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的治理方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通货膨胀的治理方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通货膨胀的治理方式

通货膨胀的治理方式范文1

关键词:通货膨胀宏观调控对策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及由来

通货膨胀是指所有社会商品和劳务的一般价格水平或平均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在通货膨胀时期,单位货币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量呈持续下降局面。因此,通货膨胀也就是货币购买力的下降。根据通货膨胀的程度不同,人们把通货膨胀划分为以下三种:(1).温和的通货膨胀;(2).急剧的通货膨胀;(3).恶性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本世纪初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形成以后的产物。在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条件下,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可以无限发行,从而为通货膨胀的产生打开了大门。只要货币供应量超过了社会商品量,通货膨胀就发生了。通货膨胀尽管有很多诱发因素,如需求拉动、成本推动、部门结构失调带动,但产生通货膨胀最终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货币供应量过多,货币与商品的供给比例发生了变化。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得曼教授认为通货膨胀无论在何时何地发生,都是一种货币现象。他认为,一般物价或特殊物价,在短期的上涨,可能由多种原因产生。但一般物价的长期持续性上涨,无论在哪一个国家,总是由于货币量增加速度过快而产生的货币现象。他形象地指出“高通货膨胀是因为政府印刷货币太多,就是这么一回事。那就是唯一的原因,哪里都如此。”本世纪以来,通货膨胀如同一个幽灵,缠绕着社会经济。

二、当前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来,加之近年中央银行有发行过多的货币导致货币增长过快,从而引发了通货膨胀。需求拉上通货膨胀,需求拉上通货膨胀理论是从总需求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其观点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我国现在由于种种原因已经形成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局面从而形成了通货膨胀。温和性通货膨胀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两种原因。

近年来我国粮价不断上涨,是由于粮食产量下降造成的,是供给出了问题,属于成本推动;投资需求幅度为20%为正常,而我国现在已经达到了25%,特别是化工,冶金等行业的价格不断上涨引起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此属于需求拉动。温和性通货膨胀还有一个因素国际传导,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需求膨胀带动国内价格上升,属于需求拉动;而原油及其他国际初级产品通过进口带动国内价格上涨,则属于供给因素,是成本推动。

通货膨胀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产生,由于物价的流通,近几十年全球没有发生恶性的通货膨胀,反而是产生了不少次的通货紧缩。而我们由于汇率管制,无法与国外市场同步,客观上导致了通货膨胀。我国由于经济结构的不平衡,生产较低的部门的工人需求向生产高的部门靠齐结果导致整个社会工资增长率超过了经济增长率从而导致了通货膨胀。

三、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

1.造成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

在市场经济中,货币是计量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尺度,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正常的经济秩序,生产经营活动规则,以及个人的生活习惯,都是以货币价值的基本稳定为基础的。当出现通货膨胀以后,货币价值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呈现出不规则的变动,这造成了社会经济运行的混乱,破坏了原有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经济活动规则赖以存在的基础。通货膨胀使人们实际收人下降,极大地损害了固定收人者。

2.破坏了市场机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作用

由于商品价格的高低关系到每个经济主体的切身利益,因此,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支配着经济主体生产什么,消费什么,如何生产。在物价稳定时期,经济主体根据市场物价比较容易掌握生产调节的方向。但是,在通货膨胀期间,物价水平变化较大,很难掌握各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往往造成生产和经营上的失误,削弱市场机制对经济生活的调节作用。物价的普遍上涨,使价格无法反映市场的真正供求关系,也无法真实地反映出生产者的经营效果,这就使价格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调节生产的作用。通货膨胀加剧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商品价格上涨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加剧了生产中各部门利润的不均衡,从而造成一些部门的生产规模扩大,而另一些部门的生产规模缩减和下降。

3.通货膨胀会使需求发生变态

在通货膨胀中,尤其是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货币持有者由于害怕物价进一步上涨,就会把手中的纸币尽快变成商品,甚至不论商品是否需要。囤积居奇现象由此大量发生。在纸币不稳定的条件下,用纸币来计算经营活动已不可能,也不能衡量企业的盈亏,这时金银会重新在市场上直接成为计价的工具。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纸币甚至不能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商品所有者为了避免通货贬值可能带来的损失,甚至会采取各种方式拒绝接受纸币,物物交易现象就会普遍发生,纸币流通甚至遭到完全的破坏。

4.通货膨胀加剧了投机活动

通货膨胀会加剧对商品种类和地区的需求不平衡,此起彼伏地发展,助长了投机活动的发展。投机活动对正常的商品流通起着很大的破坏作用,使商业作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正常经济联系的纽带作用遭到破坏,促使大量的社会资本从生产领域转人流通领域,助长了泡沫经济的成长。

5.通货膨胀破坏本国出口公司的竞争能力

鼓励在国外抽人商品,以较低价格在国外购买商品,然后按较高价格在国内销售。使本国资本极力流往国外,寻求更加有利可图的投资和可靠的避难所。外国资本外流,国际结算状况恶化,加重外汇危机。

6.通货膨胀破坏了银行发挥正常的作用

在通货膨胀期间,人们不愿意用货币形态保存资本和收人,所以,银行存款的来源缩小,银行账面数字虽然增加很多,但是,其实际价值往往缩小,这样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投资和贷款不能不相应减少,甚至在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银行提供信用实际上已无利可图,因为债权者收回来的债务是贬值了的货币,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同时,银行本身还会把大量资金用于投机,因为投机盈利比放款利息大得多。所以,银行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不能成为促进生产发展的力,反而成为破坏经济的力量。

四、应对当前通货膨胀的对策

我国没有近期通货膨胀,一旦发生了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诸多不利影响,对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有破坏性作用,因此,,必须下决心及时治理。这种治理应该是多方面综合进行的。1.控制货币供应量

由于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因此,治理通货膨胀一个最基本的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稳定币值以稳定物价。而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必须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投放,保持适度的信贷规模,由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灵活有效地调控货币信用总量,将货币供应量控制在与客观需求量相适应的水平上。

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治理通货膨胀仅仅控制货币供应量是不够的,还必须根据各次通货膨胀深层原因对症下药。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关键。各国对于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是大力压缩财政支出,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坚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财政。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采取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总量的措施。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两条很重要的途径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过快增长,以此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

治理通货膨胀必须从两个方面同时人手:一方面控制总需求;另一方面增加总供给。二者不可偏废。若一味控制总需求而不着力于增加总供给,将影响经济增长,只能在低水平上实现均衡,最终可能因为加大了治理通货膨胀代价而前功尽弃。因此,在控制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一般来说,增加有效供给的主要手段是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人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4.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主要是采取工资物价管理政策,以阻止工会和垄断企业这两大团体互相抬价所引起的工资、物价轮番上涨的趋势。其目的在于力图控制通货膨胀而又不致引起失业增加。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因为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其别是工资的提高,因而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为此,必须采取抑制性的收入政策,其形式有如下几种: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以限制工资-物价的上升。强制性措施。以纳税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5.对外经济政策

一般来说,我国的国内的通货膨胀与其国际收支状况具有相互推拉的作用。在各国都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我国必须采取适当的对外经济政策,以减轻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物价的不利影响,井阻止国外通货膨胀的输入。这方面的措施主要有:(1)实行浮动汇率。由于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我国货币对外汇汇率的升降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2)与各国在贸易和金融领域采取协调措施,如与各国加强协作,共同采取控制各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改善国际金融制度以及其它反通货膨胀的措施,以制止世界性通货膨胀的蔓延,等等。

6.加大宏观经济调节力度

为了继续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有关部门必须密切关注、善于发现并及时研究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运用政策引导和经济手段适时适度加以调节。要严格控制新涨项目出台,加大价格检查力度。此外,还要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特别是针对一些行业过快增长可能造成的能源和原材料紧张等问题的协调工作力度,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稳定市场供应,确保供需基本平衡。

通货膨胀的治理方式范文2

一、关于通货膨胀的原因

1.“流动性过剩说”。在宏观经济运行中,流动性过剩通常被理解为货币发行过多,也就是“钱多”。长期以来,不少经济学家一直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更严格的说是纸币现象,即当纸币发行超过流通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购买力将会下降,纸币购买力下降推动货币加速流通,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王海峰在《规避通胀风险须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着力点》中提出中国通胀压力与国内流动性过剩有一定关系。他在文章中说,货币供给大于实体经济需求是通货膨胀压力剧增的根本原因。张五常在《中国的通货膨胀》一文提出,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货币发行过快,导致市场上通胀反应过快[1]。

2.“成本推动说”。当前许多经济学家把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主要原因归于生产要素成本的上涨。刘世锦在《通货膨胀与发展转型——宏观经济三人谈》提出,从整个宏观面上,中国正在进入一个生产要素成本周期性上升的阶段,成本推动的压力趋于加大。具体地看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第二,部分生产要素价格体系离市场化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由于政府管制造成的价格扭曲的状况还普遍存在;第三,全球初级产品价格的波动对中国的影响日益增大。基于以上三方面原因,中国未来将在较长时期面临着要素成本持续的上升的压力,这是推动中国目前通货膨胀最重要的也是最难对付的要素[2]。

前任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同样提出中国当前面临的通货膨胀主要是成本推动型的,这个成本推动包括了劳动力的成本必须上升以及中国现在资源的价格是世界的“洼地”,必须对其价格进行适当的调整[2]。

张平和王宏淼在《“双膨胀”的挑战与宏观政策选择》中提出资产重估引致的资产价格膨胀传导到了实体部门,推高了可贸易工业部门的成本。其次,农业部门的成本也不断提高,导致一些农产品价格走高。再次,第三产业也积累了大量的“价格压抑”。这一潜在的压力是未来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力[3]。

3.“需求拉动说”。面对物价的上涨,许多经济学家把通货膨胀的原因归于对有限资源的需求量增大,从而促使了物价的上涨。王建在《通胀是长期的,反通胀要触及深层次矛盾》一文中,提出在中国人口与土地的矛盾自新世纪以来进入到拐点,单产增长率呈停滞状态,但工业化与城市化占地仍在持续,人均收入的增长也不断提升着人均食品消费水平,由此导致了食品供求缺口被拉开与拉大。这样食品的需求带动的物价压力在长期内就不是趋于缓和,而是趋于严重,通胀也就会长期化。

4.“二元结构说”。当前中国部分行业比较热,产品供不应求,部分行业却比较冷,产能过剩,过冷过热同时并存,过冷行业由于发展困难,大量资金从过冷部门转移到过热部门,导致过冷部门的生产减少、供给失衡,过热部门出现泡沫。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提出,目前中国正处于一个二元经济环境,过热和过冷部门同时存在。过冷部门主要是制造业,也包括猪肉生产、矿泉水生产等部门。由于大量资源从过冷部门转移到过热部门,由此造成通货膨胀[4]。

5.“混合因素说”。面对中国目前发生的通货膨胀,有不少经济学家认为其原因是来自多方面,既有需求方面的原因,也有供给方面的原因。经济学家刘伟在《供求失衡的特点与通货膨胀的治理》一文中提出影响当前通货膨胀的两大因素,具体来讲,需求方面因素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增长过快、银行流动性过多和国际收支失衡等,供给方面因素主要表现在市场化进程对于生产成本的影响、增长因素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看发展要素对于生产成本的影响。

光在《中国进入中度通货膨胀时期》一文中指出,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输入性通货膨胀,即中国经济和国际接轨,国际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从而导致一些进口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又有需求方面、供给方面、结构性通货膨胀方面[5]。

6.“价格管制说”。当前物价上涨,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既有间接的货币政策,也有直接的价格管制,从而来控制价格上涨,然而,在大家都肯定这些政策的正面效应,中国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正是政府采取的价格管制政策,才促使治理通货膨胀的效果打折。周其仁在《通货膨胀与价格管制》提出,实行价格管制会产生一个打击生产的效果,而这对于治理通货膨胀是不利的[6]。

同样易宪容在《通货膨胀:2008中国经济第一关》中也提出:“从中国式的通货膨胀来看,价格上涨往往与权力远近有关,越是靠近权利的产品,其上涨时间就越早,上涨的速度也就越快。比如,这一轮的价格上涨就是从房价开始,就是从政府完全垄断的产品开始。”[7]

7.“GDP增长说”。最近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8]在《外部冲击与中国的通货膨胀》中提出GDP的增长是决定通胀的最主要因素计量结果表明:短期内,国际食品价格是导致国内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物价的影响在中长期逐步上升;人民币升值抑制通胀的效果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国际利率变化对国内物价有影响;全球流动性的转化因央行的有效对冲对物价的直接影响并不明显。综合而言,外部冲击只是导致通胀的因素之一,而GDP增长率仍是影响物价的主要因素[9]。

蔡昉在《如何取得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胀之间的平衡》一文中提出当前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即“伴随着高速经济增长,城乡就业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大……城乡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和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增长显著增加……而中低收入家庭具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和较高的恩格尔系数,……导致了食品价格上涨的需求因素”[10]。

8.“财政分权说”。尚长风、许煜、王成思在《中国式财政分权与通货膨胀:机制和影响》一文提出,中国政府的财政分权导致了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他们说中国政府对中国国有企业补贴,有三条路,其一是财政补贴,其二是国有银行低成本贷款,其三是直接发行货币,在实践过程中,第

一、二条路走不通,只能通过发行货币的方式来补贴国有经济,导致通货膨胀。

二、应对通货膨胀的对策

1.第一种观点是通过增加商品供应来缓解当前通货膨胀。张平、王宏淼在《“双膨胀”的挑战与宏观政策选择》中提出,面对双膨胀的挑战(资产膨胀、通货膨胀),必须进一步作出恰当和配套的宏观选择,既要抑制资产部门的膨胀,又要激励实体部门投资的欲望,从而供给增加,抑制通货膨胀[3]。

2.第二种观点是通过回收市场多余的流动性来缓解通货膨胀。张五常在《中国的通货膨胀》里提出,要回收1500亿的钞票,并提出回收的具体建议。林毅夫在《2008:高速增长的调控之道》一文中提出,要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必须要“货币紧一点,物价要松一点”,“货币供应一定要控制住”[11],可见作者是希望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流动性,从而抑制通货膨胀。

3.第三种观点是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抵御通货膨胀。刘世锦提出要解决通货膨胀的最根本出路,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抵御成本上升的最重要手段,而现阶段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来源就是创新,这就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依靠要素低成本投入推动经济增长转到依靠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来促进经济发展[12]。

4.第四种观点是通过多种手段来遏制通货膨胀。许善达在《本轮通货的特点及应对之策》中提出,应对通货膨胀的对策很多,但重点是以下三方面,第一是货币政策,通过包括提高利率,提高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发行票据等减少市场上的流动性过剩。第二是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减少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供给,从而控制通货膨胀。第三是调控物价,通过行政手段控制物价上涨。

5.第五种观点是通过控制国内总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来抑制通货膨胀。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提出当前形势除了密切注视外部冲击对国内通胀的影响,但控制国内总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的膨胀仍是抑制通胀的关键。其提出对物价上涨影响最大的是GDP,因此利用如何各类政策工具控制总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的上升,防止经济增长过快,仍将是抑制通胀的根本途径。

通货膨胀的治理方式范文3

通货膨胀;原因;政府政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F8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8-0008-02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

1.GDP增幅明显

国家统计局今日了2010年经济数据,全年GDP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四季度增长9.8%。此外,全年CPI同比上涨3.3%,其中12月份同比上涨4.6%,环比上涨0.5%。

2.CPI再创新高

继2008年1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创出1997年以来的月度新高达到7.1%后,2011年2月份我国CPI再创新高达到8.7%。从CPI的类别构成中来看,食品价格上涨23.3%,居住类价格上涨6.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3.2%,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2.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2.1%,而衣着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交通和通信类继续下跌,仍然延续这“五涨三落”的格局。

3.农产品价格持续稳步上涨

从全球的范围来看,生物能源的发展以及作为工业企业的原材料,使得农产品价格仍将维持稳步上涨的趋势。根据国家粮油中心数据,2010米年度总消费量预计达到1.430亿吨,工业消费预计达到3100万吨,占比达21.7%,较上年度提高350万吨;2010年度总消费量达到930万吨,工业及其他消费预计达到80万吨,占比8.6%。

二、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

1.由外汇储备引起的供需失衡是通货膨胀的内在因素

通缩是社会总供需失衡,同样,通胀的本质也是社会总供需失衡,不过它与通缩相反,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在有国际贸易的背景下,供需平衡在于:国内供给+总进口=国内需求+总出口。当总出口大于总进口时,表现于顺差,企业手中握有外汇存款。此时,国内的需求是大于国内供给的,缺口部份就是顺差中的外汇购买力,只有当这些外汇用于进口等额商品时,总供需才实现平衡。

2.由低汇率价格传导是通货膨胀的外部因素①

低汇率会在二个方向同时起作用,一是因为汇价低,表现为人民币商品、资产对外资来说特别便宜。因此引发外资不管是对能出口的商品,还是对不能出口的房地产,以及各种企业资产、证券资产都疯狂购买。而进口商品、国外资产对人民币来说都显会得特别,顺差会越来越大。

3.过剩流动性导致通货膨胀

谈到流动性导致通货膨胀时,一般经济学家都会以池塘的例子作比喻:全社会的商品就像一个池塘,货币就像里面的水,水多了,水位就高了,物价就升了。中国政府2007-2008年投入4万亿应对金融危机,其中1.8万亿是直接投入到基础建设中。

4.热钱的涌入

美国的宽松的的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泛滥,大量的热钱涌入新兴市场。中国的热钱量也达到了一个高点。大量的资金以各种方式涌入房地产行业,推高房价。

四、政府应对此次通货膨胀的建议措施

1.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抑制投资与消费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变化表明,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双膨胀是造成我国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因此,抑制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膨胀应是我国治理通货膨胀的基本政策,其具体对策就是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一是对引起投资需求膨胀的预算外资金实行严格的控制,确保投资总规模适度增长;二是坚持平衡财政收支,减轻财政赤字对货币供给量增长的压力。

2.实行适度扩大的货币政策,造就增加社会有效总供给的良好基础

从供给方面看我国通胀的成因在于总供给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总需求的扩张速度。因此,在抑制总需求扩张的同时,要大力增强总供给的生产能力,增加社会有效供给,才能确保物价的长期稳定。为此,一是要增强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货币供给量在增加总供给、抑制总需求方面产生积极作用;二是要加强中央银行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三是推行倾斜或重点投资政策。

3.实行对工资、物价控制的收入分配政策

合理分配收入是治理通货膨胀的重要政策工具,也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条件。为了完善收入分配政策,一是必须扭转目前国民收入分配过多地向个人倾斜的格局,使职工收入做到公开化、货币化和规范化;二是明确规定并实行实际工资增长必须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原则;三是健全和完善企业工资和奖金的使用办法,加强对企业财务和工资基金的全面监督。

4.把需求管理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结合起来,治理结构型的通货膨胀

借鉴主要发达国家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控制通货膨胀的政策并非以单纯降低通货膨胀率为唯一目标,而是要以实现一定的经济增长率为前提。因此,治理通货膨胀是一项复杂、长期的任务。只有不断地研究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制定有效的反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从而保持经济的良性发展。

注释:

①王国刚.当前我国经济中若干热点问题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4(6).

[1]阎坤.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分析[J].税务研究,2002(6).

[2]张五常.中国的通货膨胀[N].经济学消息报,2008-02-01.

[3]吴敬琏等.通货膨胀与发展转型――宏观经济三人谈[J].新华文摘,2008,(10):42.

[4]张平,王宏淼.“双膨胀”的挑战与宏观政策选择[J].2008,(6):44.

[5]大中华经济.郎咸平:二元经济是通胀根源[EB/OL].星岛环球网,2008-05-13.

[6]周其仁.通货膨胀与价格管制[N].经济学消息报,2008-05-16.

[7]易宪容.通货膨胀:2008中国经济第一关[J].国民经济管理,2008,(4):101.

通货膨胀的治理方式范文4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财政政策

中图分类号:F8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0-01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2008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我国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国民经济中的流动性迅速并且大量增加,这种扩张性举措取得了一定的反危机成效,也使国民经济承受了因此而产生的需求拉上的通胀压力。2011年持续高位运行的通货膨胀成为困扰中国经济进一步走向复苏的最大难题。

一、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

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与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历次通货膨胀不同。我国以前的通货膨胀多数为需求拉动型的,现在随着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我国通货膨胀中成本推动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次通货膨胀是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造成的。

(一)需求拉动

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各发达国家纷纷实行低利率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此背景下我国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目标,实施了“4万亿投资计划”和一系列区域振兴规划、货币政策迅速由从紧转向宽松,投资规模和信贷投放量大幅上升,导致货币供应量激增。我国经济多年来之所以保持着较高增长率,其中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但过快的投资一方面刺激信贷扩张,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另一方面会引发原材料和生产资料价格、人力成本的上涨,最终形成对通货膨胀的推动。

外汇流入导致我国的货币供给增长过快。引进外资被普遍作为一种缓解国内资金紧缺的方式,但无论是对外贷款还是直接投资,并非有了外资即可生成生产力,还需要相应的国内资金相配套。如果引进外资所需配套资金的增加超过财政和信贷的承受能力,就可能造成财政赤字和信用膨胀,最终导致物价全面上涨。

其结果,物价上涨不可避免。我国的物价上涨具有其特殊性。当流动性过剩出现时,首先上涨的是资产价格,随后商品价格开始上涨,而且商品价格的上涨幅度远远低于资产价格的上涨幅度。

(二)成本推动

(1)工资是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而居民生活水平又取决于其收入水平,而居民收入的大部分是工资收入,因此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就必须提高工资,这对于企业来说就意味着工资成本的提高。

(2)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中国对原材料、能源和自然资源的需求也大幅度增长,中国对国外资源的依存度也迅速提高。这导致资源价格的上升,也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3)随着节能减排在全世界逐步得到认可,以及我国经济面临资源压力,我国对节能减排越来越重视,相应的要求和标准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这种要求,企业就得增加人力、物力,这就客观上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4)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对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重视,因而对环境保护、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生活的舒适度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而满足这些要求也需要增加投入,这就客观使得生产成本上升,加大了物价上涨的压力。

二、当前通货膨胀的应对对策

通货膨胀的恶化将动摇一国经济健康增长的基础。现阶段快速上涨的CPI不仅给低收入阶层生活带来了困境,而且还扩大了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因此控制通货膨胀不仅关乎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还关乎社会公平正义。

(一)转换政府职能,深化投资主体改革

政府调节的出发点是解决“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失灵问题,应当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解决信息不对称和垄断,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因此,要深化投资主体改革,弱化政府投资的主导地位,尽快实现政府投资退出竞争性领域,转而重点加强对社会投资的服务职能,通过经济、法律和行政等综合性手段加强对市场投资行为的引导与调节来间接调控经济。

(二)把治理通货膨胀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必须优化产业结构,支持发展绿色经济、新能源开发、现代服务业和创新型民营企业,鼓励低碳经济的产业发展,实行节能减排,逐渐向集约型、内涵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注重降低重要战略物资的对外依存度,支持和鼓励国内企业在一定条件下参与重要物资的国家储备工作,以有效抵御重要资源性物资国际价格大幅上涨所带来的通胀压力。

(三)加快人民币汇率自由化进程,以缓解人民币流动性过剩

在当前解决物价问题已经刻不容缓的时刻,政府有必要对目前的外汇管理制度进行适当改革,逐步放松强制结售汇制度,并在此基础上理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同时加快外汇产品的开发来配合外汇市场的发展以促进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的形成。人民币基础货币大量被动投放的现象将由于央行减少外汇购买行为而得到有效的控制。这样我国的货币供应量才能够稳定下来,从而为我国政府治理通货膨胀奠定良好的货币环境。

(四)加强金融特别是特定经济部门的监管

我国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在取消一些不合理的金融、经济管制的同时,也应该通过不断完善的法律以及通过体制的不断完善加强监管,最重要的是做好目前分业监管体制下各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避免金融监管真空以及重叠区域,从而避免由于金融的不稳定性推动货币进而经济尤其是通货膨胀问题的出现。

三、总结

我国目前通货膨胀主要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推动造成的。我国目前应采取“供给扩张、需求紧缩”的政策措施来应对通货膨胀。具体政策包括进一步加强资本管制和鼓励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降低企业税收政策、加速人民币升值、深化改革、改善管理以及技术进步等。

参考文献:

[1]潘敏,缪海斌.银行信贷、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压力[J].经济评论,2010(02).

[2]陈国辉,段鹏.我国的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J].经济管理,2007(01).

通货膨胀的治理方式范文5

[关键词]混合型通货膨胀;结构失衡;紧缩政策;扩大内需

[中图分类号] F123.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10-0009-05

通货膨胀可以被描述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价格水平持续地和显著地上涨[1]。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各国都把价格稳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作为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通货膨胀不仅没有被消除,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在GDP连续五年以1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经济再度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威胁。

一、当前通货膨胀的形势及特点

由于价格的相对变化和变化时间的不一致性,温和的低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可以容忍的。许多经济学家长期以来坚持这样的看法,温和的或爬行的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对产出和就业有扩大的效应。弗里德曼认为,最佳通货膨胀率应该是实际利率的负值。在欧元区和美国,中央银行所确定的通货膨胀目标是2%左右;在中国,公众的容忍度和央行的控制目标是3%左右。但是,在经历了连续几年的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时期以后,从2006年底开始,中国的CPI再度攀升。2007年3月, CPI涨幅突破3%的警戒线;到2007年7月,CPI增速达到5.6%,创出新高。2007年全年,CPI比上年累计同比上涨4.8%;进入2008年, CPI继续上升,1月CPI同比增长达到7.1 %,二月8.7 %,三月8.3 %。尽管下半年CPI有所回落,但大多数商品仍在高位运行或继续上涨。

当前的通货膨胀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发生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发生的时机与1994年和2003年的通货膨胀大体相似。二是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依然是物价上涨的导火索。我国历次通胀都伴随着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二者总是相伴而来。三是当前的通货膨胀发生在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下。次贷危机、美元贬值、全球经济衰退、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可避免的对中国经济造成影响。

二、影响当前通货膨胀的因素

当前通货膨胀的成因很复杂,既有成本推进的因素,又有需求拉动的因素;既有国内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不合理的因素,又有国际经济形势影响的因素。

成本推进的因素主要是全球石油、粮食及其他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扬。2008年2月,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有效突破每桶100美元的大关,连创新高,5月初已经突破了120美元。低油价时代的终结不仅加剧了人们对于能源短缺和高油价引发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而且,乙醇汽油等替代能源的开发进一步推高了玉米、小麦等粮食价格和大豆、花生等油料作物价格。国际市场的粮价上涨直接影响了国内的粮食价格,并形成相互推动,持续上涨的态势。粮食价格的波动逐渐向下游传导,以粮食为原料的食品和猪肉价格加速上涨,直接推动了CPI的上升。尽管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面是好的,但是由于国际原油、谷物、石油、食用植物油、矿产品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不仅推高了国内以此为原料的企业的生产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我国控制物价上涨的压力。除上述因素以外,推动成本上升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工资成本的提高。2007年,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短期内,部分企业尤其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成本增加,甚至超出了企业的承受能力。

需求对本次通货膨胀的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资产价格的过度上涨。2007年,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上升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资产价格上升主要表现为股票和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扬。目前,尽管股票价格已经回落,但房地产价格仍居高不下,房价的飙升直接拉动了与此有关的钢铁、水泥、建材等相关行业投资的增长和价格的上升。作为中国供求失衡最突出的一个部门,房地产市场的过热对本次通货膨胀的产生和进一步恶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按照货币主义的观点,通货膨胀归根到底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才是通货膨胀的根源。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主要是因为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和现行的结售汇制度。截至2007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15,280亿美元。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和多年来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保持的双顺差格局。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削弱了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一方面,央行不得不对增加的外汇储备按汇率投放等值的人民币;另一方面,为了抵消增加的货币供应对国内经济的冲击,人民银行实行对冲政策,通过发行央票对冲增加的基础货币供应。在当前双顺差的格局下,央行已经无法控制基础货币的供应,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通货膨胀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复杂,最主要的是全球经济失衡和美元不断贬值的趋势以及2007年已经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中国现在所面对的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压力,从全球的角度讲,都离不开美元被刻意贬值的结果。美国通过美元贬值向全球输出了通货膨胀压力,推动了国际市场上石油、矿产品等初级产品价格以及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

三、当前通货膨胀的类型及根源

确定通货膨胀的性质和类型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它直接关系到应该采取何种经济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以及政策的有效性。在现实生活中,单纯的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是很难找到的。萨缪尔逊和索洛提出了“混合型通货膨胀”的概念,指由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共同起作用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关于中国通货膨胀的根源,贝多广和朱晓莉(2007)认为,当汇率和资本流动都受到管制时,压抑的对外升值趋势会成为对内贬值的直接原因。对内贬值的概念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CPI上涨,而是包括资产价格膨胀在内的广义通货膨胀[2]。周其仁(2007)认为当下中国的通胀不是政府滥发钞票的结果,而是现有汇率形成机制容纳不下中国国际竞争力的表现。汇率低估是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3]。余永定(2007,2008)也将人民币汇率低估、国际资本流入、外汇储备过多作为中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属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4]。

目前导致我国目前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重的,不仅仅是货币发行量过多的问题。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导致通货膨胀的包括需求拉动和成本推进等多种因素,当前我们面对的是一种“混合型” 的通货膨胀。在这种混合型的通货膨胀中,需求拉动的因素偏多一些。

作为经济社会一种常见的病态,通货膨胀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在物价上涨的表象下面,隐藏着经济制度的缺陷和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失衡,这才是当前通货膨胀的根源。

一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消费需求不足。尽管GDP连续5年以超过10%的速度高速增长,但是城镇居民和农民可支配收入却增长缓慢。与此同时,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这种收入分配格局,造成长期以来内需不足,消费不振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二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某些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的短期利益,将土地和房地产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不遗余力的推动地价、房价的上升和房地产业发展;同时,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纷纷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大量招商引资。尽管在短期内带来了财政收入的增加和一时的繁荣,但增长的代价是环境恶化、资源过度消耗和贸易摩擦加剧。而房地产市场过热和外资的过多涌入正是当前通货膨胀的重要源头。

三是垄断力量对社会总体价格水平的影响。陈志武(2007)认为,普通民众并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受益者,经济增长的好处更多的分配给了政府和垄断性的国企。由于某些产品和服务缺乏竞争和人为的供应不足,其价格并未因市场规模的扩大而逐渐下降,而是显示出较强的刚性,这种现象在银行、石油、石化、铁路、电信、房地产等行业和部门表现的尤为突出。这种与民争利的利益集团的存在,使得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偏离最优,扭曲了价格形成机制。从表面上看,当前的通货膨胀是由于猪肉和食品价格上涨引发的,但在形成CPI的8大类商品篮子中,猪肉的权重是无法与房地产等产业相比的。

四、宏观经济政策面临的困境

无论通货膨胀的近因是什么,通货膨胀都是一种疾病,一种危险时会致命的疾病,一种如果不及时治理,会毁掉整个社会的疾病(弗里德曼,1991)[5]。在通货膨胀扩散的过程中,整个经济社会都受到它的冲击和影响。一是中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支出大幅增加,生活质量下降。国家统计局的公报数据显示,2007年恩格尔系数相比2006年以来罕见上升。恩格尔系数上升,意味着在通货膨胀的冲击下,居民基本生活支出增加,福利下降。二是价格上升与通胀预期相互推动。价格上涨导致消费者不断增加的恐惧,而消费者的恐惧又反过来使物价上涨更快。通货膨胀的预期已经形成,并与价格上涨形成互相推动的格局。三是进一步扩大了已经十分严重的收入分配差距。2004年,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 0.465的历史高点,2007年突破0.48。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不仅抑制了消费需求,而且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四是由于货币的破坏力导致价格系统紊乱,打乱了市场机制的一切有效秩序,干扰了市场信号的传递并使信号失真,造成资源配置失调,降低经济效率并使经济陷于不稳定状态。

为了避免通货膨胀形势的日益恶化,自2007年以来,中国政府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力求在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同时,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但是,政策实施一年多来,形势并没有明显的改善,CPI依然居高不下(2008年6月CPI增幅为7.9%),而且正在与PPI正在互相推动、一起上涨,通货膨胀的压力持续增加。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不明显,一方面通货膨胀具有一定惯性,另一方面,当前所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本身就有局限性。更重要的是,当前通货膨胀还具有输入性通货膨胀的特点,对于美国经济衰退、美元贬值和油价、粮价、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仅靠国内的经济政策是无法消除的。

财政政策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财政政策易松不易紧。由于中国的财政支出具有不对称性,即扩张容易、紧缩难,财政政策抑制经济过热的职能并没有充分发挥。一方面,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党政系统和公务员队伍,公务人员工资及其他各项费用支出不仅不会减少,而且会随着通货膨胀率的提高而增加;另一方面,目前中国的财政政策还具有产业政策的职能,某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不可能减缓。此外,2008年是一个多事之年,年初南方发生雪灾,五月份四川发生地震,灾后的重建工作及即将举行的奥运会都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而且,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如果低于8%,便会带来就业等一系列问题。综上所述,可以预测,2008年中国的财政支出减少的可能性不大。

尽管已有的研究显示,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期,货币政策的效果比较显著,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货币政策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6]。一是货币政策的作用主要用于反对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而对于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的作用有限。由于本次通货膨胀属于混合型通货膨胀,对于推动物价上涨的成本推进的因素和国际传导的因素,如粮食价格、油价和工资等因素的上涨,货币政策无能为力。二是货币政策还有一定的外部时滞,中央银行通过变动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来影响投资、收入和价格往往要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三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还受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例如,自去年以来,中央银行在继续对冲的同时,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以收紧银根。但此时,在住房危机、信贷危机与金融危机等三重危机的强力冲压下,为恢复公众信心和注入流动性,美联储已经多次降息。在中美存在利差和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推动下,国际热钱正加速流入中国,进一步加大了对冲的难度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在外汇储备的增加和基础货币的供应不可控的情况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已经无法维持,物价上涨的源头也无法消除。

人民币升值无疑是紧缩的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尽管2008年以来出口增速和贸易顺差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是,人民币升值的负面效应也开始显现。一是造成国家外汇储备的巨额损失。二是导致更多的国际资本流入,强化了其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加重了继续升值的压力。三是加大了出口企业的成本。人民币短时间内大幅升值削弱了中国自身的成本优势与竞争优势,沿海地区已经出现一些出口导向型外贸企业的成批倒闭、外企恶性抽逃资金的现象,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在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一旦出口减速,中国产能过剩的问题、就业问题、经济增长问题就会随之而来。因此,人民币升值也面临两难困境,快速升值还是缓慢升值?升值的幅度应该是多少?都不容易把握。

对冲政策是中央银行面对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不得已的被动选择,实行对冲政策的成本是高昂的。商业银行持有过多的央行票据,收益受到影响。而且,外汇储备的内生性是中央银行无法控制的,继续实行对冲政策可能会导致货币供给更大幅度的波动和经济的不稳定。

紧缩的货币政策影响广泛,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受到冲击,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结构性的偏差。它的副作用是严重伤害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力,严重收缩国内企业的资金流。例如,在紧缩的货币政策和其他利空因素的影响下, 沪深股市A股价格再遭重创,到2008年7月初跌幅已达60%以上,令大部分投资者财产急剧缩水,购买力降低。紧缩政策对企业的冲击更大,一些中小型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而言,不得不承受激增的生产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取消、贷款利率上调等,生产经营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倒闭。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企业多数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它们的大量破产不仅造成有些地区经济衰退,而且带来严重的就业问题。而且,一刀切的紧缩政策刺激了地下金融的发展,对正常的金融秩序造成冲击。

综上所述,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经济制度的缺陷和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失衡,而当前紧缩的货币政策只是一种短期的微调措施,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因此不能寄予太高的希望。

五、通货膨胀形势展望及政策建议

2008年下半年,中国的通货膨胀形势将更加严峻,并有进一步恶化的风险。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PPI的持续上涨。2008年5月,PPI增速达到8.2%,创下三年多来的新高。PPI正在通过流通领域传导到CPI。研究表明,PPI向CPI的传导有4~6个月的时滞。未来一段时期内国内PPI仍将维持在高位,CPI的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压力在继续加大。

二是全球能源、原材料和粮食价格仍在继续上涨。在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国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压力增大,虽然国家采取了一定的限价措施,但这种限制很难控制国内价格的上涨,只能使涨幅有所放缓而已。

三是在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不断强化,国际热钱仍在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

四是房地产价格依然居高不下,价格泡沫破灭的风险依然很大。

通货膨胀形势的进一步恶化,不仅意味着中国经济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后依然很脆弱,而且再次对现有的发展方式敲响了警钟。

通货膨胀危害社会公平和稳定,治理通货膨胀的决心和坚持紧缩的货币政策不能有丝毫动摇。短期内,具体政策措施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汇率政策

汇率政策在反通货膨胀政策中发挥的作用,除了对总需求和失业总水平的间接作用以外,汇率还通过进口最终产品价格、国内可贸易品价格、进口中间产品价格三条不同渠道直接影响总体价格水平。尽管从短期来看人民币升值的效果取决于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弹性,但是,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是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减少过多的贸易顺差、抑制国际热钱流入的必要措施。如何应对经济崛起时期的货币升值压力,德国的经验和日本的教训已经做出了最好的回答。为了改变货币政策腹背受敌的现状,加快人民币汇率改革步伐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非常必要的。中国必须进一步减缓外汇储备增长势头,采取措施削减外汇储备存量。除了通过人民币升值减少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外,中国应扩大对技术、粮食、原材料以及其他资源类产品的进口,平衡国际收支,充实战略储备,平抑国内物价。

(二)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

由于本次通货膨胀属于混合型通货膨胀,依靠单一的货币政策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结合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以减轻紧缩的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冲击。财政政策主要应包括减税和增加转移支付,一方面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增加可支配收入和国内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完善社会保障,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减轻通货膨胀对他们生活的冲击。产业政策的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和扶持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上。

(三)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业的畸形发展是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源头,日本和美国的教训值得深思。房地产市场泡沫严重不仅仅是一个需求过度的问题,人为的供应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要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防范金融风险,必须打破政府、银行和房地产商的利益链条。一是降低地价,降低土地和房屋交易的各项税费,减少地方政府对卖地财政的依赖;二是增加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市场供应;三是在房屋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严格限制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尤其是境外热钱和国内投机资金的炒作。

(四)能源和原材料

近年来,中国在能源和原材料方面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40%,中国也早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尽管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和长期以来国内能源价格的扭曲使中国已经错过了理顺能源价格的最佳时机,油价上涨也会增加治理通货膨胀的压力,但是理顺扭曲的价格机制仍是非常必要的。

(五)粮食

粮食价格上涨有其必然性和一定的合理因素,不应人为压制,农民生产农产品获得合理利润的要求应当被理解和尊重,靠价格扭曲牺牲农民利益得到的廉价农产品和物价稳定既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可持久的。本轮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应使我们更加重视粮食安全,增加投入以提高农业生产力,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同时,建立保障系统缓解食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者的压力。

(六)预期

预期主要包括通货膨胀预期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当前通货膨胀最令人担心的不是通货膨胀本身,而是公众日渐形成的通货膨胀预期(余永定,2008)[7]。通胀在无形之中剥夺全体人民的财产,引起预期的普遍混乱,增加交易费用。同时,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正吸引国际热钱源源不断的流入,抵消紧缩政策的有效性。预期一旦形成,便会不断的自我强化,很难消除。要消除预期,必须要树立公众对政策的信心,“树立对规则的信心比规则本身更重要”。政府要通过不断加息、增加转移支付和减税来稳定通胀预期。

面对不断涌入的国际热钱,我们应在加快人民币升值的同时,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证明中国的资本管制是有效的,在没有更好的选择之前,资本管制不能轻易放弃。政府应密切关注和防范流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国际热钱,最好出台政策在某些行业和领域对外资的流入进行限制,通过提高交易成本消减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在短期内,为了防范通货膨胀形势的进一步恶化,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措施并无法消除通货膨胀的根源。不解决制度的缺陷和经济结构的失衡问题,通货膨胀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挥之不去的阴影。而且,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治理的代价会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在坚决治理通货膨胀的同时,加快推进市场体制改革,尽快纠正不合理的、扭曲的收入分配制度、税收制度、汇率制度、利率制度和土地制度等,通过结构调整扩大内需。长期政策主要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减税

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消费需求不足,不得不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而这种结构性的失衡是无法通过紧缩的货币政策来纠正的。考虑到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需要,货币政策紧缩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尽量减轻对经济的负面冲击。为扩大消费需求,增加国民福利,扩大企业和个人抵抗通货膨胀的能力,

国家应大幅削减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真正改变国富民穷的局面。

(二)放开垄断行业的准入限制

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不解决,即使通货膨胀率能降下来,过剩的流动性仍会不时地对经济造成冲击。为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应抑制新的过剩的流动性产生;另一方面,应当积极为已经产生的过剩的流动性寻找出路。除了推动建立一个健康、有序的资本市场以外,政府应当积极推进垄断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步伐,放开准入限制,引导过剩的流动性流向实体经济。这样不仅可以通过竞争降低某些垄断性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减轻整个社会价格上涨的压力,而且可以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三)完善金融体系

对于中国而言,在资本自由流动、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三难问题中,保持独立的货币政策尤为重要,不能让货币政策沦为汇率政策的附庸。如果在放弃资本管制之前建立不起健康、完备的金融体系,持续、稳定的宏观经济增长便无法保证。货币当局必须通过制度建设,让利息率在货币政策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引导过剩的流动性向国际资本市场回流。

综上所述,当前的通货膨胀是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矛盾中暴露出来的一个方面,其背后所存在的问题要比其本身要严重得多。我们应该借助这一事件,认真的审视我们的经济制度和增长方式。通货膨胀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使中国站在了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转变的十字路口。中国必须要完成这样一个转变,就是必须更多地依靠内需,依靠国内的消费,而不是靠投资和出口来推动经济增长,真正改变那种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全球经济进一步放缓对于中国而言,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会,机会永远大于挑战。借助于治理通货膨胀,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这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759.

[2]贝多广,朱晓莉.试析人民币对外升值与对内贬值并存[J].经济研究,2007,(9):33-47.

[3]周其仁.汇率低估是通胀的根本原因[EB/OL].新华网,2008-4-14.

[4]余永定.2008年中国经济:应对三大挑战[J].国际经济评论,2008,(5-6):5-9.

[5]弗里德曼著,安佳译.货币的祸害[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92.

[6]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82-584.

[7]余永定.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十个问题[J].国际经济评论,2008,(1-2):22-24.

Inflation and Dilemma of Macroeconomic Policy in China

Li Zhichuan

(Department of World Economy and Politic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Beijing 100102, China)

通货膨胀的治理方式范文6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货币政策当局就是要采取果断的上调利率的政策来遏制已经进入上升期的通货膨胀,来稳定物价

2007年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了11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CPI),比去年同比上升了6.9%。尽管这个数字创下了最近十一年来的新高,但仍然是市场预期之内。

对于半来年高企的CPI,有研究者认为这是物价指数的结构性上涨。因为,在这些研究者看来,近半年来的CPI连续高企,根本上由于食品类价格上涨的结果。但实际上,正如一直指出的那样,CPI其实是统计部门处理了结构信息以后的一个总量指标,是反映了某一个时期居民消费价格的总体水平。如果把一个清清楚楚的概念(比如CPI上涨的6.9%)再用一个“结构性”概念来界定,那么这不仅会把一个清楚明白的东西搞得含糊不清,而且容易引起市场误解,影响政府、企业、个人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特别是,当政府也对这种经济形势做出“结构性”的判断时,那么政府就得出台“结构性对策”。而“结构性对策”是不可能对经济现象的根源对症下药,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样,使得面对的经济问题积累越来越多。

从表象来看,CPI上涨是由食品价格上涨推动的。但食品价格为什么近期会快速上涨?它的上涨为什么会推高CPI呢?食品的价格上涨是短期现象还是长期因素?如果是长期的因素,那么用短期的方式能够遏制过快上涨的食品价格水平吗?

政府希望用以往计划经济的行政方式来管制农产品价格上涨,而没有看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内在性,那么这种价格管制短期内会见效,但是管制条件变化,农产品价格又会重新上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农产品及食品价格的上涨是一种趋势与必然。因此,面对这样的现实,就得减少政府对农产品及食品价格管制,农产品及食品的价格基本是由市场价格机制来调整的。而对于农产品价格,政府要做的只能是如何加大对城市低收入民众的价格补贴、如何来保证农产品市场秩序畅通、如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相关市场信息。

那么食品的上涨为什么会推高CPI?为什么会由CPI直接反映出来?这当然与CPI的体系及构成有关。因为,中国的CPI食品所占的比重过高,如果物价上涨最后传导到食品的价格上涨时,那么它不仅会推高整体CPI,而且也预示着中国的CPI全面上涨了,而不仅是食品价格的上涨。这就是为什么这几个月来政府希望用管制的方式来遏制食品价格的上涨但遏制不住的原因所在。

既然食品价格上涨是无法通过行政的方式来遏制,既然在目前的CPI体系下食品价格上涨一定会推高整体CPI,那么随着中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比如要素市场的改革、资源税及环境成本增加等,国内其他产品,特别是生产品价格的全面上涨也就很自然。这就预示着国内价格全面上涨已经成了一种趋势。如果我们不能够认真面对这种趋势,而是认为目前CPI仅仅是结构性上涨,那么等CPI上涨变成恶性通货膨胀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