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体工程学的认识和体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体工程学的认识和体会范文1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 人机工程学 探索 实践
一、任务驱动法的认识
任务驱动法就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任务为主线,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让学生在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任务”的驱动下,紧紧围绕既定的目标,学习和运用相关的知识和方法,来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知识的脉络。任务驱动法教学一般过程:教师根据当前教学主题设计并提出“任务”,针对提出的“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提示及结果,然后引导学生边学边练,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法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独立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任务驱动法人机工程学教学中的探索
工业设计人机工程学主要涉及人机工程学的四个主要方面:人体测量与数据应用、人体感知与运动特征、人机的信息界面设计、人机系统设计。所有这些方面都体现了“以人为核心”的设计价值观,在人机工程学课程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带着“解决实际任务”的目标去学习,让学生在“做”中学,这样的教学方法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再由“兴趣”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地去探求知识、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另外,通过这种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的教学形式,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系统掌握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设计了任务驱动教学法下的人机工程学课程的基本操作流程:
1.授课前分析教学目标,结合学情,设计整合任务;
2.从任务中引出人机工程学课程目标;
3.学习人机工程学课程相关知识点;
4.任务评价,突出人机工程学应用目标。
三、任务驱动法在人机工程学教学中的实践
1.设计任务
任务必须有鲜明的现实意义,能实现学习的情景性设计,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任务的目的是为了引出将要学习的知识,反过来学习知识则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任务。因此,任务必须能驱动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并能让他们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同时,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设计任务时还必须兼有趣味性和实用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
现代家具的设计要可靠、耐用、安全更需要的是要满足它的使用功能与舒适度。无论是静负荷类家具或动负荷类家具,都应根据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法则,结合人体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设计出合理的家具尺度和空间距离,给使用者设计与制造出最大限度的自由活动空间以及更多的方便和安全感、视觉美感等。家具的尺度要符合人机工程学,家具设计时不能只考虑其美观性,还要使用起来舒适方便,即要满足其功能要求,因此现代家具设计首先要与人机工程学相结合。人机工程学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特别强调其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的生理及心理反应,并对此进行科学的实验和计算,在进行大量分析的基础上为家具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良好的家具设计处处体现人性化设计,人性化设计是指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设计始终以人为中心。它主要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围绕使用者的需求来进行设计。首先,要满足使用功能,也就是从物质上来满足要求,如座椅,就是最大程度上使人的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柜类家具则要满足储藏的功能。在家具设计时除了满足静态功能要求的同时,还要注意在动态条件下对生理状况的满足,其次,从精神功能的角度上讲,要从造型、色彩、材料的搭配等方面,要给使用者心理上带来愉悦,以达到“人—家具系统—环境”相互和谐,笔者分析现代家具的设计流程几乎涵盖了本课程的全部四个教学方面。因此选择家具设计作为教学任务。
2.分析任务
提出任务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先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疑问。教师最后对任务进行总结、归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很自然地带出了一个个新知识点,并将大任务细化成子任务和小步骤,从而帮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内容和目的。根据现代家具设计的特点,对任务进行分解,并确定各个子任务在坐具设计中的归属。在现代家具设计的这个大任务中,又分五个子任务:任务一,数据测量与应用,任务二,设计基础与依据,任务三,环境与界面设计、任务四,造型设计,任务五,模型制作。
3.任务处理
这是一个全开放性的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完成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在人机工程学课程中,学生通过教师引导来完成本课程任务。例如在家具设计教学任务上,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三个递进层次教学过程。一是“示范”,即教师通过各种测量工具、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演示等方式进行教学示范,让学生在示范中加深对任务设计的理解。二是“应用”,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或同学们适当的帮助下,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完成任务。三是“创新”,即在完成上述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创新,运用不同方法完成相同任务。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加强引导,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学生间也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协作。
4.交流讨论
这一环节教师要查漏补缺,讲解一些共同的重、难点知识,给出大量应用家具设计实例,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评价
评价采取动态评价的方式,达到激励学生完成任务、创新进取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旦发现学生有创新思想,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从而激励学生积极探索。
四、总结
任务驱动法在人机工程学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改变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心态转变,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达到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的。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具备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特点来设计出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活动的教学任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丁玉兰.人机工程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
人体工程学的认识和体会范文2
关键词:教学模式改革;人体解剖生理学;医工结合;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082-03
一、引言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及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或生理功能的科学。在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信息工程等工科专业中,它是医学基础类课程,也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生物医学工程等工科专业是交叉学科,它综合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层次研究人体系统的状态变化,并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去解决医学中的相关问题。因此,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培养需要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对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工科专业的学生开设《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是专业知识结构的需要,也是后续的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生物医学系统建模与仿真、医疗仪器等专业课程的重要医学基础。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能够使学生了解人类医疗、保健方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启发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发现医工结合的交叉点,促进学生围绕生物医学工程的专业方向进行创新性研究和工作。
二、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中《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大多在工科院校和医学院校中开设,由于这一专业学科交叉的特殊性,在培养模式方面容易出现偏重于工科或偏重于医科的现象,没有真正体现出医学工程的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此外,在这些专业中,其医学基础课程和工科专业课程独立开设,尤其是所开设的《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学科独立性较强,存在医学基础课和后续专业课教学相互脱节的问题。进一步分析这些专业对《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发现,作为医学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涉及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及病理学等几门课程,内容体量大、理论性强,然而课时方面却基本要求在一个学期内的几十个学时内完成该课程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高效、高品质地完成大体量的教学内容,达到生物医学工程等医工结合专业对该课程的知识要求,是《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现有的《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方法研究大多是在生命科学专业和医学临床专业中开展,而在生物医学工程等医工结合专业中,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仅有少数教学研究开展。作为专业基础课,《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在这些专业中应该如何开展教学?如何体现工科专业特色?如何体现学科交叉特点?实际的教学工作急需有新方法的探索。因此,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对医工结合专业的培养质量提高有帮助,同时,也是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所在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在工科院校背景中开设的,依托工科背景,在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方面,师资条件和实验条件相对比较成熟,然而在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方面,存在医学学科基础薄弱,教学改革之前教学模式传统、单一的问题,没有很好地突出生物医学工程的工科特色和学科交叉特点。更为突出的问题是,这种沿袭传统医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在工科院校中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负担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以服务专业建设为出发点,提出开展具有工科专业特色的《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改革,分别从课程内容选择、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实验和实践环节结合以及改革考核模式等方面开展。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科学设计课程体系,突出医工结合专业特色
以生理系统为框架整理课程内容,开展以生理系统为单元的专题教学,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在该课程中,细胞基本生理功能尤其是生物电的生理机制、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章节是重点和难点,其中的心电、脑电、肌电与生物医学工程重要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这些章节的教学会重点讲解,内容包括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及相关的工程应用;而运动系统、消化系统等章节内容系统性较强,相对容易理解,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方式设计采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教师把章节的内容梗概在课堂上讲解,具体内容布置学生课下自学,并要求学生写出自学报告,这样区别分配授课时间,既突出了教学重点,也解决了课程体量大而课时少的矛盾。
为更好地服务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科交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整理、添加与工程应用和医学临床相关的内容,比如,在讲解循环系统时增加对血管支架、人工瓣膜、人工起搏器等生物医学工程材料、仪器工作原理的介绍,同时结合生理功能的原理给出问题,让学生分析,比如,“更换人工起搏器时为什么不能直接关闭起搏器,而是要逐步减慢人工起搏器的搏动频率?”;再如,在泌尿系统的教学中,在讲解肾单位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尿液是如何产生的?临床使用的人工透析机是如何工作的?”等问题,启发学生关注这些医工结合点,让他们带着问题去查阅资料,并在课堂讨论时给出自己的观点。这些教学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以后《医疗仪器》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建立了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启发学生在未来的专业学习和工作中寻找医工结合的交叉点,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二)结合优质网络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网络公开课等视频资源把优势教育资源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是宝贵的学习资源,《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引入了网络视频公开课、课程相关专题纪录片及文献数据库等资源,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弥补了《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内容体量大而课时有限的矛盾。我校图书馆有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公开课视频,比如,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人体解剖学》网络公开课程,斯坦福大学的《人体解剖学》课程,香港中文大学《语言与大脑》视频公开课,杜克大学的《人体生理学导论》等等,这些课程由资深的专家教授进行全程教学,内容清晰、详实。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进度介绍这些视频公开课给学生课下自学,并提出相关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会组织学生对自学情况做简要的讨论和总结。此外,课程内容相关的专题纪录片也对课程教学做了很好的补充,这些影片由专业团队拍摄,案例丰富,制作精美,观赏性强,学生被纪录片内容吸引的同时,也激发了课程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睡眠功能时,链接《人体奥秘》睡眠专题的记录片,片中通过丰富的案例对睡眠过程进行讲解,使学生对睡眠功能和研究现状有深入了解,教师针对纪录片中涉及的重要生理学现象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为什么睡眠对人体是必须的?”、“快速眼动睡眠和记忆有什么联系?”等等,通过这些环节,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深入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三)重视实验环节教学
该课程配套有《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课程,在课程教学中注意理论教学和实验环节的配合和衔接,开设的实验都涉及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比如,生物电部分是该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围绕生物电内容设置了神经肌肉电生理、大鼠心电图描记、大鼠运动感觉皮层脑电信号的获取、人体脑电图描记等四个实验,让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生物电,并通过生理信号分析系统对获取的生物电信号进行分析,实验中教师提出思考题,比如“如何获得好的心电图描记?”,这些实验操作和思考题将启发学生深入的认识生物电,为以后学习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等专业课打下了基础。这些操作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同时也逐步建立和后续专业课的联系。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法
完善考评体系,由以往对知识点的考查为重心转为以能力考查为重心,从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过程评价结合为主转变。考核也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通过增大平时成绩比例来改变考核构成,如平时作业(主要是章节重点内容的训练等)占15%、专题讨论表现占15%、自学模块表现(以讨论和读书报告形式体现)占15%,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占5%。减少闭卷考试中固定答案的题目、增加主观题目的分值等办法,期末考试成绩在总评成绩中占50%,重点考察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并且,把这种考核模式在开课之初就对学生明确指出,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更注重这些能力的培养,从而把考试也作为教学的手段之一。
四、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展望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发现,注重医工结合、突出工科专业特色的《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夯实专业基础有很大帮助,符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在以后的教学研究中,我们会更加注重《人体解剖生理学》与工程应用和医学临床现象的结合,突出医工结合特色,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开展具有工科专业特色的医学基础课教学模式探索。此外,目前尚未见有生物医学工程等医工结合专业专用的《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材,结合正在开展的这种面向工科专业的医学基础课教学模式改革,收集整理相关的课程资料和各类教学模块的内容,尝试编写面向工科专业的《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材,既是对我们开展的教学改革实践的归纳和总结,更希望能对医工结合专业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丰富和补充。
参考文献:
[1]岳利民,崔慧先.人体解剖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董秀珍.生物医学工程学导论[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
[3]张旭,刘志成,陈安宇.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特色教育的改革与实践[C].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八次全国生物医学工程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07.
[4]陈超敏,周凌宏,龚剑,冯晓刚,陈光杰.新时期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1).
[5]王凤丽.五年制高职医药学校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22).
[6]徐燕,朱娟霞.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探讨[J].医学信息2008,21(11).
[7]刘书朋.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教学体会[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9,31(4).
[8]白燕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5).
人体工程学的认识和体会范文3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9-0152-02
一、本科生导师制溯源
现代导师制起源于牛津大学,由创办“新学院”的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所创立,导师制之后被剑桥大学借鉴,到17世纪牛津和剑桥在研究生教育中普遍采用了导师制。19世纪中叶哈佛大学开始推行本科选课制与学分制,并很快带动美国其他高校实行选课制和学分制。继而英国牛津、剑桥等高校仿效美国高校实施学分制,并将原用于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制推广到本科生的培养。国外本科生导师制的基本特点是:以学院作为基本教学单位,为每名本科生指定一名导师,每名导师则可以带数名本科生。按照规定,学生和导师每周至少需要当面讨论一次,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导师一般每周会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其形式包括撰写论文、读书笔记等。每周讨论会的议题之一就是对学生的工作进展进行评价,在讨论中使学生学会思考,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此外,导师还负责帮助学生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帮助学生做好每次大学考试的准备工作。国外高等教育实践表明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概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在借鉴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上,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高校已开始探索并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将导师制纳入到本科教育中是对目前高校育人体制、教育管理模式的一种改革。2002年,浙江大学最早在我国推行本科生导师制,随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也陆续推广本科生导师制,并初见成效。总体而言,我国本科生导师制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将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主张在高校教学中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导模式,以本科生导师制为辅助模式,主要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及学术研究指导,当前大多数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高校都采取这种模式。另一种是将本科生导师制作为学生管理制度,主张在实行班级制和辅导员制的同时,聘请有教育管理经验的教师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对他们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的学生管理制度。然而,我国本科生导师制探索与实践尚处起步阶段,在各高校的实施类型、阶段和效果也不一致,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与国外相比,我国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有以下几个尚待完善的方面:一是本科生导师资源相对匮乏。扩招使得本科生人数迅速增加,导致师生比严重失衡,同时,教师有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的双重压力,造成本来就因为师生比例失衡造成的困境更加窘迫;二是本科生导师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明确,导师对于本科生培养的核心目标认识不够,导师还无法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工作职责;三是针对本科生导师制的相关规范、制度和评价机制缺乏;四是高校未提供规范化的平台用于学生和导师进行沟通。
三、本科生导师制创新探索与实践
笔者所在的电气工程学院为学校成立最早、在国内较有影响力的工科学院,拥有河北省电磁场与电器可靠性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电机与电器国家重点学科、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良好科学研究条件,其电气工程专业入选全国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些支撑条件为本科生导师制创新探索与实践提供了一片沃土。
根据电气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发展现状分析,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于此同时,学院承担的科研任务比较繁重,而研究生数量较少,需要优秀的本科生参与进来。针对这一状况,学院在本科生导师制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结合笔者具体实践,有如下几点体会。
1.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自电气工程学科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来,学院制定了个性化人才培养方式,借鉴国内外本科生导师制实践经验,为入选“卓越工程师班”的学生配备本科生导师,并建立大三―大四一站式导师培养机制,为每位学生制定了长达两学年的个性化培养方案,解决了本科毕业设计时间相对较短、学生难以深入研究的难题,提高了本科学生⒂肟蒲惺导的兴趣。
2.建立师生双向选择机制,保证人才培养效果。为了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本着以科研为依托的原则,学院探索建立了本科生导师双向选择机制,通常在大二学期末启动此项工作。首先,在全院范围内征集本科生科研课题,特别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本科生导师制创新实践活动;其次,学院对征集的课题进行初步筛选,把好课题质量关;再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未来发展需要选择相应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也会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最适合的学生。这些创新机制实现了本科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优化匹配,既保证了低年级学生在学走路阶段有导师精细化和个性化指导,同时也为高年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青年教师干劲充足但缺少人手的问题。
3.积极寻求校企合作,探索本科生双导师机制。本着我校“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针对工程学科专业特点,积极寻求校企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并从工程实践中总结提炼理论问题,反哺科研。在工程实践和科研工作中积极融入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探索,建立本科生双导师机制,实现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对学生的协同培养,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使学生既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具有足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企业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以及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
通过以上本科生导师制的具体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就笔者个人体会而言,作为青年教师,有幸参加了这项创新实践活动,自2012年参加工作至今先后指导了五名优秀本科生。通过本科生导师制工作,一方面,学生得到了成长和进步,获得省级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两项,所指导的学生一人师从国际著名学者深造,两人保送至“985”或“211”高校深造,两人进入国家电网公司参加工作。另一方面,学生的创新活动也有助于笔者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先后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项基金支持,发表科研论文多篇。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分析了本科生导师制的渊源与实施概况,针对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校具体情况,讨论了本科生导师制建设的几点探索和体会,有助于解决目前导师科研任务繁重但缺少相应人才和学生虽对科研有夂裥巳さ缺少锻炼机会这一实际存在的矛盾。通过这种模式,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协作意识,最大程度挖掘自身潜能,成为研究领域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菡,黄天寅.全程化科研导师制下的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
[2]汪劲松,王卫东,潘继承.生命科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
[3]锁义,李容,潘乔丹,等.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1,(1).
[4]刘月秀,谭仕林,徐正春.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
[5]于永,高艳阳,仪建红.本科生导师制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0)
[6]高昀.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对我国本科生教育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4,23,(4):59-60.
[7]杜智萍.今日牛津大学本科导师制的特点及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06,(6):85-88.
[8]赵敏.从牛津大学的导师制看我国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1,9(3):80-86.
[9]郑芳.本科导师制的国际经验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3(6):694-697.
[10]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教高[2005]1号[Z].
[11]何其中.我国本科试行导师制浅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7):48-49.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utorial System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ANG Yao,ZHANG Yan-feng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130,China)
人体工程学的认识和体会范文4
本文以大连大学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为基础,对如何贯彻以深化设计为主导的建筑学构成课程设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以期能对本校建筑学专业学习,乃至建筑学专业基础教育提供借鉴价值。
关键词:
建筑设计基础;构成设计;深化设计;教学改革
一、构成系列课程在国内建筑院校中的现状
大多数建筑院校的本科设计基础课程都将构成训练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构成系列课程通常由平面、立体、色彩构成这“三大构成”组成,构成设计已经成为建筑院校专业基础训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多个题目的组合。虽架构在课程大纲的框架下,但相互间缺乏必然有机的联系和互补递进关系。设计停留在浅层次,需要合理的设计题目来改善。而西方建筑教育思想提出,更应从低年级开始直接进入设计阶段,尝试以设计带动各类技能的训练,培养建筑思维,增加构成设计训练的建筑学价值。
二、构成课程设计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
(一)教学主体认识偏差
构成系列课程安排在一年级的两个学期中,大纲中视为一个独立的单元。这个时期的学生对专业认知分两类:一类是不能全局理解构成训练的作用;另一类是受到高年级影响,好高骛远,对构成课程不够重视。这些都对课程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二)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构成设计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形”的自觉认知,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自身的美学素养。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是通过训练形成对形体和空间关系的把握,并外延到建筑设计的形体造型和空间创造,无方向性的构成训练模糊了设计目标。另一方面,低年级公共课程较多,专业基础训练的时间被压缩,在短时间内学生是无法体会构成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难以在学习中去运用构成知识进行建筑分析和创作。
(三)教学课程缺乏针对性与连贯性
以往构成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普适性的。这种非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往往在完成此类作业后,仍然对构成的许多概念模糊,对建筑的形态、空间的意义无法明确认知。而且,构成课程设计缺乏连贯性。构成课程安排在教学内容上是独立的,相互间缺少逻辑关系。构成训练的割裂造成思维模式的各自独立,不能将各部分整体化。即使增加相联系的设计环节,也很难消减前期设计脱节的影响。设计题目间的不连贯,也使学生无法在纵向深入研究,无法体会建筑形体生成过程中其平面、立面与体量造型间逻辑性。
(四)设计成果缺少合理的评价体系
无论是平面构成的二维图纸,还是立体构成的三维模型,其实对于初学者而言,是无目的、无规律约束的创作和设计。对要求逻辑、尊重设计规范并有着工程特征的建筑学而言是无意义和价值的,并导致对形态构成过程理性理解的缺失。合理的评价体系对这些问题具有导向和约束作用,使得构成设计回归设计本源性目的。
三、以深化设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架构
我校建筑学专业该门课程进行调整并尝试教学改革,其目的是培养建筑设计思维为方向的设计思想,逐步取消单独的构成训练,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系统的形态构成系列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体系构建为递进式的,前导设计要与后续设计具有连贯性,并成为基础和铺垫。前期课程要求不能完全独立,要考虑与后续设计的衔接和过渡。前期题目要有可延伸性,为后期题目的深入做准备。第二,后续设计任务要以前导设计为框架,是对前导设计的深入。例如,“空间构成”不仅考虑空间关系和形态,后续“微设计”要将抽象的空间形态转化成实体建筑,满足使用者要求。教学侧重抽象空间向具象空间的转换,解决空间尺度、比例等问题。第三,引入建筑设计思维的训练。针对之前问题,构建新的课程教学体系,以双向的设计讨论取代单向的设计评价,将平行、孤立的设计教学点串联成相互联系、交织的设计思维体系,强调阶梯型的递进关系,提高综合设计素养。课程架构出发点在于思维模式的培养。建筑设计每个阶段都有蕴含着多重选择关系、深入递进关系等。因此在学习阶段要以这样的思维模式、习惯来引导学生,逐步固化并形成一种专业行为模式。
四、课程体系解决的关键问题
解决构成课程体系的问题,应着重于整体课程架构的分析,并进行教学内容调整,保证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衔接。此外,优选设计题目,优化教学课件、选题倾向性也是重要方面。
(一)强调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在学科体系中的前导作用
构成系列课程是表现技能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过渡环节。教学安排应使作业成果以接近建筑设计的方式多维度表达出来,经过该课程后使其开始用理性的方法,从专业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建筑形体与空间。
(二)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安排在较为紧凑的学习时间内,理解构成与建筑之间的紧密关系,体会建筑设计中构成知识的重要性,掌握与建筑相似的空间形体塑造能力,为进入建筑设计阶段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更加明确
调整后的构成课程是针对建筑学的专业特点“度身定做”,与建筑形体的设计和表达是一致的。因而能体会到构成与建筑的紧密联系,强化利用构成知识进行空间形体塑造的能力。
(四)合理的评价体系
将多个独立的设计统合为一体,强调各个设计的内在连贯性和整体性。平面构成强调构成设计中的基本构成方式,以及形式美原则对于建筑设计意义,逐渐使学生对于美的认识由纯感性阶段逐步上升到理性阶段。立体构成强调对建筑实例的形体造型分析,以模型和图纸方式表达、表现。空间构成是对空间形态等建筑所固有的一些特性的把握。通过引入人体尺度的概念强化对各类空间等的认识和体验。微设计将抽象的空间模型转换为具象的实体建筑。典型的空间类型有:居住空间、展示空间、商业空间等。各部分构成训练相互联系、制约,巩固了构成各个阶段的美学基本原则,掌握空间限定手法,认识空间类型、关系,培养对空间的美学感受与把握能力。
五、结语
以深化设计为主导的构成课程体系的建立,成果的生成过程也非常值得重视。每个构成作业都要求进行图纸绘制和模型制作。培养对于空间形体内在逻辑性的理性认识,坚持理性思维进行构成设计,为复杂建筑造型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有针对性、专门化的形态构成系列训练,有利于理解和掌握构成知识,并合理运用到后续的建筑分析、设计的过程中。但合理设计作业内容,避免过多理性要求对感性思维的压制,导致趣味性降低。
作者:赵剑峰 单位: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施瑛,潘莹,王璐.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形态构成系列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华中建筑,2009,(10).
[2]王璐,施瑛,刘虹.基于建筑学的平面构成教学探索[J].南方建筑,2011,(5).
人体工程学的认识和体会范文5
关键词:钢结构课程; 卓越工程师; 教学研究; 教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420;TU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5)05006004
2010年6 月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以下简称“卓越计划”)[1-3]。 该计划旨在为未来各行各业培养各种类型的优秀工程师后备军。
钢结构是土木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该行业的发展迫切需要一批具备创新思想与职业技能的卓越工程师。相比钢结构行业对卓越人才的迫切需求,目前高等学校培养的钢结构专门人才数量偏少,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较弱。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建设对钢结构专业人才的需求,亟需进行钢结构课程教学的系统改革与实践,培养具有扎实钢结构理论基础,了解国内外钢结构新进展及新技术,能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钢结构设计、施工等相关工作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具有卓越工程师潜质的专业人才[4-5]。
优秀的工程师必须适应时展,符合现代化工程建设的需求,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建立现代教学新思想,创新教学方法。钢结构课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内容也应随着建筑科技的发展和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变化不断调整,体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根本要求。
一、现代钢结构课程教学新思想
(一)建立立体化的知识体系
专业课程自身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但如果从课程体系来看,往往难以构建相关课程间的相互联系,以致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虽然很牢固,但无法有效形成立体化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的缺失将造成学生课程考核时每个
知识点都能从容应对,但到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时却无法有效系统地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在钢结构课程开始阶段,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课程,分析前期的知识构架,指出后续课程的组成,着重突出钢结构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里的位置和重要性。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突出钢结构课程知识点与其他课程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通过这种方式,将钢结构课程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节点,形成立体化的知识体系,强化与其他课程的有机联系,增强学生专业知识的系统性,让学生能从更高的层次把握并合理应用专业知识。
(二)建立正确的设计理念
课堂教学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外,还应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设计理念。钢结构课程实践反映出学生缺乏正确的设计理念。部分学生在进行钢结构设计时,过于追求经济效果,结构体系的安全储备不足,导致截面过小、钢板太薄,虽然验算能够满足要求,但缺乏对实际工程加工和安装中不利因素的思考。还有一些学生则过于注重“设计效率”,为了减小工作量,本应采用变截面构件而选用等截面构件,甚至出现梁、柱采用相同截面的现象,这些设计方式虽然能够满足安全性的要求,但造成材料的浪费。
这些问题的出现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正确设计理念的引导。只有专业知识,没有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设计理念,无法成为合格的工程师。专业知识可以从课本上自学,但设计理念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潜移默化地加以引导灌输。
(三)钢结构课程教学应强化力学分析能力的培养
钢结构课程与土木工程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课程内容联系紧密,特别是材料力学,因为钢材与混凝土、砌体等相比,更接近弹性体。钢结构设计要保证结构能够安全可靠地承受多种荷载作用,学好钢结构知识需要扎实的力学基础。学生普遍认为钢结构是比较难学的专业基础课,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力学基础不够扎实;二是对结构进行力学分析的能力较差。
钢结构课程的另一个特点是课程知识点的关联性和逻辑性很强,而不同知识点之间大多以基础力学作为纽带。一个知识点的缺失,会直接影响后续知识点的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差异,适度回顾温习相关力学知识。这样可以从两方面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一是温习相关力学知识能够夯实学生的力学基础,使学生更易学习和消化钢结构的知识要点;二是在夯实力学基础的同时,也将前期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当前学习的钢结构工程内容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提高学生在钢结构中的力学应用能力。
二、 教学方法与策略
钢结构课程具有内容多、知识点之间逻辑性强、概念抽象、公式繁多等特点。如果不能合理引导学生攻克学习过程中的诸多困难,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难以学好这门课程。该课程教学方法重点在于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引导学生的知识应用和工程实践。
(一)引导性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其主体地位,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鼓励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钢结构中的工程问题,并进行典型工程案例教学,引导学生把专业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营造适度活跃的课堂环境,过于严肃的课堂环境不利于培养活跃的思维,但过于松散的课堂环境会影响学习效率和效果。在坚持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工作中,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应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使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产生促进作用。
(二)建立多元化的信息传导方式
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课程是钢结构的先修课程,学生接触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内容比较多,但对钢结构的接触相对较少,缺乏感性认识。部分学生力学基础相对较差,虽能勉强记住一些概念,但无法透彻理解钢结构课程中的关键知识点,灵活应用能力较差。
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导信息的主要方式,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透彻理解关键知识点的第一阵地。应建立课堂教学的多元化信息传导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并熟练应用系统而丰富的钢结构课程内容。可采用的传导方式包括板书、PPT、图片、FLASH、短片、课后小实习、课外实践等等。例如,课外安排时间带领学生参观施工中的钢结构工程。
值得注意的是,应重视课堂外的师生沟通,建立并完善沟通渠道,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解决课外学习中遇见的疑难问题,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在沟通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突出钢结构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有效沟通,引导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问题。
(三)更新充实课程教学内容
建筑科技日新月异,新型结构不断出现,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已经大量出现在工程建设领域,钢结构课程教学应顺应社会发展,改革教学内容。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是当代新型建筑结构,钢结构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由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组成的混合框架结构,充分利用了钢筋混凝土柱抗压性能好的特点与钢梁轻质高强、变形能力好的特征,综合效益非常突出。诸如此类新型建筑结构的设计与施工离不开钢结构的基本原理,但传统的教学内容已无法适应新型结构体系的推广应用。
在钢结构课程教学内容方面,以钢结构基本知识为中心,适量辐射补充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的教学内容,丰富钢结构课程教学内涵,让学生了解钢结构在整个结构体系中越来越重要的核心地位。这样有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工程建设的发展近况,有利于学生将钢结构与其它结构形式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系统化教学实践:以普通螺栓的计算为例
普通螺栓连接的构造和计算的讲解包括引子、螺栓的排列与构造要求、螺栓受力、抗剪连接的受力性能与破坏方式、抗剪螺栓的单栓承载力设计值、普通螺栓群轴心力作用下抗剪计算、例题解析、课后思考与课堂小结,共八个部分。
(一) 引子
这一部分首先讲解钢结构中常见的连接方式,并辅以工程照片,让学生获得各种常见连接方式的感性认识。将钢结构的连接与人体结构中的关节做简单对比,引导学生切实了解连接在钢结构中的作用。引出螺栓连接常用的方式,分析螺栓连接在工程中应用的优缺点,讲解螺栓的排列方式和基本构造要求。至此,学生对本讲主要对象有了初步了解。明确本堂课程的主要难点:普通螺栓抗剪连接的四个受力阶段,以及对应的受力性能特征;认识普通螺栓抗剪连接的五种破坏方式,理解并能灵活应用抗剪螺栓的单栓承载力计算公式。
(二) 抗剪连接的受力性能与破坏方式
这一部分是本讲的重点和难点。在钢结构工程应用中,可选择的螺栓种类较多,每种螺栓都具有不同的受力特征和与之对应的设计计算方法,因此容易造成知识点的混乱,不利于知识构架的建立。理解并区分不同螺栓特点的最佳方式,就是了解每种螺栓从开始受力到最终破坏的整个受力过程,并明确典型的破坏方式。因此这一部分的讲解由科学试验开始,通过试验了解普通螺栓的剪切受力全过程,有助于学生分析抗剪螺栓连接的五种破坏方式,为后续承载力计算公式的推导奠定基础。
(三) 普通螺栓群轴心力作用下抗剪计算
通过工程试验,学生已经对抗剪螺栓连接的破坏方式有了深入的认识。这里通过计算假定将复杂的工程问题转化为相对简单的理论模型,并借助学生熟悉的基本力学知识推导得出抗剪螺栓的单栓承载力。最后在单栓承载力计算的基础上,分析螺栓群存在的内力分布不均匀现象,引出承载力折减系数,工程设计中借用这样一个简单的系数解决抽象的内力分布不均匀问题,用于确定连接所需的螺栓数量。
(四) 例题解析
选取《钢结构(第三版)》[6]的例题3-8,计算仅在剪切力V的作用下,螺栓布置是否能够确保连接的受力安全。
该例题是典型的普通螺栓连接实例,普通螺栓群承受了剪切力和弯矩。要验算螺栓群在剪切力和弯矩共同作用下的连接强度,必须首先学会分别验算剪切力和弯矩单独作用下的连接强度。因此对例题3-8,首先不去考虑弯矩的作用效果,仅考虑剪切力的作用效果,利用刚学的知识验算剪切力作用下的连接强度。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本课时的重要知识内容,也为解决复杂荷载状态下的螺栓强度验算打下基础。
(五) 课后思考与课堂小结
布置课后思考题:螺栓杆由两部分组成,有螺纹部分和没有螺纹的部分,两部分的直径存在较大差别。那么在抗剪承载力设计值承压承载力设计值的计算公式中,应选取怎样的直径进行计算?
对课堂3个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 普通螺栓的受力方式与构造要求;普通螺栓抗剪连接受力性能与抗剪连接的破坏方式;普通螺栓的单栓抗剪承载力计算。
四、结 语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大改革项目。钢结构课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等应体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根本要求。为此应树立现代钢结构课程教学新思想,建立立体化的知识体系和正确的设计理念,强化钢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力学分析能力。教学改革重点在于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明确课程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积极引导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参与工程实践。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Z].2010-06.
[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Z].2011-01.
[3] 林健.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4): 21-29.
[4] 朱召泉. 钢结构构件稳定性的教学体会与总结[A]. 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 2010(6).
人体工程学的认识和体会范文6
在回答这些问题前,大家先来看看我们在实验课上制作苏打饼干的过程吧。
制作苏打饼干需要准备的原料有面粉、小苏打、鸡蛋、油脂、食盐、磷脂、饴糖、奶粉等,制作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发酵――需要经过两次发酵。首先,将面粉分为两部分。第一次发酵时,在占总量40%~50%的面粉中加入温水和鲜酵母液(用温水溶解酵母形成),在调粉机中搅拌约4分钟。然后,使面团的温度保持在28℃~30℃、pH保持在4.5~5.0的范围内,放置6~10个小时。第一次发酵要使酵母菌在面团内充分繁殖,增加面团的发酵潜力。
第二次发酵时,将经过第一次发酵的面团(又称“酵头”)加入剩下的面粉中,同时加入小苏打、鸡蛋、油脂、食盐、磷脂、饴糖、奶粉等原料,在调粉机中搅拌均匀。然后,使面团的温度保持在30℃~33℃,放置2~4个小时,面团发酵就完成了。将发酵好的面团擀薄,用模具压制好形状,放入预热至100℃的烤箱烘烤。15分钟后,香喷喷的苏打饼干就出炉了。
别看这几步操作很简单,但是在第一次制作过程中我们还是状况百出。有的同学第一次发酵过了头,面团“硕大无比”;有的同学第一次发酵不到位,面团像是“营养不良”,又小又僵;也有的同学在第二次发酵时,调配错了原料比例,烤出来的饼干极其难吃……
看了上面制作苏打饼干的过程,我想一定有人会说:“瞧!你们不就是厨师嘛!”我要郑重申明:我们学的不是厨师专业!
我们干什么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顾名思义,以食品为研究对象,要求用科学原理和手段研究食品的设计、生产、加工、制造、贮藏、包装、分析和评价。因而在大学四年里,我们要掌握食品分析、检测的方法,了解食品加工、储运等工序,培养食品工艺设计、设备选用、生产管理的能力。
有了这些理论和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食品企业从事食品研发、食品生产管理或者食品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工作。我的同学中就有在“浮力森林”(杭州著名面包品牌)的生产车间当主管的,也有在食品厂当出厂检验员的,我的导师更是娃哈哈AD钙奶的研发者。
所以,虽然我们做苏打饼干的过程与糕点师(厨师的一种)并无差别,但目的有着“标”与“本”的区别――糕点师学的是制作过程,而我们不仅要掌握制作过程、学会使用各种生产机器,还要了解制作过程中每一个步骤的目的、每一种原料的选择依据以及它所发挥的作用,等等。
我们学什么
■化学是基础课程
你可能会问,苏打饼干制作过程中的“溶解酵母”“测定pH”不是化学课学的吗,怎么会出现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堂上?
其实,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与中学的化学课不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化学课细分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食品化学等。课堂上,简单的酸碱滴定、显微镜细胞观察等小实验都需要我们细致地完成,因为这都是为今后的综合性实验做准备的。比如制作苏打饼干时,就少不了酸碱度测定,在第一次发酵过程中,如果面团的pH低于4.5,饼干烘烤时就不易上色。
■了解食品添加剂
现代食品生产越来越离不开食品添加剂,所以不论从事食品研发、食品生产管理还是食品质量检测工作,了解食品添加剂是必不可少的。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的色、香、味等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或者使食品便于加工而加入食品中的物质。食品添加剂种类众多,制作苏打饼干时添加的小苏打就是其中的一种,它起疏松剂的作用,使饼干松脆、易烤熟。各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方法各不相同,但无论如何,一定不能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更不能对人产生危害。
比如在制作火腿、腌肉时要适量添加亚硝酸钠,用于肉类的上色和防腐。但亚硝酸钠具有一定的毒性,且在人体内容易转变为致癌物质,所以它的添加量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国家规定肉类食品中亚硝酸钠的最大使用量为0.15g/kg。而作为化工原料的三聚氰胺根本就不是食品添加剂,不法生产商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显然违背了添加原则。
■掌握食品的生产工艺
食品生产要经过复杂的流程,任何一步工艺都有严格的要求:原料差别会造成食品的成色参差不齐,工艺欠妥会带来质量问题,设备不按标准清洁则会影响食品卫生。所以,要研发新产品或监督食品生产,必须掌握大众食品的生产工艺,食品工艺学因运而生。
与其他实验室不同,食品工艺实验室是一个标准的食品厂房,在这里我们抱着认真的实验态度,严格依照标准执行,真的成为了“大厨”。苏打饼干的制作就是食品生产工艺课的实验之一。食品分为几个大类:面点类、乳品类、烟熏类和软饮料类等,我们因此制作过比萨、面包、蛋糕、酸奶、熏肠、果汁等五花八门的食物。
■媲美“美食家”的食品感官科学课
每个人舌头上的味蕾敏感程度都不一样,食品感官科学研究人的舌头对酸、甜、苦、辣等不同味觉的敏感度。要想成为食品研发工程师,或是新潮的“品酒师”“美食评论家”,就要在食品感官科学课上用心去体味每一种食物。
例如在红酒品尝课上,我们要对不同的红酒进行色、香、味的评定。有的红酒比较甘醇,有的却很酸涩;有的比较爽口,有的却非常辣喉。通过品评,能更深入地体会到葡萄产地、生产年份的不同对红酒的成色、口感的影响。
民以食为天
因为自己在高中时十分喜欢化学、生物学科,课堂上疑问甚多,但是无法深解,所以高考填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考虑到食品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又能延续自己高中时的喜好,何乐而不为呢?读了这个专业以后,我才认识到从事食品行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过硬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社会责任感,要对消费者的健康负责。
“民以食为天”,时代在变,衣食需求不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必然会越来越受社会重视。若要报效社会,选择这个专业将会是最简单、最直接的途径。
院校点击
江南大学:江南大学是我国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最著名的学府之一,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还与国外多所食品类高等学府联系密切,有助于学生出国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