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老人的基本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老人的基本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老人的基本知识

护理老人的基本知识范文1

日本老年福利服务可分为居家护理服务和机构护理服务两大类。居家服务指的是加入保险的老人可以大部分时间住在自己家里接受各种服务。服务种类大致有居家护理、入浴护理、访问看护、访问康复训练、居家疗养指导、日托护理、痴呆老人生活护理等13种。机构护理服务即被保险者完全离开家庭,住进护理机构接受各种程度的护理。包括介护老人福祉机构、介护老人保健机构和介护疗养型医疗机构3类服务。还有专门为老人提供疗养、康复、咨询等服务的福利机构。日本政府鼓励社会福利团体、企业、个人等民间力量参与开办养老机构,政府予以资助。

日本老年护理以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达到健康老龄化为目标。健康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成为老年型人口以后,健康老人、健康高龄老人和健康百岁老人比重日益上升,而病残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比重逐步下降这样一个过程或一种状态[2]。在日本介护护理中,处处体现“像家一样温暖”的理念,提倡QOL理念、注重生命的质量、生活的质量及人生的质量。护理人员要帮助老人回归社会。一方面重视疾病预防保健和康复训练,另一方面在服务设施中创造适应生活的实际环境,尽量让老人自己洗澡、更衣、写字、烹饪、行走等,增强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使老人充分体会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为重返社会做准备。

日本从事老年护理服务的人员主要是介护福祉士和社会福祉士。介护福祉士一般分为3级:1级为护理兼管理,负责安排管理辖区内护理员的工作,参与对老人的护理;2级的能做所有的护理工作;3级的只能从事简单的家政服务和一般性护理工作。他们主要为老人或者因残障造成生活自理困难的个人提供与医疗、护理、保健和生活等相关的综合性、专业化的援助,以维护他们的尊严及基本人权,帮助他们实现生活自理。主要任务是帮助进食、排泄、沐浴和健康机能训练。对于介护福祉士的培训,日本有相当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教育机构和专门教材。教材对医学知识的要求较低,主要偏重于社会福利概论以及老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还有各种生活护理技能。例如IGL健康福祉专门学校的介护福祉学科总课时1830学时,其中心理、身体结构等医学知识300学时,人与社会等相关知识240学时,生活护理技能等介护知识1290学时。课程设置包括沟通交流技术、人间尊严、社会理解、生活环境、老化的理解、老年痴呆症的理解、生活支援技术、介护基本知识等必修课和手工、烹饪等选修课。社会福祉士则是自愿报名,然后由政府出资,接受88个小时(56小时理论培训+养老院32小时实习)的资格培训,考试合格后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到居住所在地的相关部门登记注册,等待上岗。

1我国养老护理亟需培养专业护理人才

近年来,我国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兴办养老事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主办养老机构。与此同时对专业化养老护理人才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但是,我国现有养老服务队伍远远不能适应养老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目前,中国城市老人失能和半失能的比例达到14.60%,农村已经超过20.00%,这部分老人需要专业的护理和照顾,按照老人与护理人员比例3:1推算,全国最少需要1000万名养老护理人员。但目前,全国老年福利机构的职工只有22万人,取得养老护理职业资格证书的也不超过2万多人,不仅与中国几千万失能老人的潜在需求相差甚远,而且由于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其专业水平、业务能力、服务质量,都无法满足老人的护理需求。专业养老服务人才与管理人员匮乏,严重制约了社会化养老的健康发展。因此,要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必须重视养老从业人员队伍的培养与建设。

2多途径、多渠道培养老年护理人员

从事老年护理服务必须有相应资质,积极推行老年护理人员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借鉴日本经验,我们应建立和完善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体系。(1)在普通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独立的老年护理专业,培养中专、大专、本科甚至硕士等不同层次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2)面向全民,开办老年护理短期培训班。对准备从事老年护理的人员实行初、中、高3个等级的职业技能培训,经鉴定考核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按照培训的不同级别提供相应的老年护理服务;(3)加强在岗职业培训。对在岗的老年护理人员加强培训,完善考评体系和资格审查体系,以提高专业素质,提升服务质量。

3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老年护理人员

培养老年护理人才,不仅仅是单纯地增加从业人员的数量,更重要的是提高老年护理人才的综合素质。

1)培养“尊老爱老、关爱他人”的服务理念

老年护理,不仅要拥有高超的技术,充满对老人的尊重、关爱和愿意为他人服务的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日本IGL集团提倡的“邻人爱”(请像热爱你自己一样去关爱你身边的人)和“受容、宽容、许容”的理念。要培养老年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尊重老人的人格和尊严,全身心地投入,为老人进行“五心”(责任心、同情心、爱心、细心、耐心)的亲情服务。

2)培养有效的沟通交流能力

老人历经沧桑特别希望得到周围人的尊敬和爱护。他们对护理人员的态度表情、一言一行观察得十分细致,要求较高。再加上老人机体各方面逐渐出现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认知障碍等退行性改变以及孤独、忧虑、多疑、固执、情绪波动大等心理特点[3],使沟通交流能力成为老年护理人员必备的素质。首先要理解尊重老人,把握好沟通的时机,掌握与老人的沟通技巧。护理人员与之沟通时要态度真诚,语言亲切,语调平和,语速放慢,语句简短,通俗易懂,主题突出,常使用商量性语言。特别重视目光、表情、手势等非语言沟通技巧。通过良好的沟通可以充分了解老人的思想、需求,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保证老人的健康。

3)培养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

护理老人的基本知识范文2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同时人口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不仅仅是老年人自己的事情,也衍生出一系列老年医疗保障、社会服务、生活质量等社会问题。老年患者的社区护理是医疗卫生服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护理人员应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由医院走向社区,为个人、家庭、社会提供直接、连续、全面、方便、快捷、经济、优质的护理[1]并进行多方面护理指导、卫生宣教。社区护理是应用公共卫生学与护理学的理论,以预防疾病、保护群体、促进健康为目的,并应用先进的整体的方法,直接向个人、家庭和团体提供连续性、全面性的护理服务[2]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到2000年全世界65岁以上的老人已接近6亿,其中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1.3亿。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到来,社区老年人将是社区护理的重要服务对象之一。笔者对该社区老年人的护理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1 重视观察病情

老年疾病的病种多,社区护士要勤于观察,及早发现病情变化;老年疾病的病程长,护士应了解病情,对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进行健康指导,有针对性的介绍一些有关疾病治疗护理和康复的基本知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建立健康档案,了解社区每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2 重视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老年人由于离退休后从社会转向了家庭,所以家庭成为老年人最重要的精神生活依托,关心、亲近他们的人越多,家庭关系越和谐,生活越充实,老年人就越积极向上、越健康,社区护士要了解他们的思想和情绪变化,经常主动与他们交流沟通,尊重老人、关心老人,主动与他们打招呼,选择确切的称呼,亲切的语言,诚恳的态度,耐心听取意见;社区护士应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除了会应用语言交流外,还应该学会增加非语言的交流,如轻抚老人,搀扶老人,鼓励其做一些他们喜欢的事情,积极想办法解决他们的困难,获得他们的信任。另外社区护士在平时护理工作中应多与老年人的家属联系,教育其家属积极配合,多关心体贴老人,努力营造温暖温馨的家庭氛围,让老年人身心愉悦。

3 促进睡眠

老年人夜间睡眠时间少,而且多失眠,易醒,所以给老人创造一个安静、安全、整洁、舒适的睡眠环境显得相当重要,对失眠者要鼓励其保持稳定的生活规律,晚间不要过度饮酒或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睡觉前可用温水泡脚,以促进睡眠,必要时合理应用安眠药。

4 用药指导

老年人由于喜看广告,迷信新药、贵药,爱胡乱投医购药,缺少基本的科学态度。因此要了解每一位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根据病指导其合理用药,在药品包装上用大字标注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并详细交代清楚药品使用常识:有效期、生产批号、副作用说明等。以避免使用过期的药品,并嘱老年人按时按量服药,不要漏服、重服,切不可随便加大或减少剂量。

5 皮肤护理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人皮肤及其附属腺体萎缩,皮下脂肪变薄、皮肤抵抗力下降、生理功能逐渐老化、减退,受不良刺激易发生瘙痒,要根据气候注意保暖,除炎热的夏天外,不必过勤洗澡,水温也不宜太高。保持全身皮肤清洁、卫生。老人的居室地面要平整,并保持干燥,勿乱防止障碍物。久坐或卧床起来时不要太快,防止性低血压发生,防止跌倒。

6 积极锻炼

组织老年人在身体允许的条件下参加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丰富老人的业余活动,积极培养老人的兴趣爱好,如唱歌、下棋、听音乐等。另外老人要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补充含高纤维的蔬菜水果,适量饮水,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对已发生便秘的,可用针刺疗法、腹部环行按摩,对于严重顽固的便秘者可使用灌肠术治疗。

7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老年人由于病种多,病程长,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习惯于别人照顾,养成依赖心理,因此社区护士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针对不同患者及家属一起制订康复功能训练计划,鼓励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3]。对于卧床患者告知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及正常运动模式的重要性,指导其早期进行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方式,能下床的鼓励其早期下床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重返社会,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庄华.关于社区护理的探讨.实习护理杂志,2000,16(2):57.

护理老人的基本知识范文3

【关键词】高职教育 教学改革 讲义编写 社区临床护理

我校是一所高职院校,其中的社区康复专业在2002年被重庆市教委确定为重庆市教改试点专业,它培养的是具备较完备的医学康复和健康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以老人、病人、残疾人、孤残儿童和健康人为服务对象,从事生理和心理康复护理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社区临床护理学是该专业中的一门专业主干课,主要是学习社区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学习社区中的各种急症的初步处理措施,学习残疾人的相关知识。该课程从我校开始创建社区康复专业开始即1996级首届五年高职班的《内科、外科、五官科学》到2001级的《临床医学》再到2006级的《社区临床护理学》共经过了三次大的变动,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教与学、学与用的过程中发现了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学生所学与市场需要相冲突。二是理论性过强,学生学习难度大、兴趣不高。结合市场需求及高职教育的特点,下面就谈谈该课程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思路和心得体会。

一、该课程的目标定位与讲义的内容框架

通过学习该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社区中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基本治疗和护理措施,掌握社区常见急症的基本急救知识,培养临床思维方式及指导社区临床工作,服务人民的能力。结合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主要是各级各类老人福利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残联等社会团体及各类伤残军人疗养机构、精神病康复机构等,所以在教材中适当增加了残疾人的知识,精神病的相关知识,逐渐形成了现在的社区临床护理学,其内容框架为:集合诊断学及内、外、妇、儿、皮肤科常见疾病临床表现和护理,增加了各种急症的现场急救、残疾人、精神病人和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二、结合实际,调整教材

我院在1996年开设了社区康复专业,当时想培养的是能初步掌握一定医学及康复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福利院、养老院中胜任工作并具有一定健康管理价值观、方法论的专业型人才。当时学生在学习这门学科的过程中没有适合我院的现成的社区临床护理学,当时的重点是学习临床理论知识即:《内科、外科、五官科学》,而对于社区中的常见疾病及其诊断没有多少认识,故而在毕业生产实习时一些问题就被暴露出来,如:学生看见医院或是福利院中有糖尿病病人,但是在老师给患者进行治疗时,搞不懂该患者患了什么病,不知道该病的来历,对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及结合临床表现来初步判断疾病这一技巧没有认识。学生实习回校反映所学知识用不上,很多常见疾病都不知道怎样诊断。老师给他们讲解怎样采集病史以获得诊断疾病信息时,他们听不懂。还反映老师不喜欢带他们学习。此外在遇到各种急症时,学生们表现得手足无措,帮不上忙,有的老师还认为他们在医院实习妨碍工作等。于是有的学生就出现了学习兴趣低,不想学书本的也不想到外面实习的情绪。对于教学主体之一的我们这时意识到了教材结构应该改变,学习的知识面应该得到扩展,从而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能胜任所从事的工作,适应市场,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样对于学生或是学校的发展均有帮助。所以决定做好教材改编的工作,于是2001级学生用上了包涵诊断学及急症急救知识的《临床医学》这样一本讲义。新增的急症急救知识点有心肺复苏术、五官科急症、电击、溺水、煤气中毒等,特别是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最具代表性,适合于任何原因所致的心跳、呼吸停止的复苏。目前人才需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精,职业岗位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需要多少、就教多少,着眼于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范围。基于这一观点,结合各福利院、养老院病种的特点,我们2006级学生正式用上了这一《社区临床护理学》讲义,它是结合了护理学知识综合而成的一门学科。强调了具体疾病的相应护理知识,对他们今后工作更具指导作用和实用性。它新增了残疾人、精神病人的相关知识。

三、与之适应的教学改革

护理老人的基本知识范文4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其病理特点是胃或十二指肠内壁慢性溃疡形成,以慢性反复发作性上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收治经胃镜或手术病理确诊的PU患者156例,男110例,女46例;年龄60~82岁,平均67.8岁;病程15d~36y;胃溃疡46例,十二指肠溃疡52例,复合性溃疡12例。

合并疾病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并发症有消化道出血、幽门梗阻、贫血等。

1.2 临床特点 临床症状不典型,如缺乏规律性痛疼。临床表现多样化,腹胀、贫血、胸痛、哮喘等。合并其他疾病多,有78%合并有其他疾病。患者对本病的认知度低,服用多种药物,生活自理能力差,遵守医嘱性差。

1.3 治疗方法 以药物治疗为主,选用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减少损害因素的药物,使用H2受体拮抗剂甲氰咪胍、雷尼替丁,质子泵抑制剂(PPI)奥美拉唑,胃黏膜保护剂服用胶体铋或思密达。对幽门螺杆菌(HP)检测阳性者使用羟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甲硝唑等,伴消化道出血者加用止血剂。

2 护理体会

2.1 一般护理

老年病人发生消化性溃疡时,其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而易被忽略,以至延误病情。对具有易患因素的老人,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肝硬化、肾功能衰竭等疾患的老年病人,应注意观察有无胃部不适、嗳气、流涎、恶心、黑便等症状。保证充足睡眠及开朗、乐观的情绪,避免过度的精神紧张、忧虑和情绪波动,不参加如麻将等可致精神过度紧张的活动。进食后0.5~1h内避免剧烈活动。溃疡活动期应休息或住院治疗4~6周。可根据老人的饮食习惯和喜好安排食谱,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在不刺激溃疡的前提下多摄入营养,以增加胃黏膜的抵抗力。主食以面食为主;可适量摄取牛奶以稀释胃酸,但不宜多饮;并摄入适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规律进餐、少食多餐:每日4~5餐,定时进餐,每餐不宜过饱。进餐时保持心情舒畅,充分咀嚼。尽量避免刺激性食物如浓茶、咖啡等。在吸烟人群中,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较不吸烟者高。

烟叶中的尼古丁能轻度损伤胃黏膜,并加剧乙醇或非甾体类消炎药对胃黏膜的损伤作用。乙醇能使胃黏膜屏障作用受损。因此,应劝老人尤其是具有消化性溃疡易患因素的老人戒烟酒。避免长期服用损害胃黏膜药物,对需要经常服用者应注意随访观察,必要时适当应用胃黏膜保护剂。

2.2 心理护理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和复发与心理因素有一定关系,因此对溃疡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十分重要。护士应主动将防治疾病的基本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给病人。对于采取的检查、治疗和护理措施要事先解释,以消除顾虑,减少老人的情绪波动,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指导病人保持乐观情绪,教会松弛技巧,并尽可能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对少数有焦虑、紧张、失眠等症状的病人可短期少量使用镇静安眠药。

2.3 观察药物护理

护理人员应熟悉药物的剂量、用法,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以及时反馈情况,协助医生合理用药。氢氧化铝能与磷酸盐结合影响其吸收,老年人长期服用会导致骨质疏松。H2受体阻滞剂偶有头昏、皮疹、口干、一过性ALT上升等副作用,长期应用者应定期检查血象和肝功能情况。老年病人较为健忘,容易漏服或停服药物,不能遵守医嘱按时服药的现象,主要由于思想压力较大,不愿服药治疗,应用药种类多,不知道服用次序。老年人因脑动脉硬化而记忆力减退,无法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所以在护理上要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使其配合治疗,在照顾病人服药时应注意服药到口。对出院患者要做好健康教育指导,帮助患者和家属掌握消化性溃疡病的有关知识。

2.4 疼痛的护理

评估病人疼痛的性质、程度、部位及疼痛的规律,了解疼痛的诱发因素和缓解因素。尽量避免或消除疼痛的诱发因素。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督促病人按时服药,观察药物的疗效。制酸剂应在餐后和睡前服用,H2RA常于进食及睡前服用。

3 讨论

对老年消化性溃疡病人应强调身心两方面的护理。持续的精神紧张、忧虑和情绪波动以及长期过度的脑力劳动,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和病情发展均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帮助病人保持乐观的情绪、规律的生活、合理的饮食以及适当的休息,应贯穿于本病预防、治疗和康复护理的全过程中。指导病人掌握疾病有关知识,以便进行自我护理预防复发。避免各种易导致复发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饮食失调以及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消炎药等。老年人由于肝血流量减少和肝脏解毒功能下降以及肾功能的减低而易于发生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此,服用H2受体拮抗剂等药物须定期随访肝功能、肾功能,以免造成肝肾损害。

参 考 文 献

护理老人的基本知识范文5

【关键词】老年人;人口老龄化;身心健康;原因分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180-01

1 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因素

1.1 生理因素 人到老年体力和记力都会逐步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退行性变化,出现视力减退、听力下降、动作缓慢、反应迟钝,导致与外界的交往受限,因而容易产生抑郁、多疑、焦虑等不良的心理反应。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减退、机体免疫水平下降,各种疾病明显增多,这些都严重的影响着老年人的心理[1]。

1.2 社会因素

1.2.1 离退休综合征 老年人离退休后,约有1/3的人会产生不适应,不能适应社会角色的转换,出现心理或躯体方面的异常[2],会感到孤独、焦虑、抑郁、烦躁、有失落感;有的还伴有血压波动大、食欲不振、疲劳和睡眠障碍等,久而久之诱发心身疾病。

1.2.2 经济问题 城市老年人大部分有独立的经济收入,而农村老人多无固定收入,生活水平低,因经济问题造成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老年人在社会及家庭中经济地位的改变,影响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1.2.3 个人与家庭关系 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婚姻美满,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这些对老年人的健康长寿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丧偶、子女亡故、后代犯罪、失业,期望值过高,患得患失等容易使老年人身心受损。

1.3 疾病因素 老化情绪是老年人对各种事物变化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神经反应,反应因人而异,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防病能力,以及神经、免疫、内分泌等其他系统的功能,从而加速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老年人有多种疾病并存特点。[3]疾病的痛苦加上活动能力的受限,造成了老年人的消极悲观,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1.4 心理因素

1.4.1 示强心理 老年人资历长,经验丰富,以老卖老,希望周围的人尊敬他,恭维他,患病后更为明显,若不能满足其需求,易产生急躁情绪,久而久之导致心情压抑,情绪低落等。[4]

1.4.2 孤独失落 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由退休前的忙碌变为退休后的无所事事,子女无时间陪伴,缺少情感上的交流,加上身体上的不便等众多原因,出门次数减少,减少了沟通和交流的机会,久而久之产生了孤独和失落感。

1.4.3 焦虑恐惧抑郁 老年人自理能力下降,担心患病,心理负担加重,有的老人虽身体不适,但考虑到经济状况,不愿给子女增加负担,耽误了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更加重了心理上的恐惧感。老年人由于病情不可逆转引起抑郁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表现出心灰意冷悲观失望。

1.4.4 敏感多疑和固执 老年人一般不愿改变多年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对新环境适应能力差。老年人敏感多疑,有角色强化心里,认为自己的病情很重,怀疑医护人员及家人有意隐瞒病情。往往一个细小的动作和一句无心的话,都会引起他的猜疑,加重其心理负担。

1.4.5 依赖心理 由于衰老及疾病,自理能力丧失,需要他人照顾,常会感到自卑,认为被社会抛弃,成为了家庭的累赘,易产生依赖心理。

2 护理对策

2.1 疾病的预防护理

2.1.1 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自我,保持乐观开朗面对现实,不必过分关注自己生理上的变化,放松心情,尽情享受晚年的幸福生活。不自寻烦恼,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善于自我调适。

2.1.2 为老年人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介绍疾病的基本知识,让其能正确了解疾病,从而增强自我保健和自我照顾能力,调节好不良情绪,善于安慰、控制自我。

2.1.3 鼓励面对现实,走出误区,老年人应积极而适量地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做到与众同乐,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参加健身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强了体质,还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会使其心境平和,情绪稳定。

2.1.4 帮助老年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家庭成员间互相尊重,相互关心,鼓励家属关心体贴老人,不仅从物质上满足老人的需求,还要从情感上多交流。特别是一些丧偶的及患有

慢性疾病的老人,更应给予关心、体贴、安慰、理解、支持和照顾。也要指导老年人和晚辈和睦相处,认识到自己的思想与晚辈存在差异,不能强求年轻人对事物的看法与自己一致。共同营造轻松,祥和的生活氛围,使老年人心情愉悦,安享晚年。

2.1.5 鼓励老年人“活到老,学到老”鼓励老年人勤于学习,科学用脑,学习老年保健知识、老年心理学及家政学等。既学习了养生保健知识,又能了解国家大事,既丰富了老年生活,又紧跟了社会的步伐,不会与之脱节。

2.2 临床护理

2.2.1 做好生活护理 患者从入院开始,护士应主动热情接待病人,耐心倾听其的询问,减轻其紧张恐惧心理。无微不至地照顾老年患者,精心地做好生活护理,加强与他们之间的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尽量满足其需要,使其保持乐观情绪。

2.2.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对待老年患者应有耐心,尊重老年患者,称呼恰当沟通时态度诚恳而温和,说话声音响亮而不急,回答询问要慢,耐心倾听老年人的主诉,解决实际困难。

2.2.3 护士应掌握全面的护理技能,护理操作娴熟、感情真挚,提高病人满意度,同时也表达了对患者的尊重、理解和照顾,容易赢得患者信任和配合,促进其身健康。[5]

2.2.4 用药护理 护士应全面耐心地对老年患者讲解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适应证、禁忌证等。详细叙述用药时间、剂量、方法并按时发药,向患者强调不按医嘱服药造成的不良后果,让他们明白正确服药及遵医行为的重要性。

另外,在对老年人的护理中,也可增加一些非语言的交流,如搀扶老人。当发现老年人出现心理障碍时,要及时疏导,在尊重的基础上给予生活上的关怀,积极帮助其解决遇到的各种困难。认识到死亡是生命的必然规律,坦然面对一切,安度自己宝贵的晚年。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只有根据老年人的具体的心理特征,因人施教,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有的放矢地给予感情上的支持,做好心理调节,适应环境和生活,使其身心健康,保证良好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建英,赫厚英,胡亚静,等.老年人的健康与心理护理[J].护理研究,2003,17(3):328.

[2] 樊爱珍.老年人心身问题的社区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72.

[3] 梅树荣.老年护理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04.3(4);50―51.

护理老人的基本知识范文6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康复期;健康需求

     脑血管意外病变,又称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通常是在各种诱发因素的作用下,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的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危及患者生命。通过对456例脑血管意外病变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状况调查,对其健康需求进行分析探讨,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次调查共有问卷528张,收回456张,调查对象为2005年1月~2011年6月收治于我院的脑血管意外患者。在456例患者中,男298例,女158例;年龄38~87岁,50岁以上患者有428例;干部143例,工人162例,城镇居民71例,农民53例,其他27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98例,初高中244例,小学文化程度81例,文盲33例;有高血压、糖尿病史者288例,占63.16%。

2 方法

通过问卷(脑血管意外患者健康需求调查表)和追踪,主要内容见表1~3,其中最后一项用CVA康复期健康需求量进行评估,采用4级评分法,“不需要”为1分,“非常需要”为4分。

表1  主要临床表现调查

主要临床表现

有症状及体征者(例)

构成比(%)

感觉和运动神经轻度障碍

204

44.73

肢体轻瘫

90

19.74

运动失调

40

8.87

肢体痉挛或僵硬

22

4.82

语言障碍

163

35.76

智力障碍

31

6.80

大小便排池障碍

25

5.48

情绪障碍

69

15.13

意识障碍

25

5.48

表2  致病危险诱因调查

致病诱因

有症状及体征并明确资料(例)

构成比(%)

高血压

323

70.83

心脏病

289

63.38

糖尿病

200

43.86

高血脂

75

16.45

肥 胖

98

21.49

抽 烟

122

26.75

喝 酒

92

20.17

表3  康复期健康需求情况调查

需求内容

需要(例)

均值

需求顺序

家属掌握护理患者的健康行为

456

4

1

CVA患者应该怎样正确使用药物

456

3.98

2

CVA护理须知

455

3.89

3

应该怎样进行语言肢体康复训练

456

3.88

4

康复期患者应采用的主要治疗措施

456

3.84

5

CVA患者应该怎样进行饮食调节

456

3.79

6

CVA突然发作时的急救原则

456

3.81

7

CVA复发时的主要病情变化

454

3.76

8

患者应该如何调节和控制情绪

425 

3.41

9

主要致病诱因须知

456

3.34

10

知道CVA疾病发展的可能结果

423

3.31

11

3 讨论

从收集的资料看,CVA好发于老年人。我国目前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对于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齐心合力,共同关注老人的身心状态,加强老人的护理工作,帮助老人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1]。

从表1看,CVA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多样,病情较复杂,因此,及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行为指导和功能锻炼是非常必要的。

从表2看,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嗜烟酒、肥胖是脑血管意外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应就如何有效的预防这些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从表3看,CVA患者康复期11项健康需求分数为3.31~4分,平均3.72分。综上所述,11项需求,最重要的是患者家属掌握健康需求技术和行为。本调查表明:CVA患者康复期需要继续得到良好的医疗和护理;患者及家属需要掌握此病的基本知识和急救常识;患者及家属需要掌握此病的相关保健知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致病诱因等。CVA患者康复期的主要是在家里,患者有必要进行自我健康管理的相关指导和培训,医护人员要帮助其建立起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培养其进行功能训练的科学模式,增强其面对疾病的信心。与此同时,患者家属在患者疾病的预后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家属是患者的陪伴者、家属的教育也同样不容忽视[2]。

CVA患者的康复期身心状况受很多因素影响,健康需求也是多方面的,在此过程中,需要协调多方的关系来达成有效沟通来完善患者的身心状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些关系包括:医生与患者及家属之间,医生与护士之间,护士与患者及家属之间,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分析讨论,酌情制订适合患者的医护方案。

4 参考文献

[1] 郭明贤.对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3):127.