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范文1

摘 要 城镇化已成为社会进程中的主流,可拉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高陵区在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人地矛盾等

>> 重庆市城镇化建设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探讨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及对策探讨 六枝特区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遮谈 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迁安市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问题及对策 涪陵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对策 东胜区推进城镇化建设转型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快速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城镇规划问题探讨 大兴区城镇化面临的矛盾及有效化解途径探讨 沈阳城镇化发展存在问题及新型城镇化发展保障措施 探讨小城镇及城镇化进程中的水利问题 玉林市城镇化跨越式发展主要问题与对策探讨 城镇化进程中“半城镇化”问题及对策探析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发展问题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制约及对策研究 河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甘肃省农村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 雷增,毛义宏.高陵全力打造渭北工业产业聚集区的核心区先导区示范区[N].西安日报,2014-7-1(001).

[6] 高陵.推进城镇化建设3年内将建32个农村新型社区[EB/OL]. http:///2013-03/25/c_115152251.htm,2013-03-25.

[7] 到2020年高陵常住人口 城镇化率将达75%[EB/OL]. http:///content/2013-04/02/content_8864885.htm,2013-04-02.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范文2

关键词:土地管理;“自行车模式”;对比研究法;环境容量;翁源县

1.引言

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到了“瓶颈”阶段,“城市病”问题突出,城乡矛盾日趋激烈,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实践表明:传统城镇化模式不可持续,新型城镇化模式才是我国未来城镇化建设的良药。因此,关于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探讨重要且迫切。

国内外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欧美发达国家对新型城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政策的运用和城市再生两个方面[1];国内学者对新型城镇化的研究大多在内涵、战略意义、进程等方面[2~5],对新型城镇化模式的研究并不多见,尤其环境容量在新型城镇化中的应用研究更是罕见,已有的模式研究也局限于省域、地区或全国范围内[6~8],对县域的研究几乎空白。

鉴于此,本文以广东省翁源县为研究区域,把研究视角具体到县域,并尝试把环境容量和土地综合整治理念融入到新型城镇化模式中,使研究结果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符合新时期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和趋势。本研究旨在提出符合翁源县实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以期为翁源县及类似区域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提供思路。

2.相关概念界定

城镇化是指农业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相对于传统城镇化偏重经济效益,新型城镇化强调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以“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为原则,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内涵增长”为发展方式[9]。城镇化建设模式是指传统农村经济社会向城市经济社会转换的具体路径和具体方法[10]。

土地综合整治是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系统工程[11~12]。

环境容量尚无统一定义,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多种定义。简言之,环境容量为满足城市环境质量目标前提下的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总量[13]。环境容量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同一区域在不同的环境目标、不同时期、不同生活质量要求下的环境容量可能不同。

3.翁源县城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研究区概况

翁源位于韶关市南部,广东省北部,总面积2158平方公里,人口39万,辖7镇1林场,属于广东省的经济欠发达县。境内煤、铁、铅、锌、钨等矿产储量可观;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农作物以水稻、蔬菜、甘蔗、花生、大豆为主;三华李、六里柑、九仙桃等水果久负盛名,是“中国三华李之乡”、“中国九仙桃之乡”、“中国兰花之乡”。

3.2城镇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翁源县的城镇化发展有所加快,但城镇化水平低、质量差。2012年该县户籍城镇化率只有16.11%,而同期我国户籍城镇化率为35.29%[14];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3亿元,其中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之和占比只有71.5%,而同期我国二三产业占比高达89.9%。分析发现,翁源县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工业化水平、农业产业化程度、土地综合整治和政府财政能力四个方面。

(1)工业化水平低,对城镇化的“拉力”不足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工业发展拉动城镇化发展。2012年,翁源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3亿元,工业增加值18.2亿元,工业化率仅为30.18%。而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早在20世纪90年代,工业化率就达80%以上。落后的工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低,导致城镇化进程缓慢。

(2)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对城镇化的“推力”不够农业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农业产业化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随后向城镇转移,推动城镇化发展。翁源县的农业资源虽然非常丰富,但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对城镇化的推力有限,影响了城镇化进程。

(3)土地综合整治意识薄弱制约城镇化发展翁源县的耕地大多被山地等所切断,呈碎块状;加之农村居民点零星分布,占用很多土地。由于政府缺乏土地综合整治意识和经验,耕地形态得不到优化,严重阻碍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从而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最终制约了城镇化发展。

4.国内较成功的传统城镇化建设模式分析

4.1模式的成功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城镇化建设取得了瞩目成就,诞生了不少比较成功的城镇化模式和案例,其中模式主要包括农业推动型、外资推动型和民资推动型三种[15]。农业推动型以江苏华西村最为典型,华西村自然条件比较好,农业资源丰富,但发展之初生产力水平非常低、农业效益差,其主要做法是通过推行农业产业化解决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和效益差的难题,从而释放了农业对城镇化的推动力;外资推动型以珠江三角洲最为典型,珠三角地理位置优越,改革开放前劳动力和土地廉价,但财政乏力,其主要做法是通过吸引外资来解决财政难题,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工业,以此驱动城镇化;民资推动型以温州和宁绍地区最为典型,该区域地少人多,交通不便,但素有经商传统,其主要做法是通过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创业,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4.2模式的局限性

这些模式尽管在城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各种生态环境问题逐步凸显出来,不仅降低了城镇质量,甚至严重制约了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

(1)耕地资源趋紧 城镇建设用地的过度扩张侵占了大量耕地,城镇化带来的环境污染造成耕地质量大幅下降。日趋紧张的耕地资源难以保证供养膨胀的城镇人口,从而制约了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

(2)水资源短缺且污染严重 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导致水资源短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超标排放,造成严重的水环境污染。比如珠三角地区的一些城市,很多河流支流的污染物排放已超过环境容量,水质型缺水现象突出,城市内湖和纳污河渠受到严重污染。

(3)空气质量状况不容乐观 由于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规模、建筑密度、交通强度和工业规模等越来越大,生活性废气、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排放量越来越大,加之建筑扬尘的污染,城镇空气质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城镇环境的恶化,降低了城镇的吸引力和容纳能力,严重阻碍了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探寻一种新的城镇化建设模式,既继承传统模式的成功经验,又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5.翁源县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探索

5.1模式推导――“自行车模式”

将翁源县城镇化存在问题与国内传统城镇化成功模式的经验进行对照和比较,结合新型城镇化和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进行分析,可知:要持续健康推进翁源县的城镇化建设,首先必须计算该县的环境容量,以此限制城镇化进程中污染物的排放量,控制环境污染问题;必须激活工农业的潜力,充分发挥其对城镇化的驱动作用。对于制肘工农业发展的农业生产率低下和财政能力薄弱等问题,采取农业产业化和吸引外资等措施加以解决;对于阻碍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农村土地“碎化”现象,可通过土地综合整治方法进行治理,优化耕地形态和居民点布局。

鉴于此,翁源县城镇化建设可尝试采用“环境容量约束城镇化、外资带动工业化、土地整治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双轮一刹”模式――即“自行车模式”,一刹是指“环境容量约束城镇化”,双轮是指“外资带动工业化、土地整治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科学计算区域环境容量,作为城镇化进程中各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排放量,从而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积极吸引产业转移资本,大力发展本地区的工业,不断提高工业化水平;因地制宜探索多元土地整治模式,加强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发展规模农业和特色农业,开展“一镇一品”工程,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为城镇化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5.2“自行车模式”的“新”特点

“自行车模式”借鉴了传统模式的成功经验,并注入新的内容,“自行车模式”的理念是绿色环保。与传统模式相比,该模式有两大新特点:一是首次引入了环境容量,实施该模式的第一步是计算区域环境容量,以此约束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和发展速度,这是先决条件,这样才能把环保重任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二是把土地综合整治技术引入到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建设中,一直以来阻碍农业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的重大因素是耕地规模小,而综合整治技术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对碎地进行“整容”,为产业化除障。

5.3“自行车模式”的作用机理

“自行车模式”是一个系统,外资带动工业化、土地整治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和环境容量约束城镇化三个子系统之间既合作又制约。新型城镇化好比自行车,工业化是后轮,农业产业化是前轮,环境容量是刹车系统。从子系统与系统的关系看,工业化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民非农化,对城镇化起拉力作用;农业产业化释放并推动大批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对城镇化起推力作用;环境容量通过限制污染物的排放量来控制城镇化规模和速度,对城镇化起约束作用。

从子系统间关系来看,工业化通过吸纳农业劳动力促使土地集中在少数农户手里,为农业产业化除碍,对产业化起带动作用;产业化为工业化提供工业原料,对工业化起保障作用。环境容量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限制工业类型和规模,并预防和控制农业产业化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

5.4“自行车模式”的适用条件

“自行车模式”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包括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为:

(1)工业化水平低 对城镇化的拉力不足,提高工业化水平才能促进城镇化发展;

(2)政府财政匮乏,民间资本不活跃 工业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支撑,而财政匮乏阻碍了工业发展,民间资本不活跃降低了民资投资工业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引进外资发展工业;

(3)农业生产力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无法为城镇化发展提供足够的剩余劳动力和生活资料,因此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才有利于城镇化建设;

(4)农村土地布局分散无序 不利于农业规模经营,影响农业产业化的实现,最终制约城镇化建设,因此要通过土地综合整治优化农村土地形态,促进城镇化发展。

充分条件为:

(1)地理区位优越,对外交通便利 可降低产业转移的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对转移企业的吸引力很大,有利于吸引外资;

(2)土地成本低 有利于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和规模扩大,对转移企业的吸引力大;

(3)劳动力廉价 可降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对转移企业的吸引力大;

(4)有一定的能源矿产资源 靠近能源或矿产资源产地是企业选择生产区位的重要倾向,一定的能源矿产资源能增加对外资的吸引力;

拟采用“自行车模式”的地区必须同时具备必要充分条件,但不必满足所有的条件,可根据区情适当增减。

5.5翁源县城镇化采用“自行车模式”的充分性分析

翁源县城镇化存在的问题说明其有必要采用“自行车模式”进行城镇化建设,但能否采用决定于该县是否具备充分条件。对翁源县区位条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1)交通便利 翁源县区位独特,南连珠三角,背靠湖南、江西,是珠三角产业近距离转移、低成本扩张的理想宝地,是泛珠三角经济辐射内地的战略通道。县城龙仙距离广州200公里、深圳300公里、东莞150公里。京珠高速公路、106国道和1944省道等越境而过,规划中的昆汕高速、深湘高速也将贯穿其中。

(2)土地和劳动力廉价 土地成本方面,2012年翁源县工业用途土地均价为132元/m2,同期广东省为300元/m2,珠三角地区为537元/m2,可见翁源县的土地很廉价。劳动力价格方面,2010年,翁源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534元,广东省为7890.3元,珠三角高达11431.4元,可见翁源县的劳动力非常廉价。

(3)农村土地整治潜力大 虽然翁源县的耕地和居民点比较分散,但是耕地数量大,面积达1.9万公顷,且土壤肥厚。据县国土部门统计,土地整治潜力高达50%。

(4)具备环境监测设施 翁源县目前建有较完善的环保监测站,环境监测专职人员共有14人。

显然,翁源县满足“自行车模式”的充分条件。

综上所述,翁源县同时具备“自行车模式”的必要充分条件,因此其新型城镇化建设采用“自行车模式”是可行的。

6.结论和讨论

新型城镇化是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背景下城镇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以翁源县为研究区域,采用对比研究等方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进行探索,得出以下结论:

(1)“自行车模式”是基于翁源县城镇化建设现状、借鉴国内成功传统模式并融入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提出来的,比较科学合理,符合翁源县城镇化建设的需求和趋势;

(2)“自行车模式”既能大力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又能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符合新时期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3)“自行车模式”是针对翁源县提出来的,由于翁源县属于经济欠发达县,所以该模式对于广东省乃至我国的欠发达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本文偏重于定性研究,为后续研究明确方向和奠定基础。本文的不足之处将在后续研究中予以完善。一方面,加强定量研究,提高该模式的精确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构造模式实施效果评价系统,定量评价“自行车模式”的实施效果,并据此完善城镇化模式。(作者单位:1.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于晓晴.长江上游地区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

[2] 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

[3] 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理论探索,2010,04:75-78.

[4] 张占仓.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0,09:1462-1467.

[5] 付渊博.鹤壁市新型城镇化进程研究[D].郑州大学,2012.

[6] 庄栋.基于城乡统筹的陕西省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

[7] 孔维巍.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

[8] 于晓晴.长江上游地区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

[9] 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J].江海学刊,2013,01:87-94.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范文3

关键词:威海 城镇化 问题 对策

一、威海市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全市城镇化水平由1999年的41.7%提高到去年年的58.7%,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荣成、文登、乳山三市全部位居全国百强县,全市有11个镇进入全国千强镇。超出全省10.4个百分点。在2011年全省城镇化发展报告中,威海城镇化质量指数位居全省第2位,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人口就业、居民生活、生态环境六大要素指标均居全省前3位。力争"十二五"期间,威海市城市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二)顺利完成城中村改造工程。自2007年开始大规模实施的城中村改造工程,成为威海和谐城乡建设行动中的一大亮点。经过三年集中攻坚,市区77个城中村完成拆迁31339户、342.2万平方米,到目前已有2.4万户、7.2万人回迁新居,过上真正意义的城市生活。标志着威海在全省率先解决了城中村问题。通过城中村改造,为城市的发展腾出了新的空间,城市功能有了新的提高和完善。

(三)组合型城镇体系初步形成。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积极构筑"一群三轴一带"的城镇空间格局。"一群",是指以威海市区为中心,荣成、文登、乳山市区和石岛管理区为区域中心,形成组合型城镇集群,作为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全市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区。"三轴":一是形成威海城区-文登市-乳山市发展轴,逐步成为我市与青岛、烟台市对接的重要依托;二是形成威海城区-荣成市-石岛管理区发展轴,强化沿海地带之间的经济联系;三是形成文登市-荣成市发展轴,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由沿海向我市内陆地区聚集。"一带",是指以分布在千公里海岸线上的21个镇为依托,组成沿海千公里城镇群带,推动全市小城镇快速健康发展。

二、威海市的城镇化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城乡发展仍不平衡。城乡、区域不协调的矛盾尚未消除,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差距明显。小城镇不同程度地存在水、电、路、气、暖、环保等设施建设滞后于城镇发展的问题。全市50个镇中,集中供气人口普及率为33.4%,集中供暖普及率仅为8%,仅有16处污水处理设施。

(二)城镇规划建设的水平还不够高。尽管城市建设取得很大进步,但城市规划层次、建筑物设计档次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设详规尚不完善,建筑风格与文化元素的融合还不到位。执行规划的严肃性还不够,拉链工程、插缝建设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基础设施支撑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在交通、供水、供电、供气以及教育、卫生等公共保障设施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瓶颈制约,特别是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扩容的压力越来越突出。

(四)城乡综合环境有待进一步整治。还存在着一些与人居城市、环保城市、卫生城市不相称的薄弱环节,水源地、河道和入海口的污染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整治,机动车尾气、扬尘污染还有待进一步控制,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有待进一步治理。

三、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配置资源、拓展空间,解决好城镇发展布局问题。战略布局也是生产力,布局好了可以事半功倍,布局不好难免多走弯路。要根据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需要,合理安排空间布局、产业布局,优化配置资源,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1、是以小城镇为重点,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

大力发展小城镇,缓解中心城市的压力,满足市民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从我市的情况看,一个中心城市、四个副中心城市的格局基本确定,中心城市已发展到大城市的规模,副中心城市也都进入快速膨胀期,当前的重点是研究小城镇的发展问题。在全市49个建制镇中,不足3万人的有27个,占全市的55%,占全省的12%,这两个比例在全省都是最高的,说明我市的城镇布局分散,整体规模偏小,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不相适应。

2、以中心城市为龙头,整合利用和优化配置区域资源。

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小城镇,只有统筹兼顾,才能协调发展。近年来,威海市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四个层面,进一步完善了规划体系。树立全市"一盘棋"的观念,发挥好衔接点、中间带的功能,一面对接中心城市,一面对接小城镇,实现区域设施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二)积极落实政策,健全机制,解决好农村人口转移问题。

城镇化的本质是让农村人口进城,享受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建市初期我市有211万农村人口,经过20多年的转移,还有104万人生活在农村。一个地区的城市化率再高,如果没有统筹解决好农民问题,那么也是有缺陷的城市化。因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无论制订政策还是出台措施,都要把握一个总原则,就是一切都要立足于、着眼于本地农民的转移,而非简单地提高城市化率。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城镇化带来的实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户籍问题: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性质的划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逐步消除城乡不同户籍的权利差异,弱化门槛限制,给进城农民平等的生存发展权利,最大限度地推进城乡居民平等化。

2、土地问题:关键是抓住两点,一是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二是建立健全流转制度。有了既灵活又规范的制度,农民才有条件参与土地流转,有了健全的利益保护机制,农民才有意愿参与土地流转。

3、住房问题:按照威海市"改造城中村、整合城郊村、强化中心村、兼并弱小村、治理空心村、搬迁不宜居村"的工作原则,积极推广强村兼并、强企兼并、项目开发兼并等迁村并点模式,加快实施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

4、就业问题:要建立健全农民利益保障机制,对被兼并村居民除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或转让收益外,还应享有兼并方提供的长久稳定的生活保障和就业保障。

5、保障问题:按照"城乡一体、分档缴费、自愿选择"的思路,做好进城农民的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衔接,逐步打破参保身份限制,实现参保人员全覆盖。

(三)强化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解决好产业支撑问题。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普遍存在着"三个滞后",即农业产业化滞后于城市化,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消费滞后于生产。结合我市实际,着眼于解决"三个滞后"问题,要大力培植特色优势产业,推进产业集聚,夯实新型城镇化的基础。

一是切实推动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释放农村劳动力的有效途径。要进一步完善城镇集聚人口、产业、资金、技术、信息等功能,积极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城镇集聚,大力培育有利于解决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支持企业以适用的经营模式、合理的分配形式,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二是切实推动镇园互动发展。发展工业园区可以引进产业项目,并通过生产生活设施共用降低建设成本,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结合点。要积极推动省级开发区与镇区进行区划整合、功能整合、机构整合,让园区共享城镇基础设施和各种资源条件,让城镇通过园区提高对产业、人口的承载能力。要探索发展"飞地经济",建立跨市、镇异地落户项目利益共享机制,集合力量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范文4

摘 要: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城乡二元制户籍结构迎来破冰之旅,户籍改革相关的多项制度改革将顺势推进,而配套改革的推进力度将直接影响到新型城镇化进程。人口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借助户籍制度改革的契机,将极大的解决农村转移人口及其他城镇常住人口落户城镇困难的问题,有效改变农民“城市工作、乡村生活”的现象。本文从新型城镇化中人口城镇化的角度出发,结合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要点,浅析户籍制度改革在推动新型城镇化中的作用。

关键词:户籍制度改革;新型城镇化;人口城镇化

一、 引言

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印发并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以来,全国性的全面户籍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持续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城乡二元制户籍结构迎来破冰之旅。《意见》提出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有效解决户口迁移中的重点问题。人口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一环,借助户籍制度改革的进程,将有力地打破长期以来束缚农民流动、阻碍城镇落户的制度壁垒,迎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突破。

二、 我国人口城镇化的存在问题

“人口城镇化”通常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或是乡村地区向城镇地区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乡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反映人口城镇化的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百分比高低因城乡划分标准而有所区别。根据我国现行人口城镇化率的统计方法,是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城镇化率为基础,通过调查抽样获得每年人口与城镇化的数据,从而进行推算得出结果。但是,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年的《城市蓝皮书》,当前中国真实的完全城镇化率仅为42.2%,与国家统计局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相比要低10.4个百分点,这部分差距是由长期居住于城镇、却没有城镇户籍的流动居民造成的[1]。正是由于这种城乡二元户籍结构的影响,我国人口城镇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一)人口城镇化速度远低于土地城镇化,失地农民数量激增。数据显示,自1990年至2011年的21年当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以及城市建成面积都迅速增长,而相应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却并未有所提高。全国城市建成区的面积增长达到239%,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扩大261%,而人口城镇化率仅仅增加了94%,空间扩张速度与人口城镇化增长速度的比值达到了惊人的2.54倍。根据国际标准,城市用地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增长率的合理比值约为1―1.12,而我国数据显然已远远超标。部分地方政府打着“响应城镇化进程”的旗号,盲目扩大城市框架,滥占耕地,扩大城镇面积,在“经营城市”的理念之下,只求土地增值获取收益,助长了不合理拆迁的行为。这一过程中,失地农民不断增多而地方政府的后续保障却未能跟进,为社会稳定造成极大隐患;同时,农民在城镇落户制度迟迟难以推进,失地农民有利于城市与农村之间,难以安定下来。

(二)“半城镇化”现象明显,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远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研究表明,全国80%以上的地级以上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半城镇化现象,且高常住人口城镇化往往伴随高半城镇化和低户籍人口城镇化[2]。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城镇化迅速发展,但城镇化的品质却尚显不足。农民工尽管在城镇化率统计中被计入城镇人口,但并未得到内部化以成为特定城镇人口。研究数据显示,目前仅1.7%农民工在城镇得以落户,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了近20百分点。这部分“城镇人口”流动性大,缺乏稳定性,转移城镇难度及融入过程阻力都比较大,进而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留守老幼妇孺问题、民工潮问题、城乡两栖人口问题等,这也形成了我国城镇化过程中最尴尬且影响极其广泛的家庭分离状况。

(三)“伪城镇化”现象突出,市民“有名无分”,地位不平等。受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为中心导向的影响,长期以来,城镇化都片面强调土地城镇化,忽视人口城镇化的建设[3]。除了前文所述的城镇居民户籍改革始终悬而未决的根本问题,由此还引发了一系列城市居民及农民工之间待遇不平等、差距明显的问题。大量农民工尽管生活在城市,但是由于没有城市户口,长期被排斥在城镇化建设成果之外。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长期存在还造成新转移城镇人口不能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的市民待遇。根据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在广东的调查显示:在就业服务、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5大类17项福利及公共服务方面,本地居民全部可以享受,相应的外来人口却有多达10项为“不可享受”,另外,农民工在城镇自有住房拥有率仅为0.7%,可谓是“游离于城市边缘的弱势群体”。

三、 户籍制度改革为新型城镇化带来契机

综上分析,长期困扰新型城镇化的一大问题就是人口城镇化迟迟难以推进,而长期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却是人口城镇化发展的一大阻滞要素。因此,以《意见》为契机的户籍制度改革将从根本上化解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的一系列难题,打通堵塞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道路上的大石,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

(一) 户籍制度改革缓解人口在城镇落户的阻力。依据《意见》的要求,努力实现在2020年时使1亿左右的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能够落户城镇是本次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意见》提出不同规模城镇户口迁移的不同政策,诸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都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经济发展迅猛,就业机会多,对外来人口有强烈的吸引力,但是却严格限制外来人口在本地落户;部分东部发达小城镇借助自身资源禀赋在近些年来也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外地前来就业人口,但是本地户籍人口却寥寥无几,外来人口难以获得本地户籍。《意见》要求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包括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都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这不但对于吸纳以农民工为主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也从根本上解决了外来人口落户难的问题。

(二) 户籍制度改革使得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平等享有权利。通过建立居住证制度,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的,即可在居住地申领居住证。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劳动就业、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服务、公共文化服务、证照办理服务等权利;以连续居住年限和参加社会保险年限等为条件,逐步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教育、就业、住房、社会福利等权利,其子女也可平等地享受教育权利。

四、 结语

以《意见》为核心的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项重大改革,其全面性、彻底性、广泛性是历次户籍改革所未有的。首先,这是一个总体改革,其直接推动力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其次,户籍制度打破了新型城镇化长期面临的城镇落户难的问题,同样为新型城镇化形成强有力的推动;最后,这是一项综合配套改革,涉及到医疗、住房、教育等多方面,整体配套都需要配合推进。因此,本次户籍制度改革不仅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举措,也将直接关系到新型城镇化的成功与否。贯彻落实《意见》的内容,将有效检验户籍制度改革对于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1] 屈小博 程杰.地区差异、城镇化推进与户籍改革成本的关联度[J].宏观经济,2013(3):37-44.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范文5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统筹发展;文明城市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一、城镇化建设转型发展现状

东胜区城镇化在经历了快速扩张后逐步回归理性,发展的脚步更趋成熟稳重。笔者调查了解到,东胜区在近些年已逐步将城镇化建设的重心从大力进行城市建设转移到提升城市品质这一工作上来,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较高的城镇化水平。旧东胜区作为鄂尔多斯市市府所在地,所辖的1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中仅有3个乡镇,耕地面积较小,农村人口也不多。因此,从我国开始进行城镇化率统计工作以来,东胜区就拥有相较高的城镇化水平。根据201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东胜区共拥有50.58万人的常住人口,其中包括47.12万人的城镇人口,城镇化率高达93.16%,在整个鄂尔多斯市排名第二,且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7.06个百分点。

二是效果显著的城镇化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东胜区的城镇建设工作持续发展,城镇发展速度持续加快。随着城市结构、城市建设等方面逐渐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日趋完善,东胜区在生态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在这一过程中,东胜区还坚持以“数字东胜”为依托,对整个城市进行精细化管理,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

二、城镇化建设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东胜区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由于用时较短、发展速度过快、要素沉淀不足,不免衍生出一些问题。

一是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城镇化意味着大规模的、分散的农村人口逐步集中到城镇中来,放弃自己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转而接受现代城市文明的生活方式,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不能适应这突如其来的转变,特别是解决自己的就业以及生活来源问题比较困难,要真正的融入城市社会需要较长一段时间。

二是产业发展较为滞后,难以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东胜区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且并不具有较强的支撑能力,新兴产业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支撑,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不足,产业集聚与人口集中不同步,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目前传统服务业仍占较大比重,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虽有所提高,但比重仍然偏低。2015年,东胜区房地产、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等新兴行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37.8%。产业发展的滞后直接导致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的不足,外来劳动力和人口难以进城立足,制约了城镇经济的发展。

三是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强,城市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便捷化程度不高,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有待完善,轻基础配套以及轻管理的问题依然存在。除以上问题外,东胜区城镇化过程中还存在着公共服务供给层次不优、基础设施以及基础配套保障能力薄弱等问题。特别是城市周边郊区存在供水、供热设施不完善,出行、购物不方便等基础性问题。

四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城镇与农村发展不平衡问题也长期存在于东胜区。与高速发展的城镇相比,农村较缺乏优质教育资源,教育公平现象长期存在且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在医疗方面,农村的医疗服务供给较缺乏,农村村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较为严重;农村不够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也促使着东胜区政府及时健全一些基本保障制度。综合以上现状来看,东胜区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仍较为滞后,政府及相关部门需加强对这方面的关注。

三、推进城镇化建设转型发展的建议

针对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东胜区既要抓住发展机遇,同时也要遵循城镇发展的客观规律,保证城镇建设在发展时序、力度和节奏等方面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如此才能将本区城镇建设的重点转移至完善社会服务功能以及提高城镇发展质量上来,才能真正实现品质东胜。

1.突出规划引领,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其一,东胜区应在坚持集聚高效、中心辐射、产城融合传承以及绿色低碳理念,对城镇空间布局进行科学优化。在进行城镇空间布局时需加强城市组团之间、城镇与园区之间、园区与园区之间的联系,加快构建起中心集聚、辐射带动和依托轴线、层级推进的新型城镇化空间体系;其二,为了进一步推动东胜区由扩张性规划向集约型、功能型、效益型以及人文生态型规划转变,东胜区需在规划全过程中融入新型城镇化发展观念,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标准规范和强制性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东胜区城镇化与工业和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等领域的同步推进与互动发展。

2.强化产业支撑,推进产城互动发展。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东胜区首先需对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加以充分把握,同时还需坚持服务产业发展以及产业发展支撑城镇建设的理念。产业发展可有效提升就业率,还可充分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因此,东胜区可通过产业发展布局的优化、极具本地特色及优势产业的大力扶植、产业链条的延伸等有效方式来强化产业支撑。此外,积极培育相关产业并依据实际发展需求进行产业转型或升级的方式也有助于产城的良性互动发展。为了响应国家关于绿色发展的号召,东胜区应着重发展具有极高附加值、极大就业容量且造成环境污染小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此外,坚持产城一体、统筹布局、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推进产城的互动融合与发展。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服务能力。为了切实提升东胜区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以及城镇综合服务能力,我们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原则,具体需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快速建立与城镇人口规模、产业发展相适应或适度超前的城镇基础设施体系;二是从人民群众所关心的教育、医疗、文化等生活热点出发,加强各个领域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三是密切关注城镇与农村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的差异,尽最大可能帮助每个居民享受到高质量、无差别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4.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在城镇化过程中,东胜区除需关注城镇建设外,还需更多关注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区域的延伸,积极增加城镇高质量公共服务在农村的覆盖率,最终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实现。对此,东胜区需进一步提升城镇内涵,加快搞好政策、市场、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对接,积极融入城市群发展。在农村社会建设中,东胜区需深入贯彻落实“十个全覆盖”工程。在医疗方面,坚持以乡镇卫生院建设为重点;在教育及文化方面,我们需积极改善农村中小学以及学前教育的办学条件,建设一定数量的农村文化室;在政治方面,各地村委会应积极配合本地政府部门,加快建设或改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努力创建美丽宜居村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5.深入推进开放合作,创新体制机制。为了切实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东胜区还需积极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引导城市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可有效促进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提升,而创新体制机制则可保证城乡人口及其他要素间的合理有序流动。除扩大开放合作及创新体制机制外,我们还需加快建立起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新型城市管理体制,以促进城镇公共服务效率的提升。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范文6

新时期,将不断发展的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统一起来,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从城镇化建设中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入手,重点对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

1引言

城镇化问题一直是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最近几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内农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提升,为我国全面发展小康社会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却遭到了巨大破坏,所以只有对国内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村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才能提出对生态环境保护有利的城镇化发展策略。

2城镇化建设中农村生态环境面临问题

2.1水土资源流失严重

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成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消耗最大的资源,而这些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主体工程建设以及电力、通信网络建设的水土资源往往都是不可再生的,加上前期没有科学的规划方案作为指导,很容易造成水土资源的大量流失,给城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影响。

2.2生活污水及垃圾污染问题严重

城镇化发展,增加大量城市人口,无形中增加了城市供水系统以及环卫系统的压力,导致大量生活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城市垃圾污染严重,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2.3工业污染问题严重

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大批中小企业因没有多余资金投入工业污染治理,导致工业污染严重,给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

3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存在问题原因

3.1环保意识淡薄

就目前而言,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城镇化设计及建设单位,其环保意识较为薄弱,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始终存在为谋求经济利益而不惜牺牲环境的企业,导致企业竞争后劲不足,逐步丧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2法治建设落后

我国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尚没有一部具有指导意义、专门针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使得参与城镇化建设的各方极易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前提和基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无从谈起。

3.3资金投入不足

因农村乡镇的市政建设资金不足,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污水处理系统对于绝大多数乡镇而言,难度较大,因此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均处于直接排放状态。加上规模较小、资金不足的乡镇企业无力购买污染处理设备,其产生的污染物对农村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4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4.1科学进行城镇规划

严格依据国家环保“十二五”规划要求,对环保标准及绿化标准予以进一步明确。同时,对不合理的工业及产业布局予以积极调整,具体来说包括下面两个方面:一是对小城镇发展进行规划时要结合当地实际,依据当地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来部署小城镇工业及产业布局;二是在对工业进行布局时要力求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局面,建设新工厂时要向城镇规划的工业区集中,企业要远离住宅区和商业区,同时居民区与工业区之间还需要建立较大面积的绿化隔离带。

4.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对城镇环境建设与污染治理的总投资不断增加,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予以巨大投入,从政策、资金等方面鼓励优秀的科研专利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工作中区。此外,对于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起到阻碍作用的企业或者个人,需要依据相应法律法规及收费标准予以清理,对于一些行政收费项目需要保留的,则应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重新核定。同时,企业还需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对传统工业的改造步伐,增强危机意识,走集约化发展战略,确保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3加强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口问题一直是生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为此,只有对人口当前过快的增长局面予以合理控制,使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和谐状态,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此外,还需要通过电视、媒体等平台大力宣传,对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予以普及,有效提升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努力使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成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们的自觉行为。

4.4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中央相关部门出台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固然重要,地方性配套法案及制度也必不可少,当地政府需要有效运用法律武器对地方环境部门的工作予以监督。同时,对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予以进一步完善,适当填补当前生态环境法律的空白,为城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5结语

总而言之,新形势下,我国城镇化发展首先要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纳入规划中,实际上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互为依靠,互相补充,城镇化建设可以为生态环保工作提供坚实的社会及经济基础,而生态保护可以为城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生态和环境前提,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实现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作者:彭文财 单位:丰顺县环境保护局

参考文献

[1]荣宏庆.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J].改革创新,2013(8):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