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饮食文化的起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饮食文化的起源范文1
【关键词】中国 韩国 饮食文化 历史
饮食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要求,饮食的重要性决定了在人类的全部物质文化中,最重要的就是饮食文化。饮食文化起到理解各民族文化特点的中枢作用。中韩一衣带水,韩国文化很早以前就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直接反应在两国传统节日及文化风俗的相似上。但经过各自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又带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
1中韩饮食一般性特征比较
我国饮食的特点:色.香.味.形。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1]。我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位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韩国饮食的主要特点:高蛋白、多蔬菜、喜清淡、忌油腻,喜欢凉辣。韩国准备的食物一般是都准备好之后才吃,按开胃菜到甜点的顺序, 西餐食物和饭的提供方式是显然不同,主食和副食有明显的区别,有主食的饭和各种副食的菜肴,一般都会有一份汤,那样会是更愉快的用餐。调理的方法也是多样的, 炒、煎、青菜、蔬菜、酱、酱菜、泡菜、汤、炖菜、烩菜等多种方法做饭吃。酱类、泡菜、酱和黄酱,吃发酵的食物也很多,食物切好,做成能进入口的小块。
2中韩饮食的地域性特征比较
我国地大物博,饮食习惯差异很大,有些地方爱吃酸,有些地方爱吃辣,有些地方爱吃咸,喜辣的食俗多与气候潮湿的地理环境有关,我国东部地处沿海,东北的朝鲜族当地气候也湿润多雨,冬春阴湿寒冷,而四川地处盆地,更是潮湿多雾,一年四季少见太阳,这种气候导致人的身体表面湿度与空气饱和湿度相当,难以排出汗液,令人感到烦闷不安,时间久了,还是易使人患风湿寒邪、脾胃虚弱等病症,吃辣椒浑身出汗,汗液当然能轻而易举地排出,经常吃辣可以驱寒祛湿,养脾健胃,对当地人健康极为有利,另外,东北地区吃辣也与寒冷的气候有关,因为吃辣可以驱寒。
韩国地形上,北部地区因山多,主要种旱田,所以多产杂谷。面向西海岸的中部和南部主要种稻。因此,北部以五谷饭为主食,南部以大米饭和大麦饭为主食。平时以蔬菜为主菜,并有能储藏起来吃的泡菜、酱菜、酱肉、酱汁等。在山区因购买肉类和新鲜鱼比较困难,所以多吃腌鱼或干鱼,海草以及用山菜做的食物;在海滨或岛屿城市主要吃用海鲜、蛤蜊、海草做的食物。首都产的蔬菜虽然不多,但因全国各地的各种蔬菜都集中到首都首尔,所以,能用它们做许多奢侈的食物。所以首尔、开城、全洲的饮食最为奢华,种类也繁多。南海和东海有着很好的渔场,所以有丰富的海产品。在洛东江周围肥沃的土地上,更是盛产足够的农产品。在此地主要吃海鲜,甚至把鱼肉就直接称为肉。并把新鲜的海鲜当作最美的佳肴。饮食的种类不奢侈,较朴素。全罗道由于有肥沃的湖南平原,比其它地方有着丰富的谷物和各种海产品以及山菜。济州道饮食的主要材料为海鱼、蔬菜、海藻,并用大酱调味,用海鱼熬粥,熬汤。主要用猪肉和鸡肉做肉片。
3中韩饮食礼仪比较
我国地域辽阔,礼仪繁多而且不同,但有些用餐礼仪是通用的。如主人长辈先食,不伏碗吃饭,应端碗吃饭,使用匙,不举碗喝汤,不用筷子搅拌热汤,不萏蓝饮。如果盘中的菜已不多,你又想把它“打扫”干净,应征询一下同桌人的意见。不狼吞虎咽,不用嘴送食他人的让菜。不用舌头舔食餐具。用餐时不大声说话。吐出的骨头鱼刺等饭渣,应放到指定的的地方。如果要咳嗽,打喷嚏,要用手或手帕捂住嘴,并把头向后方转。如果有长辈,那么应礼节性的让菜或斟酒。筷子不可对夹,如果用餐时一双筷子因为夹菜而夹到另一双筷子,称为筷子打架,这是非常不礼貌的事情。用餐时如果餐具失落到地上而损坏,比如打碎了碗,是非常不好的。有些地方新年打碎餐具有说:“(碎碎)岁岁平安”的习惯。任何餐具反扣的行为被视为不礼貌。
韩国人以前有习惯盘腿席地而坐,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改变,很多人为了方便都选择有桌椅的餐桌[2]。不端碗,左手要,老实地藏在桌子下面,右手一定要先拿起勺子,从水泡菜中盛上一口汤喝完,再用勺子吃一口米饭,然后再喝一口汤、再吃一口饭后,便可以随意地吃任何东西了。这是韩国人吃饭的顺序。勺子在韩国人的饮食生活中比筷子更重要,它负责盛汤、捞汤里的菜、装饭,不用时要架在饭碗或其它食器上。而筷子则只负责夹菜。不管你汤碗中的豆芽儿菜怎么用勺子也捞不上来,你也不能用筷子。筷子在不夹菜时,传统的韩国式做法是放在右手方向的桌子上,两根筷子要拢齐,三分之二在桌上,三分之一在桌外,这是为了便于拿起来再用。与长辈一起用餐时,要等长辈放下汤匙和筷子以后再放下。
4中韩饮食文化的历史缘由
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自古以来就有“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民以食为天”等真知灼见,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饮食。而韩国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和美味饮食的国家,500 多年来,至今还保留着朝鲜时代饮食风格。韩国人对饮食很讲究,有“食为五福之一”的说法。
【参考文献】
饮食文化的起源范文2
关键词:城市消防规划;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消防规划主要是通过城市消防安全体系的构建,来保证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的消防安全目标能够有效的实现,并且合理的安排城市的消防安全布局和公共消防基础设施,这些内容都属于城市总体规划,同时这也是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规划的基础内容,具体包括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城市消防站及消防装备、消防供水、消防车通道和消防通信等等。要想做好城市的消防规划,就需要对城市相关的基础资料进行全面的搜集,然后对城市的火灾风险进行必要的评估。
1、城市消防规划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消防安全布局方面存在着问题: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一些地区正在逐步的改变使用功能,一些生产、储存以及装卸易燃易爆危险产品的工厂以前是位于城市的边缘,但是现在已经处于市中心,这样就严重威胁到居民区和商业区的安全状况,比如火灾爆炸、有毒有害物质的泄露。老城区的工业企业和居民居住区之间的距离达不到相应的要求,这样在安全方面就存在着问题;老街区的居民区,往往有着密集的建筑,道路也不宽畅,并且在用火用电用气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公共消防设施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样就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公共消防设施不能够跟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速度: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公共消防站和消防供水两个方面。在公共消防站方面,目前我国十分缺乏现役消防站,没有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和要求来设置有效责任区的面积,并且在接警后,消防车也不能在5分钟内达到责任区的边缘。在消防供水方面,由于城市建设开发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严重破坏到了环境,河流被人们污染,天然水源严重不足;有些消防供水被隐藏在人工的涵洞中,或者是被人们堵塞到了,这样就不能充分的发挥消防供水的性能;在部分的老城区,消防给水管网往往呈支状分布,并且管径也不大。
2、城市消防规划的应对措施
对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健全和完善:建立和健全消防安全工作责任机制,指的是本行政区消防安全的总责任应该由政府主要的领导来承担,分管领导要负责分工范围内的消防安全,特别是政府的消防安全工作。社会上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都应该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对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健全和完善,并且还可以采用考核奖惩的机制,提高人们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全面的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对消防安全联席会议制度进行完善;消防联席会议的频率可以定为每年两次,或者更多,政府分管领导应该全面的进行组织,保证各个职能部门都能够参加,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本地区的一些重大的消防安全事项。相关的职能部门,比如建设部门、发改委、规划部门、国土部门以及财政部门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互相分工和合作,从而保证能够全面的落实政府、机关、部门以及相关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要加大消防监督管理力度,消防监督部门应该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检查的内容主要是单位是否遵守相关的消防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等等,如果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了一些消防违法行为,应该严厉的惩处,并且对本地区的重大火灾隐患情况进行及时的公布。
建立城市消防安全评估体系:在评估政府和相关主管、监理部门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情况以及城市消防安全状况、火灾隐患以及危害的时候,应该采用必要的行政手段,也就是政府消防安全考评,基本方法可以采用单位的消防安全评估,并且还需要一个法律支撑,那么就是消防法规体系,从而全面的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
对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进行健全和完善:在历史文化保护区或者一些古建筑的保护范围内,要保证不能有一些临时建筑和易燃建筑;同时,也不能滥用古建筑,比如将其用作娱乐、餐饮或者仓库等设施,如果是已经开设的,应该明令其立即搬迁。在居民区和化工区方面,如果有一些企业贮存着危险品或化学品,并且位于居住区、人员密集地带或者是城市建成区,那么就需要责令其搬迁,可以结合近期和远期治理,在近期的内容主要是对企业的规模进行必要的控制,同时促进其改进技术或者改变发展的方向,远期则是让其进行搬迁,尽量选择城市边缘的独立安全地区,可以采用集中的方式来进行布局,从而保证不会影响到人们的安全;对于新建的危险企业,在其选点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建在城市边缘的独立地带。在市场方面,应该改造简陋的市场,保证其各类建筑的消防情况能够满足相关的要求和规定,农贸市场应该集中建设,依法取缔一些不合格的路边和露天摊位。
加快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规划管理部门应该保证规划确定的现役消防站、地方专职消防站以及政府参与统筹的其它消防站是科学合理的,同时要维护好这些规划用地,保证不被其他的单位或者个人占用。有些单位和地区,国家明确规定应该建设消防站,那么就应该规范的组建一支消防队,同时对其进行必要的完善,及时的对装备进行更新,同时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和要求来进行训练,实现灭火战斗力提高的目的。公共消防机构应该对这支消防队进行统一的调度和指挥,从而充分的发挥其效能。同时,还需要设置一些特勤消防站,设置的地方主要是一些人员密集的场所、高层建筑集中的地方、生产储存使用以及经营的单位和企业附近等等;因为我国的老城区严重缺乏消防站,那么就可以在城市改造时,适当的设置一些普通的消防站。
3、结语
在城市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需要重视城市消防规划的作用,要将城市作为消防规划的重点,对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健全,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城市消防安全评估体系,同时,还需要对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进行完善等。要依据城市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规划,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有效的促进城市更好更快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消防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袁宝法.浅析城市消防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J].大观周刊,2012,2(46):188-189.
饮食文化的起源范文3
【关键词】各国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影响方面
一、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书籍
陈芬森先生所著的《西方饮食在中国》中以散文的形式,讲述了西食东渐的过程,从改革开放开始,西食东渐风气算是正式开始,陈先生在书中描写了西餐的礼仪,风味和各式西餐在中国的发展,或者说是在中国如何“入乡随俗”,写得生动有趣。都大明所著的《中华饮食文化》中,作者用历史和学术性的角度,系统地说明了中国饮食文化行成的多种因素,在书中作者用历史的实证来指出中华名族的饮食习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列举了地域,文化,自产作物和外来作物,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也阐述了中国的茶酒文化。王学泰所著的《中国饮食文化简史》(2010年3月)用时间做主线,阐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四个时代,分别是――蒙昧时代,萌芽时代,昌明时代和昌盛时代。在这条主线中穿插了影响中国饮食文化形成的各种因素,也有国人对饮食的哲学思考。而在杨柳所著的《中国清真饮食文化》中,主讲传承伊斯兰文化的清真特色饮食文化的形成,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饮食文化现状分析
中国饮食文化从夏商周时代正式开始,同时也是个过度时期。在现如今已经发展的比较完善,自称特色。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菜系,在历史的舞台上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同时,通过丝绸之路,香药之路,唐朝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以及改革开放等途径,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的包容性,取精华弃糟粕,进一步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在现时既表现了各国饮食文化的结合,同时又能体现出明显的中国菜的“中国味”。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国民收入增长迅速,居民消费升级,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餐饮业同是。现代人因为工作的繁忙,外出饮食者越来越多,加速快餐业的发展;而因为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增高,旅游业也发展起来,又带动了旅游餐饮业的发展。放眼望去,中国餐饮业发展一片繁荣,各类食品都丰富多样,可是却在发展的同时,带来了食品安全问题。国民对食品安全的不信任与怀疑感越来越重,是不得不在意的一个问题,也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一道大坎。
三、西食东渐的历史背景
早在秦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_始,中华民族就开始引进食品原料的品种,张骞通西域,引进了茄子,扁豆,黄瓜,西瓜,大蒜,苜蓿,胡麻等蔬菜,也引进了葡萄、胡桃等水果。而在唐时期,与日本和朝鲜保持了和谐友好的联系;宋朝则是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元朝统一中国时,带来了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明朝开发野生动植物品种,郑和七下西洋使得饮食文化达到成熟时期。而真正的饮食文化交流,是在清朝后期,从1840年的开始,也是由此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列强用洋枪大炮轰开国门,强制开放了更多的通商口岸,强制灌输西方文化。此时外国人开始在中国经营西餐馆,大多是服务于越来越多的侵略者和外籍侨民,但是由于生意的兴隆,本地商人也开始开办“番菜馆”,由此拉开了西餐正式在中国站立的序幕。改革开放后,洋快餐也正式落户――麦当劳,肯德基。现如今已成为中国快餐业的巨头。受其影响,中国快餐业也发展起来,大多融合了西式的方便迅速,但是仍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以中国菜为主。
四、各国影响下的中国饮食文化
以上提到各国饮食习惯影响中国饮食文化的背景,现在我们来细说如何影响以及影响后的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
(一)西餐
最初的西餐,多是带着“中式西餐”的味道。西餐的传入,其实影响最大的是食材的丰富精致,西餐的礼仪和食物营养学。西餐多为牛排,各种海鱼海产,奶酪,肉冻,酱类(鹅肝酱,鱼子酱等),沙拉,菜汤组成。传入中国后,牛排又被延伸为猪排,鱼排,鸡排等。奶酪也开始在中国生产,各种酱的制作技艺也开始被传入,一些西餐元素在中国不仅为西餐服务,国人也把它们融合起来,放在中国餐饮中。还有就是“洋快餐”在中国的兴起,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快餐业在中国迅速发展,在餐饮业中很快占据一席之地,影响了中国饮食结构。受其影响,中国快餐业也发展起来,许多地方风味小吃也开始改革营业路线,走进了快餐行业。例如上海的荣华鸡,台湾的永和豆浆,新疆的兰州拉面,,山西的刀削面等。
(二)其他
关于日韩料理,相对于西餐是比较容易吸收贯通的。日本和中国因是临近国,所以很多文化共同点。如日式料理的生鱼片比较闻名,但其实生鱼片起源于中国。日式料理主要为寿司,刺身,饭团,炸物和石烧。日式料理以注重食物原本的味道著名,这种精神对我国饮食起到重要启发作用。日式料理的做法也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饮食文化。韩国料理的制作方法和酱料方面,也一定程度影响了中国饮食。东南亚的其他国家例如印度,咖喱的传入又为我国增加了一种新香料。最后是酒品方面的传入,西方的啤酒,烈酒,葡萄酒;日本的清酒,韩国的烧酒。在中国也有自己的市场,这些酒的传入,极大地丰富了我国餐桌上的配酒种类,也使客人们得到了更好的餐桌体验,是中国饮食文化行成不可缺少的一环。
五、结语
中国饮食文化发展至此,源远流长,繁荣兴旺。对我国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饮食文化不仅是物质上的,也有精神层面的含义,从饮食文化的角度也可窥探到中国的历史发展。但是,繁荣兴旺的背后,仍然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食品安全,饮食卫生,传统的丧失等,中国饮食文化发展任重而道远。为了中国饮食文化更好的发展,应共同努力。
饮食文化的起源范文4
关键词:环境文化 旅游企业 原因 对策
一、环境文化概念
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在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工业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并向自然界排放大量污染物,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和自我平衡,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环境文化理论应运而生。我国学者对环境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工业企业上,对旅游企业环境文化建设研究较少。
目前,国内专门针对环境文化理论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对环境文化概念的界定尚未统一。潘岳认为,“凡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即是环境文化”。曲以斌认为:“所谓环境文化,是人类适应环境、改善环境、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手段,是实施这些手段过程中所形成的环境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和习俗的综合体”。张国玲认为,“环境文化,是人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协调统一的实践活动及其创造物”。陈莉认为环境文化是指一切有关人类认识、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环境的事物和相应的行为、心智状态的总和。总之,环境文化就是环境保护文化,是当代人们环境观念领域的深刻变革,是对环境问题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类自身发展的深谋远虑。众所周知,地球的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因此,我们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构建环境文化,通过环境文化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解决或缓解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
二、我国旅游企业环境文化缺失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取得快速发展,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在日益显现。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企业的盲目开发建设、景区的超负荷运转等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加剧了环境和旅游资源的破坏。目前,我国许多风景名胜区环境破坏严重,水体污染、大气污染日益加剧,噪音、烟尘、旅游垃圾随处可见,大量旅游资源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主要是因为我国旅游企业环境意识淡薄、环境文化缺失。据调查,当前我国旅游企业普遍存在着环境保护意识不高、缺乏环境文化建设的情况,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
第一,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生态学原则,已成为尽人皆知的游戏规则。关注环境、保护环境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经济收益,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优势。因此,企业之间自然而然的达成默契与共识。这样的产业环境和心理状态必然会造成旅游目的地生态系统破坏、景区环境质量下降、旅游价值及旅游吸引力降低。
第二,政府及相关部门管理不力、引导不够。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追求物质财富、侧重经济发展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和主要追求。地方经济发展是衡量政府作为的主要标志,也是提高人们收入、改善人们生活的主要途径。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受到各级政府的青睐,而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却被掩盖在经济发展的巨大光环之下。这样的主导思想催生了旅游企业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忽视环境文化建设自然也就在所难免。
第三,旅游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速度低于工业企业,不易察觉,容易被人们忽略,甚至有人认为旅游业是“无污染产业”、“绿色产业”,不会对环境和旅游资源构成威胁。
第四,有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对已有的法律没有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当前,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单行环境保护法、单项环境保护法、各种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以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构成了一个多层次、多领域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但是,在旅游业发展的实际过程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多有发生。此外,我国专门针对旅游污染、旅游垃圾等环境破坏的法律法规建设不足,有待提高。
第五,社会范围内对环境文化重视不足,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和环境文化建设氛围,整个社会上的环境意识、法制观念淡薄,没有在社会中形成环境文化建设的意识和习惯。
正是由于如上原因,我国大多数旅游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漠视环境文化建设。针对这一现状,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给予高度的重视,不能对此听之任之,要对环境破坏予以科学、有力的治理,同时,加大对企业的管理和引导,加强企业环境文化建设,通过循环经济理念与技术合理调控和保护环境,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旅游企业环境文化建设对策
(一)加强外部监督管理
1.政府加强监管
政府的监管首先要从执法监督开始。如上所述,中国的环境法律体系较为完整,无论是新法律还是正在修订的法律,都吸纳了环境文化的基本理念。所以,有关部门要严格依据各项环境法律法规对旅游企业进行执法监督,使他们学法、懂法,并从中体会和学习环境文化理念,不断地推进企业的环境文化建设,促进环境保护。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企业,必须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违法成本。同时,要继续加强法制建设,争取制定专门针对旅游引起环境破坏的专项法律法规,使全社会认识并重视旅游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
其次,转变观念,促进企业环境文化建设。政府要从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追求政绩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做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将环境文化理念落实到旅游企业经营的全部过程中,促进企业环境文化建设。政府有关部门在对旅游企业进行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考核手段,把企业环境文化建设情况列入考核范围,并作为重要考核项目,以此督促企业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进行环境文化建设。
最后,政府要尽一切可能,采取多种手段促进企业环境文化建设。例如通过环境税收、环境教育、环境审计、环境影响评价考核等手段,向旅游企业施压,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环境文化建设缺失的问题。总之,政府要通过制定法规、加强监管、合理引导、科学考核、加大投入等方式帮助旅游企业构建环境文化。
2.媒体参与监督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媒体监督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和进步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旅游业发展如日中天的今天,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媒体对旅游企业的监督作用,对那些不履行环境责任,以环境破坏为代价换取利润的企业要给予曝光,使之暴露在大众的视野之中,从而承受来自于公众和政府机关的道德与法律的双重压力,迫使其重视环境、保护环境,并在今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打造环境文化。
3.居民监督举报
旅游目的地居民是旅游发展引发环境破坏的直接受害者。由于旅游企业唯利是图,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不履行环境责任,从而导致目的地生态环境、旅游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这无疑会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因此,要鼓励目的地居民进行监督举报,通过这样的方式促使旅游企业重视环境、保护环境,进而构建环境文化。
(二)发挥内部积极主动性
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内因与外因在事物产生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则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内因是本源,是最重要的,它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最终决定因素。对于旅游企业环境文化的建设,除了外部加强监管外,主要应从内部出发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1.从自身的发展前景出发,进行环境文化建设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目的地旅游资源和环境是旅游企业的衣食之源,企业要获得长久发展,必须肩负起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责任。企业究竟能走多远、能有多大作为取决于目的地旅游资源和环境状况。从企业自身的发展前景来看,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建设环境文化,打造生态文明,这是旅游企业持续、高效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2.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来看,企业应该积极主动进行环境文化建设
企业作为社会的经济细胞,它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繁荣。企业行为所导致的环境恶化,是社会的和谐发展的巨大障碍,因此,国内外一些企业开始把环境整治作为树立社会形象的一种策略,也作为协调大众关系的一种手段。旅游企业也应该通过建设环境文化,加强环境保护,遏制环境恶化,改善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并最终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3.调动企业领导者的积极性
如上所述,对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的保护事关旅游企业的未来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企业要不遗余力的进行环境文化建设。旅游企业环境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企业领导者环境意识的提高,只有率先调动领导者的积极性、主动性,旅游企业的环境文化建设才能有的放矢。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对企业领导者的培训、宣传、政策导向、监督管理等方法使其提高环境意识,进而积极主动的在企业中倡导环境文化建设,主动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理念为主导,引导企业的价值取向,对企业进行文化洗礼,充分利用自己的组织力、号召力、影响力不断地向员工灌输环境保护的理念,制定奖惩机制,加大管理力度,从而提高员工整体环保意识,共同建设环境文化。
参考文献:
[1]曲以斌.浅谈中国环境文化.黑龙江环境通报,2000.4
[2]张国玲.环境文化视野下的发展.管理与财富,2000.12
[3]潘岳.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管理世界,2004.1
[4]陈莉,庄关然.我国造纸企业环境文化建设的研究.西部纸业论坛,2006.1
饮食文化的起源范文5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饮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头等大事。如果说早期人类不懂用火也不知耕种的茹毛饮血的饮食不是文化,那么何为饮食文化?关于饮食文化的界定存在诸多不同说法,赵荣光、谢定源在《饮食文化概论》一书从宏观上给出了一个范围,认为“饮食文化是指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1]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而“饮食状况是一个地区社会文化及地理气候自然资源经济条件的综合反映,饮食结构的变化是社会生活生产变化最明显的指[2]标。”受独特的地形地貌以及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广西饮食中的食材丰富多样,从而显现出广西的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突出的地域特色。而南宁市作为广西的首府城市,是广西饮食文化的代表地,自然具备广西饮食文化的共性特点,也必定有区别于广西其他市县的特征。此次问卷调查把着重点定在广西大学学生对南宁饮食文化的认识情况的研究上,目的就在于一方面可以方便抽样调查广西大学在校学生对于南宁饮食文化事项的基本了解;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同学们对于南宁饮食文化发展的认识。笔者认为,此次问卷调查的重要意义在于首先让同学们对南宁饮食文化有个新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考察了同学们对于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能力;其次可以扩展同学们的思维,对一些现象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再次则是引发同学们对广西民族民俗文化探索的兴趣,为宣传和传承广西的民族民俗文化建言献策。
2问卷设计和编制
2.1问卷选题的设计第一,被调查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包括被调查学生的年级、专业、性别、民族、家乡、月伙食费、校外用餐次数等基本情况。第二,被调查学生对于南宁饮食文化的认识情况:包括对“饮食文化”概念的理解,对南宁菜的认识程度及形成原因,最能代表南宁的美食,南宁的节庆食俗及相关传说,南宁的饮食商圈的了解等内容。第三,被调查学生对于南宁饮食文化发展的认识情况:包括饮食文化发展过程的制约因素,对传统饮食文化的保护措施和建议,宣传南宁饮食文化的活动,对学校是否开设饮食文化相关课程的看法,获知南宁饮食文化信息的途径等内容。
2.2调查对象受访者包括广西大学从大一到大四本科阶段的学生以及部分研究生共80名,主要考虑是方便调查,并且广西大学学生的文化素质在南宁市乃至整个广西地区是具有代表性的。
2.3研究方法由于接近放假在校学生减少,很多同学在紧张复习备考阶段,不太可能进行网上答卷,为了了解广西大学学生对于南宁饮食文化的认识,笔者一人利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在学校的宿舍、食堂、阶梯教室、体育场等处,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同学当面进行匿名答卷,当场回收。然后通过SPSS等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得出相关研究结论,从而提高研究的实效性、实证性。问卷内容以封闭式问题为主,也结合了开放式问题。
3结果分析
整个调查共发放80份问卷,回收80份,回收率是100%,问卷全部为有效问卷。本次被调查的男生女生恰好各40名,各占被调查人数的50%。其中,大一新生为19名(23.8%),大二为9名(11.3%),大三为14名(17.5%),大四为12名(15%),研究生为26名(32.5%)。根据生源地划分,其中南宁本地为9名(11.3%),广西其他地方为40名(50%),非广西地区为31名(38.8%)。本文主要是把南宁本地学生与广西其他地方学生以及非广西地区学生的指标作对比,笔者从南宁饮食情况、南宁饮食习俗、南宁饮食商圈以及南宁饮食文化传播与保护四个方面总结出广西大学学生对于南宁饮食文化的认识,具体的数据分析如下:
3.1对南宁美食情况了解程度为了便于下文的内容的阐述,我们可以看一下在地方饮食中的兴趣倾向(见表1)通过列表可以看到,倾向于味道吸引的最多,达72.5%,选取饮食背后的风土人情居第二,紧随其后的是倾向饮食的整体样式和制作流程,而还有1.3%选择还有其它吸引点,可以作为日后的访谈内容,值得继续挖掘。为了探究同学们对于把饮食情况作为一种现象来看待进而分析其原因的能力,提出的“南宁饮食特点形成的原因”一题可见表2数据。通过图示,我们可以看到在被调查的学生中考虑到自然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占63%,考虑到食材特点方面占33.8%,由此可以看出同学们能够较准确地从自然条件角度出发来思考南宁地方性饮食特点的成因;考虑到社会因素包括认为历史承袭原因的占55%,认为是外来饮食融合的原因占32.5%,认为是由于本地人喜好形成的占了半数,由此得出除了从自然因素角度考虑,被调查学生还能通过南宁的实际历史条件、社会交流、及人为角度出发来思考;还有认为选项外的其它因素的占到2.5%,这就为下一步访谈工作提供了素材。其次我们可以再来看南宁的美食知名程度。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看法不一(见表3)由图示可知,在南宁本地同学中有56%认为南宁美食不太有名,同样认为不太有名的在广西其他地市和非广西地区的同学分别有55%和48.4%。比较突出的是,在非广西地区的同学中有38.7%不清楚其知名度,在广西其他地市的同学中这一项数值达到15%,但仍有5%的同学认为南宁美食是远近驰名的。总体观之南宁美食知名度在学生群体中还不算高,特别是除南宁本地同学外,其他同学对南宁美食并没有十分了解和接受。为了激发同学们的答卷积极性,笔者设计了关于南宁饮食中两个截然相反的开放式问题。在“最吸引你的南宁本地美食”一题中被调查者普遍反映强烈,结果表明粉类制品依然是最有吸引力的,占到47.5%的比重,其中直接填写“老友粉”的占到被调查学生的30%,可见老友粉以它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众多同学。其它的答案五花八门,例如酸嘢、柠檬鸭、水果等,所占比率低,基本在1.3%。而另一题“南宁饮食中最奇葩或最不能让你接受的”的调查结果表明还是有5%的同学不能接受老友粉,并且对于南宁的食酸习惯也不是很看好,比较突出的是不能接受酸笋和酸嘢这两种特色酸制品的比例分别是2.5%和7.5%,认为“太酸”的也占了3.75%,其中还出现了一个令人捧腹的用网络热词写的答案——臭臭哒,可见是表示对南宁饮食中某些口味的委婉拒绝。而在这两题开放式问题中也有部分被调查同学表现出包容态度,给出的答案为“没有”,前一题认为“没有”的占30%,后一题认为“没有”的占25%。
3.2对南宁饮食习俗的了解情况南宁的节庆饮食习俗跟广西其他地市差别不大,比如春节包粽子、吃白切鸡,清明节吃五色糯米饭,七月十四吃鸭子和糍粑等属于最常见的。从调查结果中发现,在南宁本地同学中对南宁节庆食俗非常了解的占其总数的33%,比较了解但不全面的占到56%,说明南宁本地同学还比较关注和了解南宁的节庆食俗。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在非广西地区的同学中,只有3.2%的比率选择比较了解,另一方面在非广西地区的同学中有48.4%的不清楚南宁的节庆食俗。而大部分同学选择只是一般了解,因为没经历过。这也说明在学生群体中,地方性的食俗相对本地学生影响较大,而对外地学生影响不大,所以外地的同学们了解也不深入。在饮食文化传说方面,“粉”是南宁饮食文化的重要线索,诸如老友粉被赋予老友相聚的内涵,桂林米粉起源传说可追溯到秦始皇南征,“粉利”在过年的餐桌上象征着大吉大利等逐步发展成一种“粉文化”。被调查学生对于南宁的米粉传说故事的了解情况如下:在被调查学生中,“非常了解,有过调查”的只占了3.8%,“比较了解”的占21.3%,“略有听闻”的占了30%,“完全没听说过”的比率最高,达到45%。由此可以得出,同学们对于南宁饮食习俗的传说、轶闻不算太了解,关注度比较低。因此,可以推测出在一定程度上南宁的饮食文化对于同学们的影响力并不是很大。
3.3对于南宁的饮食商圈的了解情况南宁的饮食商圈发展得十分迅速,餐厅聚集量大且人流量较多的如朝阳广场、万象城、新万达等几个地方。小吃街的存在也是南宁饮食文化得以发展的一个基础,如中山路、建政路以及距离本校最近的农院路等小吃街汇集了一些南宁地道的美食。对南宁饮食商圈了解程度的调查结果表明,有12.5%的同学非常了解,去过不同餐厅就餐,这些同学大多数是在校外就餐次数多的,有37.5%的同学认为比较了解,有41.3%的同学不太了解南宁的饮食商圈,极少光顾那些餐厅,8.8%的同学不清楚南宁饮食商圈的发展情况,因为这一部分同学没有尝试过。从数据另一个侧面反映,南宁商业广场的餐厅对在校大学生的宣传还不够,或者由于距离远、用餐消费水平高等原因导致超过半数的同学不太了解或完全不知道南宁的主要饮食商圈。如果说因为价格等原因主导了大学生的消费去向,那么小吃街相比那些商业广场的饮食消费就要低很多,也更吸引大学生前往。关于同学们对小吃街的印象笔者做了统计,认为南宁小吃街的美食“种类丰富,味道俱佳”的比率为35%,认为“种类重复,味道一般”的占43.8%,反映出南宁小吃街的美食缺少一定特色,因此小吃街的商贩也应该从食客的角度多开发些更有特色的小吃来争取商机。认为“没啥好吃的,不能叫小吃一条街”的占13.8%,这也属于小吃种类重复而衍生的问题,还有20%的同学从环境和食品质量角度考虑,认为南宁小吃街普遍存在杂乱无章,卫生堪忧的问题。
3.4对于南宁饮食文化的传播与保护现状的了解南宁饮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速度是十分可观的,因而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甚至普通民众开始把关注目光投射到饮食文化上,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来支持和维护饮食文化的发展。在这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和漏洞,那么在校大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如何,这是一道多选题,通过调查结果表明,最大的制约因素在于卫生环境,认为需要改善的占57.5%,说明通过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看到大众对于食品安全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个较大的制约因素在于缺乏品牌的树立和宣传,这部分比例为55%。针对餐馆规范程度不高和餐饮业从业人员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因素考虑的各占41.3%和43.8%。还有28.8%的认为就餐地理位置布局不合理,22.5%的认为价格定制不合理。总体反映大学生对于南宁饮食文化发展存在的卫生、品牌、价格以及地理位置等问题有自己的反思和意见。对于南宁饮食文化的保护,政府做了很多工作,把饮食类项目划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就是其中之一。但目前在广西被列入饮食文化遗产项目还不是很多,属于南宁本地的也就更少,那么在这前提下考察同学们对于非物质遗产的关注度,笔者提出“南宁本地美食中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选)一题中,正确答案的设定是前三项“老友粉”、“横县大棕”和“扬美豆豉”,后边还有“粉饺”、“白切鸡”、“柠檬鸭”、“酸嘢”等迷惑选项。被调查学生中没有全部选对的,选择了“老友粉”的占56%,选“横县大棕”的占25%,选“扬美豆豉”的占22.5%,选“粉饺”的占15%,选“白切鸡”的占25%,选“柠檬鸭”的占23.8%,选“酸嘢”的占25%。一组组数据说明,绝大部分大学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太了解也不太关注的,作为文化的传承一代没有尽到认识和保护的责任,很多同学是基于听闻和日常接触到的食物来做判断而已。关于有利于饮食文化宣传的活动选择上,选择“旅游美食文化节”的最多,占到被调查学生的87.5%,可见大学生要进行饮食文化的宣传还是要落实到实际的亲身体验,才能激发兴趣,以便“现身说法”。其次有6.3%的选择“博物馆活动”,5%的同学选择“课堂讲座”,仅有1.3%的同学选择“书籍报刊阅览”。可见只有少部分同学倾向于通过展览活动和讲授渠道来参与饮食文化宣传。饮食文化的传播跟同学们关系较为密切的还有课程设置问题上,经过调查得知同学们对于学校是否有必要开设饮食文化课程的看法是:认为设置成为专业课非常有必要的占27.5%,说明同学们开始把饮食文化纳入到自身学习文化过程中,认可饮食文化在文化发展中重要地位。有58.8%的同学认为可以作为选修课,因为授课内容会吸引人,可见同学们对于有趣味性的、贴近生活的学科较有倾向。还有13.8%的同学认为没必要,认为只是个人研究喜好,说明这部分同学并不希望把兴趣爱好作为课程来学习,形成课程后为了成绩会背负有一定的压力。文化宣传和保护也得益于信息的获得,在科技日益发达,信息传播手段和途径多样化的时代,作为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在校大学生,其信息沟通方式自然更多,但究竟同学们以何种形式为主获取关于饮食文化的信息,通过调查得知,通过微信、QQ、微博等网络媒介途径获取信息的占72.5%,说明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网络世界以便更快捷地获取信息,进而进行宣传。而通过家人朋友讲述的也不少,占了47%,但也说明同学缺乏主动性去了解。通过传统途径阅读书籍报刊和收发广告宣传单的分别占3.75%和26.3%,由此可见传统的途径信息更新较慢,也比较分散,导致文化信息传播也慢,所以大学生选择率低。而通过亲身体验获取信息的占45%,由此可见,同学们还是希望自身的实践来获取新知。
4结论
饮食文化的起源范文6
对于意大利人而言,一天中真正的正餐是晚餐,通常意大利人都会选择同家人一块享用,意大利人吃晚餐普遍较晚。这是由于意大利地处地中海地区,地中海夏季气候非常炎热,人们在酷热的环境中很难有食欲去好好享受一天中最重要、最丰盛的一餐。待晚上7点之后,太阳逐渐西沉,空气也变得清爽凉快,人们才愿意来享用晚餐。这也是地中海地区国家(如西班牙、意大利、希腊)晚饭时间偏晚的原因之一。意大利式晚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所需时间很长,一顿晚餐一般耗时3~4个小时,这与中式晚餐有明显的区别。观察意大利的用餐习惯颇有意思。一次完整的意大利式晚餐通常包括以下几道菜:1.前菜(开胃菜)。用来激发人的食欲,品种丰富多样,除了具有各地物产特色的沙拉以外,比较著名的前菜还有Meloneconprosciutto(蜜瓜火腿),将火腿切薄片卷在蜜瓜上同食。2.第一道菜。一般是各种米面类菜肴,如Spaghetti、Tagliatelle等各种意面,各种意粉和米饭。在第一道菜上意大利南北也略有差异,北方米面均有,而南方则是对面情有独钟,也更青睐植物类酱汁。如由大量新鲜剁碎的罗勒加上薄荷叶、碎松仁和特级初榨橄榄油拌匀制成的青酱,天然清新,浓香扑鼻,味道浓郁。3.第二道菜,也就是通常意义上西餐的主菜。意大利的主菜通常分量较大。在吃什么的选择上,南北的差异也比较大:北方以畜类和禽类为主,如著名的佛罗伦萨牛排,每份牛排至少重1千克,需要煎制约20分钟。做好后的牛排表面呈深褐色,焦香四溢,但切开后,内部仍是肉汁丰腴,鲜美可口。南方的人们似乎对这种浓郁的口感并不感冒,他们更喜欢清淡而原本的味道。在食材选择上,他们也更愿意选择海鲜。4.甜点。一般是冰淇淋、各类蛋糕或水果等。在吃完甜点之后,喝一杯Espresso浓缩咖啡,一次意大利晚餐就结束了。而中国饮食严格遵循一日三餐制,早中晚餐在一天中所占的比重也都比较均衡。早餐在七点半左右开始,样式丰富,基本上每个城市都有特色早餐,如重庆小面、武汉热干面、桂林米粉等。而中国的正餐品类更是琳琅满目,数不胜数。作为正餐范畴内的中餐,不像意大利采取分餐制,而是采取共餐制,菜肴也没有明显的前菜、头盘、主菜之类的区别。
二、中意两国饮食文化形成的原因
(一)地形地貌层面意大利北至北纬47°,南至北纬36°,西至东经6.7°,东至东经18.5°,地处欧洲南部,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挡住来自北欧地区的寒风,加上整个亚平宁半岛深深地嵌入地中海之中,意大利比同纬度的绝大部分地区都温暖。亚平宁山脉北与阿尔卑斯山脉相接,从中部纵贯整个意大利,给意大利带来丰富的地形环境。在意大利东北部,由波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巨大的波河—威尼斯平原有肥沃的土壤,为意大利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意大利的东部海岸地区地形以山区和峭壁海岸为主,以海产居多,有零星的果蔬种植和葡萄酒酿造。意大利中西部地区以平缓的丘陵和平原为主,气候和地形均适宜农业发展,盛产各种果蔬,乳类、肉类产品和粮食作物。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地形差异明显,东北地区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适合大面积种植和畜牧业的发展,但由于气候较为寒冷,较少种植果蔬类作物。东北以南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北方地区是南北作物的交汇地带,南北方的各类作物均有种植,养殖业也非常发达,已基本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南方大部地区果蔬品种非常丰富,但由于地形复杂和人口密度大的原因,畜牧业更多的是以家庭为单位,分散存在。广袤的西部地区由于海拔高、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等原因,农作物品种较单一,以小麦、青稞等粮食作物为主,产量较低,仅是自给自足水平,但畜牧业比较发达,各类牛羊肉和乳制品产量都很大,当地人也都以乳肉作为主要食物。
(二)气候层面意大利的气候多样,北部地区属于大陆性湿润副热带气候,如都灵、米兰及博洛尼亚等地,特点是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而沿海地区及佛罗伦萨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日间气温常超过35℃且昼夜温差很大,冬季温暖多雨,气候温和。如西西里岛的首府巴勒莫,冬季日均最低气温为12℃,日均最高温为17℃,气候宜人,也非常适合各种作物生长,这也是意大利南方人食用果蔬量明显比北方人多的原因之一。意大利独特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各种农产品的风味物质和营养成分的积累,所以意大利农产品普遍质量较高,风味十足,这也是意大利饮食更偏爱使用各类未经深加工的天然香料调味的原因之一。中国的国土面积广大,气候种类多样。东北大部分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严寒少雨多积雪,日均积温低,作物生长时间长而品质高。东北以南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北方地区虽也是温带季风气候为主,但年均气温比东北地区高,受太平洋夏季季风影响,夏季降水多,水热条件适合多数农作物生长。秦淮一线以南的广大南方地区则是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气温、降水都比较温和,良好的降水光照条件是南方种植业发达的原因之一。西部地区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全年降水较少,冬季被西伯利亚高压控制,凛冽干燥的北风持续整个冬季,而地区则是高山高原气候,终年低温少雨,上述两种气候都不适合种植业的发展,所以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三)物产层面意大利各个地区的饮食文化都受历史上的数个统治民族的影响。这些民族带来了自己的饮食文化,同时也把他们的特色食材带到意大利种植、培育。因此,在意大利的土地上产出的各种食材,有不少带着浓郁的异域风情。就整体来说,意大利的农产品普遍质量较高,各大区出产的农产品种类和特产也不尽相同。北部如皮埃蒙特大区、伦巴第大区、威尼托大区就以出产优质的小麦、玉米和葡萄为主。中部偏北地区如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托斯卡纳大区则有着极为发达的畜牧业和大片的果园、葡萄园,为全意大利甚至世界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如以帕尔玛火腿为代表的肉制品和托斯卡纳地区的特色红酒等。以罗马为中心的中部地区则是意大利粮食作物的主产区,橄榄的种植也从此开始。如拉齐奥大区,用于制作各种意大利面和意大利粉的杜林小麦大半产自此处。在自然风光秀丽的南方,地中海气候赋予这块土地充分的日照和剧烈的日夜温差,果蔬农产品就成了南方农产品中当仁不让的主角。意大利南部大量出产的果蔬主要有:1.番茄,以个大、味浓、鲜甜可口而闻名;2.葡萄,南部产区出产的葡萄酒口感锐利,偏涩,别有一番风味;3.柠檬,在意大利除了调味之外,还被拿来酿制成独特的烈酒———柠檬酒,它口感甜中带辣,香味馥郁久久不散,深受意大利人喜爱。南部的渔业在意大利举足轻重,在全国鱼类供应中占了大半。意大利国土面积较小,各地出产的各种食材都能在国内广泛流通。而中国幅员广阔,气候差异大,各地物产差别较大,饮食多以当地或附近的食材为主。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肉类是以牛羊为主,各种奶制品也较多;由于气候所限,北方出产的蔬菜种类较少,以耐寒耐旱蔬菜为主。在沿河沿海地区,各种水产被广泛地食用。中国南方地区出产的农产品种类丰富,在全国范围内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根据记载,在中国有约600种被食用的蔬菜,其中大半均在南方种植,除此之外,如芒果、百香果、山竹等热带水果也是南方独有。
(四)人文历史层面饮食观念是人们在食物的制作和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深受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尤其是哲学的影响。不同的哲学思想及由此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产生了不同的饮食观念。中国的饮食观念是五味调和,而意大利的饮食观念是天然新鲜和原汁原味。中国饮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儒家文化“以和为贵”精神的影响。“以和为美”的概念在中国饮食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调味时强调五味的调和,在食材的选择上追求温寒搭配、多种多样。看起来毫不相干的各种食材巧妙搭配,成为一道道驰名中外的中国名菜。而饮食文化也融合进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吃可以交流信息,表达欢迎或惜别的心情,甚至感情上的风波也往往借助于酒菜来平息。吃的形式后面蕴涵着一种丰富的心理和文化的意义以及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吃”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原有的交际功能上,更发展出了调节社会心理的功能。西方哲学的发源地希腊,由于在文明发源之时,自然资源不甚丰富,人们必须努力探索、开发自然以获取发展的资本。在探索的过程中,科学理性的精神、遵循自然规律的理念和独立自主、互不干涉的思想深入到了西方哲学中。意大利饮食也与其他西方饮食一样,讲究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搭配,每天的饮食只要摄入了足够的营养,满足一天的消耗,能保持身体健康即可,对食物的口味和样子并不过分追求。“独立、分别”的思维也深深地融入了意大利的饮食中。在意大利的菜谱中,除了汤类和酱汁,各种食材基本都是分开烹饪,互不相干,即便有搭配也都是在盘中。在用餐时也实行分餐制,体现了个人的独立自主。从文化的意义上看,“吃”在西方国家只是停留在简单的交流、交际层面上,并没有像在中国那样被赋予更多、更为重要的“使命”。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