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城市公共物品;内在规律;供给现状;有效供给
1.城市公共物品的特征
在现代经济学理论中,公共物品的概念是区别于私人物品提出的。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公共物品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公共物品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公共物品允许许多人消费,而且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效果,即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是指公共物品生产出来,任何人都能消费。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是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即纯公共物品的特征。只要具有这两种特征之一的物品,都称为公共物品。本文所指的公共物品,指这种广义的公共物品。
根据公共物品消费的区域性,可以将公共物品区分为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准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及地方性的公共物品。城市公共物品属于地方公共物品,其消费只能被该城市消费者共同平等地消费。与全国性或准全国性公共物品相比,城市公共物品具有以下特点:
(1)城市公共物品的消费具有区域性。该城市的居民能够享受这种公共物品的消费,而非该城市的居民则被排斥在公共物品的消费之外。
(2)城市公共物品的消费人数有一个适度的规模。如果消费者数量超过一定限度,则会出现拥挤成本,也就是说新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大于零。比如一定规模的城市道路最多只能容纳一定的车流量和人流量,如果车流量和人流量超过了此范围,则会出现交通阻塞现象。
2.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的内在规律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新旧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如何优化城市公共物品供给是摆在城市政府面前的全新课题,对城市公共物品供给内在规律性进行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整体性
城市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必须与外部发生经济联系。城市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逐步形成了城市群。发达的交通条件使生产要素和产品流动加快,从而使城市群内部各个城市能够摆脱自身资源有限和市场不足的弊端得以更好地发展。同时城市公共物品的内部和各项城市公共物品之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互为因果的关系。
(2)层次性
把城市服务功能、聚集功能、扩散功能和影响力以及人口数量等指标作为城市等级结构的划分标准,将城市分为世界级城市、跨国级城市、国家级城市、区域级城市、地方级城市。一定量的人口、一定规模的产业需要有相应的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作为支撑。城市公共物品供给具有多级结构层次,在城市内部分街道级――区级――城市本级三级供给层次。
(3)动态性
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的动态性规律是指城市公共物品随着城市经济发展的时空变化而动态地变化。一般情况下,城市公共物品供给规模的扩大应同城市人口规模的上升同步进行。可见,城市公共物品供给规模同城市人口规模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决定了城市公共物品供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4)多样性
不同发展水平城市的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的多样性,不同类型城市的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的多样性,公众对城市公共物品需求的多样性也会导致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的多样性。
3.我国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现状
我国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严重不足:城市交通、能源、通讯产业“瓶颈”存在已久;教育、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社会治安状况不理想,公安、司法系统职工的工资得不到应有的财政保障,有些地方不得不靠收缴罚款来解决。同时,公共部门的工作效率低下、管理不善,如许多公共服务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这些都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历史的、体制的原因以外,我们还应注意到以下事实:
(1)政府公共财政的观念尚未真正确立。市场化进程中,城市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政府财政支出没有更多地向主要提供公共物品的方向转变。
(2)投资融资方式比较单一,不够灵活。由于认识上或观念上的原因,在许多公共物品的投资领域,我们依然认为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在新增公共物品的投资中,投资主体也多限于政府部门,而将民间的或国外的投资主体排斥在外。同时,融资的方式主要是财政拨款、银行信贷等,一些市场经济体制下通用的融资方式还没有得到充分运用。
4.提高城市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对策
(1)转变政府职能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要求政府由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一切物品与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转变为社会经济秩序的维护者,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2)增加对城市公共物品生产部门的资本投入
传统体制下,政府是唯一的资金积累和投资主体,国有资产的分布极为广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公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应该体现在“控制力”上,政府可以将国有资产退出竞争性私人物品生产领域,转而进入公共物品生产的领域。
(3)推进投资融资体制改革,加大对城市公共物品的投资
首先,在公共物品领域应该取消有关不合理的限制,如产业限制和所有制限制。另外,国家禁止城市政府发行债券,我们可以考虑其他办法,开辟多种融资渠道。同时,我们要改变政府对投资融资的调控方式,如现行的国家投资审批制度就存在着许多弊端,许多方面都需要改进。
(4)改善政府对公共物品生产的管制方法
适当加大公共物品供给的市场化民营化比率,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对公共物品完全放任不管。公共物品的特性决定了政府在其生产中必须扮演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这就是对公共物品的政府管制。政府管制包括价格限制、数量限制、进入限制和利润协议等。
5.小结
目前我们的政府职能正面临着从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由于我们若干年来没有把行为目标锁定在满足城市发展尤其是城市公共需要上,在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方面的投入不足,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尽快从那些不属于社会公共需要的领域抽身,降低财政支出中用于经济建设的比重,加大对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力度;另一方面,我们要根据城市公共物品的不同特性,压缩越位的城市公共物品供给,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积极探索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张中华.中国市场化过程中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2]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M].商务印书馆,2002.
[3]涂晓芳.城市公共物品投资主体的异化[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2(1).
[4]于春晖.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4).
[5]王晶.城市经济结构的空间演变与城市财政[J].财政与税务,2002(1).
[6]顾戛良.经营城市:现代城市发展理念的创新[J].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3(9).
[7]管强.城市化进程中的公共物品引致供需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2).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城市规划;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应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工业化进程也随之加快,不但提升了我国的经济水平与社会生产力,同时也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以及规模的扩大,引发了很多尖锐的社会矛盾。因此,做好城市规划工作,对社会结构、空间结构以及经济结构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使其满足城市发展的多元化需求,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与实践意义。
一、城市规划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进步,我国经济水平亦有所提升,促使城市建设及城市化工作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以及规模的扩大,使原有的城市规划布局已无法满足城市的发展需要。在此背景下,需结合城市发展现状,合理规划、设计空间结构、社会结构以及经济结构,以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从本质上来看,所谓的城市规划,即是预测城市的发展潜力,并采取科学的手段综合部署各个工程项目的建设情况,是城市运行及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城市具有的多变性及复杂性特征,其规划应随着实际发展状况不断的修订与改进,以充分满足城市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涉及卫星城理论、多核心理论等多个领域内容,是指在城市管理及建设进程中,通过思考与总结而摸索出来的发展规律。卫星城理论一般是在地方政府及土地部门的号召下,在城郊地区兴建小规模城镇,分散城市人口,减轻城中压力,以促进城市得以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而多核心理论则是指大规模城市应围绕住宅区、工业中心区或商业中心区来发展,促使城市功能趋于完整。卫星城具有合理规划城市功能的作用,可在保持独立性的过程中,与中心城市进行良好的交流与互动。
总而言之,现代城市理论规划,可充分满足城市建设及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项目之中。
二、城市规划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
(一)改善社会环境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确保公正、公平的基础上,合理分配城市资源是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目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形成与应用,在土地资源的均衡配置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重要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改革开放前的资源浪费现象,还能够改善环境、保证多元化主体的实际利益,促使城市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
(二)引导城市建设
现代城市理论的应用,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及功能系统的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规划,加深各个城市系统要素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城市的功能性与作用,在为广大人民提供服务的同时,保证城市建设与规划工作落实到位。在当前时代,城市建设多以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为基础,在该理论中,始终遵循“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这一原则,明确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工程项目,依据实际情况,明确项目的市场定位,并对其进行整合。诸如:可着重建设城市中的商业中心、工业园区以及长途枢纽站等等,拆除一些不合理的或影响市容市貌的项目,保证城市的功能性与系统性。
(三)促进持续发展
在城市发展及其建设工作中,城市规划的预判作用与辅助作用极为重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资源浪费,或改善周遭的生态环境。在具体的规划过程中,应始终遵循“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在合理、科学的分析与引导之下,明确当前城市的发展方向、空间布局以及建设规模,以加深各大系统要素的内在联系。此外,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对相关设计人员的要求较高,除了要具备专业的知识之外,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与综合素质。全面考虑城市当前的社会布局与经济背景,不断完善、改进当前的城市规划内容,为社会的而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环境的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城市的发展及规划应兼顾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在保护地方原有生态环境的同时,合理配置城市资源,以推动其健康发展。
(四)形成城市形象
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形成集群效应、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现阶段,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工作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帮助城市确立形象、完善功能,将其中心城市的核心地位全面的显现出来。在具体的规划工作中,要求设计人员关注经济文化以及新项目的建设与发展,并保护好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与文化遗产,彰显城市千百余年形成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独一无二的城市形象,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此外,在保证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同时,还应扩大城市对周边区域生态、文化以及经济的辐射作用,科学、合理的对城市产业进行布局,提高城市的核心优势,力求建立积极的、具有示范作用的城市形象,并采取适宜的手段,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五)推动体制改革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家制度的改革,通常涵盖两个方面,包括政治体制改革以及经济体制改革:1、政治体质改革;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能够根据不同级别政府行政“事权”,简化以往略为复杂、繁琐的审批程序及相关内容。由于不同城市经济、文化以及社会背景的不同,因而政府分权化程度也存在差异,在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不同级别的政府承担着不同的行政管理事物,各级政府均需具有明确的“利益”内涵与行政“事权”边界,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具有推动体制改革的作用,不但能够将权利管辖范围扩张至地方政府,还能使不同级别的政府意识到规划城市的重要性,激发地方政府建设、规划城市的积极性,促使城市功能得以充分发挥;2、经济体制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市场静止体制也逐渐趋于完善,在此背景下,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重心是带有公共服务性质的社会建设,并大力推动了经济体制的变革。在具体的规划过程中,应注重公共设施的建设,培养设计人员、政府工作人员以及全体百姓的公共政策属性意识,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调整、改进当前的产业结构,在推动城市发展过程中,既要促使各项功能系统发挥作用,又要保持原有的生态环境,争取为百姓提供一个自然、幽静且舒适的家园。
此外,还应运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调整当前城市多元化主体的利益分配情况,以帮助国家及各级政府做好公共事业的建设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的建设、规划以及发展进程中,可应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来指导城市的建设与规划,科学、合理的利用城市资源,扩大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社会、经济以及文化产业的辐射,大力促进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经济体制的革新。对于相关设计人员来说,应关注经济文化以及新项目的建设与发展,保护好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与文化遗产,彰显城市千百余年形成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独一无二的城市形象,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推动城市健康、稳步、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牛睿.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23) : 282-282.
[2]施卫东.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21):257-257.
[3]韩笑非,胡玮炜.浅析城市规划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4( 10).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范文3
“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在全国范围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的重要任务。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市场发育相对不完善的内陆城市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需要政府、企业及行业组织相互联动,其中政府在整合物流资源、培育物流市场、创新运行机制、催生物流产业方面的管理和举措至关重要。
一、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是内陆城市加快发展的内在需要
现代物流是指原材料、产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服务。这种有效流动和有机结合,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整合集成各种物流资源为手段,以降低物流总成本为目标,以流通和消费为对象的服务过程。因此,基于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现代物流与基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传统物流有质的差异性。传统物流在其运作范围上是微观的,资源是分割的,成本高,效率低。现代物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强调资源的整合能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改造传统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等行业,提高行业发展的科技内涵,实现整个行业的产业创新。现代物流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已被发达国家和地区近代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所证明。据有关资料介绍,美国物流产业规模已达1万亿美元,为高新技术产业的2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日本物流产业规模为35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每增长2.6个百分点就带动经济总量增长1%。目前全球物流市场总额已达3万亿美元。巨大的物流市场规模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和交易保障,推动着社会生产方式、流通方式以及人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物流产业符合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我国,19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特别是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四大区域性物流圈格局已基本形成,即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青岛等城市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以厦门、福州等城市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以沪、宁、杭、甬等城市为中心的长三角物流圈,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物流圈。现代物流业对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方便、及时、低成本、高效率的现代物流条件,成为这些地区投资硬环境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国有20个省市的30多个城市已经和正在制定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及配套的扶持政策。作为内陆城市一般都具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础条件,如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湖北襄樊、安徽蚌埠、河南焦作等城市,都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城市。这些内陆城市要招商引资、增强城市功能、发挥区域经济“增长极”作用、缩小同沿海发达地区发展的差距,固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但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已成为越来越紧迫的内在需要。
二、内陆城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两大突出障碍
现代物流是现代生产、流通、消费新理念的产物,对新一轮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物流产业涵盖各种行业、各种服务类型及各类所有制企业,物流领域涉及国民经济十几个部门,物流活动跨越各个行政区域,整个物流过程融合不同领域的物流资源,这就决定了现代物流是一个复合型产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内陆城市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由微观经济管理转换为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后,应该把已超出一般产业层面意义、被广泛看作一个地区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的现代物流业,当作国民经济中的新兴产业和经济新增长点高度重视,全力打造。然而,由于体制和观念问题,致使内陆城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步伐严重滞后于沿海发达城市。1.从体制上来看内陆城市国有企业仍占城市企业较大的比重,经济体制改革任重道远。不少生产企业仍既经营生产、销售业务,又拥有自己的车队、仓库。生产企业运输、仓储成本,平均占到制成品总成本的30%~40%。企业既要抓生产、销售,又要关注仓储、运输,难以把全部精力和资源都集中在主业上同对手竞争。同时,企业为了保稳定、保职工就业,仍习惯于“小而全”、“大而全”的运作方式,对产品原材料和销售外包的物流需求积极性不高。在社会运力的管理上,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各自为政,行业壁垒还十分严重,还未形成有机的区域综合运输网络体系。传统的企业生产组织结构和条块分割的行业壁垒,形成了内陆城市现代物流业一大障碍。2.从观念上来看管理观念落后是内陆城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又一障碍。内陆城市经济发展落后于沿海发达城市是不争的事实。过去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差距是思想不解放,现在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差距仍然是观念的落后。目前,许多内陆城市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补企业市场化改革的课上。要求国有资本从一般性竞争行业中退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无可厚非。但对于发展现代物流业,片面地认为那是企业的事,政府可以不干预,任其自由发展。因而缺乏积极引导、规划和扶持,致使有些内陆城市对发展现代物流业无研究、无规划、无部署,现代物流业发展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区域中心城市在现代物流业这个被誉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之一的重大发展机遇面前徘徊。因此,内陆城市要大开放、大发展,赶上沿海经济发展步伐,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必须尽快消除体制和观念上的障碍,在发展现代物流业上强力作为。
三、内陆城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政府管理及政策发展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从宏观上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政策支持,在管理体制、运作机制上实现创新。
1.要在全社会普及现代物流知识
首先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增强物流意识,树立供应链观念,把发展现代物流当作争夺地区竞争制高点、促进大开放、大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列入议事日程。当前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滞后和全社会的物流意识落后是制约内陆城市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问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3~5年内逐步放开制造业的分销权,逐步取消大部分产品的外商分销服务限制,取消外商在所有服务行业的现有市场准入和活动限制及外商从事电子商务的限制,这使我国工业面临巨大的全方位的竞争压力。即使在内陆城市,国际竞争也就在家门口。在当今地区间竞争愈演愈烈,各地在招商引资中所能给予的优惠政策已接近底线的情况下,谁拥有现代物流条件谁就可能赢得竞争的主动。因此,内陆城市政府要切实动员社会各方面形成共识,在经济工作指导上形成部署,认真组织,积极引导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形成统筹安排、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
2.重点推进两大平台建设
内陆城市发展现代物流业,虽然要统筹考虑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物流发展规划,重点推进物流园区信息网络和基础设施两大平台建设。要充分考虑城市所处经济区域及其产业特点,合理确定城市和周边地区、城市间的物流设施发展规划,依据区位优势和产业分布特点,按照流向、规模和市场份额,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在投资建设上,要以现代物流园区为重点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要运用现代物流理念和电子信息技术,改造现有物流设施,并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物流一体化的要求,重组现代物流资源,提高经营效率。物流之道,网络为本。政府应首先促进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在物流企业和广大工商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全面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鼓励和帮助企业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连通,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物流园区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同时,要对同一经济区域内各自独立的企业和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战略联盟,形成物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规模化经营,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供应链为核心、服务不同层次企业和消费者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
3.要引导工商企业优化企业物流管理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土地;土地出让制度;问题;对策
引言
一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强调要充分的利用市场的作用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而土地作为人类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一项必须的物质基础以及自然资源,它的使用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发生着转变;从计划经济型理论的角度上看,社会主义社会的土地不是一种商品而是一种自然资源,城市土地在使用与分配方面主要是通过行政拨款这一渠道进行的。我国从1980年开始,进一步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成为了我国实行土地制度改革第一项需要完成的任务,然而,当前我国土地出让制度还不是很完善,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措施用于问题的解决。
1 当前时期,我国土地出让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开发商大规模的占用土地,土地垄断现象严重
自我国土地资源实行出让、买卖招标、拍卖以及挂牌制度以来,从2005年到2008年开始,我国出现了大量的地王,土地的价格一次次的发生着改变,土地买卖招标、拍卖以及挂牌制度正扮演着资本巨头的角色。当一部分中小房地产开发商在面对政府提供的有限的土地资源时,他们都陷入到了无法获取所需的土地资源困境之中;而对于大房产开发商而言,因为他们具有充足的资金,所以大规模的占用土地。在这样的一种现象下,土地的价格就会得到不断的提升,土地开发总成本费用进一步增加,从而给开放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从实际情况上看,房屋不断提高,会使得房地产市场形成了一种虚假的繁荣景象,这样一来,房地产自身潜在的大额利润会再一次的导致资本巨头们的相互竞争,土地拍卖价格一路飙升,如果一直这样来回的循环,那么,地价与房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提升,并且,土地资源太过集中化,会造成市场垄断,而这样就为开放商们制造了一个提升房价的话语权。
1.2 土地有形市场建设较差,市场公开程度不高
市场公开程度是否良好,能够将土地市场的成熟度充分的反映出来。市场实行公开制度是确保低价公平的重要基础,只有在公开的市场环境下,土地才能够在市场中发挥中心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土地价格以及其交易信息公开程度较低,部分城市的土地价格及土地登记信息等内容目前依旧被部分部门、人员所掌控着。不将土地信息公开化,对土地市场的良好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从而使其停滞不前。
1.3 土地价格不合理的提升,使得居住者无房屋居住
随着我国土地出让实行买卖招标、拍卖以及挂牌制度以来,虽然我国土地资源在市场中得到了合理的配置,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带动了土地价值的不断攀升,从而使得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比往年增加了几个百点,同时也带动了城市经济的良好发展。但是,土地出让过程中,出让土地一方通常根据“谁出的价格高就给谁”的原则进行,致使各个地区的土地出让市场经常出现大额资金购买土地的地王,使得房价上涨速度极快,已经超出了群众所能承受的范围,由于房价太高,导致诸多的群众居所无法得到保障,失去了应有的安全感,对社会的稳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2 健全我国土地出让制度的具体措施
2.1 打破地方政府垄断行为,实行市场机制
首先,必须要将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一级市场的垄断行为打破,制定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将市场在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中具有的作用充分的发挥。不仅要保护好国有土地所有权,还要保护好集体所有土地,一定程度上开放房地产一级市场,准许农村集体土地不经任何渠道直接进入到市场中,将政府以往扮演的土地经营者的角色转变为市场监督者。最近几年时间里,由于价格低廉而采取大行其道的小权产房,虽然没有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办事,但是也是因为群众在无法承受高额房价的压力下而对更加合理的土地出让制度一种新的摸索,其不仅将政府过去垄断土地的行为打破了,同时也将开发商垄断商品房的行为打破了,这样一来,土地价格与高额的房价得到了稳定。广东省在2005年颁布了《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在这一规定中明确的规定了集体土地可以直接进入房地产一级市场,打开了农用地可以直接进入到土地市场的全新局面。随着这一制度的实施,有效的将以往政府独揽土地出让市场的现象打破了,这对于稳定土地价格与房价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对于促进未来制度的深入改革发展方向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2.2 提高政府对土地出让的宏观调控力度,建立完善的城市土地指导性信息系统
政府对城市土地市场进行有效的指导与控制,是确保城市土地市场持续良好发展的基础性保障。从西方国家政府的管理经验以及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的发展情况上来看,现阶段,我国城市政府对土地市场的指导与控制力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根据已有的管理与调控制度建立一套具有较强指导性的城市土地信息系统及回收储备系统,这两种措施是很有效的。土地市场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导致市场出现扰动的关键性因素就是预期,如果预期目标太高,将会使得土地价格迅速提高,所以,不仅要制定一套有效的税收措施对市场进行调控,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土地信息指导制度。
2.3 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土地出让合同是土地出让之后有效协调与控制合同双方人员的重要依据,所以,土地出让过程中应制定完善的土地出让合同内容,以此充分的明确双方所拥有的权利。不仅要将土地出让金的获取时间、方式,以及用地范围、土地开发进展速度等事项进行全面的规划,同时在制定合同时还要将环境保护、卫生防疫、交通等内容融入至其中,如果缺少了这些内容,那么合同的实际效果将会很差,作为土地监察部门,必须要求合同双方根据国家规定的法律要求对合同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全面的改正,不然该合同将会失去法律效应,并且还要根据合同双方犯下错误的程度,担负起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是政府一方犯下错误,那么,应对其责任人进行必要的行政处罚。
3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土地价格与房价是紧密相连的,土地出让制度是否健全完善将影响与制约着土地市场有序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制度的建设,这是我国的最终目标,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主要对当前我国土地出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其次制定了有效的措施用于问题的解决;由于笔者能力有限,本文论述的还不是很全面,希望相关人员提出宝贵的意见或者建议。
参考文献
[1] 李元主编:《土地行政管理》,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2] 郑荣禄:《中国城市士地经济分析》,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3] 王卫国著:《中国土地权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4] 孙宪忠著:《国有土地使用权财产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因子分析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城市和乡村在区域分工中的功能演变,人力、技术、资本和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优化配置,使产业间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在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非均衡发展及思想意识差距。通过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最终实现城乡之间的全面和谐发展。具体到河南,作为人口和农业大省,城乡一体化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就是要在适宜的经济格局上,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城镇、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使农村的文化、卫生、教育等公共设施和社会服务事业接近城市水平;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公平合理的社会管理体制,彻底改变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因此,正确认识和评价河南城乡一体发展水平,对于制定适合的发展战略,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构建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指标体系设计和数据选取
城乡一体化涉及经济社会、人类生活、生态空间等相互影响的各个方面,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城乡发展的诸多方面,包括经济、社会、人口、空间和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考虑到研究条件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根据科学、全面和目的性原则,以能够反映城乡一体化的真实水平,又能体现城乡一体化动态进程,结合河南的实际情况,本文选取1990年到2009年的数据,就河南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研究。为保证指标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可比性,优先选择信息量大、特征敏感型的9个比值形式的结构性指标:非农产值与农业产值比(X1)、城市就业人口与农村就业人口比(X2)、人口城镇化率(X3)、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比(X4)、城乡人均收入差异度(X5)、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X6)、城乡消费品零售额差异度(X7)、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比(X8)、二元对比系数(X9)。
二、河南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因子分析
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16.0对上述指标进行KMO检验和巴特利球形检验发现,KMO值为0.725,巴特利球形检验的显着性水平为0,小于0.5,拒绝原假设,认为适宜于因子分析。
为了消除因数据类型不同而带来的分析误差,使数据无量纲化,利用软件SPSS16.0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降维因子分析法得到因子特征值及其贡献率。本文选择前三个因子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作为初始因子,其特征值分别为4.843、2.064和1.291,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1.101%,说明前三个因子基本包括了全部指标绝大部分的信息,能够较全面地反映所有指标。因此,提取前三个因子就能较好地解释全部变量信息。
将因子载荷矩阵除以系数i为第i个特征值,i=1,2,3),得到各公因子的线型表达式的主成分系数和原始指标的标准化值,如表1所示。(表1)
根据分析,可以计算每个观测量的各因子得分数F1、F2和F3:
F1=0.404ZX1-0.335ZX2+0.393ZX3-0.173ZX4+0.364ZX5+0.369ZX6+0.340ZX7-0.148ZX8+0.368ZX8
F2=0.236ZX1+0.366ZX2+0.191ZX3+0.520ZX4+0.265ZX5-0.247ZX6+0.433ZX7+0.408ZX8-0.135ZX8
F3=-0.167ZX1+0.227ZX2-0.331ZX3-0.251ZX4+0.283ZX5+0.349ZX6-0.116ZX7+0.636ZX8+0.358ZX8
根据各主成分系数(利用SPSS16.0处理后主成分得分矩阵)及他们的方差贡献率构建综合得分函数:
F=W1F1+W2F2+W3F3
W1、W2、W3分别表示第一至第三主成分的权重,等于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除以方差累积贡献率。计算出权重的数值分别为:0.591、0.299、0.158。把各个主成分权重和得分代入综合评价函数得出河南各年的城乡一体化综合得分,如表2所示。(表2) 转贴于
三、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基本判断
(一)河南省城乡一体化水平发展演变。根据河南省各年统计数据得出1990~2009年河南省城市化水平、二元对比系数,与上文中主成分分析得出的城乡一体水平共同绘制图1。可以看出,河南城市化水平一直呈平稳上升趋势,自1995年后,城市化速度加快,并在2004年城市化水平指标达到28.9%以上,河南省开始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换,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城乡二元对比系数和城乡一体化水平系数波动较大,说明河南省二元经济结构演变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波动较大。结合三个指标的数据演变和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本课题将河南省1990~2009年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图1)
1、第一阶段,从1990年至1993年。二元对比系数从0.237降到0.168,二元经济结构大幅度恶化,但是由于城市化水平上升态势略微加速,河南城乡一体化水平处于一个快速上升阶段,得分从-2.340升到0.173。在此阶段,由于国家对“三农”的优惠政策对于农业和农民的促进作用较小,农村经济体制没有大的变动,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徘徊阶段,城市不能有效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城市化速度放缓,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大幅下降。而各地工业迅速发展,在国家宏观政策先抑后扬的作用下,工业化率急剧上升。河南二元对比系数大幅上升在大幅变动中恶化,二元经济结构明显。但在这一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工业的迅速发展,河南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业化、城市化得到初期的发展,城市聚集和辐射作用大大促进了城乡一体化水平。
2、第二阶段,从1994年到1998年。城市化进程加剧,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缓解,城乡一体化形势先急剧恶化后又有所好转。随着国家深化改革粮食购销体制,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提高,城乡二元对比系数从0.181升到0.231。但粮食的连年丰产,使其价格也迅速下降,“谷贱伤农”。尽管随后几年内,粮食价格有所回升,但是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使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利益并未获得根本性的增加,城乡一体化水平也降到1996年的-1.753。1996年以后进入城市经济的新一轮高速扩张期,农村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到1998年河南非农业人口比重已经达到17.6%,平均每年上升0.64个百分点。城市化与工业化呈现出良性互动态势,也使河南的城乡一体水平在波动中先下降后上升,但总体水平较低。
3、第三个阶段,从1999年到2009年。城市化水平稳中有升,二元经济结构呈波动恶化的趋势,二元经济结构加剧转换,二元对比系数从0.19降到2003年的0.14,又升到2009年0.191,表明河南一直处于二元经济结构显着时期。但在这期间,河南省城乡一体化水平大幅提高,由1999年的-0.965上升到2009年1.833。由于国家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要求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对城乡关系和发展的重新定位,极大地促进了农业收益的提高;另一方面,户籍制度的深化改革和就业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农业就业比重迅速下降,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有所上升。河南这一阶段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加快,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标志着河南省进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二)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基本判断。首先,按上述分析,河南从1999年以来,城乡一体化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进入了城乡一体化的平稳发展阶段,但处于一体化发展的较早期阶段。河南是农业大省,农业从业人口众多,2009年底达到2,765万人,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很强,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较小。“十一五”期间,河南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产业承接能力不强,城乡基础建设和规划统筹程度不高,各种资源在城乡市场间不能合理有效地流动,农村劳动力大多处于自发流动状态。虽然,在1995年河南提出了“加快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步伐”后,河南城乡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新势头。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城-镇-乡网络结构不合理、辐射带动功能弱,资源利用率不高、各自为政发展、区域发展乏力等问题,还没有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运行;其次,河南城镇化发展一直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1990年城镇化率15.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8个百分点,2002~2009年城镇人口增速加快,年均增速为6.44%,高于全国年均增长2.98%的速度,城镇化率达到37.7%。9年间,城镇化率年均增速为1.66%,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为8.89个百分点。与中部其他省份相比,2009的城镇化率与安徽省相差4.4个百分点,与湖北省相差高达8.3个百分点;最后,河南省二元经济结特征显着。2.99的城乡人均收入差异度和0.191的二元对比系数都表明河南省现代产业部门和传统产业部门二元特征对立明显,经济结构整体上仍是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进入1,000美元~3,000美元时,一个国家或地区会进入经济社会矛盾凸显期,也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人均GDP3,000美元标志着达到中等国家的收入水平和初步实现现代化,河南省2009年人均GDP为3,012美元,正处于二元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能否顺利转型跨越对于河南经济社会的长期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主要:
[1]陈鸿彬,王兢,陈娟.河南中心城市带动能力评价及提高对策[J].经济地理,2010.4.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综合承载能力 河南省 建议
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城市快速发展,许多城市不同程度的出现城区人口过密、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给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带来诸多挑战。《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均明确提出“以城市综合承载力为支撑,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通过本研究对于河南省城市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河南省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河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现状分析
2013年末河南省城市GDP达10067.55亿元,城市人口为2241.86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为1797km2,平均人口密度为5665人/km2。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城市用水普及率达92.2%,城市道路长度为26843km,排水管道长度为18297km。2013完成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157.43亿元,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6%,人均公园绿地9.6m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0%,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0.88%。
二、河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面临的挑战
(1)人口总量持续增加。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同时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十个百分点。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河南省正处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城市人口总量将持续增加,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给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带来巨大压力。
(2)资源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弱化。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城市实行快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因而土地、水等资源消耗较大,土地资源的存量已显得捉襟见肘,水资源不容乐观,并且从城市长远发展趋势来看,城市土地、水等面临紧约束。同时,能源约束短期内不会消除,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压力不断增加。
(3)城市发展方式面临资源环境紧约束。尽管近年来河南省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提升了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但是与全国相比仍有差距。部分城市的相关发展规划不衔接、发展理念与定位经常性变动、起点盲目拔高,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相对粗放。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欠账较多,城市管理粗放,人口承载力不强。
(4)过分强调城市空间扩张。在城市发展中存在着过分强调城市空间扩张,已影响到河南省城市运行效率,导致相继出现一系列城市病。部分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未充分考虑到农民市民化对城市公共服务需求增长、城市空间结构变动等因素,进一步激化了基础设施的需求和供给矛盾,从而给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提升带来严峻挑战。
三、提升河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建议
(1)转变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方式。随着城市内外部环境和资源条件的深刻变化,河南省部分城市主要依靠资源粗放消耗推动城市发展的方式不可持续,需进一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工作,在新常态下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增长动力向创新内生型转变、发展路径向生态低碳型转变,推动河南省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2)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河南省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普遍不高,并且部分城市欠账较多的现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构建安全、高效、便捷的生活服务和基础设施网络,使居民充分享受社会发展福祉。加大城市道路、交通枢纽建设力度,统筹地上地下市政公共设施建设,建设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增强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市场化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加城市基础设施的服务供给能力。
(3)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高度聚集的场所,地球上绝大多数人生活在城市,世界上绝大部分污染物由城市排放,并且城市消耗了世界资源的绝大部分。通过研究发现,河南省各省辖市的万元GDP能耗、万元产值水资源消耗等整体偏高,亟需优化水资源与能源配置结构。建立区域城市间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协作机制,运用先进的科技与管理手段提升资源使用效率。积极发展低碳产业,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注重城市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与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机统一,促进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4)完善城市各项功能。目前河南省城市的各项功能还不完善,必须推进市发展方式向以内涵增长为主、重视质量提高的集约发展方式转变,城市发展的中心向提升和完善城市的各项功能转移,全面提升城市生产生活功能。同时,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加强城市功能支撑体系建设,并通过精细化的城市管理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
四、结语
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研究为协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之的冲突、寻求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3]。本研究是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14225)和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5-ZD-045)的阶段性成果,初步提出的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见解,由于水平有限,研究还较肤浅,期望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汪自书,苑魁魁,吕春英等.基于资源环境禀赋与压力的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