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新能源的区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能源与新能源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能源与新能源的区别

能源与新能源的区别范文1

智慧能源就是充分开发人类的智力和能力,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在能源开发利用、生产消费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融汇人类独有的智慧,建立和完善符合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能源技术和能源制度体系,从而呈现出的一种全新能源形式。简而言之,智慧能源就是指拥有自组织、自检查、自平衡、自优化等人类大脑功能,满足系统、安全、清洁和经济要求的能源形式。它的出现将改变当前集中的能源供给方式,将人们生活空间的风能、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通过分布式的系统有效链接起来,不仅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清洁且无污染的便捷能源,同时也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改变。

智慧能源的基础是科技。蒸汽机与内燃机的科技创新是工业文明的基础,智慧能源的发展,同样需要科技来支撑。核能、太阳风能、反物质能、泛能网等等我们正在利用、起步探索或仍未发现的能源,谁将是智慧能源的主角,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智慧能源必然建立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基础之上。

智慧能源的保障是制度。智慧能源将带来新的能源格局,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能够鼓励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组织、倡导节约能源、促进国际合作的先进制度提供保障,确保智慧能源体系的稳定运行和快速发展。

智慧能源的载体是能源。无论是开发利用技术,还是生产消费制度,我们研究的对象与载体始终都是能源,我们不懈探索的目的也是寻觅更加安全、充足、清洁的能源,使人类生活更加幸福快乐、商品服务更加物美价廉、活动范围更加宽广深远、生态环境更加宜居美好。

能源与新能源的区别范文2

新能源是相对常规能源而言的,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尚未大规模作为能源开发利用,有的甚至还处于初期研发阶段;资源赋存条件和物化特征与常规能源有明显区别;开发利用技术复杂,成本较高;清洁环保,可实现二氧化碳等污染物零排放或低排放;资源量大、分布广泛,但大多具有能量密度低的缺点。根据技术发展水平和开发利用程度,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新能源的界定也会有所区别。发达国家一般把煤、石油、天然气、核能以及大中型水电都作为常规能源,而把小水电归为新能源范围。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科技水平跟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能源开发利用水平和消费结构跟发达国家有着明显不同,对新能源的界定跟发达国家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小水电在我国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装机容量占全球小水电装机总容量的一半以上,归为新能源显然是不合适的。核能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很低,仅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比发达国家的水平更是低得多,核能在我国应该属于新能源的范围。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把新能源范围确定为: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天然气水合物、核能、核聚变能等共9个品种。生物质能在广义上分为传统生物质能和现代生物质能,传统生物质能属于非商品能源,是经济不发达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的主要能源,利用方式为柴草、秸秆等免费生物质的直接燃烧,用于烹饪和供热;现代生物质能包括生物质发电、沼气、生物燃料等,是生物质原料加工转换产品,新能源中的生物质能仅指现代生物质能。传统生物质能和大中小水电可称之为传统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则统称为新型可再生能源,是新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资源评价

跟常规能源相比,新能源最显著的优势就是资源量巨大(见表1)。太阳能是资源量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即使按最保守的可开发资源量占理论资源量1%计算,每年可供人类开发的太阳能也有1.3万亿toe,约相当于目前全球能源年需求量的100倍。风能的可开发资源量较低,但开发技术难度和成本也较低,全球陆上风电年可发电量约53亿kWh,相当于46亿toe。生物质能可开发资源量为48~119亿toe,不过由于存在粮食安全和环境问题,可开发资源量难以全部转化为能源。地热能的热源主要来自于长寿命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每年的再生量可达200亿toe以上。按照目前的技术进展情况,全球40~50a内可开发地热资源为1200亿toe,10~20a内可开发地热资源为120亿toe。海洋能资源量并不算丰富,按照全球技术可装机容量64亿kW、年利用2000小时计算,只有11亿toe。天然气水合物属于新型的化石能源,资源量相当于传统化石能源资源量的2倍,达20万亿toe。全球铀矿资源量为992.7万t,如果用于热中子反应堆,所释放的能量约相当于1400亿toe,而如果用于快中子反应堆,所释放的能量可提高60~70倍。核聚变所消耗的燃料是氘,海水中的氘有40万亿t,理论上可释放出的能量为3万亿亿toe,按目前能源消费量计算,可供人类使用200亿年以上。氢能的制备以水为原料,燃烧后又产生水,可无限循环利用,既是二次能源也可在广义上称之为可再生能源。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能源资源完全不存在短缺或枯竭问题,人类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碍是开发利用的技术和成本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能源价格的上涨,目前不可开发的新能源资源有可能变为可开发资源,因此,对新能源来说,理论资源量是相对不变的,而可开发资源量却可能会大幅度增加。

开发利用现状

不同种类的新能源在资源分布、技术难度、使用成本等多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因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各不相同。在新型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发展势头良好,已经进入或接近产业化阶段,尤其是太阳能热水器、风电以及生物燃料,已经形成较大的商业规模,成本也降至可接受水平。核能技术已经成熟,核电在国外已过发展高峰期,在我国则刚刚兴起。核聚变、氢能、天然气水合物、海洋能仍处于研究和发展之中,距离商业化还有较大距离。

截止到2009年2月,全球核电装机已达3.72亿kW,年发电量2.6万亿kWh,在全球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约为6%左右。相比而言,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还很低,以2006年为例,其在全球一次能源供应量中的比重仅为1%左右,占全部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也仅为8%左右。2007年,全球新型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量为1.65亿kW,相当于全球电力装机总容量的3.7%(见表2)。德国、美国、西班牙、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化水平已达到较高程度,其市场规模和装备制造水平跟其他国家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我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大国,太阳能热水器产量和保有量、光伏电池产量、地热直接利用量以及沼气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不过,我国对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多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的供暖和制热领域,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水平和利用规模方面跟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新型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仅为905万kW,占全球5.5%,远低于我国电力装机总容量占全球16%的比重。

我国发展新能源的政策建议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发展新能源具有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增加能源供应、减轻环境污染等多重意义,同时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国政府把发展新能源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而加以重视,陆续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和配套措施。

从近几年的总体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新能源发展势头良好,增速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障碍和瓶颈仍未消除,主要表现在:资源评价工作不充分,技术总体水平较低,成本跟常规能源相比不具备竞争力,产业投资不足,融资渠道不畅,市场规模偏小,公众消费意愿不强,政策法规体系不够完善。结合国内外新能源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借鉴全球各国新能源发展经验,针对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正确选择新能源发展方向

根据资源状况和技术发展水平,确立以太阳能为核心、核能和风能为重点的发展方向。太阳能是资源潜力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风能、生物质能及某些海洋能都间接或直接来自于太阳能,地球每年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相当于当前世界一次能源供应量的1万倍。我国的太阳能热利用已经走在世界最前列,太阳能光伏电池的产量也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不过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却与光伏电池生产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符。我国应进一步扩大在太阳能热利用方面的优势,同时把发展并网光伏和屋顶光伏作为长期发展重点。风能是利用成本最低的新型可再生能源,风电成本可以在几年内降低到常规发电的水平,目前已经初步具备市场化运作的条件。我国风力资源较丰富的区域为西部地区及东部沿海,属于电网难以到达或电力供应紧张的地区,发展风电应是近期和中期的努力方向。核燃料的能量密度远高于常规能源,核电站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大量建造,迅速弥补电力装机缺口,最近国家发改委已经把核电规划容量提高了一倍多。

(二)加大新能源技术研发力度

我国从事新能源技术研究的机构分布在上百个高校和科研机构,数量虽多,但由于力量分散,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建议整合具有一定实力的新能源研究机构,成立中央级新能源科学研究院。抓住当前因金融危机而引发全球裁员潮的有利时机,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国外高端研究人才。以新能源重大基础科学和技术的研究为重点,加强科研攻关,尽快改变我国新能源科学技术落后的面貌。密切与国外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CDM机制,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并进行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努力实现技术水平的跨跃式发展。

可再生能源大多具有能量密度低、资源分布不均衡等缺点,对其进行低成本、高效率利用是新能源开发的首要问题。显然,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的复杂程度要比常规能源高得多,涉及资源评价、材料和设备制造、工程设计、配发和管理等多个领域,必须进行跨学科联合攻关,这对我国目前相对封闭的科研体制提出了挑战。国家需要在搞活科研创新机制、打造科研合作平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方面做更多的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三)有序推进新能源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

只有实现新能源的大规模产业化和市场化,才有可能使新能源的利用成本降至具有竞争力的水平,为新能源普及打下基础。在新能源开发成本较高、使用不便的情况下,推进新能源产业化和市场化必须由政府作为推手。促进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措施涉及电价、配额、示范工程、技术转化、税费减免、财政补贴、投资融资等,要对各种新能源的不同特点进行充分分析,分门别类地制定合适的激励政策。为保证政策的长期有效要建立完善的督促检查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惩处,以维护国家政策措施的严肃性。

国家应及时更新新能源产业的投资指导目录,引导、鼓励企业和个人对新能源的投资。同时,也要对新能源投资行为进行规范,避免一哄而上,造成局部重复投资或投资过热。防止企业借投资新能源套取财政补贴、减免税费或增加火电投资配额等不良行为。约束高污染新能源行业的投资行为,尤其是多晶硅副产品四氯化硅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值得关注。

(四)及早实施“走出去”战略

我国是铀矿资源贫乏的国家,资源量远不能满足未来核电发展的需要,铀矿供应必须依赖国际市场。有关资料统计世界上铀矿资源丰富的国家有澳大利亚、美国、哈萨克斯坦、加拿大、俄罗斯等,这5个国家的资源量合计占全球的比重为三分之二。其中,澳大利亚和哈萨克斯坦都是无核电国家,所生产的铀矿主要用于出口。我国与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关系良好,可作为实施铀矿“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目的国。合作重点应该放在最上游的勘探、开采领域,争取获得尽可能多的探矿权和采矿权,为我国核电站提供稳定、长期的核燃料来源。

目前全球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地质工作程度还非常低,这为我国获取海外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在油气资源领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把全球的优质资源瓜分完毕,而在天然气水合物领域,我国还存在较多获取海外资源的机会。太平洋边缘海域陆坡、陆隆区及陆地冻土带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丰富,这一地带所涉及的国家主要是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应努力争取获得跟上述三国合作开发的机会。拉丁美洲国家沿海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也比较丰富,要充分利用这些国家技术力量薄弱、研究程度低的现状,加强与这些国家合作,以期能够在未来取得这些国家的天然气水合物份额。

东南亚处于热带地区,自然植被以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为主,特别适合油料作物的生长,是发展生物柴油产业的理想区域。东南亚国家是我国的近邻,可为我国的生物柴油产业提供丰富而廉价的原料。我国可采取以技术、市场换资源的合作方式,在当地设立林油一体化生产基地,产品以供应我国国内为主。

(五)调整、完善新能源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

我国已经出台的新能源发展规划有《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等,部分行业部门和地方地府也针对实际情况制定了各自的发展规划。国家级的规划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发展目标定得偏低,如风能到2010年的发展目标为1000万kW,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为3000万kW,而事实上,1000万kW的目标已经于2008年实现,3000万kW的目标也可能提前于2012年左右实现;二是缺乏设备制造产业和资源评价方面的目标。

国家有关部门应密切跟踪国外新能源现状,充分考虑新能源资源量、技术发展水平、环境减排目标、常规能源现状等因素,对我国新能源发展规划作出适当调整和完善,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指导。我国有关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规定和政策措施并不比国外少,但这其中有许多已经不再符合我国的实际,应立即对不合时宜或相互矛盾的规定和措施进行清理,制定出切实可行、可操作性高的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

(六)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新能源统计体系

能源与新能源的区别范文3

关键词:教学改革;新能源发电技术;创新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韩杨(1982-),男,四川成都人,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学院电力电子系,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电子科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编号:2672011ZYGX2011J09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046-02

“新能源发电技术”是电子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工业工程三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属于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共32课时、内容多、知识面广、综合性强。[1, 2]由于三个专业的学生知识体系存在一定差异,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需要做出系统的设计和创新。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吸收国外高校模块化教学模式、凝练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交互式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提问与解答、课程项目、研究报告等手段,把互动式教学方法成功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课程以电能变换与控制为主线,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对课程项目进行协作研究,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3, 4]

一、国外“新能源发电技术”教学内容与模式回顾

1.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模块化教学模式

课程简介:课程评估当前和未来潜在的能源系统,包括资源提取、转换和最终使用技术,重点区域和全球能源需求。研究各种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的生产技术,能源最终用途和替代品,在不同国家的消费习惯。

第一部分:能源的背景。欠发达国家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发达国家可持续的未来能源。能源概述、能源供给和需求的问题;能源转换和经济性分析,气候变化和应对措施。模块1:能量传递和转换方法。模块2:资源评估和消耗分析。模块3:能量转换、传输和存储。模块4:系统的分析方法。模块5:能源供应,需求和存储规划。模块6:电气系统动力学。模块7:热力学与效率的计算。

第二部分:具体的能源技术。模块1:核能的基础和现状;核废料处理;扩建民用核能和核扩散。模块2:化石能源的燃料转换,电源循环,联合循环。模块3:地热能源的类型;技术、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模块4:生物质能资源和用途,资源的类型和要求。

第三部分:能源最终用途,方案评估和权衡分析。模块1:汽车技术和燃料经济政策。模块2:生物质转化的生命周期分析;土地使用问题、净能量平衡和能量整合。模块3:电化学方法电能储存、能量转换,燃料电池。模块4:可持续能源,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电力系统的挑战和选择。

2.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课程内容与要求

课程内容: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全方位的介绍和分析,包括整合这些解决方案以满足能源服务的要求。包括现有和未来的替代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光伏、光热,燃料处理;可再生能源系统面临的挑战;动态整合各种可再生能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读、写和研讨主题是“先进的可再生能源系统技术”,特别是通过项目工作和多个为期半天的研讨会对相关专题进行研讨,每个人都参与演讲和讨论,并邀请有行业工程背景的专家和政策制定者来课堂参与探讨,丰富课堂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课程要求:在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够分析和设计能源系统,利用风能、生物能源、太阳能产生电力或用于加热与冷却。完成课程后,学生能详细说明风能、生物能、太阳能基本原理和主要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能掌握这3种可再生能源系统的主要组件,了解基于化石燃料的能源系统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3.威斯康星大学(UWM)课程内容与要求

课程内容:学习有关国家最先进的可再生能源系统,包括生物质、电力和液体燃料,以及风力、太阳能、水电。学生们将对可再生能源电力和能源供应做工程计算,并要了解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分配和最终使用系统。能源存储、可再生能源政策;经济分析,购买和销售能源;风能理论与实践;太阳能可用性,光热和光伏发电系统;水电;地热,潮汐能和波浪发电;生物能源、生物质燃烧热力和电力;生物质气化,生物油热解;生物燃料的生命周期评估。

课程要求:掌握基本的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工程计算,了解可再生资源评估和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确定可再生能源系统的环境影响。设计和评估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了解能源在社会中的关键作用。了解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公共政策、市场结构。卓越学生的学习成果:能够运用数学、科学和工程原则进行实验设计,并能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有能力设计一个系统、部件或过程,以满足预期要求,具备解决工程问题和有效沟通的能力。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新能源发电技术”教学设计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的能源现状,掌握电源变换与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及系统的构成,加深对中国风力资源和风力发电基本原理的认识,理解生物质资源的利用现状、转换与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了解天然气、燃气发电与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情况。吸收国外经验,设计教学模块。

1.电源变换和控制技术

内容要点:电力电子器件的概念、特征和分类,不可控器件——电力二极管,半控型器件——晶闸管,电力场效应晶体管——电力MOSFE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AC—DC变换电路:二极管整流器——不控整流,晶闸管整流器——相控整流,PWM整流器——斩波整流;DC—DC变换电路:单管不隔离式DC—DC变换器,隔离式DC—DC变换器;DC—AC变换电路原理、分类、参数计算;AC—AC变换电路。

课堂提问:晶闸管的导通和关断条件是什么?相控整流与PWM整流电路区别是什么?交流调压电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什么是逆变?如何防止逆变失败?

课程项目1:让学生设计一个50kW的相控整流和PWM整流电路,进行MATLAB仿真分析,比较两种整流电路的区别,要求分组讨论、制作PPT演讲,撰写研究报告。

2.风能、风力发电与控制技术

内容要点:风的产生、特性与应用;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分类与工作原理;风力发电的特点、控制要求和功率调节控制;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运行和功率补偿:同步发电机组、异步发电机组和双馈异步发电机组的并网运行和功率补偿。

课堂提问:简述风能转换的基本原理。风力机的空气动力学参数有哪些?具体怎么求解?风力机有哪几种分类方法?

课程项目2:让学生设计基于全功率变换器的风力发电系统,在课程项目1的PWM整流电路的基础上,设计整流和逆变电路及其控制算法,进行MATLAB仿真,验证工作原理,要求分组讨论、制作PPT演讲、撰写研究报告。

3.太阳能、光伏发电与控制技术

内容要点:太阳能利用方式、分类及原理,中国光伏发电的历史和研究现状;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光学性质、等效电路、输出功率和填充因数,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影响效率的因素及提高的途径;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多、单晶硅制造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备构成,正弦波PWM技术,逆变器基本特性及评价;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系统构成;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特点、结构、供电形式和设备构成。

课堂提问:多晶硅和单晶硅的制造工艺有什么不同?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什么是正弦波PWM逆变技术?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

课程项目3:让学生设计小功率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在课程项目2逆变电路的基础上,设计单相及三相逆变电路及其控制算法,进行MATLAB仿真,验证工作原理,要求分组讨论、制作PPT演讲、撰写研究报告。

4.生物质能的转换与控制技术

内容要点:生物质能的定义、生物质资源特点及类别;生物质能转换和发电技术、生物质能转换的能源模形式,城市垃圾、生物质燃气发电技术;生物质热裂解发电技术的分类、生物质热裂解机理,生物质热裂解技术及装置简介;我国生物质能的利用现状及开发生物质能的必要性,生物质能发电前景。

课堂提问:生物质能的优缺点是什么?根据其优缺点如何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生物质资源?生物质热裂解的机理是什么?请详细分析说明。影响生物质热裂解的因素有哪些?具体是如何影响的?

5.天然气、燃气发电与控制技术

内容要点:天然气水合物的概念,形成机理及化学性质;天然气的综合利用、环境价值与发展前景;小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原理及用途、主要形式及应用前景;燃气轮机组的电能变换与控制系统、电网供电及控制;燃气发电机组的并网运行与控制策略,DC-AC低频并网逆变技术,DC-AC/ AC-DC-AC三级变换高频环节并网逆变技术;燃气发电机组高频并网逆变的控制策略。

课堂提问:小型燃气轮机组并网发电的原理是什么?简述燃气轮机组电能变换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燃气发电机组高频并网逆变是如何实现的?

三、结束语

在充分吸收国外高校“新能源发电技术”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凝练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课堂互动得到明显改善,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能够对课程项目进行协作研究,发挥各自的特长收集和吸收国外前沿技术,在PPT演讲、研究报告撰写方面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何瑞文,谢云,陈璟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与实践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3):72-73.

[2]王三义.浅谈新能源发电技术[J].中国电力教育,2011,(15):92-93.

能源与新能源的区别范文4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供应商选择;动力电池

[DOI]10.13939/ki.zgsc.2017.15.270

1 引 言

当今世界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消耗大,与此同时,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时期,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的主流方向,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正逐步形成。最近三星电池出事,导致新能源汽车也不幸受到牵连。江淮、北汽、上汽相关新能源汽车均受到影响,动力电池出问题,需要一年左右才能把现有的电池换掉,加上产品的升级换代,需要两年过渡期。可见动力电池相当于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对整车企业影响重大。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还不成熟,虽然与发展常规内燃汽车有很多共通之处,但两者又有明显的区别,如针对供应链上游核心部件动力电池供应商监管,由于其零部件的特殊性严重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因此对于其供应商的有效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

2 动力电池供应商发展现状及问题

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呈井喷式发展,与此同时,也带动了核心组件动力电池的市场,然而大量的资本加入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导致动力电池供应商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其中很多是由其他行业转型,生产技术和管理相对不成熟,造成了低端电池产能过剩的尴尬局面。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技术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整车的性能、质量、安全等。目前,国内部分动力锂电池企业在电池的一致性、能量密度、稳定性、循环寿命、安全性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因此对于整车企业对供应商的慎重选择十分重要。

根据国内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与电池制造企业调研,当下由于电池问题导致制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几个因素如下。

(1)车用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还有待加强,影响整车纯电行驶里程及整车的重量。

(2)电池生产制造中花费的成本过高,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成本、销售价格及在市场上的推广。

(3)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配套环境不完善,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4)车用燃料电池的研究技术落后,没有形成一定产业规模,制约新型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发展。

(5)车用电池安全性严重影响着用户体验度和发展前景,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6)电池的材料选择及生产过程中对绿色度的要求还没有具体措施。

(7)对于动力电池成品必须定期维护,需要特定的设备、人员和场地,成本高所以一般不会有库存,与冷冻品的供应链相似。因此对于准时配送的要求要比一般零部件的要求要高。

此外,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逐渐步入产业化和规模化,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普及,未来几年动力电池将逐渐进入批量报废阶段,将会导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废旧动力电池回收、运输、存储、再生处理的循环利用体系,还没有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动力电池是否能够有效回收利用将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的有效实施。因此,对于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3 整车企业对电池供应商的管理策略

3.1 早期参与研发设计

近年来,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与零部件供应商的产品研发能力都比较薄弱,产品研发投入与风险成本都比较高,零部件供应商参与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新产品开发以共同推动产品开发与创新不失为有效的合作模式。通过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供应商不仅可以学习制造商的先进技术和开发经验,加快产品开发进程,而且可以与制造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更愿意共享一定的技术与知识,建立深层次的配套关系和稳定的供应关系。

供应商的研发制造,要不断迎合客户的需求,提高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满意度,因此对电池和发动机的研发制造要不断创新,着重解决电池的性能,如使用寿命、使用时间和电池重量,这都要求技术上不断推陈出新。在指标上会着重强调新产品开发能力和核心研发能力。与此同时,也要求供应商参与到新产品的研发设计中来。全面提高供应商的自主创新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后向整合与服务能力、信息集成能力。

3.2 加强配送的准时性

动力电池的产品特性与其他的汽车零部件相比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其成品必须定期维护,否则性能会下降,最终导致整车的性能下降。定期维护需要专门的设备、人员和场地,耗费的工时也较长,对于整车企业来说成本非常高,所以动力电池一般不会有库存。整车企业按照生产计划要求供应商准时配送,动力电池一旦送达马上装配到整车上。动力电池供应链的这一特点与冷冻品的供应链有相似之处。因此对于准时配送的要求要比一般零部件的要求要高。

3.3 绿色管控

在电池供应商的选择上就要优先考量环境绩效,包括产品的材料选择、绿色度的控制和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因此对供应商的要求也加入了绿色指标这一项可持续发展能力。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的环保作用并不能仅仅聚焦在减少尾气的排放上或是资源的节约上,而是产品本身的生产和使用上都要具备环保概念。

3.4 产品的安全性监管

安全性能直接会影响公司的品牌形象,包括用户的满意度,因此对于产品的质量安全性能要高度重视。质量的稳定是电池行业的命脉,而安全问题是电池行业的致命杀手。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企业面对的不仅是高昂的索赔,而是后续客户流失的问题。供应商的切换、磨合不仅产生衔接间供应链的断裂,这样的状况频繁出现,而且会导致正常的生产活动进度大打折扣,降低了整车企业的竞争力。因此,要加大对电池产品质量的监测管理,严格把关。

3.5 后期回收体系的建立

对于废旧电池后期处理上,整车企业对供应商在回收能力上也要全面考核。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生产企业以及整车企业,均有责任对报废电池进行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废旧动力电池的拆解、再生金属冶炼涉及人身安全和环保问题,需要企业具备完善的专业技术、设施设备和管理,并且需要两方充分协调达成合作关系,建立一套高效环保的废旧电池逆向回收网络,对于如何处理好共赢的利益分配关系,是一个值得深度思考的问题。

4 结 论

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其核心供应商即动力电池供应商严重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其供应商的特殊性对整车企业有着致命影响,针φ车企业与动力电池供应商之间的分析,从技术、配送、质量、绿色度、逆向回收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需要完善。因此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优化供应商关系,通过具体实施对核心供应商进行有效管理,可以持续监控供应商的变化状况,适时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使供应商绩效稳定于要求水准及之上,最终达成保持新能源汽车企业最佳竞争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能源与新能源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

中图分类号:U469.7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一、什么是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是指区别于传统的能源形式,如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汽车主要是指利用新能源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比较常见的有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

二、新能源汽车有哪几类

1.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仍旧采用传统燃料的,同时装配电动机或发动机来调节低速动力的输出和燃油的消耗。按照所使用的燃料种类,主要分为两种,汽油混合动力车和柴油混合动力车。例如比亚迪秦、唐、元系列,丰田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国际市场上柴油混合动力车型的发展也很快。

2.纯电动汽车

纯电动汽车就是由车载可充电蓄电池或其他能量储存装置提供电能、由电动机提供驱动力的汽车。电动机可以放在发动起仓里面,也可以直接利用车轮当作电动机的转子,但是难以进行电力存储。因为电力的来源比较广泛,例如水电、火电、核电等一次能源发电,人们也就不必担心石油资源的枯竭。电动汽车由六部分构成,分别是车身、底盘、控制器、蓄电池组、电动机和电动机辅助设施。纯电动汽车的牵引力由电动机提供,因此传动系统就脱离了离合器和变速器束缚。电动机改变转速,就可以很轻易的调节车速。

目前而言,纯电动汽车主要有城市纯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1)城市纯电动汽车

城市纯电动汽车的车速和续航里程都比较低,适合于城市短距离交通,主要车型是小型纯电动汽车和城市公交车。一辆新型纯电动中巴车充一次电仅需20分钟,最大行程却超过300公里。

(2)纯电动汽车

全纯电动汽车装有足够容量的动力电池,车速和续航里程基本可满足日常较远距离的形势要求。例如美国的Tesla跑车,特斯拉跑车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锂电池一次充电可行使300KM以上的纯电动汽车,2009年,特斯拉完成了充电一次行使501公里,创造了世界纪录,当时平均时速约为40KM/H。特斯拉跑车的百公里加速也非常惊人,最高可达到3秒以内,等同于顶尖传统燃料跑车的加速。

3.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可以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从非车载装置中获取电能,以满足车辆具有一定的纯电动续航里程的混合电动汽车。

4.燃料电池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是指以甲醇和氢气等作为燃料,通过燃烧反应产生电能,利用电动机驱动的汽车。近几年来,燃料电池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世界著名汽车制造商通用和福特公司已经宣布,燃料电池汽车将在不久的将来投向市场。

5.氢动力汽车

氢动力汽车可以实现真正零排放,因为其排放出的是纯净水,具有零排放、无污染、储量丰富的优势,所以,作为传统汽车的替代方案,氢动力汽车是十分理想的。但是相比于传统动力汽车,氢动力汽车的成本至少高出两成。2007年,中国首台高效零排放氢内燃机在长安汽车完成点火;2008年,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款氢动力概念汽车“氢程”在北京车展上展出。

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如何

进入新世纪,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和销售大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各类产品,已经可以自主研发,形成了全系列、多品种的各类整车、零部件配套和生产体系,产品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的集中度都有了明显的提升,电动汽车整车设计已经初步掌握,也有了一定的系统集成技术,但总体的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

四、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如何

新能源汽车使得中国的汽车产业遇到了难得的跨越发展机遇。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三个核心关键技术,分别是系统控制策略、电动机和动力电池。在这当中,最为关键的是动力电池技术。它直接影着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速度,是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核心产业,也是新能源汽车是否能够大规模生产并全面商业化的瓶颈所在。

今年10月26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在上海正式对外,而这一路线的也将进一步加快我国汽车行业的技术改造、升级和产业优化调整的节奏和步伐。

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要解决什么问题

纯电动的最为关键的瓶颈就是电池,电池的能量密度与电池的安全性矛盾、电池的能量大小与电池的质量矛盾,其中最重要的两点就是电池(锂电池)的衰减与电池的回收,电池的衰减直接影响纯电动汽车使用寿命长短。

1.续航里程

现在国内新能源汽车普遍的续航里程为100-300公里之间,而这部分还有一部分水分,因为测试出来的续航里程一般是理想情况,实际的续航里程还与操作习惯、综合路况环境等,一般标“150公里”续航里程的,实际一般跑80-120公里,低温情况下续航情况更遭。

2.电池寿命

现在最早的一批纯电动汽车电池已基本不用使用,因为现在如北汽、比亚迪等厂家展开回购,现在国家强制规定纯电动汽车的核心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的质保标准是八年或十二万公里,但是实际上现在国内电池厂家的电池,使用寿命根本到不了8年,一般4-5年便会出现严重衰减,需要更换新的电池,因此往后一般时间主机厂可能会面临一定电池更换的压力。

从新能源汽车全球技术路线来看,日本的混合技术路线现在已经成熟,同具备了与传统燃油车竞争的实力,无论成本还是操控;而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纯电动已然成为成为了主流,在政府补贴下调的形势下,我国研发厂商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技术更新,抢占市场,获得先机。

参考文献:

[1]王刚,荆旭龙,编著.新能源汽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2).

能源与新能源的区别范文6

据说,这一政策的力度很大。其中,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可以免费上沪牌。此外,在上海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在享受国家政策的基础上,还可以享受到按照电池容量每千瓦时2000元的现金补贴。

首先要说,如果是出于环保的初衷,地方政府出台政策补贴新能源车不是坏事,应该给予支持。只是,有分析认为,上海的这项政策,之所以从去年传到今年迟迟没有出台,是在等上海汽车批量生产的纯电动汽车荣威E50。而上海市科委内部人士所说的“上海市新能源补贴政策即将出台一个原因是与E50快要上市有关”,以及“上海市政府补贴力度较大,不太希望一些低端新能源汽车进入上海市场”等说法,也在隐约印证着业界的分析。

虽然上海这一政策的细节还无从得知,也不能根据推断就将其与之前重庆针对长安、东风小康和力帆,以及长春针对一汽推出的补贴政策划等号,但是,如果业界分析及内部人士的说法为实,上海官方多少有些为本地企业量身打造补贴政策的嫌疑。

如果是这样,上海的补贴政策难免会引发争议,而且将与重庆、长春等地推出倾向性极为明显的补贴政策时的议论不会有什么区别。

当时,是有一部分支持的声音的。这其中,既有类似“这种短期的汽车消费政策支持,在区域市场会有明显的效果,可以帮助企业度过市场困难期,拉动地方经济”的力挺,也有“这应该说是一种积极意义上的地方保护”的肯定,更有地方政府推出此类补贴政策是“为了保证本土车企的正常运营,并不会危及整体车市的发展”的分析。按此说来,用补贴政策扶持本土企业的发展,成了天经地义的好事一桩。

与此同时,不同的声音也有出现,并且声量颇大,只是这已经无法阻止类似政策的出台以及执行。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首席汽车分析师程晓东表示,汽车业的市场竞争最终还是由消费者决定,地方补贴政策不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地方政府还是少干预市场为好,特别是不宜出台持续性补贴政策,那样将有违市场规律。资深汽车分析师贾新光也认为,这样直接的“地方保护主义”并不适宜提倡。

笔者以为,一些地方先后推出的带有明显地方保护主义色彩的补贴政策,对整体车市的发展是有着极大的负面作用的。还在重庆的补贴政策出台后,开瑞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高峰就公开发出抱怨之声。由于无法像长安、东风小康和力帆等企业那样得到政策补贴,开瑞品牌和经销商在重庆面临巨大压力,高峰表示:“开瑞正考虑跟随重庆汽车下乡补贴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否则市场压力之大,恐怕难以承受。”这或可说明,此类补贴政策事实上已经将其他品牌车企,拉入了加大成本投入以及变相降价的泥潭。

此风如果蔓延开来,地方保护性质明显的补贴政策在更多地区出台,汽车市场有可能被迫进入一种本土企业受补贴——外地品牌搞降价——本土品牌再优惠的恶性循环状态,必然会波及整体车市的正常发展,所谓“为了保证本土车企的正常运营,并不会危及整体车市的发展”之说,并不成立。也正因此,很多资深业内观察者认为,政策的干扰都是逆市场规律而动,都不会有好的结果,特别是“地方保护主义”不宜提倡。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更明确表示,地方保护政策和汽车行业大发展方向相违背,坚决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