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对策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留守儿童对策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留守儿童对策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对策建议范文1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长需求;对策建议;河南省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作为一个特殊儿童群体需要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留守儿童家长在抚养、教育留守儿童过程中的困境和需求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反映了留守儿童的需求。为了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家长的需求,并对他们的需求予以及时的回应,以更好地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们特意开展了此次调查。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长的基本情况分析

本文对农村留守儿童家长的基本情况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文化程度

在受调查的91位家长中,71.4%的文化程度集中在初高中文化水平,其次,是小学占26.4%,而没上过学的只占2.2%。这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家长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

(二)经济来源及收入水平

调查中发现,63.7%的家庭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打工,其次农业收入占25.3%,而经商只占7.7%。与此同时,34.1%的家庭月收入在1000-2000元之间,另外30.8%的家庭收入在1000元以下,家庭年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家庭只有6.7%。大部分家长外出务工的工资收入并不高。

(三)对孩子的了解程度

在“对孩子不良习惯的了解”问题上,23.3%的家长认为,孩子的不良习惯是不讲卫生,14.5%的人认为是课堂违纪行为。而22.5%的认为是其他问题,另外19.6%的家长不清楚自己孩子的不良习惯。在“对孩子了解程度”问题上,65.9%的家长只知道孩子的一些情况,非常清楚的只占25.3%。由此可以反映出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对孩子的情况并不了解,孩子面临着家庭情感方面的缺失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长的需求分析

本文对农村留守儿童家长的需求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差,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51.7%的家长对留守儿童受教育持不满意态度,而满意度占45%,由此可见,家长对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满意度偏低。在对留守儿童家长的访谈过程中,16位家长提到了教学质量太差,教育设施不完善。26.0%的家长最担心孩子的成绩问题,其次是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和生活状况问题,分别占21.2%、18.3%和16.1%。农村留守儿童在兴趣爱好和人际交往方面也存在着问题。这要求目前农村在教育方面要转变教学思想,要关注学生的多向、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存在隐患

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的道路、电网设施还不完备,农村文教卫生等基本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有些家长明确提出:由于水利设施不完善,导致今年在抗旱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一些家庭没有安装自来水,儿童和老人在用水方面比较困难;车辆增多,但红绿灯等基础的道路设施不完善,增加了儿童外出的危险性;现在农村环境污染严重,附近的池塘、小河经常飘出一些恶味,孩子外出玩耍时特别担心;虽然农村有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但是农村医院的医护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满足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农村成员的需求。

(三)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度不够

关于“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度”的回答中,49.9%的家长认为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一般,24.2%的认为不重视,只有19.8%的人认为很重视。对于“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原因”的问题,26.3%的家长认为是由于自己能力有限责任感不够,25.7%的人认为是政府和社会关注不够。家长期望政府能够给与更多的关怀与照顾。在“留守儿童需要社会关注与关怀的方面”的问题上,26.2%的人认为需要改善经济条件,保证他们健康成长;21.5%的认为由于户籍问题导致孩子无法进入公立学校读书;另外还有15.8%的家长提出对孩子的道德和性格进行培养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长需求的相关建议

24.8%的家长认为需要相关组织为在外打工父母提供定期电话、信件等服务来联系留守家中的子女,23.5%的家长认为需要同城待遇,20.4%认为在当地建立留守儿童相关机构及开展相关集体活动,等。根据农村留守儿童家长的需求,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质量的改善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学校三方多管齐下,共同努力。

1.政府层面的措施

我国的农村寄宿学校的食宿条件差,缺乏娱乐设施,使得学生的生活单一。19.5%的受访家长认为需要加强寄宿学校的建设。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强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更新,以保证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更加切实有效,同时可以减轻单亲监护和隔代照料的压力。

我国农村家长的文化素质偏低,这严重制约了农村家长对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政府可以给予政策和经济方面的支持,为学校利用富余教育资源,给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全部学生家长开设旨在提高家庭教育素质的课程讲座提供便利。

我国必须加快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改革,尽快拆除在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等领域存在的制度壁垒,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以增加留守儿童家长的工作机会,降低生活成本,提高对留守儿童生活的支付能力,或者通过改善当地经济环境实现留守儿童家长在本地就业,以更好地照料、教育孩子,使留守儿童不再留守。

2.社会组织层面的措施

政府力量无法企及或者照顾不周的偏远地区,可以纳入公益组织的服务对象范围当中。社会组织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公益活动,为偏远地区的学校赠送图书、衣物、食品,来减轻留守儿童家长的经济负担。另外,社会组织还可以建立一个完善的服务支持系统,扩大服务面和服务内容,例如可以为留守儿童家长提供一些生活照顾和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提高家长的家教效果。

3.学校层面的措施

学校要形成与家长或监护人的交流互动,使双方都能及时的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情况,。学校可以为每一位在校的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个人档案,并建立与家长联系的专线电话。让留守儿童视为家长及时了解到孩子的真实的成长教育状况,做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与结合。

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儿童在面对自身变化、人际关系、学习压力等方面的问题时,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指导,很容易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不良的影响。学校作为留守儿童离开家庭以后完成社会化的最重要的场所,学校的教师有责任了解他们学习上的困惑和生活中的困难,以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所造成的感情缺失和家庭教育缺位。

加强对农村教师的教学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在注重成绩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和卫生方面的教育引导,扩大教育教学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眼界。另外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有条件的可以开设心理咨询室,并配置专业的心理老师。为青春期的孩子开设生理健康课程,并对他们进行系统科学的讲解,以弥补家庭教育的缺位,引导他们平稳度过青春期、叛逆期。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

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而且农村基础设施管理不科学,这是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所面临的困境。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以下建议:

1.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要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农业灌溉用水保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以及提高留守儿童家庭的农业收入,减轻经济负担,增强留守儿童家长对留守儿童生活的支付能力,

2.大力推进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各级部门要加快构建城乡公路交通网,继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同时,在道路拐弯处加设红绿灯,在过村路段限速,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安全便利的出行以及玩乐环境,消除交通安全隐患,提高留守儿童的安全系数,减轻留守儿童家长的精神紧张情绪和心理负担。

3.进一步改善农村供水、供热等生活基础设施

政府部门要加快在条件成熟的农村地区,启动农村供热和供气工程,同时加快农村供水设施建设。留守儿童家长提到这样不仅保障留守儿童的用水安全,也可以改善农村卫生环境,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整洁、便利、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

4.全力推动农村文教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要坚持城乡资源服务均等化原则,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开放的取得成果。甚至在特殊的情况下,对农村地区要政策倾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促进优质资源从城市向农村有效流动,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硬件设施,提高其承载能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文明优质的生活环境,以更好地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发展需要,也符合了留守儿童家长的需求和期待。

(三)加强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充分发挥公益组织的作用

为了更好的促进社会公益组织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长的需求,促进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公益组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各个公益组织加强联系,整合资源

各种社会公益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但是彼此之间缺乏联系,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在一些众所周知的地区,留守儿童家庭往往能获得丰富的资助,而偏远的山区却常常面临资源短缺的问题。因为社会公益组织是面对全体有需要人群的,因此要加强各公益组织之间的联系,整合社会资源,弥补政府失灵,为更多的留守儿童家长提供充足的资源以帮助其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2.公益组织必须提供人性化、本土化的服务

目前,我国公益组织的发展模式大都是借鉴外国的经验,由于文化和国情的不同,公益组织要从实际出发,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服务模式,为留守儿童提供本土化的服务,以切实满足留守儿童家长在教养、培育孩子方面的帮助需要。而且,公益组织作为一个服务性的群体,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应该努力做到人性化,让每一位接受服务的留守儿童及其家长都能欣然接受,而不损害他们的自尊心。此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公益组织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需要事先了解服务地区的文化特点以及当地留守儿童家长的真实、具体需要,将资源发挥到最大化,以满足留守儿童多元化和多样化的需求,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学院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王青,华中师范大学,2006-05-01

农村留守儿童对策建议范文2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适应;争执性结论;影响因素;述评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5-0258-02

1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适应的研究综述

1.1 研究争执性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后,易造成儿童亲情缺失,其原有家庭内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留守儿童需要对家庭内部抚养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应。为此,多数研究者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适应情况,但研究结论缺乏共识性,甚至相互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学习适应方面。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父母外出并未对留守儿童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留守儿童具有较高的学习独立性。多数孩子能够理解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并以此作为激励自己好好学习的动力;另一观点则认为,父母离开尤其是母亲的离开,儿童的学业成绩有了显著下降;70%以上的教师认为父母外出打工以后,孩子的成绩差了。他们中逃学、厌学、辍学、纪律差、迷恋网吧的现象比一般儿童严重。

情绪适应方面也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父母都外出打工、单亲外出打工和父母都在家这三类儿童在孤独量表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幸福感与非留守儿童无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略低于非留守儿童,但不存在显著差异;相对地,有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表现出诸多情绪问题,主要涉及孤独感、委屈难过、敏感自卑以及忧虑情绪。他们在状态焦虑水平上要明显高于父母均在家的儿童,而两者在特质焦虑上没有显著差异。

行为适应方面。正面的观点认为,父母外出打工使得留守儿童的生活过早独立,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表现出更多的助人行为。独立起居和做家务的能力强于非留守儿童,能更好地理解父母,体味生活的艰辛。很多留守儿童在班上与同学们的关系较好,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能经常帮助其他同学。负面表现发现,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带来的不安全感,容易使留守儿童对周围他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表现出攻击行为。有些儿童情绪比较冷漠或者自卑,逃避各种活动、害怕与人交往等。一些留守儿童抽烟、酗酒等,有些甚至走上了小偷小摸、抢劫等违法犯罪的道路。

1.2 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适应的因素

1.2.1 不同监护人类型

隔代监护人易造成儿童放纵、任性,亲戚朋友对孩子心理与精神上的需要很少关注,自我监护型易养成孩子奢侈、浪费、不知勤俭的不良行为习惯,自律能力较弱。通过对比流动儿童、双留守儿童、单留守儿童、曾留守儿童及一般儿童发现,双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最差;与一般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自尊低、孤独感强,双留守儿童抑郁高,单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高,曾留守儿童的自尊低、孤独感强、抑郁高、社交焦虑高。单亲外出留守儿童的抑郁水平显著低于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隔代教养组和寄养组在亲密度、矛盾性、娱乐性上有显著差异,寄养组亲密度较低,矛盾性、娱乐性较高。

1.2.2 父母的教育观念

父母在孩子的早期生活成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父母的关爱、支持和鼓励能够使孩子对周围环境建立良好的信任感与安全感,这对他们社会性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的。外出务工人员形成的多元教育观念对子女学业会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城市或城镇打工,使他们的教育观点发生了变化。但到底产生什么样的改变,却有不同意见。有的父母认为“读不读书都一样”,从而助长了一些成绩不好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情绪和“读书无用论”的思想;相反,有的父母对子女寄予很高的期望,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出去打工赚钱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能供孩子上学。

1.2.3 父母外出时间

研究发现,父母离开时间的长短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父母外出时间为一年的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很低,两年以后升高,以后又逐年降低,到十年以上时最差。即离开时间越久对留守孩心理影响越大。留守时间在5年以上的儿童的心理失衡得分显著高于留守时间为1-2年、3-4年的儿童。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和父母在外时间的长度成反比,即父母在外的时间越长,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越低。研究表明,父母在孩子越小时外出打工,对儿童的焦虑水平影响越大。父母早期离开孩子,甚至会深刻地影响儿童的特质焦虑。

1.2.4 亲子沟通频率

调查发现,父母与孩子沟通频率越高,留守儿童的学习行为更健康、社交能力更强、日常生活行为更好;反之亦然。对于单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而言,超过3个月与父母联系一次的留守儿童对父亲的依恋质量显著低于一周、两周和一月与父母联系一次的留守儿童;对于双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来说,与父母的联系频率为一周一次的留守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程度显著高于半月、一个月和超过3月与父母联系一次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与父母团聚的间隔时间越长,与父母团聚的次数越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越低。和父母联系频率越低,留守儿童恐怖倾向、过敏倾向的危险性增加。

1.3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适应问题策略研究

目前相关研究大多认为应该从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几个方面入手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家庭方面:(1)最好让孩子跟随父母生活;(2)降低母亲“出行率”;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学校方面:(1)注重对“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2)积极发挥学校功能,建立健全的家校联防育人机制;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和育子方式。社区方面:(1)发挥社区综合教育功能,形成社区、学校、家庭立体式的教育管理网络;(2)组建青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寻找“妈妈”、“爸爸”替代他们的父母角色;积极开展对母亲的教育指导工作。政府层面:(1)打破二元制的城乡户籍壁垒,逐步消除城乡差距;(2)大力推进农村新课改,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3)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4)开发城市公立学校的潜力,就近入学。

2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适应研究评价

从上文综述的结果可以看出,对同一研究内容由不同的研究者进行研究时,其研究结果常有争议。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2.1 留守儿童概念界定问题

明确的概念界定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迄今,“留守儿童”仍缺乏明确、统一界定,这直接影响这一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

第一,孩子的年龄。留守儿童年龄有以下观点: 16岁以下、14岁以下、未满18岁、义务教育阶段、未成年人、6-14岁、6-16岁。许多研究没有对留守儿童的年龄进行明确的界定。第二,父母外出数量是一个还是两个才算是留守儿童?有的认为双方外出才算留守儿童。有的则认为只要一方外出,就算留守儿童。现多数观点认为只要一方外出就算留守儿童。第三,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多数研究认为留守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结果。实际上,父母外出,导致孩子留守的原因很多:经商、出国留学、打工、外出照看病人、因关系不合一方出走、离异、孤儿等。很显然,不同原因导致的留守现象,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相差很大,对孩子心理的影响是有差异的。第四,留守儿童地域性问题。有的研究把农村留守儿童等同于留守儿童,误认为留守儿童是农村特有的社会现象,上文已介绍,留守儿童现象最早出现在城市。而且很有可能两地留守儿童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存在差异。有关学者在定义上也注意到这样的区别,并做了区分。相反,有的研究则把三者混淆,从而导致与其它研究结果的分歧。第五,父母外出的时间长度。多数研究在界定留守儿童时,未涉及父母外出的时间长度。是1年以上,还是半年以上,或者3个月以上,或者其他时间长度标准?目前,多数研究认为以半年为标准为宜。有关研究也支持这样的标准:留守半年的儿童在自尊、心理控制源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上都和一般儿童有显著的差异。留守半年比留守三个月更具鉴别力,可以作为划分留守儿童的标准。

2.2 研究方法问题

在研究方法上,以问卷、心理量表、心理测验为工具使用定量调查研究方法的人占绝大部分;以观察、访谈、个案分析等为手段使用定性研究方法的人占较少比例。量化的方法,只能收集到一些表象的信息和数据,对于那些隐藏在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未能触及。许多研究缺乏理论指导,没有明确的理论框架,对调查结果未能进行理论概括与提升,难以进行深入探讨和解释,从而难以谈论其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最好把这些各个领域分散的研究力量,统一在一起,组织专家研讨会,共同确定留守儿童的概念及其内涵、外延。概念明确后,再确定具体研究的内容,以适当方式公诸于世,大家共同遵守执行。

2.3 研究偏见问题

许多研究者带着对农村留守儿童负面的假设,戴着一副有色眼镜来看待他们,更多关注与农村留守儿童有关的“负面”问题,对农村留守儿童积极一面的论述较少,研究的客观性、中立性不够。上文总结的有关留守儿童的一些基本结论之间存在的相互矛盾,就已经告诉我们不能带着“留守儿童是问题儿童的”类似这样的标签去进行研究,为了寻找负面证据加以证明。有关研究的差异,也使研究者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面对同样的压力,对于处境不利的农村儿童,有些发展不良,有些儿童却发展得很好,有些甚至超出了正常儿童的发展水平。

2.4 建议和对策问题

解决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需要借助各方面的力量,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应对。研究者所提的建议和对策包括了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政府的层面。从上文可以发现,针对政府层面的建议很多,但所提建议,在现有条件下难以实现,无法起到高效的作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不是说改就改的,这涉及到很多因素。让他们重新回到父母身边,解决好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就是解决留守儿童不再留守的最好方法。这样的方法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办到的。 学校方面,对于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条件较差等问题,这只是三农问题中的一个方面,是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短时间内难以解决。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有效、高效、操作性强的建议。

3 结语

综合上面有关农村留守儿童适应研究的四方面问题,可以发现:以比较客观中立的研究视角,给农村留守儿童一个明确可操作的界定,采用量化研究方法之外的方法――质化研究,关注儿童面对家庭环境变化适应的过程和更广泛的情景性因素,对于深入、真实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提供针对性强、有效的建议和对策,将十分有用。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对这种研究选择,十分有利。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29(1):29-36.

[2]范兴华,方晓义,刘勤学,等.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33-40.

农村留守儿童对策建议范文3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原因 对策 建议

一、 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与现状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的孩子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长辈或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越来越多。由于大多数留守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或者隔代家庭里,有的甚至不得不独自生活,这样就造成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文化氛围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在长期的生活中,他们的需要和情感常常无法得到亲人及时的关注。在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的影响下,许多农村留守儿童产生了自卑、性格抑郁等不良心理。因此,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构建和谐校园的问题,已经是一个很现实且严峻的课题。由于父母不在家,与留守儿童相处的大都是年迈体弱的老人或亲朋好友。他们要么精力有限,思想观念陈旧;要么忙于自身工作,还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顾。且隔代管理,容易放纵、溺爱,对于留守儿童的成长十分不利。

二、留守儿童可能出现的问题

1、监护不力、管理不到位,导致留守儿童出现许多问题 由于较长时间父母不在身边,年迈的祖辈或亲人文化水平不高,既没有教育的精力,也缺乏教育的艺术。而有的亲戚和朋友的责任心更差,许多只是口头应承而已,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盲区,导致留守儿童出现许多问题。2、父母在外,缺乏亲情抚慰,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偏差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缺乏与父母之间深层次的感情沟通,导致留守儿童孤独、自卑、精神压抑、性格孤僻,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从而导致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3、家庭教育氛围较差,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的家庭,家庭教育氛围较差,孩子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上进心不强。4、学校、家庭不合拍,导致学校、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盲区 留守儿童在家中由祖辈或者亲朋照看,在学校让老师、学校监管。不少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是由学校完成的,并不取决于家庭。但是学校在许多时间、空间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不能代替家长,从而造成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诸多不便。

三、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动员留守儿童到学校寄宿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设立专职的全日制管理人员,一方面负责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管理,另一方面对住校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让他们在学校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二是多与家长沟通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教育。留守儿童的教育还主要得靠学校与家庭两方面。当前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年迈体弱,且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因此,教师要多家访并对监护人给予具体指导。学校要对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记录好他们的家庭住址、监护人姓名及联系电话、外出父母的姓名及联系电话。把他们的表现、学习、思想动向记录在案,做到学校、监护人、父母互相沟通。

三是多关心过问留守儿童,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得到父母的关爱甚少,在家的监护人大多只注重孩子的吃饭穿衣和安全问题,至于他们的思想、情感、追求梦想却从不过问。且长期与老人相处,受到老人过分溺爱,形成了自我为中心,放纵自由的性格。一旦遇到困难挫折,或是老师家长的批评指导,就会经不起打击,自暴自弃,消极自卑,甚至记恨在心。因此,教师要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四是教师要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业、理想前途教育。由于缺少父母的管教,很多留守儿童厌学,实行留守儿童寄宿制,确保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孩子的有效监管,解决对留守儿童管理监护不力、管理不到位的实际问题。父母不在家,学校的作用就变得非常重要。在寄宿制学校中,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生活和安全责任实行全方位管理,教师既做到教书育人又扮演“父母”的角色,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较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直接关心和临时监护人无力辅导功课等问题。转贴于 教师要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就像大海中迷航的轮船。当今社会,信息高度发展,没有文化知识,是不能在社会上立足的。教育好留守儿童一定要学好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理想,才能改变贫穷落后的家乡面状况。

五是教师要对留守儿童进行友情、亲情教育。教师要教育留守儿童,虽没有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但父母外出打工,就是为了能让你们更好地生活,你们要体谅父母工作的艰辛,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因此,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父母。教师要多安排一些集体活动,尽可能多让这些留守儿童与其他同学接触,让他们多交流、沟通,培养孩子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避免他们因缺少交往而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也很有必要, 除了上课,完成课外作业,留守儿童课余还有很多时间无法打发,如果不加以引导、安排、他们就会沉迷于上网、玩游戏。学校可开展各种兴趣班,,以解决留守儿童课余生活的空虚、无聊,又可培养他们广泛的爱好和兴趣。

农村留守儿童对策建议范文4

【关键词】望谟;留守儿童;学业;农村

贵州省望谟县地处山区,经济发展滞后,是布依族的主要聚居区。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与其他地方一样,望谟县也形成了一股民工潮,随着当地村民大量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随之凸显。基于上述原因,笔者对望谟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调研,以期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一些借鉴和建议。

一、望谟县留守儿童现状

据调研,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均在外打工的最多,其次是父亲单独外出打工,最少的是母亲单独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在求学成长的过程中,在学习上很少得到父母的关爱,而多由爷爷奶奶辈进行监护,由于其文化水平低,对留守儿童学习上遇到的问题难予帮助,让留守儿童失去家庭的依赖感,产生了懈怠心理,学习好坏无关紧要,影响到了学业。

少儿是孩子身心迅速发展的阶段,孩子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感受与认识,成长中有着诸多的困惑和烦恼,这些不解若不能加以正确引导,势必影响到孩子健康成长。留守儿童因缺少与父母交流、沟通及一起成长的机会,而其他的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身心与情感变化,长期以往就会对外界产生抵触情绪,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也较差,在学习中会产生很强的消极作用。

望谟县以农业生产为主,父母外出,很多留守儿童就成为了家里的劳动力,要做力所能及的农活。课外生活安排随意性比较大,绝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学习时间仅限于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课外时间看课外书籍、上辅导班、文体培训等少之又少,留守儿童全面发展无从谈起。

二、望谟县留守儿童学业问题建议

从宏观方面讲,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西部流向东部沿海地区的流动在短时期内是不可逆转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作为务工流入地的政府部门、教育部门以及留守儿童家庭应协同起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取消"二元结构"户籍管理制度,消除流动人口子女求学障碍。在外出务工人口较为集中的城市,修建农民工子弟学校,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在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在家庭团聚的同时也分享到发达城市的改革开放成果,让儿童健康的成长。

从学校方面来讲,学校加强留守儿童学习辅导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是以隔代监护为主,文化水平低,农活繁重,无力辅导,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处于真空状态,由此留守儿童学习辅导任务必须主要由学校来承担。另一方面,留守儿童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导致学业成绩较差,从而有厌学情绪并形成恶性循环。如何对留守儿童学习进行辅导?首先,要经常与留守儿童沟通,做好其思想工作,了解其生活上的困难,并尽力帮助解决,让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其次,采取主动家访的制度,对在学习上存在问题比较明显的留守儿童,要增加老师家访的频率,实行"一对一"的辅导方式,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辅导过程中要针对留守儿童感情上会较脆弱的特点,应对留守儿童倾注更多的爱,对于他们每一次进步哪怕是小小的进步,教师都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增强他们对学习的信心。

农村留守儿童对策建议范文5

【关键词】留守儿童;农村;教育

在我国许多偏远农村地区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产生是由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偏远地区的农民工背井离乡来到城市打工。大多数农民工为了能更加安心地工作将自己的孩子扔给了家里的老人或亲戚寄养,这些“留守儿童”年龄的在一般在16岁以下。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留守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由于这些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平常主要和家中的爷爷奶奶为伴,一般来说,老人身体状况底下,文化水平较低,表达和观察能力不高,在学习方面无法给留守儿童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并且祖孙之间年龄差距太大,在日常沟通方面存在许多无法逾越的代沟。作为农民,他们每天都要进行繁重的农业活动,没有过多的时间花在孩子的学习上面。从而一定程度上导致“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相对较差。

2.自卑心理。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作为“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相比有父母陪伴的儿童,缺少了阳光和自信,有的甚至表现出胆小怕事,自暴自弃,厌恶学习等行为。

3.没有正确的价值观。由于有些父母长期外出务工而无法陪伴自己的孩子,内心往往会出现一种愧疚感,加上在外打工的积累,经济较为宽裕,对这些孩子生活的经济支付能力较强。因此,他们往往对孩子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孩子的爱,孩子要什么就可以非常轻易的得到什么。这种“金钱式”的爱,在儿童的心理渐形成了错误的人生观。他们容易被金钱和利益迷惑住内心,使得他们逐渐变得没有人情味,没有正确的理想和生活目标,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乱花钱、“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观念。还有不少孩子则拿着生活费肆意挥霍,成天迷恋网络,荒废学业,义务教育没有完成就流落社会。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从家庭来看,父母由于长期在外,而产生对孩子的负疚感,大多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作为补偿,偶尔打电话联系也不过只是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对子女的思想教育甚少,致使子女产生好逸恶劳、挥霍无度等行为。有的孩子由于爷爷奶奶的宠爱让他们形成了蛮横无力的性格,在学校不遵守纪律、搞帮派、谈恋爱,不懂得礼义廉耻;还有的父母外出,把孩子寄养在别人家中,久而久之造成了孤僻、自闭等心理疾病。

2.从社会层面来看,城市化趋势是无法阻挡的大潮,带动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已经成为了必然现状,但是在城里务工的农民工靠着自身较低的收入想把孩子带到身边是十分困难的,农民工不仅工作比较繁忙无法照顾孩子,在城市高傲的生活成本也是阻碍孩子进城的一大因素。

3.从学校来看,农村学校很少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并无法开设心理课程,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安全和法制教育,没有给予这类孩子更多的帮助与照顾。

二、对策建议

当前,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仅仅是外出务工人员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如果这个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家庭与社会都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各个家庭、整个社会乃至各级政府都应该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稳妥地加以解决。

1.政府应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完善和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民工子女享有城市儿童同等受教育权利,给予他们更多优惠政策,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同时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师资力量,完善心理教育方面课程。

2.家长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正确处理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的关系,不能盲目地以赚钱为目的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要时刻与学校和监护人保持联系,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变化并及时引导教育。

3.学校应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力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组织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开展心理和法制教育,积极地加强学生思想工作,培养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周宗奎,孙晓军,范翠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与对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2]何捷.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反思[J].中国教师,2008(07).

[3]张德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J].现代教育论丛,2006(03).

[4]申继亮,武岳.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对环境作用的再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5]田维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贵州教育,007(13).

农村留守儿童对策建议范文6

    1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目前中国有近5800万的农村留守儿童,其中八成以上是14岁以下的儿童。这支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中的很多孩子或生活在由母亲一人抚养的“单亲家庭”里,或过着由祖父母、亲戚代为抚养的“寄人篱下”的日子。由于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他们就像小草一样,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生自长。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1数量众多

    仅在安徽、河南、四川等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每年在外的农民工总数都在1000万人以上。按照保守估计,留守儿童在农村不会少于千万。据中央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部在江苏、甘肃、河北、河南、湖北等省进行的农村留守儿童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占总样本数的47.7%,也就是说,农村留守儿童几乎占农村适龄儿童的一半。

    1.2教育缺失

    留守儿童中,大部分是上代监护或隔代监护的模式。监护人限于自身文化水平等原因,难以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上的辅导,只能更多的关注留守儿童的衣食住行和人身安全等物质的方面。加上留守儿童本身就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并不十分充裕等原因,于是渐渐地,由于缺乏了学习上的帮助和监督,久而久之,留守儿童对于自己的学习产生了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是厌倦的态度,把本应该放在学习上的精力转移到其他方面上,从而导致了行为的偏差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1.3心理偏差

    处在学习和成长关键期的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了父母的关爱,生理上与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往往出现消极情绪。留守儿童家庭是事实上的“单亲家庭”或“无亲家庭”。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得不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正确的鼓励和引导,情感交流和情绪释放途径的缺失,使留守儿童性格会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或表现得任性、暴躁、冷漠、内向、极端。同时部分家庭出于对孩子的歉疚,物质上过度溺爱孩子,也助长了孩子消极性格的形成。另外,在留守儿童道德观和是非观的形成阶段,由于父母长辈的教育缺失、社会环境的复杂和学校教育的缺陷,使他们心理抵抗能力较低,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干扰,染成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如吸烟、喝酒、赌博、偷摸等恶习。在历年的刑事犯罪中,留守儿童也占到相当的比例。研究调查表明,留守儿童群体出现道德全面滑坡的情况,这种趋势将对留守儿童的长远发展带来极大隐患。

    1.4安全问题严峻

    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的照料和引导不够,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照顾仅限于低层次的物质生活,父母的缺位以及与监护人沟通的欠缺,使得未成年人容易在同龄人中寻找情感依托和安全保护。在某些情况下,留守儿童容易被不良团体所引诱,走上歧路。

    2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对策和建议

    留守儿童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导致留守儿童大量存在且不断增加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家庭经济条件不佳,大量农民因无法从农业所得维持家庭生计而被迫离开自己的田地、家乡而进城务工。但就此所产生的留守儿童问题同时又不仅是经济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政策、教育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在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办法上,不能只专注于经济方面,要考虑从各个角度着眼,结合当地社会具体情况以及学校、家庭与留守儿童家庭三个方面制订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2.1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2.1.1打破户籍束缚,建立和健全关于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相关政策法律首先,要打破户籍制度的束缚,给进城务工的农民以城市居民待遇。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束缚,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逐步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女以城市居民待遇,使其在收税、社会保障,特别是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并确保留守儿童跟随父母到达城市后有学上,上好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结束远离父母的留守生活。其次,要将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政策落到实处。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央和各级政府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部分解决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学的问题。各地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学校的监督机制,确保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落实,从根本上改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学校就学的社会政策环境,确保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政策的落实和实施,帮助一些有条件携带子女到城市读书的农民工解决孩子留在家乡的后顾之忧。

    2.1.2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

    “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仅靠教师的责任心、妇联的爱心难以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必须依靠政府行政力量组织实施。政府主要职能部门应权责相称,能够协调相关部门行动一致统筹实施“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在当前,已经形成了留守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网络。这一网络有国家、群体和个人。涵盖司法、妇联、教育、工商、文化、物价、公安、民政等,这些社会支持系统之间的协调尤为重要,需要政府来进行协调,从而达到对留守儿童教育综合治理的目的。

    2.1.3积极采取各种针对留守儿童的保护措施

    政府可以采取的保护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政府应争取对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的舆论支持。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代中国农村“流动中的希望工程”,只有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寻求广泛的社会支持,才有可能全面推动并落到实处。各级政府有关领导机关应将留守儿童的规模、学习生活状况、支持留守儿童教育的先进事迹、奋发图强的留守儿童典型事例等等.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加以宣传。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社会的认识,使人们对留守儿童教育关心、重视、一视同仁,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流动人口自身的认识,使其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为其子女接受教育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出钱出力、尽心尽力。

    ②促进农村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发展。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为契机,促进农村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发展。“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农村教育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留守儿童”身上出现的问题,“非留守儿童”也可能发生,针对“留守儿童”教育保护的诸多措施也适用于“非留守儿童”,我们建议以“留守儿童”教育保护为切入点,以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为蓝图,整合“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及农村建设中的诸多资源,对农村教育发展做出整体规划与部署。

    ③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数据库。通过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数据库”来全面把握“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国家用于农村建设和“留守儿童”教育保护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农村“留守儿童”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用有限的资源解决长期存在的问题,必须明确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可依据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及存在的问题,对“留守儿童”群体进行分类,针对问题相对集中的“留守儿童”分布情况及表现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要做到分类实施和重点突出,需要通过较大规模的数据采集和统计调查。

    ④设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专项经费。经费不足是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建议设立“留守儿童”教育保护专项资金,可采取以政府财政资金为主、社会资金为补充的方式,用于改善“留守儿童”的就医、就学和生活条件。同时对基层开展的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的试点和科研工作给予资助,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⑤发展社区教育,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教育和相关法律的宣传。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外出打工家长的辅导和培训,增强他们对子女监护的责任意识,并帮助发展他们的远程监护能力(如对子女学习、生活指导及与子女的沟通技能等),这需要在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积极发展针对外出打工父母的社区教育和援助中心。另一方面,要加大《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和执行力度,对侵害“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责任人、尤其是家长应追究责任,切实保护好“留守儿童”的权益。

    2.2充分发挥学校作为主要教育机构的作用

    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影响是巨大而不可替代的。对留守儿童进行必要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极大的意义。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非正常状态”中,容易导致思维方式、感知觉和意志品质改变而丧失自身控制感,构成种种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而作为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发挥积极向上的引导作用,所以,我们认为学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问题。

    2.2.1教师要有爱心、耐心,抓住短暂的与家长沟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