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产业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产业现状

体育产业现状范文1

关键词:体育产业 运行机制 应对策略

体育产业堪称低碳经济时代的“露天金矿”。近年来,美国的体育产业总产值达到汽车制造业总产值的2倍,英国体育产业年产值超过了汽车和烟草工业的总和,意大利以“足球产业”为主体的体育产业,则跻身为国民经济的十大产业行列。2010年3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为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指明了方向。

一、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脉络

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对体育产业统计工作高度重视,于2006年5月,两局组织建立了“中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研究”课题组。经过近两年的辛勤劳动,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8年6月,国家统计局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布的《体育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成为体育产业第一个国家统计标准,为统一我国各地体育产业统计口径、实施全国体育产业统计工作、探索我国体育产业统计工作长效机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一)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态势

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专项调查工作在北京、山西、黑龙江等16个省(市)展开,从而形成了2006、2007、2008三年的连续数据。这些数据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也使我们基本摸清了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的“家底”,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体育产业工作“家底不清、胸中无数”的状况。

2006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256.30万人,实现增加值982.89亿元,占当年GDP的0.46%;2007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283.74万人,实现增加值1265.23亿元,占当年GDP的0.49%,按可比价比2006年增长22.83%;2008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为317.09万人,实现增加值1554.97亿元,占当年GDP的0.52%,按可比价比2007年增长16.05%。

以2007年为例,2007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各领域增加值的构成为: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制造占70.98%,体育用品、服装鞋帽销售占8.82%,体育组织管理活动占7.06%,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占4.65%,体育场馆建筑占3.53%,体育彩票占2.34%,体育场馆管理活动占1.82%,体育培训活动占0.63%,体育中介活动占0.24%。通过此次专项调查,初步建立了体育产业数据库、名录库等基础信息平台,获取了体育产业领域内的多个相关系数,为未来体育产业核心指标数据的测算并逐步建立我国体育产业统计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体育产业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体育通过培养、保护、恢复维持劳动者劳动能力的机制,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将优质的人力资源输送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去,转化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促进经济的增长。同时通过体育产品生产、交换、消费相关的经济关系,创造需求和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当前,体育产业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体育产业的增加值占当地GDP的比重不断增大,体育产业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表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到2009年底体育彩票的销售累计2951亿元,体育彩票公益金在促进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增光计划实施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为我国社会公益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展望

(一)我国产业政策的调整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从三次产业的结构来看,第一产业的比重将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将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最终要超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将成为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体育产业是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启动和具体实施,体育产业作为两个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各运动项目的发展也正逐步朝社会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按联合国划分贫富标准,我国成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人均收入的变化将引起消费者支出模式的变化,即当家庭收入增加时,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相对减少,用于衣服、住房、燃料等方面的支出变动不大,而用于教育、卫生、娱乐、健身等方面的支出则显著增加。另外,由于我国家庭小型化,家庭劳务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呈不断减少的趋势,再加上社会服务化水平的提高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闲暇,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体育市场具有巨大的社会需求

据山西省相关部门统计,2006年山西省体育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35556人,实现增加值7.62亿元,占当年GDP的0.16%;2007年全省体育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40083人,实现增加值10.54亿元,占当年GDP的0.18%,比2006年增长33.1%。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体育产业是市场潜力较大、大有可为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体育产业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象征。目前山西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但发展速度很快,体育产业孕育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以健身器材为例,据统计,北京市场的销售额近几年来几乎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目前国内已有生产体育器材的厂家约120家,年产值约为4亿,如果我国13亿人口,3亿多家庭中有1/10的人口或每个家庭配备1台健身器械,仅健身器械的年销售额至少可达到300亿。

三、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大力培育国内体育产业市场

一是《关于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落实。创新体育产业投融资体制,完善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体育产业发展环境;推进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探索组建体育产业集团。二是打破行业界限,使文化创意、体育、旅游、商业、传媒业形成联动,培育新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业态和消费的体育高端产品,提升体育产业之间的互动。三是采取相应的扶持策略,鼓励当前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尽可能将目标瞄准国际市场,高起点择优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高附加值、质量高的产品的攻关,拿出有独特风格、民族特色、内涵丰富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打入国际市场。

(二)大力支持多种经济进入体育产业

鼓励体育向全社会开放,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向社会筹集体育资金的力度。如体育场馆实行以馆养馆,利用优秀运动队、名运动员等无形资产广泛吸收各种捐资赞助;鼓励企业开发生产类型多样的体育产品、出售体育比赛冠名权、广告权以及电视转播权;以国家、省级优秀运动项目为主体大力推行俱乐部制度等。同时,可以采取多种所有制形式,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特别是可以探求一条由上市公司设立管理集团直接管理的形式。

(三)大力实施体育市场管理法制化、规范化

由于我国法制从总体上而言还不够健全,在体育市场的管理和规范上也存在着很多漏洞,严重制约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壮大。因此,需要在总体上出台统一的管理和规范,在现有政策法规的制定上进行完善,促进形成一个统一和有序的全国体育产业市场。

我国体育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期,缺乏系统、全面的产业政策,发展环境不够完善,市场规模不大,市场化程度不高。为此,建议借鉴文化产业的有关做法,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从明确体育产业支持政策入手,进一步优化体育产业发展环境,实现体育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①花建. 开发体育产业的四大关键:产业链、大市场、树品牌、做平台[J].环球体育市场,2009(3)

②逯明智,孙文丽. 从世界杯看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J]. 辽宁体育科技,2002(6)

③连桂红. 假日经济与体育产业发展的互动[J]. 体育文化导刊,2002(4)

④朱廉之. 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贵州体育科技,1994(4)

体育产业现状范文2

分析传统的妈祖民俗体育活动流传到了今天,很多已经被运用到了除庙会活动、节俗活动及民间艺术活动以外的地方,逐渐有了朝商业化发展的趋势。2010年6月,莆田学院体育系妈祖女子车鼓队参加了上海世博会上福建馆的节目表演,还到福州三坊七巷等各地表演,充分地展示了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的可行性。目前,全球妈祖信众有2亿多,群众基础雄厚,发展妈祖民俗体育作用,一是促进了妈祖文化的传播;二是增进民族与社会的认同感。通过举办民俗节庆活动对国人而言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对世界华人而言增进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对外国人而言透过节庆活动增进对当地文化历史背景的认识与理解。当前,随着妈祖文化的世界性传播在全球尤其在台湾妈祖文化成为两岸民众精神交流的重要纽带,如今以妈祖冠名的体育赛事在两岸的各种节庆文化活动中比比皆是,体育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载体,而民俗节庆体育的地域文化性,加深了两岸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有利于海峡两岸的和谐与发展。

二、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的SWOT分析

1.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的优势

(1)资源优势。闽台妈祖民俗体育项目种类较多,每年“元宵闹妈祖”活动中的摆棕轿、耍刀轿、冲礼花等,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生辰日”和九月初九“妈祖羽化升天”祭祀活动中的皂隶摆、妆阁、转凉伞、八佾舞等。还有一些未用在这些传统祭典上的民俗体育,如妈祖女子车鼓、舞龙舞狮等观赏性较强的体育项目,还有妈祖健身舞、妈祖健身操、妈祖健身功等以强身健体为主的体育项目。加上世界各种以妈祖信仰为活动的庙会活动数不胜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各地的妈祖民俗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了。

(2)地域优势。莆田市地处福建黄金海岸中部,近年来,高铁的开通使得福州长乐机场和厦门国际机场到莆田的时间越来越短,莆田港口城市的发展已进一步促进了交通发展,建成了直达湄洲岛的莆秀高速等公路,对于全球妈祖信徒来说都可以算是一个交通便利的地方,而且背靠福建东南经济区,面向台湾海峡,地理环境优越,自古为福建台湾交往的重要通道。莆田湄洲岛是妈祖的故乡,是全球妈祖信徒前来朝圣的地方;莆田湄洲岛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传统妈祖民俗文化保留比较完整,莆田其他一些地方的妈祖民俗体育也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2.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的劣势

(1)研究开发少。因为,全国民俗体育产业化问题研究比较少,而目前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还处在理论状态,在妈祖信徒心目中没多少影响力,所以,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初期要经过比较漫长的路。关于闽台妈祖文化的研究已经很多了,在网络上搜索关于妈祖的研究文献已经超过万条,但是没有针对性,涉及妈祖民俗体育的论文也比较少,有关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的研究目前还没有,所以不能构成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关于妈祖的研究文献最早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伊能嘉矩在1918年《东京帝国大学人类杂志》上发表的台湾汉人信仰之海神。就是关于妈祖的研究,这样算来研究妈祖文化的年限还是比较久远的,长久以来的研究都很少涉及民俗体育传承与发展的话题,都是研究挖掘妈祖传统文化的。

(2)缺少专业人员。由于全国研究民俗体育产业化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人专门研究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的。政府或者企业也没有足够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缺少专门研究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这个方面的专业人才,这将导致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这个项目短时间内比较难发展,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积累经验。

3.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的机会

(1)政策机遇。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标志着海峡经济区建设由地方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2009年《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中四次提到要充分利用妈祖文化的优势,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国家给予了海西经济建设的大力支持,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妈祖民俗体育的发展,这样关于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课题也成为很多人和有关政府部门的研究对象,这样一来给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的实践发展带来了机会。

(2)经济发展需求。据统计,2008年共接待旅客6440多万人,旅游收入达56亿元,每年到湄洲岛朝拜妈祖、旅游观光的海内外游客达到100多万人次,其湾游客有10万人次。当游客认同这些妈祖民俗体育产业项目的时候,在每年来湄洲岛朝拜的时候就可以专门出资请具有闽台妈祖民俗体育特色的一些节目去表演,例如:舞龙舞狮、妈祖舞、妈祖车鼓等等,这样就能进一步的促进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2010年福建省第十四届田径运动会在莆田成功举办,打响了莆田的文化品牌,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在开幕式的晚会上,表演的很多节目都体现了浓厚的妈祖文化,向游客展现了妈祖民俗体育,这样既促进了妈祖民俗体育的宣传,又间接推动着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发展。

4.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的威胁

(1)莆仙文化的竞争。妈祖文化是莆田最有影响力的品牌,是莆田文化的龙头老大,但同时也与莆田的其他文化竞争,例如莆田南少林文化产业、壶山玉皇文化、九鲤湖祈梦文化产业,其中九鲤湖祈梦文化产业已经整合开发建设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样一来妈祖文化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受到这些文化产业的冲击,这些文化产业或者其发展起来的旅游景区都将吸引很大一部分人的注意力,并且占用政府支持民俗文化发展的一大部分资源,都将会影响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如何在众多莆田文化产业的冲击下蓬勃发展,吸引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体育产业现状范文3

[关键词] 体育产业 发展 对策

一、重庆体育产业发展具有的优势

1.重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重庆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城市,处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实施,在未来10年,重庆要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教文化信息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

重庆市人均GDP2004年超过1000美元,2005年GDP保持了11.5%的增长速度,2006年1~3季度GDP增长速度也达到了11.8%,说明重庆经济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重庆经济的腾飞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体育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进一步繁荣重庆经济。

2.群众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为体育产业培养了大量的潜在消费者

重庆市继续开展“五个百万人群”活动,使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达到全市总人口的40%。 “两江四岸健身长廊工程”建设得到积极推进,打造了全民健身新平台。开展“百万老年人健身活动”,大力发展老年人体育。开展了“体育三下乡”活动,向农村倾斜体育资源,在远郊农村投放了60套(条)健身路径。

重庆群众体育活动惠及面大,形式丰富多样,有力促进了群众体育水平的提高。基础水平的提高使部分体育爱好者不会满足于现状,随之而来的就是体育消费的个性化需求,要求提供规范化和专业化的体育服务和体育产品,从而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消费人群。

3.竞技体育和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发展推动体育产业向纵深发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重庆体育运动成绩不断提高。田径、重竞技、小球、棋类等一批项目的优势开始显现。“十五”时期,重庆市运动员共夺得53个全国冠军,4个世界冠军(含非奥运项目)。近年来重庆市各种以市场化方式运作的体育赛事、表演正逐渐增多。1998年举办的世界杯拳击赛,世界女排大奖赛、亚洲俱乐部杯足球赛、亚洲优胜者杯足球赛、全国摩托车越野锦标赛相继在重庆举办。2004年,重庆市成功的举办了亚洲杯足球赛。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在武隆已经举办过三届了,万州也成功举办F2摩托艇世界锦标赛。初具规模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经过几年来的培育,有一定发展,并且通过市场招商的方式筹集了大量办赛资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竞技体育成绩的提高和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开发和成熟必将推动具有重庆特色体育产业向纵深发展。

二、 重庆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发展较快;体育产业占GDP比重基数很小,且增长速度较为缓慢

重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但如果坐等其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层次后,再实施体育产业化发展,重庆将会坐失良机。因此,重庆必须在现有财力下,最大限度地增加体育投入,通过体育资源的开发,刺激体育消费,并以此壮大地区经济,形成二者的良性互动。

2.重庆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

虽然重庆体育产业增长很快,但体育产业增长速度不能客观反映重庆市真实的增长速度,因为体育彩票业成为重庆体育产业第一大支柱产业,增长速度很快,实际上重庆市体育产业增长速度是很缓慢的。

3.在体育产业方面,观念陈旧,认识局限性大,体育经营人才匮乏

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既懂体育、懂经营、又懂法律的人才,美欧体育产业能够得到快速发展的一个原因在于有着数量庞大的体育经营人才分布在俱乐部管理层、体育经纪公司及社区体育管理机构中。体育市场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体育经纪人素质的竞争,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吸引优秀体育经营人才和保留体育经营人才上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同样重庆在吸引优秀体育经营人才和保留体育经营人才上面临着同样的困难,使重庆体育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4.现有公共体育设施与不断增长的群众体育活动需求存在差距,制约了体育产业的增长

体育场地是开展体育活动, 发展体育产业的载体。据全国文明城市的评比标准, 城市人均公共体育用地应达到1平方米。根据全国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重庆市共有各类体育场地17351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0.51平方米,人均占有体育场地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58%。严重制约了不断增长的群众体育活动需求,影响了体育产业的增长。

三、重庆体育产业发展对策

1.突出山水地域和巴渝文化优势,对重庆体育产业进行调研和战略规划

重庆面积有82000多平方公里,地形从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起伏较大。重庆西北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大巴山横亘重庆北部,巫山、武陵山位于东部及东南部。长江干流在重庆境内流程665公里,并且汇集了上百条大小支流,在山地中切出众多峡谷,特别是长江横切巫山,形成了著名的长江三峡。重庆,润流着古代巴人的血液和传统,拥有着独特的山水地貌,培育了独具特色的巴渝文化。

对重庆体育产业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重点分析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提出重庆体育产业的结构、规模、布局等指导原则,总结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体育产业开发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同时各级政府也应把体育产业的发展纳入本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2.优先发展重庆体育旅游业

(1)以山水为基础的体育户外游。“芙蓉洞、仙女山、芙蓉江、天坑三桥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在重庆武隆已经举办过三届了,每次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户外运动逐渐深入人心。重庆主城区的歌乐山、南山,郊区的仙女山、四面山、金佛山是游客进行体育旅游的好去处。有利于开展登山、滑雪、攀岩等体育娱乐性体育活动。芙蓉洞、天坑地缝探奇、攀岩、自驾车越野、滑翔伞、热气球等一系列刺激娱乐性体育活动让游客充分接触自然。以长江三峡、乌江,加上长寿湖、青龙湖等众多湖泊、水库均可开发体育旅游度假区,开展船钓、帆船、赛艇、摩托艇等体育旅游项目。以巫山小小三峡放排、铜鼓滩漂流等开展一系列刺激娱乐性的体育漂流探险活动。

(2)以巴渝文化为基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游。以少数民族为依托,开展划龙舟、舞龙,舞狮、毛谷斯、高脚马、 打飞棒、摆手舞等民族特色体育项目。把土家摆手舞、铜梁舞龙等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重庆地区特有的体育旅游资源,以吸引更多的体育消费群体,促进重庆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

3.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竞赛品牌

摩托艇世锦赛是排在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F1方程式赛车之后的世界第四大国际体育赛事。在三峡库区承办F2相关赛事,打造中国三峡水上休闲娱乐中心,万州也将成为摩托艇生产基地。 开展例如以“保卫母亲河,捍卫绿色家园”、“抢救长江,造福子孙”等系列主题的江河湖海摩托艇接力赛或其他实事主题赛事。通过承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竞赛品牌来提高重庆的知名度,以此促进重庆体育产业的发展。

4.因地制宜,分重点、分层次、梯度推进重庆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重庆各地区的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的体育资源、体育观念、消费意识差别很大,客观上存在体育产业梯度,有梯度就有空间推移,不可能一刀切,齐头并进去发展体育产业。因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因地制宜,分层推进。在“十一五”期间优先加快重庆、万洲、涪凌、江津、丰都、武隆等地的体育产业化进程,依托这些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项目影响力,带动相关地区的体育产业快速发展。走“以点带面,先城市后农村”的体育产业发展之路。

5.拓宽体育产业的投资融资渠道

重庆市各类体育机构应通过提供有偿体育服务筹集资金,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广开财路,吸引更多的企业和社会组织来投资体育事业。同时发动社会力量办体育,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资体育,提高体育的社会供给能力。如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对其属下的力帆足球俱乐部投资2亿多元,同创(集团)公司投资5000多万元创办了“奥网中心”等。缓解了政府对体育事业投入不足的矛盾。

体育彩票销售业是体育产业的一个支柱产业。要加大体育彩票发行宣传,扩大体育彩票销售规模,建立具有重庆特色的体育彩票销售制度。进一步做好体育彩票的发行工作,力争“十一五”销售总额比“十五”时期增长10%以上,实现重庆体育产业的“十一五”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2]代玉梅:重庆市体育产业现状调查统计分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3

[3]陆青:西部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策略.改革与战略,2006.3

[4]李钢:试析我国体育产业开发与展望.特区经济,2004.5

[5]张志:试论重庆体育旅游的开发.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2

[6]律海涛:对发展西部地区体育产业的再思考.山两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9

[7]王晓明 邓丽娟 纪文清:“十一五”期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企业经济,2006.9

[8]田恒桥 王光炎 何斌:对湖北民族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的探索.体育成人教育,2004 .11

体育产业现状范文4

[关键词] 体育产业;现状分析

中国体育产业尚处胚胎期,但在“一切向钱看”、又“从一切看出钱”的西方企业家眼里,体育产业的这种近乎神灵崇拜式的、永远处于癫狂期的吸引力,就是从不停歇的印钞机。据报道,目前世界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已达4000多亿美元,且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这一数字相当于我国去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但是中国的体育产业虽然初具规模但还处于初级阶段,它在经济社会的地位和作用与中国体育大国的国家形象机器不符,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

1.市场定位不准。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的思想受到严重束缚,视野不开阔,没有认识到体育与经济的关系,造成二者严重脱节。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进一步解放思想,人们虽逐步认识到体育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但在摸索发展体育产业的同时,常常不能完全脱离十几年的惯性思维,以开阔的眼界迈开步子大胆干。另一方面,或是经验不足、缺乏理论的指导,在中国的产业结构需要大调整的时候,大部分企业家还有点跟不上形势。

2.发展不平衡。首先,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体育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东南沿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体育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远远高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就以体育用品来说,中国知名的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几乎都是来自东南沿海的城市,尤其是福建省!汇集了一大批体育用品生产的企业。其次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的城乡极为不平衡,同样也是基于经济水平的高低的不同,城市势必要比农村体育产业发展的要快一点,竞赛也一定是在人口众多的,有消费能力的大中城市才有市场,健身业也是如此!

3.传统体制的不足。我国体育赛事以前一直都是由国家体委包办,形成一种法定的计划运转。在改革过程中 ,才尝试性地使体育从政府行为向企业行为转变。这一举动虽然带有很浓重的市场经济成分,但在某种程度 上仍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企业在与体育部门联合办体育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获得足够的自。另外,在赢利后,企业得到的往往占少数,许多赛事的投入越来越多,而效益好的却寥寥无几。长此以往,打消了欲投资体育的企业的积极性。

4.市场竞争乏力,无形资产开发不力。我国全球知名企业少,众多企业与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资本明显处于弱势。因此,在很多国际性的重大赛事,如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的冠名权、指定性产品等的商业竞争中很难占有一席之地。 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集中反映于电视转播权的转让收益上,但是在我国的电视转播权缺乏市场组织运作的环境,除非举办的赛事能吸引大宗的广告,一般电视台都不愿转播,以致体育赛事组织者不能从电视转播体育赛事的广告中得到收益,竞技体育的投入得不到补偿和回报。

5.政策扶植乏力。在美、英等体育经济发达国家、政府为扶植本国体育经济的发展,都相应地明确地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对体育部门举办的体育比赛、体育组织接受的捐赠和体育场馆的经营收入,不同程度地减免税收;企业出资赞助体育比赛,可以记入企业生产成本或作广告支出;修建体育场馆可以享受土地征用的优惠政策和低息贷款。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扶植力度远远不够,同教育、文化等事业相比、体育产业在政策优惠方面受到“冷遇”。

6.相关服务不完善。体育产业和所有其他产业一样需要一系列完善的产前、产后服务措施,服务措施跟不 上必将会阻碍体育产业的发展。我国绝大部分体育用品生产企业一味地强调体育产品的生产、销售,却不注重体育产品的消费咨询、培训和指导,没有及时地为消费者提供体育指导员,体育中介公司亦严重匮乏。这些因素都延滞了体育经济的发展。

体育产业现状范文5

[关键词] 体育产业 高校 川渝地区 发展

改革开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经济迅速发展。川渝地区以其独有的区域和资源优势,经济效益增长明显,形成了以成渝经济圈为核心的长江上游经济带。与此同时,川渝两地的体育产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川渝地区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为又快又好地发展高校体育产业提供参考。

一、川渝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

1.发展高校体育产业的思想不够开放。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也越来越收到居民以及在校学生的重视,通过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也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川渝地区高校对体育场馆投入不断加大,高校拥有相对较多的体育资源,如何充分利用这些体育资源发展体育产业已经引起了学校有关部门的重视,也采取一系列的发展措施。但是,目前高校体育产业思想还不够开放,而且还受整个国家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的制约,整个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2.发展高校体育产业的体制不够完善。发展高校体育产业的体制主要是管理体制和运营体制。学校把体育设施和场馆一般都安排给体育部门或高校后勤集团进行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学校就相关管理体制和运营方案进行过细致的讨论,也形成了一定的书面文件和制度,并有专门的负责人。但是缺乏一套完整的体育产业制度来规范高校体育市场,效益较低。

3.缺乏专业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随着我国提出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后,高校体育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培养了不少体育经济方面的专业人才。但是。川渝两地高校的体育产业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培育和发展高校体育产业的需要。

4.体育产业市场不够完全。高校在有效利用体育资源。体育受众、体育人才的优势未能较好地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行,也未形成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其发展的主要方面也仅在体育健身和培训、体育比赛、场馆的出租方面,使得高校体育产业经营范围偏小,相关配套服务跟不上,高校体育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不到更好的体现。

5.高校体育的商业化赞助运作充分。高校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大多高校已经开始通过体育赞助来促进高校的体育运动的发展。如,以企业和品牌的名称命名比赛,由赞助商提供印有企业和品牌名字的比赛服装,在比赛场地周围张贴赞助商的横幅等。但是,这些赞助仅仅是一小部分,企业还没有真正把高校体育运动作为提高企业知名度一个窗口,没有把校园体育运动作为企业文化来发展?学校领导层和管理层在观念和管理上还不到位。

二、川渝地区发展高校体育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1.更新高校体育产业的理念。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逐步走进高校校园,高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在创建平安校园的同时,还应打开高校的围墙,实行高校体育市场化。高校体育的发展需要学校对体育加大投入,以保证体育工作的开展。而体育部不应完全依赖学校的投资,应积极创造条件,发展有偿体育服务,一方面减少学校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增加自己部门的收入。高校实行有偿体育服务,是高校利用现有资源创造经济效益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各高校领导应充分重视,并制定出规范的、合理的、系统的政策或条例,为高校有偿体育服务提供有力的依据和保障。

2.完善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体制。学校要逐步改变原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便经营管理高效、快速、透明、规范,以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的需求。成立专门的体育产业管理机构,选拔高素质的体育产业负责人,制定完善的体育产业管理和运营制度,明确管理体育场地设施的责、权、利,创新管理模式保证管理、运营、监督三方协调配合,加强经营性资产的投资、增值保值和收益的经营和监督,规范、加强高校体育资源市场化运作。

3.拓展高校体育产业的市场。高校体育产业要发展,仅仅进行场馆设施开放是不够的,应充分挖掘自身的优势,实现多元化发展与特色经营相结合,积极开拓市场,扩大经营。进一步开发体育竞赛市场,这也是高校体育经济的主战场,带动高校体育服务市场和体育广告市场的发展,使得学校体育场馆在不影响学校正常体育教学工作条件下对外有偿提供场地和人员服务,同时吸引企业参与广告投资,利用冠名方式吸引赞助商赞助;另外加强体育培训市场的开发,全民健身意识在提高,但体育指导人员相对不足,高校有相对较强的场地和人力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提供有偿咨询、训练和比赛指导服务,进行各级各类体育人才培训。

4.发展高校体育社团和俱乐部。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时间已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的需求,学生课外的锻炼不但需要场地设施的保证,更需要有专业老师的辅导,如羽毛球、网球、健身、健美、舞蹈、跆拳道、散打等。实行会员制的收费管理制度的体育社团和俱乐部,不仅指导学生对自己爱好的运动项目进行提高和训练,而且利用俱乐部活动可以有偿使用场馆和器材、开展各种课外有偿辅导训练和活动、举办各种竞赛和以娱乐休闲为主的体育活动等;另外,随着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对接和融合,社区居民加入高校体育俱乐部也会使得俱乐部创造较好的盈利,进一步扩大高校体育产业的收入。

5.培养发展高校体育产业的人才。体育产业经营人才不仅要懂得体育功能及发展规律,而且还要具有市场运作规律的知识和强烈的体育市场的创新和竞争意识,从复杂的体育市场现象中洞察市场消费者潜在消费意识,能够适时地抓住机遇,积极开拓高校体育市场。一方面学校利用利益机制和工作条件引进优秀的体育产业人才;另一方面,学校建立培养机制,加快培养速度,安排部分对体育经济感兴趣的优秀教师外出学习和交流。

参考文献:

[1]赵桂银 王正欧:体育人才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体育产业现状范文6

[关键词] 体育产业 发展 对策

体育,是人类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体育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以前,没有人认为体育活动也可成为一个产业部门,然而自从1985年国务院颁布的《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方案》开始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方法将体育部门列入第三产业以后,使体育产业性质得到了确认。其实,体育活动也有市场,通过培育和开发,完全可以使体育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从近几年来国内火爆的球市和越来越多的商业体育比赛中可以看出体育的产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是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国际体育商业化冲击的必

然结果。

一、国外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

在当代,体育产业已经是全球化的产业。从体育健身娱乐、体育培训到体育比赛的门票、体育广告、指定用品和电视转播权的销售,从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到体育彩票的销售,从体育服装用品和运动营养饮料的生产到体育场馆和体育旅游的经营,体育产业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融入市场经济之中。在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体育早就成为一个产业部门, 尤其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体育的经济功能被不断开发,体育产业呈现出快速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体育产业在许多国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有些甚至成为支柱产业,如美国、意大利、英国等发达国家。其他发达国家如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体育产业也有相当庞大的规模。90年代以来,由于体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一些发达国家已提出“国民体育总产值”的概念。 可见,体育产业在发达国家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重要经济部门,是国民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

体育部门是一个以特殊的生产方式为其特征的经济部门。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体育事业在以前计划经济条件下采用的是全民办体育的方式,完全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和投资,体育和经济的关系 ,表现为体育和财政之间的关系,体育是纯消费部门。国家财政对体育投入的多少,既影响了体育事业发展和增长的速度与结构,又间接地决定了体育增长对经济增长影响力的大小。而财政对体育投入的比例与结构,除了意识形态、观念和国家的体育政策外,经济总量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体育作为一个经济部门,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尚未成为一个独立完善的产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我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体育的发展必须首先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育资源,提高体育事业为社会服务的整体效能 。现阶段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有很大提高,群众的闲暇时间增多,对于体育产品(劳务)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 。在这种情况下,不失时机地把一些群众基础好、易于形成市场需求的体育产品推向市场,是体育产业化的必由之路。体育产业不应该只是消耗国家资源的部门,它应该通过自身的发展创造价值,它应该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目前,我国的体育产业化进程正处于浅层次的经营阶段,体育作为一个经济部门,其规模、结构和层次都没有达到一个完善成熟的产业部门的水平,体育的经济功能还远远没有开发出来。可喜的是,中央和许多地方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在逐步改善这种局面。但总的说来,目前我国的体育产业水平与国情还不相称。

三、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经过对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可以看到我国的体育产业经过多年的改革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体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意识到我国的体育产业还存在种种不足和问题。针对目前的状况,笔者认为可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国家今后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根据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相应增大对体育的财政拨款,以适应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应对体育部门有所倾斜,给予税收和其他方面的支持,以鼓励体育生产经营部门的发展。

2.在投资体制方面,应变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为体育部门自身创收、社会集资并举,同时注意引进外资,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

3.要培育和完善体育市场体系的运行机制,调整和优化体育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以适应市场经济的改革发展,加大与国外企业的交往合作,大胆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模式,逐步建立体育商品劳务和信息市场,形成全方位市场体系,在国际体育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竞争力。

4.要加强体育经济理论的研究,培养一批既懂体育、又懂经营管理的人才,满足体育产业经营不断发展的需要。

5.加快体育的职业化进程,进一步健全体育市场,推行项目的行业协会制和俱乐部制,建立社会化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形成全方位的社会共办体育的格局。

6.要进一步加强体育产业发展的法制化建设,建立健全的体育市场管理的相关法规,形成体育市场运行的规则,使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发展真正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