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的趋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气候变化的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气候变化的趋势

气候变化的趋势范文1

关键词:原始林区;变化趋势;气象要素

中图分类号:P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194

奇乾原始林区位于北部原始林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处中国高纬度地区,为额尔古纳河下游右岸。IPCC第4次评估报告指出,过去100a来全球地表温度升高0.74℃,变暖幅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明显加速,未来100a全球气温将升高1.1~6.4℃[1-4]。张先恭等利用中国温度等级序列, 首先给出了20 世纪初以来全国地表气温变化曲线[5]。本文选取奇乾气象站点30a的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以及日照时数,通过线性趋势分析及显著性检验,得出年际变化特点。能够对今后类似的科研工作起到有效地指导意义。

1 奇乾原始林区气候特征分析

1.1 年均气温分析

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温显著升高,南北两极冰雪消融加快,同时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季逐渐变暖。图1为奇乾原始林区1981-2010年年均气温变化曲线,由图可知,近30a奇乾原始林区气温变化曲线呈上升波动趋势,而分析得知30a间年平均气温均值为-0.82℃。曲线中前10a的年均气温距平值为-0.62℃,中间10a年均气温距平值为0.23℃,近10a年均气温距平值为0.38℃,由此表明,奇乾原始林区前10a气温变化较大,且比30a均值偏低较明显,而近10a间变化相对较小。但是特殊年份,如2007年年均气温为1.3℃,超过30a间平均气温值2.12℃,属于较高气温。

图 1 奇乾原始林区年均气温

通过一元线性方程得知奇乾原始林区30a的年均气温倾向方程为:Y=0.0389T-1.5084(T=1,2,3,4,…30)。时间T的相关系数为0.44,通过了置信度=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奇乾原始林区年均气温倾向率为0.38℃/10a,即每10a增加0.38℃。有关学者研究表明,全国近50a间气温增暖趋势为0.26±0.032℃/10a [6],表明奇乾原始林区的增速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2 年降水量分析

全球降水量分布不均匀,我国降水量除西南地区也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图2为1981-2010年近30a奇乾年降水量变化曲线,由图可知,曲线整体波动较大,曲线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是下降幅度不明显。通过计算得30a间年平均降水量均值为317mm。前10a年降水量距平值为30mm,中间10a年降水量距平值为4mm,近10a年降水量距平值为-35mm,表明近10a曲线波动剧烈,降水量少于平均值的年份多,其可能对林区内植被的生长以及生态环境影响较严重。

通过历年一元线性方程研10a年均降低29mm。

1.3 年日照时数分析

为1981~2010年奇乾30a年日照时数变化曲线,由图可知曲线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是降幅较为平慢。通过计算得30a间年平均日照时数均值为2878h。曲线中前10a年日照时数距平值为52h,中间10a年日照时数距平值为11h,而近10a年日照时数距平值为-80h,表明曲线近10a间波动较为剧烈,低于平均值年份当中2003年偏低了514h,前20a间基本在平均值上下小幅波动。

通过奇乾原始林区历年线性回归线方程得知30a奇乾原始林区年日照时数倾向率为40h/10a,即每10a年均降低40h。这与全球日照时数呈上升的趋势不同,可能与植被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增加,对太阳光反射率的增大有关。

1.4 气象要素年际距平分析

表1为奇乾原始林区1981-2010年近30a各气象要素年代际距平值表,分析可知,奇乾原始林区年代际气温距平值在前10a为负距平,后20a均为正距平,且前10a距平值较大,说明1981-1990年气温相对较低,之后气温整体回暖,特别是在近10a回暖幅度最明显;年代际降水量距平在前20a均为正距平,近10a为负距平,而且负距平值较大,说明2001-2010年降水量下降幅度较为明显;年代际日照时数前20a为正距平,近10a为负距平,在2001-2010年间距平值最大,但是整体变化趋势不明显。以上分析也进一步说明各气象要素变化趋势与历年线性曲线相吻合。

2 结论与讨论

本文基于对大兴安岭奇乾原始林区的气候特征研究,利用其30a气象数据,计算出年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结合一元线性趋势分析以及显著性检验等方法分析各气象要素变化特征以及年代际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奇乾原始林区近30a间年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这与全球气候变化趋势较为相似。林区近30a气温的增长趋势(0.38℃/10a)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值,说明奇乾原始林区的气候符合大尺度气候变化规律,但同时也有区域和尺度上的特殊性[7]。由于森林相比于其他土地,蒸腾作用较为明显,因此大兴安岭森林的减少对林区降水量有一定影响。林区内大面积的植被覆盖率对太阳的反射率很低, 这样使林区气温上升幅度相对较快。

参考文献

[1]严中伟,季劲钧,叶笃正.60年代北半球夏季气候跃变―(I)降水和温度变化[J].中国科学(B 辑),1990(20):97-103.

[2]张运林,秦伯强,陈伟民,等.太湖无锡地区近40a来日照的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科学,2003, 23(2): 231-237.

[3]石慧兰,王新堂,邵志勇,等.鲁西北52年日照变化特征及原因[J].气象,2007,33(2): 93-97.

[4]IPCC. Climate Change 2007: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M].Cambridge, UK and New York, US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5]张先恭,李小泉.本世纪我国气温变化的某些特征. 气象学报, 1982, 40(2): 198-208

气候变化的趋势范文2

关键词 林业生态建设;气候变化;措施;成效;宁夏固原;原州区

中图分类号 S1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1-0199-01

固原市原州区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东麓、黄土高原西部的黄河中上游地区,地势南高北低,海拔1 470~2 900 m;植被在水平带上属于温带草原带,具有由森林草原向干旱草原过渡的特点。原州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30 mm,主要集中在7—9月,约占年降水量57.7%,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1 361 mm,多年径流深25 mm。境内年均气温为6.2 ℃,低于全区5~9 ℃的多年平均气温,年积温2 263 ℃,干燥度1.63,无霜期103~148 d。

1 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措施

1.1 加强领导,保证林业稳步发展

固原市原州区党委、政府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工作,将林业发展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专门成立生态建设督查小组,落实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从多方面进行全面部署,创新林业管理模式,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解决问题,使林业工作能够顺利开展[1-2]。

1.2 合理规划,整体推进林业建设

原州区遵循自然、经济和科学规律,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体推进。

1.3 科技创新,提高林业建设效益

一是在全区进行病虫鼠害防治示范,综合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方法进行防治。二是通过实施无公害、绿色有机枸杞示范,在管理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带动提高了枸杞品质,通过了自治区产地认定和质量检测,从而使原州区枸杞种植户收入逐年快速增长。三是探索了漏斗式集水坑集流整地、覆膜、套杆、生根保水剂、截干深栽于一体的综合抗旱造林技术,为当前和今后原州区乃至黄土高原同类地区生态建设和培育后续产业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技术储备[3-4]。

1.4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保障林业生态建设

近年来,原州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有序进行,共有3.23万hm2林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自2006年,原州区3 466.67 hm2森林纳入国家重点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畴,2009年,原州区新增国家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1.77万hm2,使原州区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达到了2.11万hm2。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能力显著提高,防火基础设施和重点火险区建设得到加强;依法治林工作逐步加强,林业案件查处率达到95%;森林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5年累计防治鼢鼠面积5.4万hm2,防治落叶松叶蜂0.4万hm2,防治率均达到100%,全区森林病虫害监测覆盖率达到88%,产地检疫率达到95%。

2 取得的成效

2.1 退耕还林工程有序开展,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初步显现

实施退耕还林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社会效益也十分明显。截至2010年底,原州区累计完成退耕还林3.72万hm2,荒山荒地造林3.67万hm2,封山育林0.27万hm2,使原州区的林草植被覆盖度明显增加。局部地区已经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生态治理目的,极大地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原州区退耕农户累计享受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5.7亿元,远远超过了地方财政收入,户均受益1.59万元(人均受益3 435元),使全区近50%的退耕户稳定解决了温饱问题,彻底摆脱了贫困。截至2010年底,有近10万人外出务工,年创收6.2亿元,有效地推动了劳务产业和农民增收。

2.2 各项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城乡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1)福银高速公路原州区段绿化工程。工程涉及原州区开城、清河、中河、彭堡、头营、三营5个乡镇,绿化总里程72 km,绿化带宽两侧各50 m,总面积590 hm2,栽植苗木126万株、14类。同时对三营及青石嘴高速公路2个出口进行景观绿化,栽植苗木56万株。

(2)贺家湾水库水源地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总面积逾666.67 hm2,其中核心区绿化近333.33 hm2,共计栽植各类苗木67万株,建设休闲亭、林区道路、灌溉管道等基础设施,并对库区农户实施搬迁。

(3)原州区须弥山旅游线路产业带工程。在三营高速出口至须弥山道路两侧完成造林266.67 hm2,绿化总里程12 km,共栽植各类苗木48万株,同时还完成银平公路三营附线2 km绿化,在三营小城镇入口处育苗6.67 hm2。

(4)镇村道路绿化及小城镇绿化工程。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原州区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大镇村道路和小城镇绿化步伐,2007年以来,累计完成镇村道路绿化728 km,栽植以云杉、樟河柳、新疆杨等为主的各类苗木逾50万株。采用园林绿化方式对张易、杨朗、三营等小城镇进行了特色绿化,取得了明显成效[5-7]。

(5)北部农田林网建设工程。自2009年以来,累计完成高速公路两侧农田防护林带100条,面积235.2 hm2。共栽植杨树、刺槐、柳树大苗12万株。

(6)完成须弥山河道及两侧山体333.33 hm2绿化。原州区对须弥山旅游线路寺口子至老庄渡槽段6 km河道及两侧山体进行绿化,绿化面积333.33 hm2,共栽植苗木108万株。

(7)大六盘生态经济圈林业生态工程。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工程2006年3月在原州区正式启动。工程实施以来,原州区共营造以落叶松、云杉、油松、沙棘、山桃、桦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水源涵养林6 333.33 hm2;实施封山育林1 666.67万hm2;新修林区道路8.5 km;改扩建苗圃13.33 hm2。工程的实施为有效增加区内林草覆盖度、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发挥了重要作用。

(8)万亩枸杞基地建设工程。完成三营甘沟、头营马店万亩枸杞基地建设。原州区正在形成多个集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为一体的枸杞产业基地,将为全区农民增收、区域经济增长和新农村建设发挥重要作用[8-9]。

3 参考文献

[1] 李银霞,苗润奇.试探海原县林业建设的做法及今后工作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24):12.

[2] 杜良平.对固原市原州区林业生态建设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2(24):194.

[3] 陶文科.固原市原州区退耕还林主要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与营林优化配置效应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4] 李卓.固原市原州区林业产业发展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1(13):210-211.

[5] 高才,叶宏忠.原州区2010年林业工作及经验总结[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16):19.

[6] 马学林.东马场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9):214,217.

[7] 王珠娜,张晓磊,黄广春,等.郑州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9):65-68.

气候变化的趋势范文3

关键词:新疆;棉花;气候变化

中图分类号:S162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气候状况每况愈下,全球变暖趋势也更加凸显出来,我国气候变化情况与北半球的情况基本一致,气候变化会对作物生长带来直接影响。新疆作为我国主要棉花产地,气候变化对其油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利用COPRAS动力评估模型的输入值,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1 研究区域

基于新疆地区不同的气候特征、地形、位置及棉花生产情况,将新疆棉区主要分为了5个区域,分别是东疆棉区、北疆棉区、南疆棉区北缘区、南疆棉区西缘区及南疆棉区东缘区,此外还包括了背部的无棉花生产区。如图1所示为新疆棉区的分布示意图:

根据我国新疆棉花产区的主要分布情况,综合考虑棉区土壤土质、生态气候条件、棉花试验等情况,分别选取了东疆棉区、北疆棉区、南疆棉区北缘区、南疆棉区西缘区及南疆棉区东缘区的代表地点:哈密、精河、库车、巴楚、若羌。针对这5个代表地区,收集了其气候资料,分别代表着5个代表地点在1953~2000年的月平均降水量、月平均日照时数、月平均气温以及逐日的气温日较差。

2 气候变化分析

2.1 气温变化

从1953~2000年新疆棉区的平均气温都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如图2为新疆棉区年平均气温和4~10月平均气温日较差的变化情况:

从上图中我们不难看出,气温升幅达到0.13℃/10a,其中东疆棉区的升幅为0.08℃/10a,北疆棉区为0.36℃/10a,南疆棉区为0.07℃/10a。由此可见,北疆棉区升幅最大,尤其是在80年代最为突出。此外,从图2中我们还能看到棉花生长期的平均气温日较差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升幅达到了0.31℃/10a。

2.2 降水量

图3为新疆棉区棉花生长季内的降水量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降水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上升趋势。其中,以80年代的降水量最多,东疆棉区、北疆棉区和南疆棉区降水量增加幅度分别为5.3mm/10a、4.4mm/10a和11.4 mm/10a,南疆棉区降水量增加最多。各个月份之间的降水量增幅不平衡。

2.3 日照时数

从图4可以看出,新疆棉区总体日照时数呈现下降趋势,最大值出现在1956年,为2097h,而与1989年的最小值之间相差了108h。新疆棉区近50a来,除了4月份的日照时数略有上升以外,生长期内其他月份的日照时数都是呈下降趋势。

3 气候变化对新疆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文主要采用了COPRAS动力评估模型对新疆地区的棉花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综合模拟,并且从现实的棉花管理技术方法和客观环境上进行模拟,最终研究50a以来气候变化对棉花生长发育以及新疆棉花产量的影响。

3.1 气候变化对棉花生育期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各个棉区的影响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气候变化对于东疆棉区、北疆棉区、南疆棉区北缘区、南疆棉区西缘区及南疆棉区东缘区的影响是不同的,总体上来看,气候变化对棉花的出苗期影响不明显,而对于棉花的现蕾期、开花期和吐絮期的影响较大,新疆大部分棉区的现蕾期至吐絮期提前,最终使得棉花的停止生长期推迟,从而使得棉花的生育期延后。

3.2 气候变化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新疆各个棉区的产量影响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北疆棉区随着年代的发展是逐渐增加的;东疆棉区呈现出的是波动上升趋势;南疆盆地边缘区也呈现波动变化趋势(如表2)。

4 总结

总的来说新疆棉区的气候变化呈现以下几个特征:变暖、变湿、日照时数减少。根据动力评估模型的评估结果来看,气候变化从整体上来说是有利于新疆地区棉花生产的,主要表现在气候变化使得开花期和吐絮期提前,停止生长期推后。大部分地区棉花全生育期明显延长,就平均状态而言,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比60年代整个生育期分别延长8.2d、2.4d和5.2d。近50a来新疆地区棉花模拟产量明显增加,尤其表现在北疆棉区。70年代和90年代棉花产量增产较多,分别比上1个年代增产26.4kg/hm2和25.4kg/hm2。

另外,随着气候的变化还带来了棉花模拟产量的波动性变化增强,也就是说气候变化的影响使得新疆地区的棉花生产面临更大的风险,在实际生产中应该尽可能提高科学性,科学培育,提高新疆地区棉花产量,降低气候变化带给棉花生产的威胁。

参考文献

[1] 蔡运龙,Barry Smit.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农业的脆弱性及其适应对策[J].地理学报,1996,51(3):202—210.

[2] 国家统计局农村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3] 张清.气候变化对我国北方冬小麦的影响及小麦评价模式研究.中国的气候变化与气候影响研究[C].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527—529.

[4] 唐国平,李秀彬,Guenther,Fischer,Sylvia Prieler.气侯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0,55(2):130—137.

气候变化的趋势范文4

[关键词]厦门气候变化应对建议

当前,气候变化正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气温增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等,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气象观测数据表明: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厦门地区气候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厦门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应对气候变化事关经济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何应对并减缓气候变化对厦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当前乃至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重要任务。

1厦门市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

1.1气温持续上升,极端高温事件频发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厦门地区气温呈持续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平均上升速度是每10年0.16℃,上升速度在1989之后加剧,达每10年0.56℃(见图1)。相对于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冬季(12~2月)的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更为显著,暖冬现象已经连续维持12年,在维持总体是暖冬的形势下,近几年季节内的气温变化幅度比较大,仍有强降温、低温阴雨过程等天气事件。

在年平均气温持续上升的同时,近几年厦门岛年极端最高气温相继创下了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新高,2003年夏季出现高温大旱,年极端最高气温达到38.5℃,与1979年并列第一位偏高年;2005年年极端最高气温达到了39.0℃;2007年年极端最高气温39.2℃,又刷新了历史记录。这一极端高温现象除了大气本身的变化外,还和厦门市近年来城市建设加速,城市下界面改变造成的热岛效应有关。城市下界面大面积水泥化使得厦门市区夏季最高气温要比周边郊区高2~3℃,城市热岛效应明显。

1.2 暴雨、干旱和强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

尽管过去半个多世纪厦门年降水总量只有轻微的增加趋势,但极端降水事件却明显增多。自1980年代以来,每年暴雨发生日数显著增加(见图2),厦门地区的局部洪涝现象增多,当暴雨发生时,道路积水,城市内涝,严重影响交通和城市建设,给城市排水系统造成巨大压力。

伴随暴雨发生次数的增加,季节内长时间降水却偏少,降水时间分布非常不均匀,致使干旱气候灾害增多。如:2001年10月至2002年5月11日发生了秋冬春连旱,全市受灾面积18万亩;2003年自6月28日雨季结束至8月4日,厦门地区经历了37天的高温干旱,受灾人口达11.5万人,受灾面积达11.682千公顷;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厦门地区降水与往年相比偏少六成以上,已形成了较严重的干旱状态。干旱的发生并长期持续对厦门市农业、林业、水产养殖业、以及城市供水、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严重的影响。

台风一直是影响厦门的最重要天气,在全球变暖的大背

* 厦门市科学技术局项目《厦门市灰霾天气特征及与大气环境质量关系的研究》(编号:3502Z20092020)资助。

景下,台风的发生发展规律也产生相应的变化。据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研究表明,由于海水温度升高,造成台风发生总数虽然变化不大,但是强台风(风速在14级)发生的频率在增加,从全球范围看,强台风出现的频率已由20世纪70年代初的不到20%增加到21世纪初的35%以上[1]。厦门地区的台风天气也出现了类似的变化规律,登陆和影响闽南地区的台风的频次、强度、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和程度都有了新的变化。如2004年第28号强热带风暴“南玛都”于12月3~4日影响厦门市,这是有记录以来影响厦门最晚的台风。2006年强台风“珍珠”是有记录以来正面袭击厦门最早的台风,也是对厦门影响较重的台风。这些变化给厦门市的抗台风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1.3 能见度转差趋势明显,霾污染天气发生频数急剧增加

20世纪80年代之前,厦门地区能见度变化趋势不明显,但80年代后期开始,低能见度出现的频率急剧上升(见图3)。与厦门市能见度变差相对应的是厦门市霾天气的显著增加(见图4),特别是2000年以来,厦门市空气污染日趋严重,霾污染天气发生数急剧增长,2008年达到了创纪录的74天。霾天气的发生与空气中大气颗粒物的增加有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明显增多,大量极细微的干性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悬浮在空气中,使大气越发浑浊,能见度急剧恶化。霾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城市气象灾害,霾天气不仅严重影响视野能见度,同时对人体健康也造成很大威胁。

1.4 海平面上升加大沿海地区的洪涝威胁,减弱港口功能

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海水膨胀、极地冰盖和陆源冰川冰帽等融化,是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据国家海洋局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2-3]:近30年来,中国沿海气温上升1.1℃,海表温上升0.9℃,海平面总体上升92毫米,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上升速率为2.6毫米/年,高于全球1.7毫米/年的上升速率。福建沿海的海平面近30年平均上升速率为2.9毫米/年。预计未来3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

厦门地处亚热带和沿海海岸带,处于九龙江入海口区域,拥有大面积的海岸带湿地和红树林,是生态环境较为敏感和脆弱的地区。海平面上升不仅会加剧风暴潮灾害破坏程度,引发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海岸侵蚀等问题,造成沿海湿地损失,沿海珍稀濒危生物生存压力增大,生态系统功能破坏,同时海平面上升也会造成城市排污工程的排污能力降低,增加沿海地区的洪涝威胁,减弱厦门港口功能,严重影响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厦门市应对气候变化的建议

为更好地增强厦门市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保障厦门市的经济发展,加快厦门市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把厦门市建设成为一个气候更加适宜、环境更加友好的生态文明城市,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厦门市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

气候变化非单纯的气候问题,更非一般的环境问题,减缓气候变化必须从政策、经济、社会、科技等各个方面着手。气候变化已经深度触及厦门市的农业、水资源、能源交通、生态保护、公共卫生等诸多方面,而且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和加强气候变化应对工作,把应对气候变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纳入厦门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采取法律、经济、科技的综合措施,全面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工作,制定厦门市应对气候变化、防御极端气候灾害的长期战略。加强各个领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特别是要加强农业生产、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厦门市水资源的管理和配置和九龙江海岸带的生态环境等领域的气候变化适应,将气候变化相关科学信息纳入到这些行业的发展规划中,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可能不利影响。同时,加强气候变化立法工作,有效应对国际社会减排呼声,切实落实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战略决策和具体措施。

2.2 加强气候变化的监测、预警和影响评估

加强对厦门气候变化的监测,投入经费引进先进的观测仪器设备,建立较完善的气候观测系统, 提高气候系统监测能力,对影响气候变化的气象和大气成分因子进行监测,建立气候变化预警平台,加强气象灾害预警工作,特别针对脆弱地区和脆弱部门,提高气象灾害综合应对能力,降低自然灾害威胁,化解灾害社会矛盾。加强气候系统观测和预警,不但有助于提高我国气候变化领域的科技水平和服务能力,还能为外交谈判等提供有效服务。

加强有关气候变化对我市各部门、各行业的影响研究和评估,为各部门、各行业应对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的气候和经济参考依据。气候变化对厦门农林牧业生产、水资源、海岸带社会经济和环境、森林和生态系统以及卫生、旅游、电力供应、城市内涝和交通等领域都会产生影响,对这些影响的评估工作牵涉面广,不仅需要气候数据,还需要各种经济数据和环境数据,只有多方面的协调和合作,才能全面地认识和了解气候变化与厦门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建议在厦门市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和协调小组的统筹领导下,设立厦门市气候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专项研究,开展厦门市气候变化对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为减轻、减缓气候灾害损失提供科学依据。

2.3 制定厦门市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并付诸实施

气候可行性论证,是指对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气候适宜性、风险性以及可能对局地气候产生影响的分析、评估活动。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下列规划和建设项目应当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

(1)城乡规划、重点领域或区域发展建设规划;

(2)重大基础设施、公共工程和大型工程建设项目;

(3)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区域农(牧)业结构调整建设项目;

(4)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

中国气象局已于2008年12月了《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并自2009年1月1日起实行。厦门市应针对自身的地方特点,制定相关管理办法,从而为开展厦门市气候可行性论证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根据管理办法对城市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进行气候环境评价和气候可行性论证,避免或者减轻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受气象灾害、气候变化的影响,或者可能对局地气候产生的影响。

2.4 区域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不是一个地方、一个区域自身的行为,而是一个全球性、全国性的行为,需要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联合起来一起应对气候变化。广东省在区域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2008年12月15~16日,由广东省气象局、香港天文台和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首次合办的“珠三角气候变化及气候预报工作坊”在香港天文台总部举行,此次工作会议吸引了超过120位来自大学、非政府组织、商界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同政府部门及政策局的人员参加,这些专家分别就珠三角地区的气候变化、极端天气趋势、气候预报和气候变化公众教育等问题发表了看法,反应非常热烈。

厦门作为海峡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在加强大陆和台湾的交流和合作上具有先天优势。厦门的天气气候和台湾有许多相似性,厦门和台湾都共同面临着如何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问题。建议在厦门市政府和厦门市台办的支持下,建立一个长期的两岸应对气候变化及气候预报论坛,促进厦门和台湾相关部门的合作交流,两岸携起手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2.5 加强气候变化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

总体上看,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和人类环境的影响有好有坏,但目前社会对气候变化的认识仍存在一定的偏见,经常会有一些关于气候变化的不良信息通过电影、报纸和网络等四处传播,引起社会恐慌,同时也有很多人对气候变化重视不够,不能积极投身于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中来。因此,需要加强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宣传,建立气候变化宣传长效机制,定期组织气候变化相关领域的专家,通过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络等途径,广泛传播气候变化知识,特别是在极端气候灾害与空气质量成因等方面做好舆论引导,提高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

3结语

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气温增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空气污染加剧、海平面上升等,给厦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十分严峻的现实威胁,这种威胁仍将持续并不断加剧。气候变化是气候和环境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因此,政府部门应在寻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制定具体配套措施的同时,制定和实施科学的经济政策、社会政策、环境政策,规范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使保护气候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保障应对措施的落实,以务实的态度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 2007.

气候变化的趋势范文5

关键词东北地区;气候变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S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41-0092-02

东北地区总面积120万km2,地处欧亚大陆的东端和东北亚的核心区,东至长白山,西靠大兴安岭,是我国的高纬度地区和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至10℃,年降水量为500 mm至1 000 mm,且主要集中在夏季,对气候的变化十分敏感。近年来,东北地区的气候变化随着全球变暖的气候变化趋势越来越明显。1990年以来,东北地区的降水量连年减少的趋势日渐严重,且出现夏季较冬季明显减少的趋势,随季节波动性较大。温度升高使蒸发量增加,因此导致土壤的含水量下降,给东北地区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本文结合实际数据,谈谈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的影响。

1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环境的影响

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区域,北面与北半球的“寒极”―东西伯利亚为邻,从北冰洋来的寒潮,经常侵入,致使气温骤降。西面是高达千米的蒙古高原,西伯利亚极地大陆气团也常以高屋建瓴之势,直袭东北地区。因而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大陆低10℃以上。东北面与素称“太平洋冰窖”的鄂霍次克海相距不远,春夏季节从这里发源的东北季风常沿黑龙江下游谷地进入东北,使东北地区夏温不高,北部及较高山地甚至无夏。由于气温较低,蒸发微弱,降水量虽不十分丰富,但湿度仍较高,从而使东北地区在气候上具有冷湿的特征。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位于欧亚大陆中纬度巨型沙带的东部边缘,是我国沙质化土地的东缘,属于湿润东部季风和内陆干旱及半干旱的过渡区域,具有荒漠化沙漠的潜质。20世纪70年代,东北地区的土壤湿度呈显著干旱趋势。受干旱影响,松嫩平原出现了沙漠化,科尔沁沙地和松嫩沙地的荒漠化、盐渍化问题严重,并不断向东蔓延,生态环境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

东北地区的显著气候变化不仅仅表现在气温上升、冬季明显变暖,农业生长季节气候变暖也异常明显,降水量的变化呈增加趋势。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湿地动植物分布及植物生产力、湿地功能等都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以松嫩平原为例,其西部的扎龙湿地地表水位连年下降,仅2001年就比“平水年”下降约1 m,湿地面积减少了一般,湿地内许多湖泊干枯、河道断流。

2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水资源的影响

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由于温度升高、降水量减少等原因,东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现象日益严重。20世纪90年代之前,东北地区很少严重干旱的灾害,90年代东北三省都发生过3、4次严重的旱灾,2000年以后,旱灾几乎年年发生,至2010年三省均发生8次严重旱灾。其中,2001年春夏连旱,松花江水位降至历史最低,给水稻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西辽河自2001年以来多次断流。2006年,松辽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为465.8 mm,比多年平均值偏少9.5%:地表水径流量1 460亿m3,比多年平均值偏少17.4%;地下水资源量为610亿m3,比多年平均值偏少10.4%。年降水量和生长季降水量都呈现明显减少趋势,中西部主要河流都出现过连续枯水年现象。不仅如此,降水的区域、年代和季节性差异十分明显。从降水区域来看,东北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以黑龙江东部、吉林西部和辽宁东南部最为明显。季节性降水的差异表现为,秋季降水明显减少,夏季和冬季略减;春季尤其是5月份降水显著增加。降水量连年减少的同时,年降水日数也逐渐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天左右。东部年降水日数明显减少,夏季显著减少,春季降水日呈上升趋势。

气候变化所引起的降水和气温变化等,导致东北地区可利用水资源呈现下降趋势。此外土壤中的水储量也呈下降趋势,以黑龙江省为例,作物生长季各层次土壤水储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全省土壤水储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少量呈现增加趋势。详见表1。

3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农业的影响

东北地区是农业大省,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作物的适宜生长期改变

温度升高导致热量条件的增加,促使东北地区作物的生长期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春季物候期提前、秋季物候期延后。由此导致大田作物的播种期提前、收获期推后,延长了作物的适宜生育期。玉米生育期的天数增加10 d左右,其中北部地区适宜生长期延长了10 d~20 d,南部地区的水稻生长期延长了近8 d。近25年辽宁草本植物春季展叶期每10年提前2 d~4 d,草本、木本植物秋季枯黄期每1年推后5 d~7 d。

3.2作物种植格局的改变

据赵秀兰等人报道,近50年东北地区作物生长季≥10℃的积温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积温带北移东扩明显,因此导致主栽作物适宜种植区域扩大。由气候变化带来的温度升高和积温带北移东扩现象,导致了东北地区农作物种植格局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主要种植作物如玉米、水稻和马铃薯等的种植面积扩大,而春小麦的面积随之减少。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玉米的栽培面积向东扩展至辽宁东部,向北扩展至黑龙江呼玛县;水稻的种植面积向北扩至黑龙江呼玛县;而喜凉作物小麦则呈现北退和减少的现象。如黑龙江在刚刚过去的20年,粮食作物的种植格局明显改变。从小麦和玉米为主变成以玉米和水稻为主的的粮食种植结构。水稻种植比例上升,以北部地区最为明显,小麦的种植面积则相应明显的减少。

3.3作物品种熟性的改变

随着温度的增加和积温带的变化,东北地区适宜种植的作物品种种植区域扩大,主栽作物的品种熟性从早中熟品种变为中晚熟品种。如玉米的种植,北扩至黑龙江呼玛县,可以种植早熟品种。由于气候的变化,白山地带以前不能满足玉米的生育热量条件,现在也可以种植早熟品种。三江平原成为玉米中晚熟品种的种植区域。

3.4粮食产量的变化

由于气候变化导致作物品种熟性的改变,有中晚熟品种代替早熟品种,加上种植面积的增加,东北地区的粮食产量也大幅增加。在水分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气候变暖导致东北地区玉米生长季气温升高、积温增加,玉米的生长发育和灌浆速度加快,提高了玉米的产量。但如果水分不足,气候变暖将缩短玉米的灌浆时间,造成明显减产。

4小结

全球变暖正在以越演越烈的趋势步步逼近,东北地区地处我国高纬度地区,对气候的变化尤为敏感。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东北地区的温度呈升高趋势、降水量也逐渐减少,生态恶化正在加剧,水资源也受到了影响呈下降趋势。这种变化给农业生产和东北地区的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多影响。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这种影响,应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调整农业结构,建设节水型农业,加强预测、减轻气候危害带来的各种损失,保证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赵秀兰.近50年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41(9):144-149.

[2]谢立勇,李艳,林淼.东北地区农业及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应对措施[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9(1):197-201.

[3]房茜,吴文祥.气候变化与技术进步对东北地区粮食产量的影响[J].吉林农业C版,2011,3:203-205.

[4]谢立勇,郭明顺,曹敏建等.东北地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与措施[J].中国科技投资,2009,7:59-60.

[5]廉毅,王雅君.中国东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与气候变化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2007,27(z1):97-102.

[6]高锋,王宝书.全球,变暖与东北地区气温变化研究[J].海洋预报,2008,

气候变化的趋势范文6

关键词 气温变化趋势;分析;辽宁大连;旅顺口区;1965―2015年

中图分类号 P4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1-0221-02

Analysis on Temperature Variation of Lvshunkou District in Dalian City During 1965-2015

YANG Bo 1 WANG Hong-xiang 2 CHEN You-bao 1 HAN Fang-qiang 1

(1 Lvshunkou District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Dalian City in Liaoning Province,Dalian Liaoning 116041; 2 Dalian Meteorological Bureau)

Abstract Based on monthly temperature data of Lvshunkou District National Observation Station during 1965-2015,the temperature change trend was analyzed by the climate mean and mean square deviation method,and the seasonal temperatures of Lvshunkou District in recent 51 years were analyzed by Monte Carlo significance tes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mperature of Lvshunkou District was gradually rising,the rising trends of spring,autumn and winter were obvious,and th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was rising by 0.27 ℃ per 10 years.

Key words temperature variation trend;analysis;Dalian Liaoning;Lvshunkou District;1965-2015

当前,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已经得到了全球的关注。各个政府组织、社会团体已经召开了多次气候变化分析大会,结论一致认为:全球变暖是有人类活动以来气候变化的显著特征[1-2]。20世纪全球气温增幅最大的2个时期分别是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大连市旅顺口区作为京津海上门户和东北的天然屏障,三面环海,具有北温带季风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日光充足,雨量适中,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为了掌握在全球的气候变化影响下,旅顺口区的温度是否也发生了相应的增加以及其变化趋势,本文对旅顺口区近51年的温度进行分析,得出旅顺口区气候变化的特征。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选取1965―2015年旅顺口区国家气候站旅顺本站的逐月温度气象数据,计算春、夏、秋、冬季的平均气温、月最高气温和月最低气温,绘制变化曲线来反映旅顺地区温度变化特征。

一定时期的气候变化是指一定时期内气候平均变化或者气候变化率数值,也就是气候相关要素在均方差变化上体现。因此,气候的均值计算或者均方差计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气候变化的相关规律,对气候分析有重要意义。本文是对旅顺地区温度均值进行计算,采用蒙特卡洛显著性检验,即只要满足不小于某一标准值时,一定时期的温度变化就是超过自然变率的温度异常变化[3]。

2 结果与分析

2.1 年、季气温线性趋势系数

旅顺口区年、春、夏、秋、冬季气温变化率线性趋势系数分别为0.268、0.197、0.004、0.341、1.589 ℃/10年。其中秋季相关系数r>0.273,通过蒙特卡洛显著性标准0.05信度检验。

2.2 年、季平均气温变化趋势

通过计算得出旅顺口区近51年气温线性趋势系数,结果表明:旅顺口地区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都呈现上升趋势。从春季(图1)、夏季(图2)、秋季(图3)和冬季(图4)的气温趋势线来看,春季、秋季和冬季气温的上升趋势明显,分别以0.20、0.34、1.59 ℃/10年的速度上升,夏季的上升速度较缓和,从0.004 ℃/10年缓慢上升,分析近51年均气温变化(图5)可以得出旅顺口区近51年气温是以0.27 ℃/10年速度上升,和四季变化趋势吻合。同时,可以得出旅顺口区气温升高主要是以春季、秋季和冬季气温升高为主导因素。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旅顺口区近51年来冬季降雪较少的现象。

2.3 暖冬分析

对旅顺本站冬季平均气温51年取均值得-6.6 ℃,则把旅顺地区冬季平均气温>-6.6 ℃时的冬季称为旅顺口区的一个暖冬年[4]。依据此标准,1966―1975年、1976―1985年、1986―1995年、1996―2005年、2006―2015年分别有暖冬1、4、9、7、7个。因此,1965―2015年旅顺口区共出现28个暖冬,其中1986年以来就出现了23个,说明暖冬出现频率随着年份的增长在增加。

3 结论

分析表明,旅顺口区近51年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春季、秋季和冬季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年平均气温以0.27 ℃/10年的速度升温。旅顺口区1986年以来就出现了23个暖冬,说明暖冬出现频率随着年份的增长在增加。从侧面也反映了气温在上升的趋势。气候变化包括ο喙氐钠象要素进行累加取平均和求的线性变化斜率。随着获取气象资料年份的增加,累加取平均的结果表明了均态值变化,线性变化斜率总体反映了变化趋势。同时,还需要更多的模型研究来分析问题[5]。

4 参考文献

[1] 丁一汇,张锦,徐影,等.气候系统的演变及其预测[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0:228.

[2] 胡毅,李萍,杨建功.应用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57.

[3] 李爱珍,刘厚风,张桂芹.气候系统编号与人类活动[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