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互联网教育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互联网教育特征范文1
关键词:“互联网+” 中职英语教学 基本特征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243-01
“互联网+”模式融入中职教育体系当中,它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就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调动,以及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有效改善。现如今,伴随计算机网络技术向中职教育的全面渗透,现代中职英语教育也逐渐走上了个性化、移动化、便捷化路线,已经逐渐体现出了“互联网+中职英语教学”的技术优越性,对中职英语教育开创新局面具有十分现实的重要意义。
一、关于“互联网+”
1.“互联网+”的基本内涵概述
“互联网+”就是指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行业的有机结合,它是互联网领域中的一种全新生态。虽然被称之为“互联网+传统行业”,但实质上它并非是多个行业的简单累加,它应该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及相关信息通信技术所创造的一种拥有传统行业特性的新行业发展形态。在我国,“互联网+”最早被应用于金融行业领域,例如P2P投融资、金融机构理财等等。而今天,“互联网+”也与更多传统行业相互融合,其中“互联网+教育”就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在现阶段,我国中职英语教育发展急需“互联网+”新模式来引导教学走向,“互联网+中职英语”教育也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领域中的一大关键研究课题[1]。
2.“互联网+中职英语”基本特征
“互联网+教育”被我国教育领域称为是教育的“4.0时代”,它的出现并没有完全取代传统教育模式,反而是在传统教育模式基础之上加入了更多教育新元素,希望以服务型教育为基本核心,基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而实现为建设型社会培养全面的服务型综合人才,体现中职教育中技能化教育的基本特征,并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出更多全新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加热爱学习。总结来看,“互联网+教育”模式完美诠释了“跨界融合”概念,它通过互联网的开放性思维实现了自我改革、自我创新以及自我结构重塑,打破了原有教育体系中的社会、文化与经济结构,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更加尊重学生的体验,进而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过程。所以说,“互联网+教育”就表示互联网连接专业学科的一切特点,体现出了学科在传统教学中未曾体现过的层次性与差异性。具体到中职英语教学环节,“互联网+中职英语”教学应用主要体现以下3点基本特征。
2.1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提升
在我国中职院校中,中职生普遍存在学习态度较差、学习成绩偏低且学习兴趣不浓厚等问题,这些都是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所长期无法改变的桎梏。而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中,它就充分利用到了中职英语与“互联网+”二者的专业优越性,首先它引进了更多网络技术及相关英语教学资源,例如多媒体视频、音频及图片文字,以更生动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为课堂教学氛围活跃创造条件。而且这种基于多媒体的多元化教学引导方式也让学生能够有更多r间和空间来自主思考,这也间接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现在的微课教学、翻转课堂等等都是“互联网+中职英语”的典型教学模式。
2.2对英语教学内容的有效丰富
传统的中职英语教学课堂枯燥乏味,教师通常都照本宣科,从记忆单词、阅读课文开始深入教学内容,属于典型的板书式教学模式。而在“互联网+”教学环境下,中职英语教学课堂则开始利用更多样的互联网技术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基于网络学习资源与传统课本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来优化学习资源及教学模式。这种教学内容推广更加快速便捷,因为网络上的英语教学资源及信息更新速度明显比教材上更快也更丰富,教师只要做到定期在网络上查阅英语教学资源,并在合理契机中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就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情境教学环境,从多角度来调动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特别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及强化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举例来说,教师可以基于实际状况来适时增加一些英语电影情境教学来供学生们鉴赏及共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表达能力。而教师在英语影片中加入更多讲解和个人理解,对教师自身人格魅力的提升也会拥有极大帮助。
2.3对英语教学模式的有效改善
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中,学生始终是在被动接受一切英语知识,课堂教学也变成了以教师为核心的“一言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及学习兴趣,教学进度也无法得到快速推进。在“互联网+英语”教学模式下,学生将成为教学主体,而教师则成为英语知识的传授者、引导者和辅助者,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在课堂上驱动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让他们能够自主的学习英语知识,并顺应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的英语学习过程,促进学生之间、与教师之间的良好交流沟通。为此,某些学校也设置了English Corner(英语角)模式,定期为学生创造纯英语交流环境,让更多学生主动参与到英语学习当中。更有机会吸引更多英语专业人士及社会成功人士一起参与到英语角交流学习氛围当中,循序渐进的、在充满乐趣的沟通中就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口语及听力能力。
二、“互联网+中职英语”教学应用简析
互联网教育特征范文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极大地缩短了时间和空间,并且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进行创新以适应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新环境是十分必要的、紧迫的。在此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今天的移动互联网络的环境下,又到了一个关键时期,所以,高校必须抓住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及挑战,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个质的飞越。
1 移动互联网的内涵
在快节奏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时间越来越碎片化,需要新的互联网的服务模式来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而基于移动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移动互联网模式的到来,使得人们随时随地利用信息成为可能,满足人们在移动环境下的信息需求。移动互联网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共同产物,是一种新的信息服务模式,有着不同于已有信息服务模式的特征与规律,需要学术界和实业界对移动互联网的机制与规律进行研究与探索,为移动互联网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移动互联网不仅具有互联网的开放性,而且具有移动网的实时性和便携性,尤其还具有互联网所不具有的高隐私性等特点,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广泛应用既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提供了机遇,同时也给思想政治工作者带来了挑战。
移动互联网为我们及时交流、进行情感融通提供了绝好机会,为我们甄选信息,形成自身价值判断搭建了广阔平台;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即时性可以更迅速地促进知识更新,移动互联网作为继广播、报纸、电视之后的新兴媒体,具有信息存储量大、信息更新速度快、信息查询便捷等特点,在获取信息的即时性为思想政治工作搭建了重要的桥梁,体现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的本质和特征,扩充了学习资源,能使知识迅速的更新。
2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
2.1 移动互联网对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重构
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现实生活具有一致性,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环境无论是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都是客观实在的现实生活,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则彻底颠覆了这种一致性,不再是仅仅作为一种教育载体或者教育工具而存在,其自身就是一种现实环境与教育背景。换句话说,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一种重构,这样一种崭新的环境使得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时间无法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跳离出来,无法及时融入高校师生的网络世界,更无法准确地掌握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规。
2.2 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和现实生活具有一致性
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环境无论是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都是客观实在的现实生活,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则彻底颠覆了这种一致性,移动互联网不再仅仅作为一种教育载体或者教育工具而存在,其自身就是一种现实环境与教育背景,增加了育人环境的复杂性的不可控性。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教育空间更加开放,不再局限于教室或者以电脑为终端的互联网,师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和自由。
2.3 移动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权威性受到了冲击
中国社会千百年来,“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以往老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权威性不容置疑。而今,移动互联网的进入,信息可以在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和客体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接收,也就是说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信息的提供者,同时也是接受者。所以,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在虚拟条件下依然保持思想政治工作者原有的“权威性”,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一项挑战。
3 移动互联网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3.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把移动互联网作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着力点,研究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增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创造力、说服力和感召力,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社会主议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生命线”的作用。
3.2 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应该对校园网络信息进行依法审查,净化校园网络环境
目前有很多高校积极采取措施对校园网络进行规范。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存在较大的差异,一方面,手机移动客户端的IP地址是由服务器动态分配的,会不断变化,使得对不良信息的追踪难度大增,同时开发商缺乏信息检测意识,技术薄弱,存在较大的信息监控盲区。对此,高校需积极制定专门的网络运行规章,比如规范网络语言、移动网络信息审查等,同时积极贯彻落实,加强师生使用移动终端文明上网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上网安全意识。另外,还应加强对校园网络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需要专业人士参与,各个环节紧密配合,才能更好地保证高校移动网络的信息安全。
3.3 秉持共建共享,不断加强具有开放互动的支术平台建设
创新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尤其要发现引导青年师生的新思想、新点子,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积极性、创造性,从而促使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动活泼”的局面。
3.4 疏导教育创新
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趋向大众化教育,高校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的心理问题也随之猛增。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订,通过学校的宣传舆论教育阵地进行宣传教育,将互联网下心理咨询和互联网上的心理健康咨询相结合,充分利用虚拟性和匿名性的特征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提高他们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质量。
互联网教育特征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德育教育;高等学校
一、互联网开辟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1 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视野更开阔。互联网的发展和在高校的普及应用,给高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客体、内容、手段、效果乃至教育价值观带来全新的变化和新的拓展。互联网将成为高校德育的新途径、新阵地、新载体。由于互联网特有的信息高度集成性、共享性、即时性,使社会上成功的演讲、报告、德育专家辅导、电视教育专题片均可上网,共同进入“虚拟课堂”、“红色网站”、“理论园地”。大学生只要坐在电脑前点击所需教育信息,就可受到教育。现有的宣传教育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户外广告等,形式上相对独立,互联网则可以把所有传播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后移到网上,实现教育信息与大众媒体的结合。网络已经具备了传统媒介的所有传播特征,事实上无论是书籍和报刊,还是电话、传真、收音机和电视都已经成为网络的内容。
2 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功能更扩展。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即时交流、现实虚拟、视频新闻、信息检索、游戏娱乐、网络会议等功能越来越多。互联网在高校的普及应用必将拓展高校德育工作的功能,从而扩展到教学、科研、管理、教室、宿舍等各个方面。由于网络遍及校园的各个角落,涉及所有师生,在这种条件下,全球热点很快转化为国内热点、高校热点、师生热点。这种内外热点的同向反映和同步交流,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及时引导提供了便利条件。另外,互联网还使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连为一体。通过网络,学校可随时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做到家校结合,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真正意义上形成合力,进一步促进社会大德育体系的形成。
3 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空间更广阔。传统的高校德育手段因受制于场地和时间等因素,其覆盖面有限。而互联网的全天候贯通、全世界漫游,则开辟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广阔天地,主要表现在:一是德育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随意安排工作时间,而不必拘泥于“两课”课堂教学。二是由校内延伸到校外。德育不再局限在学校的小范围内,而是走出了校园,更加快速了解学生中存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三是由国内延伸到国外。过去做思想工作仅局限于国内的信息,互联网的出现使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放眼全球。如此,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增强了高校德育的辐射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信息网络空间有多大,高校德育工作的空间就有多大。
二、互联网有利于高校德育观念的转变
1 互联网有利于由灌输方式走向引导方式。传统的高校德育普遍采用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进行灌输的教育方式。互联网时代,世界变化日新月异,大学生通过网络离这个“精彩的世界”越来越近时,高校德育工作如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简单灌输方式,即停留在告诉大学生对与错、是与非、真与伪、美与丑的事实,要求他们简单服从这个层面上,就不会有什么生命力可言。虽然教育者“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并不会消失,但是,如果仅仅局限于这一作用,教育者很可能落伍,成为一个不合格甚至不受欢迎的人,教育者必须承担起“向导”的角色,发挥“引路者”的作用。
2 互联网有利于由等级身份走向平等身份。互联网上人人平等,它具备了实践现代民主教育的环境。网络空间不是面对面的,甚至是不知名的,这就提供了师生平等交流的条件,老师以专家或朋友的身份出现,给学生真诚的关心,就能赢得学生的信任。相反,在网络上开展德育,如果仍然抱有“等级”的观念,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样子,学生可以不理会你,甚至只要知道你是老师的身份,他们就避而远之。一旦连交流的对象都难以找到,还谈什么教育呢?即使是匿名的,只要让学生察觉出你在说教,他们就会偷偷溜走。因此,从内心深处把学生视为具有平等地位的“人”,尊重他们的思想认识过程,尊重他们的生命体验,就成为网络环境中开展高校德育工作的必须。
3 互联网有利于由封闭思维走向开放思维。由于历史的原因,高校德育工作者长期以来处于相对保守、封闭的状态,这是德育工作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进程,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依赖使世界建立了普遍性的联系,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地的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相互面对着。高校德育要以西方国家个体价值的无限膨胀所引发的各种危机作为参考和借鉴,克服狭隘的文化和价值偏见,使“共同”、“共融”的价值思维成为高校德育思维的基本特征。
4 互联网有利于由单向交流走向双向交流。传统的高校德育教育者往往凭借自己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单向的传授式的教育,教师是“蓄水池”,学生无非是“装水的罐子”、“盛物的袋子”。今天,当学生能通过网络获得比教师更丰富、更前沿的知识时,当学生比教师更熟悉新的生存空间,更具备在新的生存空间生存的能力时,德育所具有的传递道德文化的功能就不会也不再是单向的了,师生互动双向交流才能促进教师和学生群体的共同发展。互联网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双向交流的新形式,使得双向交流成为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观念。
5 互联网有利于由集体对象走向个体对象。以往的高校德育工作所采用的基本教育方式是集体教育,如升旗仪式、校会、班会、党团活动、社会实践等。互联网对其参与者——社会中的个人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在任何时代,个人的道德都不只是个人的事。在互联网时代,各种各样的东西传播起来更容易,个人的不道德行为对社会发生的影响空前增大。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进行教育”的长处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今天的学生上网浏览信息、选择信息、下载信息纯属个人的自主行为,由此发生的学生思想问题也越来越趋于个别化,这样一种现实必然要求高校德育工作注重因材施教,更多地关注个体。
6 互联网有利于由他律约束走向自律约束。传统的高校德育模式讲求教师的言传身教、社会规范的监督,对学生的约束以法律为特征。而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人们可以摆脱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角色、制约,揭掉“面具”,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甚至完全无所顾忌。这意味着,在传统社会中形成的道德及其运行机制在网络社会并不完全适用,传统道德的规范作用显得比较弱化。所以,网络社会更需要人们的自律。网络道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道德。“慎独”意味着人独处时,在没有任何外在的监督和控制下,也能遵从道德规范,恪守道德准则。要建立一个“干净”的网络空间,需要法律和技术上的不断完备,更需要网络中每个人的自律和自重。因此,传统的以法律为特征的高校德育模式必须向以自律为特征的教育模式转变,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
三、互联网推动了高校德育手段的现代化
1 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手段更丰富。随着互联网在高校的普及应用,过去常用的一些形式,如讲课、听报告、读书会、看电视、听广播、开会、谈心等,效率明显偏低,而互联网使高校德育手段更为灵活多样。互联网给高校德育工作注入的活力体现在:一是形象;二是生动;三是逼真。计算机模拟现实,使人如身临其境,得到切身体验,使事与理、情与法、形与声、形与神等有机地交融在一起,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给德育工作对象造成鲜明清晰的视觉印象,这是其他德育工作的载体所不能比拟的。
2 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速度更快捷。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互联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信息高速公路所架设的四通八达的方便快捷的网络,使高校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都随时获取所需的知识,“聆听”老师的教诲,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互联网没有时间上的限制,无论何时大学生都可以上网获取各种知识,这就为高校德育打破了时间上的限制,拓展了时间上更加广阔的范围。互联网没有地理空间上的界限,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乃至不同国家的学生都可通过网络共享德育资源。高校德育工作的反应速度和交流的快捷是前所未有的。
3 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预警更及时。高校德育工作中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发现学生中存在的消极的情绪倾向是十分重要的。互联网为高校德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预警装置。当某一个话题在网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发表情绪化的意见时,当有人在网上提出过激的行为要求时,只要德育工作者密切关注网络,这些表现都可以成为有效的信号,提醒注意问题的出现与事态的发展。与现实世界相比,网络中发表言论与抒感更无障碍,现实中的一切矛盾和内心深处的一切想法都可以在网络中无所顾忌地表达。对此,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充分重视,从中发现问题,及时引导,使问题在萌芽状态得到解决。
4 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联动更方便。互联网为高校德育工作的网上网下联动提供了方便有效的技术平台。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因势利导,利用互联网积极实施网上网下德育联动,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如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成立各种“工作室”,定期邀请专家学者通过网站聊天室与学生进行交流,开展网上德育,举办网络文学作品大赛、Flash大赛、网页制作以及电脑绘画大赛等,引导学生广泛地参与。同时,还可建立虚拟的“网上社区”,在网上组织网友“虚拟联欢会”,进行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开展民主评议、交流谈心和心理咨询等活动,在网下可组织网友“现实联谊会”,以及各种学习交流和科技竞赛活动,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优势,形成网上网下联动的局面。
四、互联网为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提供了条件
1 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内容更充实。互联网使教育内容的形态从平面性走上立体化,从静态变为动态,从现实时空趋向跨越时空,这是以往无法比拟的。学生只要拥有一网电脑,既可方便地获取校内校外、国内国外,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各种信息,又可与外界自由地交流思想,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想象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自由性和参与性,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德育主体。利用互联网可以将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联系起来,使学生交往面扩大,交往层次增多,交往方式多样,促使持不同文化形态、思想观念的个体在网络上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相互交融或相互冲突,极大地刺激人们的创新意识。
2 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信息更丰富。传统的信息和知识主要来源于图书和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所含信息容量少并具有滞后性。相比之下,互联网具备信息的丰富性、专门性和更新的快捷性。从信息的容量来看,互联网的网上信息可谓丰富多彩、浩如烟海。据有关资料表明,1983年全球数据库总容量是3.1亿条,1984年达到10亿条,1995年达到81.6亿条,2000年已达到100亿条以上。这些信息无所不包,内容几乎涉及人类活动的所有方面,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衣食住行,都可以在网上占有一席之地。海量的信息客观上为大学生拓宽视野、了解世界,吸纳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用开阔的眼界看待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互联网教育特征范文4
1 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视野更开阔。互联网的发展和在高校的普及应用,给高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客体、内容、手段、效果乃至教育价值观带来全新的变化和新的拓展。互联网将成为高校德育的新途径、新阵地、新载体。由于互联网特有的信息高度集成性、共享性、即时性,使社会上成功的演讲、报告、德育专家辅导、电视教育专题片均可上网,共同进入“虚拟课堂”、“红色网站”、“理论园地”。大学生只要坐在电脑前点击所需教育信息,就可受到教育。现有的宣传教育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户外广告等,形式上相对独立,互联网则可以把所有传播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后移到网上,实现教育信息与大众媒体的结合。网络已经具备了传统媒介的所有传播特征,事实上无论是书籍和报刊,还是电话、传真、收音机和电视都已经成为网络的内容。
2 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功能更扩展。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即时交流、现实虚拟、视频新闻、信息检索、游戏娱乐、网络会议等功能越来越多。互联网在高校的普及应用必将拓展高校德育工作的功能,从而扩展到教学、科研、管理、教室、宿舍等各个方面。由于网络遍及校园的各个角落,涉及所有师生,在这种条件下,全球热点很快转化为国内热点、高校热点、师生热点。这种内外热点的同向反映和同步交流,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及时引导提供了便利条件。另外,互联网还使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连为一体。通过网络,学校可随时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做到家校结合,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真正意义上形成合力,进一步促进社会大德育体系的形成。
3 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空间更广阔。传统的高校德育手段因受制于场地和时间等因素,其覆盖面有限。而互联网的全天候贯通、全世界漫游,则开辟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广阔天地,主要表现在:一是德育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随意安排工作时间,而不必拘泥于“两课”课堂教学。二是由校内延伸到校外。德育不再局限在学校的小范围内,而是走出了校园,更加快速了解学生中存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三是由国内延伸到国外。过去做思想工作仅局限于国内的信息,互联网的出现使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放眼全球。如此,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增强了高校德育的辐射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信息网络空间有多大,高校德育工作的空间就有多大。
二、互联网有利于高校德育观念的转变
1 互联网有利于由灌输方式走向引导方式。传统的高校德育普遍采用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进行灌输的教育方式。互联网时代,世界变化日新月异,大学生通过网络离这个“精彩的世界”越来越近时,高校德育工作如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简单灌输方式,即停留在告诉大学生对与错、是与非、真与伪、美与丑的事实,要求他们简单服从这个层面上,就不会有什么生命力可言。虽然教育者“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并不会消失,但是,如果仅仅局限于这一作用,教育者很可能落伍,成为一个不合格甚至不受欢迎的人,教育者必须承担起“向导”的角色,发挥“引路者”的作用。
2 互联网有利于由等级身份走向平等身份。互联网上人人平等,它具备了实践现代民主教育的环境。网络空间不是面对面的,甚至是不知名的,这就提供了师生平等交流的条件,老师以专家或朋友的身份出现,给学生真诚的关心,就能赢得学生的信任。相反,在网络上开展德育,如果仍然抱有“等级”的观念,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样子,学生可以不理会你,甚至只要知道你是老师的身份,他们就避而远之。一旦连交流的对象都难以找到,还谈什么教育呢?即使是匿名的,只要让学生察觉出你在说教,他们就会偷偷溜走。因此,从内心深处把学生视为具有平等地位的“人”,尊重他们的思想认识过程,尊重他们的生命体验,就成为网络环境中开展高校德育工作的必须。
3 互联网有利于由封闭思维走向开放思维。由于历史的原因,高校德育工作者长期以来处于相对保守、封闭的状态,这是德育工作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进程,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依赖使世界建立了普遍性的联系,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地的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相互面对着。高校德育要以西方国家个体价值的无限膨胀所引发的各种危机作为参考和借鉴,克服狭隘的文化和价值偏见,使“共同”、“共融”的价值思维成为高校德育思维的基本特征。
4 互联网有利于由单向交流走向双向交流。传统的高校德育教育者往往凭借自己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单向的传授式的教育,教师是“蓄水池”,学生无非是“装水的罐子”、“盛物的袋子”。今天,当学生能通过网络获得比教师更丰富、更前沿的知识时,当学生比教师更熟悉新的生存空间,更具备在新的生存空间生存的能力时,德育所具有的传递道德文化的功能就不会也不再是单向的了,师生互动双向交流才能促进教师和学生群体的共同发展。互联网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双向交流的新形式,使得双向交流成为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观念。
5 互联网有利于由集体对象走向个体对象。以往的高校德育工作所采用的基本教育方式是集体教育,如升旗仪式、校会、班会、党团活动、社会实践等。互联网对其参与者——社会中的个人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在任何时代,个人的道德都不只是个人的事。在互联网时代,各种各样的东西传播起来更容易,个人的不道德行为对社会发生的影响空前增大。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进行教育”的长处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今天的学生上网浏览信息、选择信息、下载信息纯属个人的自主行为,由此发生的学生思想问题也越来越趋于个别化,这样一种现实必然要求高校德育工作注重因材施教,更多地关注个体。
6 互联网有利于由他律约束走向自律约束。传统的高校德育模式讲求教师的言传身教、社会规范的监督,对学生的约束以法律为特征。 这意味着,在传统社会中形成的道德及其运行机制在网络社会并不完全适用,传统道德的规范作用显得比较弱化。所以,网络社会更需要人们的自律。网络道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道德。“慎独”意味着人独处时,在没有任何外在的监督和控制下,也能遵从道德规范,恪守道德准则。要建立一个“干净”的网络空间,需要法律和技术上的不断完备,更需要网络中每个人的自律和自重。因此,传统的以法律为特征的高校德育模式必须向以自律为特征的教育模式转变,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
转贴于 三、互联网推动了高校德育手段的现代化
1 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手段更丰富。随着互联网在高校的普及应用,过去常用的一些形式,如讲课、听报告、读书会、看电视、听广播、开会、谈心等,效率明显偏低,而互联网使高校德育手段更为灵活多样。互联网给高校德育工作注入的活力体现在:一是形象;二是生动;三是逼真。计算机模拟现实,使人如身临其境,得到切身体验,使事与理、情与法、形与声、形与神等有机地交融在一起,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给德育工作对象造成鲜明清晰的视觉印象,这是其他德育工作的载体所不能比拟的。
2 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速度更快捷。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互联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信息高速公路所架设的四通八达的方便快捷的网络,使高校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都随时获取所需的知识,“聆听”老师的教诲,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互联网没有时间上的限制,无论何时大学生都可以上网获取各种知识,这就为高校德育打破了时间上的限制,拓展了时间上更加广阔的范围。互联网没有地理空间上的界限,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乃至不同国家的学生都可通过网络共享德育资源。高校德育工作的反应速度和交流的快捷是前所未有的。
3 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预警更及时。高校德育工作中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发现学生中存在的消极的情绪倾向是十分重要的。互联网为高校德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预警装置。当某一个话题在网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发表情绪化的意见时,当有人在网上提出过激的行为要求时,只要德育工作者密切关注网络,这些表现都可以成为有效的信号,提醒注意问题的出现与事态的发展。与现实世界相比,网络中发表言论与抒感更无障碍,现实中的一切矛盾和内心深处的一切想法都可以在网络中无所顾忌地表达。对此,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充分重视,从中发现问题,及时引导,使问题在萌芽状态得到解决。
4 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联动更方便。互联网为高校德育工作的网上网下联动提供了方便有效的技术平台。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因势利导,利用互联网积极实施网上网下德育联动,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如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成立各种“工作室”,定期邀请专家学者通过网站聊天室与学生进行交流,开展网上德育,举办网络文学作品大赛、Flash大赛、网页制作以及电脑绘画大赛等,引导学生广泛地参与。同时,还可建立虚拟的“网上社区”,在网上组织网友“虚拟联欢会”,进行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开展民主评议、交流谈心和心理咨询等活动,在网下可组织网友“现实联谊会”,以及各种学习交流和科技竞赛活动,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优势,形成网上网下联动的局面。
四、互联网为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提供了条件
1 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内容更充实。互联网使教育内容的形态从平面性走上立体化,从静态变为动态,从现实时空趋向跨越时空,这是以往无法比拟的。学生只要拥有一网电脑,既可方便地获取校内校外、国内国外,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各种信息,又可与外界自由地交流思想,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想象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自由性和参与性,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德育主体。利用互联网可以将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联系起来,使学生交往面扩大,交往层次增多,交往方式多样,促使持不同文化形态、思想观念的个体在网络上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相互交融或相互冲突,极大地刺激人们的创新意识。
2 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信息更丰富。传统的信息和知识主要来源于图书和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所含信息容量少并具有滞后性。相比之下,互联网具备信息的丰富性、专门性和更新的快捷性。从信息的容量来看,互联网的网上信息可谓丰富多彩、浩如烟海。据有关资料表明,1983年全球数据库总容量是3.1亿条,1984年达到10亿条,1995年达到81.6亿条,2000年已达到100亿条以上。这些信息无所不包,内容几乎涉及人类活动的所有方面,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衣食住行,都可以在网上占有一席之地。海量的信息客观上为大学生拓宽视野、了解世界,吸纳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用开阔的眼界看待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互联网教育特征范文5
摘要互联网+时代政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融合创新,这需要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协同创新、关系创新、互动创新、方法创新等,使各创新要素之间互补匹配,从而使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飞跃。
关键词互联网+ 思想政治 创新
指出,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必须研究把握信息网络时代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推动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互联网+”就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进一步实践的成果,它推动经济形态不断的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在新时期,更要以互联网+为载体,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一、制度创新,开创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
互联网+传统产业,引发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必然会带来思想政治工作效能的提升。互联网市场规模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必然引起对制度创新的需求。实施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能使企业管理者主动利用新媒体、搭建起与职工沟通的桥梁。互联网具有环境虚拟性和角色虚拟性特点,它便于行为者在网上吐露真实信息,许多是现实生活中难以暴露、吐露的真情实感,于是在虚拟的网络平台上,我们就找到了一条非常直接和比较可靠的了解企业职工网民思想状况的途径。
二、管理创新,构建扁平化学习型组织
虚拟化网络应用正在走向扁平化。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扁平化思维,要敢于直面社会热点、舆论焦点,真实反映民情民意,及时回应职工关切,积极影响引导舆论,推动现实问题解决,消解诱发矛盾的负面因素,聚集推动发展的正能量。通过互联网+还可以不断倡导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学习型组织是一种精简、扁平、网络化、有弹性、能够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创新的组织,可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效能最大化。
三、协同创新,培养人才的同时创新媒体传播平台
政工干部要以很强的历史责任感,着眼网络化发展的新要求,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增加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招聘比例,加强对行政管理人才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力争把思想政治工作者培养成既是政工师又是经济师的“双师型”复合人才。宣传部门要善于同信息部门、生产部门进行横向联合,只有实施跨领域、跨部门的协同创新,不断开发新平台,才能有效地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广度和力度,使思想政治工作效能不断向精确、实时、快捷、高效转变。
四、关系创新,发展平等型教育关系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双方是一种事实上不平等的“垂直型”关系。由于受“师道尊严”的传统文化的影响,由于我们党长期以来在群众心目中所树立的威信,某些教育执行者往往自居于“教师”、“领导”、“家长”等“优势”和“主导”的位置,教育活动是单向式的灌输和施与,这种僵化的、与人本精神相抵触的做法显然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入了误区。互联网是一种崭新的人际交往方式和社会文化现象,虚拟环境、平等交往、大众参与是它的基本特征。互联网消除或模糊了现实人际交往中职业、年龄、职务等自然的和社会的种种差别,使人际关系平面化、单一化,真正实现了平等。另外,互联网文化是多元的,它的分享具有强烈的大众参与、自主选择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只能是平等型,也可以这样说:网络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真正实现了平等,建立在师生、长幼、上下等垂直型角色关系上的教育在网上很难有生存空间。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充分掌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特点,以平等交往的心态和“网友”的角色身份积极参与网上教育。
五、互动创新,开拓思想政治工作新领域
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毕竟有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点,其互动性的特点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们必须根据互联网的特点及时改进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注重以人为本,互相交流,讲究工作的艺术性,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进入网络。如,设立网上交谈室或网上论坛与企业职工交流思想,发表正确的思想和见解,解答企业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利用电子信箱为企业职工提供专门的指导和帮助,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正面教育,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道德素质。
六、方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自身情况相结合
互联网信息时代,工作方法要创新,计算机新技术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有利武器。企业在运用过程中,首先要传承和发扬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优点,将这些优点用创新的工作方法表现出来;其次是要根据当前技术水平创新。例如开发企业内部交互APP,在其中设置思想政治工作板块,推出积分制度等等。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充满机会和挑战的时代,互联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有赖于企业领导的重视和管理人员的积极负责,更离不开基层员工的配合参与。这是一个互相协调进步的过程,如此企业才能在长久的发展中正确把握思想政治观念,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
参考文献:
[1]杜向荣,胡明,张寰.从“企业+互联网”到“互联网+企业”[J].管理纵横,2015(36).
互联网教育特征范文6
关键词:互联网应用;种粮农户;行为特征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01034);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2010GXS5D233)。
作者简介:肖开红(1979- ),男,湖北红安人,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讲师,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电子商务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3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2)06-0032-05收稿日期:2012-01-17
引言
当前,互联网技术已在全球农业生产领域得到快速普及与应用。在美国等农业发达国家,农户使用互联网获取农业信息,进行跨区域农资采购和农产品销售已十分普遍,而且这些国家也将互联网技术作为减少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户收入的重要手段(刘丽伟,2008)。近年来,我国农村互联网发展迅速。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农村网民已达1.36亿。农民正逐步成为我国互联网应用的重要主体,互联网也正在迅速成为我国广大农户对接市场、辅助农业生产决策的新兴信息渠道。
关于农户使用互联网动机和行为的问题,已有学者进行了研究。John等(2003)、Mishra 等(2006)和Brian等 (2010)学者对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家庭农场主使用互联网的动机和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上述学者的研究结论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但其研究对象与我国小农生产的现实背景有较大差异。颜丽等(2009)、李霄(2011)、蔡志坚(2010)等国内学者对我国农村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发展问题给予了关注,但其研究多聚焦于农村互联网发展现状以及农民对信息服务的需求特点等方面,对农户在日常农业生产领域采用互联网的行为特征则缺乏深入的分析,尤其缺乏实证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河南省9县市种粮农户为样本,以其日常粮食生产过程中应用互联网的意愿及行为特征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影响种粮农户使用互联网的关键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推进种粮农户使用互联网的政策提供实证依据。
一、研究假设及理论模型建立
1. 研究假设
本文在借鉴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国内种粮农户的现实情况,将影响种粮农户互联网采用意愿和行为的因素分为农户特征、种植规模特征、市场行为特征和互联网准备度四大方面,每个方面又包含若干变量。
(1)农户特征。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户的经济行为。由于当前农户家庭的决策一般由户主做出,因而我们以户主的受教育程度、年龄等来代表劳动力素质。本文假设的农户特征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种粮形式等变量。
(2)种植规模特征。主要包括种植面积、设备投入和家庭农业收入等变量。种植面积越大,就越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支撑,因此种植面积以及种粮设备投入对种粮农户是否应用互联网技术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农业收入是农业生产投资的直接动因,因而笔者认为农户的收入结构会对其应用互联网技术的意愿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本文中,收入结构指标由种粮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来表示。
(3) 市场行为特征。主要包括农户向市场出售粮食的比例、信息需求程度、价格满意度和市场便利程度等变量。农户种植、收获粮食的最终用途主要包括自己食用、作为饲料以及出售3种。粮食出售比例是指出售的那部分粮食占家庭粮食总产量的百分比。同时,粮食出售的信息需求程度、粮食价格的满意程度以及粮食出售的交通便利程度等都会影响到农户使用互联网进行粮食交易的意愿和行为。
(4) 互联网准备度。主要包括现有信息渠道、农村网吧接入度和使用互联网的经历等变量。目前农村获取粮食交易信息的渠道主要有政府公告、农业技术推广站、网站、报纸杂志、合作社、电视机或收音机、固定电话或手机等。互联网接入度以农户居住周围网吧数量以及家庭电脑的数量来表示。有无使用互联网的经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农户应用互联网技术的意愿和行为,本文以农户使用互联网的次数来表示。
2.模型建立
根据前文的研究假设,本文提出影响农户应用互联网意愿和频率的自变量包括以下四大类:一是农户特征(P);二是种植规模特征(S);三是市场行为特征(M);四是互联网准备度(N)。本文的因变量为农户采用互联网的意愿与行为。对于农户的意愿变量,农户只有愿意或不愿意应用互联网技术这两种情况;对于农户的行为变量,农户只有应用过和未应用过互联网技术这两种情况。因此,无论是把农户应用意愿变量作为因变量,还是把农户应用行为作为因变量,都只有两种取值情况,所以本文采用二分类逻辑回归对这两个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其具体回归模型可以表达为
LTi=b0+∑kk-1bkPik+∑rr-1crSir+∑jj-1djMij+∑tt-1qtNit+ei(1)
LFi=b1+∑kk-1bkPik+∑rr-1crSir+∑jj-1djMij+∑tt-1qtNit+ei (2)
其中,(1)式中的LTi表示农户具有应用意愿的发生比的对数;(2)式中的LFi表示农户应用过互联网技术行为的发生比的对数。上述回归模型中各具体变量及其赋值见表1。
表1本文回归模型所涉及变量说明及描述统计分析结果
变量赋值内容取值范围均值标准差农户使用意愿0=否;1=是0~10.71 0.45 农户使用行为0=否;1=是0~10.19 0.40 农户特征性别0=女;1=男0~10.82 0.38 年龄1≤30岁;2=31岁~45岁;3=45岁~55岁;4≥56岁1~42.58 0.83 受教育程度1=小学及以下;2=初中;3=高中或中专;4=大专;5=本科以上1~52.36 1.03 种植规模特征种植面积单位:亩连续变量11.62 39.65 是否借款0=否;1=是0~10.23 0.42 设备投入单位:万元。指购买种粮机械设备所花费金额连续变量1.37 7.33 是否优质品种0=否;1=是0~10.85 0.36 租赁土地面积比重单位:%。指租赁土地面积占粮食种植总面积的比例连续变量4.96 14.1 种粮收入比重单位:%。指种粮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连续变量61.2269.2 市场行为特征粮食出售比例单位:%。指出售的粮食占家庭粮食总产量的比例连续变量60.47 25.29 信息需求程度收集粮食价格的频率。1=很少;2=一般;3=经常1~32.25 0.65 价格满意度1=非常不满意;2=不满意;3=一般;4=比较满意;5=非常满意1~52.99 0.78 市场便利度1=非常不方便;2=不方便;3=一般;4=比较方便;5=非常方便1~53.74 0.80 售粮次数单位:次。指每年出售粮食的次数连续变量2.14 1.01 互联网准备度互联网接入度居住周围网吧与家庭电脑数量。1=没有;2=较少;3=一般;4=很多1~42.51 0.71 使用互联网经历1=没有;2=体验过;3=每年1次~2次;4=每年3次~8次;5=每年大于9次1~51.55 0.96 二、种粮农户采用互联网的行为特征分析1. 数据来源和说明
本文的研究数据来源于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我国粮食网上交易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于2011年9月30日~10月12日对河南省9县市种粮农户入户调查获取的一手数据。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576份,回收率为72%。剔除填写有误或不完整的问卷209份,共获得有效问卷367份。调查对象是农户家中负责粮食种植的主要决策者或参与者,从而保证问卷能够准确地反映农户的投资及经营状况。
根据表1描述统计分析结果可知:(1)在农户特征方面,男性占79.6%;接近半数农户处于45岁~55岁区间;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农户占总数的66.8%;耕种面积10亩以下的家庭占74.8%,也有部分农户种植规模达到50亩以上,因而标准差较大。上述数据说明我国粮食耕种仍以男性劳力为主体,且其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种植规模偏小。上述种粮农户的自身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互联网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在种植规模特征方面,被调查的农户家庭平均耕种面积为11.62亩;租赁土地占总种植面积比重的均值为4.96%;种粮专用设备投入均值为1.37万元,且以自有资金投入为主导;种粮所得收入占家庭总收入平均值为61.2%。上述特征反映出我国粮食种植仍以自有土地为主,规模化程度低,设备投入不足,种粮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的占比偏大。这些特征也导致农户使用互联网内在动力不足。(3)在农户市场行为特征方面,被调查农户平均每年出售粮食2.14次;所出售的粮食占家庭粮食总产量的60.47%;农户对粮食收购价格等信息需求程度较高;对当前粮食收购价格满意度偏低;对出售粮食交通便利程度总体评价较高。上述农户市场行为特征说明随着农户向市场出售粮食频率和比例的增加,农户对粮食价格等信息需求增加,这在客观上刺激了农户采用互联网获取市场信息的意愿。(4)在农村互联网准备度方面,农户可接触到的生活环境周围的网吧或电脑数量有限;农户使用互联网的经验严重不足,绝大部分农户未曾使用过互联网。农村互联网准备度较低的现状说明大部分农户仍缺乏使用互联网的基本知识,这限制了互联网在农户中的快速应用。
2. 种粮农户采用互联网的行为特征分析
从表1的统计结果来看,76.3%的农户表示愿意使用互联网获取市场信息,也有23.7%的农户不愿意使用,这表明大部分农户对互联网技术持有接受的态度。通过进一步分析农户获取粮食收购信息或农业信息的渠道发现,绝大部分农户仍依赖传统的信息渠道,仅有8.5%的农户认为网站是首选的信息渠道。同时,本文还发现被调查农户中只有92户曾经使用过互联网来获取有关农业信息,占全体被调查农户的25%。对上述92个农户的进一步分析发现,73.5%的农户仅仅是通过互联网查找粮食价格、粮食种植技术等信息;17.2%的农户能够在互联网上供给信息或查找需求信息,通过查找买家或卖家的联系方式,以获取更多交易机会;其余9.3%的农户则可以通过在线聊天软件、电子邮件等形式进行交易谈判,或者通过第三方平台转账汇款。这表明大部分农户还处于使用互联网的初级阶段,没有掌握运用互联网获取更多交易机会的基本知识,这从侧面反映出当前互联网技术尚未成为农户农业生产决策的必要工具。
三、种粮农户采用互联网行为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合前文建立的回归模型,本文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367个有效农户样本的数据进行了Logistic回归处理,分别得到了农户采用互联网意愿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和农户采用互联网行为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通过不断剔除不显著的因变量指标后,两个回归模型各种参数值如表2所示。
表2农户使用互联网意愿与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回归参数表
解释变量农户使用互联网
意愿的回归参数回归系数Sig.农户使用互联网
行为的回归参数回归系数Sig.性别0.5090.0200.6910.024年龄-0.8040.026-0.8040.023受教育程度1.5830.000 1.6770.000 土地面积1.0890.0031.1470.005设备投入——1.2170.003种粮收入1.5430.0031.3740.003售粮价格的满意度-1.3150.001 -1.2240.001 互联网普及程度1.0050.005 1.1030.005 互联网使用经历0.9870.0260.9210.014注:农户使用互联网意愿模型的拟合优度指标:X2=154.026,P=0.000,RCS = 0.320,RN = 0.524。
农户使用互联网行为模型的拟合优度指标:X2=154.026,P=0.000,RCS=0.317,RN =0.544。
由表2可以看出,两个模型的回归结果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前文所建立的回归模型可靠。农户使用互联网技术意愿与行为的各种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显著程度可归纳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