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的定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据通信的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据通信的定义

数据通信的定义范文1

关键词:交换分布仿真;通信技术;标准;研究

分布交互仿真技术在网络通信工程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而且对通信行业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可以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还要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分布交互仿真技术在军事领域中发挥着较大的价值,可以提高网络传输的效果,但是这项技术的应用时间比较不长,相关部门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这不利于对分布交互仿真技术进行管理与优化,限制了通信网络行业的发展,而且制约了通信技术的提升。在研究分布交互仿真技术时,可以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将其更好的应用在军事通讯中,从而提高我国的军事力量。

1 分布交互仿真概述

分布式交互仿真是科技不断发展的产物,其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有着广泛的使用,这项技术还需要借助计算机等设备,可以保证信息数据更快的传输,可以作为通讯工具,实现通信方式的多样性发展。我国对分布交互仿真技术的研究比较晚,所以这项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有着较大差距,为了缩小差距,提高我国数据通信水平,研究人员需要对分布式交互仿真技术的特点以及应用范围进行更好的研究,这样也有利于分布式交互仿真系统的推广。

1.1 概念

分布交互仿真是一种综合性仿真环境,它一般采用协调一致的结构、标准和协议,通过网络设备将分散在各地的仿真设备进行互联,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分布性、交互性、异构性、时空一致性和开放性。分布交互仿真技术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使大规模复杂系统的仿真成为可能;二是降低仿真成本。

分布交互式仿真技术可以实时计算并生成一个反映实体对象变化的三维图形环境。通过计算机等设备,实验人员不仅可以“进入”这种虚拟环境(主要是视觉听觉环境),直接观察事物的内在变化并与其发生相互作用,还能通过开放式的中断处理来模拟各种随机事件,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1.2 分布交互仿真的发展

在分布式交互仿真发展的早期阶段,通讯层和应用层是很难截然分开的。在应用层,为了能将实体的数据传给其它实体,每个仿真应用都为自己所生成的实体定义了一个结构或数据块,其中包括了传送实体信息所必要的数据定义。这样的数据可称之为“不规范的数据”。可以说,这种数据定义方式完全满足了实体间数据交换的需要,但缺点是每个实体的数据定义各不相同。每个仿真应用中不但要有本地实体的数据定义,还要有其它节点的实体的数据定义,才能在接到一个数据包后按照正确的格式来理解它。当网络中要增加一个新实体时,其它仿真应用中都要增加这一实体的数据定义。

1.3 分布交互方针的特征

分布交互仿真最大的特征便是没有中央服务器。分布交互仿真是严格的对等网络结构,在它里面所有数据传送给所有仿真应用,而数据的拒绝与接收依赖于接收者的需要。取消了中央服务器,分布交互仿真减少了由于一个仿真应用向另一个仿真应用传送信息的时间延迟。时间延迟严重影响网络仿真的实时性和有效性。举例说明,当一仿真应用向目标开火以后,被击中的目标必须尽可能快知道将要发生的军事行动,使其作出相应的防卫反应,通讯设备的延迟引入可能导致对方力量的加强,战场态势的变化。

2 分布交互仿真中数据通信的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它已成为分布交互仿真技术中的关键所在,这也是造成我国分布交互仿真技术与国外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由于我国没有分布交互仿真技术规范和标准,这使得我国的分布交互仿真技术研究存在多样、复杂以及多元化特征,因此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给予高度重视也探索。在目前的实时数据通信技术分析中,它主要包含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及时性,数据发送的可行性、方便和快捷性,信息接收系统的智能性和自动化要求。

2.1 数据通信的应用现状

经过的一段时间的研究表明,分布交互仿真技术中实体的数量在不断增多,仿真性能和仿真优越性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给接受领域的额工作人员大大的增加了负担,使得整个管理实体数量发生了一个瓶颈。此外,在这种交互方式中,我们需要满足人们在回路上存在的仿真需要,但是对事件驱动、时间驱动上存在的仿真问题则无需要给予过多的重视和分析。

2.2 实时数据通信协议分析

实施数据通信是基于网络条件下的计算机数据分析,它在应用的过程中是以网络通信部分和实现基础为标准的,它在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将信息从网络的一个节点快速、准确的传递给另外一个节点,这个过程中是一个快速、及时传递的过程,它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一样,采用合理、简单的语言进行沟通无疑要比复杂的语言快捷的多。因此,在通信协议的制定中,它是针对网络通信为基础开展的,协议利用是否合理、科学和科学将直接关系到网络通信的实现,也决定着网络通信工作的开展。

在一个分布式交互仿真系统中,必须要以科学的通信标准进行控制。在目前的交互仿真系统中,常见的协议包含了TCP/IP协议,它在应用中是以传输控制协议、网络访问协议为核心,它已经广泛的被世界多个国家重视和认可。目前,HLA网关能转化各种协议使用的PDU类型:实体状态、开火、爆炸和碰撞,这些能够支持DIS的仿真器。HLA网关预定是以联邦对象模型(FOM)为依据的数据,它们放在设置文件中,且在运行时改变。另外RTI还提供询问、删除以及时间管理等服务。

结束语

分布式交互仿真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其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运行,在数据通信领域中应用分布式交互仿真系统,可以保证数据通信的质量,也可以通信网络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比较快,社会中各行各业都对通信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对通信行业的服务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对传统的通信技术进行改进,还可以提供更多的通信方式,这样才能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才能保证网络通信发挥着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乌云高娃.多线程技术在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4(4).

[2]苏庆堂,马长青,刘贤喜.基于C/S的多路实时数据通信的研究[J].计算机时代,2004(1).

数据通信的定义范文2

关键词:电力GIS;多源数据通信;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电力事业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其中,电力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集GPS、管理信息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于一体的系统技术,能够较好的对电力配电管理信息应用进行实现。通过该系统的应用,则能够使电力部门管理工作具有着更为准确与便利的特征。此外,电力管理信息系统也是我国实现电力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现今我国电力软件安装数据共享不统一以及效率低下的情况来说,通过两者间结合性的应用,则能够使管理与业务具有着更为规范的特征。

2 GIS多源易购系统数据通信

2.1 需解决的问题

对于电力多源系统来说,其要想较好的实现通信工作,就需要能够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较好的解决:首先,需要对很多个电力软件因物理隔离所产生的数据隔离情况进行了解决,以此在对多个分级调度机构数据共享进行实现的基础上也能够较好的对应用职能部门的数据共享功能进行实现;其次,在异构系统中,通过统一数据标准的建立,也能够在不同平台中对数据接口以及数据库表结构的多源数据通信进行实现;再次,在不同类型的系统平台建设中,需要尽可能的对数据类型以及设备等进行统一;最后,需要在电力管理运行目标基础上对新应用系统以及已经具有的系统进行充分考虑,通过将两者综合性方式的运行建设其一个具有良好扩展性以及开放性的系统框架环境,以此在实现我国电力市场横、纵数据交换的基础上使电力市场能够具有更好的高效性以及一致性特征。

2.2 常见接口

在异构数据系统中,能够帮助我们以较为透明的方式对数据进行访问,通过这种方式的应用,用户则能够将具有异构特征的数据库视作普通类型的数据库系统,即能够以我们更为熟悉的语言对数据库进行访问。

2.3 通信目标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多源通信方式实现GIS同MIS间的数据通信,并能够对数据共享功能进行实现;其次,需要能够设计出符合现今信息整合应用的功能,以此更好的提升数据利用效率;最后,也需要最大程度的对存储冗余情况进行降低,以此起到提升数据关联度的作用。

2.4 实现技术路线

在该系统中,GIS多源数据通信能够在地理平台基础上对MIS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功能进行实现,以此使MIS数据能够以一个动态的方式反映到GIS之中。在该通信系统中,其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4个不同的层次:第一,是数据库同GIS之间的通信。该层次能够对数据库同GIS之间的数据访问进行实现;第二,访问接口层。在该层次中,能够对多源数据业务逻辑层同GIS系统数据的查询进行实现,具体内容有数据库访问类等;第三,业务逻辑层。在该层中,能够对多源数据需求定义进行实现,如MIS同GIS之间的数据交换格式等;第四,数据库同MIS之间的通信。在该层次中,主要是对数据库同MIS系统之间的访问功能进行实现。

3 基于GIS的多源数据通信技术模型

3.1 通信接口模型设计

在GIS接口模型中,其能够同GIS系统实现对功能的统一管理以及对数据的通信,在该类模型中,其接口具有着信息描述及以及需求模型等。通过这部分参数的应用,则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实现该模型功能。其中,读数信息描述集为系统信息数据的存储结构,如用电营销数据存储位置、配变数据定义以及同这部分数据具有关联的信息。而对于读取方式来说,其则主要是指系统对于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的方式。

读配变用电量则是指MIS同GIS中具有共同特征数据点的集合;分析时间段则是指GIS对MIS数据进行读取的有效时间段。在该种信息接口模型中,每当MIS系统对实时采样数据剔除分析请求,则属于对其中的一个信息接口模型实例进行实现的过程,能够以信息接口算法对结果进行求出。其中,动态变更信息接口模型的实例集也能够对MIS中不断变化的分析需求相适应,而不同构造的采样信息描述集也能够根据采样数据的不同对数据采集系统结构进行表示。

3.2 应用接口技术原理

在信息接口中,其对于功能进行实现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对自身存储结构以及接口模型进行一定的描述与结束,并通过该类型接口模型所具有的模型功能对GIS的业务分析要求以及MIS的数据读取的不同需求进行解释。此外,其对于实例中所具有的关联信息在也对读取及实现的前提下做好相关数据的过滤,并通过科学分析技术对这部分数据以集中的方式进行处理。

4 基于XML的多源数据通信技术

对于XML数据交换平台来说,由于其具有着信息表示同平台无关的特点,则能够对跨平台异构数据交换进行较好的实现,以此使MIS同GIS对系统多源数据的共享与交换成为可能。

对于XML数据平台来说,其主要由中间数据库、处理模块以及原始数据池这几部分组成,对于不同业务系统来说,都能够通过对该系统的应用对相关数据进行获得,并在获得数据之后将其以XML形式存入到数据池中。而在原始数据池中,其所具有的XML能够以直接的方式将数据写入到数据库中,而除了该种方式之外,其也能够通过处理模块的应用先对XML文件进行适当的解析,并在解析之后将其写入到数据库。此外,如果根据实际需求GIS需要对某部分数据进行提取,则会直接对其中的数据进行调用。而如果数据库经过一定的查找之后,发现没有寻找到系统所需的数据,则需要到业务系统中对其进行提取。其具体通信流程如下:

图1 基于 XML 的多源数据库通讯流程

5 结束语

可以说,在现今电力事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建设基于GIS的多源数据通信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上文中,我们对信息应用接口的路线、原理以及多源数据通信系统的建立方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具有较好应用意义与价值,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对其良好的建立与应用。

参考文献

数据通信的定义范文3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交换技术

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计算机和互联网也逐渐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我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计算机互联网不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重大,对于我国工业的发展也提供了重大的帮助,数据交换技术的发展能够使得计算机与其终端以及各个计算机之间的相互通信,更快更高效的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反而言之,数据交换技术也大大促进了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不断向前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和谐发展,更好的满足人类的需求。

1计算机网络定义与数据通信交换技术原理概述

通俗来讲,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其实就是一种拓扑结构,指的是将多台不同位置的计算机设备,通过通信电路实现相互连接。具体分为通信子网、资源子网、网络操作系统和协议四部分。计算机网络要求在具体的网络操作系统环境下,通过网络管理软件和通信协议的方式,将资源进行共享以及数据的传输。资源共享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多台计算机联系在一起,共同完成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当然这种多台计算机共同合作的前提基础必须是数据交换技术。

2数据通信交换关键技术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样也促进了数据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通信交换技术其实就是网络中各台计算机之间或者是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设备之间进行数据通信时所使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其中较为简单的数据通信技术是指计算机与及计算机网络设备之间链路上的通信,这种通信方式是不存在节点的,较为简单,但是不适用于全球网络、局域网、广域网的信息传递,需要在宿站点间设置多个节点,防止网络链路中出现故障或出现被破坏的状况,保障通信工作的顺利进行。总体来说,数据通信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其实就是经过某种交换方式,将源站点发出的信息,通过多个节点或者是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做用过,顺利达到目标站点的方法。

2.1电路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其实就是在源站点和目的站点之间建立一定的电路连接,在此期间不允许其他计算机设备共享该网络,直至通信结束。如果想要进行电路交换需要三个步骤:(1)建立链路,运用呼叫找寻空闲的物理线路,进而建立链路。(2)数据传输,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进行数据传输工作,在传输过程中不得有其他站点的介入,只能由发送方和接收方共同独占链路。(3)拆除链路,在数据传输工作完成以后,根据发送方或者接收方发出的拆除线路的申请,逐点拆除链路。电路交换技术优点是可以专线专享,操作简单,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缺点是通信的时间长,信道的效率较低。

2.2报文交换技术

报文指的是站点一次性发送的数据块,没有长度限制,是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报文交换技术就是将数据信息封装成报文的一种形式,在此过程中要求每个报文中都应该包含两个要素即控制信息和目的的具体地址,接下来进行数据交换工作主要是通过存储或转发的方式。报文交换方式的优点是它的信道利用率较高,承载的数据量较大,能将同一个报文传输到不同个目的地。

2.3光交换技术

光交换技术在当前阶段主要有四种组成形式。其一是波分光交换技术。此类交换技术是以高速、超大传输容量的波分复用技术作为基础。波分光交换技术主要是利用波长选择或者是波长变换的方式来进行光交换,利用n条输入、输出光纤和n个波长的载波信号,借助波分复用技术,达到交换n路光纤的n个波长信号的目的。其二是时分光交换技术,此种交换技术通过时隙互换的原理进行时分光交换,简单来说就是互换时分复用帧之中各个时隙信号的位置。其三是空分光交换技术,它以光开关技术为基础,以光开关信号为核心。其四是波分、时分、空分光交换的任意组合形式,选取以上三种或者任意两种技术相结合使用,实现交换数据通信。

2.4分组交换技术

分组交换技术与上文所提到的报文交换技术相类似,分组交换技术的别称是包交换。分组交换的原理是将分组头依次加到各个数据包前,使其作为地址标志,然后分组交换机会依据刚刚添加的地址标志将其转发到最终地址。分组交换技术优缺点并存,优点是交换速度快,传输的精度高,具有报文交换和线路交换的共同优点,缺点就是以现阶段的科学技术实现比较困难,对于技术的要求比较严格。

2.5帧中继继协交换

帧中继协议是一种能够在单一的物理传输线路上提供多种虚电路的技术,其中虚线路会用DLCI进行标识。虚电路会根据要求将用户数据按照既定顺序发送至目的地。帧中继继协交换网络存储的空间较大,传输效率高。

3结语

互联网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数据通信交换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光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数据交换技术有了更便利的发展条件。为了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数据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共同发展,相互促进,不断提高网络服务水准,不断提升网络数据通信技术,坚持为人民服务,保障网络安全,做到让每位网络用户安心使用网络,便利人们的衣食住行。

参考文献

[1]裴清福.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下的数据通信系统实现路径[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07):193-194.

[2]朱海水.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交换技术分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7(04):41+50.

[3]王书林.浅析计算机网络数字数据通信技术[J].无线互联科技,2016(04):1-2.

[4]马遥.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系统构建探析[J/OL].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9):31.

[5]徐嘉.浅析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交换技术[J].通讯世界,2015(13):4-5.

[6]秦昌潜.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通信技术[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03):20.

[7]胡金霞.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发展探析[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02):27-28.

[8]周秀丽.浅谈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的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7):38.

数据通信的定义范文4

关键词:数据通信 DDN网络 ATM网络 IP网络 IP承载网

一、数据通信的概念、组成和原理

数据通信(data communication)是指两台设备之间通过某种形式的传输介质进行的数据交换。这些通信设备必然成为由软件与硬件组成的通信系统的一部分。一个通信系统要达到的最基本目的是完成双方的数据交换。

数据电路由传输信道和数据电路终端设备(DCE)组成,如果传输信道为模拟信道,DCE通常就是调制解调器(MODEM),作用是进行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转换;如果传输信道为数字信道,DCE的作用是实现信号码性与电平的转换,以及新路接续控制等。传输信道除有模拟和数字的区分外,还有有线信道与无线信道、专用信道与交换网路之分。中央处理器用来处理由数据终端设备输入的数据。数据通信的交换方式一共有三种分别为电路交互、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二、数字数据网(DDN)

吉林省的DDN网络节点设备采用新桥设备作为中心节点,为用户提供有9600kbit/s和N*64kbit/s速率的接入带宽。

我省DDN目前结构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省网核心层,由各地市省网DDN节点组成,该层负责全省跨地市DDN电路的转接和为其他数据专业网络提供中继承载体;第二层为网络接入层,由市网DDN核心节点组成,该层各节点负责本地区用户的电路连接或转接,同时该层各节点还负责汇接各市内分局、县局DDN节点的业务数据;长春和吉林两市的市网DDN采用的市NEWBRIDGE新桥设备。第三层为本地区用户接入层,由小型DDN节点和DDN接入设备组成,该层负责本地用户接入.

在本地用户接入设备中,采用的支路板分别有2B1Q、DNIC、RS232、V.35、E1等。由于DDN设备投入的时间比较早,所以大多数的接入段采用模拟线接入方式,用户端采用调制解调器(MODEM)设备,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分别提供V.24和V.35接口的调制解调器。RS232板卡及V.35板卡接入方式就更加多样化,可以采用modem方式接入或者光端机加协议转换器方式。

三、ATM网

ATM的英文全称为“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中文名为“异步传输模式”, ATM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1)ATM使用相同的数据单元,可实现广域网和局域网的无缝连接。

(2)ATM支持VLAN(虚拟局域网)功能,可以对网络进行灵活的管理和配置。

(3)ATM具有不同的速率,分别为25、51、155、622Mbps,从而为不同的应用提供不同的速率。

四、IP城域网

Internet通过TCP/IP协议把许多不同的物理网络互联起来,向用户提供统一的服务,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提供通用网络服务,使低层网络细节向用户及应用程序开放,从而建立一个统一的、协作的、提供通信服务的通信系统。采用的方法是在底层网络技术和高层用户之间增加TCP/IP协议,TCP/IP协议为连接跨越不同网络和不同的硬件平台的互连网络提供信息,向用户提供通用服务。

长春市的IP网络紧跟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有的IP网络有163IP网、IP城域网、Iptv网等。在企事业及政府工作中普通的ADSL宽带互联网的性能及稳定性能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对网络带宽及QOS的要求;光纤互联网不存在ADSL的非对称现在规则,其上传及下载的带宽都是同样的速率,其特性正符合大中型企业及政府的需要。

长春市IP163网全网分为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核心层由两台路由器组成,汇聚层由21台BRAS(272#ERX现作为备件,全网承载数据20台),10台交换机和5台路由器组成,接入层由54台交换机和1062台AD节点组成。长春市163网在青岛路节点和宽平节点安放华为NE5000E核心路由器组成双星型网络,骨干节点采用华为8016骨干路由交换机、华为8508骨干路由交换机以及中兴T160G骨干路由交换机,在这几种交换机上设置千兆光口板、百兆光口板以及百兆电口板,其中千兆光口板用作路由器之间的中继端口;现在大多数企业及和政府机关的外网连接都已经实现了光纤互联网,早些年倡导的光纤到桌面已经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一步步实现。百兆电口主要作为ADSL节点和认证服务器的上联端口用,长春市BRAS接入服务器设备采用华为ME60接入服务器、华为5200G接入服务器以及爱立信SE-800接入服务器。全网出口总带宽为100G。在1062台AD设备中, 1000M中继带宽节点有425个,100M中继带宽节点495个,200M中继带宽节点142个。

五、IP承载网(NGN)

IP承载网是各运营商以IP技术构建的一张专网,用于承载对传输质量要求较高的业务(如软交换、视讯、重点客户VPN等)。IP承载网一般采用双平面、双星双归属的高可靠性设计,精心设计各种情况下的流量切换模型,采用MPLS TE、FRR、BFD等技术,快速检测网络断点,缩短故障设备/链路倒换时间。网络设计要求其承载的业务轻载,并部署二层/三层QOS,保障所承载业务的质量。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使IP承载网既具备IP网络的低成本、扩展性好、承载业务灵活等特点,同时具备传输系统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长春通信NGN承载网项目是为了满足长春2006年软交换建设对承载网络的需求,并把该网络建设成依仗具有较高Qos、可靠性和可维护、可管理的电信级IP承载网。

整个网络采用双星型网络结构,在二枢纽和青岛路分别部署两台P设备,。在汇聚节点设置八台NE40E作为PE设备接入核心的软交设备Soft3000、UMG8900,这八台NE40E分别双上行到两台P设备上,同时网络在接入层放置了14台NE40作为CE连接AG设备(UA5000)。

整个网络采用MPLS-VPN方案,将信令和媒体分别通过两个VPN来承载,确保两个业务系统的安全。

在整个网络中端到端的在PE之间部署BFD,,保证链路的中断能够被快速感知,和VPN FRR,保证流量通道的快速切换。

在各个PE节点间部署VPN FRR,通过VPN FRR和BFD的联动保证在链路发生中断后,VPN隧道能快速切换。

在整个网路上通过differ-serv方式来进行Qos保证,将媒体流定义为EF流,将信令流定义为AF2流,在各个设备上通过WFQ方式对各种数据流进行带宽保证。

参考文献:

数据通信的定义范文5

【关键词】数据通信 计算机网络 数据传输

一、引言

现代数据通信系统实际上就是一个计算机网络,是由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两部分组成。要在两台计算机之间传输信息必须要有传输信道,而根据传输媒体的不同,又分为有线数据通信与无线数据通信两种。但它们都是通过传输信道将数据终端与计算机联结起来,从而使不同地点的数据终端实现软、硬件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二、数据通信的构成原理

数据通信系统是由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两部分组成的。数据传输系统也成为通信子系统或通信子网,其主要任务是实现不同数据终端设备之间数据传输。而数据处理系统也称为资源子系统或资源子网,它由许多不同数据终端设备组成,这些终端设备是信息的来源和目的地,其中的计算机主要用于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数据终端又分为分组型终端(PT)和非分组型终端(NPT)。分组型终端有计算机、数字传真机、用户分组装拆设备(PAD)、用户分组交换机、专用电话交换机(PABX)、智能用户电报终端(TeLetex)、可视图文接入设备(VAP)、局域网(LAN)等各种专用终端设备;非分组型终端有个人计算机终端、用户电报终端、可视图文终端等各种专用终端。数据电路由传输信道和数据电路终端设备(DCE)组成,在通信系统中,传输信道可以是模拟信道,也可能是数字信道。如果传输信道为模拟信道,DCE通常就是调制解调器(MODEM),它的作用是进行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转换;如果传输信道为数字信道,DCE的作用就是实现信号码型与电平的转换,以及线路接续控制等。传输信道除了有模拟和数字之分外,还有有线信道与无线信道、专用线路与交换网线路之分。交换网线路需要通过一个呼叫过程来建立连接,通信结束后再拆除;专线连接因为是固定连接,所以就不需要上述的呼叫建立与拆线过程。计算机系统中的通信控制器用于管理与数据终端相连接的所有通信线路。中央处理器负责整个计算机系统指令的执行,算数与逻辑的运算,数据的存储与传送,以及对内对外输入与输出的控制。

三、数据通信通常有三种交换方式

(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在两个用户要进行通信时,要建立一条临时的专用线路,用户通信时独占这条线路,不允许其他用户共享。电路交换主要用于远程用户或移动用户连接企业局域网,或用做高速线路的备份。

(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是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交换的技术,也就是说报文交换是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当所需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往需接收的交换机或终端。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把要传输的报文分成若干个小的数据块,称为分组(Packet),然后以分组为单位按照与报文交换同样的方法进行传输。在分组交换网中,不同用户的分组数据均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传送,即网络具有路由选择,同一条路由可以有不同用户的分组在传送,所以线路利用率较高。

四、网络实时通信的实现

了解了数据通信的构成原理和应用范围,下面我们来设计一个简单的基于连接的点对点网络实时通信程序。服务器首先启动,它建立套接字之后等待客户机的连接;客户机在启动后,建立套接字,然后和服务器建立连接;连接建立后,客户机通过连接给服务器发送一段数据,服务器接收后又将它发送回来,客户机再发送,如此循环,直至用户命令客户机退出或网络出错;客户机关闭连接和套接字后退出,服务器在检测到连接关闭后,关闭套接字自动结束。

我们的实例是UNIX下基于BSD?Socket的服务器程序和Windows下基于WINSOCK的客户机程序之间的通信。服务器在主机UNIX下直接运行,前台和后台均可;客户机在Windows下运行,带一个参数,即主机的名字。如win?client?rs6000,rs6000是在HOSTS文件中已定义好的主机名。

Socket是BSD?UNIX提供的网络应用编程接口,它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的通信机制,使网络客户机方和服务器方通过Socket实现网络之间的连接和数据交换。Socket提供了一系列的系统调用,使用这些系统调用可以实现TCP、UDP、ICMP和IP等多种网络协议之间的通信。

五、结论

从上面可以看出使用WINSOCK编制Windows下网络软件是比较方便的,WINSOCK提供的异步选择机制使Socket强大的网络编程功能能够在Windows下得到应用。相信随着INTERNET的推广,TCP/IP网络协议的广泛使用,使用WINSOCK编制Windows网络实时通信软件将会有一个大的发展,并在工业、商业和军事等领域中实时信息传送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需求量与日俱增,相信数据传输技术的应用有着越来越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冯博琴,陈.计算机网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数据通信的定义范文6

【关键词】智能;测控仪表

1 引言

现场总线是当今自动化领域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被誉为自动化领域的计算机局域网,是应用在生产现场、在微机化测量控制设备之间实现双向串行多节点数字通信的系统,也被称为开放式、数字化、多点通信的低层控制网络,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式、双向传输、多分支结构的通信网络。由于它适应了工业控制系统向分散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方向,在减少系统线缆,简化系统安装、维护和管理,降低系统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增强系统性能等方面的优越性,它一经产生便成为全球工业自动化技术的热点,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有几种类型的现场总线技术己经发展成热并且广泛应用于特定的领域。这些现场总线技术各具特点,有的已经逐渐形成自己的产品系列,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几种比较典型的现场总线有CAN总线、LonWorks总线、PROFIBUS总线等。CAN(ControlArea Network)总线是山德国BOSCII公司为实现汽车内部测量与执行部件之间的数据通信而设计的现场总线。与一般的通信总线相比,CAN总线的数据通信具有突出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使其应用范围不再局限于几汽车工业,而向机械工业、过程工业等领域发展,更适合现场级工业监控设备的互联。CAN总线规范已经成为国际标准,被公认为几种最有发展前途的现场总线之一。具体来说,CAN具有以下特点:结构简单,只有两根线与外部相连;通信方式灵活,以多主方式下作而不分主从,可以点对点、点对多点及全局广播方式发送和接收数据;废除了传统的站地址编码,而代之以对通信数据块进行编码;采用短帧格式,每帧数据长度最多为8个字节,可满足工业控制领域的一般要求。同时8个字节不会占用总线时间过长,从而保证了通信的实时性;采用非破坏性总线仲裁技术;采用CRC检验并提供相应的错误处理功能,保证了数据通信的可靠性;CAN节点具有自动关闭功能,在节点错误严重的情况时自动切断与总线的联系,这样可不影响总线正常工作。

2 智能测控仪表的系统结构

一个典型的基于CAN总线的智能测控仪表的系统结构,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上位机和智能测控仪表,测控仪表的主要任务是接收来自上位机的命令完成工业现场的各种模拟量的采集和实现对各种生产设备的控制,而上位机则负责对整个智能测控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其任务包括CAN节点状态消息的显示及报警、向CAN节点发送命令及控制参数、接收CAN节点数抓、曲线显示、存储打印等。这些功能可利用现代微机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功能实现,除此之外,通过对采集数据的后台处理,还可实现诸如数字滤波PFT变换等智能化功能,CAN通信采用两线接口,要进行通信的各节点的控制器通过CAN驱动器连接到CAN总线上,各节点在CAN通信中没有物理地址,而是采用软件ID辨识的方式对在总线上广播的信息进行过滤,以及当多个节点需要同时信息传送时决定信息传送的优先级。

芯片与CAN总线的通信通过CAN总线收发器进行,CAN总线收发器是CAN控制器和物理总线间的接口,提供对总线的差动放人和接收功能。要实现PC机与CAN总线的通信,必须借助于PC机的CAN通信卡,这种卡市场上有很多,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亦可自行设计。

3 智能测控仪表的接口设计

CAN总线是一种串行数据通信协议,在CAN总线通信接口中集成了CAN协议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功能,可以完成对通信数据的成帧处理。

SJA1000是Philips公司PCA82C200型CAN控制器的后续产品,在软件和引脚上均与PCA82C200兼容,井增加了许多新的功能,性能更佳,尤其适用于对系统优化、诊断和维护要求比较高的场合。SJA1000的功能由以下几部分构成:接口管理逻辑;发送缓冲器,能够存储1个完整的报文事(扩展的或标准的);验收滤波器;接收F1F0;CAN核心模块。

SJA1000的一端与单片机相连,另一端与CAN总线相连。但是,为了提高单片机对CAN总线的驱动能力,可以把82C250作为CAN控制器和物理总线间的接口,以提供对总线的差动发送能力和对CAN控制器的差动接收能力。

若用SJA1000作为流量计的CAN控制器,与CPU(单片机)相连,再通过PCA82C250组成CAN总线。这种结构很容易实现CAN网络节点中的信息收发,从而实现对现场的控制。

CAN通信协议主要由CAN控制器完成,SJA1000是适用于汽车和一般工收环境控制器局域网(CAN)的高集成度控制器,具有完成高性能通信协议所要求的全部特性,具有简单总线连接的SJA1000可完成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所有功能,应用层功能可由微控制器完成,SJA1000为其提供多用途的接口。

SJA1000操作期间,在上电之前必须配置控制线路(中断、复位、片选等)建立与CAN控制器之间通信的硬件连接。初始化、CAN通信采用中断方式数据发送和接收子程序。

如果在上电后独立CAN控制器在引脚17得到1个复位脉冲(低电平),它就能够进入复位模式。在对SJA1000寄存器设置前,CAN控制器通过读复位模式请求标志来检查是否己进入复位模式,因为要配置信息的寄存器只有在复位模式才能写入,并涉及到对控制寄存器CR、验收码寄存器(ACR)验收屏蔽寄存器(AMR)、总线定时寄存器(BTRO和BTR1)输出控制寄存器(OCR)的初始化编程。时钟分频寄存器可以选择BasicCAN或PeliCAN工作模式,设置CLKOUT引脚使能用来选择频率,设置是否使用旁路CAN输入比较器和是否使用TX1输出用为专门的接收中断输出。验收代码和验收屏蔽寄存器的设置可以过滤信息,为收到的信息定义验收代码;为与验收代码相关位比较定义验收屏蔽代码。

总线定时寄存器定义总线上的位速率。输出控制寄存器定义CAN总线输出引脚TX0和TX1的输出模式,定义TX0和TX1输出引脚配置是悬空、下拉、上拉或推挽以及极性。中断寄存器设置允许识别的中断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