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身体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健康身体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健康身体的重要性

健康身体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体育教学 渗透 心理健康

【课题项目】该论文属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和甘肃省武威市2014年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分别为:GS【2014】GHB0819,WW【2014】GHZ005。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95-02

在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中,西部县域初中出现了大范围的农村留守子女和城镇独生子女共存于一个学校同一班级的现象,这种现象加剧着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频率和深度。笔者认为:在西部县域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条有效途径,完全可能而必要,下面将从五个方面作以阐述:

一、农村留守子女心理问题日益凸显。

在我国西部落后省份的县级地区因为经济和生态治理的因素,有80%以上的农村学生家长外出打工,造成子女教育中的父母一方缺失甚至父母教育完全空白的局面,结果使留守子女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因长期缺失父母的关爱,他们自闭而自卑;又因缺乏基本安全感而产生逆反心理和仇视情绪。(2)因缺失了亲子教育的留守孩子的自律能力、是非分辨能力相对较弱,极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最终造成自由散漫,抽烟喝酒、偷盗打架等不良行为,甚至犯罪。留守子女群里的这两个典型心理问题在今天的社会中日益凸显,后果极为严重。

二、城区独生子女心理缺陷亟待解决。

在我国西部县级地区城镇户籍的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他们自出生起就被贴上了“小太阳”“小皇帝”的标签,再加上西部县级初中学校往往是农村学生和城镇学生在同一班级共存,这无疑又加剧了城镇独生子女在成长中的心理优势,从而派生出大城市独生子女所没有的一些心理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家长在生活上的包办代替,直接形成了独生子女在生活上的依赖性和弱生存性。(2)家长们无原则的给予形成独生子女们唯我独尊、不懂感激的心理缺陷;又因为日常生活中缺少承让对象和游戏合作的伙伴,无形中又生成独生子女自私冷漠、不善合作的个性倾向。(3)在和农村留守子女同班相处的学习环境中,城镇独生子女因与留守子女在物质及精神生活的巨大反差而派生出了盲目的优越自大、骄横跋扈等心理问题。

三、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日臻成熟。

90年代以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获得长足的发展,正式走上了规范的课堂;1999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2000秋季开学起,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小城镇及农村的中小学也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1] 期间,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也被广大教育工作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主要有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观、杜威“儿童中心论”“做中学”教育观、皮亚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前苏联列昂节夫活动心理学、库尔特・温勒团体动力学说等,这些心理学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强调“外部物质性对象的外部形式的过程转变为在智慧方面、意识方面进行的过程,”[2]重视环境对个体成长的重要作用。这些理论知识为中小学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起到基本框架的支撑作用,并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已经广泛而深入的影响着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行为,成为当下教师积极践行的指导思想。

四、新课改精神的实践要求。

2009年,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保证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时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3];2012年教育部再次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全面而系统的论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了具体目标及主要内容,同时还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展开给出了具体的途径和方法,为学校组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起到大纲的作用。由以上国家层面政策性文件的要求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就是:系统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当下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并且会在国家范围内全面普及、深入发展,农村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五、体育学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确定为“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全体教师都应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4]同时,在2012年国家《课程标准》中明确:体育课程设置基本理念就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同时,体育运动动态化、立体化的教育特色能够调节学生情绪、缓解各方压力、增强学生灵敏性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坚韧的意志。可以说,体育运动对于促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来说是一项不可替代的最直接、最科学最高效的特殊教育工具,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课程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S].北京:教基〔1999〕13号,1999.

[2]列昂节夫.活动意识个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6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0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健康身体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成人;形体训练;形体美;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831.3

引言:我们在对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理解中,有时出现偏激观念,一味标榜内在美而忽视了外在是一种极端的思想误导,美的形貌和美的德行是相辅相成的,并非一定要厚此薄彼才能标榜出个人价值观。良好的体型形态和精神面貌是现代人们的时尚追求,更是文明社会人际关系的基础。此外,形体训练过程中各种身体练习可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塑造形体、培养气质,对于办公室久坐或工作过程中长期处理僵直状态的人群来说,是改善亚健康状态并增强自信心的有效手段。

一、成人形体训练的主要内容

成人形体训练与舞蹈、体操等专业的形体训练之间存在一些共同性,同时又具有一些不同之处,相对于幼年、少年时期的形体训练,成人形体训练的强度上相对偏弱,因为成人形体的可塑性存在一定的限制。成人形体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基本姿态的训练,日常行为中的坐、立、行、卧等基本姿态的良好呈现,可以体现出个人的端庄、优雅仪态,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受。基本姿态的训练可以改变成人在已经形成的诸多不良体态,如:驼背、垮肩、含胸、松垮、O型腿、内八字、外八字及行走时的屈膝晃体、步伐拖沓等不良体态;

二是基本素质的训练,形体的基本素质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于反复的纠正而得以形成,可以针对性的选择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对人体的肩、胸、腰、夸、腹、臀、腿等部位进行训练,纠正姿势、提高柔韧性与支撑能力。训练的过程应该遵循由简入繁的基本原则,循循渐进切记急功好利,造成身体的拉伤与损坏。基本素质的训练可以通过单人训练方式,也可以寻求配合者进行合作式训练,在自身身体的承受能力范围内,低负荷完成训练,避免伤害身体的事故发生。

三是基本形态的训练,基本形态的训练需要通过形态控制练习,练习过程要求系统化,可通过仪态练习、舞蹈练习、瑜伽练习等多种方法方式进行专门的练习,是提高和改善人体形态控制能力的训练内容。既可以通过徒手、把杆、双人姿态等大量基础动作的训练,改善身体形态的原始状态,又可以通过整体的身体灵动性、协调性训练,提高形体动作的灵活度与协调美感,该项训练需要严格要求并持之以恒以达到训练效果。

二、成人形体训练的可塑性

影响人体形体之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先天的遗传因素,又有生长发育阶段营养供给状态与肢体行为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成人形体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身形的肥胖、形体的不协调、脊柱的侧倾、行走的不良习惯等方面。多数成年人虽然意识到了自身形体存在的问题,却不予以纠正和改善,是因为对成人形体可塑性的片面理解,认为成人形体训练难以取得成效,从而不重视自身形体的训练。

一方面成人只是意味着身高基本定型与骨骼发育的完整,成人的肌肉组织状态良好,具有弹性好、水分充足的特点,可有意识地促进优良素质的发展,避免不良素质的形成。另一方面成人形体的围度,即躯干和四肢的粗细与肌肉的发达程度密切有关,通过整体或专项形体训练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加快机体运转能力,从而增强人体的代谢能力。代谢功能的良好可以实现营养物质的充分吸收及有害物质的及时排出,有效改善肌肉和骨骼的健康状态,达到强身美体的功效。因此成人形体是具有可塑性的,通过适当的训练方法是可以实现成人形体的健康和美态的。

三、成人形体训练的特点

形体训练对于提高成人专项身体素质即增强健身美感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纠正成人不正确身体姿态、体形,还可以改善全身各关节的柔韧、灵活和身体各部位基本姿态。成人实现形体训练的方式可以是在专业健身教练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又可以在日常生活种的步行、跑步、游泳、跑山等过程中针对形体注重运动方式方法来达成训练效果,此外,培养一定的舞蹈兴趣爱好,如瑜伽、拉丁、芭蕾等多种舞蹈都对成人的形体训练具有明显效果。因此,成人形体训练具有训练方式方法的多样性、丰富性特点。

成人形体训练的实现过程,是通过一定的外在环境堆积体的有利刺激,实现身体肌肉组织连续、协调的有效的运转。肌肉的连续运转状态在中枢神经的控制之下可实现人体各器官及系统的协调、配合工作。形体训练过程不仅仅是实现了体态的协调更使得神经活动能力相对提高,脑中枢神经可以循序纠正错误动作,储存精细动作的信息实现形体训练的效果。因此成人形体训练还具有动作迅速、准确、连续等特点。

四、成人形体训练的重要性分析

1、纠正不良姿态,保持身体健康

成年人一些不正确的行动姿态与行走步态,在长期反复的对关节与肌肉造成损害,造成肌肉的僵硬与骨骼的变形,不利于维持身体的健康。通过形体训练使得肌肉组织与骨骼形态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可以有效纠正已经形成的一些不良姿态。训练过程中可以让肌肉变得粗壮有力、加强关节的韧性和灵活性,一定程度上还能改善心肺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对于保持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2、调节神经系统,保持心理健康

形体训练的过程及时体育锻炼的过程,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适度的身体练习可以加快血液的循环作用并实现心率上升效果,其结果是使得单位时间内通过大脑的血量增多,从而促使脑细胞吸收更多的氧和营养,有效消除神经疲劳和提高大脑的调节功能、反应速度。形体训练对神经系统的有效调节可以提升人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及记忆能力等。

3、塑造优美体态,提成个人气质

形体训练对站立姿势、行为姿态和身体形态的协调改善作用明显,最终可实现步态、姿势、表情、动作的优美协调,对个人气质具有很好的提升效果。外在气质的提升加上内在素养的修炼,让人由内而外散发出迷人的优雅气质。

五、结语

成人身体是具有可塑性的,通过适度科学的训练,可以达到形体训练的效果。形体训练不仅可以纠正不良的行为姿态、有效调节神经系统,保持身体的身心健康,还可以塑造优美体态,提升个人气质。因此,成人形体训练具有可行性,且对于个人的健康、气质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史佳琪. 浅谈非舞蹈专业大学生进行形体训练的重要性[J]. 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05:445.

健康身体的重要性范文3

一、花样玩球的玩法

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形成最为关键时期。我们应针对目标设立一些对幼儿个性培养与身体健康皆有益的教育课程,以满足幼儿健康教育的需求。结合幼儿教学中的实际情况,笔者以我园所选波波球为例,对花样玩球活动进行评价分析。

1.拍球

拍球可分为单手拍球、左右手互换拍球、重拍、轻拍、快拍等,这些拍球的练习可以让幼儿对球有充分的熟悉,培养玩球的乐趣。波波球色彩鲜艳、弹性好,而且身上的“刺”能够更好地增强幼儿对手掌用力方式和效果的认知。

2.双手传球

即两个幼儿为一组,原地进行双手胸前的传球与接球练习,尽可能地不让球落地,并且可以变换速度,忽快忽慢地进行。波波球具有很好的防滑效果。无论是抛还是接,对于幼儿这个还不能完全掌控身体的特殊群体来讲,能够增强他们对用力方式的记忆的,带“刺”波波球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3.垫上玩球

第一,沿着身体上下进行滚球。这种玩法是让幼儿坐在垫上,然后把球放在脚背上,用手扶着球慢慢的贴着身体滚动球体,从脚部向上滚至颈部。当球行运行至腹部时,上身要顺势倒下躺在垫子上,到颈部后再将球滚回脚背处,球运行至腹部时再顺势坐起来,如此反复地进行。第二,用两腿将球夹住然后举起,这个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垫子上仰卧,双腿伸直,把球放在双脚之间,用力夹住,然后抬起双腿至与身体垂直的状态。

4.抱球过障碍

这个游戏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是一个队伍。这项活动是团队的游戏。每个队伍先派出一人抱着球走过平衡木,然后跳到垫子上,之后再跑回出发点,到达时下一个队员出发,如此进行接力的游戏,最终看哪个队伍最先完成则视为获胜。

二、 花样玩球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影响

1.花样玩球对幼儿身体健康的影响

花样玩球活动对幼儿身体各方面机能都有锻炼作用。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就是幼儿时期。良好的体育锻炼对幼儿身体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幼儿阶段经常会出现营养过剩、挑食、偏食、厌食,过胖、过瘦,身体素质低下的现象,在这一时期设计形式多样的球类运动,不仅可以锻炼其身体协调能力,同时对幼儿的骨骼、内脏、肌肉各器官的发育都有良好促进作用。花样玩球对幼儿的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具有极其积极意义。拍球不是单一的单手拍球,伴随着节奏的改变,左右手的交替这些训练,对幼儿身体的协调性进行了训练;垫上玩球对幼儿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爆发力等都进行了训练;抱球过障碍时通过平衡木则是对身体平衡性的很好的训练。

2.花样玩球对幼儿意志品质的影响

花样玩球活动对幼儿的意志品质起到了很好的培养作用。人的意志的培养是一个自觉地能够支配行动和排除困难达到目标的心理过程。有研究发现,人类的成就与智商的高低不完全相关,反而是具有坚强意志、对工作充满热情、决不放弃的人最终取得了成功。花样玩球的难度和训练量相对加大,对幼儿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花样玩球对幼儿竞争意识的影响

花样玩球中的抱球过障碍是一个团队的游戏,并且最终会出现一个胜利的队伍。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就会了解到什么是竞争,从而培养其竞争意识。这个游戏可以让幼儿认识到竞争的意义:在未来的生活中,竞争是无处不在的,竞争也是残酷的,唯有尽快地认识到竞争的激烈,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4.花样玩球对幼儿团队精神的培养

健康身体的重要性范文4

世界卫生组织1948年在其中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留的完美的状态。”身体健康是幸福人生的基础,也是学业和事业的保证。

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进一步落实,现在的生源日益减少,许多地区都采用集中办学的办法。集中办学就需要寄宿,在寄宿制学校里,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学校的生活环境、活动安排的关系十分密切。然而有些学校还没有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健康教育列入学校的正式教育议程。

体育和卫生都关系到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增进学生的健康水平是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培养出有健康体魄的现代青年的重要保证,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应怎样去做呢?

一、 加强宣传,使健康教育普及化

如今的教育形式,虽然也提倡素质教育,但这种素质教育是建立在学生学习成绩优良基础上的素质教育。在许多教育者和家长最关注的仍然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其次才是学生的健康情况。在他们的眼中,只要学生不生病就是健康。什么才是真正的健康,他们根本不了解,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健康知识,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我们必须作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课,利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通过音像作品、图书、教师的讲解等形式,使学生了解危害健康的一些疾病以及预防措施。

其次:利用课余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了解各种不良习惯的危害和掌握克服不良习惯的方法。使学生真正的了解健康知识,知道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第三:配合校医组织各种形式的健康卫生讲座。在不同的季节,针对学生最需要的卫生保健知识,做好预防季节性流行疾病的预防和保健工作。使学生知道怎样才能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第四:利用每日的“校园之声”,在全校范围内宣传健康教育或有关健康的案例,使学生知道健康对人一生的重要性,使学生了解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健康,让学生不但关注自己的学习更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有意识的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真正健康的人。

第五:建立“健康咨询办公室”随时对学生提出的健康疑问给予解答。这些知识的解答工作,应该由具有丰富健康知识的专业体育教师担任,应该对学生的提问给予一个准确而具有指导性的回答。

二、 贯彻“健康第一”思想,确保学生有个健康的体魄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身体素质与人体基本活动能力的发展;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增进身体健康和抵御疾病的能力。

首先:结合体育知识和体育运动实践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加深了解人体构造与功能。使学生知道自己正处在什么样的身体发育阶段,在体育锻炼、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应该怎样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身体,使自己有一副健康的体魄。

其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运动制度,从小形成终生从事体育锻炼意识并逐渐形成习惯。

第三:定期举办各种体育竞技比赛,使学生自觉得参加体育锻炼。青少年儿童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活泼好动,乐于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体育比赛的效应,在于以运动竞争为媒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而且对学生的身体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四:组织各种体育兴趣小组,使学生的体育特长更好的得到发挥。建立兴趣小组的目的是: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大家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和谐向上文化氛围和温馨的学习环境,丰富学生文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乐于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谐的发展。

三、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正确评价学生体质,注重学生健康

健康档案要真实地记录学生不同时期的健康状况。它不但可以起到警示作用,提醒学生重视身体的虚弱之处,而且可以从各个侧面反映了你最基本的身体状况。

为了保障孩子的健康,教师应该从孩子入学之日起,可以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给孩子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认真的记录学生的成长情况。不断记录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所碰到的健康问题。定期对学生进行体质的测试,针对学生的测试成绩,进行评价、评分、判断等级。并且根据每个学生各项测试成绩的评价等级形成学生营养处方和运动处方。并打印学生健康诊断报告单,以经济、实用的形式反馈于学生家长,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互通的桥梁!

健康身体的重要性范文5

营养学是指在中医的理论指导下,利用对食物的研究达到保健强身、科学防治疾病、加快机体康复的学科。营养学研究涉及到饮食健康、饮食预防、饮食治疗等方面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息息相关。“民以食为天”,这说明饮食不仅是饱腹的活动,饮食在维护生命机能、促进个体健康等方面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饮食理论,对这些理论的探索与学习能加深我们对于营养学的认识,充分认识食物中的养生之道。

关键词:

传统饮食;养生;健康;食品营养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美食文化之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日益凸显,成为中华文明的标志之一。饮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长久以来在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饮食文化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中对食物原料进行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消费的过程中的科技与、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形成的习俗、饮食传统和思想哲学,同时也是人们食物生产、食物制作和食物消费的总。食物是支持人类开展各项活动的能量来源,饮食活动则是从外界获取食物的营养及能量以维持生命的特征,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同时,饮食的质量与结构对人体的健康、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传统饮食文化的养生之道在几千年的实践中形成了以下主要观点:

一、饮食活动是人体获取能量的根本,直接影响了人的身体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饮食的观念也日益进步。食品不仅仅是人类获取生存能量的来源,其本质功能是为人体提供营养。正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所说:“饮食者,人之命脉也”。由此可见饮食的重要性。在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饮食是与人的健康紧密结合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认为饮食能够提供人类所需的气血。当食物被摄入到身体之后,食物的精华会为人体提供精气。人类一旦精气旺盛便可以使气血充足,从而达到强筋健骨的目标。同时,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又强调“阴阳调和”。传统饮食文化将食物根据食性分为“阴”和“阳”,阴阳的运行讲究和谐,在人的身体中也是如此。因此,要求饮食活动中食物的食性搭配也按照阴阳调和的原则进行,以通气血,生五行。同时,现代营养学也认同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关于饮食地位重要性,饮食活动维持人类的生命活动,正确得当的饮食可以使人身体强健,错误的饮食则会损害健康。

二、药膳的存在有其科学性,可以强健身体促进身体恢复

药膳是以药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它是中国传统的医药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药膳既是营养丰富的美味菜肴,同时又具有滋补疗疾的作用。药膳,顾名思义,是由中国传统的中草药、食物及调料组成的食物。采用药物的疗效,食物的口感,佐以调料达到美味又滋补的功效。可以说药膳是药效和食效的完美结合。现代营养学也对药膳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上升,人们对于养生的重视程度日益加重,药膳也的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在关注药膳的疗效的过程中要注意适度的原则,过多进食药膳会打乱身体的营养平衡,反而不利于身体的健康,与养生之道背道而驰。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饮食文化中的药膳其作用是起到帮助身体恢复的辅助作用,并不能完全取代药物的治疗。

三、优化饮食结构是延长寿命、增强身体机能的保障

现代营养学认为,饮食结构是指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饮食中所占的比重,由于影响饮食结构的这些因素是在逐渐变化的,所以饮食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可以通过均衡调节各类食物所占的比重,充分利用食品中的各种营养,达到饮食平衡,促使其向更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这一观点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养生不谋而合。我国古代营养学就十分注重饮食的内容和结构,强调五行相生、阴阳结合,强调通过食物与食物的碰撞达到一种和谐和平衡。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现代人的饮食结构偏向于以肉类为主,少食蔬菜。事实上这样额饮食结构已经严重危害到了现代人的身体健康。现代人们对于营养也有一个很大的误区,认为肉类代表了绝对的营养,是优质的营养来源。事实上,只有与蔬菜水果合理地搭配,肉类的营养才能更好地体现。现代人应当加强营养学知识的学习,合理调整日常饮食结构,使得营养得到均衡。

四、合理配给三餐,杜绝断食绝食,反对暴饮暴食

在现代的营养学中有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早餐吃得像皇帝,中午吃得像平民,晚餐吃得像乞丐”,意思是说在一日三餐中,早餐的营养需要是最好的,中午的饮食应当适量饱腹,晚餐由于人的活动逐渐减少可以适当少吃。一日三餐的饮食配置是有其科学依据的,根据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在一天的活动中,早餐可以提供人体所需30%的能量。部分现代人由于工作忙碌不吃早餐,这对健康是很大的挑战。同时,不少的人因为不满体型节食断食减轻体重,还有不少人饮食没有节制暴饮暴食。这些都不符合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养生原则。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讲究适度的原则。既不能饮食过量也不可长期断食。饮食过量会导致营养的过剩,同时打乱身体吸收营养的平衡,增加身体脏器的负担,使身体出现全面地问题。断食与不正当的解释容易造成营养不良,营养的缺失使得身体缺乏必要的能量,影响身体的机能,对寿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一日三餐都按照时间准时进餐,保证身体的营养全面、平衡。

五、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养生,饮食要注意时节

在中国古代营养学中,“顺应自然,天人相应”是十分重要的养生理论。饮食讲究时令要求人们顺应季节的变化,合理调整饮食的内容。中国自古都有节气文化,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有对应的饮食,排除地区风俗的影响,节气食物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顺应自然的原则。同时,不同地域的人应当根据其所生活的地域食用当地当季的食物,使其自身的身体适应当地的环境和气候。在现代营养学中,专家经常建议大家食用当季的瓜果蔬菜,例如,进入夏季要多食绿豆降暑,进入秋季要多食萝卜降燥。这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养生理念不谋而合。由于人生活的地区具有相对的固定性,人本身对气候的适应也造就了人对当季食物的适应。食用当季的食物使得人体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当季的气候与环境,使人身体本身与环境和谐为一体,同时也使身体在每个季节都能保持良好的活动机能,强身健体并且延长寿命。

结语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养生文化是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一份珍贵的遗产。养生文化的许多原理都有着其科学之处,通常渗透了中国古代的五行相生、阴阳调和及天人相应的古代哲学。同时,随着现代营养学的发展,站在科学的角度重新研究养生文化仍旧能发现养生文化中蕴含的无限的关于饮食的古老智慧,值得我们不断地进行学习和发扬。

作者:殷昌利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赖来展,费成煜,池建伟,赖敬君,梁旭麟,张孝琪.中国特色食品的概念、类型与功能[J].广东农业科学,2000年06期

[2]陈沛沛,项平.道家饮食养生观对中医食疗学的影响[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健康身体的重要性范文6

身体的美丽,这一点必须由健康的状态来作决定。随时保持身体的健康,就能神采奕奕,丝毫显不出老态。

心理的状态:有些人对人生感到绝望,20岁就变老了,有些人到80岁却仍显得力壮。要保持年轻,必须保持宽广的心胸、新作风、新观念、新思考,并积极地与人交往。心理的年轻,是女性应具备的。

坚强的自信:自信会使人洋溢魅力。一个人的心理最能反映出她的外表,正陶醉在恋爱里的人,一个个容光焕发,青春盎然,因为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和希望。年轻,并不是依赖贵重的化妆品,而是一种信心,相信自己健康,有魅力。

但是,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老化,这是一项无可避免的事,你不能改变年龄,但你可以防止加速老化,换言之,可把老化的时间延后,让你多享受几年青春。

化妆品的改革:中年以后,皮肤变得干燥,没有弹性,因此要充分使用油质或营养脂膏,使皮肤变得油滋滋、有光泽、富弹性。要经常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化妆的颜色:使用粉红色系统,会使你看起来更年轻,但要避免使用暗红色的口红。

眼部化妆:活泼的眼睛动态是心理情况的表现。因此眼睛周围的化妆,要化得淡薄,显出你的神采。

防止脸上的皱纹:除非我们永远不老,不然皱纹总是难免的。一般说来,皱纹的形成,有几个因素:a干燥;b紫外线;c睡眠不足;d香烟、咖啡和过辣的食品;e情绪。

最简单的保护脸部皮肤方法是采用“蒸气疗法”。当你觉得皮肤发干时,不妨在面盆中倒一些热水,用毛巾蒙住,让水气湿润面部。这样的蒸气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补充水份。

美容油膏的应用,是最普通防止皱纹方法。近年来盛行的激素油膏,有使皮肤机能活泼化的作用。美容油膏基本作用是促进血液循环,使皮肤能从血液中吸收养料。

从美容油膏的基本作用中,我们知道血液循环对美容的重要性。所以,疲劳或紧张时要做一点体操。按摩是促进皮肤活动的好方法。假使用手指做脸部按摩,要先薄涂面油(冷霜),然后用手指轻轻按摩:先是额部,上下按摩;其次是两眉之间,向上,像倒写中国八字似地活动。眼睛上下部分,要做小圆圈转动的按摩。鼻部两边向下,鼻端下。上唇部分做小圆圈转动。唇下颔部向上轻按,唇两端用指轻轻叩摩,颈部向上直按后,再向两边按摩。

人为什么会老?因为他身体各机能已经逐渐衰老。一个人要有健康的身体,才能精神饱满。脸色红润,身体的组织才能保持良好的功能。只要有决心,健康的身体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最重要的是要有平衡而营养的饮食,它能帮助你身体内的组织年轻活跃。

如何才能摄取营养而平衡的体态,让你既不担心太胖,又不忧虑太瘦?这里给你一些基本的观念,你每天的食物里应该要包括下列五大类:

蛋白质食物:身体要修补细胞,再生组织,全靠食物里的蛋白质,鱼、肉、家禽、蛋、豆。核果类食物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富有维生素及矿物质的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和壳类食物。维生素c是每天需要的。维生素A在黄色和绿色的植物里最多,颜色愈深,维生素的含量愈高。

含钙的食品:所有的奶制品都有足量的钙,每天至少喝一杯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