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就业方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就业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就业方向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就业方向范文1

关键词:云计算;多媒体教学;教学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6-0093-03

基金项目:2011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指导项目(8781)

作者简介:李云波(1976-),硕士,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计算机教育、教学管理。

0引言

目前国内高校都广泛开展了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的研究和建设工作,但由于传统教学理念和科技手段的限制,绝大多数的高校教学平台仅仅是一个教学资源仓库,缺乏教务管理和协同共建的功能机制[1]。基于云计算的多媒体教学平台是一个面向专业资源共享共建、教学管理与延伸、校际协同、校企合作、企业级毕业生培养的高级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平台的建设初衷是体现专业特征、丰富教学环境、增进学习积极性和提高高校信息化程度,整个平台依托云计算环境的技术优势而建,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1云计算环境

云计算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它融合了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环境则是将计算机资源、平台、服务进行网络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资源共享共建的服务环境。云计算环境提供的服务是供应商在远端利用大量的服务器和资源库生成的,供应商除了要负责云计算环境的硬件建设外,还要负责服务虚拟化、数据安全、映像生成、服务目录和门户接口等维护工作,用户需要做的只是通过网络访问具有操作权限的资源[2]。云计算环境的优势在于提供了几乎无限的数据共享空间,保障了系统复杂均衡和资源安全性,降低了用户对特定设备和资源的依赖性。云计算环境结构如图1所示。

计算技术在国外已经有很多实际的教育应用,美国的西蒙公司在北卡罗来纳州的格雷汉姆小学实施了“西蒙教育春雷项目”,学校师生通过访问虚拟桌面进行数字化教学,学校的计算及终端通过连接云计算服务来获取丰富的影音资料。这种教学方式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使学生和教师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来获取云端无穷无尽的信息资源[3]。

云计算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优势在于低廉的价格和方便的应用,学校不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建设自己的信息资源库[4]。云计算对教育资源共享共建方式的影响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在考虑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时保持前瞻性。云计算通过改变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这都需要学校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结构和基础设施定位,研究教育信息化的云机制。云计算具有很强的扩展性,这就允许多个学校甚至多个国家通过将现有的教育资源共同加入云服务,实现真正意义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5]。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针对本学院特点,立足于区域产业发展现状,利用云计算技术手段,通过校企合作和校校联动的方式构建了一个多媒体教学资源共享共建、提升学生教学参与度、体现校际协同和校企合作优势、形式丰富寓教于乐的网络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平台利用云计算服务供应商提供的资源平台,构建了一系列符合新教学理念和体现本学院特色的教学服务,并为校际协同和校企合作提供了建设环境。

2教学平台架构

云计算技术在高校多媒体教学平台建设中的应用,为系统提供了无限规模、完全虚拟化、保证资源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网络服务,进而实现了教学资源和校企合作资源的高效率管理、分配和调度,为高校师生提供了一个按需使用、随时获取、任意扩展的,集在线学习、资源共享共建、校校联动、校企合作、自由交流于一体的个性化多媒体信息化教学平台[6]。

基于云计算的多媒体教学平台中,学院用户、外校用户和企业用户可以通过身份认证进入定制界面,在系统中享受个性化服务,还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和教学交流完成平台的拓展和共建工作。基于云计算的多媒体教学平台架构如图2所示。

基于云计算的多媒体教学平台构建了一个学校师生、企业、外校师生参与其中,进行资源共享、教学交流、校企合作的环境。根据云计算的核心理念,多媒体教学平台将是一个实现资源共享共建、节约成本、防止重复建设的优秀教学系统,是一个提高教学质量、降低办学成本的有效技术手段。基于云计算的多媒体教学平台突破了教学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提供了实时的信息更新和交流互动体验。平台利用云计算的高速计算和数据传输能力,实现了Anytime、Anywhere、Anyway(即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的3A级用户体验,满足不同用户的学习交流需要。3A式的教学环境允许学生和教师通过带有网络功能的移动终端进行课程教学、资源下载、交流互动、多媒体素材欣赏等教学活动。这些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形、音频、视频的方式展现,极大地增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共享共建来提高教学水平,其他院校的师生使用教学平台来进行学术交流和资源库建设,企业用户还可以通过教学平台和学校进行更加深入的校企资源库合作建设。

3教学平台功能

基于云计算的多媒体教学平台建设紧紧围绕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知识+技能+职业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针设计功能结构。多媒体教学平台利用云计算服务商提供的资源管理机制来实现功能架构,将教学资源、网络课堂、企业合作、互动交流等功能以服务的形式到网上,用户按照不同的权限按需访问。目前多媒体教学平台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系统管理模块、网络课堂模块、资源管理模块、企业合作模块和互动社区模块,如图3所示。

(1)网络课堂模块。网络课堂包括网络教学和就业培训两部分,其中网络教学模块主要包括电子教案、虚拟课堂、电子教材、网上作业、网络习题、在线考试等功能,这些功能可以满足师生对专业教学活动的需求,教师可以在网上制定教案和教材,学生可以在线自主学习和进行测验。学院通过网络教学功能已经推广了几门网络精品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就业培训模块包括专业调研、招聘信息和定向人才培养功能。专业调研是对本专业的行业需求和用人标准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明确就业取向。招聘信息则是企业用户用来企业用人信息,这个功能主要面向即将毕业的学生,很多学生通过使用该功能成功就业。定向人才培养则是学院面向就业定制的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一个或多个专业方向课程来掌握定向就业能力。

(2)资源管理模块。资源管理模块包含多媒体教学素材和企业教学资源两部分功能,这些教学资源为教师组织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多媒体素材,同时用户还可以把自己的教学资源上传到资源库中。该模块的功能主要是为用户提供资源分类和检索服务,避免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另外通过规范教学资源的存储格式和命名规则保证资源库的可维护性。

(3)企业合作模块。校企合作是我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我院的多媒体教学平台整合了校企合作的基本功能,为企业用户提供了宣传企业文化的平台,同时也为校内用户提供了在线实习实训、就业咨询的途径。通过使用该模块的功能,企业可以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平台的建设工作中,学生可以直接获得企业的就业咨询服务,这对于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提高职业素质有很大帮助。

(4)互动社区模块。互动社区模块为多媒体教学平台的用户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场所。师生交流平台使得教师和学生在课下也可以交流互动;学院论坛则为所有用户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论坛的管理员都由学生担当,锻炼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企业快线是每个企业宣传企业文化和信息的地方,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功能和企业专家直接对话。

4实现方式

云计算技术的核心思想就是把数据存储和计算逻辑运行在性能强大的集群服务器之上,用户通过网络来调用云上的资源,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可以保证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环境实现资源共享。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学平台拥有若干个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负责管理教学平台上已有的资源,提供高可靠的数据存储和读取服务。数据中心直接由专业团队负责运行和维护,他们提供计算能力超强的业务处理软硬件环境,并负责用基础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共享。另外除了教学资源,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可以通过特殊的接口接入数据中心,在校园网之间搭建随时访问随时得到的“数据仓库”。

为了保证网络教育平台的运算能力和可靠性,使用集群服务器来组建云计算体系结构,使得云计算具有超大的数据存储能力和无限扩展的计算能力。云计算环境的服务器集群一般采用购买、租用云服务器的形式构成,云服务器的价格一般比较低,并且不需要使用方投入任何维护资金。云服务器提供高可靠性和高效率的数据计算服务,用户只需要根据业务进行定向开发,不需要考虑软硬件环境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云服务器构建在网络环境中,用户使用真正意义上的瘦客户端方式访问系统,用户甚至可以用网页访问操作系统或大型数据库程序。

5结语

笔者院校的云计算多媒体教学平台投入使用以来,教学资源和企业信息的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学院的整体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我们将继续响应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号召,依托先进的软硬件技术环境,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进程,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率的资源积累和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吴雪敏.高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探索[J].高职教育在线,2010(4).

[2]张建勋.云计算研究进展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2).

[3]饶少阳.向云计算靠拢[J].信息网络,2008(8).

[4]庄秀丽.教育大发现:社区小手册[EB/OL].http:///join/.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就业方向范文2

>> 现代信息化技术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开源CMS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物联网技术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微信在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虚拟化技术在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云计算在高校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云计算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虚拟化技术在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云计算技术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GIS技术在油田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物联网技术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推送服务在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研究与应用 移动互联网信息平台在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校园一卡通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物联网技术在矿山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虚拟化技术及其在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农业物联网在鲁西南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应用研究 信息化在“智慧军营”建设中的应用 Inetr虚拟网络技术在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Oracle数据库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http:///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3]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EB/OL].[2012-03-20].http:///html/info/10plan/ghfb.shtml.

[4]赵颜.智慧型数字校园建设规划与实践――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

[5]倪彬彬.智慧校园应用框架设计与建设[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11.

[6]王运武.“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转型发展研究――基于系统思维的分析思辩视角[J].远程教育杂志,2013,2.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就业方向范文3

【关键词】电子商务,智能化,计算技术革命

计算机从1946年发明至今,经历了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集成电路时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发展至今,各个领域都用到了计算机,不管什么用途,都是以人类的需求作为前提出现的计算机应用,现今科学技术的的高度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下面是未来计算技术发展的五大趋势。

1.非接触式的计算机界面

当第一台计算机问世时,它的体积大得占据了整个房间,重量达到几十吨重,使用它的人需要经过专门培训。后来,电脑来进入了千家万户,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在几天之内就可以熟练地操作它们。

现在,电脑正在逐渐消失。由于人机非接触式界的出现,电脑正在融入了物联网,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环境。

我们早已经告别了磁盘,现在已经进入了软件即服务的时代,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将进入硬件即服务的时代。

过去人们操作电脑是需要我们用手来操作的,不管是键盘、鼠标,还是触摸屏,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操作方式,这就是为什么采用非接触式人机界面是一种新革命。今后的计算机的发展就越来越脱离了计算机的硬件界面的接触,从微软的Kinect到苹果公司的Siri,再到谷歌眼镜,我们开始期待在未来可以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操纵电脑。简单的模式识别技术已经开始运用,多亏加速循环规则(Law of Accelerating Returns)的存在,我们大致已经可以预期,在未来几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非接触式人机交互将变得非常普遍和重要,曾经在美国大片里能够看到的都将一一融入我们的生活。

2原创内容

计算机技术已经变得更加家庭化、移动化,及社交性。未来的计算机战场将转移到人们的家里。例如: 亚马逊、微软、谷歌、苹果公司以及各家有线电视都争相地推出新环境下的消费电子娱乐产品,以期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

一种新兴的战略是开发原创节目,以吸引特定的用户群。Netflix公司最近推出的首部原创剧集《纸牌屋》(House of Cards)就取得了成功,还有就是亚马逊和微软很快宣布不久也推出它们的原创节目。

3.多人在线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大型多人在线游戏,如《魔兽世界》风靡一时。与传统的电脑游戏不同,多人在线游戏不是单纯地与计算机比赛,而是与其他许多人在线比赛。这种游戏非常适合电脑玩家的口味。

现如今,多人在线已经不止于聊天和游戏。美国在线教育网站可以提供成千上万的学习视频,任何年龄阶段的孩子都可以在线学习各种学科的课程,应用技术已经达到日臻成熟。

4.物联网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3个重要特征。

物联网(Web of Things)的发展代表了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就通信产业来说,长期的发展目标是 实现人与人之间无缝沟通。这个目标发展到现在,已经基本实现了。那么今后向什么方向发展?2009 年开始,以“物联网”、“智慧地球”为代表的信息化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为通信产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全球金融大环境下,物联网的本质是行业信息化,各国政府大力推动物联网发展的动力在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创造就业。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全球范围内,运营商成为了物联网的重要推动者。构造了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环境,是今后流行的趋势,它的出现意味着和我们生活相关的任何物体都变成一个计算机终端。我们住的房子、开的汽车,甚至在大街上的物体都将能够与我们的智能手机实现无缝连接。

在未来几年里,推动这一趋势是两种互补的技术:超低功率芯片和近场通信(NFC)。超低功率芯片可以从周围环境中获得能量,近场通讯可以让互相靠近的设备进行双向的数据通信,它将能够让计算机终端变得无处不在。

物联网的某些应用,如移动支付和IBM的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计划,在短短的几年将普及开来。

5.人工智能计算机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

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

人工智能计算机,国外很早就开始研发,并取得了惊人的成绩,IBM、谷歌和微软等公司都在为将自然语言处理与大数据系统在云中结合起来而努力。这些大数据系统将比我们最好的朋友更了解我们,它们不但包含人类的所有知识,而且将与整个物联网相连接。IBM的超级电脑沃森(Watson)就是这方面的第一个成果,其售价高达3百万美元,但这个价格在十年内将下降到约3万美元,届时大多数机构都能够用上它。

参考文献:

[1]《物联网导论》作者:刘云浩 科学出版社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就业方向范文4

关键词:云计算;大数据;数据挖掘;数据处理;存储

中图分类号:TP308

1 大数据概述

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是一个数据量特别大、类别特别多的数据集,并且这样的数据集无法用传统数据库工具对其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大数据”首先是指数据量非常庞大,指代大型数据集,一般在10TB规模左右,在日常的应用中,多数的单位都是把多个来源于不同系统的数据集统一的放在一起,形成了更为庞大的数据量;其次是指数据类型特别多,现在兴起的云计算技术,使得现在创造数据的主体由企业逐步的转向个体,而我们个体创造的数据大多是文档、图片、音频、视频等,这些数据都是非结构化的,还有大多数的企业的办公自动化通过网络得以实现,由此产生的数据也大多是非结构化的。也就是说我们要处理的数据来源于不同的系统和数据源,数据类型和数据格式更为复杂,已不在局限于结构化的数据结构,而是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一个混合体。第三是要求要有非常高的相应处理速度,尽管要处理的数据量异常庞大,也必须对如此庞大的数据量做到实时处理。最后一个特点是指数据真实性高,随着社交数据、企业交易和应用数据等新数据源的崛起,传统数据源的局限被打破,企业越来越需要高效的信息处理,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安全性。

另外,结构组成更为复杂的新数据开始出现,而且生成的速度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例如:社交网络数据、备份数据和物联网应用下的传感器数据都属于人们在分析中关注的新数据源,企业需要对这些数据类型进行快速、准确、可靠的分析,以便充实其已知的信息数据量。

在企业内部,随着客户以在线渠道作为开展商业交易及与企业互动的主要手段和网络日志的不断增加,为监测和优化业务运营而部署的传感器网络和机器数量也越来越多。结果就生成了大量新数据源、快速增加的数据量和迅速增加的新数据流,需要分析所有这些新数据。“大数据”在互联网与传统企业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推动了互联网企业与传统的企业的融合,逐步掀起了一场消费模式、生产模式、管理模式的革命。

2 云计算概述

2.1 云计算的概念

“云计算”将计算机从客户端集中到“云端”,作为功能应用通过互联网络提供给客户端,它将用户提交的各种需求动态、合理的分配给分布在各处的计算机系统,从而提出需求的各种应用系统能够获取相应的计算服务、存储空间。用户关心的是需求提出的功能,而不需要去关心应用功能是怎么实现的,所有的应用功能都是由服务提供商来完成的。它是一种商业计算模型,而不是一种平台或者架构。

实现云计算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有多种技术结合来完成。尤其是需要一套系统的软件对分布在各处的硬件进行虚拟化调度和管理,即把分布于各处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集中起来进行综合处理。

2.2 云计算特点

(1)资源使用的可扩展性。云计算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的分配和回收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的软、硬件资源。当用户提出一个新的计算需求时,云计算系统动态的分配给该请求一个可利用的资源,当用户的需求已经满足或结束时,系统合理、及时的回收该用户所占用的资源,以分配给下一时间段其他的用户所提出的需求,从而实现了整个网络资源的利用的扩展性,大大提高了资源使用的效率。

(2)云计算的普遍性与自动性。云计算的处理单元和各种资源是由互联网连接在一起的,用户通过网络向与计算提出请求,云计算同样通过网络将处理的结果送回给用户。而且互联网的范围是覆盖全球的,所以互联网使得云计算所能提供给用户的服务无处不在,使得云计算具有了最大范围的普遍性。而且这种服务是由云系统自动完成的,不需要用户与服务提供者进行任何的交互,所以使用起来尤其的方便快捷。

(3)云计算系统的透明性。对于云系统而言,它将各种分散在各地的资源进行统一的调度与管理,然后将计算结果提供给用户;反过来对于用户而言,用户只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只要将请求提交给云系统,结果就会快速的返回,它的处理能力是无限大的,用户并不去关心请求的计算到底是怎样完成的,也就是服务的完成对于用户来说是完全透明的。

3 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关系

本质上讲,云计算强调的是计算能力;而大数据强调的是处理、计算的对象。然而二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大数据所提供给用户的服务还是需要对数据的处理,然后得到处理后的结果,主要还是落脚在对数据的加工上;云计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设施,即基础设施主要还是存储设备,所以两者密不可分。

云计算能力以及它的分布式结构为大数据的商业模式提供了实现的可能。“大数据”要求能够处理几乎所有类型的海量数据,例如文档、图片、视频、音频、微博、电子邮件等,而且要求处理的速度非常高,几乎是实时的。而且这种大量数据的计算要求必须是面向最普通的用户的,所以必须是廉价的。它所应用的基础的硬件设施都是最低成本的。而云计算正是利用了这些价格低廉的基础设施,使得用户能够按照提出的需求获得相应的服务,云计算机的这种分配机制完全的满足了上面说到的大数据系统中海量的、多种数据类型的数据的处理和存储要求。云计算技术使得大数据的实现成为可能。

现如今,大多数的大型业务系统例如:银行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等,使用的数据库系统仍然是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例如:SQLSERVER、ORACLE系统等。云计算模式进入这些大型业务系统的数据管理以后,这些大型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必然发生了质的变化,所以容易得出的结论就是,那些以前基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的大型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必将被一种全新模式的云计算数据库所替代,当然云计算数据库是在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云计算数据库提供了强大的海量数据的存储与处理功能,同时还必须具有在线分析处理和在线事物处理的能力。

4 大数据与云计算的未来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这个时代,人们的信息的要求已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大数据概念的提出正迎合、并能满足了这一更高的要求。人们对信息数据的要求是对数据量异常庞大的、数据类型纷繁复杂的、很难制定统一标准的数据进行快速的处理。大数据会进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同我们生活环境周围的各种细小的基础设施一样。大数据的发展必将催生众多产业的兴起于发展,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处理方面的工程人才,从而造就出众多的就业岗位。大数据必将成为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源动力,成为既互联网产业之后的新的IT业的龙头产业,为全球走出经济危机起到决定性的带动作用。

5 结束语

本文中探讨了什么是大数据和云计算,并分析了大数据和云计算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在云计算时代的背景下,二者的未来走向是什么,通过分析可以清楚的知道,云计算为大数据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郭晓科.大数据[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陆嘉恒.大数据挑战与NoSQL数据库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就业方向范文5

一张记录着9位数字的纸质卡片,通过这组数字,在后台的数据库中可查询到几乎所有本国人的社保缴纳、领取记录、工资、工作及家庭变更等情况,这就是美国的社保卡系统。美国的社保系统是最早建设的政府信息系统,依靠先进的信息化平台,不仅连通国内各个州,在全球很多国家都可以缴纳社保,享受福利。相比之下,我国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体系经过金保一期10年的建设,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越来越透明,更多的数据正在信息公开,接受百姓的监督;医保两定机构越来越多,更多的疾病纳入医保范围;通过社保卡告别一沓沓的医疗票据和漫长的邮寄与等待,医疗费用报销实时结算,在异地看病的费用也可以统一医保报销……

记者了解到,我国金保一期工程建设为期10年,期间共有32个省级单位实现了与中央数据中心的网络联接,90%以上的地市实现与省级数据中心的联网,城域网已经联接到92.5%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就业服务机构,并延伸到社区、街道、乡镇和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同时,有200余个地区经人社部批准发放了社会保障卡,实际持卡人数超3亿,业务软件在全国应用逐渐成熟,五险合一、一站式服务等新型服务模式正在普遍实施。

目前,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我国人保信息化正面临第二次飞速发展与超越的巨大机遇和挑战,结合云计算、互联网、移动技术等信息化技术,我国金保二期工程将改变社保体系服务、管理的手段,同时带来工作流程、业务办理方式的变革,并将进入更多全新的领域。

社保省级大集中

随着网络建设的完善,人保系统已经具备了省级大集中的条件。这一条件的背景是,在金保一期建设中,全国人社单位大部分建设了市级数据中心。同时面临网络带宽低,可靠性不高,业务只能在低级别节办理的挑战。为了适应业务发展,多次对网络带宽进行升级,不仅提升了性能,更带来了应用的变革。

在2013年4月召开的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提出,认清形势,认准目标,鉴定不移迈向“省级集中”。数据的集中也将带来风险的集中,单一的省级数据中心不能承载医保、养老等关键业务,必须建设同城双中心或异地双中心或多地多中心的业务灾备体系。

从互联网公司、大企业的发展历史看,多活数据中心将是发展方向。所谓“多活数据中心”,即所有数据中心都同时对外提供服务,这些数据中心之间还可以互相提供灾备,也就是可以忽略物理位置而访问服务的云计算架构。从技术角度看,多活数据中心的关键点除了全局负载均衡\ DNS、数据库、存储间的双活,还需要进行数据中心间的地址设计、网络互连带宽、网络大二层技术、访问次优路径问题的解决等。

当然,这种多活数据中心仍离不开虚拟化和云计算技术的支持。

在数据中心内部,虚拟化技术的应用已经从服务器、存储,蔓延到了网络设备领域。新型的网络构建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僵化和复杂,网络设备不仅可以物理多台虚拟为逻辑上的一台,在管理性、可靠性方面带来提升;也可以物理单台设备虚拟为逻辑上的多台,简化机房部署,仅靠软件配置就可以更改交换机组网拓扑。这也使得一些网络设备提供商开始把路由器做成软件形态,比如H3C的VSR路由器,已能够安装在任意台标准的服务器或虚拟机上,将服务器当做路由器,对服务器或虚拟机间的网络流量进行报文转发、建立隧道、加密等操作。记者了解到,在过去的10年中,H3C其凭借创新的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成为我国金保工程的重要参与力量。目前,H3C公司已参与建设了包括联通沃云、浙江电信业务支撑云、云南省卫生云、海航企业云等多个云计算中心。

在数据中心内部,虚拟化技术的应用已经从服务器、存储,蔓延到了网络设备领域。新型的网络构建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僵化和复杂,网络设备不仅可以物理多台虚拟为逻辑上的一台,在管理性、可靠性方面带来提升;也可以物理单台设备虚拟为逻辑上的多台,简化机房部署,仅靠软件配置就可以更改交换机组网拓扑。这也使得一些网络设备提供商开始把路由器做成软件形态,比如H3C的VSR路由器,已能够安装在任意台标准的服务器或虚拟机上,将服务器当做路由器,对服务器或虚拟机间的网络流量进行报文转发、建立隧道、加密等操作。记者了解到,在过去的10年中,H3C凭借创新的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成为我国金保工程的重要参与力量。其从2004年就参与金保工程建设,先后参与建设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干网、园区局域网,国家公务员报考平台,江西省人社信息化平台、青海省人社信息化平台等。

互联网基因

苹果公司用一个硬件让互联网发生了改变,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在历史上从没有像今天离我们这么近:个人消费服务领域、媒体传播行业率先举起了互联网化的大旗。微信降低了我们的社交成本;大众点评基于地域的服务拉近了我们和美味的距离,而客户口碑传承也成为商家新的营销广告;各种新闻客户端使世界各地的新闻在第一时间到达我们的手机。

互联网化同样将是人社信息发展的方向。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在城市间的迁徙增加,对社保异地业务办理提出了更多要求;参保人数增加的速度远大于社保网点办事人员增加的速度;互联网是保险、就业等信息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这些都是人社信息化互联网化的原始动力。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就业方向范文6

“物联网”是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信息传感设备,按照一定的通信协议,通过通信网络将物与物、物与人相连,协同工作,从而赋予物体智能化的功能,以实现特定服务的一种网络。物联网打破了地域限制,可以实现全球范围的物物之间、人物之间按需进行的信息获取、传递、存储、融合使用等服务。因此,物联网应具备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这三个特点。根据物联网的特点,学界一般将物联网系统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感知层的主要功能是全面感知,即利用RFID标签和读写器、传感器、二维码、GPS、摄像头等数据采集设备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感知层主要涉及的技术包括RFID技术、传感和控制技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其中包括芯片研发、通信协议研究、RFID材料、智能节点供电等细分领域。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对感知信息和控制信息双向的可靠传递,即融合各种现有的有线和无线网络,将物联网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网络层主要涉及的技术包括网络通信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网数据的存储、查询、分析、挖掘、理解以及基于感知数据决策和行为的理论和技术。应用层的主要功能是智能处理来自网络层的海量数据,以满足各种不同的控制要求;应用层主要涉及的技术包括云计算技术、高性能并行计算、数据挖掘技术、模糊识别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平台作为海量感知数据的存储、分析平台,将是物联网网络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应用层的众多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教学科研相融合的物联网学科建设方案

2.1以工程应用为目的的基础理论教学

物联网是在电子、通信、计算机等技术上发展的一种新的技术,因此该学科的开设需要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础课程以后再进行学习。学生需要先修的专业课程有:通信原理、无线通信、高频电子电路、单片机与嵌入式、计算机网络、高频微波技术、数据通信、信号与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在前期进行基础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对应物联网体系框架结构,可将物联网学科的基础理论教学分为三大方向,分别对应于其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对于学生的理论学习采取循序渐进的形式,按层次展开教学。首先应对于物联网技术及概念进行全面性的介绍,可开设例如物联网技术导论、物联网系统设计等课程。在学生对所要学习科目有了总体性了解的基础上可以开设有关感知层的课程,例如:物联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物联网M2M、传感和控制技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等。在学生对于物联网的底层获取有所掌握以后,可以开设有关传输层的课程,例如:传感器网络、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原理与应用、TCP/IP网络与协议、数据融合与处理等。最后需要学生的学习领域延伸到物联网的应用层,其包含的课程有物联网与云计算、数据挖掘技术、模糊识别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安全、物联网技术应用(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能医疗)、物联网经济学等。

2.2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实验教学

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第三次革命的物联网技术,是一门建立在综合信息理论基础上的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对于物联网技术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基础的学习上,还要对学生进行实践性培养。这样不但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于物联网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使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同时挖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将来顺利就业打下基础。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培养体系,可以把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实验教学分为三个阶段性实验:基础实验、毕业设计和大学生创新实验。三个实验阶段逐层递进、步步深入,最终达到实验教学目的。并且对于授课学生可以选择性的实验,即基础实验是每个学生必修的课程,毕业设计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面选择物联网中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大学生创新实验针对学习基础好并且有一定探索精神的学生来选修。对于实验室硬件建设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来进行:一是物联网基础实验部分、二是物联网综合实验部分。

对于基础实验部分是每个建立物联网专业的实验室必须开设的,而对于物联网综合部分可以根据每个学校的不同研究情况有选择的开设。基础实验部分一般包括:RFID综合实验、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嵌入式系统实验、传感器与虚拟仪器实验、云计算技术实验、高级软件无线电实验等;物联网综合实验部分一般包括:智慧校园、智能家居实验室、智能管理和安防系统、智能电网用电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智慧物流系统等。以我校物联网实验室建设为例,介绍实验室建设体系的构成,如图2所示。物联网实验室可开设基础实验和体验实验(即物联网综合实验)两部分内容,基础实验内容包括:RFID射频识别实验和WSN无线传感网络实验。学生通过RFID射频识别实验,掌握RFID读写器、原理机、标签的原理及应用。WSN无线传感网络实验由无线传感器网络与嵌入式网关两部分组成。学生通过网络协议对多个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组网并完成节点指定的功能。智能物联网体验实验由六个主要子系统构成:智能家居系统、实验箱管理系统、RFID设备管理系统、智能用电系统、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以及系统整合的物联网综合体验中心平台。

2.3以利于学科发展为目的的科研平台构建

物联网技术虽然正在以很快的速度向前发展,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还是有许多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这就需要在现有的理论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为未来物联网更好的发展打基础。对于研究生培养阶段来说,正是对于目前尚存在问题的技术进行深入探究的学习阶段。对于物联网技术来说,有关感知层的技术和应用研究已经比较广泛和成熟;网络层包括有线和无线网络技术的数据传输和安全性的问题还有待解决;应用层中的海量信息智能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是存在问题比较多和更有突破点的研究方向。因此,对于物联网专业的研究生阶段,可以针对某个具体的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立项,由导师带领团队进行研究。针对我校的大电力办学特色,依托智能电网的大力推行,我校的物联网科研平台主要着重从发电、输电、配电、用电四大方面全方位深层次地进行研究,着力打造物联网和智能电网相结合的五大技术体系,即基于物联网感知层的智能电网信息感知能力的基础体系、基于物联网网络层的可靠通信平台支撑体系、基于物联网应用层的智能电网应用体系、电力物联网标准规范体系、建立物联网的边界安全体系。

2.4以产品为目的的研究成果转化

物联网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进行基础研究的同时,可以利用社会的资源与高校的研究成果进行资源互补。可以探索企业和高校共同培养的模式,对于学生和社会来说是一种共赢的方式。并且高校还可以根据企业对于目前的需求提出研究方向,这样高校研究出来的科研成果就可以快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了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并且使科学研究更加贴近社会需要。就我校的办学重点而言,其研究成果转化的主要方向为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依托智能电网和物联网关键技术的发展与成熟,物联网和智能电网相结合的典型应用。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