的内燃机和电池的混合动力,结合了传统燃油车和现有电动车的优点,既保持适当的动力供给,又在节能部分有突破性的进展。短期产业化的前景比较广阔,但是它最大的缺点是依然没有摆脱燃油的依赖。

“最重要的因素是没有批量生产,导致电池成本过高。”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解释说。国内现在新能源汽车的大电池生产不同于传统汽车的流水线作业,都是技术人员使用半手工的方法,这样在保证性能和可靠性的同时,却大大增加了人力成本。

使用电池动力的纯电动汽车依旧要面临电池成本过高的难题。刚刚面世的比亚迪S3DM和E6也都没有解决这个难点,而只在市场示范性“露面”。大功率电池组的技术不能产生突破性的进展,引发了包括行驶里程短、充电时间长、加速度慢、车子重量过大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

纯电动汽车近期发展前景不被人们看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充电困难。美国大力推广的插电式充电方法,在于美国独门独院的居住结构,每家都有停车库可以充电。而在中国,往往是楼群式居住方式,如何提供充电场所成为最大的难题。

“所以现在我们国家的电动力汽车推广对象在公共客车上,一方面是方便与政府建立联系的集团运营试点,另一方面,在于职业化公司可以集中地建设充电站,解决技术问题。”李胜茂说。

政策助推创新

近期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工信部四个部委联合制定下发《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征求意见》的回馈通知中,7个领域、2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已经初步确定,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核心方向之一,国家继续大力扶持的重点之一。

“想要解决材料成本,解决大量气体来源,解决燃料电池大量使用,要靠我们的自主创新。”王秉刚说。

然而,国家和具体企业之间的目标存在不一致性。汽车企业追求的是短期的目标,期待能够马上盈利,在国外采购一些关键的零部件,然后运回国内组装,有一定的市场交易。但是国家从产业安全和产业的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最重要的是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强调自主创新,这也是未来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