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的优缺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通货膨胀的优缺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通货膨胀的优缺点范文1

关键词:通货膨胀 物价变动会计 会计类型选择

在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一般被定义为: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的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现象。它的成因主要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货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1]通货膨胀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不仅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也对传统会计理论与实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首先,通货膨胀冲击了币值不变的会计计量假设。货币计量是会计的一个基本假设,而货币计量是以货币价值不变,币值稳定为前提条件的。所以币值不变假设是会计学中货币计量假设的一个附属假设,它要求以稳定的货币计量尺度来计量会计主体的一切经济业务,即货币的币值应当是稳定不变的,即使发生变动,货币币值的变动也不至于使会计计量结果达到信息使用者无法接受的程度。[2]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货币的购买力不断下降,物价水平不断升高,相同的货币量在不同的时点代表了不同的购买力,使前后时期会计信息丧失了可比性和可理解性,也使会计核算发生了偏差。

其次,通货膨胀影响了历史成本原则。历史成本原则要求资产按照其购置时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该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我国现行会计计量是以历史成本原则作为基础,各项资产的历史成本一经确定下来不得随意调整其账面价值。然而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由于物价水平的变动,货币成为一种不统一的计量尺度,资产的账面价值已不能反映资产价值实际的变化及其现行价值。用历史成本计算的产品成本,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不能同步进行,企业不能以等量的资金进行等量的实物补偿。成本补偿不足,必然影响企业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最后,通货膨胀动摇了配比原则。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运用传统会计方法只能是以现实收入与历史成本配比。即销售收入是以现实出售产品的价格入账,而产品的成本则是以历史成本计量。二者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实质上根本没有可比性,而以二者相配比计算所得的损益必然与企业实际出现差异,进而形成企业虚增利润和虚盈实亏的情况。同时二者的不配比还可能导致企业进行无物资保障的超量分配,并使企业承担不应有的纳税义务。这些都违反了配比原则的初衷。

总而言之,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冲击动摇了会计的币值不变假设、历史成本原则、收支配比原则等,也使得不同企业之间以及同一企业会计指标在前后各会计期间难以进行比较。从而降低了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相关性,加大了报表使用者的理解难度,进而不能客观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为了解决这一会计难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在通货膨胀较为剧烈的时期采用物价变动会计。

理论上物价变动会计是指采用一定的会计模式对通货膨胀作出调整的会计方法和程序。通过这些方法和程序,能够反映或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核算的影响,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

但在物价变动会计中主要包含了两种不同的基本模式类型,这两种会计模式的优缺点各不相同,适用的具体情形也不一样。如何才能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更好的选择恰当的物价变动会计类型呢?笔者认为只有真正弄清了物价变动会计所包含的两种基本会计模式的优缺点,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在各种具体通货膨胀情况下更好的选择出适合该情形的物价变动会计模式。

一、不变币值会计

不变币值会计是一种反映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影响的会计模式类型,它又称为一般物价水平会计、一般购买力会计、或稳定币值会计等。它是对历史成本会计模式的一种改进,主要是用不变币值货币取代名义货币单位进行会计计量,以揭示通货膨胀影响的会计方法与程序。[3]

需要指出,这种会计模式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历史成本会计模式,而只是对其进行的某些改良。因为在这种会计模式下,日常的会计处理与历史成本会计模式基本相同,通货膨胀的影响不要求通过账户来反映,而只是在按传统的方法编制财务报表后,在报告期末再根据一般物价指数对历史成本财务报表中的有关数据进行调整,并确定物价变动利得或损失,进而按不变币值重新编制财务报表。

不变币值会计模式作为改变会计计量单位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时期,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对会计核算的影响,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历史成本会计模式的发展和进步。然而不变币值会计模式也存在不足。其主要优缺点可概括如下:

(一)不变币值会计的主要优点

1.增强了会计报表的可比性和有用性

如果一个行业的企业都采用不变币值会计模式编制报表,由于一般物价指数是由政府公布的,各企业报表数据调整的基础相同,所以增强了行业之间财务数据的横向可比性。如果一个企业每期都采用这一会计模式,则因为统一了调整口径,因此也提高了前后期财务指标的纵向可比性。同时因为不变币值会计模式增强了会计报表的可比性,这就使得行业中各企业的财务数据在管理层进行决策时变得更加有用。

2.操作方法简便

在不变币值会计模式下,只需要在报告期末根据一般物价指数对历史成本财务报表数据进行相关调整,按不变币值重新编制财务报表,而无须对日常会计核算的方法进行改变,因而其操作比较简便。

3.易于审计

由于该会计模式的调整依据是一般物价指数,而一般物价指数又是由政府定期公布,这就使得按不变币值重编的财务报表比较容易接受审计,而且对其审计的结论也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二)不变币值会计的主要缺点

1.一般物价指数的选择存在争议

争议之一是选择什么时点的一般物价指数。一般物价指数既可以选报告期末的指数,又可选报告期平均指数和基期平均指数。现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选择的是报告期末的一般物价指数,但也有的国家选择了基期或报告期平均一般物价指数。争议之二是是选择何种指数作为一般物价指数,可供选择的指数有消费物价指数、零售物价指数、城市消费物价指数、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工业品价格指数等。各个国家的选择不尽相同,我国采用的是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而美国则选择了城市消费物价指数。

2.不能确切反映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在不变币值会计模式下,由于忽略了个别物价变动对企业资产和负债的影响,这样就使个别物价变动对企业资产和负债的影响程度与根据一般物价指数测定的影响程度可能相差很远。同时不变币值会计模式只是对历史成本会计模式的一种调整,并不能很好的解决企业通货膨胀时期收入与成本的配比问题。这些都使不变币值会计不能确切反映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不利于企业决策

在不变币值会计模式下,由于作为调整依据的一般物价指数存在的固有缺陷,导致无法正确区分持有损益和经营损益,因而企业不能据此做出相关的正确决策。另外重编的不变币值财务报表中列示的购买力利得,只是一种计算上的差额,并不意味着企业留存收益的增加,因此企业不宜据此制定相应的股利和投资决策。

二、现行成本会计

现行成本会计是一种反映特定物价水平变动影响的会计模式类型,它也是一种现行价值会计。现行价值会计是对传统会计模式的改革,是放弃历史成本原则,用现行价值代替历吏成本,以改进会计的计量基础。因此现行价值会计的特点是:仍然保留历史成本会计模式的计量单位,但以现行价值作为日常财务会计记录和由此形成的财务报表的计量基础。

由于现行价值可作多种理解,因此现行价值会计便有多种类型。人们通常把现行价值分为现行购买价格和现行销售价格两大类。前者一般包括重置成本、现行成本、现行重置成本、现行再生产成本、现值和现行市价;后者一般是指现行销售价格和可实现净值。[4]然而当今世界作为比较成熟的现行价值会计的计量基础却主要还是现行成本。所以实务中所采用的现行价值会计也主要是现行成本会计。

(一)现行成本会计的主要优点

1.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增强了报表的可理解性

在现行成本会计模式下资产按现行成本计量,负债按预计需要支付的现金及其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这样不仅能较为正确地反映企业资产的现实价值,而且可以避免利润虚盈实亏的情况,使企业的净资产也较为接近产权的实际,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5]此外在此会计模式中如果采用实体资本保持观念,将现行成本变动的影响作为资本保持调整,并将其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的一个独立项目(如"现行成本调整"), 进而使得报表使用者能够较为容易的理解报表,增强了报表的可理解性。

2. 能够较好的反映企业实际的经营利润

现行成本会计模式下收入是现实的收入额,成本是按现在重新购置或重新生产某项资产所付出对价计量,而费用(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是在现行价格的基础上形成的。将收入与成本、费用进行配比,并扣除持有损益后的结果极其接近企业的实际经营收益。所以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该会计模式也能较为正确地反映企业实际的经营利润。

3.有利于企业加强自身管理和正确决策

首先,现行成本会计区分了持有损益与经营收益,揭示了企业资本保持情况,因而不会导致收益、税收、股利分派等方面的误解,有利于正确评价企业及其管理层的经营业绩。其次,采用现行成本,可以消除企业内部各部门因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而导致的成本差异,从而可在统一的价格基准上确定利润动因,有利于企业正确进行相关决策。

(二)、现行成本会计的主要缺点

1. 可比性较差

财务数据可比性较差是由于各期的现行成本反映的是资产在各个会计期间不同的价值,而根据这样的数据进行的会计核算,导致了前后会计期间缺乏可比性。

2.主观性较强

现行成本的确定需要大量的物价资料,其中有些可以参阅政府公布的特定物价指数,有些则需要企业根据市场有关资料进行估计,同时现行成本的确定还需要进行复杂的计算,在这个过程中极易产生有关资料取舍的疏漏和计算上的误差。

3.应用成本较高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大量的物价资料不易取得,即便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取得了必要的物价资料,但要对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资产进行现行成本估价也非常 困难。这样就使得企业应用现行成本会计模式的成本大大增加。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通货膨胀比较剧烈的情况下应采用物价变动会计。而至于采用何种物价变动会计,则需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形而定。如果企业为了增强各期财务报表的可比性,或者是为了节约编制财务报表的成本,应当选择不变币值会计。如果企业为了更好的加强自身的管理和反映自身实际的经营利润,或者为了更好的进行决策,就应当选择现行成本会计。

然而,企业通货膨胀时期不管选择采用何种物价变动会计类型,都应当以最大限度的确保企业资本的保值和增值为目的,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为基础,以最大限度的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为追求。

参考文献:

[1]葛家澎. 通货膨胀会计[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6

[2]赵德武. 会计计量理论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3]郭琦. 通货膨胀会计模式的研究[J].财务与会计导刊.2001(4)

通货膨胀的优缺点范文2

保险公司的养老保险又被称为商业养老保险,目前市面上主要有四种类型,分别是传统型养老险、分红型养老险、万能型寿险以及投资连结保险。大家接触比较多的是传统型养老险,产品在投保时就能知道什么时候可以领取养老金,每月可以领取多少钱,但该产品的弊端也比较明显,就是无法抵御通货膨胀。

其他种类的养老保险在收益上可能会高于传统型养老险,想相对来说风险性也更大。不管怎么说这四种商业养老保险各有优缺点,消费者在投保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就可以了。

(来源:文章屋网 )

通货膨胀的优缺点范文3

关键词:货币流动性过剩;衡量方法;货币缺口;M/GDP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9-0018-05

中图分类号:F820.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我国自2008年末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付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以来,信贷和货币供应都出现了井喷式的强劲增长。如此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引起一些争议,主要集中在它是否将引发我国新一轮资产价格膨胀和通货膨胀。对该问题的回答可以借鉴货币流动性过剩的概念,它是超过了均衡货币存量的货币供给。欧洲中央银行(European Central Bank,简称ECB)将货币流动性过剩作为衡量货币政策走向的第一标杆(First Pillor),认为严重的货币流动性过剩在中期内将引起通货膨胀。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专门针对货币流动性过剩的讨论则较少(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2008);李子联(2008);谈华君(2008);许涤龙、叶少波(2008)等除外)。但由于这些文献应用了不同方法来衡量货币流动性过剩,所得结论差异很大。为了正确理解这些差异,以及判断何种指标更适合我国情况,本文系统性考察了货币流动性过剩的衡量指标。

目前有ECB(2001)和Polleit & Gerdesmeier(2005)从理论上专门探讨了货币流动性过剩的衡量方法。然而上述两篇文章只从预测未来通胀的角度对货币流动性过剩进行了讨论。其实在他们之外,已经有很多考察货币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之间关系的研究者扩展了其衡量方法。目前还没有文献将这些括展进行总结。本文力图从货币流动性过剩衡量方法的理论渊源和实证应用两方面进行总结,一是为解读我国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提供参考,二是避免我们将来研究货币流动性过剩指标选取的局限性。

二、货币流动性过剩的衡量指标总结

货币流动性过剩是一种宏观流动性过剩,它是超过了均衡货币存量的货币供给。本文下面将其度量方法分为数量指标和价格指标进行综述。介绍顺序是先给出指标的理论基础,然后讨论其在实证研究中的应用。

(一)数量指标

1.货币缺口(Money Gap)

ECB(2001)正式提出了货币缺口的概念。该报告指出,除去货币的年增长率以外,用货币缺口衡量的流动性过剩能为通胀压力提供额外信息。货币缺口就是实际货币供应量和均衡货币供应之间的差额。均衡货币供应计算值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根据交易方程式和货币需求方程得到。将货币交易方程式MV=PT取对数以后动态化,得到M/M=P/P+T/T-V/V,考虑经济发展及金融发展等因素分别估计出P、T和V的均衡增长率,就可以得到货币的均衡增长率。再通过基期(在基期中,实际货币供应和均衡货币供应相等)的货币供应量计算得到每一期的均衡货币存量(欧洲中央银行称之为执行货币政策的货币供应参考值(Refer-ence Money Supply))。第二种通过货币需求函数得到均衡货币存量则是在货币需求函数中用相关变量的长期均衡值代入,求得货币需求的长期均衡值。用这种方法求货币缺口,需要先估计货币需求函数(一般包括一个规模变量如GDP,和一个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变量如利率)。货币缺口的第一种计算方法比第二种计算方法应用更广泛。

货币缺口又可分为名义货币缺口和真实货币缺口。关于名义货币缺口的求法,欧洲中央银行用第一种计算方法给出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他们用1998年最后一个季度作为基期,估计出稳定的价格增长率为2%,潜在产出增长率为2%-2.5%,流通速度下降率为0.5%-1%,得到均衡的增长率应为4.5%-5.5%。根据1998年最后一个季度的货币供应实际值,计算得到以后每期的货币供应参考值。实际货币存量和该货币供应参考值求差就得到名义货币缺口。和名义货币缺口相比,真实货币缺口的求法稍微复杂一些,它是将实际货币供应和货币供应参考值都先用实际的CPI价格指数进行缩减,再求差得到。名义货币缺口和真实货币缺口的区别在于真实货币缺口剔除了实际价格对均衡价格偏离的影响。当实际通货膨胀率超过了均衡通货膨胀率时,名义货币缺口会高于真实货币缺口。

以下几位作者也讨论了货币缺口指标。Polleit & Gerdesmeier(2005)在ECB的基础上进一步计算了从1998年12月到2004年10月份欧元区的货币流动性过剩问题。他们的计算结果表明,自1998年以来,欧元区的货币流动性过剩问题非常明显,其中名义货币缺口在2004年末高达10%,真实货币缺口高达6%。Sergioi(2001)和Trecroci & Vega(2002)则是用了第二种货币均衡值的计算方法考察了货币缺口。他们通过倒推欧元区成立以前的货币需求函数,用长期均衡产出和长期均衡利率计算了该地区1980年第一季度至1998年第四季度的真实货币缺口。

2.货币过剩(Money Overhang)

ECB指出也可以从货币需求方面解读流动性过剩,并在该报告中定义了货币过剩指标。从这个角度出发,货币过剩就是超过了货币需求的货币供应。货币过剩和货币缺口的区别在于对均衡货币值的定义不同。货币过剩定义中,均衡货币值为长期货币需求估计值,这种估计值没有考虑实际产出对潜在产出的偏离以及实际价格水平对均衡价格水平的偏离。而货币缺口中的均衡货币值是和价格稳定及潜在产出相一致的估计值,它不考虑这两个变量的当期实际值。一般来说,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残差项就是货币过剩。由于货币过剩指标中包含的信息较少,目前已有文献中对各国货币过剩指标进行测算的并不多,用它来进行实证研究的也比较少。不过上文提到的Sergioi(2001)除了应用真实货币缺口指标,也用了货币过剩指标考察它对欧元区通货膨胀的预测作用。与国外不同,货币过剩指标在我国应用相对较多,其中许涤龙、叶少波(2008)应用货币过剩指标对我国1997年第一季度到2007年第二季度的流动性过剩状况进行了测算。李建军(2006)也通过估计货币需求函数,测算了我国1978-2004年间的货币过剩。

3.M/GDP指标

可以用M/GDP指标来衡量货币流动性过剩

是因为它提供了货币总量相对于经济总量的信息。这里的M指货币供应,一般用广义货币供应量,也有少量文献中既用了广义货币,又用了狭义货币。M/GDP指标在实证文献中比较常见,关于它的理论讨论则比较少。具体而言,该指标又细分为水平值、取对数的动态增长率、与趋势值的偏离三种情况。水平值的应用有以下文献:Gouteron&Szpiro(2005)用它分别来研究了欧元区、美国、日本和英国1980年代以来的货币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的相关关系;Rueffer&Stracca(2006)用该指标研究了1980年以来的全球流动性过剩问题;Belke,Orth & Setzer(2008)则对OECD国家应用该指标进行了流动性过剩和房地产价格的相关研究;Chen(2008)和Zhang&Pang(2008)分别用M/GDP指标研究了中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

M/GDP取对数以后的动态增长率就是货币供应增长率减去名义GDP增长率,因为d In(M/GDP)/dt=d inM/dt-d lnGDP/dt=M/M-GDP/GDP。在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假设下,超过名义GDP增长率的货币供应被称为超额货币供给。有很多研究者认为出现超额货币供给意味着是货币流动性过剩。Baks & Kramer(1999)用该指标研究了G7国家1971年第一季度至1998年第四季度的货币流动性过剩对股市回报率的影响。Giese & Tuxen(2007)在研究法国、德国、英国、日本、意大利和美国这6国的货币政策和资产价格关系时,在其协整VAR系统中也应用该指标来表示货币流动性过剩。Deutsche Bank(2007)则是用该指标粗略地估计了全球主要国家自1996年以来的流动性过剩状况。Chen(2008)认为中国1990-2007年间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大大高于名义GDP增长率意味着该期间中国流动性过剩现象非常严重。

也有文献用M/GDP与其长期趋势的偏离来计算货币流动性的过剩程度。该方法是首先求出该比值的长期趋势,然后用M/GDP的实际值与趋势值进行比较。实际值若超过了趋势值,则可认为出现了货币流动性过剩。目前的应用中有两种方法求M/GDP的长期趋势,一是确定性时间趋势,二是HP滤波。Bruggeman(2007)用M/GDP和其HP滤波的偏离值作为他所研究的18个工业化国家货币流动性过剩的衡量尺度。哈继铭(2007)用发达国家M/GDP和趋势值的正偏离来说明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在2000年以来货币流动性过剩明显,但他没有提及趋势值的求法。Belke,Orth & Setzer(2008)在用M/GDP指标指出相关国家存在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同时,也用了货币绝对值和长期线性趋势的正偏离加强了他们的判断。

4.Credit/GDP指标

这里的Credit指银行体系对私人部门的信贷总量。在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中,货币出现在负债方,而信贷是资产方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所以有研究者认为也可以用信贷指标来衡量货币流动性过剩。它和用货币衡量的流动性过剩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B060 & Lowe(2002)首先了采用该指标来研究信贷扩张和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该值比简单的信贷年增长率能更好地体现信贷扩张的积累性效果。和货币扩张一样,一年的快速信贷扩张或者常年的慢速信贷扩张都会引起信贷膨胀,从而对宏观经济产生显著的影响。Gouteron & Szpiro(2005)也在用M/GDP和利率衡量货币流动性过剩以外,考察了Credit/GDP指标。

(二)价格指标

衡量货币流动性过剩的价格指标是利率。由于价格和数量相互关联,所以对货币流动性过剩的理解可以从数量上解读,也可以从价格上解读。货币流动性过剩的量的衡量一般用均衡货币量或者GDP作为参照,它的价格尺度一般用自然利率或者Taylor规则利率作为参照。低于自然利率或Taylor规则利率的实际利率表明货币政策过于宽松,这会刺激信贷的过度膨胀从而引起货币流动性过剩。

上文提到,Giese和Tuxen在对英美等6个发达国家货币流动性过剩的研究中既用了M/GDP指标,又用了Credit/GDP指标。这两个都是数量指标,此外他们还应用了利率指标来进行更完整的分析。他们的利率参照物是Taylor规则利率。Gouteron和Szpiro也在M/GDP、Credit/GDP之外,用了利率指标来衡量了样本国家的货币流动性过剩。他们的利率参照物则是自然利率。自然利率概念来自于维克塞尔,它代表经济中不存在货币时的均衡利率水平。由于自然利率是不可观测的,Gouteron和Szpiro基于长期经济增长率估计了自然利率,该长期经济增长率在样本期间被视作常数。

目前,还没有文献只用价格指标来衡量货币流动性过剩,一般都是在数量指标之外另取价格指标以让研究更为完整。不过,从以上两篇文章的研究结果来看,价格衡量的货币流动性过剩和数量衡量的货币流动性过剩具有一致性。这点从他们的数据图中可以得到验证。

三、各指标的比较

这里比较各指标的优缺点,主要从理论精确度和衡量中的稳健性两方面进行考察。货币缺口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它的缺点是稳健性较弱。无论是名义货币缺口还是真是货币缺口,它们对基期选择都比较敏感。不同的基期选择将会导致计算结果大不相同。此外,货币缺口的计算结果也高度依赖于对均衡通胀率水平、货币流通速度趋势值以及潜在产出的估计。Gouteron和Szpiro指出了目前货币缺口在应用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他们认为在这些研究中,计算货币缺口的基期选择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从而对其计算结果的解读需要持谨慎态度。他们还指出,目前应用广泛的货币缺口第一种计算方法将交易方程式从实证研究范畴扩展到了规范研究范畴,对于这种做法是否合理他们认为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

货币过剩弥补了货币缺口概念上的不足,它避免了基期选择的问题,也避免了对产出缺口和货币流通速度做出假设。但是,货币过剩也有它自己的问题。估计货币过剩的关键在于货币需求函数的估计,如果货币需求函数不稳定,则该方法的应用会受到限制。

从前面的实证研究列举中可以看到,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各种衡量指标中,目前属M/GDP指标的应用最为广泛。和货币过剩一样,该指标也具有不用选择基期的优点。由于M是货币供应的总量值,该指标也将货币扩张的积累性效果包含在内。但是Rueffer和Stracca指出,直接用M/GDP的水平值来衡量流动性过剩,意味着给没有考虑到利率变化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并且施加了GDP的货币需求弹性为1的约束条件。所以他们认为用这种方法来衡量流动性过剩略显粗糙。

M/GDP取对数以后的动态增长率指标的优点是直观性强,它直接比较了货币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大小。该指标的缺点是它只能衡量当期的货币流动性过剩状况,不能像水平值那样考察货币扩张的积累效应。而且,它也不能逃脱Ruef-fer和Stracca的指责。

和利率指标一样,目前也没有单纯只应用Credit/GDP指标来衡量货币流动性过剩的文献,它一般也是作为其他指标的补充。这可能和货币与信贷从理论上来讲并非完全重合有关。特别是在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会受到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行为的影响,从而信贷指标并不能完全反应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

利率指标的应用比较少见,这和世界上实施利率盯住货币政策的国家数目不多有关。从理论上来说,利率指标的缺点是在利率参考值选取时,自然利率的估计含有很大的主观因素,而Taylor规则利率的估计依赖于均衡真实利率和潜在产出的稳定性。

四、指标选取原则

综合以上讨论,以及结合目前已有研究的经验,本文提出货币流动性过剩衡量指标的选取原则。首先,关于数量指标和价格指标之间的选取。为了研究具有可操作性,指标选取要结合各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实施货币盯住的国家适合采用数量指标,而实施利率规则的国家适用采用价格指标。此外,这两种指标的取舍也和理论框架相关,货币主义框架的理论适合用数量指标来衡量货币流动性过剩,新凯恩斯主义的框架适合用价格指标来衡量货币流动性过剩。

其次,指标的选取和研究目的紧密相关。从已有文献来看,研究货币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关系的多选取货币缺口及货币过剩指标,如Sergioi(2001);Trecroci & Vega(2002);Polleit & Gerdesmeier(2005)。研究货币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关系的一般多用M/GDP和利率指标,如Baks & Kramer(1999);Gouteron & Szpiro(2005);Ruef-fer & Stracca(2006);Giese & Tuxen(2007);Deutsche Bank(2007);Belke,Orth & Setzer(2008)等。研究通货膨胀选取货币过剩和货币缺口是因为它们的理论定义中对应的是商品价格水平,超过均衡货币量的货币供给有使商品价格水平上升的压力。研究资产价格多选取M/GDP以及利率指标是因为它们粗略估计了超过经济实际需要(以GDP衡量)的货币供应。和GDP相应的货币需求是一种交易需求,超过GDP这种流量型交易需求的货币供应可能就会引起资产价格上涨。

最后,指标选取要结合各国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从计算结果来看,货币缺口和货币过剩的背后体现了不同的货币政策哲学。名义货币缺口最为“严格”,它既包含了实际产出对于潜在产出偏离的积累性信息,又包含了价格水平对于目标价格水平的偏移。真实货币缺口比较“中庸”,它允许价格水平对目标价格水平的偏离,但将实际产出对潜在产出的偏离记录在内。货币过剩则最为“宽容”,它既不考虑实际价格和目标价格的偏离,也不考虑实际产出对潜在产出的偏离,而只是一个反映额外因素影响的数据。Polleit和Gerdesmeier将货币过剩允许价格和产出的漂移称为“过去的就过去了”(Bygones are bygone)的政策哲学。所以,对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而言,如果价格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不允许价格水平的偏离成为“过去了就过去了”,那么应该选取名义货币缺口;如果通货膨胀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允许价格水平一次性偏离,那么应该选取真实货币缺口或者货币过剩;进一步,如果货币政策并不在意实际产出偏离潜在产出,那么可以选择货币过剩指标。

五、衡量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的指标选取

结合以上指标选取原则,此处提出关于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衡量指标的选取建议。首先,价格指标的适用性弱于数量指标。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所以用数量方法来衡量我国的货币流动性过剩更具有可操作性。

通货膨胀的优缺点范文4

一、我国企业投资风险管理的现状

当前,世界经济处于全球化的大趋势,我国企业得以在更宽范围与更深层次上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企业的发展空间也日益拓展,各种机遇也随之增多。许多大型企业集团的投资也越来越多元化,投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也变得空前激烈与复杂,而企业所面临的投资风险也随之越来越多。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投资的损失,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从而实现企业投资收益的最大化,这样使得企业就必须对投资进行风险管控。因而,对现代企业投资管理和风险管控策略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二、我国企业投资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投资风险产生的主观原因分析

1、调查不深入,预测不准确。一些企业自身缺乏进行广泛市场调查的能力,往往凭借少数的信息资料,加上主观的推理判断,就盲目地上项目。

2、对技术发展趋势了解不透彻,技术实力不足。在技术改造、产品开发过程中,对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趋势缺乏深入广泛的了解,有些所谓新技术实际已是过时技术,有些虽是新技术,但不成熟,还存在很多欠缺,此时,不结合自身实际对技术进行分析改进,盲目引进,仓促上马,最终会导致投资失败。

3、投资资金不到位,延长建设期。一些企业投资项目选择比较准确,技术也比较成熟,但由于先天资金不足,工程干干停停,工期一拖再拖,待工程完工投产时,原本处于产品生命周期成长期的产品,现已进入成熟期甚至衰退期,失去了市场竞争能力,企业丧失了盈利的最佳机会。

(二)企业投资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分析

企业投资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主要体现在企业外部方面。由于政府或被投资方的原因,使得企业投资风险产生。

l、利率升降可能引起的投资风险。利率受国家宏观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及市场行情等因素的影响,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或升或降,引起投资企业的收益波动起伏,即当银行利率下降时,企业投资报酬率上升;银行利率上升时,企业投资报酬率下降,从而给企业的投资带来风险,甚至造成损失。

2、购买力的变化也会带来投资风险。这是由于通货膨胀造成投资企业的投资到期或中途出售时,所获现金的购买力下降而带来的。在通货膨胀较高时期,由于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使同等价值购买力减少。企业如果在通货膨胀时期进行投资,必须考虑通货膨胀对购买力、对投资的影响。

三、提高企业投资管理效率的措施

(一)企业投资前的准备工作

在该环节中最主要的是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形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调研报告等,这是投资行为是否进行的最可靠依据。可以从技术层面和经济层面进行双重分析。企业应当考虑到企业现阶段所具备的技术实力,分析其与投资项目技术性要求的匹配程度。如果企业尚不具备投资项目所需技术,或临时引进该技术成本耗费巨大,则不适应进行该项投资。而经济层面的分析是经济人坚持成本一效益对称原则的体现,只有投资项目能够带来可观的未来经济效益时,才认为该投资项目可行。两个方面任何一个考虑不到,都会导致投资规模过大,未来收益不佳,甚至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债务负担。分析论证之后,需要拟定项目建议书,对项目的投资概算和粗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情况做出说明,确定合适的投资机会,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优惠条件,确定投资区域。下达投资任务书,组建能够胜任投资管理职责的业务团队,落实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管理责,为后期的管理奠定基础。

(二)投资过程中的执行与监督管理

1.选择合适的投资策略。投资方式根据投资产品的不同有所区别。常用的投资策略包括:组合投资策略、匹配投资策略、分段投资策略、分散投资策略以及可转换优先股策略。各种策略都有优缺点,关键是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投资条件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出选择,当然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也是无可厚非的。

2.执行周全的风险防范措施。为了将风险预警与防范措施做到最佳,企业根据种子期、创立期、发展期、扩张期和成熟期的分类方法将投资产品合理定位,对不同投资时期的不同投资产品针对其所面临的风险分别制定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通过各种可能的手段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转移风险,把风险损失降到最小。

3.严格执行业务计划书。投资项目的业务计划书是考核投资管理效率的依据,在执行过程中发现的与企业最终管理目标相违背的行为可以得到及时的纠正,维护投资项目的正确发展方向,实现企业投资的预期收益。

4.成立监督委员会,建立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投资项目的正常运行需要强有力的监督管理。企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建立专门的监督委员会对投资项目进行监督。将监管责任落实到实处,也是为了保证投资项目收益的实现。同时健全的奖惩制度给项目负责人带来的压力和动力,有助于不断完善整个项目的投资管理决策,使项目的可行性大大提高。

(三)投资后的审计和考评

措施还是需要政府对宏观市场的规划与指导。所以政府应该为企业投资提供统一的监管服务,派任规范的职能机构和人员对企业投资进行管理,帮助企业客观看待市场因素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正确分析投资项目。

2.企业自身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对投资项目的审计和验收。企业很多投资项目都是长期的,并有一定的战略发展意义。所以审计工作可以分阶段进行,关注项目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突出问题和典型特征,以便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企业的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调整提供可靠的信息。

3.要正确处理和协调企业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政府审计的关系,建立协同配合的企业投资监管体系,充分发挥每种监管机制对企业投资的保驾护航的作用。此外,投资项目结束之后的验收工作也是相当重要的,对投资项目的经营效果总结是企业进一步优化投资管理的重要经验资料,对提供企业的管理效率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通货膨胀的优缺点范文5

[关键词] 海外投资 投资基金 投资风险 风险规避

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退休人数将超过7000万人,2030年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达到最高峰为22.06%,退休人口占就业人口的比例将为47.39%。在人口老龄化逐步加快的情况下,如何支付日益增加的养老金成为政府有关部门面临的难题。随着社会保障面的扩大,资金缺口会更大,作为储备基金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要满足填补缺口的需要,就必须实现保值增值。

一、海外投资的必要性

根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条例》,基金管理公司作为全国社保基金管理人,对托管资产的年收益率要求不低于通货膨胀加上三个百分点,2003年、2004年、2005年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1.8%、5%、1.8%,但从近年的数据看,2001、2002、2003、2004年的收益率分别为2.25%、2.75%、2.57%、2.32%,全国社保基金的营运能力并不令人满意,没有达到《暂行条例》的要求。

海外资本市场与国内资本市场投资收益存在巨大的差距。2003年,美国、香港股市涨幅分别为25.04%和63.68%,同期成熟市场的平均涨幅为25.54%,同年,上证综指涨幅仅为10.27%,1982-1993年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香港的社保基金组合平均收益率分别为9.6%、10.8%、7%、13%和8.6%,而全国社保基金01年至04年的平均收益率尚未超过3%,可见社保基金海外投资可以取得更高的投资收益。

90年代初以来,社保基金运营国际化的趋势愈演愈烈,投向海外证券市场的比例不断上升,各国也纷纷放宽社保基金投资海外证券的比例限制,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德国、香港、爱尔兰、日本、荷兰、新西兰、挪威、瑞士、英国、美国的海外投资占本国社保基金的比例分别为16.05%、.29.53%、9.07%、5%、2.5%、60.08%、34.69%、14.01%、17.12%、34.27%、5.79%、6%、26.06%和4.33%。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发达国家社保基金海外投资的实践说明了必须进行海外投资,进行全球化投资组合管理,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全球证券市场的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分散风险,规避国内股市变动对全国社保基金的冲击。

二、全国社保基金海外投资方式

投资基金是一种证券信托投资方式,是一种间接金融工具和中介金融机构,以金融资产为专门经营对象,以投资为根本目的,通过专门的投资管理机构集合相同投资目标的众多投资者的资金,根据证券组合投资原理将基金分散投资于各种有价证券和其他金融工具,并通过独立的托管机构对信托财产进行保管,投资者按投资比例分享其收益并承担风险。按照投资对象划分,投资基金可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型基金、指数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期货基金、期权基金、认股权证基金、房地产基金和贵金属基金。投资基金的主要投资对象是股票和债券。投资基金以其具有风险分散、专业管理、流动性强、费用低廉、服务完善、业绩良好等特点,深受各国投资者的青睐,投资于投资基金不失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海外投资方式的最佳选择。

1、从投资成本和投资决策来看全国社保基金应该选择投资基金。一方面,在国外进行投资分析时,必须取得外国的投资信息和有关资料如外国公司报告与公司经营情况,并进行横向、纵向分析,这需要投资者投入大量的信息搜集成本。美国10-KREPORTS规定美国公司于每季经营结束后两周内必须把其经营情况公诸于投资者,并保证投资者可以在网站上浏览公司历年报表,但其他国家则不然,如法国每年一次公布财务报表,且经常推迟至年终后六个月才公布,这种不经常公布财务报表的情况增加了国际投资分析的困难,自行派出人员进行投资决策很难找到准确、及时的信息;其次,根据《全国社保基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规定》,新增境外股票投资5亿美元至8亿美元,新增境外债券投资1亿美元到3亿美元,这个数额只占全国社保基金总投资的很小比例,如果自设机构进行运作,需要我国派出大量的专业人员,并付出大额的信息搜集费用和人员工资费用,从人力、物力等投入成本角度考虑都是不经济的;另一方面,投资基金具有费用低廉和专家理财的特点。首先,与直接投资相比,选择投资基金更能节约投资成本,投资基金收取的费用包括:销售服务费、管理费用、交易费用、保管费用。全国社保基金作为大额机构投资者,在佣金上可以享受优惠,当投资金额超过100万美元,且超过5年,可以得到销售服务费用的豁免。管理费用和保管费用一般一年征收一次,且数额较小,分别为投资者所持有的基金份额的0.4%-1%和0.2%;其次,投资基金具有投资经验丰富的专家队伍,能够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而不需要投资者自己花费大量的信息搜集费用,也相应减少了投资成本的支出,全国社保基金选择投资基金更为明智。

2、社保基金的投资原则要求全国社保基金海外投资选择投资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原则是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和社会性。表1对金融投资工具在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三方面比较其优缺点,从中权衡得出适合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方式是投资基金的结论。

投资基金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分散投资、专业化管理、较低风险的间接投资工具,投资者投资于投资基金的目的以及基金广受欢迎的真正原因,并不在于基金能像期货、期权、外汇、股票等高风险工具那样,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给投资者带来暴利,而是它能使投资者在不用自己少操心的情况下,通过基金经理的专门管理,去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并同时有效的抵御年复一年的通货膨胀。从风险、收益及抵御通货膨胀能力各方面看,投资基金比其他投资方式更加稳健,并可以通过对债券、股票的组合搭配,可以达到在保证本金安全的前提下取得一定的收益,而且也有一定流动性的目标。

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投资基金的形式投资于股票和债券,为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方式选择提供了许多国际经验,其中以美国为典型。在美国,投资基金的主要形式是共同基金,共同基金以其固有的投资分散性、机动灵活性和高效服务等优势,成为美国一项重要的退休金投资工具。截至2000年底,美国的退休金市场规模达到了12.3万亿美元,其中2.5万亿美元的资产,也就是整个美国退休金市场的20%,都投入了共同基金,这2.5万亿美元退休金计划资产占到了整个共同基金总资产的35%,美国的退休金计划成为了共同基金最大的机构投资者。美国主要形式的退休金计划有以下几种:个人退休金计划即IRAS(INDI-VIDUAL RITIREMENT ACCOUNTS)、403(B)、401(K)、457、自雇者退休金计划。按保守估计,目前个人退休金计划账户中至少有25%的部分是以共同基金形式存在的,而自雇者退休金计划投向共同基金的比例更高,从目前的趋势看,将来投向共同基金的退休金规模将会继续扩大。

三、投资风险及其规避措施

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也叫做不可转移风险或系统性风险,是由于市场周期波动而导致的投资回报不确定所造成的风险,它不仅仅作用于一种股票抑或是一个行业,而是作用于整个市场或其大部分,降低投资组合的相关系数是降低总投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的有效方法。由于各国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独立,造成各国的商业循环周期不一致,加上各国的工业结构不同对宏观经济因素非预期变动所造成的冲击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最终导致各国之间股票相关系数有时低于国内股票相关系数,在同一期望报酬率下,国际股票组合的风险低于国内的风险;投资于低相关度的证券才能降低组合风险。我国属于新兴股市,新兴股市与成熟股市(诸如:美、英、法)间的报酬率相关系数很低。根据国际财务公司(IFC)新兴股市资料,墨西哥与美国S&P500指数及EAFE国际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4与0.47,其他新股市(包括我国)与两指数的相关系数也很低,新兴股市国家的投资者可从投资于工业国家股市获得投资风险分散的利益,全国社保基金要最大限度降低总投资风险,可以购买国际性投资基金。

2、汇率风险。外汇风险直接关系到全国社保基金的收益。对于短期债券,通常用外币远期或期货契约来规避。

3、国家风险包括政治风险与政权风险。由于有关政府政策或政府行为的变化使得投资回报发生风险。具有丰厚利润的外国债券到期年限经常是五年、十年以上的中长期债券,投资前必须做好国家风险的评估工作。评荐一个国家的信用等级,应该考虑经济力量的强弱、财政赤字的大小、贸易盈余的大小、自然资源是否丰富或贫穷、工业结构,以及政治是否稳定。国内债务/GDP的高低,外债/GDP的高低与负债净额/贸易顺差的高低这三个比率越低,代表信用等级越高(背信风险越低),目前,世界银行、Euromoney和Nstitutional Investors:三家机构对不同的国家进行风险评荐。虽然不同的评鉴方法会产生不同的评鉴结果,但有些国家仍能得到一致好的评鉴等级,这些国家应该是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的首选,这些国家依次是:美国、日本、瑞士、德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4、世界各地资本市场在交易成本上的差异十分显著,有时可相差数倍之多,这一差异对社保基金最终投资收益势必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交易成本越少,投资者的实际收益就越高。全国社保基金拿出一定份额投资于指数基金是个不错的选择,指数基金不像其他基金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成本,只需要追踪目标指数即可,因此收取的管理费用低,通常是0.5%-1%,其他基金一般是1.44%-3%;指数基金因不需频繁的买进卖出,只是在投资者需赎回的时候才出售,在投资者投入资金时才买进,基金周转率低,典型的指数基金每年只周转2%,而一般的基金每年要周转80%,因此交易成本也低;由于指数基金的处理只是由于股东赎回才出售,所以每年的资本利得都很少,据沃顿经济学院的伊米尔.西格教授估计,税收和交易费用一般会使投资收益减少大约4.5%,而对指数基金来说,则只有1.5%。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宋斌文.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理性选择[J].经济问题探索,2005.

通货膨胀的优缺点范文6

关键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目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8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2-0024-07

一、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适宜性分析

在我国中央银行制度建立之初,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手段依然是主要依靠现金投放和信贷规模来控制。由于这些指标的计划色彩浓厚,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存在本质区别,故与其说是中介目标,不如说是政策工具,即实质上是一种直接的信贷配给手段。在经历了20世纪80-90年代的几次经济过热之后,原有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的不足越发明显,迫使央行在新的经济金融环境下寻找新的货币调控手段。1993年,央行首次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指标,并从1996年起采用货币供应量M1、M2作为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这标志着我国开始引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1998年央行放弃信贷规模控制后,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地位更是无可争议。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日渐深入,金融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从可测性、可控性、与国民经济的相关性以及抗干扰性等几个标准来看,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适宜性都受到不断的质疑。

(一)可测性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测性有三个要求:一是该金融指标必须能够明确地界定;二是央行能够准确地收集到这些指标的数据;三是央行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地分析并作出判断或预测。从实践情况来看,中国人民银行对MO有着非常齐全的统计资料,每一天的现金流通数据都有记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对M1、M2的月度统计资料。因此,目前对各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都有着完整的数据,对其数量增减和结构变化也能进行分析和预测。

然而,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并非无可指责。其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居民活期储蓄存款、证券交易保证金和外币存款这三类资金上。

首先,居民活期储蓄存款在广义货币M2中体现,但随着借记卡等新型支付手段的广泛运用,其向M1转移的速度更加迅速。而且我国规定,定期储蓄存款可以被存款人持有效证件随时支取。从这种意义上说,定期储蓄存款具有一定程度的活期性质,有向现金、企业存款随时转移的可能。这些都使得M1、M2的准确统计出现困难。

其次,由于股票市场的发展,证券交易保证金出现快速增长,其对居民存款的比率也越来越大;而且随着银证融合、银证转账制度的日益便捷,证券交易保证金几乎具有与活期存款完全相同的流动性。与此同时,现行货币供应量统计中不含同业存款,但股民的储蓄存款在转为证券交易保证金后又立即由证券机构转为银行同业存款,这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减少。例如2000年,M2增长率为12.3%,如果计入股票保证金,M2实际增幅达14%(焦瑾璞,2002)。从2001年6月开始,证券交易保证金才纳入央行货币供应量M2的统计中,但这并不能完全解决因货币统计口径导致的货币供应量可测性的削弱。

再次,由于外币存款不能直接用于对第三方的支付和清算,故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的外币存款不计人任何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外币存款包括国内金融机构的外币和外资金融机构的存款。据钱小安(2000)估计,国内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和外资金融机构所涉及的金融业务量(以资产度量)占我国全部金融业务总量的14%;如果以15%为货币供应量调控目标的话,这两项遗漏会影响到货币调控目标的2个多百分点。同时他预计,随着外资银行业务量和范围的扩大,到2010年,外资银行业务占我国全部金融业务的比例可望达到10%,与国内金融机构外汇业务之和占比可望达到28.6%;如果仍以货币供应量增长15%作为假定的调控目标,那么这两项遗漏会影响货币调控目标的4.3个百分点。可见,外币存款和外资银行业务的扩大削弱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可测性。

(二)可控性

1996年我国正式确定M1、M2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从近年来的实践情况看,只有较少年份货币供应量达到了目标值(见表1)。在1994-2001年的8年间,在M1上,仅1996年的实际值比目标值高出不到1个百分点;1998年,实际值比目标值低5.1个百分点;1999年,实际值又比目标值高3.7个百分点。从M2的可控性来看,虽然我国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或再贷款以及公开市场业务将M2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因而M2的实际值与目标值基本吻合的年份较M1稍多。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还不够发达,国债数量及品种有限,使得公开市场操作受到诸多限制;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或再贷款对M2的影响程度,也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贷款意愿,这在准备金存款付息以及金融机构风险意识增强的情况下,银行的贷款意愿不强,因而中央银行控制M2的能力也遭到削弱。国金融:《创新与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从2002年开始,实际值根据中经网数据计算得到,目标值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M2数据在2000年之前根据《中国金融年鉴》整理,从2001年开始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整理。

(三)相关性

中央银行选择的中介指标必须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密切的相关性;中央银行通过直接指标的控制和调节,就能促使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实践来看,存在着多重目标的约束,包括物价稳定、促进就业、确保经济增长、支持国有企业改革、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确保外汇储备不减少、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等(谢平,2002)。但在此我们还是采用《中国人民银行法》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表述――“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来考察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相关性。主要选取1996年1月到2006年3月的月M1同比增长率、M2同比增长率、名义GDP增长率(季度数据)、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增长率进行对比分析。

数据来源:根据中经网数据计算并绘制得到。其中,因为GI)P增速为季度数据,每年1、2月份该项数据为空。导致数据点

落在x轴上,此为无效点。M2增速在1996年12月份和1997年12月份数据为空,此时数据点落在x轴上,也为无效点。

从图1可以看出,狭义货币M1近年来是走走停停,在上下波动中行进,十分不稳定。M2增长率似乎具有一定的趋势性,但其波动幅度远比GDP增长率的波动幅度剧烈。1996年之后,名义M2增长率下降迅速直至1998年6月的14.3%;而在此期间,GDP增长率逐渐下降,在1998年2季度达到最低,为7%。这表明央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应开始显现。然而之后,为了缓解亚洲金融危机对经济的紧缩效应,货币供应量开始波浪形增长,“M2/GDP比率在1998-2000年三年中直线上升,分别为1.31、1.46、1.52,在全球是最高的” (夏斌,2002).但经济增长速度却趋于平稳下降,1998-2001年GDP基本维持平稳运行,增长率徘徊在7.1%~8.0%之间。从2000年至2003年1季度,M2增长率与经济发展速度比较趋同,之后的两个季度呈相反变动趋势。如在2003年2季度则出现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升高,而经济增长速度却放缓的现象,说明两者的关系比较反复。就零售物价指数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来看,我们可以认为,在2003年中期之前,货币供应量M2的高位运行并没有带来零售物价指数的上涨,反而表现出很强的连续通货紧缩现象。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零售物价指数有几次比较大的上升,但货币供应量M2却总体上处在下降的通道。两者变化方向时而一致,时而背离,这些都表明货币供给量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的相关性是值得质疑的。

(四)抗干扰性

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金融变量应当较少受到其它经济因素的干扰。但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和金融市场的大发展,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抗干扰性也遭到削弱。

虽然我国并不满足利率平价理论所要求的资本完全自由流动,但中国经济开放度提高、资本流动的障碍减少却是不争的事实。截至2004年底,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累计金额为5621.01亿美元,①约占我国GDP总量的35%,客观上说明了中国经济开放度的极大提高。而开放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的人民币业务,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资本市场,也将极大增加对利率、汇率敏感的跨境资金流动。2004年以来,有关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越来越强烈,我国全年外债增加349,62亿美元。②从统计资料上看,在《境内外资银行外债管理办法》实施前的5-6月份,外资银行突击借用外债以调集资金的现象十分明显,2004年6月末的外资银行外债余额较2004年3月末增加了130亿美元(邹新,2005)。2004年我国的国际收支也出现了异常的变动。当年我国新增外汇储备2067亿美元,比2003年几乎多出了一倍。经常项目顺差约700亿美元,其中海关统计的对外贸易盈余约320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约1120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620亿美元。去除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余下的近1000亿美元的国际收支顺差反映了国际资本在大量地进入中国(程瑞华,2005)。仲枝、张亚斌(2001)的研究显示,我国资本项目差额有27.7%在当期转化为储备资产,有47.3%在下一期转化为储备资产,另外有25%为经常项目变动所抵消或者成为误差与遗漏。因此总体看来,资本项目顺差大约有75%转化为外汇储备。就是说,1000亿美元的国际收支顺差相当于增加了近万亿元的资金供给,从而带来了货币供应量的非自主性增长。

此外,于长秋(2004)研究认为,我国的股票价格与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M0、M1、M2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股票价格的波动促使货币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流动,促进货币供应量不同层次之间的转化,这就对货币供应量产生了冲击。吕立新(2002)研究认为,股市财富效应吸纳了大量货币,使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不能相应地转化为名义需求的增加。在资本市场获得较大发展的条件下,原来构成的对一般商品需求的货币,现已有很大一部分转入证券投资领域,形成证券投资需求。这部分货币量随着证券市场行情的起伏变化,处于经常性的调整之中,使货币供给量也相应波动。

总之,正由于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和抗干扰性近年来表现偏弱,因此,围绕其是否适合继续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争论十分激烈。但不管争论如何,它至少说明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适宜性遭到质疑已是明显的事实。

二、我国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弱适宜性的原因分析

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前提条件是货币需求函数稳定;而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又可以通过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间接得到。此外,央行具备独立灵活运用政策手段的能力、发育成熟的金融市场以及连接央行与实体经济主体稳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无疑都是其发挥效用的必要条件。但如前所述,现阶段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与抗干扰性都不甚理想,说明上述条件要么尚未具备,要么受到其它体制因素的制约,从而削弱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适宜性。

(一)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乘数的不稳定性

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新型金融工具层出不穷,但在繁荣我国金融市场、促进金融体系完善的同时,也使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乘数变得不稳定。

由费雪的货币需求方程MdV=YP,可变形得到V=YP/Md。只有当货币流通速度v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具有稳定性时,其对货币供应量的调节才能有效地影响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即M,=Ma=YP/V。然而,近年来由于金融市场上的投机以及套期保值、套利等金融创新工具的出现,金融市场的范围不断扩展、交易量不断增加,金融市场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造成了在既定GDP增长率不变条件下的货币流通速度的不稳定。夏斌(2002)认为,“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是导致货币供应量目标效果不佳的一个原因”。他与高善文、陈道富(2003)还以1985至2002年的M2流通速度为样本,估计出M2流通速度的历史趋势,然后论证了M2实际流通速度与历史趋势的偏离程度同经济波动之间存在着稳定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货币流通速度v具有随经济波动的不稳定性。我们通过历年名义GDP与M的比值也可以观察出中国货币流通速度有下降的趋势,见表2(ml=名义GDP/M1,m2=名义GDP/M2)。

金融创新除了使宏观上的货币流通速度出现波动之外,也通过改变微观主体的资产选择而使货币乘数变得不稳定。我们知道,货币乘数m=l.(rd+c+e+rtxt),

其中耐为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c为现金漏损率、e为超额准备金率、rt为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t为活期存款转化为定期存款的比例。在金融创新条件下,银行存款以外的金融资产收益性、安全性及流动性都增强,故增加了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减少了公众的现金持有量,并使公众在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上的选择处于较高的不确定性之中。在准备金率上,金融创新除了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降的同时,也使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变得不稳定。这是因为,法定准备金是根据存款的流动性来计提的,而活期存款的准备金率高于定期存款;另外,通过金融创新,商业银行创造了介于活期与定期之间的新型负债类账户,如NOW、ATS等,它们都具有活期账户开支票的功能,除去用于开支票的资金余额外,大部分都放在储蓄账户中,这样就减少了法定准备金的提缴额。同时。银行自身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融资的渠道拓宽,也使其可以保有较少的超额储备。但由于央行对准备金支付利息,商业银行要通过比较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与利息来决策保有多少超额准备金,这使超额准备金率随经济周期波动,从而造成货币乘数的不稳定性。

(二)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两大“掣肘”

央行在货币政策操作上存在两大“掣肘”,这也是造成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弱适宜性的重要原因。

1994年以前,我国先后经历了固定汇率制度和双轨汇率制度。1994年汇率并轨以后,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中央银行设定一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并通过调控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由于比较注重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央行必须吸纳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外汇供求差额,以维持供求平衡。一旦外汇市场出现供求不平衡,央行就不得不采取反方向操作:供大于求时,大量买入外汇,而高额的外汇占款扩大了基础货币的投放,中央银行为了保持国内均衡就必须被动地在公开市场上进行对冲操作,回笼基础货币;供小于求时,则相反。因此,央行外汇公开市场操作是非自主性的。这也符合“三元悖论”,即央行在固定汇率和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难以实现其政策的独立性,也难以实现对货币供应量的自南调控。因此,对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偏好,是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中的一大“掣肘”。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美元,形成了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偏好有所松动。然而,保持币值稳定仍然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应有之义,因此汇率因素将继续对我国未来的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除此之外,我国货币市场发展的不完善,则是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另一大“掣肘”。戴根有(2001)认为,我国目前仍然处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还不高。尽管货币市场的利率已经全部放开,但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并没有实现市场化。货币市场利率的变动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并不能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渠道并不畅通。根据这一特点,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主要采用货币供应量,属于数量性指标;现实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主要是通过信贷渠道,属于数量性传导。这就决定了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是数量目标,具体说就是基础货币特别是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水平。

然而,就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来看,一方面必须对冲外汇操作对基础货币的扩张性影响;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与“节日经济”现金需求波动的高度趋同。根据中央银行的《2004年公开市场业务报告》,2000至2004年间,每逢“五一”、“十一”长假前后,都会有大规模的现金投放与回笼;而在年末、年初,为配合财政支出的大量增加以及春节长假,现金投放与回笼的规模可达正/负4000多亿元人民币,约为2004年全年公开市场业务投放基础货币额的一半(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室,2004)。可以说,操作规模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货币供应量的波动,影响了货币政策操作的平稳性。此外,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层次较低,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难以实现从基准利率到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有效传导。在资本充足率的约束下,央行的货币市场操作可能只改变银行的资产构成,使之增加安全性和盈利性较高的国债持有量,而不能影响它的货币创造(属于风险资产的企业贷款未相应增加)。因而,货币市场的发育不充分,成为限制货币政策有效传导、有效控制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因素。

(三)信用链条的断裂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

经济转轨时期我国银行信用严重缺失,导致货币政策传导链条隔断,减弱了货币供应量目标与通货膨胀最终目标的相关性。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信用体系尚未完善,不少企业的信用观念淡薄,借破产、资产重组或“债转股”等名义恶意拖欠、借机悬空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屡屡发生,这就造成:在经济过热、中央银行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时,银行信用链条的中断往往使应收贷款不能及时回流到银行体系,商业银行为了配合中央银行完成紧缩计划,有时也不得不强行压缩对那些效益好、守信用的企业发放贷款,因而出现了信用市场的“逆向选择”行为――失信者驱逐守信者,这必然导致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降低。在总需求降低的同时也大幅度减少了有效供给,容易导致经济急剧衰退,同时由于没有缩减对高风险贷款者的资金供给,从而难以控制他们所从事的投机行为,难以平抑物价,结果造成货币供给量目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传导阻滞。在经济偏冷、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若商业银行风险约束机制不健全,往往会良莠不分,导致银行“超贷”,造成流通中货币供给的过度扩张,直接威胁到币值稳定的目标,如改革以来数次通货膨胀的发生都与此有关。在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之后,由于信用评级制度的缺失(信息不对称),加剧了银行的“惜贷”行为,使得本来就处于不景气状态的企业普遍面临着更加严格的借贷标准、更加繁琐的借贷手续和更少的信贷金额,使得经济中正常合理的信贷资金需求受到抑制,从而加大了扩张性货币政策启动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的难度。1998年以后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即证明了这一点。

此外,在我国,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健全,增加货币供给未必能使股价上升,因而也未必能通过非对称信息效应引起贷款的增长和投资支出的增加,从而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

(四) “迷失的货币”假说

根据裴平、韩贵新(2005)提出的“迷失的货币”假说,在金融市场不完全有效和市场参与者对价格信号不敏感的现实生活中,货币政策传导过程并不是畅通无阻的,大量货币会偏离政策目标,在传导过

程中“渗漏”出去,迷失于非实体经济。例如,由于市场发育和投资者行为不成熟,我国股票市场将货币供给转化为实际投资与消费的效率低下,甚至还成为巨大的“漏斗”,造成大量货币迷失于此而没有进入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实体经济领域。由于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渗漏”和大量迷失货币的存在,在中央银行实行宽松货币政策而增加名义货币供给时,能够直接作用于实体经济的有效货币供给,可能是有限的;而在中央银行实行紧缩货币政策而减少名义货币供给时,能够直接作用于实体经济的有效货币供给,因迷失货币的“喷涌”而可能大量增加。有效货币供给的数量,决定了实体经济运行中通货的紧缩或膨胀。在对1998年后我国“宽松货币政策下的通货紧缩”与“紧缩货币政策下的通货膨胀”之现象考察后,裴平等(2005)认为:迷失货币政策目标的货币运动,削弱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前一阶段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迷失的货币“喷涌”而出,是2003年下半年后我国物价突然以较大幅度上涨的深层原因。1131由此可见,我国转轨经济的特殊性,确实使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减弱,从而削弱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适宜性。

总之,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由于我国还处在经济转轨时期,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金融创新、金融自由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市场化的货币政策操作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另一方面,金融深化的进程还在继续,金融环境中尚不满足市场经济条件的因素,例如信用缺失、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等,使得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够畅通。转轨经济的特点要求我们对现有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改革。

三、我国未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改革的方向

在可供选择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到底哪一个更适宜成为央行未来货币政策操作的中介目标,学术界存在着激烈的争论。

(一)利率中介目标

一部分学者认为,未来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应当以利率为中介目标。例如,谢平等(2002)通过计算利率的泰勒规则值,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后表明,泰勒规则可以很好地衡量中国的货币政策;利率的泰勒规则值与实际值的偏离之处,恰恰是政策操作滞后于经济形势发展之时。为此他们建议,积极推进利率改革,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由市场决定的市场利率体系及形成机制,以利于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对市场利率进行间接调控。戴根有(2003)也认为,我国目前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并没有实现市场化。货币市场利率的变动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并不能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这就决定了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主要采用货币供应量,在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上表现为调节基础货币特别是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水平。然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在改变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的同时,必然会影响货币市场的资金供求,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利率;而央行要在市场并不缺少资金的情况下,通过债券回购操作增加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就需要提高债券价格、降低回购利率才可能投放资金。因此,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与货币市场利率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互动效应。换言之,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利率,是市场资金供求的集中体现;它既反映了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数量目标的实施效果,同时也是央行实现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数量目标的必要手段。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开市场操作普遍以货币市场利率作为直接目标,而随着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逐步完善,操作目标必然向着利率过渡。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也存在诸多缺点:首先,利率从本质上说只反映了资本的价格,以利率作为中介目标可能会忽略实物资产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其次,中央银行仅仅能够控制名义利率,而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的却是实际利率,因为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预期通货膨胀率,所以央行在制定利率目标之前,就必须有一个对通胀率的准确预测和控制,否则,利率目标的实现及其最终目标的达成都是纸上谈兵;再次,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金融机构的利率敏感性还有待提高,利率传导机制并不畅通,也不利于发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效力;最后,利率目标有效性的前提是货币需求具有较高的利率弹性,但在发生“流动性陷阱”的情况下,利率目标将失去可控性。因此,我国单纯采用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条件还不完备。

(二)通货膨胀率中介目标

另一部分学者则比较推崇通货膨胀率目标制。例如,夏斌等(2001)从1998年到2000年货币扩张机制失效的角度出发,通过引入非一致性预期和自我实现预期这两个概念,分析了股市畸形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造成的扭曲;进而得出在当前经济金融环境下,公众预期已经构成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传统的货币供应量目标不仅无法取得人们预期的效果,且会干扰公众对货币政策走势和其他经济金融变量的预期和判断,导致适得其反的政策效果。因此,放弃货币供应量目标是当前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由于中介目标在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中不仅发挥着信息媒介的作用,还扮演着“名义锚”的重要角色,而通货膨胀率目标制的突出优点就在于其便于公众理解和形成稳定合理的预期。因此,他们主张我国采用通货膨胀率作为中介目标,更符合未来经济条件与宏观经济政策方向。

除了便于公众理解和增加政策透明度之外,通货膨胀率目标制还通过“政策承诺”的形式避免了中央银行的投机行为。与汇率目标制相比,通货膨胀率目标制则使货币政策更加独立地作用于国内经济均衡,避免了“三元悖论”的困境。与货币供应量目标相比,通货膨胀率目标更加灵活,它不再依赖于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强相关性,而是全面利用所有可获得的信息来决定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从而有利于最终目标的达成。从货币政策操作的角度来看,通货膨胀率目标制在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和信誉度、提高央行独立性、降低和引导通货膨胀预期等方面的作用,得到了各国经验的支持。Corbo(2000)等人曾研究指出,在采用通货膨胀率目标制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失业率下降,而且无论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工业化国家在采用通货膨胀率目标制后,产出波动都减少到(有时甚至低于)没有采用通货膨胀率目标制的工业化国家的水平。

当然,通货膨胀率目标制对央行政策调控能力要求很高。中央银行较高的预见性、独立性和可信度是通货膨胀率目标制成功的关键。如果通胀率目标被突破而没有相应的制约,央行的信誉损失将是巨大的。在我国经济增长率目标带有一定刚性的条件下,央行能否不受干扰地实现既定的通货膨胀率目标,现在还很难说,这也是反对通货膨胀率目标制人士的主要依据。

(三)汇率中介目标

在关于未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改革方向的争论中,汇率目标制较少有人提及,这可能是因为其以牺牲货币政策自换得币值稳定,且更适合小国开放经济。武剑(2000)认为“像中国这样一个主要依赖于国内市场的大国,以汇率作为中介目标,无疑等于放弃货币政策对本国经济的调控,甚至加剧本国经济波动,削弱经济增长潜力”。所以汇率目标制通常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但事实上,笔者认为,人民币汇率稳定一直是货币政策操作的隐含目标,这也是上文分析过的货币政策操作的“掣肘”因素之一。尽管新的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实施意味着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偏好有所松动,但这并不代表隐性的汇率目标应当淡出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因为适度维持汇率的稳定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十分重要。

从国际经验来看,一国经济在经历了持续的高速增长之后,货币升值不可避免。尤其是当原先的汇率水平并非完全体现市场价值而是出于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需要,带有一定程度的人为低估时,如何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下实现币值的理性回归,对央行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对本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国际经验表明,在人民币汇率实现“有管理的浮动”之后,央行保持币值稳定(不是固定,而是处于一个理性的水平)的任务并没有减轻,而且难度还有所提高。因为随着资本自由化的深入,人民币汇率将面临更多的不可控的市场冲击因素,而央行的调控方式则必须越来越少地依靠直接的行政干预,更多地依靠间接的市场操作手段。保持币值稳定仍然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应有之义,因此在未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设计中,汇率仍将是个不可忽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