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社会责任典型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社会责任典型案例范文1
一、 企业社会责任:从“赚钱行善”到“行善赚钱”
企业社会责任是以企业为主体自愿或主动承担的社会责任,它既不同于企业家个人的慈善行为(如20世纪初期美国企业家卡内基、洛克菲勒等人的的巨额捐款),也不能完全等同于企业的经济责任(为股东谋取利润最大化),甚至是法律责任(守法经营),更主要是指企业的道德责任和自愿担负或自主选择的其它责任,如慈善捐款。这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或自主)责任构成的、有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体系。换句话说,企业全面践行社会责任,应该坚持以经济责任为基础(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法律责任为前提(遵守法律),以道德责任、慈善责任为灵魂,努力使企业成为一个合格的企业公民(Carroll,1991)。
1970年代以来,伴随全球范围内环保、人权、社会运动的蓬勃发展,随着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不断变革,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与实践不断拓展与深化。如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进行慈善捐助,自觉社区事务等,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共识和实际行动。问题的关键是,企业是一个在竞争环境下追求利润的经济组织,没有利润、不能赢利,企业就难以生存和发展,连基本的经济责任都难以实现,其它更高层次的社会责任,自然更谈不上了。因此,在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社会期望不断提高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社会责任与永续经营的共赢,如何让企业成为一个“致力于赚钱并能解决社会问题的企业”(菲利普,2011),而不仅仅是传统的单纯“为了脸面好看而做好事”或“赚钱行善”的慈善捐助,就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的企业社会责任模式应运而生了。
先来看看几个实例:
案例1:19世纪末亨利·福特创建的福特汽车公司是现代汽车工业的摇篮,它所创造的标准化、流水线生产方式已现代工业生产的的典范。福特公司的创建和发展正处在美国工业化加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当时社会日益加剧的劳资矛盾和工人的高流失率给自己工厂生产带来的损害,亨利·福特于1914年率先在自己的汽车公司里将每天9小时工作时间缩减为8小时(1926年起,再次率先实行每周5天的工作制度),实行每天三班的轮流工作制,同时将工人的日工资从2.5美元大幅提高到5美元(这一标准是当时一般企业的2倍~3倍),还设立了比较完善的拥有专职人员的医疗部门和福利部门,为工人们开办职业学校,在工人中实行利润分享的计划。福特的这些创新举动,不仅为缓解当时美国社会的劳资矛盾做出了贡献,引领当时的许多企业自觉地履行改善劳工福利待遇的社会责任,“改造了美国社会,使得美国工人基本上成为中产阶级”(德鲁克,2009),而且也为企业留住、引进大量优秀人才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随后20世纪20年代~30年代的福特汽车的“黄金时代”提供了充分的人才支撑和社会氛围。
案例2:环境污染、资源紧张是当今全球各国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正是基于对空气洁净、节能降耗的社会需求,自上个世纪末以来,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一直致力于研发和生产油电混合动力汽车(通常,该类型汽车排放的有害气体仅为常规车的10%,而油耗仅为常规车的一半),并计划到2015年推出至少21款油电混合动力车型,并不断改进技术性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可靠的选择。丰田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不仅为节能降耗、缓解环境污染做出了贡献,而且由此也确立了丰田公司在油电混合动力车领域的技术优势和领导地位,提高了丰田的市场竞争能力。
案例3:同样面对当今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和不断增加的社会环保需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敏锐地认识到这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绿色机会”——“Green is green”(绿色即盈利)。2005年5月,GE推出了一个“绿色创想”(Ecomagination)战略,将企业盈利与节能减排相融合,通过增加对节能环保产品和服务的研发投入,通过转变自身的运营模式,不仅降低GE的能源使用和温室气体排放,更为全球众多企业提供新的节能环保产品及技术服务。全球“绿色创想”战略的执行,取得了经济与社会意义上的双重成功,既为全球范围内的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贡献了力量,又提升了GE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声誉,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回报。以2009年为例,具有环保优势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收入占GE当年销售额(1 570亿美元)的11%,达180亿美元。显然,“绿色创想”战略的实施为GE找到了一个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之间的结合点。
上述几个案例的共同点,就是把“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社会需求的途径,看作是企业创造利润的的机遇”(德鲁克,2006)。一方面,企业通过自己核心业务领域或管理的创新,来推动解决或缓解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达到了履行社会责任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这种由社会问题引领的企业创新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增加了企业的收入。这就是企业的社会创新,它意味着企业社会责任模式从“赚钱行善”向“行善赚钱”的重要转变(from doing well to do good to doing well by doing good),也就是从“义务”向“战略”的转变,开拓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新思路、新境界。
二、 德鲁克:企业社会创新思想第一人
当代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1909~2005)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理所当然的,关键是企业如何承担这种社会责任,才能有助于企业经营及其社会责任的可持续化。这里,德鲁克通过总结以往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分析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创造性地提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想方法”是设法将消除不良影响、解决社会问题的责任转化为一种“商业机会”。这种方式就是由德鲁克第一次明确提出的企业“社会创新”(Social Innovation)。
1973年,德鲁克在其名著《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中阐述企业创新、企业社会责任等问题的时候,率先提出“社会创新”这一新理念,指出“与技术创新比较而言,对社会创新的需要甚至可能会更大”(德鲁克,2009);“从工商企业的发展历史看,社会变革和社会创新至少与技术创新具有同样的重要性”(德鲁克,2009)。1984年,德鲁克发表“把社会问题转化为商业机会:企业社会责任的新意义”一文,更明确提出“行善赚钱”即“把社会需要和社会问题转化为有利可图的商业机会”的企业社会创新观。1985年,德鲁克在《创新与创业精神》中最集中、系统地阐述了社会创新问题。1986年,德鲁克再以“社会创新——管理的新领域”一文,以生动的实例阐述社会创新相对于科学和技术的重要作用,提出社会创新已经成为管理的全新领域(德鲁克,2006),实际上把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变成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可见,社会创新是德鲁克整个管理理论中一个重要思想,是他的创新创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对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的新探索。
德鲁克以20世纪初美国两位企业家安德鲁·卡内基(Anderew Carnegie)和朱利叶斯·罗森沃尔德(Julius Ro-senwald)为例,说明两种不同的社会责任实践方式及其意义。20世纪初,钢铁大王卡内基将出售自己公司所得巨额资金(5亿美元)用于建立免费的公共图书馆等(在其有生之年共捐出3.5亿美元),后来设立慈善基金会,成为企业家慈善捐助、促进社会变革的先导者之一。这是一种典型的企业家个人“赚钱行善”方式。同一时期的另一位企业家罗森沃尔德则敏锐地发现,他收购的西尔斯·洛巴克邮购公司的发展依赖于其顾客即富裕的农民,而农民的富裕又是依赖于自身的技能、生产率和能力。于是,他创立县区农场制度,设立有效的大规模基金,为那些处于极度贫困和落后状态的美国农民免费提供科学耕种知识和技能,以提高他们的生产率和收入。而这些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民又成为西尔斯·洛巴克邮购公司的主要顾客,最终使收购时频临破产的公司十年内变成当时全美国的第一大零售商和最具营利性的企业之一。这是一种企业“行善赚钱”的方式。长期以来,卡内基的慈善行为赢得了众多的追随者和社会声望,“但在将来,最需要的和最有效的(实际上可能是真正唯一有效的)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将越来越倾向于罗森沃尔德所阐明的模式”。因为“只有企业,特别是美国企业能认识到要赚钱就必须行善,那么我们才有望应对当今发达国家所面临的主要社会挑战”。同时,“只有当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能够产生资本(如产生利润)时,这些‘社会需要’才能得到越来越多的资金支持”(Drucker,1984)。显然,德鲁克首倡的以社会创新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新理念,既是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一个创新,也为企业可持续地履行社会责任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1990年代以来,社会创新这种新的企业社会责任模式在世界遍地开花,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自觉选择。今天,像GE、惠普、微软、英特尔、联合利华、壳牌等世界知名公司已将原来的社会责任部门转变为社会创新部门,致力于在教育、环保、社区等领域的社会创新实践,从而引发企业创新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模式的双重转变。这些企业社会责任新趋向正在印证着德鲁克的卓见:“社会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管理者的任务”,已经成了管理的全新领域(德鲁克,2006)。
三、 企业社会创新:创造企业与社会的价值共享之梦
社会创新是政府、企业或第三部门单独或合作创造性地整合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新的途径或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或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如2006年,“小额贷款”模式的创始人·尤努斯因以商业运作模式成功帮助众多孟加拉国农村妇女脱贫致富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并以促成贫困地区社会问题的解决,成为社会创新领域最知名的英雄,也使社会创新这一理念广为传播(尤努斯,2011)。伴随现代性扩张所引发的社会性问题日益凸显和公民社会需求的内涵、层次和质量的不断提高,1990年代以来,社会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多元主体合作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的新机制迅速在全球各地兴起,推动着创新从技术领域、企业领域向社会领域、政府管理以及非营利组织的扩展,使得创新真正全方位地成长为当代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进入一个德鲁克所说的创新创业型社会。
企业社会创新强调把社会问题、社会需求纳入企业经营管理的战略框架,通过解决社会问题、满足与创造社会需求来引领企业创新方向、扩展企业创新领域、提升企业社会声誉。如前述案例中,福特通过改善员工收入、福利状况而履行了社会责任,丰田、GE通过改善生态环境而承担了社会责任,这些举措同时也从不同方面促进了各自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这些都属于典型的企业社会创新行动。同理,近年来,英特尔公司发展战略三因素的顺序由原来的“技术创新——产品+市场——社会、环境问题”调整为“社会、环境问题——产品+市场——技术创新”,这实质上是以社会问题、社会需求来寻找市场需要,进而引导产品和技术创新,开辟出企业创新的新领域和持续发展的新空间,英特尔称之为“责任引领创新”。这样,承担社会责任成为企业创造与社会共享的价值、获取良好企业绩效与积极社会效果的共赢机会。这就意味着,通过社会创新,可以把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企业创新融合起来,标志着一个企业能够从社会责任中获取利润——“行善赚钱”时代的来临。
企业社会创新是以社会目标为导向的企业创新活动,这里的“社会”主要指向关涉人们日常生活的狭义的“社会”领域,如社区健康(疾病预防、传染病防控等)、公共安全(交通安全、中小学生安全、老人安全等)、教育(基础教育、特殊教育、教育公平性等)、生态环境(再生资源利用、有害化学品处理、节能减排等)、弱势群体救助(贫困、残疾、无家可归者等)等。现代社会基本生存问题的解决在不断提升人们的社会需求结构和层次的同时,使得这些关系人们生活生命质量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企业自觉从这些“社会需求”、“社会问题”中选择那些适合自身价值观并能支持企业经营目标或与企业自身性质和能力相匹配的重点领域(通常是汽车行业关注安全节能、化工行业关注环保健康、高科技行业关注教育人才,等等),或着眼于消费者对企业解决社会问题的“公民期望”及其所注重的文化、教育、环保等方面的社会价值,通过发挥企业自身的技术、服务、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以扩展企业创新的方式或与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合作,为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或满足社会需求提供新的技术、产品、渠道或解决方案,从而实现企业与社会共享价值的创造。如微软公司与美国社区学院协会之间合作培养软件方面的人才,既解决了社区学院IT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又满足了微软对IT技术人员的需求。社会创新使得企业社会责任不仅要“做好事”,而且也要努力“做得好”、“做得久”。
企业社会创新要求企业转变社会责任只是慈善捐款或单纯“公益付出”的传统观念,走出社会责任只是为了赢得一个“好名声”的窠臼,确立企业与社会价值共创共享的新思维,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全方位“规划”和“管理”,不断拓展社会社会责任的内涵与实现机制,从社会创新中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企业社会创新也呼唤企业特别是企业家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创新意识,以明确的社会目标引领企业的管理和创新,积极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创造社会价值、促进社会进步。即便是广告与营销,也应该传播那些消费者关注的社会性价值(如诚信、公正、和谐、环保、健康等),引领积极的社会价值观。毕竟,企业社会责任的灵魂是企业“自觉”或“自愿”地履行对“社会之善”(Social Good)的责任。
总之,面对当今市场竞争日愈激烈和社会对企业不断提高的期望,企业不仅要积极进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流程创新,也要积极进行“社会创新”。正如德鲁克所说的“企业只有把社会责任转化成自我利益即商业机会,它才可能真正履行‘社会责任’”(Drucker,1984)。
参考文献:
1. ·尤努斯,卡尔·韦伯,企业的未来,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2. 菲利普·科特勒,南希·李.企业的社会责任,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 彼得·德鲁克.管理:使命、责任、实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 彼得·德鲁克.管理前沿,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现代西方管理思想的演进逻辑及其范式转换研究”(项目号:13AGL001)。
企业社会责任典型案例范文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对全球气候、环境、人权、贫困等问题关注度的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成为国际国内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从企业层面来看,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中央企业积极推动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战略和管理,在社会责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但对于如何将社会责任深入到员工实践工作中的探索,却不多见。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深入推进离不开员工的参与和实践,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开展,需要每一位员工在工作岗位中的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目标的实现,同样需要提升员工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能力。正因为如此,南方电网公司出版《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社会责任ABC》,更显得意义尤为重大。
仔细品读,《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社会责任ABC》具有以下特色:
一是兼顾了社会责任的基础知识和发展前沿。本书既向读者全面介绍了企业社会责任基本概念、发展历程、认识维度、履责价值、联合国全球契约等基本知识,也介绍了ISO 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等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最新发展情况。
二是兼顾了电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共性和南方电网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特色。本书从一般企业、中央企业和电网企业三个层面对电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作了系统分析和介绍,同时还用大量篇幅对南方电网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理念和实践作了系统梳理,并对公司内部员工履行社会责任的典型案例做了介绍,较好地将企业社会责任与南方电网公司的实际、员工的工作实际紧密融合,让员工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社会责任与个人岗位工作的关系。
三是兼顾了社会责任的专业性要求和知识普及读物通俗易懂的要求。本书行文简洁、易读,将专业理论尽量以通俗的语言展现;在整体设计风格上力求图形化、结构化,将专业性较强的社会责任知识用普通读者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在设计细节处理上,封面设计精心融合了电力供应、经济绩效、绿色环保、社会和谐等多种元素,目录以跨页形式用输电线路将主要内容串起,都充分体现了南方电网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特点,让员工感到亲切、愿意去读;并且对于一些普遍关注的内容,在每页的侧栏提供延伸阅读信息,以方便员工作进一步了解。
企业社会责任典型案例范文3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简称CSR)的概念已经广被接受,但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世界银行定义企业社会责任为: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它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
换句话说,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起对员工、消费者、社区、自然环境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保护其权益,以获得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企业社会责任涉及企业经营运作活动的各个方面,总起来说,可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公益责任和环境责任五个方面。
1.经济责任。就经济责任来说,企业主要生产提供物质和精神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为社会创造财富,促进国家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2.法律责任。就法律责任来说,包括守法经营、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在同业竞争中遵守公平竞争原则,在用工、招聘中提供平等机会,不从事贿赂、腐败等行为,等。
3.伦理责任。在企业伦理责任的各项中,比较重要的有: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服务),营造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为员工进一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机会、维护员工权益。
4.公益责任。企业公益责任是指企业对社会的一种无偿回报,如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参与社会社区公益活动、捐助慈善事业、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等等。
5.环境责任。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应注意保护环境,尽量减少对大气、水等自然环境的污染,对企业可能造成的污染要进行治理和补偿;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节约使用资源。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利润的关系
在某些情况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能会减少企业短期利润的获得。但从长远来看,企业社会责任与利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一)企业社会责任和利润一样同属企业的内在属性。
首先,社会是企业的生存环境,一切企业的经济活动不仅是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本身所需要的人、物质资源都取自社会,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的资源输入;其二,企业能否生存发展决定于能否提供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纳,社会的认可和接纳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从这两个角度看,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的生死存亡密切相关,既然社会责任与企业有如此不可替代的关系,那它就不是其他社会个体强加给企业的,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所内在具有的本质属性之一。
盈利是企业的最终目标,创造利润是企业的本质属性。既然企业社会责任与利润同属企业的内在属性,那么企业在规划利润空间和发展计划时,要把如何履行社会责任纳入到企业发展大计中去,共同驱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履行社会责任是实现利润的保障
我们知道,企业社会责任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若不履行社会责任,一旦被广大公众得知,其招致巨大的损失,甚至可能带来灭顶之灾。大家众所周知的三鹿奶粉事件是一个典型案例,三鹿奶粉由于存在质量问题,严重威胁食用该奶粉的儿童的生命健康安全,一经曝光查处,一个响当当的品牌顷刻间土崩瓦解。因此,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能起到保障企业获得正常利润的作用。
(三)承担社会责任能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
迈克尔认为,当一个企业去承担社会责任的时候,一定是有战略性的承担社会责任,这样才能给社会产生最大的效应,同时也能够给企业带来最大的利润。
主动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可以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社会信誉,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销售,有助于企业吸引顾客、投资者、潜在员工和商业伙伴,从而扩大促进企业利润增长的发展空间。例如,王老吉在汶川地震中捐款一亿元的突出表现让各大网站和社区力挺国货王老吉,从中我们意识到,企业对社会对人民投之以爱心,消费者会回报之以更大的爱心和信任。
(四)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和长久获利
一方面,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技术革新可首先减少生产活动各个环节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同时也可以降低能耗,节约资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从而使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获得持续发展的良好客观环境。
另一方面,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企业品牌形象,获得持续竞争力。企业可通过慈善公益行为达到无与伦比的广告效应,提升企业的形象和消费者的认可程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资源环境问题日趋突出的大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已逐渐成为一种发展潮流。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是现代企业独特的无形资源和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源泉。”
(五)利润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物质支持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绝大多数活动都得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比如员工的培训费,企业捐赠给慈善公益事业的资金等等。一个企业如果本身没有足够利润的话,是不可能负担得起这些耗费在履行社会责任上的开支的。因此不仅履行社会责任能保障利润的实现,反过来,利润也支撑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六)利润的增加能推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典型案例范文4
近年来,随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能源枯竭等问题的不断出现,公众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同时,企业从自身长远发展的战略考虑,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力和意愿也日趋提升。但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仍会遇到许多棘手问题。由于食品行业的特殊性,食品安全问题及隐患备受关注。对于食品业企业,公众不仅仅希望企业能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同时也希望企业能关注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对环境、消费者、社会做出贡献,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
1.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1924年,美国学者谢尔顿首次提出“公司社会责任”这个概念,将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1979年阿奇.卡罗尔提出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将社会责任分为经济、法律、伦理、慈善责任,且每种责任按照企业考虑的先后顺序及重要性呈现倒金字塔形。1997年,英国学者约翰.埃尔金顿提出了三重底线理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划分为经济、环境和社会三种责任。目前,企业社会责任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但根据上述学者看法定义为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遵守法律、社会道德、恪守商业道德,做到对利益相关方及环境负责,追求经济、社会、环境三种综合价值最优化的一种行为。
2.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
1984年,弗里曼提出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都有参与企业决策的权利,企业的目标应是促进所有相关者的利益,而不仅仅只促进股东利益。
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夫人阐释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的发展。而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这一行为,使得企业、政府、社会公众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从而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让企业更好的发展。
三、案例分析--青岛啤酒
1.青岛啤酒公司概况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6月16日,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啤酒制造企业,2008年成为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同时跻身于世界品牌500强。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是啤酒的制造、销售及相关业务。2014年,青岛啤酒荣获“中国管理学院奖金奖”、九度蝉联“最受赞赏中国公司”、第12次荣膺“中国最受尊敬企业”、荣膺“亚洲最受尊敬的知识型组织大奖”等殊荣。
2.2014年青岛啤酒社会责任报告分析
青岛啤酒自2008年开始每年对外可持续发展报告,2014年已连续七年。报告数据和信息涵盖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55家全资和控股的啤酒生产企业、12家联营及合营啤酒生产企业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的各项可持续发展实践。
2014年青岛啤酒社会责任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可持续发展指标,报告前言,2014年所获荣誉,第三方评价及读者的反馈意见。涵盖企业对股东、消费者、合作伙伴、员工、环境及社会公益方面的社会责任。
(1)对股东的责任
青岛啤酒用它较为完善的治理结构框架,多年来销量业绩遥遥领先。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属于受托经营,不仅要保证公司的正常经营,还要保证股东对上市公司盈余的要求权,特别是要充分保证中小股东的权利。对于股东责任的衡量本文采用了每股盈利指标,计算公式为:
每股盈利=税后利润/股本总数
从上表可以看出青岛啤酒从2010年开始每股盈利呈稳定增长的趋势,可见保证了股东的权利。
(2)对员工的责任
青岛啤酒始终秉承“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的人才观,并将员工安全放在第一位,在专业化管理的基础上采取多项措施确保安全预防及管理工作。设立员工关爱基金,为有需要的员工及时提供帮助,2014年共为12名员工提供帮助,为大病员工支出救助金342000元。坚持基于企业成长的员工收入分享机制,完善“基准保障增长和业绩目标增长的复合工资增长管理模式”。
(3)对合作伙伴的责任
青岛啤酒倡导“共盈、共赢、共荣”的供应链管理理念,支持供应商技术改进,更换先进设备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做出淡季存瓶、提前支付货款等资金支持供应商发展的行为;致力于与供应商进行科学有效的信息沟通,提高质量改善服务、管理成本,提高效率、降低能耗,打造绿色产业链。扶持经销商,推行经销商联合运营计划,对经销商持续开展培训以提高专业水平及经营管理能力。
(4)对消费者的责任
青岛啤酒以食品安全事件为零、食品安全监督审核认证通过率100%、出厂食品质量安全合格率100%及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100%为目标,针对原料、生产、包装、贮存、运输等各个流程都进行全面的危害分析和风险评估,识别出需要控制的风险点及危害源,确保消费者喝上放心酒。
(5)对环境的责任
青岛啤酒秉承“好心有好报”的理念,通过开展精益化管理,实施一系列的节水措施,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完善能源管理制度,聚焦包装能源消耗管理,实施标杆管理,推广节能项目改造,将产生的沼气颗粒归仓,用于沼气锅炉燃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煤耗成本。
(6)对政府的责任
青岛啤酒能够依法运营,恪守商业道德,倡导正向价值观,认真落实政府政策,配合政府工作,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活动等。多年以来诚信经营,坚持依法纳税的经营理念,2014年青岛啤酒的纳税总额为64.41亿元,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7)对公益的责任
青岛啤酒始终把履行社会责任放在企业发展的首位,致力于为社会做贡献。心系教育,1996年与青岛市教育发展集团共同设立青啤教育基金,总额已达1100万元。2014年又设立“十年,共成长”圆梦基金,资助10名学生奖励3名教师,资助期限为10年并向青岛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款10万元,累计捐助136万元。组织成立“爱心志愿者服务队”走进群众,开展各类便民助老服务,用行动传递爱心,传递温暖。
企业社会责任典型案例范文5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国际制度;阻力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3-0084-05
1.引言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愈加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2005年12月17日至18日,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5年年会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讨会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2005年12月19日,由中国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WTO经济导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主办,日本社团法人海外事业活动关联协议会(CBCC)事务局协办的“中日企业社会责任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北京会议提出应该尽量避免企业社会责任(CSR)标准过于倾向欧美国情,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应将来自亚洲的信息纳入考虑范围。由此启发了我们对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形成的一些思考。
2.案例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劳工及人权组织针对成衣业和制鞋业发动“反血汗工厂运动”。因利用“血汗工厂”制度生产产品的美国服装制造商Levi-Strauss被新闻媒体曝光后,为挽救其公众形象,制定了第一份公司生产守则。在劳工和人权组织及消费者的压力下,许多知名品牌公司也都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守则,后演变为 “企业生产守则运动”,又称“企业行动规范运动”或“工厂守则运动”,企业生产守则运动的直接目的是促使企业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但这种跨国公司自己制定的生产守则有着明显的商业目的,而且其实施状况也无法得到社会的监督。在劳工组织、人权组织等组织的推动下,生产守则运动由跨国公司“自我约束”(self-regulation)的 “内部生产守则”逐步转变为“社会约束”(social regulation) 的“外部生产守则”。
到2000年,全球共有246个生产守则,其中除118个是由跨国公司自己制定的外,其余皆是由商贸协会、多边组织或国际机构制定的所谓“社会约束”的生产守则。这些生产守则主要分布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等国。其中比较有影响的生产守则制定和监察认证的组织有美国“公平劳工协会”(Fair labor Association,简称FLA)、“国际社会责任组织”(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简称SAI)、荷兰的“洁净衣服运动”(Clean Clothes Campaign ,简称CCC)、英国的“道德贸易行动”(Ethical Trading Initiative 简称ETI)以及“地毯标志基金会”(Rugmark Foundation)等。其中,美国一家非政府组织“社会责任国际”(简称SAI)咨询委员会以国际劳工组织ILO和联合国的13个公约为依据起草的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即SA8000影响较大,并以此为评价依据开展全球范围的认证活动。
3.说明
3.1 案例说明
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国际经济规则的必要性来源于国家之间越来越密切的经济往来。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为最大化国际机制的规模和作用提供契机。为了提高各国间贸易水平和交易效率、减少交易成本,抑制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公平公正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必要方式和重要途径之一。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能够保证一国对其本国企业和外国企业(贸易伙伴)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使用公平的标尺进行衡量,杜绝发达国家以不公平的标准如SA8000作为贸易壁垒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从而促进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和发展。因此,我们这里对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尚未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2 方法说明
首先采用新古典方法分析制度变迁的理论,“如果预期的净收益超过预期的成本,一项制度安排就将被创新”(戴维斯、诺斯,1976)。制度安排的目标为“提供一种结构使其成员的合作获得一些在结构外不可能获得追加收入,或提供一种能影响法律或产权变迁的机制,以改变个人(团体)可以合法竞争的方式”①,应用这一点,分析本文案例中的制度安排是否达到这样的目标。最后,分析国际经济制度形成的阻力及比较不同的国际规则产生方式。
4.理论分析
4.1 制度的定义和功能
根据诺斯的理解,制度的特征和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首先,制度是社会的游戏规则,他们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第二,制度包括外在的带有强制和惩罚性的规则,也包括内在带有自我约束性的规则;第三,制度的功能在于它可以将人们的行为导入可合理预期的轨道。② “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因为它们管制个人的社会行为”③,“抑制着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任意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④,制度是人们发生相互关系的指南针,它“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了交换的激励结构,制度变迁则决定了社会的演进方式”⑤。国际规则是在国际范围内形成的约束不同行为主体活动的行为规范,它能够降低国家间交易成本、减少不确定性、促成国家间实现合作。国际规则的产生、创新和变迁都是国家间为了特定利益集体行动的结果⑥。我们不仅要追求国际规则的广度和精度,而且坚决不能放松国际规则的公平度。
4.2 本文的逻辑结构
本文将集中分析为什么统一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没有建立起来。首先就SA8000的提出者及遵守者的前后损益进行成本收益分析,考察制度创新者在制度创新过程中自己的个人算计和被动接受新制度的参与者的损失;接着讨论不同国家的不同意识形态、各国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国内各企业不同的发展规模和搭便车对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产生的阻碍作用;最后比较几个主要的国际规则产生方式。由于统一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尚未形成,所以有关国际规则的实施机制问题没有列入本文的讨论范围。
4.3 案例分析
4.3.1 企业社会责任区域性标准SA8000产生的原因分析。
首先考察SA8000未产生时的原制度安排下,即无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安排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成本收益分析。制度不是选择的结果,而是博弈的结果,是博弈方根据自己的博弈力量、个人算计――内部得益和对方的策略――外部环境做出最大化自己总得益的一种安排。在一个博弈方力量强大,即表征为强权的情形下,制度安排表现为强者最大化自己的得益得到实现,而弱者只能被动接受和服从这个安排。因此,博弈双方或者多方的力量对比悬殊是制度在博弈中产生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某些外在性变化(如技术、市场规模、相对价格、收入预期、知识流量、或者政治和经济游戏规则的变化)使得某种收入的增加成为可能。”⑦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对发达国家的政府和企业而言,即为国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游戏规则”发生了变化。这使得发达国家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对外投资提供了政策上的可能性,因而发达国家开始雇佣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在当地购买大量原材料资源并当地排污,来代替本国国内相对昂贵的劳动力和宝贵的自然资源及清洁的环境,从而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收入预期、资源储备和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在这里,在无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安排下,中国的改革开放这一制度变迁使得中国和发达国家双方都能获得收益,而且不存在现有制度安排下不能实现的“外部利润”。此时的制度安排是处于均衡状态的,是博弈的纳什均衡⑧。因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既没有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区域性标准,也没有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此时,发达国家的强权在制度博弈中还没有凸显出来。
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表现为利益分配关系的变化,即收益支付的变化;在一种组织的环境中支配行为与相互关系的规则的变化,表现为纳什均衡的变化⑨。一项制度安排在双方或多方博弈力量变化后必然变迁。无企业社会责任的均衡制度安排发生了以下急剧的变化:首先,发达国家由收益大于成本变化为收益小于成本,得益变小。这种得益缩减主要是由三个原因引起的:发达国家国内失业严重、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人心。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在走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国家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为减低成本,更多的跨国公司在加强内部管理、精简人员的同时,更多地把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工资低廉的发展中国家,这种伴随产业结构转移的跨国经营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本国员工的大量裁减⑩,失业问题再度困扰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如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出口额持续增长,“中国造”遍布全球,以纺织品、家用电器等轻工业产品为主力,使发达国家同行业竞争企业难以维系,发达国家国内的失业局势进一步严峻。同时,随着近年来全球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和战略资源的供给起伏,各个国家都开始把环境治理和资源储备提高到重要的战略高度,发展中国家利用后发优势,更加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环境和自然压力,例如中国提出要努力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可持续发展思想正在深入人心。因此,发达国家不可能再如20年前那样低价地、无限量地获得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和原材料,并低成本地,甚至无成本地在发展中国家排弃废水、废物。无企业社会责任的均衡制度安排开始失衡。面对这种局面,发达国家开始寻找能够解决失业问题、竞争问题、减少成本、增加收益的新的博弈策略――绕开发展中国家单独制定SA8000,这个新的制度安排能给发达国家带来外部利润――解决本国失业问题、遏制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发展,并且可以凭借发达国家的博弈强势力量强制推行,迫使博弈的弱势力量――发展中国家不得不接受SA8000。可见,SA8000是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制定的新的贸易壁垒。其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始终是收益小于成本,表现为工资水平较低、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过度开采等经济发展瓶颈和社会问题。在SA8000产生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收益分析发生了深刻变化。发达国家又回到收益大于成本的获利状态。发展中国家由原来的收益小于成本变化为更小的收益――成本增加导致丧失国际市场竞争优势小于更大的成本――生产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双重增加。
“一项制度形成以后,会随之产生某种在该制度中有既得利益的压力集团,他们对这种制度有着强烈的需求。他们力图巩固现有制度,阻碍进一步的改革,哪怕对全社会而言,新的制度安排较之现存的制度更有效率”B11。在本案例中,发达国家在没有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原制度安排下,是“有既得利益的压力集团”,因此维护原有制度,没有潜在的利益空间驱使他去主动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这个新制度。发达国家在抛出局部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SA8000后,在这个相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而言的旧制度下,他们为了维持SA8000给他们带来的既得利益,仍然扮演“巩固现有制度”的“压力集团”的角色,不支持“较之现存的制度(SA8000B12)更有效率”的统一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建立。
4.3.2 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形成的阻力分析。
阻力1:意识形态差异。
非正式制度是三个决定制度变迁的因素之一B13。非正式制度是正式制度的支持系统,并为正式制度提供合法性,同时制约正式制度的完善B14。意识形态是非正式制度的范畴。“在同样的制度环境(外因)下,人们行为的差异主要来源于意识形态(内因)的影响”B15。因此,无论在SA8000企业社会责任局部标准下,还是在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下,不同的意识形态都会相互冲撞,并形成一个累积的过程,最终会妨害制度的权威性和合法性。此时,像SA8000这样的企业社会责任局部标准会因其强制性而强力推广制定该制度的那些国家的意识形态为主导,企图同化掉其他异己的意识形态,从而一方面维持旧的无效率的制度安排――企业社会责任局部标准,另一方面不支持新的制度安排――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但是,这样的做法会引起国家间政治、外交争端,甚至是局部战争爆发。因此,从意识形态差异对国际经济制度形成的负面影响来看,企业社会责任局部标准在意识形态差异面前不仅是束手无上策的,而且其下策――同化其他异己意识形态的代价是无法估计的。
诱致性制度变迁具有营利性、自发性和渐进性。其中,渐进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非正式制度内在的传统性和沉淀性决定的。在诱致性制度变迁中,正式制度的形成从谈判到达成一致意见已经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受到非正式制度,如意识形态差异的影响。即使在正式制度形成以后,正式制度的执行和推广也可能受到意识形态差异的干扰,甚至发生冲突。因为非正式制度的变化非常缓慢,无法在短期内调整。这会使正式制度或者流于形式,或者在执行中变形,甚至根本无法实施,形同虚设。因此,涉及多国不同意识形态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形成以及执行的阻力是相当大的,由意识形态差异造成的国际经济制度的执行故障或中断带来的谈判成本损失也是相当大的。这里得出的是意识形态对正式制度产生负面影响的一般结论。而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在受意识形态影响方面还有其他一些特征。由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丰富内涵,各国意识形态差异会使企业社会责任的各项内容从方方面面渗透到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执行之中,使意识形态差异对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影响呈现出多元性和复杂性。这也佐证了引言中提及的中国和日本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应把东亚文化考虑其中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当然,我们不排除意识形态会随着国家制度变迁而演进并起到促进新制度产生和推行的作用。这里,只是更加强调一国意识形态与新制度相冲突的那部分对新的国际规则的逆效应。
阻力2: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和国内各企业规模不同。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这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各国国内的企业成长阶段和规模也有许多不同特点。因此,尽管在发达国家SA8000已经成为社会公认的企业行为准则B16,但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一方面,我们当然必须不断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水平,这不仅是与世界接轨、顺应全球化潮流的被动效仿,而且是我国完成“十一五”规划、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点工程。另一方面,不能拿发达国家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来衡量我国现阶段企业社会责任水平。
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作为一个新的制度安排同样能带来外部利润,而且这个外部利润是多元的。不仅发达国家可以获得它,而且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得到。当然,在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这一新的制度安排下发达国家获得的外部利润明显小于SA8000制度安排下获得的外部利润,即国际标准扣除了解决国内失业的收益和设置贸易壁垒的收益。也即:在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制度安排下,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将还原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身含义,而不再受SA8000这样的制度安排所附带的浓重的贸易壁垒色彩。只有在公平公正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下,世界各国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开展国际竞争和发展经贸往来,促进世界经济共同发展,此时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才是处于均衡状态的制度安排,是帕累托最优的。由此可见,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及国内各企业规模不同客观上不利于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形成。
阻力3:搭便车效应的扩散。
制度具有生产和消费上的不可分性、非冲突性和非排他性。因此,从本质上讲,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制度变迁中第一行动集团通常被作为既定来处理,而忽略了搭便车对集团的形成、结构和在变迁中分化的重要影响。现实中集团的形成就是制度变迁的一部分,集团就是制度的载体,一旦形成集团就开始了制度的博弈B17。组成集团的人数足够少和存在个人努力为集体行动做出贡献的激励机制是集体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B18。国际规则涉及国家的数量多,也不存在上述的激励机制,所以各个国家对国际规则变迁的态度和行动存在搭便车的可能性,没有哪个国家通常为博弈中的被动接受国愿意主动承担制度变迁的成本,以至于各国长期维持着非均衡的制度安排,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难以形成,国际规则的变迁难以发生,而同时却为霸权国家提供国际规则留下了可操作的空间。集体理性和个体理性的冲突使搭便车效应在各个国家之间扩散,各国都徘徊在享用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非排他性利益的路上,而不愿意向前迈一步。
阻力4:新制度的机会成本较大。
在制度变迁的新古典需求与供给的分析框架内,现有制度与新制度之间的关系是供给方面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表现为新制度的成本与收益计算。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新制度的成本计算既要包含设计和执行新制度的一切费用,即会计成本,也要包括放弃现有制度所失去的收益,即新制度的机会成本。当创建新制度的费用与旧制度的收益之和超过新制度的收益时,新制度就很难产生,因而旧制度继续维持。这样便造成了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尽管SA8000是现有的不公正的企业社会责任局部标准,但是它凭借发达国家强大的博弈力量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SA8000认证的浪潮。如果新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创新成功,自然要求企业按照新的标准认证并执行,那么那些已经获得SA8000认证的大量企业的认证和执行费用就加大了新标准的成本。当SA8000的认证和执行费用足够大时,致使新标准的收益小于总成本,那么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命运将具有太大的不确定性。
阻力5:不存在可行的有效实施机制。
我们这里分析的重点是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形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阻碍因素。虽然制度的实施通常在制度形成之后,然而对制度实施机制的考虑会对制度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制度的实施机制大体分为三种:自我实施(惩罚)、对方惩罚和第三方惩罚。由于制度是博弈的结果,在博弈过程中当事人在策略选择时仍然按照最大化效用原则行动,因此排除当事人的良心影响,理性的博弈方不会实施自我惩罚。对方惩罚要求有严格的前提条件:多次重复博弈。同时可置信的第三方惩罚机制在国家之间的制度博弈中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所以,不存在可行的有效实施(惩罚)机制是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难以形成的技术难题。
4.3.3 国际规则的主要产生方式比较。
国际规则由霸权国家提供、国家间合作产生和国际组织提供是较为常见的国际制度产生方式。通过霸权国家提供的国际规则具有不公平和不平等的显著特征。尽管国际规则是公共产品,但是霸权国家为了实现其国家利益――主要包括政治和经济,愿意承担国际规则变迁和创新的成本,并凭借经济全球化、自身的经济地位和潜在的经济制裁强迫其他国家必须在这个国际规则下选择合作策略――参与和服从这个规则,这是内部原因。制度的关键在实施机制:自我实施即为纳什均衡。要达成双赢局面需要可置信的惩罚承诺。而国与国之间缺乏第三方,所以国际规则通常由霸权国家提供,这是外部环境所致。SA8000就是由霸权国家提供国际规则的典型例子。
由于国家间关系一般可以视为多次重复博弈,所以通过国家间合作产生国际规则是可能的,但其可行性值得探究。国家间合作产生国际规则具有时机少、耗时长、成本高、范围有限等根本缺陷。通常在霸权国家衰落、霸权不存在、或者没有国家愿意充当霸权时,才通过国家间合作建立国际规则,因此采用它的时机少;考虑到各国的搭便车倾向,高成本和长时间的谈判会给国家间合作产生国际规则带来较大的效率损失。各种双边和多边协议更为常见也表明国家间合作范围有限。
国际组织提供国际规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由霸权国家提供和国家间合作产生国际规则的不足。但是,尽管国际组织有可能得到多数国家的认可,由国际组织制定的国际规则却未必能够得到所有成员国的承认。有些发达国家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很可能拒绝与其国内利益不相一致的国际经济规则。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博弈过程正陷于这种困难处境之中。
5.结论
5.1 制度变迁的潜在利润和成本的比较分析原则,除了适用于个人、团体、政府的制度形成B19以外,同样适用于分析国际制度的形成。
5.2 制度是博弈的结果。一项制度安排在双方或多方博弈力量变化后必然变迁。在国际经济制度变迁中,根据各国的经济实力可以把制度安排中的参与者分为两大集团:强势集团――发达国家和弱势集团――发展中国家。局部的多国经济制度一般由发达国家根据自己的成本收益分析被“创新”出来,并凭借全球经济一体化强力推广到弱势集团内部,使弱势集团被迫接受,从而在实际上发挥国际经济制度的效力。而能够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国际经济制度由于不利于强势集团收益大于成本的算计而不能得到强势集团的支持和推动,因而难以形成。所以,强势集团主导是国际经济制度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5.3 各国意识形态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搭便车效应扩散、新制度的机会成本大和缺乏有效实施机制是国际经济制度在客观上和制度技术上难以形成的重要原因。国际组织提供国际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由霸权国家提供和国家间合作产生国际规则的不足。但仍然受到强势集团的制约。
注 释:
①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之L.E.戴维斯、D.C.诺斯.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71.
②顾钰民.制度经济学――理论体系・比较研究・应用分析[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61.
③菲吕博顿.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
④柯武钢、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2000.
⑤同④。
⑥李增刚.国际规则变迁与实施机制的经济学分析[J].制度经济学研究(第十辑),黄少安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⑦ 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之L.E.戴维斯、D.C.诺斯.制度创新的理论:描述、类推与说明[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21.
⑧黎秀荣.制度是博弈的结果:一个尝试――以西安城市交通客运市场制度变迁为例[M].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2(1).
⑨同⑦。
⑩丁家云.我国与发达国家失业问题的比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7).
B11B14B15B19贺卫,伍山林.制度经济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62,165,165,161.
B12笔者加。
B13另外两个分别是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
B16王丽萍,吴进江,蒋兰陵.SA8000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诠释[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4).
B17黎秀荣.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冲突[J].制度经济学研究(10),黄少安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B18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参考文献:
[1]丁家云.我国与发达国家失业问题的比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7).
[2]菲吕博顿.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3]顾钰民.制度经济学――理论体系・比较研究・应用分析[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贺卫,伍山林.制度经济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柯武钢,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2000.
[6]李增刚.国际规则变迁与实施机制的经济学分析[J].制度经济学研究,第十辑,黄少安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7]黎秀荣.制度是博弈的结果:一个尝试――以西安城市交通客运市场制度变迁为例.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2(1)
[8]黎秀荣.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冲突[J].制度经济学研究,第十辑,黄少安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9]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0][11]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之L.E.戴维斯、D.C.诺斯.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2]王丽萍,吴进江,蒋兰陵.SA8000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诠释[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4).
企业社会责任典型案例范文6
7月4日,美银美林宣布将通过其“全球艺术保护项目”赞助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以保护14件重要石刻文物。这是美银美林2013年在全球16个国家开展的24个艺术保护项目之一。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真觉寺内。此次受资助的14件石刻文物是从博物馆的千余件藏品中筛选出来的。其创作年代从公元二世纪到十九世纪不等,包括带有浮雕童子戏莲门框、守墓石人等,这些石质文物均历经千余年已显露种种老化残损状况:风化、断裂、缺失、斑驳等等。另外,有些艺术文物表层已经粉化、空鼓、剥落或者修复不当。这些损坏需要艰苦和细心的修复工作,以有效地推迟石质文物的风化破坏速度,最大限度地将石碑石刻主体及其所赋存的历史信息留给后人,使中国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馆长表示:“此次美银美林的资助使我们能够开展一系列关键的保护工作和研究活动,让世界各地的游客未来能够继续欣赏这些珍贵的石刻艺术品。”
烹饪教材传播中华文化
7月9日,全球中式酱料领导品牌李锦记联合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在北京师范大学正式孔子学院中国烹饪教材。该教材采用中、英、法、西班牙四种语言编写,孔子学院志愿者可在教学中自由选用,孔子学院的学生也能对照阅读,学习汉语。
李锦记和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的合作始于2012年5月,双方共同关注志愿者、全球范围内推广中国烹饪、弘扬中华优秀饮食文化等,本次的中国烹饪教材是双方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2013年该合作计划向全球孔子学院志愿者发放一万套教材,帮助志愿者提高烹饪技艺并完善丰富全球孔子学院教学课程。仪式上,李锦记和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还签署了2013年合作备忘录,将持续关怀志愿者和为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贡献力量。
藏区最大规模先心病儿筛查首批抵京
7月21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天使之旅——合生元行动”首批20名地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抵京,他们将在武警总医院免费接受手术治疗。是先心病高发地区,此次行动计划通过筛查资助100名确诊患儿免费进京手术。这是迄今为止在藏区进行的最大规模先心病儿童筛查活动,已在筛查6000多个孩子,确诊38人。
2011年以来,中国红基会先后3次组织“天使阳光救心行”,分别在新疆、青海、云南等先心病高发地区,进行先心病患儿筛查和救治行动。此次先心病患儿救助行动的资金分别来自中国红基会合生元母婴救助基金和国家彩票公益金,双方各提供100万元资金,用于100个患儿的手术治疗费用。这是首次有捐赠企业全程参与的“天使之旅”行动。经过六年来的不懈努力,该基金募集善款总额已超过800万元,累计救助贫困重症孕产妇及儿童200多名。
政府、NGO无缝对接解大病救助之困
7月10日,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公益研究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儿童大病救助论坛在京举行。此次论坛通过深入解读中国红会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研究院、中国公益研究院联合的《中国贫困白血病儿童生存状况调查报告》和《中国儿童大病救助现状与慈善组织参与报告》,在多家公益机构大病救助项目经验交流的基础上,尝试打造中国公益组织儿童大病救助协作平台,进而建立政府、公益慈善组织的儿童大病救助事业中的无缝对接机制。
中国红基会已针对大病救助推出“红十字天使计划”,8年来累计投入资金约9.23亿元,为白血病、先心病、唇腭裂等大病贫困患者和贫困家庭的婴幼儿提供救助。特别是2009年后得到国家彩票公益金的定向资助,成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一个样本。但面对大量贫困患儿,这些救助还是不够,需要搭建政府机构与公益组织无缝对接的合作平台,建立公益行动与社会调研无缝对接的样本,开启中国贫困大病救助事业的新里程。
亲子慈善夏令营完善唇腭裂序列治疗
7月21日,首届唇腭裂患儿家庭亲子慈善夏令营在京开营。在6天的活动中,发起方嫣然天使基金教育团队联合教育专家、知名艺术家、青少年领导力培训机构及唇腭裂治疗领域专家等,为小营员创造一个多维环境,构建他们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为他们切实提供身心并举的关怀。这亦是嫣然天使基金尝试探索唇腭裂序列治疗的试水性活动。嫣然天使基金不仅致力于改善出生缺陷儿童的身体状况和生存环境,也关注与保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努力为他们创造和谐快乐的童年,良好的家庭关系,使他们自信、乐观、智慧地面对未来。
我国汽车行业首份CSR报告
2013年7月26日,由中国汽车文化促进会牵头组建的包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中国公益研究院、中国社会责任研究院和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北京代表处等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领域顶尖学术单位的专家团队,共同编制的《2013中国汽车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正式。会暨首届中国汽车行业企业社会责任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2013中国汽车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我国汽车行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还处于初始阶段,无论从认识程度、重视程度、参与程度等方面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与国内其他行业相比都存在差距。而另一方面,国内众车企也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积极开展工作并进行有益探索与尝试,2010年以来,汽车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普及程度显著提高,由过去只有整车制造企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逐步向发动机、变速箱等部件制造企业延伸,由外企、央企向民营企业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