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平衡的含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平衡的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平衡的含义

生态平衡的含义范文1

【关键词】营造林工程;土壤条件;树种选择;技术;优质高效;生态环境;分析

营造林工程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工程项目与方法措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以及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当今社会经济建设中,对于生态平衡与发展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国家经济发展与规划建设中给予生态建设项目工程的关注与重视,也越来越多。作为生态平衡与发展建设的重要工程项目,营造林工程的建设与发展也同样受到很大的关注和重视。在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与国民经济水平提升中,进行生态平衡的建设与发展,就是要合理的进行生态环境水平的改善与提升,对于生态平衡建设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比如自然灾害以及水土流失等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避免,以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剧,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与保证社会经济发展,而营造林工程的建设,就是在经济发展的条件下进行森林生态效益的充分发挥实现,以促进生态平衡的发展,推动国家与社会经济建设中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发展进步。

1 营造林工程的含义分析

1.1 营造林工程含义与概况分析

营造林工程是绿化建设工程的一种。在我国,营造林工程也被称为是修造绿色万里长城活动工程。进行营造林工程的建设就是为了在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通过营造林工程项目建设作用,以充分的发挥森林环境作用和生态效益,以促进国家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进步。通常意义上,营造林工程是为了防止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下,对于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影响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的防止,而进行的一项大型的防护林建设工程。我国的营造林工程地跨华北以及西北、东北等大部地区,在我国的十几个省以及近六百个县区进行建设与开展实施,营造林工程建设不仅面积非常大,并且覆盖区域与跨越范围也非常广泛。据相关统计,我国生态建设中,营造林工程的总建设面积超过400多万平方千米,并且营造林工程的东西长度约为4500千米,与我国国土面积情况相比,营造林工程面积在我国国土总面积中所占比例将近一半,对于国家生态平衡建设与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建设与国民经济提升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1.2 营造林工程建设原因分析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国民经济提升建设中,进行营造林工程建设实施以及生态环境平衡建设的主要原因,结合我国各地区现有的生态环境发展状况,主要是由于自然灾害以及人为因素作用影响下,导致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植被以及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从而影响植被覆盖面积和植被品种、数量的逐年减少,甚至出现一些珍贵植被资源以及物种的濒临灭绝状态,对于生态环境的平衡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具有很大、很严重的不利影响和作用。因此,为了控制生态环境的这种不平衡发展状况,从真正意义上推进社会经济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进行营造林工程建设开展,促进生态环境平衡发展是十分必要和必须的。另一方面,在生态环境的平衡破坏情况下,我国一些地区在建设发展中,对于自然灾害的应对综合能力的减弱,以及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不平衡情况日益严重和加剧,对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制约与影响,促成营造林工程建设实施的重要原因。

2 优质高效营造林技术与方法分析

进行营造林工程的建设与开展,主要就是通过进行森林工程的建设与树木植被的栽种、修筑来实现以森林树木的生态作用,促进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因此,根据营造林工程的这一建设过程,结合优质高效营造林工程的建设含义,即以科学的造林技术和手段,进行营造林工程科学合理发展的保障,那么,进行优质高效的营造林技术与方法分析,就应从营造林作业设计以及营造林树种选择、营造林土壤地质条件创造、营造林结构调整等方面入手,对于优质高效营造林技术与方法进行分析论述。

2.1 优质高效营造林作业设计技术

进行营造林工程的开展与建设实施中,营造林作业设计对于营造林工程建设的开展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和意义,因此,对于营造林工程的建设效果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优质高效的营造林工程建设与开展,首先就需要有与之相配应的优质高效营造林作业设计,而进行优质高效的营造林作业设计,就是要在进行营造林作业设计过程中,以科学、严谨的营造林作业设计制定为主,实现哟优质高效营造林作业设计。进行科学、严谨、优质高效的营造林作业设计,就是要根据营造林工程项目的要求与规定,结合营造林工程建设开展的地理位置以及地质条件情况等,进行符合工程项目要求以及适用地质条件环境、有利于营造林树木生长的方案计划的设置实现,以在营造林中进行有效的指导实施。

2.2 营造林地质条件与土壤环境的优化技术

在营造林工程建设与开展中,地质条件以及土壤环境等,是影响营造林开展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营造林树木的生产存活情况等,有着很大的影响和作用,因此,要想实现优质高效的营造林工程效果,就必须在营造林工程开展过程中,对于营造林工程开展实施的地质条件以及土壤环境进行优化处理和创造实现。在营造林过程中,对于营造林地点进行科学管理,并合理的改善营造林地点的地质条件以及土壤环境等,可以有效的促进营造林树木的生长与成活率,提高营造林工程效果,更加充分的进行森林生态作用的发挥。进行营造林地点地质条件以及土壤环境的优化实施,可以通过全面整地以及带状整体。块状整地方式,在对于造林地点的土地进行整理情况下,实现对于造林地质条件与土壤环境的优化。

2.3 营造林树种的合理选择方法分析

在进行营造林工程开展中,进行优质高效营造林开展实现的又一重要技术与方法,就是合理的进行营造林树种的选择应用。我国营造林工程建设中,由于营造林工程区域不同,对于树种成长与造林效果的影响也不同,因此,在不同地质与土壤气候环境下,实现优质高效的营造林建设,就是要在根据营造林地点地质条件等情况下,通过科学的检测与合理的分析,最终选择出适合营造林生产环境条件的树种,以保证营造林工程的生态建设效果。

3 结束语

总之,进行优质高效营造林技术的分析与研究,不仅是适应当前生态建设发展重视的体现,有利于推动国家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建设发展进步,而且对于营造林工程优质高效建设结果的实现具有很大的保障和促进意义,具有积极的作用和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卫红,米锋,张大红.政府投资营造林项目全过程监管体系设计[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0(5).

[2]杨德勇,肖文美.营造林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J].林业调查规划.2010(3).

[3]王晓东,袁定昌,李金海,王冬梅.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营造林水土保持效益分析[J].林业调查规划.2010(2).

[4]潘霭卿.探析营造林信息统计与营造林实绩评价的关系[J].广东林业科技.2006(3).

生态平衡的含义范文2

【关键词】中医学;生态学

中医学认为,保持机体内的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关键。二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明确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现代生态医学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充分利用有益因素,控制和消除有害因素,有病治疗,未病防病,无病保健,延年益寿。两者理论,不谋而合,十分相似。最近有人提出“废除中医”发表“中医是伪科学”的奇谈怪论,可见这些人对中医理论知之甚少,片面理解。本文作者长期从事生态医学的研究,也涉足中医学的阴阳平衡理论,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中医学的本质就是生态医学,决不是伪科学”[1,2]。

1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生态学(ecology)一词是德国生物学家E·Haeckel于1869年提出,其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由于研究生态学,保护生态环境(宏环境和微环境),对于人类社会及生命优质有着重要作用。近30年来生态学已发展成为庞大的学科群,并出现了许多分支,生态医学就是其中重要的分支[3]。

2生态医学及三层次

生态学分为宏观生态学、微观生态学、分子生态学三个层次。生态医学可从三个层次进行研究,一是以个体和群体为中心同其环境的宏观生态医学;二是以单细胞为中心同其环境关系的微观生态医学即医学微生态学;三是以细胞内的生物活性分子特别是核酸分子为中心同其分子环境关系的分子生态医学;现就生态医学的三个层次简要介绍如下:

2.1宏观生态医学在医学和人体健康方面,随着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对生态医学研究的广泛重视,作者认为医学必须将人放在整个生物圈中来研究生命现象,因为人不仅仅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更重要的是人是生物圈中众多物种的成员之一,生物圈对人类的影响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只是在20世纪50年生的环境危机和“公害病”迭次发生以后,人们才认识到生物圈的变化与人类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大气、土壤、水质的污染,噪音和振动的增多,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理化因子进入人类所生存的环境,植被的破坏和野生动物的灭绝,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温室效应等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影响人体以下的生态层次。另外,人增也将影响到食物的供应,食物短缺可致营养不良和其他疾病的发生,现在许多人生活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里,这样的城市中水处理系统、垃圾处理系统、基础设施、社会秩序和公共健康规划的使用是严重超载的,这势必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健康,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基础必须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3]。

2.2微观生态医学(医学微生态学)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的魏曦、康白教授开始从事微生态学的研究,60年代以后美国的DubosR·J等人把大量的生态学观念和术语引入到微观生态学研究之中。1977年,联邦德国VolkerRush博士首先明确提出微生态学即微观生态学(microecology)一词,康白教授将其定义为微生态学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人、动物、植物)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分支,微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医学微生态学即微观生态医学,它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人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在长期的生物进化、适应过程中,在正常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表面存在不同种类和数量对人体有益无害的微生物群称为正常微生物群,其中以细菌为主,其数量相当于人体细胞的10倍,正常微生物大部分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交换物质、能量,甚至相互传递遗传信息,正常微生物群对宿主具有营养、免疫、生长刺激、生物拮抗等作用,从生态学观点来看,正常微生物群,在正常条件下,与宿主保持着生态平衡,一切干扰因素,都将引起微生态失调,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在感染性疾病中,按以往的观点,是病原微生物所致,但它不能解释菌群失调所致的内源性感染(条件致病),医学微生态学认为,感染是微生物对宿主或宏生物的异常侵染所致的微生物与宿主或宏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生态学现象。疫苗、抗生素以及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了一种我们几乎不受疾病影响的假象,但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抗生素对人类的不利作用。1950年魏曦、康白二位教授曾发现一例鼠型链丝杆菌感染的鼠咬热病人,在用抗生素治疗后,虽杀灭了病原体,但终因导致肺炎克鲁伯菌(正常情况下为人体正常菌之一,不致病)肺炎进而引起败血症而死亡,成为世界上首次发现抗生素治疗而引起的菌群失调症,当时二位教授曾预言到,在光辉的抗生素降临以后,我们必须注意其给人类带来的阴影,扰乱正常菌群和引起菌群失调。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滥用抗生素而引起的菌群失调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因此,这就唤醒人们对正常微生物群的生态平衡和失调等问题的研究,从此,诞生了微观生态医学。微观生态医学的行为是维护人体的微生态平衡,防治微生态失调,微生态制剂疗法,合理应用抗生素等[5,7]。

2.3分子生态医学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以及生态学的理论向分子生物学中的渗透而出现了分子生态学(molecularecology)它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和探讨生命物质的生态学问题,分子生态学一词于1988年由中国的向近敏、林雨霖二位教授首先提出,随后国外的TerryBurke也在《自然》杂志上提出。分子生态学的定义为:研究分子生物甚至生物活性分子同其分子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是生态学的分子层次。它主要阐明生命体与其相关细胞之间的各种活性分子直至分子网络相互作用的生理平衡状态和病理失调状态的分子机制,以及促进生理平衡和防止病理失调和恢复生理平衡的措施和方法,分子生态医学的医疗行为是利用分子生态制剂以恢复分子生态平衡[6]。

3中医学的生态观与现代生态医学

中医学的四诊八纲就是从人的整体出发,探讨人体平衡和失调的转化机制,并通过中药使失调恢复平衡,中医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阴阳平衡理论,辨证施治的方法以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药食同源的防病原则都是生态医学思想的体现。限于篇幅,本文仅就中医学的生态观在微观生态医学(医学微生态学)中的体现加以论述[1~3]。

3.1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与现代保健医学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建立了预防为主的保健观点,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微生态学的崛起,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医学从治疗医学、预防医学已经发展到现代保健医学,它必须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其主要思想为无病保健、未病预防、有病治疗、既病防变,这是医学发展到现代保健医学的必然规律。微生态制剂由于是来自宿主生理性细菌的制剂,回归至原生境,修复生物屏障,根据疾病的生态病因的观点,因而,微生态制剂可达到无病保健、未病预防,有病治疗,既病防变之目的。微生态疗法重在调整,中医的核心也是调整,因此,两者的观点和理论不谋而合,这是值得互相借鉴的。

3.2阴阳平衡理论与微生态理论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它渗透到医学领域后,促进了中医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借此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根本规律,因此,中医的阴阳学说是关于认识疾病和防治疾病根本规律的学说[1~3]。

3.2.1阐释人体的结构及生理功能阴阳学说在阐释人体的结构时,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阴阳对立统一体。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表明,在人体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表面存在着大量的正常生物群,构成了除解剖意义上的系统以外的微生态系统,与机体形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医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使阴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结果,物质与功能、阴与阳共处于相互对立、依存和转化的统一体中,维持着物质与功能、阴与阳的相对的动态平衡,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据瑞典Gustaffson教授研究估计,人类肠道大约带1kg细菌,其活菌数量达1012~13个,这些正常菌参与了宿主的代谢、免疫、生理生化、生物拮抗等方面的作用,以维持人的健康,此即微生态平衡。

3.2.2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整体统一和机体内在环境的平衡协调,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础,疾病的发生就是这种平衡协调遭到破坏的结果,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则认为“阴平阳秘”即阴阳的平衡协调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础,这种平衡协调关系一旦受到破坏,使阴阳失去平衡,便会产生疾病。人体微生态系统由于内因或外因的影响使其平衡遭受破坏即微生态失调,便可导致多种疾病,如胃肠微生态系统平衡失调,便可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

3.2.3用于疾病的诊断由于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在于阴阳失调,中医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但八纲中又以阴阳作为总纲。微生态学诊断疾病,采用厌氧培养技术对人体某部位正常细菌进行定量(多少)、定性(何种细菌)定位(存在的部位)检查以确定微生态失调及程度。

3.2.4指导养生防病中医学十分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取天地自然规律,采取各种养生的方法,借以保持机体内部以及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达到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养生防病即为现代的保健医学,保健医学必须以微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维持人体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制剂的重要功能就是无病保健,未病预防。

3.2.5用于疾病的治疗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平衡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相对平衡。微生态疗法也是恢复微生态平衡达到治疗目的,其方法有营养调整、抗菌调整、内服菌群促进物质、活菌制剂等从而达到纠正微生态失调,恢复微生态平衡。

3.3扶正祛邪理论与维护人体微生态平衡中医认为疾病的过程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正邪力量的消长决定疾病的发展与转归,邪胜于正则病进,正胜于邪则病退,扶正和祛邪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扶正是为了祛邪,是通过增强正气的方法,祛邪外出,从而恢复健康,即所谓“正足邪自祛”;祛邪是为了扶正,消除致病因素的损害,而达到保护正气恢复健康的目的,即所谓“邪去正自安”。

从医学微生态学角度来认识正气可理解为人体微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态。20世纪70年代中期荷兰微生态学专家VanderWaaij提出了定植抗力学说,其含义为肠道正常菌群对潜在病原菌在肠道中定植的拮抗作用或抵抗力。研究证明,在正常菌群中,厌氧菌(如双歧杆菌等)对定植抗力负有重要责任,抑制了厌氧菌,定植抗力便下降,扶持厌氧菌,定植抗力便提高。康白教授提出了生物夺氧学说,因肠道正常菌大多为厌氧菌,因此,他用从土壤中所分离出的一株无毒的需氧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制成一种生物夺氧的活菌制剂,口服后,肠道氧气被消耗,提供了供厌氧菌生存的厌氧环境,厌氧菌才能生长,才能维持正常菌的屏障作用和其他功能,从而达到扶正(扶持正常菌群)祛邪(拮抗外袭菌的感染)的作用。由此可见,中医的扶正祛邪理论与维护微生态平衡原理十分相似。

3.4中医的脾胃学说与胃肠微生态系统功能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的脾与消化、吸收、代谢、免疫、神经内分泌有关,微生态学研究表明,中医的脾与人体胃肠正常微生物有密切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是指胃受纳食物之后再经脾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脾气健运,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健全,才能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便因此而失常,便会出现腹胀、便泌、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不足等。

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证明,在人的胃肠微生态系统中存在许多生理性细菌如双歧杆菌、类杆菌、乳杆菌、拟杆菌、粪链球菌、韦荣球菌等,每克粪便的细菌数量可达1014个,如此大量正常菌产生的各种酶,参与了机体的酶池,对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的消化吸收起着重要作用,如胃肠微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正常,就会发挥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若结构和功能异常如双歧杆菌等减少时生物屏障作用下降,有利于外来病原菌的侵袭,或与其他肠道菌比例失调或寄居位置的变化如产气菌大量增殖,就会引起腹泻、胀气等表现。

3.5药食同源理论与微生态学中的营养调整中医的药食学,即药物与饮食关系的学问,药食同源,药食互补,药食互用是其主要内容,药与食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界限,把药物与食物科学地配合起来用以养生、治病是中医学的重要课题,作者对中医的医食同源有以下的理解。

由于不合理的膳食可致冠心病、高血压、胃肠疾病等,对病人而言,合理营养极为重要。医食同源、药食同根,表明合理营养和药物对于防治疾病有异曲同工之处。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证明,营养也是使宿主适应其正常微生物菌群的重要因素。营养失调、营养不良或营养变化都对正常微生物群有影响,在正常时保持微生态平衡,在异常时导致生态失调,在微生态治疗法中,用限制营养的办法抑制过盛菌的繁殖如发酵性腹泻可限制碳水化合物食物,腐败性腹泻限制蛋白质食物等。通过营养对正常微生物群中某些成员的促进作用来调整菌群失调也可取得一定作用,根据不同种群对营养要求的不同,可达到促进某些细菌生长和繁殖的目的。对双歧杆菌的扶植可用胡萝卜、乳糖、野芝麻四糖、棉子糖;对乳杆菌的扶植可用乳糖和蔗糖;对肠球菌的扶植可用叶酸、复合维生素B及蜂蜜等多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通过营养的作用来提高宿主对其正常微生物群的适应能力,从而保持人体微生态平衡。

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结构对类杆菌和梭菌有促进作用,这两种细菌的增多与癌症和衰老有联系,因此,要保持对健康有益的正常微生物群,就必须注意膳食结构,合理膳食以利人的健康。

3.6异病同治与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微生态疗法

中医的异病同治是不同的疾病在出现相同的证候时,应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有关微生态学中异病同治的问题,目前研究得较多的是胃肠道疾病及微生态治疗。微生态学研究表明,在人体胃肠粘膜上排列着致密的对人体有益的细菌(主要有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等)形成菌膜屏障,这种菌膜屏障能发挥生物拮抗作用控制有害菌的繁殖,阻止有害菌毒性物质的吸收,产生乳酸等使体内有害毒物排出体外,具有清洁肠道,保护肝脏,维护人体健康的作用。一旦菌膜屏障破坏,在外袭病因的作用下,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肠炎、慢性结肠炎、肝病加重等,鉴于这些疾病有一共同的发病机制——微生态失调,因此,利用宿主体内的生理性细菌(如双歧杆菌等)作为种子,通过发酵工程,扩大数量,制成活菌制剂,再回归到宿主的原生境,重建菌膜屏障,就能达到纠正微生态失调,恢复微生态平衡的目的。因此,一种微生态制剂能治疗多种消化系统疾病,此谓异病同治。

从以上列举的医学微生态学理论与中医理论来看,两者不谋而合,极为相似,因此,是值得相互借鉴的,可以用医学微生态学原理解释和阐明中医中的某些理论,也可用微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来研究中医理论和中药、药方。舌象检查证明,不同舌象,是不同菌群结果,通过中医中药疗法,可改变舌象,菌群结构也同步改变。四君子汤有扶植肠道生理性细菌的生长作用,小承气汤在调整肠道平衡方面非常有效。我们可利用微生态学研究方法,从医学微生态学角度依据生态学原理去研究中医中药等方面的问题,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项祺.内经教程[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

[2]牛实为.内经生态观,第1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

[3]孙濡泳.普通生态学,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4.

[4]扬力.周易与中医学,第2版[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8.

[5]康白.微生态学,第1版[M].大连:大连出版社,1988:7.

生态平衡的含义范文3

[关键词]生态系统 知识生态 知识生态系统 平衡

[分类号]G350

企业是知识的集合体,也是一个开放的耗散系统,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组成部分众多,其结构具有高复杂和高维度的特性。如何确保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组成部分之间的合理匹配,充分发挥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难题。本文借鉴生态学的生态系统方面的知识,研究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平衡,对于丰富知识生态学的内容,指导企业开展知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 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及其平衡

1.1 企业知识生态系统

在生态学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总是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它们通过能量、物质、信息相互联结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生态系统…“。在企业中,所有知识主体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依靠其他知识主体而存在,知识主体之间通过这种依赖关系形成一种有规律的组合,相对于每一个知识主体来说,生活在其周围的其他知识主体连同知识环境构成了其生存的外部环境,知识主体与其外部环境通过物质、能量和知识信息的交换,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整体。我们把这种知识主体与知识环境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叫做知识生态系统。具体来说,企业知识生态系统是指在企业中知识主体之间以及知识主体与企业知识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知识交流与知识循环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是一个由企业知识与知识主体以及知识环境(包括知识管理技术、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知识战略等)所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

1.2 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平衡

生态平衡一词是由美国学者威廉・福格特在1949年出版的《生存之路》一书中正式提出来的,其含义是指自然环境没有遭受人类严重干扰的天然状态。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认为,生态系统的各部分――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群落与环境,可以看作是处在相互作用中的因素,而在成熟的生态系统中,这些因素接近于平衡状态。我国著名科学家马世骏认为,在一定的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各部分的结构及功能均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之中,这就是生态平衡。生态学家曲仲湘认为,生态平衡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组成、种群数量、食物链营养级结构彼此协调,组合正常,能量和物质的输入率与输出率基本相等,物质贮存量相对恒定;信息传递畅通;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环境与生物群落高度适应,整个系统处于协调和统一状态。曹凑贵等人认为,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内各部分(生物、环境和人)的结构和功能均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一种良好状态。

综合上述有关生态平衡的观点以及知识生态系统的特性,可以认为,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平衡是指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协调、结构优化、功能良好的一种相对的稳定状态。

2 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平衡的具体内容

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平衡是指企业知识生态系统中知识主体种类和数量等合理匹配、知识流动畅通高效、相对稳定的状态。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平衡强调的是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平衡虽然包括某些方面、某个子系统的平衡,但更重要的是指整个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平衡。

2.1 结构优化、层次分明

2.1.1 知识主体之间合理匹配 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之间有一定的量比关系,量比关系不同,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功能都会不同。因此,在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平衡时,知识主体分工合作,有的充当知识生产者的角色,有的充当知识分解者的角色,有的充当知识消费者的角色。当然,知识主体可以在同一时期充当多种角色,也可以在不同时期充当不同的角色,在多种角色中相互转化。例如,从事技术创新的员工个体起初是知识消费者,当其对原有技术知识有所突破、创造出新的技术知识以后,他就转变成为知识生产者。

2.1.2 知识链与知识网络完备 在企业知识生态系统中,知识呈链状、网络状扩散和流动,拥有知识各个层次的知识主体成为这个链条中的节点和知识源。知识主体因为知识的扩散、流动发生着密切联系;而且每一个节点都是知识源,它的知识传递制约着下一个节点的知识接收。正是由于知识主体之间生产、分解与消费的明确分工,形成包括知识搜集、加工、整理、组织、传递、共享、创新与提供等环节的比较完备的知识链。知识链规模不断扩大与相互交错,众多的知识链形成庞大的知识网络。

2.1.3 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层次分明 任何系统都是其他系统的亚系统,同时它本身又是由许多亚系统组成的。近年来,有些学者提出层级系统理论,认为生态系统层次分明,有利于生态系统本身的运动和功能的发挥,同时,小层次上的非平衡性可以转化为大层次上的平衡性,有利于系统整体的平衡性。根据生态系统层级系统理论,一个完整的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应包含知识个体、知识种群、知识群落及知识生态系统4个层次,如图1所示:

2.2 功能良好

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知识主体之间的知识流动。在企业知识生态系统中,知识通过由不同层次的知识主体构成的知识链、知识网流动,实现知识转化、转移、共享与创新,进而实现知识价值的增值。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功能良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知识资源丰富 知识资源丰富,是知识流动畅通高效的前提。没有知识资源,就谈不上知识的流动,只有知识资源充足,才能为知识流动提供实体,保证知识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这里的知识资源,不仅指企业组织内部的各种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还包括企业组织外部(包括政府部门、科研院校、供应商、经销商、客户与竞争对手)的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

2.2.2 知识交流便捷 知识管理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知识的交流,没有有效的知识交流,知识管理也就无从谈起,知识转化也无法实现。知识转化的基本途径是知识在员工之间交流,成为组织的群体知识。因而,要达到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平衡态,必须创造各种有利于知识交流的空间和平台,使不同层次的知识主体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及手段便捷地进行知识交流。

2.2.3 知识流动渠道畅通 知识流动渠道的通畅程度、丰富程度、易用程度决定着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最终效果。因此,要达到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平衡态,必须加强知识流动渠道的管理,增加知识流动渠道的数量、质量和提高其易用性程度。

2.2.4 知识转化高效 知识转化普遍存在于不同主

体层次的知识载体中,既可以发生在个人层次、团队层次和组织层次上,也可以发生在个人与团队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以及团队与组织之间。要达到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平衡态,必须对个人、团队和组织层次的知识转化过程进行有效管理,改进和提高各个层次组织的知识转化效率及效果,使整个组织的知识转化能够支撑起企业持续的创新和发展。

2.2.5 知识转移效果明显 知识转移效果指的是所获知识的主体范围大小及所转移知识的丰富度,可以用知识获取的范围、知识宽度和知识长度三个维度来衡量。在平衡态的企业知识生态系统中,参与知识交流的知识主体人数众多,所获取的知识种类繁多,内容专门深入,知识转移效果明显。

2.2.6 知识共享效率显著 没有知识共享,任何形式的组织目标都无法实现,从这个角度说,知识共享决定了企业组织的发展过程。知识共享效率用数学表示为:知识共享效率=现实中知识共享结果/知识共享的最大预期目标结果×100%。知识共享效率,反映了知识共享实际结果与预期目的之间的关系,其结果的大小决定了其知识应用与创新的效率。

2.2.7 知识创新能力突出 知识流动的最终目的是利用知识进而创造新知识。企业的知识创新活动依赖于员工的知识创新能力,即企业员工在智力活动中善于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也就是说,员工知识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企业各种创新活动顺利开展,也关系到企业持续动态竞争优势的形成。在知识生态系统的平衡态下,企业组织通过各种途径、方法与激励措施使员工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突出。

2.3 相对的、整体的动态平衡

从知识输入和知识输出关系来看,两者是不相等的。因为,在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内部存在着知识创新和知识价值增值。知识创新价值增值的现实表现就是知识向价值的转化,知识创新后得到更新的知识存量与知识结构,创新知识转化为价值后,也就实现了知识创新的价值增值。知识向价值的转化有多种方式,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两种途径:知识产业化和知识资本化。知识产业化是指创新知识直接成为知识产品,从而取得价值;知识资本化是指创新知识对物质生产的价值贡献。

因此,知识生态系统的平衡是相对的、整体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企业知识生态系统时刻在运动和发展之中,是运动着的平衡状态。处于平衡态的企业知识生态系统,作为开放系统,物质、能量和知识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始终是不断变化的过程。局部、小范围的破坏或扰动都可以通过系统调控机制进行调节和补偿,局部、小范围的不平衡可转化为整体的平衡,局部的变动或不平衡不影响整体的平衡。

3 如何维持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平衡

3.1 冗余调节

在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冗余种的概念。在生物种群中,若某些物种去除后不会引起生态系统内其他物种的丢失,同时,对整个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那么这些物种就是冗余种。

对于企业知识生态系统而言,冗余度调节就是要使相同特性的知识主体具有一定的冗余,并且知识生态环境、知识资源也具有较大的冗余。知识主体的“一定冗余”不仅可使系统结构与功能正常,实现系统结构稳定(淘汰一些知识主体,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基本保持不变);还可以造成竞争压力,激励知识创新动力,进而实现系统状态的稳定(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创新动力强劲、有序持久)。因此,要达到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态,应该实现系统内部的一定冗余,使知识主体既有竞争压力而又不影响系统功能的发挥与系统结构的稳定,同时保证知识生态环境、知识资源较大的冗余,确保环境因素与现实的经济发展相适应。

3.2 反馈调节

无论是系统输出成分被回送,重新成为同一系统的输入成分,或是系统的输出信息被回送成为同一系统输入的控制信息,都称为反馈。反馈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是指使系统输出的变动在原变动方向上被加速的反馈。负反馈是指使系统输出的变动在原变化方向上减速或逆转的反馈。正反馈使种群数量迅速增加,远离原来的水平;负反馈使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应变能力增强,使种群数量稳定在平衡点水平。

在企业的发展初期,知识个体的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与增强,企业的知识输出(知识产品)随之不断增加,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便拥有了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从而招聘更多的知识个体,那么企业内部具备相似的存在目标、特定的知识能力,并分享生存资源的个体不断增加,由知识个体组成的知识种群规模随之不断扩大,从而形成正反馈现象。正反馈使知识种群数量迅速增加,远离原来的水平,使企业知识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企业内部的知识种群规模较大与个体数量较多,导致知识种群密度过高,超过了企业群落的可容纳量,带来了知识个体的生存压力,知识个体之间为了生存而展开竞争,最后必定会淘汰一部分知识个体,知识个体数量减少,知识种群规模随之减小,从而形成负反馈现象。负反馈使知识种群数量减少,接近原来的水平,使企业知识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

因此,在企业发展初期,知识种群数量低的情况下,正反馈起主要作用,随着知识种群数量的增长,负反馈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使种群迅速而又稳定地接近企业的容纳量,保持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3.3 竞合调节

在群落水平上,生物种间通过相互作用,调节彼此间的种群数量和对比关系,同时又受到共同的最大环境容纳量的制约。群落内物种混活,必然会出现以食物、空间等资源为核心的种间关系,长期进化的结果,又使各种各样的种间关系得以发展和固定,形成有利、有害或无利无害的相互作用。多个物种在一起相生相克,保持系统稳定。

在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内部,由于利益、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既竞争又合作的非线性关系。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所谓知识竞争,它是指知识主体在市场上为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和既定目标而不断进行的角逐过程。由知识的发展、改进和更新以及企业间获取知识能力的不平衡作为主要驱动力的企业间竞争,成为新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主要趋势。

生态平衡的含义范文4

关键词: 教育生态学 城乡基础教育 资源配置 思考

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各级政府为发展基础教育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还面临着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偏低,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十报告指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因此,解决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实现基础教育资源合理分配仍然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如何解决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实现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教育生态学的理论,笔者做了以下思考。

一、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生态学基础

(一)生态学与生态平衡。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的科学。20世纪60年代后,生态学的思想、原理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美国教育家劳伦斯·克雷明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用生态学的观点研究教育现象和规律。教育生态学是将教育及其生态环境相联系,研究其相互关系及其机理的一门学科,应用生态学的原理,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生态平衡是指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达到相互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在生态平衡状态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保持动态平衡。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平衡与失衡主要表现在它的输入与输出及结构与功能上。教育投入,是所有教育输入中最重要的一项,要保持教育系统内各要素的平衡发展,需一定量的教育投入与其相适应,以保障教育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

(二)教育生态学意义下的教育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是指经济中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在各种不同的使用方向之间的分配。教育资源配置是指教育资源在教育系统内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合理有效分配,它包括社会总资源对教育的分配、教育资源在各地区教育之间的分配、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间的分配、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分配。在教育生态学中,“教育资源”有特定的含义,它是教育生态系统发生的基本条件,是教育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基本内容。教育资源配置,是指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教育资源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或在不同子系统之间进行分配,以期所投入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尽量满足教育系统运作和社会各方面对教育的需求,以求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二、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生态学分析

(一)基础教育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教育生态平衡。

要保持教育系统内各要素的平衡发展,需一定量的教育投入与其相适应。所有教育投入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不仅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低于欠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同时,在教育经费投入的层次上呈现“倒金字塔”型,即教育经费投入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分配上出现了“倒挂”。由于财政投入的低水准,很多农村基础教育的正常运转都很困难。“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功能,它表明每个物种在整个生物群落中都处于不同地位,这就形成了同一群落中各种不同物种之间的互补与竞争关系,并带来了资源分享问题。当前基础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或多或少地表明,在对基础教育的投资方面,已非常接近耐度定律的最低限度,甚至低于教育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最低限度,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健康发展。

(二)财力配置城乡差距较大,成了农村教育发展的最大限制因子。

翟博,孙百才的中国基础教育调查报告显示,从2009年到2010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看,农村与城市普通中小学的差距在扩大。可见,城乡投入比例依然存在较大差距,较城市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农村基础教育经费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加上农村学校零散、交通不便,物资运费高,办学成本高。4—6个班的学校经费只等于一个大班额的经费,更显农村学校的待遇极为不公平。教育经费投入上还存在校际差异,优质学校凭借社会声誉,汇集了当地最优的教师资源,而且比薄弱学校更容易得到政策支持,在资源上“锦上添花”。限制因子定律(木桶理论)告诉我们,限制因子决定着生物的存在和发展,即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木桶的容量。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是能量流,能量流不足和低于基本需求时,就会限制教育的规模数量和质量。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不足,已经成了农村教育发展的最大限制因子。

(三)师资配置城乡差距较大,违背了社会群聚性原理。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指出:强教先强师,教育的发展要通过教师的发展来实现。然而,城乡教师资源在配置上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学校主要集中在城市,教师也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教师数量少、素质低,整体水平不高;城市环境和待遇的吸引,农村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城市学校优秀教师扎堆而形成隐性浪费;在职称、年龄和学科等方面也出现结构失调、结构性缺编的状况,城乡差距很大;农村教师参加观摩培训的机会少,专业发展程度不高。这些问题违反了教育生态学中的社会群聚性原理: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有各种各样社会性群聚,不论哪一种教育群体都有自己最适当的群聚度,不适当的密度会对教育群体的活动和效能发挥产生影响。

(四)物力配置城乡差距较大,接近农村教育的耐受度极限。

学校基础设施,包括学校占地面积、校舍面积、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是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国家施行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以来,农村基础教育的量和质都远远不及城市,城乡之间差别明显。就目前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看,校舍简陋;图书馆、体育运动场、音体美器械配备、实验仪器等设施配备缺乏或严重不足;由于布局调整,学生接送车和学校寄宿等问题突出。总之,农村学校基础设施落后。根据最适度原则,教育生态系统其耐受度与承受能力是一定的,都有最适合的度。教育生态的个体、群体、系统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都有自己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在此范围内主体能很好发展,否则将走向反面。这就要求学校物力资源配置要与学校的发展和实际需要相协调,使学校的教育生态和学校的发展之间形成合理的结构。

三、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生态学建议

(一)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实现生态系统平衡。

资源短缺已成为限制我国教育生态平衡的重要生态因子。从基础教育系统自身的持续发展角度看,保证基础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尤为重要,否则不仅影响基础教育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而且影响到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生存。提高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超过欠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接近和赶上发达国家,使生态系统得以顺利循环和发展,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调整教育资源放置结构,避免现有教育资源配置和使用中许多不合理甚至严重浪费的现象,提高教育资源配置和管理水平,实现基础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

(二)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学校布局。

运用自组织原理,对教育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基础教育生态系统的均衡发展。自组织原理强调依靠自身的力量达到某种均衡状态,它不仅仅是低层次的数量和种类的均衡,而是更高层次的优质均衡,就是要实现内涵发展。政府应在财力、人才和物力资源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投入,建设良好的农村教育生态环境,缩小与城市的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调整农村基础教育生态系统内部各个层次、各类别学校的衔接,遵循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的原则,合理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形成整体合力。

(三)突破基础的瓶颈,加快薄弱学校的改造。

耐度定律认为,一个生物能够出现,并且能够成功地生存下来,必然要依赖各种复杂条件的全盘存在,达不到或超过一定的度,都会产生不利的或相反的影响。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在各地区和各学校之间的发展明显存在失衡的现象。“最好的学校在中国,最差的学校也在中国”。针对这种情况,各级政府应该承担主要责任,适当调整教育资源配置,让教育政策向薄弱学校倾斜,给予它们适度的补偿,使它们的办学条件能从不及向适度提升,获得基本的生态承载力,千方百计把薄弱学校扶上去,努力缩小城乡学校的差距。

(四)调整教师资源配置,使教师结构合理化。

教育系统是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它与系统外的生态环境需要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经过输入—输出,达到相对稳定的均衡状态。就城乡基础教育教师资源放置问题,首先,教育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使优质教师资源在区域间自由流动,保证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其次,要努力实现学历、学科、职称结构合理化,年龄结构梯队化,以期达到教师资源在学校之间的平衡。最后,加大教育网络资源建设,充分整合优秀师资资源,使优秀教师在网络上成为所有学生的教师,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参考文献:

[1]凌玲,贺祖斌.教育生态学视野中的区域教育规划[J].教育发展研究,2005.5.

[2]王勇.生态学视野下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J].教育探索,2008,11.

[3]宾祖昌.基础教育投资失衡的思考—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J].当代教育论坛,2010,4.

生态平衡的含义范文5

对于多数种蔬菜种植业来说,使用农药对蔬菜以及农作物进行防治病虫是最有效、最迅捷且最经济实用的措施。但随着农药大量的使用,害虫所产生的抗药性日趋增强变得越来越强。因此,为了有效防止害虫,就必须增大农药的使用量,给坏境、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和人类的身体健康3个方面造成要种的危害。环境上的污染,在使用农药对害虫进行消除时,仅有个别少数的农药可以被植物吸收,达到消灭害虫的效果。但剩余的农药由于没有被吸收,会残留在附近的土壤中、水源中,慢慢地对环境产生破坏作用。威胁人类健康,由于种植户使用农药过大,会导致很多的剩余农药残留在蔬菜中,当残留的农药达到一定的标准时,很可能导致实食物中毒的事件发生。此外,剩余的多数农药残留在土壤中、水源中,被植物吸收,经由是食物链渐渐的集中在人体中,导致人类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危害健康。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虽然使用了大量农药,达到了消灭害虫的目的,但因为过度的使用,对有益的生物成长和繁殖上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甚至是毁灭性的危害,导致有益生物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甚至灭亡,严重影响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2植保技术实施的意义

针对当农药过度使用以及给坏境、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3方面带来的问题,绿色植保技术,迎合了发展趋势和潮流被研发产生。绿色植保的含义即将植保的工作,作为人和自然相互协调发展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并突出其对农业在高产、优质和生态等诸多方面的保障和支撑作用。植保的工作即植物卫生事业,需采取生态治理、农业预防和治理、生态上的控制等具有综合性的防护措施,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实施绿色植保技术的过程中,在农药选择上需要选用低毒并且高效率的农药,采用先进的施药方法和科技化的机械,缩减有害物质的残留和污染,预防人畜中毒,生产出绿色天然的农产品。在植保技术的使用过程中,运用物理、生物和生态等综合性的方法,且有限制的、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药剂,最终实现保证安全控制农作物中的有害物质,保证其生产出的产品安全、无污染,使人们能够安全、放心的使用。从农业工作角度讲,保证绿色植保工作可以真正的“满足绿色消费”“提供绿色食品”的基础目标,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放心,提升农业发展的水平,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为社会主义献出自己的微薄力量。

3实施植保技术的方式

在现代农业中采用植保时,为了更好地落实和推进绿色植保防控的进展,农业工作效率和发展水平上的提升,食品问题能够真正的得到解决,在实施过程中需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3.1建立准确的病虫害测报体系,及时掌握信息

建立病虫害体系,是实施植保技术的重要基础,只有在第一时间对病虫害的发病时间及时、准确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汇报,才能采取正确、合理有效的措施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和治理。通过建立病虫监测点,使农业工作者分工配合,每个人针对一种病虫进行检测,最终把长期监测获得的数据进行综合的汇总工作,科学的研究,必要时需及时掌握有关病虫害的相关信息:发病情况、发展的动态等。做到准确预报,以便及时对其进行防治,减少不必要的损失。3.2运用综合防治的方法,减少农药的用量,降低农作物中有毒物质含量为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作物中农药的残留,需推广使用具有高效率毒性较低的新型农药药剂;同时,需要在推动农业防治措施、物力防护措施、生态防治措施和生物预防措施上加大力度,使用植保技术的工作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关先进的措施进行综合的预防和治理,让绿色植保防护治理措施可以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3.3创建具有专业化的植保防治队伍,有序的进行工作

想要在现代化农业技术中做好植保技术的工作,拥有专业化的队伍是不可或缺的,仅通过建立病虫害监测系统和有关的宣传工作不够的,还需要建立一支具有专业化的植保队伍,这样才能够更好、更专业的为农民朋友做好服务;同时,可以通过鼓励的方式让农民积极的组建植保防治队伍,把专业的植保内容和技能传授给他们。

3.4做好田间的防治

首先,清洁环境,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对上一次发病的植株、秸秆等采取参深埋或者是将其焚烧,阻断病虫害进行传播的途径。其次,进行合理的施肥。合理的施肥工作可使农作物更加强健,提高了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而对于比较轻度的病虫害,则完全可以靠农作物自身的体抗力防治,无需采取专门的预防措施。

4结语

生态平衡的含义范文6

关键词:堤防设计;生态堤防;环保堤防

中图分类号:TV871 文献标识码:A

从古代到现在,堤防的建设始终是人们进行河道管理的最有效甚至更直接的形式,堤防也是人们进行保障航道运输、防洪度汛和利用河流水力资源的最直接的作用,所以在堤防的建设中,最关注的问题一直都是堤防的使用功能。但是在堤防建设对整个河流生态系统所造成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还是河流自身生态系统的要求,人们都总会缺乏考虑。对频繁发生洪水灾害的河道详细了解,人们不难看出,传统河堤的在建设中,基本完全占用了河岸的滩涂,破坏了岸边的原始的生态系统平衡,人为的阻挡了自然河流起初的生态链的衔接,引起生态系统失衡,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在现在的经济发展体制下,原本的自然资源利用越来越多,相对的资源也就越来越少,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焦点,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和生态环保等理念受到广大群众的接受,环保的、绿色的、生态的成为人们极力倡导的生活态度。在河道堤防的建设、设计中,人们也越来越关注河流自身生态系统的要求,而且总结出很多建设生态堤防的想法。

一、生态堤防含义及其现状

生态堤防是施工建设基于堤防的设计,并运用现代水利工程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生物学和美学等夸学科夸领域的综合原理作为引导,依照自然规律,在保持平衡的河流生态系统基础上,根据河流原生态状况,就当地的地质特点设计、建设依照自然河岸水土循环的自然和谐堤防。在堤防的设计、建设上为了具备生态的功能,大多数采用河堤绿化用地、扩大水域面积、水边景观、设计河流生物生长岛等方法,建造时采取的是具有多孔性构造的天然材料作为建筑材料。设计中必须避免破坏大面积河流原貌的措施,建设中必须根据河流原有的河流生态系统和自然面貌,然后起到固化的作用,而不允许过多地注入加之人为因素。

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中,在河流堤防的建设上会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有关堤防这种大规模直接对河流生态环境有着影响的建设工程里,他们在生态型堤防的理念上和行动上付出了大量的设计、建设,并受益了很好的效果。

二、生态堤防建设的必要性

在河道堤防的建设,过去经常只关注对于河流的保障航道畅通、防洪度汛等社会及经济效益,堤防的设计、建设通常仅仅关注经济、社会的需要去人为地对河流堤岸加固建设,把河流截弯取直然后修筑大坝,而缺少考虑河流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河岸、河流之间的生态平衡问题。在设计、建筑堤防时把大量块石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非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等运用在其中,对河岸、河流的泥沙土壤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另外,河流的大量滩涂和植被都被大规模的堤防建设,人为截断了河岸、河流之间的生态平衡,人工建筑完全干预了河流的自然形态,导致河流的生态功能不能正常发挥,自然河流的生态平衡、生态链严重遭受破坏。实际情况中河流生态系统受到人类水利工程的建设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规则的岸坡、堤防破坏了河流原本的生态平衡,抢占了生物生存的栖息场所。在设计以往的堤防过程中,为了保证堤防承受住最大限度洪水的冲击,提高堤防的自我保护能力,设计人员在堤线上都使其与岸坡坡顶贴紧,岸坡、堤防在设计、建设中就产生了整齐划一、规则的斜面或者直立面。本来不规则的浅滩、河床、河岸也都被推平,原木的植被遭受很大程度的损害,河道两边的自然景观消失,原木栖息的生物的生存环境完全消失,导致河流的生态链不复存在。

(二)、改变河道自然面貌对河道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在堤防的设计过程中,为了考虑到洪水排泄的速度及减少工程建设成本,在堤防的设计建设过程中,通常采取截弯取直的措施对原本的河道进行改变,对堤线经常使用平直的方式进行建设。这样的堤防设计方案降低了堤防建设成本,但同时给河流中生物的生长环境和河道内水流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于河流的生态环境损害非常严重。

因此,随着人们生态环保理念的倡导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河流的管理提出了高品质和多样化的设计、建设需求。生态堤防理念的提出满足了人们的要求。生态堤防从设计到建设过程中都对河道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根据不破坏自然景观、接近自然的要求,建设一种河道景观多样性和谐共存、适合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一体的生态堤防,极大的发挥堤防、河流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使人与自然的能够和谐相处。

三、生态堤防设计的基本原则

生态堤防的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

通常情况,防洪度汛是河道堤防建设最重要的作用,所以其设计时最先考虑的原则是生态堤防的防洪安全,只有设计安全的堤防,才有资质去设计成生态的堤防。所以,生态堤防必须要以安全为第一原则。

(二)、整体性原则

在堤防的设计过程中,也需要把堤防设计的整体性原则放在首位,就是河道堤防的设计必须从整体上美观一体化,将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等短期利益和环境效益等长远利益进行统筹考虑,让生态堤防在设计之初就能够与自然融合一体,最大程度上提升生态堤防的综合效益。

(三)、自然景观优先原则

由于生态学的河流生态堤防的设计,必须把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心态放在首位,对自然环境的人为介入必须尽可能在河流的环境容量之内建造,设计之初就必须实地考察,在物流、能流大致同道并不破坏生态系统前提下,来设计堤防的建设。特别在天然蜿蜒曲折、河道的自然边界的河段,绝对不能有大规模的改动,而那些必须要融入人工因素和人为更改的自然景观必须加以补偿。

(四)、生态环保原则

生态堤防的设计还需要尊重自然生灵,坚持治水生态化的思路,尽可能在不对河流生物生存需要影响的前提下,保留水生动植物繁衍、生息的环境,形成人与河流相得益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

(五)、多样性、异质性原则

传统堤防在设计之时,第一就是要从成本效益和堤防的安全问题考虑。在生态堤防的设计上对上述两个问题考虑之后,还要考虑生态岸堤堤防的边缘效应。传统的堤防在设计时未能考虑从河流到陆地这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到陆生生态系统过渡的连续性遭到破坏,所以生态堤防在设计之初就必须对上述情况重点考虑,在设计之时必须适当对自然景观原有成分进行补充,协调好人为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结构特性,营造一个水生动植物栖息繁衍适宜的场所。

(六)亲水性原则

生态堤防的设计不是局限在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上,同时要关注社会效益。随着人类活动场所的扩大,娱乐休闲场所的建设会很有人性化。水是灵动的景观,尤其是河流,常常受到人们的喜爱。河道堤防作为城市市政工程建设的一部分,必须建成人们娱乐休闲的好地方。

总之,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生态堤防设计,必须建立在维护河流生态平衡以及尊重自然的基础之上,以建设环保、生态、和谐的生态堤防景观为目标,在生态河堤在用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的作用上统筹安排,精心设计规划,营造一个既有高效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还有优秀的环境效益的现代化生态堤防工程,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永富.浅谈堤防工程与环境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